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人物形象

2024-10-08

莫泊桑人物形象(共5篇)

1.莫泊桑人物形象 篇一

福楼拜

19世纪中叶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西方现代小说的奠基者”。

当人们请求福楼拜写自传的时候,他说:“我根本没有传记。”他的一生,除了艺术创作之外,简直没有什么个人生活和爱好,他把一切都奉献给了艺术。他曾经说过:“我爱酒,我不饮酒。我是赌徒,我从来没有摸过骨牌。我喜欢荒唐,日子却过得和僧人一样。”“我仅仅缺少道袍而已。”

他是真正的艺术殉道者。他像虔诚的苦行僧对待宗教一样,为了艺术摒弃一切享乐。为了使他的作品成为精雕细刻的.真正的艺术品,达到完美的程度,他废寝忘食地工作,常常一昼夜工作16个小时。他屋子里的灯光每夜通宵达旦,这座塞纳河畔的房子里不熄的灯光,在黑暗的长夜里成了塞纳河上渔夫们的灯塔,甚至从哈佛尔溯流而上,开往卢昂的海轮上的船员们也把它当成了不变的航标。有人给他统计,他一生中有是夜以继日地在书房里写作。

素材运用角度:天才即勤奋、舍与得

福楼拜语录:

①人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是功成名就那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敢和意志迈向前方的那天。

②成功是结果,而不是目的。

2.莫泊桑人物形象 篇二

关键词:莫泊桑;《项链》;女性形象;现实意义

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生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法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到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离职从事专门的文学创作,并拜福楼拜为师。10年间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甚广,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小说有《她的一生》《漂亮朋友》(《俊友》)等;中短篇小说有《菲菲小姐》《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项链》是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精品。法文名为:La Parure。创作于1884年。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为参加一次晚会,向朋友借了一串钻石项链,不料回家途中不慎丢失。她只得借钱买了新项链还给朋友。为了偿还债务,她节衣缩食,为别人打短工,整整劳苦了十年。最后得知所借的项链原来是一串假钻石项链。本文以项链本身为线索,通过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的线索自然地带领读者走进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生活及其内心世界,深刻地领略了19世纪的法国小人物无法决定自身命运的悲剧现实。

以往在《项链》的教学中,我们对玛蒂尔德的性格分析常常侧重于她的虚荣心,因而忽视了作者笔下人物的多面性,难道玛蒂尔德身上没有闪光点吗?诚然,玛蒂尔德悲剧的根源是“极细小的一件事”;这“极细小的一件事”又源于她强烈的虚荣心;强烈的虚荣心又源于她错误的人生观——“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她觉得自己生在世上就是为了这些”;而错误的人生观又源于她生活的社会环境。在那个社会里,人们崇尚金钱,贪慕富贵(“我费了多大的力气才弄到手……你在那儿可以看到所有的官员”);而且女子是男子的附属品——“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言外之意,美丽动人就应该有好命运,就应该嫁个好丈夫。在晚会上,“所有的男宾都注视她,打听她的姓名,求人给介绍;部里机要处的人员都想跟她跳舞,部长也注意她了”。受到男人赏识,她就觉得是最大的幸福。

但是,我们也从她身上看到了“诚实守信”。有借必有还,当寻觅无果时,她和丈夫决定赔偿。即使自己只有一万八千法郎,买项链就需要三万六千法郎,她也没动过用假项链偷梁换柱、蒙混过关的邪念,更没耍起“项链已丢,无力赔偿”、“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无赖。她和丈夫的道德观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用十年的心血偿清债务,使朋友佛来思节夫人因祸得福,无意中成了受惠者。

我们更从她身上看到了“勤劳坚强”。玛蒂尔德勇敢面对生活的不幸,“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主意,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辞退了女仆,租了个小阁楼住下,干起一切粗笨的活儿:洗碗、洗衣服、倒垃圾、提水。在那油腻的盆沿上和锅底上磨粗了她那粉嫩的手指,到水果店、杂货店,争价钱,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艰难的钱。尽管十年艰辛使她变成了一个美丽不再、粗壮耐劳的妇女,但她用行动证明了她的勤劳与坚强。

还有她的“纯洁高尚”。晚会上,玛蒂尔德高雅迷人,压倒所有的女宾。所有的男宾都注视她,连部长也注意她了——这应该是她利用美貌改变命运的最好时机。然而,她只是“沉迷在欢乐里”,“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这表明,玛蒂尔德来参加晚会只是为了展示美貌,让自己唯一的“价值”得到承认。在那个“金钱至上,道德沦丧”的社会里,玛蒂尔德完全可以靠她的美貌出卖灵魂和肉体,可她没有这样做,她不愧是一朵高洁的荷花。

玛蒂尔德也“热爱生活”。玛蒂尔德社会地位不高,生活也很一般,但她不甘现状,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希望生活得更好些,这反映了她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即使遇到了天大的挫折,她也没有悲观厌世,更没有自寻短见,而是用行动一步步努力地改善着自己的生活。她心里始终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因此,我认为,作者写作的本意绝不是在于批判玛蒂尔德的虚荣心,莫泊桑的人道主义关怀使他对玛蒂尔德的命运同情之外,还赋予她美好的品质。虽然玛蒂尔德的悲剧是自己的虚荣心造成的,但是,她通过自己的双手逆转了自己的命运,使自己焕发出勇毅坚强、不屈不挠的光芒。

同样,在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的中心人物是妓女“羊脂球”。该形象的塑造是在与那些乘坐同一辆马车的所谓“上等人”的强烈对照中得以完成的。作者巧妙地借用一个普通的“乘车”事件,将“下等人”羊脂球与“上等人”作了对比,分别检验了他们各自的道德精神价值:那些伯爵、议员、工厂主、商贾、圣女、自由派等代表着社会体面的所谓“上等人”,在普鲁士侵略者面前卑躬屈膝、贪生怕死、出卖同胞;而被世人视为最下贱的“社会耻辱”的妓女“羊脂球”却能舍己为人,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气节和民族尊严。从小说中“羊脂球”的具体表现来看,首先她是一位心地非常善良的姑娘,富有同情心与宽容精神。马车上她对别人的恶意侮辱和蔑视不予计较,反而以德报怨,主动请他们吃东西,这又显露出其可贵的助人为乐的品质。而更重要的则是她身上的那种强烈的爱国情感与民族自尊心。她之所以离开卢昂,是因为抗拒普鲁士士兵的蹂躏时拼死反抗,几乎掐断了那人的脖子,为免遭逮捕而不得已外出躲避的。而她坚持拒绝普鲁士军官逼她“过夜”的无理要求,是因为在她看来,委身于自己民族的敌人,便意味着对祖国的背叛。

