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仙踪》整本书阅读设计(共8篇)
1.《绿野仙踪》整本书阅读设计 篇一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精选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申奥成功时举国欢腾的景象,学习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3、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感受申奥成功时举国欢腾的景象,学习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课前准备:向家长了解或通过看报查资料搜集申奥成功的材料。
教学过程:
课件播放一段7月13日夜晚人们在街头狂欢的多媒体课件,观看之后,师导入:小朋友们,瞧!人们多开心,多激动呀!知道这是个什么日子,发生了什么喜事吗?学生们一定会有多种猜测:国庆节,比赛成功了,狂欢节等。这到底是什么日子呢?
(生回答)同学们真不错,猜对了,是呀,在2001年夏天的那个夜晚,我们十几亿华夏儿女的眼睛都盯着电视里的萨马兰奇,当听到萨翁那平稳而清晰的北京两个字时,全中国人民的心沸腾了!电视里一遍又一遍地放大着“我们赢了”这句话,我们心里一遍又一遍地放大着自豪感和成功感。北京申奥成功,是整个中国的成功。这次竞争是体育的竞争,也是经济的竞争,环保的竞争,文明素养的竞争,国际形象的竞争。我们赢了不仅是北京赢了,申奥赢了,更是中国赢了,中华民族赢了。世界选择了北京,北京将还世界一个惊喜。师板书课题。
1、教师朗读课文。(课件朗读)学生边听边画出生字。
2、学生自读画出的生字。(课件出示学习生字)
组长带领大家逐一读生字新词,接着说说你和哪个字交上了好朋友,请你把记住生字的好办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然后逐一读课文,其他同学及时正音,最后全班交流自主学习的情况。
1、引导:小朋友们,中国北京经过激烈的竞争,终于获得了成功,你心里怎么想?是呀!多高兴、多自豪呀!让我们牢记住这个日子,一起来读读第一节,2、老师先提问:小朋友们,这么高兴的事,你想怎么庆祝呢?让学生畅所欲言。接着,我们来看看天安门广场的人们是怎样欢庆的吧!从画面上看,几十万群众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挥舞着。瞧!高呼着,人们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让学生从画面上理解“聚集”了几十万群众,体会狂欢的场面。让学生做做挥舞的动作。然后,引导学生:你能把刚才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读出来吗?其中“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这三句高呼。让我们用比赛形式来朗读。比一比谁读得更激动。
3、在中华世纪坛前,谁来到了人们的中间,体会国家领导人也来到人民中间参加欢庆活动。知道这是一件多么伟大、自豪的事。
加上动作读一读。做做相互击掌、相互拥抱的动作。
说说你将为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做些什么?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孩子了解图书馆基本应用知识,并进行图情教育。
2、在指导过程中,培养孩子搜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教授一些简单的读书方法,并学习制作读书卡。
【教学重点】:
让孩子了解图书馆基本应用知识,并进行图情教育,培养孩子搜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每个年段的阅读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大量的课外阅读已作为了一种课堂的延伸和拓展,三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新课标”对三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很多要求,因此在设计这节阅读指导课时,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二是必须结合阅读指导,有目的地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阅读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素养。
【教学对象分析】:
三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较少,课外知识面不广,许多学生家长不太重视孩子们精神食粮的溉灌,学生回家不会自主看课外书,有些是不知如何选择,有些是看课外书的方法不正确,部分学生看课外书的目的性不是很强,导致课外阅读的习惯没有很好养成。
【教具准备】:
投影设备、多媒体课件、课外读物
【授课场地】:学校图书馆
【教学过程】:
预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又一次来到了学校图书馆的阅览室进行阅读,大家高兴吗?
生:高兴
师:每当你坐在阅览室里,都有一种什么感觉呢?
生1:阅览室充满了书香的气息
生2:阅览室内很安静
生3:阅览室的图书摆放非常整齐
生4:阅览室的图书非常的多
生5:阅览室是个优美的地方
生6:在这样的环境中,我迫不及待的想翻开一本书去阅读
是的,这样优美的环境,这么丰富的藏书,真是读书的好地方。经常读书会使人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你们都是喜欢读书的好孩子,还记得关于书籍的的一些名人名言吗?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这些名人名言中,我们可以看出有益的书能帮助我们学习,能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能让我们拥有内在的美,能让我们更快乐地成长。(板书:读书伴我成长)
一)找书的途径:(学生讨论归纳找书的途径。)
我们生活在这个信息时代,公共资源充足的时代,除了可以在学校图书馆借书阅读外,还可以通过怎样的途径来满足自己的读书热望?
买书来读:书店、邮局订购、上网订购、旧书摊
借书来读:图书馆(学校、区、市图书馆)
老师、同学、亲戚、朋友
网上阅读(搜):网上电子图书、电子图书馆
小结:买借搜
二)注意选书的标准:(指导选书的原则)
师:书,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既带给我们知识,也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所以,我们要多读书。但不是任何一本书都适合我们去读,读书还是要选好书,那平常我们应该怎样去选书呢?
1、选自己感兴趣的书
2、贴近自己生活的书
3、语言水平比平时高的书
4、内容健康的书
一)同学们都很爱读书,但是,读书也得讲究方法,才叫真正懂读书。大家都读过哪些书?是怎么读的?有什么收获呢?
班级内交流。(相机进行评价)
预设:
生1:我读过寓言故事我一边读一边想,明白了很多道理
生2:我读过历史故事我一边读一边想象故事情节,我懂得了许多历史
生3:我读过十万个为什么,我一边读一边想,我知道了许多科学知识
生4:我读过安徒生童话我一边读一边划,觉得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真是可怜
生5:我读过成语故事我一边读一边记成语的意思我知道了许多成语
生6:我读过爱的教育,我一边读一边划,书里的故事让我很受感动
二)师归纳简单的读书方法:同学们真会读书,刚才听到大家读书时都会“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在书上做批注,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这种读书方法叫“精读法”;另一种读书方法是在阅读过程中将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运用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这种读书方法叫做“摘读法”。特别是借阅的书籍,我们不能在书上画画写写,用“摘读法”来读书更好。另外,在挑选图书时,为了快速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篇目,对其他的篇目只是粗略地浏览,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这种读书方法叫做“粗读法”;运用那种方法来读书就看自己有什么样的需要。今天,我们就运用这些方法来读书,完成一张“读书卡”的填写
三)简介“读书卡”填写的内容
一)下面就请同学们到图书架中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来阅读,在阅读之前,我想有一个问题问问大家,在借阅图书时要注意什么?(师适当补充图情教育)
预设:
生1:要轻声慢步。
生2:要分类查找。
生3:不损坏书籍。
生4:挑选时记住图书所在位置,看完后放回原处。
生4:要有秩序。
生5:要保持安静。
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借阅图书时的注意事项去借阅自己喜欢的图书。
一)简介一本书的结构
师:同学们如果你拿到了一本书,从书的封面上,除了知道书的名字外,我们还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生:从书的封面上我还知道书的作者或编者,还有出版社的名称。
师:那想要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都的内容该怎么办呢
生:可以翻看目录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快速的翻看目录找到自己喜欢的篇目,按照刚才老师教你的阅读方法来读一读,填写《读书卡》,开始吧
2、阅读、填写《读书卡》(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展示
师:同学们看到大家认真读书的样子我相信你一定有很多阅读收获,是不是?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阅读的快乐吧。
生交流展示。(师适当评价)
师:同学们,这节课快要结束了,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请你来说吧
结束语:此时此刻老师的心情和大家一样是非常快乐的。虽然,我们的课就要结束了,但老师相信: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希望同学们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我们和阅读一起成长,拥有一个富足而丰满的阅读人生!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话——“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希望同学们的童年永远充满书香,充满快乐。
板书设计:
阅读伴我成长
有选择
学会阅读懂方法读——想——写
成习惯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破绽、穿梭、朗中、媳妇、辉煌、苗条、风_、打量、标志、气派、祖宗、可怜、精神抖擞、手疾眼快、膀大腰圆、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重难点、关键】
1、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人物形象。
2、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出示课题:
人物描写一组
说说读过的课文或课外读物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汇报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师相机补充。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顺,利用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的方法查不懂的字词。
2、指名学生读,正音。
1、默读课文,寻找印象深刻的段落,多读几遍。
2、说说读了课文后的感受,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⑴可以说说对课文中的人物的评价,比如:
小嘎了了很机灵;凤辣子很泼辣;严监生很吝啬……
⑵可以说说对课文中的人物的言行的感受,比如:
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这个动作,课文中反复出现,充分说明严监生的吝啬……
⑶可以说说课文的语言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作用,比如:
“凤辣子”这个名字很能反映她的性格……
1、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深入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⑴在短文中找出特别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画下来,反复朗读。
⑵你所阅读的短文中的人物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标注在课本上。
⑶想象文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在头脑中形成图像,尝试有感情地朗读。
2、研究同一篇短文的同学自由组成小组,相互讨论切磋,研读成果。
第二课时
1、交流学习《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⑴小嘎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并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⑵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⑶作者是通过什么来展现人物的形象呢?
