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教学设计袁

2024-08-28

秋词教学设计袁(共10篇)

1.秋词教学设计袁 篇一

《秋词》教学设计

一、教材、学情分析

《秋词》作者刘禹锡。本单元主题是秋日撷英。这首诗是诗人被贬郎州司马时所作。永贞元年(公元805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秋词》就是被贬郎州时写的,从诗中可以看到,刘禹锡并没有悲观失望,而是一反常态,赞美秋天,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信心。这与他多次被贬,多次抗争的性格是一致的。由于学生生活阅历尚浅,知识水平有限,可能很难把握作者所所写之景(意象)及其所抒发的深沉而复杂的情感。这不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亦是难点,教师在这个方面应加以点拨与引导。

二、教学目标

1.感情读文,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2.领悟蕴含在诗中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自古以来,文坛诸多人物每每见秋,或聊发赞美之情,“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其真实的写照;或悲叹萧凉悲伤之感,“断肠人在天涯”印证了他们的心迹,等等。今天我们再次领略一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赋秋之作《秋词》(板书题目及作者)。(二)了解作者作品:(请同学们把从网上搜集到的有关知识述说出来然后总结)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中山人。贞元七年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百”。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

(三)自主探究:

一读: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要求学生标出疑难字音并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 要求学生在诗歌中划出节奏 二读:结合注释,读明诗意

要求学生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了解诗意 遇有疑难问题可以在组内交换看法 三读:品析意象,读出情感

要求学生在文中划出所写之景物有哪些,思考这些景都带有什么色彩

(四)展示评价 一读:

在学生自读展示2-3遍后的基础上泛读 明确听读要求

指名学生或小组朗读 二读:

出示幻灯片检验学生掌握字词情况 三读:

出示“意象”释义幻灯片

引导学生通过意象体悟作者情感

适时出示本诗创作背景,引导学生知人论世 要求学生带感情朗读 播放视频录音两遍

(五)达标检测 一.基础题

字音,重点字义,作者简况(见幻灯片)二.达标题

1.作者为什么要写古人对秋的感受?

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色胜春朝。”采用了什么手法?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 3.借景抒情的句子是哪一句?诗人在诗中借冲天而上的“鹤”,抒发了什么感情?

板书设计:

秋词 刘禹锡

颂秋

激越向上 感怀

充满活力

(设计意图:力求简洁、直观,易于学生把握文章的重点,突出板书画龙点睛的作用。)

2.秋词教学设计袁 篇二

诗歌创作“以命意为主, 命意不凡, 虽气格不高, 亦所不废”。《秋词》“命意”新颖, “气格”高昂, 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刘禹锡一反过去文人感秋而悲的传统, 标新立异, 自度新调, 吟唱出一曲斗志昂扬、振奋人心的秋之颂歌。

世人眼中常见的秋是萧索的、枯寂的、荒凉的, 难怪“自古逢秋悲寂寥”了, 但诗人在此诗中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晴空中鹤飞冲天的动人图景, 将传统的悲秋情绪一扫而光, 抒发了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壮志豪情, 也使读者顿生豪气。这种“反弹琵琶出新声”的立意很值得正在成长中的学生学一学。

诗歌教学要求“诵读欣赏”, “诵读欣赏”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 学会欣赏诗的主题美、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等。而《秋词》这首诗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它的立意美、意境美。这种美如果让教师尽情地说出来就很没有味道, 如果能让学生尽兴地描绘出来, 感悟出来那就妙不可言了。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观念上要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真正把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要相信孩子的能力, 给孩子足够的创造空间, 给孩子一双腾飞的翅膀, 让他们自己去读, 去画, 去想, 去感, 去悟, 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求新求异思维的能力。《秋词》就能够给学生提供这种尽兴描绘的机会。

【案例描述】

片段一:诵读感知

师:现在请大家随着音乐自由地朗读这首诗, 弄懂诗中所写的大意是什么, 体会作者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学生配合音乐投入地摇头晃脑朗读, 几分钟之后让学生分析)

生1:我说第一、二句。自古以来诗家词人逢秋而悲落笔, 道出了诗人们对秋天的悲凉心绪, 倾诉悲凉寂寞之感。一个“悲”字写尽历代诗人逢秋之心境, 为下文诗人写出与众不同之笔尽其所能。“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悲, 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 一种情绪;愁, 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

生2:我说第三、四句。这两句艺术手法是借景抒情, 诗人以秋日晴空为背景, 用“一鹤”振翅冲破云层, 翱翔天空来托物言志, 借鹤而写离开“樊笼”复返自然, 摆脱羁绊的欣喜跃然纸上。写景开阔明丽, 令人精神爽朗, 耳目为之一新, 这是一只多么洒脱自在、奋发向上的鹤啊!

生3: (先放声而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这首诗大意是说自古以来人们见到秋天都说是悲凉寂寞的, 我却要说秋天的景象比春天的早晨还美。你看, 那晴朗的空中, 一只白鹤冲天而起, 顿时, 我的心中就有一股豪气产生。诗中表现了作者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怀。

片段二:个性理解

师:“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景象很美, 同学们能不能把这一景象表现出来呢?如果你想说出来, 那么就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如果你想画, 就用丹青妙笔把它描绘下来。

(五六分钟后, 老师提问)

师:大家都很投入, 同学们愿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同大家交流呢?

