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语文教学论文(通用10篇)
1.聋校语文教学论文 篇一
一、教学目的要求:
学习23个声母,35个韵母的发音部位及方法,能较正确地掌握声母、韵母的发音和口形,并能默写声、韵母,能准确地认读16个整体认读音节。
学会用两拼法拼读音节,对有听力的学生要求会用韵母带调拼读音节,会拼读(或)直呼教材中出现的200多个常用音节,做到口形基本正确。
能正确地打出汉语拼音字母指式。能正确清晰地打出音节指语,姿势正确,能看懂学过的手指语。
会写拼音字母,做到笔顺、格式正确,能正确地抄写音节,仿写声调。
学会85个生字,能借助拼音较正确地读出词语,打出指语,能正确地理解字词的意思,大部分能默写,能正确地认读词的口形,能仿照田字格中的生字和笔顺分解书写生字,姿势正确,执笔方法正确。
二、教学重点:
学习汉语拼音最基本的内容,要求掌握声母和韵母的发音,形体,指式及拼音方法,逐步达到直呼音节。
完成识字的任务,要求掌握生字的笔画,笔顺,读音字形和字义,培养学生借助拼音识记生字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1、汉语拼音的读音和音节的拼读。
2、生字的音、形、义及笔顺。
3、句子的理解及改写。
四、进度计划
2.聋校语文教学论文 篇二
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指出“国文和英文一样, 是语言学科, 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 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可见朗读确实是学习语言事半功倍的好方法。因此, 我们在课堂上必须重视朗读。教师可以运用有声语言, 借助语调的抑扬顿挫, 指导学生朗读, 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那么有听力障碍的聋生, 又应该怎样有效地朗读课文呢?朗读教学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准确理解词语, 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
聋生由于听力障碍, 他们与健全人不论在生活经历上或对事物的感觉上都有很大差异。健全人在入学前基本上完成了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的认知 (音和意的结合) , 对字形的认知, 是在入学后才得到逐步完成的。而聋人入学前没有语言环境的熏陶, 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所见, 只停留在形象动作的演示上, 他们的语言形成, 只有入学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开始, 而且是口语、书面语的同步训练, 也就是说, 音、形、意一起学习。因此要做到有感情的朗读, 首先要让聋生把头脑中的形象动作与文字统一起来。准确理解词意, 是培养聋生有感情的朗读的重要环节。如教学郑振铎的《猫》一课时, 第一只猫“花白的毛, 很活泼, 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的, 取了一条红带, 或一根绳子, 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 它便扑过来抢, 又扑过去抢。”其中“白雪球似的、滚来滚去、扑过来抢”等词语写出了小猫的可爱与活泼。学生只要理解了这些词语, 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喜欢第一只猫了。此时, 你再指导他 (她) 读出喜爱的语气就不难了。
二重点段落重点指导
随着年级的升高, 文章越来越长, 指导全文的可能性不大, 教师就应在文章的重点段落上下工夫。每篇课文都有突出中心思想和教育内容的重点部分, 抓住重点部分进行指导是完成全篇教学的重点。仍以《猫》一课为例, 作者郑振铎先生重点写的是第三只猫, 第三只猫因为丑陋不活泼而被作者及作者家人讨厌, 误以为是它偷吃了芙蓉鸟, 导致被惨打致死的严重后果。作者知道事情的真相后, 难受自责, 觉得愧对这只猫, 这一感情的表达在课文的第31自然段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指导学生朗读时, 要语调低沉、缓慢, 读出自责、难过的语气,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种有效的品读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加强朗读教学, 培养学生浓厚的读书兴趣和读书能力, 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语文课文都是专家精选出来的文质兼美的作品。如《桃花源记》、《捕蛇者说》等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现代散文《春》、《背影》等也是少有的佳作, 还有很多中外驰名的诗词歌赋。对于这些名家名篇, 教学中应把大量的时间放在朗读上。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去感知课文内容, 感受课文的内在美、文字美, 丰富自己的文学知识。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文章、诗歌的意蕴只有在读中去品味, 否则很难领悟其中的神韵。所以, 我们不但要重视朗读, 还要坚持朗读, 学会正确朗读。如我在教学生古文时, 先不对文章进行翻译分析, 而是把朗读贯穿于整堂课。老师先范读, 学生再读,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读好停顿。然后再集体读, 单独读。反复练习, 到下课时, 学生几乎能背诵了。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加强朗读教学, 积累知识, 提高聋生书面表达能力
俗语说:读一遍等于看三遍, 写一遍等于读三遍。语中之意是“读”、“写”比“看”效果好。朗读有助于记忆, 且青少年学生有机械记忆力强的心理特点, 所以读、背不失为一种语文积累的学习方法。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唐代诗圣杜甫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现代作家、诗人、古文字学家郭沫若有诗:“胸藏万汇凭吞吐, 笔有千钧任歙张。”这些说法都形象地说明了读书量的积累会产生质的飞跃。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千万不可忽视多朗读。朗读是接受信息, 写作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如果根本就没有信息, 处理信息就无从谈起。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 学生时代读过、背过的东西, 写文章时若用到它, 就有“召之即来”、“呼之欲出”的感觉。而没有读过、记不住的东西, 使用的时候就很费劲。前人所说的“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文选》烂, 秀才半”、“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等话语都属经验之谈。所以, 多读有助于记忆, 增加积累, 写作时就能旁征博引, 左右逢源了。
五朗读有利于创设良好课堂气氛, 提高教学效率
现实教学活动的最大弊端, 是注重教师的讲析而忽略学生的活动。课堂上, 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课堂教学结构呆板, 课堂气氛沉闷。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强调加强朗读活动, 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意境之后, 适时指导朗读。通过学生的读, 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使朗读与对文章的探究有机地配合, 以增加课堂的立体感, 激活学生的思维, 活跃课堂气氛, 使师生双边活动得到更好的体现, 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朗读活动的调节, 使课堂教学始终处于活跃而热烈的气氛中。学生学习情绪高, 兴趣浓, 教学效率自然会提高。
3.聋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分析 篇三
