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理论通识

2024-08-28

课标理论通识(通用8篇)

1.课标理论通识 篇一

作业,是课程改革中不可忽视的关键领域。

课程改革是涉及到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教学、作业、评价等方面的系统工程。作业作为占据学生大量课余时间的学习任务,对学生学业质量、诊断改进教学、家校关系、学生素养发展等至关重要。因此,学校教师如何设计与实施体现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不仅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颁布后的难点所在,也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所在。

一、凸显作业培养核心素养的价值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将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知识与技能巩固的手段。作业过程,实际上是从有教师指导的课堂教学,过渡到没有教师指导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元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复原力、自控力、专注力、时间管理等素养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因此,作业是培养学生相关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不能仅仅窄化为知识技能的巩固。

当然,作业不仅具有培养学生相关核心素养的.功能,也具有评价诊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价值。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作业表现,诊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并给予跟进指导。

有些作业同时具有发展素养与评价诊断素养的双重功能。比如,阅读类作业、预习类作业、长周期作业、跨学科类作业等,本身既可以作为发展核心素养的学习任务,也可以作为测量学生核心素养表现的评价任务。

二、重视单元作业整体设计与实施

统计结果显示,无论在小学还是初中,作业设计质量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业兴趣、作业负担的各项标准回归系数均超过0。3,说明提升作业设计质量是关键前提。

如何设计体现核心素养的作业?单元作业整体设计与实施,是目前可操作且有效的实施路径。以单元为单位整体设计作业,有助于避免以课时为单位的零散、孤立、割裂等问题,更加有助于知识的结构化,问题解决的综合化,有助于核心素养的落实。

首先,单元作业需要设计体现核心素养要求的单元作业目标,单元作业目标切忌碎片化的知识点罗列;其次,基于单元作业目标,结合课时安排,通过选编、改编和创编等方式整体设计该单元所有作业。单元作业设计需要关注科学性,作业类型,作业难度,作业时间,作业结构等关键要素。第三,确保相关作业题的设计体现情境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征。情境,既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之一,也是检测学生素养水平的重要手段。

三、强调高质量基础性作业的建构

“双减”政策中明确提出,“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

”何为“基础”?“基础”的内涵需要与时俱进。基础主要是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基本概念、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等,新时代的“基础”不能仅仅窄化为基本知识与技能。各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要求、内容要求、学业质量等都是新时代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因此,基础性作业主要是指基于课程标准、体现核心素养导向、面向全体学生的共性要求作业。高质量学科基础性作业是确保课程标准要求达成的前提与保障。

高质量的学科基础性作业,不仅需要必要的日常性抄写背诵类作业,也需要体现核心素养要求的书面练习,还需要一定数量比例的跨学科作业、长周期作业、综合实践类作业等,但跨学科、长周期的作业类型要适量、适度和有效,不能“为跨而跨”、“为长而长”,不能流于形式和走过场。学科基础性作业应该是有助于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各种类型作业的结构化组合,而不是单一作业类型的“一统天下”。

四、确保作业设计与作业实施并重

作业不仅包括作业设计,还包括作业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分析,作业讲评、作业辅导等各个实施环节,这些环节需要相互配合,共同作用,才能发挥最佳的作业效果。

高质量的作业设计是基本前提,但如果只是设计了很好的作业,教师没有认真批改,也没有认真分析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和可能存在的原因,更没有通过作业讲评辅导去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没有进行跟进辅导,再好的作业设计也无法发挥真正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从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作业批改、统计分析、讲评辅导等方面齐抓共管,这样才能确保产生好的作业效果。

总之,作业是保证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领域,是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判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落实“双减”政策的主要抓手

2.课标理论通识 篇二

教育评价是参照现有的教育目标, 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 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活动中的事物或人物作出综合价值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其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改善教育管理以及作出促进教育进步的决策.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通识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通识教育的核心精神在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加强学生的适应性和创造性、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在目前, 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重”专业“轻”基础, 导致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缓慢, 也使得通识教育的发展陷入一个尴尬的局面, 而建立通识教育评价体系可以有利于及时有效的了解各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课程情况, 也有利于院校的管理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决策, 从而有效的提高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评价中的一部分, 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完善的长期的过程.

二、建立评价体系的内容和方法

通识教育课程是整个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的建立需要以通识教育的价值标准和职业教育的目的为依据,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 通过各种科学的方法收集关于通识教育的信息, 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以及通识教育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和判断, 不断的总结经验, 完善和优化评价体系.

现代教育评价观指出: “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 而是为了改进”. 通识教育评价体系应当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内涵, 应当遵循全面性、科学性、发展性、明确性、过程性以及多元性原则, 将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结合起来, 有效的为通识教育的发展服务.

以温州高职院校为例, 通识教育课程的评价内容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 1) 教学理念: 主要包括高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目标与理念和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两个二级指标, 分别记为A1, A2.

