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名词解释汇总

2024-07-15

工商管理名词解释汇总(精选8篇)

1.工商管理名词解释汇总 篇一

Chapter One Land and People

1.British Isles

2.Great Britain

3.Lake District

4.Common law

5.The Church of England

6.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Chapter Three History

1.Roman Conquest

2.Alfred the Great

3.William the Conqueror

4.Magna Carta

5.Great Council

6.The Hundred Years’ War

7.Black Death

8.The Wars of the Roses

9.The Gunpowder Plot

10.Renaissance

11.Christianity

12.Islam

13.Puritanism

14.The Bill of Rights

15.The Glorious Revolution

16.The Germanic tribes

17.The Enclosure Movement

18.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19.The Reformation

Chapter Four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1.The British monarchy

2.The House of Lords

3.The House of Commons

Chapter Seven Education

1.Public School

2.Open University

3.Oxbridge

2.工商管理名词解释汇总 篇二

关键词: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生产管理系统

1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生产管理系统需求

长庆分院以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研究为生产主业, 承接中石油内外及国际油气勘探资料处理及解释项目。 承接项目以合同形式确定,项目有多条二维测线或几个三维区块构成,在承担项目后,由生产管理部门下达生产任务,生产任务下达时已经确定了项目承接部门、项目组负责人、项目组成员、项目涉及测线的相关信息及项目要求。 项目实施部门接到生产任务书后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进行项目设计, 项目设计分为项目工作流程设计及质量控制设计与工作进度3个方面。 地震资料处理及解释工作都具有不同工作流程顺序。 具体一个项目应该应用哪些流程都应该有项目实施人员进行设计。 项目设计经过审批后项目方可实施。 为了确保处理解释工作质量,在关键的工作流程上设置有质量检查点。 根据工作步骤的重要性质量检查点又设置为项目级、部室级与分院级3级。 在项目检查时项目级的质量检查人员只能对自己负责的项目进行检查。 部室级的质量检查人员只能对本部室的项目进行质量检查。 分院级的项目检查人员可对单位所有项目进行质量检查。 系统需要支持以上业务需求,在业务执行人申请质量检查后系统能够通知质检人员进行质检。 质检人员的质检情况可及时地通知反馈给申请人员。 通过质量控制能够建立起生产运行动态表。 从生产运行表上可以查询项目的成员、任务执行、质检执行的具体情况。

2系统设计

2.1合同管理

为了便于相关合同信息传递查阅和管理, 系统具有合同管理的功能,用合同信息表与合同文件信息表两个数据表存放。 合同文件信息表存放合同上传文件的目录信息, 合同文件存放在系统指定的文件夹中。 合同文件的命名由系统自动命名,文件原有的名称可以放在备注中。 合同信息表与合同文件信息表中的状态字段都具有编辑、发布两种状态,编辑状态的记录,编辑人员本人可修改。 发布后的信息只有管理员可以修改。 其他人不得修改。 合同管理在项目管理与任务发布中都将使用。

2.2项目管理

在具有合同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项目管理。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项目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为此在项目信息表中具有项目类别项目类型、项目管理类型3种分类方法。 管理类型分为油田重点项目、 公司重点、 集团重点及分院项目。 项目类别分为解释项目、 处理项目、 一体化项目、其他研究项目。 项目状态具有编辑实施、关闭3种状态,处于编辑状态的项目项目管理者本人可以删除、可以发布及提交、或在项目结束时关闭项目。修改关闭后的项目,删除执行或关闭后的项目需要特殊的系统权限。 项目管理存放项目的一般信息。 根据项目可以查看到与项目相关的合同以便于项目执行人员按照合同要求执行合同。

2.3生产任务下达及审批

任务书具有编辑、待批、已审3种状态。任务书由生产科研办生产管理岗位的人员发布,生产任务书可以多次编辑,在发布后进入待批状态,经过生产主管领导审批后生效。 审批不通过的任务书直接反馈给制作人。待审批任务书及需要修改的任务书都具有任务警示提示, 操作人员登录后系统待办任务中可以看到。 任务书还可能变更,任务书变更需要注明变更的原因。 变更的任务书需要有系统填写先前任务书的系统编号到任务变更书中。

在进行任务发布时可以填写项目的子任务,也可以不填写项目子任务。 在任务发布时发布人知道项目子任务的情况下,填写子任务。如果任务发布人不知道具体的项目子任务情况项目发布人不填写项目子任务。项目子任务一般有项目长填写经过管理人员审核生效。子任务表中的工作量在任务表中系统自动进行解释工作量与处理工作量的合计。 每个项目都具有项目组成员,一般有1~2名的项目长,有的还会有副项目长。 项目组成员及项目组成员的分工由项目长,项目承担部室的部室长、分院主管领导进行维护。 项目组成员记录在添加的当天可以有具有维护权的用户进行删除,超过一天的不得删除只能修改成员状态。 成员状态具有“在团”、“离团”两种状态。 对于修改成员状态的需要注明退出原因。

2.4项目设计

在项目启动后项目长负责项目设计, 项目设计具有多个文档资料。 项目设计常常需要开会集体讨论审批。 项目设计采用项目设计表与项目设计明细表存放信息。 项目设计表与项目设计明细表都具有状态字段,他们都具有“编辑”、“发布”两种状态没有发布之前为编辑状态, 编辑状态的项目设计与项目设计明细可以有录入人员本人修改或删除。 发布状态的项目设计及项目设计明细只能有特殊系统管理权的用户进行删除。 项目设计及项目设计文档查询设3种查询权限, 一般用户可看到项目设计及项目设计文档的目录信息。 项目组成员可以查看项目设计及项目设计文档的详细信息。 具有项目设计查询权的用户可以查询任何项目设计及项目设计文档资料, 同时可下载项目设计文档资料。 项目计划是项目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系统根据项目的类型可设置项目质量控制点。 质量控制点对应于项目进度,制作项目计划就是根据项目实施周期将项目各质控点计划分配设置在项目计划进度表中。 一个项目可能对应于多条测线,在每条测线都完成某个质量控制任务时则对应的项目视为完成了项目对应的进度。 系统实现中项目计划的完成时间不需要人工干预在质控点完成相应的质控审批后,系统自动填写项目进度。 如果一个项目具有多条测线, 项目的整体进度会受最后一条测线的影响, 项目计划实施进度将反映这项目各任务中进度最慢一条测线的进度。 项目计划可以用图形显示方式项目的实施进度。 项目设计进度计划需要审批, 处于编辑状态的项目进度计划可由制作人修改,提交后制作人不得修改。 项目计划审批与系统任务警示相连接。 审批不通过时直接将设计打回到设计者的桌面。 同时进行任务警示。

2.5项目控制设计

质量控制分为三级控制,三级质量控制分别是项目级、 部室级、分院级。 一个项目对应于多条测线,项目质量控制设计是对项目而言的,在执行中除了不涉及地震测线的项目外,项目都使用到地震测线。在质量控制时都是具体到每条测线进行质量控制。不同的项目由于研究目的不同,设计的质量控制流程可能不同。系统实现中采用了3张数据表存放质量控制信息。质控人员表存放质控人员信息,该表包括人员部室信息,人员的审批级别等信息。项目设计质控信息表用于存放针对各项目的质检点的,每个项目设计有多少个质控点,对应的在该表中就有多少条数据记录。根据工作流程质控点具有一定的顺序。质控信息表存放项目的质控记录。项目质控设计经过审批后才能生效,质控设计审批分为两级审批有承担项目的部室长与分院领导两级。质控设计在提交前,处于编辑状态,设计提交后由承担项目部室领导与分院领导进行审批。提交后的与审批后的质控设计除管理人员外任何人不得修改。质量控制设计提交后系统提供任务警示通知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处理。部室长不得审批其他部室的项目质控设计。如果审批人将设计打回,可将设计直接打回到提交人的桌面,同时进行任务警示提醒设计人。系统将质控设计审批记录存放在质控设计审批记录表中,该表记录质控设计的提交时间、审批时间、审批人和审批结果信息。

2.6项目质量控制

项目子任务表中每个执行者都承担一些测线任务, 在需要质控时执行人可提交测线申请质控, 申请人提交时系统计算出测线的质控点位置以及当前质控点的级别, 系统同时可将进行质控的消息任务警示给相关的质控人员。 质控人员完成质控时系统可以根据项目质控设计表中当前质控点的级别通知下一个质控人进行质控。 如果测线完成了当前质控点质量控制任务,系统判断项目所有测线是否都已完成该质控点的所有质量控制任务, 如果项目所属测线均完成该质控点质量控制系统根据质控提交时间自动填写项目设计计划进度表中对应点的实际完成时间。 质控不通过时系统将不通过信息直接通知到之前的质控者与申请人。 不论质控通过与不通过,质控信息都通知申请人。

3结束语

3.管理科技名词审定工作进展顺利 篇三

本刊讯 2009年 11月—2010年 4月,管理科技名词一般管理理论、运筹与管理、信息管理、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与工业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管理、金融工程、市场营销、科技管理与技术创新、公共管理等 10个分支学科名词初稿分组评审会先后在北京、杭州、苏州等地举行。管理科技名词委陈晓田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李一军副主任、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张维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席酉民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汪寿阳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党延忠书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院邱菀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陈荣秋教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王重鸣常务副院长、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贾建民院长、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劲副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薛澜院长等百余位管理学专家,以及全国科技名词委才磊编审和张晖编辑先后参加上述会议。会议分别由各分支学科项目组组长主持。

自 2009年 8月 25—26日管理科技名词审定第五次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在全国科技名词委的指导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管理科技名词 10个分支学科项目组按照科学规范、确保质量的总体要求,邀请了全国各地 300余位管理学专家学者参与针对名词词条及其释义的大范围通讯评议和小范围会议评审,力争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名词初稿的质量。

针对管理科技学科体系尚无公认意见的实际情况,专家普遍认为管理科技的审定工作应该实事求是,在充分尊重学科发展实际的前提下,尽量避免学科体系等的长期争议,争取尽快形成规范化成果,以早日打破多年来由于缺乏统一规范名词而对管理科技交流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被动局面。而本次参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体系也是基本合适的。专家们还认为,管理科技界未来应在已形成的规范化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管理科技进展,通过修订再版的方式,逐步探讨完善管理科技名词体系。

根据下一步计划安排,管理科技名词初稿将根据会议评审意见尽快完成修改,最终在进行学科内和学科间查重并汇总后,基本确定9000条左右的收词规模,于2010年下半年提交管理科技名词委,正式从项目研究阶段进入分委员会审定阶段,争取在年内上报全国科技名词委。

4.市场营销名词解释汇总 篇四

1、市场是对某种商品或劳务具有需求的所有现实的和潜在的购买者。(市场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购买或准备购买某种特定商品或服务的消费者群体。)公式:市场=人口+购买欲望+购买力

2、市场营销:是指在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企业所进行的有关产品生产、流通和售后服务等与市场有关的一系列经营活动,旨在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3、欲望是想要获得某种满足的心理要求。

4、需要是指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时的感受状态。

5、需求是指有能力购买并且愿意购买某项产品(服务)的能力。

6、交换:是指通过提供某种东西作为回报,从别人那里取得所需物的行为。

7、交易是交换活动的基本单元,是由双方之间的价值交换所构成的行为。

8、市场营销者:是指希望从别人那里取得资源并愿意以某种有价之物作为交换的人。

9、经济环境是指企业进行营销活动时所面临的外部社会经济条件。对企业营销活动有更为直接的影响,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基础。

10、市场营销观念: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观念。

11、社会营销观念:是以社会利益为中心的营销观念。这种观念强大在满足市场需求和获取利润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到社会利益。

12、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收入扣除税款和非税性负担后的余额,即个人能够用于消费支出或储蓄的部分。

12、产品:表述为能够用以满足人类某种需要或欲望的任何东西。

12、个人可任意支配收入:是指从个人可支配收入中再减去维持生活所需要的费用

后的余额,是影响商品销售最重要的因素。

13、恩格尔系数: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收入

中,用于购买食物支出总额占家庭收入总额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越小,生活水平越高。

14、消费结构:是指消费过程中人们所消耗的各种消费资料的构成,即各种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这是确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依据,也是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立足点。

15、消费者信贷:就是消费者凭信用先取得

商品使用权,然后按期归还贷款,以购买商品。

16、风俗:是指世代相袭固化而成的一种风

尚。

17、习惯:是由于重复某种行为而形成了一

种固定的行为方式。

18、买卖中间商是指买进商品,取得商品所

有权,再卖出商品的中介机构。

19、辅助商是既不取得商品所有权,也不代

表企业参与买卖谈判的中间机构。20、供应商:是向企业供应各种资源的工商

企业和个人。

21、公众: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有实际或潜

在的兴趣和影响的团体。

22、消费品市场:是指所有为了满足个人或

家庭生活需要而提供商品或服务的市场。

23、相关群体:是指对某个人的态度或行为

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群体。

24、生活方式:是通过一个人的日常饮食起

居、生活规律、兴趣、观点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生活模式。

25、个性是指一个人所有的心理特性,它表

现为自主性、选择性、适应性等方面。

26、生理需要是人们为了生存所必须的需

要,包括对食品、服装、住房、医药等方面的需要。

27、安全需要是人们为了保证各方面的安全所必须的需要,包括职业病的防治、生产上的安全、饮食保健以生老病死有所依靠等的需要。

28、社会需要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需要,包括希望成为某一组织或家庭的成员,有归属感,渴望得到友谊和爱情等需要。

