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党群干群关系的“最后一公里”

2024-11-06

打通党群干群关系的“最后一公里”(16篇)

1.打通党群干群关系的“最后一公里” 篇一

打通医保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以后看病买药不用跑远路了,省时省心还省钱。”近日,家住长沙县黄花镇东塘村72岁的吴清波爹爹少了一桩烦心事:在家门口的村卫生室看病买药可以直接报销,不用跑十公里外的镇卫生院。

吴清波爹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初,东塘村卫生室开通门诊统筹结算以来,他购买了4次药,累计花费408元,医保报销282.5元,报销比例接近70%。“确实方便了不少,特别是年纪较大的村民。”东塘村卫生室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村卫室已结算1800余人次,医保基金结算约12万元。

村卫生室纳入门诊统筹结算一直以来都是医保部门延伸医保服务所面临的难题,去年底至今年以来,长沙县医保局会同卫健、大数据中心等部门,打通政策、管理、信息、监督堵点,率先全省推进村卫生室纳入医保门诊统筹工作。目前,全县已有41家村卫生室纳入门诊统筹结算,其中镇35家、城区6家。累计报销1.4万人次,报销80.66万元,打通了医保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延伸医保服务惠及的区域不止农村。家住星沙街道的王女士,按照原来的政策,需在参保地基层协议医疗机构才能报销,如今在离家更近的湘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就可直接报销。县医保局创新举措,结合城区参保居民居住地与户籍地分离现象较多的实际情况,打通了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医疗门诊统筹报销通道,覆盖城区12万参保居民。

除了在普通门诊统筹领域发力,在特殊门诊领域,长沙县针对慢特病人群范围广、购药报销不便捷的问题,进一步扩大特殊门诊服务协议药店范围,今年以来,新增特殊门诊协议药店36家,目前累计拥有57家特殊门诊药店,服务全县1.5万慢特病人群,实现镇街特殊门诊药店全覆盖。

县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沙县聚焦“小切口”,服务“大民生”,在医保门诊服务领域创新举措,让群众就医报销更便捷:一是“全”,特殊门诊药店镇街实现全覆盖;二是“近”,村卫生室纳入门诊统筹;三是“通”,城区医保门诊实现跨区域结算。后续将逐步实现村卫生室全纳入,同时将逐步探索县域内基层协议医疗机构门诊统筹报销实现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

2.打通党群干群关系的“最后一公里” 篇二

来自顺丰方面的消息显示,5月18日,公司在深圳市揭幕了首家由嘿客新装升级的“顺丰家”,那么,这些升级版的线下实体店在顺丰的产业链中,所担任的角色又有哪些转变?

“在与原来顺丰嘿客合作店内展示、现场下单、常温包裹中转的基础上,顺丰家也可以实现生鲜包裹中转”。顺丰优选方面解释说。

解决电商送货问题将成行业未来核心价值

众所周知,对于整个快递行业而言,如何打通最后的一公里,业界的观点一致寄望在了社区的便利店上,而便利店行业的发展,也逐渐显露出了“抢占社区”的势头,因此,快递与便利店的合作,成了业界的共识。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秘书长裴亮在2015年便利店大会上公开介绍,2014年,便利店的毛利率水平是24.27%,这个水平高于超卖场,有6 0%的企业在开展自有品牌,但销售占比偏低。因此,销售的差距和机会来自商品经营,这也是便利店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如何提升商品的销售和毛利率,是便利店投资的核心要点。

另外,在“互联网+”和O2O方面,裴亮认为,在行业转型当中,便利店能不能把电商的送货上门问题解决好,也许会成为便利店未来的核心价值之一。

在此之前,顺丰以顺丰优选和顺丰嘿客为节点,全线盘活了快递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此次顺丰嘿客的“升级更新”是否意味着,原来的布局发生了变化?

顺丰优选方面人士介绍,“顺丰优选与顺丰家/顺丰嘿客作为顺丰商业的线上、线下平台,协作更加紧密,会员体系打通,营销资源共享,实现双向引流。”

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主办的201 5年便利店大会上,富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杨德宏曾提及,“O2O四个象限商业价值不同。最有价值的就是送餐/生鲜、休闲食品、日用百货、社区配送。”结合这种观点,以及顺丰优选提及的内容可知,“顺丰家”的登场,意味着将承担更多的商业功能,以便为将来公司的利润贡献埋下伏笔。

行业问题难回避服务事项渐现商业功能

不过,裴亮曾介绍,便利店行业存在一定程度的亚健康状况,增长的来源大部分来自外延,门店的增长也达到了22%,这反映了店铺经营的质量;从销售额来看,便利店统计的单店的销售额是4711.6元,日均销保额最低的只有755.5元。反之,超市和大卖场的平均店销售额的最高和最低的比例相差5倍,所以,便利店和超市、实场相比显得比较弱。

因此,承担了更多商业功能的“顺丰家”,未来如何在扩大数量及提高单店利润上,仍面临考验。公开资料显示,在社区服务功能方面,“顺丰家”将为用户提供生活速递类,免费便民类及私人定制类等服务功能,并逐渐增加至逾百项。

此外,顺丰商业整合顺丰资源,自营精选的差异化特色商品,并通过开放平台引入更为丰富的选择,建立线下社区服务店、线上电商平台及其他多个渠道,顺丰家和嘿客,都作为顺丰商业线下社区服务店,顺丰优选作为顺丰商业的线上电商平台,与线下社区服务店相辅相成,合力打造全渠道服务的社区好邻居。

3.安利:打通公益最后一公里 篇三

这是2013年9月24日安利(中国)总裁、安利公益基金会常务副主席黄德荫先生在美国纽约参加“克林顿全球倡议”年会时代表基金会做出的一项“行动承诺 ”。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所涉及的22个省、680个县、9万所学校,还有2600万学生仍面临着营养匮乏的困境。超过70%的孩子每天不得不面临着饿着肚子上课的现实。

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学龄期儿童的营养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不管是官方的政策维护,还是各种公益组织机构的不断助力,一直都在致力于解决这个祖国下一代成长发展的基本问题。从2011年起,中央政府推出了160个亿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每天提供3元钱的营养补助。但是,由于很多学校缺乏厨房等硬件设备,3块钱可能变成一袋面包或者一袋饼干,仍难以变成孩子们期盼的热腾腾的饭菜。厨房问题,成为了制约贫困农村学生营养改善的瓶颈之一。

成长中的孩子不能等

10岁的周晓娟身高还不到1米2,她最大的心愿就是“不用吃咸菜汤、苞谷饭,能够吃上一顿有肉有菜的午餐”。

孩子们一天天在长大,当他们的父母在为城市的建设发展做贡献的时候,他们成长的黄金期已经远远落后于同龄人。成长中的孩子不能等,他们需要一个厨房,一个能真正让营养午餐“落地”,比捐资更“行之有效”的事实载体。“春苗厨房”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安利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的,致力于解决贫困地区孩子们缺乏厨房难以吃上热饭热菜的问题。2011年9月1日,第一所春苗营养厨房在广西百色市田东县新安小学落成,至今春苗营养计划从这里走向了全国13省106个县。 至2013年10月底,1700余所春苗营养厨房已经建成,并全部投入使用。三年来,春苗项目共培训了2000名厨房管理员,近百万儿童吃上了营养午餐。曾经的小灶台,变成宽敞明亮的厨房,蒸饭机、消毒柜等保障了饭菜的干净、卫生。

