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复习课教学反思

2024-08-01

音乐复习课教学反思(共13篇)

1.音乐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一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容量相当之大,包括了小学阶段所接触的四个基本时态,以及句型之间的转换。个人反思后,认为这节课的闪光点在于:

1能将枯燥乏味的知识融入到一个情景中,而所设置的情景又是非常贴切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使整节课都显得那么活泼有趣,师生之间配合得相得益彰。

2环环相扣,知识结构一点也不另零散。整节课按照总分总的体系。让学生先整体感知,再细化到每个章节,每个知识点,最后再进行总结。在每一个小知识点的讲解时也能详略得当,张驰有度。

3讲解与操练相结合,精讲精练。在题目的设置上能考虑到全方位的题型,使学生都有所接触。最后的小歌谣更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学生答题起到很大帮助。

当然在准备时也出现了差错,如单词拼写错误等。我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正。我把自己的点滴感受写在了《英语复习课课堂教学初探》中,还望得到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

2.音乐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二

【教学环节】

环节一:观察教师编写的算式, 梳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课前老师特意编出这样几道算式:

8×4+2 8× (4+2) 8-4÷2 8-4+2

8÷4×2 8-4-2

师:仔细观察一下, 老师在编算式时用到了哪些数学朋友?

生:用了三个数8、4、2以及四个运算符号和小括号。

师:这些算式先算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生:先看有无小括号, 有小括号的, 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看加减法和乘除法是否混合在一起, 既有加减法, 又有乘除法, 先算乘除, 后算加减;除了这两种情况, 一般都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师:具体说一说, 在什么情况下要先算乘除, 后算加减?

生:+和×、+和÷、-和×、-和÷、×和+、×和-、÷和+、÷和-。

师:在什么情况下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生:+和+、-和-、×和×、÷和÷、+和-、-和+、×和÷、÷和×。

教师小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环节二:学生有序地编算式, 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1.比较8×4+2和8× (4+2) 这两道算式异同, 体会小括号的作用是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

2.用这三个数, 四个运算符号和小括号还可以编出不同的算式吗?猜一猜一共能编出几道不同的算式?

3.怎样编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呢?先独立思考, 再交流想法, 然后有序地编写算式, 最后反馈交流得出最佳编写方法是:先把一种符号写在前面, 再把四种符号分别写在后面, 编出4道算式, 然后把这4道算式添上合适的小括号, 又编出4道, 依此类推, 总共编出了32道。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 (4+2) 8- (4+2) 8× (4+2) 8÷ (4+2)

8+ (4-2) 8- (4-2) 8× (4-2) 8÷ (4-2)

(8+4) ×2 (8-4) ×2 8× (4×2) 8÷ (4×2)

(8+4) ÷2 (8-4) ÷2 8× (4÷2) 8÷ (4÷2)

4.游戏:给32道算式卡片按照运算顺序分成三类。

师再次小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按这样的设计教学, 发现学生学得有趣, 教师教得轻松, 知识掌握效果更好。

【教学反思】

综观以上教学流程, 通过“编算式”这一大活动, 不仅紧紧抓住了本课“有序梳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能力”的教学重点, 而且还巧妙地突破了“进一步体会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 合理地使用小括号”的教学难点。这样的课堂, 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同时也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 要上好一节复习课并不容易, 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复习课要促成知识的系统化

在传统的复习课中教师往往过分强调知识点和方法, 使得学生只是掌握了一些解题技巧, 而忽视了学生归类、迁移、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 课堂复习应该是一个疏理知识的过程, 必须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将“点”连成“片”, 进而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在复习课教学中, 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对概念作纵向、横向联合的归类、整理, 找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 对学过的概念进行穿线结网, 促进学生概念结构的系统化。

二、复习课要关注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

东北师大校长史宁中教授提出的“数学教学四基”, 引起了数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数学“四基”是指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从知识的角度来看, “双基”是一种理性的、形式化的结果性知识, 而基本活动经验则是一种感性的、情景化的过程性知识, 它们各强调了数学知识的一个侧面, 前者形成的是一种知识系统, 而后者形成的是一种经验系统, 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因此, 小学数学复习课不仅要落实“双基”, 还要关注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以上的教学中通过“编算式”这一大活动, 学生不仅自主有序地梳理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还逆向梳理出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情况,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情况。另外, 学生对小括号作用的体会也淋漓尽致。这样的教学不仅巧妙地落实了“双基”, 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基本活动经验。