( 2) 课程设置: 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布局、通识教育课程规划和课程教学方案制订与实施等三个二级指标, 分别记为B1, B2, B3.

( 3) 常规教学: 主要包括教学文件与教学基本设施、课堂教学、质量监控 ( 学评教等) 、课程考核方式、教材编写情况、各类竞赛情况、特色与创新等七个二级指标, 分别记为C1, C2, C3, C4, C5, C6, C7.

( 4) 师资力量: 主要包括教师职称结构、师生比情况、教师参加培训情况、教师教学水平与师德师风、荣获校级及以上教学奖项等五个二级指标, 分别记为D1, D2, D3, D4, D5.

( 5) 政策支持: 主要包括学校关于通识教育的有关文件和相关经费支持等两个二级指标, 分别记为E1, E2.

根据以上评价指标将高职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 GEES) 由5 个子评价体系{ 教学理念, 课程设置, 常规教学, 师资力量, 政策支持} 所组成, 我们简单的按表中的方式记为GEES = { A, B, C, D, E} ( 注: 后面都采用相应的代码表示具体内容) , 而其中教学理念A = { A1, A2} , 课程设置B ={ B1, B2, B3} , 常规教学C = { C1, C2, C3, C4, C5, C6, C7} , 师资力量D = { D1, D2, D3, D4, D5} , 政策支持E = { E1, E2} , 因此, 可以使用综合评判对高职通识教育课程进行综合评价, 具体步骤如下:

1. 根据专家论证建立各指标权重向量模型如下

2. 各级指标综合评判

以一级评价指标A为例, A = { A1, A2} , 首先对于温州某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A1指标进行评价, 通过问卷的方式对若干专业人员进行单因素评价, 建立相对应的评语数值矩阵S = ( 100, 80, 60, 40) , 问卷实行以{ 优、良、中、差} 的方式对A1指标进行投票, 单考虑A1指标, 数据中对于A1指标60% 认为优秀, 30% 认为良好, 10% 认为中等, 则得到评判向量: A1→ ( 0. 6, 0. 3, 0. 1, 0) 同理, 可以得到: A2→ ( 0. 7, 0. 2, 0. 1, 0) 有一级评价指标A的所有单因素组成的评判矩阵

上述矩阵结果表明一级评价指标A中A1指标的具体评分为90, 而A2指标的评判分值为92, 则根据建立各指标权重模型可以得到对于一级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

通过类似的方法, 对温州某高职院校通识课程进行计算可以得到:

根据评语数值矩阵S = ( 100, 80, 60, 40) 对应具体评语集{ 优、良、中、差} , 最后得到课程综合评价如表2 所示:

三、后续工作

评价结果可以作为高职院校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展程度以及课程质量的依据, 评价的结果分为每个一级指标的评价和整体课程的综合评价, 可以作为学校的一线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和改进通识教育课程的依据, 比如, 从上述表格中我们可以加强政策支持, 从而有效地促进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通识教育课程也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的变化, 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评价中的一部分, 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完善的长期的过程. 上述高职通识教育评价模型也必须不断在实践中检验, 不断的根据职业教育的发展修改指标权重和完善指标内容, 为通识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更为客观的评价依据.

摘要:通识教育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识教育的核心精神在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加强学生的适应性和创造性、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通识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因此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整个通识教育的长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模糊数学,通识教育,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王致和.高等学校教育评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0.

[2]袁琦.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评价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 2004:3.

[3]全立新.基于模糊数学的高职通识教育课程评价建模[J].继续教育研究, 2008 (10) .

[4]石阶瑶, 陈卫忠.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 (1) .

[5]吴兴富, 张小军.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职教论坛, 2013 (30) .

[6]陈向平.开发适合高职学生身心发展与人格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13 (27) .

3.课标理论通识 篇三

关键词:通识教育;教育理念;管理机构;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资源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0-8772(2012)15-0160-02

若干年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分管学生就业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经常提及这样一个事例:一次他到某校外实习基地看望实习生,在工作现场的一台车床前,他亲切地询问正在埋头工作的一位实习生:“工作多长时间了?”“工作还适应吧?”“生活上有困难吗?”那位同学却始终低着头,红着脸,一言不发……若干年前,我校一位曾经考察欧洲职教的领导这样描述他看到的情景:闲暇时间,“灰领”、“蓝领”们脱下工装,西装革履,在歌剧院里,沉浸在高雅的艺术王国里,惬意地品味人生……同样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什么培养的人却有如此强烈的反差?难道我们培养的人只是不会说话、不懂得享受人生的“机器”吗?问题的答案就在于西方国家的高职教育在专业教育之外,一直辅之以底蕴深厚的通识教育;而我们国家的高职教育却奉行“技能至上”的理念,一味强化专业技能教育,通识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因此,有必要明确通识教育的内涵,充分认识在我国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探索如何在我国高职院校有效地实施通识教育。

