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制度

2024-07-06

中国教育制度(通用8篇)

1.中国教育制度 篇一

中国教育的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章规定,中国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国家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学制系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由国务院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以及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并保障公民接受职业学校教育或者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

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国家教育考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并由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

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经国家批准设立或者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

国家实行学位制度。学位授予单位依法对达到一定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授予相应的学位,颁发学位证书。

各级人民政府、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开展扫除文盲的教育工作。按照国家规定具有接受扫除文盲教育能力的公民,应当接受扫除文盲的教育。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中国现行教育制度中存在的四大弊端

自从18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之后,中国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便从传统文化学习的文质走向了极端外国文化学习基本全面流氓化,知识分子也不再“学而优则仕”,而是披上知识分子的外衣充当真正的文化流氓。这不仅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悲剧,更是中华民族的悲剧。

从前面的简单论述中我们已经得出一个最基本的结论:中国的一切问题的根源就是中国教育制度。然而,中国教育制度究竟出了哪些问题?根据我们多年的研究,中国教育制度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个方面:

(一)、统考制度

统考制度包括初考制度、中考制度、高考制度、大学英语定级考试制度、职称英语考试制度、公务员考试制度等,这些制度成为束缚中国学子学习的枷锁,也是误导中国人学习的重要因素。在这些制度的约束和误导下,每一个中国人从6岁开始便失去了学习的自由、选择的自由和人生发展的自由,每一个中国人都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人们只会学习课本和考试,相当多的人变成有文凭无文化的“文盲”(进入学术权威或教育权威者甚至就是文化界的流氓和学霸)和人格不健全、缺乏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善于投机钻营和玩弄权术、贪图享乐的知识分子的败类。

(二)、英语学习制度

近二十多年来中国教育制度中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放弃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而进行全民英语教育制度。初考、中考、高考、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职称评定等待无论是什么专业都要考英语,从而使得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在英语学习和考试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头来还是用不上或忘得一干二尽。然而,作为教育基本价值取向的对人的教育(学会如何做人)方面却无人问津。人们从小不仅不重视修身,而且还鄙视有教养者—这是多么怪异的社会现象啊!

在全民英语教育制度下,人们从来不去过问《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春秋》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典籍,更不去从这些文化经典中承接修身之道。

这就是中国教育的悲剧,也是中国人民的悲剧,也是中国文化的悲剧,更是中国社会的悲剧本身及其一切悲剧的根源。

(三)、管学教一体化制度

中国教育中另一个致使性的制度问题就是教学者、研究者和管理者三位一体制度,即在学校里(包括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学术和科研机构)管理位置上的当权者既是教师,同时又是研究者。于是,学校和研究机构就形成了“当官

当教育权威 当学术权威”的利益追逐链。在此利益链中,学校和研究机构成了行政管理者尤其是当权者的天下,他们首先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行政权力,然后利用行政权力给自己评职称(教授和研究员等)、当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导师和各种各样的代表教育权威和学术权威的社会兼职,最后将一切教育权力、和学术权力尽归于自己门下,并将一切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变为自己、家人和朋友可资享受的源泉。而那些真正老老实实从事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底层教师和研究人员却无法得到应得到的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他们只能拿着国家规定的微薄工资去支撑他们的教学、研究和艰辛的,甚至只能默默忍受着当当权者打工仔的苦难。我们的研究还发现,目前教育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下在于教研管三这就是中国目前教育体系中日益严重化的悲剧。

(四)、教学评估制度

教学评估制度的本意在于监督各个高校提高教学质量。但是,事与愿违,教学评估的实施却导致了与其初衷背道而驰的结果:

1、教学评估不是评教学质量,而是评教学设施。

2、教学评估不是评教学水平,而是评准备材料。

3、教学评估误导了教学和科研的价值取向,分散了教师的教学精力和研究者的研究精力,将教师的工作误导到了做表面文章和评估材料的准备上,将研究者的工作误导到了抄袭成果和评估材料上,真正的教学质量和原创性科研成果廖廖无几,教育垃圾反而将真正的教学成果以及它的完成者逐出了教育界,而学术垃圾也反而将真正的学术成果逐出了学术界。

4、按照教学评估标准,几乎所有的高校都为了达标而大量、盲目“引进人才”。为了引进“教授”、“博士”,很多高校给引进的教授、博士以巨额奖励,这些教授、博士实际上并不具备真才实学,有的甚至边做一个教师或研究人员最基本的人品、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都不具备,但他们却一进学校就可以得到数十万元甚至价值近百万元房产、骄车和“科研启动经费”,而真正在一线兢兢业业工作了数年甚至数十年、教学经验丰富、学术研究能力相当强的教师反而受到压制和歧视,如果他们不能成为当权者的奴才,他们甚至连最基本的待遇都得到,更不用说能够得到诸如出版学术研究成果经费等这样的学术资源。

国外的教育

小学:

在小学,孩子在学校大量的时间是在认识字,阅读,老师经常把孩子们带到图书馆,让

他们看各种孩子们喜欢读的书或画册。老师给孩子们讲各种各样的 常识,带领他们参观大自然,了解大自然,讲解做人的道理,怎样懂礼貌,有爱心。直到三四年级以后,才开始学习数学知识,由于这个时候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比较 成熟了,学习的速度就比较快。在小学阶段,国外的孩子阅读的量要远远多于我们国内的孩子,而花在数学上的时间远没有我们国内的多。所以,和我们国内相比,国外的孩子比较成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比较强,而数学的基础知识没有我们学的深,学的那么多。

中学:

学生的课外活动非常多,初中才学我们国内小学五六年所学的数学,但是他们阅读量非常大,老师并不阻止孩子们交男女朋友,某种程度上是在引导和鼓励他们这样做。

很多西方国家高中课程里就有不少选修课供学生选择,而主修的课程并不多。选修课程种类很多,第二外语、艺术和戏剧、音乐、计算机、商课、建筑设 计、饮食健康教育等,还有一些国内高中必修的课程却被纳入他们选修课程,如:历史、地理、化学、生物等。选修课程是给上大学打基础,提早引起孩子对专业课 的兴趣,所以一般情况下,选修的课程都不难。不过,即使学生在报考大学选专业的时候,如果申请的专业跟高中的课程不相符,只要有足够的理由说明并有优秀的 成绩,换专业也非常容易,总之,国外的教育更人性化。几乎所有人都听说国外的学生压力小,这个压力小主要体现在课时少、作业少、竞争不那么激烈,考试压力小等方面。在西方的教育体制下,学生学习到 深夜,或者补课,参加课外辅导提高班等,绝对不是一个普遍现象。我的一个朋友的孩子今年上初三,每次拜访他的时候都没见过他学习,听朋友说,孩子回家前基 本上把作业都写完了。业余时间,孩子学钢琴,曲棍球和舞台剧表演。我总是能从那个活泼爱笑多才多艺的小绅士的身上看到希望。这跟我回国后看到学校的学生感 觉很不同。我没有具体算过西方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在学习上平均花多少时间,但一定远远少于国内学生学习的时间。可是,真正比起社会适应能力,个人素质,和快 乐程度等,我们却远远落后。

