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调研新闻稿

2024-10-29

市长调研新闻稿(精选7篇)

1.市长调研新闻稿 篇一

**镇基本情况及2012年工作打算

首先,我代表镇党委政府汇报一下***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2012年工作思路、重点工作。

***镇是**市区近郊乡镇,全镇辖13个村,205个村民组,15896户,总人口5.5万。全镇地域总面积为238平方公里。农业主导产业为保护地草莓,目前全镇拥有温室大棚12300个,设施农业小区现已达到186个,占地32760亩,年产草莓2340万公斤左右,产值2.8亿元。草莓影响力越来越大。

工业以铸造、机械加工、仪表、服装加工为主,较大的规模企业主要有宝锋轧辊、鸿骏源机械和丽佳服装。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家,工业总产值38.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2.17。近几年,**镇围绕 “两区(新兴工业经济园区、小城镇规划区)一路(**国道)” 靠工业强镇、“两河一域(暖水河上游的小寺河南北两支流及两河之间的区域)” 靠农业富民,“两水(龙凤峪水库、北关水库)一寺(龙凤寺)” 靠旅游活镇的经济发展思路,强力推进招商引资、都市农业和沟域经济。三产均取得了一定成绩。2011年,除财政指标没有完成任务以外,其他经济指标目前均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

***地处**主城区西郊,在“一城两带”发展格局中,1兼容蓝色经济带和绿色经济带双重功能。根据这个功能定

位,镇政府2012年将围绕新兴工业区西拓抓好基础设施建

设,围绕北部绿色涵养区和南部现代都市农业带抓好一、三

产业建设。总体工作思路是:围绕“两区一路、两河一域、两水一寺”的发展战略,加快园区建设,做大做强城郊经济;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强力推进设施农业大规模持续健康发

展;继续强化小城镇、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做

好社会稳定、教育文化卫生以及民生工作,尽早把光明山经

济融入庄河主城区快速发展板块。

主要预期目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5 %,镇

财政可支配财力比上年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0%;实现农民人均收入13000元。

2012年主要工作任务:

一是科学谋划,强势推进蓝色经济带规划建设。按照市

委提出的“三抓”工作理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想方设法

吸纳一批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大、税费收入高的项目到我镇安家落户,去年年底到现在,注册企业7家。

1、都帮物

流、都帮贸易

2、河谷混凝土

3、鑫星海船舶有限公司

4、固

邦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5、**市燃料公司

6、**城德船舶工程

有限公司

7、**福昊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强化园区建设,拓宽企业发展空间。发挥新兴经济工业

园区徐岭镇的旗舰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搞好园区

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规划新修园区道路,完成50亩的征地动迁工作。扩大园区规模,为项目储备提供承载空间,力争完成园区征地500亩,引进工业企业10家。

发展壮大现有企业,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引导 和鼓励发展潜力大的现有工业企业进行规模扩张,引进技术,引进人才,改进生产技术,调整产品结构,促进现有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宝峰、鸿骏源等现有企业扩建为重点,发展壮大现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实现企业产品 的升级换代。

二是突出特色,统筹发展绿色经济带。发挥我镇草莓产业优势,开展农业企业招商活动,做好土地流转。农业招商:一是福佳集团欲投资建设两万亩的生态农庄;二是**万瑞特彩板工程有限公司建设施农业大区,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以此拉动农村经济迅猛发展。

以**高速公路和***国道沿线为重点区域,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以“草莓节”为平台,继续扩大保护地草莓种植规模。建设的重点:一是在邻近市区的村建设2个高标准设施农业大区,打造都市农业区;二是改造扩建我镇现有的老棚区,沿**高速发展沿路经济带;三是实施绿色行动计划,推广草莓新品种和新技术,引导农户大力发展有机草莓,逐步改变农民的生产经营模式,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创新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进一步抓好草莓产业市场化建

设,提升草莓品质,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促进草莓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三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生态保护。认真协调解决**高速公路动迁遗留的实际问题,按进度及时完成高铁动迁工作;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开发沟域经济,发展乡村旅游业。高标准建设好高速公路绿化及土地流转工作。科学规划村屯道路网络,高质量完成“六化”村建设任务。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推进改厕工程,努力营造清新、整洁、舒适的农村环境。实施道路两侧村屯美化改造工程,打造沿路新村庄风貌。以保护市区暖水河水源水质为目标,搞好小寺河南北两支流治理。及时妥善解决土地整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确保工程顺利施工,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四是突出重点建设项目,推进小城镇建设。开发小城镇西区明亮住宅小区20000平方米。完成垃圾转运站、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小城镇东区道路亮化1.5公里。在确保农机大市场按期开业的同时,完成农机大市场二期征地,建设等工作。新建文化休闲广场20000平方米。继续完善农贸市场的服务功能,使农贸市场功能齐全,运行有序。

五是关注、改善民生,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强化低、五保户的动态管理,加大农村低保扩面力度。落实余下的四个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全面完成退伍士兵优待金

调查审批和计生“双情检测”、孕前检查等便民服务工作。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任务,确保参合率达到99.5%以上。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继续开展好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按普九“双高”要求,继续加强教育工作。实施校车安全保障、学校食堂提升工程。

六是健全各项制度,维护社会稳定。以平安创建为载体,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领导,主动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好信访突出问题,确保社会稳定;建立信访工作考核长效机制,认真做好信访接待工作,确保集体访不反弹。对重点上访人员实行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人的“三包”措施,做到责任到人。对随时发生的信访问题不等不靠,关口前移,从源头上消除上访隐患;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好森林防火和学校、企业的消防安全工作。

2.市长调研新闻稿 篇二

会议伊始,高明副市长表示各家公交企业和出租车企业要围绕当前经营现状与改善市民出行环境提出意见、建议。陈宙泉董事长率先发言,他简要介绍了我司上半年工作的主要任务及措施,包括“绿色公交”建设、票价调整调研、优化线网、文明服务竞赛、预约出租车投放、驾校拓展业务等。