难走通的公益最后一公里

在公益的道路上,往往难通的就是公益的最后一公里。公益项目落实难,信息公开、执行、监管、后续支援等方面均是门槛。“诈捐门”、“郭美美”、“卢美美”事件,也一度让慈善组织成为“众矢之的”。 而印度的“免费午餐”导致23名学生集体中毒身亡无疑也是一记警钟。

除了在后援建设方面随时跟进之外,为防止这个公益项目的实施因具体落实方面的困难而至搁浅,也为了保障"春苗营养计划"的成效,安利公益基金会建立了项目四级监督体系,其中,志愿者督导是项目特有的监督方式,通过组建一支400余人的志愿者督导队,每年对每所厨房的设备运转、厨房管理、营养餐供应等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并形成督导报告,保障每所厨房可以持续服务当地学校的学生。

4.打通党群干群关系的“最后一公里” 篇四

打通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

——xxxxxx汇报材料

2009年以来,在xxxxxx的正确领导下,我xxxxxxx构实现平稳过渡,顺利转岗,现将近年来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组织转岗培训,确保学习效果。自2009年元月1日税费改革以来,为确保征稽人员尽快适应新工作岗位,实现征稽机构职能转换,人员转岗工作的顺利对接。我所根据省交通厅统一部署,召开转岗培训动员会,制定培训计划,组织人员积极开展转岗前业务技能培训学习工作。同时,以稳定队伍思想为重心,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队伍稳定、人心不散,实现了我县路政管理机构平稳过渡,成功转型。

开展竟聘上岗,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2010年下半年,为进一步调动全所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管理上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晰、任务量化、奖惩严明的管理机制。通过实践探索,结合我所实际,经研究,实行全员竞聘上岗。目的是把群众公认的,政治素质好,工作干劲高,工作效果明显,有朝气、有正气、有锐气的干部推向中层管理岗位。按照竞聘方案和竞聘程序,利用三天的时间,选出了十三位中层领导,并根据股(室)队的职责分工,对全体职工进行了双向选择。按照职能成立了七个路政中队和六个职能股室,制定了《机关股室考核标准》和《路政中队考核标准》,针对一定时间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计分,并对考

核结果予以公示,从而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农村公路路产路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为保障公路畅通,我们开展经常性农村公路路政巡查工作,对农村公路违章行为做到宣传到位、清除及时、保障有力。全年共查处违章占道行为6起,清理建筑材料占道182处共722平方米,清理路障171起,共3730平方米,农村公路超限超载车辆治理工作初见成效。随着干线公路治超力度不断加大,部分超限车辆绕行农村公路,造成农村公路受损严重。为此我所在局党委的统一部署,在市路政处具体指导下,抽调精干力量,将七个路政中队组建成三个中队,分别由三位副所长带队,依法在重点路段开展超限超载车辆治理工作,摸索出执法联动、信息共享、定点与流动相结合的治超治限工作方法,取的明显成效。

深化路政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机制。2011年初,为提高路政管理工作效率,减少行政成本,切实履行保护农村公路路产路权职能,使公路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我所在征得局党委同意,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农村路政管理新方法,主动与县农村公路管理所多次商榷,联合下文,出台了xxxxxxxx。建立了“路政巡查、检查考评、相互联系、通报报告、应急救援”五项制度。在具体操作中我们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理顺工作环节,确保实效。实行路政管理所与农村公路管理所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管养一体化考评小组,每月对全县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情况,进行检查、考评、通报。二是主动沟通,运作顺畅。为调动

各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积极性,使各乡镇人民政府能够重视农村公路管理工作,我们积极向县领导汇报工作,取得支持,会同县政府办领导到各乡(镇)与主要领导见面,争取他们的理解与支持;三是强化督查,严格考核。每月会同县农村公路路网建设暨领导小组成员,针对全县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县农村公路路网建设暨领导小组名义进行通报,督办。三月份以来,我们共举办联席会2次,联合考评4次,通报2次。对全县农村管养工作检查情况以信函形成下发各乡(镇)督促整改。通过管养一体工作化机制有效运作,全县农村公路通行环境明显得到了改善,实现了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由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的有效转变。

5.打通党群干群关系的“最后一公里” 篇五

导语: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宁武县政务服务中心突出岗位特色,提升工作效能,通过一站式服务,打造了高效便民的窗口形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主持人现场:观众朋友大家好,我现在是在宁武县政务服务大厅,我身后的工作人员正在耐心,热情地为群众答疑解惑,办理业务,“权力运行在阳光下”在这里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便民服务。

采访:市民

以前需要好几天才能办下的手续,现在只需要一天,即使当场不能办理的,工作人员也会一次性告知需要提供的材料和注意事项,让我们少跑了很多弯路。

解说:宁武县政务服务中心自2013年6月1日正式运行以来,建立了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和公共政务服务三个政务平台,县工商局、质监局、国土局、食药监局、安监局等50个单位相继入驻,进厅业务达5325项,这些部门将审批事项的咨询、受理、接待、投诉等办事流程不断优化,实现了“一站式”服务,用高效便捷、公开透明、热情周到的服务,温暖着来来往往的百姓,彻底改变了以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窗口行业病。

采访:办事人员

自从这个政务大厅成立以后,好多单位集合在一块办公以后,我感觉到办事人员服务态度相当好,办事热情,周到,手续比以前简化多了,办事效率提高了。

解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宁武县政务服务中心又将原各职能部门分散、分阶段受理的事项,改由中心统一收件、办理,实现一个窗口受理和限时办结,进一步提高了便民服务效率。

采访:宁武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 王喜柱

中心对所有审批服务事项实施“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群众的满意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

解说: 如今,宁武县政务服务中心已经成为群众满意的服务品牌。为方便群众办事,行政审批事项由2012年的168项精简为104项,精简率38.09%,审批时限由原来的33天缩减为现在的12天,比原来缩短了63.5%,截至目前该中心共办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42000余件,建立了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将联系服务群众的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6.打通党群干群关系的“最后一公里” 篇六

“哎呀,人老了记性就是差,身份证都搞忘带,还好这位同志想了办法,帮我把指纹摁了,感谢了哟!”近日,王大娘到打通镇公共服务中心进行养老保险指纹认证时十分动情的说道。

这是打通镇为民办好事的一个缩影,为方便群众,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打通镇结合实际,在打通镇公共服务中心开展“首问负责制”专项活动。截止8月底,打通镇公共服务中心共解决类似群众困难486人次,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7.打通电子政务“最后一公里” 篇七

作为全国六个国家级电子政务顶层设计试点县之一和陕西省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首批六个试点县(区)之一,凤县的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将进一步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

服务县域经济

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

近年来,凤县坚持以政务信息化带动“数字凤县”建设,以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提高政务办事效率和为民办事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庞博告诉记者:“从2005年开始,凤县实施政府内网建设,成功构建了涵盖政务内网系统、凤县政府网站、政务短信系统、政务OA、电子签章的凤县电子政务综合系统,为‘数字凤县’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凤县政府结合实际,不断加强电子政务应用,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强化政务服务。到2011年,县政府公众信息网前后经过4次改版,现在日点击率已达1万人次以上,累计用户访问量突破1500万人次。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工作,凤县电子政务应用开设了陕西省首家群众网上留言,建立了前台受理、后台审核、主管领导签批、部门跟踪落实的制度化管理,截至目前共受理了3200多件群众留言,办复率达95%以上,切实做到了服务于民。