一、什么是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的英文译名为 “General Education”,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自由教育”,也是我国的“素质教育”之发韧。对于通识教育的涵义,中外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我国李曼丽教授认为: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是与专业教育并存的非专业教育;是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公民的公民教育;是一种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这种对通识教育的界定为人们普遍接受。

通识教育课程始于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的西方大学,在二战之后的世界各国高校得以广泛流行,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动下,通识教育课程得到了快速发展。当前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不道德的经济行为导致的,因此在大学开设以人文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通识教育课程尤其重要[2]。

二、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我国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的表述为高端技能型人才。这里的“高素质”、“高端”正是我国与西方国家培养的高职人才的差距所在,需要通过通识教育来弥补。实际上,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十多年来,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大學生综合素质培养,没有全面反映出通识教育的思想。具体来说,我国高职院校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公民素质教育弱化。在一定意义上通识教育就是公民教育,高职院校首先应该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但在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公民教育的课程很少有或几乎没有,大量开设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且教学方法单一陈旧,以理论灌输为主,难以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2.知识结构支离破碎。通识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使其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当前高职院校普遍秉承“理论必需够用”、“技能至上”的原则,一味强调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只知道如何做,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只知道埋头做事,不知道抬头仰望星空。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支离破碎。

3.能力结构有失偏颇。通识教育要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高职院校学生必须掌握三大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其中专业能力主要通过专业教育来培养,而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则必须通过通识教育来培养。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能力普遍得到强化,而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则普遍缺失,出现了结构性失衡。

(二)是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尽管我们坚持围绕产业设专业,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设置,但高职院校的专业与社会的产业始终不可能完全实现“零距离”对接,甚至有可能高职院校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因此,必须在高职院校中加强通识教育,构建基础宽厚的专业平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技能的迁移能力,满足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更新高职院校教育理念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的高职教育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忽视通识教育,其不良后果已经在毕业生身上体现。正是基于对这一问题的反思,有识之士一直在呼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知识系统和能力系统缺一不可的“双系统”的职业技术教育观念,可喜的是这一观念现在已经为众多的职教工作者所认同,但前一段时间的流毒仍在,矫枉必须过正,我们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在专业教育之外重视通识教育。

(二)设立通识教育管理机构

高职院校可以将原有的公共课部或文化基础课部改造成通识教育部,作为与专业院系并立的教学单位,专门负责高职院校对学生的通识教育。主要负责起草规划、协调联络、执行课程设计、评估与实施教学等管理事务。通识教育部下设课程团队分管各个具体的课程领域。核心课由优秀的教师承担,担负培养真正的“人”的重任。

(三)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一是巩固文化基础课。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开设有思想政治理论、计算机操作技术、大学英语、应用写作、体育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文化基础课,这些课程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较为深厚的文化素质,只能加强,不可削弱。

二是构建院系通识课程平台。高职院校院系设置的基础是专业群,一个专业群必须有数门专业基础课(即通识课程)作为支撑,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专业特性和专业面向开设不同的专业技能课程,这样培养的人才可能具有更深厚的专业基础和更强的专业适应性,才可能既是专才又是通才。

三是开设全校选修课及院系选修课。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职院校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还可以开设一些拓展性的全校选修课程,打破学科及专业界线,促进文理融通,重视加强有关道德、文化、艺术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下属的各专业院系也可以在最后一学年或学期,开设一些能对前两年所学的专业课程起到融会贯通作用,或反映专业前沿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的院系选修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开设通识教育课程超市。在教学资源充足的条件下,如果高职院校本身没有成熟的通识教育计划,则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制定一个属于自己的通识教育计划。它建立在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基础之上,强调个人的不同生活和经验的需要,强调以学生兴趣为中心,主张所有课程都是自由选修,反对必修。美国大约有 2%的高校实施此类通识课程。

五是开设名著类自修课程。名著课程是在永恒主义教育哲学观的指导下创立的。名著是历史上伟大人物对涉及人类生活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的讨论,具有永恒的价值,能够帮助学生思考世界上最重要的问题,发展自身的理智能力,具有很高的精神陶冶价值。名著课程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哲学、文学、史学、政治学、自然科学、艺术、宗教等诸多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渊博学识。这类课程一般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所体现,可以加强指导,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修完成。

六是开設校园文化活动课程。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区域文化特色,开设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活动类通识课程。如我校地处大别山麓的革命老区,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课程,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老区精神。

(四)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原有的文化基础课教师是实施通识教育的主力军,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将校内资深专业教授、校外学者聘为通识教育的兼职教师,从而建立起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通识教育师资队伍。

