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测试题

2024-07-10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测试题(精选5篇)

1.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测试题 篇一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的教学设计

参与、表达、快乐 ——苏教版八年级

领悟大纲,活化教学

生物,是一门比较生活化的学科,也是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得比较紧的科学。生物,要上“活”,而不能够被“知识”枯燥化。学生是堂的主角,教师是合作伙伴,是帮助者,是教练也是运动员,与学生一起分享“智慧工厂”生产带来的喜悦和快乐。

苏教版的八年级上册生物的《第二节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本节目标:举例说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举例说明动物的后天性行为。而书本上的编写是两个方面,“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两部分内容。其中有一个活动,五幅图,一个“动物行为的分类”的“游戏”,还有“不孵卵也不育雏的杜鹃”的“外阅读”,仅仅而已。如何用好教材,走出教材,丰富教材,开发程资源,也是本节要研究的问题。为此,我以学生的感性互动为杠杆,以学生生活中的知识思考为支点,以学生的表现欲为动力,在学生喜欢、快乐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本节内容的教学,同时也让学生知道人的学习——后天性行为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性。

引导互动、吃透概念

师:请四个同学上黑板,各写3个动物的行为。

生:上黑板书写。

生1:刚从卵膜中出来的蝌蚪就会在水中游泳、刚从蛹中出来的蝴蝶就会腾空飞翔、刚出生2h的小鸭就会下水游泳

生2:鱼游泳、马奔跑、小狗识字

生3:羊吃奶、蛇冬眠、猫吃鱼

生4:老马识途、鹦鹉学舌、海豚顶球

师:还有谁补充?

生:上黑板补充。蚕吃桑叶、鸟吃虫、兔奔跑

教学感悟:堂的主角是学生,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就兴奋起来,堂就活起来,能力就携带着智慧进来。

师:大家想一想,这些行为,哪些是一生下来就有的呢?

师:想一想,动物如果没有这种一生下来就有的行为,动物将会面临什么样的结局?

生1:饿死、生2:冻死、生3:两个字——死亡

师:由此可见,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必不可少的行为,也是必须的生存条。

师:那么,什么是先天性行为?

生: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也称为本能行为。

师:我给它四个字:“无师自通”

生:满意地笑了。

教学感悟: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走出教材,走进学生的生活,以此讲清概念,让学生轻松地吃透概念、理解概念。

师:谁能够再举几个先天性行为的例子吗? 生1:蜜蜂采蜜、蚂蚁筑巢、蜘蛛织网。生2:小鱼会游泳、早成鸟会飞翔。

生3:蚕吃桑叶、鸟吃虫、老鼠打洞。

生4:鱼游泳、马奔跑、羊吃奶、蛇冬眠等。

师:看来,大家学得很好。能够自己独立思考,举出这么多例子了。

师:与先天性行为相对应,动物还有后天性行为。那么,什么是后天性行为?

生:后天性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行为。

师:说能够举几个动物后天性行为的例子?

生1:小狗识字、老马识途

生2:鹦鹉学舌、海豚顶球

生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猩猩吃白蚁

生4:望梅止渴、老马识途、画饼充饥

师:想一想,后天性行为有哪些特点?

生1: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后天的

生2:是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

师;如果没有这种行为,对动物来说,会有什么影响?

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

师:动物的后天性行为是不是只能经过人工训练才能形成呢? 生:不是的,后天性行为是指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生2:后天性行为主要与神经系统中的大脑皮层有关,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就越强。

师:后天性行为的形成对于动物有什么意义呢?