记者了解到,自凤县政府公众信息网开通以来,就不断健全完善网上办事、旅游推介、招商引资等各类服务功能。同时,先后开通了书记、县长信箱和热线电话,开辟政务要闻、乡镇动态、政务督办、服务导航、留言反馈等栏目,方便百姓了解国家、省市以及县上出台各项政策,也为群众及时反映诉求和献言献策创造了良好平台,把网站建设成了商家和群众了解凤县、投资凤县、旅游凤县的“一站式”信息枢纽。

强化政务职能

要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提升各机构办公效率是重要保障。凤县地广人稀,最远的镇距离县城80多公里,以往公文签发都依赖邮寄、传真、电话通知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级政府间的办事效率。为此,凤县政府决定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协同办公。

通过对凤县政府的信息化应用基础进行细致分析和多方考察选型,凤县政府信息中心决定采用用友旗下畅捷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协同办公平台。新办公平台将凤县各乡镇党委、政府,县委和县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纳入其中。

虽然,协同平台的范围已经确定,但是由于各机构的网络建设情况不一,难于统一实施,凤县决定逐步推进、分阶段实施。因此,各单位根据不同情况,做好网络连接工作:已接入党政机关内网的单位,通过内网与平台连接;尚未接入内网的单位,通过拨号方式与平台连接。此外,办公平台兼具数据通信和电子办公功能,已建成局域网的单位,可根据平台提供的数据接口与本单位内部办公系统有机相连;尚未建成局域网的单位,可直接访问平台办公界面实现联网办公。

目前,凤县电子政务统一办公平台系统的公文传送、目标管理和信息共享全部在网上进行,实现电子公文快速传送和处理,改变了传统的纸质办文方式,大大缩短了信息传递时间,提高了行政运转效率和政府服务水平。

“协同办公平台正式投入使用后,在全县104个部门机构、9个乡镇间实现了公文网上传输签办,截至目前共流转各级各类文件4213个,共32万余份,有效解决了凤县人民政府行政审批、目标督办、信息交流、工作协作等多方面的问题。”2012年3月,陕西省凤县政府信息中心副主任庞博表示,政务办公协同平台大幅度提高凤县各级智能部门间的沟通和办事效率,增强了政府行政的透明度和公开度,提高办事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

此外,办公平台系统通过与服务中心、网上政务大厅结合,提高了政府对企业、投资者、公众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方便企业、投资者、公众办事,增强县政府各行政机关的政府服务水平,促进政府从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提升政府的形象。

2012年,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的意见》的指导下,凤县对现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建设统一电子政务平台。庞博透露说:“下一步会将政务协同办公平台与统一电子政务平台进行对接,从而实现电子政务一体化的建设。”目前平台搭建工作已完成,事项梳理、流程疏理工作正在积极实施中。

链接

继续强化县级电子政务建设

8.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篇八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如何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至关重要的是听民声、知民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解民忧。为解决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1、“四风”问题仍对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危害

反对“四风”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落脚点和主要任务,核心问题还是解决好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群众路线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是考验党员干部的关键期。群众路线需要走好,“四风”问题是群众路线“最后一公里”的最大拦路虎。形式主义的主要根源是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和“官本位”思想。弄虚作假,不求实效;好大喜功,欺上瞒下;脱离实际,照搬照套。官僚主义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不愿和群众“坐同一条板凳”,怕给自己添麻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享乐主义主要表现在精神状态上,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在价值取向上,把

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事情多做一点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满腹牢骚;在工作态度上,怕苦怕累,逃避责任,得过且过,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工作,更不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不重实效;在生活方式上,追求“贵族化”,吃喝玩乐,沉湎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奢靡之风表现为豪宅别墅、名车美人。把牢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党员干部是排头兵,是突击队。只有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推动自己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才能进一步密切,基层基础才能进一步夯实。

2、认真剖析整改“最后一公里”问题。剖析和整改是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问题要查得“水落石出”、自我批评要“体无完肤”,道理分析要“鞭辟入里”,整改问题要“入骨入心”。剖析要从深处挖,危害要从大处想,病根要从痛处找,诊疗要对症下药,从重从快,药到病除。要认真分析产生“最后一公里”问题的体制机制原因,切实加以整改。对体制机制上出现的问题,要从深化改革入手,对形成“末梢堵塞”的必须严肃问责。

3、我们要坚持到群众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杜绝宅在办公室里想问题、造思路、搞指挥,要坚持到一线去接地气、知民情、找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深入基层一线的过程中,不但要“身入”更要“心入”,要带着感情下去、带着问题下去、带着责任下去,要能够与基层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连成一体,将基层一线作为改进作风、解决问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主阵地,帮助群

众解决发展上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4、围绕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掩饰、不护短,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从源头化解矛盾、对症下药,逐一解决:及时和相关主管部门沟通,争取政策,逐步解决。总之,解决问题才是我们取信于民的根本

5、转变工作作风,拓宽群众的致富门路。

9.走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篇九

走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1月21日上午出席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并讲话,强调中央关于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部署十分明确,关键是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四风”查找问题、解决问题。要根据第二批活动单位的特点,坚决纠正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脱离群众的问题、服务群众不到位的问题、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下大力气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2013年1月21日新华网)“最后一公里”原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最后的而且是最关键的步骤。蔬菜水果从农田到百姓的餐桌经历很多程序,往往“最后一公里”坐地涨价,老百姓苦不堪言。同样,若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末梢”堵塞,必将危及党的肌体和执政能力。百姓最不满意的是惠民政策始终“走在路上”,服务始终“停在嘴上”,好处没有真正“落在身上”。行政审批难、办事效率低……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老百姓本应得到的实惠大打折扣。因此笔者认为,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根本在于“转作风”。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有序展开,除“四风”、转作风掀起新的高潮。实践表明,只有真正

深入群众,切身感受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深刻认识群众的作用和地位,全面了解了群众的意愿和呼声,才能把转变作风落到实处。而转变作风的根本要求是要有诚恳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搞形式、走过场,或者到群众中去不是虚心向群众学习,而是高高在上,颐指气使,这种态度就不诚恳,就不可能达到转变作风的目的。同样,想起来就到群众中去走一走,想不起来就把联系群众忘在一边,活动来了就到群众中去走一走,活动过了就把联系群众丢在一边,做不到持之以恒,也不可能真正实现作风的转变。通过对照检查、触及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用优良的作风走好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我们亟须做好的时代课题。

10.打通党群干群关系的“最后一公里” 篇十

这些地方与机构纷纷着眼于社区的根本原因,在于社区是现代慈善事业的“最后一公里”。是否能够成功进入社区,对于我国慈善事业的现代化转型至关重要。

社区慈善符合城镇化发展需求

社区慈善的发展符合我国“城镇化”的整体趋势,也反映了我国慈善事业焦点的转移。近两年来,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的整体比例也随之不断增高。据统计,2010年,我国城镇化的比例为49.68%,而到了2014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54.77%。数据的变化,说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大量转移。同时,其也说明着我国主要社会问题的转移。

在此之前,我国的主要社会问题表现为农村贫困人口过多,需要通过国家系统性社会福利的方式加以解决。在这一宏观背景下,作为社会福利体系配套性机制的慈善事业,自然也将主要精力倾向于农村,特别是各类偏远山区、贫困乡镇。

