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文学鉴赏

2024-09-28

文学与文学鉴赏(精选8篇)

1.文学与文学鉴赏 篇一

文学鉴赏的主观性与文学批评的客观性论文

《名作欣赏》二零零六年六月号上半月刊刊发的彭运生教授的《古诗赏鉴四题》,在阐发了自己对四首古诗(或其中名句)的独特理解的同时,也对某些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科学性发出了质疑。读过该文,感慨良多,禁不住也要对其中涉及到的一些问题发表点个人的看法,并与彭先生商榷。

读过彭先生的文章,最大的感受就是对文学鉴赏的主观性特点又有了鲜明而深刻的体认。

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单纯来自于作家的赋予,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读者的阅读和接受。“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一为我们所熟知的名言正道出了文学鉴赏活动的主观性特点。而这并非只是经验之谈,二十世纪西方接受美学的创立者姚斯对此有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无论是接受美学的理论,还是文学鉴赏活动的实际都表明,每个读者在文学鉴赏活动中,都是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性情气质、审美趣味以及价值观、艺术观等方面出发去看待作品的。面对以语言符号构筑的文学形象和意境,读者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丰富的想象、联想能力,融入深邃的情绪情感体验,借助敏锐的感悟能力和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通过对作品符号的解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复现、体验、理解了作品的内容和意义,而且还渗入自己的情感、思想、性情气质和人格精神,对原有的艺术形象和意境进行开拓、补充和再创造,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从而使作品的意义“溢出”了作者原来设定的意义框架,产生出作者所意想不到的意义来。这就是对一部文学作品,不仅不同时代的读者,甚至同一时代的读者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的原因。

彭先生在文章中,分别就四首古诗(或其中名句)质疑了同时代的其他几位论者的理解和阐释。如认为郭应德、过常宝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对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的解释是“顺着天然信仰说出来的话与科学无关”;认为张世英先生在《新哲学讲演录》中对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的“艺术上的考证既不必要,也不合法”;认为王一川先生在《文学理论》中讲解杜甫的《蜀相》时“所言‘诗人不禁热泪涟涟’,不仅言之无据,而且似乎意味着此诗是诗人悲伤、无望心情的产物”。与此同时,彭先生以“在我看来”为引领,分别出示了自己对这几首古诗或其中名句的理解与阐释。然而,在笔者看来,彭先生的解释亦不过是体现了文学鉴赏的主观性的一家之言而已,并未真正实现其所追求的文学批评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如其对《早发白帝城》的“妙处”的阐释,尽管颇有逻辑性和哲理性,但仍不免使人困惑:“此诗内在雄辩地暗示了象征着‘高度’的‘白帝城’的价值”,这一结论从何而来?言之所据又在哪里呢?所以,尽管彭先生从“科学”出发“断然拒绝”考证和想象、联想这类“我们面对文学作品时的本能反应”,但事实却是,拒绝了考证的彭先生,却无意识地而又不可避免地落入了想象的陷阱,其充满个人主观性的作品意义阐释,最终让我们也只能把它当成是一种想象的结果而已。

这就启示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文学鉴赏的主观性特点,认识到“不同的读者在作品中投入不同的情与理,就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接受和意义阐释,但任何一种阐释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都有其合理性”(胡经之、王岳川主编《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年版,第347页),,谁也不能说自己对某一作品的欣赏才是最正确的体验和最完美的解释(当然彭先生也并未如此说),而且正是不同的解释使作品的意义宽泛深远起来。

然而,肯定文学欣赏的主观性,并不意味着否定文学批评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因为,建立在文学鉴赏活动基础上的文学批评,与文学鉴赏虽然有密切的联系,但又有着很大的不同。文学鉴赏以对作品的审美体验、审美享受为目的,富于主观性、感受性和个人倾向性;文学批评以对作品意义和价值的审美理解、审美判断为旨归,要求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不带个人好恶的公正性。而要保证文学批评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的批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在此仅对彭先生文章中所涉及到的考证法和文本分析法做些必要的探讨。

关于文学批评活动中的考证法,彭先生是持反对意见的,认为“艺术上的考证既不必要,也不合法”。在他看来,“这样的考证,实质上是想到日常人生中去寻找艺术的本质”,这说明他不认为艺术的本质与日常人生有什么联系;可紧接着他又说:“而实际上,我们更多地只能通过艺术而理解人生的实质”。我们不禁要问:既然艺术的本质与日常人生无关,那么为什么我们又“更多地只能通过艺术而理解人生的实质”呢?从这自相矛盾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彭先生在艺术本质与日常人生的`关系问题上的认识还不甚明了,而这恰恰影响了其对考证法在文学批评中的必要性与合法性的认识。

其实,无论是艺术发生学的研究还是艺术生产(创造)的研究都表明了,艺术从根本上讲来源于生活又超越了生活。作为文学艺术体裁之一的诗歌,其本质就在于或抒情言志,或阐发事理。而诗人所抒之情、所言之志、所释之理,既来自于日常人生经验的激发,又显示出超越日常人生经验的努力和追求。关于诗歌的这一本质,并非“人类的一种天然信仰”,而是被古今中外的诗歌创作实践所证明了的一种事实、真理。也正因如此,我们在进行诗歌批评时,便可以采用考证法,即由孟子提出、后被广为运用的“知人论世”法。当我们了解了作者的性格、志趣、生平经历、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就会对作品中的“情”“志”“理”的内涵有更具体更深入的理解。例如,当我们了解了杜甫一生由开元盛世的读书、壮游到奸臣当道求仕不得的十载长安困守、安史之乱爆发后的陷贼逃难与为官遭贬及至生命最后十余年的漂泊西南客死舟中的命运遭际,了解了其“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内心情感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社会理想,就不难理解其在《蜀相》中借对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命运遭际的慨叹而抒发的自身壮志未酬的悲愤了,也就不会再发出“所谓‘诗人不禁热泪涟涟’又是从何得知的信息?难道诗中的‘英雄’是诗人的自指?”这样的疑问了。拒绝考证,拒绝“自由任意的想象”和“只能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出到作品之外”的联想的彭先生,在对作品进行文本分析时,也显示出了一定的问题。比如,他在反对其他论者对《滁州西涧》的分析时说:“所谓‘独处’和‘自由’、‘幽冷’和‘孤寂’以及‘诗人内心的凄怨和忧郁’,郭应德先生又是怎么知道它们的存在的呢?它们不是天然信念支配下的无意识虚构或捕风捉影吗?它们不就是批评家对诗中‘独’和‘幽’等字眼儿见了风就是雨的结果吗?”这里姑且不论他所批评的郭应德先生的见解是否正确,仅以他对文本语言批评(即他所谓的就作品中的某些字眼儿“见了风就是雨”的“捕风捉影”的分析)方法的反对而言,笔者是不能苟同的。众所周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言为心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人正是靠着对语词的精心选择和组织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旨趣的。因此,我们应该也完全可能通过对文学作品语言符号辞面与辞里意义的解码,来探寻作者赋予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甚至进而发掘出超出作品原来意义框架的“言外之意”。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注重炼字炼句,因此,采用“咬文嚼字”法或英美“新批评”家所谓的“细读”法进行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如果脱离了蕴涵着作家的情感、思想的文本语言而大谈特谈作品的意义,岂不真正成了“无意识虚构”或“自由任意的想象”?

另外,彭先生在分析《滁州西涧》一诗时说:“这首诗共有四句,但后两句本身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并就“小舟缘何偏‘自横’?”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认为,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看,其在方法上犯了断章取义、肢解整体的错误。任何文学作品,不管是一首小诗还是一部长篇小说,其作为一件艺术品,都是一个由各个构成要素有机统一而成的整体,作品的意义、价值也正存在于这有机统一的整体之中,如果将这一整体割裂开来,抽取其中的某一部分,并不顾其与整体中其他构成要素的内在联系而单纯地片面地加以分析和引申,所得出的结论便不会是作为整体的原作本身应有之义,而文学批评却要求我们尽可能客观、公正、科学地分析作品本身原有的内涵,并正确地指出其艺术价值和历史的、现实的意义。因此,如果以文学鉴赏而论,彭先生采用“摘句”法对“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两句所做的“妙处在于创造出了需要救助的弱者以及诱使弱者接受救助”的解释,还是可以作为体现了彭先生个人的性情、人格、思想、情感的一家之言而被我们玩味一番的(尽管我们可能也可以不表示赞同),但是,如果上升到彭先生极力倡导的“科学”的文学批评的高度来看,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断章取义的批评方法,就只能因其“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与作品应有之义相去甚远而引起我们的不满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彭先生在其文章中多少混淆了具有主观性的文学鉴赏与具有客观性、科学性的文学批评的界限。其文章名为《古诗赏鉴四题》,这意味着此文是文学鉴赏活动的成果。然而,作者在文章中又多是在批评了其他论者的解析不是“科学”的文学批评的前提下来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这就暗示了彭先生本人的解释才应是符合他所说的“科学”标准的文学批评。但事实是,我们从中并未看到多少有科学根据的分析和结论,而且有些结论,如把《蜀相》一诗的“灵魂”归结为“对于死亡的厌恶”,说“此诗的妙处(即所谓悠长余兴)在于它内在的雄辩,具体说在于它对于死亡的消极价值作出的反复的隐秘论证”,不免让人感到匪夷所思。或许笔者过于愚钝,不能明了彭先生文章中“隐秘的论证或者内在的雄辩”,甚至对彭先生之文多有误解?那就只能深表遗憾和歉意了。

