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岗前培训简报(共14篇)
1.教师岗前培训简报 篇一
为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工作要求,迈好职业成长的第一步,20xx年8月31日至9月8日,教研培训中心培训部将对20xx年考录的35名新教师进行岗前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教学常规、新时期师德修养、班级管理、教师心理健康等。通过培训,使新教师进一步增强爱岗敬业的师德修养,提高对新课改的理解和认识,丰富教育方法和手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评价观,熟悉教育政策法规和本市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形成为xx教育的腾飞而努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新教师们在培训中充实、在培训中锻炼、在培训中提升。
8月31日新教师培训开学典礼在xx市第五小学举行,教育局教师教育科邢斌科长和教研培训中心培训部张丽主任参加了此次开学典礼。邢科长做了专题发言,向新教师明确提出本次培训的目的,并期望大家珍惜所在的工作环境,把握各种学习机会,发展自身,在xx的教育平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舞台。
集中培训结束后,培训部和教研部成员将组成听评课小组,负责对新教师一年内在各自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跟踪考核。
2.教师岗前培训简报 篇二
一、存在的问题
(一) 高校和教师缺乏应有的重视
国家教委对高校岗前培训极为重视, 要求各高校认真贯彻执行, 但不少高校却机械地转发上级通知, 缺乏应有的重视。而一些学员功利心强, 只求取得教师资格证和评职称, 态度不端正, 敷衍了事。思想上的轻视必然导致行动上的漠视, 从而使得岗前培训形同虚设, 毫无成效。
(二) 培训形式单调
《高等学校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对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要求具体, 对实际情况的考虑细致, 培训形式多样, 考核方式科学。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很多高校只采用集中授课一种方式, 使很多学员丧失学习兴趣, 缺乏积极性。调查发现, 大多数教师并不认可这种单一的授课方式。
(三) 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培训过程中, 不少高校过分侧重理论知识的教学, 忽视实践教学的意义, 留给学员实际操作的时间少之又少。调查发现, 大部分教师都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学习能力, 但实际操作能力不强, 亟需提升其课堂组织和驾驭能力、课堂气氛调节能力。这种错误的意识必然导致大学教师普遍重科研轻教学, 理论强, 操作弱, 综合素质发展不全面。
(四) 考核方式不科学, 培训时间不理想
当下, 不少高校仍以闭卷考试来衡量培训效果, 使得年青教师产生错误认识, 以为培训只是为了通过考试, 根本不以将理论的学习服务于实践为目标。而闭卷笔试的弊端已日益明显, 难以使学员达到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活学活用。另外, 一些高校将培训安排在9月至11月的周末, 这与教师的教学备课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突, 造成教师“心有余力不足”的尴尬境况。调查发现, 大多数教师都希望将培训安排在7、8月份, 这更有利于专心学习。
二、针对性措施
教育部设置的岗前培训制度出发点是好的, 但在实施过程中变了味, 因此亟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创新运用。
(一) 高度重视岗前培训工作, 合理设置培训时间
各高校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此工作, 将其作为高校发展的一项重大工程来抓, 青年教师是学校以后教学和科研的主力军, 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关系着学校的未来。因此, 各高校绝不能三心二意, 绝不能只重科研而轻教学。同时, 还要结合实际情况, 加大投资, 合理设置培训时间, 确保培训时间充足, 以提升培训效果。
(二) 加强实践教学培训力度
授课教员要精讲多练, 讲练结合, 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学员的实际操作紧密联系起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如开展观摩教学, 在导师指导下安排每位学员授课, 并请其他学生点评, 或者开展教学竞赛, 让学员在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做到学以致用。
(三) 丰富岗前培训形式和考核方式, 建立科学培训评估体系
丰富培训形式, 将集中授课与业余学习、网络远程教育、观摩教学、教学比赛、名师教学和讨论答疑等结合在一起, 满足不同学员学习需要。同时, 积极改革考核方式, 摒弃单一的闭卷考核方式, 将实践教学纳入每位学员的培训成绩测评体系中, 采用闭卷笔试和教学实践能力综合测评的考核模式, 全面客观地衡量一个学员的理论修养和教学能力。各校需结合实际情况, 成立考核小组对教师岗前培训质量进行全面考核, 以建立一个科学的培训评估体系。
(四) 细化岗前培训制度政策和条令, 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
教育部门制定的政策是指南性的, 是所有高校实施培训的依据。各高校需结合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 建立完善合理的岗前培训管理制度, 细化管理办法, 严格考勤和考纪, 优化评价体系和教学内容, 改进考核方法和方式, 从而有效地提高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谢文新, 孙远雷.论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制度创新[J].中山大学学报, 2005 (2) .
[2]李瑛.普通高校教育岗前培训的问题与对策[J].巢湖学院学报, 2008, 10 (4) :146-147.
