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中小学课程资源工作总结

2024-07-04

拓展中小学课程资源工作总结(通用13篇)

1.拓展中小学课程资源工作总结 篇一

文章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充分利用生物课程资源,拓展生物教学空间

在日常的教学中,许多老师对课程资源的认识仅限于教材,以及关于课上教学的直接知识、标本和模型等。通过对《初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的学习,让我对生物课程资源有了更深的认识。

广义上的课程资源无所不包,只要能够应用于课程教学,能够服务和支持教学,并且有助于教学开展的资源,都可以称为课程资源。在日常生活中,我用得较多的还是一些有形的教学资源,如实验用具、学校周围的一些公共资源等。但是对于无形的一些教学资源还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其实生物学是一门与生活实联系相当密切的学科,在教学中我们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一些来自于学生无形的课程资源,学生学习的兴趣都会大大提高。如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参观过的一些场所进行教学;还可以结合学生参与过的一些如制泡菜、制面包等实践活动进行教学;甚至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家长提供的一些可用资源进行教学。

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平时应当有意识地去积累这些课程资源,恰当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而无形的课程资源是不断生成的、无限的资源,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收集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或者突发的事件,提出的一些问题等进行运用。

此外,我们还不应该只局限在教材所提供的资源。在课程的学习中有一个例子让我印象深刻。一位教师在进行有关酶的教学时,不局限于教材所提供的唾液淀粉酶。而是通过查阅国外的教学文献,发现了英国科技馆所设计的关于果胶酶活性的教学活动。于是这位教师把市场上买来的果胶酶配成溶液,在不同的温度下,使之与各种各样的水果泥发生反应。最终,这个实验设计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极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们也应有这种创新的意识。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一个漫长而有意义的工作,只要我们用心去实施,总会有所收获。

文章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2.拓展中小学课程资源工作总结 篇二

一、导入性拓展

成功的导语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渲染课堂气氛, 更能丰富课堂内容和学生的语文知识。有的课文可联系课文内容作知识上的拓展。

如, 《“扫一室”与“扫天下”》的导语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 你们知道一粒米、一滴水有多大的作用吗? (多媒体出示:水一滴滴地流掉、米一粒粒地被人扔掉的场景, 以及以下数据) 如果我们每人每天浪费一滴水, 我国13亿人口就会浪费13亿滴水, 相当于260吨水……看到这些数据, 你想说些什么?米粒、水滴虽小, 但聚集起来能办大事情, 能解决大问题。今天我们就进入十一单元“大与小”的学习。这样的导语使学生初步认识了大与小的辩证关系, 激起了学生读文的兴趣。

再如, 《囚歌》的导语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幸福的时代, 可是你们知道吗?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有多少革命先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你能说出几个吗? (课件展示革命先烈图片, 并配乐) 看见他们, 你们有什么感受?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学习课文。通过这样的导语, 再配乐播放学生熟悉的革命英雄形象, 拉近了学生与诗歌的距离, 使学生进入生动的情景中。

二、探究性拓展

教师要引导学生就课文本身的语言、情景、立意、写法等, 结合社会生活和自己的思想实际, 进行多角度、多层面、有创意的阅读, 从而使他们深刻体会文章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表达自己阅读文章的独特感受。

如, 教学《草原》时, 让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表达自己阅读的感受:“我认为草原有一种_____的美, 它______。”教学《毽子里的铜钱》时, 可以让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表达自己对卖烤山薯老人的认识:“一个_______的老人, 他让我想起______。”这样学生就会对课文内容有更深的理解, 并进行了语言和想象思维的训练。

三、迁移性拓展

迁移性拓展一般是指由课内到课外的拓展, 使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

作业是迁移性拓展的重要一环。通过布置拓展性作业, 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也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作业的拓展形式可根据文章的特点灵活处理。如, 学习《晏子使楚》后, 可布置学生阅读《晏子春秋》中关于晏子的其他故事, 领略语言艺术, 感悟人格魅力;学习《井底之蛙》后, 可布置学生搜集更多的寓言小故事发到校园网上, 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交流,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学习《散落的钞票》后, 可布置学生挑选出几个关键词语, 用100个左右的字缩写这个故事, 并在课堂上交流;学习《“三颗纽扣”的房子》后, 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国王坐上小木屋巡视全国, 发生了什么故事?国王做了些什么?并编写“国王与小木屋”的童话故事……

3.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拓展与利用 篇三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 课程资源 拓展与利用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140-01

教材是语文实践活动的载体,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凭借,它是许多一线优秀教师和语文教育专家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具有较强的典范性。然而,教材容量毕竟是有限的,为此,教师要在立足教材,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味的基础上,还要善于开发资源,进行相关拓展与利用,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一、遵循科学性原则,有效拓展教学资源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要遵循科学性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要遵循科学性原则,紧紧围绕文本展开,使之能够扎实、深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然而,笔者发现一些教师的做法并不科学、合理。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大江保卫战》第1自然段时,考虑到学生对洪水来临时的场面缺乏感性认识,于是从电影中剪辑了相应的片段。播放此片段后,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抓住“暴怒”、“奔腾不息”等词语,理解文本中所描写的危急情景,最后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而另一位教师则没有急于展示情景,而是先要求学生直面语言材料,并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句子;在感受到形势万分危急之后,再通过播放课件引导学生一起走进洪水肆虐的情境之中,然后鼓励学生交流观后感受。两种做法都运用了相关影视资源,可第一位教师情境呈现得过早,尽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却削弱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降低了教学实效,剥夺了学生展开想象的时空。第二位教师则能够着眼于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再呈现教学情境,这样不仅印证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且通过观看情境进一步地走近文本、理解语言,这样的安排设计是符合语文学习和多媒体使用规律的,是科学而有效的。

(二)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来设计

比如,一位教师教学一年级的归类识字,上课伊始,就利用课件播放《踏雪寻梅》的第一句歌词——“雪霁天晴朗,蜡梅处处香”给一年级的小朋友听,这样做不仅不能增进学生对蜡梅的认识,反而会使他们觉得晦涩难懂,对蜡梅的认识更加模糊。其实,倒不如在认读词语、观察图片后给学生呈现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蜡梅花,脸儿黄……别的花儿怕冬天,只有蜡梅开得旺。”学生拍手念儿歌,既生动有趣,又加深了他们对蜡梅不怕寒冷的品性的了解。

二、依据课标要求和文本特点,进行关联性拓展

每一篇课文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在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教师要善于根据这些特点来拓展相关资源。语文课堂丰富资源的拓展,既要注重课其形式和内容,又要注重通过资源的引入提高教学效率,这样才能获得最大效益。课外资料的补充不能仅仅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教师要善于对材料进行加工或深度开发,使之富有一定的“含金量”,即教学价值。拓展的思路和方法很多,比如教学《钱学森》一文,就可以使用对比性拓展的方法。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此文后,进行相关文字资料的拓展,即将所选的文章《祖国,我回来了》印发给学生。这是因为跟《钱学森》一样,这篇文章赞美了科学家爱国、奉献的精神。在学生阅读之后,笔者要求学生依照倒叙的写法对文章进行改写,借此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另外,对《祖国,我回来了》这一资源的运用,笔者没有仅仅停留在对内容的了解上,可把两篇文章(或某一段落)进行比较,比较它们的遣词造句、表达方式等等。这样不仅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的熏陶,还潜移默化地进行了写作方法的迁移,真正让引进的资源发挥多方面的作用,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