再如,《修软垫椅的女人》中的那个女人,她卑微地爱着那个药剂师,爱成为了她一生中的全部,不计一切地奢求一场原本就不属于自己的爱,无论在世人的眼中是多么愚蠢,为了另外一个人而完成一个自己的世界,这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爱,才是她黑暗生活中的一点亮光,才是那荒芜人生中滋生出的意义,才能成为她活下去的理由,她的快乐只是想看他一眼,可是,就连这点小小的要求却铸成了她人生的全部悲剧。当药剂师得知有这样一个女人爱过他时,先是谩骂她,接着却厚颜无耻地接收了她的全部财产,这就是伪善、高贵的上层人物。

不管是备受苦难和煎熬的玛蒂尔德,还是具有爱国情感却被上层人物抛弃的“羊脂球”,以及那个卑微的被所爱的人不屑一顾的修软垫椅的女人。莫泊桑为我们塑造的都是典型环境中具有代表性的下层民众。通过这一系列下层女性形象,作者采用了客观冷静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叙述着一个个或平淡或跌宕的故事。他在这些女性形象中所表达的创作态度,正如他在《皮埃尔和让》的序言——《论小说》里提到的一样:“作为现实主义者,如果他是一个艺术家,那么他孜孜以求的,将不会是给我们看一张平淡无奇的生活照片,而是要给我们看一幅比现实更加充实、更加动人、更加能使人信服的图像。”所以,无论作者对这些女性是揭露、批判还是既憎恨又同情,在他的小说里丝毫没有要读者被动地去接受他的思想或是感悟的意图,而是“把生活的准确形象描述给我们”,更多的是用真实来引导你去思考和理解他阐述的事件后隐藏的事实真相和蕴含的意义。虽然我国著名学者柳鸣九对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曾作过这样的评论:“莫泊桑在自己的短片里,总是满足于叙述故事,呈现图景,刻画性格,而很少对生活进行深入地思考,很少通过形象描绘去探讨一些社会、政治、历史、哲学课题,追求作品丰富的思想性。而且,他也并不是一个以思想见长的作家,在现实生活里,他是一个思想境界并不高的公务员,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并不深刻。因此,他的短篇从来都不具有隽永的哲理或深蕴的含义,他在其中要表现的思想往往是显露而浅明的。”但是,他通过笔下鲜活、生动的女性形象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阴暗面的揭露和批判是无情而又深刻的。他的小说创作大都把矛头指向当时法国糜烂的资产阶级的生活,深刻地揭示了资产阶级的卑劣、虚伪和恶毒。同时,他对下层社会那些被侮辱、被压迫和被损害者充满了同情和怜悯。

(作者单位 苏大文学院 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

3.平凡的世界人物关系及人物形象 篇三

长子孙少安,小学毕业,一队队长,妻贺秀莲,山西人,(孙少安与父母分家后,迁至金家湾);

次子孙少平,高中毕业;小女孙兰香,1981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

田福堂一家:

田福堂,双水村大队党支部书记;

女田润叶,孙少安青梅竹马之好友,高中毕业后在原西县城教书,后调至黄原地区团委工作;

子田润生,高中毕业,与孙少平同学。

孙玉亭一家:

孙玉亭,孙玉厚之弟,双水村大队党支部委员、农田基建队长、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主任;

妻贺凤英,大队妇女主任;三个女儿,

长女孙卫红。

田海民一家:田海民,大队会计、党支部委员;妻银花。 靠近哭咽河另一面,是金家湾,除了少数几家杂姓,大都住着金姓人家。

金俊武三兄弟:老大金俊文,妻张桂兰,儿子金富、金强,老母亲金老太;老二金俊武,大队党支部委员、二队长,妻李玉玲;老三金俊斌,妻王彩娥(后金俊斌“牺牲”后在母亲撮合下改嫁)。

地主成分的金光亮三兄弟:老大金光亮,妻,三子大锤、二锤、三锤;老二金光明,在原西县供销社工作,妻姚淑芬为双水村小学教师;老三金光辉,妻马来花。

金俊山一家:

金俊山,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子金成,双水村小学教师、负责人。

金俊海一家:

金俊海,黄原地区运输公司汽车司机;妻在家务农;

子金波,孙少平之同学、好友;女金秀,孙兰香之同学、好友。

王世才一家(第三部出现):在少平最后一次复查矿工血压体检的前一天,他从一个女医生嘴里得知喝醋能使血压正常,于是就在当夜在一个矿工家里要了点醋。在最后一次血压复查少平终于符合了矿工的资格,后来就与矿工王世才一家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次,王世才为了挽救安锁子的性命,被钢筋从腹部穿入,从背部穿出,当场死亡。这给孙少平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惠英:王世才的妻子。

王明明:王世才的儿子,活泼可爱。

人物形象

孙少平:小说中人如其名,这个人物的内心从未平静。生活在偏远山村,渴望知识,注重精神,希望在外面的天地证明自己。一个20出头的少年,能够走出农村,向命运挑战,试图用自己的双手和头脑来改变和把握自己的命运。并能够不悲不叹,直面现实,脚踏实地,真诚待人。这样的人永远值得我们尊重,哪怕被生活击打的遍体鳞伤,我们也应把他当英雄崇尚。但这样的人,在春天受伤,在夏天一定会好。没有文凭,没有漂亮衣裳,没有一切软硬件包装,经受生活的洗礼,在现实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坚强而自尊的活着,这就是生活的强者。作者笔下的孙少平,跟随作者的笔,一步一步走向成熟。走下大牙湾矿井,成为一名普通矿工,在了解我国矿业落后,煤矿资源珍贵的国情后,滋生了责任感。没有接受调动,没有自己创业,当个80年代的万元户。这种人只有在“公家”才会有安全感和存在感,用一个普通的生命诠释着对国家的意义。象沙漠中的绿洲,珍贵、美丽、止渴。