三、复习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能力

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 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 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 互助评价, 展开争辨,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主动参与, 体验成功, 这样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上述的教学紧紧扣住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融合了有序思考、搭配、排列组合、猜想验证等数学方法, 通过“有序编写32道算式”这个大活动, 不仅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培养有序思考的能力, 而且还让他们明白小括号不能滥用, 而要合理灵活地运用。

四、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应灵活多变

复习课的教学往往需要一定量的练习巩固。但是也不能为练习而练习。复习课的设计要具有综合性、灵活性和发展性, 要因课型、学生不同而不同, 不能千课一面、千人一面, 要朝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方向努力。

总之, 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不是对已学数学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 它是对学生学过的知识内容进行更高层次的再学习, 它更多地是一个加深理解知识, 扩大知识联系, 进一步提高知识掌握水平, 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和技能的过程。小学数学复习课要突出自主性, 体现灵活性, 注重针对性, 训练综合性。

3.一堂小结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篇三

关键词:小结与复习课;尺度;意见;讨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219-01

小结与复习课,中学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课型之一,那么如何上好复习课呢?小结与复习课要求学生巩固本章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解题方法,了解本章经典题型。同时要求老师通过小结与复习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自己应用知识能力的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心理体验,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为后段知识的学习做好一定的铺垫。

《空间几何体》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的内容,2012年5月我参加“湘鄂边”部分省级重点中学的研讨活动。通过亲自参加比赛和现场观摩学习,笔者认为要上好本章的小结与复习课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一、准确把握考纲要求,帮助学生明确重点难点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几何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与位置关系的数学学科。空间几何体中要求学生利用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观察大量空间图形,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和利用斜二测法画出的直观图。了解球、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立体几何初步的重点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对几大块的整体的把握,分清楚重点和难点,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让学生上完一节课后变得无所适从,轻重不分。

二、明确教材编排思路,注重知识形成网络

《空间几何体》本章内容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展开的。例如,对于棱柱,在义务教育阶段直观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棱柱的结构特征及其体积、表面积。在教材内容安排中要特别注意与前面学习的“空间与图形”相关内容衔接。本章内容先让学生观察大量实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几何体的分类,从而概括归纳简单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在平面上表示空间图形,能画出简单图形的三视图,通过观察用两种方法(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画出三视图和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会使用材料制作模型,会用斜二测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直观图。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不要求记忆公式),并能计算简单几何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本章中的一些概念都是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找到几何体的共同特点,再抽象本质属性得到。本章知识的形成是一个从识图,画图到用图的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总结本章知识时,一定要注意由直观模型过渡到几何体本质属性的基础上来,充分培养学生的认知和化归能力。

三、关注学生心理过程,联系生活应用实际

比赛过程中一个老师是这样引入的: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空间几何体》这章的内容,首先请问同学们,这些图片你们认识吗?

引导学生认识图片,轻松进入课题。

然后该老师问道:我们把这些图形当成我们的新朋友,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之后,最想了解这个同学的什么呢?

学生回答:了解这个学生有什么特长,兴趣爱好等等;

教师:我们认识了这些几何体之后,也一样是了解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这样非常自然的过渡到了对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的知识。该老师使用类比的方法,充分把握学生的知识形成心理,让学生轻松的自我总结相关的知识,这种方法使用非常巧妙!

四、题型训练具体经典、例题讲解详细规范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哈尔莫斯),解题是数学教学的主要活动,数学复习课教学离不开题型训练,但绝不能题型训练等同于解题的简单重复,不能将解题的目标只定位于“知识的巩固”,更要追求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所以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复习课教学中,在题型训练中要求具体经典,一节复习课45分钟,面面俱到不可能,以偏概全又不行。

复习课是一种重要的课型,由于时间的紧促,不允许我们像讲授新课一样开展教学,这就对复习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联系教材“双基”,注重生活实际,开展创新教学,教学效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

4.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四

我充分尊重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时间还给了学生。孩子们学习得特别积极主动,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学生们很喜欢表演的方式,在表演中,他们进一步理解了所学内容。

我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灵活运用教材,通过师生共同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料,丰富了课程资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很有实效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我注重了学习方式的开放,学生的学习没有局限在课堂的40分钟,学生的学习更多地来自于课外,来自于自己的生活经验,。课堂为学生提供展示信息、才能的平台,课堂气氛自由、开放。

不足:

1.教师没有发挥好自己的引导作用。

2.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有待于提高。

改进措施:

1.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引导作用,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及时地进行点拨,这样可以节省教学时间,能较好地突破重难点。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应充分地备学生,还要做好预设,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2.在教学时,我们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演一演、画一画、议一议、说一说等,争取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教师还应做好课堂评价,让学生们找到自身的价值。