再如,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根据课程目标,第三学段针对阅读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即能够复述叙事性作品大意,初步感受文本中形象的特点,领略文本语言的优美,能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跟他人交流。可是,执教者却在这堂课上却花了相当多的时间介绍李清照的身世与爱情故事,这样,学生吟咏品味、含英咀华的时间被占用了,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景物之美及抒发的情感,就成了空中楼阁。这是无视课程内容的表现。

三、捕捉生成性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教材不是学习的唯一知识源,教师要善于根据学情灵活地处理教材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中有的知識学生已经掌握得很好,就不一定要多讲,甚至一带而过;但有些教材中没有的知识,如关于知识的拓展与外延,靠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知识,就可以适时、适量地讲好。尤其是课堂上随机生成的资源,教师更要珍视与运用。例如,笔者教学《蜗牛的奖杯》,一位学生把“奖杯”读成“奖怀”。笔者适时捕捉这一错误资源:“非常感谢,你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板书“杯”与“怀”)瞧,它俩长得多像!谁有好办法区分一下这对‘双胞胎?”一学生说:“‘杯是木字旁,‘怀是竖心旁。”笔者给予赞许:“你观察得真仔细,让我们一下子就把它们区别开了,你能教大家读两遍吗?”教学过程中,笔者能够及时捕捉并运用学生出现的错误,调整教学思路,将错误作为一种生成性资源来有效利用。其实,只要我们坚持做有心人,就会发现课堂上、生活中的资源极其丰富,只需信手拈来,就可为我所用。

4.拓展中小学课程资源工作总结 篇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电,并感悟到水电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在学习交流中明白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

3.能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

4.看见周围浪费水电的现象能及时指出并予以纠正。

重难点:

重点:1.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电,并感悟到水电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在学习交流中明白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

难点:1.能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

2.看见周围浪费水电的现象能及时指出并予以纠正。

教学过程

一、揭示主题,引发认识

1.同学们,想想看,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最不可缺少的?

2.针对目前我们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现象,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师板书:节约水电、爱惜资源)

二、讨论感悟、深化认识

1.节约用水

a.出示实物:一杯水。

b.讨论:一杯水可以派什么用场?(指名交流)

c.做个小测验,举手表决:认为地球上水资源丰富的同学请举手。

d.多媒体出示水的饼图,让学生直观了解水的情况。

师:水的用处这么大,但是你们知道吗?地球上3/4的面积都是水,但是大部分是海水,能饮用的水只占2%。

e.看了饼图,让学生重新谈谈感受。

f.我们生活在南方,水资源还比较丰富,在北方还有许多城市缺水呢?

(多媒体出示缺水的一些城市)

过渡:那同学们可能要问了,我们国家的电缺吗?

2.节约用电,调查反馈。

a.交流:在每年夏天的用电高峰,你们的爸爸或妈妈明明应该上班,却说“今天让电休息”,这是什么原因?

b.出示用电数据。

c.学生交流自己家上个月的用电费。

d.说说自己家的电费多在哪里?家里平时是怎样用电的?

e.多媒体出示有关电的知识。

三、联系实际,提升认识

过渡:是啊,现在很多国家都非常注意节约地球资源,爱护地球是要靠我们每一个人努力的。

1.师: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电,离开了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没有了电,我们的世界将是一片黑暗,你们想在那样的世界中生活吗?

2.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还在浪费水电:多媒体出示几幅画面。

3.我们自己或身边的亲人有没有浪费水电的现象呢?(学生交流)

4.介绍发达国家节约水电的情况。

四、行为训练,物化认识

过渡:同学们想不想成为节约小先锋?

那么我们在学校里应该怎么做?在家里呢?

1.从学校做起

(1)洗手、洗碗不浪费水,看到水龙头开着主动去关好。

(2)体育课、音乐课出去前,看见教室里的灯、实物投影等开着就去主动关好。

2.从家里做起

(1)洗手、洗衣不浪费水。

(2)在房间里随手关灯,看好电视、用好电脑关闭电源。

五、拓展延伸

除了要节约水电外,我们还要节约什么资源?

5.拓展中小学课程资源工作总结 篇五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中心,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尊重教育规律,开发适合学生的课程,把解决教什么为突破口,着力推进课程拓展,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拓展原则:

1、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

2、根据教材的内容

3、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

拓展的策略

1、拓展要立足从教材出发

2、拓展要与读书有机结合起来,要与国学经典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3、拓展的形式应是多样的参与学科:语文、数学、自然、思品、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

三、参与年级:一至六年级

四、参与教师:全校所有任课教师

五、拓展内容:

语文学科

1-3年级根据教材内容以字词拓展为主,适当加进一些国学方面的词语、典故、诗词等;4-6年级一定要依托教材,由此到彼、由部分到整篇、充分挖掘教材的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也可根据本班的实际分类拓展。

数学

主要以趣味数学为主、把数学中的巧算、快算方法,以及定理、定义、性质的巧妙运用,数学中的多解问题,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把数学中的偏题怪题,作为拓展的主要内容,以开发学生的智力为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自然学科

主要以动手操作为主,标本制作、简单的学具制作、科技小发明、思品学科

主要以国学为主,《弟子规》、《论语》、《中庸》、《大学》,教会学生做人。

体育与艺术学科

在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巩固太极拳、葫芦丝、巴乌、国画、剪纸、布贴、十字绣取得的成果,适当增加一些新的内容。

六、拓展的方法

根据班级实际要以学生自主拓展为主,教师要对拓展的过程给予必要的指导,拓展时要定内容、定目标,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带动差生参与到课程拓展中来,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乌丹镇东甸子小学一分钟课程实施方案

一分钟时间在人的一生中实在是非常短暂,但是人的一生又是由每一分钟组合起来的,一分钟如可以读240个字,一分钟可以做十道速算题,一分钟可以书写几十个个汉字,一分钟可以诵读两首唐诗或宋词,一分钟可以唱一首简单的歌曲,一分钟可以......,所以开设一分钟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它将给学生开辟一条自主学习的路径,给教师提供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手段,也将给学生搭建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为此,我校自2012年起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一分钟课程。具体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一分钟课程的目的不是在于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建立起时间观念,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份钟,把每一分钟活的充实,学的扎实,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二、实施学科

语文学科、数学学科、自然学科

三、课程内容

语文学科:字、词、句、段、古诗词、成语、故事、短文、国学 数学学科:基本计算、基本性质、基本定义、基本定律、基本应用、几何图形、自然学科:基础知识、基本实验

四、实施方法

1、采用听、说、读、写、背、诵、算、画、做等形式

2、教师根据本班的实际精心指导,学生自行组织、自我准备、自我实施,做到实施有方案、课前有安排、课下有准备、课上有内容、课后有检查、平时有记录、阶段有总结、年终有档案。

