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古诗词的方法(8篇)
1.读懂古诗词的方法 篇一
一、不完全句
在一般书面表达中,一个完整的句子离不开谓语动词,谓语是一个句子的核心。然而在古诗词中,没有谓语或谓语不完整的句子则较为常见,这种句子称为不完全句。最典型的是名词或名词性的短语构成的句子,有人称为名词句,如李商隐《商山早行》中的一联:
(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这一联着眼六个意象,描绘了一幅寒秋图,烘托了早行的气氛。两句诗,不用一个动词而诗意毕现:茅店上空,一轮寒月吐露清辉,四周的鸡鸣声此起彼伏,我出发了,行走在落满霜花的小桥上,身后流下了一串清晰的脚印。又如杜甫《春日忆李白》中的一联:
(2)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这一联是对李白诗风的评价,对其艺术成就的肯定。该联是说李白的诗清新如同庾开府,俊逸如同鲍参军。庾开府,即庚信,鲍参军即鲍照,他们是南北朝著名诗人。诗句中省略了“如”“似”之类动词,但不妨碍理解。类似的名词句在古诗词中大量出现,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辛弃疾)“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这些诗句以写景为主,舍弃动词,甚至根本不需要动词,只是铺陈意象,这在修辞上叫做“列锦”。
除了名词句外,还有一些诗句,有谓语,但谓语不完整,也属于不完全句。如崔颢《黄鹤楼》中的一联: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晴川历历”是一个表意清晰的句子,“汉阳树”则是一个名词,第二句结构和第一句完全相同,即“短句+名词”,但“汉阳树”与“晴川”的关系,“鹦鹉洲”与“芳草”的关系却是清晰的。因为晴川历历,所以汉阳树清晰可见;因为芳草萋萋,所以鹦鹉洲更加美丽。
还有一类句子,主谓宾看似完整,稍加留意,仍属不完全句。如李商隐《锦瑟》中的两句:
(4)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观察第二句,句中有主语(“一弦一柱”)、谓语(“思”)、宾语(“华年”),看似一个完整的句子。其实不是,“思”的行为不是“弦”“柱”发出的,而是抒情主人公发出的,此句的结构形式为“短语+短句”,可见还是不完全句。本句的大意为:看到眼前锦瑟上密密匝匝的琴弦,我不禁想起了逝去的美好年华。如果说此例容易辨别,不大可能在理解上造成困难,那么请看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中的两句:
(5)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表面上两句都有主谓宾,结构完整,很容易理解为:“竹喜爱新雨后的时光,山喜爱夕阳下的情景。”错了,“新雨”“夕阳”不是句子的宾语,它是古汉语中的后置状语。正确的理解是:新雨后的竹惹人怜爱,夕阳下的山更加妩媚。
二、压缩句
王维《山居秋暝》中有一联:
(6)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两句话共有四个句子形式,即“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大意是竹林一片喧闹,那是洗衣女子说笑地回来了;莲花摇动,那是渔民驾着小船下到荷塘去捕鱼。把两句话压缩概括就变成眼前的诗句了,这种句式有人称为压缩句。这种句式在古诗词中十分普遍,如“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某些成语也带有这种痕迹,如鸟尽弓藏、风和日丽、经天纬地等,它们名为短语,实为句子。下面句子和例(6)相比,略有变化,如李商隐《筹笔驿》中的一联:
(7)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关张”句也有两个句子形式,“无”“欲”是动词谓语。直译就是“关张死了又能怎样?”意思费解。联系“管乐”句,这里用典,赞扬孔明的才能堪比管仲乐毅,“关张”句则陡转,意思是说无奈关羽张飞身死,你独自一人又怎能挽救危局呢?可见“欲何如”的主语是“孔明”而非“关张”。对这类句子应多结合上下句或全篇来理解。
三、倒装句
古诗词中为了符合平仄、押韵等声律的要求,有时也为了内容表达的需要,诗人们对语序作了适当的调整,由此产生的倒装句十分常见,它比古汉语中的倒装句更灵活,规律性更不好掌握。现代中学生由于不了解声律方面知识,所以应更多地从语法结构和语义上去理解。现举例略作说明。
(8)“多情应笑我”(苏轼《念奴娇》)应为“应笑我多情”。
(9)“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应为“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10)“环佩空归夜月魂”(杜甫《咏怀古迹》)应为“环佩夜月魂空归”。
(11)“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祖咏《望蓟门》)应为“万里积雪生寒光,三边曙色危旌动”。
四、炼句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古代优秀诗
人特别注重炼句,往往一句出彩,全篇生辉。炼句的关键在于炼字,“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都是中学生耳熟能详的炼字佳话。不了解炼字的一些奥秘,对诗词的理解终究是隔靴搔痒。动词是一个句子的核心,古诗词中的炼字往往就是在动词的选择与比较上下功夫。如杜甫《旅夜书怀》中的两句:
(1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涌”是动词,也是炼字的典范。“涌”是“涌动”“奔涌”之意,说“月涌”似乎不通,该句其实描绘的是明月投射在奔腾的江面上的壮观景象,月是静止的,水是流动的,月光因流水的衬托获得了动态生命,月光照在水面上就象在水面上奔涌出没一样。“涌”字下得真妙,让人不得不佩服杜甫天才般的表现力。本联大意可译为:星星低垂,原野变得开阔,一轮明月在大江中跃起奔流。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中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的“击”“翔”也是炼动词的典范。
形容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时,也可能是炼字。如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中的一句:
(13)粪土当年万户侯
“粪土”,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作粪土”,本句形象地表现了共产主义战士高洁的政治理想和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再看李清照《如梦令》中的一句:
(14)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肥”“瘦”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属炼字的典范。理解本句,除了解炼字,还要了解“绿”“红”的借代特征,“绿”借代“叶”,“红”借代“花”。用“肥”修饰“叶”,让人联想到“叶”的“肥大”“繁茂”;用“瘦”描摹“花”,让人联想到“花”的“瘦小”“枯萎”。其实这句描写的就是枝叶繁茂,花朵凋零的暮春景象。如不细心揣摩,就不能准确理解词语背后的丰富含义。
