生育津贴申报材料

2024-09-30

生育津贴申报材料(共8篇)

1.生育津贴申报材料 篇一

(一)女职工妊娠分娩所需资料

1.社会保障卡(医疗保险卡)复印件; 2.《医疗费收据》原件; 3.《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

4.《出院小结》复印件(住院患者提供)、《手术记录单》复印件(门诊患者提供)(医疗资料复印件每页须加盖医疗机构证明印记,如:病历复印专用章);

5.《参保单位账号表》、《女职工分娩生育津贴申领表》; 6.《出生医学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7.《一孩生育登记单》或《

二、多孩生育登记单》(需标明生育的第几个子女或出具生育第二个子女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二)女职工流产、引产、计划生育手术所需资料 1.社会保障卡(医疗保险卡)复印件; 2.《医疗费收据》原件; 3.《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

4.《出院小结》复印件(住院患者提供)、《手术记录单》复印件(门诊患者提供)(医疗资料复印件每页须加盖医疗机构证明印记,如:病历复印专用章);

5.《参保单位账号表》、《女职工流产、引产生育津贴申领表》;

6.办理流产或计划生育手术的需出具《计划生育手术证明》复印件或《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办理引产的需出具《批准终止中期以上妊娠证明》复印件。

十二、申领男职工护理假工资所需资料 1.社会保障卡(医疗保险卡)复印件; 2.《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 3.《出生医学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4.《一孩生育登记单》或《

二、多孩生育登记单》(需标明生育的第几个子女或出具生育第二个子女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5.《参保单位账号表》、《男职工护理假工资申领表》。

十三、申领男职工未就业配偶生育医疗费补贴(产前检查补贴)所需资料

1.配偶户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未就业证明原件或《就业失业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 2.男职工社会保障卡(医疗保险卡)复印件、配偶《身份证》复印件; 3.医疗费原始收据(复印件或补制凭证等均无效);

4.住院病历复印件(包括《病历首页》、《手术记录单》或《分娩记录单》、《出院小结》)(医疗资料复印件每页须加盖医疗机构证明印记,如:病历复印专用章);

5.《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 6.《出生医学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7.《一孩生育登记单》或《

二、多孩生育登记单》原件及复印件; 8.《参保单位账号表》、《男职工未就业配偶生育医疗费补贴申领表》。

2.生育险报销与生育津贴报销材料 篇二

产检报销需要提供的资料有:

A.《北京市生育保险医疗费用手工报销申报表》一式二份。(这个表可以在网上下载打印,也可以到社保中心办公柜台领取)此表要手填的。在电脑上填写后打印出来的不行。

B.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复印件就可以)

C.生育服务证。(复印件就可以)

D.出生证明。(复印件就可以)

E.报销单据

F.《北京市生育保险手工报销医疗费用申报结算汇总单》一张。(此表是需要在社保中心办公柜台领取的,复印可以用)

生育津贴需要提供的资料有:

G.《北京市生育保险申领待遇职工登记表》(生表一)。一式两份,办公人员只让手填一份,另一份盖上章先空着,等办的时候根据需要再填。(此表是在支付业务办公柜台领取的,复印可用)

H.生育服务证。(原件、复印件)

I.出生证明。(原件、复印件)

J.结婚证。(原件、复印件)

K.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原件、复印件)

3.申领生育津贴所需材料 篇三

生育津贴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有的国家又叫生育现金补助。

我国生育津贴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标准分两种情况:一是,在实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支付标准按本企业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期限不少于98天; 二是,在没有开展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生育津贴由本企业或单位支付,标准为女职工生育之前的基本工资和物价补贴,期限一般为98天。部分地区对晚婚、晚育的职业妇女实行适当延长生育津贴支付期限的鼓励政策。

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可否同时享受

摘要: 李秀婷读者来信说:我上个月刚休完3个月的产假,产假期间公司给我正常发放工资和缴纳社保,我回到公司上班后,公司人事科长告诉我,因为我已经领取了社保中心发放的生育津贴,所以我应退回由公司发放的3个月工资。

李秀婷读者来信说:我上个月刚休完3个月的产假,产假期间公司给我正常发放工资和缴纳社保,我回到公司上班后,公司人事科长告诉我,因为我已经领取了社保中心发放的生育津贴,所以我应退回由公司发放的3个月工资。请问,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是一回事吗?我能不能两者同时享受?

现就你的问题答复如下:根据国家有关生育保险的相关规定,符合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条件的生育妇女,按规定参加了生育保险的,在产假期间可从社保中心领取生育津贴。一般来说,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是一回事,生育女工产假期间领取的生育津贴相当于产假期间工资的性质。这就意味着,生育女工在领取生育津贴期限内,其所在单位不再支付产假期间工资;超过生育津贴发放时间的产假,产假工资由企业按有关规定发放。生育女工如果没有达到领取生育津贴条件的,仍由所在单位发放产假工资。

当然,如果生育女工所享受的生育津贴低于其应享受的工资性收入的,差额部分应当由单位发放。

生育津贴享受条件

参加生育保险累计满一年的职工,在生育(流产)时仍在参保的,按有关规定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摘要: 生育津贴=(当月本单位人均缴费工资/30天*假期天数)假期天数的规定:

(1)正常产假98天(包括产前检查15天);(2)晚育假增加30天;

(3)难产假。剖腹产、Ⅲ度会阴破裂、吸引产、钳产、臀位产 生育津贴=(当月本单位人均缴费工资/30天*假期天数)假期天数的规定:

(1)正常产假98天(包括产前检查15天);

(2)晚育假增加30天;

(3)难产假(剖腹产、Ⅲ度会阴破裂、吸引产、钳产、臀位产等)增加15天;

(4)多胞胎生育假,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15天;(5)流产假:怀孕不满4个月15天;满4个月以上(含4个月)42天;(注意本条的时效性,2012年《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对以往办法有所调整修订。)

生育津贴如何领取发放

北京关于生育津贴如何领取发放的相关信息如下:

生育保险中生育津贴实际是产假工资。发放形式主要有三种:

1.单位已经为本单位员工参加了生育保险的,生育津贴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2.单位未为本单位员工参加了生育保险的,生育津贴由单位按照有关规定支付;

3.外地户籍员工未能参加本市的生育保险的,生育津贴由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当地工资支付办法、女职工劳动保障条例等文件)支付女职工的产假工资;

因此生育津贴实际上就是产假的工资,不是可以重复领取的待遇。

未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如果参加了社会医疗保险,在住院生育期间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由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按比例承担由于生育产生的相关费用。

北京生产完多久领生育保险

北京一般是生产完后三个月之内,晚育的顺产是4个月内报销,晚育的剖腹产是4个半月内报销,具体的情况你可以问一下单位负责的同事或着拨打12333咨询相关的信息。

生育保险报销时间

生育保险需连续买满12个月,宝宝出生的18个月之内报销,同时报销时需在保。生育保险属于典型的地方政策,各地规定各不一,有10个月,也有6个月甚至更低的。因此应以当地社保中心为准。

生育保险报销流程

参保职工在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可按规定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1、符合国家、省、市计划生育政策规定;

2、分娩或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时,用人单位已为其参加生育保险且连续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满12个月。