6.拓展中小学课程资源工作总结 篇六

课 题 研 究 申 报 方 案

衢江区大洲镇中心小学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拓展性课程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就小学数学学科教育而论,我们要以全体学生各方面素质从小得到协调发展,引导、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允许并积极鼓励不同基础的学生有差异发展。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加强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沟通联系,以现有的数学课程为基础,结合其它学科开发一系列拓展性课程,并把它们融合到现有课程中来。因此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的系统开发与应用是学校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必然趋势。同时,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可以克服不少弊端,如克服老师们因学校缺乏对数学类活动课的合理管理和对上数学活动课的老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而对教材有较强的依赖性,数学活动课程开发能力不足;学校也缺乏科学、系统地适合现阶段开设数学类活动课程的活动内容(教材),使活动质量难以保证;活动形式单一,并存在严重的学科化倾向,只重知识轻实践等等。

其次,我校是衢州市和衢江区的首批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试点学校,课程建设是深化课程改革行动的核心,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打开思维大门,培养思维能力,开发出一系列体现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身心特点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拓展性课程,是我校拓展性课程项目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研究中通过不断优化我们的数学活动课程,不仅为小学数学类活动课程设置,提供系统科学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法,同时也为学校今后中高年级数学拓展性课程开发以及其它学科的活动课程的开发提供模式,为积极推进深化我们学校的课程改革服务是我们本课题研究的宗旨。

基于以上的两个原因,我们觉得有必要在我们现有的低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上进行一些拓展,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课堂文化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每一个孩子在不同程度上获得发展。

二、本课题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国内外关于数学拓展课程的研究已发展到一定阶段,并且展开了实践探索。很多国外的课程中,都有明确的校本拓展课程,通过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保障。近年来,国内多个省份也纷纷开展国家课程为主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其中上海等地中小学校本拓展课程研究已取得相当的成效。

三、研究目标

1.通过数学校本拓展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使学生能够获得一些起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数学知识以及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技巧;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视察、分析生活问题,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加强利用数学的意识;并在数学活动中领会数学与自然及社会的密切接洽,懂得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懂得和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数学方法的提炼,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2.通过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的行动研究,提高教师对课程结构的整体认识、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有利于教师创新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方法、积累并迁移教学经验,增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通过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不断丰富和更新学校的数学资源库,为其他年级的数学拓展性课程开发提供帮助。

三、研究内容

1.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内容教与学现状的调查研究。2.低年级数学教学基础内容的连接和适当延伸的研究。3.低年级数学教学拓展内容的开发与应用研究。(1)数学文化的渗透、发掘。(2)主题式数学活动的研究。

(3)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研究。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做好行动研究,力求贴近自己的教学实际,做到课题研究走进平时的教学,让课题研究真正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服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不做伪课题研究。当然,文献研 2 究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也是本课题研究必不可少的研究方法,同时这些研究方法也不单独运用,这些方法都是整合在一起进行研究的。

五、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6.01—2016.03):

搜查资料,制定方案,明确分工,组织培训。制定课题实验方案,成立课题组,做好课题前期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学习培训和相关调研工作等等,组织课题申报。

2.调查研究阶段(2016.04——2016.06): 根据方案中的实施要素开展师生的调查活动。3.方案整改阶段(2016.07——2016.08): 根据调查情况对方案进行整改,并设计研究计划。4.实施阶段(2016.09——2017.01): 根据方案以实践为主要方式进行深入研究。5.中期检查阶段(2017.02——2017.03):

对课题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反思与调整。6.继续实施阶段(2017.04——2017.07): 根据方案继续进行深入实践研究。7.总结阶段(2017.08-2017.09):

回顾实验过程,提升实践成果到理论的高度,举行课题成果分享,撰写研究报告;将成功的经验在一定层面上推广。

六、预期研究成果

(1)《小学低年级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应用》课案集。(2)学生作品集。(3)相关研究论文。

(4)《小学低年级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结题报告。

七、为本课题研究已作的前期准备工作

我们在一年级91名新生家长中发放了《一年级新生入学调查问卷》,在学校低年级中共200名学生发放了《数学教学内容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在全校数学老师中发放了《数学教学内容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的数据收集分析,3 我们发现了下述的一些现象。

1.新生入学非零起点。

90%的新生在入学前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分与合和10以内的加减法。80%的新生能进行2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由此可见,现在的新生入学并不是一张白纸,他有着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就对我们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是不是应该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拓展,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2.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不限于课堂。

针对“你通过什么方式来学习数学?”这个问题,超过70%的学生是选择听老师课堂上讲解。对于“你是否在外上和数学有关的兴趣班”的调查,我们发现有85%的学生选择在外上辅导班、兴趣班。他们所学的数学知识远远超过了教材所要求孩子掌握的,我们感觉到仅仅是一本数学教材是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的,我们能为孩子的发展做些什么?

3.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数学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95%的孩子认为数学学习就是数学书(教材)的学习,再有就是数补或者数学练习册上的内容的练习,只有5%的孩子认为会学些其他的知识。同样72%的教师认为教数学就是教教材上的知识点。也就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大多“以本为本”,即以教科书为本,还不能灵活地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

4.学生需要数学课外内容的补充。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91%的学生愿意或比较愿意学习数学书本以外和数学相关的知识,同样针对“你觉得数学学习还可以学些什么?”这个问题,超过50%的孩子认为还可以了解一些数学文化方面的知识,希望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实验来掌握一些数学知识。通过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现在的孩子对于教材以外的知识需求是很大的。

其实,在受调查的老师中,有85%的愿意给学生补充一些与数学有关的课外知识的,但为什么没有去做呢?紧接着,我们又对接受调查问卷的老师进行了访谈,老师们所反映出的是这样两个问题:

(1)很想、也很愿意进行拓展内容的教学,但是没有时间。

4(2)如果在教材的基础上再给学生进行补充内容的教学,是不是会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我们一直在强调“减负增效”,那这样不就是做了“加法”而非“减法”了吗?

可见教师有意向去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但是受教学时间、教学任务的一些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而有一定的顾虑。

【参考文献】

7.拓展乡土资源 演绎品生课程 篇七

因此,如何根据农村特点对自然资源优势进行开发利用,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上好品德与生活课我有以下认识。

一、利用地方特色,提炼鲜活教材

品德与生活教科书是教师组织开展活动的资源之一, 它和传统的学科教材不同之处在于向社会全面开放, 是引导儿童活动的学习工具,并不是单纯的知识载体。由于受以往思想品德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极易采用讲授知识、课文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空间仅限于封闭的课堂上,学生所接受的只是教材所设计的内容,而与农村儿童亲身体验的生活见闻、亲自观察的生活事物割断了联系。这种教学方法尤其不利于农村学校,乡村学校的儿童对农村生活和大自然十分熟悉,对四季的变化体会十分细腻,具有乡土气息的事物直接进入他们的视野。如果教师仍然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照本宣科地看图讲述或死记硬背课本,那么就直接违背了课程“开放性、实效性”原则。也将丧失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资源。为此,我们要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上下工夫。首先,改变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观念,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科书为范例,结合本地儿童生活实际深入开发课程资源, 有效设计活动主题。其次,适当地拓展、调整个别教学内容。