(动作和心理描写。)
⑷归纳小结:
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动作描写,尤其是凝聚人物个性的细微动作,往往是个性化人物的特点标志。心理描写有内心独白、表情描摹、展形联想等。心理描写经常与动作描写结合在一起,目的在于准确地传情达意,但无论用哪一种方式表现,一定得注意合情合理。
2、交流学习《临死前的严监生》:
⑴严监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的理解。
①体会严监生的吝啬:
人都将死,仍恐费了灯油,是多么吝啬。
②课文刻画的人物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呢?
⑵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
⑶作者是通过什么来展现人物的形象呢?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⑷归纳小结:
人们常说:“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这说明了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内心活动常常从人的脸部显示出来。神态是人的一种行为,指人脸各部分的动作和变化。一个人心里高兴,往往喜上眉梢;内心得意,就眉飞色舞;心里担忧,往往满脸愁容;内心痛苦,就双眉紧皱。神态描写要表现人物性格特征;要集中笔墨,不要面面俱到;要与外貌描写适当区别,注意细致观察,用心揣摩。
3、交流学习《“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⑴“凤辣子”是一个什么的人?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并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①体会作者笔下“凤辣子”的人物形象。
(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人物形象。)
②你喜欢王熙凤吗?喜欢,说说原因;不喜欢,也说说原因。
⑵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
⑶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现人物的形象呢?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
⑷归纳小结:
林黛玉和贾母对王熙凤的感觉和评价则从侧面很好地配合了正面描写,与那些正面描写共同完成对王熙凤性格特征的刻画。外貌所指的内容很广,如容貌、神态、衣饰、风度等。外貌写得好,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
1、速读三篇短文:
哪个人物形象在你头脑中留下了最鲜明的印象?为什么?在文中找出理由,做好标注。
2、学生交流讨论,教师随机点拨:
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要和特定的情境相结合,突出了人物形象;应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才会典型。
1、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性格的句子。
2、回忆生活中影响深刻的人物,设想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描写一个人物活动的片断。
【板书设计】
人物描写一组
小嘎子:机灵──动作、心理描写
严监生:守财奴──动作神态描写
王熙凤:泼辣精明──外貌、语言描写、正侧面描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欣赏课文《三个儿子》《幸福的感觉》。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培养孩子的思考和朗读能力。
教学过程
1、导语:生活中同学们一定得到过妈妈的表扬,能展示一下吗?(学生自由表达)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两篇文章中也有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了,我们先来听听《三个儿子》中妈妈的夸奖吧!
1、出示导读提纲:
①、大声读一遍课文,然后用括号画出三位妈妈说自己孩子的话。
②、和同桌一起分角色读一读,体会三位妈妈说话时的语气一样吗?
(学生自由读画,同桌交流练读)
2、交流: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谁和大家说说你找到了哪几句话吧?
3、三个妈妈说话时语气一样吗?
反馈:我们先来听听前两位妈妈的话吧。
交流一:(利用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交流二:(利用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两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己当成妈妈了没有。(指名生读)
1、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板书:一个儿子聪明有力一个儿子唱歌好听)
真不错,第一位妈妈用“既……又”这对关联词,自豪的夸奖了自己的儿子。让我们也来学一学夸一夸吧。(课件让我也来夸一夸)
2、引读:因为第一位妈妈的儿子不但聪明还有力气,所以妈妈骄傲地说:“…………”因为第二位妈妈的儿子唱歌好听,所以这位妈妈也自豪地说:“…………”(学生接读)
交流三:(利用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在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板书:另一个儿子没有特别)
2、“特别”的反义词是什么?
3、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
4、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出示导读提纲;
1、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请你们自己去读读课文的第8自然段,边读边想,看你有什么发现?然后在学习小组内交流交流,再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2、交流反馈:师:读了这两段话,你有什么发现?(小组汇报)
(水很重)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生找重点词出示)
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出水的重吗?(学生读)从你的朗读声中,我感觉到了三位妈妈很辛苦)
3、朗读提高。让我们都来做做妈妈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拎一拎这沉甸甸的水桶吧。
妈妈们拎着这么重的水桶,此时你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别人的帮助)
4、是呀!此时别人的帮助对妈妈来说是多么重要呀!
(生读画)
出示导读提纲;
面对妈妈拎着沉甸甸的水桶,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你去读读书第9、10、11自然段,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生读画)
1、汇报出示三个句子(引读:当妈妈拎着水桶晃晃荡荡走来时,……当妈妈拎着水桶走走停停时……当妈妈拎着水桶腰酸胳膊也痛时……)
2、同学们看到这样的场景,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生自由谈)(课件我想说)
3、是呀!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支持赞成第三个儿子的做法。现在我们来看,他真的像妈妈说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学生自由交流)板书:擦去“没有特别”改成“孝敬父母”
1、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准备一下,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对话。
2、上台表演:指同桌表演。
随即采访: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呀?(出示课件)
3、全班参与讨论。提炼出中心: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课件)
总结: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不容易,作为儿女,我们也要像父母关心我们一样时时处处体贴父母,关心父母,孝敬父母,只有懂得妈妈的需要,懂得爱自己的妈妈,孝敬自己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外国,都有许多这样的故事。下面让我们走近另外一篇文章《幸福的感觉》,再来感受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儿子吧。
出示导读提纲;
1、默读文章,找出乔治妈妈夸乔治的话,小声读一读,体会乔治妈妈的内心感受。
2、文中乔治的哪些地方使你感受最深的?画一画,与同学分享。
1、学生阅读《幸福的感觉》,小组交流。
2、学生汇报,指导朗读,感悟升华。
(三)拓展内容,培养阅读习惯
同学们,你觉得该怎么样孝敬父母亲?(课件:孝敬父母就是在父母需要的时候……孝敬父母就是…………)
快乐作业:(任选一)
1(读)读一读《黄香扇把温席》《卧冰求鲤》《陆绩为母藏橘》《乌鸦爱妈妈》等故事,和同学们谈谈你的感受。
2(写)学了这两篇文章,你一定有很多想法,把它写出来吧。
3(做)从现在起,每天至少为长辈做一件事。
下课前,老师想把《三字经》里的一句话送给同学们,希望同学们记在心中,都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师生齐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5一、新课导入
背诵课文,导入新课。
二、自学指导
妙点揣摩
小组互助合作,尝试着从词语运用、形象塑造、情节结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构思特点等方面体会课文的妙点。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1.你觉得文中哪个字最能反映狼的本性?除了这一本性外,还有哪些特点?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依据。
【交流点拨】
“黠”,表现在: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除此之外,还有“贪”和“凶”,表现在:
a.缀行甚远、仍从——→贪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贪
c.两狼之并驱如故——→贪
d.眈眈相向——→凶
2.屠户是如何与两狼展开搏斗的呢?从中可看出屠户具有怎样的品质?