生:在环境改变时,动物能通过后天的学习,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教学感悟:唤醒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生活中表达,在表达中快乐。

引导归纳,巩固快乐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大家能利用概念把动物的各种行为区分清楚吗? 生:能。

师:先天性行为是遗传获得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包括趋性(趋光、趋化、趋热等)、非条反射和本能,同种生物中无个体差异;后天性行为的形成主要与生活体验和学习有关,不同个体存在差异。

师:好,接下来我们考验一下同学们的分辨能力。师:蜘蛛在织网,人也在织网,两种行为有什么区别呢? 生:蜘蛛织网属于先天性行为,人织网属于后天性行为。

师:谁能够比较一下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表格。

先天性行为

后天性行为

形成时间

获得方式

行为特点

适应范围

举例

教学感悟:学习的能力之一,就是要学会比较,在比较中归纳。

引入生活,深刻“简单”

师:动物行为的产生是什么样的反应?

生:动物行为的产生是动物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师:动物行为主要受什么调控?

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控

师:下面,请大家看一下书本66页的“谈水三刺鱼”的例子。生:看书。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是什么因素引起了雄三刺鱼之间的攻击行为?

生1:雄三刺鱼到了交配季节,腹部表面变成红色,红色就是一种可引起雄鱼彼此之间猛烈的攻击行为的信号刺激。生2:淡水三刺鱼,雄鱼到了交配季节腹部表面变为红色,红色就是一种信号刺激,可引起雄鱼彼此之间猛烈的攻击行为。研究表明,三刺鱼的眼一旦受到红颜色的刺激,即能通过神经系统作出进行攻击的决定。

师:为什么雄三刺鱼的腹部表面到了交配季节就会变红呢? 生:受到激素调节的结果。

师:你能够举一些内分泌系统调控的行为吗?

生:鸟类复杂的生殖行为

师:好。请一个同学说一说“不孵卵也不育雏的杜鹃”

生:对照书本的“外阅读”讲“不孵卵也不育雏的杜鹃”。

师:这也是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决定的。

师:蜜蜂和蚂蚁筑巢、蜜蜂采蜜、蜜蜂通过跳舞告诉同伴蜜源的方向与远近、鸟类和鱼类的迁徙、动物对幼仔的照顾等行为属于本能,从获得途径看是先天性行为,是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通过一系列顺序性的非条反射形成。在本能行为中,性行为和动物对幼仔的照顾行为中还有激素的调节作用。它们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与生活体验和学习无关。

师:大家想一想,是否还能够举一些例子?

生1:母鸡带小猫、蜻蜓点水、飞蛾扑火、作茧自缚、孔雀开屏、怒发冲冠等这些,都是遗传物质决定的,是受内分泌系统的控制的。

生2:我所看到的母鸡和小猫,小鸟喂金鱼,它们的育雏本能就说明了动物行为的产生与动物体的内分泌有直接关系。母鸡和小鸟就是由于分泌了雌性激素而表现出来的现象。

师:说的好。

师:哺育行为中的哺乳是先天性行为,而教育孩子属后天性行为。但是,人们教育孩子的行为不仅仅是哺育后代的表现,家长对孩子、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表率作用等教育影响孩子而使之产生的相应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生活体验和学习在这些行为的产生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即便如此,由于任何个体的性状表现最终由遗传物质来决定,包括后天性行为也是以遗传物质为基础的。后天性行为不仅仅由遗传决定,生活体验和学习在行为产生中起决定作用,但仍与遗传有关。

对它的生存有意义,动物越高等,利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师:总的来说,动物行为的产生,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控,同时也受内分泌系统的调控,它们是共同协调,相辅相成的。

教学感悟:如何让学生真正地领悟知识,运用知识?那就是引导学生将“简单”变“复杂”,将“肤浅”变“深刻”。书本上的简单的一句话——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控,但要学生真正地领悟这一句话,是个难点,也为高中生物中相关的知识点作铺垫。师:人的学习是什么行为? 生:后天性行为

师: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你的学习(后天性行为)有何启示?