一、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学内容可视化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进步以及科技的迅猛发展,国家对聋校的教育投资也在逐渐增大。许多学校都拥有自己的多媒体教室、多功能厅等现代化的教学场所,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于这些现代化的视频播放器来使学生避免自己在听力上的缺陷,将学习内容转变为视觉上的互动。这样的语文阅读讲授形式不仅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提高了聋校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率,同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比如说:老师在教孩子们学习《锄禾》这首诗时,可以首先以动漫的形式给孩子们播放出一个老农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进行田间耕作,豆粒大的汗水不时的从老农的脸颊渗出滴落在作物的叶片上。还可以从其他侧面比如烈日等层面上体现出农作的不易,以一种视觉上的效果让聋校小学生感受到《锄禾》这首诗所需要反映出珍惜粮食的主题,虽然孩子们不能从老师的语言中听到所表达出诗句的具体含义,但是他们已经能够从画面上了解到故事的大致含义以及所要反映出的主题。这样的学习方式应该比老师的直接语音教授效果更好。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或者多功能厅给孩子们创造出所学阅读题材的故事背景,让孩子们在故事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
二、重视聋校学生的主观性,教学内容互动化
大量的实际数据表明: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正确的引导,再结合着聋校学生的自身努力与坚强的毅力,聋校学生在语文阅读的学习成绩完全可以达到正常学生的水平,甚至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可以超过一些正常学生。因此说老师在平时的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要给与聋校学生足够的尊重,将他们当成正常孩子一样来给予关怀与温暖,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们鼓励与支持,仔细的分析他们各自的心理状态并作出引导。让他们从内心中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其他的孩子们一样,这样就可以让聋校学生真正的敞开自己的心扉,让他们自己原本存有顾虑的小心灵彻底的徜徉在阳光下,聋校学生也更愿意去主动地学习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比如语文阅读的学习。
在解开聋校学生的心结与顾虑之后,他们也就不会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体的缺陷上,相反在老师的引导下更愿意去学习那些有趣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大脑,或者说用知识来弥补自己的身体不足。这样学生就会更愿意在课堂上按照老师的思路进行语文阅读,更愿意和老师一起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老师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出来之后,需要采用更加合适的方式来让学生在有限的条件下更有效的理解所学的课程内容。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分角色来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演绎,这样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不仅仅让学生有时间来对文章进行预习与文章内容的了解,同时给予了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阅读学习中去的机会。让原有单一的讲课、学习方式有所变化,学生在新的学习思维引导下会更加的投入,也会以更加的热情面对每天的生活与学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充分体现聋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角色,老师在适当的给予学习建议的同时也要尊重学生自己对所学知识学习方法的选择,让他们自己在不断的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这种尊重、引导、主动、选择、调节的学习方式对于聋校学生学习来说是一种比较科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鼓励学生反馈知识,课堂形式多样化
在聋校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的同时,要鼓励大家及时的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感受及时向老师反馈回来,这样老师可以在大体上了解学生对阅读的理解情况,以便老师能够及时的调整讲授方法,不耽误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与此同时,老师可以将学生按照某种顺序或者无规则的打乱,让学生将自己所学阅读表达出的意思或者用意在小组谈论中与大家共享,学生在分享自己学习成果的同时还可以及时的学习到其他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的所想所感,这种学习交流与讨论方式也是促进聋校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能力和技巧。老师也可以将某些同学提出的比较好的问题放在课堂上让大家一起进行讨论,不设置具体的答案与范围,让学生们各抒己见,这样的学习氛围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从小锻炼学生对问题的判断能力与应变能力。最后老师可以将课堂中的讨论内容进行合理的整理与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对同学们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并给予合适的、科学的评价,当然评价结果主要以鼓励为主。
四、开展聋校学生读书活动,创造阅读机会
由于聋校学生的学习条件相对比较艰难,所以在实际的聋校学生语文阅读学习中,我们可以给他们创造更多的阅读机会。例如:创办聋校学生读书室、聋校学生读书周活动、聋校学生读书知识竞赛等。在合适的时间里、场合下为聋校学生安排好各种阅读的机会和活动,甚至安排一些正常的孩子参与到读书活动之中,让聋校学生在尊重与平等之中学习阅读,不断地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从而从本质上提高自己的语文阅读成绩。
4.聋校英语教学 篇四
作者: 马慧念(秦皇岛市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听障学生由于自身的缺陷,失去了用听觉器官接受有声语言的能力。在教学生学习英语时,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学生学习的特殊性,充分利用学生的其他感官,扬长避短。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精神,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入手,培养听障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模仿
词汇
直观
活动
随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英语的重要性也更为凸现,无论是在职场、社交、贸易、文化交流活动中英语已经成了一种必要的交流工具。在中国,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都开设了英语课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英语,那么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听障学生如何才能学好英语呢?