生1:蔚蓝的天空下, 浮着几点白云, 金色的阳光温暖地照着广袤的大地, 一切显得那么和谐宁静。突然, 一声长啸, 一只雪白的大鹤从不远处的芦苇丛中振翅而上, 直冲蓝天, 身影过处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渐行渐远……好一幅“晴空白鹤”图。此时的诗人也禁不住豪情大发, 只觉得心中快意无限, 禁不住口赋一诗———《秋词》了。

生2:我是用一幅画来表现的。画的上方是一片蓝蓝的天空, 右上角是一个黄色的太阳, 画的下方是一条清清的小河, 右下角画上一片黄中带绿的灌木丛。在画的中间偏左的地方, 在灌木丛的上方, 一只长颈的白鹤展开它宽大的翅膀奋力冲天。在鹤的下方, 一位头戴学士帽、身穿白色长衫的中年文人一手捻着长须, 一手负在身后, 仰头对鹤作引吭高歌状。

片段三:创新培养

师:的确, 秋天有可喜的一面。秋高气爽, 丹桂飘香, 层林尽染, 绚丽多姿。同学们能否说出一两句歌颂秋天、喜爱秋天的句子, 并说说喜爱的理由。

生1:“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这一句写出大山刚被一场晚来的秋雨清洗后所带来的清新湿润, 读后使人感到神清气爽。

生2:“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一句写被秋霜染红的枫叶红得可爱, 红得鲜艳, 比早春二月的鲜花还要美丽, 不能不使人留连忘返。

师:固然秋天有可喜的一面, 但在文人墨客的笔下, “秋”往往与“愁”关联, 有人见秋霜而悲白发, 有人睹残花而伤红颜, 诗中的哪一句写出了这种情况?你能说出一些你喜欢的悲秋的诗句吗?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来更好。

生3: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写出了月圆之夜, 远在异地他乡的游子思念家乡, 思念亲人的情怀。

生4:马致远的“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写出了在如血的残阳下, 在外漂泊的游子孤单无依极其寂寞悲凉的心情, 描绘了一种前无古人的凄清美。

师:自古人多悲秋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中央电视台的《科技博览》节目就曾从科学的角度阐述过这一问题, 人们见秋月、秋风、落叶、归雁、菊花酒、梧桐树等难免产生感伤的情怀, 但由于人的处境、心情、视角不同, 对秋天的情怀也有所不同。刘禹锡由于自身的原因, 一反前人悲秋的感慨, 抒写了奋发进取的豪情。这种立意很有特色, 想想看, 它是一种怎样的立意呢?

生5:他所表现的意境和一般人不一样, 是从不同的方向来写的, 可以说是一种“反向立意”吧。

师:说得真好啊!这种“反弹琵琶出新声”的立意很值得我们学习, 大家能谈谈这一手法的作用吗?

生6:这种手法一脱前人的窠臼, 境界开阔, 新颖独特, 超凡脱俗, 令人耳目一新。

【反思与分析】

古人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这是前人的读书经验, 对我们今天仍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多读、熟读, 在读中反复体味, 才能增强语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去重视诵读。宋代朱熹理解的“诵读”, 其意义是“真道学第一义”, 其内容是“熟读精思, 必须成诵”, 朱子的理论决定了“诵读”在我国古诗文教学方法中的重要地位。

读是赏析诗歌的基础, 好的诗要反复诵读, 如果学生自读能够理解诗歌大意, 教者就应放手;如果学生把握不准诗的感情, 教师可范读。认真反思这一堂课, 我的脑海里始终徘徊着一个念头:教师应该给学生一双腾飞的翅膀, 具体做法是以下几点。

首先, 自始至终重视诵读教学。初一时对每篇古诗文的教学都坚持利用录音带或教师范读,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然后让学生对照注释并参照工具书读课文, 再让他们反复朗读, 直到读准、读通、读顺, 读得有感情。初二开始, 要求学生课前充分预习朗读后将自己的诵读录制成磁带, 上课时适时播放朗读优秀的同学的录音, 借以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长期这样做, 既提高了学生的诵读水平, 又提高了学生独立学习、提前预习的积极性。《秋词》这节课正是有了这样长时间的诵读教学铺垫, 学生才能通过诵读快速理解诗意, 进入下一个环节。

其次, 注重个性化解读。重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这是文学作品自身的特性决定的。教学中不能整齐划一, 不能追求千人一面的共同答案。重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也是由学生的学习特征决定的。作为学习的主体, 每个学生的生活不同、阅历不同、认识不同、个性不同, 对同一部作品的理解, 就更不能求同。我想诗歌教学也应该如此, 《秋词》教学中学生们优美的语言描述、大胆的绘画等个性化的理解是需要我们教师的保护和支持的。

3.《山行》教学设计袁 篇三

一、教材简析: 《山行》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白云、石径、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诗人没有象一般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全诗以“爱”统领,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重在借景抒发对这美好秋色的赞美。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二、目标预设:

1.读懂《山行》,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笔下的山林秋色的美好,体会诗人对秋景的赞美之情。