例如,《秋天的收获》一课,在吉林省秋季到来得早,在农村十月初就已经收割完水稻, 而按照教材进度这个教学内容却要在十一月份进行,之间相差一个月的时间。这样我们对教学内容及时调整,结合本地种植水稻、地瓜、黄豆的实际,开展“拾稻穗”“扒苞米”“割黄豆 ”等活动 ,让学生在田间地头亲身体验劳动 ,感受丰收的喜悦。再回到课堂上交流,学生个个畅所欲言、体验深刻,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改变活动形式,丰富课程资源

农村的儿童社会交往活动少、视野封闭,校园文化生活单一,教师观念滞后。这些因素都为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实施带来不利影响。为打破这些壁垒,我大胆改变活动方式,采取了以下对策解决:首先借助艺术欣赏,启发学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例如,《我爱家乡山和水》一课,学生大多来自同一村落,家乡的山和水是一样的,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设计的活动开展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我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在家乡房前屋后的照片, 播放着与家乡景色、物产有关的歌曲,以及大家画的家乡景色图画,在课堂上开展“赞美家乡”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重新以积极的情感认识美好的生活。其次,结合学校活动资源的创建,引导学生采集植物标本( 如 ,植物的种子、根、茎、叶 、昆虫、水生动物) ,矿物标本( 如 ,砂岩风化岩、花岗岩、各种金属) 成立制作小组,利用牛皮纸、小药瓶、包装盒、红胶泥等材料指导学生制作精巧的小工艺品,使学校活动资源室展品丰富起来。在教学《家乡的物产多又多》一课时,这些积累派上了用场,学生从自己的作品中获得新发现,感受创造的乐趣树立动手动脑积极探究的意识。再次,从教材设计的活动内容衍生出妙趣横生的游戏,使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更加儿童化、情趣化。例如,《我家门前新事多》一课,我设计了“小讲解员”活动,学生角色扮演导游、美食家、建筑师、裁缝、科学家,从衣食住行用各方面介绍,学生兴趣浓,使命感强,信心大增。

三、利用农村资源,拓展评价方法

因地制宜,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生产劳动资源,让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田间地头、林间、小溪边,在真实活动中锻炼 自己、表现自己,教师则拓宽了评价的方法。例如,我采用的综合评价法( 1) 调查问卷评价( 教材中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活动) ;( 2) 展览会评价( 成长记录袋中最有创新价值的作品) ;( 3) 合作评价( 与同学老师、家长共同完成任务时的表现) ;( 4) 描述性评价( 讲述实践活动或家务活动的过程、体会) ;( 5) 动手操作评价( 思维发展与动手操作能力) ;( 6) 兴趣爱好、闪光点评价( 教师通过鼓励性语言找准闪光点给予评价) 。

8.开展故事活动,拓展课程资源 篇八

一、课前讲述,生动导入

初中学生往往童心未泯,对各种小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为了让他们更快地进入学习的氛围之中,不妨在课前利用三分钟的时间来给他们讲述一个小故事,利用这个故事导入课文的学习。在课前讲述小故事可以为之后的授课作好铺垫,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三峡》这篇文章为例子,这篇文章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是描写三峡壮丽景色的精彩游记。这篇文章虽然较为浅显,但是其中也有一些难解的词句,在教学的时候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不妨在课文导入的时候用精彩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三峡的壮丽风光受到了不少文人墨客的喜爱,李白、李商隐等都曾经留下过描写三峡的经典诗句。大家是否知道还有很多精彩的小故事也和三峡有关呢?有一次,王安石曾让苏轼帮他在三峡的中峡取一点水,但是苏轼却忘记了,到下峡的时候才想起来,于是就想用下峡的水滥竽充数。结果却被王安石发现了,王安石告诉他,上峡水味浓,下峡水味淡,中峡水的浓淡适中,根据用水泡茶的茶色来看,这是下峡的水。大家觉得王安石是不是一个了解三峡的行家呢?其实王安石的学问也是从《水经补注》中得来的。今天我们就要学习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写三峡的一段文字,大家是不是很期待呢?”这样有趣的故事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能让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

课前小故事不仅能够有助于顺利地导入新课,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学生的视野,教师可以将一些和课文情节、背景等有关的内容编入故事之中,这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促进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尝试复述,助力理解

适时引导学生尝试讲故事,这是保持他们思想活跃的绝妙方法。在教授课文的过程中,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尝试将学过的内容用讲故事的形式复述出来,这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果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只是专注于回答教师预设的各种问题,那么他们对于课文的记忆将会是零散的片段,而尝试复述则能帮他们将这些片段串联起来,起到加深印象的作用。

学习《月迹》的要点之一就是要把握住课文的行文线索,要搞清楚孩子在寻找月亮的过程之中心理变化的过程。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必然会围绕寻月的过程给学生提出若干问题,如:“文章的开头说觉得什么都不满足,最后又说满足了,这是为什么?”“在追寻月亮的过程中,孩子们在哪些地方找到了月亮的痕迹,又产生了哪些遐想?”“为什么这篇文章要以《月迹》为题目呢?”在思考了这些问题之后,学生会对文章有一定了解,但是这些了解也可能是相对散乱的。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记住这篇文章,可以让他们尝试复述文章的内容:“请大家以《寻月》为题,将这篇文章的内容改编成小故事,注意要将孩子们多次寻找月亮的过程都加进去。”在复述的过程中,学生将整篇文章的结构整理了一下,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行文线索。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整体性和实践性,而尝试复述小故事的方法则正好能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整体性,同时也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编演故事,内化素养

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语文的目的不仅仅只是积累语文知识,还要对学生的情感和思想起到熏陶作用。在教授完一篇课文之后,不妨尝试让他们将学过的内容改编成课本剧表演出来,这能有助于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在尝试编写剧本的过程中更能培养学生写作和创新的能力。

《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童话中的一则,这则童话虽然浅显易懂,但是却值得我们寻味,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避免浮而不实的现象,要让学生领会童话的真正寓意。为了促使学生真正读懂童话,可以安排他们将这则童话故事编演成童话故事剧。可以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组的学生自行分工,有的负责导演,有的负责扮演角色,有的负责改编剧本。教师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参与进去,给学生一定的启发。如可以启发学生:“皇帝被骗是因为骗子太狡猾吗,还是因为身边的那些大臣们呢?在设计剧情的时候要如何展现这些人的丑恶面貌呢?”“孩子纯真无畏,敢说真话,要如何在故事剧中表现出这一点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可以在编演故事的过程中更深地理解童话的寓意,了解这个童话并非只是给人们讲述一个荒诞的故事,而是要告诉人们为人要诚实正直。

如果有条件的话,教师也可以亲身参与到故事的编演之中,这也能更好地促进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在编演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他们在编演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内在素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故事活动并非纯粹只是想要让学生提高讲故事的能力,而是要把故事作为引子,将学生引入到更为广阔的语文世界之中。故事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生成的效果变得更好。

9.中小学舞蹈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篇九

教材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教学之本,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舞蹈课程并没有统一的教材及相应的教学资源,每节课都要靠教师独立创编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有的教师根据自己学习舞蹈的经验对学生进行训练;有的教师选择社会舞蹈考级教材或舞蹈专业教材的简化版对学生进行训练;有的教师照搬社会流行的舞蹈进行教学。因此,课堂教学随意性较大,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不高。由此可见,开发一套适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现状的舞蹈课程资源迫在眉睫。