一、克服障碍,口型模仿
听、说、读、写是学好英语的基本技能。听障学生由于听力的缺陷阻隔了其通过听—说途径学习有声语言的自然渠道,“聋人听不到声音,自然就难以学会说话。”听障学生习惯依靠手势与人进行交流,平日懒得尝试去说,泯灭了说的意识。他们担心自己发音不准怕被人笑话,认为单纯地依靠手势能够方便且有效地完成交际过程,没有使用语言的必要。教师不能因为听障学生的听力受限,而在英语教学中放弃对学生的口语训练。听障学生通过看教师的口型,触摸发音部位,感受发音器官的震动,模仿发音。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用简单的英
语组织教学,创造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英语游戏,进行英语简单句子口语比赛等多种形式的英语活动,教师多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回避怯懦,树立自信心,敢于开口讲英语,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提高兴趣。
爱心与耐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每一个学生都期待得到别人的认可,关爱每个学生,为他们支起自信的拐杖,触摸他们纯真的世界,相信每个学生都是一朵娇艳的花朵。教师要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学生们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眼光去关注学生们的每个闪光点,用喜悦的笑容去赞许学生的每一点成功。教师认识到听障学生学习的特殊性,制定合理的教学方略,让学生在愉快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在孕育情感的氛围中取得进步,体验收获,体验快乐。
二、掌握方法,突破词汇
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所以教师要告诉学生记单词一定要把读音规则和拼写规则结合起来。有的听障学生喜欢用手指语把每个单词字母都一一打出来,这样容易将单词肢解,影响了单词学习的完整性。简单的单词容易用手指语打出来,可复杂的单词如:phenomena(现象)generation(代,产生)再按字母一个一个打出,太浪费时间,极有可能将字母记漏。随着所学单词的增加,学生会发现记忆负担越来越重,单词难记。单词是学习、运用英语的基础。记忆单词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如果单词记不住,影响英语的更深入的学习,而且还会减弱学英语的兴趣。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良好的学习
方法是学习成功的保证。教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所以作为聋校老师,要对他们加强学法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掌握一些有效的记忆法,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初学时,记单词最好的方法是把单词归类进行比较。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的积累,指导学生掌握构词法,从词汇结构规律出发去学习单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英语词汇的能力,扩大词汇量。作为聋校老师,要对他们加强学法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三、直观教学,提高效率
教学、教学,离不开教和学,即教师和学生,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阵地,教师能准确地传授知识,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都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教学方法,而组织教学是顺利进行英语教学课堂的保证,目的是让学生为新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心里准备和知识准备。听障学生由于听觉障碍的影响,在感知和接受事物方面比较笼统,不够精确,注意力不够持久、稳定,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上课经常走神。听障学生的思维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形象性,而直观形象的视觉信息能相对补偿听障学生的听觉缺陷,开阔视野,帮助学生利用形象进行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听障学生擅长形象思维,因此教师应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幻灯等直观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学习才能成功。
语法是用词造句规则的综合。教学语法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基本
语法,更好地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由于英语和汉语在语法方面差异很大,这就给听障学生在学习英语语法时增加了很大困难教师可以利用直观手段讲解语法,加深学生的理解。如教形容词的比较等级时,可以拿三个大小不相同的东西,一个比一个大。一边问,一边答。这种自问自答,可以让学生跟老师重复几遍,直到他们自己能够独立进行表演为止,然后把这些句子写在黑板上,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最后可以再举一些例子,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对比较等级会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
教无定法,选有定则,发挥优势,形成特色。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四、开展活动,激发兴趣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多么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技巧,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等,想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激趣导入,新颖自然,学生对其中的奥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然地把学习新知转化成了一种内在需要,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听障学生注意力分散,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要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课堂上要不断强调纪律,提醒学生注意听讲。组织教学是顺利进行英语教学课堂的保证。英语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很难,语言习惯和汉语不一样,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语言的输入,不爱口型模仿。他们更喜欢用笔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学习四季变化的话题时,学生找不出更多的词来形容四季,而在draw a tree and talk about the seasons活动中时,学生却用画笔描绘出树木的四季变化,每个人画的都很好。虽然聋生学习英语存在很多困难,但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度过学习难关。教师设计了“Talk and draw”这个环节,让学生与美术联系起来,提高了审美观念;这个活动既巩固了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作为教师,只有不断总结反思,细心策划,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力求教学活动生动,学生兴趣浓厚,让学生能自觉主动、井然有序地投入到你的教学中来。