29、尊重需要包括受人尊敬、希望得到领导的赏识、有发展的机会,以及权力、地位、名誉等方面的需要。

30、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即抛开各种名利的企图,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

31、信念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信任程度。

32、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认识、评价、感情、行为意向等。

33、市场细分:是指企业按照“细分标准”,将某一类产品的整个市场划分为若干个需要不同标准的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群的市场分类过程。

34、同质市场:是指消费者对某一种产品的需(要)求相同或极为相似,则该产品的市场称

35、异质市场:是指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需(要)求不尽相同,则该种产品的市场就是异质市场。绝大多数的产品市场都是异质市场。

36、目标市场:就是企业营销活动所需要满足的市场,是企业为实现预期目标而要进入的市场。

37、无差异营销是指把整体市场作为企业的目标市场,其着眼点是在顾客的共同的需要,不考虑需要的差异,并以一种市场营销组合方案,推出一种或几种产品去吸引、满足所有顾客。

38、差异性营销:是指企业把产品的整个市场划分为若干细分市场,选择两个以上

乃至全部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按照不同子市场的不同需求,分别制定不同的市场营销组合,分别开展不同的市场营销活动。

39、集中性营销:是指企业集中所有力量,进入一个细分市场,力图在这些子市场中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40、产品整体概念:是指向市场提供的能满

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一切物品和劳务。

41、核心产品:是产品整体概念最基本的层

次,它是消费者需要的中心内容,即为消费者提供最基本的效用和利益,是消费者要真正购买的东西。

42、有形产品:是指向市场上提供的产品形

式,包括产品实体和借助有形产品提供的劳务。

43、附加产品: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有形产品

时所获得的全部附加利益的总和。一般情况下,是指各种售后服务,包括提供信贷、送货、安装、技术培训、维修等。

44、产品组合:是指企业在生产销售多种产

品时,各种不同类型产品之间质的组合和量的比例,也就是经营范围和结构,包括产品项目、产品线宽度、产品线深度、相容度四个因素。

45、产品项目:凡是列入销售目录的产品名

称均称为产品项目,即品牌、规格、款式或价格档次有所不同的单个品种。

46、产品线:是指具有相同使用功能但其规

格、型号、档次、款式不尽相同的一组类似的产品项目。产品线是由若干个产品项目组成的。

47、产品线宽度是指一个企业所拥有的产品

线的数目。

48、产品线深度:是指一条产品线中不同规

格、档次、款式的产品数目。

49、相容度:是指企业内各产品线在最终用

途、生产条件、分销渠道以及其他方面互相关联的程度,又称产品线的一致性。50、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到最后被淘汰的全过程,分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

51、投入期:是指新产品首次上市后的最初销售时期。

52、成熟期:是指产品市场销售量很大,但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并开始下降的阶段。

53、品牌:是指用来识别不同产品或服务、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的文字、符号、标记、图案和颜色等要素或是它们的组合构成,包括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两部分。

54、品牌标志:是指品牌中可以被认别、易于记忆但不能用语言表达的部分,通常用图案、符号、颜色等构成。

55、商标是指品牌的一部分,是品牌或品牌一部分经过必要的法律注册程序后,称为“商标”。

56、品牌化:是指企业为其产品规定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并向政府有关部门注册登记的一切业务活动。

57、外来品牌:是指企业从其他企业购入或通过企业并购的形式获得商标的专用权。

58、他人品牌策略:是指他人所有但企业拥有使用权的品牌。

59、中间商品牌:是指中间商拥有所有权并投入运营的品牌。

60、其他生产者品牌:是指企业利用其他生产者的品牌实现产品销售并引导企业发展的策略,一般是接受著名品牌的生产经营企业的委托加工,企业实行贴牌生产。

61、自有品牌与他人品牌共存策略:是指同一种产品,一部分使用自有品牌销售,一部分使用中间商品牌或其他生产者品牌销售。

62、统一品牌策略:即企业生产经营的所有产品都采用一个品牌。

63、个别品牌策略:即企业的每一种产品分

别使用不同的品牌名称。

64、多品牌策略:是指企业同时为一种产品

设计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互竞争的品牌。这种策略由美国宝洁公司首创,故又称为“P&G模式”。

65、分类品牌策略:是指企业对不同的产品

线采用不同的品牌。

66、品牌扩展策略:是指企业利用已有一定

认知度的品牌推出改进型或全新产品。这种策略可为企业节省促销费用,使市场迅速识别接受新产品。

67、价格弹性:是指因价格变动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程度。

68、撇脂定价策略是指在新产品投入市场

时,将价格定得很高,以便在短时期内获得更多利润。

69、渗透定价策略是指在新产品上市初期,将价格定得很低,以便迅速打开市场,扩大销售量,提高市场占有率。

70、满意定价策略是指将新产品价格定在既

让顾客满意,企业又能获得适当利润的一种比较合理的水平,是一种介于撇脂定价策略和渗透定价策略之间的一种新产品定价策略。

71、阶段定价策略是指根据产品在生命周期

各个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72、差别定价策略:是指企业按照两种或两

种以上差异价格销售某种产品或劳务。73、现金折扣:是指对按约定日期付款或提

前付款的顾客给予一定的价格折扣,目的在于鼓励顾客按期或提前支付欠款,减少企业风险,加速资金周转。74、数量折扣:是指根据购买的数量或金额的差异给予不同的价格折扣,分为非累计数量折扣与累计数量折扣两种形式。75、交易折扣:又叫功能性折扣,是企业根

据中间商在市场营销中所担负的不同职能,给予不同的价格折扣。76、季节折扣:是指对在非消费旺季购买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价格优惠,目的在于鼓励批发商、零售商淡季购买,减少生产的仓储费用,以利于产品均衡生产,均衡上市。

77、促销让价:是指生产企业对经销商为产品推广所进行的各种促销活动,给予一定让价作为报酬。适用于新产品的投入期。

78、心理定价:是指企业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根据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来制定价格。79、声望定价: 是针对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求名的心理动机而采取的定价策略。80、组合定价:是指对相关商品按一定的综合毛利率联合定价。

81、系列定价:是指针对消费者比较价格的心理,将同类产品的价格有意识地分档拉开,形成价格系列,使各消费者能在系列定价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价格。82、随行就市定价:是依照现有的市场行情来定价的策略。主要适用于需求弹性比较小或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

83、需求导向定价:是指根据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需求程度和对价格的承受能力来定价,而不是根据产品的成本来定价。84、理解价格定价法:是根据消费者对商品价值的理解即消费者的价值观念来定价。

85、需求差异定价法:是指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产品和不同消费者作为定价依据的一种定价方法。

86、竞争导向定价:是指以竞争者的产品价格作为定价依据,随竞争状况的变化来确定和调整价格水平。

87、主动竞争定价:是根据企业产品的实际情况及与竞争者产品的差异来确定产品价格。

88、分销渠道:是指产品从生产者那里转移到消费者手里所经过的通道。也可指是产

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过程中的所有参与者,即各种机构和个人。89、直接销售渠道:是指产品从生产者流向

最终消费者的过程中不经过任何中间商转手的分销渠道。

90、间接销售渠道:是生产者通过若干中间

环节(如批发商、零售商、经销商或代理商),把商品销售给用户。

91、中间商: 是指处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

间,参与商品交换促进买卖行为发生和实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和个人。92、经销商:是指从事商品流通业务并拥有

商品所有权的中间商。包括批发商和零售商。

93、批发商:是指流通过程中不直接服务于

广大消费者,而是通过转卖实现商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转移的中间商。94、零售商:是指面向广大消费者,直接为

消费者服务的组织和个人。

95、代理商:是指接受生产者委托,从事销

售业务,但不拥有商品所有权的中间商。包括企业代理商、销售代理商、寄售商和经纪商。

96、企业代理商:是指受生产者委托,签订

销货协议,在一定区域负责代销生产企业制造的产品的中间商,生产企业按照销售额的一定比例,付给其佣金作为报酬。97、销售代理商:是指爱生产者委托全权代

销生产者全部产品的独立中间商,销售代理商替委托人代销全部产品,而且不限定在一定的地区内代销,在规定销售价格和其他销售条件方面有较大的权利。98、寄售商(代销商):是指受生产者委托进

行现货的代销业务。生产者根据协议向寄售商交付产品,销售后所得的货款扣除佣金及有关销售费用后,再支付给生产者。99、经纪商:是指专门为买卖双方提供产品

价格及一般市场情况,为交易双方洽谈销售业务的中间商,双方一旦成交,经纪商提取一定佣金,但佣金比例较低。100、促销:就是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将产品或劳务的信息传送给目标顾客,使其了解,并产生兴趣,最后促使其购买本企业产品的一系列活动。

101、广告:是指由确认的商业组织、非商业组织或个人支付费用,目的在于宣传、构想商品或服务的任何大众传播行为。102、人员推销:是指企业派出人员直接与消费者或客户接触,目的在于达到销售商品或服务以及宣传企业的促销活动。103、公共关系:是指企业为塑造、传播和维护自身的形象而利用各种传播手段与企业外部的有关公众的沟通活动,赞助、募捐、慈善、记者招待会等。

104、促销组合:是指企业把广告、公共关系、营业推广、人员推销等各种促销方式组合为一个策略系统,使企业的全部促销活动互相配合、协调一致,最大限度的发挥整体效果,从而顺利实现促销目标。105、促销组合策略就是对广告、公共关系、营业推广、人员推销等各种促销方式的选择、运用与组合搭配的策略。

5.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汇总 篇五

1、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认为是吟颂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这两部史诗描写发生于公元前12世纪的特洛亚战争,各分二十四卷,反映了氏族制度趋于瓦解,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广泛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一系列英雄形象,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艺术成就。

2、埃斯库罗斯:被誉为古希腊悲剧之父,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相传他创作了70部悲剧,留存下7部,代表作为《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他对希腊悲剧艺术做出了重大贡献,把演员从一个增加到两个,加强了对话部分,在演出技巧上也做了不少改革。其悲剧风格庄严崇高,抒情气氛浓,但情节较简单,人物性格一般没有发展。

3、《俄底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以希腊神话中关于忒拜王室的故事为题材,紧紧围绕俄底浦斯杀父娶母的预言和寻找凶手这两条线索展开。这是一部十分悲惨的剧作,主要表现的是人个意志与命运的冲突,英雄人物在面对厄运中显示了人的精神的神圣崇高。剧作结构复杂而严谨,亚里士多德认为该剧是希腊悲剧的典范。

4、阿里斯托芬:被誉为喜剧之父。他留下的完整剧本有11部,代表作为《阿卡奈人》,他的喜剧涉及当时许多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尤其关心。其喜剧手法夸张,妙趣横生,在嬉笑怒骂中表达了严肃的主题,被恩格斯称为有强烈倾向的诗人。

5、教会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盛行的正统文学,取材于《圣经》,体裁有圣经故事、对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宗教剧等,主要作者是教会僧侣,主要内容是赞美上帝的权威和歌颂圣徒的德行,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手法以梦幻、寓意和象征为主。

6、骑士文学:是西欧封建骑士制度的产物,以描写骑士爱情和冒险故事为基本内容,包括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抒情诗产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有破晓歌、牧歌、怨歌等。叙事诗又称骑士传奇,重要作品有《特里斯丹和伊瑟》等。

7、英雄史诗:分前期和后期。前期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初期,具有较浓的神魔色彩和巫术气氛,著名的有《贝奥武甫》、《埃达》等,歌颂部落英雄的光荣事迹。后期英雄史诗形成于封建国家逐渐形成的中世纪中期,中心主题是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主要作品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斑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国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8、城市文学:反映中世纪城市和新兴市民阶层思想愿望的文学,取材于现实生活,揭露封建主和僧侣的暴虐、愚昧和虚伪,赞颂市民的才智,主要创作手法是讽刺,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抒情诗和市民戏剧等。代表作有法国的《列那孤的故事》,通过动物间的斗争反映城市内部各阶层间的矛盾冲突。

9、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初欧洲一系列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总称。它以发掘、整理和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复兴古典文化为标志,并借此反对封建观念和中世纪宗教教义的束缚,建立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文艺复兴开辟了欧洲历史上的新纪元,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

10、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也是这一时期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表现在:用人权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在政治思想上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其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其平等、博爱的思想来自基督教精神,因此人文主义可以说是古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11、彼特拉克:是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的先驱,代表作《歌集》歌颂诗人的爱情,表达作者追求世俗生活的幸福观。《歌集》创造性地运用了意大利民歌的十四行诗体,使之成为欧洲诗歌中的一种新诗体,考试大祝你成功。