陈宙泉董事长还就公交经营面临的几个问题与代表们交流探讨,一是乘坐公交免费群体多且难以辨别,建议推广“一卡通”服务规范管理;二是驾驶员短缺,需要进一步提高待遇;三是新能源车辆投放力度加大,加快充电桩建设进程势在必行。

会议还研究了现阶段出租车行业面临的“专车”挑战与冲击,提出了鼓励发展预约出租车、完善电召平台、建立统一调度中心、适当调整运价、打造差异化服务、增设医院、学校周边泊车位等举措,力求在与“专车”的行业竞争中,取得有效的突破,提升出租车行业整体形象与服务。

3.市长调研新闻稿 篇三

在“中国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展”、“中国国际平板显示器件、设备材料及配套件展”和“中国国际太阳能技术展”展馆,吴志明等一行主要走访了华虹集团、中芯国际、日月光、盛美、睿励、长电科技、东京电子等展位。

调研过程中,吴志明对各展位非常感兴趣,详细了解主要展品的工作原理、创新技术和其他相关信息。

工信部总经济师周子学,周波副市长,市经信委李耀新主任等领导调研“信博会”并参加巡馆活动。

“穿戴式产品的精彩未来”论坛

由华美半导体协会、张江孵化器管理中心、复旦微电子学院和本协会共同举办的张江高科技专题论坛在复旦张江校区举办。

本届论坛主题是“穿戴式产品的精彩未来”。随着谷歌眼镜和苹果手表的横空出世,越来越多的新型可穿戴电子产品浮现出来,半导体科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不断突破传统设计理念,将可穿戴产品的实用性、节能性与轻便、简洁、美观的工业设计结合起来,使它们更具艺术性和竞争性。

论坛主题报告由ARM、智原科技和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的专家做演讲,华美半导体协会的专家还就一些热门话题作了介绍和问答,约百余人参加该论坛。

协会徐秀法、宋海燕副秘书长参加论坛,薛自高级顾问代表协会致辞并向华美半导体协会赠送纪念品。

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召开第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

“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第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召开。有43位常务理事和正副会长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傅文彪会长主持召开。会议听取了蒋守雷秘书长关于“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2013年度工作总结和2014年度工作打算”;宋海燕副秘书长作“2013年度财务收支情况和2014年度财务预算”汇报;孙美玉副秘书长作关于“充实调整协会理事会成员情况”的报告;陶金龙常务副秘书长汇报了“协会2013年度新会员发展情况”。协会高级顾问薛自先生对“2014年海峡两岸(台北)论坛与大陆设备材料产品发布会情况”作了简要汇报。

傅文彪会长充分肯定了协会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付出的努力和作出的贡献。希望所有常务理事单位不断地给协会提建议,持续改进协会工作。傅会长还简要传达了国家新一轮集成电路产业扶持政策:以整机系统为牵引带动集成电路制造、设计、封装、设备、材料整个产业链环节发展。目标2015年达到3500亿元。设计业保证安全可靠,形成10家大的企业集团。主流设计进入28-35纳米,高端封装占30%,关键设备应用12英寸。2025年16-25纳米设计规模量产。政策着眼于中长期,解决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其中,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财政和社会资金投入;落实兼并重组政策;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运用财税和进出口政策扶持关键设备、材料的制造发展等。相信在扶持政策实施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工艺水平将大大提升,跻身国际一流水平。

“基于ATE的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公益培训

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联合上海华岭集成电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集成电路测试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在上海举办了主题为“基于ATE的集成电路测试技术”的公益培训。

上海华岭集成电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刘远华女士及上海华岭集成电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祁建华先生担任主讲嘉宾,与前来参会的从事集成电路产品设计和测试的相关技术人员共同探讨集成电路测试趋势以及基于ATE的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本次培训主要针对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展开介绍,首先对集成电路测试专业技术服务平台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对当前集成电路测试趋势进行分析,最后重点讲述基于ATE的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包括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基础和射频芯片测试技术两个方面,从最基础的测试原理,到实战的项目开发、经验技巧等。培训结束后,部分学员留下向老师咨询了相关问题,并且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

IEEE(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科技文献库开放试用

iGroup与IEEEXplore携手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共同开展IEEE/IETElectronic Library(IEL) 数据库试用活动。试用活动详情:

试用内容为IEL全库:超过160本IEEE期刊与杂志;超过1200种IEEE会议录(每年);超过2400个IEEE现行标准;超过20本IET期刊与杂志;超过20种IET会议录(每年);全文文献超过300多万篇;访问电气电子工程、计算机等多个技术领域全球近1/3的文献;全部文献回溯到1988年,部分历史文献回溯到1872年;期刊均经过同行评审。

活动时间至2014年7月30日。试用访问方式:IP访问。

申请资质要求:来自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的成员单位,均可参加IEL数据库2周免费试用活动。成员单位填写试用申请表格后,将试用表格发送至iel@igroup.com.cn。iGroup与IEEE审核通过后,即可为企业开通试用。详情登录协会网站www.sica.org.cn查询。

SICA协会智能卡专委会工作会议

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智能卡专委会2014年第一次工作会议举行。行业协会领导十分关心智能卡产业的发展,副会长洪斌、常务副秘书长陶金龙、副秘书长徐秀法、孙美玉、高级顾问王龙兴亲自到会指导。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孙美玉首先在会上宣布了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批准的第四届智能卡专委会组成名单。她特别指出,刚刚出台的国务院四号文件,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支持鼓励政策,将为推动我国集成电路发展带来极大的利好。

4.副市长调研企业讲话 篇四

(2012年5月3日)

