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水利企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共4篇)
1.安徽水利企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 篇一
建工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集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企业集团的重要时期。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及集团公司“十二五”期间发展规划,在总结分析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对企业文化进行整合提升基础上,制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
一、背景意义
1、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为企业成员所共同认同和遵从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企业的宝贵资源与精神财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是激励员工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精神力量;是构建和谐内部环境的粘合剂和思想感情基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推动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集团在58年发展历程中,坚持实施“塑造品牌、凝聚人心”的企业文化战略,建立了完善的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体系,“建楼育人”等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劳模文化”、“安全文化”、“质量文化”等企业文化。2004年以来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坚持理念灌输、主题推进、典型引路,紧密结合企业经营管理、改革发展的实际,建立共同愿景,完善学习机制,搭建学习的平台,开展全方位团队学习,促进了学习与工作的有机融合,形成了浓厚的学习型组织文化。同时大力塑造企业品牌,通过在主流媒体上,对集团改革发展成果等一系列题材的精心策划、持续宣传、整合传播,树立、提升了新时期开放、创新、充满活力的“新建工”的良好社会形象。2010年12月以来,针对近年来集团推进产业、产品多元化,产权多元化,业务国际化,市场布局京内、京外、境外三分天下,人力资源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集团公司与市企业文化建设协会合作全面启动了集团企业文化整合与提升工作,并取得重要成果,形成了新的企业文化体系。
58年来,具有建工特色的企业文化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推动企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连续10年保持15%以上的增长速度,连续创出历史新高。2010年,新签合同额首次突破500亿大关。集团先后荣获全国建设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等称号,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走在行业前列,铸就了“建工”品牌深厚的文化底蕴。
3、企业文化建设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文化尚未形成合力,“集而不团”现象相对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母子文化有待进一步融合,母文化需得到进一步认同;二是改制企业合作双方的文化融合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重组需要从价值观、制度建设等方面形成一致性;三是“走出去”实行人才本土化,跨地区、跨国家的文化冲突凸显;四是企业文化统一的管理机构有待建立,严密高效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尚未形成;五是企业文化体系执行缺乏严肃性,VI体系不规范使用现象比较突出,需进一步规范。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集团公司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紧密结合集团改革发展实际和“十二五”时期战略实施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继承50多年集团积淀的优秀企业文化精髓,吸收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的优秀成果,分析破解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瓶颈问题,努力建设具有建工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大力推进“塑造品牌,凝聚人心”的企业文化战略,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发展质量与效益,加快推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企业集团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三、基本原则
1、一主多元原则。整合和提升后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是集团文化建设的总纲,各成员单位要对照集团企业文化进行本单位的文化整合与对接,自觉与集团企业文化保持一致;同时尊重二级单位的个性化诉求,允许各二级单位在统一性指导下培育和创造特色文化,实行二级单位的文化相对多元。
2、战略先导原则。文化建设,战略先行。文化与战略之间的高度匹配是企业追求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在集团“十二五”规划的框架下进行,服务于“十二五”规划的实施。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激发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推进“十二五”战略目标的实现。
3、注重实效原则。集团企业文化内容的落实,要尊重企业实际、实事求是地宣传和贯彻。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集团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不走过场,不走形式,重在效果。
4、与时俱进原则。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和集团自身发展实际,在充分进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对集团企业文化体系的内容做适度调整,不断服务、促进中心工作的开展。
5、先易后难原则。根据二级单位实施企业文化的条件成熟度区别对待,实行先易后难原则,有序推进母子文化体系的规范化建设。在条件较好的单位率先实行,为其它单位起到示范作用,推动其他单位积极参与,自觉执行。
四、工作目标
1、远期目标
到2015年,集团新型企业文化基本确立,成为集团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文化支撑:企业文化理念深入人心,VI体系全面应用,集团整体形象明显提升,建工品牌价值显著增长,母子公司文化管控体系基本形成。
2、近期目标
到2012年,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组织架构基本建立,企业文化宣传载体健全,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活动得到广泛开展,新的理念体系得到完整导入,VI视觉系统得到规范应用,母子文化实现初步整合。
五、实施步骤
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按照分阶段、有计划的原则不断推进: 第一阶段:导入期(2011.92014.4)
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期,除了要不断深化管理和运作各种企业文化传播网络,继续在理论和观念方面进行正向推广外,还需要审视完善管理制度,将企业文化理念在制度中进行反映,形成制度文化。通过制度文化建设,使企业文化真正落地,将“理念文化”变为“实体文化”,进而形成“行为文化”。
1、全面推广集团企业文化
深化管理和运作各种企业文化传播网络,包括手段上的深化和内容上的深化。手段上的深化,要形成立体传播、紧密配合的文化传播体系,做到形式多样,灵活运用,不断扩展。内容上的深化,要在传播内容上由导入期的基本理念的介绍和推广,变为深度分析和阐述,将企业文化所倡导的各种理念与建工集团的具体工作相结合。
2、对照集团企业文化完善管理制度
要审视现有的制度是否存在和整合与提升后的集团文化不一致的地方并进行修改。同时,要在新版企业文化体系的指导下,根据企业需要和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和丰富完善企业的制度体系。
首先,要按照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要求,开展制度完善与创新。对现行制度与文化的匹配性进行分析,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党务管理等领域的制度安排与企业理念的匹配性分析,辨析现行制度的导向性和系统性,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其次,各单位要根据员工行为规范进一步制定完善岗位职业道德规范。基本要求是要突出职业特点,体现关键性的岗位责任,明确争创一流的工作标准,形式上要简明易记。最后,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员工,做好四种激励。四种激励:一是管理者行为的“垂范激励”;二是增强亲和力的“融通激励”;三是布置工作时的“责任激励”;四是决策过程的“参与激励”。
3、总结推广企业文化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
对企业发展过程中涌现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迹”要进行深入剖析和大力宣传。利用企业内部媒体及社会媒体等各种宣传载体,大力宣传各单位、各专业的 “创业、创新、创效、创一流”先进典型,通过先进模范人物展示企业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4、加强外部媒体宣传
在取得初步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除了将企业文化的内涵通过内化的产品、服务、员工的行为向外界传递以外,还要进行对外宣传,特别是以集团成立60周年为契机大力宣传企业改革发展业绩。一方面,进一步树立集团良好的外部形象,另一方面,通过外部舆论氛围的营造助推内部企业文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化。
5、深化企业文化教育
企业文化的塑造与经营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员工的荣誉感、使命感、成就感是否被充分激发。企业文化深化期仍要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企业文化主题教育,培育全集团广大员工的企业文化参与意识,提高对集团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实践企业文化的自觉性。
6、举办集团企业文化展览
以集团成立60周年为契机,举办反映集团60年辉煌发展业绩的大型图片展览,记录建工集团的创业发展历程、重大事件,充分展示建工人肩负国企社会责任为国家城市化进程做出的巨大贡献,使其成为对员工进行教育和企业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
7、总结交流经验
适时组织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期经验交流会,总结各单位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式和内容,着重对各单位对照企业文化开展制度完善与创新活动的经验进行总结、推广。
第三阶段:提升期(2014.5-2015.12)
提升期是在企业文化在内部得到普遍认可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开展公关宣传活动,推广企业形象,在业界树立良好口碑,企业社会影响力、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1、举办研讨会或管理论坛
在集团筹备上市的关键期,加大品牌宣传力度。通过举办行业研讨会、管理论坛、新闻发布会等,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参加,在社会上引起关注,掀起宣传高潮。
2、策划大型公关活动
利用重点工程建设关键节点进行新闻发布、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举办“建工杯”新闻奖等大型公关活动展示建工集团发展成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4、开展立体宣传推广
加强宣传策划,将企业发展业绩与社会热点相结合,在中央、主流媒体和建筑行业媒体上开展新闻宣传、广告等立体宣传,扩大建工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提高影响力。
5、总结交流经验