3、产前检查费和生产费用,当事人携带结婚证、社保卡(市民卡)及街道开具的计生证明到生育保险定点医院直接刷卡结算。

4、申报生育津贴和一次性营养补贴,需填写《生育保险待遇申报表》并加盖单位公章,提供结婚证、独生子女证(孩子的)、出院小结等材料,于每月1-10日之间的工作日前往市医保中心生育科办理申报手续。(相关手续应在分娩后一年内办理)

生育保险待遇申领:

1、申请人提供资料:

a、计划生育证明(即准生证)

b、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即出生证)或户口簿

c、诊断证明(生产医院开的生产证明,出院时开的)、费用凭据(出院时打印的)

d、本人身份证(代办的提供代办人本人身份证原件)e、属异地或境外难产提供住院费用明细 f、属异地或境外剖腹产提供:

(1)手术证明

(2)费用凭据

二、到医疗生育待遇审核部门办理(社保局)

三、符合条件即可办理,凭办理凭证即可到银行领钱。

生育保险报销比例和标准

生育保险(也称生育险)是指国家和用人单位为怀孕、分娩、哺乳和节育的女性劳动提供医疗服务、生育津贴、产假和休假的社会保险制度,以保障因生育、育、抚养孩子而造成收人中断的女性劳动者及其孩子的基本生活。

女职工生育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享受产假。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按照本企业上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女职工生育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超出规定的医疗服务费和药费(含自费药品和营养药品的药费)由职工个人负担。

女职工生育出院后,因生育引起疾病的医疗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其他疾病的医疗费,按照医疗保险待遇的规定办理。女职工产假期满后,因病需要休息治疗的,按照有关病假待遇和医疗保险待遇规定办理。女职工生育或流产后,由本人或所在企业持当地计划生育部门签发的计划生育证明,婴儿出生、死亡或流产证明,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手续,领取生育津贴和报销生育医疗费。

条件: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不超过本单位工资总额 1%的生育保险费用,国家则采取税前列支的办法来间接资助,可见生育社会保险费用仍然由用人单位负担。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的生育保险则由国家财政单独承担,个人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用人单位,由本单位承担女职工的生育费用。

比例标准:女职工生育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超出规定的医疗服务费和药费(含自费药品和营养药品的药费)由职工个人负担。女职工生育出院后,因生育引起疾病的医疗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其他疾病的医疗费,按照医疗保险待遇的规定办理。女职工产假期满后,因病需要休息治疗的,按照有关病假待遇和医疗保险待遇规定办理。

生育保险的报销条件

(1)生育或施行计划生育手术时的所在单位按照规定参加并履行了缴费义务,且为其缴纳生育保险费累计满3个月的企业职工。

(2)生育或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职工。

(3)以上条件须同时具备。

生育保险报销多少

女职工生育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超出规定的医疗服务费和药费(含自费药品和营养药品的药费)由职工个人负担。女职工生育出院后,因生育引起疾病的医疗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其他疾病的医疗费,按照医疗保险待遇的规定办理。女职工产假期满后,因病需要休息治疗的,按照有关病假待遇和医疗保险待遇规定办理。

生育保险政策强调,生育津贴高于本人产假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不得克扣;生育津贴低于本人产假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也就是说,生育津贴不会低于单位平均工资标准。”蒋继元说。举例来说,一名女职工每月生育津贴为5000元,而用人单位当月的平均工资为4500元,由生育保险基金统一支付给单位后,超过平均工资的500元用人单位不能克扣;假如女职工每月生育津贴为3500元,而用人单位当月的平均工资为4500元,其中的1000元差额需要用人单位补足。

对于原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在2012年1月1日前已经生育或计划生育享受产假,但在之后申报生育津贴的,按照新计发办法计算生育津贴。

4.生育津贴申报材料 篇四

1、《医疗保险就医手册》、《IC卡》、《医疗费收据》、身份证原件;

2、《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

3、《病历首页》、《手术记录单》或《分娩记录单》、《出院小结》复印件(未住院的只需《手术记录单》);

4、《参保单位帐号表》。

妊娠分娩的另需携带:《出生医学证明》、《一孩生育登记单》或《

二、多孩生育登记单》、《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原件及复印件、《女职工分娩生育生活津贴申领表》。

流产、引产的另需携带:《计划生育手术证明》或《批准终止中期以上妊娠证明》复印件、《女职工流产、引产生育生活津贴申领表》。

申领男职工护理假工资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1、《医疗保险就医手册》、《IC卡》、《身份证》原件;

2、《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结婚证》、《出生医学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5.生育保险待遇核定申报材料 篇五

生育保险待遇原则上由参保单位和女职工分娩的医疗机构向市医疗保险局申请支付,特殊情况下参保人员持单位证明也可直接申请支付。㈠申请产假生育津贴时,须提供以下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1份:女职工生育服务证、身份证、结婚证、婴儿出生医学证、生产出院证,填报《女职工生育保险产假生育津贴申领表》一式二份;

申报计划生育手术费时还须提供定点医疗机构的门诊病情证明原件、门诊票据原件及相关附件,填报《生育保险医疗费用与参保单位结算申领表》一式三份、《生育医疗费与参保单位结算接收清单》一式二份; 申请男职工配偶生育医疗补助时还应提供男职工配偶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1份、男职工配偶户口所在地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出具的男职工配偶未就业证明,填报《生育保险医疗费用与参保单位结算申领表》一式三份、《生育医疗费与参保单位结算接收清单》一式二份。㈡本市定点医疗机构申请结算分娩医疗费时须提供;分娩女职工《妊娠登记表》、产前检查收费票据、分娩住院结算票据、收费清单、复式处方,填报《生育保险医疗费用与医院结算申领表》一式三份、《生育医疗费与医院结算接收清单》一式二份。

参保单位申请报销市外异地工作、居住、学习期间女职工生产分娩医疗费时除提供上述资料外,还应提供生产分娩医疗机构为当地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的证明,填报《生育保险医疗费用与参保单位结算申领表》一式三份、《生育医疗费与参保单位结算接收清单》一式二份。近年来,县残联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县文明办的指导下,抓实常规工作,突出重点工作,推出亮点工作,下大力气积极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残疾人工作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重大突破,从各个方面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残疾人事业,残疾人康复、组织建设、扶贫就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XX县残联创建文明单位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真心实意为残疾人服务

(一)狠抓理论学习。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凝聚共识和力量。及时传达上级文件精神,组织广大干部集中学习,制定并完善了学习计划和制度,把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结合起来,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牢思想基础。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县残联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在党员干部中提出了“十个不准”,坚持做到“八个坚持”,建立了“一把手”两手抓、班子成员分管齐抓的组织领导体系,从组织和领导上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落实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强化措施、突出特色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XX县残联始终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紧紧围绕工作目标,开展活动引导广大残疾人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

(一)加强组织宣传,营造创建的良好氛围。一是制订实施方案,对残联承担的测评项目、创建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制订了具体工作措施和详细的推进方案,明确任务和目标,确保了创建工作的有效落实。XX县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丰机作办2011]24号文件转发了我们的做法。二是向全县残疾人发放倡议书,激发和调动广大残疾人积极参与到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来,为创建文明城市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强化工作机制,完善创建资料建设。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资料建设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XX县残联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完善台账资料。一是按照要求逐条逐一整理,分、分类别统一归档。二是在确保内容完成的情况下,大胆创新,体现自身工作特色。