2.通过对诗句的反复诵读,领悟“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蕴,在咬文嚼字中提高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3.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三、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笔下的山林秋色的美好,体会诗人对秋景的赞美之情。

难点:通过对诗句的反复诵读,在咬文嚼字中领悟“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蕴。

四、设计理念:

朱光潜在《诗论》中说:“每首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两个要素。情趣简称情,意象即是景。当情景相生而又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诗的意境。”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古诗以其凝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真挚的情感,优美的意境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而富有意趣的对话空间。教学中,遵循“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的教学规律,充分依托文本,通过启发学生想象,去填补诗句的含蓄与跳跃,丰富诗句的语言与画面。学生在想象中读懂诗句、以“画”赏诗。对于诗中“诗眼”(即文章言语情趣的亮点或语言的精妙之处),应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细细品味,在品诗中入情入境,用想象紧贴文字,用心灵感受古诗的意境。

五、设计思路:

1.激发兴趣,揭题释题。2.初读古诗,学会吟诵。3.再读想象,以画解诗。4.抓住诗眼,感悟精神。

5.拓展读诗,深化情感。

六、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题释题。

1、同学们会背哪些古诗?谁来背一首给大家听听? 2.大家积累的古诗可真多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唐代大诗人杜牧的一首诗《山行》。(板书题目)

3.“行”什么意思?(走)“山行”呢?(在山上行走)

(二)初读古诗,学会吟诵。1.出示:(这首诗)

2.读读这首诗,注意要把字读准,句子读顺了,要读得字正腔圆。

指名读,结合学生朗读评价。

3.再指名读,要求能读出诗的节奏来。(结合学生的朗读,标出节奏符号)读诗讲究抑扬顿挫,老师试着给这首诗加上了停顿符号。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指名读,齐读。

4.诵诗最重要的还是吟,古人作诗讲究平仄。一声和二声是平声,要读得舒缓;三声和四声是仄声,要读得短促。试着读读。教师用手势指导学生练读。

(三)再读想象,以画解诗。

1.读读这首诗,想想:诗人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从“寒山”、“霜叶”可以看出是深秋的景色。)

2.师: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伴着悠扬的音乐,读着优美的诗歌,我们和诗人一起走进了幽静的山林,一处处秋天的美景纷纷呈现在眼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请大家打开书本再细细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美景。

(生自由读诗,并思考。)

3.谁来说说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色?

预设1:抓住“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1)这是一座怎样的山?(高)你还从哪儿看出山很高?(白云生处有人家)(2)透过“寒”字你仿佛看到什么?(山上草木都枯黄了,山上红一块,黄一块,绿一块,树叶会飘到小路上,人走在上面会有“沙沙”的声音。)山上的小路怎样?“斜”字告诉你什么?(弯弯曲曲)

(3)这里用了一个“生”字,有一种版本印成了“白云深处有人家”。你觉得“生处”与“深处”用哪一个更好?说说理由。同位之间可以互相商量一下。(“生处”比“深处”更好,因为“生处”不仅有“深处”的意思,而且“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的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4)“白云生处”说明山高,“有人家”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起到静中有动的效果。透过“有人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傍晚时分,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一家人正忙着做晚饭。)

指导朗读:欣赏着如此动人的景色,你会怎么来读这句诗呢?

指名读第一句。

(5)师揭示方法:我们在读古诗时就应该这样,边读边想像,读出诗句中的画面来。

(6)从我们这几位同学生动形象的描绘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山林人家晚炊图”,感到了深山中也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但最令诗人动心的还不是“石径”、不是“人家”,是什么呢?

预设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面对这片枫林他想到了什么?哪个字最能表现枫叶的特点?透过这个“红”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这些枫叶比二月里鲜艳的花还要红。)

(2)在你的印象中二月花是怎样的?谁来描述一下?

师:是啊,听着你们的描述,我仿佛看到了一朵朵鲜花花在眼前竞相绽放,真是美不胜收啊!怪不得古往今来有那么多的诗人赞美过它。你还记得那些诗句吗?

(学生交流,结合学生回答出示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师:二月花的确是娇美、艳丽动人,可诗人却说——(引读:霜叶红于二月花)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组经霜的枫叶图。(多媒体展示一组枫叶图)

师:枫叶流丹,层林如染。傍晚了,诗人还停车驻足,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的,胜于春花的枫叶。

(4)古人写枫叶的名句很多,(出示:红树青山好放船——吴伟业;林间暖酒烧红叶——白居易《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

这两句诗怎么描写枫叶的?

你觉得与“霜叶红于二月花”比较,哪句更好?为什么?

(这两句诗也写了枫叶,但这些诗句与杜牧的诗相比,惟有“霜叶红于二月花”专写秋天枫树色彩的艳丽,说它胜于春花,表现了对这片枫林的喜爱。)

谁能把诗人的这种喜爱之情读出来?指导练读这一句。

(5)诗人是多么喜爱这片枫林啊,我们还能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诗人被这片枫林深深地吸引了?

(从“停车”这个词看出诗人对枫树林的喜欢。)为什么这么说呢?