大学:

在国外,大一第一堂人力资源的课上,老师无意问起了谁打过工(这里包括兼职工作和志愿者工作),一个坐100多人的课堂上,50%以上的人都举 起了手,那个时候他们才18岁。国外高中的压力远远小于国内3年苦涩艰辛的学习生涯,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培养自己的爱好,或者参与社会实践。大学期间,绝大 多数的学生都会有兼职工作,几乎每个学校的学生会都很活跃,有各种各样的组织供学生选择,学校还有career center,称之为职业中心,为学生提供在读和毕业后的就业辅导和各种工作机会。相比较,国外的教育理念和硬软件设施培养出了更高素质的毕业生们。在国 外,读研究生的本地学生非常少,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通过更高的学历来找到很好的工作,(当然也有学生继续钻研深造的例子,这些人完全是出于兴趣,将来出成 绩的比率就很大),所以读研究生的大部分都是外国学生,中国学生居多,尤其是商科这样的热门专业,一个班上80%以上都是国际学生,中国学生占其中的 80%都不足为奇。

2.中国教育制度 篇二

关键词:美国高校,捐赠,启示

近些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成本的提高, 世界各国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经费的增长率逐渐下降, 教育经费不足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同时也成为了限制各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继续扩大与发展的主要问题。因而, 多来源多方式的教育资金筹集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高校关注的焦点。为解决高校资金不足问题, 争取社会捐赠成为了一些发达国家, 尤其是美国的许多高等大学普遍采用的渠道之一。显而易见, 社会捐赠在美国高校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将对美国高校的教育捐赠制度的现状及成功因素进行研究, 以期能为我国高校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有所启示。

一、美国高校教育捐赠的历史及现状

美国高等教育捐赠历史悠久, 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哈佛大学建校的时候。约翰·哈佛, 马萨诸塞州查尔斯城的一名牧师, 1638年因病去世, 死前他将自己的图书、300卷文书资料及一半房地产约合780英镑, 捐给剑桥学院。为了纪念他, 学院改名为哈佛学院, 即后来的哈佛大学。在这件事情的影响下, 一批院校随后相继建立。1701年, 耶鲁捐赠建立教会学校, 后改名为耶鲁学院;1865年, 康乃尔捐助创办了康乃尔大学;1892年, 洛克菲勒捐赠建立了芝加哥大学。这些都成为了美国社会各界人士开创捐赠美国高等教育的先河, 并极大促进了美国捐赠事业的发展。从此, 高等教育的社会捐赠逐渐成为了美国社会一种保持多年的优良传统。

美国高校的教育经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政府拨款、学生交纳的学费和杂费, 以及来自各个组织及个人的捐赠。在这其中, 来自企业、基金会、校友、慈善机构的捐赠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来源。其他捐赠的主体也有来自宗教、学生父母、普通群众等。近些年, 美国高校有一个明显的发展趋势, 即捐赠收入在高校资金来源中的份额逐步提升。

二、美国高校捐赠事业成功的外部、内部因素

(一) 外部因素

美国是一个由清教徒建立起来的移民国家, 基督教义的宗旨深深扎根于美国人民的心里。基督教所提倡的关于慈善事业的观念对鼓励公益捐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并且成为了美国社会的优良传统。在这种教义的影响下, 人民大众, 无论富人还是穷人, 普遍都形成了热衷于社会捐赠的良好传统。正如此, 美国形成了一种对高校进行捐赠的氛围与传统。据统计, 每年的捐赠数额约有85%来自美国民众, 10%来自公司企业, 5%来自大型基金会。作为一种优良传统, 社会捐赠已经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 鉴于此, 美国捐赠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美国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重视教育立法, 每次重要的变革都以法律的形式予以保障。在关于美国教育捐赠方面, 为了鼓励激发大众捐赠及顺利开展捐赠活动, 一系列法律法规已经建立, 《统一普通信托基金法》《美国非营利法人示范法》《美国慈善捐赠法》等。社会捐赠行为有了法律依据后, 捐赠者的权利和义务都得到了详尽的规定。不仅如此, 美国还对捐赠人进行了税收减免政策, 从客观上鼓励了捐赠人的捐赠热情。自1909年起, 美国对在宗教、文化、教育、社会救济方面有过慈善捐赠经历的企业公司减免所得税。1917年, 美国政府出台了免税措施来鼓励捐赠。它一方面鼓励富人捐赠, 另一方面也鼓励普通人捐赠, 以减免自己的所得税。这个鼓励性政策最终渗入到美国社会中并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二) 内部因素

美国高等教育捐赠事业发展如此之好, 除了社会文化、政府政策法规等外部因素外, 高校自身的一些积极因素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校要想争取到更多的捐赠, 一定要提升自己的办学质量和提高学校声誉名气。在美国, 教学质量越好, 声誉越大, 就越是能吸引到捐赠人的垂青。捐赠人也倾向于选择名气较大的高校作为捐赠对象, 以此提高自己的社会影响力。高校吸引外部各项捐款也是靠自身的办学质量、工作业绩、声誉名望等因素。学校不仅重视对外宣传工作, 同时也重视大学的经营, 善待已经在校的学生, 把在校学生当成未来的捐赠者对待。

在美国, 高校的校长不仅在学术方面能力突出, 是某一学术领域的权威, 同时也应具备卓越的管理才能、社交能力及人格魅力。但是, 除了上述素质外, 美国高校校长还需要具备另一种能力——争取社会捐赠的能力。美国高校校长任期内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亲自出去宣传学校, 争取大量的社会捐赠来发展本校。这项工作做得好坏也成为了衡量校长任期内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是美国高等教育史上最成功的募捐人之一, 因此, 他拥有一个“募捐大王”的称号。他采用的主要方式为大规模、长时间的筹资运动, 他所筹集到的巨额资金最终促进了哈佛在学术方面长久的繁荣。康奈尔大学前校长罗兹, 又被称为“募捐大师”, 也是一位在募捐方面成就卓越的校长。他退休后出版了《为高等教育成功地集资》一书。在书中, 将自己多年的募捐经验总结出来, 将筹款的方式和技巧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高校校长, 作为学校的领导者, 他的作用和社会影响力是无穷的。