(三)加大承包区域整治,提升文明形象。

主要负责人坚持每周六带领全体人员到清洁区打扫卫生,受到效能办、督查室多次《简报》和短信表扬。一是重点开展承包片区内违章摊点、店外经营整治。二是协同城管、环卫工人对巷道及门店外墙的乱贴乱花、野广告等进行彻底清洗檫除。

(四)认真做好省考核组验收期间的保洁和综合治理任务。省考核组验收期间,适逢大雨。县残联全体人员在主要负责同志的带领下,冒雨坚持岗位,坚持标准不走样,受到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县电视台做了专门采访。

三、坚持以文明创建为抓手,落实助残实事工程

XX县残联履行职责,加强管理,量化目标,强化责任,各项重点工作任务顺利开展。

(一)以康复工作为抓点,为残疾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一是6岁以下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结合XX县实际,制定了《XX县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县分管领导为组长的XX县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领导小组。近年来,对全县6岁以下残疾儿童进行了调查摸底、筛查,确定对象,全年共安排200多名贫困残疾儿童免费进入康复机构训练,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是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县残联积极XX县卫生部门组织白内障复明对象筛查核实工作,确定了87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晶体植入率达98%,脱残率100%。

三是实施贫困残疾人辅具适配与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根据《关于做好贫困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和家庭无障碍环境改造工作的通知》(苏残康〔2011〕

11、14号)文件要求,注册成立了XX县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启动贫困残疾人辅具适配与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覆盖全县14个镇区,惠及贫困残疾人960户。

四是深入开展“三助一给”项目。“三助”项目:根据众多贫困残疾人康复器材需求,县残联积极想办法,向省市残联争取及筹资购买康复器材,免费为10名聋哑残疾儿童安装助听器,为3名残疾儿童实施矫治手术,为39名下肢缺失者安装假肢,为36名残疾儿童安装矫形器,为404名下肢残疾人捐赠轮椅,广大受助者深受感动。“一给”项目:按照上级康复部门的要求,认真抓好精神病康复工作,密切配合卫生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确定审批求助对象。三年来,共资助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1400例、免费住院7例。

(二)以惠民政策为依托,扶贫解困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重度一级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工作。下发了《XX县对生活不能自理贫困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的实施办法(暂行)》,按照城镇每人每月100元、农村每人每月50元发放的标准,发放重残护理补贴733人。其中,城镇66人、农村667人,目前全部打卡发放到位。

二是高中及高中以上残疾学生教育专项补贴发放工作。按照高中阶段每人每年1000元、高中以上阶段每人每年1500元标准,发放教育专项补贴13.7万元、110人。其中,高中学生56人,高中以上学生54人。

三是一户多残、依老养残家庭等特殊困难残疾人生活救助发放工作。发放非低保特困残疾人生活救助三类对象984人、143万元。其中,特殊困难残疾人中低收入重度残疾人救助对象396人,一户多残救助对象529人,依老养残救助对象59人。

四是推行护理补贴金、重残补贴金保障制度工作。下发了《关于做好向低保家庭中重度残疾人发放重残补贴金工作的通知》,730名重度残疾人享受了护理补贴金,2848名重度残疾人领到了重残补贴金。五是残疾人教育、就业和扶贫工作。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6%,高校残疾考生录取率保持在90%,对贫困失学残疾学生全面救助,确保上得了学;完成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000多人次;登记求职残疾人1600人次,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698人,扶持残疾人个体从业380多人,扶持发展盲人保健按摩8家,安置27名盲人就业;累计发放慰问金10万余元,救助1723个家庭。

四、抓阵地,送服务,满足群众需求

(一)XX县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设顺利推进。XX县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设项目,是县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项目占地13亩、综合楼建筑面积3570平方米,全部按照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标准设计,交通方便,绿化新颖。建成后的托养中心设置床位121个,设有教学室、训练室、康复室、工疗室、活动室、食堂、生活庇护室,是集收养、教育、培训、康复、娱乐、劳动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保障机构。

(二)镇残疾人托养所全面落实。县残联坚持因地制宜与按需建设相结合,采取项目化的动作方式,已建成镇级残疾人托养所10家。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行,托养所有效整合资源,依托社区敬老院实施管理,工作人员及各种设施资源共享,既防止了资源浪费又丰富了服务内容。镇级残疾人托养所集收养、教育、康复、娱乐、劳动为一体,每处可接收15名以上残疾人,有效解决了听力、语言、智力、轻度精神及肢体残疾人的特殊社会保障问题,解除了残疾人家庭的后顾之忧。

(三)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该项目占地3.6亩、建筑面积3230平方米的县残疾人康复中心,获得县发改委立项批复,图纸设计已完成,计划于2012年6月动工,2013年年初建成投入使用。康复中心设有康复门诊、康复咨询室,康复训练室(pt、0t)、引导式教育训练室,感统训练室、游戏活动室、生活辅导室、个训室,培训教室,残疾人辅助器具展示厅、辅助器具租借、出售、维修服务处等。

(四)残疾人扶贫和农疗基地建设。在残疾人托养中心西侧租赁土地50亩,聘请江苏师范大学旅游研究所进行了设计,建设集生产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康复”、“庄园托养”、“农家乐”式的省级或市级残疾人扶贫和农疗基地,将充分发挥扶贫基地农疗工场、技术培训等功能,组织和扶持贫困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生产劳动,达到农疗康复和脱贫致富的目的。

近年来,XX县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残疾人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达标县”和“白内障无障碍县”,县残联多次被省、市残联评为残疾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康复工作先进单位、网站和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维稳工作先进单位,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分别荣获“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县”,XX市“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全市残联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先进单位”、“镇级残联专职理事长配备工作特别奖”。XX县残疾人陈家振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和全省“劳动模范”,刘景全被评为全省“自强模范”和“劳动模范”,贾保卫在第四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美发组第一名,并获得“阳光青年”和国家级“职业技术能手”称号。

总之,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XX县残联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和机关作风有了明显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但精神文明建设的创建活动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工作中,XX县残联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发扬良好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巩固、扩大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地方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近年来,安平县公路管理站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加强干部职工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志愿者活动,持续开展文体活动,通过一系列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干群素质、工作效能、生活质量和文明环境明显提高,实现了全站综合形象的持续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公路各项工作的稳步开展。20**年,该站被评为衡水市2009-20**文明单位。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创建氛围。

文明创建工作贵在持之以恒。对于文明创建工作,该站领导班子非常重视,经常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将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作为文明创建工作的切入点来抓。该站成立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并下设办公室,具体牵头组织实施创建工作,确保创建活动落到实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文明创建目标、任务、举措,使全站干部职工明确了文明创建工作的内涵,极大地激发了干部职工参加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在全站形成了良好的创建氛围。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供创建保障。

该站始终将队伍建设作为文明创建工作结合点,贯穿于文明创建工作始终。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

