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据、批评与欣赏》练习题附答案

2024-10-30

《考据、批评与欣赏》练习题附答案(精选4篇)

1.《考据、批评与欣赏》练习题附答案 篇一

治学(东汉)徐幹

①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学也。

②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民之初载,其矇未知。譬如宝在于玄室①,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学者,心之白日也。

③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

④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

⑤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

⑥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②,没而后已。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志者,学之帅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

【注】①玄室:暗室。②亹亹:勤勉不倦的样子。

22、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1分)

A、兮 B、哉 C、夫 D、矣

23、第②段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请结合该段内容加以分析。(3分)

24、对第④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治学不能因为目标过远而松懈。

B、人疏于学习,会犯错而招来批评。

C、治学要回顾走过的路,并加以总结

D、人不能因为害怕困难而放松学习。

25、赏析第⑤段运用整句的表达效果。(3分)

26、分析第⑥段作者论述治学的思路。(3分)

参考答案

22、B23、本段以宝物在暗室让人难以发现来比喻人因不学而处于蒙昧的状态,以太阳能够照亮暗室让人发现宝物来比喻学能够消除人的蒙昧,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

24、D25、该段句式整齐和谐,节奏感强,富有气势,有力地论述了治学要付诸行动的道理。

26、作者首先强调治学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引出立志的重要性;再论述志与才的关系,强调了志的主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得出一定要立志的结论。

翻译

从前的君子,能够成就高尚的道德、建立卓越的品行,形体死亡而名不朽灭,是什么原因呢?那就是学习。

学习是用来通明精神、畅达思想、和悦情绪、修养品性的手段,是圣人最为看重的事情。人刚出生的时候,蒙昧无知,就好像珍宝放在暗室里,想寻找却看不出,太阳的光辉一照进去,各种东西都一目了然。学习,就是心灵的太阳。

学习就好像是修整装饰,器物不加修饰,就无法获得美丽的外观;人不学习,也就无法拥有美好的品德。具备美好的品德,才可以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得美观好看,才可以供寄给神祇祖先。

聆听了黄钟的声音,然后才知道叩击瓦罐所发出的声音是多么的细小;目睹了帝王礼服上的绣龙纹饰,然后才知道自己所穿的粗布短衣是多么的粗劣;接受过学校的教育,然后才知道不学习的困惑。所以学习这件事,就好像是登山,越走越高;就好像是睡眠,越久越充足;回顾学习活动的来由,就遥远渺茫了,但因为它难而懈怠,这就不仅认识错误,而且行为完全不对了。

倚物伫立而想着到远方去,不如立即行走定能抵达,举仰着头而想追随鸟儿翱翔长空,不如自己修治翅膀定能实现,孤身独处而希望获取智慧,不如努力学习定能达到目的。所以,君子的心灵不随便幻想,而是一定要努力学习,自身不轻举妄动,而是一定要追随老师;说话不信口开河,而一定要广泛听取。

君子对于学习,其坚持不懈的精神,就好像是天空的运转,就好像是日月的运行,终身勤勉不倦,死而后已。因此,尽管有资质,而无志向,也不能够建立他的功业。志向是学习的主要,资质是学习的次要。求学的人不担心才学不富足,而怕志向没有确立。所以,自古至今致力学习的人成千上万,不计其数,而有所成就的人却寥寥无几。因此,君子一定要确立他的志向。

2.阿长与山海经习题附答案 篇二

鲁迅

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

①“切切察察“的毛病 ②限制“我”的行动 ③睡觉摆“大”字 ④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⑤讲“长毛”的故事⑥谋害“我”的隐鼠 ⑦为我买《山海经》。重点写了为“我”买《山海经》

2.为什么题目上不写“长妈妈”而写“阿长”?

不同的称呼,标志着不同的身份、品位。课文前一部分所写的人物行状,多用抑笔,又是“不大佩服她”,又是“讨厌”,又是“不耐烦”,又是“麻烦”,倘用“妈妈”称呼,名实不符,用“阿长”称呼,名副其实。所以,这个题目其实标示文章的一半是抑笔。再则,将“阿长”与“《山海经》”连接,又是一个看似矛盾的联系,一个文盲妇女与一本古典名著怎样联系起来了呢,有什么联系呢,令人好奇。再则,题目用的是46岁写作时的口气,宜用“阿长”称呼,而“阿”字又有亲昵的意味。

3.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笔墨并不多,为什么不写她是怎么买到的?为什么此前此后反倒写了不少?