美国的高等教育捐赠历史悠久, 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相应的筹款机构与组织, 如基金会, 并由专职人员管理组织学校的筹资活动, 以使学校的筹集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有领导地依次开展。美国许多高校都建立了学校发展部, 该机构通常由副校长负责领导, 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筹措资金。以纽约大学为例, 该校设立学校发展部, 由一名副校长领导, 学校发展部下设集资处、基金会集资处和个人集资处, 确保了该校募集资金工作的有效开展。很多学校下设金融管理公司对募集到的资金进行投资, 从而最大化了捐赠资金的保值、增值, 保障了学校的收益, 同时也使大学获得稳定的财政收入。

美国非常重视校友文化, 所谓校友文化, 简单地说是校友以各种方式回馈回报母校。但是这种回馈是双向的, 作为校方, 一定会有固定常设的校友机构在平时与校友保持密切联系, 包括信函、电子邮件、电话询问、当面访问、邀请来校参加活动等。校友捐赠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 也是高校资金的重要来源。美国高校常会邀请校友返校参加校内一些访问活动。例如毕业典礼, 学校会邀请优秀的毕业生校友发表演讲, 努力将这种校友精神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各界毕业生之中。耶鲁大学专门设了校友日, 定期出版校友周刊, 来搭建校友与母校之间的桥梁, 达到紧密联系校友的作用。

三、我国高校捐赠事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 我国社会政治经济高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这些都为社会捐赠的发展创造了便利的社会条件。我国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对社会捐赠予以重视, 一些高校成立了向社会筹措办学资金的专门机构, 如董事会、发展委员会、教育基金会或校友会。在市场经济这样的大环境下, 一些公司企业也认识到了向高校捐赠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企业形象的正面宣传, 纷纷向高校捐款或在高校设立奖学金、进行学校固定资产投资等。例如:许多高校都有冠以个人或企业名字命名的建筑。如清华大学的宏盟楼、郑裕彤医学楼、伟伦楼、逸夫技术科技楼等。北大的李兆基楼、陈明楼、廖凯原楼、阿里巴巴报告厅等。

在捐赠法规方面, 我国已于1999年9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其中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公司和其他企业依照本法的规定捐赠财产用于公益事业,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这条规定对捐赠者的责任和权利进行了详尽的定义, 赋予了社会捐赠的法规性。在捐赠数额上, 就全国高校社会捐赠收入而言, 高校捐赠收入占教育经费的比例较低, 还不到3%。

综上可以看到, 我国高校捐赠目前已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仍有诸多问题及因素制约其发展。

首先, 有关教育捐赠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在中国, 对于企业及个人对非营利性组织捐赠的免税问题, 法律上还没有详细具体的规定, 只是见于一些零散的税法、社团法、公益事业捐赠法以及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和财政部颁布的规章中。由于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持, 我国捐赠事业无法得到保障, 其发展也必然被制约。这些都无形中增加了捐赠的难度, 某种程度上挫伤了社会公众捐赠的积极主动性, 严重制约了我国教育捐赠事业的发展。

其次, 相对于美国高校的捐赠特点来说, 中国高校在该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教育捐赠规模较小, 而且募捐物类别比较单一, 多为现金、有价证券和实物, 捐赠活动的方式主要为校庆或校友聚会, 捐赠主体构成单一, 多为港澳台地区的华人和华侨。这些都严重影响到教育捐赠活动的有效性。

再者, 高校对捐赠重视程度低。我国高校长期依赖国家政府的财政拨款, 然而, 政府拨款往往很难满足高校的实际需求。因此, 这就需要高校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摆脱传统模式, 高度重视捐赠事业的发展, 制定具体可行的捐赠事业发展方针政策, 积极主动寻找资金来源。

慈善事业需要强有力的社会监督,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府监督、独立的评估机构监督、媒体监督以及来自捐赠者本人的监督。然而我国高校捐赠事业的发展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 捐款流程以及具体细节未能如实向社会公布, 缺乏透明度, 因此导致普通民众对其了解甚少和信任缺失。

四、对我国高校捐赠发展的启示

美国高校捐赠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我们在直接借鉴的同时, 还应深入思考, 以便形成有我国特色的捐赠事业。

(一) 营造良好的捐资助学氛围

虽然我国高校捐赠收入和比例与美国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我们也应看到自己有利的一面。我国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美德传承已久, 有很大的资源可以挖掘。我们对学生应从孩提时代就渗透捐赠文化、人文主义、志愿精神。从文化层面上,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培养营造社会捐赠氛围及全民捐赠意识, 大力鼓励颂扬社会上的捐赠行为, 向广大民众普及宣传教育捐赠在高校发展的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转变并摒弃旧的观念, 不仅只有富人和企业才捐款, 普通公民也可以参与到慈善捐赠事业中来, 尝试建立以普通人为捐赠主体的慈善捐助模式。

(二) 校长的作用

在美国, 衡量高校校长工作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筹措资金的数额。美国教学促进会主席博耶博士曾谈到:“管理一所大学, 不再只是张罗内部事务而已, 它已经变成无穷无尽灵活周转财政的努力。今日大学校长的成功是根据他们能否使收支平衡来决定的。”当今, 高校选择校长的标准具有双重性, 既要具有胜任学术职位的能力, 同时也要有开发或商业背景, 即要求校长必须具备在社会上筹集资金的能力。我国高校也可尝试把捐赠数额作为考核校长工作业绩的一项标准。

(三) 重视校友资源

我国高校应该重视校友的联络工作, 增强与其的感情联系。我国大学也可以设立相应的校友会办公室或校友会等组织, 通过校庆活动、校友毕业返校、座谈会、定期发送校刊等形式, 加强对校友的了解、联系和沟通, 同时也使校友了解熟悉学校的发展状况, 激发校友对母校的热爱。也可以通过一系列合作协议, 吸引校友捐赠, 鼓励校友为母校的发展作出努力。