孙少安:提起这个人,首先我们要赞叹的是:他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小学毕业就辍学回家,开始和父亲共担生活重担。这种勇于承担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为那些所谓的智者所不及,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少年已明白自己的精神支柱就是亲情。当然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精神支柱会扩大为亲情、友情和爱情。这是个没有理论指导的生活中的实干家,一个改革中的先觉者,更是优秀农民的代表。在承包了砖场,成了“农民企业家”后,为自己的村修建了一所学校。这样一个“农民企业家”已经能够这样支配金钱,使我们感叹真正的素质、能力、金钱观只有生活的课本来的真切。

孙玉厚:人如其名。我们不提这个朴实的农民一生怎样的不畏艰辛,这在中国农村很多人也具备。这是特质,但不是他的“专利特质”。这个用毕生的经历和心血也没有改变贫穷的老人,他的贫穷是社会体制造成的,不能简单的归结为一个人的命运和能力。他的“专利特质”在于,他懂得怎样做一个父亲,看到儿女的成绩,他会比儿女更高兴,儿女痛苦时,他比他们更痛苦。当一个父亲把自己的全部爱抛洒给自己的`儿女,已己身来示范做个善良真诚的人时,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父亲。他的儿女,也因为成长在爱中,本身也有接受爱和赋予周围人爱的能力。孙少平、孙少安、孙兰香的优秀和他们的家庭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孙玉厚他贫穷了大半辈子,他的财富就是他的子女。

田润叶:象一个在班里成绩中上的学生,知识给了她一个稳定的工作,却没有给她一个明确的人生观。因为外公的劝说,出于对二爸的关爱,她嫁给了李向前。一方面她还没有很高的素质,足以来判断和把握自己的命运:一方面她又顽固的不肯接受自己造成的婚姻,于是她和他的丈夫都成了这场婚姻的牺牲品。在她的身上有中国妇女的善良、热情、朴实也有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当然后来李向前失去了双腿,他们过的很幸福,这里不做评论。

4.诗歌人物形象鉴赏 篇四

我国古典诗词是一座宝库,可以说,初中生已初步识得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最璀璨的明珠。可是有许多同学对于如何鉴赏古代诗歌的美妙之处还是比较茫然的。那么,如何才能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好一首古诗的内容呢?诗是形象的艺术。古人作诗,讲究“立像以尽意”,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情感。所以在学习这一专题时我试图从鉴赏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入手,由浅入深,帮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学好的信心,逐步学会鉴赏古诗词。【教学课题】

通过品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逐步学会鉴赏古诗词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要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味和培养审美情趣。

初中教材所选的古代诗歌虽然其人不同,其事各异,却都是真心真语,字字关情。

2、教学方法分析

本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小结和学生的朗读、讨论、练习等互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的类型及主要人物形象特点

2、体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切入点和答题组织规范。【教学方法】引导 讨论 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国文学花园中一朵艳丽的奇葩,凝聚着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积淀,她总在字里行间召唤人性的真善美。可是谈到考试时的诗歌鉴赏,大家的感受恐怕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吧,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初步揭开诗歌鉴赏的神秘面纱。

二、温故归纳

(一)欣赏回味《观沧海》和《天净沙 秋思》(配乐朗诵)

归纳诗歌中人物形象类型

(1)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二)鉴赏方法(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学过的古诗词回想人物鉴赏的方法,师生共同归纳)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

登岳阳楼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温馨提示1: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苏东坡的豪放旷达 陆游的悲壮爱国

2、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

点 绛 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3、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三、例题引路,明确答题思路

(一)典型例题分析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参考答案】

①诗中刻画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什么形象)

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形象的特征)③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形象的意义)

(二)总结答题思路:一般应该有三部分构成: ①诗中塑造的形象是什么; ②形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③通过形象的塑造,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或表达的意旨是什么。温馨提示2:常见人物形象的类型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和辛弃疾(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离别诗(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边塞诗(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雨霖铃》等

(9)孤寂、落寞(惆怅),愁苦幽怨的形象。如王昌龄的《闺怨》。(10)积极乐观,笑傲人生的形象。如苏轼。

温馨提示

3、常用情感术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

四、学以致用(分组竞赛,合作探究)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春早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五、课堂小结:你学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利用今天学过的知识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教学反思】

中国古典诗歌历史悠久,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真挚醇美的情感,和谐的韵律,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成为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教师该怎样把学生领进诗歌的圣地,让他们真正去领略古典诗词的美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本节课我尝试让学生通过品

析人物形象这一较为浅显的角度来感受诗歌的魅力。

1、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开课伊始用学生作文中的一段话导入新课,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回顾学过的古诗词,总结鉴赏人物形象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在比赛中落实所学,教师只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点拨和提示,体现了《课程标准》“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个性,让学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的教学理念。

2、利用多媒体拓宽语文教学新思路。视频短片、精美的图片和优美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入情入境,身心沉醉在诗歌意境之中。

5.《围城》的人物形象 篇五

一部成功的小说,所塑造的典型的人物形象至关重要。《围城》中的典型的人物形象有很多,方鸿渐无疑是作者塑造的诸多人物形象中最值得我们进行研究的。对于方鸿渐的看法和评价,《围城》的研究者们看法不一,有人说方鸿渐是作者的一种自嘲和讽刺,是“一个中国式的‘多余人’”1 ;有人说作者很同情方鸿渐,他是“一个处于中国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的带有浓厚‘过渡’色彩的知识分子典型”2,是“一个连牢骚也懒得发的玩世不恭的怠惰者”3。可以说这些观点都是研究者经过多方论证得出的结论,有相当的水平,基本上能把握作者的艺术创作的实质。但是,用“多余人”这样一个词语来形容方鸿渐这一钱钟书笔下中国知识分子缩影的形象,个人认为这是不妥当的。方鸿渐走不出围城,虽然有其自身的原因,如他的不上进,玩世不恭,怯懦,但究其根本,造成他悲剧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他的个人因素,作者在小说中没有放弃对方鸿渐陷入“围城”之后却依然进行的奋力挣扎的描写,对于他在人生的“围城”中被围困被折磨的痛苦心境,作者也给予了相当关照。毕竟他仍在做各种各样努力才挣脱“围城”的束缚,而不是一味的逆来顺受。我认为,就作品中的基调而言方鸿渐还不完全是作者“嘲讽的对象”,对于他同情多于讽刺,而不是一味的讽刺。

而用是个“带有浓厚过渡色彩的知识分子典型”的说法来概括方鸿渐,显然不是评判这一艺术形象的准确标准。作家一般都会在文学 123 刘正平:((<围城>的深层文化意蕴》。《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3月

