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六大理由

2024-09-12

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六大理由(精选7篇)

1.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六大理由 篇一

认识浙江大学

——报考浙江大学的十大理由

(一)东方剑桥,江南名校之首

浙江大学历史悠久,其前身求是书院始建于1897年,是近代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

创建初期,浙江大学广延名师、精研学术、彰显文明,成为民国时期最顶尖的四所国立大学之一,被誉为“东方剑桥”。当时著名的英国牛津大学承认中国七所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可以直接升入牛津大学研究生院,给浙江大学的名额排在第一位。

建国以来,浙江大学励精图治、统一壮大、创新体制,始终站在高等教育改革开放大潮的最前沿,是全国发展最为迅速的高等学府,成为首批设立研究生院、首批进入“211工程”、首批进入“985工程”的若干所重点大学之一。

在1995年国家教委直属高校综合办学水平评估中,浙江大学高居第三。在近年来众多官方、民间的排行榜上,浙江大学也都雄踞全国高校三甲之列,是当之无愧的“江南名校之首”。

(二)海纳百川,综合实力超群

浙江大学位于经济体制发展最彻底、市场发育最成熟、社会富有程度最高的浙江省,具有全国高校中最大的物理发展空间,在“985工程”层次的38所大学中覆盖了最大的区域GDP体量,在全国少有的若干所文、理、工、农、医综合性大学中具有最好的学科融合度,是全国学科门类最齐全、综合实力最强劲的高校之一。

在2006年教育部组织的31个一级学科评估中,浙江大学排名前10的学科数量列全国高校首位,排名前3和前5的学科数量均列第三位,充分展示了其全面而强大的综合实力。

浙江大学有全国高校最齐全的115个本科专业设置和312个硕士点,还有最多的4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3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39个博士后流动站。浙江大学现有24个国家重点学科;有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居全国高校第二位;还有4个国家专业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3个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都位于全国高校前列。

浙江大学具有最精致的中华文明传统和深厚广博的科学人文底蕴。浙江大学图书馆藏书丰富,总藏书量逾600万册,在全国高校中居前两位。浙江大学是1999年通过的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有7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3个国家级战略产业人才培养基地、2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25门国家理科基地创名牌课程,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三)群星璀璨,师资力量雄厚 在浙江大学的办学历史上,可谓名师荟萃,群星璀璨。早在民国时期,浙江大学的教授中就有多位堪称世界级的科学家,取得了一批令世界瞩目的学术成果。两任浙大数学系主任陈建功和苏步青开创了国际数学界公认的微分几何领域的“陈苏学派”;物理系主任王淦昌最早提出的探测中微子的实验方法,被美国物理学家莱茵斯用来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从而使莱因斯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生物系教授谈家桢对生物遗传学中嵌镶显性现象的开创性研究,丰富和发展了摩尔根的遗传学说,美国遗传学家麦克林托克在此启示下开展的玉米转座基因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据不完全统计,仅1945到1946年间,浙大教授王淦昌、束星北、何增禄和贝时璋在国际著名的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就有6篇,占据中国上世纪40年代发表国际顶尖科研论文的半壁江山。在1948年遴选的首批中央研究院院士中,有5位是浙江大学的教授,居全国高校第三位。新时期的浙江大学更是俊彦云集,群贤毕至。浙江大学现有1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9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国家工程院、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和美国外科学院院士各1位。浙江大学还有任学院院长和兼职博士生导师的双聘两院院士30余人。国际著名数学大师、国际数学界最高奖菲尔兹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丘成桐任浙江大学数学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现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43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2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17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获得者5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博士生导师逾1000人,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浙江大学设有“求是学者”特聘/讲座教授席位,现有求是特聘教授28人,另有4位两院院士受聘为求是讲座教授。还有近百位来自世界各顶级学府和科研机构的著名学者受聘为浙江大学光彪特聘/讲座教授、永谦讲座教授和包玉刚讲座教授。2006年,浙江大学成立了求是高等研究院,由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美国加州大学教授简悦威和美国英特尔公司前高级副总裁周尚林等三位国际著名科学家、美国两院院士出任浙江大学的最高学术职位——查氏讲座教授。

(四)人才辈出,纵横学商政界

江南人杰地灵,自古多名士。浙江大学更是人才辈出,竺可桢、卢嘉锡、苏步青、钱三强、王淦昌、贝时璋、陈建功、钱令希、谈家桢、谷超豪、梁守槃、梁希、蔡邦华、罗宗洛、汪猷、吴征铠、吕敏、赵九章、程开甲、叶笃正、吴健雄、李政道、路甬祥等众多蜚声海内外的科学巨匠和陈独秀、马一浮、郁达夫、蒋方震、马叙伦、丰子恺、许寿裳、梅光迪、常书鸿、张其昀、张荫麟、钱基博、钱穆、夏衍、夏承焘、夏鼐、马寅初、姜亮夫、沙孟海、熊十力、陈乐素、孟宪承、郑晓沧、谭其骧、邵飘萍、刘大白、金庸等一批学术大师和文化名人都在求是园中留下了自己的身影。

浙江大学校友中有160余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还有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或外籍院士以及中央研究院院士20余人。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浙大校友占四分之一。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王淦昌、钱三强、赵九章和程开甲等4位浙江大学的校友。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叶笃正,原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人民日报社社长、新华社社长胡乔木,原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主席吕勇哉,“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总指挥张育林和著名作家、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等都曾在浙大求学。

浙江大学数学系毕业生林芳华2004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另一位校友管坤良1998年被授予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都是恢复高考以后中国大陆高校毕业生中的第一人。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毕业于浙大的校友中现有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士7人,居全国高校第二位;还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3人,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2人、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特邀报告者3人,均居全国高校前五位。

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中纪委副书记刘锡荣,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等都是浙江大学杰出政界校友的代表。据不完全统计,浙大校友现任省部级以上高官的有20余人。2006年,国家各部委机关录取的公务员中浙大毕业生人数居全国高校第一位。

浙大校友在商界更是人才辈出、风骚独领,不仅有大型国有企业的掌门人,更有众多活跃在各行各业的成功创业者。在2006年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各大上市公司董事长、总裁、总经理培养院校排行版上,浙江大学高居第二。一汽集团总裁竺延风,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中石化总裁王天普,征途网络科技公司总裁“巨人”史玉柱,美国华美基金会主席李摩西,美国化工实业家汤永谦,步步高前总裁、人称“中国巴菲特”的段永平,美国硅谷网讯公司创始人朱敏和浙江绿城房地产集团董事长宋卫平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五)硕果累累,科研经费充足

百十载的发展历程中,浙江大学精研为国,从国防科技到国民生计的各个方面,有不胜枚举的产生于浙江大学的科研成果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创造着巨大的财富。

国际首创的双水内冷电机技术1958年诞生于浙江大学电机系,是新中国颁发的第一个国家发明一等奖。1967年浙江大学光仪系研制成功了用于记录核试验过程的超高速摄影机,为我国“两弹一星”的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新时期,浙江大学依然在国防事业的尖端贡献自己的力量,由电气学院负责研制的生命空间保障系统是神舟系列飞船成功试飞的重要保障。