12、《十日谈》:是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代表作,宣扬幸福在人间的现世理想,反对禁欲主义,用冷嘲热讽的手法揭露腐败的罗马教廷。作者运用框形构,把100个故事编织起来,构成完整统一的整体,为意大利散文奠定了基础。

13、流浪汉小说:产生于16世纪中叶,它受中世纪市民文学的影响,以城市下层人物的活动为中心,以人物流浪史的形式,幽默俏皮的风格,简洁流畅的语言,广泛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小说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描写主人公的所见所闻,对欧洲近代长篇小说产生深远影响。代表作为西班牙无名氏的《小癞子》。

14、《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中一部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青年男女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争取自由幸福,不惜以生命殉情,最终使家族世仇得到和解,这是一曲爱情的赞歌,考试大祝你牛年大吉。

15、福斯塔夫:莎士比亚历史剧《亨利四世》中的人物,他是王子放浪形骸的酒友,既吹牛撒谎又幽默乐观,既无道德荣誉观念又无坏心,是一个成功的喜剧形象。作品通过描写他的生活背景,写出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是为有名的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16、巴洛克:语出意大利,原是畸形、矫饰的意思,曾用其标志16-18世纪的绘画、雕塑、建筑等方面的一种艺术风格,后借用到文学上。巴洛克文学在思想内容上具有彷徨、悲观、颓丧的特点,艺术上则刻意雕琢,追求怪谲,表现出华丽纤巧的风格,成为欧洲盛行一时的一种艺术风格。

17、《失乐园》:弥尔顿的代表作。长诗取材于《圣经》,叙述人类始祖亚当和复娃受魔鬼诱惑触犯戒规,被上帝逐出乐园的故事,诗中塑造了反叛上帝、果敢坚毅的撒旦形象,诗人在这个形象身上寄托了自己的革命激情。

18、古典主义: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由于它在理论和实践上皆效法古代希腊罗马而得名。其特征为1政治上拥护中央主权,主张国家统一,宣扬公民义务,歌颂贤明君主。2思想崇理性,强调人的行为应受理智和意志的支配,表现荣誉、责任观念战胜感情的过程。3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则,遵守三一律。

19、三一律: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规则,它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即在一时间内在一个地点发生一件事,是谓三个整一。

20、启蒙运动:18世纪全欧性的思想运动,是文艺复兴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的继续和发展,并带有明确的政治革命的性质。启蒙知识分子崇尚理性,认为要用建立在理性之上的科学文化知识去启迪人们摆脱愚味。

21、感伤主义:出现在18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末的英国。当时候英国产业革命之后,出现很多社会弊病,人们对资产阶级政权感到失望,但又无可奈何,便将许多不满与无奈投诸于艺术,由此产生一股新的文**流,由斯泰恩的小说《感伤的旅行》而得名。感伤主义文学在形式上注重心理感觉,因此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的先驱,也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源头,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22、哲理小说:法国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它以人物活动为主线,描绘社会现实,把叙事、议论、抒情、讽刺融为一体,表现作家关于政治、法律、道德、文学方面的启蒙观点,富于哲理性。代表作有伏尔泰的《老实人》等。

23、狂飙运动:18世纪70——80年代发生在德国的一场文学运动。一大群文学青年,在英法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强烈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和压抑,要求个性解放。他们崇高天才和叛逆,推崇自然和自我,提倡民族风格。他们的理论旗手是赫尔德尔,代表作品有席勒的《强盗》、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等。这一名称源于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

24、浪漫主义文学:是出现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一股文学思潮。英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一方面刺激了人的精神个性觉醒,另一方面又使人们对现实产生失望,在这个大起大落的激情时代,思想界出现傅立叶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哲学家康德、费希特等对自我的关注。在这个大背景上,出现一大批作家、诗人,他们打破了传统古典主义的束缚,着重抒发个人感受和体验,歌颂大自然,喜欢异国情调,在诗歌、小说、戏剧各领域均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代表作家有雨果、拜论、普希金等。

25、湖畔派: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诗派,包括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他们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淳朴的乡村生活,厌恶城市工业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由于他们曾经隐居远离城市的昆布兰湖区,由此人称湖畔派三诗人。

26、世纪病:出现在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一种典型形象。他们或者在拿破仑时代长大,仰慕父辈的战绩与辉煌,但王权和神气权的恢复使他们失去信仰,无所追求,在厌倦和无聊中打发日子;或者生性孤僻,内向,忧郁,与现实环境格格不入,在孤独的漂泊中消磨生命。他们都是些富有才华的人,但悲观望,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他们代表了一代青年人的精神状态。有名的有版复多布里昂笔下的勒内,缪塞笔下的阿克达夫等。

27、多余人:出现在俄国文学中的一种艺术形象。沙皇专制下的农奴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很落后,优秀的知识分子受西欧启蒙思想的影响,试图有所作为,但又找不到出路,于是苦闷、彷徨、忧郁、痛苦。他们大都富有才华,不满现状,愤世嫉俗,同时又性格脆弱,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他们有时寻找刺激,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伤害自己,有时沉溺无奈的伤感情绪中不可自拔,成为社会的多余人。著名的形象有奥涅金、毕巧林等。

28、拜伦式英雄:在拜伦的《东方叙事诗》中,出现了一批侠骨柔肠的硬汉,他们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这些大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29、自然派——19世纪俄国文学的一个派别,该派别领袖是果戈理。这一派的作家极力忠实自然即现实,抨击腐朽的农奴制度,同情小人物的悲惨生活,关注妇女的命运。在题材上多以小官员、职员、农奴等小人物为主人公。体裁以小说为主。

30、批判现实主义——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自然科学实证哲学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确立,欧洲逐渐形成一种比较冷静务实的社会心理。文学上,浪漫主义逐渐衰退,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用人道主义批判社会弊病和人性缺陷,追求细节真实性,塑造典型性格,逐渐成为作家们的主要倾向。20年代,斯丹达尔率先提出现实主义的文学纲领,后经巴尔扎克、俄国的别林斯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理论支柱。创作上各国出现一系列大作家,大作品,在19世纪成为主要的文**流。

31、小人物特指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种小人物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处于底层,生活困苦,地位卑微,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已,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那些大人物统治的牺牲者,是被剥削、被欺凌的典型形象。作家对他们寄予同情与怜悯,并通过这类形象批判沙皇专制制度。

32、宪章派文学: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发生宪章运动,其间产生战斗性的诗歌,作者有工人活动家,也有普通群众,其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反映工人的苦难生活,表达争取自由的愿望,抨击资本家的罪恶。大多采用歌谣体,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语言通俗,有名的宪章派诗人有琼斯、林顿等人。

33、奥勃洛摩夫性格:奥勃洛摩夫是俄国作家冈察洛夫代表作《奥勃洛摩夫》中的主人公。他受过良好的教育,禀赋聪慧,也有上进的要求,但贵族子弟那种长期的寄生生活方式,已使他丧失了实际生活能力,逐渐精神萎靡,思想麻木,整日睡在床上,成了一具活尸。这是俄国多余人形象的一种,人称奥勃洛摩夫性格。

34、自然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期,产生于批判现实主义之中的一种文学思潮和流派。其特点是第一,强调写真实,再现自然,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重典型化。第二,强调客观性,要求作家不介入,不作价值评判,只做解剖家。第三突出科学性即自然法则,认为人的性格、欲望、行为都受制于生物规律,尤其是遗传规律。该派的代表作家是左拉。

35、唯美主义: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一种形式主义文艺思潮,最初产生于绘画领域,后来扩展到诗歌、小说、戏剧领域。这些艺术家反对浪漫主义的情绪外露诗风,也不满现实主义的真实化倾向,明确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走进艺术的象牙之塔。代表作家有佩特,王尔德等人。

36、象征主义:从浪漫主义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文学思潮和派别,也是现代主义文学产生最早、影响最大、波及面最广的一个文学流派。在西欧的文学史上,19世纪后期的象征主义称前期象征主义,以与20世纪的象征主义相区别。象征主义重视借助外在具体事物表达内心感受,注重联想、暗示,讲究诗歌的神秘性、音乐性以及交感手法。代表诗人有兰波、魏尔伦、马拉美。

37、忤悔贵族:主要出现在19世纪俄国文学中。一般是理想的贵族知识分子,他们思想进步,有较高的精神追求。但由于腐朽、堕落的贵族生活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有意无意地就会做下一恶事,伤害了别人。当他们在特殊事件的触发下,认识到自己自私行为的恶果后,即会产生剧烈的心理变化,忏悔自己的所作所为,最终转变立场,批判本阶级的罪恶本质。

38、托尔斯泰主义: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鼓吹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39、解冻文学——一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为标题,在苏联的50年代,出现一批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家作品。在真之前,斯大林时代的文坛大都是歌颂文学,宣扬无冲突论,造成了公式化、概念化、粉饰生活、回避矛盾的状况,并且粗暴批判一些触及现实的作家作品。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第二次作代会召开,彻底纠正左的偏向,作家们开始大但地表现生活矛盾和冲突以及黑暗面。《解冻》一书结尾有你看,到解冻的时节了的句子,因此西方评论界认为解冻影射斯大林个人崇拜时代已经结束,将这股新的文**流称作解冻文学。

40、迷惘的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海明威为代表的一群作家、记者流落巴黎,他们在战争中断饱受创作,失去了理想和生活目标,找江到生命的意义,精神抑郁,心灵空虚,消极苦闷,常常在醉生梦死中消磨日子。法国作家斯泰因对海明威说:你们是迷惘的一代,于是这个名称流传于文坛。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扉页上引斯泰因之语作为题辞,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品。

41、揭发黑幕运动:20世纪初,英国出现了一种专门揭露社会黑暗,尤其是揭发名人丑事的新闻报道和小说的文学运动,称为揭发黑幕者。他们对国家政府、地方机构以及大工业集团存在的营私舞弊现象进行了揭露,并且通过宣传的影响力,迫使有关部门对存在的弊端加以改进。代表作品为辛克莱的《屠场》。

42、硬汉形象: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有拳击师、斗牛士、猎人、渔人等,他们都具有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桑提亚哥的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即是这种硬汉形象的精神境界。

43、后期象征主义:出现于一次大战后的世界性文**流,20年代达到高潮,40年代接近尾,其创作手法延续到后来的各种写作中。它的主要特点是: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增加冥想效应。

44、表现主义:出现于世纪初的现代主义流派,它涉及绘画、音乐、诗歌小说戏剧电影等各个领域。该流派强调要突破事物的外在表象,表现内在世界,用表现取代再现,注重抽象化,变形,在戏剧中运用面具,注重的真幻错杂,使用象征和荒诞的手法。代表作有卡夫卡奥尼尔等。

45、意识流小说:于20世纪初兴起于四方影响及世界的一个文学流派。它一般着重表现人物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为主要特征。代表作家有乔伊斯、伍尔芙、普鲁斯特、福克纳等。40年代后,纯粹的意识流小说已不复存在,但其写作技巧已渗透进后来的各种创作中。

46、超现实主义:一次大战后兴起于法国的一个文学艺术流派。由达达主义发展而来。它由一批年轻人组成,进行超现实试验,反对逻辑理性的思维活动,推崇潜意识和梦幻,探索纯粹的无意识的精神活动。1924年,代表诗人布勒东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系统阐述其宗旨和理论观点,宣布超现实主义运动正式诞生。

47、未来主义:20世纪初叶出现在欧洲的一个文学艺术流派。它兴起于意大利。波及欧洲各国。其宗旨是同旧的文化传统决裂,在内容和形式上追求彻底的革新。力求表现未来的世界和人,把文学变成现代生活的动力学,描写运动中的物和人,如旋转的机器、奔驰的汽车、翱翔的飞机、赛跑的运动员,赞美运动感、力感,显示一种立体风格。在形式上喜欢运用自由不羁的字句,打破规范,还经常搞文字游戏和图案拼贴、组合等。代表诗人有马里内蒂、马雅可夫斯基等。

48、意象派:象征主义的一个变种,以英国的庞德为代表。意象派诗歌重在表现诗人的直观形象,清晰、精确、浓缩、具体,不宣泄感情,不宣讲道理,一切通过意象来暗示。与象征主义的区别在于:象征主义重飘忽的音乐性,意象派则近坚实的雕塑性;象征主义常用隐晦的象征或神秘的梦幻暗示某种心理状态,意象派则用鲜明、质感、凝炼的意象来与诗人的情思融为一体。意象派受中国古典诗词和日本俳句的影响。

49、存在主义文学:20世纪30年代风行于法国的一个文学流派。它深受存在主义的荒谬与痛苦、人的被异化,不拘一格地运用表现手法、传统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各种技巧,体裁是小说与戏剧。代表作家有萨特、加缪等人。

50、荒诞派戏剧: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反传统戏剧流派。荒诞派戏剧家提倡纯粹戏剧性、通过直喻把握世界,他们放弃了形象塑造与戏剧冲突,运用支离破碎的舞台直观场景、奇特怪异的道具、颠三倒四的对话、混乱不堪的思维,表现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达到一种抽象的荒诞效果。代表作家有尤奈斯库、贝克特等人。