大学时期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 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专业学习, 同时也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爱校意识、社会责任感。在学生在校期间, 通过关心、爱护、引导, 在学校和学生之间搭建一条桥梁——母校情结。

(四) 建立专门的教育捐赠组织和机构

我国高校要想募集到大量的教育资金, 使社会各界积极踊跃对大学捐赠, 学校内部应建立专门的组织和机构, 如设立“募款办公室”或“发展基金会”等, 由其直接负责高校的资金筹措活动。与上述机构相对应, 所选聘的工作人员也要引起高度重视。从事资金筹措的人员, 他的职能应专业化, 对教育事业和高校有深入的了解, 具备广博的知识及较好的社交能力, 具有较强的语言交流能力与沟通能力, 专心从事学校的募捐、管理、投资等工作。通过这样的举措可以使学校的筹措资金活动更有组织性、计划性及可行性。筹措而来的资金是高校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也应该建立相应专门的组织和机构对所筹资金进行管理及使用, 设立中长期目标及严密的制度, 保障资金的可持续发展。

(五) 健全税收法规政策

在法律法规方面, 我国已经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捐赠人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以此来鼓励社会公众进行捐赠。但实践表明, 税收优惠政策在我国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捐赠事业是一项巨大而长久的事业, 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努力和完善。为了建立一个更有效的捐赠体系, 我们应着手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利益补偿机制, 适当放宽免税制度, 给予捐赠者合理的优惠政策。不仅如此, 我国也应简化捐赠程序和繁琐的税收手续。这些都会成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综上所述, 美国高校现在形成的成熟完善的社会捐赠制度历经多年, 它的成功得益于各个方面, 有其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 也有税收法律法规的保障, 校长亲自募捐和校友的贡献也是其成功的基础。我国应积极学习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 当然也不能生搬硬套, 而应有选择性地借鉴其长处, 扬长避短, 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我国特色的高校捐赠制度。

参考文献

[l]乔海曙, 许国新.校友捐赠和高校发展——社会资本视角的分析[J].教育科学, 2006, (5) .

[2]孟东军等.我国高校社会捐赠管理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3, (2) .

[3]杨公利, 杨选良等.社会捐赠与大学发展——中美大学社会捐赠的对比分析[EB/OL].高等教育研究, 2006, (1) .

[4]代蕊华.美国高校的资金筹措及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10) .

[5]杨青.美国大学基金会成功因素分析及启示[J].中国地质教育, 2007, (1) .

[6]周保利, 刘国学.美国大学教育捐赠制度的特点[J].教育与经济, 2009, (1) .

[7]邹晓东, 吕旭峰.校友情结:美国高校捐赠的主要动因[J].比较教育研究, 2010, (7) .

3.张五常:中国教育制度不好 篇三

很多年以来,美国金融业是全世界薪水最高的行业,这也导致美国的金融制度改革很难改。金融行业发展快,金融业的人才非常值钱,稍微差一点的都是十几万美元的年薪,做得好的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以前需求很大,可现在出现了问题,那么多的金融专家,都是高薪,这帮人不好处理,他们都是很厉害的人,导致美国的金融改革很难改。

这是美国的问题。美国的金融制度改革我看不出改得怎么好,这是个大问题,有一个断层在里面。

中国现在的断层也很明显,那中国该怎么办呢?

我曾说过,有些地方可以从事旅游,有的地方可以开赌场,有的地方可以从事金融,有的地方,比如加拿大、澳洲、俄罗斯,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卖地下矿藏就够了。所以我说对澳洲有反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无所事事,从事福利经济,有这么好的日子过,全靠中国人。中国把它摆起来了,现在又来勒索中国,真是不够朋友。

如今,巴西那边又来一味地让中国买高价铁矿,假如人民币是物品的话,就不会让他们这样,很多地方根本就不需要。

凡是地下矿藏丰富的国家,福利经济一定是回头的,因为地下这么多的矿藏全部拿出来卖了。而现在中国没有这种情况,美国也不是那么好,油差不多都已经用完了。加拿大还好,人少,地大,地下又有东西,不需要做什么,只要分钱就行了。俄罗斯不需要有人做,澳洲不需要有人做,但是中国要做,因为中国人太多。

中国为什么还没有出现比我厉害的经济学家

中国有的是人,没有什么是比人更重要的,人是最重要的资产,中国的这个资产是不得了。中国人聪明,吃得苦,有好的文化根底。虽然有很多劣根性存在,但是可以改。有教育,生活好一点,人的本性就会改好一点。但中国在人才储备方面,处理得不是那么好。江泽民先生增加了很多大学学位,这是做对了。但是教育制度不好,所以我很失望。

我二十五年前写的文章,说十五年之后一定有中国经济学家比我厉害,现在已经二十五年了,坦白地说,我还没见到。

这是不成理由的。第一,我们中国是天生的厉害。第二,中国人的先天智力非常平均,而在其他很多国家,先天智力是不平均的。第三,中国的文化是很纯很厚的。印度也是有文化的,但是,不是那么纯。日本文化,也没有中国的厚度和深度。第四,也是很重要的一点,中国是我所知道的唯一没有种族歧视的国家。

贫富歧视全世界都有,这点不能否认。当然,我自己没有看不起穷人,但是穷人被人家看不起我容易明白。中国是没有种族歧视的,全世界其他国家都有非常严重的种族歧视,这很奇怪。

有一次我在上海的一个酒吧,碰到一个黑人我跟他聊天,他说中国是他最喜欢的地方。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是唯一的地方,他完全没有感觉到被别人歧视。有一次我去外国人的餐馆,我在那儿坐了一小时没人理,因为我是中国人。我当年在美国念博士的时候,在学校里面还比较好,但是走出去还是存在歧视的。

教育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中国的教育问题在北京处理得不是那么好,大学制度做得不好,很可惜。我常常对我太太说,很可惜,我没有机会照顾很多学生。我原以为有些学生可以了,结果过几年也不过是如此。要有一个气氛,要有好的老师,否则学生再聪明也没有用。

中国学生在中国不行 为什么到美国就行了呢

我有一个外甥,在美国做教授已经成名很久了,十年前他对我说:“舅舅,大陆的学生不行。”但是这几年他改口了,说大陆来的学生有很多很好的。

中国学生在中国不行,为什么到美国就行了呢?这是很复杂的问题。比如说我自己的儿子,他念书方面我当然投资很大,从4岁上学开始一直供他念书,今年38岁了还在给他钱。他念书念得好,念生物系,又念医科,拿完一个博士,又念另一个博士,成绩好得不得了,38岁还没念完。他是生物学博士,医学博士。我对我太太说,小心他会发神经的,他要钱就给他钱花,叫他慢慢念,别念太快。