5月3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率领发改、财政、工信、统计、监察等市直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利用一整天时间,先后到***区、***区调研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并在****产业集聚区召开企业座谈会,认真听取企业代表发言,并就企业提出的困难和问题逐一研究分析,要求有关部门明确责任,限时解决。随后,**副市长在讲话中强调:一要正确认识形势,坚定发展信心。当前国家和地方都遇到了困难,而且这种困难还可能持续很长时间,但我们要看到这与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困难是不一样的。目前只是部分企业和行业出现了困难,80%以上的企业还是有盈利的,只是盈利空间减少了,2008则年是全面的危机;2008年危机时国家迅速出台了救市计划,目前不但没有,而且还在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打压,要想克服困难主要还是靠企业自己。大家一定要坚定信心,化为危机,努力在逆境中锻炼发展能力,在困难中寻找发展机遇。企业能够经过危机的磨练,生存下来发展下去,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也是一件好事。二要适应形势、灵活应对。一个企业不能改变市场就要学会适应市场,既不能改变市场,又不想适应市场,只能自取灭亡。每个企业有每个企业的情况,要根据自省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对策,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如灵

5.邓市长来调研的汇报材料 篇五

资阳市国土资源局(2012年1月30日)

尊敬的全忠市长、荣木常务副市长,各位领导:

龙年伊始,全忠市长、荣木常务副市长及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到我局调研,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我们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极大鞭策和鼓励。我代表全市国土资源战线的同志对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过去5年工作的主要情况

过去5年,全市国土资源局管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的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在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土资源保障服务为中心,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突出“三保”,做了大量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保障发展有力

5年来,全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始终把强化国土资源保障服务作为贯穿各项工作的主线,有力地保证了全市重大基础设施、新兴产业、重大项目、民生工程项目用地。

2006年—2011年,省政府下达我市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1801公顷(不含单独选址项目),全市共获批建设用地7095公顷,其中,独立选址项目用地2383公顷,批次建设用地4712公顷。全市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共793宗,面积2384公顷(市本级220宗,1125公顷,简阳市240宗,596公顷;乐至县142宗,244公顷;安岳县165宗,339公顷;雁江区26宗,81公顷)。

(二)耕地保护成效果显著

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两项指标自省政府纳入目标考核以来,均完成了目标任务。近5年,持续开展土地整理工程,全市完成土地整理项目91个,整理规模约78030公顷,新增耕地约7517公顷。

(三)政府收益明显提高

5年来,全市累计实现土地出让纯收益约30亿元,其中市本级约13亿元,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发展、民生工程等公共事业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

二、2011年工作情况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厅的鼎立支持和指导下,在市级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做到了“保障有力、保护有效、管理规范”,达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个”提升的要求。重点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 2

作:

(一)坚持依法合规有效保障发展用地

1、积极争取省厅用地审批最大的支持

2011年,省政府下达我市常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300公顷。通过积极争取,全市共获批建设用地2006公顷,其中,圈内批次建设用地1209公顷、圈外独立选址项目797公顷(即成渝铁路客运专线项目和遂资眉高速公路项目);获批区位调整面积401公顷,全市全年共获批建设用地2407公顷。

去年,全市共完成土地征收1937公顷。

2、向内挖潜,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潜力

一是彻底清理,摸清家底。结合土地变更调查、卫片执法检查、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和“一张图”工程建设等工作,我们对历年供地情况、土地批准情况、土地储备情况等方面进行彻底清理,该上图全部上图,该建立台账的全部建立台账动态管理,既摸清了家底,也为下一步规范有序管理土地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开展存量土地和闲臵土地清理工作,为盘活土地资源打下基础。

三是研究建立和完善工业用地保障机制。报请市政府出台了《资阳市保障工业用地促进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研究建立工业用地建筑密度、投资强度、单位土地产出率、单位土地税收贡 3

献率等一系列约束性指标体系,从项目可研审查、用地预审、供地规模等环节严格控制,有效避免工业项目恶性圈占土地。建立工业项目准入和退出机制,逐步探索闲臵工业用地收回重新出让路子,激励和鼓励工业企业通过技改等方式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四是开展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在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省政府批准的基础上,开展了全市171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其中:11个重点乡镇级规划编制已完成,报省政府待批;119个一般乡镇级规划编制已完成并通过审批。通过此次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解决了上一轮规划的局限,使全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更进一步科学合理,保证了在2020年以前各类用地不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受到大的制约。

在省国土资源厅大力支持下,我市经国土资源部批准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期评估和适时修改试点城市,即可根据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展的需要,对资阳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定期评估和适时修编。

3、向前创新,充分整合土地资源

一是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作为解决建设用地指标的主要补渠道。全市共申报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31个,预计可获挂钩周转总指标18575亩。已完成“挂钩”项目3个,实现挂钩周转总指标1890亩,其他项目正在启动或 4

实施。

二是依托相关政策,多途径解决用地问题。按照省国土资源厅和省发改委联合下发的《关于作好2011年重点项目用地工作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11‟10号)、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已经省政府批准的城市乡镇批次建设用地进行区位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11‟12号)等政策,通过实施建设用地区位调整等,保障重点项目用地。

三是区别对待、分类保障项目用地。对工业项目,根据轻重缓急和项目建设进度予以保障;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项目,予以全力保障;对农业产业化项目,引导向乡镇集中,服务业向城市集中等方式保障建设用地。

(二)坚持资源保护,坚守耕地红线

1、开展了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划定工作,启动了全市《农村土地整治规划(2010-2020)》的编制工作。

2、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全市耕地保有量稳定在40.61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 33.84公顷,牢牢守住了耕地“红线”。

3、继续推进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启动了6个“金土地工程”项目,整理规模5204公顷,实现新增耕地591公顷。新包装、申报了25个省立项省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土地整理规模 5

22309公顷,项目全部实施可实现新增耕地2205公顷。

(三)坚持市场化配臵资源,提高政府收益

全市实现土地总收入26.4亿元(市本级54741万元;简阳市164942万元;乐至县36546万元;安岳县5531万元;雁江区2080万元),政府收益117311万元(市本级38976万元;简阳市46232万元;乐至县29236万元;安岳县1549万元;雁江区1318万元)。

今年市本级土地出让价款收入目标任务为5亿元,经营性土地价款入库3.1亿元,其中收益2.5亿元,全年完成招拍挂出让土地价款入库5.6亿元。

(四)坚持以信息化建设为抓为手的基础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建立全市统一的“一张图”管理系统,着力构建一张图管地管矿的综合监管平台。