(他特意把车停下来,来欣赏这片枫树林。)

师:哦,他是因为喜爱这片枫林,所以把车停下来了。“坐”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因为)

师:是啊,正因为喜爱这傍晚的枫林,所以诗人才──停下车了静静欣赏。从“晚”字你又体会到什么呢?

(天已经很晚了,可诗人还停下车来欣赏,可见枫林是多么的迷人。)

(这个“晚”是傍晚的意思。枫林在晚霞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虽然已经是傍晚了,山路是很崎岖的,天暗下来会很难走,可诗人还舍不得走。)师:因为这枫林实是——(太美了)

4.面对这样的美景,诗人会怎么吟诵这首诗呢?(课件出示整首诗)请先自己试一试,如果能加上表情,动作就更好了。(生自由读,指名读。)

5.师:听着你们的朗读啊,我感觉到诗人已经被这片枫林深深地吸引了。请你再想一想面对着这样美丽的枫林,诗人会站在什么地方欣赏呢?(诗人会站在山上,这样可以把枫林看得更清楚。)

(诗人也许会站在枫林里,站在枫树下,会有枫叶飘飘悠悠地落下来,像一只只美丽的红蝴蝶,感觉很美。)

6.师:也许诗人仔细的端祥过每一片枫叶,也许他也远远的欣赏过这漫山的枫林,但无论走近,还是走远,无论在高处还是在树下,这枫林都让诗人深深的陶醉了。让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首诗,读出诗人陶醉的感觉。生齐读。

(四)抓住诗眼,感悟精神

1.读着《山行》,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寒山、石径很美,可诗人不曾停留,白云人家很美,可诗人不曾留恋,二月春花更美,可诗人独爱霜叶,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霜叶像晚霞,非常美丽。)

2.诗人仅仅是赞美枫叶的颜色红吗?更在赞美什么呢?(请注意“霜叶”的“霜”。经霜打过的叶子一般都是怎样的?可我们的枫叶呢?你认为诗人在赞美一种怎样的精神呢?)

3.二月花有春风的吹拂,春雨的滋润,春晖的照耀,霜叶它有这些吗?它所有的只是萧萧的秋风,瑟瑟的秋雨和那如雪般寒冷的秋霜呀。从这儿你又能体会到点什么呢?

(霜叶顽强的精神使人敬佩,所以诗人喜欢它。)

4.出示作者资料:杜牧从小就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所以他刻苦学习,认真创作,25岁就考上了进士。他的诗立意新奇,在当时文坛别具一格,又熟悉兵法,熟悉政治,是位文武全才。但当时,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使他有志难伸,虽文武全才,却无人领会。5.读了这段资料,你认为作者是仅仅在赞美霜叶吗?(不是,这是诗人对自己的激励)枫叶那种不屈不饶,顽强抗争的精神不正是诗人一生的追求吗? 再来读读这首诗,读出对霜叶的敬佩,读出诗人的不懈追求!再次齐读。

(五)拓展读诗,深化情感

1.你们看,这首诗寥寥数语,却有景有情,令人回味无穷。唐代的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读了这首诗,心有所动,情难自抑,也写下了一首红叶诗《和杜录事题红叶》。

课件出示:

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连行排绛帐,乱落剪红巾。

解驻篮舆看,风前唯两人。

2.请大家拿出这首诗,自由地读一读,想想这首诗中的红叶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赞美的?理解时可借助老师送给你们的提示,当然在正确理解的前提下,所用的提示越少,说明你读诗的本领越强。

(生借助注释自学这首诗,师巡视指导。)

3.白居易诗中的枫叶美吗?说说你的想法。

(枫叶的美从第二句诗中体现出来,因为漫山的红叶,就像燃烧的火焰一样火红火红的,但却不是因为火才使它这样红的;又像盛开的鲜花红红的,但却没有等到春天就开放了。)

(我觉得“连行排绛帐”给人的感觉也很美。因为一行接一行的树,就像排列成行的深红色的帐子。)

(我觉得白居易诗中的红叶很美,可以从第三句看出来。飘落的树叶,就像剪碎的红色纱巾,一块块地飘呀飘,很美。)

4.在诗人的眼中霜叶如火、如花、如绛帐、如红巾,是多么的美丽迷人啊。最令我感动的是最后一句,“解驻篮舆看,风前唯两人”。停下竹轿,迎着秋风欣赏这枫林美景的,只有我白居易和杜牧两个人啊。读着这句诗,你能感觉到他们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吗?)

5.可你一定不知道,白居易比杜牧整整大了31岁,而且当时他们一个在江南,一个在江北,相距千里之遥。是什么使他们跨越了时间和地域的界限,成了那么亲密的朋友?

师:是啊,是枫叶,是诗歌,是共同的志趣,使他们的心紧紧的贴在了一起。其实我们也可以和大诗人杜牧交朋友,(课件出示山行图、音乐)因为当我们走进这美丽的枫林,我们的心中也会涌起一种欣喜,一种感动。请拿起笔把你在枫林中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学生交流。

4.《秋词》学案 篇四

学习目标:

1.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诵读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2.体会诗人独特的“喜秋”情怀,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3.培养学生对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的领悟。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对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的领悟。学习难点:体会诗人独特的“喜秋”情怀,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刘禹锡,字________,_________人,______代文学家、哲学家。作品有_______________。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郎州时写的,当时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那时他三十四岁。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白”。从诗中可以看到,刘禹锡并没有悲观失望,而是一反常态,赞美秋天,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信心。这与他多次被贬,多次抗争的性格是一致的。而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干什么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2.正音

寂寥()春朝()鹤()碧霄()

3.理解诗歌大意。

三、合作探究

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色胜春朝。”采用了什么手法?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

5.“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6.“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有何妙处?