但现如今,由于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走高,农村贫困人口的问题逐渐走弱,而城镇人口配套服务的问题则日渐凸显出来。这其中,既包括城镇新移民社会融入的问题,也包括城市弱势人口,比如残疾人、贫困人口、儿童等的保护与扶助的问题。在这一大背景下,政府开始将社会福利的焦点专注于城镇内的社区,而慈善事业自然也纷纷开始转移注意力,将精力投放到社区。

这一点在广州市尤为明显。广州作为中国的四大一线城市之一,本身就是一个外来移民较多的城市。广州不仅面临新移民融入的问题,还面临社区居民需求多样化,无法通过整齐划一的行政手段加以满足。在认识到这一问题后,广州市政府基于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的整体理念,以“家综中心”为支点,稳步推进社区慈善事业。由此,才出现了广州市各类社区慈善组织及社区慈善项目的井喷。

社区慈善是现代慈善发展方向

社区慈善的发展符合我国慈善事业的现代化转型的整体趋势,也代表着市场机制开始进入我国慈善事业。自2012年以来,随着“政社分开”整体理念的提出,我国的慈善事业正逐步向现代慈善事业转型。

现代慈善事业是一种“批发式慈善”。所谓批发式慈善,指的是慈善事业将不再立足于个案救助,而是将精力投入到社会问题的研究与解决之上,更注重对社会问题根源的化解,而非通过人际慈善的模式缓解社会问题的爆发。这一点也是社区慈善的核心内容。

社区慈善是真正接地气的慈善事业。其深入到城市的最基层,采用现代化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系统性调查社会问题的根源,最终提出合理的解决之道。社区慈善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社区服务之上,而非单纯的个案救助。比如,在广州的社区慈善中,慈善组织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社区服务、理念倡导、技能提升之上,而非传统的捐款捐物。

随着这种行动策略的进一步发展,社区慈善开始出现现代慈善事业的第二个核心特征——“聚能式发展”。所谓聚能式发展,指的是慈善事业开始打通慈善与商业的边界,汇聚全社会的力量,打破“工字形”的社会结构,构建“橄榄形”的社会结构。

在传统慈善形态下,社会的形态是工字形的,即两头大,中间小。这两头分别是传统的非营利性慈善与传统的纯营利性企业。这种形态导致两者的绝对对立,致使双方的资源互不相同,效率低下,社会问题堆积。而在现代慈善形态下,社会的形态将转为橄榄形,即中间大,两头小。这也就是说,在现代慈善形态下社会的“三元结构”:处于两头的维持非营利与营利边界的传统组织逐渐式微,但依旧存在,而打通了商业与慈善边界的组织高速发展,逐渐成为社会的主体。

之所以社区慈善具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是因为社区慈善既是慈善事业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商业的“最后一公里”。在美国,为数众多的社区慈善组织通过与商业企业合作的方式,开展联合公益营销活动,从而实现慈善与商业的共赢。比如,著名的联合之路(United Way)就通过深入为数众多的社区的方式,与众多五百强企业达成合作,从而撬动了商业世界最粗大的那根柱子。

虽然在这方面,广州市的社区慈善尚未达到现代慈善的水平,但其已经有此类的趋势。部分社区组织开始与周边的商业机构达成了合作,并通过商业赞助的方式,启动了公益营销的试水之旅。

三大核心趋势持续发力

对于我国的慈善事业而言,社区慈善将是其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并且,其必将围绕“城镇化慈善、批发式慈善、聚能式慈善”三大核心趋势持续发力。

第一,城镇化慈善。在城镇化慈善方面,虽然随着我国人口红利越过“刘易斯第一拐点”,经济步入“新常态”,但城镇化的整体趋势依旧没有变。所以,在未来数十年间,我国的城镇人口将持续增长,而城市问题占社会福利事业的比重也将不断增大,而慈善事业对城市问题的关注也将不断增长。由此,便会带来一个新的格局,即:城镇内“亚文化社群”成为慈善事业的重中之重,对于这一领域的持续施力也将成为慈善事业的核心议题。

第二,批发式慈善。随着我国慈善事业理念的不断更新,以资助型基金会为代表的一大批现代慈善组织将喷薄而出,而“科学慈善家”也将随之出现。由此,对社会问题开展系统性研究也将成为主要的慈善策略。特别是在社区慈善层面,慈善组织将运用社会学方法,对社区内亚文化社群开展深入调查和研究,并大量借助人口地理学统计数据,做受益群体的科学分析。

第三,聚能式慈善。随着“亚文化社群”的崛起,以及科学慈善的发展,我国的社区将成为吸引商业领域关注的焦点。为了打通商业上的“最后一公里”,它们必然会和慈善组织合作,开展各种类型的公益营销活动。届时,我国的慈善事业将完成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转型,并最终转型成为现代慈善事业。

11.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篇十一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强调:中央关于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部署十分明确,关键是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四风”查找问题、解决问题。要根据第二批活动单位的特点,坚决纠正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脱离群众的问题、服务群众不到位的问题、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下大力气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中,我们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其内涵,切实做到工作务实、作风清廉、一切为民,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什么是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呢?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级领导干部按照要求,走出机关,深入基层,收集民意,解决问题,在一线融洽干部群众的感情。

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就是要解决政策始终“走在路上”,服务始终“停在嘴上”,实惠没有真正“落在身上”的问题。所以,发生“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根本是思想和工作作风上的问题,是服务意识不够的问题,是服务态度不端正的问题,是工作责任心不够的问题。

自2018年6月开始,为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脱贫攻坚扎实开展,我多次与单位扶贫驻村队员下乡开展扶贫工作。

与贫困户深切交谈,“看病花了多少钱?报销后自己还要掏多少?”“帮扶责任人是不是经常过来?”“现在收入主要靠什么?”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困难和问题……”,通过与贫困户深切交谈,了解他们的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帮扶成效,掌握他们的真实情况和现实需求,认真记录贫困户反映的产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为贫困户答疑解惑,帮助他们解开心结。

通过走访,与群众谈心交心,了解群众还有哪些需要,帮扶工作还有哪些不足,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帮扶措施,并确保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其中有两位特困户使我印象深刻,一位是精神不正常的梁挑子,我与驻村干部为其购买了水壶、床、柜子,安装了自来水并安排专人做饭。还有一位刘继松,双目失明,只剩下侄子,但和侄子关系不好,侄子端去饭也不吃。我们的驻村干部就多次到他家中送饭、帮忙打扫卫生。经过无数次的谈心,同意到福利院,这将对他以后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2019年10月份,我单位开展贫困户募捐动员大会,为贫困户募捐衣物、被褥等过冬必需品。我们做到了多渠道多方位筹集物资,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更全面地开展帮扶对接工作。

12.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范文模版) 篇十二

他先后开办了三家公司,研发并最终解决了令全世界快递行业头痛的“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以零盈利登上“福布斯创业榜”(30岁以下的创业者)。据悉,他是全球唯一一个以零盈利上榜的创业者,今年,他只有24岁。

小学时为父母生意做财务报告

应向阳家住西安,父母在西安南二环含光路开了一家“向阳干货批发部”,小小年纪的应向阳十分懂事,休息时他就留在店里帮忙,慢慢变成了父母的得力小伙计。渐渐地,他发现店里存在很多的问题。因为父母很忙,没有时间管理,店里的货物比较杂乱,经常因为保存不当或者过期而造成很大的浪费,有时还会因为账目不明确而和顾客发生冲突。