一是推进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颁证工作。全市积极利用土地二次调查工作初步成果,全面启动并扎实推进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三是推进国土资源管理机构改革。根据市政府批复我局的机构“三定”方案和市编批复我局的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方案,对机构职能职责进行了清理,对局职能职责进行了科学整合,把事务 6

性、技术性工作与行政职能分开,实现了规范管理。

四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业务运行机制,全局共完善了72项管理制度。

(五)坚持依法行政,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一是继续推行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扎实开展了土地卫片执法工作,违法用地耕占比由22.59%降至6.43%,降至了问责比(15%)以下。

二是建立完善了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制度,加大对违法用地行为的查处力度,巡查率达86%。市本级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18宗,处罚到位16宗,已交法院强制执行的2宗,查处率100%,结案率100%。发现违法行为制止率100%。没有出现因违法用地用矿引发的人员进京到省集体访的情况。

三是加强信访调处。全年市本级共接待和接收信访事件31起,来访总数59批373 人次,各类信件按时回复率达100%,信访按期办结率达100%。

(六)坚持不懈抓党风廉政建设,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一是全面深入开展“两整治一改革”、“作风建设年”等活动;二是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三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

三、存在的问题

(一)在资阳高速发展中的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二)政府主导下的违法用地比较突出;农村违法用地点多、面广,土地卫片执法的压力巨大。

(三)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四)人员素质不能完全适应资阳高速发展的需要。

(五)国土资源管理基础建设工作跟不上当前管理的需要。

四、2012年工作思路

2012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资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心,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题,以统筹城乡的理念、市场化配臵资源为手段,合理配制土地资源,努力做到在用地保障上有新思路,在耕地保护上有新举措,在资源利用水平上有新提高,在制度创新上有新突破,做到保护资源更加严格规范、保障发展更加持续有力、维护权益更加切实有效、服务社会更加全面优质。保质保量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重点在建立土地管理机制上下功夫,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对违法用地的处理,确保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过关,确保地方政府不被问责、约谈

经近期调查摸底初步核查,2011年全市建设项目新增建设用地面积34690.25亩(耕地24425.3亩),其中,合法面积12409.04亩(耕地8792.04亩),违法面积22281.21亩(耕地 8

15633.26亩),违法用地面积比64.23%,违法用地耕地比64%。从上述初步核查情况看,我市2011年的违法用地与2010相比,面积和比例都有大幅度增长,所有区县都远远超过15%的问责比,2011卫片执法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压力非常巨大,提请市委市政府务必高度重视,若不快速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违法用地比例,明年被国土资源部约谈和问责则难以避免。

为了有效降低新增建设用地违法比例,避免被约谈和问责,我们拟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切实贯彻落实《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健全土地执法监管责任机制的意见》(资府发„2010‟8号),各县(市、区)政府要相应成立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政府“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县(市、区)长和国土资源局局长为具体责任人,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各施其职,坚决遏制和查处土地矿产违法行为,形成国土资源“大家用、大家管”的良好局面。二是加大对违法用地行为的查处整改力度,按照《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查处土地矿产违法行为,该没收、拆除复耕的,坚决予以没收、拆除复耕,该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的,坚决予以移送。三是对国土资源部下发的2011卫片监测图斑中发现的已作场平但未建永久性建(构)筑物且暂不具备后续建设条件的非线性违法用地项目 9

暂不作为新增建设用地进行变更,但务必于2012年6月30日前处事处人履职到位并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完成复耕,拟复耕面积约10000亩。对非国省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且处于城镇以外或边缘地带的小型线性工程变更调查中拟按农村道路处理。四是合理、灵活地运用国土资源部有关政策界限,判断卫片监测图斑的合法性,通过依法对人、对事作出处理后及时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或已批土地区位调整报批等措施,降低违法问责比例,确保全市实现“零问责”。

通过以上措施,力争将我市2011新增建设用地违法耕占比控制在10%以内。

(二)深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一是坚持政府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统一供应土地原则,确保政府对建设用地集中统一管理和供应。任何非法律法规授权的单位均不得行使管理土地的政府职能。

二是坚持“节约、集约、高效”的原则,严格执行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容积率、税收等控制性指标,建立健全工业用地准入、评价、退出、考评机制。实行工业用地规模评审和公示制度。严格执行《两个规范》、《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三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的原则,建立健全土地有

形市场和网络交易市场,并作为建设用地供应的唯一渠道。各类待供建设用地必须纳入政府土地储备库,按市场机制统一管理和供应。土地供应计划和供应结果必须在国土资源部土地市场监测监管系统上予以公示。

四是开展批而未用土地的处理

2006年至2011年全市农用地转用征收(含单独选址项目)面积为7095公顷,供地率为49.82%,批而未用面积为2425.549公顷。2011年农用地转用征收面积为2006公顷,供地率为42.09%。2006年至2011年城市分批次农用地转用征收面积为4712公顷,供地率为42.09%,批而未用面积为2375.1982公顷。其中:市本级为37.2261公顷,雁江区为1014.3839公顷,安岳县为395.1339公顷,乐至县为240.3569公顷,简阳市为688.0974公顷。

具体处理措施:一是各个县(市、区)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合理的留足商住用地做储备,安岳和乐至县各1000亩以内,简阳市和雁江区各在2000亩以内,计6000亩。

二是将剩下的土地29627.973亩通过区位调整来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用地。

(三)建立土地收储机制

完善土地储备管理办法,明确土地收回补偿定价体系;完善土地征收、整理、储备、交易办法,规范土地储备行为。建立土地储备基金,在政府土地收益中按5%的比例提取土地储备基金,土地储备基金实行严格的“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财政监管、统一结算”的管理办法。做实土地储备贷款项目,拓宽土地储备融资渠道,严格储备贷款资金用途管理。贷款收储土地出让价款入库后,优先安排收储土地征地、安臵房建设等成本性资金及土地储备基金,以保证银行贷款本息的按时偿还及安臵房建设的正常推进。