去年我对我儿子说,你在美国算厉害,但是你这行的有你这么厉害的起码有一百几十个,而中国没有,你要考虑回到中国。经济方面不用担心,你的祖母有钱留给你,考虑回来就好。他说好,我考虑回来。哪知道我去帮他咨询,得知他根本没有办法在中国行医。

中国有很多人才,都可惜了。中国目前的教育制度很有问题。我不是一个赞成言论自由的人,很多的言论(比如胡说八道的那些假消息)都不应该那么自由。但是目前对言论的控制我很担心,没有什么法律说某一句话是不能讲的。

我写了一本书《中国的经济制度》,我非常满意。有一个刊物想登,写了信来,说要把我的文章改一下,我说可以考虑。结果一改改了几百个地方,我就不让他登了。最后中信出版社帮我出版了,同样的一本书一个字也没有改。

为什么一个地方要改?另一个地方却不需要改?问题出在哪里?

我在这本书里称赞朱基非常厉害,我说表面看朱基是一个独裁者。为什么不能这样讲呢?我就不明白为什么,我得罪了谁?我不觉得这句话有什么不好,言论自由是不是得规定不自由呢?还是下面的人以为自己有权力了,觉得了不起?

此外,为什么不准有私营的学校呢?私营学校可以赚很多钱,这是香港和美国的经验,私立的学校比公立的学校做得好,为什么不准私立呢?而非要拿到牌照才能去做。要搞公立学校也可以,那也要私立一起做吧,随时要开学校就开学校。最重要的是人的质量好。这一点,国内现在处理得不好。

中国人的基本潜质 还没有发挥出来

凡事抄外国,是不行的。现在中国自己走自己的路,中国的金融货币制度是自己想出来的,我大大称赞中国企业的竞争制度,也是中国自己走出来的,非常好。中国以前做错的,很多都改得很快。怎么骂中国,怎么批中国都好,但中国是有奇迹出现的。中国以前多穷,现在是什么情况,这不是普通的奇迹。13亿人口,回到唐宋时期不得了。有人计算过,世界的财富有80%是在中国,这个数字我不肯相信。还有人说,二十五年之后中国的财富是美国的2倍。我们是否相信并不重要,中国站起来了这是事实。

4.我对中国教育制度的看法 篇四

中国教育制度一直被人们所关注,企业中苦苦最求人才,二大学生又找不到工作,这不得不使人们想起中国教育制度的缺陷。

我认为,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教育的产业化

教育本属于服务性的第三产业,“教育产业化”本来就是莫名其妙的提法。目前的“教育产业化”政策,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包含理论和实践上的两个重大错误。理论方面,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并改进教育机构乃至整个国家教育的效率,是正确的,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实施研究成果,但在理论上把不管什么教育机构都当普通的以赢利为目的企业,把绝大多数理应属于非营利机构的学校与以赢利为目的普通企业混为一谈则纯粹是理论上的错误。实践方面,民众交纳了税款,即应当获得国家政府在教育方面一定程度的服务,而且这些服务要安排得尽量公正合理、有效率,民众不应当为这些服务特别是义务教育服务重复交费,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应该承担部分成本,却毫无疑问不应当承担公立大学党政后勤等非教学研究机构极其臃肿等问题导致的额外成本。但我国目前的情况正好相反,从思想、理论到实践,全面混乱。

因此,中国的“教育产业化”政策必须废除,改之为“教育公正合理化”政策。所谓教育公正合理化,即政府承担必须承担的提高教育投入等责任,保证并实现个人的自由选择等权利,依据公正的规则同等对待个人或机构,并依靠有关各方运用知识智慧在互动中达到实质的公正,依靠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和信息公开化来保证拥有权力者执行公正的规则,最终实现教育的公正、高效、优质化。当然,首先政府要大力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增加教育资源,让更多的人能够得到教育服务,并首先保证贫困学生的免费的义务教育。教育的公正合理化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教育主管行政机关与教育机构的公正合理化,适合教育机构自行决定的事项如人员招聘、专业设置、学生招收等由教育机构自行决定。二是教育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即实现公立教育机构、民办教育机构、外国人在中国办的教育机构的公平竞争,为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应该提前兑现加入WTO的承诺,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各类教育机构,包括教会大学,而且平等对待,但必须区别是非营利机构与还是以赢利为目的普通企业。三是要实现教育机构内部的公平合理化,教育机构内部必须保障教师的民主权利的基础上实行民主自治,如教授治校、终身聘用等,并全面实现信息公开化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保证权力的拥有者执行公正合理的规则。

当然,中国教育必须有资金作为后盾,中国教育制度的缺陷很大一部分也跟资金有很大关系。

现在,贫穷的学生上不起大学,高等教育的“教育产业化”政策是最受关注的话题,但这实在是一个误区,许多的教育问题,实在是各种社会问题,如政治体制、人口、经济等等问题导致的,实际上是社会问题,教育本身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例如为什么贫穷的学生上不起大学这个问题这么受关注,就是因为中国是一个等级社会,贫苦人家的孩子改变社会等级、以及国家选拔人才几乎全依靠在中国相对最公正最不坏的高考,考取大学意味着登上了一个高台阶,还可能登上更高的等级,如果因为缺钱导致这一切不能够实现,毫无疑问对个人对国家都是损失,但损失更大、更不公正、未被特别关注的是贫穷的孩子们连义务教育都不能够得到。中国教育的许多问题实际上是 社会的问题,借用一位网友的话是:社会问题的大象踩在教育的图钉上。对中国教育情况熟悉一些的人都知道,教育等级越高,知识性的教育就更加次要,研究性的教育就更加重要,对教师研究水平和教育水平的要求也就越高,因此中国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相对水平最高,其次大学教育,最差的是研究生教育。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在目前中国教育中是相对效率最高的。

一个孩子获得义务教育乃是不可剥夺的权利,中国的义务教育法虽然规定了义务教育的权利,但贫穷的农村,孩子们仅仅因为缺几百元钱就不能够受到义务教育,缺乏教育会导致孩子们一生甚至下一代贫穷的延续,这对那些孩子是明显的不公正,因此必须在义务教育上实现公正,让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不分贫富,都能够在教育上得到起点的公正和基本的程序的公正。而且,一个国家,教育的资源始终都是有限的,必须首先集中教育资源在中国教育最有效率和最能够实现公正的地方,另外大学教育并非义务教育,所以,政府应首先在资金投入上确保义务教育,至少保证贫穷家庭的孩子都能够得到免费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最好是实行“学券制”改革以提高效率,但政治体制不改革,这是无法实施的。