适时组织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期内外部经验交流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学习吸收外部企业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推广、介绍建工企业文化。
六、工作要求
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文化兴企、文化强企之路,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策划,扎实推进建设具有建工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整合与提升是集团形成整体合力,提升品牌形象,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企业集团的必由之路,认识到集团坚定推行一元文化的决心,自觉将子文化向集团母文化对接,服从集团发展的大局。
2、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带头抓好落实,切实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与“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相结合,形成专职部门牵头、党政工团和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广大员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3、加大宣传,典型引路。各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企业报、局域网、板报橱窗等形式以及征文演讲、座谈会、文艺演出等活动,宣传集团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应用理念等,使整合与提升后的企业文化深入人心;要充分发掘企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加强宣传报道,发挥典型引路作用;要通过大力、持续的宣传工作,吸引凝聚广大干部员工参与、认同、共享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实现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
4、加大投入,确保实效。各单位要明确把企业文化建设投入列入支撑集团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纳入经营预算,作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经费的使用要科学管理,精细使用,特别是在VI的规范应用上要有经费保障,确保企业形象的统一。
5、加强考核,挂钩绩效。各单位要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考核应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着眼,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细化考核内容,逐项检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时效性等,以及各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目标的落实情况等,通过考核确保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真正落地生根。
2.安徽水利企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 篇二
为推进全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一五”工作成就
“十一五”期间,全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显著成效。
1、生态农业稳步发展。组织起草的《关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的报告》被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给各地、各有关部门执行,生态农业建设正式纳入政府行为;制定了《安徽省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实施方案》,使生态农业建设步入规范化管理;编制的《安徽省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纳入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稳步推进生态农业示范建设,总结推广了一批典型、适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技术。目前,全省建立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250多个,试点面积3000多万亩。
2、农业污染防治多措并举。制定了《安徽省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34个县(区)开展淮河、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开展了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定点监测,编制了调查报告及污染治理工程规划。完成了第一次全省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任务,农业源普查对象96910个,农业源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流失)量:化学需氧量43.01万吨,总氮12.24万吨,总磷1.07万吨,铜80.72吨,锌197.82吨。在居巢、金寨等县(区)重点流域,建立了农业面源综合防治示范区。
3、外来生物防控初见成效。组织开展了全省农业外来入侵生物普查,初步掌握了其分布区域、危害面积等情况,建立了信息数据库和监测预警系统,颁布了《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每年组织10多个县(市、区)参与农业部“十省百县”灭毒除害行动。建立水花生生化防治示范区2.5万亩,一枝黄花监控点3个,铲除外来有害生物31万亩。与中国农科院等单位合作完成《长江中下游地区水花生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4、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有序推进。制定了《安徽省国家Ⅱ级保护农业野生植物采集、出售、收购行政审批办公办事指南》,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组织开展大别山区、巢湖姥山岛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了解农业部门管理的3类13科19种野生植物资源状况及保护措施等,采集样本5000多个、图片8000多张、标本3500件,发现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植物40多种;组织完成了国家重点保护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建成野生大豆等8个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示范点。
5、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印发了《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镇实施乡村清洁工程的指导意见》,制定了《安徽省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规划》和《安徽省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技术规范》(DB34/T 906—2009)地方标准。在全省13个市29个县(市、区)建设了57个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每年处理生活污水174889.75吨,收集处理固体生活垃圾4371.55吨,综合利用作物秸秆4140.3吨,回收废旧农用地膜160吨。
6、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扎实推进。一是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为措施,推动产地环境监管。全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208个,年产量382.4万吨;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714个,总面积615万亩;认证企业661家。建立了健全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机制和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形成了无公害农产品开发技术模式、生产技术规程及组织管理措施。完成了《无公害稻米生产与开发》项目,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奖三等奖。二是以产地环境监测为手段,实施农产品产地分类监管。组织开展了全省农产品产地可疑污染区分类划分调查,初步掌握了产地环境可疑污染区域分布。建立了全省农产品产地可疑污染区分类划分数据库,绘制了可疑污染区分布图,编制了分类划分调查报告。完成了淮南、滁州2个市农产品产地环境及重金属污染监测与评价工作。
二、“十二五”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挑战。当前,农业生态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已经成为危害人身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农业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工业“三废”对农业环境的污染正由局部向整体蔓延,农业面源污染不容乐观。全省农药用量4~5万吨(商品量),利用率仅30%左右;化肥用量310万吨,利用率也只有35%左右;每年农作物秸秆产生量4910.54万吨,综合利用率仅53%;畜禽养殖业粪便产生量878.54万吨,尿液产生量323.36万吨。废弃农膜、农药及化肥的流失、秸秆资源的废弃、畜禽粪便及水产养殖的污染等,给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造成了巨大压力。
2、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容乐观。近年来,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逐年增大,农村“脏、乱、差”现象普遍,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恶化,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局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污染加剧,农产品产地环境不容乐观,影响了农业生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威胁了人身健康。
3、生物多样性保护日益紧迫。近年来,我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破坏严重,分布范围和面积不断萎缩。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全球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问题日趋严重。据统计,入侵我省的外来物种有100多种,给农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农业环保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滞后,队伍建设、监测手段和执法能力相对落后;农业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考核、奖惩机制不健全,责任难以落实;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调,综合决策机制有待健全。
(二)机遇。“十二五”期间,国家实行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强制性措施,省委、省政府实施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等发展战略,为加快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1、政府重视和社会关注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创造了有利环境。近年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中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思想,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时代潮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参与综合决策,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3、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需求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搭建了广阔平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全民生态环境意识和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为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渔业健康养殖等科学种养技术的推广提供了积极条件,也为农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搭建了广阔平台。
