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音乐史练习

2024-10-20

中国近代音乐史练习(精选7篇)

1.中国近代音乐史练习 篇一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中国近代现代史综合练习题

中国近代现代史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性质的国家,是由于:①中国清朝的政治腐败;②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③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A ①正确②③不正确 B 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C ①②③均正确D ①②③均不正确

2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军在中国达到最北的地方是()A 北京B 镇江C 白河口D 吴淞口 3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随着()

A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而变化B 革命任务的变化而变化 C 资本主义世界的变化而变化D 革命对象的变化而变化 4 《南京条约》签订以后,中国的进口税逐渐成为世界上最低的,这对中国的最大影响是()

A 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促进了商品生产 B 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C 中国大量白银外流 D 阻碍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5 沙俄侵占我国东北地区的条约有()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① 《瑷珲条约》② 《北京条约》③ 《天津条约》④《中俄改订条约》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6 1856年,造成中国社会危机的重大历史事件是()① 太平天国进行北伐② 天京变乱③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④ 辛酉政变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7 西方人马士曾谈到“总理衙门那时还没有经验,因此一切国际问题上,从商议一个条约到解决一个土地纠纷,都常常依赖北京总税务司的意见,并求得他们帮助,并照着意见行动。”此话说明了()A 列强把海关作为控制清政府的工具B总理衙门引进列强的管理方法

C 总理衙门没有管理人才D中国清政府崇洋的思想

8 下图是天津机器制造局,依据你掌握的历史知识,判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 1866年李鸿章建立的民用工业② 1867年崇厚建立的民用工业

③ 属于现代工业的企业④ 属于封建性近代工业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9 在越南军民的配合下,阵斩法军统帅李威利的战役是()A 纸桥大战B 马尾海战C 镇南关大捷D 扼守淡水战斗 10 在日本马关(今下关)春帆楼的中日谈判中,李鸿章说:“贵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国何必急急?台湾已是口中之物。”伊藤回答:“尚未下咽,饥甚。”此对话说明了()

①日本军国主义的强盗本性②汉奸卖国贼的奴才嘴脸 ③谈判中要有一定的策略④李鸿章以退的办法力保住清政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1 中日甲午战争后,首先争做中国债主,争夺开采中国矿山权利,强占租借地的国家是()

A 俄国、法国、德国B 英国、法国、德国 C 英国、美国、法国D 日本、德国、英国 12 中国近代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是()

A 新思潮的萌芽B 《资治新编》的提出

C 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D 革命派同保皇派的论战 13 对义和团运动的正确表述是()

①民族矛盾的大爆发②国内阶级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 ③广泛的社会基础④自发性极强⑤严重的盲目性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14 从辛丑条约签订后到辛亥革命前,列强侵豁现形式为()

A 大规模军事侵略为主B 利用清政府为侵略工具

C 武装地方军阀,扶植代理人D 利用革命力量,发展反清势力 15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资产阶级维新派最大的区别是()

A 革命性质不同B 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不同 C 对清政府的态度不同D 革命的结局不同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6 1898年光绪帝推行新政,在政治方面主要有()①提倡官民上书言事②命各省保荐人才 ③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④开国会,定宪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7 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使各地的反清起义迅速掀起高潮的是()

A 陆浩东在广州组织起义B 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 C 刘道一发动的萍浏醴起义D 吴永珊领导的荣县起义

18 在辛亥革命的过程中,帝国主义所采取的措施,下列内容按先后顺序排列是()

①准备武装干涉②严守中立 ③扶植袁世凯 A ①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③② D ③②① 19 对《中华民国约法》的评价是()

A 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B 确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政治体制 C 建立专制独裁的统治 D 民主主义的要求

20 帝国主义利用辛亥革命之机,在中国制造侵华事件的主要手法是()

A 资本输出B 军事援助C 分裂中国领土D 武力瓜分中国 21 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①抛弃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信含;②根据亲身实践,申慎思考而抉择;③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和实践性所吸引()

A ①不正确②③正确B 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C ①②③全正确D ①②③全不正确

22 1926年5月,蒋介石说:“我对共产主义不但不反对,并且很赞成的”,说明了()

①他从中央舰事件后,认识上的提高②他掌握的实力仍然有限 ③还需要共产党支持④还需要苏联支持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3 我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B 没有掌握一支军队

C 中共中央右倾投降错误占了统治地位D 统一战线中出现了阴谋家

24 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的苏维埃政权是在()

A 瑞金 B 井冈山C 上海D 广州

25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下列人物建立的革命根据地,波及到今江西省境内的有()①方志敏②贺龙③彭德怀④徐向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6 造成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区别的根本原因是()

A 两党成立的时间不同B 代表的阶级不同 C 革命的同盟军不同D 革命的对象不同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7 1932年爆发的“一·二八”事变,说明了()

A 上海军民的抗战决心B 国民政府支持军民抗战

C 日本军队侵占了上海D 蒋介石军队正集中力量“围剿”红军 28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口号是()

①针对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而提出的②继续争取维持国共合作 ③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④针对皖南事变后国民党的政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9 以下发生在1947年的历史事件是()①北平发起“抗议美军暴行”运动 ②反动军警制造津沪等地“五·二○”血案 ③上海工人掀起“爱用国货,抵制美货”运动 ④台湾举行“二·二八”起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0 以下民主党派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都作出贡献的有()

