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陕西

2024-07-10

高考文综陕西(精选8篇)

1.高考文综陕西 篇一

作者|艾米

历史

历史可以说是“纯文科”,有些同学错误地认为只要把内容背得滚瓜烂熟就能拿高分,但是,从近几年高考历史分数来看却并非如此。大家在复习历史时最基本的就是要弄清历史发展的轨迹,即每个年代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史实,熟记这些史实的意义、影响。熟记基础知识后,要高度重视边角知识,在客观题中学会以公认的史学观评判事物,以史鉴今。

地理

地理复习离不开“图”,学会从图中读出地理数据或隐含的条件;搭建知识脉络,注重知识点之间的串联,学会总结归纳。近年来地理试题命题的重要形式是以图示材料作为载体提供信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所以,考生们要以热点问题为切入口,学会从各方面展开分析。

政治

政治复习要与时政热点联系在一起,高考政治每年都会以最新时事政治作为背景材料,所以考生在备考政治这门学科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时政热点,把政治学“活”。

2.高考文综陕西 篇二

一、2012年大纲卷与新课标卷结构的比较

1. 相同点。

两套综合卷均通过地理、历史、政治三科按照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部分组合成卷, 且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题, 地理选择题题量为11道, 赋分44分, 非选择题赋分56分, 满分皆为100分。

2. 不同点。

大纲卷文科综合题采用政、史、地各一道单科题 (地理为36题) 加一道三科综合题组题, 而新课标卷地理综合题则采用两道“必做”题 (36、37题) 加三道“选做”题 (42–44题) 的学科内综合题组题, 并没有三科综合题。从赋分上来看, 大纲卷地理单科题36题为36分, 三科综合题39题为20分, 而新课标卷两道“必做”地理题为46分, 三道“选做”地理题 (三选一) 各占10分。

二、近三年来新课标卷地理试题的主要特点

1. 图表丰富, 体现了“无图不地理”的学科特色。

地理图表既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 又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高考地理试题情景创设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利用地理图表。

从图表数量来看, 具有稳中有升的趋势, 从图表类型来看, 区域图、统计图、等值线图出现频率高, 三年来都进行了专门考查, 特别是区域图, 每套试卷中则有多幅出现。这些图表集中地体现了地理学的区域性、综合性, 反映了地理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值得一提的是, 近两年的新课标卷中, 采用了以图组形式呈现主题信息的方式。如, 2011年新课标卷36题中的图表就以世界区域图 (新加坡) 、气温曲线降水柱状统计图和景观图 (水坝) 的组合形式呈现。又如, 2012年新课标卷4—5题、6—7题则为两组各两幅图的组图题。这种图表组合形式更能体现地理学科的特色与本质, 强调了信息来源的多元化与交互性, 也对考生的地理素养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需要考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揭示地理要素间的关系。

2. 知识为基, 能力立意。

近三年来新课标卷地理试题中涵盖的主要考点有:天气与气候、河流水文特征、等值线的判读、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区位因素 (农业、工业、城市) 与产业活动、人口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区际联系等。从考查内容来看, 试题多选取地理学科知识结构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内容, 即地理学科主干知识。试题设计既不回避教学重点内容, 又不强调知识的覆盖面, 不再追求自然与人文、中国与世界地理板块内容间的平衡。值得一提的是, 新课标卷试题中连续三年没有对难度较大且较为抽象的地球运动知识进行考查, 但在全国其他一些地区的高考文综试卷中, 这一考点出现频率仍然较高, 只是考查难度有所降低。

新课标卷地理试题大都以能力考核为主, 回归学科本质, 减少了知识陈旧与机械记忆的内容, 更注重“理”的考查。如, 2012年新课标卷10、11题, 即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高差。其需要考生快速审清题干指向, 准确解读和提取有关图表信息, 积极调用储备知识后, 方可作答。通常情况下, 观察等高线及其标高可以判断出地形地势、河流流向等。本组题则独辟蹊径, 构图留白, 图文结合, 要求考生灵活运用相关地理知识, 根据河谷的位置逆向判断出河谷两侧的地形特点, 进而判定相应的等高线数值。这突破了传统等高线判读试题的设计思路, 彰显了能力立意的原则。

新课标卷地理试题的设计还体现出一定的开放性、选择性, 为考生作答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答案更注重要点间的逻辑性和层次性。如, 2010年卷37题第 (3) 小题: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 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答案有赞成和不赞成两种观点, 考生只要分析有据, 论证充分均可给分。又如, 2012年卷37题第 (3) 小题: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 请说明理由。该题设计与2010年卷37题第 (3) 小题有异曲同工之妙。再如, 2011年卷36题第 (3) 小题:除建水坝外, 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 并说明理由。这类开放性试题能较好地考查考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与创新性等, 符合高中地理新课程的理念。

3. 选做题突出主题, 风格近似。

2010年新课标卷选做题由“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两个模块的内容构成, 2010年后则增加了“环境保护”模块的内容, 试题的设问数量也发生了变化。在2010年、2011年只有一问, 2012年则变为两问。

选做题的基本原则是“超量命题, 限量做题”, 体现了选择性和多样化, 考生可以在三道选做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这符合地理选修课程设置的目的与初衷。从考查内容来看, 在同一试卷中, 各选做题的设计都围绕模块主题, 突出了主干知识的运用。随着新课改的推进, 选做题的设计在“描述阐释”型问题的基础上, 逐步增加了“论证探究”型问题。如, 2012年各选做题的第二问都增加了“应采取的措施”的设问。这样的试题设计更能有效地检测考生的学习潜质, 对今后的地理选修课教学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从试题结构来看, 在同一试卷中, 各选做题的素材阅读量相当, 图文信息的呈现方式与设计风格相似, 答题量相近, 赋分相同;从考核目标来看, 在同一试卷中, 对各选做题的难度、区分度均进行了合理的掌控, 设问的难度相当, 区分度相近。这确保了考试的公平性。