【交流点拨】
A.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B.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C.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D.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E.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ABC表现了屠户的勇;DE表现了屠户的智。屠户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
3.本文从整体倾向看,主要写的是人呢,还是狼呢?
【交流点拨】
(1)标题。以“狼”为题,体现出作者的着眼点。(2)行文。通过屠户的种种情态变化来反映狼的贪婪、凶诈。每段描写均落在狼上。(3)结尾。作者直接评论“狼性”及其结局,表明落脚点是在“狼”。由此可知,屠户在文中的出现,是作为表现“狼”的对立面,其用意并不仅仅在赞扬屠户的机智勇敢,更在于突出“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这一中心的。
4.课文最后一段的议论中,“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
【交流点拨】
运用比喻和讽刺的手法,把深刻的主题寓于生动的形象之中,是这则寓言的一个显著特点。聊斋故事本来就是以记叙奇闻逸事折射人间世态百情为宗旨,文中写到的这两只狼能施展诡计,前后夹击,尽显贪婪、阴险、狡诈。尽管如此,它们最终还是毙命于屠户刀下,因此作者的议论告诉人们: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不管耍弄什么花招,终归是会被识破、被歼灭的。故事虽然短小,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发人深省。
5.从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交流点拨】
(1)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的下场是自取灭亡。
(2)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够战胜狼,战胜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3)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识破假象,并且不存幻想,勇于斗争。
(4)除恶务尽,要像屠户那样并毙两狼,不留后患。
三、板书设计
狼
遇狼
惧狼屠户:机智勇敢
情节御狼形象
毙狼狼:贪婪、凶残、狡诈
议狼
四、拓展延伸
从小,家长和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做个“好孩子”。能获得“好孩子”这一殊荣的,或者像羊羔一样温驯,或者像小牛一样憨厚,或者像兔子一样谨慎,或者像小鸟一样依人。如果现在要求我们以强悍的姿态去做一匹狼,你是赞同还是反对?我们来展开一场小小的辩论。(按观点的不同,将全班同学分为正、反两方。双方各选派三名代表组成辩论队)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
1.比较赏析两首词的意象,体会独特的意境。
2.明确城市荣衰兴败折射历史的兴亡悲情和词人的爱国情怀。
3.培养学生对诗意的探寻,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比较赏析两首词的意象,体会独特的意境。
【教学方法】
讲授法、白板展示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江南盛景自古让人魂牵梦绕,尤其是素有美誉的杭州和扬州。
有很多描写杭州的诗词: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也有很多描写扬州的诗词: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二首》(其一)
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苏轼《江城子》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殷芸《《殷芸小说·吴蜀人》》
这节课我们就共同走进柳永笔下的杭州和姜夔笔下的扬州。
两首词意象选取不同,组合方式不同,表现手法、所呈现的意境、所表达的情感截然不同,请结合诗歌语句,并分析比较。
(一)这两首词意境特点、情感色彩截然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二)为何一百年前的富庶会变成一百年后的萧条?
明确:“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导致北宋灭亡是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和纸醉金迷。
《望海潮》《扬州慢》,一欢歌一悲吟,你更喜欢哪种情感表达?说明理由。
明确:
(一)历史的真实:繁华和灾难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花开花落,城市、国家就是在这样的起起伏伏中向前发展的。
(二)文学的审美表达:讴歌盛世和反映灾难都是文学家的责任。
城市不会泄露自己的过去,只会把它像手纹一样藏起来,它被写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护栏、楼梯的扶手、避雷的天线和旗杆上,每一道印记都是抓挠、锯锉、刻凿、猛击留下的痕迹。
——[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
城市是我们望得见的山、看得见的水、看得见的记忆,请结合今天的学习,写一段你的“城市记忆”。(100字左右)
学生写作事例:
今天,同学们学习了两首词、两个人、两座城,以及同学们笔下的城,是记忆叠加的书写,更是古今中外人类共同呼吸的印证。冯骥才先生在《城市为什么需要记忆》中说“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把记忆留在了城市中。”我们应当庆幸自己生于中国,我们有古老和年轻的城市,同学们高中努力学习,可以考西安交大,去古老的城市西安;可以考上海复旦,去年轻的城市上海。然后请你们和古人一样,用文字,用文化记忆来书写城市,这样,城市的精神就能生生不息的延续下去了!
2.《绿野仙踪》整本书阅读设计 篇二
在清华附小的主题阅读课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是围绕清华附小提供给学生的选读和必读书目展开的阅读。教师会根据书籍的特点,展开不同的教学。
五年级下学期,清华附小的必读书是《城南旧事》。这本书我非常熟悉,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就曾经看过吴贻弓导演拍摄的《城南旧事》,故事里的小英子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她短暂的童年令我唏嘘不已。到了小学毕业的时候,那一首《送别》歌更是在同学间广为传唱。提起《城南旧事》,我似乎又回到了小学的时光。《城南旧事》不仅是作者林海音梦中永远的北京城,也是每一个成年人心中的童年回忆。当我有幸成为教师,带领我的学生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种情感上的眷恋,让我和我的学生们深度阅读了这部作品。
激发兴趣的导读课
当我抱着厚厚一摞书走进教室的时候,学生们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这是阅读《城南旧事》的第一节课,是一节导读课。
