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我从哪里来

2024-09-21

中班教案我从哪里来(精选6篇)

1.中班教案我从哪里来 篇一

《中班我从哪里来教案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我从哪里来教案反思!

(1)中班科学领域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自己从哪里来,是如何长大的。

2、激发幼儿探索自身奥秘的好奇心。

3、教育幼儿爱好妈妈的情感。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幻灯片、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小枕头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老师的肚子和其他老师的肚子有什么不一样。

师:你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吗?

想不想知道你们在妈妈肚子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二、观看视频《我从哪里来》,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

师:小朋友你们在妈妈的肚子里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爸爸和妈妈结婚以后,爸爸把身体里一种叫精子的东西送给了妈妈,和妈妈身体里叫做卵子的东西友好地结合在一起,留在了妈妈肚子里的小房子里,在小房子里一天天长大,这个小房子叫子宫,经历了280天左右,就从妈妈肚子里出来了。

三、出示图片,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

种子—芝麻—花生—葡萄—西瓜

师: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么吃东西的?(靠脐带)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做什么?(刚开始是睡觉,到后来会运动)

四、小游戏《变魔术》,学学宝宝在妈妈肚子里都干些什么。

请幼儿表演:我要做个魔术师,把小朋友们都变回妈妈的肚子里,在妈妈肚子里做个小捣蛋鬼,听我口令(教师语言提示):肚子里的宝宝像个小蚕豆,紧紧地抱成一团,一动也不动。慢慢慢慢长大了些,宝宝说,我要当个拳击手,左边两下嗨嗨,右边两下嗨嗨;我还要学习踢皮球,左边两下,右边两下;我还会生气皱皱眉撅起我的小嘴巴;我还经常舔舔我的小脚丫,揪揪我的小耳朵;好困啊,打个哈欠睡一觉吧。妈妈妈妈我要出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出来出来终于出来了。

五、小宝宝终于出生了,哇真可爱,小宝宝出生了以后就会慢慢长大可以坐起来了。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宝宝是怎样如何长大的。(看电脑图片)宝宝—坐—爬—走—跑。

六、情景剧表演《我来做妈妈》,体验做妈妈的辛苦。

请小朋友每人自己的衣服里塞上一个枕头,跟着老师的台词表演一位怀孕的妈妈。”〈教师按照慢慢起床—小心走路—弯腰打扫卫生—扶着肚子散步—弯腰捡东西—轻轻坐下〉

七、妈妈从怀你们到生出你们一直到把你们抚养这么大付出了很多心血,也很辛苦,你们要如何报答妈妈呢?(幼儿自由讨论)

八、我们小朋友长大了、也懂事了呢!今天回家就请你们大声的把心里话对妈妈叫出来,好不好。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2)中班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妈妈怀孕的过程和感受。

2.体验妈妈怀孕的辛苦,萌发更爱妈妈的情感。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向妈妈了解怀孕时的过程和感受,收集一些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书籍、资料。

2.妈妈怀孕时的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欣赏妈妈怀孕时的ppt

2.说一说妈妈怀孕时是怎样的。

二、了解生长过程

1.了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生长的过程(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通过脐带进行呼吸并吸收营养逐渐长大,9个月后,宝宝就出生了。)

2.小结:我们都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在妈妈肚子里住了9个月,并且慢慢长大。

三、模仿体验

1.幼儿在自己的衣服里面塞上枕头,步行、爬楼梯、奔跑等。

2.小结: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很辛苦,现在我们长大了,懂得了要更爱妈妈。

拓展延伸:

宝宝会在妈妈肚子里做些什么事情呢?幼儿在纸上画下来,并说一说。

活动建议:

1.家园互动,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孩子了解妈妈怀孕的过程和感受。

2.可以借鉴“长高”的诗歌,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妈妈、爸爸把我们带大很艰辛。

3.在语言区里提供有关书籍,了解妈妈的生育过程和宝宝的生长过程。

教学反思

在道德情感中爱是核心,激发幼儿爱的情感是我们重要的社会责任。然而,幼儿爱的情感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而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经验感受和体验来获得的。让幼儿从小知道爱父母和长辈、同伴,老师,养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情感冷漠的习惯,那么长大以后就很难做到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因此,从小加强对独生子女爱的情感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从小培养幼儿有爱心、爱父母、同伴、老师的品质,从小在幼儿心中播下爱的种子,会对孩子一生的幸福产生十分有益的影响。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中,爱的情感不断升华。