虽然中国中小学教育相对水平最高,但也问题很多,一言以蔽之:中小学教育做了太多无用功,知识性的教育太多,意义不大的重复性练习太多,学生自己太缺乏必要的自学时间,太缺乏研究性的教育,已经大退步到比八十年代还不如的地步了,几乎就是分数教育。学生的作业负担考试负担太重,一些地方还出现了某些教师在课堂、考场上公然教学生作弊的现象,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这样能教出什么样的人?这样下去中国人的良知和道德的底线全部要被打穿,师道尊严和教育都会全面崩溃。导致这一切的原因在于量化考评制度、砸教师铁饭碗的劣化改革,把中小学教师都变成了一年或几年任期的临时工,教师们比拼学生成绩如平均分等等,成绩下降就要被学校或主管上级解聘或者低聘,哪个教师敢拿自己的饭碗开玩笑?学生考试成绩高则在提升、职称、工资奖金等方面得到好处,把复杂的多因素的教育效果的评价简单化到了只看学生考分。这样断送了很多孩子的前程。

5.对中国教育制度改革的几点看法 篇五

首先,我觉得作为教育者,我们最主要的是要把孩子当做“人”来培养,而不是读书的机器。中国人从一出生就摆脱不了考试了,中考,高考,还有毕业后的各种职业考试,为了生活,为了饭碗,中国人一辈子都在考试。在这样一种巨大的压力面前,中国人更是不可能放弃应试考试的,所以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考的过别人就是王道。这就让人们把孩子培养成了考试的机器,除了读书什么都不让孩子干,缺少必要的动手能力,没有社会实践的经历,他们就只是一群会读书的机器,这样的人终究是会被社会所淘汰的。所以,对现行的教育制度我有以下的几条建议:

1、切实的落实减负,让学生养成做作业的习惯。我实习的时候发现现在的孩子都不爱做作业,不管老师找他谈话或者是惩罚他,第二天绝对还是不会做作业,而且有的学生是什么课程的作业都不做,从开学一次作业都不交。现在的学生课程负担太重,初一的学生一共开设了7门课程,每门课程都有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还有各种练习册,确实让做作业成为了学生们所头疼的事情。我觉得作业不在乎做多,做作业就是为了检查一下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达到这个目的就可以了。所以我觉得作业应该针对性的做一些,不宜过多,但是要让学生有要按时完成作业的这个意识,养成他们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这一切都得从小开始培养,从孩子一上学就实行这一政策且赏罚分明,一定会让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的。

2、多进行情感道德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在家里有一大群的家长围着他们转,要什么给什么,这就让他们觉得别人为自己做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都是应当的,他们不会感谢别人,不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别人的付出。我的同学在国本高中实习,她回来的时候讲了这样的一个事情,让我觉得感慨万千。她讲的是在学生的考试中有一道题是让学生写一封感谢信,感谢一位为了救落水学生还牺牲的人民警察,在我看来这是非常值得感谢的,是让人钦佩的,可是很多学生却无话可写,反而觉得这个警察花着人民的纳税钱,就该为人民服务,就该他牺牲。这不禁让我觉得很可悲,中国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一群所谓的知识分子,高材生只是一群不知感恩,不知天高地厚的笨蛋,这是教育最大的失败。所以,感恩教育是必须,也是必然要进行的。

3、组织纪律意识的养成。在实习中我也深切的感受到了现在的学生对纪律的无视,上课铃响了还有学生在外面疯,玩,老师进教室了,还有人在前后左右的说话,正式上课了还是有大把的人在下面聊天,完全不觉得这是课堂,得收敛自己,得有规矩约束自己,他们完全是自己怎么想的怎么做,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面对这样的一帮学生,你甚至就觉得课上不下去了,而且你还绝对拿他们没办法。现在的学生哪还像我们小时候啊!我们小时候就觉得老师的话是圣旨,老师说的都是对的,现在的学生且跟你对着干呢!所以我觉得首先就得有规矩,有了规矩约束他们才让他们懂得在方圆中行事,让他们明白不是什么事都是自己想干就可以干的。

4、教育的任务首先得是教育学生成为”人“再才是成为”人才“。不能一味的逼着学生

学习,考高分,而是要注重他们生存能力,生活能力的培养。现在很多的所谓优秀学生,完全没有生活自理能力,说的难听点就是一群废人,什么都得靠别人照顾,不会洗衣服,不会做饭,不会叠被子,有的大学生离了父母都生活不能自理,这是教育畸形发展的结果。如果一个国家的教育把人培养的都不是人了,那教育的意义何在?所以在我看来,一定要把学生先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再去要求他成为人才,成为国家栋梁,一个人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远远比知识的获得更主要。

6.中国教育制度 篇六

姓名:李春香班级:管理101学号:06109111

1与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有很大的不同。对此,就拿中国与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相比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第一,两国的管理体制不同。美国的立体式管理体制之所以能保证高等教育有序高效地运行,关键的因素是建立了完善的“分权——制衡”机制。与其他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相比,美国高等教育的控制权最为分散。但这种分权不是无序的,而是通过合理划分权力,使各管理主体都有其相对稳定的权力范围,且不同管理主体的权力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最终实现管理权力的平衡。相比之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条主线是“转变政府职能”,“向高校放权”。但长期以来,教育界一直坚持高等教育管理就是行政管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就是“行政体制”的观点。这样,所谓“转变政府职能”,“向高校放权”势必难以落到实处,同时单一的行政性管理体制也无法适应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因此,必须从理论上打破传统观念,树立“高等教育管理社会化”的思想,推进管理主体社会化,实现管理效能社会化,创造高额的管理附加值,从而促进 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改革发展相适应,实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第二,两国的高考制度不同。美国不实行全国大学入学统考,但中学生申请上大学影响最大的考试是SAT(学业能力评估考试)和ACT(美国大学测评系统),我们通常说的美国高考一般指的是SAT。目前SAT考试一年举行7次,考试时间3小时。而中国高考每年举行一次,大部分省区考试时间为2-3天。中国的考生就在这几天的考试中决定是否能进入心中的名校,高校仅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进行录取。在美国,参加SAT考试不是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何时参加全凭自愿。美国的高中学制是四年,即从9至12年级(15—18岁前)。毕业时“考”大学不是单凭“高考”的高分,而是靠这四年各科期评成绩的平均分必须在“B”(良好)以上,才能被本科大学和社区学院录取。所以在美国,凡是将来想申请上大学的高中学生,从跨入高中校门的第一个学期的第一门课开始,就拉