学生只有参与实践活动才有可能将他们学到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最终发展成运用语言的能力。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使课堂学习得到延伸,可以开展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设立英语园地、英语作文比赛、书法比赛等调动听障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英语交际能力得到锻炼。教室内创办英语园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园地内容不限(一些简短的英语故事、英语小笑话等)主要是根据听障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英语掌握的实际水平而选择材料。开始,教师帮助学生一起办,逐渐的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办。创办者为了选取大家喜欢的英语文章,则需查阅大量的资料,通过选材提高创办者的阅读水平。精心制作的英语园地,其他同学不仅从中学到了知识,还开拓了视野。英语园地可以使听障学生每天都接触到英语,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英语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乐此不疲的享受。
总之,聋校英语教学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教师唯有不断总结、创新和反思,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培养学生积极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实现自身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5.聋校语文第六册 篇五
固原市特教中心:崔 哲
教材分析:
1、本文写了丁丁看彩虹和造彩虹的时,课文有五个自然段,共是一个句子。课文按“雷雨后出现彩虹,丁丁看见了,叫爸爸看彩虹,爸爸给丁丁造彩虹,丁丁学习造彩虹”的先后顺序,记叙了丁丁和爸爸造彩虹的事。
2.课文告诉了学生形成彩虹的知识,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态度积极,思想端正。由于听觉障碍,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较难,从而影响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还没养成,课前预习习惯较差。小组学习力有提升,一帮一学习效果较好。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十一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的词语说、写句子。(2)正确观察插图,理解句子的意思和句与句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是学生初步懂得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培养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观察力。(3)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懂得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培养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懂得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造彩虹环节的基本内容。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现在 等 已经 消失 喝 含 喷 雾 试 橙
二、揭题引入
大家看过彩虹吗?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几幅彩虹的图片。(欣赏图片)说说彩虹的样子。
过渡:彩虹很美,它是大自然的杰作,你们会不会创造彩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我相信学完课文,你们一定会创造出一条美丽的彩虹。
三、新课学习:
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彩虹在什么时候可以看见?(1)什么时候出现了彩虹?回忆雷雨后天气怎样?(雷雨过后。天气有阳光、很潮湿、空气清新)
过渡:彩虹是美丽的,它会一直挂在天空吗?(不会)它会消失的。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提问:丁丁看见了彩虹说什么?重点分析“啊!”什么语气(兴奋、高兴、激动)指导朗读,有表情。
(2)爸爸看见彩虹了吗?从哪儿看出?(彩虹已经消失了)理解“消失”:没有了,不见了。
过渡:这么美丽的彩虹,爸爸却没有看见,真可惜,真遗憾啊!让我们读丁丁说的话。(3)丁丁心情由先前的高兴变为现在的失望、遗憾,让我们再读第二段,让老师从你的语气和表情的变化中体会到丁丁心情的变化。
3、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爸爸没看见彩虹,丁丁很失望,爸爸是怎么做的呢?(1)自由朗读第三段,思考:爸爸怎么做的?找出句子。
“爸爸„„喷去。”
(2)齐读句子,找出写爸爸动作的词语(喝、含、背、喷、拿)板书:背向太阳、喷水)
(3)面对太阳行不行?在不同地方贴太阳图片理解“背向”的意思。(4)表演读,一人读,一人表演。
(5)总结造彩虹的条件:我们背对太阳喷水,喷出的细雾中就会出现美丽的彩虹。
(6)为什么爸爸会造彩虹呢?(课件出示知识窗)
过渡: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让我们来造彩虹,先看丁丁是怎样学爸爸做的。
4、学习第四段。
(1)看图:丁丁在做什么?细雾中出现了什么?
丁丁一手拿着杯子,嘴里含着水,背向太阳喷水,细雾中出现了一道彩虹。谁来读读第四段?
过渡:看,丁丁造的彩虹多美呀!真是太神奇了,太令人惊喜了,带着这种惊喜齐读最后一段。
(2)“啊!”心情怎样?(惊喜、高兴)(3)彩虹有什么颜色?彩虹有五颜六色的真美丽。
四、总结:
大自然很神奇,能造出美丽的彩虹,但是,只要我们善于观察,肯动脑,收集资料,明白其中的道理,我们也能造出像丁丁爸爸一样造出彩虹。孩子们我们喷出的是水,为什么会变成五颜六色的彩虹?希望大家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多看课外书籍,一定会从中找出答案。
板书设计: 彩虹
背向太阳
出现 看 造
6.聋校美术素质教学心得 篇六
当前,在大力推进小学美术学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注重儿童潜能开发与个性差异;引导自主参与,培养创造能力”己成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然而长时期以来,美术绘画教学因受传统教育观念与模式的影响,“ 重讲授轻参与、重技法轻创造”,使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没有足够的思维空间,更谈不上认知、技能、兴趣、创造等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一)、培养意识,形成参与定势。
l、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有效途径。以情激趣:在绘画教学中,有许多内容都包含着一定的思想性,加上中高段学生的情感发展很快,教师要努力去拨响学生学习后“ 情弦”。学生动了情,继而就有了情趣,有了与教师、作品同频共振的情趣,教育效果可想而知。从而以情造像,图情并茂。
以美激趣:“ 美” 是美术课具有的独特的优越之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学当中,我们应充分挖掘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需要和审美潜能.让他们体验到教材之美。如能使学生沉浸在美的氛围中,就会收到“ 唯恐聆听之不周,不知铃声之响” 的效果。
2、沟通情感:我们的学生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有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3、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一定努力完成一项任务,都会产生成就感。既对自己的付出抱以肯定,又能激励自己继续前进。但是教师如果把学习任务的难度定得过低,学生不费多大劲就能够达到,那么,完成了任务学生也感到是理所 1