3.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校本培训探析 篇三
【关键词】高校;岗前;培训
一、岗前培训校本培训的意义和目标
校本培训是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力保证,可以有效营造有助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氛围,推进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使青年教师尽快熟悉高校各项规章制度,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环境,并进一步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校本培训可以进一步保证青年教师尽快融入到高校教学和科研环境当中,明确自己的科研方向和教学目标,了解自己所在高校的相关政策、法规,为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铺平道路。同时,校本培训也能及时了解和掌握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和工作需求,为其更好的为高校建设服务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校本培训的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发展青年教师的专业思维,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师道德责任和敬业精神,初步形成职业理想;带领青年教师做好职业规划、专业规划,走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引导青年教师了解校情、生情和教育政策法规,熟悉教育教学环境和背景,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激活青年教师主动学习的愿望,积极参与培训和实践活动,初步形成赏识他人、合作沟通、分享经验等良好习惯,为可持续专业发展奠定基础;增强青年教师的实践意识,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中初步掌握教育教学、信息技术及科研的基本技能、方法与技巧,以满足教书育人的需要。
二、岗前培训校本培训的方式、方法探索
岗前培训的校本培训部分由于归属于各高校自主安排和管理,所以方式、方法可以更加灵活多样,既让青年教师对所在高校有所了解,增进学校与青年教师的感情联系,提升青年教师的爱岗、爱校情怀,又能让青年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了解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挖掘其内在潜力,为学校未来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一)校情、校史培训
高等学校可以在校本培训中组织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参观学校的校史馆,组织专题讲座,了解学校的发展和沿革历史,提升青年教师的爱校情怀。同时,可以让青年教师自主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了解学校的政策、法规,方便以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青年教师在刚入职之后,由于不明白学校的管理工作流程而造成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有力调动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师德、师风培训
高等学校可以在校本培训中增加师德、师风培训内容,使青年教师在刚参加工作之初即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师德观,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少走弯路。师德、师风培训是青年教师的思想路线培训,有利于让为青年教师打好思想基础,为以后的教书育人工作做好示范,让高校中涌现出更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道德楷模,有力的纠正高校教师中存在的不正之风。
高校可以在校内、校外聘请师德、师风方面的楷模,为青年教师进行专题讲座,让青年教师切实感受模范的风采,用模范的作用感召青年教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工作中去。
(三)职业规划培训
高校可以在校本培训中为青年教师开设职业规划培训课程,聘请奋战在学校教学和科研一线的教师,主要为青年教师讲解如何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如何打开自己的教学工作局面,如何在科研工作中发挥潜力、凝练学术方向。也可以聘请专门的教务、科研相关工作人员,为青年教师讲解学校课程规划,让青年教师了解学校课程设置,明确教学目的,同时,为青年教师讲解学校科研工作情况,让青年教师在以后的课题申请、论文发表中少走弯路,了解课题申请的步骤与方法,掌握科研经费报销等相关工作的程序,提升以后的工作效率。
(四)设立专业导师引领制度
高校也可以以岗前培训校本培训为契机,为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寻找师德高尚、教学水平一流、科研成果突出的专任教师作为职业导师,在一定时期内对其教学和科研工作进行专业的业务指导,使其尽快发生角色转变,尽早适应新的岗位角色,并未以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树立明确方向。
三、岗前培训校本培训要加强监督与考核
由于校本培训不纳入岗前培训考试成绩,所以一些参训的青年教师并不能对校本培训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要求高校在校本培训中要加强监督和考核管理,不能让校本培训成为应付了事的形式化培训,要在监督和考核过程中切实让青年教师参与到培训之中来,从学校的主动管理逐步转变成参训教师的主动参加。通过严格的监督和考核,让青年教师逐步重视校本培训,从而使校本培训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的培训目的。
【参考文献】
[1]赖力静.论我国高校岗前培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万玉兰.浅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5
[3]刘思岐.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鸡西大学学报.2010
4.教师业务培训简报 篇四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一点体会》讲座会
幽默的讲解
5.教师师资素质培训简报 篇五
为了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更好地实现201x年任务目标,进一步推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把学校重点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落到实处。我系于201x年1月6日下午在系办公室召开教研会议,明确了以下内容:
一、师资队伍素质提高计划
1.积极争取参加市级以上的校外师资培训,我系XX老师参加在绵阳市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培训。
2.积极举办并参与校内培训:组织我系全体教师参与学校课件制作、excel、说课技巧、备课技巧提升等专题培训。
3. “三课”促进:201x年5月由XX老师上示范课;201x年6月由XX老师上优质课;201x年10-12月由XX老师上汇报课。