5.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五

复习课是对所学内容进行一个系统地复现,巩固与内化的教学活动,同时,它又是一个有针对性地诊断教学。通过一定的复习,老师应解决一些学生混淆不清的知识,弥补一定的知识漏洞,并帮助他们建构起自身的知识体系。所以,我觉得在复习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重组是必要的。我们需要总结出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提炼出知识点的重中之重以及罗列出学生容易犯错的`知识点,然后重组教学内容,经过这样的筛选之后,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课堂教学也更为有效了。

内容确定了,就要找准教学切入点,能在问题症结处对症下药,使学生更好的理清知识联系,帮助他们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比如,把动词的不同形式作为教学切入点展开教学,然后展现使用这三种结构的不同句型,最后要求学生柔和这些句型进行表达,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这样教学思路更为清晰,学生在建构知识体系时也更容易了。

复习课既然是对所学知识的复现,那势必会存在一定的重复,而重复教学却是教学中最忌讳的,因为学生生性好奇,他们热衷于新鲜的事物,一旦一样东西重复两次以上,他们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失去学习兴趣。既然学习内容上的重复是不可避免的,那我们就应该尽量减少在教学方式上的重复。通过多种渠道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课本资源及多媒体资源,采用比一比,赛一赛,说一说等多种方式开展活动,而且内容都是非常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引起他们的学习共鸣。

6.词语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六

古人云:“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都说明复习的重要性!新课上完后,都是比较长的一段复习时间,对学生的知识进行系统地又有重点地复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毕竟年龄小,对所学的知识容易遗忘或者已模糊不清,复习能有效地梳理和巩固所学知识。

《四字词语》是我尝试的另一堂词语复习课。四字词语包括成语和非成语,也叫固定词组或自由词组.四字词组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被大量运用于说话、文章里。自由四字词组不同于固定词组,它们是可以随意拆散,随意组合的。

学生从平常交谈和课文中接触到许四字词语,他们平时积累的四字词语多,但是都很凌乱,因此我想把他们进行归类,因此我有了上一堂成语复习课的想法。在上完这堂复习课之后,我对这节课认真做了反思。

首先努力做到的地方: 1.注重复习方法的渗透和归纳

一堂复习课不可能让学生牢牢掌握住四字词语知识,与其一味强求量的落实,不如讲求方法的指导。学生只有掌握了它的一般规律,才可能在课外时间开展有效的复习,才可能有量上的实质提高。因此,我在《漫游四字词语王国》这堂复习课中,着重教学生学会进行四字词语的归类,引导学生从归纳总结出含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数字四字词语、动物四字词语,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系统的框架,知道四字词语的大致分类。

2、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做对十道题更为重要。我也很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哪些同学知道这些成语呢?老师想请同学来说说。不过在说之前老师有要求,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做到三到:眼到,要认真看;耳到,认真听别人说;手到,把成语补充完整。明白了没有?也就是边看,边听,边写。”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

3、注重对学生的评价

课堂上,我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因为老师激励的话语,热切的目光,课堂的生命,滋润着孩子的心灵,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作为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这时,我就运用巧妙的、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加以引导、帮助,既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还能使学生更有信心地投入学习。课堂上,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激励性语言就是一种启动思维的“催化剂”,会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让学生闪现出“我要学习,我要思考”的火花。

4.注重与生活的联系

语文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语文应该是生活中的语文,而不能脱离生活。这节复习课中,我也特别注意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我告诉学生:希望他们能当生活的有心人。

其次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1、出题不够严谨

出题过程中由于对第二阶梯第一小题出题欠严密,于是导致学生在此题上耽误了过多的时间,没有按计划完成本节课的任务。

2、运用词语还存在问题

7.音乐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七

一、教学背景

这一堂高二公开课的教学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人教版)》必修五Unit 2 The United Kingdom,Period 5。经过对单词和短语的复习,完成课文的缩写填空,回顾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的拓展和重点句子的结构,最后完成一篇由重点词和重点句子结构组成的短文。这节课体现了上课老师———来自钦州市第一中学高二英语组的廖娟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和教学经验。对于学生基本学情的把握得当,有效地掌控了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难度适中、形式多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堂课的任务型教学设计不仅把握了考点,给学生指明了自学方向,也给了听课老师们一些关于复习课的反思和启迪。

二、教学设计和教学片段回顾

1.教学设计。

(1)导入。授课老师在进行课堂导入后,进入到单词和复习内容。通过快速的提问和回答来让学生进行单词和词汇的重新回忆。在复习过程中穿插单词的不同词性变化,增强学生的记忆。