当然的。如果难度过高,学生可能会不愿去完成它或对此失去信心。因此,为了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教师应把难度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如何控制这个度,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随机调节难度。当难度小时.教师可设置一些“ 障碍” ;当难度过大时,教师要适当处理,分步进行。同时,当学生失败时,教师应给予帮助和鼓励;当学生成功时,教师要给予表扬肯定,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主动参与学习、参与创造。
教学是教和学的活动的统一体。教学方法既包含教师的教法,又包含学生的学法。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是实现从教到学的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应有系统地把学法指导与学习过程联系起来,使学生有愿望也有能力参与学习,进行创造。
(二)、创造条件,提供参与机会。
学生有了参与的兴趣、能力,还必须有参与机会,否则一切都成了“无本之木”。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除了进行正常绘画活动以外,还可如下操作:
l、课堂绘画作品的展览,让学生在“ 看” 中参与。绘画是由线条、色彩、形体等外在形式构成的可视图像,学生可以直接感受,也易接受。特别是同班同学的或同龄人的优秀绘画作品展览,一定程度上,学生都爱看,看了之后还会自觉地学习其中的优点。在上课前,拿一些前几届或平行班的作品当范画,或把自己班的优秀作品展览在黑板上,请同学按小组分别上去看。学生对此较感兴趣,看得仔细,学得认真,因为这时的看,关系到自己的具体操作。教师若再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下那些作品构图、色彩等方面的优点,学生掌握得越快,越全面。同时教师提出要求,布置任务,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对于学生创作素材的积累也有很大的益处。
2、学生走上讲台,让他们在“ 教” 中参与。在传统教育中,师讲生听。教师高高在上,学生惟命是从。讲台与课桌近在咫尺,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却遥遥千里,这种课堂气氛中的学生沉闷、压抑,主动性不能发挥不说,甚至感到“ 学海无涯” 而厌课、厌学。心理研究成果早己提示: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情绪积极,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教师要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走上讲台,参与“ 教学”。这样学生肯定愿意,而且教得认真,学得开心,真正体现自主参与。
3、学生学会评价,让他们在“ 说” 中参与。大部分美术教师在作业讲评中多采用教师讲评法,可它受教师个人的年龄、性别、知识水平及爱好等的影响,往往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遏止学生的思维与个性发展。为了提高小学美术课质量,必须让学生也参与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就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具体的课堂操作中,我们可以采用师生互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形式;并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与能力循序渐进。让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绘画、审美、创新等美术素质之目的。
7.聋校写作教学剖析与教学建议 篇七
关键词:写作教学,剖析,教学建议
一、聋校写作教学目标定位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提出的总目标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写作的具体要求也是十分明确的, 其中第一学段定位为“写话”, 第二三学段定位为“习作”, 第四学段定位为“写作”, 是针对每个学段写作的特点与学生实际写作能力所做出的要求, 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强。
笔者认为, 《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写作教学目标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写作的基本要求, 对聋校语文教学来说也并没有拔高, 是聋生语文素养发展与社会化成长的需要, 大部分聋生通过科学系统地训练是可以达到的, 可以定位为聋校语文写作教学的发展目标。
二、聋校写作教学现状
写作教学一直是聋校语文教学的难点, 很多聋校教育工作者对普遍存在的聋生九年级毕业时仍不能文从字顺地应用书面语进行表达交流感到不应该, 纷纷反思“聋校语文教学到底怎么了?”笔者认为, 聋校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很多, 结合现状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缺乏字词量的积累, 写作成为无本之木
聋校语文教材在低学段字词量的学习速度缓慢, 从写话开始就存在“不会说话”“无话可说”的现象。在严重缺乏语言素材的情况下, 让聋生走进书面语表达, 只会是赶鸭子上架。
(二) 缺乏口头语表达与阅读量的积累, 语句表达障碍严重
聋生口头语 (包括口语与手语) 的日常表达较少, 而且口语与手语的表达语序差异很大, 给聋生进行书面语表达带来很多干扰。另外, 聋生的阅读量远远落后于普通同龄儿童, 造成阅读理解存在较大的困难, 不利于聋生语感的培养, 使得聋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存在较大障碍。
(三) 缺乏书面语表达的系统训练, 实践机会少
聋校语文教学仍旧在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上占用了大部分的时间, 聋生自己却难以把课堂交流的成果落实到书面语, 课外书面语实践的机会也很少。
(四) 聋校写作教学效率低, 缺乏科学指导
聋生写作训练相比普通学生难度大, 主要原因是聋生语言发展缓慢给认知、思维等方面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加之手语与书面语的表达语序差异大, 聋生难以掌握书面语的表达规律, 往往不知从何下手。
(五) 整体写作水平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聋校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聋生的写作水平整体来看, 离《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主要体现在作文不能做到文从字顺, 叙事不够具体, 文笔在细节描写和体现个人体验、想法时比较肤浅, 甚至有的聋生对基本的文章结构都难以独立完成。
三、提升聋校写作教学的建议
(一) 进一步明确阶段性写作教学目标
聋校写作教学阶段性目标可以与普通学校有所不同。1—3年级为第一阶段, 重点在于写话;4—6年级为第二阶段, 重点在于习作;7—9年级为第三阶段, 重点在于写作。这样安排, 主要考虑聋生在1—3年级还是重点识字、学词、阅读理解短小课文阶段, 语言应用水平还很低, 若要求过高, 容易造成聋生的挫败感。因此, 延长写话训练的时间, 让聋生逐步感悟常见语句的表达规律, 而不是考虑谋局部篇。四年级之后, 开始转入习作阶段, 真正开始作文训练, 并由习作逐步向独立写作过渡。
(二) 鼓励聋生写放胆文
聋生的手语、口语落实到规范的书面语有较大的难度, 不像普通学生那样怎么说就怎么写。所以, 不论是写话、习作还是写作, 在初始阶段, 甚至更长的时间, 要鼓励聋生根据表达主题与内容, 放胆去写, 自由表达, 有创意的表达, 即便语句不通顺, 内容不具体, 结构不完善, 也要给予赞许, 打消聋生写作的畏惧感, 使其能够写出一定数量的文字。在此基础上, 逐步要求内容具体, 结构完整, 语句通顺。之所以把语句通顺作为最后达成的目标, 主要考虑不要让聋生因为过于担心字句使用不当而羞于写作。