4.导师指导:遵循学校安排意见,对我系年轻教师继续实行导师指导制,XX老师指导XX,XX老师指导XX、XX老师指导XX,全面指导其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把握和过程控制,确保教学质量,以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素质。
5.撰写论文:我系争取市省论文评选获奖1篇;发表论文3篇以上(任务分解到:XX)。
二、实训基地建设计划
1.实验实训室建设:201x年计划创建一个一流的会计电算化标准化专业实验室。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结合市农业局“6个1”活动,继续与绵阳游仙区东林乡“杉林”土鸡专业合作社、三台县立新镇科美蔬菜专业合作社实施对接,从市场营销、财务核算等方面开展科技服务、推广。与此同时,力争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增添学生实习基地5个。
三、专业建设计划
1.积极筹备,争创省市重点专业。准备资料,迎接检查,力争会计电算化专业创市重点专业。筹备小组成员:XX。
2.积极准备,以赛促建
(1)积极参加国、省、市师生技能大赛,按相关安排具体组织、积极参与。
6.教师培训师训简报 篇六
上午由天府四中数学学科中心主任,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成都市优秀中队辅导员,天府新区优秀班主任,川师大研究生导师,中学高级教师张小艳老师带来关于《学生自主管理的班集体建设》的专题讲座。
叶澜教授说过“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真正人的教育,是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的教育。张小艳老师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学生案例以及分享学校的劳动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了集体观念与互助意识,很好地诠释了对学生的尊重,以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自为性、独立性、创造性。
张老师就“生活自理”、“学习自觉”、“行为自律”、“人格自强”、“文化自信”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介绍,也就之前老师们在调查问卷中的问题进行了解答,给老师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例如学生自主管理探索,营造出了一套班级激励性评价体系,形成了学生“操行分”银行管理模式。例如对课程资源的统整,在教学实施中充分展现学生的自主性。最后,老师们也纷纷向张老师请教平时在教学管理、班级管理中的困惑,张老师也倾囊相授,一一作出解答。
下午的培训由成都市行知小学数学教师,正高级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首批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鼎兴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四川省基础教育改革先进个人,四川省科教频道专访人物,成都市特级教师,成都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小学教学》封面人物,中国数学会数学教育分会理事杨薪意老师带来《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与优化》。
杨老师以“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一定能成为名师”这句话开场,让老师们深刻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杨老师通过现状剖析、可取视点、理念认知、课例分享四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而深刻的讲解。杨老师细致入微的介绍了反思的“十点”。精彩之点:兴奋点、驱动点、机灵点、意外点、感动点;遗憾之点:未生成点、未反应点、未处置点、未预设点、不舒服点;让老师们清晰地明白去反思什么,怎么反思,并且结合未来教育和国家政策优化自己的教育理念,走向育人,走向我们的课堂,最后还就评价与评估给老师们进行了区分,去体会我们在教学时每道题背后的价值。
7.教师岗前培训简报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来校的6名新教师, 均为女性;年龄19岁~30岁 (25.5岁±2.5岁) ;3名为高校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 3名为从临床一线调入的业务骨干;本科5, 专科1名;主管护师2名, 护师1名, 护士3名。
1.2 方法
1.2.1 确定指导教师及培训时间
新教师进校后由系主任及教研室主任商量选聘教龄在10年以上、具有讲师以上职称、业务水平较高、专业知识牢固、思想素质好、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为指导老师。培训时间为2005年7月—2005年10月, 每天08:00~11:30, 15:00~18:30, 晚上不做要求。
1.2.2 制订培训计划及培训方式
①培训计划:针对目前护理教师缺编, 经过3个月的培训就要走上讲台对学生进行护理教学的现状, 要求新教师尽快掌握临床最常用的基本操作技能及有关理论。首先采取摸底考试, 然后有的放矢进行培训。培训中,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 采取指导教师主动性与新教师主体性相结合的形式, 充分发挥新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教学工作的需要, 选用喻坚主编的《护理学基础》教材, 根据湖南省卫生厅制订的操作考核标准, 结合教学实际, 并对流程稍做修改。从自身准备、用物准备、操作流程、终末质量及理论回答等5个方面统筹制订计划及考核标准。培训分4个阶段进行:前3个阶段的培训内容主要为三基训练的基本操作, 第4阶段复习前几个阶段操作项目, 每次操作都有指导教师在护理示教室进行示范。②培训方式:看—模仿—分析—操作 (检验) —总结—复习[2]。看录像及指导教师做1次, 新教师模仿做几次, 分析操作中的重点、难点、动作要领及目的, 再重做看效果, 效果不理想就再练, 直到满意为止。训练地点在模拟病房。指导教师全面负责新教师操作训练全过程的指导、培训、监控;新教师充分利用休息时间自觉反复练习, 发挥新教师的主动性。
1.2.3 评价方法
1.2.3.1 自我评价
①新教师对护理操作技能培训的必要性认识, 包括很有必要、有必要、没有必要。②新教师对培训的自我评价还包括提高很大、提高较大、提高较小。
1.2.3.2 考核
培训结束后, 进行考核, 内容包括专业理论知识, 操作技能。
2 结果
2.1 培训必要性的认识结果
对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必要性的认识, 6名接受培训的新教师中4名认为很有必要, 2名认为有必要。
2.2 新教师对培训效果的自我评价 (见表1)
2.3 培训前后新教师考核成绩比较 (见表2)
3 讨论
3.1 加强操作技能训练的必要性
操作技能又称动作技能, 是指借助于骨骼肌运动, 实现将一系列外部动作以完善合理的方式进行组合, 并趋于自然化时形成的一种技能[1] 。由于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因此, 操作技能是护理实践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有计划的对新教师进行操作技能培训是不容忽视, 学会一项操作技能也并不容易。国外研究结果显示, 一项技术的形成需要经过认知、强化、自如三个连续阶段[2]。所以, 加强操作技能训练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内容。我们结合专业特点, 对新教师进行操作技能规范化培训, 新教师对此非常认可, 认识到只有自己的操作技能规范了, 学生的操作技能才能规范, 这些措施有利于促进新教师操作技能规范和提高。