2001年6月底,期末考试一结束,应向阳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做了一个财务报告交给父亲。有了应向阳的财务报告,父亲对货物的情况一清二楚,什么东西囤太多销路不好,要少进些;什么东西保质期快到了,赶紧做促销;什么东西卖得好,要缺货了……每一个客户的购货清单都一目了然。

学习之余,应向阳还喜欢去书店看书,一看就是一天。除了喜欢看发明家的传记,他还喜欢研究《十万个为什么》,渐渐地也开始捣鼓一些东西。六年级的时候,他把自己心爱的赛车拆掉了,组装成一个带电瓶的风扇和一个抽奖机。这让应向阳尝到了创造的快乐。

大学生才俊,研究出“快递最后一公里”

2009年9月,应向阳考入福建师范大学,读教育科学与技术。2011年11月的一天晚上,应向阳从实验室回到宿舍,一摸口袋,发现钥匙没了。他回到实验室,仍旧没有找到钥匙,只得在实验室熬了一夜。这一晚,做一个能够预防物品丢失的防盗器的设想进入了他的脑海。于是他召集了几个好友一起研究防盗芯片。那段时间,应向阳一有空就往实验室跑,很多时候连饭也来不及吃。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2012年2月,他和同伴们终于研发出了一款蓝牙防盗器。他们立刻申请了专利,接着应向阳开始联系生产厂家,但所有的加工厂都因为他们的学生身份而拒绝了。

应向阳立刻和团队的成员共同注册了一个公司:“蓝影电子”。他们各自从家里借来了一部分钱,工厂也开始了对 “蓝牙防盗器”的加工。

2012年3月的一个下午,团队成员徐坤火急火燎地闯进了实验室,“你们看!这分明是我们的发明啊,但是别人怎么都做出来了?电子城有好多这种产品,我带了一个给你们看看……”应向阳拿过来一看,发现果然是类似的技术,就是说,他们被模仿了,而且在外观设计上比自己做得好,又已经在市场上销售。而他的团队却将主要力量放在技术的研发和改进上,看来产品已经不再有竞争力了。

辛苦了四个月的同伴们一个个跟霜打的茄子一样没了士气。应向阳也元气大伤,他马上联系厂商停止生产。父母借给自己的钱虽然没让还,然而就这样浪费了,应向阳无法原谅自己。但父亲没有责备他,而是鼓励他继续创业。

很快,应向阳带领团队创办了第二家公司“乐动网络”,主要经营体育运动品牌。因为研究需要,应向阳经常从网上购买一些器件,但很多次快递过来时他都忙得脱不开身,为此他没少烦神。身边也有很多朋友有这样的抱怨:快递来的时候自己没有时间去拿,过了这段时间,就只能等第二天了。

应向阳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能不能把快递放在一个像是超市储物柜的地方呢?这样当客户没时间取件的时候,只要能够打开相对应的柜子,就能随时取回自己的快递了。

2012年6月,当应向阳将自己的想法在团队分享的时候,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支持。当下他们就将研发过程和所需要的调研以及最初的市场推广做了详细的计划。

2012年8月,应向阳和同伴们合资注册了第三家公司:“福州友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9月刚一开学,应向阳就在福建师范大学和大学城做了问卷调查。接着他们开始与快递公司接触,进一步了解快递员的派件流程,以及快递员的工资和他们的工作效率等等。但由于很多问题涉及快递公司的隐私,他们不方便透露,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应向阳带着几名团队成员潜入快递公司做起了收派员,通过这种方式收集了更详细的一手资料。

福布斯创业之星的明天更美好

2012年元旦,产品初步研发出来,他们邀请了同学过来试用。当快递员将快件存放进设备终端里时,设备会自动将一个六位数的密码发送到收件人的手机中。小李和小方就是此次志愿做试用的同学,当他们输入了验证码之后,系统又提示他们输入自己的手机号码。分享使用体验的时候,快人快语的小李立刻说:“六位数的验证码已经足够安全,我觉得再输入手机号有点多此一举,一次要输入十七位数字,我都有点不耐烦了。”一旁的小方默默地点头,表示有同感。研发人员将他们的意见记了下来,接下来的几天,找来的试用者们不约而同地提到输入数字太多的问题。于是他们准备再做改进,只要使用验证码即可取件。

第二阶段,产品改进之后就是选网点了。2013年3月,应向阳和几个同伴带着研发的产品示意图跑了不少地方,然而他们常常被误认为是做广告的,被冷漠地赶出来,没有人愿意接收他们的设备做试点。

这时应向阳想起了福建省交通运输厅,那是他在做快递员的时候就已经盯上的“潜在客户”。十几层的办公楼有好几百个工作人员,快递员每次派件时都要登记,收件人取件时又要登记。工作人员不但要核对,还要检查包裹是否有问题。有时候太忙,无法按时通知收件人取件,又会造成了收件人取件延误。

应向阳找到了交通运输厅的物业主管,递交了一份详细的报告说明,主管仔细看了后说:“你们这个设备确实不错,如果在我们大厅安装一个,也会解决我们收快件的很多问题。不过我得先把这事跟领导汇报一下,有了结果我就通知你们。”

一连几天都没有消息,应向阳和几个同伴决定再去一次。这次他们带上了《福建日报》,报纸上刊登了应向阳带领友宝电子公司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信息服务创新大赛暨福建省第六届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中夺得创业类一等奖的消息。

他们又见到上次的主管,主管有点抱歉地说:“我们领导去开会了,要不这样,你们把材料放在这,等领导来了我再给他看。”应向阳一行人只得回去。出了门就有同伴说:“我看不大靠谱,咱们来了两次了,每次都拿领导来推脱,到底怎样也不知道……”一句话把本来就垂头丧气的几个人说得个个唉声叹气。这时,应向阳的电话响了,挂掉电话后他一下子跳起来快活地喊道:“领导同意啦!主管让我们回去详谈呢!”

谈了几分钟后,那个领导说:“你们放在这里的材料我都看了,作为学生,能研究出来这样的设备也不容易,而且我们也确实有这个需要,你们明天就把设备运过来,我们先试用一下吧!”

应向阳担心出问题,赶了一个通宵,从头到尾测试了一遍。第二天,他们找了车把设备小心翼翼地运到了交通运输厅大厅里,还准备了使用须知和合作合同。

这个试点的反响很好,接下来的订单源源不断,快递公司也纷纷联系应向阳谈合作的事情了。

2013年3月13日,应向阳被评选为福布斯创业之星。入选福布斯创业之星给应向阳带来了很大的名气,也给公司带来了不少方便。如今应向阳带领的友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开始正常盈利。一年多来,“友宝”的资产已从成立时注资的50万元发展到350万元,员工也从4人增加到40人,在建网点400多个。

2014年,应向阳24岁,他的创业蓝图正在徐徐打开――“两年内把公司产品和盈利模式打造成熟;再利用两年的时间把产品争取覆盖到全国一二线城市;第五六年时,让产品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让大家在出门时都能看到我们产品带来的便利。”对于未来,应向阳非常乐观。他认为,3年后智能快递终端可以给公司带来20亿左右的收入。

13.以党建为龙头打通“最后一公里” 篇十三

以“三严三实”为标准夯实党建根基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严三实’是新时期党建的精髓。2015年以来,办事处以‘三严三实’为标准,教育约束辖区党员干部,促使他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明确任务,找准方法,提高效率,打通‘最后一公里’。”二七区建中街街道党工委领导如是说。