生1:我们要不得丰富我们的后天性行为。

生2:我们要在生活体验的过程中,不得优化我们的学习。生3:后天性行为越多,我们适应社会的本领就越强,为社会作的贡献就越大。生4: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努力学习,应该多具备一些后天性行为。教学反思:

思维的起点,就是参与,就是体验,就是思考,就是表达。本节,学生一直是主角,是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是学生的合作伙伴,是学生不断进步的鼓励者。

2.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测试题 篇二

A.蜜蜂采蜜B.公鸡报晓C.母鸡孵卵D.小狗作算术题

2.用性引诱剂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

A.取食行为B.学习行为C.迁徙行为D.昆虫之间的通讯

3.对下列动物的表现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鸟类飞行属于动物行为 B.动物吼叫属于动物行为

C.金龟子假死不属于动物行为 D.动物的注目凝视属于动物行为

4.唐朝诗人白居易写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这句诗反映了鸟的什么行为()

A.攻击行为B.贮食行为C.繁殖行为D.防御行为

5.脊椎动物身上,尤其在四肢,有许多可以使运动更加灵活的结构是()

A.肌肉B.骨骼C.关节D.皮肤

下列几种动物群体中,不具社会行为的是()

A.蜜蜂的群体B.蚂蚁的群体C.白蚁的群体D.小河中的一群鱼

6.下列哪项是蚂蚁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

A.声音B.气味C.动作D.印迹

7.动物具有学习能力,这有利于()

A.找到食物B.逃避敌害C.找到配偶D.适应复杂的环境

8.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下列动物行为中属先天性行为的是()

A.海狮表演顶球B.小猪吃奶

3.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测试题 篇三

法律、法规和资源管理篇

一、法律、法规

重点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节选)、《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植物进出口证书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选)。

二、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重点掌握国家林业局印发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规范(试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三、上海市地方性法规

重点掌握《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

四、上海市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重点掌握上海市林业局印发的《上海市预防和控制野生鸟类传播禽流感工作方案》、上海市关于贯彻落实《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了解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海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五、野生动物保护

重点掌握野生动物保护的意义和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与措施

六、自然保护区

了解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江中华鲟自然保护区、金山三岛自然保护区、黄浦江上游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基本情况。

动物生态学篇

第一章 动物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1、动物生态学

2、生态系统组成

3、生态系统功能主要表现(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

4、动物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5、动物生态学发展趋势 第二章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1、适应

2、表型适应

3、遗传适应

4、光周期现象

5、动物生物学周期

6、临界温度

7、风土驯化

8、光周期对动物的影响

9、动物生物钟的概念、生理作用及其意义

10、生理作用及其意义:

11、动物适应的调节过程 第三章、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

2、食物链

3、食物网

4、营养级

5、生态锥体

6、生态系统特征

7、不同类型生态锥体(即生态金字塔)