授课教师将本单元需要掌握的单词通过PPT呈现在多媒体上,引导学生形成如下学习模式:汉语释义→本单元英语单词→随着词性变化,在该单词上加上不同的后缀,或者回忆该词性下的单词→读出单词。

(2)课堂呈现。授课老师回顾课文,将课文缩写成一篇简短的文章,并将这篇文章改编成了语法填空的形式。

(3)拓展和巩固。课文复习了之后,授课教师安排了重点单词和重点句型的巩固和拓展学习。在这部分教学内容中,授课老师安排了多种教学活动,力求学生对不同的教学活动产生兴趣。

授课教师安排的第一个活动为语境活用,即用convenience convenient进行一个简单的语法填空。通过这个活动,明确名词和形容词转换的方式。

第二个活动是用make up和be made up of改写句子。用这个练习来复习主动和被动,加深理解。

最后一个拓展活动为句子成分分析,即讨论一个长句的句子成分。通过分析句子的成分,来明确句子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各部分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

(4)总结回顾。在最后一个活动中,授课教师给出了“连句成篇”这样一个教学活动,让学生将本堂课所学的内容变成一篇小短文。

2.教学片段回顾。

笔者对廖娟老师的最后一个教学活动印象很深刻。在这个连句成篇活动中,学生要用所复习到的单词、短语和句型进行一个简单的句子表达训练。在此基础上加上适当的连词,使其变成一个完整的符合高考书面表达要求的小短文。

授课老师的做法既考虑了学生的能力,又从高考要求出发,将学生不喜欢的书面表达变成了他们熟悉的内容。书面表达的训练并非如每次考试一样中规中矩,而是可以很灵活。复习课上前面的铺垫,从单词和短语的再复习,到重点句型的讲解演练,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自己产出。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有东西写,也能让学生愿意写,乐于写,还能写得有自信,可谓一石数鸟,效果立竿见影。

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集中体现。在高考英语试卷中,写作占据一定的比重,要求也每一年都有新的提高。笔者发现,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很难提高,原因很多,其中突出的有以下两点:一是学生缺乏足够的素材,很难形成开放的写作思路;二是兴趣不够高,缺乏表达的欲望。难以提高的写作水平,难以满足的写作要求,使得学生陷入恶性循环,不会写,不愿写。如何缓解这一矛盾成了每一个一线英语教师思考的问题。

三、感悟和思考

廖娟老师的这堂复习课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高考弱化语法并不等于在英语教学上就放弃语法,而应该将语法由原来的满篇灌变成符合学生认知的内容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平常上课时就能将考试中失分率高的语法填空和无东西可写的书面表达进行训练。

复习课不应该是过时的,而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充满活力的,能让学生找到归属感和满足感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012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8.新课标下的音乐课堂教学反思 篇八

2015年6月11日,呼和浩特市中小学音乐教师业务培训暨名师工作室启动仪式在赛罕区大学路小学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由呼和浩特市教学研究室主办,目的是希望通过专家细致而深刻地讲解,给更多的一线教师带来启发与思考,指明课堂教学方向,帮助更多的音乐教师在音乐教育事业上成长。来自呼和浩特市各旗县区音乐教研员及全市300多位中小学音乐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启动仪式特邀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理事长吴斌教授做了题为“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解读”的专题讲座,吴斌教授倾情讲授,对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给予大力支持,就此次专题讲座重点内容,笔者将分享并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分享之一:把握课程标准,应抓住音乐内核,妥善处理音乐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

就内蒙古地区众多教师参与的在深圳举办的“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观摩课”活动,吴斌教授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评课过程中,一线教师与专家给定分数差异非常大?”面对这样一个具体而又指向明确的问题,在场的教师还是比较茫然。吴斌教授却通过几个信手掂来的案例对音乐课堂尤其是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学评价标准给予了很明确的解析。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提供给学生的一定要是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包括音乐的音效、作品、音响、素材的质量、演唱者、演奏者、指挥、演奏乐团、舞团等等,挖掘音乐中最具表现力的要素。

感悟之一:在比较中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经验,发现本地区优势,推动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音乐基础教育发展。

在呼和浩特市举行的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中,各个区都选出了较高水平的展示课,综观这些展示课,笔者发现,教师普遍存在音乐文化知识与能力相对欠缺,教育理论素养相对不足,没有很好地掌握教学规律,教学技能亟待提高,在教学中过于注重个人演唱、演奏等技能的提高,过于强调音乐背景知识等问题,结果导致课堂中对音乐本身的体现时间不足,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浮于表面,不够深刻。由于教师对当今国内外的音乐教学现状、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没有深入了解和学习,课堂教学的音乐表现力不足,不能充分体现音乐教学的特点和魅力。个别教师虽然对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铃木教学法、美国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等有些许了解,但不能更好地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当然,这样的状况不仅仅存在于内蒙古地区,也是其他地区的普遍现状,这与我国基础教育音乐课程设置、音乐教育教学理念及我国的评价制度有直接关系。结合我国音乐教育现状,借鉴国外音乐教学的先进经验,构建我国音乐基础教育的完整体系,是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肩上的使命。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弘扬、传承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也要更好的借鉴发达地区的教学经验,推动本地区音乐基础教育的发展。