51、新小说: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新小说派的作家认为世界是荒诞的、虚无的和不真实的,那种虚构情节、编造故事、塑造人物的传统小说是对读者的愚弄与欺骗,小说以描写人物性格和感情为主的时代已经过去,传统小说无法表达现代人复杂多变的内心生活。他们主张作家毅然决然地站在物之外,原封不动地照搬荒诞世界里的存在,不赋予它任何意义和感情色彩。他们在小说中拼贴的碎片,以物代人,创立纯粹的写物风格。代表作家有罗布——格里耶、西蒙等人。

52、黑色幽默:20世纪60年代流行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所谓黑色幽默,实际上就是用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黑色指可怕而又滑稽的客观现实世界,幽默指的是有目的有意志的个性对这种现实所采取的嘲讽态度。黑色在英语中常常有阴暗、神秘、死亡的色彩,在幽默上加进黑色,就成为一种展现绝望的幽默。黑色幽默小说中出现的是反英雄的人物、反小说的叙事方式,整体上具有寓言性。代表作家有海勒、冯尼格特、品钦等人。

53、魔幻现实主义:20世纪中期风行于拉丁美洲的一种小说流派。它主要通过魔法所产生的幻景来表达生活现实。用魔幻的东西将现实隐去,展现给读者的是一个循环往复的、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相混合、主客观事物的空间失去界限的世界,以此表达拉丁美洲独特的历史现实。小说融进了许多该大陆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习俗,极富民族特色,成为拉丁美洲的一道文学风景。代表作家为马尔克斯、鲁尔福等人。

54、境遇剧:萨特对自己戏剧的称谓。其剧作不按传统戏剧的原则处理环境与人物的关系,而是给人物提供一定的环境,强调人物在环境中选择自己的行动,造就自己的本质,表现自己的性格和命运。这种剧实际上是在演绎萨特自己的存在先于本质、他人即地狱、自由选择等存在主义哲学观点。这些剧曾在上演时造成轰动效应。

55、垮掉的一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风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该流派的作家都是性格粗犷豪放、落拓不羁的男女青年,他们生活简单、不修边幅,喜穿奇装异服,厌弃工作和学业,拒绝承担任何社会义务,以浪迹天涯为乐,蔑视社会的法纪秩序,反对一切世俗陈规和垄断资本统治,抵制对外侵略和种族隔离,讨厌机器文明,他们永远寻求新的刺激,寻求绝对自由,纵欲、吸毒、沉沦,以此向体面的传统价值标准进行挑战,因此被称作垮掉的一代。代表作家有金斯堡及其作品《嚎叫》。

56、《伪经》:是借用《借约》中的人名、篇名所写的模拟之作。其中收录了写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但未收人《旧约》和《次经》的著作。

57、《次经》:共15卷,收进了许多希伯来人亡国后的小说、哲理诗集和宗教诗文,这些作品从未由入正典《旧约》。

58、《死海古卷》:是希伯来人留下的最后一批经典,于1947年在死海西北岸的山洞里被发现。内容除《以斯贴记》外,包括了全部的《旧约》和《次经》《伪经》的部分篇章的古朴本,还有犹太教社团的法规、讲道材料和各种文抄等。大约编写于前2世纪中叶到公元1世纪。

59、悬诗:阿拉伯早期诗歌的代表,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阿拉伯人每年要到麦加朝觐天房,朝觐前,在麦加附进进行集中活动,并举行赛诗会,诗人朗诵自己的作品,获胜的诗用金水抄写在麻布上,挂到古庙的墙上,宛如一串明珠挂在脖子上,人们称之为悬诗。

60、俳句:日本民族创造的一种最短小的诗歌体裁。由5、7、5的3句式共17个音组成。俳句一般表现人对事物的瞬间印象,含蓄、凝炼,追求一种淡雅、静寂和隽秀的意境。俳句的代表作家是松尾巴蕉,有俳圣之称。

61、柔巴依:意为四行诗,波斯传统诗体,第一二行押韵,类似中国的四言绝句。主要探讨自然、人生、社会、宗教等问题,抨击了社会上的腐败现象,谴责权贵和上层宗教人士。

62、白桦派:日本近代文学中的一个创作流派,由同人刊物《白桦》而得名。这些作家追求个性解放,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意志,在创作技巧上有许多革新。主要作家有志贺直哉等。

63、自然主义:20世纪初日本文学中一个重要流派。在艺术上主张作家要排除一切目的和理想,如实地表现自我,描写自然,冷静、客观地描写事物,要求作家自我忏悔和自我暴露。代表作家有田山花袋、岛崎藤村等。

64、旅美派:又称叙美派,产生于20世纪初的阿拉伯地区的文学流派,由旅居美洲的阿拉伯作家组成。代表作家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

65、埃及现代派:第一世界大战后在埃及形成的文学流派,后扩大到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等国家,该派流的代表作家为著名的塔哈﹒侯赛因。

66、战后派:在日本,相对于老作家,战后登上文坛的第一批新作家被称作战后派,该派以1964年创刊的《近代文学》杂志为中心,以尊重个性、艺术至上为基本精神,提倡文学独立于政治之外,主张作家不受政治党派和理论束缚。有名作家有三岛由纪夫、安部公房等。

67、第三新人:日本50年代后,经济开始复苏,文学发生新的转变,出现第三新人流派。他们以纤细的感觉和小市民的意识取代了战后派雄心勃勃的风格,嫌恶政治性的意识形态,重视日常感觉,与私小说一脉相承。

6.公证与律师制度名词解释汇总 篇六

公证:是指国家公证机构依法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进行证明的活动。

公证法:是进行公证活动所适用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即有实体法的内容,也有程序法的内容。

公证员:是国家法律工作者,是具有公证员资格及公证执业证,被公证处聘任,在公证处专门行使国家证明权的法律专业人员。

公证处:是法律服务机构,归司法行政机关管理的同时又有其行业管理。

公证员协会:是指依法登记成立的,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公证行业自律性的群众组织。

回避:是指某个或者某几个公证人员不参与与自己和亲属有厉害关系或其他关系的公证,以防止因执法不公,而损害他人或公共利益。

公证管辖:是指公证机构之间办理公证事务的分工和权限。

公证的地域管辖:是按照一定的地域划分公证处之间办理公证事务的权限,即各公证处在以地域为标准划分公证事务的权限上的分工。

协商管辖:是指申请办理同一公证事项的若干当事人,在两个以上公证处都有管辖权的情况下,可协商议定由其中一个公证处管辖;或者若干当事人协商不成时,享有管辖的各个公证处之间互相协商议定,由其中一个公证处管辖,该公证处应此而行使管辖权。

指定管辖:是指由司法行政机关决定某一公证事项由某一公证处管辖。

确定管辖:是指法律规定,由省级司法行政机关确定的直辖市、省辖市公证处与该市所辖区、县公证处之间的管辖权限划分。

特定管辖:是指依照国际管理和国际条约、双边协议以及国内法律规定,对特定地域或特殊情况下的公证事项,由公证处以外的特定机关、组织或公民代行使国家公证权,代行使公证职能的管辖。

公证程序:是公证机构和公证当事人依照法律、法规实施公证行为、办理公证事项时必须遵守的步骤。

公证申请:是指申请人向公证处提出办理公证事项的行为。

公证受理:是指公证处接受申请人的公证事项申请,并同意给予办理的行为。

公证审查:是对神情公正的当事人的资格,神情公正的民事关系、民事行为和其他事实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审定、核实过程。

公证出证:是指公证处对当事人申办的公证事项,经过审核后,认为符合条件的,依法制作并出具公证书的活动。

公证期限:是指公证机构办理公证事项从受理到出具公证书期间的法定时间限制。

终止公证:是指公证申请受理后,在办理公证的过程中,由于出现法定事由致使公证事项不能办理,或继续办理已无意义时,而作出决定停止公证程序。

拒绝公证:是指申公证请受理后,在办证过程中,发现证明事项不真实、不合法,或者其他违反法律的事由,而拒绝办理公证的行为。

公证费用:是指公证申请受理后,在办理公证事务时,按照规定标准,由公证处向当事人收取的费用。

公证特别程序:是指国家公证机构在办理某些特殊类别的公证事项时,依法所适用的程序

招标授权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招标方的申请,依据法定程序,确认招标投标各项主体资格及整个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的证明活动。

拍卖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拍卖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证明其拍卖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的证明活动。

开奖公证:是指公正机构根据有奖活动主办单位的申请,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摇奖、抽奖、评奖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遗嘱公证:是指公正机构对遗嘱人设立遗嘱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依法证明的活动。

提存公证:是指公正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对债务人为债权人利益而交付的债之标的物,进行保管,待法定条件出现时交付给债权人的证明活动。

公证调解:是指公正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针对经过公证证明的事项,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对当事人双方进行调整的活动。

公证复议:是指公证处的本级司法行政机关或司法行政机关的上一级机关,依据当事人的申请,按照法定的程序,对公证处或司法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公证活动决定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进行审查,作出复议决定的活动。

公证申诉:是指申请公证的当事人,对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书和有关公证的决定不服,向司法行政机关提请复核,并由受理机构作出决定的活动。

公证的效力:是指公证证明在法律上所起的效用和约束力。

公证的法律责任:是指因公证机构的过错致使公正文书及相应经济损失的责任,公证机构依据过错的程度,承担向当事人退赔公证费及相应经济损失的责任。

公证投诉制度:是指公证行业规定的,公证当事人认为公证处或公证人员有违法乱纪的行为,或者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抑或认为公证处出具错证、假证的,依法向公证机构或司法行政机关反映,并提出依法处理的要求,公正机构应依法处理的制度。

法律行为公证:是指国家公正机构依法证明当事人有关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

涉外公证,是指公正机构对含有涉外因素的公证事项,依法证明其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

律师:是指经国家考核授予资格并准予执业的,接受当事人的委托或经人民法院指定,进行诉讼、非诉讼及其他法律事务,义维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为其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员。

律师制度:是指国家法律制度的有关律师的性质、律师的任务与业务范围、律师的资格与执业、律师的工作机构与内容等的规范体系。

律师的任务:是指由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的,通过律师执行职务所要达到的目的。

律师资格:是指从事律师职业应当具备的一项重要条件。

律师执业:是指依法以律师名义从事法律服务,并受国家法律及律师行业规范约束和保护的职务活动。

国资律师事务所:原称国办律师事务所,是指该机构的人员编制属于国家司法事业编制,由国家核拨经费,选调人员并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律师机构。

合作制律师事务所:是指不占国家编制,不要国家经费,由合作人共同集资,自愿组合,共同参与,以该律师事务所的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报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设立的律师执业机构。

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是指由合伙律师自愿组合,不占国家编制,不要国家经费,自筹资金,自负盈亏,合伙人对律师事务所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核连带责任,由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设立的一种律师执业机构。

律师协会:是社会团体法人,是律师的自律性组织。

中华律师协会:简称全国律协,是由律师组成的全国性群众社会团体,受司法部的指导和监督。

律师的权利:是指法律赋予当事人授予律师在依法执业时所具有的一定权利。

律师的义务:是指律师在执业活动中依法应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范围和限度。

律师职业道德:是指从事律师职业的人在执行职务、履行职责时所应各守的道德标准。

律师执业纪律:是指从事律师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标准。

律师的法律责任:是指律师或律师事务所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因违反法定义务、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总称。

律师的行政法律责任:是指司法行政机关中的律师管理部门和律师协会对于律师或律师事务所违反法律和有关律师管理的法规、规章以及职业范围的行为所给予的行政处分。

律师的民事法律责任:是指律师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因自己的故意或过失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而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律师的刑事法律责任:是指律师在执业活动中,因其行为触犯了刑法的有关规定二应当受到的刑事制裁。

刑事诉讼中的辩护:基本含义有二:其一是指诉讼行为,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辩护人根据事实和法律反驳控诉,提出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诉讼行为。其二是指诉讼职能,即控诉职能、审判职能共同构成刑事诉讼三大基本职能的辩护职能。

刑事诉讼中的律师代理:是指律师接受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为被代理人提供法律帮助,以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国家法律正确实施的活动。自诉案件的律师代理:是指律师接受自诉案件自诉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进行的诉讼活动。

公诉案件的律师代理:是指律师接受公诉案件被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委托担任被害人的代理人,为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律师代理:是指律师接受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担任诉讼代理人,为维护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律师的民事诉讼代理: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律师为了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正当代理权限的范围内,代理被代理人进行诉讼活动的行为。

一般代理:又称一般权限代理,它是与特别授权代理相对而言的。一般代理就是无需对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明确表态和决策的代理。

特别代理:是指通过委托人的特别授权,律师有权对案件实体问题的重大诉讼行为,直接作出决定性的明确表态的诉讼代理。

转托代理:是代理人接受委托后,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和某种特殊条件下,为了切实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将一部或全部的代理权转委托其他律师代理的诉讼行为。

律师代理行政诉讼:是指律师接受行政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在委托的权限范围内参加行政诉讼,维护合法权益的活动。

法律顾问:一是指法律咨询帮助性的专业工作,即某种业务活动;另一是指为聘方提供法律帮助的专业人员,即某种特殊身份。

律师担任企业法律顾问:是指律师事务所接受企业的聘请,指派律师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方式和工作范围,运用律师拥有的法律知识和工作技巧,为聘请企业提供综合性的法律服务。