副词虽不及实词重要,使用精妙的副词也是炼字。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中的“自”“空”,“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中的“又”,“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中的“还”都是副词中的炼字的典范,品味这些字词对于准确理解诗句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
鉴赏古代诗歌,读懂是前提,是关键。我们不妨以句子为抓手,了解古诗句式的特点,串译梳理大意,以达到对整首诗的准确理解。
2.读懂古诗词的方法 篇二
一、积累一定的古诗词知识, 作为读懂古诗词的储备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是最集中精练的文学样式。然而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 文化快餐成为学生手中的宠儿, 网络游戏让他们痴迷, 要想把学生拉回到那久远年代里, 走进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实属不易。由于古典诗词距离现在年代久远, 学生对古典诗词有一种疏离感, 甚至望而生畏, 因此教师必须先让学生的头脑中有一定的古诗词的知识储备。
首先让学生了解古诗词在各个朝代各个时期所表现出的富有特色的题材及主题。如: (1) 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 (2) 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 (3) 唐诗题材则丰富多彩。初唐时期诗歌仍沿着南朝诗歌的惯性发展, 柔靡纤弱, 毫无生气。“四杰”的出现改变了这种风气, 他们的诗歌主题更多的是希望建功立业。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 成就显著的诗人很多, 诗歌题材当然也更丰富, 有反映边塞生活、描绘山水田园的, 也有反映羁旅之苦、思乡怀人的。中唐诗歌是盛唐诗歌的延续, 这时期的作品以表现社会动荡、人民痛苦为主流。晚唐时期则由于战乱频繁, 生灵涂炭, 诗歌感伤气氛浓厚。 (4) 宋朝分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北宋诗注重义理, 南宋诗注重抒发爱国情怀。
其次让学生掌握诗歌类别及其特点。如按诗歌题材分类, 有送别诗、怀古诗、边塞诗、思乡诗、闺怨诗、借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山水田园诗等。送别诗主要表达亲人、友人、情人间的离愁别绪。怀古诗的主题或通过叙写昔盛今衰来借古讽 (或伤) 今, 或怀古伤己, 表达壮志难酬之情。边塞诗有表达渴望建立军功的, 有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的豪情的, 还有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 从而表达厌战情绪的。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凉、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咏物言志诗则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 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 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 或寄寓美好的愿望, 或包涵生活的哲理, 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借景抒情诗通过描写景物, 抒发自己的忧愁哀思或远大理想, 以及对人生独特的体验和认识。
再次让学生积累常见诗歌意象的寓意。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一般都有比较固定的寓意。如“柳”与“留”谐音, 古人在送别之时, 往往折柳相送, 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长亭”“短亭”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因此寓指依依惜别之情;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等等。所以在学生学习古诗词之前, 教师要向学生讲解常见意象的寓意, 让学生先积累和掌握它们, 而后才能更好地揣摩意象在具体情境中的准确含义, 体悟诗词的意境。否则, 一切都成无稽之谈。
二、引导学生养成解读诗歌题目的习惯
古人云:“题者, 额也;目者, 眼也。”古典诗词的题目其实涵盖了很多方面的信息, 如在结构上起提纲挈领的作用, 或者奠定全篇的感情基调, 或者交代写作时间、地点、人物、背景、目的, 或者指出吟咏的对象, 这些都是合情合理地读懂古诗词的金钥匙, 忽视不得。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引导学生养成反复推敲题目的好习惯。如标题《除夜》, 这就告诉读者作者写此诗于除夕之夜, 而除夕之夜是团圆之夜, 故本诗可能是抒羁旅之人思乡怀人之情。
三、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
要读懂一首诗, 就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背景及其创作背景, 即知人论世, 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如盛唐大诗人杜甫, 后人称他的诗歌为“诗史”, 他所写的诗歌反映的主题无不与他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杜甫三十五岁以前读书漫游, 对前途充满希望, 表现出的诗风是慷慨激昂的;三十五岁至四十四岁, 困居长安, 应试落第, 经历世态炎凉, 写出了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四十五岁至四十八岁, 遭遇安史之乱, 他用诗歌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了下来, 充分地反映出这一时期百姓的疾苦生活;四十八岁至五十八岁, 杜甫在西南漂泊, 大多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虽然自己的生活是那么的不幸, 但忧国忧民之心仍然不减, 同时还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忧愤。
四、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解读诗歌的时代背景