中班我从哪里来教案反思这篇文章共6129字。

2.我从哪里来 篇二

“医生叔叔送的!”“垃圾堆里捡来的!”……当时,你一定相信了,可现在,你会翻翻书本、问问老师,还可能和小伙伴们一起“研究研究”。

晓云给大家讲了亚当和夏娃的故事,说夏娃是亚当的一根肋骨。亮亮大叫:“那是童话,不是真的!”张老师从他们身边走过,听到亮亮的叫声,笑着说:“还是我来告诉大家吧!”张老师讲起生命的来源——

生命的来源很奇妙,我们能来到这个世界真是太幸运了。我们的生命、我们的智慧,都是父母给的。生命是如何诞生的呢?小时候,妈妈对我们说是医生送的,是捡来的,那是妈妈不好意思给我们解释,因为生命的诞生涉及了男女的隐私。简单地说,男女成年结婚后,通过性交、妊娠、分娩的过程,新生命就诞生了。新生命的诞生,是精子和卵子的功劳。

先来认识一下精子吧!男性的睾丸产生精子,精子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它50~60微米长,拖着一条长尾巴,就像小蝌蚪一样。妈妈的卵子是球形的,它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可以用肉眼看到,直径约0.1毫米。卵细胞内有卵黄,是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

健康成熟的女性,每个月都能从卵巢排出一个成熟的卵子。这叫排卵。相爱结合的男女发生性行为,男性将精液通过阴茎射入女性阴道,精子沿阴道进入子宫,有些精子会进入输卵管。这时如果正逢女性的排卵期。精子就有机会在输卵管里和卵子相遇结合成为受精卵。受精卵不断分裂,并由输卵管逐渐向子宫移动。分裂后的受精卵发育成胚胎,在子宫内膜上着床,胚胎继续发育成为胎儿。胎儿要在妈妈的子宫里“居住”大约280天,这期间,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与妈妈的子宫内壁相连,从那里获取营养和氧。妈妈怀孕近10个月后,胎儿就成熟了,通过妈妈的阴道分娩出。就这样。新的生命就诞生了。

3.我从哪里来教案 篇三

贾杉琪

活动目标:

1、对自我生命的起源感兴趣,加深对妈妈的爱。

2、知道是妈妈的子宫孕育了自己。

3、初步了解胎儿在子宫内成长的粗浅知识。

活动准备:

1、胎儿在子宫内生长的视频。

2、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图片。

活动过程:

1、设置疑问,引发幼儿思考:我从哪里来?(1)小鸡是从哪里来的?小狗呢?小朋友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妈妈生出来的)

(2)我们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呢?(引导幼儿根据以后经验自由讲述)

2、观察ppt,了解宝宝在母腹中的生活情况:(1)师:在每个妈妈的肚子里都有一间小房子,这间小房子叫‚子宫‛,宝宝出生以前就住在这间‚子宫‛房子里。

(2)出示胎儿在母腹中的解剖图(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摆放)。

(3)师:小宝宝一天天的长大,他没有牙齿,会吃东西吗?不会吃东西怎么长大呢?

(4)组织幼儿讨论,教师小结:‚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还不会吃东西,可宝宝的肚子上有一根长长的带子,叫‘脐带’,妈妈把营养送给脐带,脐带再把营养送给宝宝。宝宝越长越大,‚子宫‛房子快装不下宝宝了,这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5)幼儿议论;师:‚每个妈妈的‘子宫’房子都有一个通向外面的门和走廊,宝宝把妈妈的肚子撑得很疼的时候,就走到医院,在医生的帮助下宝宝就沿着走廊出来了。‛

3、了解小宝宝在子宫内成长的粗浅知识,感受妈妈的辛苦,爱自己的妈妈。

(1)幼儿观察视频,了解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过程,感受生命的神奇。

(2)小结:小宝宝要在妈妈的子宫内生活10个月,他(她)不停地吸收营养,从一个小小的像卵泡一样的东西慢慢长出了头、手脚、五官,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重,最后妈妈的子宫再也装不下他(她)了,小宝宝就出生了。妈妈真辛苦真伟大!

活动延伸:

4.《1 我从哪里来》教案1 篇四

教材简析

教材采用图解的形式,明确告诉学生“我”是从哪儿来的。以此给学生建立一个科学的、正确的生命观。生命世界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着神秘感,对此,他们有很多问题想要解决。“我从哪里来”就是学生常常问到的一个问题。告诉学生生命科学的常识。本课渗透着珍爱生命、敬爱父母、悦纳自己、为自己的成长感到高兴等多层面的教育。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从哪里来”,能从“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引导学生感到生命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如何搜集、整理、运用资料了解孕育生命的过程。

2.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通过体验母亲的辛苦来感悟亲情。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把“我从哪里来”作为研究课题,采用多种形式,搜集整理资料,做调查报告。

2.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的已有认识和感兴趣的话题。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最近,同学们运用以前科学课中学到的方法,把《我从哪里来》作为一个科学课的课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写出了比较详实的调查报告。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我从哪里来”这个课题。

(二)展示资料感受生命来之不易

1.教师:谁愿意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分享给大家?