4. 联系生活, 关注热点。

新课标卷地理试题多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与热点为背景,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现实生活和热点问题中地理元素的挖掘, 通过考查与之相关的地理核心知识、原理和思维方法, 体现出地理学极强的应用价值,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如, 2011年卷42题以近年来大量出现的自驾车旅游为题材, 考查了相关的旅游地理知识。又如, 2012年卷44题以上海市饮用水源地的变化为题材, 考查了“环境保护”的问题。这类试题贴近生产、生活实际, 生活气息浓郁, 考查了“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很好地体现了地理新课程的理念, 对中学地理教学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从对热点问题的考查方式来看, 有隐性考查和显性考查两种方式。 (1) 隐性考查:通过题目内涵折射、反映热点, 不着痕迹。如, 2010年卷4-5题涉及了人口增长、劳动力人口负担与职业构成的关系;6-8题则介绍了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2011年卷3-5题涉及到了我国大豆生产的进出口;2012年卷8-9题则涉及劳动力数量、价格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等。 (2) 显性考查:直面热点或关注热点背景及其发生区域。如, 2010年卷1-3题涉及了2010年5月初新疆地区发生的洪灾;2011年卷1-2题提及了东日本大地震对汽车生产的影响;2012年卷1-3题关注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飞速发展导致的耕地被占与粮食增长问题, 36题则涉及了凭祥家具生产等。这些热点试题的共性是:引导考生用地理的视角看待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 以地理学科的思维方式来分析热点问题, 体现出了地理学科的价值与功能。

三、2013年高考地理命题趋势分析

1. 仍然以主干知识作为命题的重点。

通过对近年来高考文综地理试题进行分析, 笔者认为, 地理学科主干知识这一考查点没有变, 对主要内容进行反复考查的命题思路没有变, 主干知识始终是命题的重点。一些地理学科主干知识, 如, 时间计算, 天气与气候, 区位分析,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区域地理特征及国土整治等, 仍会是考查的重点。对于这些主干知识, 教师不能让学生机械的记忆, 必须引导他们进行深入加工与整合, 并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分析, 从而加深他们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 注重对考生创新能力的考查。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等新课程理念必然会在高考文综地理试题中予以体现, 特别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试题则更为注重对考生发散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考查。

3. 以图表作为载体, 强化对考生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

图表是高考地理命题的重要载体, 其能够灵活地考查考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对地理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在高三地理复习中, 教师应让学生结合地理图表进行知识应用训练, 如, 可进行绘图基本功的训练, 以及读图能力和图像变化分析的训练等, 不断地提高他们读图、析图和用图的能力。

4. 以区域性作为考查考生地理思维能力的重点。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重要特征, 也是高考地理命题的主要依据。很多地理现象的发生和变化只有落实到某一区域中才能加以正确的分析和评价。为此, 在复习备考过程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区域图进行全面复习, 使其明确重要的区域及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 掌握不同区域的特征;进行不同区域的对比, 使学生深入认识区域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原因;让学生进行区域特征或区域要素特征的描述, 并结合生活实际对一些特定区域及时事热点发生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进行分析。通过以上复习, 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空间概念, 而且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与此同时, 其对高考地理试题的考查重点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四、高考地理复习备考策略

1.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把握高考方向。

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 教师应认真研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高考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与考核要求, 以及近几年来全国新课标卷地理试题的命题特点, 把握高考方向和命题变化趋势, 为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复习做好铺垫。

2. 夯实基础, 构建主干知识网络。

每年的高考文综地理试题都是通过“意料之外的情景材料”来重点考查“情理之中的主干知识”。为此, 在高三地理复习中, 教师不必过分强调知识的深度和难度, 而是要引导学生集中精力, 立足于基础与主干知识, 充分利用教材、地图等, 弄清基本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 “以点带线, 以线带面, 由线成网”, 逐步构建主干知识网络。

3. 强化读图训练, 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地理图表是高考地理试题主要的信息呈现方式。近年来的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对考生利用图表进行分析、判断、归纳和总结的能力要求在不断提高, 而很多考生因无法理解图表中各要素的含义, 难以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 导致严重失分。在复习备考中, 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读图、析图方面多下工夫。强化读图训练, 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读图、填图与绘图, 引导他们总结各类地理图表信息呈现的特点, 结合图表去理解和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基本规律, 使其学会准确、全面地从图表中提取显性与隐性的信息并加以科学的表述, 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与表达能力。

4. 关注生活, 关注热点。

3.高考冲刺 智取文综 篇三

关于文科考生又爱又恨的文综,请相信它不仅仅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更是一门重视思维的学科。我的感受是,在备考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扬长避短地复习。基础好的要找寻方法和规律,基础略逊的要有重点地复习,甚至是要有舍弃地复习。高考绝大多数考的并不是书本的边边角角,而是反复在考那些重要的知识点。如果能够掌握好主干知识点,分数是绝对不会低的。

我在高三的文综复习时,也品尝过困惑和艰辛。从第一次答文综卷差点没有做完题目,到后来渐入佳境,一路走过,回首备考的日夜,我发现,我凭借的,不是多么精确细致的记忆,而是一套成体系的文综思维方法。回忆点点滴滴和我对文综的爱恨情仇,在这里同大家一起分享。

历史——重点突击,有条有理

历史的记忆至关重要,但记忆的方法很多样,适合自己的最好。如谐音法,可以将南昌起义的领导人归纳为“刘贺叶朱周”(留荷叶煮粥);如联想记忆,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大家量体裁衣,这里就不赘述。对于一些理解性的,如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就要联系内因外因来分析,想通了就记住了。当效率不高时,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判断这个信息是否值得记忆;第二,是否相信自己能够将其记住。如果这两个问题我们都肯定地告诉自己“是”,那么心若止水,心无旁骛地记忆吧!

历史的解答题需要的是一种分析的条理性,从而全面作答。平时备的错题集,不是每道题都要抄上去,要负责任地把每一道有代表性的、新颖的题抄上去,题下自己的感悟乃是点睛之笔。例如,“民族间的相互交流产生了哪些影响”这个问题答案有两点:第一,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进步;第二,丰富了中原的物质文化生活。然后我就在下面简单批注:注意对主体两方的分析,要全面。频繁翻阅错题集后,耳濡目染,这种思维习惯就潜移默化了。

课本、笔记、高考题——这是学习历史必须把握的“三件宝贝”。平时要有研究高考题的习惯,高考题不能做完也无所谓,但要去思考每道题是从哪些角度来分析的,为什么要这样分析。这样做题的速度或许会受影响,但只要坚持做了,是事半功倍的。请爱上思考,只有当这些思维方法成为一种习惯后,你才会处变不惊地面对每一场考试。

成绩好的同学当然要精益求精,但成绩一般的同学,一定要懂得舍弃。这个时候,要抓主干,抓答题技巧,因为“海水煮不沸”,我们必须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最大产出的地方。老实说,我在高考前历史仍有很多书上的细节记不清楚,但是我将主要的知识都掌握了,特别是主观题的分析方法到位,也不会惧怕偶尔放弃一道拷问细节的鸡毛蒜皮似的试题。

地理——聚沙成塔,珍惜错题

地理其实是一个在广不在深的学科,关键是知识积累要到位,在做题时要胸怀世界,懂得联想,要找到突破口,它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

地理可以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专题来复习,而错题本就要分相应的专题。专题划分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也可以根据做的参考书的划分来整理,但关键是要便于查找。我的错题本划分就比较细,分了地球与地图、大气、海洋、陆地、河流、生物与土壤、世界气候、气候资源、中国气候、中国河流、中国地貌地形、中国环境、中国农业、人文地理、政治地理等许多类。大多是自己在做题的时候碰到一个新的专题就在笔记本上为其开辟一片土壤,以后遇到类似的题型都会补充在相应专题的后面。在补充新题时,将以前的题浏览一遍,这样既增添了成就感,也让自己对知识更加熟稔。

一定不要惧怕或者憎恶错误,有的时候,眼里容不下一粒沙,怎么能看遍整片沙漠,又怎能透过沙漠看见那绿洲?