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社会、政治、生活背景, 如北朝的征战尚武, 南朝的艳情, 唐代的建功立业, 南宋的爱国, 宋明的示义, 等等。作品下面的注释往往给读者暗示这一信息, 而诗歌表现的思想感情往往又与这个时代的背景是密切相关的, 因此阅读古诗词时千万不能忽视它。
五、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诗歌的意象
意象是浸透了诗人主观体验的物象, 是构成古代诗歌的基本元件, 是诗人情感的载体。就一篇诗歌而言, 意象即一组物象、一个情景、一连串事件, 它们蕴含着特别的情趣和趣味, 因此透过它们的外表, 看到注入其中的意念和感情, 才算是真正读懂了古诗词。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诗歌用了十个意象来组合成一幅画面, 通过对这十个意象的寓意的解读, 我们感受到了悲凄苍凉的意境, 体会到了作者表达的令人肝肠寸断的思乡情怀。
六、引导学生把握诗歌创作思路的规律, 明确情景关系
在浩瀚的古诗词海洋里, 我们发现, 大多数诗词都是通过写景抒发感情的, 诗人多是通过写所见所闻来抒写所感所想。这些诗词或先写景后抒情, 或全诗都写景, 但景中含情, 情景交融……这些古诗词的思路基本形成了一定的规律, 所以教学古诗词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掌握这一规律, 从而较好地把握诗词表现的主题或思想感情。
一般情和景的关系有以下四种:
1. 乐景衬喜情。例如杜甫的《绝句二首》 (其一)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诗中表现的是作者暂居成都草堂时愉悦闲适的心境, 全诗都是描绘美丽的初春景象。这里, 美好景物和愉悦情感是和谐统一的。
2. 哀景衬哀情。
凄凉之景用来烘托凄凉的气氛, 这种情况非常多。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开头句:“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还有他的《南浦别》:“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都写送别时特定的环境———萧瑟肃杀的秋景, 渲染出悲凉的氛围, 烘托人物的凄苦心情。
3. 乐景衬哀情。
古人云:“以乐景写哀, 以哀景写乐, 一倍增其哀乐。”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前两句是写美好的春景, 可后两句的情又是伤感的怀乡之情。前面所写的美景是为反衬后面的伤感情怀服务的。
4. 哀景衬喜情。
3.如何读懂古诗词 篇三
一、知人论世。把握诗词的广义语境
“知人论世”,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用于古诗词的鉴赏,指的是要了解古诗词作者的生平、思想、风格,这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作品大意。比如,就作家所属的时代而言,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他们的诗词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到了宋代,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就作家的风格而言,陶渊明的诗淡远闲静,王维的诗恬淡优美,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等等。
总之,知人论世,司以为你理解古诗词的大意提供正确的方向。
二、解读标题,参悟诗词的内容大意
标题是诗词的“眼睛”,它具有或点明话题,或交代内容,或揭示主旨的作用。从标题人手,往往可以较快地参悟古诗词的内容大意。比如,“送元二使安西”,交代了送别的对象、朋友以及到达的地点,这是在送别友人;“登高”,交代了这首诗是写作者登到高处的所见所想……总之,诗词的标题是全诗的重要组成部分,解读它。可以抓住古诗词的内容大意。
三、解读序、注,了解诗词的背景
有的古诗词,在诗词的前面有序言,有的在诗词的后面有一些注释,解读它们,对于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非常有益。“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为整篇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注”,有些注释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词词的思想内容;有些解释相关词语,那是在暗示你本诗词的用典或意境;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词的写作风格。
四、解读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孔子说:“立象以尽意。”这里的象指形象,形式;意即内容。造一个象,立一个意,这便是诗。由此可见,要想理解一首诗词,诗词的形象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了解了形象,才能领会诗词的主旨。
形象的含义很广泛,如在抒情诗中,形象往往是诗人自己(抒情的主人公,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通过写抒情主人公的梦游经历,塑造了作者的那种桀骜不驯、毫不妥协的斗争形象。诗是意象的表现,是形象的艺术,诗人的主观情思靠形象来表现,没有意象,就不成其为诗。诗^往往把自己要表达的情感寄寓在某个客观物象上,然后通过这个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志向。而诗人常常赋予一些意象的情感色彩是相对稳定的,这些情惑与我们现代人的感情是相通的,这就为我们理解古诗词搭起了沟通的桥梁。比如:梅花、莲花、冰雪、石灰、蝉——高洁;折柳、阳关、长亭、南浦、霸桥——送别、离愁;烽火、烽烟、狼烟、塞外、玉门关——战乱、戍边;夕阳、西风、归雁、浮云、子归——羁旅愁思。
因此,只有抓住诗词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读懂古典诗词。
五、解读“语言”。体昧作者的情感倾向
(一)抓“诗眼”。理解诗词要注意品析诗词中最传神或最能概括全诗要义的一个字(或词),比如《江楼旧感》:“独上高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回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抓住诗眼“思”字来理解,思的原因是“独上”,思的环境是“月光如水水如天”,思的对象是曾经同来的望月人,思的结果是“风景依稀似去年”,诗歌反复扣住“思”,缕缕思念更加挥之不去了。
(二)抓动词。比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其中“穿”、“下”和“向”三个字是写动态的动词,将有漫长距离之隔的四个地方,一气穿起,表达了诗人听到胜利消息后,想像还乡行程的迅捷而异常惊喜的心情。