一、基于“情境教学”理念,研发舞蹈课程资源

舞蹈素材应该来源于生活,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适合学生的认知。为了更好地研发中小学舞蹈教学资源,为中小学舞蹈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资源补充,我们组建了由相关舞蹈领域的专家、教研员和海淀区30名中小学一线舞蹈及音乐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小学舞蹈教学资源研发团队。基于“情境教学”理念研发中小学舞蹈课程资源,借鉴当前国内外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身体训练的理念和方法,并针对我国中小学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特征不断实践。

舞蹈“情境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有情境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或多种真实的、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的生活场景,引发学生的身体体验与积极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释放学生的表演潜能,最终提升学生的舞蹈核心素养。

以《钓鱼》一课为例,舞蹈动作以地面前压腿、旁压腿训练为主。教师设置的情境是在“大海”里“钓鱼”,师生坐于地面,双手“划船”来到“大海”中“钓鱼”。实际上,“划船”“钓鱼”训练的是学生地面前压腿的舞蹈基本动作,与单纯的喊口令训练相比,有情境的训练学生不易感到枯燥,练习时非常积极、投入。当学生没有钓到“大鱼”表现出“失望”的心情时,教师鼓励学生不要气馁;当学生经过努力终于钓到“大鱼”时,教师又引导学生尽情释放激动和喜悦的心情。返航时,教师指导学生改变姿势,双腿打开,变成一艘小船,学生练习的是地面压旁腿。在返航的途中,教师设计了遇到风暴的场景,引导学生根据风浪强弱的变化,变换节奏进行压旁腿训练。这样的情境教学既训练了学生的腿部柔韧度,又培养了学生的情感表达与想象力。

二、贴近师生需求,构建舞蹈课程资源框架

中小学舞蹈教学资源是根据新课程理念及学生实际需求创编,在边实践边研发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它有别于专业艺术院校的舞蹈教育教学,突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具有开放性、科学性、主体性特点,同时,教学目的明确。我们在实践中逐步确立了舞蹈课程资源的六大内容领域(表1),其中,舞蹈基本能力训练主要是改变学生的自然状态,提升学生身体的健康指标,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自信心;即兴舞蹈创编主要是增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智力的发展;舞蹈综合表演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吃苦精神以及综合表现能力;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是传承民族舞蹈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舞蹈作品欣赏主要是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与生活品质;多元舞蹈文化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世界舞蹈与文化。舞蹈课程资源由学生示范、教师讲解、教学片段、微课程等形式构成,便于教师有效地开展教学和学生自学。

三、稳妥推进实验,形成舞蹈课程资源

根据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舞蹈课程开设情况,课题组首先选择了海淀区10所小学参加舞蹈课程资源的实践。这些学校都有专职的舞蹈教师和专用的舞蹈教室,同时,学校领导也比较重视全体学生舞蹈素质的发展。随着课程资源研发的不断推进,参与实验的学校由原来的10所增加到30所。

在资源研发的过程中,针对实验学校每位教师每学年撰写的实验报告,课题组多次聘请儿童心理学、运动学、舞蹈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专家亲临课堂现场进行指导。专家们从课程资源本身、资源的科学性与适用性、教师课堂教授情况、学生发生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耐心的指导,每一课的教学内容都历经了“形成―实践―研究―修改―再形成”的反复打磨过程。经过十余年的舞蹈课堂教学问诊、舞蹈教学方法研究、舞蹈教学资源创编与实践,《小学舞蹈艺术教程》(低年级)最终于2015年6月正式出版。这套教程课程资源丰富,内容全面,形式多样,针对性很强,丰富了小学舞蹈教学资源的内容,尤其是“情境教学”,非常符合学生特点。

四、课堂发生的变化

《小学舞蹈艺术教程》在北京市海淀区和其他几个区进行了推广使用,教师们普遍反映这套课程资源让舞蹈课堂变得更加丰富了,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学生也学得更快乐了。不少教师这样评价道,“这套教程对舞蹈教学太有帮助了,不喜欢舞蹈的学生也开始喜欢舞蹈了,喜欢舞蹈的学生更加热爱舞蹈了”“这套舞蹈课程资源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给了我全新的启示”。

1.转变了教师传统的专业舞蹈教育观念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一直是困扰中小学舞蹈教师的一大难题。《小学舞蹈艺术教程》引导教师摒弃了传统的舞蹈教学方式,对中小学舞蹈教学进行了全新的思考,摸索并尝试以一种独特的、新颖的模式开展中小学舞蹈教学。通过对课例、案例以及舞蹈“情境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教师们在授课形式、授课方法、课堂组织,教学内容安排、课程设计等方面都有了自己的思考。这套课程资源不仅仅是为教师提供了课堂教学内容的素材,更重要的是使教师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并最终达到“教师教得自如,学生学得快乐”的目的。

2.教法更加灵活,舞蹈学习更加有趣

《小学舞蹈艺术教程》中的每一课都以一个领域的内容为主,每一课都有“情境”的设计。教师在授课时将“情境”悄然带入课堂,每一个“情境”的设计都遵循“从生活中发现舞蹈,从舞蹈中挖掘美感”的原则。在“情境”的选择上,以自然环境、生活场景、校园生活、动物模仿等为主,既有科学性,又不乏趣味性;既有舞蹈训练,又有即兴创意;既有民族特点,又不强加民族风格;既有主题设计,又能关注个性差异。教师有意识地鼓励和引导学生在不同的音乐“情境”中,在自由的空间里,纵情驰骋想象,无拘无束地舞蹈。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较好地提升学生的舞蹈表达能力、肢体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10.拓展中小学课程资源工作总结 篇十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体育教学过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身体直接参与;体育与智力活动相结合;身体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体育教学过程具有的这些特点,决定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必然以实践课为主,而实践课必须有一定的场地器材作为物质保障才能保证体育教学的实施。因此,场地器材是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过去学校的体育场地及器材规格多半是按照竞技运动的规格和要求建造和配置的,这样使得很多学生望而生畏,从而远离了体育运动,同时也造成了体育课程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对现行学校场地器材配置的改革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是推进新课程实施进程的有效办法,有利于学生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要求。

2 场地器材资源开发与利用在新课程实施中的意义

2.1有利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

体育课程的主要功能有健身功能、教育功能、个体社会化功能、娱乐功能、竞技功能等,其中健身功能和教育功能是体育课程的本质功能。以往体育课程主要以竞技运动项目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因此课程的功能偏重于竞技功能。新体育课程下场地器材资源的开发利用、改革创新,超越了狭隘的教学内容,将师生的生活和经验引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转变了以竞技功能为主的课程功能观,真正回归到体育课程全面的功能观。通过场地器材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知识的共同构建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素质教育的两个重点就是创新和能力的培养。“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当今世界竞争那样激烈,没有创新,我们就不可能赢得这场竞争的胜利。面对全球的严峻挑战,国家寄希望于教育,培养具有创新品格的人才,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创新意识和能力需要从小培养,体育课程也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体育课程资源中场地器材的开发利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会。体育课堂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场地器材是有限的,但所能提供给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却是无限的。教师要通过对场地器材的改革创新,充分利用有限的场地器材,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自己的实际合理运用教师提供的思路和活动内容进行选编和改造,激发创造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目标。