一是加强党员干部勤廉教育。近年,该站将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加强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认真开展“行风评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以加强党员干部教育为重点,注重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学理论、筑防线,查漏洞、健机制,树新风、创业绩,促进了机关管理全面提升。二是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坚持“科教兴路”发展理念,着力提高职业素质。大力开展教育培训,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职工的岗位服务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高。

三、创新活动载体,提高创建水平。

该站始终将落实各项载体活动,提高创建水平作为文明创建工作的着力点,以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为核心,实现干群素质、文明程度和工作成效有明显提升。一是开展“从细节入手、从我做起”活动。该站从点滴做起,从细微处着手,以言谈举止为突破口,在业务大厅使用文明用语,门口贴有“小心防滑”,在卫生间贴有“讲究卫生、人人有责”、“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等提示标语,进一步提升文明氛围。二是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开展优秀养护工、文明班组、文明家庭的评选,在全站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极大地促进了各项工作。三是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文明城市建设,参加了义务植树和义务献血等活动,还积极为帮扶村捐书建书屋。四是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诸如乒乓球、拔河、跳绳、歌咏比赛等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广辟活动载体,多方搭建平台,增进思想交流,加大沟通认识,既丰富了干部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也增强同事之间亲和力,提升单位整体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了单位和谐发展。

四、公路工作协调共进。

开展创建以来,该站将文明创建工作作为动力,围绕工作目标将文明创建工作和公路各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整个中心工作同步发展,协调共进。

在公路建设上,该站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公路建设速度,强化工程建设质量,打造了一批惠民工程、强县工程。实施了保衡路安平县城区段拓宽改造项目、正港路安平县城至饶阳中修项目等系列工程,极大提升了安平县城市品位,推进了城镇化建设进程,缓解了保衡路交通压力,方便了全县人民出行。

在公路养护上,该站围绕“洁美绿畅安”,着力提升公路综合服务质量。实施标准化养护,推行养护分段承包考核,保持公路良好路况和养护质量;加大对省干线公路实施美化绿化工程,创建绿色通道,投资60多万元购置清扫机等机械,采用机械与人工不间断清扫,保持路面无杂物、无积尘;对危桥进行加固改造,实施公路安保工程,完善公路标志标牌,优化公路环境,打造公路文明,全力让全县人民和广大车主行走得舒心、行驶得安心。近年来,干线公路技术状况全部达到优等,实现干线路面无坑槽无车辙,公路管养跃至全市领先水平。近年来,该站在建设公路物质文明的同时,大力加强公路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使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该站将继续把创建文明单位工作坚持不懈、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努力推动全县公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东北部,区域面积60.6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0万人,不仅拥有百年工业、百年大学、百年市政“三个百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体育传统大区。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市体育局指导下,历届杨浦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工作,在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过程中,按照以人为本、贴近需求的原则,积极将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融入公共体育服务系统建设,积极推进体卫结合、体教结合、体绿结合、体文结合等,着力为广大百姓提供低廉、便捷、有效的大众健身服务,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市民体质和健康水平。近年来,杨浦荣获全国“游泳之乡”八连冠、区体育局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还被纳入体育生活化试验基地试点单位,学校体育场地向社区开放试点单位等,积极创造公共体育和全民健身工作新经验、形成新亮点。

一、基本做法

(一)加强组织建设,构建广覆盖、多层次的公共体育管理网络 一是区级层面,建立了“一会、三中心、一基地”,即:区全民健身联席会议,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体育局、区发改委、区教育局、区卫生局等20多个职能部门和街道镇为成员单位,并聘请高校教授、群众体育专家成立区全民健身专家组,每年定期召开例会部署和研究全区全民健身工作。区市民体质监测指导中心,加强体卫结合,全面推进全民体质监测工作;区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心,已有培养注册指导员2117名,促进体育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提升;建立区体教结合指导中心,协调指导我区运动项目、布局、学校课余训练,构建“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的体育后备人才培训体系;区市民体育健身技能培训基地,培养广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社区健身团队骨干。

二是社区层面,建立了“3×12”的服务网络。第一个“12”是在区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心下,建设12个社会体育指导员站;第二个“12”是12个街道镇均建有市民体质监测站,组建专业测试队伍,针对监测对象、数量、年龄段情况,积极推进市民体质“监测”向“服务”转变,对1200名市民开展了专项体质干预活动,国民体质监测达标率由20**年的90.7%上升至20**年的94.1%;第三个“12”是指在全区12个街镇建有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其中3个国家级,8个市级。

三是居民区层面,在286个居委会试点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小组,形成三级服务网络,使体育健身服务直达居民区;积极推进体育社工进社区工作,建有792支社区健身团队。

(二)立足以人为本,建设亲民、便民的健身服务平台

一是建设综合体育运动场地。修缮改建后的江湾体育中心,包括综合体育馆、室外球场区、足球场及占地千余平方米的大型室内泳池,打造全民休闲健身一站式体育中心。投资近2亿,启动建设区全民健身中心(杨浦体育场综合改造项目),规划建设综合性区级公共体育场馆。投资1900万元,建成区少体校综合训练馆,为市民提供了一流的健身场所。

二是打造5分钟健身服务圈。建成19个社区公共运动场、12个社区健身苑和439个小区健身点;完善12个社区文化中心的健身设施,在2个社区文化中心试点配建300㎡以上的百姓健身房,做到居民出门5分钟内有健身设施;以“绿色体育”为理念,积极打造“一园一步道”,建成社区健身步道15条、公园健身步道7条,总长度达7020米。为保障社区体育设施的使用安全,我区每年投入专款对健身器材进行更新调整,并建立区、社区、小区的分级管理网络和安全隐患有奖举报制度,器材完好率保持在96%以上。三是推进“体育生活化”试验基地试点。我区选择殷行街道工农三村二居委作为试点基地,新建了健身步道、“九子”乐园,扩建小区健身场地,为每个楼组配送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短绳等体育用品,建有一支60名健身锻炼志愿者组成的辅导员队伍,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讲座、季度有比赛,“让全民动起来”,进一步提升社区群众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

四是建立区公共体育服务信息平台。我区与上海体育学院联手共建上海首个区级体育场地电子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囊括区内体育场地、健身场馆和活动项目等信息,以电子地图形式展示,市民登录区政府门户网站快捷方便地搜寻。

(三)探索模式创新,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服务体系

一是探索多元投入建设模式。发挥政策撬动杠杆作用,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激活市场机制,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在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我区在毗邻五角场城市副中心的重要地区,放弃高收益的商业房产项目,由区城投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占地36亩的黄兴体育运动公园全民健身中心,有足球、篮球、网球、门球和垒球等20个球场和户外攀岩、沙滩排球等适合青年特点的时尚运动场地,是目前上海中心城区运动项目最多、品质最高、规模最大的社区公共运动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确保50%的公益性运动时间和每月免费日的运作,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国家体育总局的充分肯定。年内,黄兴体育运动公园二期、占地200多亩地包括高尔夫发球、射箭等项目的综合性体育公园将向公众开放,满足不同层次的健身需求。二是实现多方资源整合共享。我区20**年被列为首批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区。目前,全区93所中小学校的体育场地全面向社区开放,开放率达100%,总面积达38.2万平方米;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12所高校、二军大、94826等部队将操场、游泳池、训练场地等逐步开放,每年有百万人次市民受益。围绕场地开放中“管理、物耗、安全”等难题,我区积极探索委托管理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专业管理公司对开放场地进行管理。如,同济一附中、上音实验学校将游泳池开放工作委托具有游泳培训专业管理经验的上海美再晨体育培训咨询公司运作;探索风险补偿模式,各街道镇还与保险公司签订社区综合保险合同,有效消除了场地开放的后顾之忧;政府给予开放学校物耗补贴经费和奖励,以奖代拨促进学校加大开放力度;加强安全防控改造工程,结合中小学“校安工程”,已对4所中学实施教学区与运动区间的物理隔离、封门改建工程,将逐步在全区推开,积极构建场地开放的安全、长效机制。