开了“考”大学的序幕,一年可以考五六次,学生可以自行决定参加考试的时间与次数,直到取得自己满意的分数,然后选择其中一次最好的成绩来申请高校。第三,录取标准不同:“三合一”与“唯一性”。中国高考以考分为录取的唯一标准,一个考生在成绩唯一的情况下,一般只有第一志愿、一次机会被录取。美国高校录取采取“三合一”甚至可以说是多合一进行考核:考试分数(SAT、托福等)、高中平时成绩、综合素质(包括课外学术活动、文体活动、社会活动、公益义工、有偿工作等)。

在中国,高考状元往往是大学里面竞相争取的香饽饽,可是在美国,“状元”也会被拒。1996年哈佛大学招生,165个SAT满分“高考状元”的入学申请被拒。曾获得美国高考状元的湖北女孩说:“我感觉两国教育最大的是价值观、人生观和教育观的差距。在我们国家,高校录取多数是看分数,分高了就能进好的学校。但美国不同,你考了高分,就像我现在考了第一,但不意味着我就能被录取,他们注重的是学生的个性和综合素质,分数永远是第二位。”美国高校招生录取时不仅仅衡量申请者的SAT、托福等基本的考试成绩,更多关注的是对申请者的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

第四,考试内容不同:“能力侧重”与“学科知识”。美国高考与高中教材没有直接关系,主要考查学生逻辑、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较少考学科知识,而是更注重能力或智力方面的测试,如SAT、GRE等。而中国的考试方式刚好相反,中国高考侧重学科知识,能力考试占的比例不大,考察的内容主要就是高中时期的学科知识。从上面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美国高考为学生简化了一些繁琐的考试细节,但是对学生的考核力度和考核范围变广了,成绩仅作参考。而中国高考学生需要走过一段漫长的备考过程,历尽煎熬,结果简化了最后的考核和筛选过程:一考定终身。

第五,教育理念不同。中国的教育理念与美国的教育理念截然不同,最大的区别是:中国偏重于灌输式教育。中国学生的根基非常扎实,这是优点,但也有缺点,中国的学生面对新事物总有畏缩心理,与美国学生比起来,创新意识较差,无论是各门课程的课程学习报告、设计报告还是期末考试,中国大学更为重视学

生的答案是否符合“标准”;而美国大学更看重实践以及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这也是国内教育与西方教育的重要区别。

国内的学生往往有惊人的记忆能力和良好的数学基础,这也是中国学生能在应试教育中取得佳绩的原因,但是美国的高等教育更多地要求学生去参与、实践、创造,许多课程都安排有案例学习与讨论的时间以及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与陈述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老师对学生的面授时间很短,大约为学生所用学习时间的30%左右。其余时间要靠学生自学、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才能学懂有关的知识。在参与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自学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由于他们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态度不同,学习的效果就有天壤之别。

美国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课并提问。虽然有些问题看起来非常简单,但老师都会认真解答。而有的问题则非常尖锐,学生甚至可对老师的观点进行反驳。课程作业一般要求学生对现行政策或评估方法进行批判性的论述。美国高校老师对学生的课程报告或者课程设计的评阅多以鼓励为主:对思维独特、见解不一般的学生大加褒扬;即使一些学生的报告刚刚过关,老师也可以从报告中找到文章的亮点予以鼓励。这些鼓励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并可明白自己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美国的教育体制更看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看重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等社交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而国内学生更看重的是考试成绩和自我发展、提高方面,团队意识不强。

美国高等教育重视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通过各种渠道来搜索信息,确定实际而全面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自我吸纳知识。美国高校专业的信息素养教育重在培养学生有高度的责任感、社会感、自我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道德素养,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

由于教育体制不同,中国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差,高校大学生的外语、计算机、基本的信息检索技能不如美国学生,不知道如何学习,形成自己的新观点,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好的学习方法。

第六,中美高校科研模式不同。从教师的科研成果看,随着社会整体研究实力的增强,人们对高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大学面临的研究课题和目标也越来越多。目前,中国高校对教师的科研工作都有硬性的要求,并建立了相应的激励与考核机制,其初衷是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使其有更多的科研成果。但机制本身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教师为了完成聘期内的论文数量,随便抓个热点问题,通过互联网搜索,两三天就能凑出一篇质量不高的论文,导致目前高校教师的科研质量不高,“学术腐败”现象随处可见。美国对学术腐败普遍的提法是“不正当科学行为”。根据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等权威部门的定义,不正当科学行为指的是“在提议、开展和评议科研项目或报道科研成果的过程中,出现的捏造、篡改或剽窃”。美国对于学术腐败采取的方针是揭露、调查等工作,主要由了解内情的科学界承担,但对于在调查过程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包括如何获取物证、传唤人证等,该办公室则准备了一整套非常细致的对策。从笔者对明大的了解看,美国高校教师的科研压力也很大,但教师能认真专一地在自己的聘期内,就某一个或两个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为了取得一项成果往往要耗费几年的时间,堪称“十年磨一剑”,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的现象基本见不到。

7.中国教育制度 篇七

管培俊:从立法的角度来看, 1993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规定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授权国务院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实施办法;1995年12月12日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 规定了教师资格分类与适用、教师资格条件等;2000年教育部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部长令, 对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作出了补充规定。这些表明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有了较完备的法律保障。

在实践上, 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经历了从过渡认定、试点认定到全面实施三个阶段。过渡认定阶段, 1996年到1997年两年间对1993年底前在职教师进行了过渡认定, 共有1026万人取得教师资格。1998年到2000年的试点阶段, 在上海等6省市的部分地市进行了试点, 对1994年后新补充教师及社会人员申请者进行认定, 共有15万人获得教师资格。2001年起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截至2007年底, 全国31个省区市共有1963万余人取得教师资格。各地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改进工作、健全制度, 取得了很大成就, 教师资格制度已基本成型, 并已构建起较为规范的运作机制。

记者:与教师资格制度相对成熟的国家相比, 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颁布实施毕竟只有十几年时间, 应该说还处于探索试行的阶段。限于当时的立法背景, 我国的教师资格在制度措施上存在着怎样的不足和问题呢?