(五)整合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平台

当今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已为世界之最,大学城比比皆是,处在同一大学城内的高校完全可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开设校际间通选课程。综合性的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师资、课程、场地等教学资源完全可以来自于相近区域内的本科院校;单一性的高职院校则还可以在兄弟高职院校中共享自己需要的实施通识教育的教学资源平台。

科技与人文并重,既重视专业教育又注重通识教育,培养技能高超、人格健全、可持续发展的人是我国高职教育必须承担的历史重任。只要秉承这一理念,长期坚持,可以想象,未来若干年,我们培养的“灰领”、“蓝领”也能享受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富足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李曼丽.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

4.课标理论通识 篇四

一、单项选择题

1.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

A生物生态学理论 B 生态生物学理论 C多元智能理论

2.我国最早使用“社区”概念的是:()

A费孝通 B黄人颂 C陶行知

3.儿童用整体的方式感觉世界,并对世界作出反应。这一儿童文化的特征属于()

A个体交往的融通性 B感觉反应的整体性

C思想感情的纯真性 D充满好奇的探索性

4.“儿童是成人之父”这话是谁说的()

A蒙台梭利 B华兹华斯 C洛克 D杜威

5.真爱儿童的勇气指()

A坚持教育的基本立场 C让儿童经历失败

B与儿童一起生活 D倾听儿童的需要

6.第一所幼儿园启示我们:幼儿园教育的基础是()

A.引入自然地教育力 C发展幼儿本能

B自我活动 D要有真爱儿童的勇气

7.“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智慧的人,只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智慧的学生。同样,只有智慧的校长才能带出有智慧的学校。”这句话是()说的?

A田慧生 B 陈自立 C李政涛

8.()是实践智慧的特征。

A相对性、抽象性 B判断性、逻辑性 C个体化、情景性、实践性

9.把教育智慧归纳出九种观点是()。

A叶澜B李政涛C田慧生

10.()属于教师的职业智慧。

A淡然对待各种评价B教育目标的制定C以教导学的智慧

11.“教育评价的处理”是()。

A职业幸福的智慧B集体活动的智慧C师幼关系的智慧

12.“培养耐心” “变罚为奖”是()。

A一日活动中的智慧B集体活动的智慧C师幼关系的智慧

13.“绷紧安全教育弦、适度组织孩子活动、自我保护能力”是()。

A一日活动中的智慧B集体活动的智慧C安全教育的智慧

14.()是生成教师实践性智慧的基本途径。

A实践反思B专题研究C案例研究

15.()在问题解决中提升教师实践智慧。

A实践反思B专题研究C案例研究

16.()在精心磨课中提升教师实践智慧。

A实践反思B专题研究C案例研究

17.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是指在设计、组织、实施幼儿园课程时,要把幼儿园课程()联系起来,使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获得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A与幼儿的日常生活 B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 C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幼儿的感性经验

18.教师是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

A创造者、实施者和完善者 B开发者、实施者和完善者 C开发者、应用者和完善者

19.幼儿园课程()要求幼儿园课程生活化。

A目标的整体性 B实施途径的游戏性 C内容的浅显性

20.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之所以是可变的,其主要原因是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发展()

A受社会和教育条件所制约 B受遗传素质影响 C受内因所制约

21.下列哪一时期是儿童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少年期

22.下列不属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是()。

A方向性 B不均衡性 C社会性

23.提出“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这一说法的是()

A卢梭 B爱·伦凯 C蒙台梭利

24.人的智力()是在4岁前获得的。

A50% B20% C30%

25.智力落后属于()。

A.神经症性障碍 B精神发育不全 C儿童精神病

26.游戏治疗适用的年龄层是()。

A(1~3岁)B(3~12岁)C(12~15岁)

27.()是儿童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A充满好奇的幻想性 B生存状态的整体性 C思想情感的纯真性

28.()是儿童教育的基本立场之一。

A捍卫儿童 B热爱儿童 C 帮助儿童

29.沟通观念与行动的最好途径是()。

A观察 B学习C反思

30.失败能让幼儿产生()。

A 认知冲突 B挫折感 C 自卑感

二、判断题(对的√ 错的打×)

1.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创建的生物生态学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受到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生态环境的制约。(√)

2.最早提出“社区”概念的是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

3.幼儿园老师到幼儿家庭进行家访不是协调和利用社区资源。(╳)

4.幼儿园与社区主动联络协调,合作开发一些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活动,是幼儿园与社区协调的重要活动形式之一。(√)

5.幼儿园开放性活动是指幼儿园对外开放活动,包括育儿沙龙活动,亲子俱乐部活动,参观观摩活动等。(√)

6.幼儿园与社区的协调,而不是一味“等”、“靠”、要”。(√)

7.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共育的服务性活动是指以社区资源共享为目的,相互提供服务的活动。(╳)