分享之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音乐内容是音乐课堂取得良好效果的根本保证

在讲座中,吴斌教授很明确地提出了内容丰富是评优课的标准。音乐内容丰富、表现力强也是世界音乐教育的大趋势。通过例证和比较,他分析了香港教师、美国教师与中国教师在40分钟内完成的教学内容。

感悟之二:抓住音乐本质,丰富教学内容,让音乐教育成为培养学生美学修养的重要途径

内蒙古是少数民族地区,教学内容可以融入很多蒙古族音乐。学生从一次又一次的音乐听辨、感受、经历中学到了什么、成长了什么,这才是教学的关键。对于内蒙古地区的学生来说,随处都可以听到各种蒙古族长调、短调、爬山调、漫瀚调等等,甚至生活中可以参加各种蒙古族婚礼,听到几十人的马头琴齐奏及蒙古族各种庆典仪式,在弘扬、传承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同时,音乐与人生,分享与交流必将是成长道路上重要的一部分。而这些重要的部分都将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痕迹并产生思想,引发思维方式的变化,这也是内蒙古音乐教育的地区优势。但这种优势的发挥,需要中小学音乐教师由内而外的个人素质的整体提升,需要每一位教师更勇敢、更努力地前进,既要突出我们民族的优势,又要与发达地区接轨。当教师能充分驾驭具有时代特点、地域特点、表现力十足的课堂时,也就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优质课,也将会走向全国优质课观摩活动的舞台,更重要的是能带动一批教师的成长,而最大受益者就是孩子们和社会。吴斌教授對少数民族地区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他希望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教师快速成长,从而带动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事业的成长速度。

分享之三:完善学生音乐素养监测机制,规范音乐课堂教学行为

吴斌教授指出,听与模仿是学习音乐最重要的方式,只有音乐才能百听不厌,越熟悉越有感情,音乐最不怕的是重复,音乐重复90次会终身不忘,而我国中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最怕的则是重复。感受到高质量的音乐将会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之源,教师高质量的范唱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因之一,也是教学的关键。唱歌课记住旋律和音响是重点,听音乐也是学文化,所以,音乐一定是以整体的方式学习。唱歌教学的关键就是范唱、模仿,整体、重复。音乐一定是听力理解,同时教师应在每节课上都给个体提供认知、体验、表演的机会,这也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要重点体现的。

感悟之三:重视音乐元素,让学生在律动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内心世界

以整体方式学习音乐时,不可忽略的便是所有的音乐元素。音乐元素就是指组成音乐的每个部分。如果教师对这些元素不够熟悉,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课堂教学中只感受了其中一两个,忽视了其他,这样的教学必定是失败的。没有哪一位音乐教师,不运用大部分的音乐元素,就会成为一位优质课的教师。

在所有的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首先要让学生感觉到音乐的动感,无论是唱歌教学还是音乐欣赏教学,在音乐开始时,一定是要找到律动,让学生倾听并感受律动,使自身成为音乐的一部分,在音乐的反复中,寻找音乐中更多的内涵。即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能会设计学生一起演奏乐器部分,那也一定要培养学生演奏之前就要有动感,这个动感包括学生形成内心听觉的稳定性。如果使用奥尔夫教学法解决这个问题,所谓的稳定性,就是节奏基石,通过一个固定音型,将音乐不断发展。律动在常态课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以至于在我们少数民族地区,上了好多年的音乐课,大多数学生没形成稳定的内心听觉,往往在演唱、演奏过程中,越来越快,速度不一,更没有合作精神,也听辨不出音乐的规律。

在音乐教学中还要重视休止符的价值。课堂上,学生可能不会问遇到这样的休止符该怎么做,但一定要使他们清晰,顺其自然地感受音乐,即使休止,那也是音乐的组成部分,是表达思想的无穷力量。

音乐的表现力离不开音乐元素,音乐元素不存在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之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音乐元素,发展学生敏锐的听辨能力。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也是音乐文化的载体。