(四)强力推进“挂钩”试点项目

完成28个项目,实现周转指标15100亩,净增耕地1580亩。主要措施:一是组织保证,各县(市、区)政府要高度重视,成立专门领导小组专题研究落实;二是明确责任、分解任务,列出倒排工期;三是政策保障,认真落实征地拆迁补偿安臵政策,兑补偿资金;四是资金保障,采取以立项项目贷款融资,招商引入社会资金,建新区的意向性业主垫资,政府整合投入涉农资金等方式解决资金来源;五是加大宣传力度,按照“政府主导、农民自愿、乡镇负责、各方参与”的原则,鼓励农民积极参与,自愿拆除旧宅复耕;六是市政府目标办要加强督查督办力度,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各县(市、区)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

(五)改进集体土地征收、拆迁办法

建立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及农房拆迁新机制。进一步明确工作范围和职责,形成“大家管、大家用”的共同管理责任机制。市征地中心、市整理中心负责政策把关、用地组卷及方案制定、资金管理、业务指导及监督管理,雁江区行政区域内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及农房拆迁工作分别由开发区管委会、雁江区政府牵头负责。开发区管委会按照市政府确定的管辖范围,牵头负责区域内集体土地的征收、拆迁;除此之外的部分,由雁江区政府牵头负责。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作为征收地拆迁工作的实施主体,在雁江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的领导下,负责辖区内征地拆迁涉及的摸底调查、补偿方案和协议签订等具体事务性工作。

(六)夯实国土资源管理基础工作

一是推进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的国土资源基础工作,在今年8月底前完成全市“一张图”工程;一季度完成资阳市城市规划区“一张图”工程。二是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推进部门之间的地理信息共建共享。三是加强农村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工作,力争在三年内完成全市农村1:500或1:1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工作,建立全市统一的城乡基础信息系统。

(七)加强国土资源管理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提升行政能力。按照“钢班子带铁队伍”的要求,造就一支在土地矿业权审批、供应、交易等问题上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严格执法和监管的干部队伍,全面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行政能力。加强干部管理,建立健全干部轮岗交流制度。采取与省厅、成都市国土资源局互派人员挂职的办法,加强干部的培养和交流。

二是加强作风建设,树立部门良好形象。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把心系群众、服务人民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核心要求,继续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积极开展争创“人民满意单位活动”,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做到依法保障发展、依法保护资源,坚决纠正征地拆迁、资源配臵、工程建设、行政审批、行政执法中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进一步塑造国土资源部门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

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探索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建设,强化有针对性的反腐倡廉制度设计,切实做到教育在先、监督在先、制度在先,坚决查处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合失职、渎职腐败行为。加大审计、巡视监督工作力度,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加强基层国土资源所廉政建设。

五、请求市委市政府帮助解决的问题

(一)关于局机关改革和各县(市、区)局班子建设中的遗 14

留问题。

我局机关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相关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机构改革工作圆满完成,现运转正常,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但涉及过去的遗留问题请求继续关心支持。一是在各县(市、区)局班子建设中,按照干部权限和选拔任用程序,经局党委研究决定任命了部分科级领导干部,由于体制的原因,该部分人员的身份和待遇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二是全市国土系统科级干部上下、横向之间不能相互交流,导致市局的干部不能交流下去,各县(市、区)局干部无法交流上来,即影响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又不利于干部的成长,请求市委市政府领导召集相关部门研究解决。

(二)关于所属事业单位保运转所需资金来源的问题。按照市委编办的批复,我局所属7事业单位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核定编制84名,实有人员79人(含拟公招的16人),无正常的收费项目和资金来源,请求建立资金来源保障的常态机制。

(三)关于加强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的问题。

按照“三定”方案,基层国土资源所为财政全额拨款的副科级事业单位,过去属干部身份的人员均转为参公派驻国土所人员,参公人员任所长需改变身份,符合条件任职条件的人员不愿 15

改变身份担任国土所长,因此,雁江16个片区国土所均未能配所长,请允许参公人员担任所长后可不改变身份。

6.市长调研新闻稿 篇六

尊敬的高市长、赵市长,尊敬的各位领导:

在楚州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党代会和市领导干部大会精神,奋力冲刺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关键时候,各位领导亲临楚州调研、指导工作,帮助我们加快发展步伐,这是对楚州的极大关心和厚爱,我们深受感动、倍受鼓舞。在此,我谨代表楚州人民,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现将我区今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明年工作初步安排汇报如下:

一、今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围绕“振兴崛起、苏北争先”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区、项目支撑”两大战略,继续突出“工业经济再突破、城市形象大提升、镇域经济快崛起”三大重点,全力促进综合实力、发展方式、城市形象、居民生活四个提升,全区经济社会主要指标实现较快增长,项目建设持续突破,城市形象加快提升,民计民生不断改善,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主要指标较快增长。围绕“全力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招商、关键抓投入”工作思路,自加压力,合力攻坚,全区经济保持强劲的跨越赶超势头,主要指标实现了“六个较快增长”:即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收入和利用外资较快增长。1-9月份,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7.55亿元,同比增长24.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5亿元,同比增长23%。1—10月份,完成财政收入24.94亿元,增长4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19亿元,增长51.3%;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5.88

亿元,同比增长2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80元,同比分别增长14.8%和15.78%。实际利用外资在7月份已完成1.57亿美元,提前5个月完成市1.5亿美元任务。

预计到年底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8亿元,较上年增长24.4%;财政收入33.6亿元,增长39.6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9.2亿元,增长40.1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同比增长37.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亿元,同比增长19.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150元,增长14.95%;农民人均纯收入8330元,增长12.48%。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幅均高于市下达目标,将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二)项目建设持续突破。今年以来,通过坚持不懈强攻招商引资,加大项目建设,共实施亿元以上项目67个,其中工业项目31个。工业项目中,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模大、质量好。1-10月份,累计完成工业投入121.36亿元,增长40.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同比增加8个,其中新开工16个(10亿元以上2个),已竣工投产7个。总投资50亿元的燃机发电项目一期工程基本竣工,25公里的出线工程已全线贯通,年内将并网发电。共创草坪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5 亿元,一期16万平方米的厂房全面开工建设,预计项目建筑主体工程年底将全面竣工。投资15亿元的60万吨纯碱项目一期今年元月份成功试产,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投资10亿元的飞翔纸业项目,一期全面投产,二期正在筹划,明年将全面开工建设。越王剑铜管项目9月份已投产;淮鑫纺织项目目前厂房主体基本竣工;双环大伞齿项目增加了一条锻造生产线,一个新的投资过亿元的生产车间进口设备正陆续安装。此外,目前还有一批签约待开工项目,主要有投资10亿元的艾密克机械项目,该项目2亿