在历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的评选中,浙江大学有3项成果入选;自2002年以来,浙江大学共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8项;都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获奖成果涉及理论物理、力学、计算机、光电工程、半导体硅材料、工业自动化、能源清洁利用、生物学和临床医学等众多研究领域,体现了浙江大学全面发展的综合科研实力。近来年,浙江大学每年发表的国际权威SCI检索论文数量位居全国高校首位,发表的EI检索论文和论文的总累计被引用频次也保持在全国高校前三位。浙江大学主办的英文期刊《纯粹与应用数学》和《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均被SCI检索,另有多种期刊被EI检索,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列;其中《浙大学报英文版》更是全国综合型高校主办的第一份被SCI检索的学报类期刊。浙江大学科研经费充足,每年研究经费总额超过10亿元,长期以来稳居全国高校前三位,并以每年1亿元的幅度快速增长。近年来浙江大学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总金额和批准项目数都维持在全国高校前两位。2006年,浙江大学获批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9项,其中面上项目312项,批准的面上项目数和总经费均名列全国高校第一位。2006年,浙大新上“863计划”专题项目87项,居全国高校第二位。近年来浙江大学获得的教育部人文社科类项目资助总金额也排在全国高校前三位。2007年,浙大有26个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位居全国高校第四位,其中重点项目4项;立项项目总数,重点项目数和资助经费数均创历史新高。

(六)共襄盛举,捐赠纷至沓来

浙江大学作为首批进入“985工程”的九所中国一流大学之一,得到教育部和浙江省总共14亿元的第一期资助,在全国高校中高居第三位。浙江大学也是全国收到各类社会捐赠总金额最多的高校之一。这些助学盛举为浙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物质支持,是浙大飞速发展的源动力。

众多杰出的校友,是浙江大学最可宝贵的财富。饮水思源,校友们通过捐赠建楼、设立学科基金和奖/助学金等各种方式回馈母校的款款深情,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同时也树立了榜样。薪火相传,浙大未来的发展必定更加迅速,成就必定更加辉煌。

老校友汤永谦、姚文琴夫妇长期以来大力支持母校的发展建设。多年来,他们陆续捐赠240万美元修建了永谦学生活动中心,25万美元在材化学院设立了汤永谦奖学金,166万美元建造了浙江大学数学研究中心大楼。此外他们还建立了浙江大学汤永谦学科建设基金,每年都向基金捐赠20万美元。

2006年,校友段永平携网易公司创始人丁磊及他人共同向母校捐款4000万美元,折合逾3亿元人民币的这笔捐赠成为中国高校有史以来获得的数额最大的单笔捐款。无独有偶,2007年百十载校庆之际,校友朱敏亦慷慨捐赠1000万美元助母校设立浙江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

浙江大学也倍受各界社会名流贤士的青睐,众多社会捐赠源源不断。香港著名企业家邵逸夫曾多次捐资浙大助学,建成了附属邵逸夫医院、邵逸夫科学馆和邵逸夫艺术楼等,总金额过亿元。学校内鳞次栉比的曹光彪科技大楼、欧阳纯美科学楼、田家炳书院、周亦卿科学楼、竺可桢国际教育大楼、周厚复化学大楼、蒙民伟楼和曾宪梓教学大楼等宏伟建筑以及思源天然药物与生物毒素研究中心、林百欣脑功能实验室等新兴学科实验室的建成也都是得益于众多社会贤达的慷慨捐助。

2006年,台湾东方高尔夫国际集团董事长潘方仁捐赠1亿元资助浙江大学医学院科研教育事业的发展。2007年,台湾光华基金会捐赠1亿元设立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是继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之后大陆高校的获得的第二笔光华投资。光华法学院必将成为浙大发展中新的品牌亮点。

(七)招生典范,高教改革先锋

浙江大学一直以来在全国高中考生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浙大每年文、理科的高考第一志愿投档分数线,在各大省市自治区几乎都居前五名之列。有越来越多的优秀高中生包括各地的高考状元加入到浙江大学这个优秀的集体当中。浙江大学是全国高考招生工作最透明、最公正的高校之一。浙江大学作为全国高校高考招生工作的典范单位,曾经多次作为代表在教育部高考招生“阳光工程”大会上发言。浙江大学也是最人性化、最能让你感受到家庭温暖的大学。浙江大学各级奖/助学金的发放力度和资助面积在全国高校中都首屈一指。在每年大学新生的报到现场,浙江大学为贫困学生开设了“绿色通道”,为他们办理入学缓交费手续。对特别困难的学生,学校还当场发放数百元的临时补助。浙江大学通过落实各种办法,实现“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承诺,真正做到让贫困学生后顾无忧。

浙江大学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导者和杰出创新人才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并重,构建宽、专、交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浙江大学为学生提供了多通道、多规格的人才培养体系,设立竺可桢学院和工科试验班,以精英教育模式为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创造成才环境。浙江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推行了“四学期制”,并实施了完善的学分制,做到了与国际先进高等教育模式的胜利接轨。

浙江大学给学生们以最广阔的自由选择所学专业的空间,在这里你可以自由选择进入自己最喜欢的专业学习,从而最终从事自己最喜欢的职业。浙大目前实行按“学科大类”的招生政策,目前设有35个学科大类。学生进校后不分专业,先在各自的大类学科平台上进行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前期培养。在第二学年,再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特长确认主修专业,同时还实行了本科生专业导师制。近年来,浙江大学还根据学科的特殊性,陆续设立了以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名字命名的“丘成桐数学英才班”和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前院长、协和医大前校长、现浙大医学院院长巴德年名字命名的“巴德年医学班”。经过数年的试点,这些特色班级已经成为浙江大学高考招生中的亮点。

(八)前程似锦,弘扬创业精神

来到浙江大学,你将拥有最广阔的就业和创业空间。这里有全国高校最为庞大的校友网络,50多万遍布全球的浙大校友们将为你提供巨大的发展支持。浙江大学一直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为他们将来的求职和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浙江大学参加世界级学科竞赛的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在全国高校中首屈一指,屡屡为国争光。在1999年和2003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浙江大学各有一支队伍荣获最高奖,为亚洲高校历年来取得的最好成绩;在世界上公认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国际程序设计竞赛中,浙江大学代表队连续3届参加国际总决赛;在已经举办的3届欧莱雅工业大赛上,浙江大学连续3年代表中国出战,并获得了首届冠军和连续两届亚军的优异成绩。2006年,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工业设计系的学生在世界三大顶级设计奖之一的德国红点设计奖中拿下三个席位;在iF材料概念设计奖的比赛中,全球仅14件作品获奖,浙江大学工业设计就占据了其中5个席位,是唯一入选的来自中国的作品。浙江大学工业设计系也是2007年度参加米兰国际设计展的中国唯一受邀单位。