9.阅读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九

教学伊始,首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完成一道阅读题目,然后再让学生对比阅读标准答案和学生自己所写的答案,并找出标准答案好在哪里,每一句话都写了什么内容。学生自然而然便总结出了答题的基本思路:

1、阐述观点,教学反思《阅读复习课教学反思》。

2、解释观点。

3、举例论证了。在引导学生总结了基本的方法之后又相应地出示了一道类似的阅读题目。学生便循法去尝试,再反馈、再纠正。一堂课结束了,学生全部掌握了答题技巧。

10.《圆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十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为师生发展提供了平台,我们教师应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走进学生;还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和“一言堂”,与学生平等的交流,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索发现,从而拓宽学习知识的渠道,拓展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新课程强调促进每个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它有助于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从而达到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理念。

我在教学鲁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切线”复习课时,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要求学生:“在现有的图形中从添加一条切线、两条切线、三条切线……,画出图形并说出相关的结论思考”;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汇总,不同组之间相互交流;然后有某组同学代表本组讲解本组的收获,其他小组补充;这样经过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与切线有关的所有知识点都囊获其中。

接着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你的智慧和以前的学习经验,自己设计与切线有关的题目(可以是课本中或你做过的题目的变式)”;仍然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然后板演讲解。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学生的设计有易有难,有选择、填空,还有解答探索。整堂课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踊跃发言,积极参与,争先恐后,高潮迭起。并且我把课堂全部还给了学生,给了他们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理念。真正是“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一定会还你一个惊喜”。

在教学中还存在以下的遗憾与不足:时间安排不合理,前面基础知识复习的时间过长,有点“前松后紧”;忽略了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参与,没有有意“关爱、照顾”;教师的“导学”与“补漏”还做的不足;课堂小结处理匆忙,没有达到回扣目标,“画龙点睛”的作用。

11.音乐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十一

[关键词]百分数 复习课 教学设计 评析 反思 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8-034

“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既是一节实践活动课,又是一节复习课。本节课教学旨通过整理与复习,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汇报交流,初步感知

1.师:什么叫百分数?你还知道有关百分数的哪些知识?

2.师(出示下图):看图猜百分数。

我国耕地面积约占全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

我国人口约占全世界总人口的(22%)。

3.百分数论坛。

(1)我国用占全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全世界22%的人口。

(2)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面积高达65%,而他们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3)我国“神舟”火箭六次发射,六次成功,成功率是(       )。

4.师:哪种食品蛋白质营养成分含量高?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评析:通过看图猜百分数、百分数论坛等环节,让学生分析含有百分数的有关资料,加深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并有机渗透计划生育、环保、航空事业等知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这样教学,既拉近了学习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沟通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走进生活,应用数学

1.李伯伯把2000元钱存入银行,存定期三年,年利率是2.52%。到期时共可取回多少元?

2.两本书都卖30元,一本赚了20%,另一本赔了20%,如果把这两本书都卖了,是赚了还是赔了,还是不赚也不赔呢?

[评析: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选择计算银行利息、帮书店老板计算盈利情况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受到百分数应用广泛的同时,自然体验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使学生以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三、延伸拓展,综合运用

1.出示一组商家打折促销的图片(略),让学生看图解决问题。

2.图文题。

(1)一束花20元,打八折是多少元?打七折或五折呢?

(2)老师最近花1350元买了一部手机,手机的原价是1500元,你能帮老师算算打了几折吗?

3.“六一”儿童节,商家都准备了打折销售活动,老师这儿收集了三家商场的打折广告(如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星地超市          文峰超市        农工商超市

打八五折          买四赠一        满200元送50元

(1)“六一”儿童节,我们班准备搞联欢活动,需要买50瓶饮料,每瓶饮料是4.2元,请大家算一算,到哪儿买比较划算?

(2)如果我们班还需要买50袋瓜子,每袋瓜子是2.4元,算算看,到哪家超市去购物比较好呢?

[评析:为班级活动选择到哪家超市购物,这种开放性的实践活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选择相关信息自主策划、合作探究,既实现了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又渗透了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和最优化的思想,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互动猜谜,趣中学数

1.猜一猜。

谜面:百战百胜,半信半疑,百里挑一。

2.用成语表示“50%的国土”“100%的命中率”“生还的可能性是10%”。

[评析:语文中也蕴含着数学知识,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学科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由新鲜、惊奇到有所感悟、有所发现,进而体验到数学无处不在,实现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五、总结全课,自我评价

师:老师把爱迪生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即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评析: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教师给予鼓励与赞赏,既体现了人文关怀,又关注了学生的发展。整节课,教师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引导学生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

教学反思:

在上述教学中,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整节课充满生活气息,洋溢着愉快的学习气氛。