三是提供专业化特色服务。以推进体育社会组织多元化、规范化建设试点,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体育服务。主要有五大类:第一类是建有区体育总会、足球、风筝、网球等14家体育社团,每年举办数百项活动。第二类是建有12个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成立了由街道、学校、企业多方参与的理事会,充分整合各方资源。第三类是多个特色俱乐部,如依托区域内丰富的科教资源,建有7家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创新“校企联办、多方参与”模式,建立上理工附小棒球俱乐部,打造“一校一品”特色学校,走多元办训之路;积极发挥名人带动效应,上海首家丁俊晖桌球俱乐部、倪夏莲乒乓球俱乐部落户。第四类是培育一批优质健身休闲服务企业。我区建立上海体育学院科技园,是全国首家体育类科技园,也是唯一一家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技示范园,已吸引一兆韦德、巅峰减重等40余家优质健身休闲类企业入驻,不仅有力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更为大众体育健身服务、赛事活动策划等提供了丰富的专业化服务资源。第五类是加强与国内外体育社会组织互动,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横滨、大阪、中国香港等地的青少年极限足球、田径、游泳等社会团体开展经常性交流合作活动。

(四)贴近百姓生活,开展普及型、常态化的体育健身活动

一是打造特色体育品牌活动。我区成功举办首届环沪港国际自行车大赛、20**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杨浦接力、中国壁球公开赛、澳式足球表演赛等一系列国际重大赛事活动,连续举办五届的世界极限运动锦标赛获中国极限运动协会特别贡献奖、中国上海国际大众体育节优秀组织奖,我区成为国家极限运动副主席单位;以赛事举办为契机,我们着力促进商旅文体融合互动,连续六届的上海极限运动挑战赛、极限音乐狂欢节已形成较高知名度和广泛号召力,成为市民踊跃参与的体育嘉年华,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健身,追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良好氛围。

二是开展喜闻乐见的大众健身活动。牢牢把握服务群众身心健康的基本方向,积极组织各类常态、长效健身活动,突出全民健身的普及性和参与性,每年组织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节、万人健步跑等系列活动,掀起全民健身热潮。广泛开展社区健身项目,组织健身操(舞)、健身气功、太极拳(剑)等群众健身活动,在各街道建立健身气功站点,推进“万名市民学习‘易筋经’操”政府实事项目。开展职工体育,在企业推广工间操和球类比赛活动,建立区企业工会体育干部联谊会;每四年举办一次区机关综合运动会,大力实施“二三三”工程,即建立乒乓球和桥牌两个体育兴趣小组、开展太极拳、瑜伽、社会体育指导员三项体育技能培训、举办乒乓球、桥牌、体质监测三项体育比赛。加大体教结合力度,建设小学、昆明学校、同济一附中等近20家对口学校与区青少年游泳、足球学校开展联合培养,为体育后备人才创造良好学习条件。推进少体校专业教练员进学校工程、体育教师“双师型”试点;建立辖区高校体育部联谊会,加强与区域内高校运动队合作衔接;抓好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在学生层面的普及型竞赛和活动,积极打造“一校一品”等体育活动品牌,鞍山初级中学获得上海首届“校园足球”赛冠军。在青少年学生课余假期时间,开展“阳光体育”、体育夏令营、学生肥胖干预等活动;每年有一万多名学生参与“人人运动、学会游泳”的免费培训课程,全面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和自救技能。

(五)加强政府保障,夯实人、财、物多方位工作基础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促进全民健身工作,坚持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区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区体育发展五年规划、区委、区政府工作报告,制定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每年围绕公共体育和全民健身相关事宜召开的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和市体育局等各类专题会议50余次;“十一五”期间,每年安排近10项体育健身相关区政府实事项目,涉及社区公共运动场、健身苑点、健身步道建设、人人学会游泳、万人学会易筋经操等。

二是加强财力保障。区政府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对体育的投入逐年递增,有力地促进了全民健身的蓬勃发展。“十一五”期间,在全民健身方面经费1792万元;用于场馆改造、健身步道等健身设施建设经费近3000万元;用于体教结合、学校体育场馆改造等经费近5000万元;用于竞技体育经费投入2776万元;全区“十一五”期间公共体育和全民健身经费共计约1.26亿元,保障了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加强人才保障。在机构精简的情况下,新设立区体教结合指导中心,为区体育部门引进优秀教练员等提供优惠政策。将区少体校由科级升格为处级单位,做大做强业余训练规模,进一步强化三、四线业余训练、学校课余训练等队伍衔接和项目布局,加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建有3家国家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奥运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基地数属上海各区县之最,人才输送率持续多年名列全市前茅,严明勇等一批优秀选手在国际赛事上争金夺银、为国争光,这也为全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一批专业化人才保障。

二、下一步计划

6.生育医疗费申报材料规范(简) 篇六

生育医疗费、产前检查和门诊计生费用可持社保卡直接与医院联网结算,相关问题请咨询医院医保科。产前检查因医保卡消磁、丢失等原因未联网结算的以及生育医疗费异地分娩垫付的按原办法申报。

个人垫付的费用和生育津贴在产假期满后(出生后5个月)由单位向分中心申报,所需材料如下:

一、住院医疗费联网结算后垫付产前检查费申报材料

1、门诊专用收据“社保报核联”(加盖生育保险专用章);

2、费用明细(加盖生育保险专用章)。

二、住院医疗费联网结算后生育津贴申报材料

(一)生育分娩

1、手术证明(注明手术名称、时间并加盖生育保险专用章),用A4纸托稿粘贴;

2、出院小结(出院记录)复印件(加盖病案室章),剖宫产需提供手术记录(加盖病案室章);

3、生育服务证原件和复印件(留存复印件);

4、《婴儿出生证明》原件和复印件(留存复印件);

5、晚育独生的需提供《独生子女证》原件和复印件(留存复印件);

6、医疗保险证或社保卡原件和复印件(留存复印件)。

三、所需表格

①天津市生育保险医疗费申请支付表(津社保生支字5号)

②天津市生育保险医疗费申请支付审核单(津社保生支字6号)③天津市生育保险医疗费申报交接单(津社保生支字8号)④《医疗、生育保险申报凭证规范承诺书》

⑤《生育、医疗费申报材料交接单》

⑥所有材料自备档案袋分装,封面粘贴《档案袋封皮》

7.生育津贴申报材料 篇七

自2007 年12 月以来,我社区根据自治区《关于在全区开展创建计划生育“两无一提高”活动的指导意见》(桂人口与计生组发〔2007〕2 号)要求,在上级计划生育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积极开展创建计划生育“两无一提高”活动,严格按照“两无一提高”的有关指标要求,扎实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活动扎实开展