地理答题重在全面分析,并且要重视关键词。现在大家已做过很多张卷子。每次做完后,对主观题,要对照答案,发现每一点之间的关系,要勾出每一点里的关键词。很多时候老师给分是看关键词,所以关键词一定要精准。例如,解释四川雅安地区常年多雨形成的“雅安天漏”现象,答案分两点:第一,关键词:东部季风区、印度洋、太平洋、地形、山地迎风坡、地形雨;第二,河谷地区、水汽充足。抓住了关键词,组织简单通畅的语言,就是一份老师欣赏的答案了。

在高考将近的时候,我们要勤翻地图,做每一道题的时候都要回忆地图,如果回忆不上,就要及时翻图。考题地图浩如烟海,希望大家不被湮没其中,而能凌乎其上。

政治——理清脉络,潜心总结

文综三科,政治是无论云卷云舒,都一如既往地给我安慰的一科。政治是惟一不用死凿细节的学科,它的条理很明确,思维很简单。

以前学政治,我有一个好习惯,就是在每一章学完后,都自己画一个本章知识点的表。一般采用半括弧,画出树状的分支,基本上画完后,一章的内容都了然于胸了。政治一定要懂得宏观把握,顺通知识脉络,大家可以尝试自己画一遍。政治的选择题就是顺着书上的思维推理一遍,一般错误率较低。它主要难在主观题上,这是政治拉分的关键。

政治每个部分都有其个性。对于经济学,我只细看了一遍书,而《5年高考3年模拟》上的总结我是细细地反复研读了的。对于好的参考书,希望大家好好珍惜不要荒废。而平常做题,我常常只列要点,但是漏掉的要点一定要重点批注,并且写在错题集上反复强化。经济学做题要抓关键词,看到一个词就敏感地想到与其相关的答案。比如看到科技二字,就要想到推动现代技术的应用、提高劳动者素质、由粗放向集约型经济转变、产业升级、提高效益和竞争力这几点。这些,要在笔记本上多总结、多推理。

哲学难在选择题,这考的是理解力。多听老师的思维过程很有帮助,不懂的死结一定要解开,不然会成为思维的漏洞。哲学的解答题就是回忆课本,找到有相应章节,将原理摆上,再附上简明的议论,就完美作答了。做题时,我们要对“深挖井”和“多挖坑”的题,对症下药,需要“深挖井”的就将原理深入分析,“多挖坑”的就把相关的原理都写上。我们自己要很明确:唯物论有哪几点,联系观有哪几点,运动观有哪几点,发展观,矛盾论又有哪几点。例如,在答唯物论的题,无非物质与意识、自然界客观存在性、从实际出发、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关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几点。

经验是做题后的精华,是淘尽黄沙后的璀璨。做解答题时,对于图表类题,一要看数据、翻译,注意趋势、特殊值;二要联系所学知识,看说明了什么,得出结论;“为什么”类题,由原理+迫切性+意义组成,答题注意题中主体、动作、客体;多次点设问,体现联系,要有中心和点题意识;阐述要严密,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分析影响、提出办法;“评析题”不按教材顺序层次,应按思维层次(是什么、为什么、会怎么、怎样对待)作答;哲学“多挖坑”的题要按重要性排序,而非教材的编排顺序。这些都是到了备考的冲刺阶段需要总结的,要让自己的答案更接近标准答案。

众人拾柴火焰高,同学们风雨同舟,要坦诚地共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文综学习有很多窍门,特别在临考前,同学的点拨往往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因为每个人都积蓄了很多能量,而用这种能量来温暖大家就能使整个班级变得更强。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在考试后请教优秀的同学,最终受益的,恰是每一个愿意坦诚相待的同学。

无论是身处困境,或是正如鱼得水的同学,都请抱紧自己的希望不放弃。其实我高考前的一段路走得并不平坦,但正是一股从无望中看到希望的力量支撑着我坚持到最后。我笃信自己走在正确的路上,相信最好的结果。我们需明白,心灵的火光或许会黯淡,却永远不会熄灭,懂得在适当的时候休憩,用张弛有度的生命态度去迎接高考吧!

4.高考文综陕西 篇四

(一)文综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其中第42,43 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满分30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2.考生一律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 卷(选择题14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 分.共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 为欧洲西部降水及1 月0℃等温线图,图2 为图1 中丁岛等高线图,该岛著名景观是努拉吉是一些用巨大玄武岩块未加任何钻合砌成的截顶国锥体建筑(据说有 7000 年历史),该岛主要由花岗岩和片麻岩构成,岛上铅、锌等矿物和海盐资源丰富。读图回答1-2 题。

1.图1 中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A.丁地区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B.乙地区气候深受西北风的影响

C.丙地区气候类型属于沙漠气候 D.甲地区气候深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2.关于图2 丁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岛属于火山岛,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而形成 B.该岛东部以高原为主,西部以平原为主,海岸线平直 C.该岛铅锌海盐等资源丰富,经济以有色金属加工工业为主 D.夏季去该岛旅游最好,因为晴天多,沙滩广,历史悠久

图3和图4为我国两个不同区域的示意图,读图后回答3—4题。

3.关于图3和图4中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A河流和B河流在图示河段域面积都较小

B.A河流和B河流在图示河段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 C.A省和B省自然带分别以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为主 D.A省和B省地形共同之处都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4.关于图3和图4两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省和B省农业类型分别是畜牧业和水稻种植业为主 B.两省冬季深受寒冷干燥的西北风影响 C.A省比B省生物资源和石油资源丰富 D.B省比A省海陆空交通要便利

下图是某地岩层水平分布图,据图回答5—6题。

5.下列四幅剖面图与沿ab剖面线的剖面图一致的是

6.图中甲处地貌与地质构造的组合正确的是

A.山谷—背斜 B.山脊—背斜 C.山谷—向斜 D.山脊—向斜 下图反映我国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回答7—9 题。