(三)抓表颜色的词。这些词不论作主语、谓语、宾语,作用都在于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从而渲染气氛。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的“青青”,极写荠麦之繁茂,反映土地荒芜。“十里扬州路”,今非昔比了。
六、解读“题材”,把握古诗词的主题
古诗词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但相同题材的诗词在内容上有共同的倾向。因此,弄清古诗词所属的题材,有利于把握诗词的主题。常见的题材有:
(一)怀古咏史诗。大多从眼前景物写起,怀古而伤今,怀人而伤己,从而抒发物是人非、光阴易逝、今非昔比、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感情。(二)送别诗。大都借助景物渲染,或诉说依依惜别之情,或叙述别后的思念。(三)边塞诗。描写边塞军旅生活,其共同点是创设苍凉、旷远、凄凉之意境,或写边塞风情,或述征人之怨,或诉思乡之苦,或表现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不满。(四)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五)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六)忧国伤时诗。这类诗要么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要么反映离乱的痛苦,要么同情人民的疾苦,要么对国家民族前途担忧,要么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政策,表达一种忧国伤时之情。(七)思乡诗、闺怨诗和羁旅诗。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或表现游子在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4.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及注意事项 篇四
1、注意诗的题目。
首先是要想一想这首诗“写的是什么?”看看诗题,也许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杜甫的《月夜》诗题告诉我们写作的背景;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作内容没有离开夜,而且这是一个雨夜,滂沱大雨也好,绵绵细雨也罢,这一夜诗人无法入眠要给远方的亲人或是友人寄去绵绵情思;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势必要描述洞庭风光,而题目还告诉我们这首诗要呈给张丞相,一个“上”字,又向我们透露出张丞相的身份、地位显然是高于孟浩然的;元稹是白居易的好朋友,仕途不顺被贬到通州得了一场大病,险些要了他的命,这时《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他的心灵会受到怎样的触动?题目是解读诗歌的钥匙,古诗词的特点是抒情性,诗人常常由偶然事件激发感情,借某一场景表现诗人的所见所感。从创作动机上讲,题目就是引发作者情思的端点,展开诗歌内容的引子
2、抓住关键词(句)
诗歌中那些透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例如苏轼的《定**•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作于贬谪黄州后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由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诗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显然是作者那种超然于物外的淡泊心境的真实反映。
3、注意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霜叶红了,有人赞美“红于二月花”,有人却伤心地觉得“总是离人泪”。因此,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联系这些背景,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在担任宰相期间,力主改革,但最终因保守派的反对而失败。王安石坚持自己的改革主张,不向保守派屈服。了解了这样的背景,就能知道,王安石正是借梅花而自喻,表明自己在政治改革上的态度。不管处境如何,寒冷且无花为伴,梅花依然会开放,并逸香于世。
4、注意诗的语言特点。
诗歌的语言与散文的语言不同。 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同样一件事用散文的语言来写,会是很长的一句话,或者是几句话,而诗歌却只用几个字。如“高楼聊眺望”,若是写散文,会先交代某年月日,在某地登上一座怎样的高楼,然后再写极目眺望远处的情景,而诗句只有5个字。 诗歌语言也富于跳跃性,在句与句之间留下很多空白,需要读者通过想象作补充,还原诗歌的场景。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访者与童子的三番问答,至少要用六句话来写,但诗人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四句二十个字。这就在句与句之间留下了空白,要我们读者去想象补充。
5、注意诗中的意象。
意象就是诗中描绘的艺术形象。诗歌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解读诗歌就要用心去把握蕴含于“山”“水”中的情意。在古典诗歌中,有一些意象在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笔下反复出现,其涵义也具有了稳定性。对这些常见意象应作为读诗常识把握好。
常见意象一般具有的约定性的涵义。但这些常见意象有时在诗人笔下还会有非约定性的涵义,同时,诗中更多的是诗人即兴描绘的意象,其涵义也不具有约定性,这些都需要从具体作品中去感受把握。
6、注意诗的最后两句。
卒章显志,是诗文常见的写法。古代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阅读时应该重点注意。
杜甫有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看前两句,只是写色彩明丽之美景,情感如何还难以确定。后两句则点明了诗人思归之情。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乐景写哀的手法
7、诗歌中常用比喻,尤其是暗喻、借喻用起来不露痕迹,要注意识别
暗喻与明喻不同,其表现形式是比与被比的对象它们之间没有比喻词,而是用“是”、“为”、“当”、“化”等词连接。如《孔雀东南飞》中“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以“磐石”和“蒲苇”作比,表达一种对爱情的坚贞之心,就是典型的例子。借喻,根本不露比喻痕迹,直接用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
二、注意事项
阅读时要注意将诗句的内容与诗歌题目结合起来理解。
5.古诗鉴赏读懂为要,赏析为妙范文 篇五