《冬阳·童年·骆驼队》用来做导读的课文非常合适。学生们静静地捧着书本读着:“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学生渐渐走进了故事的世界里。接下来我引导学生看《城南旧事》的目录,从目录中猜想故事中可能发生的事,并把相应的插图给学生看,猜想故事的结局。这样在阅读前引导学生猜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喜欢阅读一本书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学生读懂一本书。在初步阅读的时候,我借助阅读报告单,让学生在填写的过程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阅读报告单的设计是根据小说的特点来设计的,重点是小说的三要素:故事、人物、背景,其中人物分成两个部分,每个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还有文章中的线索人物小英子。而背景更为聚焦,主要是让学生找到故事中的北京“元素”:老北京的建筑、北京话、北京小吃……帮助学生在特定的背景下了解人物,体会故事的主题。
最后给读书小组留下小组阅读活动的任务,每个小组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一个人物,在阅读分享课上与全班同学分享。
多次细致的小组阅读
阅读一本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想读得细致,读有收获,必须在课外下功夫。组织读书小组进行分享活动,不仅仅是为学生间的阅读分享,另一个作用是在督促每一位学生都要阅读。读书小组的活动,一般都在放学后进行。这一天放学后,四个学生拿着书回到了自己小组的座位上,开始了小组的读书分享。作为阅读引领人的我,也参加了他们的读书分享活动。
这个由小毛带领的读书小组,他们的读书任务是分析书中主要角色小英子的性格与成长。他们每个人都把书拿出来,相互看了看对方在书上做的批注,然后把每个人的思想汇总一下,进行下一步的探究。小毛首先发表自己的见解:“小英子是个挺勇敢的孩子。书中写她敢跟男孩子踢球,还自己一个人去荒凉的屋子后面去捡球。”小季说:“她不仅勇敢,她还很善良。在故事中,她帮助了秀贞和妞儿,还想帮助宋妈、兰姨娘……”“可是,她好心有时候也会办坏事,”小卢插嘴说,“不帮助秀贞和妞儿,他们也不会死!”“所以说,她心里总有一些说不出的忧伤,一个小孩子其实做不了什么!”小毛接着认真地说道。我补充道:“看书还要学会关注一下背景。书中的故事发生的年代比较久远,故事中的女性和现在的女性可是不同的。”“对,现在都是妈妈可以做主的,”小卢说,“那时候可不一样。”三个女生都笑了。
接下来,小季掏出一幅画:“这是我画的插图,画的是和小偷第一次见面的场景。”“画得真好!”大家啧啧称赞。小卢一边看一边评价:“我觉得当时英子的表情应该是怀疑。”小季马上反驳道:“可是从对话中,我们可以读出英子不觉得小偷是个坏人啊。”……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一本书的阅读就这样在伙伴的分享中一点点走向深入。
深度探索的分享交流
课堂上,《城南旧事》的阅读分享正在进行中。一个小组的学生正在跟全班同学分享他们阅读《惠安馆》这一章的发现。
生:我们汇报的人物是《惠安馆》中的秀贞。文中是这样描写的:秀贞蹲下来,看见我身后的影子,她瞪大了眼睛,慢慢地,慢慢地,侧着头向我身后看……秀贞把妞儿从我身后拉过去,搂起她,一下就坐在地上,搂着,亲着,摸着妞儿……
我们认为,虽然秀贞不正常,但是她对孩子的爱不但没有减少半分,反而愈加强烈。动作语言让人感受到了她强烈的母爱。
师:秀贞执着甚至有些疯狂的爱,也最终导致了她和妞儿的悲剧。
每个小组 的准备都 很充分,让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走进了教室,来到了学生中间。学生们时而为小英子的天真而开心,时而为秀贞凄惨的命运而忧伤,时而被宋妈的俏皮话逗得哈哈大笑,最终还是因为父亲的去世和英子的童年逝去变得默默无言。课堂逐渐安静了下来,《送别》 这首熟悉的曲子在教室里回响起来,一位学生用清脆的声音朗读着:“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当我们回到小学来的时候,无论长得多么高,多么大,老师,你们要永远拿我当个孩子呀!”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们感受到了林海音书写童年时那一份“淡淡的忧伤”和“深深的思念”。
我也与学生们对林海音的一生进行了理解、分享,我借用了林海音的女儿夏祖丽的话:“其实,林海音的一生有很多不圆满的地方,但是有四两拨千斤的智慧。在每个情境的转换中,都能看到林海音是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面对困境、开创新局面。”这里的智慧代表着善良、坚强、纯真、勇敢、包容……这正是英子逝去的童年所带给她的。
接下来我又引入了两位大师对《城南旧事》的解读。
师:通过阅读,同学们一起分享、感悟,与小英子共同成长,透过小英子的眼睛去看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其实,在此期间,有一位大师一直在与我们交流着他阅读的体会。他就是本书的插图画家———关维兴。你们从插画中体会到了什么?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你自己的感受。
生:有北京特点的建筑物,展现了故事的背景。淡淡的水彩,符合文本的意境,人物刻画没有大悲大喜,符合林海音淡雅清新的文字风格。
师:关维兴笔下的《城南旧事》,其实就是林海音心中挥之不去的城南,插画获得了多项大奖。著名导演吴贻弓也对《城南旧事》做了他的解读,他执导的电影用《送别》这首歌作为电影的主题曲,你们能理解他的用意吗?
生:因为全篇的故事都是以离别作为结束,全篇都带着“淡淡的哀愁,深深的思念”。《送别》音乐的哀伤非常符合故事的意境。
“独学则无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学会与自己的伙伴交流,也要学会与成年人进行交流。这个成年人可以是师长,可以是家人,还可以是他人写的书评,等等。关维兴先生用心体会到了林海音的文字,所创作的插画浸润了他个人的阅读体验。这里让学生们欣赏关维兴先生绘制的 《城南旧事》的插图,就是在与关维兴先生交流着阅读的体验。学生对插图的评价,正是学生个体对文本的理解。学生从图画中感受到了人物内心的情感,从图画中看到了北京城的广阔,看到了四合院、胡同里的热闹、温暖,正是林海音心中挥之不去的城南。
接下来学生欣赏了吴贻弓导演的 《城南旧事》 的电影片段。这部电影把握住了这本书的基调———“淡淡的忧伤,深深的思念”,不仅获得了作者的赞美,并且屡获大奖。最后在《送别》的歌声中,长城、胡同、骆驼队,还有小英子明亮的眼睛,在画面中一一淡去,学生沉醉在经典文学营造的氛围中。他们在回味,他们在思考……
走进北京的文化体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任何一种阅读不应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外面的天地是学生深入感悟的大课堂。“《城南旧事》中的北京城为什么跟我们看到的不一样呢?”学生们不止一次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即便阅读了《城南旧事》,“林海音生活的北京城究竟是什么样子”依旧是学生心中的疑问。于是,读书小组走进北京城,去寻找林海音童年的北京城。
清华附小的学生基本都住在海淀区,海淀区是老北京的郊区,虽然如今也有着大都市的繁华,但是老北京城的风貌在这里却是一点儿也看不到的。要想看到《城南旧事》里的老北京城,就要到北京的老城区去走一走。
这一天,在北京的胡同里,小毛、小季、小卢和小李背着轻便的小包,走街串巷去寻找林海音笔下的北京城。“叔叔,打扰您了。我们就是想看看四合院。”小毛冒着“碰壁”的危险,敲开了一户胡同里人家的大门。没想到,主人一看是小学的孩子在研究北京文化,马上邀请他们进入院子,还接受了他们的“采访”。“您喜欢四合院里的生活吗?游客们喜欢北京的胡同与四合院吗?”这是他们特别想了解的问题。
然而,四合院老主人的回答是他们没想到的。“以前四合院的生活特别和谐,大家在一起聊天,谁家做了好吃的也会分到邻居家去。但是,现在真正的老住户不多,胡同太商业化,太吵闹了。什刹海、南锣鼓巷、五道营胡同里的大部分房子都出租了,房价极高。游人们把四合院当作参观的地方,居民的日常生活都得不到保障了。”
走进北京胡同和四合院,这个小组有了这样的思考:“北京,最让我们流连忘返的是古老的四合院与胡同,还有质朴善良的北京人……我们要保留北京精神、北京文化,希望那些代表着北京文化的四合院与胡同,能和新北京、新元素共生、共容!”