浙江大学参加首届欧莱雅工业大赛冠军队伍的几名队员,在获得欧莱雅公司的实习机会之后现在都已经正式成为这家国家著名大公司的其中一员,正是学科竞赛给了他们这样难得的机会。在国际著名的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大学实习生中,来自浙江大学的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微软总裁、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每年夏天都会邀请10位优秀实习生前往他在西雅图的家中作客,最近三年以来都有来自浙大的学生在受邀之列,他们优异的表现给盖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浙大毕业生在就业人才市场上供不应求,一次就业率近100%,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据统计,2006届浙大毕业生中有近400人进入各级党政机关工作,其中有30多人考取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国家安全部、国家发改委、最高人民检察院、中纪委、审计署、交通部、国务院办公厅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等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有500多人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工作,其中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移动、中石化、国家电网等大型国企和宝洁、三星、飞利浦、摩托罗拉、西门子、通用电气、诺基亚、IBM等著名跨国企业;还有数十人进入麦肯锡、埃森哲、奥浦诺等世界顶尖的管理咨询公司和毕马威、德勤、安永、普华永道等世界四大顶尖会计师事务所就职。

浙江大学是最具创业和创新精神的大学,百十载的浙大发展史就是一部与众不同的创业和创新的历史,在全国高校中独树一帜。浙江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创建了面向优秀本科生的“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实施全新的高科技产业化人才的培养模式,重点推出创新教学方式的改革与转变,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教学体系,以创新与创业的核心理念为指导,以团队资源与教学实践优势为基础,在创新、创业、科研、学习等领域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浙江大学鼓励学生们发扬自主创业精神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业条件和创业训练。现在浙大学生参与自主创业,不仅有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鼎立支持,还可以获得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的资助。浙江是全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这片土地上孕育出来的浙商,更是当今中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商人群体。在2005年全国工商联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企业超过四成,居全国各省首位,其中杭州入选59家,连续4年居全国城市之首。创立于1999年的浙江大学创业论坛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数十讲,论坛邀请众多成功的企业家和浙商代表与浙大学子展开近距离的交流,分享创新创业的经历,为浙大学子们的创新创业指点迷津。

在2006年第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浙江大学的一支代表队获得了全国金奖,浙大同时还荣获高校优秀组织奖。2006年浙江大学成立了全球创业研究中心,该中心面向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围绕浙江当代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浙江乃至全国的创业创新活动为研究对象,突出创业人才、创业企业、创业环境等三个重点研究方向;同时还启动了浙江大学——杭州市滨江高新区创新人才实践基地,该基地的设立,对于推动浙江省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九)蜚声海外,拓展国际视野

浙江大学是中国在海外最富盛名的高校之一。浙江大学在建校初期就曾经派遣大量学生赴日本留学,是全国最早外派留学生的大学之一。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新一代留**中,浙江大学出国留学深造的人数也一直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在海外浙大校友当中,成为各行各业风云人物的可谓不胜枚举。仅以学术界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任教于欧美著名大学的浙大校友逾100人,其中不乏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等世界顶级学府。

浙江大学在校学生的留学申请也备受欧美一流学府的青睐。2006年,浙大毕业生中有700多人出国留学继续深造。2007年,浙大的学子们收到来自包括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在内的上千份全额奖学金。“浙大制造”已经成为求学海外的一大品牌,正如浙大校友、著名化学家吴征铠院士所言,“浙大学生考80分的到美国就是非常优秀的学生”。浙江大学也大力推进本科生出国/境学习交流,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国际意识,提高国际竞争力。浙江大学与世界上数十个国家的100多所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其中包括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和英国利兹大学等世界一流学府。浙江大学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台湾成功大学等港台地区的著名学府也有着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每年都组织多达数百名学生参加的校际互访交流活动。浙江大学还设立了本科生国际交流专项基金,为在校本科生提供各种出国/境学习交流的机会。目前浙大开展的学生国际交流项目有30多项,每年参加交流的本科生超过1000人。在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的各种公派留学生项目中,浙江大学的派出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2007年夏天,著名的哈佛大学Crimson夏令营走进浙江大学的校园,来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剑桥大学的11位学生和14位优秀的浙大学生代表一起共同为110名浙大2007级预科新生授课,进行语言艺术、戏剧、视频讲座、模拟联合国、大学生活、社区活动等主题的英文课程互动学习。

在师资力量上,浙江大学也极力向国际化靠拢。原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副校长施泰恩米勒教授受聘为浙大外语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院长,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教授刘克峰受聘为浙大数学系主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孔金瓯任国际电磁科学院浙大分院院长,原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鲍亦兴任浙大建工学院教授,联合国秘书长的前首席发言人埃克哈德为浙大本科生开设了两门新闻传播类课程。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和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陆续访问浙大并被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国际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亦受邀来访并做演讲。每年有众多的国际级学术会议在浙江大学召开,越来越多的“海归”学者也纷纷慕名而来受聘于浙大,成为浙大教学科研的新增长点。

近年来,浙江大学与各级国际研究机构合作建立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如: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国际电磁科学院浙大分院和沃森基因组科学研究院等。新时期的浙江大学提出了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东方斯坦福”正成为浙大新的发展模式和奋斗方向。

(十)全面发展,求学西子湖畔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杭州自古以来就是闻名天下的风景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堪称中国最美丽的城市。这里有“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西湖之美,四时皆可入画。

杭州是中国著名的古都之一,有着厚重的历史和人文积淀。南屏晚钟,灵隐飞来,这里有中国佛教文化的精髓。荟萃全国书画篆刻名家的西泠印社,中国顶尖艺术院校之一的中国美术学院均座落于此。青山有幸埋忠骨,民族英雄岳飞和于谦也在西子湖畔守望了千百年。杭州又是中国最浪漫的城市。雷峰夕照,分明正讲述着许仙和白娘子的动人故事;长桥化蝶,仿佛还传颂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

杭州是全国最为商业化和现代化的城市之一。在《福布斯》公布的中国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中,杭州连续三年荣登榜首;在世界银行公布的中国城市投资环境排行榜中,杭州也独占鳌头。杭州是最适合居住的城市之一,被世界休闲组织授予“东方休闲之都”的称号。杭州也是最富朝气和青春活力的城市之一,正全力打造成为“中国动漫之都”,前两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均花落杭州。“最富创意的事业在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世界动漫学会创始人、动漫大师德文科维奇如是说。在杭州这令人沉醉的湖光山色之间,可以找到你理想的求学圣地——浙江大学。浙江大学现有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和紫金港五大校区,以西湖为中心分布于杭州的各个方位。浙江大学校园广阔,各校区总面积在1万2千亩以上,在全国高校中首屈一指。五大校区皆以水为名,未待亲临即可遥想其清新秀丽的校园风光,结合浙大古朴典雅的科学人文气息,与西湖美景正是相得益彰。紫金港新校区是本科学生在浙大学习生活的起点,毗邻著名生态风景区西溪湿地,堪称国内最为现代化、园林化、生态化和网络化的新式大学校园,面积逾8000亩。紫金港新校区不仅环境宜人,其各项硬件配套设施更是堪称豪华。亚洲校园最大的食堂即座落与此,品种丰富、营养合理而又美味实惠的配餐、整洁宽敞的就餐环境让众多其它高校来参观的学生老师们都不禁赞叹连连。校园一卡通的实行,寝室内24小时供应的热水,出口容量达千兆的校园网和覆盖广泛的无线网络,让你的学习生活更加便利。