(三) 提供有利于写作的内容与条件
聋生写作不能只靠作文训练课, 必须有大量的练笔才能形成易于动笔、乐于动笔的习惯。因此, 要针对不同的写作阶段, 提供各种有利于写作的条件与拓展的空间。如在第一阶段, 可以以“话说生活”“看图写话”等形式, 进行坚持不懈的每日写话训练, 并逐步提高字数的要求。在第二阶段, 则以“生活叙事”“见闻感受”等为主题, 进行每日一篇或每周几篇的习作训练, 打好记叙文写作的基础, 并学写读书笔记与日常应用文。在第三阶段, 在提升记叙文写作能力的基础上, 逐步拓展文体写作范围, 如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 同时进行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写作环节的写作技能训练, 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
(四) 与阅读教学建立密切联系
阅读教学是通过听说读写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 也是聋生进行语言训练的重要载体。将阅读教学中的听与写、说与写、读与写有机结合, 能为聋生提供大量的书面语实践的机会, 促进聋生使用语言文字的频率, 增强书面语表达的习惯与能力。
(五) 开展多种形式的书面语实践活动
利用书面语进行交流思想、表达见解是聋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 也是写作的重要形式之一。针对不同的阶段, 可以引导聋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书面语实践活动, 提升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如在老师的指导下或独立完成班级黑板报、主题小报的设计与制作, 利用沟通交往课在班级QQ群里进行聊天, 开展与普通学校学生书信、笔谈交流活动, 建立文学社团与学生园地宣传栏等, 通过大量的书面语实践活动, 训练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 丰富写作训练内容与形式, 让书面语与聋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8.浅谈聋校句子教学 篇八
一、正确认识上述现象形成的原因
1.自身存在的听力缺陷使聋生无法获取正确的语言信息
聋生由于削弱甚至失去听力,外部的有规则的语言信息很少或无法作用于他们的听力,不能对他们的听力产生刺激,聋生就无法获得正确的语言信息,也不能通过内化作用形成语言,他们只能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的代偿作用获得片面、孤立、无序的表象,用随意的表情手势与外界进行交流。这就使得聋童的语言水平远远落后于正常儿童。
2.手势对聋生语言的形成和发展的制约
手势是教师对聋生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对聋生形成和发展语言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手语自身的局限性,也制約了聋生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在讲具体、形象、直观的句子时,手语帮助学生理解是有很好效果的,在表现性质、程度等抽象词语时,就不能使聋生获得正确的理解,获得的只是一知半解的概念。另外,手语表现句子时也存在缺陷。教师问“吃完饭了吗?”学生手势答“吃饭完了”。
3.创造语言环境,指导聋生感知语言
为激发聋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我们首先要注重强化校园语言环境,把校园里的各种花草树木贴上标签,指导学生去感知语言,并结合生活实际在校园内张贴语句,这些语句经常随季节、气候、校园生活不断更换。总之,让学生学什么就能认识什么,反过来能认识什么,也一定要求他们能说、能写出什么。教师有计划地带领聋生参加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时,教师都在现场出示相应的词句,并让学生朗读,接着再让他们复述每个情节或整个过程。
二、培养阅读习惯,以目代耳,从书本中学习句子
读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必要途径,要提高聋生语言能力,单靠课堂上的读是不够的,必须培养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使他们能自觉地、大量地阅读一些读物,从大量的课外读物中学习句子、语言。
在聋生学习句子的过程中,教师常出现这些情况:课余时间与学生“谈话”图省事,打几个简单的手势语,彼此心里有数就算完事了;对于学生的语病、错句不加分析地打个叉。诸如种种,对学生语句概念的形成、造句能力的培养都有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总而言之,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创设情景,从句子教学入手,做到课内外一致,缩短他们和正常学生间的差距,早日使他们说、写完整、通顺、连贯的句子。
9.说说如何让聋校语文教学 篇九
焕发生命力
淅川聋哑学校 李洁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聋校语文教学应渗透在聋生的生活中进行。生活是聋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陶行知先生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也提出:“生活即教育”,认为教育与生活从来是分不开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得来的”。因此,从聋生的终身发展出发,依归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从而加强聋生的语文实践,提高聋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和水平。
聋生由于听力障碍,主要依靠视觉、触觉、嗅觉等其他途径感知外界事物。生活是聋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传统的“讲解、灌输”式课堂教学不利于聋生的语文学习。只有“以人为本”,把教科书与聋生的生活融合为一体,才能使他们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只有在富有生活特色的课堂上,学生们才能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的学习活动不仅能陶冶聋生的情操,还能提高他们自身的语文素养,使聋校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起来。那么,怎样才能让聋校语文教学创设出生命力且富有生活特色的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语文教学内容应贴近生活。
聋校语文教学目的是为聋生今后的生活打基础,这就要求聋校语文教学内容在注重思想性的同时,必须突出注重实际运用的选材。首先教学内容应贴近生活。人类的社会生活不仅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奔腾向前,还具有传承性,时代性和发展性。课本的选材只有贴近时代,贴近现实生活,语文教学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才能有效地缩短“学”与“用”的距离。在这方面,许多特教专家们已经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如无本教学,随手拾取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材料。如“让学生写日记”、“书信”、“请假条”、“留言条”等均可成为学习的材料。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材料的完整性和实用性,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这些内容对他们生活的实用价值确实很大。这样学生不仅愿意学、喜欢学,而且越学越觉得有意义。比如,我在教学“怎样写请假条”这一内容时,首先让学生知道,请假条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如:平时学生因为生病不能来学校上课、因为生病要请假回家休息、因为腿痛不能参加晨跑、因为脚受伤了不能穿运动鞋等等都需要写请假条。学生懂得了请假条对于他们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之后,学习兴趣空前浓厚,不到一节课的时间同学们基本上学会了写请假条。学完这一内容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实际运用,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请假要写请假条。像这一类的材料不正是极佳的语文教材吗?总之一句话,聋校语文教学材料应该来源于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完完整整,身临其境地学。