据了解,2015年以来,二七区建中街街道党工委狠抓党建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约束力。制定了街道工作要点任务分解和目标责任书,与各党支部书记签订履职承诺,健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党组织负责人“第一责任人”制度;开展基层党建工作专题调研:由科级干部任分包社区第一书记,每月到分包社区工作不少于10个工作日;每周召开党建工作例会,每月查阅工作任务进度表,每季度召开交流汇报会,每半年进行一次基层党建专项述职,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监督指导。

二是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夯实提高。扎实推进“四项基础制度”建设,每季度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广使用“一征三议两公开”解决社区问题10余件,并撰写多篇相关调研文章。服务型党组织持续深入。铁道陇海家园社区、幸福社区、淮南社区被评为郑州市“妇女之家”建设示范点;幸福社区“三色”服务体系、保全社区老街坊品牌、交通路社区“一家亲”代办服务站、淮南社区“五心驿站”党员加油中心等特色服务项目趋于成熟。基层党组织有效覆盖。新成立了2个非公党组织,通过购买学习资料、组织学习活动等形式,加大非公投入。同时,15个社区成立了大党委,并组织开展活动20余次,使党的工作有效覆盖辖区800余家企业商户。社区建设富有成效。通过利用闲置空地、盘活原有用地、共建单位支持等方式,共计投入资金300万元对活动场所进行改造提升,辖区14个社区活动场所面积突破500平方米,4个社区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新增活动场所3000余平方米。

三是党员教育管理彰显特色。扎实推进“三严三实”活动,强化思想意识。制定了街道“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党工委骨干领导带头主讲主题党课,对于不能按时参加活动的党员,以“家庭党校”的形式送学上门,自管党员参与率达到85%以上。建立教育阵地,提升学习品质。依托辖区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胡佩兰、2014年度感动中国集体“陇海大院”的核心人物残疾人高新海、全国“最美家庭”马昕家庭等先进典型,打造教育培训阵地,胡佩兰教育基地还成立了胡佩兰爱心医疗队,与残疾人高新海结对帮扶,两大感动中国人物形成爱心联盟。该办事处还被授予省级先进基层党校荣誉称号。丰富活动载体,带动群众参与。开设街道“周五学堂”,邀请省、市、区法律教育、安全卫生、道德模范等各领域专家到辖区授课,办事处先后多次承办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的“百姓宣讲直通车”、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寻城市记忆讲二七故事”启动仪式等各级部门的主题活动。在春节、元宵节、七一、八一、国庆等节假日,联合企业、媒体,开展了30多场趣味运动会、邻居节、红歌赛、文化周、书画展等文体活动,大大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定期组织在职党员开展活动,参加人数达1000余人次,认领完成60余条微心愿;开通“二七建中”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工作动态、活动预报、业务流程等综合信息。

四是干部人才工程彰显激情。充分调动群众工作的积极性。加强对历练干部的管理,分别任命为街道中层副职,分派到经济、社区建设等重点工作中,要求历练干部列席例会、跟班学习,实行点名签到,安排专人负责对其工作完成情况、出勤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人才力量不断优化。全街道14个社区换届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14人、党支部副书记19人,其中专职党务副书记14人,平均年龄44岁,大专及以上学历72人,占70.6%,无论年龄结构还是文化水平均优于上届。另外,街道还拥有17名专业社会工作者。

查摆问题理清思路明确措施

面对取得的成效,二七区建中街街道办事处领导清醒地指出:辖区仍存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不均衡、党建工作特色亮点不够突出、党建与中心工作相互促进还不够紧密、区域化大党建格局思维不够开阔等问题。

目前,办事处领导班子通过认真反思以上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因素,带领办事处广大干群已经形成共识,理清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明确了今后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是认真履职,牢固党建龙头地位。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加大精力投入,做到聚精会神抓党建,坚持党建主体地位不动摇。强化党组织负责人“第一责任人”和“从严治党责任”的落实,与每个基层党组织签订目标责任书,通过周简报、月汇报、季交流的形式督查目标任务落实,确保党建工作常抓不懈。同时,加强对基层党建力量的培训和调动,尤其是专职党务副书记的教育和管理,从思想认识和人员保障上为基层党建工作的提升打好基础。

二是加大投入,提升薄弱党组织基础。针对每个社区的专项服务经费,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分析研判社情民意,并充分利用“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制定切實可行又符合居民切身利益的使用方案,尤其是加大对薄弱社区的投入,努力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改善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档次,使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三是找准结合点,以志愿服务连接中心工作。为增强群众对街道各项工作的认可度、参与度、支持度,提升街道的公信力,加强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渗透力,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将各项中心工作和党建工作有机链接。整合辖区胡佩兰爱心诊所、健康医疗、青少年、法律、党员干部、群众等六大类86支志愿者服务队伍资源,积极开展扶贫助困、科普宣传、法律援助、文明劝导、关爱环境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每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30次,参与群众不少于2000人次。

四是高效便捷,推动“互联网+”特色服务。推动三个智慧郑州试点社区实现“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受惠党员群众不少于500人,提高基层党建服务水平;采取实体服务窗口和网上办事大厅相结合的模式,组建街道、科室、社区三级微信群组,实现网上申报、文件接收办理状态查询、短信提醒等功能,并在便民中心建立集自助表单填报、打印告知单等功能的“网上申报自助服务区”,2016年年底以前实现集预约、答疑、公告、通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高效综合服务体系。

14.最后一公里问题专题调研报告 篇十四

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专题调研报告

为深入开展好党的群众教育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好“四风”问题,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局深入企业开展了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大调研活动。通过实地查看、开展座谈、填写调查问卷等形式,切实了解企业和群众的所思所盼、最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听取他们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找准**服务企业的突破口,以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现将调研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走访调研活动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活动对辖区内的**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进行了走访、座谈和征求意见,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局办证窗口进行了意见征集,共发放《**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征求意见表》意见征求表共19份,收集意见及建议10条。

二、认真梳理分析调研中存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通过座谈了解和征求的意见建议等信息反馈,企业和办证群众对质监的行政服务工作均给予了满意的评价,认为质监工作人员服务和提示做得比较好,能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执法能做到文明执法、亮证执法、阳光执法,无 “吃拿卡要”、“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故意为难企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15.打通党群干群关系的“最后一公里” 篇十五

党的诞生地嘉兴市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秉承“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着眼于打造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以96345党员志愿者服务为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联系服务群众、团结凝聚人心的作用,组织和引导有能力、有特长的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让党员在志愿服务中践行群众路线,让“群众所需有人帮、党员奉献有其岗”,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96345党员志愿服务工作背景及发展情况

为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需求,提升社区服务信息化工作水平,2003年9月,嘉兴市组建了96345社区服务求助中心,开通了“96345”服务热线。2004年9月,以“党在我心中、我在群众中”为主题,依托求助热线成立了嘉兴市96345党员志愿者总站,是由热心公益事业的基层党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从事志愿服务的社会组织。2010年12月,总站升格为嘉兴市党员志愿服务中心,统筹推进全市党员志愿服务工作。目前,志愿服务中心已有5.3万名注册党员志愿者,平均参加志愿服务超过50小时,累计服务群众126万人次。96345社区求助服务中心(党员志愿服务中心)党支部,得到了中央、省市等各级领导的批示肯定和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十大品牌”等80项荣誉。