三、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农业全面转型升级为主线,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着力点,以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为基础,以强化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监管为手段,以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生物多样性为重点,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发展体系,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原则
——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按照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和特点,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优先安排在重点区域,选择重点对象,实施重点工程,尽快见效。
——科技先导,合力推进。依靠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支撑。实行科研、生产、管理相结合,生产、生态、生活相结合,寓生态建设于富民之中。
——循序渐进,稳步发展。根据国情和省情,按照轻重缓急,有计划、分步组织实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三)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15年,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全省农业生态环境动态数据库基本建立,并初步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全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基本健全,农产品产地安全监管能力进一步加强;公众生态保护意识进一步提高。
2、具体目标
(1)农业污染物排放水平降低5%;化肥利用率提高2.5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畜牧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70%以上;控制水库、湖泊网箱养殖规模。
(2)巢湖、淮河等重点领域农业面源污染区域综合治理率达到15%。
(3)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达2200个以上,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达1200个以上。初步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全程监管制度以及可追溯制度。
四、主要任务
1、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一是源头控制。推广农业废弃物循环综合利用技术,减少废弃物污染;采用配方施肥、化肥深施、施用有机肥等适用技术,减少化肥使用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减少农药使用量和残留量;推进畜牧业、渔业健康养殖,实施养殖业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和污染监管,减少畜禽粪便和水产养殖污染。二是强化监测。在第一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农业面源污染定位监测点,重点开展巢湖、淮河等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定点监测,掌握农业面源污染变化趋势。三是末端治理。推广秸秆还田、氨化、青贮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鼓励农户和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和治理农村生产生活污染;实行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对种植业实施化肥、农药减量控害工程,畜禽养殖业实施畜禽粪便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工程,水产养殖业实施健康养殖工程等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从而保证农业减排各项指标任务顺利完成,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蔓延的态势。
2、推进生态农业建设。一是优化配置农业资源。因地制宜,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养殖业发展布局,引导养殖业向适度规模、相对集中方向发展,种养结合,推行标准化、清洁化、健康化生产。依托特有的水文、气候和自然景观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农业、观光农业和“农家乐”产业。二是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完善农田灌溉设施,推广节水农业和旱地模式化栽培技术,实施坡耕地和中低产田改造,大力推广“猪—沼—果(菜、鱼)”等生态农业模式,推广科学施肥、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控制和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推进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实行农用地膜回收利用,促进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发展。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实现品种优质化、生产集约化、产品安全化和管理科学化。
3、保护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一是开展资源调查。在大别山区、皖南山区等重点区域,对列入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农业野生植物物种,开展系统调查,查清每个物种的分布范围、地理位置、种群数量、生态环境和濒危状况,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对所有调查的种群进行定位,全面掌握我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状况。二是推进资源保护。对处于濒危状态、亟需保护的重点农业野生植物,建立原生境保护区,在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建设主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异位保存圃,开展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抢救性收集,并对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功能基因进行标记和开发利用,实行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专利保护。
4、防治外来生物入侵。组织开展外来入侵生物现状调查,摸清我省主要外来入侵生物种类、数量、分布和危害等情况,建立信息数据库。建立外来入侵生物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网络,强化监测预警,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扑灭,最大限度地减轻危害程度。对新传入、发生面积较大、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生物,及时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组织实施灭毒除害行动。广泛发动群众,采取化学、物理、生物等措施,对外来入侵生物进行综合治理,防止进一步扩散和蔓延。积极研制、筛选防治外来入侵生物的化学和生物药剂、施药器械等技术与设备,为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加大外来入侵生物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等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力度,探索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新途径。
5、保护农产品产地环境。一是开展产地环境监测。加大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监测力度,集中力量对优势农产品区域、大中城市郊区“菜篮子”基地等重要农产品产地以及工矿企业区周边、污水灌区、大中城市郊区等重点区域,采用大尺度网格布点方式,进行产地环境安全状况调查监测,摸清底数,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数据档案,对农产品产地实行分级分类管理。二是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监管。在全省17个市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初步形成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地认定标准体系和工作体系,建立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尽快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上下联动、共同参与的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全面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
6、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一是建立监测网络。在全省建立农业面源污染、农产品产地环境等监测网络,定期开展动态监测,及时掌握面源污染及产地环境安全变化动态,建立动态监管机制。二是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信息网络。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农业生态环境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对调查、监测数据实行实时更新、汇总和分析。三是建立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建立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开展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科学预警监测和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五、重点项目
1、农村清洁工程。在全省开展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以自然村为单元,建设田园清洁设施、家园清洁设施和水源清洁设施等,对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等生产生活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配套推广节肥、节药、节水等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无害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建设农村物业服务站,构建农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通过实施农村清洁工程,项目村实现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利用率达到90% 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90% 以上,人畜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90%以上。