1.进行学科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这就意味着新时期的数学教学必须以知识的整合与人文精神的弘扬为基点,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就要注意进行学科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述教学中,看图猜百分数、百分数论坛等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得出一个个合乎情理的建议、一个个有理有据的猜想,流露出对环保的深深忧虑和对未来的良好祝愿。这样教学,使学生获得了人文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创建探索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探究性学习是情感活动的过程,强调的是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较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如在“购书与购物”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并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得出结论:购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购物地点。这样教学,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体现人文关怀,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数学、做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人文关怀。如上述教学中,看图猜百分数、超市购物等环节的设计,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生活。整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产生过程,使数学课堂充满了活力。

本节课的教学,真正做到了让课堂成为学生一次愉快的经历,让学生学会倾听、解读和评价,体现教学的人文关怀,使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

12.音乐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十二

一、为什么选择复习课课型

自笔者所任教的学校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来, 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意愿十分明显。在结束一个单元的学习后, 学生应该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总结性的检测和评价。学生们沉淀下来的可输出的知识到底有多少?在这一疑问下, 一节复习课的设置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众所周知, 复习课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模式, 它能帮助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展开梳理和沟通, 理出良好的认知结构, 从而加深理解、增强记忆, 并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收益[1]。所以, 复习课起着查缺补漏, 系统整理以及巩固发展的重要作用。英语新课标新教材的复习课应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而不是传统的“满堂灌”。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复习课也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变得有声有色, 生动高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笔者就以Book 3 Unit 3中的一节复习课为例, 从导学案的设计、课堂实施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方面展开分析。

二、设计思路和环节

(一) 词汇检测

作为单元复习课, 本单元的词汇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笔者从单元词汇表中挑出15个作为听写考查目标词, 把它们的汉语意思显示在多媒体屏幕上, 学生默写。全班共分为8个组, 1、3、5组派同学代表来黑板上展示, 2、4、6组同学代表负责批阅及改正, 组内其他成员互批, 7、8组同学上交练习本。此环节主要以课标词汇及容易出现拼写错误的词为主, 为后面的词汇应用做必要的词汇储备。此外, 在高效课堂模式下, 教师在课堂上要恰到好处的运用课堂用语, 干练简约, 不拖泥带水, 才会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复习。教师的课堂用语要求在起到交际作用、与学生有效沟通作用的同时要带动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 达到时时处处复习的效果。课堂伊始, 笔者用如下两个句子激发学生的兴趣:“I’d like to know whether you have grasped the key words in this unit , now, would you mind me having a dictation?”学生回答:“Not at all, just go ahead!”在这句看似随意而简单的师生问答中, 涉及到了本单元的两个主要复习点: whether引导的宾语从句;would you mind doing的问答练习。学生的回答贴切幽默, 词汇储备到位。

(二) 核对导学案中的习题答案

在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交的导学案进行全批全改之后, 笔者在大屏幕上打印出习题答案, 根据所发现的问题, 针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错误, 先给学生时间进行组内讨论。让他们对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自己组内解决, 而针对错误比较集中的问题, 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和解答。通过课文原句再现环节的设置避免学生只顾完成导学案而脱离课本的现象。

例 1:

( 课文原句再现Line32)

The next morning I’d just about given myself upfor lost when I was spotted by a ship.

( 选择第二题 )

I had just fi nished my homework ____ somebodyknocked at the door.

A. while B. when C. before D. since

总结:when作“此时、那时 (突然) ”解时的三个用法。

例 2:

(课文原句再现Line 22-23)

— I wonder, Mr. Adams, if you’d mind us askinga few questions.

— Not at all. Go right ahead.

(习题7)

— Do you mind if I open the window?

— No, go ahead.

此处为交际用语的典型题型考查。笔者在编制导学案的过程中花了很多心思取舍考查题目, 力争在设计任务时作业与练习的数量以及总体难度都要适中。既要考虑学生的总体发展水平, 以及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 又要做到学生总体层面及个体层面的量与质的适度中和。对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既不能超越, 又不能一味迁就, 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朝着最近发展区迈进, 这是设计作业与练习时难易程度的原则。同时, 要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 分梯度设计难度不同的作业与练习, 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能[2]。