不写阿长是怎么买到《山海经》的,就给读者留下一个广阔的想像空间,想像她怎样到处打听,想像她怎样跑书店书摊,想像她操了多少心,在想像中更觉得那真是一种“伟大的神力”。

在阿长问起《山海经》之前,先用大段文字写远房叔祖,为的是写最初是怎么会接近书籍的,怎么会渴慕《山海经》的,接着写为什么求之而不可得,又是怎样的念念不忘,写了这些,才能说明阿长为什么使“我”大喜过望,而且感到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了。在阿长买来《山海经》之后,写“我”的震悚的心情,写如获至宝的心情,写此后搜集的图书,写了这些,才能说明阿长怎样令人尊敬而又感激,阿长的热心对“我”的成长有怎样的意义。

4.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化,既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更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也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5.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

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的反应是:“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真可谓又惊又喜,感激不尽。

6.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么热心;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况且阿长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7.鲁迅怎样描写阿长?这些描写有什么特色?试举一例

作者描写阿长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可以使人物更加生动形象。例如:①文中反复描写阿长的睡相,那是静态描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大”字,好就好在这个“大”字的比喻,单说“伸开两脚两手”,还不清楚,打个比方,怎么个伸法就一清二楚。可见描写一种状态,有时打个比方,就很传神。

8.阿长买山海经过程200字

街上是人山人海,可惜热心肠的不多。几经碰灰,终于觅到了一家书店,遂进。“老板,有没有卖啥三啥经的?”阿长一边寻看着书架,一边探问道。

“这里有《诗经》《佛经》《财经》《三字经》等等,不知你指的是哪本?”伙计笑道。“哦,你把那本《三字经》拿来我看看。”阿长满怀希望,接过伙计递过来的书,大略一翻,并没有什么哥儿所说的鬼呀魂呀之类的插图,不觉有点失落。

“请问有没有那种插图的《三字经》?”阿长递回了书,又朝书架扫了几眼。店伙计一愣,笑问道:“嗐?!有意思了,什么插图?”

阿长仰起头想了片刻。

“好像是什么鬼呀魂呀之类奇怪的东西。”

“你说的不会是《聊斋志异》吧!”店伙计有点不耐烦,掂起掸子四处拍了拍。“不,一定不是,好像是什么经的!”阿长果断地回答。

“没有。”伙计板起了面孔,不听她多一句话,便下了逐客令。

阿长挺委屈地走出店门,四下望了望,失望地往回走。

“怎么办,怎么办?” 她暗自思忖着,不觉踱到了一个书摊前,眼前一亮。“有没有画着奇怪动物的三什么经?”阿长俯下身子。

“有啊有啊!呃„„瞧!”小贩兴奋地从书堆中淘出了四个小本,掂着一角在空中晃了晃。

阿长拿过一个小本,翻开来直起身子,忽而十分欢喜的样子。

小贩看了她一眼,乐呵呵地说:“这真是一本好书,小时候不知翻了多少遍了,上面还有狮身人面像呢!四本《山海经》,八十文。”

阿长想都没想,数出了八十文递给他,接过那四本小书,用布包好,飞也似地跑去叫哥儿去了

29.为什么说“仁厚黑暗的地母”?

地母就是地神。中国有“天神至尊,地神多福”的说法。地神是黑暗而又仁厚的,阿长埋在地下,鲁迅祈祷地神赐福于她,让她的魂灵得以永安。

10.课文前半部分,作者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但在这些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吗?

“憎恶、讨厌“是儿时的心理,鲁迅在具体描写中却流露着同情与怀念。鲁迅透露了阿长的身世,就是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管教很不适合儿童心理,但心是好的。她青年守寡,非常不幸,出来做女工,没有别的奢望,但求“顺顺流流”,鲁迅在具体的描写中饱含同情。

11.本文若是想表达对阿长的赞美,为何开头写她的诸多不好之处

3.《考据、批评与欣赏》练习题附答案 篇三

成分残缺

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例如:“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

2

用词不当

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例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3

词语搭配不当

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包括一些关联词语的使用不当。

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例如:“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显然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改为“即使我们生活富裕了,也不应该浪费。 ”

4

前后矛盾

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

例如:“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使人不清楚。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或“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5

词序颠倒

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6

重复罗嗦

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

例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7

概念不清

指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范围大小归属混乱。

如“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这里的“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归属概念不清,应改为“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8

不合逻辑不合事理

句子中某些词语概念不清,使用错误,或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理,也易造成病句。

例如:“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一派丰收的景象。”稻子成熟时是一片金黄色,而本句中形容一片碧绿,不合事理。