7. 1961 年以来,该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水稻田 B.弃耕地 C.园艺业用地 D.鱼塘 8.图示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A.华北地区 B.成都平原 C.香港郊区 D.长江三角洲

9.从1961 年至1991 年,该地区弃耕地面积逐扩大,其原因可能是

A.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B.农产品市场萎缩 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D.水果及花卉生产利润大 2012 年6 月16 日18 时37 分“神舟九号”在酒泉卫星发射场,通过长征二F 遥九火箭发射升空,与在执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北京时间 2012 年6 月29日10时许,“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成功降落在位于内蒙古中部的主着陆场预定区域。回答10-11 题。

10.“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时,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位置是 A. a 附近B. h 附近C. c 附近D. d 附近

11.当“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成功降落时,与北京同处于同一天的地区,其范围约为 A. 90° B. 110° C. 310° D.210°

12.甲、乙、丙为三种不同的商品。假定当乙商品的价格上升10%时,甲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10单位;当丙商品的价格下降10%时,甲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乙商品的价格上升10%、丙商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甲商品的需求减少30单位。由此可以推断 ①甲和乙是互补商品 ②甲和丙是互补商品 ③甲和丙是互为替代品 ④甲和乙是互为替代品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3.2002~2011年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从27亿美元跃增至746.5亿美元,大增长了26.6倍,在全球的排名由第26位跃升至第6位。中国企业境外投资有利于 ①避免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开拓海外市场 ②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保障资源供给 ③改变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实现世界经济秩序更加合理化 ④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中国跨国公司的成长与壮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简称营改增。2012年以来,这项正在推进的税制改革涉及我国两大主体税种,其牵涉和影响面之广,超过了1994年以来任何一次税制改革。据此回答14~15题。

14.营改增的主要原因是 ①避免重复征税问题 ②增加国家的税收 ③为了实现社会公平④推进结构性减税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15.从2012年1月1日起,我国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先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等开展试点,2012年下半年试点范围扩大至8个省市,条件成熟时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进行试点,然后逐渐推广。这一做法体现了 A.客观存在和主观意识的有机统一 B.矛盾普避性和特殊性的结合 C.物质和运动的辩证统一关系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2012年7月1日起。全国太多数省份开始试行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这是我国能源和资源价格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据此回答16-17题 16.实行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制度的积极作用在于 ①有利于运用法律手段,实行宏观调控 ②有利于体现生产效率,确保国家牧人增长 ③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优化资源配置 ④有利于利用价格杠杆,影响居民消费理念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7.全国阶梯电价政策形成历时4年,2008年开始研究.2010年形成了初步指导意见,并通过互联网公开征求社会各方意见。2012年5月以来各地又就实施方案召开听证会,进一步听取社会意见、完善方案。全国阶梯电价政策形成的过程 ①说明公民政治权利扩大②体现了我国积极推进民主决策③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④保证了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8.2012年7月19日,我国首都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专项规划——《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公布。《规划》明确,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提供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这表明 ①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属于公民的权利 ②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属于党的职能 ③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属于政协的职能 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属于政府的职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9.2012年,中国东海、南海诸岛的主权问题引起国人和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任何外部势力的介入都是不可取的。中国政府上述主张的合理性在于 ①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应该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②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与灵魂③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管辖权的同时还应该履行不侵犯别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④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中国应该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20.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以英国文化为主题,分为“田园时代”“工业革命时代”和“现代英国”三大篇章,其主题援引莎士比亚名著《暴风雨》,被定为“奇妙岛屿”,展示英伦三岛的历史、文化和现代社会风情,描述了英国被工业化侵蚀和恢复的过程,是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①文化能够传递、储存和复制 ②文化能够继承、传播和创新 ③文化能够交流、借鉴和融合 ④文化能够展示、表现和欣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2012年5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某省考察工作时强调,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是针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要部署。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办事情要抓矛盾主要方面 ②办事情要抓主要矛盾 ③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办事情要从局部出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2.节能减排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促进 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为其 ①看到了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②尊重了世界的客观性 ③承认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④尊重了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3.如果翻阅成功人士的成功史,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之所以能够领先于别人丽出人头地,是因为他们都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并能积极行动起来的缘故。这给我们的启迪是 A.实现人生价值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积极实践 B.实现人生价值既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实事求是 C.实现人生价值既要有革命批判精神,又要有创新思维 D.实现人生价值既要有远大的理想,又要脚踏实地

24.“分封制同时给予巾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具有当时社会“合法性”的是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为齐威王 B.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 C.晋文公加征鱼盐税收 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25.下列言论与李贽观点最为吻合的是 A.”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

B.“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C.“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D.“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间

26.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在《中国全史·商贾史》中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官僚缙绅)日常食用消费却用之于追求雕琢、足以炫耀门第的豪奢消费,如操办豪华的婚丧喜庆、炫耀珍宝重器与竞建园林别墅等。他们的高消费具有传统的特权奢侈消费性质,与宫廷的消费相激荡……。”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 A.中国商业异常繁荣,资本严重过剩

B.农业为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提供了资本积累,但是奢侈攀比消费严重 C.经济政策严重制约了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的畸形繁荣 D.耕种土地获利远远大于经商活动

27.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沿革演变,可分为:分封、郡县、州郡、道路、行省五个时期。其制度既相互继承,又各有发展。下列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中,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唐——道路州县 B.元——省路府州县 C.明——省道府县 D.清——省府县

28.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建立以来,经历了发展、完善、加强和强化的过程。下列关于这一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调集人力物力进行重大建设,保障经济和文化发展

B.权力高度集中,终将导致统治的暴政,激化阶级矛盾,引发农民起义 C.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阻碍作用 D.阻碍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

29.近代中国的落后,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疯狂侵略的结果,资本主义的侵略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状况是阻碍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恶性肿瘤”;但另一方面,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近代前期中国历史发展呈现的特征是

A.中外发动势力由对抗到勾结 B.封建秩序日益解体,政治经济文化日益近代化

C.逐步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D.政治上日益半殖民地化,经济上日益半封建化 30.从下表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和有效信息是 1920-1936年中华民族工业发展水平估算单位:亿元

A.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工业有所发展 B.全面抗战前夕中国的工业化基本完成 C.手丁业在近代中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最大 D.列强的侵略中断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31.有一种文学表现方式,说它与“新古典主义对立”,是说它力主表现个性,不像古典主义文学那样强调理性、强调对社会、国家整体的服从;说它“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得到启发”,是说它在题材与主题的表现上富于传奇性、奇特性。它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理念的继承和发扬,是对僵化的法国古典主义的有力反驳。这种文学表现方式是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爱国主义 D.现代主义