刘江:《钱钟书的惰民视点和<围城>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河池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

钱钟书:《围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2月第2版;由于引用较多,文中以下引文不注明出处者均出自该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中倾注自己社会对人生的认知,那么阅读者想要准确地解读作品的主题,主要人物形象的把握无疑成为关键,而对人物形象的定位要始终忠实于小说的文本本身,而不能是先入为主式地在作品中寻找证据来一一对证。研究小说中的人物贯穿全篇的基本活动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就让我们随着方鸿渐的经历走入《围城》的世界吧。

1.生活上的抑郁

方鸿渐出生江南,家道尚可,按照旧时的习俗,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个没有见面的妻子——只可惜的是所谓的未婚妻的英年早逝。与周淑英的婚约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父母之命”,他对这位未婚妻的了解仅限于一张半身照相。但是这位还未曾谋面的妻子有个厚道的爹,居然出资赞助方鸿渐留洋,而这四年留学生涯,方鸿渐四处游历,换了三所大学,快要毕业时迫于压力购买“克莱登”大学的假博士文凭。怀着满腹忐忑仓促回国。《围城》里的故事自此开始,一幕幕情感、事业、家庭悲剧即将上演,方鸿渐在人生的博弈场上昏招不断,事事都以失败告终,甚至在有些方面是痛苦不堪的惨败。首先是在情场上,回国油轮上和鲍小姐的上演了一场荒唐的“露水情”,鲍小姐无非是把方鸿渐作为漫长航程中给自己消遣解闷和发泄性欲的对象。如方鸿渐读叔本华的书籍后的感慨:“世间哪有恋爱,压根儿是生殖冲动。”后来他疯狂的爱上了唐晓芙并展开追求,终不能得,悲剧的是他所不齿的苏文纨却对她死缠烂打。最终被精明能干的孙嘉柔收服,其实还是自己在爱情事业失利之后的情感寄托,实乃权宜之计,注定也是会以悲剧收场。文本中如此解释:“昨天给情人甩了,今天给丈人撵了,失恋继以失业。”在情感的世界里败走麦城,我们再看他的事业,方鸿渐原本想要放手施展自己的才华,所以热心前往三闾大学任教,可惜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殊不知去三闾大学任教的经历又是他人生另外一个梦魇的开端。在他的周围是一群“无毛两足动物”,虚伪阴险、奸诈刁滑、老谋深算,善良纯真的方鸿渐不是他们的对手,成不了高校长需要的“螺丝钉”,失败已有伏笔。

我们说方鸿渐的情感生活说穿了就是在几个女人围着的城里打转转。第一个出现的就是上文提到的成就了方鸿渐出国经历的周淑英,原本他对这样旧式的婚约也并不在意,后来在上大学之后看到了同学们的自由恋爱,恍然大悟,深觉此事不妥并有反抗之举,即写信后加想要退婚,无奈胳膊拗不过大腿,在父亲一顿臭骂中不了了之。他的这种反抗和叛逆在强大的世俗观念和父权威严面前不堪一击,小小的挣扎一下马上就范,逆来顺受的准备回国后迎娶没有见过面的新娘。但事事难料,正在其抛开杂念,一心皈依我佛之时,却另生事端——可怜的未婚妻意外猝死。这个女人的短命仿佛成为了方鸿渐思想萌芽的动力,他开始蠢蠢欲动,开始蓄势待发,轻而易举的摆脱了婚姻的枷锁,如释重负的他如“犯人蒙赦的快活”,意气风发的他还在“准丈人”面前略施小计便得到意外收获,得到丈人的资助而出国留学。并且可以毫不掩饰的萌发自己的花花公子本色。遇到鲍小姐,是方鸿渐第一个真正触及情感的事件,可惜这次只是一次肉欲的满足。在烦闷而漫长的旅途中,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气候中,成就了方在旅途中寻找消遣伴侣的想法,同样,方也只是鲍小姐的一个乐子。而且可以明显看出聪明的鲍小姐玩弄方鸿渐的成分更多些。自己和一位水性杨花的女子成就了一对露水夫妻可能对方鸿渐来说本身来说也是无法接受和不齿的。

苏文纨的出现对方鸿渐及后面情节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苏文纨真的爱方鸿渐吗?值得我们仔细推敲,先看她对方产生好感的原因:“她对方鸿渐的家世略有所知,见他人不讨厌,似乎钱也充足,颇有意利用这航行期间给他一个亲近的机会。”不讨厌就代表可以相爱,这逻辑性似乎不强;再有方的家世非常一般,至少是比不上赵辛楣的;还有他的文凭是买来的对于苏文纨也不是个秘密,而苏的文凭则货真价实。所以苏小姐对方鸿渐多半只是一种占有欲,因为方的骨子里透漏着一些傲气,这让苏文纨很是感兴趣,觉得让这样一个有点个性的小伙臣服于自己的脚下是件挺刺激和骄傲的事。作者已经明示:“苏小姐理想中的自己是艳如桃李,冷如冰霜,让方鸿渐卑顺地仰慕而后屈服地求爱”。苏文纨在小说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苏小姐是当时政务院参事苏鸿业的女儿,并且是留洋博士。苏小姐“有头脑,有身份,态度相貌算得上大家闺秀”。但是,在方鸿渐眼里,苏小姐只是最理想的女朋友,绝非倾心相爱的对象,他觉得他们俩“好比两条平行的直线,无论彼此距离怎么近,拉得怎么长,终合不拢来成为一体。”

他们原本是大学同学,可是“那时候苏小姐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名贵了,不肯随便施与,眼睛里未必有方鸿渐这小子。” 直至留学回国时,随着自己的年龄增长,感觉到自己的爱情像锁在箱子里过了一两年忽然都不时髦了的花时装,有些自怅自悔。”在船上,苏小姐理想的自己是:“艳如桃李,冷若冰霜”,让方鸿渐卑逊地仰慕而后屈服的求爱。然而同船归国却使他们舒适了起来,并给他们感情的发展创作了必要条件。而今,深为女博士,反觉得崇高的孤傲,没人敢攀上来,颇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方鸿渐回国后第一次去看望苏文纨时,“明知也许从此多事,可是实在生活得无聊,现成的女朋友太缺乏了!好比睡不着的人顾不得安眠药片的害处,先要图眼前的舒服。