2、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配合实施粮食生产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农田生态拦截工程、入湖(河)口人工湿地和县域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在重点流域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投资建设巢湖、淮河、新安江、长江等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农田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设施(农田有毒有害废弃物收集池)、农田灌溉水生物净化设施(农田生物拦截沟)。加强农业污染源产排污监测和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安全监测评估,逐步建立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安全定点监测网络和相关数据库。
3、生态农业示范建设。巩固完善14个国家和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新建不同自然生态类型的乡、村、农场生态农业试点和节能减排技术示范点。选择适宜区域的20个县市区,大力推广应用适用性生态农业模式及其技术,促进示范区内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生物多样性保护。完成大别山区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和重点保护植物资源调查任务,建立健全国家重点保护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数据库,建设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异位保存圃,协助有关部门抢救性收集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组织开展外来入侵生物调查,摸清底数,建立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信息数据库,建设全国区域性外来物种风险评估监测中心、综合防治技术试验基地和野外观测试验站,建设外来入侵生物防控基地,构建科学完善的预防与防治体系。
5、农业生态环境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省、市、县上下联通的信息网络系统,在以GIS(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系统平台上,建立农业生态环境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通过对调查、监测数据的动态管理,实现适时更新和校正,收集、整理、汇总、分析、处理有关信息,定期发布信息,建立农业生态环境预警系统,开展生态环境评估分析,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参考。
6、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安全质量普查与监测。每年在全省选择1—3个市,开展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安全质量普查,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提出分区管理意见。
六、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进一步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科学咨询和综合决策机制、专家会审制、定期协商会商制、信息发布制等,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决策民主化;建立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目标责任制、问责制、行政责任追究制和行政监察制度;严格考核,定期检查和监督;逐步形成统筹协调、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2、政策保障。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方面的引导作用,积极争取国家投入,建立无偿和有偿扶持相结合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政府投入机制;建立和完善资源补偿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制度。
3、科技保障。组织科研教学单位和科技人员,加强科技创新研发,着力对水、土、肥和生物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恢复与重建,外来入侵生物风险评估与防治,无公害农产品重大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等关键技术,进行科技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支撑作用。
4、体系保障。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和技术服务体系,重点建立健全县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构,充实人员力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装备水平,强化培训,提高队伍素质,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5、资金保障。积极争取省和地方财政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力度,在预算中安排本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补助资金。整合相关涉农项目资金,重点解决农业和农村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按照 “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运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企业和农民投资,参与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设施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对我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投资。
3.安徽水利企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 篇三
——在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纪
冰
(2012年2月7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落实2011年中央、省委两个1号文件和中央、省委省政府水利工作会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学习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省经济工作会议、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11年水利工作,分析形势,交流经验,研究部署2012年水利改革发展任务。
下面,我讲四个方面内容。
一、抢抓机遇,2011年全省水利工作成效显著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水利改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省水利系统抢抓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年落实重点水利项目投资计划94.2亿元,同比增加38.7%;完成水利重点项目基建投资83.8亿元,同比增加28%;完成“861”行动计划水利项目建设56.6亿元,超年初计划的64%。全省水利改革发展成效显著,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在水利支撑和保障能力上,实现“三个显著增强”
一是水利改革发展势头显著增强。省委、省政府迅速出台贯彻中央1号文件实施意见、及时召开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以“治水保安、兴水富民”为核心的“水利安徽”战略。省政府成立高规格的省水利改革发展推进协调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若干措施的意见》(“水利十条”),印发《全省“十二五”及2012年重点水利项目实施方案》。全省16个市、94个县(市、区)出台贯彻省委1号文件实施意见,14个市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全市水利工作会议,14个市、48个县(市、区)成立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协调领导小组。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就水利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形成社会共识。
二是水利基础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推进新一轮治淮建设。洼地治理外资项目和洪泽湖抬高蓄水位影响处理工程开工建设46个单项工程,治理淮河洼地约200万亩,7市、17县群众受益;淮干高邮湖大堤加固工程开工建设;淮河移民迁建工程规划通过审查,启动新一轮移民迁建,完成投资2.5亿元。长江干支流治理实现新的突破,青弋江分洪道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水阳江防洪治理工程、滁河防洪治理近期工程等即将开工建设。突出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基本建成31个中小河流治理试点项目,新开工50个项目,实施25个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县项目。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推进,37个单项工程全 1 面实施。大型排涝泵站、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进度加快。助推皖江示范区水利建设,衔接省政府和水利部签订皖江示范区水利发展与改革合作备忘录,江南和江北两个产业集中区大型排涝泵站开工建设。
三是水利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成功战胜6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和局部严重洪涝灾害,取得了抗旱防汛工作的全面胜利,全年防灾减灾效益达145亿元。积极抗御2010年秋冬至2011年初夏沿淮淮北地区大旱,调度各类水利工程供水27亿立方米,浇灌小麦9000万亩次,保障了夏粮丰收,水利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0%。针对去年5月至6月初淮河以南水稻主产区发生的夏旱,科学调度,分类指导,坚持“高水高灌、低水抽灌”,累计提供灌溉用水近50亿立方米,保障了2600多万亩一季稻栽插。科学防控长江、新安江流域多次发生的强降雨,加强防汛会商和工程调度,累计紧急转移安置18.77万人,没有发生群死群伤,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三个重大进展”
1、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取得重大进展。组织实施“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年”活动,开展2011年度省级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以奖代补暨第十六届“江淮杯”竞赛评比,充分调动各地水利兴修积极性。全省共投入各类水利兴修资金130亿元(不含大江大河治理),完成土石方4.16亿立方米,同比分别增加144% 和61%。大力开展以塘坝扩挖、沟河清淤、集体泵站更新改造(淮北机井建设)和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的农田水利“三加一”工程,扩挖塘坝4.9万口,清淤农村沟河3743条,更新改造农村集体泵站2.9万千瓦,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利64万亩。全面完成2010年度39个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新增17个小农水重点县,56个小农水重点县和10个专项工程项目基本覆盖全省粮食主产区。借鉴城市规划管理的理念,在全国率先提出建立农田水利规划委员会,全省79个县(市、区)成立农田水利规划委员会,在整合涉农涉水项目资金、集中治理、发挥规模效益等方面初显实效。编制完成《安徽省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组建省农田水利技术服务中心,强化农田水利建设技术指导与服务。
2、民生水利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着力排民忧、解民困、保民安、惠民生,继续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和水库除险加固两大民生水利工程建设。提前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完成投资14.8亿元,新解决277.22万农村居民和35万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全省累计解决155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各地以县级为单位建立管护机构68个,确保工程正常运行,加快农村饮水工程从保障向安全转变。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实施,完成429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新开工643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省累计完成1858座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强化小型水库安全管理,确保除险加固一座、管护加强一座、安全到位一座。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0平方公里,实施生态修复面积380平方公里。