8、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 第四章、种群生态学

1、种群的基本特征

2、种群的增长

3、种群调节

4、动物捕食在种群调节中的作用

5、种群的生态对策 第五章 动物行为学

1、动物行为学概述

2、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

3、动物行为的分类(1)学习行为(2)捕食行为(3)繁殖行为(4)刻板行为

动物生理学篇

一、细胞、基本组织和器官

1、细胞

细胞的化学成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3、器官

二、骨骼系统

1、骨骼系统的功能

2、内骨骼的构造

3、脊椎动物各纲骨骼系统的特点

三、肌肉系统

1、肌肉的分类

2、肌肉系统的功能

四、呼吸系统

1、呼吸系统概述

2、呼吸器官

3、脊椎动物各纲的呼吸系统比较

五、消化系统

1、消化系统概述

2、消化器官的结构

3、脊椎动物各纲消化系统比较

六、血液循环

1、系统循环的意义与功能

2、血液

3、心血管系统

4、脊椎动物各纲循环系统的比较

七、内分泌系统

1、内分泌系统概述

2、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八、生殖系统

1、生殖系统与性成熟

2、体成熟概述

3、生殖器官的结构

九、神经系统

1、神经系统概述

2、中枢神经系统

3、脊椎动物各纲神经系统的比较

十、排泄系统

1、排泄系统概述

2、泌尿器官的结构及功能

3、尿的生成与特征

4、脊椎动物各纲泌尿系统的比较

动物饲养管理篇

一、动物饲养管理基础知识

1、安全生产与安全操作

2、动物饲养观察记录的内容和要求

3、其他应具备的知识

二、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基础

1、饲料概述(1)饲料的概念

(2)学习饲料与营养的意义(3)饲料的分类

2、饲料营养成分及其利用(1)饲料的营养成分(2)动植物体的比较(3)动物性饲料性能及其利用(4)植物性饲料营养特点(5)饲料添加剂

3、饲料的加工调制及其质量鉴定(1)饲料的加工和调制(2)饲料的质量鉴定和监测(3)卫生检疫制度(4)饲料检测制度

三、圈养动物的捕捉与运输

1、捕捉工具 手抄网、套网的使用

2、捕捉方法

鸟类、食草动物、食肉动物、部分杂食动物

3、动物运输(1)笼箱制作(2)运输前的准备工作

(3)装笼运输途中的管理及注意事项(4)动物运输方案

四、动物展区的设计

1、展区建筑的功能分区

2、展区建筑的造型分类

动 物 繁 育 篇

一、哺乳动物繁育基础

(一)雄性动物生殖生理

1、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睾丸位置类型:阴囊性睾丸

2、初情期、性成熟、适配年龄的基本概念

3、精液的组成及理化特征

4、精子的形成和发育过程

5、精子的形态特征

(二)雌性动物生殖生理

1、性活动、性发育、性成熟、发情、性活动的分期等基本概念

2、不同种动物在一个自然不同的发情周期

3、动物发情周期的四个时期

4、乏情、产后发情及异常发情等情况发生的不同机理

5、雌兽发情鉴定的3种常规方法:外部观察法、试情法、激素测定法

6、排卵发生在发情周期的具体时期

7、卵母细胞增殖、成熟、消亡的三个阶段

8、卵子的结构组成部分

9、卵子保持受精能力的时间:24小时以内

(三)交配和受精

1、精子的输送过程和交配后进入雌体内精子的数目及其存活情况

2、受精过程的五个不同阶段

(四)妊娠和分娩

1、早期胚胎的生存状况

2、不同种动物的胎盘类型(如灵长类、猫科动物等)

3、幼仔在母体子宫内从母体内取得营养的途径

4、胚胎发育的过程

5、母兽分娩的预兆及母兽分娩的过程

(五)泌乳和哺乳

初乳的作用:含有大量的抗体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六)激素在繁殖过程的作用

促卵泡素、催乳素、雌激素等不同生殖激素的作用

二、鸟类繁育基础

(一)鸟类的生殖系统

1、雄鸟生殖器官的构成:睾丸、输精管、阴茎

2、雌鸟生殖器官的构成:卵巢、输卵管

(二)鸟类人工授精

1、鸟类人工采精最常用的的方法:按摩法

2、精液通过密度和活力检查后可分为5个等级(A、B、C、D、E)