2.3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课改前的体育课程教学,是体育教师按着“大纲”规定的内容,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得学什么。学校有什么器材,老师就使用什么器材。器材量不足,教法单一,使学生爱好体育,但不愿意上体育课。随着新的体育课程的实施,新的教学观念、新的教学目标标准确定了,教师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参与场地器材的改革创新,可以很好地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因为教师介入场地器材资源的开发之后,教师会面临新的教学观念、教材和策略的挑战,思考、应对这些新事物的过程,有利于教师专业上的进步。同时通过参与场地器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会提高他们对自己和教育的理解,丰富其学科知识,并能够超越课堂的局限去思考问题和行动。

3 场地器材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3.1共享性原则

信息时代,任何人所了解的信息都是有限的。资源只有共享,其价值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有形的资源共享固然重要,无形的资源如经验、智慧、思路如果能共享,则更具有价值。萧伯纳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然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场地器材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遵循共享性原则,重要的是在于不仅提供一种方法,更在于提供一种思路,体现一种思想。

3.2经济性原则

场地器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尽可能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具体包括开发的经济性、时间的经济性、空间及学习的经济性。开支的经济性,是指用最节省的经费开支取得最佳效果,尽可能开发利用那些不需要的多少经费开支的场地器材资源,不应借口开发利用场地器材资源而大兴土木,盲目引进设备,不计高昂的经济代价。时间的经济性,指尽可能开发利用那些对当前教育教学有现实意义的场地器材资源,而不能一味等待更好的条件或时机,否则就会影响性课程的实施。空间的经济性,是指场地器材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尽可能就地取材,不应舍近求远。学习的经济性,是指尽可能开发利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场地器材资源。如果引入教学活动的场地器材意图不明确、晦涩难懂,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可能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3.3实效性原则

场地器材的开发利用是为了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场地器材的开发利用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及充分考虑成本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课程目标,精选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场地器材资源。一般来说,每一种场地器材资源对于特定的课程目标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不同的课程目标就需要开发利用不同的场地器材资源。但是,由于场地器材资源本身的多质性,同一的场地器材资源又可以服务于不同的课程目标。所以,场地器材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必须在明确课程目标的前提下,认真分析与课程目标相关的各种场地器材资源,认识掌握其各自的特点,这样才能保证开发与利用的针对性及其实效性。

3.4因地制宜原则

在场地器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尽管资源多种多样,但相对于不同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又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场地器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应强求一律,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点,突出学科特性,展示教师风格,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发与利用场地器材资源。

4场地器材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4.1制作简易器材,并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

各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的资源,结合本校实际,制作简易器材,改善教学条件。例如:没有乒乓球台,可用砖头水泥或石块砌成乒乓球台,用砖头、木板、竹竿代替球网等;没有垫子,可利用树叶、草等做成垫子;没有经费购买围棋,可以用扣子甚至石子代替棋子,自己动手绘制棋盘;没有标志带,就可用破旧的颜色鲜艳的布条代替;没有藤圈,可以用山藤制作;没有“山羊”,可用树桩制作;没有沙袋,可用废旧的棕垫、帆布制作沙袋等等。

体育教学中应如何发挥体育场地器材的多种功能呢?这可从两方面进行讨论:其一为发挥体育场地器材“一物多用”功能。例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投射门,还可以用作钻越的障碍等。另外,将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别出心裁地利用于体育教学,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福州四中的郑学丹老师就利用空饮料塑料瓶装满沙土制成沙瓶。将其用作轻器械进行沙瓶操练习;用作标志物摆出“瓶道”让学生进行奔跑及跳跃练习;用作投掷物;用作接力棒等。其二为发挥体育场地器材“一用多物”功能。即根据自己地方、学校特点灵活选用体育场地器材,其原则是简便实用。如我们要进行投掷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铅球、实心球,无条件的学校就可以采用其它重物,如石块、沙包等,同样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2合理布局学校场地器材

学校场地器材的布局是一项重要的设计工作。既要满足教学的需要,还要满足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内比赛的需要;既要方便组织,又要方便教学活动;既要确保安全,又要保证学生有地方活动;要形成相互依托、互为补充的多功能活动区。笔者认为学校场地器材的布局应考虑使用性及便利性。使用性表现在要根据学校场地实际情况,设置适宜的`场地器材,而不要强求标准化的运动场地。如现在学校有一块标准足球场大小的场地,我们把它建造成几块小型足球场,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有场地参加活动,当然比把它建造成一块标准场地好。便利性主要表现在场地器材的布局应方便教师、学生使用场地。应多设置综合性场区,便于教师变换教学内容时调动和观察学生。城市中学缺少体育用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如何合理利用空间,“变出”更多的体育场地是我们应探讨的问题。

4.3合理使用场地器材

合理使用场地器材着重在“使用”上,我们应最大限度地挖掘场地器材的使用空间。如一些中小学就是利用学校的边角空地、废旧物品建立了“体育快乐园地”,修建了攀岩壁、攀登架、浪桥、天梯等,学生在那儿玩得兴高采烈、乐此不疲。广大农村和欠发达地区,虽然缺少现代化的体育设施,但也有城市所没有的独特的体育空间,这些地方的山山水水,绿地沙滩等都是难得的体育空间资源。如农村体育教学可利用学校周边自然环境中的资源,如:利用山坡设计出斜坡跑道;利用小溪当游泳池;利用大树做各种攀爬动作、荡秋千以及跳高的支架等;或利用漫山遍野的石头做杠铃、石球、石锁等健身器材;或利用沙滩鹅卵石练投掷、做天然跳远沙坑,甚至还可以开展沙滩排球运动。此外学校在制订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的时间表时,应最大限度地提高场地器材的使用率。

4.4完善体育设施的照明、采光、声音条件

除了保证必要的场地条件外,还应该注意体育设施的照明、采光、噪音条件的完善。体育课,有相当多的内容是在室内场馆上的,还有在室内上的理论课,因此,场、馆、室内的光线、照明条件对体育教学活动有直接影响。如光线过暗,学生对物体(乒乓球、羽毛球、排球)运动的路线变化看不清楚,对黑板或书籍上的字的辨认会发生困难,影响知识的接受。另外,要保证体育教学活动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进行,远离尘嚣和分心的事物,尤其要避开噪音的干扰。在噪音环境中会使学生感到疲倦、肌肉紧张、注意力涣散,有时甚至会出现多疑、易发怒等情况,严重的还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尽管体育课特别是室外课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来自外界的各种噪音的干扰,但作为学校来讲,应尽可能的创造好的环境条件,来降低噪音给教学带来的危害,为教学活动创造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

4.5营造体育设施的色调环境

体育场地设施环境中的色调也会对体育教学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讲,不同色彩可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和情感反映,浅绿色和浅蓝色会使人产生安静、和谐的感受,易于消除大脑疲劳,而深黄色和红色,容易引起大脑的兴奋。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暖色比冷色更有利于体育运动者和健身者的兴奋度的提高。例如,在双杆教学中,刷有木纹漆或浅色的双杆使用率比铁本色或掉漆的双杆使用率高。学生的衣着色彩以及体育器械的色彩搭配,同样会引起教学效果和心理感受的不同,统一着装的班级总是焕发出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1.开设OM活动,拓展课程资源 篇十一