3、重点水利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持续抓好水管体制改革扫尾工作,“两费”落实力度不断加大,全省水管单位人员经费平均到位率达93%。水利投融资改革积极推进,公共财政水利投资大幅增长,各级财政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18.5亿元,比2010年增加31亿元。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全年共计提12.6亿元。水价改革稳步推进,《安徽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实施办法》已报省政府待批,非农业用水价格调整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加大水规费征收力度,全年征收水费及各类水规费较2010年增长16%。2 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建和恢复完善乡镇(流域)水利站281个,全省累计有乡镇(流域)水利站882个,覆盖全省1023个乡镇。探索建立村级水管员队伍,全省30%的县(市、区)已推行村级水管员制度。
(三)在水利管理和服务水平上,实现“三个持续提升”
一是水利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加快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控制管理有力推进。《安徽省中西部重点区域及淠史杭灌区水量分配方案》、《安徽省长江干流水功能区划调整方案》已经省政府批准实施。制订《安徽省水域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放意见》并正式提交环保部门。用水效率考核工作全面展开,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指标列入省政府对各市政府的考核。节水型社会建设积极推进,淮北、合肥、铜陵三市试点建设进展顺利,固镇、凤台两个首批省级节水型社会试点县建设有序开展。水利建设管理日益规范,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招投标专项整治年”活动取得实效。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加强,在全国率先实行在建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动态公示和市场主体信用档案备案制度。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建立工程精细化管理技术标准。新增12个单位达到省级管理标准。开展河湖执法检查,涉河项目管理不断强化。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持续推进。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全省水利安全生产态势平稳。
二是依法行政水平持续提升。水利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安徽省水文条例》正式实施,开展《安徽省节约用水条例》立法相关工作,《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安徽省湖泊保护条例》立法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启动《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修订工作。严厉打击河道非法采砂,长江涉砂船舶整治和淮河河道采砂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明显成效。依法调处水事纠纷,维护了良好水事秩序。规范水行政许可审批,深入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水利政策研究、政务服务中心水利窗口、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信访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三是行业能力水平持续提升。水利规划体系不断完善,省政府已批准《安徽省“十二五”水利发展改革规划》,编制完成大中型水库建设规划、长江干流洲滩圩垸治理规划、巢湖流域防洪规划等10余项重大规划。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新汴河、史河、淠河等重要支流治理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长江干流崩岸应急治理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清查登记工作圆满完成,台帐建设、调查名录和对象清查数据成果通过国普办验收。加强水利科技创新,申报水利部科技计划项目57项,立项批准6项。强化水利科技项目管理,完成6项科技成果鉴定,3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申请国家专利19项,编制地方标准8项。防汛抗旱信息化系统近期建设项目可研获批,防汛抗旱移动视频系统和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加快实施。全省水利门户网站建设不断加强,电子政务工作逐步拓展。推进县级水利部门能力建设,完成38个县(市、区)水利(水务)局能力建设考核,全省累计已有63个县(市、区)水利(水务)局通过验收。全系统水利综合经营持续加强,经济实力不断壮大。新增2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全省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总数达23个。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强化教育培训,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大走访”活动,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精心组织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等活动,全系统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蓬勃开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廉政风险防控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圆满完成对口支援四川松潘县水利恢复重建任务,水利援建项目荣获四川省“天府杯”奖,省水利厅荣获对口支援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水利援疆工作稳步推进。水利宣传、政务信息、档案管理、史志年鉴编纂工作不断加强。高度重视离退休干部工作。3 工会、共青团、学会、协会等团体作用充分发挥。
过去的一年,全省水利改革发展全面提速,势头强劲,亮点纷呈,突出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新时期的治水思路更加明确。出台省委1号文件、“水利十条”,提出并实施“水利安徽”战略,为全省水利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全省水利投入与完成投资双创新高。各级财政对水利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全省落实重点水利项目投资计划和完成水利重点项目基建投资均创历史新高。三是农田水利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抢抓机遇大兴农田水利,全年农田水利投入、完成工程总量和主要效益指标均是新世纪以来最好的一年。四是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水利站覆盖全省81%的农业乡镇,村级水管员制度在部分县(市、区)取得实质性进展。五是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扎实推进。我省第一部水量分配方案经省政府批准实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指标列入省政府对各市政府的目标考核。六是抗御特大干旱取得全面胜利。抗旱工作成效突出,为粮食生产“八连丰”、“六连增”作出了重要贡献。
成绩来之不易,令人鼓舞,催人奋进。这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各部门同心协力、团结治水的结果,也是全省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省水利厅党组,向大家并通过你们向全省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关心支持水利改革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省水利工作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少地区政策措施细化实化不够,缺乏硬指标和硬措施。二是水利工程建后管理依然薄弱,水管体制改革向基层延伸不够,一些中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和管理经费落实不到位。三是水利建设配套资金不到位,特别是市以下配套资金到位率低,影响了工程建设和效益的全面发挥。四是市县以下水利专业技术人才青黄不接、队伍老化、总量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基层水利工作的顺利开展。五是水利改革创新意识仍需进一步强化。六是行业自身建设不够,水利服务基层以及水利实用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有待加强。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科学研判,准确把握水利改革发展新形势
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打造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推进包括“水利安徽”战略在内的七项重点工作。在建设美好安徽,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的进程中,离不开防洪安全的支撑,离不开水资源的保障,离不开水环境的承载。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科学研判水利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力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步伐。
第一,准确把握“水利安徽”战略的核心内容与重大意义。2011年省委、省政府召开高规格的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立足省情和水情,提出大力实施“水利安徽”战略,赋予了安徽水利工作崭新的时代内涵。“水利安徽”战略的核心是“治水保安、兴水富民”,治水保安是基础,兴水富民是目标。战略重点是解决我省“水多、水少、水脏”三大水问题。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与安徽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并适度超前的现代水利,初步实现水利现代化。基本原则是坚持人水和谐、标本兼治、统筹兼顾、改革创新和政府主导。主要任务是构建完善“四个水利”,加快建设“五大体系”,即构建完善工程水利,加快建设配套完备的防洪减灾综合水利工程体系;构建完善资源水利,加快建设合理高效的水资源保障体系;构建 4 完善民生水利,加快建设协调发展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完善生态水利,加快建设综合防控的水环境和水生态保护体系;坚持依法治水,加快建设水行政执法和水利社会管理体系。实施“水利安徽”战略的主要措施:一要加强水利宣传,提高全社会忧水、治水、活水、节水、亲水意识;二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持续重视水利,进一步理顺水利建设与管理的体制与机制;三要加强资金投入,进一步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多渠道筹资办水利的投融资体系;四要加强科技引领,大力培养引进水利专业技术人才,强化水利科研工作,加大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力度。通过大力实施“水利安徽”战略,兴利除害,兴水富民,使水利成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屏障,成为农业丰收和粮食安全的根本命脉,成为民生改善的重要基础,成为生态安全的源头保障,成为建设美好安徽的坚实支撑。