二、语文教学策略取于生活。
聋校语文教学要走向生活,教学策略还应取于生活。聋生通过几年的学习,已经初步会用汉语交际,形成了基础的语文能力,并且积累了一定的汉语经验和汉语知识,事实上已开始用汉语进行生活。但我们反思一下,学生们已有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究竟多少是老师、家长和社会着意教授的,聋校是社会向聋生提供的一个丰富多彩、生机盎然的学习环境,吸引 这些残疾学生主动参与,自主习得。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把聋校语文教学生活化,给聋生提供一个语文学习的大环境,让学生充分练习,相信学生可以凭借自身已有的语文能力,在教师的点拨下,通过自身的努力,肯定能进一步提高运用汉语的能力水平。
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上,参照社会生活存在的样式,教师放下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以平等待人的态度引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展开师生座谈、集体讨论,让学生壮起胆子,打开思路、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首先在气氛上改善了传统的庄重严肃,解除了传统语文教学课堂所造成的学生被迫接受的沉重心理压抑;其次,一群性格不同、思路各异的人坐在一起围绕同一话题展开讨论,争议或辩难,极易激发参与者探索的兴趣,开启心智,提高思维的灵敏度,并随着讨论的激烈、深化、参与者对问题的认识、理解也会随之逐步深刻。从此打开约束的大门,“海阔凭鱼游,天高任鸟飞”,鼓励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广泛组织学生办班级黑板报、美化教室等,尽可能地拓展学生学习历练的空间。语文来源于生活,其本身也就是生活。因此学习语文必须讲求“悟”。古人对此是非常看重的,认为学而不悟是门外化缘终究难规堂奥。如何“悟”?朱熹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就必须引导聋生积极参与生活,融入实际生活,处处留心,事事在意,去发现生活的美。
三、聋校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教学体态演示营造情感氛围。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美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语言所特有的魅力,幽默、风趣、抑扬顿挫,展示语言的韵律流动之美。《聋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坚持口语教学”。这说明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培养耳聋学生的有声语言;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如何运用各种语言形式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看话是聋生感受口语的特殊方式,是培养聋生有声语言的有效方法,它是用视觉来感受说话时语言器官的可见运动。聋生看话能力越强,语言水平就越高。看话是为了理解语言的内容,必须集中注意力,连续不断地看,视觉很容易疲劳。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思想清晰明确,把讲课的内容和方法熟记于心,根据 聋生习语特点和语言接受水平,围绕主题,组织和推敲语言,运用标准的普通话,激情饱满地展开讲述,或示范朗读。必要时放慢说话速度或及时重现口形,并灵活恰当地使用手势语做辅助。如《我爱家乡》,教师深情地讲述,使师生共同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口语的兴趣,达到培养和发展聋生看话能力和注意的目的。聋校课堂中的教师犹如舞台上的演员,举手投足,体态眼神都会给学生以示范,并服务于即定教学任务的完成。耳聋学生生活在无声世界中,他们用眼睛从人们的表情和体态中获取信息。教师适当运用体态动作,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情感。如:在执教《群鸟学艺》时,我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课堂上,孩子们的精彩表演迎来了观摩老师们的阵阵掌声。在表演中,学生了解了 麻雀、乌鸦、猫头鹰、老鹰、小燕子都向凤凰学习搭窝本领,结果仍就不会搭窝,只有小燕子搭的窝最好。是因为只有小燕子学习搭窝时最耐心。他们还学着用不同的语气进行对话,学会了从语感中体会形象,同时懂得了与人 交往时要讲文明、懂礼貌,学生在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提高了理解和交际的能力,也有利于他们去领悟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的力量往往构成了教学过程中最微妙、最有意义的因素。”让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发掘情感美吧。因为只有融合了情感的教学才是美的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0.聋校语文第十二册 篇十
4、我和姐姐争冠军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七个生字词,正确理解课文句子意思。教学要求:
1、本课七个生字词语。会用“踊跃”,“忙碌”造句。会用指定的句式。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3、能找出描述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并体会句子的意思。
4、能正确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5、能仿照课文,说、写一次体育活动或比赛。
6、能按要求预习课文。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和姐姐争冠军的决赛过程。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课文中讲的一些乒乓球动作的术语。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观察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挂图 放大课文。教学时间: 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板书
4、我和姐姐争冠军
二、新授。
1、让学生看课后的预习要求: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讲“我”和姐姐争夺冠军的重点句子。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学生按要求预习。
3、检查预习效果。
4、学习生字词语。
xuān bù yǒng yuè yù sài qiā qiā wéi chí kòu shā 宣 布 踊 跃 预 赛 恰 恰 维 持 扣 杀
5、教师范读课文。
6、学生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谁与谁争夺冠军?最后是谁夺得了冠军?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7、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特别是一些乒乓球术语。
8、指导朗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第一自然段讲学校举行乒乓球比赛,“我”和姐姐报了名。第二段讲预赛的情况。第三段讲决赛前场内的情况。第四段讲决赛进场试球。第五、六、七段讲决赛情况。
9、让学生默读课文,讨论问题:课文哪几段直接讲“我”和姐姐争夺冠军的?在这以前讲了什么?