32.古希腊的“民主”是指大多数人的统治,这在古希腊所有的政治学著作中是一个公认的标准。它是一种“多数表决”的民主制。近代西方民主制度是一种以个人主义和社会契约论为基础的,人民选举的权力机关行使民主。对比古希腊和近现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得出正确结论是

A.二者的性质相同 B.两种制度下都不可能出现以权谋私

C.民主形式从直接民主到间接民主的变化 D.二者的使用对象基本相同

33.《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年利息最高为8.33%)”,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这一条款

A.保留了习惯法的条文 B.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的保护 C.否认了高利贷的存在 D.维护了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

34.英国被称为“议会之母”,下列是英国议会在13世纪到19世纪70年代的变迁过程,其中 正确的是 A.光荣革命前议会有批准征税的权利

B.《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并且增加了行政权 C.18世纪早期,内阁形成后议会还拥有了行政监督权

D.19世纪70年代后,议会行政监督作用增大,但失去了一部分立法权、财政权

35.某国际组织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它内部成员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差距很大,是南北经济合作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是双赢的选择和结果。它有大国的主导,大国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地位,为它的成立付出了巨大的热情和动力,这是它的显著特点。”该组织是:

A.上海合作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欧洲联盟 第II卷(非选择题160 分)

36.(2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某地区略图及该地区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材料二:图中M地所在国家的沙漠农场如同一块块绿色翡翠镶嵌在干燥的黄色沙漠中,十分显眼。农场一般都有一口深达几百米共至上千米的井,以水源处为轴心,采用机械化全自动喷灌设备,不断地汲取地底深处水源在一个固形区域内进行灌溉。这种中心灌溉技术从 20 世纪80 年代开始推广,至上世纪90 年代,该国耕地面积比上世纪80 年代增长3 倍左右。而到了21 世纪,圆圈数量已增加到了数十万个。这些圆圈普遍直径达100 未左右,有些直径可达到3000 米长。下图为M地区农业景观示意图。

(1)判断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并简述各自成因。(8 分)

(2)图示地区盐度最高的海域是__________(填写代号),试分析盐度高的原因。分析该海域面积变化的趋势及其成因。(7 分)

(3)一艘载满石油的巨轮由丁地驶往戊地,试从自然地理环境角度分析航行时间应该选在什么季节。并分析原因。(5分)(4)你是否赞成在M半岛的沙漠中大力发展这种农业生产模式?请说明你的理由。(6 分)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 分)材料 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图及某天气系统图

(1)A 位于图中天气系统的_________(冷、暖)空气一侧,气温偏______(高、低)。此季节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________洋。(6 分)

(2)A 地气候四季如春. 试分析A 地冬不冷夏不热的主要原因。(6 分)

(3)图中AB 两城市,受图示天气系统控制,容易形成冻雨的是_________城市。请解释该城市容易形成冻雨的原因,并在右图内绘制该天气系统简略示意图。(8 分)

38.(28分)材料一 读图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李良栋教授说,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济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描述图1和图2反映的经济信息并分析图1和图2所反映信息的内在联系。(6分)(2)根据材料,结合《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十年来,我国发展迈上三个“大台阶”的主要经验。(10分)(3)根据材料,结合《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请概述“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的政治因素。(12分)

39.(24分)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已经连续举办了九年,它以评选出当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过去九年间,《感动中国》节目向全国观众推出了为数十位人物,其中有来自民间的杰出人士,有光彩耀人的明星,也有深邃睿智的学者,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精神史诗”。2012年9月20日,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引起了热烈反响。他们被誉为“精神的火炬道德的楷模”。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普普通通,他们来自基层,平平常常。从“最美妈妈”吴菊萍到“最美教师”张丽莉,从“最美战士”高铁成到“最美司机”吴斌……这一年,一个个时代楷模不断涌现,他们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最美的中国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结合《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怎样才能做一个“最美的中人”?(12分)(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为什么要开展上述活动?(12分)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只有坚决地系统地进行改革,城市经济才能兴旺繁荣,才能适应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需要,真正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材料二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成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开始试点工作,如: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政修正分开;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等。随着改革的推进,对外开放开始有重大突破。创办经济特区为实行对外开放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逐步展开。……人民生活昨到明显改善。——摘自中联部网站

材料三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十八大《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是什么?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改革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现代化建设中,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哪些成就?(10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是如何建立和完善经济体制改革的?(7分)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也许有人会问,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为什么到十六世纪才开始,而西方的影响又为什么到十九世纪才得以加强?我们必须记住,在十九世纪之前的二千多年里,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主流是朝着相互分离的方向发展的。西方文明起源于希腊,向西发展到罗马,随后又散布到整个西欧并传入美洲;而中华文明则孕育于黄河流域,向南扩展到长江流域,随后并传播到中国的其他地区。因此,这两个文明的主流不是彼此接近,而是越来越远。只有当其中的一个文明获得了足够的力量和技术、并为着自身的利益扩张到另一个文明地区时,这两个文明才得以会合。固然,在地理大发现时代以前,两个文明之间曾有过一些时断时续的交往。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后220年)与其同时代欧洲的罗马帝国都已相互有所闻。中国人尊称罗马帝国为“大秦”。公元73年到102年间,活跃于中亚地区的中国名将班超甚至派遣了二位使节去寻找罗马帝国,此人到达了波斯湾。其他一些交往包括:中国的丝绸输入了罗马,而在公元120年和公元166年罗马的杂耍艺人和商人则到达了中国。在唐代(618—907年),景教和伊斯兰教传入了中国;而且,在唐、宋(960—1279年)时期,阿拉伯人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也十分活跃。在元代(1280—1367年),威尼斯商人马菲奥·波罗(Maffio Polo)和尼科罗·波罗(Niccolo Polo)以及后者著名的儿子马可·波罗(Marco Polo),都曾到过中国。在明代(1368—1643年),由郑和率领的远洋航海壮举,到达非洲东岸;中国的活字印刷术也在十五世纪中传到了欧洲。可见在地理大发现时代以前的许多世纪中,中国和西方之间已存在了一些零星的交往。但这两个文明的直接碰撞,还有待于其中的一个能够作出到达彼方的持续推进。——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在十六世纪开始的条件是什么?(3分)而西方的影响又为什么到十九世纪才得以加强?(9分)