第二,准确把握水利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经过多年持续的水利建设,我省初步构建了防洪除涝和灌溉工程体系,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总体上看,当前水利工作已步入科学发展、加速发展的新轨道,正加快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水利综合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但是,全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基本水情、洪涝旱灾害频发多发的气候条件没有根本改变,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的瓶颈状况、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制约局面依然存在。面对这一水利工作的阶段性特征,全省水利系统必须强化对水利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的认识,必须认清加快水利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的密切联系,必须把握夯实水利基础对于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不断强化服务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能力。
第三,不断完善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目前,全省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水利工作的部署成效显著,但是各市、县(市、区)工作进展不平衡,一些地方配套文件细化实化不深,政策措施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勇气不足、魄力不够。全省水利系统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精心谋划,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加以落实,努力使中央和省委的政策与本地实际接轨,在基层落地生根。要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主动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汇报衔接,加强与综合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水利系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赢得社会各方的支持与配合,逐项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积极抢占水利改革发展先机,让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真正“建”起来,让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真正“快”起来,让水利薄弱环节真正“强”起来,让水利发展体制机制真正“顺”起来。
第四,勇于担当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的历史重任。全面实施“水利安徽”战略是对我们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的重大考验,全省水利系统要勇于担当,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抓好顶层设计、突出规划引领,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坚持改革创新、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勇于探索、敢于实践、攻坚克难的精神,坚决克服畏难情绪,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团结带领广大水利干部职工,求真务实,拼搏奋进,以实际行动大兴水利,努力构建江河安澜、保障有力、水域秀美、生态良好的“水利安徽”新格局,造福社会,造福人民。
同志们,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既是时代赋予的大事,造福人民的好事,也是刻不容缓的要事。我们要有大展宏图的信心、坚持不懈的决心、锲而不舍的恒心,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奋发有为的使命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在推进水利改革发展中建功立业,创造出无愧于历史使命的光辉业绩。
三、开拓创新,扎实抓好2012年重点水利工作
今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省水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委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全面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围绕走出“六条新路”和打造“三个强省”的奋斗目标,按照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的发展要求,全面实施“水利安徽”战略,推进水利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综合各种因素考虑,2012年全省水利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在投资落实方面,力争落实重点水利项目投资和完成水利重点项目基建投资比2011年增加30%以上;在工作推进方面,突出抓好“四个100%落实”,土地出让收益计提及省级统筹资金到位率100%,农田水利建设“三加一”工程年度目标任务完成100%,县级水利部门能力建设考核验收完成100%,乡镇水利站覆盖面100%;在工程建设方面,加快推进新一轮治淮、长江干支流治理等骨干工程建设,实施726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再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利1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0平方公里;在管理考核方面,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不小于7%,遇一般干旱年份保障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65%左右。
(一)把握“一条主线”,全面实施“水利安徽”战略
进一步贯彻落实2011年省委1号文件和“水利十条”政策,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充分发挥政策效力,全面实施“水利安徽”战略,统筹抓好“治、蓄、排、节、引”五水文章。一要做好“治水”文章。以大江大河治理为龙头,以中小河流治理为支撑,以水利工程除险加固为重点,构筑支撑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的可靠屏障。二要做好“蓄水”文章。实施大规模塘坝扩挖工程,力争新建一批大中型水库,启动淮干及沿淮湖泊适当抬高蓄水位工程,通过蓄洪补枯增加可用水量,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问题,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三要做好“排水”文章。大力加快沿淮洼地治理步伐,强化排灌设施建设,更新改造一批,新建扩建一批,清淤疏浚一批,不断提高排涝能力。四要做好“节水”文章。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守住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五要做好“引水”文章。加快建设一批跨流域、跨区域调水工程,大力实施河湖联通工程,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提高水资源调控与配置能力。
(二)抓好“六大重点工程”,着力完善综合水利工程体系
加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构建完善综合水利工程体系,努力提升水利支撑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1、全面实施“三防一供”新一轮治淮工程。扎实推进以防洪防旱防污和供水为重点的综合治淮工程,实施行蓄洪区调整与建设、重点平原洼地治理、淮干一般堤防加固和重要支流治理、淮河行蓄洪区及淮干滩区居民迁建,实施临淮岗枢纽综合利用工程和沿淮湖泊适当抬高蓄水位工程,增强蓄水能力。加快推进跨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针对我省沿淮淮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现状,省政府决定今年启动淮水北调工程建设,淮北、宿州、蚌埠三市及 6 有关县要抓紧前期工作,组建本地建设机构,做好土地征迁等相关工作,力争工程早日实施。要全力加快引江济淮(巢)、引淮济阜、引淮济亳、引芡济蚌等跨区域骨干调水工程前期工作,为工程尽早立项创造有利条件。
2、深入推进农田水利“三加一”工程。制订“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年”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实化措施,精心组织实施,保质保量完成。在继续狠抓恢复性除涝抗旱工程的同时,深入实施以塘坝扩挖、沟河清淤、集体泵站更新改造(淮北机井建设)和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的农田水利“三加一”工程,扩挖塘坝10万口以上(其中5000方以上当家塘4万口以上),清淤农村重点沟河3000条,更新改造农村小型泵站13万千瓦,建设和修复配套灌溉机井3万眼。各市、县在小型泵站改造中,要注意抓点带面,及时总结经验在面上推广。结合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利100万亩;建立健全乡镇(流域)水利站,覆盖全省所有农业乡镇。各地要以县级农田水利规划为蓝本,以农田水利“三加一”工程为依托,整合项目、资金,确保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指导,对于机泵选型、混凝土施工以及沟、塘边坡控导等,都要加强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
3、持续抓好民生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要始终坚持保障民安、扩大民利、改善民生,切实加强直接涉及民生的水利工程建设,让水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再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各地要大力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延伸供水管网,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要认真贯彻执行《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建立健全管护运行机制,落实管护主体、管理责任和管护经费,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让农民群众喝上足量、清洁、安全的放心水。加快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今年汛前完成2011年第一批601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扫尾验收,加快推进第二批42座重点小
(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确保安全度汛。全面实施新安排的726座小
(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要高度重视病险水库加固后的运行管理工作,各县(市、区)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加快出台小型水库安全管理细则,切实巩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积极开展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推进坡耕地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0平方公里。
4、加快推进长江干支流及新安江治理。突出“一干三支”,大力实施长江干支流治理工程。加快推进长江干流崩岸应急治理工程,力争尽快实施部分重点河段综合整治工程,控制长江河势,稳定长江岸线。开工实施水阳江防洪治理、滁河防洪治理近期工程,提升长江重要支流防洪能力。精心组织实施青弋江分洪道工程,全力加快建设进度,力争工程早日建成并发挥效益。加快推进新安江综合治理,配合做好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有关工作。
5、突出推进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建设。进一步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加快2011年开工的50个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汛前完成。对水利部2009年至2012年实施方案内剩余的41个项目,要全力抓开工、抓进度,确保顺利实施。要高度重视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扎实抓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全面完成31个项目县的建设任务,积极开展山洪沟整治建设前期工作。全面推进病险水闸加固工程建设,开工30个病险水闸加固项目,通过除险加固,早日消除安全隐患,恢复和提升防洪、排涝和兴利等功能。