非诉讼法律事务:是指无争议的法律事务,或者是已经发生纠纷,但不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的法律事务。

律师见证:是指律师接受当事人的委托,以律师事务所的名义,依法对其亲眼所见的法律事实或法律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的一种业务活动。

资信调查:是指对外来客户的资金能力、商业信誉所进行的调查。

法律咨询:是指律师就当事人提出的法律问题,给予解答、作出说明、提供建议以及提供解决方案的一种业务活动。

代书:是律师根据委托人提供的事实和证据,以委托人的名义,依据法律代替委托人书写诉讼文书和其他法律事务文书的一项业务活动。

涉外律师实务:是指具有涉外因素的律师业务。

法律援助:通常是指国家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予以减免费用提供法律帮助,以保障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制度。

简答题:

公证与认证的区别 没有公证,便没有认证;没有认证,公证则无法在国外发生法律效力。公证是认证的前提和基础,认证是对公证的证实和鉴别。

公证与鉴证的区别第一 行为的主体不同。公证行为的主体是国家公证机构;鉴证行为的主体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第二 两者的作用不同。公证仅能证明经济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鉴证还有促进经济合同履行的作用。第三 两者针对的对象不同。鉴证的对象只有经济合同;公证的对象是指一切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或事实。第四 法律根据不同,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

公证与签证的区别公证与签证,作为两种不同范畴的业务活动,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然而,本国人或者外国人办理入境手续时,需要通过公证文书证明其身份时,则应由公正机构作出公证文书,再由有关机关办理护照。

公证与一般证明的区别1.两种文书的法律地位不同。对一般证明必须经过审查,辨别其真伪,才可确定其效力;而对公证证明,只要找不到足以推翻其证明的相反证据,就应当确认其效力。所以,公证文书的证明效力要高于一般证明文书的效力,这是显而易见的。2.两种文书被社会认可的范围和程度不同。公证作为一种特定的证明文书,不仅在国内形成了法律制度,而且也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接受。一般证明文书,不具有公证证明效力的程度。凡是一般证明,无论时个人的还是官方的,都不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和接受。这充分说明了一般证明文书不具有公证文书被普遍适用的特征。

公正机构的任务1.依法证明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与合法性是公正机构的首要任务2.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保护公民身份上。财产上的权利与合法权益,是公证机构的根本任务。3.教育公民自觉的遵守法律,维护社会主义法制,是公正机构的又一重要任务。

公证机构性质1.公正机构是法定的国家证明机构,公证制度是法定的国家证明制度,是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2.公正机构是提供法律服务的中介机构3.公证机构是具有保证性和预防性的证明机构,公证制度是有保证性和预防性的证明制度

公证活动的原则1.客观事实原则第一 审查当事人办理公证的愿望是否确系本人真实意志的表示。第二 申请公证的当事人,必须如实地向公证机构陈述需要证明公证的事实、依据和理由,以及证明的具体要求和证明后要表达的目的。第三 公证员办理公证时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第四 公证员必须客观、全民地收集证据。2.合法原则第一 审查申请公证的当事人是否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第二 审查申请公证的事项是否合法。第三 审查申请公证的事项是否合情合理。3.公证机构独立办理公证的原则4.自愿公证与法定公证相结合的原则5.不得随意拒绝公证的原则6.公证员亲自办理公证事务的原则7.回避原则第一 公证员应回避办理本人及其近亲属的公证事项第二 公证员应回避办理与本人有厉害关系的公证事务第三 公证员应回避办理本人与当事人有其他关系的公证事务8.保密原则9.便民原则10.使用本国和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原则 公证管辖的原则第一 便于当事人就近申请原则。第二 便于公正机构受理公证原则。第三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论述公证管辖

一、地域管辖1.由申请人所住地的公证处管辖2.由法律行为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处管辖3.涉及财产转移的公证事项,由申请人住所地或者主要财产所在地的公证处管辖4.涉及不动产的公证事项,由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处管辖5.凡申请办理遗嘱、委托、赠与、声明公证,涉及不动产转移内容的,可由法律发生地的公证处管辖6.收养公证由收养人或被收养人住所地的公证处管辖7.涉外及涉港澳台地区的收养公证由被受益人住所地的公证处管辖

二、协商管辖1.当事人协商管辖2.公证处协商管辖

三、指定管辖

四、确定管辖

五、特定管辖1.使、领馆管辖2.按照国际惯例由特定机关或特定人员出具证明 商检机构证明 卫生管理机构证明 商标管理机构证明 特定情况下有关公职人员的证明

公证申请人条件1.申请人应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2.申请人与申请公证的事项必须有法律上的厉害关系,申请人以自己的名义提出申请公证,其目的在于经过公证,保护自己依法应享有的民事、经济上的权利。3.申请人必须能够承担因公证而发生的义务和责任,如举证、交纳公证费、正确使用公证书等义务。

不能由代理人代理申请公证的事项申办遗嘱、遗赠扶养协议,赠与、认领亲子、收养、解除收养、委托、声明、生存及其他与申请人人身有密切关系的公证事项,必须由申办人亲自申办,不能委托代理人代理。

受理公证应该符合的条件1.申请人同申请的事项有厉害关系。2.申请公证的当事人、厉害关系人之间对申请公证的事项无争议。3.申请公证的事项属于公证处的业务范围。4.申请公证的事项属于该公证处管辖。

公证审查的重点内容 1.当事人的人数、身份、资格和民事行为能力。2.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和相应的权利。3.需要公证的行为、事实或文书的内容是否真实、合法。4.需要公证的内容5.审查当事人提供的证明材料是否真实、充分。

出具公证书的条件

(一)法律行为公证的出证条件1.当事人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行为的内容和形式不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二)有法律意义的事实或文书公证的出证条件1.有法律意义的事实或文书对公证当事人具有法律上的厉害关系2.事实或文书真实无误3事实或文书的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

拒绝公证的法定原因1.行为、事实和文书不真实、不合法2.当事人身份不属实,不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3.代理人无代理资格,如授权委托书4.当事人妨碍公证查证工作正常进行,如弄虚作假、提供伪证或阻绕、妨碍公证查证工作

公证特别程序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有:招标投保、拍卖、开奖、遗嘱、提存和公证后的提存等事项的公证。

招标投保、拍卖、开奖活动公证的特征1.招标投保、拍卖、开奖活动通常多申请公证处到场公证。2.具有公开性和竞争性。3.一次性完成。该活动不能重新进行。

遗嘱公证的办理1.遗嘱人应当亲自申办公证。2.应当由两名公证人员共同办理,并由其中一名公证人员在公证书上署名。3.公证机构必须为当事人保守遗嘱秘密。4.遗嘱公证卷宗应当列为密卷单独保存,不能对外借阅。

公证员的权利1.调查权2.依法独立办理公证事务的权利3.审查当事人的身份及其证件的权利4.勘验权5.检验权6.查询有关档案、资料和资产的权利7.委托调查的权利8.拒绝和终结公证的权利9.司法建议权10.其他权利

公证员的义务1.依法定程序办证的义务2.回避的义务3.各守职业道德的义务4.保守秘密的义务5.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义务6.不得私自办证的义务7.不得私自收费的义务8.必须办理注册的义务9.出具错证负有赔偿责任的义务

公证人员的职业道德内容1.坚持政治方向和远大的奋斗目标2.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3.勤奋好学的作风与苦干实干的精神4.忠于事实忠于法律制度5.主持公道,伸张正义。6.忠于职守,严守秘密7.率先垂范,严以律己8.清正廉洁,一尘不染9.勇于同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

公证人员的职业道德纪律的内容1.公证人员不得扭曲事实,曲解法律,伪造证据。2.公证人员不得制造伪证、错证和假证。3.公证人员不得贪污、受贿。4.公证人员不得泄漏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5.公证人员不得直接或间接经商办企业。6.公证人员不得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7.公证人员办理涉外公证必须遵守《涉外人员守则》的有关规定

公证的法律责任构成 第一 必须有公证人员的过错行为。第二 公证人员的过错属违法行为。第三 有当事人损害后果的发生。第四 公证人员的过错与当事人的损害后果有必然联系。

公证的法律责任承担原则1.公正机构对外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则2.公证人员个人对内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则3.公正机构与当事人共同承担的原则。

律师的任务我国律师的任务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第一 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律师的直接任务。第二 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是律师执行任务的根本目的。

律师的业务范围1.接受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聘请,担任律师顾问。2.接受民事事件、行政案件当事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3.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聘请,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取保候审;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者人民法院的指定,担任辩护人;接受自诉案件自诉人、公诉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4.代理各种诉讼案件的申诉。5.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参加调解和仲裁活动。6.接受非诉讼法律事务当事人的委托,提供法律服务。7.解答法律咨询,代书诉讼文书和有关法律事务的其他文书。

不予颁发律师执业证书情形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2.受过刑事处罚的(过失犯罪除外)3.被开除公职或者吊销律师职业证书的

律师执业的法律限制1.律师不得跨所执业2.律师可以跨地区执业3.国家机关的现职工作人员不得兼任执业律师4.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以律师名义执业,不得为牟取经济利益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

律师事务所的设立条件第一 有自己的名称、住所核章程。第二 有10万元以上的人民币资产。第三 有三名以上律师。事务所主任需要有两年以上的专职律师经历。

律师事务所主要任务1.组织律师进行政治学习,保证律师工作的正确方向。2.组织律师学习业务知识,交流工作经验,提高业务水平。

国资律师事务所主要特征1.国资律师事务所是国家事业法人单位,包括一次性投入开办资产、不核定编制、核定编制并核发经费等形式。2.国资律师事务所以其全部资产对外承担责任。

合作制律师事务所主要特征1.性质上属于民办事由法人组织。2.组织上由律师自愿组合,不占国家编制。3.经济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事务所的财产属于合作律师共同所有。4.分配上实行效益浮动工资制,体现按劳分配原则。5.管理上实行通过合作人会议民主管理和主任负责制。

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主要特征1.性质上属于合伙组织。2.在管理上更加灵活。3.财产属合伙人共有,合伙人对利润可以分红。4.合伙人对律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和连带责任。

律师收费原则1.统一收费的原则2.按标准收费的原则3.协商收费原则

司法行政机关对律师的管理1.授予律师资格2.核发律师执业资格证书3.评审律师专业职称4.负责律师执业证书的注册工作5.对律师的惩罚(警告、停止执业、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律师执业证书)

司法行政机关的律师机构的管理1.核发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2.审批律师事务所的变更和解散3.审查律师事务所的年检报告4.对律师事务所处罚5.审判律师事务所与国外律师事务所之间的协作协议

律师执业的原则 1.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2.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的原则3.依法执业受法律保护的原则4.保密原则

律师的权利的内容1.律师依法实施一定行为的可能性和限度2.律师依法可以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范围3.律师权益受到侵犯时请求有关机关保护的可能性

律师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1.执业律师的人身权2.律师的调查取证权3.查阅案卷权4.同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员会见和通信的权利5.适时得到人民法院开庭通知的权利6.出席法庭、参与诉讼的权利7.代行上诉权8.拒绝辩护、代理权

律师主要承担的义务1.保守秘密的义务2.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的义务3.不得私自接受委托,收取费用和财物的义务4.不得违反规定会见法官、检察官、仲裁员的义务5.不得向有关工作人员请客送礼、行贿或者指使、诱导当事人行贿的义务6.不得提供虚假证据、隐瞒事实或者威胁、利诱他人提供虚假证据、隐瞒事实以及妨碍对方当事人合法取证的义务7.不得扰乱法庭、仲裁庭秩序,不得干扰诉讼、仲裁活动的正常进行的义务8.曾担任法官、检察官的律师,离任后两年内不得担任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人的义务

对律师事务所违法执业给予的行政处分1.责令整改2.没收违法所得3.停业整顿4.吊销执业证书

律师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条件 第一 律师必须有实施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第二 律师在主观上存在过错。第三 律师的行为给当事人造成经济损害,而律师的行为与当事人经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联系。第四 律师的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第五 律师的损害行为必须是发生在律师执行职务过程中。

律师在执业中可能构成的犯罪的种类1.泄漏国家机密罪2.行贿罪3.介绍贿赂罪4.毁灭、伪造证据罪5.故意或过失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辩护人的范围1.律师2.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

律师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律师依法进行辩护,不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意志约束。其次,律师依法进行辩护,不受公诉人的意志约束。再次,律师依法进行辩护,不受审判人员的意志约束。

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1.弥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能力的不足,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2.协助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全面查明案件,正确判断证据,准确适用法律,公证处理案件。

侦察阶段律师的法律帮助内容1.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2.代理犯罪嫌疑人提出申诉和控诉3.为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

辩护律师在起诉阶段的工作1.查阅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2.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3.调查4.提出辩护意见5.代理犯罪嫌疑人提出申诉