7.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四、课堂小结

五、当堂反馈

8.《秋词》中哪一句是表达作者对秋天评论的?

9.《秋词》中哪一句诗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抒发自己远大志向?

10.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句。

11.诗人在诗中借冲天而上的“鹤”,抒发了什么感情?

六、作业布置

5.《秋词》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作者不怕困难,高昂进取的精神。4.背诵默写全诗。

教学重点及难点:

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理解。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自古以来,文坛诸多人物每每见秋,或聊发赞美之情,“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其真实的写照;或悲叹萧凉悲伤之感,“断肠人在天涯”印证了他们的心迹,等等。今天我们再次领略一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赋秋之作《秋词》(板书题目及作者)。

二、作者作品介绍:(请同学们把从网上搜集到的有关知识述说出来然后总结)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中山人。贞元七年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百”。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

三、写作背景

永贞元年,刘禹锡同柳宗元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值朗州(今湖南常德)时写了这首诗。

四、课文分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请同学们朗读,体会诗的韵味和节奏,也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

1.“自古逢秋悲寂寥”:自古以来的人们都说秋天是悲凉的,(1)逢秋悲秋的传统开始于战国时期楚国,也是我国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的宋玉作品《九辩》中,其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给后来人写秋奠定了一个”悲“的基调。(2)本单元哪篇文章可以印证?

《天净沙秋思》在写景的基础上说“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我言秋日胜春朝“: 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1)“我言”:体现了诗人的自信

(2)“春朝”:泛指春天。“春”点明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与寂寥形成鲜明的对比

此句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问:前两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对比手法。作者首先写了古代文人每当受挫,身陷逆境时,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寞凄凉。战国时楚人宋玉曾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可以说开创了“悲秋”之先河。接着道出了自己对秋天的感受:秋天胜过春朝。(3)本单元哪首诗体现了相同观点?

《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晴空一鹤排云上”:万里晴空,一只仙鹤凌云飞起,(1)“晴空”:写出了秋日的天高云淡。(2)“一鹤”:是孤单的,但也是独特的。(3)”排“:冲开

正是这只鹤顽强奋斗,冲向云霄,才冲破了秋天的肃杀的氛围。使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精神抖擞。它是顽强不屈的志士的写照,奋斗不息的精神的象征。4.“便引诗情到碧霄 “: 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1)“引”:独树一帜,好像在鹤的引领下到碧霄(2)“碧霄”:蓝天(3)“诗情”: 豪情壮志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即使面临挫折,也要乐观面对的良好心态。

五、比较《秋词》和《登高》 同:作者都处于人生低谷,都写秋天

6.《长信秋词》原文 篇六

⑵珠帘:用珍珠缀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

⑶熏笼:指宫中取暖的用具,与熏炉配套使用的笼子,作熏香或烘干之用。一作“金炉”。玉枕:即枕头。

⑷南宫:指皇帝的居处。一作“宫中”。清漏:漏是古代计时的器具,利用滴水和刻度以指示时辰。清漏指深夜铜壶滴漏之声。

⑸奉:同捧。平明:指天亮。金殿:一作“秋殿”。

⑹团扇:即圆形的扇子。班婕妤曾作《团扇诗》。暂:一作“共”。

⑺玉颜:指姣美如玉的容颜,这里暗指班婕妤自己。寒鸦:暗指掩袖工谄、心狠手辣的赵飞燕姐妹。

⑻昭阳:汉代宫殿名,代指赵飞燕姐妹与汉成帝居住之处。

⑼西宫:皇帝宴饮的地方。

⑽复道:两层阁楼间的通道。

《长信秋词五首》创作背景

由于王昌龄的籍贯、生卒年及其他重要的生平事迹记载不一,他的作品大都无法编年,因而,这《长信秋词五首》写于何时亦难以确知。根据新旧唐书本传及有关论著的推考,大致可知他的生年在公元六九〇至六九八年之间,卒年在七五七年前后,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三十多岁始登进士第。补秘书省校书郎,又以博学宏词登科,再迁汜水县尉。曾两次被贬,这组诗五首当写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第二次被贬之前。

赏析

其一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第一首诗,运用含蓄深婉的笔触,以景托情,写班婕妤失宠后,在凄凉寂寞的长信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全诗前三句描摹了一个梧桐秋叶、珠帘不卷、夜来霜重的萧瑟寂冷的外在氛围,由外而内,暗淡的熏笼,陈旧的玉枕和一个彻夜难眠的孤人,不刻意写悲而悲情自现。