6、着力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泵站更新改造。加快大中型灌区在建项目的扫尾和已完工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今年安排的项目要保证汛后全面开工,年底前完成70%以上的主体 7 工程建设任务。结合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项目建设,统筹推进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改造与田间节水改造,抓好田间工程配套,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利。
(三)全面加强水行政管理,提升水利管理与服务水平
要把全面提升水利管理和服务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加强各项水行政管理工作,确保各项举措落实到位。
1、切实加强水利规划与前期工作。要更加注重科学规划、统筹规划,更加注重项目争取、项目落实,更加注重课题研究、科技推广,不断夯实水利改革发展基础。一要坚持顶层设计抓好水利规划工作。基本完成全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编制工作,启动编制全省灌溉发展总体规划、新安江流域综合规划等重点规划,完成巢湖流域防洪规划修编任务,推进省辖市城市防洪规划修编,配合淮委全面完成引江济淮工程规划。加强水利规划监督管理,强化水利规划引领作用。同时,组织开展重大水利专题研究。二要着力加强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在新一轮治淮方面,重点推进淮干蚌埠~浮山段、正阳关~峡山口段行洪区调整建设,西淝河等沿淮洼地治理工程,怀洪新河水系及濠河池河洼地治理,淮干一般堤防加固,淠河、史河和池河治理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在长江治理方面,重点推进长江干流崩岸应急治理、铜陵河段综合整治、水阳江下游当涂境内防洪治理以及裕溪河、皖河和秋浦河治理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在水源建设方面,重点推进淮水北调工程和下浒山、月潭、江巷等大中型水库前期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快驷马山引江补淮、大型灌区可研等前期工作,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三要不断强化水利科技支撑。抓紧开展淮河干流浮山以下河道治理方案研究。推进沿淮采煤沉陷区水资源利用研究。建立健全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省水利科技重点实验室和省重点水利科技示范基地,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推广一批实用先进技术,推进水利标准化工作,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水利科技贡献率。四要确保按期完成首次水利普查工作。加快完成水利普查各项任务,建立全省水利普查数据管理系统,发布各级水利普查公报。对水利普查数据资料进行专题分析研究,为水利改革发展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加强水法规体系和执法能力建设。加快《安徽省节约用水条例》立法步伐,推进《安徽省湖泊保护条例》的立法工作。完善省、市、县三级水政监察机构,不断加强水政监察队伍建设。强化水行政执法工作,加强河湖水域及其岸线管理,严禁开发建设项目非法侵占河湖水域,依法查处各类危害水工程安全的违法行为,下大力气清除河道、渠道及其堤防上的违章耕种、违法搭建。始终保持对长江、淮河非法采砂的高压严打态势,推进采砂管理“四个专门”建设,进一步强化面上中小河道采砂管理。
3、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落实“三条红线”控制管理为主线,分解管理指标,夯实管理基础,建立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和管理制度体系,严格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和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着力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加快制定用水总量控制方案和全省行政区域水量分配方案,修订《安徽省行业用水定额》。强化水功能区管理,修订全省水功能区划,核定年度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加强监测监控能力建设。
4、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监督管理体系。围绕水利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安全和效益,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建立水利项目建设绩效考核奖惩机制,强化水利建设项目监管措施。巩固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成效,完善市场监管制度,严格市场准入,强化市场主体监管,深入推进水利建设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加大市场培育和从业人员培训力度,整合技 8 术力量,缓解建设力量不足的压力。当前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点多面广,要积极推行集中组建项目法人、分类打捆招标、集中采购原材料等行之有效的建管模式,充分发挥市、县两级质量监督的作用,确保工程质量。规范招投标和中标后合同履约管理,落实质量和安全责任制,进一步形成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规范有序的长效机制。
5、健全水利工程管理良性运行机制。各县(市、区)要切实加强中小型及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明确工程的所有权、经营权与管理权。所有已经加固、正在加固或治理的工程,都必须明确管理单位、管理人员,落实管理维护经费。研究建立水利工程管理奖惩制度,制定完善堤防、水库管理技术标准,抓好推广应用。重点推进面上中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创新,积极探索多样化水利工程管理模式。要坚持建管并重,积极推行“先建机制、再建工程”的工作机制。特别是要加强小型水库管理,小
(一)型水库必须做到“五有”,即有管理组织或专职管理人员、有管理设施、有管理运行规章制度、有必要的交通和通讯设施、有管理人员报酬和工程维修经费来源;小
(二)型水库必须做到“三有”,即有管理组织或专职管理人员、有管理运行规章制度、有管理人员报酬和工程维修经费来源。按照水利部要求,力争到2013年底初步建成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村级水管员制度。
6、加强县级水利部门能力建设。做好县级水利部门能力建设考核验收工作,今年要全面完成考核达标,及时总结经验,建立健全进一步加强县级水利部门能力建设的长效机制。继续做好水利改革创新奖的评选表彰工作,扩大评选范围,丰富评选内容,健全完善评选机制。
(四)以防为主,扎实抓好防汛抗旱工作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2012年春夏季气候趋势预测》,淮河流域、长江中游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黄淮和长江中游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汛情,防汛形势严峻。各地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坚持以防为主、以急为先、防抗结合,强化工作的超前性、调度的科学性、应对的有效性,进一步提升防汛抗旱减灾能力。
一要强化责任制保障。及时调整充实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组成人员,落实防汛抗旱工作的行政负责人、技术责任人。全面完成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及时开展防汛检查,限期排除工程隐患,加快“开口子”工程建设进度,强化应急保障措施,落实防汛抢险责任。
二要强化预案保障。重点抓好防御特大洪水、超标准洪水预案制订工作,修订控制性闸站运用方案、大中型水库控制运用计划和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组织修订镇、村两级防御山洪灾害预案。针对2010年至2011年持续特大干旱中暴露出来的抗旱盲区和水利死角,修订完善各级抗旱预案。
三要强化队伍保障。落实巡堤查险人员和抢险队伍,主汛期前要完成省、市、县、乡(镇)四级防汛抢险以及蓄洪区、山洪灾害区人员转移演练。开展市、县防汛抗旱指挥长及县级防办主任培训。以国家补助抗旱设备采购为契机,加强县级抗旱服务队建设。整合防汛抢险队与抗旱服务队,推进防汛抗旱应急队伍建设向镇、村延伸。积极建立防汛抗旱督察制度,健全基层防汛抗旱机构。
四要强化物资保障。加快新建、维修一批防汛物资仓库,提高仓储能力。修订完善防汛 9 物资管理办法,提高防汛物资管理水平。要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扎实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工作,继续开展防汛物资社会号料,确保防汛抗灾与应急抢险需要。
五要强化技术与信息保障。组织编制全省防汛抗旱信息化近期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争取启动省水利数据中心、防汛抗旱数字模型和防汛抗旱决策支持系统等部分单项工程建设。组织实施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建设,基本完成防汛抗旱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并投入试运行。要以防汛抗旱信息化为重点,加快全省水利信息化建设步伐。
(五)深化水利改革,增强水利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定不移地深化各项重点水利改革,大力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激发水利建设与管理活力,增强水利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要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向基层延伸,落实好公益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管理单位的人员事业费必须全额到位。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良性运行机制,保证工程充分发挥效益。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狠抓基层水利站机构、职能、编制、人员和经费落实工作,积极探索社会化、专业化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
二要深化管理单位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各市、县(市、区)水利部门要积极主动地推进直属单位内部改革,努力完善体制、活化机制,全力加快水管单位发展步伐。以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为契机,扎实开展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分配制度改革工作。大力发展水利综合经营,充分利用水土、人才、技术和设备等资源条件,进一步发挥供水发电、养殖种植、技术咨询、建设施工等传统经营项目优势,大力发展物流、运输、仓储以及水利旅游、电子信息等新兴项目,不断增加经营收入,提升经济实力。
三要深化水价和水规费征收改革。出台《安徽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实施办法》。继续开展从水闸控制河道(湖泊)取水水价调整工作,及时开展成本测算结果评审论证,积极争取出台调价文件。
四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尽快出台《安徽省水利建设基金筹集使用管理办法》。探索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水利投融资机制、方式创新,各市、县都要积极创造条件,搭建水利建设融资平台。
(六)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围绕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抓好“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创建工作,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进一步健全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等防控管理的配套制度,努力实现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和提高“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水利文明单位”、“省直文明单位”创建成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多彩的文体活动,推进水文化繁荣发展,不断丰富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着力增强全省水利系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强化领导,进一步增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合力