三、野生动物繁育

(一)金鱼的繁殖

1、繁殖期间金鱼雌性性别的辨认方法

2、金鱼繁殖所需品种及定向培养品种的方法

3、繁殖用的种金鱼雌雄比例:1:2或1:3

(二)热带鱼的繁殖

1、热带鱼繁殖的基本条件

2、胎生鱼的繁殖特点

3、卵生鱼的繁殖特点

(三)两栖动物的繁殖

1、蝾螈目动物的繁殖特点

2、蛙目动物的繁殖特点

(四)爬行动物的繁殖

爬行类动物的繁殖方式特点:体内受精 体外发育

(五)鸟类的繁殖、孵化、育雏

1、鸟类的繁殖行为的特点及鸟卵的组成结构:卵壳、壳膜、卵白、卵黄和胚胎

2、鸟类种蛋的贮存条件:随着种蛋贮存时间的延长,温度应逐渐提高,而湿度则应降低

3、鸟类人工育雏需要的条件

4、早成鸟和晚成鸟的区别

(六)食草动物的繁育

1、食草动物发情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2、食草动物的分娩预兆及主要表现

3、食草动物人工育幼人工乳配制的基本原则:尽可能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

(七)食肉动物的繁育

1、狮、虎等食肉动物性成熟的年龄及孕期

2、大熊猫的孕期:110—160天

3、季节性繁殖动物和常年繁殖动物的区别

(八)灵长动物的繁育

灵长类动物的发情期、怀孕期及性成熟年龄。如长臂猿孕期7、5个月,大猩猩孕期258天

动物福利篇

一、动物福利概述

1、动物福利的由来

2、动物福利的概念

3、动物福利基本要素

二、动物福利原则

1、享受不受饥渴的自由

2、享有表达天性的自由

3、享有生活无恐惧和无悲伤的自由

4、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

5、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

三、动物丰容

1、动物丰容的定义

2、动物丰容的目的

3、开展动物丰容的方法(1)环境丰容(2)食物丰容(3)社群丰容(4)行为丰容(5)气味丰容

野生动物疾病防治篇

一、药物常识

(一)概述

1、基本概念

2、药物在体内的过程

3、药物的剂量和半衰期

4、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原则

5、适合野生动物的给药途径及给药方法

(二)常用药物

1、抗微生物药

2、抗寄生虫药

3、消毒防腐药

4、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5、野生动物的麻醉和化学保定药物

二、野生动物常见传染病

(一)概述

1、传染和传染病的概念

2、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3、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4、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5、传染病的防制措施

(二)常见传染病

1、结核病

2、魏氏梭菌病

3、大肠杆菌病

4、沙门氏菌病

5、巴氏杆菌病

6、犬瘟热

7、猫瘟热

8、猫传染性鼻结膜炎

9、新城疫

10、禽流感

11、口蹄疫

12、炭疽

三、寄生虫病学

(一)概述

1、寄生虫的特性

2、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3、寄生虫感染的免疫

4、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的特点

5、寄生虫的实验室诊断

6、寄生虫的流行与防治

(二)野生动物常见的寄生虫病

1、线虫病

2、球虫病

3、绦虫病

4、吸虫病

5、螨虫病

6、弓形虫病

四、内科病

(一)消化系统常见病

1、胃肠炎

2、胃肠梗阻

3、胃内异物

4、胃扩张

(二)呼吸系统常见病

1、感冒

2、肺炎

(三)中毒病

1、有机磷农药中毒

2、亚硝酸盐中毒

3、营养代谢病(佝偻病、骨软症、维生素A、叶酸缺乏)

(四)、营养不良

(五)、应激综合征

五、外、产科病

(一)外科常见病

1、外伤

2、外科感染

3、脓肿

4、败血症

5、破伤风

(二)产科疾病

1、分娩及其影响因素

2、难产及处理

3、新生儿护理及常见病预防

六、消毒

1、消毒的概念

2、常用消毒方法

3、常用消毒液及配制

七、动物检疫和疫源疫病监测

(一)基本概念

(二)检疫的意义

(三)如何做好动物检疫

4.动物生理学实验 篇四

1、麻醉前应正确选用麻醉药品、用药剂量及给药途径。•

2、密切观察动物麻醉状态及反应,以便准确判断麻醉深度。

3、如麻醉较浅,动物出现挣扎或呼吸急促等,需补充麻醉药以维持适当的麻醉。一次补充药量不宜超过原总用药量的五分之一。

4、麻醉过程中,应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保温。

5、在手术操作复杂、创伤大、实验时间较长或麻醉深度不理想等情况下,可配合局部浸润麻醉或基础麻醉。

6、实验中注意液体的输入量及排出量,维持体液平衡,防止酸中毒及肺水肿的发生。

实验一

血液的组成

[实验原理] 血液是由液态的血浆和悬浮于血浆中的血细胞组 成。血细胞占全血的体积比称为红细胞 压积,又叫红细胞比容。要求与思考题

1.血浆与血清有哪些区别?