8.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参与性活动包括开放日,社区参观,家园同乐,参观家长工作场所等。(√)

9.美国布朗芬布伦纳创建的生物生态学理论包括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时代系统。(√)

10.法国教育家卢梭把儿童看成是“白板”。(╳)

11.周作人在他的《儿童的文化》一文中认为儿童不是小大人。(╳)

12.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诞生于1842年6月28日。(╳)

13.《儿童权利公约》通过于1989年1月20日。(╳)

14.个体交往的融通性是指儿童把无人性的世界变成适合儿童自己的形式(╳)

15.井然做好各项工作是教师职业幸福的智慧之一。(√)

16.课堂细节的处理、适度组织孩子活动同属于教师集体活动的智慧。(╳)

17.“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说的是家园合作的智慧。(╳)

18.职业幸福的智慧包括以教导学的智慧和课堂细节的处理。(╳)

19.生活中有的,并不一定都可以搬进课堂;搬进课堂中进行教学的生活内容,就是课程内容的生活化。(╳)

20.教育既要反映儿童的生活,也要追随儿童的生活。(╳)

21.让幼儿回归自己的生活世界,不只是为了教育的成效和课程的成效,更是为了幼儿生命的成长,为了让幼儿的生命不受扭曲,让幼儿生活在真实的生活世界里。(√)

22.只有处在生活世界里的儿童才可能享有美好的童年。(√)

23.幼儿园课程目标不仅仅要重视幼儿知识的获得,更要关注幼儿个性特点和能力的发展,从而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的目的。(╳)

24.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应更多地带有生活的色彩,使幼儿在学习、活动时感动轻松、自然、亲切和温暖,不觉得与他的生活相隔甚远,也不觉得是一种负担。(╳)

25.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生活化、游戏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26.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要体现儿童生命的丰富多样性。(√)

27.幼儿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是听觉统合失调的表现之一。(√)

28.婴儿由只在吃饱喝足时微笑逐步到对着父母及家人微笑,表现了孩子情绪发展的自我调节化。(╳)

29.对幼儿智力发展应主要关注其特殊智力因素的发展。(╳)

30.手段方法的运用、教育评价的处理属于集体活动的智慧。(√)

附:通识试题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选择题:

1.A 2.A 3.B 4.B 5.A 6.B 7.A 8.C 9.B 10.A

11.B 12.A 13.C 14.A 15.B 16.C 17.C 18.B 19.C 20.A

5.课标理论通识 篇五

新课程背景下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江苏常州高级中学的许中华老师, 结合三维目标在《洋务运动》一课中的落实, 具体谈了如何通过学生动眼看、动口议、动脑思的亲自体验,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实现主体性教学课程目标的达成与整合。

两位老师虽然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但都结合新课标下历史学科的教学实践, 对学生主体地位和学习方式变革的问题, 作了有益的探讨, 异曲而同工, 给我们以启发。同样,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 其他学科的老师们对此在思考, 也在探索, 也有话要说, 那末, 不妨就以下话题也来谈谈你的做法和体会吧, 我们等着分享!

⒈新课程实施中如何正确把握“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辩证关系

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⒊创设参与情境优化教学效益

⒋也谈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和误区

⒌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⒍课堂教学中“交往互动”与“自主探索”的实践与思考

⒎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6.课标理论通识 篇六

【关键词】新理念 作曲技术理论 运用

作曲技术理论是音乐创作时所必需的关键学科所在。该课程主要包涵作品分析,曲式,配器,复调以及作品分析等方面。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将音乐的基本要素,常见结构,风格流派等进行掌握,并且能够对其进行不同层次的创造,演唱等,从而加强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理解,进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

1.作曲技术理论的运用原则

作曲技术理论是学习作曲技术与作曲技术理论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把握其运用原则非常重要。在“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中,主要包括“科学、规范、高效”三项原则:

1.1科学原则

科学施教、科学运用是“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教学的第一原则,包含:教学的科学、教材的科学、器械的科学以及技术教育教学理念的科学。

1.2规范原则

教学要规范、操作要规范、学习要规范,在“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中,必须推行规范、说理的教学,千万不能为了求取进度而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1.3高效原则

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这是每一所高校至始至终追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成绩,而在“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中也是如此,要充分确保“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教学的成功,并取得实现,确保实现“学有所成”的教学目标。

2.“新课标”理念下作曲技术理论的运用策略

“新课标”理念下的作曲技术理论,为的是更好实施音乐教学,更好地培养优秀的作曲人才,同时也是间接地服务于推出更多的音乐作品,成功地实现作品技术理论的科学合理、规范高效运用。