二、运作模式及实际成效 中心从搭建组织架构、创新活动模式、健全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1.搭建“网络化”党员志愿服务组织构架。一是纵向同步建站。按照区域和行业划分,在市本级和5个县(市)建立6个党员志愿服务总站,下设73个镇(街道)分站,村(社区)根据区域划分责任网格,实现了纵向到底的党员志愿服务组织架构。二是横向专业组队。打破党员组织关系和服务区域的局限,按志愿者的专业特长,以市县两级职能部门牵头组建医疗安康、法律咨询、节能环保、治污治水、金融保险等212支专业服务队。如嘉兴电力“红船服务队”采取“永不落幕”的24小时全天候服务,在群众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同时,以一技之长的“明星”党员个人命名,领衔建立318个专业服务工作室。三是面上按需布点。对接需求和供给,在景区、火车站等人流聚集地和规模较大的社区建立了40个“红立方”党员志愿服务驿站,由所在地的党员志愿服务分站安排党员志愿者进行轮值,提供志愿者招募、民生诉求登记及各类便民服务。每个“红立方”还结合实际需求推出了特色服务,如外籍人士较多的穆河社区推出了翻译服务,极大方便了在此居住的外国友人。

2.创新“立体化”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模式。一是热线求助常态服务。把96345社区服务求助热线作为倾听民意的重要渠道,24小时为群众提供市民生活类、咨询类、事务类、电子商务类和企业服务五大类120多项服务。如,市本级总站工作人员及420家加盟企业和210名社区一技之长服务者已累计受理市民各类求助226万多件次。二是上门入户结对服务。建立残障人士、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信息库,由党员志愿者就近结对帮扶。如市 第一医院分站的党员志愿者王宏智16年如一日,坚持每周上门为社区患风湿性心脏病的老人李玉英义诊,成了老人的“自家人”。实施“一键通”为老服务工程,为1600多名空巢老人安装“一键通”呼叫系统,由就近志愿者提供应急服务,已经成为空巢老人的“生命线”。三是上街下乡集中服务。将每月的25日定为“党员志愿者服务日”,进广场、进社区、进农村联动开展电器维修、健康诊疗、法律援助、政策咨询等集中性便民服务。今年以来,已经累计服务群众11.7万多次。四是点亮心愿个性服务。广泛动员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点亮微心愿?共筑中国梦”活动,依托媒体、“红立方”、网络等平台向社会广泛征集“微心愿”,活动开展以来,在职党员已认领“微心愿”12974个。

3.健全“规范化”党员志愿服务管理机制。一是公开服务承诺。推行服务承诺,党员志愿者接到派单后,统一佩戴“96345”党员志愿者服务证,使用志愿服务logo,承诺在15分钟内到达,服务过程不接受求助者的吃请和赠礼,仅收取材料成本费用,服务完成后请被服务对象填写服务意见反馈单,由总站进行电话回访,全程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强化教育培训。出台《96345党员志愿者培训制度》,整合各类高校、社会培训机构、专业社工组织等资源,强化志愿者岗前培训、专业培训和骨干培训三个环节,递进式提高志愿者素质。如,以中心主任命名的“骆叶青志愿者工作室”,组建了“党员志愿者沙龙”,为志愿者搭建了交友聚会、交流互动、学习借鉴、共同提升的平台,已累计培训志愿者1万多人次。三是注重激励保障。创建“时间银行”,实施“服务积分卡”制度,将党员志愿者的服务时间记录在册,可兑现生活用品、家政服务或者将积分转赠给结对帮扶对象,有效形成了“奉 献-积分-激励-奉献”良性循环机制。同时,与保险公司合作,为注册党员志愿者提供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三、成功经验

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关系,是我市党员志愿服务不断向前发展的成功经验。

1.把握好集中推进与长期坚持的关系。针对“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实际,嘉兴市推行了以“勤奋工作敬业岗”和“服务社会奉献岗”为主要内容的党员“一员双岗”制度。十余年来,党员志愿服务作为“服务社会奉献岗”的主要途径,嘉兴市始终秉承集中推进、长期坚持的原则,在党员志愿者的带动下,使志愿服务走进千家万户,并吸引着更多党员、群众加入到志愿服务队列,依靠的是党员志愿服务平台的建立巩固,志愿者队伍的丰富拓展和各项工作制度、服务机制的不断健全。平台与机制的相互作用,让志愿服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把握好组织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中心整合24小时电话服务热线,开发网络求助、短信求助等方式,丰富完善服务内容,创新活动载体,在服务群众中赢得好口碑,树立品牌影响力。同时,采取严把准入与竞争择优、低偿服务与无偿奉献相结合的加盟企业制度,为居民“量身打造”优质的服务,推动了中心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双赢。

3.把握好帮助群众与教育党员的关系。党员志愿服务将“助人”和“育人”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志愿者意愿,针对不同受助对象开展不同的服务。不仅让党员在“助人”的过程中,体验社会、履行宗旨、实现自身价值,而且进一步拓展了党员日常教育 管理的空间,建立党员柔性教育管理机制,实现了单位和社会党组织对党员的“双重”管理。

4.把握好普遍服务与专业提升的关系。针对许多服务项目专业化要求高的现实,中心特别培育和吸纳了一部分有专业素养的志愿者。同时,为防止把志愿服务做成少数技术精英参与的事业,通过采取“专业社工+党员志愿者”的模式,加强对普通志愿者进行技能的培训,提升志愿服务水平,逐步培育孵化各类公益性社会组织。

四、有益启示

1.96345党员志愿服务模式,契合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把不同层级和不同领域的党员有效组织起来,形成了联系服务群众“规模效应”。针对社会阶层分化、党员队伍结构复杂化和党员流动加快等新变化,打破党员党组织隶属关系和身份限制,依托建立中心、总站、分站以及专业服务队等组织,整合原归属于不同“条”、“块”,分散在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党员,使其担当了“单位人”和“社会人”的双重角色。

2.96345党员志愿服务模式,创新了基层治理的方式方法,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推进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该模式体现了党委政府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理念的转变。依托各类平台,广泛吸纳社会公共机构、个私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体等参与其中,既充分调动了社会主体广泛参与社会事务,维护社会和谐,又直接承担了政府部分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有效缓解了社会治理压力,提高了社会治理能力。

3.96345党员志愿服务模式,顺应了信息化迅猛发展背景,符合党员群众生活方式的转变,以更加简便灵活的方式把党员和 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心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不断完善党员志愿者管理信息系统,先后开通了短信求助、网络服务、空巢老人“一键通”应急呼叫系统等高效便捷的渠道,构建一个覆盖全市的志愿服务平台,实现了志愿服务管理方、供给方、需求方三者间的对接,推动了服务到点到事到人。

4.96345党员志愿服务模式,激活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资源,紧扣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功能定位,体现了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党员志愿服务坚持服务为本的理念,立足于具体事务,将公共服务平台融入其中,拓展了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从城市、居民延伸至农村、农户,最大限度地对接群众需求,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健全关心关爱党员的工作机制,并注重把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

16.淳安国土局:打通监管最后一公里 篇十六

在浙江,一项事关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正在探索之中,改变了原有的国土资源中心所管理体制,作为县(市)国土资源局的派出机构,按乡镇(街道)设置国土资源所,明确乡镇政府(街道)依法承担本行政区域内国土资源保护利用监管之责。这项被称作“一乡一所”的改革,通过简政放权,实现重心下移、权责一致、便民惠民、强化监管。

在杭州地区,淳安县于2015年4月率先完成了“一乡一所”建设。实施半年来,与原来的中心所管理体制相比,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发生了哪些改变?