2.学生展示资料,教师播放课件补充学生资料。(胎儿的形成、试管婴儿、双胞胎)

3.活动:给小宝宝安家。

4.教师适时评价总结出科学的学习方法。(板书:搜集分析运用)

5.教师:通过刚才的交流研讨,你有什么想说的?

第二课时

一、同学们,老师很高兴,你们在研究 “我从哪里来”这个课题时,运用了这么多科学的学习方法,懂得了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因此我们要珍爱自己、欣赏自己。不过在我们成长的同时,不能忘记我们的父母,尤其是妈妈。她在孕育我们时的辛苦,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今天,就让我们来做一个体验游戏,“我做5分钟的妈妈”。

二、游戏体验感受母亲的辛苦

1.教师:同学们的书包大约十几斤,和妈妈怀孕时增加的体重差不多,我们就把书包当作妈妈怀孕时的你,放在前面,一起跟老师来做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注意体会做动作时的感受,还要保护好你的宝宝!

2.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做动作。(坐着吃饭、伸手够东西、低头看脚尖、抬腿上楼梯、弯腰捡东西、弯腰穿鞋)

3.学生根据感受谈体会。

4.教师:我们刚才仅仅做了5分钟的妈妈,就有这么多的感受,想一想,妈妈在孕育我们的这十个月中,有多少个5分钟?这十个月中,妈妈会呕吐、会经常感到疲劳,负担会随着你的长大一天天加重。但是妈妈毫无怨言,即使再辛苦,也是幸福的!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给妈妈听吧!那就大声地说出来吧!

5.学生说心声。

三、总结升华情感

5.中班教案我从哪里来 篇五

一年级《我从哪里来》教案

武汉市武昌区教研培训中心

吴智勤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培养

1、感受生命世界的奇妙,激发对生命的喜爱之情。

2、激发孩子对爸爸妈妈的喜爱和感激之情。(二)行为技能训练

1、初步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

2、初步学习用文字或绘画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三)知识经验积累

1、了解自己的生命由爸爸妈妈共同给予。

2、知道妈妈怀胎9月辛苦孕育了自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爸爸妈妈给予,知道妈妈辛苦孕育了自己。

难点: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喜爱之情和对爸爸妈妈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情景体验法

四、教学准备

1、视频:鸡妈妈孵出小鸡、牛妈妈生小牛的片段。

2、一张全家福照片。

3、学生访谈家长:我出生的那一刻,家人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湖北省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网

五、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揭示教学主题

1、看视频:鸡妈妈孵出小鸡、牛妈妈生小牛的片段。

2、学生交流:小鸡、小牛从哪里来?

3、导入主题:猜一猜,我是从哪儿来的?[板书课题](学生自由回答)

(二)“导航”明理,了解生命孕育过程

1、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本课“平安导航”,思考:我的生命是怎样诞生的?

2、师:读了“平安导航”,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交流[出示父母的结婚照、妈妈怀孕的照片](爸爸妈妈结了婚就成为夫妻,妈妈怀孕了,就有了你们。)

4、教师随机出示教材中各种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① 各阶段胎儿的图片:一个半月、三个月、七个月、九个月。(体会我们在妈妈肚子里慢慢长大。)

师小结:在妈妈的身体里有许多圆球形状神秘的种子,叫卵细胞。在爸爸的身体里有成千上万颗类似小蝌蚪形状的种子,叫精细胞。这千千万万个精细胞和卵细胞,在结合中几乎都壮烈牺牲了,只有一个最棒的精细胞和最棒的卵细胞结合成功了,创造了一个新生命,这个新生命不是别人,正是你。

② 胎盘、脐带图。

在妈妈的肚子里,我们通过什么吸收营养,供自己长大?

湖北省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网

学生看课本图,交流

师小结:宝宝的肚子上有一根带子跟妈妈的身体连在一起,妈妈把自己的营养不断送给宝宝,宝宝就一天天长大了。

5、学生拿出和父母一起拍的照片,同桌互相说说:自己哪些地方长得像爸爸(妈妈)?