苏文纨对方鸿渐是“落花有意”,方鸿渐对苏文纨却是“流水无情”。“苏小姐只等他正式求爱,心里怪他太浮太慢。他只等机会向她声明不爱她,恨自己心肠太软,没有快刀斩乱丝的勇气。” 方鸿渐面对苏小姐的情感攻势,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他知道苏小姐的效劳是不好随便领情的;她每钉一个纽扣或补一个洞,自己良心上就增一份向她求婚的责任。”但他要抵抗苏小姐的魅力的决心,“像出水的鱼,头尾在地上拍动,可是挣扎不起,终于做了‘道义上那个的懦夫’”。

苏文纨虽然爱着方鸿渐,也在等方鸿渐的求爱,可她却“犹抱琵琶半遮面”,总是半推半就,只敢躲在洋文里叫方鸿渐吻她。方鸿渐优柔寡断,也不能直截了当地拒绝她的爱,他也只能在电话里用洋文委婉地拒绝她。

方鸿渐在夜色下吻了苏小姐,悔得一夜没有睡好,第二天一早就让专差送去那封“分手”的信,不料苏小姐却以为是求婚信,要他在电话里跟她说信的内容,方鸿渐无奈,只好告诉她自己另有一个人。苏文纨爱方鸿渐而方鸿渐不爱苏文纨的爱情也就正式结束了。

唐晓芙是方鸿渐想要突破围城而追寻的一个遥远的梦境,可惜只是镜花水月。钱钟书也把她形容得如同神仙姐姐一般,是《围城》里唯一没有出现贬义词来描绘的女性人物。“唐晓芙,是一个二十左右的娇小女孩,妩媚端正的圆脸,有两个浅酒涡。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钱费时、调脂和粉来仿造的好脸色,新鲜得使人见了忘掉口渴而又觉嘴馋,仿佛是好水果。她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用。总而言之,唐小姐是摩登文明社会里的那桩希罕物——一个真正的女孩子。”既然是梦境,那么她的出现总是那么短暂,而且还不绚丽。可以说方鸿渐是真正的爱上了这位女子,在她的面前方鸿渐仿佛如沐春风,表现得异常活跃,总是能够滔滔不绝,活力四射,为的就是能在心仪的女孩面前博得好感甚至青睐。方鸿渐巧妙的利用和苏文纨谈恋爱的借口,成功的走近了唐晓芙,两人席间的谈笑风生,两人书信中的卿卿我我预示着他们正在朝恋人的美好的前景大步前进,当然如果没有苏文纨恶意的从中作梗,方鸿渐也许会虏获芳心;如果没有那次通话时的误会,也许他们将冰释前嫌。即使两人分开了方鸿渐依旧是恋恋不舍,在他去三闾大学的途中,赵辛楣无意提到唐小姐,使他感到“心像和心里的痛宰赛跑,要跑得快,不让这痛赶上”,他那晚的睡眠“像唐小姐一样不可追求。”可见其感情真挚和痴迷的程度。可惜方鸿渐如此真诚的感情付出,换来的也只是一场爱情悲剧。

在正确的时间出现的正版方夫人孙嘉柔在《围城》里成为了作者描绘最多的人物,作者用第八和第九章叙述了她和方鸿渐悲剧的婚姻生活。起初对孙嘉柔方鸿渐并没有太多的印象,觉得就是个天真幼稚的小姑娘。但是通过接触方鸿渐却明显地感受到她身上所具有的那种纯洁、成熟、美丽、柔弱的美。比如她听方鸿渐讲留学时奇闻逸事的笑话,只问一句“方先生在哄我,赵叔叔,是不是?”天真幼稚之态尽显;带他过藤条扎的长桥又是那么沉着冷静;小旅馆微弱的灯光下,浅睡妩媚动人;而路途环境的恶劣,学生课堂上的的恶作剧,以及所谓学校同事的闲话和匿名信,都更使方鸿渐产生隐隐的怜惜之情:一个刚走上社会脸皮嫩得很的女孩子,要承受这么大的辛苦确实不容易,做叔叔的更该多替她多着想。正是在这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方鸿渐出于佩服、感动、同情、保护的目的,毅然选择了孙小姐。两人在共同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的事后,积累了深厚的感情,当属患难之交,共同携手走到一起,婚姻美满本应是在情理之中的,然而结婚以后的现实使方鸿渐当初“不懊悔”的誓言变得苍白无力,只希望能冲出这座婚姻的城堡。

方鸿渐在生活中的被动、无奈,显示出自身的懦弱。其实他的这种懦弱在他上大学时就表现出来了。他“看人家一对对谈情说爱,好不眼红”,壮着胆写信到家里对包办的婚姻“要求解约”。信中写道:“每揽镜自照,神寒形削,清痕非寿者相。窃恐我躬不阅,周女士或将贻误终身。尚望大人垂体下情,善为解铃,毋小不忍而成终天之寸民。”

他父亲来信骂他“汝非妇人女子,何须置镜”,并以“停止寄款,’,命他“休学回家”与弟弟同时结婚时,方鸿渐“吓矮了半截”,忙写回信解释:“镜子是同室学生的”,“这几天吃美国鱼肝油丸,德国维他命片,身体精神好转,脸也丰满了起来”。从此,方鸿渐死心塌地再也不敢妄想。

方鸿渐是个很爱面子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也是处处照顾别人的脸面,这种强烈的虚荣带给他的只是缺乏奋斗的勇气,他的生活道路也因此又平添了几分坎坷。如他本不爱苏文纵,但面对苏小姐的炙热追求,却不忍心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害怕苏文纨面子上抹不过去。最后只得用法语表白后,方鸿渐“突然转念,苏小姐也许会失恋自杀,慌得什么都吃不进。忙赶回银行,写信求她原谅,请她珍重,把自己作践得一文不值,哀恳她不要留恋”。这种尴尬让人忍俊不禁。在去三闾大学的途上,方鸿渐对李梅亭的狠琐、自私看得真真切切,十分不屑,但当他发现李梅亭背着饿肚子的大家偷买山薯吃时,又“不好意思撞破他”,自己反“忙向小巷里躲了”。这样的一种懦弱实在让人气愤。在结婚后,方鸿渐本来可以去柔嘉的姑母处谋职,但他顾忌的是别人说他靠老婆,吃软饭,因此对柔嘉的建议坚辞不受。属于典型的死爱面子活受罪。