(一)成立机构,制定方案。社区“两委”对开展计划生育 “两无一提高”活动高度重视,召开“两委”联席会议专门讨论研究部署开展活动,成立了由社区党政一把手担任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小组工作职责,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

(二)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积极联系驻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广泛发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到社区开展创建计划生育“两无一提高”活动中,深入探讨建立综合治理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多方联动、相互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局面。目前社区共与4 个驻社区单位团体建立了计划生育“两无一提高”活动相互合作关系。

(三)包户管理,落实责任。实行社区“两委”干部、人口管理员分片包户管理制度,包户人员要落实好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宣传、准确掌握责任区育龄人群“四情”(婚情、孕情、育情、术情)情况、组织育龄夫妇落实好避孕节育措施以及做好孕中、产后和术后随访工作、开展“五期”知识教育和“三查一服务” 活动等相关责任。

(四)“软硬并举”,深入开展宣传教育,为开展创建“两无一提高”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社区人口学校、人口与计划生育协会、计划生育宣传专栏、计划生育服务室等“硬件设施” 开展“两无一提高”活动宣传教育活动。两年多来,举办各种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培训班12 期,培训群众500 多人次,出版有关“两无一提高”宣传专栏2 期;结合开展“计划生育宣传一条街”、“关爱女孩行动”、“婚育新风进万家”、“生育文明及幸福家庭建设”等活动,组织人口计生干部深入群众,与群众进行面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广泛开展人口计生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宣传。

二、落实措施、服务到位、确保活动出成效

(一)以开展创建“两无一提高”活动为目标,把计划生育居民自治任务落到实处。把开展“两无一提高”活动与开展计划生育居民自治,创建计划生育居民自治合格社区、先进社区活动结合起来,将两个活动同组织、同规划、同检查、同落实。

1、按照要求围绕解决征收社会抚养费难、流动人口管理难、降低人口出生性别比难等重点问题,抓好居规民约制定、合同(协议)签订、节育措施落实、村务公开、违约处理等环节。

2、建立完善社区基础档案,建立基础数据库。社区计生专干随时掌握流出(流入)务工已婚育龄妇女孕情情况,建立出生人口专门档案和信息上报制度。

3、完善合同(协议)管理制度。社区与已婚育龄妇女签订计划生育合同(协议),就生育、节育措施落实约定计划生育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责任。

4、建立完善社区计生专干定期报告制度。社区计生专干每月要将情况及时报告镇计划生育服务所,确保育龄群众生育、节育信息的准确性。

5、计生协会发挥协会会员小组长和会员联系户的作用,协助社区做好避孕药具发放和孕情跟踪管理服务。及时反映计划生育动态信息。

6、社区居委会建立出租屋和楼栋计划生育管理制度。按照 “谁的片区谁管理”的原则,将计划生育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个干

部和人口管理员身上。

(二)认真做好孕前孕期责任跟踪管理服务,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1、建立完善孕前孕情管理服务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把孕情跟踪管理服务纳入责任制考核,对已婚育龄妇女在孕前、孕期、产后三个阶段分别实施全程跟踪管理服务,将孕情管理服务对象落实到基层和具体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绩效挂钩。

2、切实摸清底数,开展以“三查”为核心的技术服务。对已婚育龄妇女人数、基本情况每年进行一次核对,并录入基础数据库实行计算机管理。通过集中查访和入户查访两种方式,提高已婚育龄妇女见面率,使已婚育龄妇女重点管理对象每季度接受一次“三查”服务。

3、建立健全孕情跟踪管理服务档案和计划生育服务手册发放、二孩生育证审批情况公示和档案登记管理制度。及时建立孕情跟踪管理服务个人档案,做到管理服务对象姓名清、孩次清、孕情清、责任人清。将计划生育服务手册发放、二孩生育证审批情况、怀孕情况、避孕节育措施落实情况、流动情况在社区居务公开栏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三)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1、加强对社区人口计生工作人员的学习教育,不断增强人口计生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

2、加强人口计生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合法的行政执法主体,规范执法程序,加大执法力度,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和过错追究制度,拓宽监督渠道,完善行政监督制度,不断提高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依法行政能力。

3、认真贯彻国家人口计生委计划生育工作的“七个不准” 和群众工作纪律的要求,坚决杜绝简单、粗暴的执法行为,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保证法律法规得以全面、准确地贯彻实施。社区从无因计划生育工作而损害群众利益及引起重大群体事件的情况发生。

8.生育津贴申报材料 篇八

映日荷花别样红

——株洲市荷塘区申报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模范区材料

荷塘区是株洲市4个市辖县级城区之一,位于株洲市东北部,1969年建制为株洲市东区,1997年8月1日经株洲市人民政府区划调整为荷塘区,总面积159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人,现辖月塘、茨菇塘、宋家桥3个街道办事处,32个社区居委会,仙庾、明照、荷塘铺3个乡镇,43个行政村。

我区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这一中心开展计划生育工作,自1997年以来计划生育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多孩控制在0.2%以内,统计准确率稳定在98%以上,流动人口综合治理到位率98%以上,药具应用率98%以上,育龄群众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科普知识入户率90%以上,“村为主”比例94%以上,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群众满意率95%以上,生殖健康监测率达98%以上,优生遗传检测一孩城市达100%、农村达60%以上,婴儿出生死亡率为0、出生缺陷率为0,出生性别比趋于正常。特别是XX年经省、市评估,计划生育率达到98.46%,多孩控制率为0,统计准确率达99.10%,流动人口综合管理率达98.2%,其他几项主要指标均保持在高位运行。XX年、XX年株洲市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和业务考核均获第一,连续五年被评为省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株洲市计划生育工作红旗单位,始终处在省、市先进行列。我区计划生育工作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主要得益于省、市计生委的精心指导;利益于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全区各级党政领导认真贯彻执行了计划生育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及时解决了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制定并落实了一系列利益导向机制和优惠政策;得益于区、乡两级计生经费按标准及时足额投入到位;得益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措施,严格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兑现奖惩和“一票否决”;得益于健全和完善的计生工作网络;得益于有一支“人数合适、结构合理、素质合格”,能打硬仗、敢打硬仗的计生干部队伍;得益于坚持“三为主”工作方针,营造良好的生育文化氛围。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村(居)为主”,一手抓优质服务上水平

——推行“村(居)为主”,夯实优质服务的基础

我区致力于基层建设,积极推行计划生育“村(居)为主”,做到“三到位”。强政策措施的到位,区委、区政府每年对各村安排5000元工资补助,规定村专干月工资不少于村主任的80%;建立落后村联系点,区、乡两级主要党政领导分片包干;全区开展“双联”、“双扶”活动,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重要内容;开展“城乡手拉手共建计划生育文明村”活动,将城区资源引入农村,推动“村为主”。强责任,奖励机制到位,乡镇与各村签订责任书,落实村级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在全区开展争创红旗村活动,根据考核成绩年终进行奖惩。强阵地建设,积极推动优质服务到位,村支两委加大投入,完善“三位一体”设施建设,选拔优秀计生专干开展计生工作,为群众提供生产、生育、生活服务,督促育龄群众落实长效避孕措施,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强创先争优活动,促“村(居)为主”建设,在全区上下广泛开展创“计生红旗村(居)”、“计生先进村(居)”活动,开展“城乡手拉手共建计生文明村(居)”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来带动村(居)为主,推动计生优质服务落到实处。