其他小组的学生,有的走进了北京的老字号,有的走进了北京的古建筑群,有的到梅兰芳剧院去欣赏京剧,还有的在博物馆品味北京的民俗。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北京有了新的认识,林海音、老舍、林语堂等大师笔下的北京,在他们的心中渐渐清晰起来。学生们再一次深刻感受到林海英身在台湾想着北京时心中的那一份沉沉的思念。
整本书的阅读,尤其是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不是一节课就能够讲清楚的。在美国,一本书的阅读一般要经历一个月,学生要阅读,要思考,要做计划,要独立完成阅读报告。对于整本书的阅读教学,我们也在探索中。目前,我们的学生对一本经典文学的阅读,要经历导读课、个人阅读、小组分享、班级分享、课后实践活动这五个步骤,其中,在课内完成的导读以兴趣导入为主,这样的课堂也比较生动自然,而重要的“个人阅读”与“小组分享”则是需要教师特别关注的。全班的阅读分享课,展现着学生们阅读学习的成果,同时也是教师进一步指点阅读方法的课。这样的课堂充满了未知数,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灵活地把握。
3.浅谈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教学 篇三
【关键词】整本书 课程标准 整本书阅读
【分类号】G623.23
一、我国“整本书”阅读思想渊源与发展
1.萌芽形式
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以“整本书”为教学内容的形式。孔子是中国最早开办私学的人,他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及代表人物, 像《论语》、《诗经》等先秦儒家经典,是他教学的主要教材。到了科举考试时代,四书、五经以及一些专门为教学而编制的蒙学教材,都在一定形式上表现出了“整本书”教学的模式。“在中国长期的封建教育中,四书、五经作为主要的经典教材,也是古文教育期进行书面语言读写训练的主要教本,其影响时间之长,发挥作用之大,教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虽然我国的“整本书”教学的形式很早就出现了,但没有达到理论自觉的程度。这背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
中国在二十世纪初,才出现了专门论述“整本书”阅读的理论,是由中国近代语文学科教育的领路人叶圣陶先生提出的。但叶老也只是在他的语文教育思想中提到一些想法,仍然没有对这一理论进行专门的著书立说,没有具体的实践指导可以供我们借鉴。并且他明确指出,中学阶段应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内容 。至于小学阶段,他没有进行说明。尽管叶老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思想离我们年代久远了,但是仍然会给我们当代教育工作者很多的思考和探索,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历久弥新,还在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2.叶圣陶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思想
首先,“中学阶段应以整本书为课本的主体,以短篇为辅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进行了几年的短篇的阅读学习,这主要锻炼学生精读文章的能力。而精读能力的养成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有效率阅读所有材料的素质。到了中学阶段,学生主要完成从精读到略读的提升,略读要求学生能自主、准确、有速度地完成长篇巨著的阅读,并且能完成个性化地欣赏文学作品。所以,在中学阶段,语文的课本应该就是精选的长篇巨著,并辅以短篇文章的学习。
其次,从文体知识等方面来讲,整本的长篇巨著具备了短篇文章的各种文学体裁、修辞知识、篇章构局等语文学科知识,并且将它们融在一起,有贯通一气的特点。不至于零散而不利于学习。
最后,从学生主体性层面分析,阅读“整本书”,“可以使学生心志专一、讨究彻底;经常读整本的书,遇见其它的书也就不至于望而却步。”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整本书的阅读有利于学习养成从全局思考问题的能力,养成整体把握文学作品的欣赏视角,针对一部文学作品,能专心地思考、研究。随着年级的逐渐升高,对长篇巨著的阅读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如果学生有了一定的“整本书”阅读能力,日后对于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不会畏惧心理,并且能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个性化的完成文学作品的解读。
迄今为止,国内关于“整本书”的阅读教学研究发展较慢,专著罕见。一些期刊及论文的研究也基本停留在技术层面,多以策略指导为主,其理论支撑、原理研究几乎为零。但尽管现实情况不尽乐观,但已引起了上至国家课程层面,下至一线教师的重视,许多教师发表了关于“整本书”阅读的经验心得,并且国家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提出了相关的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整本书”阅读的理论研究为我们留有较大的开发空间,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挖掘。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原则
1、按照学生年龄特点指导
低年级的学生适合于教师先读给他们听。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借助拼音阅读的时候,教师要及时放手,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可以像大人一样进行阅读了,能够有成就感,维持持久的阅读兴趣。阅读讨论的重点应该是情节、人物、阅读兴趣等。结合作品联系生活话题:“从书里找生活的影子”“从书里找自己或别人的喜好”“找出书中人物特别的地方”“聊一聊送礼物的想法”;进行语文学习延伸话题:“把故事加长”“从阅读中学习了哪些新字词”“找出书的特点”“好书介绍”等。
中年级的学生完全能够自己阅读了。教师可以设计读书报告单,帮助学生把握读物的主要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读物中的细节,让学生能够关注到人物的心理变化等。讨论的重点在于细节和从中体会到的情感,如,聊故事里的情节,谈一些与众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书中的人物等。可以谈论语文学习,比如,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看一本书,了解自己的阅读策略和阅读困难,谈描写声音和色彩的语词和比喻,谈两种不同的拟人方法,谈论描写老人或特别人的方法,讨论描写做事过程的方法,谈作者特别的语气等。让讨论变得角度多样,使阅读活动丰富多彩。
高年级的阅读,教师可以设计稍微复杂的读书报告单,也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对深层次的问题进行讨论,比如,比较同一个作家的不同作品,探讨一些与众不同的作品,比较自己童年和作者的童年,谈饮食文化以及相关的语词,谈老人与小孩的关系,探讨奇幻小说和魔法小说的特色等。
2.按照读物特点指导
小学阶段读物的主要体裁有图画书、童话、童谣、儿童诗、散文、小说、科技作品等。图画书、小说是整本书,童谣、儿童诗、散文、科技作品往往是以“集”的形式出现的。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应该把握体裁的特点进行指导。
图画书并非只有低年级学生才可以读,整个小学阶段的学生甚至成人都可以从图画书中获得启发。图画书可以分为有字书和无字书。无字图画书可以直接让学生阅读,学生通过读图,能够读懂故事,受到感染。故事情节比较曲折的有字图画书,教师可以边出示图,边讲故事,在故事的紧要处可以停下来,让学生想象和思考。情感性比较强的图画书,如果停下来就会破坏故事的氛围,教师可以从头至尾讲完,然后设计活动让学生讨论。
小说是整本书阅读的主体。儿童小说可分为成长小说、幽默小说、动物小说、科幻小说等。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指导。成长小说关注“心灵”,幽默小说关注“语言”,动物小说关注“情节”和“形象”,科幻小說关注“想象”。因为小说有完整的情节、典型的人物,因此设计讨论话题比较容易,既可以讨论人物的性格,又可以讨论语言特色。通过交流让学生觉得还有很多未曾发现、没有体验的细节,便有兴趣继续读下去。对现实问题进行追问和思考是交流的重点。
科技作品一般是说明文体裁,像《昆虫记》。教师指导时一是让学生读懂内容,再就是把握说明文本身的特点。一般有如下的重点:把握事物特征,领悟思想内容;理清说明顺序,掌握结构特色;研究说明方法,学习习作技巧;体会语言特点,增强表达能力。
3.按照阅读自身规律指导
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理论认为,阅读能力包括六个能力元素:复述、解释、重整、伸展、评鉴、创意。复述、解释、重整是“客观性理解,对原有的篇章进行分析、概括等,紧扣原篇章,准确理解,还原作者的思想过程。”伸展、评鉴、创意是“主观性理解,通过推论、想象、推测、批判性思维、创意,有依据地引申、拓展篇章内容,以及评鉴篇章内容与表达,提出独到的见解,又引篇章进一步加工。基于原篇章又超离原篇章”。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层级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
参考文献:
1. 王松泉,王伯勋.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P6-7,P36-37.
2.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年版.
3.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5. 王泉根 主编. 《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小鲤鱼跳龙门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篇四
在幼儿熟悉《小鲤鱼跳龙门》的故事以后,为了让幼儿体验小鲤鱼跳过龙门以后的快乐之情,通过给小鲤鱼设计漂亮的外衣,提高幼儿动手能力,感受小鲤鱼的美,从而让幼儿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及动手能力。
活动目标
1.能耐心细致的为小鲤鱼设计漂亮的衣服。
2.学习一片一片并有规律的粘贴“鱼鳞”。
3.乐于坚持完成装饰活动。
重点难点
重点:能耐心细致的为小鲤鱼设计漂亮的衣服。
难点:有规律的粘贴“鱼鳞”。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熟悉故事内容
材料准备:PPT,小鲤鱼若干,彩色圆片若干,浆糊,颜料,盘子,圆形海绵,瓶盖,龙门场景
活动过程
一.观看《小鲤鱼跳龙门》PPT
幼儿观看PPT,教师简单讲述故事。
二.介绍小鲤鱼
1.今天小鲤鱼到我们班来做客,我们相互打声招呼认识一下吧。
2.小鲤鱼来的时候不小心把漂亮的鳞片弄丢了,怎么办?