2.文学与文学鉴赏 篇二

一.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历代注疏

汉语言文字具有一字多义的特点, 这样解释可以得此意, 那样理解又可以得彼意。比如说古典诗歌, 因为受篇章字数、声韵格律的限制, 作者运用字和词时往往需要仔细推敲, 取其精炼概括的、具有丰富联想和想象的、有较大回旋余地的一类;在篇章结构上, 又需要熔铸旧新, 力求变化;加上古今言辞颇多殊异, 历代学人对义理考据词章又多各有偏执, 众说纷纭, 导致读者莫衷一是。一些诗歌历代注家众多, 有的号称“千家注”。诗中的有些地方不看注解不能了解其中的涵义。也有些辞句, 因为聚讼纷杂, 使人越看越糊涂, 甚至形成千余年来悬而未决的文坛陈案……这样, 读者对古典诗歌独自研习, 自然就会有见仁见智的分歧, 从而产生许多疑义。这些疑义不解决, 既不利于个人学养的进步, 也不利于学术的交流批判, 更谈不上古为今用, 美化我们的生活。

有人提倡, 大家在赏析古典文学作品时要敢于陈述己见, 尽管意见不成熟, 还是要写出来, 以便大家一起讨论, 取得“真意”。也有人主张, 问题只有通过研究, 考察, 才能由不同而终归于一。有的认为则可以不必求同, 继续各存其异。

其实不管哪个注家有多高明, 有多自信, 谁也不敢专断自己的见解就是一定与作者用心完全契合的。西方谚语“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没有阅读鉴赏的多样化, 文学作品的价值也就失去了阅读的广泛意义。倒是大家将自己的见解说出来, 争鸣一番, 才是鉴赏的真正意义所在。因为它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帮助大家找寻思索问题的线索, 顺着与己不同的路子, 去参考寻绎, 抉择去取, 再结合自己的理解, 揆情度理, 融会贯通, 进一步加深对原著的理解。可以说, 没有诸多读者意见的综合汇源, 就没有正确与错误的仲裁判定, 就没有文学鉴赏的个性与共鸣。

历来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评论的人, 就时代来讲有其局限性, 就个人来讲有其喜好偏执。比如说读杜甫的诗篇, 苏轼从思想层面认为杜甫“一饭未尝忘君” (《王定国诗集序》) ;黄庭坚则从写作技巧角度强调“老杜作诗, 无一字无来处” (《答洪驹父书》) ;到了明清, 已经有了“诗圣”“诗史”的膜拜, 以为杜诗的造诣已经空前绝后, 难以超越;而胡适先生则借“托古改制”调侃杜诗为“打油诗”, 以提倡质朴的写实的白话写作。前者难免有溢美之辞, 后者则难脱虚无之嫌。总之, 都是根据各自的主张对杜甫及杜诗加以诠释, 服务自己的价值观。因此, 读者如果不能“放出眼光, 运用脑髓” (鲁迅语) , 就很容易偏信一家, 丧失自我。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说过, “研究问题, 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这“三性”是每一个读者应该时刻警醒克服的。

二.用全面的观点审视作品批评

过去学界将古典文学的鉴赏概括为义理、考据、词章三个门类, 评论家也往往各循一阶作为入门途径。这本是修学的自然之道, 但入门之后仍然独持一种就未免限于狭隘, 能进不能出了。比如说, 在封建时期, 拘于义理者往往言不离孔孟之道;执着考据者则板滞沉闷;宋时臆说滥觞, 明清八股横流, 都是因为徇时而侈谈用字度句, 偏看辞章。过犹不及, 事情做得过头, 就跟做得不够一样, 都是不合适的。不但行事如此, 鉴赏文学作品也要有所警惕。学会全面的、客观的审美态度才是正确的应遵循的圭臬。

由宋迄清, 对历代文学作品加以鉴赏评论, 渐渐成为一门专门学问, 有的人终身从事, 文学评论渐成气候。如李渔《闲情偶寄》对戏剧艺术进行的总结, 李调元《雨村赋话》对赋体的阐释, 金圣叹对《水浒》《西厢》人物性格、故事结构的点评,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对《聊斋志异》虚构的批评等, 各家各有所长, 也各有其短, 但都为我国古典文学批评抹上了浓重的炫彩, 成为后人阅读鉴赏的重要凭依和借鉴。前人的评论, 所“析”者“疑”, 为后之鉴赏者提供了一个阅读鉴赏的入门陛阶。

仍以李杜为例。

李杜齐名, 千秋佳话。大体上说, 李白是古典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杜甫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在任何伟大的诗人与作品中,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往往又是相通的、互相结合的, 只不过是各有偏重而已。

李白诗风清新俊逸, 杜甫诗风顿挫严谨, 世人各有尊崇。所谓“李杜文章在, 光焰万丈长”, 并没有褒贬抑扬之说。到了元稹作《故唐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认为杜甫“尽得古今之体势, 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对于李白却大为不屑:“予观其壮浪纵恣, 摆去拘束, 模写物象, 及乐府歌诗, 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自此, 世遂有扬杜抑李之说。现在看来这些论断当然是不合理的, 但从另一角度却告诉了我们李杜在文章风格、表现技巧等方面的各自特色, 如杜甫杂采众长, 转益多师, 集众人之所长而成一家之独特风格, 风格既统一, 又表现出丰富性。

至于李白, 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引黄庭坚语:“太白豪放, 人中凤凰麒麟。譬如生富贵人, 虽醉着暝暗啽呓中作无义语, 终不作寒乞声。”北宋惠洪《冷斋夜话》引王安石语:“诗人各有所得,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此李白所得也。”恰是对“壮浪纵恣, 摆去拘束”的完美诠释。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 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 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 太白不能作。”

由此看来, 评价一个古代作家, 特别是对一个有巨大影响的作家进行评价是个复杂的学术问题。一者作家以及其作品, 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客观历史存在, 不会因为他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二来后人对作家作品的评价, 都必然受时代的限制, 并且因为个人的主观好恶有所差异。综合各方资料公正、客观、全面的对其评价批评, 才是阅读鉴赏的不二法门。

三.用情感的体验深味经典内涵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说:“凡书只贵读, 读多自然晓。”苏轼也有类似的说法:“故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对企图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式的读者的告诫。虽然说不必真的去数一数是否真的读了百遍, 但多读几遍肯定是必要的。古人认为文章是需要读出声的。就像音乐作品, 虽然可以记录到纸上成为曲谱, 但学习音乐总不能默默地对着曲谱看来看去, 而必须是唱出来。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看只是动眼及脑, 而吟诵则不仅动眼动脑, 同时也动用听觉, 乃至全部的心力、体力。清人梅曾亮说:“夫观书者, 用目之一官而已;诵之则入于耳, 益一官矣。且出于口, 成于声, 而畅于气。夫气者, 吾身之至精者也;以吾身之至精, 御古人之至精, 是故浑合而无间矣。”即是说, 吟诵不仅加上耳, 更重要的是加上“气”, 而“气”是“身之至精者”。“气”可以“御古人之至精”而与古人“浑合而无间”。大致意思是说, 吟诵是动用人的全部精神力量与古人实现心灵的沟通。古人懂得, 看面对的无声的文时, 其声调、节奏是不能直接体会到的, 而作品的情感主要包含在声调、节奏中, 故只有吟诵, 才能深切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让自己与古人“浑合而无间”。

这种与古典文学作者的心灵的沟通, 是一种深切的情感体验, 多一次吟诵, 便多一重体验。而人的体会、理解能力, 也正是在吟诵中不断提升的, 如朱熹讲:“凡读书, 须整顿几案, 令洁净端正, 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 对书册, 祥缓看字, 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又说:“书须熟读, 所谓只是一般然, 读十遍时与读一遍时终别, 读百遍时与读十遍又自不同也。”吕祖谦也如此说道:“凡读书务必精熟。若或记性迟钝, 则多诵遍数, 自然精熟, 记得牢靠。若是遍数不够, 只务强记, 今日成诵, 来日便忘, 其与不曾读诵何异?”程端蒙也是一样, 说:“读书必专一, 必正心肃容, 以计遍数:遍数已足, 而未成诵, 必须成诵, 遍数未足, 虽已成诵, 必满遍数。一书已熟, 方读一书, 毋务泛观, 毋务强记。”

若一下子就“记住”、“理解”, 看似更有效率, 但实际上是放弃了此后对作品的多次感受、领悟, 因此, 自己的感受、体验、领悟的能力是培养不起来的。清代学者李光地就看不上这种学习上的“聪明人”, 直接说:“人于书有一见便晓者, 天下之弃才也。”缺乏对作品的读和悟, 下面的鉴赏评论就无从谈起, 只能是无根之水, 无本之木, 要想“探骊得珠”, 又何从入手呢?