微案引语 古诗是美的。但可能我们已做了很多很多题目,有些审美疲劳。这回,我们也“客串”一把,做一回命题老师,当一次阅卷老师,在收获新鲜感的同时,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复习收获„„
一、我来出题
1.仔细阅读下面这首诗,仿照高考题形式出两道题,并写出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采樵作 孟浩然
采樵入深山,山深树重叠。桥崩卧槎拥,路险垂藤接。日落伴将稀,山风拂萝衣。长歌负轻策,平野望烟归。
提示 诗的首联、颔联可以从形象(意境)角度命题,颈联、尾联可以从情感角度命题。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参考题目及答案
(1)首联和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些描写有什么用意?(5分)答案 首联和颔联描绘了一幅深山采樵图。(2分)通过对山深、树重、桥崩、路险的描写,表现了采樵人劳动的艰辛。(3分)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可结合诗句内容来分析。描绘画面内容,首先要了解首联和颔联的大意,通过对诗句中山深、树重、桥崩、路险等描写的分析,可按照什么人干什么事的模式进行描述。由此,可概括为描绘了一幅采樵人深山采樵图。结合第一问,第二问的答案就不难得出了。
(2)颈联和尾联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答案 抒发了获得劳动果实之后的轻松愉快之情。(2分)太阳落山了,采樵的同伴渐渐变得稀少,山风吹拂,采樵人拄着手杖,放声歌唱,向着炊烟袅袅的村落满载而归,获得劳动成果之后的愉快心情溢于言表。(4分)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全诗描写了一个采樵人深山采樵劳动的全过程。前四句着重描写采樵人劳动的艰辛,后四句着重展现采樵人劳动之后的愉快心情。通过分析“山风拂萝衣”“长歌”和“望烟归”等诗句,可以想见采樵人吹着山风,唱着歌曲,满载而归的情形。由此,思想情感不难答出。
2.仔细阅读下面这首词,仿照高考题形式分别从技巧和手法两个角度出两道题,并写出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
毛 滂
一亩清阴。半天潇洒松窗午。床头秋色小屏山,碧帐垂烟缕。
枕畔风摇绿户,唤人醒,不教梦去。可怜恰到,瘦石寒泉,冷云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参考题目及答案
(1)这首词描写了作者午梦初醒时的情景,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6分)答案 上片实写,作者午梦方醒的眼前之景,松阴笼罩,凉意可人。(2分)结尾三句虚写,用“瘦”“寒”“冷”诸字,把现实中的松窗凉意带入梦境,升华为幽静恬美,富于诗意的境界。(2分)虚实相生,拓展了诗歌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的留恋、热爱之情。(2分)(2)本词通过对夏日松窗午梦初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3分)答案 表达了作者高卧松阴下的闲适、恬淡、愉悦之情。
二、我来批改
1.仔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请就现场答案打分并说明理由。
青 溪 王 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1)“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现场答案A ①对青溪美景的喜爱与向往。②垂钓、游玩生活的惬意。得分:__________ 给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分 该答案①②两点重复,只能算作一点,故得1分。
现场答案B ①对青溪美景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②对归隐的渴望。得分:__________ 给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分 该答案第①点正确,给1分。第②点不给分,因为从上句“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来看,所流露的不是“归隐”之意。
参考答案 对青溪的喜爱,(1分)自甘淡泊、有所寄托的情怀。(1分)(2)诗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写景艺术手法?请作具体分析。(5分)现场答案A 寓情于景。通过对松、水、苇等景物的描写,通过景物的清新淡雅烘托内心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得分:__________ 给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0分 题干要求回答的是“写景”手法,是具体的描写景物的角度与手法,不是把写景与抒情结合起来的融情于景手法。
现场答案B 动静结合。以喧闹的水声衬托出松林的寂静,营造出静谧的氛围。得分:__________ 给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分 手法答对了,也分析出了前两句的动静关系。但对后两句未作分析,属分析不具体、不全面。
参考答案 动静结合。(1分)前两句以动衬静,声色相通,极富于意境美;(2分)后两句“漾漾”绘水动貌,“澄澄”状水静貌,一动一静,极为传神。(2分)2.仔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请就现场答案打分并说明理由。
临江仙·送佑之弟归浮梁
辛弃疾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1)下片画线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述。(3分)现场答案A 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深夜,窗外风雨交加,窗内孤人于床独对灯火的孤寂。得分:__________ 给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分 只写出了“风雨之夜”这一个画面内容,其余描述均不准确。现场答案B 描绘了在一个风雨交加之夜与友人共处一室、共对灯火的画面。得分:__________ 给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分 该答案写出了画面中的两个内容:风雨之夜,两人共室对灯。但最关键的内容未写出。
现场答案C 描绘了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小窗之下,词人与小弟对床畅谈的画面。画面温馨、和谐。得分:__________ 给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分 该答案不仅写出了画面的三个内容:风雨之夜、两人共室对灯、畅谈。而且写出了画面特点。