2.1要做好新旧对比

“新课标”改革虽然实施的是新的理念、新的技术,但也是以原有的作曲技术理论为基础。只有在原有技术理论的基础之上作以改进和出新,才能有更好的学习效果,那么这时就要对新旧作曲技术理论进行对比:首先,在教材内容上做好对比,主要表现在对重点章节的改动、对重大作曲技术理论的修正、对基础知识的更新等,教师提示和讲述不同之处的同时,还要启发和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们自己去对教材作以新旧的全面对比,从而初步了解“新课标”下作曲技术理论相关情况;其次,要在技术理论转化上做好新旧对比,原有理论有原有理论的道理,新理论也有新理论更新的理由,在接受和学习新的作曲技术理论的时候,一定要在掌握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实施对“新课标”下新的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和学习;最后,要在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上作以转变,那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要想方设法地在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与原有方式作以对比,从而作以改进、寻求精进。

2.2要掌握基本要素

在“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中,一定要掌握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复调、配器等方面的音乐和乐理知识,在和声、曲式等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必须要坚持“牢固、牢记”的教学和学习原则;在作品分析上,教师在讲述知识的时候要做到身体力行,把每一部音乐作品的特点、风格以及创作方式方法都要作以详尽的分析和讲解,为模拟式创作打好基础;要想创作好的作品,就要懂得乐理并且还要精通乐器,在“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中也是如此,诸如各种乐器的复调、配器等乐器知识都要精于调配。“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就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围绕音乐材料来对音乐进行不同形式、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解释和剖析。同时,“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音乐基本要素,要在“新课标”指导的学习中让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的常见结构、体裁形式、风格流派等,另外也要巩固和牢记好演唱、比赛、识谱等基础知识,切实做到有的放矢、学有所长、学有所成。

2.3要实现学以致用

运用和应用是“新课标”的作曲技术理论成功教学的一个核心,而这一核心归结为四个字就是“学以致用”,只有实现了学以致用才能实现“新课标”的作曲技术理论教学的成功。那么,鼓励学以致用,也就是鼓励和启发学生们进行作曲创作的时候,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模仿式创作。模仿就是对已有的音乐作品或者教师作以点拨的自由作品,进行全范围的模仿。在“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对所学知识的有效应用,而作为作曲专业而言,创造才是第一位的,所以在教学之初就要让学生们清醒地认识到创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必然性。所以,在“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中,模拟创作是学生们独立作曲的第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二是自主式创作。“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中也是如此,让学生们扎扎实实地学习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确保学生们学习不呆板、思维不僵化,保持自主创作的热情和自主创作的空间;三是比赛式创作。比赛是激发学习热诚、调动学习热情的最好方式,尤其在“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中,要想让学生们有足够的创作动力,有时是需要通过一些比赛的形式和手段,来提高创作水平的,有时通过比赛分出三六九等之后,可以让后进的学生们找到差距奋力前进,也可以使优秀的学生及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戒骄戒躁再攻关;四是灵感式创作,在“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中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放飞自然,放飞思维,放飞创作,让学生们在扎实的技术理论和强大的创作灵感的基础之上,实现学习上、创作上质的飞跃,拿出属于自己的、属于艺术的优秀的音乐作品。

3.总结

“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教学是一项尝试性工作,正在边摸索、边实践之中,也是在边总结、边前进的工作中,今后的教学实际中,需要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秉承“新课标”教学理念、学习理论,推广新的、更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确保“新课标”作品技术理论在大学音乐的教学课堂中高效、成功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艳;“新课标”理念下作曲技术理论的应用研究[J];戏剧之家;2012.

[2]张鑫鑫;论新时期中国主调钢琴音乐的艺术特色[J];戏剧之家;2013(09).

杨媛媛(1982-9),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新乡学院音乐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

7.课标理论通识 篇七

关键词: 英语教学    二语习得理论    克拉申

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是培养公民外语素质的重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和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高中外语教育具有多重的人文和社会意义。英语课程标准是继教学大纲之后广为师生、教育者接受的指导性文件,是规定英语学科教学目标,制定语言教学的原则、内容、教学方法及教材使用,同时对教学评估范畴作出明确表述的纲领性文件。从我国《新课标》与以往教学大纲的对比看,丰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内涵,赋予课程双重任务,即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学习策略,体现英语课改的人文关怀。

20世纪50年代,受乔姆斯基(Chomsky)语言习得理论的影响,克拉申(Krashen)先后通过出版《第二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1981)、《第二语言习得的原则和实践》(1982)和及1982年与特雷尔(Terrell)合作出版的《自然途径》三本著作为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建立奠定基石。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由以下五种假设构成:(1)语言习得与学得假设(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earning Hypothesis);(2)自然顺序假设(Natural Order Hypothesis);(3)监察假设(The Monitor Hypothesis);(4)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5)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通过细致的学习和分析,笔者认为我国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制定除了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石外,也在很多理念上汲取了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的养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克拉申的输入假设与《新课标》