3.文学鉴赏与语境的教学思考 篇三

【关键词】文学鉴赏语境

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呢?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从语境入手。语境是修辞学、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一个凭借、标准。它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具体环境。狭义上讲,是语言的上下文,即一个句子在更大的语言段落中所处的位置。广义上讲,还包括语言活动的时间、空间、背景以及人文因素。语境和语境的作用在我国的传统语文学中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唐孔颖达《正义》说“褒贬虽在一字,不可单书一字以见褒贬,……经之字也,一字异不得成为一义,故经必数句以成言。”春秋笔伐虽一字见褒贬,但必须有数句作为上下文,褒贬才能准确地显示出来,即:“数句是一字的语境”。从字、句、章、篇的相互关系充分地说明了上下文(语境)对话语意义的表达和理解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文学作品鉴赏中,语境是必须注意的一个关键环节。下面我们来看看语境在文学鉴赏中的神奇力量。

一、字词的鉴赏和语境

在文学鉴赏中,我们常会为作者的一个词而叫绝。自然,我们欣赏的不是这个字这个词本身,而是它的运用所达到的艺术效果,但这种效果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就才能够体现出来。比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有两个词用得非常有味。一个是“闪”字,另一个是“紧”字。小说在写有人来追杀林冲的时候,写到“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随后又一人闪人来”,连用两个“闪”字。有人说他实在是妙,何以见得呢?“闪”字在文章中见出现得多之又多,为什么偏偏在这里我们就说它用得妙呢?仔细推想,原来是它所处的位置非常之恰当,在这里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结合文章的语境,我们知道这两个人是来杀林冲的,这两个“闪”字就把搞阴谋诡计的坏人那种鬼鬼祟祟的情态,活灵活现地反映出来了。鲁讯在《花边文学•大雪纷飞》中评价《水浒传》里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这句话时说到,“就是接近现代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同样可以表达大雪纷飞,漫天飞舞的情景,为什么“紧”就比“纷飞”有“神韵”呢,“神韵”在何处?这就要考虑语境了。这篇文章里面对风雪的描写是极其成功的,而这个“紧”字则把环境的描写到极至。试看林冲刚刚到草料场,“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的大雪来”,矛盾冲突的浪头也渐渐涌起;到林冲买酒时,“那雪正下得紧了”,情节的紧张气氛随着“紧”字不断地在增浓;最后到林冲在山神庙前手刃敌人时,“那雪下得更猛了”。这些描写不但很好地渲染了气氛,为塑造人物服务;而且对雪本身的描写也生动逼真。从“纷纷扬扬卷下一天的大雪来”,到“那雪正下得紧”,接着“越下得紧”,到“那雪越下得更猛了”,作者巧妙的抓住了下雪的各个阶段不同的特征,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恰当的表现出来,使人读了身临其境。如果说风雪的描写把林冲的命运置身与风雪交加的环境之中,那么这个“紧”字则把风雪交加中的林冲的即将被害和即将奋起反抗的那种紧张的气氛写得淋漓尽致。用 “纷飞”一词则无论如何也传达不出那种“神韵”。“紧”字则是这个语境的最佳选词。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下有着他特定的含义,只有把他置身与语境中才能够感受到他的美妙。可以说,语境赋予了词语的活力和生气。无论什么词语,都存在着修饰价值,但是,无论什么词语,他的修饰价值,只有在适当的语境之中,才能充分的体现出来。

二、句子的鉴赏与语境

古人做文章,讲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其实我们觉得惊人的句子,就是那些与语境高度结合的句子,只有在这个时候,句子的修饰效果才会达到高峰。鲁迅的文章一向是学生认为难懂的文章,难在何处?我认为难就难在语境的把握上。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作者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反复说“无话可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可是我实在無话可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看起来这些句子前后矛盾,但深入到文章的语境中去,联系上下文,根据作者所情感的变化,还是不难理解的。刘和珍是鲁迅的好学生,是爱国青年,她为国捐躯,视死如归。在她的追悼会上,鲁迅当然有很多话要说,但“我”因为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在礼堂外徘徊、思索;程君问“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我对烈士悲痛的回忆,再次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也早觉得”,“也”字是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的,写此文不仅是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的是出自作者本身的意愿,后来提到“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因为“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这似人非人的世界还继续着,烈士的鲜血就要被忘记了,“我”忍无可忍,终于说出话来了。开始作者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是因为“我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作者哀痛,作者愤怒,无话可说,什么话都难以代表作者此时的心情。“我还有什么话要说呢?”,是因为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此时所有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沉默是作者最好的选择。一直到后来,作者实在忍无可忍了,要挽救中华民族,反动者的面目、现实的黑暗不得不揭示了,所以作者又说到“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到文章最后,作者该说的话已经说了,情绪又悲痛到了极点,所以“呜呼,我说不出话”。看似不可理解,互相矛盾的话,放到上下文的特定的语境中,和作者那种主观的情景中,实际上是很好理解的。可见,语境在文章句子鉴赏中的重要作用。

三、篇章的解读和语境

对篇章的解读,我们可以提醒学生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进行。但要更准确地把握篇章的意思,必须注意篇章的语境。篇章依赖于语境,篇章的制作和解读不能脱离语境。我们说语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他既指上下文语言环境,也指语言所活动的时间、空间、地点和人文环境。比如在解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篇课文的时候,对于杜十娘最后为何选择死这个问题,大家意见纷纭,有的同学说是为爱情而死,有的同学说是因为理想破灭而死,还有的同学说是为恨而死。那么,杜十娘悲剧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呢?从语境上来看,我说她是因为从良的理想破灭而死。从文章的语言环境来看,杜十娘从良之志由来已久。在没有遇见李甲之前他就开始积攒百宝箱,说明她早已厌倦没有尊严、没有人格的妓女生活,她希望过一种正常人的生活。她渴望自由,渴望爱情,渴望幸福。所以当忠厚志诚的李甲出现的是时候,她以为找到了可以托付终生的人,以为找到了幸福的一个入口,以为可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从此告别过去。她把爱情当做她第二次投胎的机会。可以说,在杜十娘的心目中,从良的理想是排在第一位的,爱情是排在第二位的。从当时的人文环境来看,百宝箱作为金钱的象征,是整个社会环境的写照。在“以利相交者,利尽则疏”“道着钱,便无缘”“如今的事情,那有顾缓急二字”的充满金钱气息的社会里,在人们认为烟花之辈,少真多假”的人身等级观念强烈的环境中,在“所虑者,老父性严”的恪守封建礼教的家境里,杜十娘希望通过爱情来改变她命运的愿望又怎么能够实现呢?她的愿望和社会世俗是背道而驰的,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本来就算李甲负义,杜十娘大可不必投水自尽,她有青春、美丽,还有金钱,她还可以另寻他欢,就算独自一个也可以生存下去。但是社会的人生等级制度,自私自利的人际关系,使杜十娘彻底的失望了。一个曾经对自己感激涕零的人,一个自己真心爱的人,只为“一千两”,为个人私利,就不惜背信弃义,断然出卖自己,而且还面有喜色,心无愧意。试问天底下有什么地方可以容纳下这样一个弱女子,可以容纳她追求美满的生活?试问又有何药物可以治疗她那颗破碎的心,可以抚平她灵魂的创伤?她的愿望,她的理想又怎么能够实现呢?由此可见,对一个文章的片段,对一篇文章的解读,是无论如何也离不开语境这个关键性因素的。只有把握好了语境,才能够更好的理解篇章。