血浆与血清的区别是不含纤维蛋白原,某些凝血因子以及血小板释放因子

实验二

血红蛋白的测定 [实验原理]

由于血红蛋白的颜色,常随结合的氧量多少而改变,因而不利于比 色,但血红蛋白与稀盐酸作用后,能使亚铁血红素变成不易变色的棕色 的高铁血红蛋白,用水稀释后可与标准比色板比色,从而测得血红蛋白 含量。[注意事项]

1.血液和盐酸作用的时间不可少于10分钟,否则,血红蛋白 不能充分转变成高铁血红蛋白,使结果偏低。

2.加蒸馏水时,开始可以稍多加几滴,随后则不能过快,以 防稀释过头。

3.比色时最好在自然光下,而不应在黄色光下进行,以免影 响结果。

4.整个实验过程中均应注意避免起泡

实验三

红细胞的脆性试验 [实验原理]

如环境渗透压继续下降,红细胞会因继续膨胀而破裂,释放血红蛋白,称之为溶血。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具有一 定的抵抗力,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越大,红细胞在 低渗溶液中越不容易发生溶血,即红细胞渗透脆性越小。

凡上层溶液开始微呈淡红色,而极大部分红细胞下沉,称开始溶血或最小 抗力(红细胞的最小抵抗力)。

凡液体呈均匀红色,管底无红细胞下沉,则称完全溶血或最大抗力(红细 胞的最大抵抗力)[注意事项] 1.小试管要干燥,加血的量要一致,只加一滴。

2.混匀时,轻轻倾倒1~2次,减少机械震动,避免人为溶血。

3.配制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时应力求准确、无误。

实验四 红细胞沉降率(血沉)的测定 [实验原理]

经重力作用,红细胞下降的距离,作为沉降率的指标,简称为血沉。沉降的红细胞上面的血浆柱的高度,即表示红细胞的沉降率。[注意事项]

1.采血后实验应在2小时内完毕,否则血液放置过久,会影 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沉降管应垂直竖立,不能稍有倾斜,不得有气泡和漏血。3.沉降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故应在室温18—27℃时测定 为宜。

4.血沉管必须清洁,如内壁不清洁可使血沉显著变慢

实验

ABO血型的鉴定 [实验原理]

存在A凝集原的称为A血型,存在B凝集原的称为B血型 [注意事项]

1.指端、采血针和尖头滴管务必做好消毒准备。做到一人一针,不能混用。使用过的物品(包括竹签)均应放入污物桶,不得再到采血部位采血。2.消毒部位自然风干后再采血,血液容易聚集成滴,便于取血。取血不宜过少,以免影响观察。

3.采血后要迅速与标准血清混匀,以防血液凝固。

4.在进行交叉配血实验时,一定要防止将主侧配血和次侧配血搞混了。

实验五

蛙心起搏点的观察

实验步骤:先结扎静脉窦与心房之间,然后在心房与心室之间结扎 [注意事项]

1.结扎前要认真识别心脏各部分的界线。

2.结扎的部位要准确地落在相邻部位的交界处,结扎时用力逐渐增加,直至心房、心室搏动停止。

3.蛙心正常起搏点在静脉窦,潜在起搏点在心房。回答问题:

1.正常蛙心起搏点是什么?传导顺序如何?

静脉窦,由静脉窦发出,沿心房传至房室结,再由房室结经房室束传至心室肌 肉。

2.结扎后静脉窦、心房、心室的搏动次数是多少?