辩护律师出庭前的准备工作1.审阅起诉书和本案指控犯罪的材料2.会见在押被告人 3.调查核实证据4.作好开庭准备,撰写辩护材料5.辩护词

律师的民事诉讼代理特征 1.代理人与被代理人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2.必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3.必须在代理人的授权范围内进行诉讼活动4.律师合法代理的一切法律后果均由被代理人承担5.律师的民事诉讼代理与刑事诉讼辩护是有原则区别的

律师民事诉讼代理的意义1.由律师代理民事诉讼是被代理人的迫切愿望2.律师代理民事诉讼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3.律师担任民事诉讼代理有利于人民法院正确处理案件

律师民事诉讼代理与刑事诉讼辩护的区别第一 参加诉讼的资格和地位不同。刑事诉讼辩护活动是以自己名义进行的,是相对独立的诉讼主体,有独立的诉讼地位。律师在民事诉讼中,不是以个人的名义进行诉讼而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诉讼,因而不是独立的诉讼主体,没有独立的诉讼地位。第二 在诉讼活动中的依据和范围不同。律师在刑事辩护中,完全依据事实和法律履行庄严的辩护职责,不存在被告人赋予辩护权限的范围问题;而律师在民事诉讼代理中,完全按照被代理人赋予的权限范围而进行活动,如果有超越权限范围的行为则是非法的和无效的。第三 应负的法律责任不同。在刑事辩护中,律师的一切行为应由自己负责,而不能由被告人负责;而在民事诉讼中,律师的一切行为都是遵照被代理人的意愿,为实现被代理人的权利和义务而进行的活动,因此,律师凡是在代理权限内所为的一切诉讼行为,所引起的法律后果都应由被代理人承担。

律师在民事诉讼中的代理被代理人的范围1.当事人2.第三人3.共同诉讼人4.诉讼代表人5.法定代理人6.法定代表人7.其他组织的代表人

代理权限的终结 其一,律师代理人因故辞去代理,委托人因故撤销律师代理,从而解除委托代理关系。其二,在诉讼过程中,因律师丧失了诉讼行为能力或死亡而终结代理权限。其三,律师在民事诉讼中,凡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代理权限便告终结: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被告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应当担任义务的人;一方当事人死亡,终止诉讼满六个月没有继承人参加诉讼;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

提出撤销或变更一审裁判的依据1.一审裁判认定事实上的错误2.一审裁判在适用法律上的错误3.一审裁判在违背法定程序上的错误

法律顾问的特征1.独立的法律地位2.平等的法律关系3.服务内容的广泛

律师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的意义第一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直接的法律服务。第二 避免和及时解决各种纠纷,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第三 可以防止和减少诉讼的形成,减轻司法机关的压力。第四 律师办理非诉讼法律事务,有利于各种社会关系的正常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7.工商管理名词解释汇总 篇七

本文试图讨论两个问题:管理会计理论在决定会计实务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即这种作用是一个规范性或描述性的指导, 还是一种基于对管理实务现象的解释;当前管理会计在实务中运用广泛, 却在理论研究发展速度上缓于财务会计理论的原因。

针对第一个问题, Watts and Zimmerman (1979) 在《会计评论》上发表了《会计理论的供给和需求:市场解释》 (The demand for and supply of accounting theory A market for excuses, 下称《解释》) , 首次提出为什么绝大多数会计理论都是规范性的和为什么没有单一的可广泛接受的会计理论, 并给出了他们对此问题的解释。他们认为, 会计准则制定具有经济后果性质, 不同的利益团体需要不同的理论以支持对其有利的准则, 这种需求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理论的供给。进而,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会计理论市场”的经济学模型, 用以解释会计理论的发展。上述解释揭示了规范观下的理论需求, 存在一个重要的基础是, 理论将作为一种具有经济后果的利益安排的“支持借口”, 这种观点认为, 理论是用以支持事先形成的概念的, 而非对现存实务的解释。然而这种解释显著地偏向于财务会计理论, 却忽略了一个重要命题, 即会计理论包含了指导对外信息披露的财务会计理论和指导对内决策控制信息的管理会计理论。因此有必要讨论, 规范观下的管理会计理论, 是否对实务指导也具有“支持借口”的属性?而这种属性则建立在理论产生后所影响的实务工作将具有经济后果, 并且这一经济后果将以不同形式影响不同的利益团体, 从而将促使不同利益团体需要不同的理论观点以支持。当然, 对管理会计理论性质的讨论, 更重要的是希望构建一个“解释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当前现状和未来发展”的理论 (解释理论的理论) , 从而解释为何当前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呈现出远逊于财务会计的趋势。本文将对Watts and Zimmerman在《解释》中所提出的供需模型进行补充和完善, 在原文中作者只讨论了财务会计理论的供给和需求, 文章将补充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具体讨论, 同时进一步将价格与成本机制引入模型中, 从而形成一个对理论市场的经济学模型解释。

二、管理会计理论的需求

需求方面, 首要讨论的是管理会计理论能否满足企业的“辩解需求”, 而这取决于理论是否有经济后果及经济后果是否影响了不同群体的利益, 本文将从外部市场和内部市场进行分别讨论。其次将讨论管理会计特有的“竞争需求”。同时对《解释》一文中的教学需求和信息需求做简要分析。

(一) 辩解需求———外部市场与内部市场的讨论

(1) 外部市场。

管理会计理论并不指导监管机构的准则制定、外部审计师审计、企业对外信息披露, 因此在外部资本市场上管理会计理论并未直接通过某种制度对不同利益团体的利益分配进行安排。而管理会计主要通过为企业提供如何获取、运用与企业内部决策和控制相关的战略、成本、绩效、预算信息, 最终使企业的商品或服务在商品市场上通过价格、成本、销售量获得优势, 但这并不意味着管理理论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依据影响了利益分配, 而是市场竞争驱动下企业作为个体的自我优化。因此, 在外部市场 (包括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 中, 管理会计理论本身并不讨论具体制度安排, 以产生对不同利益团体的实质经济后果。管理会计准则与财务会计准则不同。财务会计准则是一种政府享有制定权, 以降低交易费用和外部性的制度安排, 具有强制性、广泛性和经济后果性等主要特点。而管理会计准则, 则是由管理会计职业组织发布的管理会计公告或指南, 旨在通过建立起一整套为人们所共同理解的概念与方法体系, 来指导、协调管理会计的实务, 不同于财务会计准则, 不具有强制性、广泛性、经济后果性的特点, 直接后果是企业在外部市场中对管理会计准则的游说和重视远不如财务会计准则, 或者可以认为几近没有。

(2) 内部市场。

管理会计对于内部市场而言, 除了提供内部信息, 同时发挥着内部制度安排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决策性管理会计。除了企业外部市场中投资者与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 企业内部同样也存在着不同类型的代理关系。不同部门之间、企业与雇员之间, 都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 相应地也形成了企业内部不同的利益集团。由于企业内部的资源有限性, 需要在不同人员、部门之间进行利益分配, 以达到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然而不同人员和部门由于代理成本的存在, 使得各集团的利益不可能与企业整体利益完全一致, 对于企业内部资源分配的态度也将存在差异。

因此, 企业内的不同利益集团和企业整体的管理者都需要一个理论支撑作为其进行内部管理和资源分配行为的“辩解需求”。对于企业整体的管理者而言 (通常是企业的CEO) , 为了使其对各个部门、人员的利益与资源分配行为更加具有说服力, 降低其在管理过程中遭到的抵触和阻碍, 产生了对理论的“辩解需求”, 他们将运用理论的解释用以支持其管理行为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对于企业内各个部门, 他们总是希望自己所在的部门能获得更多可控的资源以及更多的利益, 这种利益可能体现在部门的权力授予或者财务资源的分配, 同样也产生了对理论的“辩解需求”, 将理论作为其争取和维护本部门利益的重要依据。由于企业整体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不同的利益立场, 他们所需要的理论支持也将不同, 因此形成了针对同一问题而结论完全不同的管理会计理论。针对这种内部利益游说需求的管理会计理论包括转移定价理论、预算理论、责任管理会计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转移定价理论。由于转移价格直接改变了集团企业内部的资金流向和集团内部各公司的盈利水平, 因此, 转移价格的实施, 既会影响集团企业的整体战略, 也会影响集团内部各方的业绩和利益。因此企业内部的不同子公司或部门, 都希望企业所制定的转移价格政策能更好的提高本部门绩效。对于上游部门而言, 他们通过向企业内其他部门提供原材料实现本部门产品的价值, 希望能够以更高的价格获得转移定价, 因此他们更青睐于采用以市价为基础的转移价格理论。而对于下游部门而言, 他们购买企业内上游部门的产品作为原材料以生产本部门产品, 希望能够获得更低的成本, 因此更倾向选择采用成本为基础的转移价格理论。

(3) 交易成本和企业边界对“辩解需求”的影响。

Coase (1937) 在《企业的性质》中探讨了企业规模的问题。他认为, 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应小于在公开市场上完成这笔交易所需的成本, 或者等于由另一个企业家来组织这笔交易的成本。当企业规模扩大时, 企业内部每追加一笔额外的交易, 企业内部交易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企业内部利益集团之间对资源的冲突与企业外部利益集团的竞争其实质是相同的, 在《解释》一文中他们都希望以理论支持一种对自身有利的制度安排, 并使这种制度安排确定下来, 而他们之间的博弈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交易成本和协调成本。无论在外部市场上不同利益集团通过“游说”准则制定机构, 与企业内部市场上不同利益部门“游说”内部管理层或者管理层进行内部利益协调, 都需要支付一定的交易成本, 这种成本是广义的, 可能是在“游说”过程中所耗费的精力、金钱, 也可能是因为利益部门/利益团体之间冲突时间导致的效率降低。

然而根据Coase的理论, 企业这一组织形式将比市场产生更低的交易成本, 而企业的规模也将使得内部的协调成本低于外部的协调成本, 否则企业将直接采用市场交易的形式。因此, 即便企业内部存在着不同利益部门之间的协调成本, 但将低于外部利益团体协调。由于企业的组织形势更加有效, 内部利益协调的成本低于外部市场, 使得企业内部所花费在利益协调上的成本更低, 他们愿意为“辩解需求”支付的价格也将远低于市场。换而言之, 企业内部在协调制度安排时, 无论是企业管理层还是各利益部门, 都不会为此支付比外部市场上利益团体游说监管机构更高的价格。相应, 对管理会计理论的“辩解需求”将低于企业外部对财务会计理论的“辩解需求”。

将管理会计理论的辩解需求分为外部市场分析和内部市场分析, 在外部市场不同于财务会计理论, 不存在企业对理论的辩解需求;而在内部市场则由于不同利益部门存在资源分配的冲突, 存在对理论的辩解需求。但由于企业形式将降低利益团体间的协调成本和交易成本, 企业内部对管理会计理论的辩解需求显著低于企业在外部对财务会计理论的辩解需求。

(二) 竞争需求

(1) 会计理论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及其特性。

会计理论通常以公开发表论文、发行物等形式公开, 在不考虑刊物成本和收费下载的情况下, 其成果可以被所有社会公众和企业以很低的成本获得, 具有一定程度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然而这种排他性取决于不同群体对会计理论的需求有所不同。财务会计理论, 在上述所说的辩解需求中, 由于不同的利益团体所需要的用于支持自己利益立场的理论不同, 因此一个理论可能只能满足某个或某些利益团体的需求, 而别的利益团体甚至可能持相反立场。因此财务会计理论的利益偏向性决定了其具有一定排他性, 为准公共物品的属性。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理论, 着重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而财务会计则是一种作为缓解代理成本的手段。因此管理会计理论的需求方, 必然包括企业主体的管理层, 他们希望通过管理会计理论的指导, 能够更好的进行企业经营管理, 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 管理会计理论与财务会计的产品属性也不相同, 尽管一定程度上可能满足企业内不同利益部门的辩解需求, 但将企业作为单一个体的话可以认为其作用满足了所有群体的需求, 即能够帮助所有企业改善其经营效益和管理水平, 理论一旦以公开形式呈现给公众, 公众均可从中获益, 即不具有排他性, 属于纯公共物品。

然而, 出于竞争需求的管理会计理论也可能成为纯私人物品。由于企业希望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或更优质的管理经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面向公众完全开放的理论并不能成为其独有的知识资源, 因此他们将通过内部研发调用、购买管理咨询服务、聘请学者顾问等形式, 获取一些针对企业的专门管理会计理论, 而这些理论由于其直接支付了成本并且作为独有的竞争优势, 并不会以公开形式发表这一理论, 而作为企业特有的管理经验。此时管理会计理论则属于纯私人物品, 不能通过传统的论文发表和专著呈现其研究结果。不同阶段的竞争环境不同, 决定了企业对管理会计理论的“竞争需求”也显著不同。这里将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的两个阶段划分为“弱竞争市场”和“强竞争市场”。