方鸿渐的这种当时的社会中无法立足,在人际交往中处处受制是由他自身的懦弱、虚荣和对生活的无奈接受态度所决定的。应当说,这样的一个在生活中完全失败的知识分子代表的形象,在中国现代小说塑造的人物群像中,不能说绝无仅有,但绝对算得上人物刻画非常独到的一位。正如人们提起鲁迅就会想到阿Q一样,提起钱钟书,我们也会马上想到《围城》中的方鸿渐。塑造这样一个处处失败的知识分子形象,是《围城》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大贡献,也是《围城》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2.性格上的悲哀

有的研究者认为方鸿渐不学无术,根据是小说中的一段话: 方鸿渐到了欧洲,既不钞敦煌卷子,又不访《永乐大典》,也不找太平天国文献,更不学蒙古文、西藏文或梵文。四年中倒换了三个大学,伦敦、巴黎、柏林;随便听几门功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尤其懒散。

殊不知,方鸿渐在国内取得的是文学学士学位,学中国文学的人出国留学本身是多么的滑稽荒唐的事。他出洋留学只是因为丈人对死去女儿的怀念之情和对他将来发达要知恩图报的如意算盘上,并不是国外有更先进的国学教育,更不要说什么蒙古文、西藏文和梵文对于研习中国文学有多大的裨益了。“兴趣颇广”充分说明方鸿渐并不是拘泥于学科的局限的书呆子,他的涉猎比较广泛;而在“随便听几门功课”的情况下“心得全无”,不过是学习过程中必经的蒙昧阶段地方正常现象。这一点,小说在后面方鸿渐点评苏小姐的诗时就交待,他在留学上课时是“有闻必录”的,学习并不懒散。以后的情节更能够证实方鸿渐并不是不学无术之才。

方鸿渐到张买办家相亲,看到张太太信佛,“暗想:享受了最新的西洋科学设备,而竟抱这种信仰,坐在热水管烘暖的空堂里念佛,可见‘西学为用,中学为体’,并非难事。”显然,受到西方文明熏染的方鸿渐一眼就看穿了买办阶级的思想空虚和浅薄,更对复古的“中体西用”之说不抱任何好感并加以讽刺,体现了方鸿渐深厚的现代思想和敏锐的观察力。面对自拥家中有权有势而妄自菲薄的董斜川还在迷恋落伍的封建文学流派“同光体”,方鸿渐“只奇怪这样一个少年洋派的人,何以口气活像遗少。”也并没有如他人一般对董斜川的出口成章随声附和,附庸风雅,这说明了方鸿渐对西洋文化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在中西文化比较中具有较高的鉴别能力。所以看到这些个不中不西的表演,只得报以冷嘲热讽了。至于他的文学修养,光从看到苏文纨的得意诗作,一眼就拆穿这不过是从德国十五六世纪的民歌中偷来的一点就可以显露出它的博学。当然在评价曹元朗的《拼盘娇伴》是“不知所云”,并且称其实“到处挂着牛津剑桥的幌子”“仗势欺人”,是“有恃无恐的不通,不通得来头大”这一点也可以佐证。多才的他为学识幼稚的唐小姐解释:“现在的留学跟前清的科举功名一样”,“从前人不中进士,随你官做得多大,总抱着终身遗憾。留了学也可以解脱这种自卑心理,并非高深学问。”这一系列表现都说明方鸿渐看重的是真才实学,而并非什么文凭。这也和他回国前为了敷衍父亲和丈人买假博士文凭一事形成了呼应:方鸿渐如果想沽名钓誉,满可以买一张正规学校的文凭(文中已有交代),而不会选择那个子虚乌有的“克莱登大学”。并且,方鸿渐是在无意中知道这个所谓的“克莱登”,并抱着戏耍那个爱尔兰人的态度进行的这场交易,可见,方鸿渐并非是处心积虑地要拿到这件“遮羞布”,既无遮羞的必要,那肯定是有一定的真才实学的。在三闾大学,有才学的方鸿渐却不能胜任教学工作,对他来说是个极大的冤屈——他学有所长且准备去执教的比较文化史和中国文学史,但学校偏偏叫他教伦理学,而他“对伦理学宿乏研究,手边又没有参考,虽然努力准备,并不感觉兴趣”。在这种严重的专业不对口的情况下,教学效果显然不会很理想。只要他有机会“大胆老脸,低头小心教起英文来”,情形马上改变,能“当着学生驳刘东方讲书的错误”。这些都可见方鸿渐的英文底子不薄,他是有能力凭真才实学胜任三闾大学的教学工作的。知识分子的正直在方鸿渐身上也有着集中的体现。还是从方鸿渐的假博士文凭谈起——他为了给父亲和丈人一个交代,自己早己打定了主意:“反正自己将来找事时,履历上决不开这个学位。”并且一直恪守这条原则。在三闾大学,他也从未想过用假文凭来换取教授的职位——因为面对一帮不学无术、拉帮结派、勾心斗角的“伪道学”,方鸿渐选择的不是同流合污,而是避而远之,幻想凭真才实学争得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但是显然他的想法太正直,在这个乌烟瘴气的学校环境里,方鸿渐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行为方式只能是继续鼓励自己——自绝于他人,他理想中的事业状态也不过是空中楼阁,这也成为了他再次深陷围城的重要原因。另外,从方鸿渐的言论中,时常透露出他对时政的不满的评论,尤其是对国民党“党化”教育和专制政策的有着清醒认识,表现了他作为知识分子的最起码的良知和操守。尽管方鸿渐没有抗争的勇气,他所谓的的正直也不过只是洁身自好,避而远之,但这毕竟维护了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正气。

在当时的中国,这样一个有真才实学又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不仅无法飞黄腾达,就连学以致用就变成空谈,最后反而沦落成了一个生活的失败者,难道就没有社会的因素和时代的因素吗?显然,方鸿渐在事业上的失败,特别是在三闾大学的失败,和当时整个社会的乌烟瘴气的氛围以及受其影响的的教育界有着直接关系的。