读完全诗,一个心境清冷,愁怨难眠的深宫闺怨的形象跃然纸上,使人不由得被主人公深深的哀怨之情打动。含蓄蕴藉,哀婉缠绵的诗风给全诗蒙上了一层悲惋的情调。

其二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夜深霜重,木石敲击秋砧的声音响彻寒夜。在这样一个孤寂的深夜,深宫中那个失宠的女子依旧牵挂着君主是否添了衣裳,昏暗的银灯下,独自裁剪缝补,明知道君主不会眷顾,却还是在内心深处怀着深切的期盼。

这首诗以心理上的深刻描写见长,抒情直接,寥寥数语将一个深宫失宠的女子渴望君主眷顾,挂念君主寒暖又间杂着对君主弃自己于不顾,对自己的一厢深情视而不见的怨愤和痛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深宫失宠女子难于言表的幽怨之情。

其三

奉帚平明金殿开⑸,且将团扇共徘徊⑹。

玉颜不及寒鸦色⑺,犹带昭阳日影来⑻。

古乐府歌辞中《怨歌行》据说是班婕妤所做:“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以秋扇见捐抒发自己背弃的哀怨之情。

天色方晓,金殿刚开,即拿着扫帚打扫,《汉书·外戚传》载,班婕妤失宠长信宫,作赋自伤,中云:“共洒扫于帷幄兮,永仲死以为期。”

诗的后两句仍承用班婕妤的故事。“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昭阳,即赵飞燕姊妹所居的宫殿。时当秋日,故鸦称寒鸦。古代以日喻帝王,故日影即指君恩。寒鸦从昭阳殿上飞过,它们身上带有昭阳日影显得羽毛润泽,自己深居长信,君王从不一顾,美貌因失宠而憔悴,甚至不如寒鸦润泽可人。

全诗想象奇特,情景切合,含蓄蕴藉哀婉缠绵中,把深宫中失宠女子的哀怨之情描摹的淋漓尽致。

其四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⑼,分明复道奉恩时⑽

诗中第一句“真成薄命”,是一句看似突兀,实则意蕴丰富的心理刻画。把失宠宫嫔那种自叹自己命薄的难以置信和不得不承认的无奈和盘托出。无眠的暗夜,失宠的宫嫔久久寻思,终于还是伴着一句“真成薄命”的沉重叹息入梦。

梦中似乎又回到了自己得宠的时候,和乐奕奕,君主还是像以前一般宠着自己。自己从梦中醒来,嘴角还挂着梦里的微笑,然而,梦终究是梦,醒来后依旧是一个人深殿。就在自己惆怅难过时,分明看见西宫彻夜长明的灯火,仿佛回到了当初承受君宠的日子,不也是日日旌歌,宵宵达旦吗?

此刻,一切变得那样遥远,华美的.西宫换了新主,君主身侧换了娇人,失宠者在寂寞凄凉的夜对往事的历历回忆和无限追恋,蕴含着往事不堪回首的深刻哀伤和对现境凄凉的无限感慨。

全诗采用对比,层层反衬,把把失宠宫嫔在目睹西宫夜饮的灯光火影时内心的复杂感情表现得细腻深刻,称得上“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其五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本诗通过长信宫和昭阳宫两处的对比,形象地刻画了失宠妃嫔与得宠妃嫔的天壤之别。昭阳殿是西汉赵飞燕得宠时住的寝宫,后以昭阳殿泛指得宠嫔妃。长信宫是在赵飞燕得宠时失宠嫔妃班婕妤住的寝宫,后泛指失宠嫔妃。

失宠嫔妃住的长信宫寒月当空,宫闱清冷,杂草丛生,而得宠妃嫔的昭阳殿,却是红帐高挂,说不尽的软语温存。

鲜明的对比,不着一字而境界全出,失宠嫔妃的境遇,心境跃然纸上,让人不得不为之同情。

《长信秋词五首》名家点评

《唐三体诗评》:“‘平明’二字中便含‘日影’,‘秋’字起‘团扇’,‘寒鸦’关合‘平明’,‘寒’字仍有‘秋’意。诗律之细如是。”

《岘佣说诗》:“‘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羡寒鸦羡得妙;‘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怨沅湘怨得妙。可悟含蓄之法。”

王士禛在《唐人万首绝句选》里推出四首诗为唐人绝句的压卷,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的第三首就是其中之一。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论:“昭阳官,赵昭仪所居,官在东方,寒鸦带东方日影而来,见己之而不如鸦也。优柔婉丽,含蕴无穷,使人一唱而三叹。”

《长信秋词五首》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约757)唐代诗人。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约在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秋,获罪被谪岭南。三年后北归。公元748年(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在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存诗一百七十余首,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

《长信秋词五首》繁体对照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挥裾頍o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高殿秋砧響夜闌,霜深猶憶禦衣寒。

銀燈青瑣裁縫歇,還向金城明主看。

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暫裴回。

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真成薄命久尋思,夢見君王覺後疑。

火照西宮知夜飲,分明復道奉恩時。

長信宮中秋月明,昭陽殿下搗衣聲。

7.秋词 篇七

念奴娇·秋思

夏花零落,暑气消,秋意日渐甚浓;

如此年月,人憔悴,不堪往赴前程。

续酒壮怀,豪情未了,嘲当莽中夫,

空栈撩杯,几人快意征途!