42.地理选做题:(在以下A,B,C 三道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多选,则按所做第一题计分)A 环境保护:(1)酸雨主要是指雨水PH 值达到什么范围?酸雨中溶有哪些酸性物质?(8 分)(2)据调查,目前广州市酸雨正在向混合型转变,其主要原因是什么?(2 分)

B 自然灾害: 2012 年 11 月 4 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大风降温雨雷天气.中央气象台预计,3 日夜间到4日白天,其势力将进一步东移,受其影响,华北北部等局地有暴雪、中东部地区仍有大风降温天气。上段文字描述的现象是什么灾害带来的?简述其产生的原因。(10 分)

C 旅游地理 材料1:据报道2012 年10 月1 日,西湖的断桥——只看到人,看不到桥!人们惨呼桥要断了。

材料2:右图

(1)材料1 反映的旅游点出现了什么问题? 这种现象产生原因主要有哪些?(8 分)(2)材料2 反映的是旅游中的什么问题?(2 分)

43.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01年1月29日,兹禧太后用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上谕,命督抚以上大臣就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等问题详细议奏。4月21日,又下令成立了以庆亲王奕为首的“督办政务处”,作为筹划推行“新政”的专门机构,任李鸿章、荣禄、等为督办政务大臣,张之洞(后又增加袁世凯)为参予政务大臣,总揽一切“新政”事宜。1901年02月06日《申报》1版《本馆接奉电音》:……世有万祀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穷变通久见于大易,损益可知着于论语……总之,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难议更张。着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筹措军饷,训练新兵;振兴商务,奖励实业;废除科举,育才兴学;改革官制,整顿吏治;法制改革,修订新律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遗限两个月,祥悉奏议以闻……为了筹款,清政府向下摊派,这是清末新政经费的最主要来源。如直隶,1902年袁世凯拟“每户售酒百斤,抽捐制钱一千六百文,并准其于常价之外,每斤增加十六文发售。”(《光绪朝东华录》)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清廷“新政”时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9分)“新政”会起到怎样的作用?(6分)

43.B[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西方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中,各国资产阶级在各个方面反映了自己的诉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托马斯杰斐逊曾经说过:“一个共和政府必须尊重人民的言论自由,并从法律上加以保障,人们如果没有思想自由及表述思想的自由,人就只能是一架肉的机器。……人民有权批评政府,不管这个批评是对是错,政府不应该干涉意见的表达。”“人类有理性的,有良知良能的,如果享有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真理会愈辩愈明”“关怀人的生命安全及幸福,而不是破坏他们,应该是一个良好的政府的首要的、唯一的正当的目的。”“假如让我决定我们应该有一个无报纸的政府,还是有一个无政府的报纸,我将毫不踌躇地表示欢迎后者。”“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安全,知识就是幸福。”(杰斐逊在连任两届总统期满时说)“华盛顿将军在8年后树立了一个自愿退休的榜样,我将追随他。能够有更多先倒,就会形成一种惯例,从而使那些妄想延长任期的人无计可施。”

材料二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也是各国民主化的过程,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是在反对封建统治的革命过程中诞生的,这一斗争过程也是西方政治民主化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繁荣要求打破封建王权的束缚,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以维护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在这一过程中,民主与专制之间的斗争异常激烈,民主制的确立几经曲折和反复。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杰斐逊的言论反映了哪些重要观点?(6分)(2)概括政治自由主义产生时的主要目标。(9分)

参考答案

A卷选择题参考答案

1A 2C 3B 4D 5C 6D 7A 8B 9B 10A 11C B卷选择题参考答案

1D 2D 3A 4D 5C 6D 7A 8C 9D 10A 11D 36.(共26分):(1)甲: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交替控制;乙: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控制。(共8分)

(2)丙 ;盐度高原因:沙漠气候,降水少蒸发多,无河流注入,海域封闭;海域面积扩大,主要是板块张裂边界。(共7分)

(3)夏季,盛行西南风,顺风顺水(共5分)

(4)赞成:光热充足,利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增加产量,降低农产品对外依赖程度。反对:开采地下水加剧水资源短缺,农业生产成本太高。(言之有理即可共6分)37.(共20分)(1)暖 高 印度洋(6分)

(2)夏不热:海拔高;雨季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冬不冷:纬度低;被暖气团控制。(6分)

(3)B(2分)B城市位于锋面近地面的冷气团一侧,地面气温低,其上空为锋面和不断抬升的暖气团,容易降水,上暖下冷,容易形成冻雨。(4分)

绘图如下(要含有锋面、箭头、降水)(2分)

42题A环境保护:(1)小于5.6,溶有硫酸和硝酸,其中也包含溶解的少量碳酸。(8分)(2)汽车数量增加(2分)。B自然灾害:寒潮(2分),当北冰洋和西伯利亚北部的冷性高压势力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就与南方的低压形成气压梯度,如果遇上有利于冷空气南下的大气环流形势,冷空气就从高压流向低压,于是爆发寒潮。(意思正确即可,8分)C旅游地理:(1)拥堵(2分),人民收入增加,国庆放假,交通、旅游优惠措施的出台。旅游资源产品供给不足,部分景区应急能力偏弱、管理服务水平较低等。(其余合理说法均可,答出3点给6分。)(2)环境污染。(2分)历史部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A卷

24B 25A 26D 27B 28A 29B 30A 31B 32C 33D 34A 35D B卷

24C 25A 26C 27B 28A 29D 30A 31B 32C 33B 34A 35C

二、非选择题

40.答案:(1)背景:经过长期的政治**,国民经济遭到巨大破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际上,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正如火如荼的开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中美关系得到进一步缓和。

增强企业活力 ;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8分)

(2)农村经济全面振兴;工业建设技术改造取得重大发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工程项目;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科教文事业蓬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0分)

(3)①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③.完善市场经济理论:1997年十五大就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进行了深刻论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实现形式应该多样化。④基本建立 :21世纪初。(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和具体部署。)【注:(7分)前三点答出各2分,第四点答出可得1分)】

41.答案(1)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欧洲生产力的发展、地理知识和造船技术的进步,促使新航路的开辟。(3分)

(2)19世纪后,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的冲击促使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具体变现为政治上,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了近代的探索;经济上,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近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出现并发展;社会结构上,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阶级:无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9分)

43.A答案(1)政治上:内:清朝义和团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外:列强与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经济上:出现了严重的财政亏空(9分)

(2)影响:积极作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传播西学;有利于军事的近代化。消极影响:增加了人民负担。(6分)

43.B答案(1)反映的观点:政府是为了保护人权而设立的,人民有权批评政府;法律保障人权;人民享有自由、民主之权利;强调理性;提倡科学知识;报纸在民主政治中的作用日愈突出;反对终身制或长期执政。(任答三点即可得满分6分)