4.浅谈文学创作与鉴赏中想象的作用 篇四

想象是文学写作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心理行为文学写作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虚拟性。它与实用写作不同.不是照搬生活,不是如实传达人们的生活行为.文学创作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运用语言文字符号进行形象的组合、再现的过程.虽然其具体过程很复杂,还会运用意识等心理手段,往往还要经过反复的修改、更正、改善,但它离不开想象的辅助作用,所以,文学语言是想象的符号文学写作必须通过写作主体的主观情感去选择、提炼、加工、重新改造生活,把生活变为自己的心灵产物、情感的产物。也就是说.所有文学作品中的生活画面、人物形象、情节故事都是作者虚拟的结果。而虚拟,是必须依靠想象的.因此,想象、联想等心理能力就必然要在文学写作过程中发生作用。

对于创作主体来说.一切艺术发现都要通过形象表现出来。当创作者在营构形象的时候.想象就开始发生作用了,跳跃腾挪,轻舞飞扬,陆机的《文赋》中说:“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旁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瞳咙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于是沉醉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从而把创作者的艺术感觉和艺术发现转化为能被读者感知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很多创作者在完成文学作品之前,就已经在大脑中构思了,就是说,创作者借助想象设计未来的作品。在小说的创作上.小说中形象的塑造和作品中形象的塑造和作品中由这些形象所构成的形象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着作品的成功.而想象又是创作者创作构思的主要方式.所以想象对整个作品的形象和形象体系的雏形的孕育起着“设计师”的作用。鲁迅先生写作《阿Q正传》的情况就是突出的例子,他说:“阿Q的影象.在我的心目中似乎确已有了好几年了”。

想象可以弥补创作者实际经验的不足。众所周知.文学作品并不一定是创作者的真实写照.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虚拟的.甚至可以说是虚假的其中很多成分就是经过作者的构思、想象而来的。例如《聊斋志异》中的狐鬼世界,蒲松龄并不是亲眼所见.而是对社会现实有感,在对现实反映的基础上运用想象构建出来的.创作者利用想象之力把读者带到了人不能到达的世界.也给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如果没有想象的翅膀.今天的我们是无法见到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学的。

阅读文学作品和创作文学作品是不同的.它们的宏观步骤是相逆的创作者如何运用想象来创作文学作品会对读者在阅读时如何展开想象有着非常有力的影响。创作者将思想和情感深藏于语言文字背后.读者就要充分地利用自己的阅读能力、展开想象力.挖掘这些深层的意义:相反.如果创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并不处于文学语言的深层.读者就可以利用想象和其它鉴赏手段较为轻松地领会。诗歌是想象的艺术,它的语言是高度想象性的语言.叙事性的历史史诗能把栩栩如生的历史场景呈现给读者.蕴意深远的现代新诗能通过文字给读者心灵深处的震撼,所有这些都是要依靠想象的作用的。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就是依靠诗人们的想象而成的.倘若没有想象,读者无法通过诗歌中的艺术形象受到情绪上的感染,没有诗人丰富情感的渗人以及广阔心理时空的神游,这些诗句的美感是无法产生的。没有想象,就只剩下赤裸裸的语言文字符号,文学作品就缺少必要的张力、活力,不仅鲜活的文学形象无法获得.作品中深刻的思想蕴涵也就无从谈起,就更谈不上文学作品的美了。

文学的创作过程.实际上是创作主体发挥想象力酝酿的心理过程创作主体运用想象力的好坏关系到作品的优劣。想象为创作主体的情感、思想提供载体与展现形式.同时为审美情感所推动.使作家从创作中的自我与此时此地的现实生活中分离出来,而进入物我同化的世界。除此之外.在文学的创造过程中.作家从生活经验中获得众多表象,以静态的方式储存在头脑中。但是,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作家在审美情感作用下.通过想象.使头脑中这种静态式的表象转化为动态式的表象。

5.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及答案 篇五

1. 下面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

A.《离骚》——屈原——春秋

《阴谋与爱情》——席勒——德国

B. 《喻世明言》——冯梦龙——明朝

《堂吉诃德》——塞万提斯——意大利

C.《老残游记》——刘鹗——清朝

《战争与和平》—— 阿·托尔斯泰——俄国

D.《四世同堂》——老舍——现代

《千只鹤》 ——川端康成——日本

2.下列对作品、作家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汤显祖,明代杂剧家,代表作为《牡丹亭》。

B.曹禹、夏衍是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

C.塞万提斯,西班牙作家,著有《鲁滨逊飘流记》。

D.《老人和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

3.对下列作品体裁的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崔颢《黄鹤楼》——七绝

张继《枫桥夜泊》——七绝

B. 王实甫《西厢记》——杂剧

吴敬梓《儒林外史》——短篇小说集

C. 老舍D. 《茶馆》——话剧

果戈理《钦差大臣》——小说

D. 鲁迅《野草》——散文诗

郭沫若《地球,我的母亲》——诗歌

4.下列对作品、作家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渔夫的故事》是普希金著名的童话诗。

B.《虎符》和《屈原》都是郭沫若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历史剧。

C.狄更斯是英国19世纪著名小说家,《大卫·科波菲尔》是他的代表作。

D.《唐宋传奇集》是鲁迅辑录的唐宋两代小说选集。

5.我国文学史常有将名人并称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三人。

B. “韩柳”指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柳宗元。

C.“班马”指历史散文名家班超、司马迁。

D.“苏辛”指宋代著名词人苏东坡、辛弃疾。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激流三部曲”指的是《家》、《春》、《秋》。

B.“爱情三部曲”指的是《雾》、《雨》、《雷》。

C.“农村三部曲”指的是《春蚕》、《秋收》、《残冬》。

D.“人生三部曲”指的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A.在唐代著名诗人中,“大李杜”说的是李白、杜甫;“小李社”说的是李商隐、杜牧。

B.“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郑光祖。

C.“三言”指的是《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

D.“清代四大谴责小说”指的是《儒林外史》、《镜花缘》、《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

8.选出都属唐宋八大家的作品的一组

①《六国论》 ②《师说》

③《伶官传序》 ④《卖油翁》

⑤《前赤壁赋》 ⑥《阿房宫赋》

⑦《过秦论》 ⑧《念奴娇·赤壁怀古》

⑨《惠崇<春江晚景>》 ⑩《黔之驴》

⑾《答司马谏议书》 ⑿《岳阳楼记》

A.①③④⑥⑨⑿ B.②④⑥⑧⑩⑿

C.①③⑤⑦⑨⑾ D. ①②③⑧⑨⑩

9.下列作品、作家、国别的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德伯家的苔丝》——哈代——英国

《堂吉诃德》——塞万提斯——意大利

B.《高老头》——莎士比亚——英国

《巴黎圣母院》——雨果——法国

C.《简·爱》——夏洛蒂·勃朗特——英国

《牛虻》——伏尼契——英国

D.《浮土德》——歌德——德国

《麦琪的礼物》——马克·吐温——美国

10.下列作品、作家、国别的对应关系有误的一组是

A.《伪君子》——莫里哀——法国

《玩偶之家》——易卜生——挪威

B.《纹刑架下的报告》——伏契克——捷克

《草叶集》——惠特曼——美国

C.《猎人笔记》——屠格涅夫——俄国

《基督山伯爵》——大仲马——法国

D.《苦难的历程》——赫尔岑——俄国

《奥勃洛莫夫》——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

11.下面作品、作者、作者朝代(国别)的对应关系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垂老别》——杜甫——唐代

《长恨歌》——李白——唐代

B.《西厢记》——王实甫——明代

《救风尘》——关汉卿——元代

C.《蔡文姬》——郭沫若——现代

《包法利夫人》——福楼拜——法国

D.《阴谋与爱情》——席勒——德国

《叶甫盖尼·奥涅金》——雪莱——英国

12.下列诗句的篇名及作者是

①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②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③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A. ①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②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民歌《孔雀东南飞》

B. ①王维《出塞》 ②王之涣《凉州词》

③陶渊明《饮酒》

C. ①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②王之涣《凉州词》

③陶渊明《饮酒》

D. ①王维《出塞》 ②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民歌《孔雀东南飞》

13.作品中提到的人物,与作品的作者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赵伯韬 老通宝 高觉新 秦二爷 九斤老太

A 夏 衍 巴 金 巴 金 曹 禺 夏 衍

B 茅 盾 茅 盾 巴 金 老 舍 鲁 迅

C 夏 衍 茅 盾 曹 禺 曹 禺 鲁 迅

D 茅 盾 巴 金 曹 禺 老 舍 夏 衍

14.下列作者的顺序与所列作品的顺序一致的一项是

①《蜀道难》②《长生殿》③《官场现形记》④《中山狼传》

A.李白 白居易 李宝嘉 刘基

B.杜甫 白居易 李伯元 马中锡

C.杜甫 洪 昇 李伯元 刘基

D.李白 洪 昇 李宝嘉 马中锡

15.下列对作品、作家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我国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汉书》,由东汉范晔编撰。