3.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提高教学质量是护理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 护理院校毕业生及临床一线护士充实到护理教学队伍, 为护理教学队伍注入新鲜血液。而年轻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保证良好师德和护理技术的决定条件, 高素质的护理教师队伍必须由高素质的护理教师组成。所以, 青年教师的培训就成为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基本工作。
3.3 对新教师坚持岗前培训的目的
一是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理念和人生观;二是执行导师制, 为新教师配备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治学严谨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三是为新教师创造条件, 鼓励新教师自学;四是继续加强对新教师的动手能力培养, 使其逐步成长为既是讲师、副教授, 又是主管护师的“双师型”人才。
4 体会
通过培训和考核提高了新教师掌握基本技能, 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同时, 也规范了护理操作技术, 认识到要全面提高新教师护理操作水平, 必须重视岗前培训, 而一支优秀的护理教师队伍是提高护理教学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孟秀, 刘丽华.强化技能训练有效性研究[J].护理研究, 2002, 16 (2) :112-113.
8.教师岗前培训简报 篇八
关键词:岗前培训 实践
一、岗前培训制度的建立
1993年10月3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业务培训”[1]。1996年 4月 ,国家教委正式颁布实施《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 》,强调了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规定岗前培训为高校青年教师从教后首要的必须的培训,1997年 1月又下发了《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 》(以下简称《细则》)和《高等学校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作为各高校岗前培训的行动指南。现在各级师资培训中心都是据此组织实施岗前培训工作的。
《细则》中明确规定岗前培训的对象为“新补充到高等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或其他人员。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类毕业生,可免修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以“《指导纲要》为依据,包括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形式以“集中授课为主,可采取专题讲座、典型报告、教学观摩、课堂教学实践或讲评等”
二、岗前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岗前培训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明确
青年教师对岗前培训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明确,认为,岗前培训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岗前培训理论课考试,进而获得教师资格证,为将来的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做准备,功利性目的性太强,和岗前培训的本意背离。
授课教师对岗前培训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明确,将岗前培训视为单纯的理论教学。缺少和青年教师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多采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
岗前培训的组织机构对岗前培训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明确,仅将岗前培训视为一种常规事务性工作,培训工作流于形式,缺乏创新意识,更不能根据新进教师的不同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合适的培训规划。
2、重视理论教学,轻视能力培养
现行岗前培训主要以理论教授为主,轻视能力培养。青年教师固然需要学习掌握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等理论知识,但是,岗前培训的目的绝不仅仅如此,师德的培养、教学技巧的提升、科研能力的提高等等同样重要。[2]
三、对于高校岗前培训工作的一些思考
1、提高认识,明确岗前培训的目的和意义
要做好岗前培训工作,首先要对岗前培训的目的和意义有清醒、明确的认识。在培训前,要做好新教师的思想动员工作,使新教师认识到岗前培训对其今后发展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避免一味追求考试结果而忽视培训过程,力争使新教师通过岗前培训系统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并能灵活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同时深刻理解做为一名高校教师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和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做到以德育人,依法执教。
2、建立全省范围的岗前培训教师资源库
授课教师的选择,是新教师岗前培训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直接影响参训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培训效果。现在我省各个培训点高校的做法,基本上是在自己学校内部或所在城市的其他高校聘请授课教师,这样不能达到全省岗前培训教师的最优配置,可以借鉴广东省高校师培中心的做法,遴选在相应学科有影响,对其他教师具有权威性和指导作用,并有岗前培训经验的教师,建立全省范围的岗前培训教师资源库。然后由省师培中心统筹安排全省各培训点的课程,达到全省岗前培训教师资源的最优配置、最高效利用[3]。
3、开设各类讲座,进行多元化培训
以名师专家讲座为第一课,加强岗前培训的师德教育;邀请讲课比赛获奖的青年教师给参加岗前培训的教师示范获奖课程,由于都是青年教师,很容易产生共鸣;开展校本讲座,通过介绍学校的历史和发展历程,使新教师对学校有全面的了解;开展人事、教务、科技等职能部门的专题讲座,使新教师对于和自己相关的各项人事、教学、科研政策、规定有全面的认识,以利于将来更好的开展各项工作。
4、结合学校特点,组织参观考察
以我校为例,作为煤炭行业类高校,我校有其不同于其他高校的特点,组织新教师到相关单位参观考察,通过和企事业单位领导、技术人员、一线工人直接交流、实地考察,可以增强新教师对相关单位的直观认识和了解,对其将来科学研究项目的开展大有裨益。
四、结束语
新教师是学校教学、科研的生力军,新教师岗前培训工作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工作和重要环节,把新教师作为培训的主体,充分考虑新教师的个人和发展需要,增强创新意识,精心组织,切实加强岗前培训工作,努力促成新教师从一个毕业生到一个称职的教育者的转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5号公布)
[2]曾凤玲,黎辉文.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创新实践与问题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8,(3):91-93.