(2)反对封建王权束缚统治,确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保障资产阶级利益不受侵犯;宣扬民主自由。(9分)政治部分:

A卷:12.A 13.B 14.D 15.A 16.C 17.B 18.B 19.D 20.A 21.C 22.D 23.C B卷:12.D 13.B 14.C 15.B 16.A 17.B 18.C 19.D 20.D 21.C 22.C 23.A 38.(28分)(1)①图1和图2 反映了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国家经济实力增强。(3分)②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3分)

(2)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②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④坚持改革开放,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⑤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每点2分,共10分)(3)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③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基层民主制度,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蓬勃发展。④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积极履行职能,坚持依法行政,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⑤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只要答出其中4点即可得满分12分)39.(24分)(1)①人的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做“最美的中国人”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做“最美的中国人”就要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③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做“最美的中国人”就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高扬爱国主义旗帜。④充分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奏响主旋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做“最美的中国人”中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⑤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只要答出其中4点即可得满分12分)

5.安徽高考文综理综高考试卷 篇五

理科综合学科组长、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 黄时中

物理学科考查内容和能力要求与《考试说明》中的规定基本一致,没有偏题、怪题,难度中等,不超纲。试题内容源于教科书,其立意在于考查考生的基本功。试题内容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生活实际,有助于考生从中体会物理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对中学物理课程和教学改革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化学科目中,原《考试说明》中有、现《考试说明》中没有的知识均未涉及;新增内容,如电负性比较、共价键的类型及键的极性强弱比较、聚合反应等内容在试题中则均有反映。这些保证了《考试说明》的权威性,提醒教师们在教学中要紧扣考纲等。突出主干知识考查,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安徽化学试题涉及化学实验内容的占化学总分约24%。

生物科目同样如此,试卷没有偏题和怪题,试卷难度与去年基本持平。

文综“学以致用”是教学根本

文科综合学科组长、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院长 张奇才

政治试卷立足主干知识,注重能力考查;关注时事热点,贴近生活实际,这些都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之一。通过对一些热点问题重新设计,不仅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而且避免了考前的猜题、押题等现象。适当降低难度,强调学以致用,目的是通过这些题目引导学生来掌握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科目虽然试题考查的是热点问题,却让人感到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虽然中日关系、改革开放30周年是中学教师、学生备考的重点,而设问的角度却是中学教师、学生无从预计的。题干与问题设计具有灵活性,既不脱离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打破了中学教学常规思路,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

地理的试题中图件的表现形式多样,有利于综合考查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及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紧扣现实问题,有利于避免考生死记硬背地理知识,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情况;试题在考核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遇到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6.高考文综复习策略 篇六

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因个人条件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选取的方法也不同。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高考文综复习策略,希望有所帮助!

文综总体战略纲要

一、学习的根本规律—思路清晰

1、简单学习——侧重知识点的学习——理解、记忆、练习;

2、系统学习——归纳总结——骨架、整理、充实;完整的学习是1和2的结合。

二、如何使用根本规律学习

1、难题:知识点多、知识跨度广;

2、解题过程:建立各知识点之间联系的过程;

3、不会解题:断点;

4、要系统学习:心中有一盘整体的棋。

三、如何进行系统学习

1、建立知识骨架;

2、为骨架填充血肉;

3、找出各部分纵横方向之间的联系。

四、系统学习的完整过程

1、画出完整的知识结构图;

2、把这个图中的知识点和具体学习内容联系起来(填充血肉);

3、将这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系统整体移植到大脑中。

心理准备

进入高三后面对父母的期望,压力会莫名地增大,有时会出现情绪极度波动,你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疑问:到底应该如何面对高三生活?

高考不但是知识和能力的较量,更是对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考验,要想笑到最后,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自我肯定,树立自信。高三学生压力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自信、对未来感到无望、缺少学习的动力,甚至对学习产生恐惧的心理,因此树立自信是扭转这种局面的.关键。

其次,要学会面对现实,面对竞争。竞争是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我们要看到它积极的一面,并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投入其中,或许在下一次的较量中胜出者就是你。

再次,要明白父母的心意。在父母的心中,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最棒的,所以不要把父母的关心看成一种负担,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足够了;同时也要学会关心父母、理解父母。

最后,要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高三过重的学习任务、接连不断的考试和激烈的竞争往往会使同学们陷入情绪的困境中难以自拔。那么应当如何调节和控制情绪呢?

1、如果学习和生活使你力不从心,那么应该坚决地拒绝任何额外的“加班加点”;

2、交个知心朋友,性格可以与你相异;

3、犯错误后别过度内疚,要知道人人都可能犯错误;

4、不必事事、时时进行“触及灵魂”的自我责备。

5、有委屈不妨向知心人诉说一番;

6、学会提醒自己该放松放松了;

7、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不妨顺其自然,不必过分认真;

8、把挫折或失败当成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

7.高考文综陕西 篇七

一、甘肃省近三年 (2009年~2011年) 高考地理试题分析

地理试卷由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部分组成。客观性试题包括11个单项选择题, 每题4分, 共44分;主观性试题由纯地理试题和政史地综合题两部分组成, 知识考查的覆盖面较宽, 分值共占56分。

从试题内容上看, 考查的内容以必修部分和区域地理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为主。近三年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分值如下表:

可见, 2009年人文地理的分值比例大, 2010年人文地理的分值比例较小, 但2011年人文地理所占比重明显高于自然地理。三年的地理试题都在注重考查人与环境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始终, 同时2011年的高考体现了向新课程过渡的趋势。

二、全国卷旧课程试题的特点

1.重视地理思维创新, 积极渗透新课程理念

选择题1—2题以火山喷发为景观图, 考查地球内部结构和岩石的成因类型, 该题体现了向新课程过渡的特点, 突出强调试题材料选择的多样化和地理思维的探究性, 试题加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 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地球的内部结构在旧课程没有讲述, 但是考生根据所学知识联系自然现象有创新的分析该山体矿物直接来源于地幔。如第36题第3小题简述图示黄麻产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要回答该题, 必须知道水文条件包括的知识点, 再结合图示区域把水文条件的知识点灵活地迁移到南亚来思维, 这种思维的迁移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地理知识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热点问题与考查能力相结合

选择题6—7题以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为背景, 该试题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和热点为背景, 挖掘社会热点问题中的地理知识和技能, 体现地理学科强大的应用价值,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试题取材广泛, 关注、隐含和折射的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较多;既考查了考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养, 也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对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 2011年地理试题加大对现实和热点的重视度, 注重创设新情境, 选材新颖, 贴近生活实际, 关注社会热点, 既考核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又考核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程度, 试题进一步增强了“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原则的导向性。