B.《题西林壁》是宋代诗人苏轼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写景之中蕴含着哲理。

C.普希金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他曾写下了著名的反对沙皇专制的诗篇《自由颂》。

D.《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女作家斯托夫人写的长篇小说。

16.有些现代作品常借助古人诗赋表达思想感情。《记念刘和珍君》用了《挽歌》,《雨中登泰山》用了《望岳》,《南州六月荔枝丹》用了《过华清宫》,《为了忘却的记念用了《思旧赋》,《猎户》用了《寻隐者不遇》,这些被引用的作品的作者依次是

A.王 勃 李 白 杜 牧 屈 原 贾 岛

B.陶 潜 李 白 白居易 向子期 陶 潜

C.王 勃 杜 甫 白居易 屈 原 陶 潜

D.陶 潜 杜 甫 杜 牧 向子期 贾 岛

17.对下列作家、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劝学》选自《荀子》,作者荀况,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B.《察今》选自《韩非子》,作者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G.《论衡》是一部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著作,作者是东汉杰出的思想家王充。

D.《察今》和《庖丁解牛》都是说理性历史散文,《鱼我所欲也》是寓言性诸子散文。

18.对下列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大约出自纵横家之手,经过汉代刘向编校修订,定名为《战国策》。

B.中国古典小说起源于神话传说;宋朝时期,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成熟期;明清时期发展到了顶峰。

C.唐代传奇是唐代文艺园地中的一枝奇葩,《柳毅传》是其中出色的一篇。

D.《三国演义》是明代著名通俗小说家罗贯中用浅近文言文写的一部长篇章回小说。

1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二十四史”是24种纪传体断代史的合称,自《史记》起,至《明史》止,宋人司马光等所编的《资治通鉴》不在其中。

B. 散曲是由词蜕变出来的一种歌曲,它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高祖还乡》是元代著名的一首小令。

C.《三言》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老残游记》《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孽海花》。

D.《少年维特之烦恼》《唐璜》《钦差大臣》《林家铺子》的作者,分别是德国的歌德、英国的拜伦、俄国的果戈理和中国的夏衍。

2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曹操,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之一,《观沧海》《龟虽寿》等诗篇都是他的代表作。

B. 剧本《虎符》、诗歌《团泊洼的秋天》、长篇传记《把一切E. 献给党》的作者,分别是郭沫若、郭小川、吴运铎。

C. 两人以同H. 一题目作文,且成名篇,古代有苏洵、苏辙的《六国论》,现代有朱自清、俞平伯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D. 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前苏联)、《牛虻》(爱尔兰)、《玩偶之家》(挪威)的主人公分别是保尔·柯察金、亚瑟、安娜。

2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背影》为中国散文史上的名篇。

B. 李清照,南宋著名女词人,其作品多为婉约之作,有作品《珠玉集》。

C. 《后汉书》《临川先生文集》《二马》的作者,分别是范晔、王安石和老舍 。

D. 骆宾王、王昌龄、杜牧分别是初唐、盛唐和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2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历史散文,从内容看,有以记事实为主的和以记人物为主的两类;从体裁上看,有编年体、纪传体等,《资治通鉴》应属编年体。

B.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句式大体整齐,也押韵,与唐代兴起的近体诗相比较,它可以称作“自由体”。《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古体诗中的杂言诗。

C. 绝句,因其形式很像截取律诗的一半又叫“截句”,或五言,或七言。绝句每首四句,不要求两两对仗,只要求有一联对仗就可以。

D. 《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儿》被称作中国古典四大悲剧;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有《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等。

2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共收录了近300首诗,故又称“诗三百”。

B. 先秦历史散文有《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等;他们对后世历史学家和古文家的写作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C. 中国古代,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的,概称散文。

D. 但丁、拜伦、歌德、普希金分别是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的著名诗人。

24.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 闲情偶记——李渔——清代——剧本

B. 再别康桥——徐志摩——中国现代——新诗

C. 草叶集——泰戈尔——印度——散文集

D. 悲惨世界——雨果——英国——长篇小说

2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他的诗作《钱塘湖春行》《忆江南》《春夜喜雨》《琵琶行》均选自《白氏长庆集》。

B. 在世界文学史上有四个吝啬鬼的形象,他们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莫里哀笔下的阿巴公,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和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

C. 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是韩愈,他的.主张是“文以载道”“唯陈言之务去”等,苏轼赞之为“文起八代之衰”。

D.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著名的传奇有蒋防的《霍小玉传》、元稹的《莺莺传》、李朝威的《柳毅传书》和白行简的《李娃传》等。

2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法国作家大仲马和小仲马,分别写了《基督山伯爵》和《茶花女》等,他们对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小说的发展有过重大的影响。

B. 塞万提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唐吉诃德》塑造了唐吉诃德这样一个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者的文学典型。

C. “三部曲”的说法源于古希腊,本指情节连贯的三部悲剧,后指三部内容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作品,如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茅盾的《春蚕》《秋收》《残冬》。

D. 南北朝诗人陶渊明歌颂劳动,赞美淳朴的农村生活,并以此与污浊的仕途相对立,写出了《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作品,《桃花源记》更寄寓了诗人的理想,反映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参考答案及简析

1.D A项屈原是战国时期的人,B项塞万提斯是西班牙人,C项《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

2. C 《鲁宾逊漂流记》为英国作家笛福所作。

3. D A项《黄鹤楼》体裁为七律,B项《儒林外史》为长篇小说,C项《钦差大臣》的体裁为剧本。

4. A 《渔夫的故事》是《天方夜谭》里的故事,普希金曾写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5. C “班超”应为“班固”。

6. B 这三部作品是《雾》《雨》《电》。

7. A B项的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四人,C项的《喻世名言》应为《喻世明言》,D项的4部小说是《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孽海花》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8. D 该题两个条件:一个必须是唐宋两代的作家,另一个又必须是八大家里的人物。要排除的几项是⑥《阿房宫赋》是唐代杜牧的作品;⑦《过秦论》是汉代贾谊的作品;⑾《答司马谏议书》是宋代王安石的作品;⑿《岳阳楼记》是宋代范仲淹的作品。

9. C 塞万提斯是西班牙人,《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作品,《麦琪的礼物》是欧·亨利的作品

10.D 《苦难的历程》是阿·托尔斯泰的作品,《奥勃洛莫夫》是俄国作家冈察洛夫的作品。

11.C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作品,王实甫是元代人,《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的作品。

12.A 第①句出自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第②句出自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第③句出自民歌《孔雀东南飞》。

13.B 赵伯韬是茅盾长篇小说《子夜》中的人物,老通宝是茅盾短篇小说《春蚕》中的人物,高觉新是巴金长篇小说《家》中的人物,秦二爷是老舍话剧《茶馆》中的人物,九斤老太是鲁迅短篇小说《**》中的人物。

14.D ①《蜀道难》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作;②《长生殿》是清代戏剧家洪升的剧作;③《官场现形记》是清代李宝嘉的小说(李宝嘉,字伯元);④《中山狼传》是明代文学家马中锡所写的寓言故事。

15.A 《汉书》为汉代班固所作。

16.D 该题只需弄清前两篇的作者即可:《挽歌》为陶潜所作,《望岳》为杜甫的五言律诗。

17.C A项荀子为儒家学派;B项《察今》选自《吕氏春秋》,是一部杂家著作;

D项《察今》《庖丁解牛》都是先秦诸子散文。

18.B 中国小说在唐朝已开始成熟,不是宋朝。

19.C A项说的24史都是纪传体的史书,但不一定都是断代史,如《史记》就是通史。B项《高祖还乡》是套数,不是怜,D项《林家铺子》的作者是茅盾。

20.D 《玩偶之家》中的主人公名叫娜拉,而不是安娜。

21.B 李清照的集子名成为《漱玉词》;《珠玉集》是晏殊的词集。

22.C 绝句并不要求有一联对仗。

23.C A项《诗经》共有305首诗,并非300首;B项《史记》并不是先秦的作品;但丁是意大利人。

24.B A项《闲情偶记》是文集,并不是剧本;C项《草叶集》是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集;D项雨果是法国人。