今年7月31日省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盛茂林同志在市计生委领导陪同下到我区荷塘铺乡荷塘铺村视察工作,听取了村书记、主任关于以村为主开展计生优质服务、实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等工作情况汇报,盛茂林主任对该村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高度赞扬荷塘铺村是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好典范,党的政策、计生政策都在这里得到很好的落实。

——贴近基层,让老百姓得到优质服务的实惠

我区是全国第二批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试点区,推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和方向。这几年,在省、市计生委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到位的工作思路和做法得到了国家、省计生委的肯定,1998年,原国家计生委副主任,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在省、市计生委领导的陪同下到我区仙庾镇、茨菇塘街道办事处视察了计生优质服务工作,并给予了高度评价;1999年、XX年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兄弟单位先后来我区学习交流优质服务工作经验。我们的做法一是在育龄群众中开展“六上门”活动,即:结婚前上门,传授避孕节育知识,教育青年男女树立新型婚育观念,鼓励晚婚晚育;怀孕期间上门,宣传孕期、围产期保健知识,提供生殖健康服务;婴儿出生后上门,送避孕药具,指导科学喂养和搞好计划免疫;学龄前上门,指导夫妇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开发儿童智力;传统节日上门,慰问独生子女贫困户和孤寡老人,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育龄群众心中;受灾患病期间上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XX年在全区开展“1+1”慰问百名计生贫困母亲活动,共慰问480多人,送去慰问金和物资共计15000多元。二是围绕生育、节育、不育方面的难点和群众最迫切要求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对患不育症妇女进行登记建卡,组织专家对其进行治疗。几年来,在计生工作者的帮助下,全区共有10对不孕症患者喜得贵子。三是长期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近几年为全区43个村、32个社区居委会1XX多名育龄妇女开展了妇科病普查普治,对患病妇女全部进行了低费跟踪治疗。四是开展出生缺陷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每年要为XX多名生育妇女进行优生遗传监测。五是开展知情选择。使育龄群众对避孕节育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帮助其选择一项安全、可靠、适合自身生理条件的节育避孕方法。

二、建立健全三大机制,形成计生优质服务的强大合力

——领导机制的健全,是推动计生优质服务的护身符

区委、区政府始终把计划生育工作作为全区工作的战略重点,坚持“三不变”:

坚持党政领导亲自抓、负总责不变;坚持责任目标考核责任制不变;坚持严格兑现“一票否决”不变,做到“三同时”:在听取其他工作汇报的同时听取计生工作汇报;在下基层督查其他工作的同时督查计生工作;在研究经济工作的同时研究计生工作,全区各级都成立了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层层签订计划生育责任状,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全年各项工作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兑现奖惩。认真贯彻省39号文件,保留了各乡(镇)、办的计生机构,配强配优计生干部。严格实行“一票否决”,近三年来,全区共否决先进单位4个,各级领导5人,干部职工5人。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关于落实市编办、市人事局、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规范乡镇计划生育机构编制和管理的通知〉的意见》、《关于落实湘编办[XX]39号文件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协会工作的意见》、《荷塘区计划生育党政领导联系点制度》、《关于在农村税费改革中确保计生工作经费正常需要的通知》;XX年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公司和私营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计划生育工作实施意见》等,这一系列文件和措施确保了计划生育工作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管理。

——综合治理机制的实施,是推动计生优质服务的强心剂

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我区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治理,将宣传、公安、工商、财政、教育、劳动人事、民政、卫生、城建、妇联等部门纳入计划生育综合治理部门,签定责任状,齐抓共管,实行各计生综治部门工作例会制、检查督查制、责任考核制、跟踪否决制。在XX年和XX年全市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考核中,我区得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各综合治理部门层层签定合同,落实责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区卫生局在全市率先与各责任单位签订了B超机管理合同,健全了B超机管理网络,采取有效措施,实行奖罚,有效地杜绝了性别选择人工终止妊娠;区教育局将计生国策知识和青春期性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在中学校园内开展人口与国情及青春期性教育知识科教活动,如株洲市工业学校利用校园资源,围绕国策工作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成立了“计生国策服务队”,有计生机构、有学生社团、有计生校园网站,今年10月在全区大中院校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的大型学生辩论赛;区工商局每年组织所管市场的育龄妇女进行孕检,并编印计生专刊,发放到各工商所和市场;区城环局在工作中突出了计生宣传,在各建筑工地张贴标语,发放资料,宣传到人,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民政部门在扶贫帮困的低保中优先救济晚婚晚育、少生节育的贫困户。

为找准流动人口计生优质服务的落脚点,做好流动人口优质服务这篇,我们积极探索和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方法,提高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水平。一是率先在XX年推出流动人口“档案式”管理,即在城乡结合的农村以出租户为单位建立流动人口档案,以村民小组为主对流动人口进行统一管理,反馈信息,提供服务。具体操作上分三步走:第一步由村书记、村主任与各组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责任状》,年底根据考核给予一定的奖罚;然后各村民小组向房屋出租户发一个内装《房屋出租须知》、《房屋出租户计划生育合同书》、《流动人口登记本》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知识的流动人口档案管理袋,出租户如实填写《登记本》后再将信息反馈到村;最后,各组设立组务公开栏,公布流动人口情况,接受群众监督,以此增强出租户的责任感。XX年又推出了“台账”式管理,即在社区居委会按照育龄妇女台账管理模式,以每个出租户为单位,将所有流入该户人员的情况登记成册,再按出租户的门牌顺序装订成台账。以居民小组管理为主,由居民小组信息员将每个出租户流动人口的信息反馈至社区居委会、单位。同时,社区居委会和居民小组信息员还采取定期或不定期上户随访,随时掌握出租户的流动人口变动情况,及时与流出地取得联系,将现居地与流出地共同管理落到实处。二是在私营企业和房地产开发公司推行法人负责制,在其管理的范围内对用工人员和入住户的计划生育实行管理,做好“2个一”的工作,即计生部门、工商分局与法人代表签定好一份合同,企业、公司建好一本计生对象的台帐。“档案式”、“台账式”和“法人负责制”管理办法的实施,使我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底子更清,信息更灵,管理和服务更到位。

——利益导向机制逐步建立,是推动计生优质服务的常青树

我区充分认识到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转变群众生育观念,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措施。早在1997年我区就出台了《关于实行优惠政策鼓励计划生育的通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出台后,我区又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若干规定》,进一步规范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一是表彰奖励。对实行计划生育自愿终生只要一个孩子和夫妻,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并给予表彰奖励;二是生产上帮扶。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优先提供致富信息、生产资料、农业贷款,优先予以生产技术培训、进行现场指导、提供劳务帮助等;三是生育上奖励优待。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晚婚晚育可以延长婚假、生育假和其他福利待遇;四是生活上照顾。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农村家庭免出义务工、优先审批宅基地、优先安排就业,开展独生子女意外伤害险、孕妇平安险、两女结扎户父母养老保险等计划生育系列保险,解除计划生育家庭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使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得到实惠,引导群众走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之路。如荷塘铺村、株洲市电务段建立了完善的利益导向机制,保证独生子女经费、奖励优生优育、节日开展慰问、每年进行妇科普查、为育龄群众进行计生系列保险等。