从中心所到“一乡一所”

淳安县是著名国家级风景区千岛湖所在地,是浙江省面积最大的县,下辖11个镇、12个乡、400多个村庄,面积4427平方公里,人口近40万。“七山半水分半田”,特殊的地理结构让淳安县国土资源管理的两副担子越来越重:一副是坚守生态和耕地两条红线,另一副是作为浙江省欠发达县之一,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迫切要求。如何激励乡镇国土资源所发挥好作用,尤为重要。

“原先全县6个中心所,38名国土员,每个中心所平均要管辖4个乡镇7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国土员一般对口联系一到两个乡镇,交通不便,工作繁多,便民服务、执法监管都跟不上,群众意见很大。”淳安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徐宗强介绍说。

所以,对于“一乡一所”建设这场“及时雨”,淳安县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先后7次召开专题会议,多个层次征求意见。杭州市国土资源局领导也前后5次来淳安开展专题指导。2015年4月,淳安县委常委会下发《“一乡一所”建设实施意见》,明晰了改革路线图。在乡镇国土资源所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上分别进行改进。4月22日,淳安县24个国土资源所授牌成立,而且全部按照有牌子、有印章、有职责、有人员、有场所的“五有”要求正式投入工作。

打通共同责任机制“最后一公里”

按照制度设计,淳安县“一乡一所”的构建实现了国土资源管理责任和人员双下放、双到位。在管理职责上,明确乡镇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违法用地处置、矿产资源管理和地质灾害防治等国土资源保护利用监管负责。乡镇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乡镇分管领导负直接领导责任。在干部管理上,乡镇国土资源所编制内的国土员实行双重管理。

职责下沉到乡镇,国土员跟进到乡镇,对乡镇政府的国土资源监管水平也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建设“一乡一所”后,乡镇国土资源所全力投入到乡镇党委、政府的日常工作中去,发挥了政策宣传员、业务指导员、沟通联络员的作用。

针对前几年卫片执法中物业楼、停车场占用耕地被整改的教训,姜家镇国土资源所主动向镇党委、政府建议,要重点做好农村基础设施选址工作。从2015年5月开始,该镇党委、政府明确村里的基础设施立项前必须经过镇国土资源所审核把关,有效地避免了村集体违法占地现象的发生。

打通执法监察“最后一公里”

过去淳安县各乡镇没有固定的国土管理人员,除了乡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以外,其他人不了解国土政策,不插手违章监管,而国土资源中心所“悬在半空”看不见、叫不应、派不动,乡镇政府在制止违法用地上感觉到难以发力。

“一乡一所”建设后,乡镇党委、政府“肩上有压力,身边有参谋”,对土地执法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程度大为提升。各个乡镇进一步完善了镇、村两级土地监管网络,分片监管、包干负责、责任到人,强化镇包村干部、国土员和土地协管员的联合巡查监管,村党支部书记则成为村里土地管理第一责任人。姜家镇国土资源所所长洪祝军介绍说:“现在,乡镇包村干部每周下村必须把农村私人建房审批监管、防违控违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村国土协管员每周巡查也不能少于两次,各级责任严格考核,实行责任追究。”

乡镇干部的参与有力地补充了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力量,动态巡查的频率、案件查处的力度不断加大,国土违法行为明显下降。2014年1-9月,该县执法巡查发现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行为83起,进入强制拆除程序的历史和新增双违的面积高达113万平方米;今年同期执法巡查及时发现违法用地行为157起,基本都制止在了萌芽状态,进入强拆的面积下降到18万平方米,实现了“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国土信访也比去年同期减少了近2/3。

在姜家镇违法占地违章建筑较为严重的郭村村,17宗共300多平方米存量违建在今年终于得以拆除。在对一起遗留17年的违建房屋实施拆除时,当事人纠集煽动部分村民阻扰执法,场面一度失控。在乡镇政府强有力的组织下,最终强拆行动得到村民的理解,法律的权威也得以维护。同时,姜家镇政府在拆违行动中始终邀请国土资源所对法律文书、处罚依据及处罚过程全程把关,也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

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姜家镇黄桥村庙岭自然村村民方某在2000年建了新房,但是由于村里的失误没有及时提交建房申请,房屋一直没有办证。方某近几年在杭州务工,考虑到补办手续很麻烦,事情就搁置了下来。2015年8月,方某要办理公积金提取,需要提供宅基地证书,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新成立的姜家镇国土资源所打了电话。所里核实方某属于可补办的情形,在村委会的协助下,很快就办结宅基地权证,并给方某邮寄了过去。目前淳安县农村私人建房审批事项下放到乡镇,国土所服务也跟进到乡镇,群众办事不用跑县城、跑中心所,群众反映的国土员“平时见不到,有事找不到”的现象也不复存在。

徐宗强介绍说,原先村民建房从申请到审批要3个月,现在基本上1个月就可以办结;设施农用地审批和土地开发整理选址,实现了随叫随到,即时审核;宅基地发证前期的验收、测绘更加及时。截至2015年10月,淳安县宅基地发证1182宗,发证率达到87%,办结了300多户无房户和1000多户危房户的宅基地审批,占全县无房、危房户总量的36%,全面完成了浙江省厅下达的年度任务。

随着杭黄高铁建设,文昌镇在去年新成立了千岛湖高铁新区管委会,征迁任务格外繁重,“一乡一所”也极大地方便了政府工作的开展,加强了乡镇政府与县国土资源局之间的联系。2015年,杭黄高铁建设需要在该镇使用150亩的临时用地,涉及5个行政村,文昌镇国土资源所1个月内就完成了临时用地的报批。

打通国土所干部管理“最后一公里”

在“一乡一所”制度设计上,淳安县着重消除了国土员的两个后顾之忧。

一是在编制上,淳安县保留了原有的6个中心所的机构,42名国土员编制保持不变,全部放在各中心所,实行专编专用。

二是在政策待遇方面,解决了国土员担心收入降低的忧虑。在干部成长方面,国土所所长纳入乡镇领导班子及县管后备干部选拔使用范围,国土员非领导职务晋升根据乡镇同类干部的标准予以执行落实,主任科员评定可提前5年,解决了他们的政治经济待遇。

实行“一乡一所”后,国土员融入了乡镇政府这个新的团队,经常与乡镇干部一起下乡包村联片走访,掌握每个村国土资源工作第一手情况,有效开展服务和监管工作。2014年1-9月,淳安县反映基层国土所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办事态度等方面的投诉有8件,2015年同期降到3件,国土所的工作效能有了显著提高。

按照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省编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国土资源所建设的意见》,浙江省1200多个国土资源所于2015年6月完成了“一乡一所”设置。可以说,多年来国土资源管理共同责任机制的构建,让乡镇党委、政府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能够从同一个视角看问题,为实施乡镇国土资源所双重管理提供了可能,也是“一乡一所”能够应运而生、稳妥推进的前提。同时,回归乡镇的国土资源所也助力提升共同责任机制的实施效果,打通了服务和监管的“最后一公里”。

上一篇:优秀教师推荐表精彩下一篇:叶剑英纪念园游记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