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是克拉申五个语言习得假设中重要的假说,其核心观点认为,要实现语言习得,学习者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及听力语料,这些材料应该是略超过学习者目前的水平并被学习者所理解的。克拉申认为,应该为学习者提供“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使学生关注语言的意义和性质而忽略语言的知识结构时,语言才能被学生内化为习得的成就。所谓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用公式表示就是“i+1”。在该理论中,克拉申把学习者目前的水平定为“i”,“i+1”是学习者容易接受和习得的语言输入级别。如果输入语料过深或远高于学生现有水平即“i+2”,或者过浅而低于学生现有水平即“i+0”或“i-1”,都会造成理解困难或无益于语言能力的提高。

我们从《新课标》的实施建议看到与克拉申输入假设相关的内容。同时《新课标》提供实现输入假设的建议,如《新课标》建议课程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其中选修课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和学生的需求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现状,既要有新内容、新发展,又不能超出学生的实际水平。要在充分调查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地设置选修课程,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选择的可能。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

从输入假设及《新课标》实施建议可以看出,为学生提供正确适合的语言输入是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环节。落实在课堂中,教师要认真评估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和知识宽度,适当进行取舍。前些年原版引进教材热或大量聘请外教热现已渐渐退热,教育者越来越关注内容的适合程度,关注文化差异对学生的影响。对什么是适合的语言输入,克拉申同样给出建议:他建议语言输入要有可理解性、语言材料之间有趣又相关联、语言输入要依照非语法程序安排,同时也要有足够的输入量。可理解性是指理解输入语言的编码信息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语料既有趣又相关是指为更有力地促进语言学习,必须选择有趣相关的语言输入材料并对所选材料进行加工,输入的语言材料越有趣、越有关联,学习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语言。非语法程序安排是指如果学习者的目的是“习得”而不是“学习”,教师不一定按语法程序安排教学,只需提供足量的可理解的输入。也就是说,课堂上并不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能学会什么,学习者有自己掌握语言的内在规律。教学无法改变人们头脑中的固定的语言习得顺序。足够的输入量是指要真正习得一个新的语言结构,学生要有很长时间的对感兴趣的所学内容广泛的阅读和许多的听力练习才能实现语言的习得。

2.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设与《新课标》

情感过滤假设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语言习得的机理和影响语言学习的因素。该假设认为,大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并不能表明学生就可以学好目标语言,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同样会影响语言的学习进程。克拉申在谈到“情感过滤”假设时认为,如果学生感觉课堂的语言学习是一个使他们暴露自己语言错误的地方,如果他们上课时心里紧张,他们的情感因素就会阻止语言的输入。表面上看起来他们在做各种语言练习,但实际上他们心理的情感因素会形成一个“过滤器”,把语言的输入阻挡住。结果虽然学生好像表面上暂时掌握了,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记住什么,不会在今后的生活中运用。也就是说,情感因素在学习语言过程中有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克拉申在经过研究得出结论,严重影响二语习得进程的情感因素包括:(1)动机和态度。学习目标明确的学生往往拥有更高的学习动机,其学习效果明显。(2)性格因素。所有的文献几乎都一致表明,那些比较自信、开朗,愿意把自己置于不熟悉的学习环境、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在学习中进步较快。(3)情感状态。主要指焦虑和放松这两种互为对照的精神状态,它在较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外界的语言输入。在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中,焦虑较少的人容易得到更多的语言输入。同样,心情放松和感觉舒适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显然学得更好。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设契合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即主张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和个人需要,强调具有真实个人意义的学习,主张包括认知和情感在内的全人教育(whole person education)。

《新课标》中,制定者比较鲜明地呼应了二语习得中情感因素的重要性,它提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提高人文素养(课标基本理念),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在《新课标》课程目标中有这样的描述,要进一步增强英语学习动机,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六级),有明确和持续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意识(七级),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八级)。

为了在英语教学中减少学生情感的“过滤”,更好地实施《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花大力气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其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积极鼓励学困生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其次,课堂上教师不应过于强调语言知识的正确性,宽容对待学生在语言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减少其焦虑感。早有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或失败经验通常会影响他在从事一项活动前,对自己所能实现目标的能力的判断。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个人的抱负水平,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个人的抱负水平。另外,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任务和活动,促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得到良好体验,获得成就感,培养责任感,使学生看到自己努力取得的学习效果,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只有这样的学习体验,才能使学生关注语言的意义,让学生不自主地忘记他们正在使用一种实际上并没有完全掌握的语言,从而使情感过滤降到最低。最后,教师要切记自己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规范自己的言行,利用学生“向师性”的特点,用自己的高成就动机引领带动学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叶奕乾,等.普通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课标理论通识 篇八