3.幼儿讨论怎样帮助小鲤鱼。
三.观察小鲤鱼外形,介绍操作材料。
1.幼儿欣赏小鲤鱼。
2.认识各种材料,幼儿讨论如何制作美丽的“衣服”。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贴鳞片时要从尾部开始贴
2.尾部用小号圆片,身体部分用大号圆片。
五.鱼鳞装饰好后用彩色泡泡进行装饰。
六.出示龙门背景,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活动反思
5.《人鸦》整本书阅读 篇五
书名:《人鸦》
共读时间:从2月14日到3月28日班级情况:班级共有学生45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19日,学
生比较活泼好动,在两年的时间内,培养了学生喜欢阅读的习惯。
共读过程:
一、把最美好的给孩子
2012年的元旦我们过得特别有意义,这一天亲爱的家长们给孩子买来了小礼物,孩子们也将美好的心愿——精彩的节目呈献给大家,节目最后孩子和家长们共读了上次共读的书目《我和小姐姐克拉拉》的读后感,一段旅程结束,另一段旅程又开始了。
二、共读前的奏鸣曲第一步:等待
虽说《人鸦》这本书是元旦的礼物,但是它来的比较慢,刚开始想从网上订阅,因为各种原因而搁浅,后来打算从我们这里的书市进行订阅,各方面都谈好了,但人家又说没有货,一直在等,最后在放寒假前夕这本书终于如约而至,还记得当接到电话时,我飞一般跑到学校门口,看着整整齐齐的46本《人鸦》,那日的心情奇好。
三、共度序曲:心语心愿
看看还有一点时间(学校开大会,老师们都悠然自得,只有我自己忙的不亦乐乎),我为每一个孩子的书上结合孩子的特性写了一句话,比如我班孙梦晨不太喜欢读书,我便这样写道:“读书吧,孩子,它会让你变得更聪明!”为走上阅读之路、家庭贫困的宋广宇写下这样的话:“物质的贫困并没有打到你,精神的食粮让你成长的更快!”一份份真挚的祝福、就这样从我的笔下流淌开来,好期待孩子看到书的情景!
四、共读第一步:寒假漫读
2月2日——3月4日
这本书籍正真开始的时间是寒假,考虑到大家的水平不同和孩子家长的情况(好多孩子家长在外地,文化水平不高)寒假我只布
五、共读第二步:慢读:做笔记阅读
3月4日——4月4日 置亲子阅读,没有做更深刻的理解
开学后,我们开了一个简单的读书交流课,大家纷纷表示这本书很好玩,但是没有深层次的深入下去,还有的孩子说我也想变成一只乌鸦,看来这本书的真正内涵孩子们都没有理解,所以根本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我们开始了一边阅读一边记笔记的方式开始阅读,一周读二至三章,时间的安排比较机动,有时候在课堂上读,有时候布置成家庭作业,读的同时按照“本章的主要内容、角色评价、自己的感受”进行读书摘记。
4月5日——4月28日
六、共读第三步:
通过对每一章节的阅读,我和孩子们都有了交流的欲望,这应该是共读前应有的状态吧,孩子们见到我,围着我叽叽喳喳说着对这本书的新发现、新感受,平时不爱言谈的杜秉琪也对我说:“汪老师,这本书好好看呀!”看来孩子们都已经沉浸其中了,性急的陈浩楠也问:“老师我们什么时候一起交流呀!”我不紧不慢地说:“你们要读的非常熟练才可以呢?”把孩子们的胃口掉的足足,箭在弦上,一发命中!
时机成熟,最后我列了一个《人鸦》读书记录卡,人手一份,作为整本书共读前交流材料:
七、共读第四步:精彩的课堂
4月28日,我们进行了《人鸦》整本书的交流,感谢干老师和各位亲爱的毛虫们,我把干老师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引用,并结合我班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大家激情诵读着“深呼吸,高抬头,无所畏惧看前方!”开启了这节读书课。
《人鸦》读书汇报课
“深呼吸,高抬头,无所畏惧看前方!”师生的激情诵读开启了这节读书课。
同学们。这本《人鸦》你读了几遍,读后有什么感受或者认为这本书有什么不足之处吗?假设;学生纷纷表示表示出对瑞夏德的羡慕,肯定,佩服,他们也希望自己象瑞夏德那样变成乌鸦,自由飞翔,与鸟儿对话,和动物成为朋友,从中学到点什么。一个男孩用简练的语言复述了故事的大意,表示瑞夏德从一个厌学挑食的普通男孩,变成一个优秀男孩,很不简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人鸦深入了解这本书。
点击课件,你认为最初的瑞夏德是个怎样的男孩,能打几分?学生找出了瑞夏德厌学,挑食,怕麻烦,自由散漫等毛病,给他很低的分数,甚至有个孩子不客气的给了他0分。另一些孩子认为他也有优点,爱幻想,有追求,作文成绩很好,而且擅长讲故事,所以给了他一个相对高的分数,但最高的分数也不过才70分,他们对原来的男孩瑞夏德评价并不高。是呀,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瑞夏德在我们心目中的分量就有所不同。让我们一起念动咒语吧:
此时,大屏幕上出现了书中那条著名咒语,不过已经经过了一个很细微的改动——
飞上高空,箭一般俯冲,天地之间任从容。
用你的翅膀担负起黑夜吧,我去作乌鸦,你来当儿童!
此时的瑞夏德已经完成了从人到乌鸦的角色转换。
问: 作一只乌鸦快乐吗?
假设:学生第一反应是作乌鸦很快乐,因为作乌鸦可以自由飞翔,而且自由自在,不用作数学题,能交到很多动物朋友。(呵呵,这就是每个学生心里最真是的想法吧,瑞夏德就是坐在这里的每个孩子呀)也有孩子提出,作乌鸦也有烦恼:没有自由,总被保安乌鸦寸步不离地看着;也要讲卫生,每天梳理羽毛;并非无所事事,也有一定的任务要承担。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书中几个重要的句子:
有任务要分配!
从现在起,你就是我们之中的一员,就得承担某一项义务。
这里容不下我行我素的乌鸦!你需要群体,群体也需要你。
相信这些句子,不仅对故事中的瑞夏德有很大触动,对今天教室里的这些孩子们,一定也有很大触动。他们读着这些有分量的句子的时候,是否也在想自己呢?“是的,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强项,那么,瑞夏德有什么强项呢?”个别孩子显然没有真正领会这个问题,或者暂时忘记自己已经是乌鸦瑞夏德了,有学生脱口而出:“我的强项是唱歌,我要每天教乌鸦唱一首歌,他们的叫声就没有那么难听了。”现在老师稍一提醒,学生立刻会意,他们回答出瑞夏德德能识别稻草人,他最大的强项是讲故事。老师追问一句:“讲故事给瑞夏德带来了什么?„学生回答出讲故事使瑞夏德赢得了信任,大家开始接受他了,他真正融入了鸦群,而且从中培养了自己的责任感。除了识别稻草人和讲故事之外,瑞夏德还做了什么重要的事情,这对他又有什么影响?或者是瑞夏德成为一支优秀的乌鸦还做了什么事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瑞夏德冒险营救大首领罗高的经过,正因为这次经历使瑞夏德最终获得了鸦群的尊重,他成长为一只优秀的,不可缺少的乌鸦了。除了信任,友谊,尊重,他还有没有一些意外的收获?