9

指代不明

指句子中出现多个人或状物时,指代不明确,含混不清。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这类病句主要有二类。一类是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二类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例如: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应将“他经常约他去打球”改为“刘明经常约陈庆去打球”。

修改病句的符号及作用

1.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

2.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

3.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

4.改正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

5.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6.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

7.提示号: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错误并改正。

8.调遣号:用于远距离调移字、标点符号、词、句、段。

9.起段号:把一段文字分成两段,表示另起一段。

10.并段号:把下段文字接在上文后,表示不应该分段。

11.缩位号:把一行的顶格文字缩两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顺延后移。

12.前移号:文字前移或顶格。

修改病句是有方法可寻的,一般需掌握好“一读二找三改四检查”。

一读,读通句子,弄清原句的本意。本意是指原句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修改病句的前提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本来意思,只有弄清句子的本意,才可能正确修改。

二找,确定句子的病症。要修改病句,先要找到句子的病证,确定病因。一般我们可以根据所学过的几种病句的常见原因,帮助查找病症。

三改,对症下药。根据语句的病症及原因,经过认真思考,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动手把错的地方改正。

四检查。改完后还得重读一两遍,看看有毛病的地方是否都修改了,修改的是否恰当,是否保持了句子的愿意……

修改病句练习及答案

修改病句一

1.这是一个快乐、愉快、欢乐的班会。

2.老师忽然渐渐放慢了进度。

3.经过这次外出调查,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4.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5.他那亲切的话语、慈祥的面容,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6.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7.这场球赛的输赢,不仅关系到球队的名声,而是关系到学校的荣誉。

8.看了这次展览,使我有很多感想。

9.只有社会主义,就能救中国。

10.事情发生后,班主任就同班委研究,决定对这个问题进行一次教育。

11.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12.我昨天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

13.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14.目前,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15.小学生从小就要爱读书的习惯。

16.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

17.骄傲自满是学习上的阻碍。

18.这些是唐朝出土的文物。

19.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20.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21.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22.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23.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24.冬天,寒风呼啸着拂面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

25.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26.《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27.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和扩大。

28.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29.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30.报晓的公鸡是起床的信号。

31.我们要认真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32.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33.《小学生语文学习》和《中国少年报》是我最喜欢读的报纸。

34.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和公共财物。

35.任何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

36.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37.稻子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地毯。

38.我忍不住不禁笑了出来。

39.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上锻炼。

40.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修改病句二

1.不管天气十分炎热,大家还是坚持锻炼身体。

2.我已经把连长交给我的任务顺利实行了。

3.经过教育,让受害者擦亮了眼睛,增高了认识。

4.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5.上课时,小华的眼睛不转眼地注视着老师。

6.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和文具就急忙赶回家去。

7.虽然你学习再好,但是没有骄傲的理由。

8.玛莎穿着一件蓝色的风衣和一顶黄色的帽子。

9.经过努力,小东做题马虎的现象比以前进步了。

10.广场上挤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人群。

11.经过治疗,小明的病已经恢复了健康。

12.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3.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

14.颐和园所有的景点,我大部分都游览过。

15.在东北的深山里,土煤窑稀稀疏疏星星点点地到处都是。

16.他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专心地听老师讲课。

17.作文写好以后,我们要学会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

18.在劳动中,我们的双手弄脏了泥土。

19.听到这个消息,我小声地议论起来。

20.这次到会的只有七十二人左右。

21.他的一双手几乎完全冻僵了。

22.校园里种了月季、海棠、梧桐、松柏等很多树木。

23.儿童商店里的玩具真多,有积木、布娃娃、电动小火车、足球等。

24.星期日,同学们带了面包、鸡蛋、苹果、香蕉、炊具和食品去野炊。

25.她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和雪白的衬衣。

26.我今天上午看了一天的书。

27.王平和李华建立了深刻的友谊。

28.现在市场上商品的数量大大提高了。

29.同学们都说,昨天的活动是愉快的一天。

30.展览会开幕的第一天,就有工人、农民、战士、学生和妇女等许多人来参加。

31.直到19世纪的下半叶,才被人发现珊瑚是生活在海里的食肉动物。

32.八国联军侵略我国的时候,烧毁并洗劫了北京西郊的圆明园。

33.他们参观了机械厂和儿童玩具厂后,异口同声地说:“这个厂设备真先进。”

34.去年我国的石油输出量是世界上石油输出最多的国家之一。

35.这几段描写表现了主人公谦逊、朴实的形象。

36.在老师的教育下,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和方法。

37.同学们都炯炯有神地听老师讲课。

38.燕子、啄木鸟和青蛙等益鸟都专吃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

39.今天是我的小表弟五岁诞辰。

40.兰兰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大家感动。

答案

修改病句一

1.去掉“、愉快、欢乐”