9.教师培训活动简报 篇九
上午的学习由“三层分享,一个参观”组成。首先,牛雅玲园长以《凝心聚力谋发展,科学规范铸品牌》为主题,向大家分享了本园的发展历程、办园宗旨、教学理念及园所文化。
紧接着,保教主任王薇以《探寻在生活中,行动里的课程》为主题,带来第二层——课程建构分享。王老师围绕坚持儿童立场的课程观重点阐述了园所在“生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探索实践过程,让在座参训园长受益颇多。
专题交流分享结束后,在副园长吴亮和办公室刘主任的带领下,参训园长们分成两队对幼儿园的整体功能部室、园所环境进行了实地参观。
下午,青年骨干教师赵婉盈老师带来了一节巧妙新颖的大班科学活动《探案101》观摩课。本节活动选材新颖,老师精心创设了丰富生动的模拟情景,让孩子们变身“大侦探”,并用丰富的表情和抑扬顿挫的语言引领着孩子们认真观察、大胆探索,从而逐步将活动推向高潮!
10.教师技能培训简报 篇十
一、领导们的指导为培训助力扬帆
三中校长姚文明同志作了《赢在起点》的主题报告,报告中从“办学规模、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工作措施”等方面作了详细的指导。姚校长还向全体教师提出了以下要求:
1、全面了解学校、同事、学生、家长。
2、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3、近快转换角色。副校长贺自祥提出了“做最好的老师”的教育理念,指出教师要爱岗敬业、潜心研究、创新教法、提高质量,以“大爱”为本,爱社会、爱职业、爱自己、爱同事、爱学生做一名学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副校长刘知明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将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警钟长鸣的安全意识在轻松愉悦中心授给全体教师,虽说得轻但落得重,看似轻松实际严肃。领导们的指导为本次培训注入了强心剂。
二、剖析本校教情学情,研究教育教学策略。
王安全主任用大量的数据帮我们解读了衡水中学质量神话的秘密,认真分析了三中的教情学情,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策略。最后用了一首诗,激励三中教师打造三中教育质量的神话。刘素芳主任以上期期末考试的数据,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目前各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强调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并就初三体考问题作了专题讲座,指出体育教育教学的方向。对现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重点对“优生、尖子生不稳定”问题“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
1、调整工作心态。
2、做好学生学法辅导。
3、加强教学研究与合作等具体的解决措施。
三、培训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培训的`实效性。
本次培训,既有专题讲座,又有培训者和参训者的积极互动,既有优秀专题片《责任与爱》的观摩,又有培训内容的当堂测试。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受到了参训教师的欢迎。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反思,深度交流。取得了良好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11.教师岗前培训简报 篇十一
关键词 高校 岗前培训 优化模式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7.023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备受舆论质疑和互联网新兴教育模式如慕课、公开课、可汗学院等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更新高校教育理念和提高高校师资力量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大学生差异性需求也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教师作为高校的核心和主体,其业务能力是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各高校已不约而同地致力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尤其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不仅关系到年轻教师专业素质的再次提升、年轻教师的职业角色适应和转变,更关系到高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长江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本科专业涉及经、文、农、医、理和工11大门类。自2005年以来,岗前培训活动对新教师职业角色塑造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但由于学科专业和人员组成复杂,传统的、短期的培训方式难以适应教师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因此,长江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对培训活动不断优化,并结合现代高校发展理念和我校特色构建系统化的、较为成熟的培训模式,包括培训的理论基础、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制度。本文就以2015-2016年度教师岗前培训为例简述我校岗前培训的特色,以期为综合类高校的岗前培训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1培训目标