(三) 课标词汇、课文精华句子、语法重点句的再现

学生的crazy大声朗读为下一步的依照情景编短文做铺垫。此环节看似重复, 却必不可少。

(四) 编设情景, 风采展示

给出四个情景及所运用的词汇,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之后, 编写情景短文, 编出有自己特色小文章, 之后派本小组代表展示到黑板上。展示期间, 小组成员之间互换短文, 找出美句与同学分享, 划出错句练习高考短文改错技能。教师要适时予以改错格式及技巧的正确指导。在课堂上, 交流与展示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 很多情况下交流和展示是同时进行的。只有让学生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 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并将其作为新知识的基础, 将新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融为一体, 才能够真正意义上促进学习[3]。因此, 笔者选择了贴近生活的四幅图片抛砖引玉,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爱好选择任意图片, 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们可以根据所给词汇编写句子 , 尽可能使用本单元的语法项目——宾语从句和表语从句。

Situation 1

permit; spot; account for…

Situation 2

stare at; go ahead; indeed…

Situation 3

novel; adventure; author; scene; seek

Situation 4

What is true happiness? (indeed; as for; lie in)

在本环节中, 1、2组同学派代表展示情景一;3、4组同学派代表展示情景二;5、6组同学派代表展示情景三;7、8组同学派代表展示情景四。没有展示的同学写出句子后, 交换并相互批改。目的:语言输出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改错技巧;让学生找出好词句来共同欣赏。此环节的设置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水平做适当的调整。为避免高水平学生的思路受限, 可让学生直接编写短文, 不给目标词汇或情境。如:请根据本单元戏剧内容, 以不同人的角度 (参看课本56页第一题和57页第二题) , 从课标黑体词中任选3-5个词编写情景。所有的有效学习都要建立在学生自主发挥的基础之上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也必须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4]。在此环节的实施过程中, 学生们积极踊跃, 课堂气氛热烈而具有时效性, 是本节课的小高潮。

(五) 升华篇章及点评质疑

此环节用高考作文25分的模式给分, 并给出高考作文评分原则。根据课标词汇编写短文, 在完成短文后, 让各小组内作文水平较高的几位学生担任“评卷小组长”, 组织本组成员互评。学生互评时, 发现好的句子, 在该句后画一个简笔笑脸;发现错误的表达, 在错误处画线并更正。在互评过程中, 大家相互协商, 遇到疑问或困难, 先由组长指导解决, 组内解决不了的教师提供帮助。无论是小组长还是其他成员, 都在更正和分析同学小短文的同时复习了已学知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的知识比自己反复做题时掌握的更加全面, 印象更为深刻。在此基础上, 学生不仅体验了小组合作的魅力, 而且意识到了合作的必要性[5]。他们切实地感受到了合作学习乐趣多, 复习课收获多。

三、出现问题、解决办法及反思

1. 在词汇考查环节, 学生在黑板上写字相对较慢, 所占用的时间相对较多。解决办法:发小纸条。把要考察的词汇打印在小纸条上, 检测时发给学生, 写完之后小组抽查或组内成员互批。这样能节省时间, 为学生展示小短文环节节省时间。这样就不会导致前松后紧的情况发生。

2. 教师掌控及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升。环节与环节的衔接方面有待于在今后的高效课堂中进一步的强化。

3. 升华篇章环节之前应加入更有针对性的储备。复习课上, 对于学生点评过程中质疑比较集中的知识点, 需要及时有效地解决并强化。

结束语

高效课堂模式下教师的角色是“导演”, 在整节课中起到一个统领大局、把握方向的作用。当然作为导演的我们在给学生“一滴水”的同时, 自己要有“一桶水”, 甚至更多。但是, 教师的课堂用语在这种高效课堂模式下该如何得到更有效的锻炼和提高?不同教师的教学特色和风格在高效课堂模式下怎样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上, 学生在展示评价等活动时如何权衡知识效率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如何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些问题仍需要广大教师不断的探索和思考。

参考文献

[1]杨九俊, 吴永军.新课程备课新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144-172.

[2]肖菲.人教版高中新课标教材解析与单元整合[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2012 (3) :1-7.

[3]陈永梅.高中英语课堂中交流与展示环节教学案例[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2011 (12) :1-5.

[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3 (学生用书) [T].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13.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十三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是这样解释“复习”一词的:“把学过的东西再学习,使巩固。”然而也正是“学过的东西”,因而也就使复习课的教学,往往因重复练习,而缺少新意;因题海战役,而显得枯燥无味,给复习课教学留下了一丝阴影。我觉得要走出复习课教学的阴影应做到:

1、复习课要注重针对性。

小学数学复习时间短、内容多、知识面广,为此教师在复习时要抓住重点突出难点,要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在复习之前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先仔细分析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哪些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哪些知识还存在问题,哪些知识可能有些遗忘。然后再有针对性的组织复习,使学生都有收获,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功感,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复习,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标准的基本要求。

2、复习课要促进知识的系统化。

上一篇: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下一篇:消防员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