浙江大学非常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浙江大学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各类文体设施完善齐备,校园内的社团活动更是层出不穷,给了同学们展示和提升自己才华的机会。每年学校组织的春秋两季 “浙大毅行”活动已经成为浙大课余活动的品牌,每次的参与人数都达数千人。穿行在西湖边的崇山峻岭之间,跋山涉水数十公里,不仅锻炼了大家的体力,更考验了大家的毅力。浙江大学文琴艺术总团更是蜚声海内外,2006年曾受邀赴联合国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西北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加州洛杉矶大学等五所顶级学府进行交流访问演出,充分展现了浙大学生和中国大学生的风采。

报考浙江大学,求学于美丽的西子湖畔,加入到这个精英集体当中,你可以感受到这个大家庭无微不至的关怀,你能够为自己将来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你必将无悔于这个选择!

2.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六大理由 篇二

1 成就动机理论的梳理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为达到某一有价值的社会目标的内部动力。成就动机促使人产生成就行为, 追求在某一社会条件下人们认为重要的社会目标。近年来, 心理学研究者已日益开始重视作为心理活动动力系统的重要成分的成就动机, 许多研究表明成就动机在人的成就行为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成就归因、自我效能、成就动机等都是当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

归因是指通过影响个体的期望和情绪体验进而影响其动机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所作出的原因推断, 同样会对学习预期产生影响。个体主动对结果进行积极的归因, 对自我的能力就产生较强的信任感, 其行为的坚持性将更强, 也愿意应付学业上的挑战;相反, 如果进行消极的归因, 个体将可能会因对自我缺乏信心而消极应付。因此, 归因对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生学习动机的缺失与其不当的归因方式有关。

2 从成就动机理论分析大学生考公务员现象

大学生是一个高素质的群体, 从成就目标理论分析来看, 参加公务员考试是一种趋于自我完善的形式, 成就动机与大学生自觉性、坚持性人格品质呈正相。这种内在驱动力促使其投入大量精力应付各种备考事宜, 真正迈入考场是需要一定勇气和意志的。所以, 从考生总体的内在趋势来看, 其成就动机相对以往、相对不考公务员的人而言比较占优势。同时随着大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和意识地增强, 正向体验的经历, 也成就了其动机地获得, 当然, 这是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正是基于这样的分析和认识, 考生的成就愿望才会越来越强烈。

3 大学生备考过程中出现的消极心态

3.1 疲倦心态

公务员考试与高考等考试的氛围是不同的。公务员考试基本上是自己安排自己的复习进程, 没有老师指导, 周围还有很多干扰因素, 像自己身边的同学有保送读研的, 有找工作的, 没有像高考那样的整体学习氛围。复习时间、内容都要由自己安排, 没有家长、老师、学校的关注, 有种孤军奋战的感觉, 这种情况下也容易出现疲倦心态, 甚至烦躁、厌倦, 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甚至放弃。有些考生给自己安排的学习任务太多, 自己没有按时完成, 会造成精神上的压力, 这也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复习状态。所以很多过来人也说这段时间是备考的一个“坎儿”, 熬不过去的话就可能前功尽弃。所以一定要坚持, 成功从来只属于坚持到底的人。只要坚持你终会成功。坚定的选择你的目标, 放弃那些与目标无关的东西。然后坚持到底, 永不放弃。

3.2 畏难情绪

在漫长的复习备考过程中, 谁都会产生浮躁心理或畏难情绪, 尤其是在复习时间较为充裕的情况下, 更容易受到诱惑而分心。遇到这种情况, 可以转化一下思维。假如, 你遇到一件不情愿做而又必须做的事情, 那么, 就将其简单折合为所需要的时间, 然后再评价付出这个时间的难度, 通过这样的转化就可以过滤掉或屏蔽掉原有的负面情绪。比如, 学习的时间到了, 可你还是不想动, 想多休息一会儿。可以这样告诉自己, “看一篇文章也就需要十分钟左右, 如果用这十分钟来看电视, 看不到什么东西就过去了。不就是十分钟吗?就用来学习吧, 这么短的时间学习起来也不会累。”通过这样的转化, 行动就会在没有太大压力的情况下发动起来, 坚持一下, 慢慢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 学习甚至会成为一种生活的需要。

3.3 紧张心理

有的时候, 困难之所以成为困难, 是因为我们先将其定义成了困难。当年, 苏轼兄弟要参加考试, 考前感到非常紧张, 问父亲怎么办。苏洵呵呵一笑, 说道:“你们只当去看大戏。”当时, 看戏是苏轼兄弟最喜欢的休闲娱乐活动。于是, 兄弟俩抱着这种心态, 轻装上阵, 结果成绩斐然。对成功有个合理的认识, 坚信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备考的过程不仅是一个缔造梦想的过程, 更像在编织一件美丽的衣服—要不厌其烦, 一针一线地积累:要善于等候、坚持。考试不仅考查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素养, 同时更是对一个人信心和毅力的考验。在这个时候, 千万不要考虑太多不必要的问题。只需要调整计划, 按照自己的计划认真复习就可以了。

4 大学生良好考试心态的养成

4.1 积极乐观的心态

心态如水,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人的心态对其行为亦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积极的心态可以促进产生积极的、高效的行为;而消极的心态则可产生消极的、破坏性的行为。无论你的目标能否达到, 你都要尽量做到乐观地看待事物。学习阿Q精神, 善于使用精神胜利法。始终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不要总是想别人是不是比自己强很多, 其实大家都差不多, 天才能有几个。大家智力水平相近, 复习时间相同, 能相差几多?考试绝对是一段难忘的经历。痛与快乐并行。只有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才不会被痛击倒, 被快乐湮没。

4.2 避免外界干扰

保持心镜的平和, 不骄不躁, 从而减少心理波动。这就要求大家在公务员考试复习期间, 减少交友会友次数, 因为情绪一旦出现波动, 少则数小时, 多则数天才能恢复。大家都有因为某一件高兴的事情让我们好几天睡不着的经历。外在环境有时让自己产生浮躁的心理。看到周围同学忙着参加招聘会, 有的已经拿到了OF-FER, 对自己心理有刺激;看到同学们搞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心里痒痒, 静不下心来, 这些都是要努力避免的。

4.3 团队意识

邀上同路人, 一起复习。可以是同学, 是朋友。这一点是比较重要的, 因为艰辛的道路上有人陪伴才会快乐。大家在一起可以相互鼓励, 相互帮助, 才能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而且, 相互之间形成的学习气氛也是产生动力的源泉。

结论

米卢曾经说过态度决定一切。所谓态度当然包括了积极、主动、努力、毅力、乐观、信心、决心等方面。你只有在上述这些方面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一种契合, 你才可能更容易达到成功。所以在公务员考试复习的过程中, 必须端正学习态度, 否则很有可能在自己一番努力之后还是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参考文献

[1]Ames C.Classrooms:goals, Structures, and Stu-dent Motivation.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2, 84:261-271.