实验六

离体蛙心灌流 【注意事项】

1.成功插管:注意勿剪破心脏血管、勿结扎静脉窦。

2.及 时 抢 救 : 如 加 入KCl 和Ach

后,要 及 时 冲 洗 避免过度抑制而死亡。3.前后对照:每步加药前均应设有药前“对照”。

4.液面相同 :末次冲洗时应调整液面相同,才具有可比性。5.避免污染 :吸干净液与脏液的两吸管不要混用避免残液影响。6.量效关系:先加1~2滴,观察效应,不明显可再 补加。

7.冲洗湿润 :冲洗3次以上,常滴液于心脏表面使 之湿润。

8.指标标记:观察指标为心率和心收缩力;每步骤均 应标记。[讨论]

上述各种因素对心脏活动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钠离子。氯化钙、氯化钾、肾上腺素、乙酰胆碱 抑制,加强,抑制,加强,抑制

实验七胸内负压测定

[实验原理] 胸内压系指胸膜腔内的压力,通常低于大气压,故也称为 胸内负压。吸气时负压增大,呼气时负压减小。胸腔内负压的存在是保持持呼 吸运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穿刺胸腔,破坏胸膜腔的密闭性,则胸内 负压消失,肺组织萎缩。回答问题:

1.胸内压是正压还是负压? 负压 2.家兔吸气和呼气胸内负压如何变化? 吸气负压增大,呼气负压减小 3.捏住家兔鼻孔,胸内负压怎样变化 4.刺穿胸腔家兔出现什么变化? 胸内负压消失,肺组织萎缩

实验八 胃肠运动的直接观察

[实验原理] 消化道平滑肌具有自动节律性,可以形成多种形式的运动,主要有:紧张性收缩、蠕动、分节运动及摆动。[注意事项]

1.胃肠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时,会导致腹腔温度下降。为了避免胃肠 表面干燥,应随时用温生理盐水湿润胃肠,防止降温和干燥。2.实验前2~3 h将兔喂饱,实验结果较好。[思考题]

1.胃肠上滴加乙酰胆碱或肾上腺素,胃肠 运动有何变化?为什么? 增强,抑制

2.正常情况下胃、小肠有哪些运动形式? 紧张性收缩、蠕动、分节运动及摆动

实验九

小肠吸收和渗透压的关系

[实验原理] 肠内容物的渗透压为制约肠吸收的重要因素。同种溶液在 一定浓度范围内,浓度愈大,吸收愈慢;浓度过高时,反而会出现反渗 透现象,使内容物的渗透压降低至一定程度后,再被吸收。

实验十

小白鼠能量代谢的测定

[实验原理] 动物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总伴有能量的转换。它的代谢强 度可以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二氧化碳的产生量或耗氧量以及呼吸商来间 接推算

小白鼠能量代谢的量为:

(1升氧的热价×1小时耗氧量)÷(小白鼠的体表面积)

=产热量(千卡)/平方米/小时 附

假定小白鼠年食为混合食物,其呼吸商为0.82,每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为4.825千卡,计算小白鼠能量代谢

小白鼠的体表面积(平方米)=0.09133

(Rubner公式)或:体表面积=体重0.425×(公斤)×体长0.725(厘米)×0.007184 Log面积=0.425Log(公斤)+0.725Iog(厘米)+Log0.007184 小白鼠体长:从鼻尖至尾根的长度。

实验十一

去大脑僵直

[实验原理] 动物表现出四肢伸直,头部后仰,尾巴竖立等现 象,这种症状称去大脑僵直。

实验十二

胰岛素、肾上腺素对血糖的影响

[实验原理] 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它通过促进易化扩散作用从 而增强多种组织摄取糖的机能;同时它不但激活肝细胞内葡萄糖激酶和 使糖原合成酶的浓度增高,而且还使肝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减 少;肾上腺素能使cAMP增加,从而增加磷酸化酶的活性,促进糖原分 解,增加血糖的浓度。