25.A 《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五言律诗。

6.文学鉴赏论文 篇六

系别:经济与管理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班级:09国专1班 姓名: 刘倩

学号:20090578

4春光流逝,花落知多少

——浅析三毛与郭敬明的两部不同作品

内容摘要:文章通过对《梦里花落知多少》两个文本的解读,对作品的忧伤风格进行了赏析,从而对三毛以及郭敬明的作品内容风格有所揭示。

关键词:试析; 三毛;郭敬明 ;《梦里花落知多少》

三毛一度是流浪和爱综合的化身。传奇一般的经历,传奇一般的爱情。娓娓道来的只是自己的故事,却吸引了无数少男少女的目光。她写自己的爱情能够写得那么尽兴,那么毫无保留,甚至能在一个一直喜欢得不得了的男孩子面前哭了又哭,求了又求。让人知道并不是只有男孩追女孩子才那么动情那么不舍那么尽情。

其实三毛笔下更多的是写婚后的爱情,写她和荷西的故事,两个人心心相印,朝朝暮暮,几乎每个细节都浪漫而温馨。比如他们各自有自己的屋子,给对方流足够的空间,既可以相亲相爱,又可以相敬如宾。在一般人严厉和实际生活中,婚后的爱情基本上是种幻想,早晚被琐碎的事相摩擦得支离破碎,维系而已,哪还敢奢望激情,然而身处撒哈拉大沙漠的三毛与大胡子荷西却过着童话一般美丽的婚后生活,仿佛他们一直在热恋„„这让读惯了以“王子与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为结局的书的年轻人大开眼界,原来,结了婚以后是这个样子啊!多么着的人憧憬和向往啊。第一次接触三毛的文章,便是<<梦里花落知多少>>,里面写尽了她对丈夫荷西的无限思念。虽只字未提“死”,但她却是那么明显,真实地告诉我们,荷西的死对她的打击有多大!三毛的文章不华丽,几乎难得用上几句诗词名言,全是她的真情实感创造出的语言,不加修饰的,如何叫人不感动?且她的文章有一特点,就是很长——首尾齐全,从不让读者糊涂。光看开头或标题,你是不可能知道全篇内容的,连大概也不行.于是,你不得不耐着性子看下去.但越看得久,看得多,反而不觉累,甚至有些意犹未尽。因为三毛总能领着你,参观她的生活,体味她的喜怒哀乐,而你也每每被她弄得动弹不得,只有随着她,与她同笑同哭。那么近距离的看,好似她与你对过话,是你一个许久没通信的朋友,而且一联络就马上滔滔不绝地说着这些年的生活。

一直伴着三毛活灵活现展现在书中的便数那西班牙老公荷西了。读三毛全集的前几册,竟甚至喜欢这大胡子男孩多于三毛——这样一个艺术化而又能居家的男人,一个对三毛痴心一片的男人,一个为了理想付出一切的男人。不叫苦和累,默默为自己的家奉献,即使连续加班也坚持不用三毛父亲汇过来的钱···但是这样的荷西,终究是走了。在潜水中,荷西意外丧生。三毛成了另一个“未亡人”,她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中。而荷西,这个一生热爱大海的人,终于将他的生命献给大海。

荷西葬在从前他与三毛常来散步的墓园,那是一处高岗,坐在那里可以看见荷西从前工作的地方,看见古老的小镇,蓝色的大海。

荷西走得匆忙,他刚刚三十岁,甚至说生活经验还不甚丰富,一切的一切还没有体验。三毛在她的文章里面一遍又一遍自豪地宣称“荷西苦恋我六年”,但是没有多少人知道,三毛亦苦恋荷西六年。如此来之不易的爱情,他们甚至还没有多少时间彼此磨合,便被生死两隔。命运如此不公。

郭敬明在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里,描写了年轻人的成长历程,他们的友情,他们的爱情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经过时间河流的冲刷,经过生活浪涛的洗礼,他们会走向何方?郭敬明用他的生花妙笔讲述的成长故事将会吸引着无数年轻人。这是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有友情、爱情和梦想,这也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有痛苦、伤痕和磨难。总之,这是一个关于年轻人的故事,是一段你曾经经历却又曾经遗忘但最终还是选择珍藏的如梦岁月。

小说中的林岚、顾小北、闻婧等人,都是在衣食无忧甚至富裕的家庭环境中

长成的天使,但残酷的现实还是以种种方式刺穿他们纯美的天堂乐园,他们几乎无一例外都被推到人群中央,而此时并没有一个完美的价值体系可供他们认同。那些在家庭的亲情和纯洁友谊呵护下成长的价值,在现实面前是那样不堪一击。在郭敬明的笔下,这些与现实交接时的错愕变成一些华美意象的碎片,如此切近人们的体肤,以至于这些破碎感无常感仿佛被无限放大,成为人们无法盲视的景象,进而将人们带入无法排解的忧伤海洋。对此,另一位“80后”作家落落如是说:“他只是给人下了个陷阱,用安逸无害的美丽日子,写出值得我们喜欢的人物„„就在这样绵密的笔触下,似乎谁都相信了这样的温暖将持续到最终,因而渐渐卸下防备,想要迎接一次动人的结局。于是正中作者下怀。”《梦里花落知多少》终于向我们流露出它原来的样子,那些粉饰在生命上的美丽花粉,原来可以被轻轻一吹就吹得半点不留。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就是以这种结构性的对比和转换凸显出随即而来的伤感,浓烈而难以摆脱。倘若我们站在旁观者位置以成人视角观照他们的忧伤,也许会轻而易举地把这种情感看成这群孩子迷恋的小情调,仅仅是一种自怜自恋式的伤感,轻飘而虚无。他们是温室里的花朵,他们是天堂里的天使,他们的忧伤对于已经沉陷在现实刻板而严酷的规则里的成年人来说,自然也就变成可有可无的童话甚至无谓的絮语。然而,郭敬明们的忧伤也是这个时代属于我们整个群体的伤感和落寞,天使的寂寞和伤感并不是无来由的和属己的,而是我们集体梦魇之后的殇花。

在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里面,收录的一篇叫《一个男孩子的爱情》。

她与荷西的相遇,相识,相知,直到相恋,都展现在这里。最令我感到悲伤的是末尾编者楷体字打出来的在括弧里的一句话。

“说到这里,三毛的声音哽咽,她在台上站了很久,再说不出一句话,演讲中断……”

或许语言在生活面前是苍白的,或许语言在所有时候都没有色彩。三毛与荷西的点点滴滴,一篇文章,一本书,甚至一个系列亦讲不完。三毛是个绮丽的女子,她的思想,思维,人生观,价值观,都异常出众。幸而遇到荷西,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配得上她的男孩。从《背影》到《梦里花落知多少》,我读到的三毛不再如初期,她的叙述似乎不再张扬,转为内敛。

古今中外,知心挚友不多。而如三毛与荷西般既是挚友又是夫妻的,便又更少。有人说三毛自杀正是因为她的不洒脱。其实不然。荷西离开之初,在三毛哀而不伤的笔调里,我仍然读到三毛对人生的坚定态度。或许三毛之死的原因,只

有她自己知道,别人去怎么评价和谈论,也都只是别人之菲薄,三毛依然华丽。而三毛的书,三毛的文章,亦成为经典。在只字片语中,朦胧着有个男孩叫荷西,依然冲我们微笑。

郭敬明的东西更能让人长期接受,因为一个人只能长期接受温暖和感动,却

不能长期承受寒冷和打击。郭敬明偏感性视角。文章特点是 比较幽默。在语言的王国,他居然将自己当成了幻雪帝国的年轻的王。语词的千军万马,无边无际地簇拥在他的麾下,有洪流般的气势。

《梦里花落知多少》是郭敬明第二部长篇小说,写了一群北京青年的青春,从懵懂到忧伤,再到成熟。让正处在青春期的我们去思索去体味,什么是青春,什么是成长。语言诙谐幽默,剧情跌宕起伏,人物塑造得个性鲜明。正如作者所说:“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体会到那种:“人都是有自己的方向的,匆匆地起飞,匆匆地下降,带走别人的故事,留下自己的回忆”的无奈,成长是一个明白更多,懂得更多,理解更多,甚至与过去的世界完全颠覆的蜕变。林岚,闻靖,顾小北,白松,陆叙,火柴...他们的学生时代正如现在的我们,生活风风火火,潇洒畅快,笑容肆无忌惮,是青春刚开始的时候,对未来,对外面的世界,抱着的美好的憧憬,很纯粹地去爱去生活。那是与社会接触得少而保持的单纯,所以很快乐。可是世界不会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完美地去转动。