三、充分发挥四个网络优势,打造计生优质服务工作特色

——抓宣传教育网络,营造计生优质服务氛围

计划生育“三为主”方针宣传教育是首位,区委、区政府始终将宣传教育作为计划生育抓根治本的重要措施摆在突出位置,围绕“婚育新风进万家”这一主线,制定了“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与时俱进,部门联合”的宣传工作方针。把增强国策意识、法律意识作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宣传重点;把树立生男生女都一样,只生一个好的新型生育文化和生殖保健知识作为对农村育龄群众的宣传重点;把生殖保健、优生优育知识作为对城市居民的宣传重点;把青春期性知识作为对青年学生的宣传重点;把新婚知识、节育避孕知识作为对新婚夫妇的宣传重点;把孕产期保健、科学育儿知识作为孕产期夫妇的宣传重点;把更年期保健作为更年期妇女的宣传重点。

全区开展了一系列轰轰烈烈行之有有效的宣传活动。一是在对领导干部宣传教育中,采取讲座等方式,通过加强国情国策教育,使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人口问题放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位置来抓,并将计生政策和知识纳入区中心组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建立完善“三位一体”、“四位一体”阵地,推进计生宣传“123”工程。每个乡镇、街道有1个宣传阵地;每个办事处建立2个社区计生宣传长廊;每个村设制2条以上温馨的宣传标语和宣传橱窗;在人口集中地段设立3个以上计生科普宣传广告。三是辖区单位利用宣教设备开展宣传,在公共汽车上设置固定温馨美丽的计生宣传画,成为城市计生宣传一道流动的亮丽风景线;在单位广播电视台设置人口与计划生育专题节目、编制计生知识刊物、开展计生知识竞赛,宣传政策、传授节育避孕知识,如株洲车辆厂的《365日话人口》专题节目、株洲硬质合金厂每晚在黄金时候播放的计生知识深受职工欢迎。四是利用庙会、墟场、集日下乡宣传,将计划生育知识编成农村群众喜爱的花鼓戏、快板、小品,将文艺节目送下乡,让群众寓教于乐。五是在育龄妇女中开展“4个一”活动,即:发一本书、上一堂课、看一场录像、答一份试卷的教育。六是坚持计生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在全区中等以上学校开设人口和青春期性保健知识讲课;在市工业学校成立“青年志愿者国策服务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计生宣传,树立新的婚育观念,树立国策意识。通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服务活动,广大群众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近两年全区自动放弃生育二孩的夫妇达80多对,晚婚晚育率一年比一年高。

——抓行政管理网络,建设好优质服务的主通道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的社会系统工程,用一支优秀的计生队伍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管理好计划生育工作是我区近几年的努力`方向。在用人上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定岗竞争、依法选举等办法,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拔一批年纪轻、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的优秀人员充实计生干部队伍,采取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的办法,对他们的工作方法、服务水平、工作能力、创新意识进行评比;为有效的提高计生干部队伍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每年区级举办一期3—5天的计生业务培训。在管理上进行分类指导,城区采取

“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工作机制,农村采取“县领导、乡负责、村为主、组配合、户落实”的工作格局,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计划生育“三网一库”信息平台建设,建立了全区育龄妇女信息库,实行计划生育信息跟踪反馈制,及时了解育龄妇女婚育和采取避孕措施等情况,以便于更好地开展服务。在执法时依法行政,我区严把计生收费关,禁止乱收费、乱罚款,规范管理计划生育合同保证金;健全信访制度,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严格落实“七不准”;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程序征收社会抚养费,对拒不交纳对象,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XX年以来,区人民法院对25例计外生育对象依法进行了强制执行,其中行政拘留15人,给当事人和群众带来了很大震慑,净化了生育环境,多年来全区没有发生计划生育恶性事件和“三乱”行为。

——抓技术服务网络,发挥优质服务的平台作用

我区出台《荷塘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定点、免费服务暂行办法》和《关于规范荷塘区从事计划生育手术和技术手段签定胎儿性别及病残儿鉴定有关规定》,规范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制。建立完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在全区建立以区、乡两级技术服务站为主、辖区医疗机构为辅的技术服务网络,配强技术人员,各计生服务站添置了B超机、手术床、红外线治疗仪等必需设备。开展创甲级服务所活动。在硬件设施、服务质量、技术水平等方面开展竞赛,我区三所乡级技术服务所有两所评为市级甲级计划生育服务示范所,区级药具管理站今年也被市计生委推荐申报省级先进药具站(未验收)。技术服务活动经常化。在农村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查环查孕,在城市开展节育避孕知情选择,推进优质服务;利用育龄妇女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引导,提供多层次的服务;开设“悄悄话室”提供咨询,为广大育龄群众排忧解难;坚持随访服务“八到人”活动,做到“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暖万家心”的4个万综合服务。

——抓群众自治网络,激发优质服务的活力

我区在发挥计划生育行政管理职能的同时,充分发挥协会这一群众组织的优势,服务于计划生育工作。我区计生协会紧紧围绕“两为两争”的主线,在生育、节育、不育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服务,实现群众计划生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全区共发展各级协会组织161个,会员13200人。并将区协会理事按照各自特长分为宣传报道、技术服务、社区建设、行业协会4个小组,明确了各组的任务和目标,组织发动基层协会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一是开展“城乡手拉手共建计划生育文明村”活动。将城市社区和单位与各村结成“一帮一”对子,帮助各村完善阵地建设、提供致富信息、开展计划生育服务,共为10个村投资3万多元翻新计划生育服务室;帮助5个村建立花木和蔬菜种植基地;帮扶计生困难户143户,捐助扶贫济困资金17500多元。二是抓好下岗职工的管理服务。发挥协会组织的作用,成立“下岗职工计生之家”,将下岗职工的情况收集整理成档,并定期组织他们开展活动,针对不同的家庭状况,给予最大限度的帮助和服务。三是培育国策后备力量,开展国策进校园活动。我区共有大中专院校8所,在校学生4万多人,这是一支宣传国策的重要力量。我区在各大中院校推出青春期性教育和人口国情国策教育,通过举办讲座、演讲赛、辩论赛、征文比赛和组织学生开展暑期社会调查等活动,对我国的生育文化、计划生育工作情况,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多方面开展调查,使广大学子加深对我国的国情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投身国策事业,奉献社会。四是发挥宣传服务职能传播新型婚育文化。在社区开展

“周周乐文化舞台”、“社区文化之光”等活动,举办计生文艺晚会、法制宣传、少儿书法比赛等深受群众欢迎的活动;在农村,广泛开展“计生工作五下乡”活动,利用圩场、庙会等集日将法律法规知识、致富信息、农业技术、生殖保健知识带下乡。

上一篇:奥运进行时(播音稿)下一篇:2011年七一建党节的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