一、多元文本进课堂。

“在文化研究的视野中,一切表意的文化产品都被视为‘文本’,一部电影、一幅画、甚至一种时装都是文本。”具体而言归纳为以下三种方法:1、借由学科之间知识的相互渗透来促进学生对经典文本的掌握。没有文学史的支撑,理论就是空洞的话语。笔者多次与学生一同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了解相关课程授课老师的课堂内容,明确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掌握情况。最终,将学生从相应文学史课堂上有具体了解、细读的文本作为文学理论课堂的范例。如在教授各种文学体裁的特征时,笔者将学生在“现代文学史”课堂上已学习、讨论的《子夜》为范例,讨论小说体裁特征;以学生熟悉的郭沫若诗歌,讨论浪漫主义文学的特质。

2、引入热门影视作品,增强文学理论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文学理论课堂中引入热门影视作品文本则是希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告诉学生文学理论并非抽象、空虚的理论而已。如在介绍“叙事性作品”这一章节的内容时,笔者用了影视剧的情景,向学生说明何谓“叙述内容”(如用《琅琊榜》讲述如何判定叙事学作品中的“故事”、“事件”“行动”等)、“叙述话语”(引用《罗生门》、《大话西游》讲述叙事性作品中的聚焦、时间问题)。此外,近两年“IP剧”成了影视产业的重要资源。笔者在讨论相关文学理论时,有意联系文学文本与影视文本,结合相关课堂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媒介的文本呈现、如何分析文学作品改编等实践性问题。

3、理论与现实结合,运用文学理论分析热点文化事件。

在信息时代,学生面对多种形态的文本,除了上述传统的文学文本,还有容易引起热议的文化事件。如在介绍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内容时,笔者引入去“韩寒代笔门”、郭敬明“小时代系列的价值观”等学生关心的文化事件;在讨论“文学体裁的规范与突破”时,引入赵丽华的“梨花体”、乌青的“废话诗”等网络热议的文化事件为范例,与学生讨论诗歌体裁的规范与突破。

二、结合语文新课标,提高师范生的文学作品教学能力。

赵毅衡在《重访新批评》一书中提出,当时新批评学派的流行与美国战后需要大量的专业文学教师相关;王荣生也指出,有什么样的文学理论就有什么样的文学教育。师范学院的文学理论课堂,应该肩负起提高学生日后的文学作品教学能力的重任。一方面,在介绍“文学消费与接受”时,结合语文新课标的“读者转向”特征,说明语文新课标这一转变的历史、现实原因。另一方面,在课堂上适当选取初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内容作为文本例证,如介绍“意境”、“意象”时引入大量初高中语文教材的文本作为分析讨论对象;介绍“叙事话语”中借用王富仁对《孔乙己》的分析,从文论分析角度进一步认识到文本解读的多样性,通过这样的例证解读,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审美能力,为将来学生走入教学第一线打下坚实地理论基础。

三、博取众长,建构适应学生需求的理论体系。

笔者采用的是由童庆炳教授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该教材中编著者有意识沟通中西文论,并呈现明晰、宏大的逻辑体系。但是,这样一本内容繁多(全书有47万字)、体系庞大、兼顾中西文论、以经典文学史为线索的文学理论教材对于大专院校学生来说,过于“高大上”,学生觉得难以接近。故此,笔者在构建课堂内容系统时,并非一味“照本宣科”,而是博取众长,希望构建适合学生的理论体系。在课程内容框架方面,笔者参考《文学理论教程》,将一学年的课程内容分为“导论”、“作品”、“读者”、“作者”四大部分。在“导论”部分,向学生介绍近百年文论发展的历程,让学生对文论有整体感知,引出课程知识体系构建。重点介绍“作品”(当中包括“作品”与“世界”)、“读者”这两部分内容,这些内容的介绍参考《文学理论教材》的内容,并且引入其他著作对课堂内容进行充实、更新。如增加了在介绍“作品”要素时,增加了“文学与语言”,从两种语言论讲起,向学生介绍绍结构主义语言学对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的影响,介绍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区别,从而回到教材的“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章节,学生才能好的的理解该问题;如在介绍文学体裁特征时,引入相应内容,让学生明确文学体裁的划分、特征是流动的、历史的、文化的。简而言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纲举目张、删繁就简、与时俱进,建构理论体系。

在语文课标标准出台的背景下,笔者认为不是文学理论无用于专业技能提升。恰恰相反,而是大多数人没有真正掌握文学理论,没有将文学理论运用到文学教育当中。现在需要从我们这代后备“语文教师”开始,掌握文学理论这一“治疗法”,对陈旧、固化的文学教育“对症下药”。文学理论之意义远大于其危机。

摘要:在语文新课标背景下,将文学理论与文学作品教学结合是改变文学理论教学困境的一个可行方向,本文从这个角度对师范院校的文学理论教学进行了反思。

上一篇:第七周实习总结--许凡下一篇:诚信考试考前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