(2) 弱竞争市场下的“竞争需求”。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 中间经过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这个时期内, 资本主义世界总的来说社会物资缺乏, 供不应求, 企业的产品生产出来以后不愁没有销路, 是以卖方市场居主导地位。企业之间的竞争并不激烈, 企业对客观外界经济环境的分析、研究并不十分重要。因而企业与外界关系的有关问题在执行性管理会计体系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反映。该环境下的管理会计理论主要以泰罗的科学管理为基础, 旨在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 要求企业把生产经营中一切可以避免的损失和浪费尽可能缩减到最低限度, 具体体现的成果如标准成本、差异分析、预算控制。由于这一时期企业间的相互竞争不强, 企业的“竞争需求”主要体现在与自身管理经验和客观经营条件的竞争, 即如何再现有条件下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 此时的管理会计理论作为公共物品, 以学者研究的论文、发行物呈现给社会大众, 政府、高校和职业团体则作为社会大众的代理者对此进行购买和支付, 从而使得广大企业受益于这一阶段的理论成果。

(3) 强竞争市场下的“竞争需求”。

20世纪50年代以后,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并大规模应用于生产, 使生产力获得十分迅速的发展;二是资本主义企业进一步集中, 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 生产经营日趋复杂, 企业外部的市场情况瞬息万变, 竞争更加剧烈。这些新的条件和环境, 迫切要求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 要求企业内部管理更加合理化、科学化, 对外部环境具有灵活性和高度适应的能力;否则, 企业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因此, 这一时期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不仅仅是外部市场上成本、技术、市场的竞争, 也包括企业自身管理经验累积形成的独特竞争优势, 管理会计理论提供的范围更加广泛, 对于企业竞争活动的支持也更为具体, 产生了以管理咨询公司为代表的理论供应者, 企业竞争需求的满足方式则以自身购买管理咨询服务, 由管理咨询公司单独提供其特有的咨询工具、咨询模型等, 帮助企业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管理体系和战略框架。尽管这一阶段也产生了如同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价值链等创新性的管理会计理论, 但通常对于企业实际运用、满足其竞争需求缺乏实际作用, 需要进一步邀请专业管理咨询公司或者聘请管理会计学者作为顾问, 才能实际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 管理会计理论不同于财务会计理论, 由于其在外部市场上不具有利益偏向性, 在满足竞争需求时, 可能为纯公共物品, 也可能为纯私人物品。当其为纯公共物品时, 需求的支付由政府、高校、职业团体承担, 生产形式以学者撰写论文发表和公开出版物为主;当其为私人物品时, 需求的支付由企业自行购买以获得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优势, 生产形式以管理咨询公司提供专业服务为主。

(三) 教学需求和信息需求

《解释》中谈到了会计理论的教学需求和信息需求。教学需求方面, Watts and Zimmerman认为其作用主要是缓解不同的会计实务中存在不同的会计程序, 提高了教学实务的难度, 因此需要统一理论用以指导学生, 而这在对管理会计理论基本相似。而在信息需求方面, 由于管理会计并不对外进行信息披露, 因此不存在为外部信息使用者了解和预测企业会计行为的需求。

三、管理会计理论的供给

管理会计理论的供给, 一方面来源于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及职业团体的专职研究者, 另一方面则来源于管理咨询公司。本文将讨论二者对管理会计理论需求的供给方式和传递机理。同时, 文章将在《解释》一文的基础上, 引入理论成本对供给的影响。

(一) 来自专职研究人员的理论供给

如上所说, 在市场活动中存在着来自企业内部的辩解需求和来自企业外部竞争的竞争需求, 消费者 (利益团体/利益部门) 通过对管理会计理论的需求决定着会计理论的供给。一个会计研究者的声望和表达能力越强, 实务工作者和其他学者就越有可能了解他所发表的文献作品, 就有更多的学生、科研经费流向其所在的高校。研究者受到的激励是物质和非物质的, 物质的回报来源于薪酬和研究资金, 非物质的回报来源于社会地位、声誉等。而研究者的成果与现时利益相关, 能够满足当前市场上所需要的辩解需求和竞争需求, 那么实务工作者、其他学者就越有可能知道其研究成果。因此, 物质和非物质利益的驱动都将引导管理会计研究者倾向于关注当前那些企业内部如何进行利益分配以及如何提高企业自身竞争能力的现时问题。例如, 企业内部对如何评价绩效存在不同利益部门的意见分歧时, 相应的管理会计理论的争论也将产生, 不同方法的理论文章也会不断涌现。管理会计研究者经常将对实务的建议作为研究项目的重要部分。

从辩解需求来看, 这些研究成果不太可能直接成为企业内部利益部门的“解释”, 但研究者的结论会被那些利益部门所引用。研究越容易理解、可信度和说服力越高, 其“辩解”的作用就越高, 也就使得研究者的文献被引用得越多、声誉越高。

从竞争需求来看, 企业和管理咨询公司可能会寻找能够为自己利益提供辩解或提高自己竞争力专业管理技术的研究者, 通过聘请其担任顾问、独立董事、委托研究等方法, 使其研究成果能与消费者 (利益团体/利益部门) 的需求更加一致, 研究和顾问资金以及声誉效果也都流向最具有说服力和竞争力的理论方向。

(二) 来自管理咨询公司的理论供给

管理咨询公司是一个特殊的管理会计理论供给方。管理咨询公司的理论供给比专职研究人员的供给更为直接, 采用市场交易的方式。消费者 (利益团体/利益部门) 直接根据自己需求, 购买他们所需要的管理会计咨询服务, 管理咨询公司通过内部研究、聘请学者顾问、经验累积等方式生产管理会计理论, 并将理论转化为可直接使用的管理会计工具, 应用于受服务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提供的理论, 同样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的报酬, 物质方面直接通过收费形式获得, 而非物质方面则主要通过其提供理论咨询和管理咨询, 直接改善企业绩效, 从而获得市场声誉。而管理咨询公司的理论供给, 通常不会直接以公开发表物的形式提供, 主要是以私人物品的形式供给给支付价格的企业。当然, 在一定情况下, 管理咨询公司出于提高自身声誉的目的, 可能会适当以出版物形式披露出一部分理论成果, 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在业界声望, 但并不会完全披露, 否则则成为完全公共物品而丧失其咨询服务的价值。

(三) 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成本对其供给的影响

Georges (1976) 通过观察总结了理论成本与供给的问题, 他认为只要存在大量的个人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提供理论, 供给就能够回应需求。因此, Watts and Zimmerman认为, 会计理论需求的供给成本非常低, 研究人员可以以非常低的成本提供理论, 因此能满足所有的需求。然而, 上述结论对财务会计理论的研究可能适用, 但管理会计理论却并非如此。管理会计理论由于其学科的特有属性, 大量研究均需要进行实地研究、案例研究等, 这些研究并非仅仅是规范研究的直接逻辑演绎, 还需要进行大量的调研, 相应地也将耗费大量成本。本文认为理论供给的主要成本包括: (1) 学习成本。无论是学者还是管理咨询公司, 先期都需要通过理论学习积累一定的专业知识, 通过专业学位学习、阅读文献等传统知识性学习, 从而为提供理论文章奠定基础。学习成本主要是在早期投入, 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 其边际成本将不断下降, 在其理论基础成熟后, 这种学习成本将呈现出固定成本的性态, 即每发表一篇论文/出版物, 所需要的学习成本并不因此而显著提高。 (2) 时间精力成本。这主要是指研究者主观上的精力消耗和投入在研究中的时间。这一成本与研究理论的性质、规模、难易程度都有较大关系, 因此呈现出的是变动成本的性态, 即每提供一篇论文/出版物, 都将耗费一定的成本。 (3) 信息成本。这主要是指研究者为完成理论研究, 所需要获取的数据、案例、信息等。例如实证会计研究中所需要的大样本数据、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企业生产、成本信息等。信息成本主要来自于每一篇论文/出版物的需求, 当然也不排除部分数据可以产生多项理论的可能性, 根据具体情况讨论。

在此对财务会计理论和管理会计理论的供给成本进行比较, 希望从而解释二者对供给方面影响的差异。

CF=LF+LF+IF

CM=LM+LM+IM

其中, CF为财务会计理论供给成本, LF为财务会计理论学习成本, IF为财务会计理论信息成本;CM为管理会计理论供给成本, LM为管理会计理论学习成本, IM为管理会计理论信息成本。

(1) 学习成本方面。财务会计理论学习和管理会计理论学习的过程都相对类似, 以接受学历学位教育、阅读文献等为基础, 并不存在实质性的差异, 两个学科的难度总体而言基本相近, 因此可以近似认为LF=LM。时间精力成本方面。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由于大多需要深入企业实地考察, 通过大量的实地研究, 才能得出普遍性结论;而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则主要为案头工作, 研究信息也主要来自于市场公开信息, 因此并不需要实际到场考察, 因此认为LF<LM。 (2) 信息成本方面。与时间精力成本相似, 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所需要的大量数据都等非来自公开市场数据, 包括成本信息、内部成本信息等, 如果是针对某企业的研究需求, 即便容易获得信息也需要深入企业实地调研, 但样本量和普遍性有限;如果是针对同行业或所有企业的研究, 则可能面临有的企业不愿意主动披露信息的可能, 难以获得数据, 样本量也十分有限。而财务会计理论研究, 由于财务报告的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 均容易从市场上直接获得。兼之企业财务会计信息通常有公开提供的数据库, 进一步降低了研究者的信息成本。因此, 认为IF<IM。供给曲线取决于理论供给者的变动成本。因此, 由于LF<LM且IF<IM, 可以得出, 管理会计理论的供应成本高于财务会计理论。

四、会计理论需求与供给分析:经济模型的解释

通过上述分析, 得出了管理会计理论的需求和供给分析, 在此与Watts and Zimmerman在《解释》对财务会计理论的结论进行对比, 从而从一个总体的供需模型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

从需求方面, 管理会计理论的辩解需求由于为内部辩解需求, 由科斯定理可知, 需求方愿意为此支付的价格将低于满足外部辩解需求的财务会计理论。而竞争需求当前在强竞争市场下, 理论以私人物品性质提供, 不会以公开发表论文、出版物形式提供;对于财务会计理论的信息需求, 则以公共物品形式出现, 政府、高校、职业团体将为此支付。教学需求在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并无显著差别。因此, 总结而言, 财务会计理论的需求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大于管理会计理论的需求, 而是因为管理会计理论在竞争环境下为了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而并未以公开出版物的形式提供给社会大众。本文的分析将公共物品市场和私人物品市场进行划分, 在公共物品市场 (包括准公共物品市场) 财务会计理论的需求大于管理会计理论。而这一需求的差异, 主要通过支付价格体现, 即在同等价格下, 财务会计理论的需求量大于管理会计理论的需求量。而市场价格在这里可以认为基本是完全竞争环境下的价格, 即政府、高校、职业团体所提供的对于两种理论的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是同等水平的。

供给方面, 由于管理会计理论的供给成本高于财务会计理论, 因此在同等价格下, 管理会计理论的供给量将低于财务会计理论。

图中, MD为管理会计的需求曲线, FD为财务会计的需求曲线, MS为管理会计的供给曲线, FS为财务会计的需求曲线;P为市场均衡下的统一对理论供给方的价格支付。MQ为均衡条件下的管理会计理论供给量, 而FQ未均衡条件下的财务会计理论供给量。由图可以看到, 在上述需求和供给曲线既定以及市场对理论供给方价格既定的情况下, 所取得的理论供给量的均衡, MQ<FQ, 即管理会计理论的供给量小于财务会计理论的供给量。

五、结论

本文用基本的经济学供需模型, 从一个市场的角度, 首先对管理会计理论的需求方面进行了分析, 认为管理会计在市场上对于管理会计实务的作用来源于企业内部辩解的需求和强竞争市场上的竞争需求。其次, 进一步将需求分析进行细化, 纳入了理论供给方及成本分析, 将管理会计理论与财务会计理论进行比较。需求方面, 根据科斯定理, 一方面企业的内部辩解需求由于企业边界限制了交易成本和协调成本, 使得管理会计理论需求低于财务会计理论, 另一方面管理会计理论的竞争需求虽然数量很大, 即在实务工作中对管理会计存在很大的需求, 但其供给主要由管理咨询公司以私人物品服务提供, 不会以传统认为的公共物品形式, 即论文发表和出版形式提供给社会大众, 加之管理会计理论的供给成本高于财务会计理论, 使得最后的均衡模型中, 管理会计理论的供给量小于财务会计理论的供给量。从而完整地解释了文章开始所提到的, 管理会计呈现出发展逊于财务会计理论的原因和管理会计在发展中“理论冷, 实务热”的悖论。

参考文献

[1]Christopher Chapman等著:《管理会计研究 (第一卷)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Thomas Johnson, Robert S·Kaplan:《管理会计兴衰史:相关性的遗失》,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工商管理名词解释汇总 篇八

关键词:扶贫资金;资金挪用;内在因素;决策倾向;稳定分析

中图分类号: F812.4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1-0393-04

收稿日期:2013-05-1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编号:12XMZ02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藏项目(编号:12XZJA790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编号:13YJCZH15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3BAC04B03);西藏大学农牧学院青年基金。

作者简介:孙前路(1983—),男,河南开封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E-mail:tbsql@qq.com。