这部青春读物,内容却不如其他言情小说的不真实,正是那种很现实的描写,使这本书更值得去读去思索,不会嚼之无味。小说到最后越看越郁闷,压抑,却又欲罢不能。文采很好,有作者自己对青春对人生的认识。而书中人物的努力生活的态度,遭遇再大的打击和伤痛,哭过醉过仍然努力继续自己的生活,用一种自己觉得能最舒适的姿势努力去工作,去对待最真诚的友情。到最后大家都通过最残忍的付出来换取了成长,然后得到属于自己的结局。生活就是需要这种态度和勇气。那些曾经的浪漫爱情、青春的躁动和轻狂、纯真和可爱随着时间的流失一点一点的退却,剩下的仿佛只是无可奈何的成熟和稳重、干练与坚强。书中最后以每个人的日记形式正面或侧面地简练地描述着每个人的变化,那变化有种让人心痛的感觉,曾经的轰轰烈烈就这么在看似非常简单的描述中慢慢淡去了,留下的仿佛只是那时梦里的一地落花。

或许这部作品真的是抄袭,但就这本书而言,我们应该在正确对待它残缺的一面后还应看到它积极的一面,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才是正确的阅读,是人生阅历经验增长的一种方式。

参考书目:

[1 ] 曹文轩:《梦里花落知多少·序言一:喜悦与安慰》,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1 月版,第3~7页。

[2] 邢浩:《浅析郭敬明小说的创作理念———以悲伤逆流成河为例》,今日南国,2008年6月版。

7.我的另类文学鉴赏课 篇七

我觉得, 我想做的, 就是把学生的心灵, 从束缚中解放出来。用自由主义者的思想和激情之光, 照亮学生的心灵, 点燃他们的激情。可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下面我就晒几节课, 人们或许能从中看出我在这方面是怎么努力的, 虽然有点可笑, 我想, 就是沉舟, 等千帆过尽, 也当欣慰, 算有贡献。

还记得从教之初上亮相课, 那是一九九二年的金秋, 大概在十月里, 我选上的是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这篇课文写久居异乡的“我”带着小儿子在客地大榕树下散步、嬉戏时, 由眼前景物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故乡榕树下的一桩桩充满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的儿时往事, 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养育庇护自己的故乡的眷恋之情。作者在回忆故乡景物和故乡趣事时, 有时按捺不住奔涌的激情, 采取直接倾吐的方法说出来, 情感逼人。这深沉的情感是动人心魄的。文章的最后三段更是直抒胸臆, 对故乡的怀念与眷恋之情如火山一样喷发出来。这如泣如诉的语句, 仿佛一张大网, 把读者完全笼罩其中了。

我自己初读后, 情感沉浸其中, 久久难以解脱。那时有同感, 能共鸣。因为那时我是一人在外, 离家八九十里的路程, 难得回家, 虽不是在异国, 也算是他乡了, 寂寞难免, 孤独也难免, 自然产生了共鸣。但我在教这篇文章时, 自己投入了, 却忽略了学生那一边, 他们家住学校周边, 没有远离, 哪来思念?因而, 即使我让同学们自读, 我又深情的朗读, 讲到动情处还清唱一首《梦驼铃》:“攀登高峰望故乡, 黄沙万里长。何处传来驼铃声, 声声敲心坎。盼望踏上思念路, 飞纵千里山。天边归燕披残霞, 乡关在何方……”唱完, 学生也鼓掌了, 同事前辈们也笑了, 但我自己知道, 这堂文学鉴赏课是失败的, 学生们的眼神告诉我:我是在演戏, 他们在看戏!文学鉴赏, 需读者心灵与作者心灵连通起来才有意义, 教师的心灵与学生的心灵进行对话才有意义。有了心灵的对话, 教学才可以深入下去。

后来, 我慢慢认识到我的文学鉴赏教学应该尽量运用自身独有的审美光辉引领学生, 去照亮人生境界的深处。比如把作者所写的和真实的生命情状进行连接, 变成更深刻的、触动灵魂的表达。

如鲁迅小说《祝福》的教学, 我先让学生理出祥林嫂的故事:根据文中隐隐约约的时间交代, 给祥林嫂编一份个人年表, 这个不难。年表如下:

到鲁镇以前二十六七岁, 在卫家山和祥林结婚。

到鲁镇元年春天死了丈夫, 年底 (冬初) 逃到鲁镇做工。祝福时很忙。

到鲁镇二年春天改嫁。年底生阿毛。

到鲁镇三年卫婆子说她交了好运。阿毛两岁。

到鲁镇四年贺老六死。

到鲁镇五年春天阿毛被狼衔去。秋天到鲁镇。年底祭祀时很闲。

到鲁镇六年祝福时柳妈建议她捐门槛。

到鲁镇七年秋天捐门槛。冬天祭祀, 仍不能拿酒杯和筷子。

到鲁镇八年头发花白, 记忆尤其坏。

到鲁镇九年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

到鲁镇十三年祝福之夜, 春天将至, 死亡。

统观祥林嫂的一生, 她真算得上是旧中国千万劳动妇女中难得的一个佼佼者了。她善良、本分, 又能吃苦、耐劳, 是个“拼命硬干的人”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她又能思考, 有决断, 而且勇于行动。———丈夫死后, 只身从婆家逃出来, 在鲁四老爷家当佣人, 为的是做一个不依赖他人的, 自立、自守的“未亡人”。对于野蛮的暴力绑架, 她作了“出格”的反抗;说明她不是逆来顺受、任人随意摆布的。与山区农民贺老六结合之后, 一度生活过得还安稳, 人也胖了, “交了好运了”;可见她又不是那样顽固、执著地死守“节烈”, 而是思想圆通, 能面对现实的聪明人。听信了柳妈的劝说, 她立即采取行动, ———到神庙里去捐门槛, 为的是变被动为主动;她不甘心被人轻贱蔑视, 被认为是“不干不净”, 她要做一个跟旁人一样的正常的人。

由此, 我和学生都感受到了发生在祥林嫂身上的不公平:为什么她人生的春天都是冬天?为什么她没有春天?很自然, 我们都会回到这样的问题上来:是谁害死了祥林嫂?学生在沉思, 适当的点拨提升了他们思考的层次。我从法制的角度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祥林嫂娘家后人请的律师, 你将控告谁?请说出理由。学生们很感兴趣, 于是思考, 接着探讨, 接着发言。鲁四老爷夫妇、婆婆、柳妈、“我”以及鲁镇其他的人, 一个个事实清楚, 一个个难逃其咎。

大家都不是凶手, 又都是凶手。许寿裳说《祝福》的主题是:“不惨在狼吃阿毛, 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迫害祥林嫂的人们, 他们的行为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封建观念的驱使。祥林嫂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 鲁镇上的人包括鲁四老爷也都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20世纪20年代, 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 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 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 正是为了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实际上, 这堂课我和学生一起对这篇小说作了一次深入的解读, 这样的鉴赏, 不光是感性的, 也是知性的。

2005年, 我省实施新课改, 采用新教材。我对《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句话是这样理解的, 即在主体“我—你”之间的对话中, 师生双方的视野会扩大, 我们的精神将拓展。

我觉得鉴赏诗歌需要用心去参悟, 需要用心去对话, 通过对话分享智慧, 分享灵魂, 融通精神, 因为诗歌是最关于心灵的。上学期教读《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情景如在眼前。

这首词, 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 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 被誉为“千古绝唱”。

播放完表演艺术家鲍国安朗诵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那磅礴的气象, 雄浑格调, 宏大的境界, 高唱入云。我和学生都被带进了它的意境里, 课堂上出现了短暂的“飞白”。那么我就顺势提出一个探究题:该词是如何体现出它“豪放”风格的?

一般都会认为这首词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 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 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 开拓了新的道路, 代表了苏词的独特面貌, 产生了重大影响。据俞文豹《吹剑录》记载, 当时有人认为此词须关西大汉手持铜琵琶、铁绰板进行演唱。可见, 这首词的出现, 对于仍然盛行缠绵悱恻之调的北宋词坛, 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有的学生体会到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美, 并能欣赏到这豪放体现在雄奇壮丽的景观上, 体现在才华横溢、英气勃发的历史人物周瑜身上, 体现在作者有志报国、壮志难酬的豪迈情感上, 把景、人、情和谐统一的大笔上。

但有的学生却提出了几个有意思的问题:

1.“小乔初嫁了”之“了”, 读le还是读liǎo?

2.“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这里淘尽的还不仅是风流人物, 是“千古”风流人物, 这是对儒家思想的反动。因为儒家强调建功立业, 而千秋功业竟可被大浪淘尽, 何用?

3.开篇“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气势宏大;结尾“人间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低调收场。情调如此起落, 似不妥当, 即使有起落, 也应该情调越来越向上抒发, 而不应该往下低落。哪里“豪放”了?