[2]张旭.成就动机的心理机制探究[J].江西社会科学, 2003, (03) .

[3]周雪艳.基于成就动机理论引发的现实思考[J].硅谷, 2009, (10) :185-186

3.嫁给宅男的六大理由 篇三

2、爱护子女对于沉浸在ACG世界的宅男来说,几乎人人都是养成游戏的好手,对现实版的养成游戏更是求之不得,经验绝对比你这个做妈妈的还要丰富。

3、纯真善良由于宅男们基本都以家为自己生活中心的关系,所以他们很少有机会沾染上当今社会上那些人已经习以为常的陋习。虽然可能宅男们因为习惯了二次元的“突出性”画面,在某些场合上会做出类似将视线集中在女性身体上的某几个特殊部位(比如胸、大腿之类),但却绝对不会有太多的龌龊思想。和习惯了尔虞我诈的那些人们相比,宅男们实在是太纯真善良,简直就是一块无暇的璞玉,等着你去雕琢。

4、交际简单那男和外界主要的沟通方式也是通过网络。所以宅男们的交际圈基本都比较简单,不会像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们隔三岔五就是唱歌喝酒,聚众打牌,还美名起日地说是工作需要,其实就是在外面花天酒地、胡作非为。

5、贴身护卫他们懦弱是不习惯争执,他们胆怯并不是因为没有勇气。一旦有人胆敢侵犯宅男们心中的圣域(动漫偶像或是你),那么他们在觉醒后爆发出来的战斗力几乎可以毁灭地球上一切现存的生物。他们的能量将会像变身成超级赛亚人那样直线飙升,他们的生命力将会和圣斗士五小强般“永生不死”,所以找个御宅族保镖也是很不错的。

6、生活富裕 尽管很多人习惯性地将宅族同无能、废柴画上了等号,认为他们缺少在这个社会的生存力,但却忽略了一个重点,那就是他们在现今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上仍能奉行宅之道就说明他们要么有着十分殷实的家底;要么就是生财有道,基本上能当上宅男的都衣食无忧,也算符合了现在主流女性的基本要求。

4.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六大理由 篇四

“学而优则仕”这是中国读书人从古至今坚持的观念,正是这种观念推动者中国成千上万的大学生选择了考公务员这条道路。而如今,伴随着社会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考研、考公务员更是众多大学生避开找工作这一难题的佳径。据新华社报道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共有140余万人报考,国家提供有1.6万个岗位,根据此来计算的话,考录比为87.5:1。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公务员“国考”报名人数通过最后审核人数已经连续三年超过100万人。通过以上数据,我们清楚的看到我国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潮持久不退的现象,而其中隐含的原因是什么?我们需要对此展开深入的了解和调查。是国家公务员职位稳定的收入和优厚的福利待遇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大学生,还是社会的过大的就业压力让他们选择了这条道路?

一、调查内容与调查数据分析

1、造成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潮持久不退的原因分析

1.1、公务员职位的优越性

公务员作为社会服务部门工作人员,相对于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说,其职位本身就具有很高的优越性。首先,公务员职业的稳定性。公务员职位被人们称为“金饭碗”“铁饭碗”,这是因为其工作的稳定性才被大家这样称呼。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企改革的不断加快,我国的民营、私营企业不断增多,造成了人才、岗位竞争的不断加剧。是许许多多的职工存在着失业的危机感,而公务员则较为稳定,不必担心自己什么时候会被公司辞退。其次,公务员的福利待遇高。公务员的福利、保障、保险、公积金和各种各样的补贴为主的福利待遇要远远高于其他行业。此外,公务员的薪酬在不断增加,虽然涨幅不大,但其增长频率很高。现在,各地的公务员薪酬在其本地各行业中都处于中等水平。再次,公务员职位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在我国“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一直深入人心,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公务员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公务员都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对于许多大学生而言,在他们眼中,公务员是一种非常体面、非常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这是他们选择报考公务员的一个重要原因。

1.2、公务员考试的相对公正性

从我们的调查数据中我们发现,虽然有许多人认为公务员考试录取制度存在潜规则行为,但也有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公务员考试和录取制度是相对公正的。公务员考录制从1994年建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打破身份束缚,地域的限制,不拘一格选材,坚持公开考录制度、录用计划、资格条件、考试成绩和录用结果,努力实行“玻璃房子里的竞争”,争取为广大的想要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年轻人提供一个良好地平台,也为强大中国的公务员队伍录取优秀的人才。

1.3、社会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

最近几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不容乐观,要把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外向型经济模式升级成高效率、高附加值创新型经济,由此会剩余大量的劳动力;而中国的高校连年扩张,每年新增大学生70万左右,给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此

外,由于现阶段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着巨大差距,许多公司根本不愿意聘用刚出校门,毫无经验的大学生。所以在如此恶劣的就业环境面前,许多大学生选择避开找工作这一难题,将目光投向公务员队伍。对他们而言找一份如公务员这样待遇优厚,环境稳定,发展前景光明的工作显得尤为珍贵。

1.4、大批大学生盲目“跟风”

我们知道,在大学里有许多的大学生处于盲目状态,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干什么,该干什么,所以就出现了“跟风”现象。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我们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到许多大学生在报考时根本不了解公务员的工作性质,而是看到大家都在报考,并且有的是家庭父母的要求,自己就跟着报了。有的大学生简单的认为“当公务员就是当官”,跨进政府大门就是进了“保险箱”,自己有了“铁饭碗”;还有的大学生认为公务员没有竞争压力,就是过着“八点上班九点到,一杯茶水一张报”的清闲生活。由于大家对真正的公务员制度不够了解,对公务员的责任、义务没有深刻的把握,造成了现如今大批的盲目跟风现象,也使其成为我国大学生包考公务员热潮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2、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态势发展分析

被称为“国字号第一考”的公务员考试,无疑成为中国竞争最为激烈的考试,如今国家机关公务员的职业优势是令人趋之若鹜的根本原因,不管对此的了解程度如何,多数人都会选择公务员考试。事实上,根据调查数据可以看出,57%的人认为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现象会持续走热,17%的人认为不会走热,26%的人对此现象不清楚。查找有关资料得知,对于工资中等,福利较好的公务员这一职业,将会持续走热。如今大学生越来越关注就业问题,现在大学生就业难,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压力大,这其中都有很多人是无奈的选择。几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员数量众多,对于报考公务员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成为一种追求安逸的出路。公务员是现代大学生的一条好出路,但也可能扼杀了许多青年才俊到社会上挥洒热血的创造激情。作为大学生,先做好个人发展方向的定位,按既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进入相应职业,在自己适合且打算从事的职业中实践、磨练、提高,更好地发展个人所长,服务社会,同时也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3、青年毕业生在报考人群中的地位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68%的人认为青年毕业生报考公务员与其他报考群体相比明显处于优势地位。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国家行政机关提高行政效能、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之一就是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激发公务员队伍的活力。青年公务员作为公务员队伍中最活跃的群体,是公务员队伍的中坚力量,是公务员队伍发展的关键和未来。根据调查显示,应届本科生与其他报考群体相比明显处于优势地位。原因如下:

1、具有较高的学历水平;

2、具有丰富的专业背景;

3、具有较大的工作潜力;

4、具有较强的进取意识;

5、充满生机和活力。总之,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公务员能够提高我国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可塑性强且尚有较大的潜力有待挖掘,是我国公务员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

二、对此现象的意见与建议

1、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

联合会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指出:“创业教育,将成为21世纪现代人的第三本教育护照”。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有自主创业的观念,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创业型人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锻炼,培养自己独立自主能力和创新创造精神。此外,作为年轻人,我们应该勇于去接受挑战,不断地超越自我,提高自我,而不是贪图公务员职位所谓的稳定与安逸,那不应该是我们的生活。从学校而言,要为大学生提供前期创业准备,如为大学生开设创业教授课程,是他们了解具体的运作流程,学习其中的知识:并且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感受到自主创业的魅力所在。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许多大学生参加公务员报考是因为其完善的保障制度,所以完善各行业的保险制度成为当下之需。监督各行业要认真贯彻执行《社会保险征缴条例》,监督各用人单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以此来保障各行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使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各行各业,实现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化、资金来源多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技术手段现代化。通过上述的“四化”从根本上给予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安全感,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缩小其与国家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差距,使他们更好的工作,也为当代大学生寻找工作提供一份高的保障,是他们不再执着于国家公务员的优越待遇,以此保障人才的合理流动与配置。

3、要严苛国家其他考试、录取制度的公正性

由于过多的潜规则让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流失,所以国家严苛考试录用制度,保障各行各业录取的公平性,降低大学生就业压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不再因为家庭背景,不再因为缺乏社会关系而白白的浪费自己的卓越才能,也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就国家而言,要做好各方面的监督工作,为大学生通过自己的个人能力,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发挥他们个人的才能,而不是因为公务员考试制度的相对公正性而挤入长长的报考公务员队伍。

4、加强舆论引导,让大学生走出误区

有些大学生盲目跟风,根本不了解公务员的工作性质,只是想抱着公务员这一“铁饭碗”悠闲地过一生。其实从公务员的工作负荷和岗位职责来看,政府机关的职位设定有具体的标准,有明确的工作质量和数量规定,工作并不轻松,有些工作岗位也需要加班加点。因此大学生的跟风行为明显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没有找与自己专业对口,兴趣相符的工作,在公务员岗位上也不会做出很大的成就,这也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任。因此,我们要加强舆论引导,让社会各界清楚公务员的工作性质,了解公务员的责任和权力,使每个人在选择自己的工作时能够贴合自己的专业与兴趣,从而找到一份自己能够充分发挥才能的工作

5.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六大理由 篇五

2018河北省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导:大学生退役士兵

部分职位要求报考者为“大学生退役士兵”。“大学生退役士兵”是指:一类是应征地为河北省的2013年及以后入伍的,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学校毕业后应征入伍的2017退役士兵;二类是应征地为河北省的2013年及以后入伍的,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学校在校期间入伍退役后2018应届毕业的退役士兵;三类是应征地为河北省的2013年入伍的,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学校在校期间入伍退役后2017毕业的退役士兵。“大学生退役士兵”名单以省级主管部门提供的名单为准。

6.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六大理由 篇六

导读:高考志愿的填报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选择,其不仅关系到考生能否被理想的专业所录取,更会影响到考生未来的职业去向,甚至整个人生和事业的发展。那么填报志愿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在填报志愿时需要注意哪些?如何提高志愿填报的成功率?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河南省实验中学的特级教师李功毅。李老师结合自己多年带毕业班的经验,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提前搜集相关信息

高考志愿的填报其实是一个从信息搜集、资料准备到自我认识、综合考量的复杂过程。因此,李功毅提醒考生和家长在高考之前就要着手一些信息的准备,提前圈定部分学校和专业,不要等填报志愿时才临时“抱佛脚”。

对已经“圈定”的学校,除了要了解它的地理位置、师资状况、课程设置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外,还要了解学校所在省(市、区)投放的招生计划数和招生专业,搜集近年来目标学校在当地录取的最低分、平均分、分专业录取分以及实际录取人数等数据。掌握了这些基础信息之后,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平时学习成绩、统考分数、实考发挥情况等,大致推断出自己在本校、市里排名,在实力相当的基础上考虑学校。

“一般来说,各个学校在某个省(市、区)投放的招生计划、招生专业都有一定的延续性,每年的变化不会很大。考生如果基本‘锁定’了报考的学校,可以参考近三年来该校某些专业在该省的录取分数线高出相应批次省控线的情况,结合自己的情况决定是否报考。”李功毅说。

因为第一志愿是考生挑选高校意愿时最具倾向的表达,从录取院校来说,绝大多数招生院校都希望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从录取程序上看,首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从近几年录取结果看,绝大多数院校(专业),特别是重点大学、热门院校、热门专业第一志愿的录取率为85%以上,有的已接近100%。因此,李功毅提醒考生在填报时一定要慎之又慎。

在填报之前除了要了解该校近三年来在当地的录取情况,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结合自身做一个评估外,还要关注招生计划的变化。如某个学校,原来在本地招收60人,今年还是60人,这说明该校在本地的招生分数不会有大的变化;如果原来在本地招收60人,今年只招收30人,那考生就要引起注意,今年的录取线就有可能提高;相反,如果招生计划有所增加,那就说明今年录取机会有所增大。

此外,李功毅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前还要详细了解所报院校的招生章程。有些军事院校对考生的身体条件、政治条件、相关科目成绩都有限制,在填报之前要了解清楚,以免因为这些问题被挡在“门”外。

慎重填报第一志愿

“第一志愿固然十分重要,但并不意味着第二、三志愿就可以轻视和马虎。”李功毅介绍说,由于生源充足,各学校第一志愿录取率逐年持续升高,但名牌学校和热门专业的招生计划有限,录取时难免与有些考生失之交臂。这就要求考生重视并填报好二、三志愿,以争取录取机会。应当把眼光放开些,研究和选择填报招生计划多、有可能愿意接收非第一志愿的学校。

“凡录取第一志愿考生不足招生计划数的学校,都要从填报了第二志愿的考生中补充选择录取新生。这就是说,考生所填报的第二志愿只有当该校按第一志愿录取后尚未完成招生计划时才起作用。”因此,李功毅提醒考生在填报第二志愿时尽量不要选择一些太热门的学校,因为这类院校第一志愿的考生生源十分充足,一般不会录取第二志愿考生,即使选择了,也要选报一些相对冷门的专业,这样才能提高录取机会。