这个话题引伸出了对两个故事情节的讨论:
一是关于“鸟人“的,我请一个女生读屏幕上”鸟人“的这句话:迄今为止,人类只不过找到了大秘密中的小部分,可是他们把这称为”发明“,然而对于大秘密来说,他们的知识少的可怜,而且在没有对掌握的知识融会贯通的情
况下去胡乱发明,只会带来危险。物品,大家想一想我们人类许多愚蠢的所谓”发明“,有哪些并历数它的种种恶果:
汽车和工厂的烟囱使空气不再清洁,造成毒气团,使得鸟儿不得不改变迁徙路线;
枪给动物造成极大威胁,鹿母子为此而分离;
熊愤怒地叫嚷:„人啊人,最好离人远一点。”
有真切的生活体验,学生们说起这些的时候,简直是痛心疾首,好像他们已经不是自己了,而是一只真正的鸟,一只鹿或是那头气坏了的熊,正在声讨人类的罪恶。
另一个情节是瑞夏德与洛阿的争论。
老师请男生代表洛阿,女生代表瑞夏德,先读读这两个朋友关于“拯救“的争论。
针对有关拯救的话题大家有什么要说的吗?友情提示要注意引用书中地内容来支持自己地说法。紧接着学生们也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可喜的是,无论是站在哪个立场的学生,都能自觉地引用书中地内容来支持自己地说法,从而自圆其说,使自己更具有说服力,更叫人高兴的,学生们既没有盲目跟风“一边倒”,也没有看风使舵“两边倒”,而是很理性,很客观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被他人的说法轻易左右,反映出这些孩子很好的思维品质。
老师此时更像是一个辩论会上的主持人,她引导,组织,旁观,在他们争辩得难解难分的时候,老师出示书中“鸟人”的那句经典语言:人类是什么呢,他们就是一个人,加一个人,再加一个人。。是谁改变了自己,谁就改变了世界。“
是啊,谁改变了自己,谁就改变了世界,让这句话铭刻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中,当我们遭遇学习中的困难】将来还会遭遇生活中许多难以接受的现实,想起这句话,也许会少了无意义的抱怨,少了满腹的牢骚,会选择从改变自己开始,最终影响并改变这个世界。
现在如果让你再给瑞夏德打分,你能打多少分呢?学生毫不吝惜地给出了高分,看来你们对乌鸦瑞夏德德认可度已经相当高了。
“那么,优秀的乌鸦瑞夏德为什么还要选择变回男孩瑞夏德呢?„老师抛问题。
——因为他不仅要做优秀的乌鸦,更要做优秀的人。
——他要把自己的经历,自己了解到的一切告诉更多的人,影响他们,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让人类在动物的眼里不要那么愚蠢可恶。
老师给了学生一个假设:假如我现在给你施一个小小的魔法,使你成为一万富翁,拥有无数财富,代价是必须失去所有的记忆,你讲如何选择?
对这个选择,学生产生了明显的分歧,全班立刻分化为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激烈的争执起来,没有机会站起来说话的孩子,也振振有辞地和周围
地人争论着,尽管老师及时地干预,指出失去自我才是最可怕的,并请学生齐诵:
云雾迷茫,浪花翻卷,黑水映射出白光。
云彩是时空地载体,我是谁,我永远不会忘。
但很多孩子纠缠在这里,只顾着说服别人,已经听不进多少了。而这个问题竟然一直没有被学生放下,下课之后,立刻有三个孩子“不屈不挠”地围着老师,争着阐明自己地观点,希望能得到老师地认可和支持。
所以瑞夏德即使经历千辛万苦、千难万险也要重新变回男孩瑞夏德,让我们再一次齐诵咒语吧::
飞上高空,箭一般俯冲,天地之间任从容。用你的翅膀担负起黑夜吧,你去作乌鸦,我来当儿童!学生再次完成角色转换,变回了人的身份。
孩子们重新变回儿童的你给未来的男孩瑞夏德打多少分,学生给的分数差距很大,有坚持40分的,有给出很高分数的,也有给一个未知的‟X‟的。但因为时间已经很紧张了,所以老师没有给充足的时间来展开。
老师留给学生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你给现在的自己打几分?跟着瑞夏德穿越了一次人鸦的特殊经历之后,你给将来的自己打几分?
性急的孩子正准备回答,老师说:„大家不要着急,把答案留给心里,用你的行动和将来的岁月去回答吧。“
点击《飞得更高》带着这份期待,我们一起诵读下面的句子:
顺着嘴巴的方向飞,不要恐惧,谁心怀恐惧,谁就会丧失力量和内在的智慧。
友谊之火是不会烧伤手的。用你的翅膀担负起黑夜吧!
今天的读书汇报课就到这里了
6.整本书阅读心得体会 篇六
---中小学校长教师读书工程整本书阅读心得体会
姓名:杨吉媛 学校:西固城第二小学 书名:《做一个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华应龙
看完了《做一个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这本书,仔细品味每一位教育家的成长故事,无不都透露着一个美丽的字“爱”。书中的名师都爱学生,爱自己的教育事业,爱是成就他们事业的根基。
正因为心中充满着对学生的爱,他们才会视学生如己出,才会尊重每一个孩子,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更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因为心中有爱,才更懂得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才更愿意等待,他们在静静地守候生命之花绽放出独有的颜色,因为心中有爱所以懂得:花儿有性,它们将绽放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
因为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爱,他们才会甘于清苦,埋头苦干,更有激情去努力探索;因为热爱,才会把工作当做一种愉快的带薪学习;才会觉的工作着才是美丽的;才会把讲台当作自己解不开的情怀;钱守旺老师说:朋友,不管是事业选择了你,还是你选择了自己的事业,我们都应当无怨无悔。当我们用爱心呵护自己的事业时,你会发现平凡的工作
中蕴藏着无穷的乐趣!当我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自己的事业时,你会看到生命之树绽放出绚丽的花朵!当我们像经营自己的家一样精自己的学校时,你会发现身边的一切都是那样富有魅力!
7.《绿野仙踪》整本书阅读设计 篇七
一、精选读物, 让学生走近阅读
阅读是一场心灵的对话。读书, 可以医愚, 但要读健康向上的书;读书, 可以改变命运, 但要读励志奋斗的书; 读书, 可以开阔胸襟, 但要读大气磅礴的书。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为重要的任务。教师应该立足实际, 精选读物, 让学生走近阅读。
(一) 推荐适合学生学段的读物
学生因学段的差异, 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我们应该依据学生学段的不同, 推荐相关的书籍, 让每个学生愿读、乐读、善读。例如, 为低年级推荐《舒克和贝塔历险记》等童话类文学作品;为中年级推荐《寄小读者》等散文或传奇类文学作品;为高年级推荐《呼兰河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传记类和世界名著等作品。
(二) 推荐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读物
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读物, 包括歌颂人类勤劳、善良、勇敢、进取等崇高人格精神的读物。为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品质, 可以分年级段向学生推荐《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等读物;为培养学生珍惜、感恩的品质, 按年级段分别向学生推荐《爷爷一定有办法》等读物, 这样不同年级的学生均能读到适合自身需要、同时又有利于自身健康发展的课外读物。
(三) 推荐与文本关联的读物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的“课外书屋”栏目向学生推荐了与本单元有联系的整本书, 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其次,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是选自或节选自某个作品集, 在教学这些文章的时候, 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原著和该作者的其他作品。例如, 在教学《少年闰土》后, 向学生推荐鲁迅的《故乡》和《朝花夕拾》等。另外, 也可以联系课文内容组织学生延伸阅读, 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 就可以推荐阅读《人与自然》等科普读物, 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
二、激发兴趣, 让学生爱上阅读
(一) 巧妙切入, 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向学生推荐读物时, 可根据读物的特点, 选准切入点, 巧妙切入,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 向学生推荐《蟋蟀也吃兴奋剂》, 就可以以书名为切入点, 让学生预想书中的故事, 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阅读《捣蛋鬼日记》《五三班的坏小子》等作品, 就可以以鲜明的人物形象为切入点, 由人物的性格特点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还有, 教师向学生介绍故事的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 可以激发学生“欲知详情, 请看原文”的欲望。另外, 教师向学生讲述自己的读书感受, 也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二) 树立榜样, 激发阅读兴趣
指导学生搜集、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 能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和对读书的渴望, 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在平时的课堂上, 表扬课外阅读广泛、写作进步较大的学生, 并鼓励他们讲解自己从课外阅读里学到的知识。通过树立身边榜样, 更能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 多元评价, 激发阅读兴趣
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 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 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在阅读评价中, 应既注重教师评价的导向作用, 又注重让学生自评、同组互评、家长查评的全体参与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多元评价, 既可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 又能使学生长期保持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指导读法, 让学生学会阅读