元注册资金已到位1.4亿元,目前正在办理审批手续,预计明年一季度可以开工建设;投资1亿美元的建华新型墙体材料项目,已到位注册资金2000多万美元;投资3亿元的汽车诱导终端机以及投资3600万美元的PE管材项目已于近日正式签约。

(三)工业经济稳步提升。把骨干企业作为确保工业经济增长的关键,积极组织区四套班子领导挂钩帮扶,加强用工、用电、融资等方面的服务,促进工业经济稳步发展。1—10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2.2亿元、开票销售101.6亿元、入库税金4.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7%、47.2%和35.5%。前50强企业实现开票销售86.8亿元、入库税金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4%和47.4%,占全区列统工业的比重分别达85.5%和86%,较上年分别提高4.5个和6.9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24户,比上年增加6户;其中超10亿元企业3户,比上年增加2户。列入市监控的36个重大新增长点有35个已经形成,1-10月份累计新增开票销售30.24亿元、新增入库税金1.36亿元,分别占全区列统工业增量的92.8%和127%。1—10月份已新增列统企业20户,年底确保20户以上。1-10月份,开发区企业实现开票销售、入库税收同比分别增长47.4%和37.9%。

(四)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按照“文楚州、景楚州、金楚州”建设要求,坚持“重兵会战新城区、加速融入主城区、全面对接开发区、优化改造老城区”城建思路,已投入68亿元,实施110项城建重点工程。新城建设步伐加快。全面推进“一个核心、四大片区”建设,实施了省道新237楚州段、经一路、纬二路、梁红玉路北延、山阳大道等重点道路工程,新区道路主体框架基本构成。加快建设华厦商务中心、新城商务中心,周恩来红军小学部分竣工并投入使用。马甸高速连接线已基本完成房屋

拆迁工作,部分桥梁结构物已开工。目前在建高层建筑近300幢,节点性、标志性建筑不断涌现。老城改造成效显著。实施了漕运广场遗址保护、上坂街历史街区改造等工程;加快礼字坝西南角地块开发建设,积极推进建华玖珑湾、御水天城、荷湖星城、银河公馆、弘瑞名都等商住小区开发项目;实施里运河东堤、莲花东路道路提升工程,拓宽永怀路,改造后街背巷20多条,疏浚、整治文渠,改善老城区人居环境。文化旅游协调发展。漕运博物馆、河下古镇、淮安府衙景区全面对外开放,提升了楚州乃至淮安的旅游影响力。淮安府署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已通过省级验收,正在进行国家级验收。中国死海水上乐园、沈坤状元府第、茶巷与城河街改造等项目或完成拆迁工作,或即将开工建设。截止10月底,全区共接待游客327.5万人次,同比增长16.1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26亿元,同比增长38.79%。基础保障不断加强。大力推进拆迁安置,共实施20个拆迁项目,动迁居民4411户,拆迁总面积约64万平方米。结合迎接国家卫生城市暗访检查,切实加强城市管理,推进城管创优,较好地解决交通拥堵、马路市场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打造精品示范社区、路段,市民满意度明显提高。

(五)镇域经济快速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大力实施“镇域经济”快崛起战略,城乡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一是高效农业稳步推进。稳定粮食生产,全年在面积比去年减少4.5万亩的情况下,总产仍取得93.6万吨好收成。高效种植、设施农业面积分别达到75.2万亩和16.14万亩,新增13.4万亩和4.8万亩,苏嘴现代农业产业园列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生猪、肉禽、蛋禽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72%、83%和88%;高效渔业比重达72 %。二是乡镇工业逐步壮大。投资51.6亿元,新建标准化厂房55.6万平方米。集中区在建设项目157个,其中新引进

项目138个,竣工投产1000万元以上项目53个。集中区企业实现开票销售71.4亿元。三是镇村建设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投入2.4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3.6万亩。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投入1380多万元,新增一批环卫设施和装备。生态区建设扎实推进,淮城镇、城东乡、席桥镇生态乡镇创建通过了国家级现场考核验收,施河镇双福村、建淮乡张兴村被省环保厅授予“江苏省生态村”称号。年底,所有乡镇将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五是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已投入各类扶贫资金近3200万元,实施各类项目107个,其中省奖补资金984.92万元,新建标准化厂房42幢、近5万平方米,安置贫困户劳动力7000多人,月工资一般在1800元以上;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4451万元;培训贫困劳动力1500人,新增脱贫人口3.8万人,到年底将实现全部脱贫。

(六)民生建设显著加强。具体做到“四优先”:民生投入优先支出。牢固确立“财政再紧也不能紧民生,发展再急也不能轻民生”的理念,优先确保民生投入。今年1—10月份,全区民生投入已达到16.53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68.5%。惠民政策优先落实。全面执行新农保和尊老金制度,新农合、农村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城乡低保、廉租房实现全覆盖。今年已累计发放低保金6170万元、发放救助金2000余万元、发放80周岁以上老年人尊老金923万元。为民实事优先考虑。优先发展教育,投入9985万元,开工建设校舍安全工程项目68个;投入5298万元,建成10所省优质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新建林集、季桥、钦工等乡镇卫生院病房楼、启动了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工程。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87.16万人参加新农合,参合率100%,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完善,在全省率先建成农村15分钟健康服务圈。