“此外,有些学校的招生章程里明文要求只招收第一志愿的学生或者只把招生计划中的30%作为录取第二志愿里的高分考生,考生在填报时尽量不要把这类学校放在第二志愿或第三志愿里。”李功毅提醒道。

二、三志愿马虎不得

所谓的志愿“梯度”,是指在同一批次的学校,由于多种因素,录取分数高低不同而形成的差异。志愿梯度还包括专业梯度,是指在同一院校中的各个专业,在录取时形成的分数之间的差异,这种分数高低的差异被称为“专业梯度”。在填报志愿时,首先要强调的是第一志愿的重要性,因为每年很多高校录取时,第一志愿就满额,所以就无从说第二或其他志愿了,也就无所谓志愿院校梯度了。填报不妥当,即使超过本一线的分数,也可能跌到本科二批、专科层次,甚至落榜。

虽然第一志愿满额率较高,但在每年的录取中,总有部分院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要录取第二或第三志愿,甚至通过调剂才能完成招生计划。填报时,一定要讲究技巧,拉开梯度,慎重填报第二、三志愿。“如果缺少梯度,二、三志愿就会形同虚设。经验证明:志愿间以拉开30分的间隔为宜,志愿间梯度越大,保险系数越高。”李功毅说。

李功毅认为,拉开“梯度”的目的,在于同样的分数应该如何填写院校和专业志愿,使得考生被自己所中意的院校和专业的录取机会达到最大化。当然,考生向往的大学、城市、专业以及兴趣爱好等这些有关自身的问题,在填报志愿之前首先应该明确。

适当拉开志愿“梯度”

“同意调剂”不可忽视

在高考录取中,往往会有这样一种情况出现,正好处在调档线的考生被录取了,而分数高者反而被退档。究其原因,除了专业志愿缺乏梯度、热门专业志愿

过于集中之外,在志愿表上选择“不服从调剂”也是导致落榜的原因之一。对此,李功毅特别提醒考生,在选择“服从调剂”之前一定要三思。

他个人建议考生在填报时最好填写“同意”,尤其是河南的考生,考试压力大,升学压力大,这不仅可以增加录取的机会,降低因第一志愿落空带来的风险,对考分竞争优势不明显的考生也十分有利。

有些高分考生由于担心自己被调剂到不想就读的专业,通常都会选择不同意调剂。对此,李功毅介绍,本着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许多学校的招办老师在调剂之前都打电话问考生是否同意调剂,而且在调剂时也会选择专业倾向相近的专业为考生进行调剂。此外,现在各大高校,对专业的限制也不是很强,学生只要进入该校,如果对专业不满意,到校后可以申请转系,还可以通过修双学位等方式选学其他专业。因此,学生大可不必担心,如果是自己理想的学校,最好同意调剂。“但如果考生非本专业不学,那就要另当别论了。”李功毅说。

高考填报志愿六大误区

误区一:盲目攀比、从众选报过高

有的考生容易“跟着感觉走”,听说哪所学校好,哪个专业“热”,就跟着填。有的考生见别人填的学校层次高,感到自己填低了没面子,也就跟着“摸高”。有的考生对自己的实力和长处估计不准、不足,缺乏信心,简单地填报低层次学校,最终导致的结果是遗憾。

误区二:将志愿选择等同于未来的职业选择

近几年招生中,有的学校(专业)第一志愿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人数为计划招生人数的两倍、三倍甚至十几倍之多,还有的学校某些专业却很少有人填报甚至无人填报。专业不服从调剂的考生逐渐增多,其原因主要是受人为的、传统的、世俗思想的影响,许多人将志愿的选择等同于未来的职业选择。其实考生如果成绩不太突出,为安稳起见最好在专业上避“热”就“冷”,转而在学校上选“优”。

误区三:高分一定能被录取到好学校

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考生,按理说,都应该被录取到好学校、好专业,但事实却不尽然。原因主要在于志愿选报不当,考生填志愿时,主观臆断,盲目认为,自己是学校第一名报某某校肯定没问题,甚至固执地只报一个专业,又不肯到其他学校及专业就读,一旦失误就很可能名落孙山。

误区四:对学校专业不了解,或望“名”生义,或心存偏见

一是填报志愿仅看校名,以为校名有着“地质”、“石油”等字样的学校,就只设这些艰苦专业,其实这些学校也有其他专业;二是心存偏见,将师范、农业等划分为艰苦专业,认为就业出路不佳,其实这些学校和专业的就业率也很高;

三是对一些省外学校不了解,有的学校只因为不在直辖市或者省城,考生就不愿填报。

误区五:填“服从分配”会吃亏

“是否服从分配”一栏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所报各志愿学校都未被录取时,是否同意分配到其他院校;二是当档案被某所大学调入后,所报的各专业均未被录取时,是否同意分配到其他系科学习。这项规定,显然扩大了考生本人被录取的机会。因为规定填报的几个院校和专业,都是有限的,如填了“同意服从分配”,就会增加上百个院校、几十个专业录取的机会,绝不会吃亏。

误区六:过分依赖长辈,甚至由父母包办

考生的家长、老师,凭着人生阅历及对社会的理解,对考生选择志愿时正确加以帮助引导,是很有必要的。但万事不可过头儿。如果忽视考生的主体作用,由长辈大包大揽,强制学生作出某种选择,那就难免出现偏颇,甚至引发令人痛悔一生的后果。

=============================================

到此不妨继续关注: 高考平行志愿减少风险四大技巧高考报考指南:认清填报六大误区 高考关注:求职最受欢迎的十大技能高职自主招生报考指导

高考2009年加分政策公布中国独立院校报考热度排行榜中国高校人气排行榜全国高职高专报考热度排行榜中国民办高校报考热度排行榜

澳门五高校2009年拟招1500名内地新生高考志愿参考:2009年新增热门专业 教育部:2009年全国19所新设高校名单中学校长可推荐优生上清华高考报考北京大学九个必知问题四川省内高校09年新增69个本科专业

2009高考各国留学资讯大全(滚动更新)33所国家示范性高职校单独招生高考“招生最大户”公布在京计划高考专业评点:建筑学、城市规划

[相关专集]

09高考备考资讯汇编(067)09高考备考资讯大全 高考政治备考资讯汇编

高考报考择业指南01高考报考择业指南02高考报考择业指南03

==

7.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六大理由 篇七

众所周知,目前,家电业内供零矛盾日见尖锐,且呈现出不可调和之势。家电零售商挟强大的采购实力和网点资源不断向制造商提出自己的诉求,而这些诉求在制造商看来大多数都是无理要求。于是,制造商抱怨者有之,抗议者有之,而现在一些大型家电制造企业终于忍无可忍,决定要“甩开零售商闹革命”了。TCL就是这类企业的代表。

为在终端销售环节夺得话语权,TCL不惜血本启动了“幸福树”计划。自从年中TCL集团斥资2亿元打造的幸福树电器连锁公司(以下简称“幸福树”)首家分店在河北沧州开业以来,伴随着TCL在今年年内要开500家幸福树门店,而在今后3年内要在全国建立3000家连锁卖场的豪言壮语,一时间,人们惊呼:“今日中国雄师”(“TCL”的英文解释)终于发威了。于是,有人认为:家电流通领域新一轮的渠道革命开始了。而在新的渠道革命中,家电制造商已经掌握了控制市场的主导权。

但是,如果我们冷静下来理性地思考家电行业供零之间博弈、发展的历史,并考察二者目前的发展现状,我们不得不说,大家不要高兴得太早!