阅读的书籍不同, 采用的阅读方法不同;阅读的目的不同, 阅读的方法也不同。教师应教会学生根据个人不同的阅读需求, 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例如, 如果阅读的是知识性读物, 只想作一般性的了解, 宜采用浏览式的泛读法, 按照“速读—寻找—摘记”的程序进行;如果翻阅报刊, 指导学生采用跳读法, 读版面, 读标题, 读导语, 快速了解内容, 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材料;如果是读整本的文学作品, 初次阅读, 指导学生采用略读法, 将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 或者几段几段地粗读, 也可几页几页地翻阅, 大致了解这本书的梗概、特点和应用范围;对于文情并茂的佳作, 或书中的重点句段, 则指导学生采用精读法。精读时, 要全身心投入, 调动多种感官, 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 边读、边想、边批注, 对文中精美的字、词、句、段通过反复朗读, 品味文章中的好词佳句, 体会文章的深远内涵, 揣摩文章的布局谋篇。
另外, 为提高阅读实效, 还应注重教给学生批注式阅读的方法, 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紧要处、自己感触最深处进行圈、点、勾、划, 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 或者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疑问, 然后请教父母、老师;与此同时, 还可以指导学生作读书卡片, 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 以便随身携带, 随时翻阅、背诵;读完全书, 还可以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对原文进行再创造, 如续写、扩写、改写、写“心灵感悟”等, 真正做到读有所得。
8.有效指导低年级学生阅读整本书 篇八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乐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兴趣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兴趣的鼓舞和推动下,就会主动去寻找课外阅读材料。尤其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把握好时机,用“乐读”这一自主学习的方式去开启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的阅读与兴趣相联系,为他们插上阅读的翅膀,引导他们领略知识的殿堂。
1.利用“听书软件”,情境导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识字量少的特点,教师可利用“听书软件”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结合有声读物。如儿童广播剧、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平台……或结合“听书软件”:“酷听”“懒人听书”……播放《格林童话》《木偶奇遇记》《绿野仙踪》等。通过“听书”,不仅让学生进入了阅读的情境,降低了阅读难度,还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2)通过教师和学生朗读精心设定的感人童话的情节,调动学生阅读的欲望,激发学生的阅读倾向,从而让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情境导入被自然巧妙地勾起。
2.推荐名人的阅读方式,榜样引路。通常情况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儿童善于模仿,这是可以利用的人的天性。平时,教师可利用多种途径向学生介绍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如毛泽东、高尔基、冰心、老舍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榜样,并延续这种良好的习惯。同时在阅读训练中,教师要及时发现本班学生勤奋读书的感人故事以及取得的成绩,让身边的榜样“现身说法”,以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赶超趋向,从而敲开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的大门。
3.开展好“读书报告会”活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读书报告会”,创设更多条件,使学生有机会在更多的人面前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阅读动力。如举行“班级故事会”,让学生从自己课外阅读的文章中选择一个章节的故事讲给其他同学听;评选“故事大王”活动,每天让一些阅读能力强、朗读水平高的学生晚上准备一个章节的故事,第二天利用晨会讲给其他同学听。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讲故事给其他同学听,这样,一些优秀的学生就会逐渐带动起一批学生。于是,整本书的阅读就会以故事接龙的方式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下去。我就是用这种方式让学生们自己读完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一本本情节相对独立的书。另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交流最近看到的好书、读书的感悟及通过课外阅读积累的好词、好句等。
4.采取多种媒介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主选择优秀阅读材料,采取多种媒介阅读。”具体操作时,教师可结合课标规定的课外阅读篇目开展丰富的活动,如根据读物内容排练文艺节目,或组织学生观看电影,收听广播,上网读书等,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营造氛围,使学生好读
阅读氛围是课外阅读的“温床”,我抓住三个环节优化课外阅读的环境,即利用班晨会,组织学生在校阅读;建立“红领巾图书角”,加强阅读“阵地”的建设;营造“书香家庭”氛围,优化阅读环境。
1.利用班晨会,组织学生在校阅读。为了让学生有足够的读书时间,我利用班晨会,集中指导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在校阅读是为了保证质量,目的是搞好学生的起步阅读。在班晨会上,除了集中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外,还可以安排一些优秀的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图书,向学生推荐好书,并定期举办“读书沙龙”。通过教师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2.建立“红领巾图书角”,加强阅读“阵地”的建设。我们发挥少先队的集体作用,建立“红领巾图书角”,建设课外阅读的“阵地”。我通过调查班上学生的存书情况,建议大家把自己的书放在图书角中,把图书资源共享,进行交换阅读,并与别的班级建立“图书漂流”机制,营造“书香班级”,让“红领巾图书角”成为阅读的港湾,以此来抓细课外阅读的过程。
3.营造“书香家庭”氛围,优化阅读环境。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在家庭完成的。营造“书香家庭”氛围,对于学生阅读的影响巨大。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于学生来说,好的环境就如同中国古代的“书香门第”,父母的好习惯会深深地影响他们。因此,每次开家长会,我都利用机会向家长倡导建立“书香家庭”,营造“书香家庭”氛围,并向家长们介绍新课程的课外阅读理念。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归根到底还取决于学生自己的课外阅读的积累和领悟,为此,家长应承担起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责任。
三、养成习惯,使学生善读
“习惯成就人生。”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强化训练才能逐步形成。这就需要家长、教师等多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督促,并积极参与到学生的阅读行动中,让学生在持之以恒的阅读中养成习惯。
1.师生共读整本书。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师生共读整本书,可以降低阅读难度,提高阅读效果。因此,我常选择一些优秀的、情节吸引人的中外儿童读物,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木偶奇遇记》等读给学生听。我在讲故事时,常常通过提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有时讲到精彩的地方还戛然而止,让学生续说故事。通过师生互动,有效提高了阅读效果。
2.亲子共读整本书。“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爱读书的父母会以身作则,带出爱读书的孩子。父母通过影响力积极为孩子购买优秀读物,订阅儿童报纸和书刊,帮孩子做好课外阅读的参谋,这将使孩子终身受益。对于有阅读困难的孩子,家长要进行亲子共读,“扶上马,再送一程”,切实为孩子的课外阅读排忧解难。在家中,有家长们陪读,共伴书香,孩子们将更能享受到读书的快乐。正所谓“遗子黄金万两,不如教子读书”。
3.生生共读整本书。课外阅读是一种独立的学习形式。在学校,我鼓励学生自由组成“读书学习小组”,共同确定目标、选择书籍、制订计划、控制进度。每天课余保证最少半小时的阅读量,适时做好读书笔记,进行读书心得交流。
阅读是人的一生最重要的财富,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不但能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厚实学生知识的底蕴,而且能塑造学生的读书品质,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不断地日积月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低年级“课外阅读的总量不少于5万字”,这就是提醒语文教师要用课程标准来指导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课外阅读要放眼长远,从低年级抓起,不断拓展渠道,让学生沉浸在书香之中,亲近母语,陶冶情操,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绿野仙踪》整本书阅读设计】推荐阅读: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设计10-03
我最喜爱的一本书:《绿野仙踪》07-20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读书笔记09-17
《如何阅读一本书》导图笔记10-18
好书推荐《绿野仙踪》07-13
绿野仙踪读书心得400字07-03
《绿野仙踪》读书笔记读后感受08-10
寒假《绿野仙踪》读后感08-21
绿野仙踪读书笔记600字09-25
绿野仙踪名著读后感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