扎实做好2012年全省水利工作,全力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事关安徽加速崛起、兴皖富民大局,事关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全局。我们一定要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做好今年各项水利工作。
第一,狠抓责任落实,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尚未成立水利改革发展推进协调领导小组的县(市、区),要按照省政府的统一要求,抓紧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对水利改革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研究解决水利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同时,各级水利部门要主动汇报,提请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把水利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合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二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水利改革发展目标责任制。细化分解和落实各项水利工作任务,各级水利部门一把手要亲自抓,班子成员要合力抓,层层抓好落实,特别要抓好关键政策和重点工作的落实。三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任务目标考核机制。要将水利改革发展实绩纳入市、县(市、区)政府任期目标考核内容,加大考核力度,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第二,强化资金保障,力争“四个大幅度增加”。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力争“四个大幅度增加”。一要力争国家对我省水利投资大幅度增加。主动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以及各流域机构汇报衔接,与省直综合部门协作配合,积极争取国家对我省水利重点项目建设的倾斜和支持,努力扩大中央投资份额。二要力争省、市、县财政对水利投入大幅度增加。认真落实既定的各项水利政策,确保水利投入足额到位,尤其是国家安排的水利项目必须及时足额落实地方配套资金。三要力争全社会水利投融资大幅度增加。积极争取金融部门对水利建设的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水利信贷投放力度,重点增加农田水利建设信贷资金。着力提高水利利用外资的质量和规模,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民间资本参与和投入水利建设。四要力争水利工程管理维护经费大幅度增加。千方百计落实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护经费,在全力争取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多渠道、多层次、多领域筹集资金,加强工程管理维护。
第三,积极宣传引导,营造水利发展良好氛围。全省水利系统要按照省委宣传部等8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公益性宣传的意见》,全面加强水利宣传工作,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水利工作的舆论氛围。要抢占制高点,突出宣传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把握主动权,突出宣传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战略地位;打好攻坚战,突出宣传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措施行动。要不断创新水利宣传形式,准确把握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宣传特点,因时而动、因地制宜,策划一批影响大、效果实的专题宣传,继续开展“聚焦水利安徽战略”专题宣传,重点组织开展“水利宣传员走基层”采访大练兵活动,充分展示水利改革发展成就。要高度重视水利宣传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大市、县宣传队伍建设力度,建立健全上下连通、良性互动和运行高效的宣传队伍体系,努力提升全系统水利宣传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加强队伍建设,夯实水利建设管理基础。顺应水利改革发展新要求,加强全省水利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增强组织和领导水利改革发展的能力。在省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狠抓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方式,不断加大高学历人才、高层次人才以及综合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快建设能力素质优良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队伍。针对当前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量大面广的实际,大力加强基层水利设计队伍建设,11 全省所有农业大县(区)都要建立或恢复水利设计院或设计室。加快安徽水利人才教育基地建设,强化水利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加大基层水利职工在职教育和继续培训力度。重点抓好“百名水利局长、千名水利站长培训班”,加强水利综合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加大市、县水利部门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力度,要将市、县水利人才队伍建设成效纳入水利发展目标考核。
第五,切实转变作风,进一步树立水利行业优良形象。全省水利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全力以赴落实中央和省委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重心下移摸实情,深入基层搞调研,敞开心扉听民声,掌握第一手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效能建设,真抓实干,敢抓敢管,善抓善管,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扑下身子抓落实,在解决水利难题上下功夫,在突破薄弱环节上见成效,在惠及民生上出成果。
4.企业商标五年发展规划 篇四
为深入实施集团品牌发展战略,提高公司的品牌竞争力,提升公司产品市场形象,建立完善的商标管理体系和商标运用机制,推动公司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公司实际,制定商标发展五年规划。
一、发展背景和发展基础
(一)发展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商标在世界经济和国内、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各国政府、企业都越来越重视商标工作。实施商标发展战略,加快商标品牌培育,加强商标专用权保护,不仅直接关系到目前产品的销售和形象树立,而且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大局。制定商标发展五年规划是实施品牌战略的客观需要,也有利于集团商标工作的发展,对打造安徽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提升集团综合竞争力有积极作用。
(二)发展基础。经过近几年商标工作的推进,集团品牌工作已经有了比较良好的基础,并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一是商标注册工作和品牌创建工作取得成绩。截至2010年底,全集团累计注册商标76件,比2000年的8件商标增长了68件,注册商标数量有了规模性上升,商标总数居全市第一;安徽省著名商标3件;2010年初获得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1件。二是集团内初步形成了商标发展氛围。集团上下,从领导到普通员工,对商标的发展有了初步认识,品牌保护意识逐步增强,品牌发展战略上升为集团发展的主要战略,对品牌发展和商标培育提出切
二、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集团品牌发展战略,以提高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扩大商标注册数量、增创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为重点,加快建立完善品牌发展机制,不断提升公司综合竞争能力。
(二)发展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商标品牌发展战略的动力和基础在于市场,要根据市场需要组织生产、经营管理,也要根据市场需要,发展自主品牌、经营品牌,与产品的市场竞争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2、坚持科学规划、分类培育原则。必须从集团的实际出发,依托现在,立足长远,进行科学规划,根据集团内不同产业特点和品牌结构特征,突出重点,分类培育,促进集团商标品牌结构良性发展。
3、坚持创护并举原则。一方面要大力气创建品牌,另一方面要做好商标的保护。
(三)发展目标
经过五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建立较为完善的商标注册、使用、品牌培育、保护的工作机制;商标品牌的各项经济指标保持省内、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创建安徽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在基地内形成一大批有独立商标专用权的子公司、分公司,形成商标品牌群;发挥品牌的市场作用,建立商标品牌影响经济增长的品牌模式。具体目标如下:
——商标注册使用全面展开。到2016年,集团注册商标总数
好牵头组织功能,其他部门和单位发挥好协调、配合和支持等功能。
(三)做好产业分类研究,完善商标结构。对集团的产业再按照钢铁产业和非钢产业作大分类的前提下,再分别从产业细分、产品细分的角度,对两大产业再作分析,做到不同的产业有不同的注册商标,不同的产业有不同的商标管理模式,避免某一产业的滑坡,影响整个商标体系的价值和市场声誉。对集团现有注册商标做好研判,按照鼓励、允许、限制、禁止等四类标准,确定现有商标的使用范围。
(四)加强商标保护。通过商标品牌的宣传,增强集团员工的商标品牌意识,明晰商标品牌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发动全员保护侵害公司商标的现象。规范注册商标许可、转让、贴牌,严格关注相对方的使用情况、产品质量、市场反映,及时修正管理程序,避免相对方不当使用对公司商标的消极影响。规范商标标识的印制管理。与工商部门、质监部门等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争取主管部门对公司商标的侵权保护。建立商标侵权举报奖励制度,引导社会公众对公司商标的关注,既能做到商标的保护,又能扩大的商标的影响程序。同时,商标管理部门要随之通过网络、媒体、信息等,跟踪、关注侵害公司商标专用权的现象,及时处理,降低损失和影响。
(五)加快品牌创建速度、加大品牌创建力度,形成一批知名品牌。在产品分类、产业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完成商标注册总量上升的发展目标。加大商标注册申请力度,扩大商标国际注册数量,在现有马德里国际注册的基础上,增加申请类别和申请地区,形成良好的国际品牌形象。鼓励子、分公司注册符合自
及主管部门对驰名商标企业、著名商标企业、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在信贷、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和扶持,做好政策的研究和利用。对争取到实质优惠的单位或部门,公司根据其贡献程度予以奖励,在发展基金中列支。
【安徽水利企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推荐阅读:
XX镇”十二五”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划10-07
安徽省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建设管理办法10-14
安徽发展规划07-16
上海市宝山区水利规划09-24
牧区水利建设06-24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08-03
安徽省县级供电企业基础管理资料目录10-04
水利部令第40号《水利部关于修改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资质管理解读09-03
全国优秀水利企业家评选办法06-18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理论与实践论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