且看方鸿渐在三闾大学的经历:方鸿渐初到学校,听闻学校内帮派林立,有“粤派”、“少壮派”、“留日派”、“汪派”、“从龙派”之分,而这个学校尚属草创,教师只有几十人,学生也只有一百多人。方鸿渐既然哪一派都不是,自然成为他们拉拢和吸收的对象,在一次次拆台暗斗中,最后都是软弱又无靠山的方鸿渐成为了牺牲品。在对方鸿渐数次施威没有成效之后,校长高松年充分利用他的用人之道来试图招安——“西洋赶驴子的人,每逢驴子不肯走,鞭子没有用,就把一串胡萝卜挂在驴子眼睛之前、唇吻之上。这笨驴子以为走前一步,萝卜就能到嘴,于是一步再一步继续向前,嘴愈要咬,脚愈会赶,不知不觉中又走了一站。那时候它足否吃得到这串萝卜,得看驴夫的高兴。一切机关里,上司驾驭下属,全用这种技巧;譬如高松年就允许鸿渐到下学年升他为教授。”

但方鸿渐已经看透了他的这些伎俩,也看透了这个学校,准备离开。这是他吃尽苦头,倍受排挤的结果,虽说是无奈之举,也还体现了不愿同流合污的气节。殊不知高松年在创办学校时就已经对此轻车熟路了。这次奉命筹备学校,地方偏僻,又无名气,许多人害怕请不到名教授,他却自有一番高论—“学校也是个机关,机关当然需要科学管理,在健全的机关里,决没有特殊人物,只有安分受支配的一个个分子”。所以不必请那些有架子、有脾气的名教授,而要网罗一批“没有名望的人来,他们要借学校的光,他们要靠学校才有地位,而学校并非非有他们不可,这种人才真能跟学校合为一体,真肯出力为公家做事”。深谙为官之道的高松年把这种机关作风全盘搬到了学校,其用意在于维持他在学校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利—这些没有名望的老师要沾他高松年的光,要靠高松年才有地位,但是高松年自己并非非有他们不可,对这些人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些人才真能跟高松年合为一体,真肯出力为高松年做事。在三闾大学,高松年的“办学宗旨”是高松年就是学校,学校就是高松年,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就是在这种宗旨下,教学能力和学识水平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搞人际关系却是至关重要的,不擅人际关系又无后台的方鸿渐只能碰得头破血流而落荒而逃了。

方鸿渐的悲剧,是社会造成的时代的悲剧,当然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这一个”的性格的悲剧。方鸿渐之所以处处被“围”,除了社会等原因之外,与他那气量狭小和懦弱的性格也是不无关系的。他到张家相亲时被邀请打牌并赢了钱,竟小器得提醒别人别忘了给钱。难怪张太太说:“这姓方的不合适,气量太小,把钱看得太重,给我一试就露出本相。”方鸿渐上大学期间的青春幻想和被父亲信中的责骂就退缩的思想状态则明显地表现出其懦弱的性格。

在人生的“围城”中,方鸿渐的挣扎多表现在疲于应付,逢场作戏。很长经历的举动甚至令人生厌,感到他的虚伪和无聊。他花了三十块美金买了个假博士文凭是为了应付父亲和岳丈的虚荣心。小官吏王尔恺把苏文纨的一首诗题在折扇上,方鸿渐开始认为此诗不好,但当得知此诗是苏文纨所写就马上改口称赞是“名章隽句”。方鸿渐根本不爱周家女儿,但是是以周家出的资金留学,虽然几年中他从未想起那己死的周小姐,但一回到周家后却首先提出到周小姐的坟上去看看,以博得周家的好感。

方鸿渐虚伪无聊的思想性格从他的心态也是可以看得出来的。方鸿渐并不喜欢苏文纨,回国后第一次去是带着这样一种心态看望她的:“明知也许从此多事,可是实在生无聊,现成的女朋友太缺乏了!好比睡不着的人,顾不得安眠药片的害处,先要图眼前的舒服”。明明知道惹上苏文纨将会不得安宁,却是无聊在作祟。是社会造就了方鸿渐这样无聊的知识分子。他怀着无聊的心态用无聊的举动打发无聊的日子,厮混那无聊的生活。小说的第二章写方鸿渐回到家乡时,家人和亲友到车站迎接,偶遇两个地方小报的记者拍照,并意外得到预约采访,闹得很红火。方鸿渐开始听人家喊他“方博士”感到“刺耳得很”,但看到这样郑重地把他当作是一个人物,便觉得“身心庞然膨胀,人格伟大了好些”,并且“只恨今天没换身比较新的西装,没拿根手杖,手里又挥着大折扇,满脸的汗,照相怕不会好”。这里,方鸿渐的虚伪的神态和心态已是令人作呕了。当然,对于方鸿渐作者还是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刻画的。表现了他的“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即人性。如写方鸿渐心里烦躁不愿意回家,准备买糕点吃,但他却把唯有的两张钞票送给了穷困老人,而他自己宁愿挨饿。巧的是方鸿渐和韩学愈买的是同一个假大学的假文凭,但是结果是可韩学愈骗到了底,混上了教授和历史系主任,而方鸿渐没有继续骗下去。这些虽然使他在事业上不能平步青云,无法适应那个人吃人人骗人的社会,但也正因为如此,方鸿渐还多少保留了人的同情和廉耻。

虽然方鸿渐在某些方面也怀着游戏的心态存在于那个社会,但更多的是被那个社会所戏弄、所折磨。总窥这部小说对方鸿渐的刻画,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带着“忧世伤生”的心态表现方鸿渐的“忧世伤生”心态的。小说是这样结尾的:方鸿渐和太太孙柔嘉又一次打闹吵骂以后,“情思弥漫纷乱”地盲目乱走,“周身疲乏,肚子饥饿’,回到家里后,太太已出走,去了他最反感的姑母家。面对这样的场景,他像个孩子一样软弱得要傻哭个不歇,忍着难挨的饥饿躺下了。而恰在此时,父亲送他的那只“落伍”的老钟当当地敲了起来:“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至此,一个无力挣扎、无所作为、在人生的“围城”中几乎要窒息的软弱的知识分子形象完成其最后的刻画。

在方鸿渐所处的时代背景里,正直善良的知识分子根本无法找到出路,方鸿渐似的人物必然成为他人排挤的目标,如果说方鸿渐在其他地方的失败有自因素存在,而方鸿渐在三闾大学的经历只能是而且必然成为他彻头彻尾的噩梦。作者在文中把三闾大学喻成是当时国民党的党办教育的缩影,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口口声声“新生活运动”,实际上使非常向往新生活的“方鸿渐”们进一步丧失了生活的勇气。方鸿渐复杂的性格特征,正是正直善良的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中无奈的被异化过程。那个时代和那种体制,造就了“方鸿渐”们,又用生活的残酷碾碎了“方鸿渐”们对爱情、家庭、事业的追求,这是知识分子的悲哀,更是时代的悲哀。