本期教师岗前培训的培训目标包括:(1)掌握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认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即合理的从教知识。对于高校新教师而言,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还应该了解与从事高校教师职业相关的通识知识;(2)树立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能够有效开展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即先进的从教理念。由于高校教师大多非“师范出身”或“高等教育专业出身”,因而并不熟悉当前先进的从教理念。为此,通过岗前培训,让新进教师知晓并掌握这些理念是很有必要的;(3)熟悉校史校情,感受长江大学的发展,培养长江大学精神,即强烈的爱校情操。只有挚爱和认同自己所在的高校,青年老师才能潜心钻研、奉献力量并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向前发展;(4)认识学科发展状况,增强团队意识,进一步提高科研能力;(5)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具备乐教、懂教、会教和善教等高等学校教师专业素养。
2培训周期
我校新教师岗前培训周期为两个学期。第一学期培训内容为理论教学和助教训练,责任主体为人事处,实行“首席导师制”。其中理论教学采用封闭式管理、集中授课模式,为期两个月,由人事处、武汉校区管委会和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负责组织。助教训练由人事处和所在学院负责组织,新教师在理论集中教学培训结束后到所在学院旁听两个月有经验的教师授课过程并主讲5次,之后参与讲课考核。第二学期培训内容为教学与科研实践,责任主体为新教师所在学院和跟班导师。新教师全程参与跟班导师的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和科学研究,以掌握整个教学科研流程。整个培训结束后人事处会同教务处、学院对新教师进行综合考评。
3培训内容与形式
根据培养目标和培训周期,岗前培训的课程设置也相应分为三个模块,即:(1)高等教育学模块,负责单位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和教育学院,开设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哲学和比较高等教育课程。(2)高等教育管理学模块,参与单位有学校党委、学工部、心理发展中心和教务处,讲授班级管理、学生和教师心理健康、校情校史、教师发展规划和教学制度等。(3)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模块,含有教学技能、科研技能和素质拓展三方面,参与单位有教务处、科发院、财务处、图书馆、名师团队、相关学院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及校外专家学者。其中教学技能训练模块包括大学课堂教学设计技能训练、大学课堂教学组织技能训练、大学课堂教学实施技能训练、大学课堂教学调控技能训练、大学课堂微格教学训练、微课与慕课制作技能训练、大学双语教学技能现场演练、大学课堂听课技能训练和大学评课技能训练和大学说课技能训练。科学研究技能训练模块包括教学研究项目申报与结题的技能训练、国家基金项目书申报与结题及鉴定的技能训练、SCI等高水平论文的撰写技能训练、高水平专著及高水平教材的选题及撰写技能训练和科研成果的报奖技能训练。教师素质拓展以教师成长和文体娱乐活动为主,起丰富课余生活和修身养性作用。
4培训方式
针对不同的授课训练,采用的培训方式也呈多样化。一是案例分析方式。这一方式主要针对岗前培训课程中比较抽象的理论问题。如本次培训班开设的中德高等教育比较一洪堡大学战略规划、历史的必然与主题选择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形成与坚持、基于博耶学术观的教师发展等课程。二是专题讲座方式。这一方式针对新教师今后如何进行教学和管理、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和如何服务社会,也是授课采用的主要方式。三是学术沙龙。这一方式以新教师为主体,针对各自学科进行自由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如本次培训活动新教师群体根据专业和研究方向分别组建人文学科组、基础学科组、园林动科组、地球科学组、工学组、生命科学组和石油工程组并持续开展7个学术沙龙主题活动包括:①人文学科的发展现状、展望及其在综合性大学中的贡献;②基础学科的活力及其在综合性大学中的纽带作用;③动物、植物与人的发展;④探寻地球宝藏一石油;⑤为科学安上实用臂膀,使生活变得更美好;⑥生命科学与我们的生活;⑦石油天然气的开采、集输及安全。通过这些学术沙龙活动,新教师不仅能够了解到其它学科的魅力、增进相互间的联系,更是在讨论环节畅想未来学科交叉发展的新途径。四是微格教学方式。这一方式是对教学理论的升华和实践,新教师在微格教室里进行说课和授课演练,之后指导老师和新教师聚在一起,根据现场录像视频进行评议和指导,以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技能。
5培训制度
新教师岗前培训工作涉及到学校各行政机构和教学单位,要想取得预期的成效,制度保障是必不可少的。我校的培训制度包括:(1)组织制度,学校主要领导挂帅、相关行政机构和教学单位密切配合;(2)管理制度,核心是培训班的管理,以班主任(主、副各1名)为主、辅以首席导师(根据学科配备4名)和班级委员会(书记、班长、副班长、文艺委员、体育委员、小组组长);(3)考核制度,我校根据往年培训经验制定了相应的规范条例,包括:①长江大学2015年新教师岗前培训集中教学与训练内容与学时分配表、②长江大学2015年新教师岗前培训集中培训管理规定、⑨长江大学2015年新教师岗前培训学院主要工作、④长江大学2015年新教师岗前培训导师工作职责和⑤长江大学2015年新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办法。学校通过这些文件和规范来明确参与单位和教师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保证培训工作有序开展。
6结语
12.教师岗前培训简报 篇十二