文化、体育、人口和计划生育等工作都取得新的成效。深入推进环境整治,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区”。民安工程优先保障。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进一步健全了“大接访、大调解、大防控”机制,畅通了群众利益诉求渠道。积极钝化社会矛盾,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扎实做好敏感时期社会稳控工作,有力地维护了全国“两会”、建党90周年纪念日、省市区党代会、国庆节等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期的社会稳定。强化安全生产,全区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尽管1—10月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较好,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较快增长,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宏观形势对我区的影响越来越凸显,保持经济持续高位增长的压力越来越大。从目前看,最突出的影响有三个方面:一是纺织、电子、建材等行业企业运行困难,少数企业产销下滑,个别企业包括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有可能出现严重问题;二是因房地产收入占财政比重较多,保持财政高位增长难度越来越大;三是个别项目建设受投资主体实力的影响而进展不快。

现在距年底仅有40多天时间,我们将以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党代会和市领导干部大会精神为强大动力,全力以赴抓好当前工作,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确保社会大局稳定。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对照全年目标找差距,找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实行重点突破,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努力冲刺市目标考评一等奖。在单项方面,努力争取全市外资工作、工业经济、文化旅游、社会事业一等奖。二是加大在建的工业、城建等重点项目建设力度,能快则快,能在年内完成的要保质保量的在年内完成。三是尽早安排明年工作,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启动,继续保持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特别是做好项目和民生实事的编排,提前做好各项

工作。四是继续抓好社会稳定工作。重点抓好信访稳定、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兑付、安全生产等。五是充分利用省委、省政府支持淮安、支持楚州发展的政策机遇,积极做好向上对接和争取工作。

二、明年工作的初步安排

目前我们正在认真制订2012年发展计划。在制订计划中,我们立足“两个充分看到”和“坚持三个不动摇”。“两个充分看到”即充分看到明年宏观形势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充分看到目前楚州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机遇;“坚持三个不动摇”:一是坚持既定的发展思路不动摇,突出“三化两提高”(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市化、城乡一体化,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提高社会和谐程度);二是坚持既定的发展目标不动摇,包括“十二五”规划目标、三年镇域经济发展目标、“苏北十强”奋斗目标等;三是坚持楚州持续加快发展信心不动摇,在加快发展中增加经济总量,在扩大总量中促进转型升级,持续保持目前楚州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初定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确保300亿元,增长21%,力争310亿元,增长25%;财政收入确保46亿元,力争50亿元,分别增长37%和48.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确保26亿元,争取29亿元,分别增长35.42%和5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确保140亿元,增长27.27%,力争145亿元,增长31.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确保18088元,增长12%,力争18400元,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确保9300元,增长11.64%,力争9400元,增长12.85%。

主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以猛攻招商引资为重点,争做全市大项目建设排头兵。一是继续大力度推进招商引资,重点突出工业大项目、外

资项目、产业链项目、与楚州现有资源相衔接的项目,力争有一批新的大项目落户楚州。明年全区争取引进3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60个,其中亿元项目30个,10亿元项目3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引进到位资金不少于110亿元。二是加快项目建设,对所有项目突出“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和竣工投产达效率”三大关键,实行领导包干、专人帮办、序时推进,促进项目加快实施。对年内已经竣工投产的亿元项目,将全力保证生产要素,促进尽快达产达效。对计划实施的42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尽快组织实施。特别是抓好投资35亿元的燃机电厂二期项目、投资过10亿元的共创产业园、艾密克机械、热泵盐钙联产、60万吨纯碱二期、飞翔40万吨循环纸二期和投资过两亿元的PE管材、汽车诱导终端机、双环新技改、力博士三期等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三是大力发展外资项目,继续主攻对台招商,优化利用外资产业结构,扩大工业项目、大项目利用外资份额。2012年争取新批注册外资项目50个,其中新批台资项目30个;注册外资到帐确保2亿美元,争取2.5亿美元,其中台资注册到帐率不低与40%,工业到帐率不低于60%。

(二)以特色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一是千方百计提高现有工业园区建设水平。继续推进区经济开发区、国信新能源产业园、井神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新型建材产业园、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等工业园区建设,提升发展水平,做强经济增长板块。最近我们正在筹划建设快递物流园、纺织企业集中区。二是着力扶优扶强骨干企业。强化企业服务,全力保障重点骨干企业满负荷运转。三是全力推进企业创新。积极引导企业不断强化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快建立和完善企业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对企业新上的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和新产品开发项目,给予更优惠的政策支持;帮助企业搭建人

才引进平台,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引导企业通过开展品牌创建活动,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企业形象,提高核心竞争力。明年全区确保销售超亿元品牌达到20个,新创省名牌产品2个,市品牌产品10个,省著名商标2件、市知名商标10件以上。

(三)以新城区建设为重点,加快特色化城市建设。紧抓“东扩南连、三城融合、五区联动”机遇,重点实施规划引领提升、新区形象提升、古城底蕴提升、城市景观提升、现代服务业提升等“五大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明年城市建设确保完成投入160亿元以上,实施城市建设重点项目150项以上,城市化率达到42%。一是加快新区项目建设。全面启动新区服务中心方圆两公里以内的拆迁工程,努力实现该范围内无散居居民。实施广州路、梁红玉路、经四路、经十路、经十一路、莲花东路、纬八路等22项道路新建、拓展和延伸工程,加快城市功能区各项配套项目建设。建设开发区实验中学、勺湖小学新区分校、新安小学新区分校、职教中心、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市民文化中心和休闲广场。建成新区商务中心、华厦商务中心和新区商业中心。二是同层次无缝对接市生态新城和市经济开发区。彻底拆除翔宇大道两侧低矮平房,高品位、高档次规划两侧建筑和景观绿化,打造市商业次中心。启动实施铁路以北的拆迁、道路建设和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全线贯通楚州与市经济开发区鸿海路与广州路对接道路,实现四条通道对接市开发区,使楚州到富士康的时间缩短到五分钟之内。三是加快文化旅游工程建设,打造全省重点旅游度假区。实施河下与吴承恩故居及萧湖的连接工程,丰富河下景区内容,争创两个国家4A级景区;实施北角楼复建、沈坤状元府复建、闻思寺二期、里运河风光带景观改造、淮安府衙军捕厅四期工程等工程。借鉴成都宽窄巷改造模式,实施茶巷和城河街整体改