通信作者:刘天平,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和“三农”问题的研究。E-mail:sxpldm@163.com。贫困问题是经济发展失衡问题,这种失衡在未得到外力影响下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扶贫正是以外力打破这种均衡状态的一种有效方式。贫困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扶贫需要一个多维度的方案,至少包括教育、就业和劳动政策[1]。自中央1986年大规模开展扶贫活动以来,我国经历了1986—1993年的“农村扶贫开发计划”和1994—2000年的“国家87扶贫攻坚计划”。进入21世纪,中央先后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以改善贫困区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扶贫需要资金支持,因而扶贫资金的投放、效率和监管成为扶贫问题的重要命题。至今,国际上已有大量关于扶贫资金问题的研究。Green等利用案例和实证研究方法分析正式金融政策和非正式金融政策(包括小额信贷)在家庭企业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金融部门的政策发展方式对消除贫困的影响[2]。Qureshi等研究了小额信贷在扶贫中的作用,并证明在扶贫中小额信贷是非常有效的[3-5]。Frank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为例分析了不同家庭之间资金转移程度与家庭间收入的差异,结果发现,如果他们(各家庭)追求财富平均分配,资金转移到目标群体时必须降低标准,甚至低于他们追求的福利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证明为什么(地方)政府不愿意将扶贫资金投放到最需要资金(即最贫困)的地方[6]。在转移额度上,政府主导的向贫困家庭的资金转移项目会受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标准的制约,项目最初运行时,极度贫困家庭范围也会比较窄,而穷人脱贫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像样的工作,因而政府的工作在于对低技能的工人和失业者的培训和对培训课程的评估[7]。国内学者对扶贫资金问题的研究角度主要包括资金分配及影响因素角度[8]、资金投放效果角度[9-13]、资金投入对缓解贫困作用的角度[14-15]及从扶贫资金投入机制构建角度[16]等,在这些研究中有3个问题成为研究的焦点:(1)扶贫资金如何分配?(2)扶贫资金投放成效如何?(3)如何构建扶贫资金投入机制?由于扶贫工作涉及上级政府、下级政府(或扶贫部门)和被扶贫地区三方,各方在扶贫过程中关注焦点都不尽相同,这就导致各方目的的不统一,尤其是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之間,由于存在委托代理关系,探讨上级政府扶贫资金投放策略倾向与下级政府扶贫资金挪用倾向问题本身就十分具有挑战性。这些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要么是基于扶贫资金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要么是构建扶贫资金与贫困相关指标下的模型检验。虽然以上研究对所讨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但其缺陷表现在缺乏对扶贫行为主体的深入分析,Myles等从博弈论角度讨论扶贫中的博弈现象,但并不能给出行为主客体间所关注的影响变量[17-19],因而所给出的支付函数也值得研究。本研究在总结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各自目标的前提下构建决策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与引申讨论。

1模型构建

决策各方关注的因素(即影响变量)是决策模型构建的前提。本研究主要针对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在扶贫资金运用倾向问题领域构建决策模型,模型中参与人为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为简单起见,假设上级扶贫资金拨付与下级政府扶贫资金获得均为单一通道,即上级政府扶贫政策的开展与落实情况完全依靠该下级政府的实施,同时下级政府扶贫资金完全由该上级政府拨付。

令上级政府辖区内居民自身减贫努力平均水平为a1,下级政府辖区内居民自身减贫努力平均水平为a2,a1和a2的大小取决于不同地区居民拥有的资源禀赋、家庭劳动力数量、资金多寡、家庭负担等因素;同时,各级政府资金运用策略也会影响到所辖地区扶贫资金的效率,分别用b1和b2表示。当各级政府采用消极(或谨慎)扶贫策略时,影响为负效应;当采用积极扶贫策略时,影响为正效应。上级政府扶贫决策和下级政府扶贫决策相互影响,用c1表示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决策影响,用c2表示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决策的影响,不同决策最终会影响扶贫资金的运用效率。

本研究假设:(1)扶贫资金效果的有限性。即扶贫资金运用要考虑贫困人口的数量,其作用对单一家庭而言小于家庭成员自身的减贫努力。(2)贫困地区居民自身具有减贫的动力。即在为得到政府扶贫资金的情况下通过自身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3)上级政府扶贫目的在于减少或消除地方贫困,缩小地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经济社会稳定均衡发展。(4)下级政府在于当地经济发展。即更确切地说是GDP的增加。假设(1)和假设(2)为各级政府的策略选择提供了前提,即贫困区贫困居民的自身努力效果(内因)高于政府扶贫资金的作用(外因),在下述各级政府面临的决策情况中表现为a1和a2是固定较大的正值。假设(3)和假设(4)体现基于决策双方的决策矛盾。用x(t)表示上级政府的集权倾向,y(t)表示下级政府的扶贫资金挪用倾向,至此可以得到以下4种决策情况。

nlc202309041920

(1)上级政府集权下级政府不挪用,遵循模型为:

dx/dt=x(a1-b1x+c1y)

dy/dt=y(a2+b2y-c2x);

(2)上级政府集权下级政府挪用,遵循模型为:

dx/dt=x(a1-b1x-c1y)

dy/dt=y(a2-b2y-c2x);

(3)上级政府放权下级政府不挪用,遵循模型为:

dx/dt=x(a1+b1x+c1y)

dy/dt=y(a2+b2y+c2x);

(4)上级政府放权下级政府挪用,遵循模型为:

dx/dt=x(a1+b1x-c1y)

dy/dt=y(a2-b2y+c2x)。

上述模型组构建了上级政府冲突和合作的系统模型,属于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分析的范畴,其各方行为决策均受对方影响。以上模型组构建与下文各数学模型求解的根本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求解系统的动态规律,更重要的目的是在分析系统动态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决策系统的稳定性,以获得更好的决策稳定状态[20]。

2模型分析

2.1不同情况下的均衡点与稳定条件分析

基于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分析理论,令:x(a1-b1x+c1y)=0

y(a2+b2y-c2x)=0,可求得上级政府消极下级政府积极模型的4个平衡点为:A1(0,0)、A2(0,-a21b2)、A3(a11b1,0)、A4(a1b2-a2c11b1b2-c1c2,a1c2-a2b11b1b2-c1c2)。

对原方程组右边函数求偏导,原方程组可以表示为新的线性系统,即:

dx1dt

dx1dt=a1-2b1x+c1y1c1x

-c2y1a2+2b2y-c2xx

y。

将平衡点A1(0,0)带入上述线性系统的系数矩阵可得该平衡点下的系统矩阵a10

0a2,令S为拉氏变量,S与单位矩阵的乘积减去该系统系数矩阵,并令其行列式等于0可得:S-a110

01S-a2,进而该系数矩阵的特征值为r11=a1、r12=a2,由于a1和a2均大于0,根据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该平衡点是不稳定的。

对于平衡点A2(0,-a21b2),其系数矩阵为a1b2-a2c11b210

a2c21b21-a2,用拉氏变量S与单位矩阵的乘积减去系统系数矩阵,可求得特征值为r21=-a2、r22=a1b2-a2c11b2。当a1b2>a2c1时,特征方程有1个正的和1个负的实根,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不具有收敛性,为不稳定系统;当 a1b2

同样,可以求出平衡点A3(a11b1p,0)和A4(a1b2-a2c11b1b2-c1c2,a1c2-a2b11b1b2-c1c2)的特征值分别为r31=-a1、r32=a2b1-a1c21b1和r41=a2c1-a1b21b2、r41=a2b1-a1c21b1。

由此得知当a2b1

根据以上分析,易得到情况(2)、(3)、(4)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决策平衡点和稳定条件,与情况(1)的平衡点和稳定条件得到表1。

容易发现4种情况的均衡条件相同,即上级政府扶贫资金投入与下级政府扶贫资金挪用决策面临的不同情况与最终策略作用均衡条件无关,但平衡点有差异。另外,在每种情况下的第2个平衡点和第3个平衡点的平衡条件均与第4个平衡点的平衡条件相对立,这一现象表示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在扶贫资金运用中既有积极合作的一面,也有相互“背叛”的一面。表1各情况下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决策平衡点和稳定条件

2.2稳定趋势模拟

以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在情况(2)、(3)下模拟系统的稳定性[20]。为使研究简单化,令a1=10、a2=12、b1=1、b2=2、c1=1、c2=1,此时,情况(2)的方程组可简化为dx/dt=x(10-x-y)

dy/dt=y(12-2y-x),根据非线性系统在平衡点周围的近似方程方法,在平衡点2和平衡点4周围可分别近似为:

dx/dt=4x

dy/dt=-6x-12y+72(1)

dx/dt=-8(x+y-10)

dy/dt=-2(x+2y-12)(2)

對于上级政府而言,将(1)式合并得d2x/dt2=16x;对于下级政府而言,可将方程组(1)式合并为d2y/dt2=-8dy/dt+48y-328,并且令初始值x(0)=1、dx(0)=1、y(0)=1、dy(0)=1,分别用Matlab软件求出各函数的表达式,画出各级政府决策收益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图(图1)。

同样,可以得到在情况(2)在平衡点4的各级政府决策决策收益与时间的关系图,结果如图2所示。

为对比不同情况下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的决策变化,得出在情况(3)下在平衡点4的各级政府决策收益与时间的关系图,结果如图3所示。

3结论

上级政府决策直接影响下级政府的决策动机,同样下级政府的决策也会影响上级政策的决策倾向。图1表示上级政府的集权倾向会导致下级政府在一定的稳定期后急速下跌,即会产生强烈挪用扶贫资金的倾向。同样,下级政府挪用资金倾向,上级政府也会有所察觉,表现在其决策倾向稳定一段时间后会急速上升,但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运行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也就解释了不同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的行为组

nlc202309041920

合存在差异的原因。同时,双方积极的扶贫资金管理与运作会得到对方的回报,即在上级政府采用放权下级政府不挪用的前提下,上级政府会对下级政府的行为备受激励,由于信任的存在,放权将会进一步加大,最终达到一定的稳定状态,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放权可能会进一步激励下级政府更有效地运用扶贫资金,以获得其在扶贫工作、政绩工作的回报。

需要说明的是,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决策的背离会导致一方策略有对方策略“侵占”的危险,即上级政府若盲目地放权,下级政府将有“挪用”扶贫资金的激励,从而导致上级政

府的放权为下级政府的“挪用”提供方便,扶贫资金没有达到应有的扶贫绩效。同样,下级政府一味地挪用扶贫资金会导致上级政府加大资金使用数量和监管资金使用范圍。

参考文献:

[1]Borzutzky S.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s in Latin America and anti-poverty policies in Chile:why is Chiles market economy unable to reduce poverty and inequality?[J]. Poverty&Public Policy,2012,4(1):1-23.

[2]Green C J,Kirkpatrick C H,Murinde V. Finance for small enterprise growth and poverty reduc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2006,18(7):1017-1030.

[3]Qureshi M I,Saleem M A,Shah M,et al. Ensuring the role and impact:reaching the poorest while alleviating the poverty by micro finance in Dera Ismail Khan KPK Pakistan[J]. Developing Country Studies,2012,2(4):38-45.

[4]Chavan P,Kumar R R. Micro-credit and rural poverty:an analysis of empirical evidence[J].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2002,37(10):9-15.

[5]Waheed,S. Does rural microfinance credit improve well-being of borrowers in the Punjab?[J]. Pakistan Economic and Social Review,2009,47(1):31-47.

[6]Ellis F. We are all poor here:economic different,social divisiveness and targeting cash transfer in Sub-Saharan Africa[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12,48(2):210-214.

[7]Brandt N. Reducing poverty in chile:cash transfers and better jobs[M]. Paris:OECD Publishing,2012:43.

[8]李文,汪三贵. 中央扶贫资金的分配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4,8(8):44-48.

[9]庞守林,陈宝峰. 农业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00(2):20-23.

[10]蔡昉,陈凡,张车伟.政府开发式扶贫资金政策与投资效率[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20(2):60-66.

[11]刘冬梅. 中国政府开发式扶贫资金投放效果的实证研究[J]. 管理世界,2001,6(6):123-131.

[12]姜爱华. 我国政府开发式扶贫资金投放效果的实证分析[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2):13-18.

[13]赵曦,熊理然,肖丹. 中国农村扶贫资金管理问题研究[J]. 农村经济,2009(1):47-50.

[14]陈凡,杨越. 中国扶贫资金投入对缓解贫困的作用[J]. 农业技术经济,2003(6):1-5.

[15]张全红. 中国农村扶贫资金投入与贫困减少的经验分析[J]. 经济评论,2010,2(2):42-50.

[16]李小云,唐丽霞,张雪梅.我国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机制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7(10):77-82.

[17]Myles G D. Economic mismeasurement and the bias in policy choice[J]. Public Economic Theory,2001,3(2):139-166.

[18]Bhattarai K R. Strategic and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s in poverty measurement studies[J]. Romanian Journal of Economic Forecasting,2010,1:137-150.

[19]张新伟. 反贫困进程中的博弈现象与贫困陷阱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1998,9(9):23-28.

[20]蓝石.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高等数理方法[M]. 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47-155.樊慧玲. 基于“微笑曲线”分析农业产业价值链优化的路径选择[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397-399.

上一篇:全县金融会议发言稿下一篇:递交资料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