高校英语教师承担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 是我国高校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必修课程。大学英语课程所占学时多, 学分多, 课时量较大, 英语教师课程教学任务重, 高校英语教师普遍缺乏进修提高的机会, 其直接后果是教师们现代教育观念混乱, 缺乏理论指导或理论脱离实践。英语教师素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其次, 随着不断推进的全球化进程, 培养具有出国访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育的主要目标。基于以上问题, 教师通过亲身体验不同的文化差异, 尽快深入学习跨文化交际理论和交际内容,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把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机地付诸于课堂实践当中, 是促进英语教学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当务之急。
2 研究设计
为推动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战略的实施,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自2012年开始与英国阿伯丁大学开展合作培训项目, 英国阿伯丁大学建于1495年, 是英国第五所古老的大学, 是中西部高校英语教师为期6个月的人才培养计划———“西部计划”的合作院校。作为第5批参加这个项目的学员, 对这个项目做了一定的评估研究。
教师培训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由具有教师培训资质的机构或各类学校实施的, 旨在促进参训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的活动。对培训项目进行评估, 是指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 即衡量培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培训评估能够帮助培训相关人员重新审视其他培训环节的工作, 进而实现科学的培训管理。托尼·纽拜认为培训是一个循环过程。本研究在托尼·纽拜提出的培训循环模型基础上, 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从个人培训需求和单位培训需求分析调查入手;2) 分析培训目标;3) 分析培训方案和实施过程;4) 分析培训实效。
3 研究对象和内容
本研究以2014年国家留学基金委“西部计划”第五期派出留学人员19名为研究对象, 其中40岁以上教师7人, 40岁以下 (含40岁) 以下教师12人;男性2人, 女性17人;教授1人, 副教授6人, 讲师12人, 人员结构基本反映高校教学一线教师的整体面貌。
本研究从培训前教师的需求分析入手, 对学习内容, 学习体验和学习发展为考察目标。其中学习内容以课程设置为调查基础, 主要包括英国文化导论;语言教学理论;听说读写语言技能课;科学研究导论和科研论文写作课程, 涉及语用学, 数据统计等方面的几个讲座。学习发展主要从学习体验包括访问苏格兰名校、博物馆、艺术馆等文体活动为主的英国文化接触;教师所在学校对培训的要求和教师在课程设置方面的评估。
4 培训实效分析和研究讨论
评估从问卷调查和访谈入手, 涉及培训人员的个人培训需求, 在培训前从语言运用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教学理论、实践的提高方面提出问题, 访谈中, 参加该项目的教师兴奋地讲述了他们在英国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 特别是所学习到的教学经验。自身在英国文化的理解、语言技能和课堂主导能力方面都有提高, 感觉自己在英语语言应用上有了信心, 并对如何向学生展示英国文化有了自己的想法, 而且提高了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和敏感度。
1-4题反映了学员在文化体验, 听说能力具有统一的较高期待, 19份问卷显示一致具有较高需求;5-6题反映语言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方法的期待, 略有差异, 其中选择掌握更多的教学实践方法的学员多于选择掌握语言教学理论的, 比例为37:5, 即37%的学员认为掌握实践方法比学习理论更重要, 5%的学员认为语言教学理论比实践方法重要;第7题显示学员在培训前对专业发展和晋升职称具有很高期待。
从单位培训需求方面的分析显示, 第8题普遍选择校方期待培训后教师能在课程设计或改革中能有所贡献;第9、10题学员选择校方要求会在教学方法和研究方面开设讲座的比例为50%, 第11题调查校方是否要求进行精品课建设, 选择没有此项要求或不确定的占63%, 第12题调查校方是否要求培训后会对新入职的教师培养开展工作, 结果显示60%的校方没有这方面的需求。鉴于这个结果, 笔者观察发现, 很多学校在派出教师培训方面目标不明确, 导致培训与实际需求之间出现脱节的现象。
在培训后学员反映, 听力提高的比口语提高的多40%, 分析原因可以看出该项目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 聆听教授讲座的途径提高中国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敏感性。因此为了提高教师的英语运用技能, 在课堂研讨中, 分成学习小组, 这样使得教师有更多大胆发言和锻炼的机会。其次, 在国外的学习生活之余学员学员希望增加与专家教师的互动和交流, 还可以通过安排日常生活交流等多种途径来达到锻炼口语的能力。
在调查跨文化适应能力方面, 除1人选择没有体会文化差异外, 95%的选择体验了许多文化差异;调查显示只有16%的学员认为实践教学方法比语言教学理论的学习有收获, 对照教师的培训前的需求, 37%的学员认为掌握实践方法比学习理论更重要, 因此培训后有50%教师在实践教学能力没有达到提高的需求;从教师科研能力、学术研究和教师专业成长的调查显示, 35%的教师对此保持怀疑态度, 50%的教师认为在个人学术和专业成长方面增加了信心, 而且也提高了能力。