参考答案 风雨之夜,两人挑灯不寐、联床夜话的画面。(2)赏析“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两句的妙处。(4分)现场答案A ①对偶。句式工整,富有对称美。②比喻。以眉喻山,以镜喻水,体现出山水明媚,抒发了高洁情怀。得分:__________ 给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分 该答案写对了两个手法,分析到位,但在最关键的要点——抒情效果上答错了。现场答案B ①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②比喻美妙。用眉喻山,用镜喻水,写出了明媚之景,饱含对弟弟的祝愿。得分:__________ 给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分 该答案手法对,效果分析好,只是在手法上未写全。
现场答案C ①比喻手法,以眉喻山,以镜喻水,写出了自然山水的清新秀丽。②以景作结,以景回答,送别之情含蓄蕴藉。③表现了对山水的喜爱,对友人的祝福。得分:__________ 给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分 手法答得准确全面,效果分析具体到位。
6.古诗词节奏的划分方法 篇六
上传: 陈建洪
更新时间:2012-5-25 10:23:34
古诗词节奏的划分方法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们对人类情绪、体验的感性叙说,是有赖于语言的审美化运作的。而所谓审美化运作,就诗歌而言,是指在总体上遵循一般语言规律的前提下,创造性地改变一些普通语言的组构程式,并将这些在语音、词汇、句法、修辞等方面的变异组构,逐步形成为一种诗歌特有的运作规范,用以对诗中的情意蕴涵、人生体验进行审美化的描述。这是古典诗歌的又一重要的美学特色。
诗歌就其本身来讲,是一种用讲节奏和有韵律的语言来抒情言志的文学文体。什么是诗的节奏?节奏原来是音乐术语。《礼记•乐记》云:“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孔颖达曰: “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 比如唢呐吹就是奏,不吹就是节。有吹有停,再加上声音按照一定规律,或高或低,或快或慢,或长或短,或强或弱,就会圆满地表现或欢乐,或悲哀的情绪。诗歌也一样,我们通常将诗歌语言形式上的规律称之为诗的节奏。郭沫若在《论节奏》一文中指出:“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型,也是她的生命,我们可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
诗的节奏主要表现在: 2.1押韵
韵是古典诗歌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作者在诗歌中用韵,叫“押韵”。从《诗经》一直到以后的诗歌,包括民歌,几乎没有不押韵的。所谓韵,就是相当于汉语拼音中的韵母。一个汉字的拼音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例如“方”字拼成fāng,其中f是声母,ang是韵母。再看“帮”bāng,“长”chá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ang,所以他们是同韵部的字。凡是同韵部的字都可以押韵,也就是把同韵的几个字都放在句尾,所以也叫“韵脚”,一首诗里都用一个韵部的韵脚,就叫“押韵”。例如:王昌龄《闺 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chóu),春日凝妆上翠楼(lóu)。忽见陌头杨柳色(sè),悔教夫婿觅封侯(hóu)。
这里的“愁”、“楼”、和“侯”押韵,因为它们的韵母都是ou。“色”字不押韵,因为它读作sè,它的韵母是e,跟“愁”、“楼”、“侯”不是同韵字。依照诗律,像这样的四句诗,第三句诗是不用押韵的。
在汉语拼音中,a,o,e的前面有时还有i、u、ü,如ia,ua,ie,üe;后边有时还有i,o,n,ng,如uai,ao,iao,an,ian,uan,üan,iang,uang,iong,u,ueng,ün等,这种i,u,ü叫做韵头;i,o,n,ng叫做韵尾。不同韵头、韵尾的字也算是同韵字,因为它们的韵干(韵的主干)也可以押韵。例如:杜荀鹤《蚕 妇》: 粉色全无饥色加(jiā),岂知人世有荣华(huá)? 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má)? “加”、“华”、“麻”的韵母是ia,ua,a,韵母虽不完全相同,但它们的韵干都是a,因此也是同韵字,押在一起,读起来时同样谐和的。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音韵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
但是,为什么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常常会觉得它们的韵并不是十分和谐,甚至很不和谐呢?这是因为时代变迁,语音起了变化,我们用现代的语音去读古诗词,自然就会有这样的现象了。例如:韩翃《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huā),寒食东风御柳斜(xié)。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jiā)。
xié和huā,jiā不是同韵字,但是,唐代“斜”字读像jiá,和现代上海、杭州等地“斜”的读音一样。因此,在当时是谐和的。
总之,押韵的主要作用就是造成鲜明的节奏。诗歌有了鲜明的节奏,更有利于抒发特定的思想感情。
2.2大体整齐的语言形式
除押韵外,诗的节奏主要是由大体整齐的语言形式造成的。大体整齐的语言形式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大体整齐的字数;二是大体整齐的句式;三是朗诵或歌唱时。停顿的次数也是大体整齐的。或者说是有一定规律的。
我国古代诗歌可分为齐言诗、杂言诗两类,应当说其形式都是大致整齐的。但又略有不同。先来看齐言诗。例如在四言诗中,一般是一句两顿,二二句式: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在五言诗中,一般是一句三顿,二二一或二一二句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古诗十九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而在七言诗中,一般是四顿,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句式: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曹丕《燕歌行》)