实验十三 反射弧的分析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各种刺激发生的反应过程称为反射。反射弧是反射发生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反射弧完整是引发反射的必要条件 【思考题】

1.反射弧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具有什么作用?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实验14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注意事项] 1.避免蟾蜍体表毒液和血液污染标本,压挤、损伤和用力牵拉标本,不可用金属器械触碰神经干。

2.在操作过程中,应给神经和肌肉滴加任氏液,防止表面干燥,以免影响标本的兴奋性。3.标本制成后须放在任氏液中浸泡数分钟,使标本兴奋性稳定,再开始实验效果会较好。实验 15 刺激强度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实验原理] 对于单根神经纤维或肌纤维来说,对刺激的反应具有“全或无”的特性。神经-肌肉标本是由许多兴奋性不同的神经纤维(细胞)-肌纤维(细胞)组成,在保持足够的刺激时间(脉冲波宽)不变时,刺激强度过小,不能引起任何反应;随着刺激强度增加到某一定值,可引起少数兴奋性较高的运动单位兴奋,引起少数肌纤维收缩,表现出较小的张力变化。该刺激强度为阈强度,具有阈强度的刺激叫阈刺激。此后随着刺激强度的继续增加,会有较多的运动单位兴奋,肌肉收缩幅度、产生的张力也不断增加,此时的刺激均称为阈上刺激。但当刺激强度增大到某一临界值时,所有的运动单位都被兴奋,引起肌肉最大幅度的收缩,产生的张力也最大,此后再增加刺激强度,不会再引起反应的继续增加。可引起神经、肌肉最大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为最适刺激强度,该刺激叫最大刺激或最适刺激。[思考题] • 1.引起组织兴奋的刺激必须具备那些条件?

• 2.何为阈下刺激、阈刺激、阈上刺激和最适刺激?在阈刺激和最适刺激之间为什么肌肉的收缩随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加?

• 3.实验过程中标本的阈值是否会改变?为什么?

5.动物生理学设计报告 篇五

一、实验目的1、学习凝血时间的测定。

2、熟悉测定凝血时间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

凝血过程是一系列酶促反应,每个凝血因子都被其前一个有关因子所激活,最后生成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凝血时间则是从血液流出体外时起至血液在体外自动凝固时止所需的时间。在不同的温度下,血液的凝固时间是不同的,低温可以以致血液的凝固,但是一旦超过体温,血液中的凝血酶就会失去活性。因此此次实验主要探究在体温下不同温度的凝血时间,以测出最佳凝血的温度,以利于体外出血时进行凝血处理。

三、实验器材

对象:家兔

仪器:一次性刺血针、秒表、碘酒棉球、毛细玻璃管、(长约10cm,内径0.8-1.2mm,也可用一次性定量毛细取血管代替)恒温水浴设备、50mL烧杯若干个、温度计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

1、在家兔的而远处找到耳缘静脉,剪掉其上的毛猴用酒精消毒并轻弹以下使血管凸显。

2、在50mL的烧杯中分别配好从0-37℃不同温度的水。

3、用一次性刺血针刺穿血管,让血液自然流出,用消毒棉球吸去第一滴血,从第二滴血开始,分别用毛细玻璃管吸取,直至血液充满官腔为止,将毛细玻璃管放到提前配好温度的水中浸着,此时立即记录时间。

4、每个半分钟折断毛细玻璃管一小段,(5-10mm)。直至两端玻璃管之间有血丝连接时,表示血液已经凝固。从血液进入毛细玻璃管起至血液凝固时止,所用的时间为凝血时间。表1 不同温度下的凝血时间

0 2 4 6 9 水的温度/℃

凝固时间/min

五、实验预期结果

六、注意事项

1、采血前需进行局部按摩。

2、在测定凝血时,最好将毛细玻璃管的两端用胶泥封闭。

上一篇:四大名著之读后感下一篇:2022酒店星级复核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