从课程设置的角度观察, 教师对科研和学术要求, 以及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提高的要求比较突出。在笔者的问卷中, 要求对七大类课程按重要到次要排序, 这七类课程按照开设先后分别为文化导论、教学理论研究、课堂实践教学、讲座 (应用语言学方向) 、教学原则 (Brown著) 、课堂教学观察和学术写作研究。57%的受训学员在课程结束后认为学术写作研究课程是最重要的;32%的学员认为课堂观察研究与课堂实践研究是最重要的;教师认为在今后培训中给予更多时间;认为教学理论研究和文化意识培养重要的只占11%;与此同时, 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 选择培训课程中讲座 (应用语言学方向) 属于次重要的学员均为专业英语的教师, 可以印证专业英语教师理论学习需求超过公共英语教师。在今后的项目中应该考虑将公共英语教师和专业英语教师分开培训, 以满足双方实际需求。
5 培训启示和思考
“西部计划”英语教师培训有助于提高跨文化意识, 提高教师的交际能力, 增强欠发达地区教育教学素质, 避免教育资源不均衡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但我国英语教师的外派培训计划还处在起步阶段, 如何设计课程, 校方的培训计划不够详实, 培训方不太了解中国实情, 对教师的学术需求和职业发展期待没有一套很好的量表, 导致课程设置对解决教师存在的问题和急需提高的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其次, 对培训计划的评估需要进一步完善, 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从而达到培训目的和保证实效。
摘要:本研究以“西部计划”高校英语教师海外培训——阿伯丁项目为研究对象, 首先从学员培训前的需求和专业发展期待入手, 对学员所在院校对培训的要求进行评估, 然后对培训后的实效做出总结, 并尝试性地探讨学员对课程设置的评价。为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和如何提高培训实效提出可借鉴的思路和基础。
关键词:需求分析,培训评估,教师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霞.教师培训学习结果的多维度解析[J].教育科学, 2011 (4) :35-38.
13.骨干教师培训学习简报 篇十三
由省教师培训中心统一组织,由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负责实施,无锡市教育局主办,滨湖区教研发展中心承办的无锡市初中英语骨干教师“名师送培”培训活动,是20xx年省“名师送培”项目之一。本次培训的目标是“立足课堂教学与研究,发展教师专业素质”。围绕目标,送培单位精心设计本次培训的课程,采取以省内市、区教研室专家或教学一线名师讲座为主,以新秀和骨干教师现场展示课及学员听课评课为重要内容的形式。来自扬州的滕家庆老师、常州的薛国民老师、南京的陈静波老师分别为学员作了《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原点》、《如何提高中学英语教师的观课、评课水平》和《怎样做教学研究促进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研究》的讲座;专家们专题报告很接地气,全体学员受益匪浅。
常州市陈蕾老师、无锡市河埒中学范莺老师、南通市英语学科带头人冒晓飞老师给学员们带来了三堂精彩的观摩课。点评课活动中,开课三位老师的精彩展示,培训学员的踊跃互动,南通周华老师点评主持时妙语连珠,让整个培训活动精彩纷呈。
14.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简报 篇十四
在听了范文贵教授的“色彩性格”后,联想到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这四种颜色的孩子采取的方式都是一刀切地统一要求。要求学生按同样的方法或强加的方式让他们采用教师的方法,缺少思维的碰撞、情感的沟通,忽视了学生丰富的心理经验,忽视了学生性格的迥异。在课堂的巡视中,哪个调皮鬼耍了什么花招都逃不脱我锐利的眼睛。我没有走近孩子的心间,没有从孩子的性格入手,没有读懂孩子。只要学生学会了解题,教学目的达到了,就行了。至于学生的喜怒哀乐、为什么会出现好动、走神、沉默等现象,我没有去思考过。这两天正好又在看“吴正宪与小学数学”。借用她说的“我只是一个只管传道、授业、解惑的‘平面教师’”。我们应该做“一个有血有肉,充满情和爱,能给予他们智慧和力量的‘立体教师’”。
二、做一个有真本事的老师。
文翰潮教授讲到,新经济本质是创新经济,新教育理所当然。“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博学而又志向坚定,好问而多想当前的事情,又不要好高骛远。既是对育人的要求,也是对教育者的要求。面对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师不得不博学。在听了专家的点评和8位老师的课后,想到不管是分析课改的变化、还是钻研教材的深度、教案的设计、情景的艺术、小组合作的有效等,其实,归结起来就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的拿手好戏就是课堂,是骡子是马到课堂上走一遭便可知晓。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只有脚踏实地、苦练内功,才能在课堂上一展风采。因此,我们要深入钻研教材、研究学生,使集体的智慧、他人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创造性的教学。一个有真本事的老师,一定赢得孩子们的喜爱,唤起孩子们对数学学科的喜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
【教师岗前培训简报】推荐阅读:
新教师岗前培训小结06-15
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心得07-10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证书08-19
教师岗前培训工作总结11-07
大学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07-12
最新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08-03
特岗教师岗前培训个人总结09-15
2023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07-02
2015教师岗前培训教育学试卷07-09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范文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