以上是自先秦至汉魏六朝古诗节奏句式的一般特点。南朝齐梁之后,随着汉字四声的发现,诗人注意到平上去入按照一定的规律交错互用,会产生一种特别悦耳的音调效果,于是反复试验,结果就形成了字数、句式、音韵等皆有严格要求的近体诗——格律诗。常见的格律诗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与七言绝句等。这里的关键是平仄。所谓平仄,是古人对汉字四声的归纳,与现代汉语的四声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平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声和二声(即阴平、阳平),仄声是上、去、入三声的总称,其中上声相当于三声,去声相当于四声,而入声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经消失,转入到其他各声调中去了。赵元任在《国音新诗韵》中曾对这五音的标准读法作了说明,指出这五声若交错相间地排在一起,可造成高低起伏而有一定节奏感的效果。五言或七言格律诗的句式与古体诗节奏句式基本相同,如: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但为保持意义单位的完整,句式不一定这样细分,而可以采取比较粗略的方式,即五言为二三句式,七言为四三或二五句式,如: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李商隐《无题》)格律诗与古体诗的最大区别,是要求词语平仄交错,以造成音调抑扬顿挫之美。所以,格律诗的节奏不仅来自顿数的安排,更来自平仄的交替互用。简言之,平仄格式是格律诗的要素。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有四种基本句型: 第一句型:仄仄仄平平,第二句型:仄仄平平仄。第三句型:平平仄仄平,第四句型:平平平仄仄。
七言律诗不过是五言律诗的扩展,它也有四种基本句型: 第一句型: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二句型: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三句型:仄仄平平仄仄平,第四句型:仄仄平平平仄仄。
诗人创作五言或七言格律诗,就是以上句型的交替互用。这种平仄交替互用的基本原则是:在本句中交错,在对句中对立。例如陆游《书愤》的三、四句: 楼船在雪瓜洲渡,平平/仄仄/平平/仄 铁马秋风大散关。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果是五律或七律,还要求中间两联即“颔联”和“颈联”用对仗,押韵也有诸多限制。在今人看来,格律无疑限制了诗人表达的自由,闻一多曾喻为“戴着镣铐跳舞”。但在古人那里,这是一种语言艺术的竞技,也是一种挑战,所以唐宋以来不甘示弱的诗人们,无不以格律诗来展示他们炉火纯青的诗艺,而读者往往也是由吟味节奏入手而逐渐领略诗意的。
再看杂言诗。譬如我们所熟悉的《诗经•魏风•伐檀》的句式且就是参差不齐的杂言诗。全诗三章,试以第一章为例: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此章共九句,四言4句,五言1句,六言2句,七言1句,八言1句,我们读起来仍然觉得节奏很鲜明,为什么呢?首先是押韵。其次是除第一句外,再把虚字“兮”字去掉,漪字读轻声,都能以三个字结尾,如“河之干”、“清且涟”、“三百廛”、“有县貆”、“不素餐”,很有规律。第三,除个别长句子外,每句诗停顿的地方约为两处,也是很有规律的。再加上全诗分三章,三章的句式结构完全一样,循环往复,当然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又如《诗经•采薇》末四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节奏显然有别于散文的语顿(昔——我往矣、今——我来思)。但是,正是这种特有的二、二语顿和句句押韵,使得这四句诗情溢于词,缠绵不尽,富有浓郁的审美感染力。如果把它们译成散文:“从前我走的时候,杨柳在春风中摇曳;现在我回来了,天在下大雪。”原诗的大意虽在,但因失去了原诗特有的诗顿和诗韵,便义存而情不存,索然无味了。
同杂言诗一样,词曲的句式也参差不齐。但是仔细分析后会发现,词曲的句式也是大致整齐的。如苏轼著名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夭。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此词共19句,其中三言3句,四言1句,五言9句,六言5句,七言1句。可见五言约占一半,形成了全词的基调。而且全词的首尾,以及六句含有韵脚的关键句子,均为五言。此外,该词除四、六言诗句外,三、五、七言诗句全都以三言收尾,特别是所有含有韵脚的句子,均以三言收尾。词中的1个四言句,5个六言句,均不在押韵处,这样不但没有影响全词的和谐,相反使全词的节奏富有变化,因而显得生动活泼。
词的格式很多,共有两千多体。每一体就是一种新诗体,不像律诗那样只有平起或仄起两种基本格式。词的字数多少不等,有长至215字的〔胜州令〕,有短至16字的〔十六字令〕(又名〔苍梧谣〕)。有些词同一个调又有不同的体,就因为字数稍有差异。前人根据字数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据毛先舒《填词名解》)
7.谈读懂课文需掌握方法 篇七
一、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拿到一篇新文章,先通读全文,区分出文章是写人的、写景的, 还是写事的,写人的文章要看看写的是谁、怎么样;写景的文章要看看写什么景、怎么样;写事的文章要看看写的是什么事。
《詹天佑》从题目不难看出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默读全文,理解字词,尤为遇到的生字新词,应用字典词典、读准字音、解清词义,确确实实能利用新词造句说话,掌握词在文中语言环境中的具体含义,读完全文要知道以什么顺序来写,重点写了什么。有些问题可以直接解决,但有些问题需要共同探索研究,以便掌握。本文重点写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二、学习新知,理清文脉
分段要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读,一边读一边想每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詹天佑》一课中,各自然段的意思是:1概括介绍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2清政府提出修筑京张铁路的计划后,帝国主义的阻挠和要挟。3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工程师后国内外的反应。4詹天佑接受任务,勘测路线。5詹天佑开凿隧道的经过。6詹天佑在青龙桥附近设计路线的过程。7铁路竣工后人们对詹天佑的赞扬和怀念。然后根据内容分段,可以按同一时间的事物,或同一地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几个不同阶段来划分段落。因此,不难看出:第一段1总写詹天佑。第二段2~3:詹天佑主持修铁路的起因。第三段4~6写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第四段7人民的赞扬和怀念。因此,概括段意的方法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抓重点句、中心句、总体句、总结句。(2)把几个自然段内容连起来简要概括。(3)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样一来,文章的思路会使读者更加掌握清楚。
三、重点词句,深化理解
第一段是概括介绍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弄懂这段的意思只要抓对“完全”“第一条”等词的理解,就能感受到詹天佑的杰出、超群。抓住句中重点、关键词语,理解句意,有待读懂文章。