满面愁云如秋,若问君何忧,谁与相诉。

青春逝别,空余生,未来如何遁足。

踏沙旅行,何处是花明,来日可寻。

且将忧思,吟颂漫道生平。

(,初秋,无锡)

沁园春·舟山工地

登楼远眺,一线海天,残阳如血。

属半岛湾内,刚管密林;须眉汉子,盔头垢面,

挽卷双袖,挥弄铁锹,仿佛关公舞大刀。

殊不知,老英雄睡去,千载难召。

街上花艳柳妖,使玉树不斩弄枝梢。

念数百民工,男儿气慨;洒尽汗水,争相苦劳。

不惧艰险,风雨兼挑,筑起悬楼万丈高。

转身去,留一方尊碑,造福岛礁。

(。7。16。浙江舟山群岛)

临江仙·念亲恩

步履他乡工作忙,

闲来疏解柔肠。

面壁独自叹炎凉,

十年风雨路,

换得是离殇。

念及亲恩恕难偿,

今又苟居南江。

人生悔过知轻狂,

苦来方得志,

衣锦定还乡。

8.刘禹锡《秋词》赏析 篇八

刘禹锡《秋词》赏析1

秋词 刘禹锡

【原文】

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

自古逢秋悲寂寥:暗指宋玉的悲秋名句“悲哉,秋之为气也”。寂寥(liáo),寂寞空虚。这句话诗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们一写到秋天,总是感叹它的荒凉寂寞。

春朝(zhāo):春天。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排,冲击。排云上,即直冲云霄。

碧霄:青天。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那凌空高飞的白鹤,把我的诗情带上了靑天。

【翻译】

自古以来,人们一写到秋天,总是感叹它的悲凉寂寞,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秋高气爽,白鹤凌空直冲云霄,仿佛我的诗兴也带到蓝天上去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郎州时写的,诗人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达了他在政治上受到挫折后,依旧傲然向前,不愿消沉,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远品格。

“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人开篇就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对秋天的感情情结——寂寞、萧索、悲凉。“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不可改变的思路模一式。

“我言秋日胜春朝”。直接表明我对秋日的态度——秋天胜过春天。“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秋日胜春朝”,直接抒发感受,热情赞美秋天。其实原也如此,秋天是多彩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也是空气清爽、艳陽高照的季节,人们悲秋本也就带有个人脆弱、颓废的不健康的思想因素。春天固然好,秋天未必就一定要触发人心中的悲凉,诗人在这里就带着昂扬向上的心态对待秋天的。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论调的一个有力的挑战。

“晴空一鹤排云上”,“排”,这里是“冲击”的意思,它写出了一种精神,一种不可阻挡的向上的力量。诗人选择这一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这一壮美的场景画面,应该是有他的特别用意的。

“便引诗情到碧霄”。这句是由上句引发而来的,是内心感受的直接抒发,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中诗情也被激发了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在字里行间作者那不甘消沉的乐观向上的精神和昂扬奋发的斗志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这首诗的可贵之处在于诗人对“秋”有着与众不同的感受,一反历来文人墨客的悲秋情调,以奔放的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了秋日风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奋发向上的励志之歌。

刘禹锡《秋词》赏析2

秋词二首 刘禹锡

(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领诗情到碧霄。

(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①人狂。

注 ①嗾,sǒu,指使狗时发出的声音。

(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秋天,但各有侧重,请从思想内容上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4分)

(2)这两首诗都提到了春天,那么,作者对春的感情评价是否一致?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3.(1)前诗侧重描写了秋天的天气和活力,从而鼓舞人们要振奋精神,顽强奋斗(2分);后诗咏叹秋天令人敬肃的色彩,从而唤醒人们要情操清白,意志坚定(2分)。

(2)不一致。前诗并没有否定春的生气和活力,并且用来正衬秋的生气和活力(2分);后诗否定了繁华浓艳、教人轻浮若狂的春色,诗中用来反衬秋色的清净高雅(2分)。

月练习二:

14.对两首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分)

A.都是七言绝句 B.首句都不入韵 C.都是仄起平落 D.都很讲究对仗

15.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古逢秋悲寂寥一句道尽了千古文人的共同心结,也反映了作者的心声。

B.《秋词二首》一反前人悲秋情绪,是一曲昂扬乐观的秋的赞歌。

C.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两首合一,相得益彰。

D.其一,志向远大,如一鹤冲天;其二,心地高洁,如明山净水。

16.古人云:气以励志,色以冶情。请结合《秋词二首》对此加以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4.(1分)(A)

15.(3分)(A)

16.(4分)赞秋气以美志向远大,咏秋色以颂情操高洁。(1分)振翅高举的白鹤,排云直上秋日晴空,矫健凌厉,奋发有为,一展鸿图大志;(1分)山明水净的秋景,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泠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1分)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1分)(意思对即可)

赏析:

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这就是第一首的主题思想。

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第二首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象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

这是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的.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而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形象和深刻的美感。刘禹锡这两首《秋词》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刘禹锡《秋词》赏析3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似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附赏析

刘禹锡,字梦得,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诗篇。其作品《陋室铭》为人们所熟知。一生经历坎坷。因王叔文案被贬为连州刺史,又接连被贬为朗州刺史、和州通判。