造,建设城河街旅游商业街。东方死海项目力争明年3月之前开工建设。积极实施白马湖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工程,加快推进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启动建设马甸连接线东侧生态商务会所建设,增强城南片商务服务功能。加快宾馆、休闲娱乐等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努力推进旅游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跨越。四是加快实施一批旧城改造和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项目,科学保护好古城,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特别是抓好安置房建设,明年底要保证今年及之前拆迁居民全部得到安置,确保竣工安置房100万平方米。同时,要加大建设面积,逐步实现先安置后拆迁。

(四)以镇域经济为重点,加快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围绕“十二五”规划和镇域经济三年发展目标,以壮大经济总量、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要任务,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镇域经济快速崛起。一是重抓乡镇工业。推进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全面完成所有乡镇工业集中区规划修编任务,市级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着力扩规模、树形象、出效益,每个工业集中区新增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不少于6个,其它乡镇工业集中区全面拉开道路等基本框架。大力培植列统企业,每个乡镇年内至少新增老口径列统企业3个以上,其中施河、范集、车桥新增6个以上,淮城新增10个以上。二是加快集镇建设。按照“融入全局、扬长避短、彰显特色、错位发展”的思路,加快车桥、范集城市副中心建设和南闸白马湖保护性开发,建设施河、博里等一批示范小城镇,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三是建设现代农业。按照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完善和提高省级苏嘴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档次,规划建设顺河、钦工、茭陵、宋集、流均5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新增设施农业2.5万亩,新增龙头企业40家,新创建3家以上全省示范合作社,新认证

无公害农产品5个、绿色食品3个、有机食品1个。争取与南京有关企业合作,在白马湖建设投资超十亿元的智慧农业产业园区。四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水利建设“五大工程”,着力提升防洪保安能力;加强农村环保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强化村庄建设,提升农村整体面貌。特别是抓七个环境整治示范村建设,在省补助2000万元的基础上,同额配套区补助金,努力打造全省一流的示范村。

(五)以民生保障为重点,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民,继续坚持“四优先”原则,进一步强化民生建设,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组织实施民生工程,着力解决好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等实际问题,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大力发展公共事业。认真实施《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明年全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不断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全力打造文化强区。策应省第十八届运动会,加快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六大工程”,全面推进“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努力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切实加强社会管理。继续开展“六五”普法,提高公民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推进健全社会矛盾调解机制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努力打造“平安楚州”、“法治楚州”。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加强信访问题的排查工作,努力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推行重大事项信访风险评估,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

一步加大隐患排查和治理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三、几点恳请

值此市领导来楚调研、指导工作的机会,恳请市领导帮助协调以下三件事: 1、60万吨纯碱二期项目是我区重点推进的工业大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将分别新增利润、税收1亿元以上。目前该项目还没有得到环保部门批准,恳请市政府协调环保部门尽快批准60万吨纯碱二期项目建设。

2、为加大融资力度,加快楚州特色化城市建设,为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做出贡献,我区正在请东莞证券,以区城市资产经营公司名义申请发行债券,筹措城市建设资金。请市政府帮助协调以下事项:

第一,请市政府确认我区城市资产经营公司不属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范围;第二,请市财政局提供2011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及综合财力统计表给市证券公司;第三,请市城市资产经营公司为我区城市资产经营公司融资提供担保;第四,请市发改委及时帮助提供转省申请。

3、请求市增加楚州2012年城市建设2—3个市区联动项目。对市区联动项目,我们确保拆迁安置工作,项目建设请市支持。建议将我区城西干到改造、经九路北延至市经济开发区道路建设列入市区联动项目建设。

7.市长调研新闻稿 篇七

近日, 成都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罗强先后前往武侯区、青羊区, 就重大项目推进、民生项目建设、文化遗产保护等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文化创意、文博旅游是武侯、青羊两区的特色产业, 罗强十分关心传统产业的产业延伸、产业空间拓展和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调研期间, 罗强来到中国女鞋之都·工厂联盟订货中心, 先后参观了订货中心的接待中心和八楼跨境电商示范基地。工厂联盟订货中心董事长彭军就成都制鞋业和中国女鞋之都发展情况、工厂联盟订货中心“鞋材交易+集中订货+电商运营”“三位一体”运营发展模式等做了详细汇报。

罗强对中国女鞋之都·工厂联盟订货中心在促进传统鞋业转型发展方面的努力表示认可。他指出, 要注重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推进新兴产业倍增聚集, 积极推进工业企业向创新型、研发型、总部型转变。

据悉, 工厂联盟订货中心“三位一体”模式已初见成效, “集中订货”方面, 集聚成都百余家优秀的制鞋工厂永久入驻, 领创“工厂集聚、垂直采购”的“天天订货”模式, 并举办了9次全国性大型订货会, 已吸引来自全球及全国各地的采购商3万余人次莅临采购, 粗略统计共产生1400万双订单, 订单总额超30亿元。“电商运营”方面, 与阿里巴巴合作首个落地项目———阿里巴巴跨境电商示范基地启动打造以来, 已陆续吸引十余家鞋业跨境厂商进驻, 截至目前为止, 出口销售总额已超800万美元。与购途网合作“购途电商孵化基地”已培训学员超过600人次。

目前, 作为“鞋材交易”的落地实施项目, “鞋都·精品鞋材城”招商已全面启动, 获得全国多个鞋材知名厂商青睐。广州地区鞋材厂商陆续组团考察, 成都本土优质鞋材厂商同步积极参与。在各方共同努力下, 这一“互联网+供应链平台”正在逐步搭建, 其完全成型, 将成为成都“更新、更优、更全”的鞋材采购首选地, 为促进成都鞋业转型发展做出更为积极的贡献。

上一篇:打雪仗的300字作文下一篇:感人的作文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