学习第二段要精析词句,细读深思。若内容多,篇幅长时,可以分层学习。“层”就是说,把意思连接紧密的自然段连起来,再进行理解。也可以找适合的短语作为这部分的小标题来理解,“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可以看出当时清政府无力修筑这条铁路,只能依靠外国人;又当詹天佑被任命为修筑这条铁路总工程师并接受任务后,为何会带来嘲笑、讽刺,这要了解詹天佑和当时的社会现状,以及找出地图观看京张铁路的位置与地理环境,加深学习。
学习第三段可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可抓关联词语,可抓重点语句,写人的文章更要抓人物所说、所做、所想,体会人物品质。学课文,试给4~6自然段加小标题,(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来分析理解。自学勘测线路,交流学法,进而感知詹天佑的爱国主义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用画一画,学习“开凿隧道”,根据原文提以节省时间,缩短工期。如果采用其中一种方法,结果会怎样?自由发表见解;用演一演,学习“设计路线”,深读课文,感知“人”字形线路,解决了火车爬上陡坡的问题,可用幻灯片观看,也可动手操作, 展开想象。
学习第四段只要正确理解“赞叹不已”,展开合理想象,就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试说说外宾会怎样赞叹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要进一步明白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和嘲笑的语句,以及修筑铁路的过程,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
四、回读总结,拓宽延伸
逐步学完一篇文章,还要回到整体中把握全篇主要内容,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首先,简要连接每段段意,用简洁、明了的词语组成句子,流畅地表达出来;再通过内容,交流汇报,谈自己的内心感受,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也就是体会文章的中心。
8.运用全媒体,读懂古诗词 篇八
一、清障策略
生僻字词多、古今音义的改变及通假字多是学生阅读古诗词的最大障碍。要让学生准确地读出或者理解这些字词,就要向学生提供它们在当时语境中的音和义。承担这个任务的通常是教材下面的注释,但注释往往过于简单,难以让学生真正弄清这种变化的来龙去脉。
这种情况下,电脑、手机、平板等手持网络终端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学生只要输入关键词或具体的诗句,需要的读音、意义及词义的演变过程就完整地显示出来了。比如:学生读到“儿童急走追黄蝶”时,认为这个字错了,应该是“跑”。于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ipad搜索这句诗,并得到了相关信息——这里的“走”与“奔走相告”中的“走”一样,都是“跑”的意思。再比如:读到“停车坐爱枫林晚”时,学生不理解“坐”的意思。看了课文注释后,学生仍然将信将疑,觉得这两个词的意思相差太远,之间缺少关联。于是,教师让学生到网上搜索。学生找到了下面这条信息
通过阅读“坐”的词义演变,学生不仅信服了教材后的注释,而且深刻地记住了这个词的含义。
二、还原策略
学生阅读古诗词的第二大障碍是时空不同造成的陌生感。这种情况下,还原写作现场,即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场景、生存状态等就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可以用图画、动画、电影、电视等表现形式,最大限度地还原诗人所在的时空,以消除学生的阅读障碍。
在教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学生不理解“醉里吴音相媚好”这句诗。教师解释说,“吴音,是吴地的方言,吴地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听了这个解释,学生仍然似懂非懂,因为学生既没有到过这些地方,又不熟悉地理,这几句话难以让他们形成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吴音为何媚好?仅凭讲述根本无法讲清楚。于是,教师用大屏幕播放了古代吴地的地图,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了吴地的范围。“相媚好”的“吴音”是怎样的呢?教师课前请江浙的同学录了一段他们的家乡话。绵软、柔媚的江浙方言辅之以夫妻二人的打趣,让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醉里吴音相媚好”的情趣。
三、穿越策略
时空的跨度和生活阅历的不足,使学生难以准确地理解、体悟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这是古诗词教学面临的第三个障碍。
课标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悟。然而,学生如果没有相似的生活经历,没见过相似的生活场景,仍然很难真正体会诗人的心境。此时,全媒体的作用就充分显现了。比如,教师播放视频,让学生体会“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冲击与壮观;截取电影中官吏强抓壮丁的镜头,让学生体会“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强横与悲苦;展示主题为“梅花”的水墨画,让学生体会“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的孤傲与不凡;出示湖光山色的高清图片,让学生体会“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空阔与辽远,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全媒体的参与仍然只是在作以境感人的表面工作,学生要真正体会古诗词的情感与意境,还有赖于漫长成长过程中的类似经历。
(作者单位:陶丰满,枣阳市吉河小学;习艳,枣阳市刘升中心小学)
【读懂古诗词的方法】推荐阅读:
小学古诗词的教学方法09-11
提高小学古诗词的创新教学方法09-19
病句和古诗词鉴赏方法及攻略07-29
论文: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研究09-05
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结题报告06-24
古诗赏析答题方法06-17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方法初探11-03
美到心碎的古诗词红尘 唯美古诗词08-18
春风的古诗词08-26
爱情的古诗词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