《围城》中的方鸿渐,承载了钱钟书先生对人生、对社会、对时代太多的思考——他具有知识分子的良知,但同时他也有其自身的缺陷;他既是一个生活的失败者,又是一个被时代抛弃的流浪儿;他的经历既为我们呈现出了人生的围城,又透视出了时代的悲哀。

3.围城的束缚

方鸿渐事业的挫折、爱情的失败和婚姻的痛苦,宣布了他整个人生的失败。有的研究者将方鸿渐的失败归因于“失去了原本知识分子具有的政治上、学术上的进取精神”;有的归因于他不学无术、浮夸浪荡,作品“借对方鸿渐形象的刻画,批判了当时站在时代大潮之外某些知识分子灰色、无聊、空虚的人生”4;有的从社会学的角度归因于那个时代,认为“他的性格、行为、遭遇、处境和命运,正好映照出这个社会的黑暗”5。但无论是什么原因,《围城》塑造出方鸿渐这个生活的无为者形象,描写他在社会中的种种失落,在客观上都向读者展现了方鸿渐人生的“围城”。

“围城”的概念是由褚慎明和苏文纵在谈话中提到的—— 慎明道:“关于Bertie结婚离婚的事,我也和他谈过。他引一句英国古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苏小姐道:“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不过,不说是鸟笼,说是被围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刘江:《钱钟书的惰民视点和<围城>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河池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

王克勇:《<围城>里的主人公》。《语文学刊》1999年第6期

在后来的情节发展中,方鸿渐本人也用另外一种方式提到了“围城”。

我还记得那一次褚慎明还是苏小姐的什么‘围城’。„„我经过这一次,不知何年何月会结婚,不过我想你真娶了苏小姐,滋味也不过尔尔。狗为着追求水里的肉骨头影子,丧失了到嘴的肉骨头,倒要对水怅惜这不可再见的影像了。

作品中一再提及“围城”的概念,说明作者以“围城”作为小说的题目是有着深刻的寓意的。方鸿渐作为一个生活的失败者形象,实际上是在展示他身不由己的人生的困境,人生的“围城”。美国学者胡志德(原名ThoedoroHuters)在分析《围城》时,将《围城》的叙事结构分为在上海——去三闾途中——在三闾——回上海途中——在上海6五个“功能序列”。这就是方鸿渐在小说中的命运轨迹——刚从国外回到上海的时候,方鸿渐这个冒牌博士实际上的生活起点比较高,能够整日和一帮上海的高级知识分子交往,因为他的家庭经济环境那时也还宽松,维持着一个比较体面的高级知识分子的生活;而他从三闾大学再次回到上海的时候,方家因躲避战乱已经逃难来了上海,再也无力支撑这绅士的门面,方鸿渐自己也因为再次失业而只得靠老婆。在这个过程中,在方鸿渐忙忙呼呼的一年多里,行程了数千里,也经历无数事情且又回到了上海,并且是今不如昔。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方鸿渐的生存空间被无情的社会现实逐渐被挤压和消亡的过程,他的经历突出了一个“困”字。

在爱情上,鲍小姐曾经勾引过方鸿渐,苏文纨对他也是一往情深,可见方鸿渐还是有一定魅力的。但方鸿渐因为暗恋唐晓芙,永远地失去了苏文纨,而唐晓芙对他的感情只不过是出于对表姐的气愤和一种游戏的心态,最后阴差阳错式地只能分手。在方鸿渐“恋爱期”的三 6胡尹强:《方鸿渐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996年第3期 个女人,他抛弃了一个,又被另外的两个甩掉,到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也没得到。但他这样的朝秦暮楚,也是被所寄宿的周家所不容的,只得灰溜溜的离开上海。在这段情感纠葛中,他试图想冲入唐晓芙的“围城”,但未遂。

在事业上,方鸿渐开始在丈人开的“点金银行”供职,后来由于关系破裂,只得离开上海去偏远的三闾大学,到了目的地,校方原来许诺的教授头衔却被降格成了副教授,出于无奈方鸿渐也只得接受。但由于学校各方神圣的排挤及校长的打压,他这个副教授也没当多长日子,最后有落得狼狈地离开。回到上海后,由于不愿充当敌伪的喉舌,再加上后台的垮台,方鸿渐再次失业。在这些事业挫折中,方鸿渐的仅有的事业热情一次次地被泯灭了,且看他自身的感受——

正像他去年懊悔到内地,他现在懊悔听了柔嘉的话回上海。在小乡镇时,他怕人家倾轧,到了大都市,他又恨人家冷淡,倒觉得倾扎还是瞧得起自己的表示。就是条寄生虫,也沾沽自喜,希望有人搁它在显微镜下放大了看的。拥挤里的孤寂,热闹里的凄凉,使他像许多住在这孤岛上的人,心灵也仿佛一个无凑畔的孤岛。

在三闾大学时,虽然失意,但他还在事业的“围城”之内,回到了上海又再次失业,实际上己经被抛出了事业的“围城”,这些感慨是他挤不进“围城”发出的感叹——在围城内,被倾轧也是好的,那只是一种孤寂;待到被排挤出来,他已经没有被别人倾轧的资格,感到的只是人与人的冷漠,是只能眼看别人在围城内热闹的凄凉。而每一次被挤出围城,他都是怀着无尽的懊悔——自己被一个个“围城”无情地抛弃。深刻的主题思想一览无余。

再看方鸿渐的婚姻,他在订婚后对未来的婚姻生活还是充满希望的。他对自己解释,热烈的爱情到订婚早已是顶点,婚一结一切了结。现在订了婚,彼此闾还留着情感发展的余地,这是桩好事。他想起在伦敦上道德哲学一课,那位山羊胡子的哲学家讲的话:“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但他很快发现,他既没有什么婚前热烈的爱情可以回忆,也没有结婚后热烈的爱情可以希望。家庭的琐碎、无尽的争吵,把他一切的美好愿望都无情地打碎了。本来这场婚姻,是出于他对爱情失败和事业不顺的逃避,但在这个愿望中的家庭是他也不变成他能喘口气的避风港湾,他己经无力向社会索要什么,只求建立一个还算比较美满的家庭,但是残酷的现实把他这个小小的愿望也化成了泡影。

上一篇:清明节纪英烈下一篇:政协工商联组2011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