(三)乐读“童谣”,提升理解

1、师出示课本中的童谣。

2、师范读后生自由练读,同桌尝试互相背诵。

3、生拍手有感情齐诵。

师小结: 爸爸妈妈创造了你,你生下来就是最棒的。所以你要把自己最棒的地方表现出来。

(四)活动拓展,情感升华

1、听录音:医生伯伯的话(讲述母亲分娩的片段)。体会:妈妈分娩的辛苦,看到新生儿的幸福。

2、(课前访谈,课堂交流)说说:在你出生的那一刻,父母及其他家人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3、写一写或画一画: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回报父母的爱。

六、演练设计

情境模拟体验,感受生命孕育不易

1、师:为了创造一个健康的生命,爸爸每天积极锻炼身体,努力戒烟。妈妈在孕育我的这十个月中,会呕吐,会经常感到疲劳,负 3

湖北省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网

担会随着我的长大一天天加重,但是她却毫无怨言,即使再辛苦,妈妈觉得也是幸福的!

我们在妈妈肚子里时,妈妈有些什么感觉?一起来做一个体验:我来做妈妈

2、请学生每人在自己的衣服里塞一个小书包,跟着老师的提示表演一位怀孕的妈妈。老师进行语言提示,学生依据提示完成相应的动作。

手提东西走路 蹲下系鞋带 上楼梯 弯腰捡东西 轻轻坐下……

3、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妈妈很累,走路、干活都不方便。

6.妈妈,我从哪里来 篇六

“妈妈,我到底是从哪来的?我真怕不是你们亲生的。”

女儿问得那么迫切、那么认真,看得出,她内心对“拣来的恐惧很深很深。我深受感动,忙把女儿搂在怀里说:“丹丹是爸爸妈妈亲生的,一点不会错!妈妈还知道,佳佳、甜甜和小刚都是他们的妈妈亲生的,不要听他们胡说。”

“那为什么他们的爸爸妈妈要撒谎?”“妈妈,我就要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

的确,好奇心促使着他们,越是奇怪、神秘的,他们就越想知道。为了让女儿不再纠缠,我给她做了恰如其分地科学解释。

“孩子,你是爸爸和妈妈结婚以后,在妈妈肚子里长成的。你在妈妈肚子里住过10个月!”

“那我为什么不记得?”

“因为那时你很小很小,最初小到眼睛都看不见,只是一个细胞叫受精卵,后来它开始分裂成2个、4个、8个细胞……,逐渐生长起来,这就叫胚胎。再以后就长出了头颈、身体和四肢,形成了‘胎儿’,妈妈肚子里有一个专给胎儿准备的‘房子’叫子宫,你就在那间房子里住了10个月,长成一个6斤多重的孩子才生出来。”

女儿听得很惊奇,睁大了眼睛,似乎感到不可思议。可她最后,突然醒悟过来说:“妈妈,是不是我也是像咱家的大猫生小猫那样,生出来的?”

这正是我感到难于细说的地方,不料女儿用一个比喻给讲清了。

我忙说:“说的对,好多动物都是一样的,在妈妈肚子里长大的叫‘胎生’:由蛋孵出来的叫‘卵生’,像小鸡、小鸟。”

女儿琢磨一会儿,又问:“那我和爸爸有什么关系呢?你不和他结婚,就不能生我吗?”现在的孩子实在太聪明了。马马虎虎应答是过不了关的。

“女儿问的有道理,没有爸爸是不行的。最初那个单细胞,有妈妈的一半,还要有爸爸的一半,才会成为一个完整的受精卵,才会成为一个新生命,开始生长起来。”

“爸爸怎么会给你一半?”女儿童真的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这就是为什么要结婚了。结了婚,爸爸和妈妈就成了最亲爱的人,爸爸才舍得把那一半给妈妈;只有结婚。才说明两个人决心把生下来的孩子共同养大成人。我和你爸爸都有养育你的责任,你长大了,也有孝敬妈妈和爸爸的义务。”

女儿紧紧搂着我的脖子说:“妈妈,我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肉,我更爱你了!”

正好老公进来,女儿又去亲她爸爸说:“爸爸,我也有你的一半,我更喜欢你了!”

老公好半天才转过神儿来。

从孩子的性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如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少年儿童的性发育已经明显提前。事实上,现在的孩子向你提问“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的时间提前了。而我国对少年进行性教育则相对滞后,因此经常会出现由于性知识缺乏而引发的荒唐事。

当然,我们中国人讲含蓄,像外国人那样动不动就把“性”挂在嘴上,很多人接受不了。大人之间谈话都很少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更何况是跟刚懂事的孩子呢?因此,在我国,父母与子女间对性话题多半采取回避态度。

也许你会认为,青春期以前的幼儿是“无性”的,因此一旦发现孩子对有关“性”的问题产生兴趣,就会大惊小怪。

这是由于缺乏科学知识而产生的偏颇之见。其实,性也是一门科学。当孩子有这方面的求知欲望时,作为家长,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结合科普刊物,用最形象、最通俗的方法,把科学的答案告诉小宝宝,让他们增长知识、健康成长。

上一篇:人教版八年级Unit 2 What’s the matter?下一篇:宿舍文化节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