问题一出, 课堂一阵哗然。我心想, 有戏!学生有问题, 说明有想法, 况且是标新立异的想法, 好!我一直在追寻, 如何迫近学生的点, 寻找人文学科与学生生活相融与交触的那个点, 这不正是那个点吗?

学生提问, 学生回答。第一题, 很快有答案了, 读liǎo, 第三声, 指完了。词有“诗本位”与“乐本位”之不同观点, 苏轼是持“诗本位”的, 强调诗以抒情为要事, 为了抒情可以不守格律, 可以打破常规格律, 这就是豪放词。

后面两道题, 应是同一个方向的。这首词是豪放还是疑似豪放, 历来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解答这个问题, “乌台诗案”是绕不开的。知人论世, 是欣赏文学作品的关键步骤。于是, 我给同学们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苏轼在乌台诗案后, “人间如梦”是其人生的血泪史, 绝非等闲之人读之可以体会的。

同时, 我也谈了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人间如梦”两句, 有无可奈何, 有超脱旷达。该词上阕表现了词人追慕古人的逸气豪情, 它的意境是阔大的, 豪放的。“一尊还酹江月”表达了感伤, 却也没有绝望。何以见得?“酹江月”就是祭江、祭月, 有一定的礼仪, 江风大作, “刑白马以祭江”, 祈求风平浪静, 国泰民安;祭月需在夜明之时。这一举动应是词人对自然、人事、人生的一种彻悟吧。他冷峻地认识到:英雄比自然渺小, 而常人又比英雄渺小。仰观自然与英雄, 则心胸开阔, 情绪高昂, 俯察平凡人生, 则认识冷峻, 心境悲凉, 但悲凉过后则是一种释然──因为人生极小, 那么人生的烦恼也就极小了。这应是一种豁达的胸襟。

至此, 有的学生仍存疑, 我鼓励他们继续去探究。我想这一课还没有结束。在这没有结束的鉴赏中, 在这平等、和谐、民主的心灵对话中, 注入我见, 赋予了文本新的生命。我愿足矣。

8.文学与文学鉴赏 篇八

【关键词】英美经典文学作品;鉴赏;阅读审美

【作者单位】马海艳,黄河科技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在西方文学的发展史上,英美经典文学有极大的影响力。阅读并赏析英美经典文学作品,不仅有利于学生熟悉西方文化背景,还有利于学生发现中西文化的不同。尤其是对部分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赏析,有助于学生体会西方文学语言在人物刻画、主体结构和语言特色方面的独特魅力,学生可以通过对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赏析来不断提高自身鉴赏英美文学作品的能力。现阶段高校专业课程的内容设置,应该通过赏析英美经典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提升其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本文立足于英美文学作品的特点,阐述了帮助学生鉴赏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鉴赏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

英美经典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是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思想文化,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重要渠道。英美两国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时代背景和很多社会风俗都会被写入文学作品。世界文坛不少知名作家都来自英美两国,他们的作品广为传颂。如海明威、爱默生、莎士比亚以及马克·吐温等人的作品,具有较为鲜明的语言风格,表现了特定的人文思想及独特的时代背景。因此,在英美经典文学作品鉴赏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时的英美文化背景,才可能领会作品的精髓。通过阅读这些文学作品,学生读懂了西方文化,提高了文学鉴赏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审美能力。

通过对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赏析,学生了解了英美两国的文化历史,提高了自身的文化修养,拓宽了知识面,形成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与此同时,在对英美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学生具备了优秀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记笔记或读后感的方式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加深印象,最终实现个人文化素养的提高。

二、鉴赏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方式及阅读审美分析

1.多角度解读英美经典文学作品

英美经典文学作品,其作品内容与时代背景及作者思想关系密切。因此,在鉴赏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通过多角度分析,全面解读作品的语言特色、创作手法,从而正确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及主题。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的经典文学作品《牛虻》,描写了意大利革命党人牛虻参与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最后为之献出了生命。故事围绕牛虻、神父、教会展开,这三者相互联系,在作品中各有作用。我们在鉴赏这部作品的时候,要站在不同角度去理解作品主题。比如,对主人公牛虻的解读,我们主要围绕他理想与道德冲突的心理对话进行,站在这个角度剖析他心理的双重矛盾性。

2.理解作品中蕴含的国家与民族思想

我们在对英美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注意系统地梳理整个作品的脉络,对文学作品的年代以及社会背景条分缕析,从而完成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在鉴赏的同时,我们要注意英美经典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国家与民族思想,加强自身的阅读审美能力,用辩证分析的方法去理解这些文学作品。比如,英国17世纪著名的诗人约翰·弥尔顿所著的《失乐园》,是他三部杰出诗篇之一。在《失乐园》里,弥尔顿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诗人的革命热情和高远的想象使他塑造了十分雄伟的形象,如撒旦、罪恶、死亡等;描绘了壮阔的背景,如地狱、混沌、人间等。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他这部作品是在何种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弥尔顿反对保王党,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积极参与了英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由于在资产阶级政府工作相对繁重,因此他视力开始下降。弥尔顿没有听取医生的劝诫,继续投身到斗争中,直至1652年,他双目完全失明。1660年,王政复辟,弥尔顿被捕入狱,他被释放之后才开始《失乐园》的创作。在艰难的生活中,弥尔顿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畏艰难、勇于反抗的斗士形象,充分展现了坚决斗争、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很多文学研究者认为,《失乐园》中的撒旦形象正是弥尔顿一生的真实写照。

3.形成对作品深层情感的共鸣

我们在阅读及鉴赏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应该明白不同读者由于文化背景不同、知识经验不同,在作品赏析过程中会存在差异性。但英美经典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深刻思想是不变的,我们通过深层阅读,可以实现对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并且,我们在鉴赏作品及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与他人讨论交流,对文学作品形成新的认识,实现对作品主题更深层次的把握。例如,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小说极具悲剧色彩,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将亲情与爱情的冲突作为情感冲突的源头。小说缘起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终结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殉情。在这部作品中,莎士比亚成功地将理想与现实进行了碰撞,充分体现了理想的美好以及现实的残酷。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这也是当时文化背景下现实生活的残酷缩影。因此,在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有自身的阅读审美观,充分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形成情感共鸣,才可能对文学作品做出客观评价。

4.实现对作品的深层次理解

在鉴赏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对作品的深层次理解,我们在阅读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避免盲目阅读的现象发生。我们应该明白,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应包括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时代、文学形式,鉴赏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实现对文学作品的深层次理解。因此,鉴赏的角度非常重要,如对文学作品创作风格及叙事方式的研究。德国小说家施笃姆所著的《茵梦湖》是描写感伤爱情的经典名篇,小说以第一人称为叙事角度,顺序、倒叙的叙事方式在整部小说中穿插,这种叙事方式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小说以19世纪现实生活为主要的故事结构,将时间顺序打乱,贯穿现代与过去,体现了施笃姆鲜明、独特和优美动人的艺术风格。这种叙事方式,将莱因哈德和伊丽莎白的爱情悲剧展示得淋漓尽致,并启发了人们某些共同的感情经历和人生感受,也许,这才是施笃姆的真正目的。

5.创作方式影响对作品的审美观感

英美文学作品的创作方式常常会影响我们对作品的审美观感。例如,美国诗人惠特曼所写的《Oh!Captain!My Captain!》充分展现了较强的文字韵律美。惠特曼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每一段文字都是以Oh!Captain!My Captain!为开头,结尾都是Fallen cold and dead。诗中间的长句以及短语错落有致地排列在一起,充分展现了诗歌变化的和谐性,同时也体现出诗歌的韵律美,在韵律变化中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很多英美诗歌的创作,都是头韵、行内韵、尾韵重复使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学生进行美式读音训练,带着感情的诵读会使学生充分感受抑扬顿挫的韵律之美。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目前,学生还停留在被动地接受文学知识的层面,他们在教师主观教学中阅读和理解相关文学作品。这导致他们对文学的理解是表面的,其阅读与鉴赏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引导学生,使他们能正确认识和理解英美经典文学作品,进而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总而言之,英美经典文学作品是学生熟悉社会和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我们在鉴赏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研究文学作品丰富的历史背景及重要的艺术价值,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1]周迪. 浅析英美文学作品的鉴赏与阅读审美[J]. 才智,2015(9):301.

[2]杨静. 英美文学作品的鉴赏与阅读审美初探[J]. 语文建设,2013(36):35-36.

[3]李伟. 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J]. 芒种,2015(8):25-26.

[4]欧华恩,潘利锋. 鉴赏英美文学作品,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情趣[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0):70-73.

上一篇:现场预算员工作总结下一篇: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