OM英文全称为Odyssey of the mind,是头脑奥林匹克竞赛的简称,是1978年由美国葛拉斯堡罗洲工学院的教育博士米克斯先生发起的。原意为头脑漫游,是最先在美国发展的一种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于一体的、动脑动手相结合的课外活动。它通过学生团体在自由欢快而又富于激情的竞争气氛中,创造性地解决具有挑战性的实践课题或未知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优良个性。

OM的宗旨是“让我成为知识的探索者;让我在未知的道路上漫游;让我用我的创造力把我居住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二、OM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去做,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感受是学生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

OM活动正好契合综合实践活动新课标理念。把OM活动引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可以促使学生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验;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实践与服务技能;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

三、基于OM活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拓展

1.OM活动拓展创新课程

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OM活动的核心。学生通过参与OM活动,增强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同时,也对学习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教师的作用在于教学实践中要转变观念,变传统课程为创造课程,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以及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是学生聪明才智的发现者和挖掘者,是学生行动的宏观指导者和鼓励者,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而非接受者。

比如,我校OM活动中出现一题“纸结构承重”:用1张纸(A4复印纸)制作一个筒形结构。结构中间必须能让1只一次性纸杯穿过,结构高度大于一次性纸杯的高度;结构要能承受尽量多的重量;不得使用任何粘接剂;时间十分钟。我们的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把一张只有5克重的纸张,制作成一个个承重能力是自身重几百倍的结构。

后来,获得本项活动第一名的小组的成果是能承重3108克的重量。教师应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他们充分思考的时间和探索的空间。通过这项活动,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他们积极探寻未知的道路,勇于探究创新,并动手动脑相结合把思想变成现实的本领。

2.OM拓展探究课程

OM活动经常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实验让学生领会到OM精神的核心——“合作、探究、创新”。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体验战胜困难、解决问题时的喜悦。

开展实验,让学生用身边的器材独立完成。从小实验中发现一些问题,再进行探究,让学生之间讨论,相互交流。

例如,小月发现他的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绿色物质。查阅资料后,他知道了该物质为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于是他设计了以下实验探究:

铜是在什么条件下锈蚀的?根据铜锈的化学式,猜想铜生锈可能是铜与水、氧气及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借鉴“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月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图中试管内条形物为铜片)。半个月后,小月发现只有B试管中的铜片生锈了。请根据实验回答:(1)D试管中的铜片不会生锈,可能是因为试管中缺少(填化学式)的缘故。(2)从控制变量的角度分析,该实验还缺少若干对照组,请你补充其中的一组(可图示也可表述)。学生根据他们的试验设计,积极探究,找出铜生锈的原因。

此外,OM活动常常将人们日常生活或生产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加以模拟、简化、改编成长期题,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能源、机械、动力、建筑、通讯、运输等,可谓包罗万象。从这些生活化问题中,学生能够直接看到知识的运用价值,发现其新的运用方向,从而促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

四、课程拓展的思考与感受

12.拓展中小学课程资源工作总结 篇十二

一、格局拓展,激趣与促需

课程结构是课程的命脉,只有深入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结构,才能了解活动设计的意义和指导的重难点,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入手,根据课程结构合理调整格局,“长短课”和“大小课题”相结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一)调整课时结构

在研究性学习《身边的电子产品》调查中,在课时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将原本固定的40分钟一节课拆分为20分钟的“短课”和40~60分钟的“长课”。短课着重扫清学生调查中概念性的认知盲点和操作过程中的困惑,比如,什么是研究性学习?遇到采访不配合该怎么办?……通过讨论或文献查找鼓励学生力所能及地解决“小”问题。“长课”用于实际操作:实地采访、数据整理、撰写报告等。“长短课”相结合的课时安排能避免按部就班而导致的学生积极性消退的状况,而节奏明快的课时安排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从而激发探究兴趣,也方便教师及时了解学情,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指导。

(二)活化课题规模

根据学生反馈的研究内容的不同,设立“大小课题自选超市”。“大课题”指研究主题较宏大,范围较广,通常需要分几个探究小分队,进行独立的“子课题”研究,如《对家乡名人的研究》《对水环境的探究》等。“大课题”所用周期相对较长,大概需要1~2个月。“小课题”研究的范围相对窄些,比如《班级同学用眼卫生的情况调查》《我班对学校中餐满意度的调查》等,涉及调查的内容以及参与调查的人员也相对较少,周期大概为1~2周。学生可依据自身的实际能力和意愿,自主报名。把学生的主观意愿放在主要地位,尊重他们的选择是综合实践活动最重要的前提。灵活机动的探究性格局,增强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探究的效果便事半功倍。

二、理念拓展,发现与保护

现如今,大部分教师擅长知识“加工”,而不擅长对个性的“发现和保护”。“个性培养”绝不是口号,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有更为宽广的内涵。使学生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均衡发展和个性化成长是要义所在。

(一)突破学科壁垒

在各学科教学中,教师都应保持“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的理念,同时保护学生的个性需求。例如,某教师在指导二年级的学生学写日记时,遇到本子不够的问题。教师并没有作统一要求,而是请同学出出主意。几分钟后,许多小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可以把一格分成两格写!”“也可以拣重要的写”“还可以在本子最后粘一张一模一样的纸”……是呀!学生的思维是无限开放的,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肯定他们的个性想法。多几次这样的经历,学生在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不是问,而是自己想对策。解决问题的能力便在教师“别有用心”设置的困难情境中不断攀升。

(二)升级评价思路

研究性学习作为实践性课程,对实践活动的评价至关重要,指导教师应转变评价思路。衡量活动的价值,应该看其是否给学生留下回味的东西!是否有个性思维的延伸!学生是否能将课堂上习得的知识活化成个体技能!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文时,笔者给学生留长周期作业,请他们在暑假里观察爬山虎的生长特点。学生有了实际经验,自然能理解“勾”“拉”“拽”等动词表达的效果。随后笔者又请学生根据实际选一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适当用上能体现它们特点的动词。学生观察后产生了不同的困惑,比如,有人观察金鱼游的动作时产生疑问:它晚上睡觉吗?它睡觉时怎么呼吸?有人在描述含羞草的叶子变化的过程时想到:它被碰到为什么会缩拢?于是,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请教科学教师或上网查找)来解答这些疑问,提升对自己能力的认同感。教师在升级评价思路后,也会从关注僵化的知识点到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发现他们个性思维中的闪光点。

(三)提供更多可能性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性,让孩子有不同的感悟。研究性学习除了知识性目标外,还有情感价值观的取向,孩子要有自己的真实感悟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我对家乡名人调查的总结收获”环节,学生各有不同的体会。有人学会欣赏,有人懂得自省,有人明白团队协作的重要,还有的意识到做事要有目标和计划。这些感悟都是他们在自行设计探究方案的过程中自我感悟到的。其实,教师只需为其提供舞台,他们自然能翩翩起舞。舞台的种类越丰富,他们呈现的形式也越多样。