管培俊: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 我国教育事业加快了发展和改革的步伐, 必然对教师队伍来源及构建产生强烈影响。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的有关教师资格法规, 在某些方面已明显不适应现今形势发展的需要, 甚至已阻滞了教师资格制度的改进和发展, 有必要加以调整。此外, 我国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很不平衡, 教师队伍庞大而水平参差不齐, 发达地区对教师任职资格的要求渐次提升, 而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来源困难, 资格条件不易具备。处理好各地教育发展条件不平衡的矛盾, 使教师资格要求既适应现实又能保障教师基本任职条件, 推动新世纪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也是需要着力研究解决的问题。

记者:那么, 在此次课题研究中, 对于我国教师资格制度有怎样的基本判断呢?

管培俊:从总体上看, 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初步建立了教师队伍准入机制, 有利于体现教师职业特点, 使教师社会地位和教师队伍素质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把住“入口关”, 解决不合格教师问题, 优化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利于形成开放式教师培养体系;有利于推动教育人事制度改革, 吸引优秀人才从教。

但是, 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研究和完善, 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历要求偏低, 缺乏专业特色;二是教育教学能力要求笼统, 考查方式不严格;三是缺乏对教师资格的后续质量监控;四是教师资格分类和融通不尽合理;还有教师资格实施范围问题, 等等。

记者:课题研究对于完善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提出了哪些建议呢?

管培俊: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入职条件的要求, 以能胜任教师职业的态度、能力和学识修养为基准, 并适应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发展要求。现行的资格认定方式偏重于发挥评价的总结性功能, 主要是考查考生是否能够达到资格要求。而在发挥其发展性评价功能, 即在资格认定过程中促进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形成方面作用不足。所以需要把教师资格认定的发展性功能和总结性功能结合起来。在发挥资格认定的鉴定功能的同时, 增强其引导、教育和激励功能。所以, 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制度的重点是强化教育教学能力导向。

课题提出了下述建议, 当然这些建议的可行性需要进一步研究。主要包括:提升教师资格的学历标准;实行严格的教育教学能力考查;设立教师资格必修课程;调整完善教师资格认定程序, 完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实行教师资格分类管理。

关于如何实行严格的教育教学能力考查。需要制定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标准和办法。标准应包括教师基本能力测试和学科教学能力测试, 笔试内容要突出强调实际教育教学能力;面试、试讲可由省、市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根据标准和规定办法组织实施。

关于建议设立教师资格课程。建议国家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设立培养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核心课程;延长教育实习时间, 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同时还应依据标准设置培养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拓展课程, 增强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设计、组织、评价等专业技能的培养, 强化专业能力导向。

关于如何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的分类。要区分不同学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 逐步建立学科 (专业) 教师资格。此外还要区分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学校的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要求。

8.中国教育制度 篇八

从整体来看,中国女性教育发展呈现出两个值得关注的性别缺陷:一是平均教育年限偏短;二是教育分布不够均衡,城乡之间、经济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之间、不同学科专业之间差异明显。

性别文化和制度是影响中国女性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人口压力意味着中国教育需求超过教育供给,当教育变成稀缺资源时,不外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提高教育的市场价格,这样经济不富裕的家庭就会在男权性别文化和制度的驱使下,把教育资源的约束转嫁给女儿,或者让女儿去打工分担儿子的教育费用,或者让独生女儿适可而止,不要上更多的学,以免给家庭增加负担;二是提高教育的入学门槛,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性别意识强的父母会在必要的时候牺牲女儿的利益,以保证儿子考高分继续深造,如,要求女儿承担更多的家务,等等。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人口压力会加大传统性别文化对中国女性,特别是中国农村女性教育发展的负面影响。

第二,传统的性别文化和制度对中国女性教育发展的影响,并不是直接的、简单的、显而易见的,它是通过教育机会的减少、教育难度的加大以及教育回报的降低,来实现对中国女性教育發展的消极影响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家庭中,女比男强好景不长”的传统性别文化,“相夫教子是女人最重要的工作”、“男人以事业为重,女人以家庭为重”的传统性别分工制度,以及容易使人产生“反正长大都要嫁人,何必进行教育投资”想法的“男婚女嫁”与“男高女低”的传统性别婚嫁制度,会在家庭中有意识地形成向男孩倾斜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最终导致女性受教育机会的减少。

再如,不少女生因要做家务而影响学业,女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会遭遇性别歧视,“高学历”女性在婚姻市场也会面临“高处不胜寒”的尴尬。为此,进一步促进中国女生教育的发展,要围绕如何变革传统的性别文化和制度寻找对策。

缩小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性别差异。对于经济拮据的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农村的家庭,不仅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而且还要适当开展勤工俭学,使女生在求学过程中能有一定的经济收入。

打破对女性的学科和专业隔离。要鼓励父母支持女儿报考传统的男性学科和专业,引导高等院校根据女学生的性别特点,进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充分发挥女性在交叉学科以及边缘学科发展中的作用,为女性创造更多的深造机会和更广阔的求学领域。

减轻女生特别是农村女生的家务负担和求学压力,对于她们的学业要给予更多的关心、鼓励和指导,尤其是在她们遭遇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更要及时地予以帮助和疏导。建议构建学生家长、社区义工以及在读学校班主任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以人为本,以学为重,定期交换信息。

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创造更好的文化与制度环境,确保甚至扩大女性教育所得到的就业回报。对各种公共立法、各级政府政策规定进行盘点,彻底清除违反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内容;另外,在各级政府的劳动管理部门中设立性别平等监管机构,监督和维护本行政区域内就业过程中的性别平等状况,在初具规模的劳动力市场和定期的人才交流会上分设必要的监控窗口,及时处理针对各种性别歧视的投诉,保护女性的劳动权益,帮助她们获得合理的就业待遇。

更新择偶观念,突破传统的“男高女低”的配对规则,特别是要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服务,及时把父母对“女高男低”恋爱关系的干扰和施压转变为理解和支持。除了进一步规范婚介市场,为知识女性提供可靠、放心的婚介服务以外,还要在高校教育中开设与婚姻家庭生活有关的选修课程,使高学历女性了解和把握相关的知识,增强料理家务、处理婚姻家庭关系的能力。

上一篇:路灯安全检查报道下一篇:初一数学家教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