2.去掉“忽然”或“渐渐”

3.去掉“经过”

4.去掉“避免”或“不再”

5.“亲切的话语”后加“响在我的耳边”“ 、”改为“,”去掉“ ,”

6.“增加”改为“提高”

7.“而是”改为“而且”

8.去掉“看了”

9.“就”改为“才”

10.“这个问题”改为“同学们”

11.“小兴安岭的夏天”改为“夏天的小兴安岭”

12.“”改为

13.去掉“能否”

14.“提高”改为“加强”

15.“就要”后加“养成”

16.去掉“和三艘军舰”

17.去掉“上”

18.去掉“出土”

19.“猛烈”改为“激烈”

20.“两个英国援建的”改为“英国援建的两个”

21.去掉“一定”

22.去掉“兴冲冲地”

23.去掉“使”

24.去掉“呼啸着”

25.“却”改为“也”

26.去掉“的作者”或者“写的”

27.去掉“和扩大”

28.“浪费”后加“的行为”

29. 去掉“和方法”

30.“报晓的公鸡”改为“公鸡报晓”

31.“纠正”改为“改正”

32.去掉“和提高”

33.去掉“《小学生语文学习》”

34.“和”后加“爱护”

35.去掉“一切”

36.“,”后加“我”

37.“绿色”改为“金黄色”

38.去掉“不禁”

39.去掉“有时”

40.“而且”改为“所以”

修改病句二

1.“不管”改为“尽管”

2.“实行”改为“完成”

3.去掉“让”

4.去掉“不要”

5.去掉“不转眼地”

6.“和”改为“等”

7.“虽然”改为“即使” “但是”改为“也”

8.“和”后加“戴着”

9.“进步”改为“减少”

10.去掉“许许多多”或“数不清”

11.去掉“的病”

12.去掉“在”

13.“,”后加“我”

14.去掉“大部分”

15.去掉“稀稀疏疏”或“星星点点”

16.去掉“聚精会神地”或“专心地”

17.去掉“不正确的”

18.“我们的双手弄脏了泥土”改为“泥土弄脏了我们的双手”

19.“我”改为“我们”

20.去掉“左右”

21.去掉“几乎”

22.“树木”改为“植物”

23.去掉“、足球”

24.去掉“和食品”

25.“和”后加“穿着”

26.去掉“上午”

27.“深刻”改为“深厚”

28.“数量”改为“质量”

29.去掉“的活动”

30.去掉“和妇女”

31.“才被人发现珊瑚”改为“珊瑚才被人发现”

32.“八国”改为“英法”

33.“这”后加“两”

34.去掉“的石油输出量”

35.“形象”改为“性格”

36.“和 ”改为“,改进了学习”

37.“炯炯有神”改为“聚精会神”

38.去掉“和青蛙”

39.“诞辰”改为“生日”

4.《考据、批评与欣赏》练习题附答案 篇四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作者背景: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在今山东)人。早期词风清丽婉约。后期避难江南,国破家亡,词风转向凄苦,但她的诗却充满慷慨悲愤之情。

注释: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shāng)》:“身既死兮神似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翻译:

活着应该做人中的豪杰,死后应该做鬼中的英雄,人们为什么至今还思念项羽,就因为他不苟且偷生回江东。

简析:

本诗写作目的是( 借古讽今 ),借(项羽正气凛然)来讽刺( 宋朝君臣苟且偷生 )

名句赏析——“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宝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kuì)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用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读来句有余味,篇有余意,使人与之共振。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精品赏析:

一、二句“言理”,从生为人杰、死作鬼雄两方面具体说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襟怀高远,极富英豪丈夫之气。“鬼雄”的典故出自《九歌·国殇》篇,意谓为国捐躯的战士的魂魄与众不同,他们在群鬼中也是出类拔萃的英雄,与“人杰”属对工稳,且语意翻进一层。这两句诗不仅撷取了“子魂魄兮为鬼雄”句的成词,还隐括了屈原歌颂卫国将士牺牲精神的深刻含义,从而增加了本诗的讽谕性。