三、服务拓展,移动与互联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教育资源的移动互联成为必须的选择。教学资源的供给方式从传统课堂教学的书本、练习簿,拓展到网络学习论坛、社区博客供给,又到“翻转课堂”“mooc”———教师在线服务供给,改变了传统的服务方式。建立相互关联的服务学生成长的统一战线,已然是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大势所趋。

(一)移动载体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探究客观情境中的各种事件与问题的实质是学生要完成的“真实性”任务。由于这些事件和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在探究中定会衍生出许多潜在的指导点。如何打通一个连接点,使教师的“导”与学生的“行”同步共振,实现效果最大化。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调查采访活动全面了解,再借助DV摄录机、MP3录音笔捕捉采访细节,通过PPT呈现活动纪要,交流各自看法,用实物投影聚焦错漏,将教师的指导变得有“据”可依。

(二)交互软件

《义务教育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程《课程标准》)提到:教育应该是一个多样的,开放的,综合的大系统。因此,教学定位应放长远、空间广、内容多,效率高。多媒体教学环境在研究性学习中恰好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憾。“ipad”教学,灵动交互;网络同传,实时反馈;“imarkup”批注,思维实现可视化。这些电子化服务载体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研究资源,又可为其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同时,在线传输突破时空局限,为合作学习以及作业交流搭建高效化的平台,大幅提升学生参与研究的兴趣。

(三)翻转课堂

《课程标准》指出:应培养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特网正积极改变着教与学的关系,其灵活性、针对性、适时性和自主性弥补了集体授课单一性和限时教学的不足,网络化学习环境也有利于拓宽研究视野,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比如,教师定制“mooc”在线教学视频,能夯实学生的知识储备;互刷“Blog(博客)”,促进团队协作沟通;访问“BBS(论坛)”,拓宽研究视野。移动互联的网络教学环境,提供研究性学习肥沃的实践土壤,提升对现代化网络及设备的操作应用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应有的内容。

在研究性学习中,可以拓展的课程资源还有很多。在尊重学生需要、立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有效地拓宽和丰富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地、发自内心地去学习,去探索,去研究,由此达到超越教材的目的,这是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发展性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着眼发展学生实践、创新、探究的能力。而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时,要将“以生为本”理念落到实处,使课程活动真正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习惯,不断提升他们的实际获得感。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确立“供给侧”改革的理念,不断丰富拓展课程资源,以更好地服务于“需求端”学生的实际发展,具体来说,可以从“格局”“理念”“服务”三方面对该课程资源进行开发拓展。

关键词:供给侧,综合实践,资源拓展

参考文献

[1]张建芳.综合实践活动样本学校的课程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

13.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篇十三

一、加强渗透,整合学科资源

过去的语文教学视教材为圣书,关注书本,忽视人本,强调独立,缺乏合作,每个人都是封闭的个体,使学生的作文思路变得越来越狭隘。新课程淡化了学科的界限,强调语文学习应开放,处处留心皆语文,强调学科的交叉渗透,强调学科的整合。如何把学生的课本世界融会贯通,建立广泛的知识联系,成了我们课程资源开发的又一个切入点。在教学中,音乐、美术、科学、数学等等,都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二、组织实践,开发地域资源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1.在乡土文化中开发课程资源。乡土文化朴实、生动、富有人情味儿,处处洋溢着“真善美”的气息。乡土文化包括本土的历史文化、饮食文化、曲艺文化、社交礼仪文化、婚丧庆典文化等,这些将成为丰富的课程资源。2.在地方自然环境中开发课程资源。地方自然资源包括各个地方的植物、动物、山川、河流等资源。我们在开发自然资源时,既可以利用物产丰富和山川秀美来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又可以利用对林木的乱砍滥伐和对动物的乱捕滥杀以及废水废气废渣对环境的污染等不良现象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环保教育。3.在游览名胜古迹中开发课程资源。重视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并将其融入到学习资源的范畴中,是增强学习材料开放性的很好的途径。我们可以通过“游名胜,玩语文”的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语文课程必须既植根于现实,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只有充分开发和利用好各种有用的语文课程资源,才能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促进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立足课本,挖掘语文教材资源

教材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配套读本、教学挂图、工具书以及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等丰富的内容资源。可以说,教材资源本身丰富的内容为教学的成功实施和有序展开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教科书一直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面对这一最要紧的课程资源,我们也应与时俱进,改变简单“教教材”的局面,而是“用教材教”。在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立足学生的身心

特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l.科学把握教材,利用课本资源。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实施课堂教学的最基本依据,对教材的整体理解和把握是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以往的课程学习中,学习者注重的仅仅是教材中的知识点,忽视了教材作者或编者在教材中贯彻的教学思想。对于语文学习和教学来说,由于教学思想的转变,教材的编写思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 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2.尊重学生的想象世界,充实教材资源。语文教材中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学科知识,应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小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他们富有个性化的奇异多彩的想法、出人意料的操作探索,往往超出教师预先的设计。面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教师应努力使自己所掌握的课程资源与学生所提供的充满个性化的课程资源共融,努力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资源共享,努力将学生所掌握的信息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现实资源。

四、联系生活,创建环境资源

美国教育家华特曾经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确,课堂并非孤立于现实之外的学习空间,教师应该将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之中。只有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资源,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像生活一样不断掀开新的一页,才会充满不朽的生命力。1.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传统的课堂环境,洁白的墙、固定的黑板、秧田形的桌椅、严肃的老师、恭敬的同学……这样的环境过于强调学习的功能,而缺乏温馨的乐学环境、良好的心理环境以及有利的认知环境。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要求我们在强调学习氛围的同时,更应使环境温馨、舒适、富有生活气息,让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我们可以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主导活动,找准小学生生活的热点、焦点,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环境。2.追求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内容。经济的发展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证。现在使用的教科书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必须注意挖掘课文中生活化的课程资源。(1)把课堂融入社会。与大自然相比,社会要更丰富、更复杂、更生动。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更重要的源泉。我们虽然无法把社会搬进课堂,40分钟也很难再现丰富的生活画卷,但我们可以把课堂融入社会。有人说课堂是个小社会,这个小社会虽然只有四五十个成员,但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一滴水可以照出整个太阳,一个班级也可以折射出整个社会。问题是要寻找出有效的融入渠道。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三条渠道。一是想象式。想象式可由老师或学生提供一个情景或事情的开端, 由大家来设想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二是辩论式。可以提

出一个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或疑难问题展开辩论或讨论。如对“上网的利与弊”、“自由与纪律”等展开辩论,会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见,这正反映了社会上不同人群的不同认识。三是实用式。丰富的社会生活对作文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提出的要求,也是课堂作文融入社会的一个渠道。(2)让艺术再现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它比生活要更集中,更典型,也更生动。在语文课堂上用艺术来再现生活情景,是课堂语文生活化的一条捷径。在40分钟的课堂上,我们可以唱一支歌、观一幅画、演一场戏、看一个电视片段,来启发引导学生,激起学习语文的欲望,创造新的作品。3.创设多彩的有利于语文学习的校园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合理地利用校园、教室等场地,创设多彩的校园文化,将这些设施赋以生命的活力,将这样的环境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之一,以熏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上一篇:宿管安全责任书下一篇:陈村镇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总结会议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