3.将注重图表分析方法和区域地理的考查, 进一步突出学科特色

地理试题通过呈现景观图、等值线图、区域图等8张图, 考查考生正确解读和有效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体现了地理课程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整份试卷的设计图文并茂, 充分彰显了学科特色。本份试卷中, 尤其突出区域图的承载方式, 区域图既有世界区域, 又有中国区域。图表类型多样, 且均为教材以外的原创图表;通过典型的、新颖的、多彩的图和文字材料, 给考生判读、分析问题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为考生创设了内容丰富的信息平台。图表设计新颖, 而且有创意。分值最大的当数区域地图, 主要分布在第Ⅱ卷综合题中, 从而可以看出区域地理在现今地理高考中的地位。

三、对2012年考生的复习建议

(一) 发挥地理学科主干性内容的支撑作用, 关注学科主干要素的交汇点, 学科主干要素与社会热点的结合点。

(二) 扎实地理“双基”, 避免偏深繁难, 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

(三) 加强区域地理学习, 强化地理空间定位。

(四) 以地理考纲为指导, 加强学生地理能力的训练。

(1) 帮助学生熟悉地理高考试题的考查要求和答题规范。

(2) 加强地理图表判读的训练, 熟练地理图形语言的应用。

8.高考文综地理答题技巧简析 篇八

【关键词】 高考 文综 地理 答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6-023-01

应试无定法,高考地理答题技巧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体来说,通过分析多年高考试题,反复揣摩出题人的意图,还是能够从复杂繁重的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总结一些高考应试的做题技巧和经验,使高考应试过程更加高效,答题更加准确、严谨、全面。下面主要从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的两大类入手,分别分析做题技巧和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1. 高考文综地理的单项选择题大多是先给图文材料,然后根据材料回答下列若干题目。这样的题目往往前后几道题的相关性很强,由于前后题目相互呼应,往往后几道题目是解开前一道题的重要信息,而突破第一题又往往是解答后几道的题的关键,所以做题过程中要兼顾前后。另外,每做完一组题目后,可以将前后几道题目的答案相互对照,如果前后矛盾,则说明其中某一道题或几道题出现问题,应重新考虑审题。

2. 审题时,一般应先读各题题目再审材料,这样可以带着问题读材料,目的性强,更容易准确快速地提取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尽可能节省做题的时间。并且读题的过程中应该用笔画出题目中的关键词(例如时间、地点、方向标等)和已知信息,为下一步解题做好充分准备。

3. 高考题的每一道题目都是经过许多出题人的反复思量和再三斟酌的,一般题目所给的每一项图文材料都有很大的用意,或者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缺一不可,也可能是干扰信息,稍不注意就会出错。因此在阅读题目中的题干时,一定要细心找出关键词,不要遗漏,更不要提取信息时出现错误。

4. 高考文综地理的选择题都是单项选择题,解题时可以使用直选法,比如其中某一个答案若能十分肯定其正确性,则可以直接入选,不要顾虑太多,以免在其他一些无法确定对错的答案上花费过多的时间。

5. 单项选择题也常采用排除法,此法常适用于地理原理、特征、分布、规律等叙述性识记类题目。如果正确答案不能一眼看出,干扰项过多,应首先排除明显是荒诞、拙劣或语言叙述不正确不完整的答案,以此来提高正确率。一般情况下,某个选项中有过于肯定的词语,例如:肯定、一定、全部、都等,多半是错误选项。

6. 单项选择题中,如果遇到一些无法解答的问题时,也可以考虑从答案入手。仔细分析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如果四个选项中A正确,则B一定正确,这种情况下,可以同时排除这两个选项,这样可以提高正确的可能性。

7. 当某个选项内的说法完全正确时,还要考虑与题干的相关性,选项内容是否是题干所要求的,如果不是,即便是说法正确也不能入选。而且这样的选项往往干扰性很强,稍不注意就容易错选,考试过程中应重点关注。

8. 考试结束之前,改动答案时要慎之又慎,往往第一感觉的答案正确率比较高,除非有十分的把握,否则不要轻易改动原来的答案。

二、综合题答题技巧

与单项选择题相比来看,综合题更能考查文科学生的思维严密性、语言严谨性和文科素养的高低。因此是否能够掌握综合题的答题模式和答题的规范性往往是高考制胜的关键。一般情况下,要遵循“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点”的答题宗旨。

1. 现在的高考阅卷全部在电脑上完成,因此高考文综首先要做到卷面整洁干净,字迹大方清晰,字体大小适中,字体之间和段落之间的间距适中,另外一定要做到分段分条分点,条理性强,分点答题,形成知识链,让阅卷老师一目明了。

2. 组织答案时可根据题目的给分来确定具体分几个要点,一般情况下高考每个得分点为2分或3分,可以按照本题的分数拆开来看,大致估计一下有几个得分点,适当多写两条即可。

3. 综合题重在审题,一般题目有几问,就是几答,一一对应,一问一分。正确审题是做对题目的重中之重,答题方向错误将会导致本题得0分。因此,审题过程中务必仔细提取题目中所有的信息,以便做题时使用。

4. 确定好答题方向,应将题目中提取出来的信息与所学知识相结合,将能够联系起来的答题要点分点列出,可以选择在草稿纸上简单列出关键词。列举时项目越多越详细越好,列举完毕之后,逐项进行筛选,将重复的、与题目关联不大、或与题意不符的要点去掉,将剩下的项目按照重要程度列出先后顺序。答题要点切忌重复,一条内容反复用不同语言描述,这种答案属于无效答案,不会重复给分。

5. 根据所列提纲的顺序,组织语言,要求准确、严谨、简练,尽可能用地理术语,杜绝错别字。一步步解决“错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精,精而不优”的各个问题。做到不仅回答正确,而且全面、精炼、语言优美。

高考复习过程中,做题不在多而在于在精,每做一套题,要善于总结,有哪几类常考题型,从哪些方面回答问题,形成套路和模式,这样可以帮助提高高考时的做题效率。而且高考在做题过程中要把握做题节奏,先易后难,摆正心态,将会做的题分数全部收入囊中即是胜利。

[ 参 考 文 献 ]

[1] 吴正祥.《浅议高考文综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以广东省文

综地理综合题为例》.选自《群文天地》,2012年18期.

[2] 蔡朝学.《高考地理答题技巧——来自高考阅卷场的思考》.选

自《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15期.

上一篇: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下一篇:淘宝评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