革命并不容易成功

以下是不看好TCL幸福树和其它家电制造企业进入零售领域的理由:

一、家电制造商目前面临的最根本问题是核心竞争力不足,而不是在与零售商博弈中谁把握主动权的问题。制造商总是喜欢将自己利润的狂跌归罪为零售商的“压榨”,但零售商为什么“压榨”你?它为什么不敢“压榨”索尼、松下?在与零售商的谈判中你的砝码到底有多重?它凭什么向你妥协退步?对于大多数国内的家电制造商而言,国美们完全可以不卖你的货,照样有企业削尖脑袋都要挤进国美的卖场。国美电器上市公司执行董事杜鹃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就很坦率地说:“制造商应该自问一下它们的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里?!”话虽然不好听,但道理是不错的。在家电产品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下,作为制造商,你的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里?是技术吗?你究竟有多少专利技术引领国际潮流?是品牌吗?你苦心孤诣打造的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究竟是什么印象?是成本优势吗?国内家电制造企业谁没有成本优势? 针对国内家电企业浮躁求大的现实,华南理工大学陈春花教授最近就指出:家电企业需要进行战略归零。多年的价格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就在几年前,三星还是一家韩国本土亏损巨大的企业,当时它们把中国家电企业作为它们现实的对手,而今天,三星创造了奇迹,已经成为国际知名家电巨头。中国的家电企业获得的是什么呢?是国际上频频发生的反倾销起诉!做大并不表示就做强了,如何做强,我们到底想好了没有?我们是否到了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战略的时候了呢?

二、家电制造商和家电零售商术业有专攻,各有优势,制造商不是那么容易“上下通吃”的。一般来讲,零售商的强势来自于因为拥有巨大的网络资源而产生的强大的采购议价能力,而零售商的这种优势带来的巨额的现金流和利润又支撑了它继续迅猛发展,由此形成一个良性闭环系统。制造商进入零售,目的到底是在于零售本身还是在于巩固其制造地位?如果在于零售本身,幸福树项目和新增一家像国美一样的零售企业又有什么两样?如果在于巩固制造地位,并为制造企业输血,目的尚且不纯,又怎么可能具有竞争力并发展壮大?

三、就幸福树连锁目前的运作来看,作为以一家制造巨头发起的零售企业,处于相同行业地位的其它企业(如:创维、康佳)自然难以参与。所以TCL只能联合尚未进入市场的产品或其它不知名品牌以尽量丰富商品门类,但这样有限的产品陈列显然不讨消费者喜欢。近年来,像国美一样的家电连锁巨头为何发展迅猛,一方面当然是因为低价;但另一方面还是因为丰富的产品门类满足了消费者对产品多样性选择的追求。幸福树的先天不足又怎能满足消费者对多选择性的需求呢?

四、有人说幸福树的目标消费群定位于广大农村,据说目前农村市场占整个家电市场份额的47%,而农村市场表现为两个特点:一是消费者购买力有限;二是今后的市场增长速度很快。所以,幸福树进入三、四级市场实现了与零售商的错位经营,所以幸福树作为市场先期进入者不但可以尽占先入者优势赚个盆盈钵满,而且利用抢先布好的不可再生的网点资源使后来者无法插足。但是,不要忘了,想进入农村市场的不止TCL幸福树一家,美的、新科等大佬不也都对农村市场一直虎视眈眈吗?当“幸福树”都种遍乡村的时候,请问这些“幸福树”能否都长成参天乔木?现在几大家电零售巨头在一级市场的布局已经基本结束,国美、苏宁已经开始大力进入二、三级市场,而且基本上都是采取全国开花的方式布局。可以预见,在未来不久的时间里,除非集体崩盘,家电零售商进一步进入三、四级市场的速度将非常惊人。如果那时候幸福树们都还是灌木,国美们的进入阻力自然没有想象中那样大,不过是割“草”再种“树”而已。而到那时,原有的幸福树不过起到了培育市场的作用而已,又何谈先入为主?

五、家电制造商进入零售领域,不难想象,一定会受到现有零售巨头的合力抵制。在以前,制造商对零售商的“压榨”稍有抵抗就会被后者“强行请出卖场”,现在要“明渡陈仓”又谈何容易?制造商即便想放眼长远,零售商在“卧榻之侧”又岂容制造商“安睡”?很可能的前景是,制造商在三、四级市场的“陈仓”未渡,而大本营在零售巨头的强力打压下就已经岌岌可危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近忧”已经存在的情况下一味“远虑”,又岂是立足现实的企业家所当为?

六、可能有人认为:TCL的幸福树项目完全是采取加盟店的方式运作,TCL本身的资金和人员投入并不大,风险已经基本上转嫁给了加盟商,所以比较安全。但是,因其如此,幸福树扎根就不稳,TCL对加盟商的控制力就会大大削弱,连锁的优势最终将无法体现。加盟商今天可以跟你TCL一起“幸福”,谁能保证明天它就不能和美的去“幸福”呢?有意思的是,正是总结了加盟店在管理控制中几乎无法避免的弊端,杜鹃就曾明确表示:国美今后将完全不再采用加盟连锁的方式,而是力推直营。别人走过的已经证明是弯路,制造商现在却打算重走,岂不是昏聩?!

法国有一句名言:“谁控制了商业流通渠道,谁就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但是我们要说,谁没有能力控制商业流通渠道而硬要控制,谁就会很快断送自己的命脉!

TCL究竟图什么?

有记者在文章里说:“TCL的算盘是:希望通过幸福树吸纳更多的家电品牌,一方面,通过扩大销路分摊销售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使TCL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流动资金,而这也等于是为TCL造血,甚至可弥补TCL因收购阿尔卡特和汤姆逊所出现的巨大资金缺口。” 这倒是一句极有见地话!当人们都在关注TCL的战略转向时,说不定李东生考虑的不过是迫于资金压力的战术突围而已。但即便如此,我对这种战术突围仍然不看好。因为,纵然幸福树采取的是加盟方式,TCL在资金和人才上的投入并不像有人说的那么小。更关键的是,如果幸福树不能傲视霜雪,TCL将如何收场呢?

上一篇:忘年会主持人台词下一篇:清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