在决赛第三局的比赛中,“我”是怎样争夺冠军的?(学生读课文自己找出正确答案)
三、巩固练习。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1、书写词语2遍。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手势写词语。
维持 踊跃 扣杀 预赛
2、让学生说说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直接讲“我”和姐姐争夺冠军的?在这以前讲什么?
二、新授。
1、教学第一段。(1)指名读。
(2)让学生说说第一自然段讲什么。(讲学校要举行乒乓球比赛,我和姐姐都报了名。)(3)让学生读第一自然段,理解内容。
(4)让学生说说读了第一自然段,了解了哪些内容?
了解了我和姐姐在同一个学校读书,课后常在一起打乒乓球,是一对小球迷。国庆节前学校要举行乒乓球比赛,我和姐姐都报了名。)(5)让学生齐读这一段。
2、教学第二段。(1)让学生读第二段。
(2)说说第二段的主要意思。(讲我和姐姐在预赛中都战胜了自己的对手,两个人将在决赛中争夺冠军。)
(3)让学生齐读这一自然段。
3、教学第三段。(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思考:进场前,礼堂里是怎样的情况?我的心情怎么样?(3)边结合挂图边讨论,教师小结。(4)让学生读这一段。
(5)让学生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讲决赛场内的情况。)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让学生说说决赛前场内的情况是怎样的。
二、新授。
1、第四自然段。(1)课文。
(2)让学生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讲我和姐姐进场试球,我的心情非常紧张。)(3)让学生读这一段,说说:从课文中的哪些词语看出我的心情紧张?(学生从课文中自己找)
(4)让学生齐读课文。
2、教学第五、六、七自然段。(1)读这几个自然段。
(2)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前两局的比赛情况是怎样的?第三局我是怎样发球的?姐姐是怎样打球的?我和姐姐比赛的情况怎么样?(3)让学生边读课文边看挂图边理解课文内容。(4)提名回答以上问题。(5)教师小结。
(6)说说这几段主要讲什么? 讲决赛中我和姐姐争夺冠军的经过。(7)指导学生朗读这三个自然段。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读第五、六、七自然段。说说:在决赛中我是怎样争夺冠军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全部的课文。课文重点讲了我和姐姐争夺学校乒乓球比赛冠军的经过。我们要小本课小朋友热爱体育活动,积极参加比赛的精神。
五、作业。
1、情地、流畅课文。
2、练习背诵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课文。
二、让学生回答课后的问题。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直接讲“我”和姐姐争夺冠军的?在这以前讲什么?
2、在决赛的第三局比赛中,“我”是怎样争夺冠军的?(让学生回答,师生评议)
三、指导学生背诵、默写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四、做课后的部分习题。
1、从课文中找出描述“我”心理活动的句子,再讲讲这些句子的意思。(1)让学生读题目,理解意思。
(2)让学生找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师生评议。
2、读下面的词语,想想每组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预赛 正手球 长球 发球
决赛 反手球 短球 挡球 扣球(1)让学生读词语。
(2)让学生通过演示等方法说说词语的意思。
3、照样子写句子。
(我)才(试了几个球),(手心里)全是(水)。()才(),()全是()。()才(),()全是()。(1)让学生读例句,弄清仿写的句式。(2)指导学生说写句子。(3)让学生读写好的句子。
4、用下面的词语造句。踊跃…… 忙碌……
(1)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带有两个词语的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及用法。(2)让学生造句,教师作指导。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仿照课文,说、写一次体育活动或比赛。
1、让学生读题目,弄清题意。
“仿照课文“主要是按一定的顺序,叙述要有条理,有重点。
2、让学生回忆自己参加过的一次体育活动或比赛。
3、让学生按一定顺序、有条理、有重点地说一说自己参加过的活动或比赛,教师作指导。
4、让学生把所说的活动或比赛写下来。
5、教师面批。
6、教师小结。附:
学校要举行跳绳比赛,我们踊跃地报了名。
比赛那天,天气晴朗。同学们都集中在操场上。比赛分为男、女单跳和多人跳。比赛选手个个熟练地甩着绳子,脚随着节奏快速地跳着,他们的脸跳得通红,满头大汗,还是坚持跳着。旁边的同学在为他们大声喊“加油!”。
经过艰苦的比赛,我们班的沃佳乐同学夺得男子单跳第一名!他一分钟跳了170个。我们真为他高兴。
教学后记:
【聋校语文教学论文】推荐阅读:
聋校语文教学设计浅谈06-24
聋校四年级语文试卷10-11
聋校十一册语文雨10-04
聋校语文教研组09-10下工作总结12-02
浅谈聋校的口语教学09-24
聋校五年级下期教学计划08-05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论文11-21
浅谈在聋校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08-02
初三语文教学论文10-08
初二语文教学论文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