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所作。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首句,从自古诗家词人逢秋而悲落笔,道出了诗人们对秋天的悲凉心绪,倾诉悲凉寂寞之感。一个“悲”字写尽历代诗人逢秋之心境,为下文诗人写出与众不同之笔尽其所能。

第二句,诗人直率坦言,喻“秋日似春朝”,一个“春”字点出富有朝气,充满生机与活页纸力,恰与前句的“寂寥”形成鲜明比照,一下子放射出诗人乐观向上的心态,不因秋景之衰而气竭,也不因仕途的不顺而自馁。

第三句,借景抒情,以秋日晴空为背景,用“一鹤”正振翅冲破云层,翱翔天空来托物言志,借鹤而写离开“樊笼”复返自然,摆脱羁绊的欣喜跃然纸上。写景开阔明丽,令人精神爽朗,耳目为之一新,这是一只多么洒脱自在,奋发向上的鹤啊!

尾句,“引”字不仅有独树一帜,标新立新之效,还具有矢志不移的傲骨,更有“鲲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志向。

9.秋词 刘禹锡 注音 篇九

这首写秋的诗却爽朗明快,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秋词

刘禹锡

Zì gǔ féng qiū bēi jì liáo

自 古 逢 秋 悲 寂 寥,

Wǒ yán qiū rì shèng chūn zhāo

我 言 秋 日 胜 春 朝.

Qíng kōng yí hè pái yún shàng

晴 空 一 鹤 排 云 上,

Biàn yǐn shī qíng dào bì xiāo

便 引 诗 情 到 碧 霄.

【注释】

1. 自古:从古以来,泛指从前。

2. 逢:遇到。

3. 寂寥:空旷无声,萧条空寂,这里指景象凄凉。

4. 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

5. 春朝(zhāo):春初。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6. 排云:推开白云。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朗读节奏划分】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时写的,但他虽被贬谪,却不悲观消沉,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达了他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的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秋日风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之歌。

【翻译一】

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

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

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群白鹤冲破云层,一飞冲天,

我的诗兴也随它到了碧蓝的天空。

【翻译二】

10.《秋词》说课稿 篇十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xxx,我今天要说的课是《秋词》其一,《秋词》是刘禹锡的两首七言绝句,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比较·探究中选的是第一首,在这首诗中,作者直言否定了千古悲秋的老调,用短短28个字,抒发了自己积极、乐观、向上的坚定信念。教学这首诗,我欲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赞歌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在教学中,教学重难点分别是

二、教学重点

进一步了解七言绝句,理解写秋的景色及作者从自己独特的视野赞美秋天,写到了“晴空”。“鹤”、“云”等事物,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热爱。理解诗中押韵的的字:寥、朝、霄。

三、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两句诗主要是写诗人喜爱秋高气爽的景色,当看到晴空中一鹤直冲云霄而上,便诗情大发)

教学时间我计划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俗话说的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古诗了,今天我们来学习《秋词》,以增加我们语文知识的积累。大家知道是这首诗歌吗?

2、那么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刘禹锡)

二、新课讲解

(一)、朗读训练

1.既然熟读诗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古诗,读诗除了要字音正确、语言流畅,还要注意诗歌的节奏和感情。

2.划分节奏,根据节奏齐读。

附:朗读节奏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请同学们集体朗读一下这首诗。最好能当堂成诵。

(二)、学生提出疑难,再结合注释,基本解决字词。

(三)、学习《秋词》

1、现在我们也身处秋季,在这样晴朗的天气里,你们觉得悲凉吗?

2、刘禹锡认为秋日如何呢? 学生回答:胜春朝。

3、让学生看大屏幕,分组讨论几个问题,并逐一明确。(1)为什么诗人开头不直接写秋高气爽,却写悲秋?

明确:作用是形成鲜明对比,定下诗歌乐观明快的风格。

(2)请同学们找出表现秋高气爽的字眼。

明确:胜春朝、晴空、碧霄。

(3)有人认为“一鹤”是指一只鹤,也有人认为是一群鹤,你觉得呢?为什么?

明确:这个问题并没有绝对的答案,“一只鹤”可以是诗人自喻,“一群鹤”也可以是诗人对其他人的希望。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发扬自主探究的精神。

4、古语云:“诗言志”。“便引诗情到碧霄”这句诗的“诗情”就是人的志气。刘禹锡就有这种乐观向上的豪情壮志。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精神。

5、让学生看板书的背诵提示,集体背诵全诗。

6、学生不看提示,集体背诵全诗。

7、让学生谈谈自己最欣赏哪句诗。教师作点拨、总结。

三、比较探究

1.比较《山行》与《秋词》

同:两者都描写秋景,都借秋景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异:《山行》全篇表现的都是生气盎然的画面和景致,形象鲜明,色彩绚丽;而《秋词》侧重书写感受,以说理为主。

2.教师推荐阅读,学生比较探究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让学生读这首诗,再联系前面秋词,谈谈刘禹锡是个怎样的人,他身上有怎样的品质值得你学习。

四、布置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上一篇:某某镇2011流动人口治理总结下一篇:企业管理培训课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