三、四句将“楚汉之争”中的项羽故事,熔冶为诗,语带惋惜,弦外有音,亦十分注意对仗。其中“思项羽”的“思”和“至今”的“今”,对我国人民所熟知的英雄典型项羽充满了赞颂之意,同时还似乎有意提醒人们,女诗人,是在“北兵仓皇南遁”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想到楚霸王的。“过江东”三个字,这在当时来说,应该是一个极为敏感的字眼,而作者却大胆地把它写在这首绝句中,并很巧妙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真可谓神来之笔。秦末项羽和刘邦争帝,最后败退乌江,他感到原来和自己—道驰骋沙场十年的八千吴中子弟已无一人生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因此宁愿拔剑自刎,也不肯过江去抱愧称王。而与项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位自诩“素以社稷为重”的宋高宗,在“靖康之难”以后,从商邱一直逃到杭州,偏安江左一隅,更加萎靡不振,每年搜刮大量钱财向金人称臣纳贡,早已将自己的父兄和千百万在侵略者铁蹄下痛苦呻吟的中原人民统统都置诸脑后了。“知耻近乎勇”,在李清照看来,项羽和赵构相比,一个是江东可去却不愿去,另一个则是不该去而偏去,可耻与可贵的分水岭,委实就在这“去”与“不去”之间。

《夏日绝句》寓批判于咏史,以古鉴今,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假如我们将女诗人的这首诗和她同是在金人入侵以后所写的《上工部尚书胡公》、《浯溪中兴颂碑和张文潜韵二首》,以及“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等断句参照起来读,则会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在她的诗中所表现的那种爱国热忱和对最高封建统治者极为不满的.批判精神。面对“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的严酷现实,李清照也和比她稍后的陆游、辛弃疾等志士仁人一样,以自己激昂慷慨的诗歌正面地反映了他们所生活的那个国破家亡的时代,并抒发了当时大多数正直的知识分子郁结于心的愤懑,表现了他们为抵抗异族入侵、维护祖国统一而奋斗呼号的先锋作用,因而受到后世的肯定和好评。

清人吴乔在《围炉诗话》卷一中说:“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含蓄的手法最易和讽刺相结合,而讽刺又是抨击恶状的最有力的武器。《夏日绝句》以叱咤风云、宁死不屈的项羽与贪生怕死、荒淫误国的赵构相比,虽然在字面上没有一个字提到南宋小朝廷的权奸们,实质上却处处都是嘲弄、讥刺这班昏君庸臣。它“气高而不怒”、“力尽而不露”,特别是“不肯过江东”一句,完全是《春秋》笔法,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狠狠地投掷过去,并击中了赵构之流的要害。

这首诗的含蓄特点,还表现在它的使事用典,都是出于表达一种强烈的政治义愤的需要,而不是“掉书袋”式的为用典而用典。在《夏日绝句》中,无论是热情讴歌《楚辞》中阵亡将士壮烈的牺牲精神,还是突出《史记》中虽处于英雄末路仍视死如归的项羽高大形象,都能信手拈来,暗用其意,自成佳构,并能使读者从中感受到一种悲剧的美、崇高的美,确实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所以这首绝句尽管连续用典,但并不使人产生丝毫饾饤之感。

《夏日绝句》的前半部分借古代卫国英雄的豪迈形象议论人生哲理,把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德“成仁取义”的内容作了通俗而深刻的发挥和阐述。后半部分通过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故实,展现了一幅生动、悲壮的历史画卷。它亦叙亦议,先议后叙,就事论理,并在叙、议的基础上融进了作者关心国家命运的政治激情。这首绝句虽以“议论为诗”,但也不乏形象,而且情和理结合得十分紧密。

另外这首诗不尚词藻、不做作,语言力求自然朴素,看似乎易显豁,实质深厚蕴藉。再加上作者过人的艺术才华和高深的诗歌造诣,还使她注意到将散文化倾向与讲究声律对偶和谐地揉合在一起,诗中虽镶嵌了不少虚词(如“当、亦、至、不”等),但一点也不损害音韵美,因而舒卷自如,诵读起来琅琅上口,简洁明快而富于艺术感染力。

综上所述,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不仅熔铸了自己深沉的爱国思想感情,同时还为这种思想感情的表达选取了恰当完美的艺术形式,从而使这首诗能脍炙人口,成为千古绝唱。

它不但给了当时的人们以很大的鼓舞,还使后世处于相同社会背景之下的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就是在今天,我们读了这首绝句仍然可以感奋不已,无论从人生哲理,还是从爱国主义精神方面都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所以我们说,《夏日绝句》从内容到形式都“确乎是代表宋人特色的好诗”。

[练习]

1.这首诗怀念项羽,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价值观念?

2.试分析这首诗的风格特色。

3、阅读下面三首关于项羽的诗,完成①、②两题。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 (王安石 )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答案: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 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 第三首是从节操(气节)角度来评价的

(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上一篇:事业单位工作简报范文下一篇:物美超市设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