①九三学社②中国致公党③中国民主同盟④台湾民主自治同盟⑤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⑥中国农工民主党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②③⑥ D ③④⑤

31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

A 国民政府统治中国结束B 新民主主义革命终结 C 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D 中华民族奴役的历史结束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32 我国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实际经历的是()A 1949~1956年 B 1949~1966年 C 1953~1956年 D 1953~1966年 33 1957年,毛泽东提出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 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B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 正确处理十大关系D 以阶级斗争为纲

34 从1956年至1966年,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新建立的最大油田是()

A 克拉玛依油田 B 大庆油田 C 胜利油田 D 大港油田 35 “文化大革命”时期,开展“批林批孔”运动的实际矛头是指向()

A 邓小平B 周恩来 C 林彪 D 四人帮

3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改革了生产关系,实行了()

A 生产资料公有制B 进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D 家庭联产承包的责任制

37 我国党和政府提出的爱国统一战线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不同点表现在()①领导阶级不同 ②统一战线的组成不同 ③调动一切积极性的作用不同 ④统一战线要完成的任务不同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二、材料解析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10月,日军以4万大军兵分三路进攻台南。台湾抗日义军和黑旗军在刘永福指挥下奋勇抵抗。但由于清政府的无耻出卖,台湾抗日军民的财力、物力、人力消耗殆尽,无由补给。……21日,日军占领台南,台湾岛遂沦陷。

日军占领台湾后,……台湾民众没有屈服,其抗日斗争仍在进行。除了岛上重要城镇和交通方便的地方之外,在那些崇山峻岭、穷山僻壤,到处都有不屈的抗日民众神出鬼没地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1896年6月14日,……一队日军20余人前往斗六街东南20余里的大坪顶山处“扫荡”,遭到抗日民众迎头痛击,结果日军自小队长以下战死6人,余者皆狼狈而逃。就在这同一天,1000多位抗日志士集结于大坪顶铁国山,成立了抗日军队。……

……18日,日军开始搜索铁国山抗日军。但因抗日军移入深山,日军无所捕获,遂恼羞成怒,诬称“云林管下无良民”,从19日至23日,在云林县境内展开了疯狂的屠杀和焚烧。短短4天中,斗六街上的396户及附近55个村庄的3899户民居,全部化为灰烬,惨遭日军杀害的居民不可计数。一时间,云林县内黑烟滚滚,烈火冲天,血流成河,尸积如丘。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摘自《国耻事典》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把有关台湾人民对《马关条约》的态度概括提炼,逐条列出。(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2)结合“云林”大屠杀,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结论。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承认并继续承认中国国民政府,并在国际事务中,特别是在消除日本在中国影响上与之合作。美国深信,迅速磋商停止军事冲突,对于此项目的有效完成极为重要……美国的支持,将不扩展至以美国军事干涉去影响任何内战的进程。

摘自1945年12月《杜鲁门总统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声明》 材料二:中国内战的不祥结局超出了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在我国力所能及的合理的范围内,我们所做的以及可能做的一切事情,都无法改变这种结局;这种结局之所以终于发生,也并不是因为我们少做了某些事情。这是中国内部各种力量的产物,我国曾设法去左右这些力量,但是没有结果。引自美国国务卿艾奇逊1949年7月30日 《致美国总统杜鲁门的信》 请回答:

(1)杜鲁门声明和艾奇逊的信件,分别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发表的?(2)材料一杜鲁门声明中指出的“不扩展至以美国军事干涉”符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合事实吗?简述你的理由。

(3)“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实际指的是什么?(4)依据材料二指出艾奇逊对时局总的看法。说明了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略

材料二:北戴河会议作出“1958年粮食产量6000亿~7000亿斤的决定,比1957年的3700亿斤增加了近一倍,比第二个五年计划的4800亿斤的指标也高出很多……决定1958年的钢产量为1070万吨,比1957年的钢产量多了一倍。为了完成1070万吨钢的政治任务,各地都由第一书记挂帅,组织大批人马土法炼钢……各行各业也都是“全民大办”。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要》

材料三:凡是人类能够做的事,我们都能够做,或者很快就能够做,没有什么事我们不能够做到……我们必须在很短的历史时期内把世界上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远远地抛在我们后面。摘自八大二次会议《工作报告》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简述1949年至1957年时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说明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提炼当时党和政府对待经济发展的态度。试分析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三、问答题

1 举出19世纪60年代中外各国发生的重大历史变化?试从这些变化中说明中国在世界所处的地位。

2 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七大”和七届二中全会的背景有何不同?在中国革命的发展过程中,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3 举出1897~1899年和1997~1999年两个时期内的两件重大历史事件,说明中国在世界地位的明显变化。

中国近代现代史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C3、A4、D5、A 6、C7、A8、B9、A10、A

11、A 12、C 13、B 14、B 15、C 16、A 17、C 18、A 19、C 20、C 21、C 22、C 23、C 24、D 25、A 26、B 27、A 28、A 29、B 30、C 31、A 32、A 33、B 34、B 35、B 36、D 37、C

二、材料解析题

1(1)①台湾人民反对卖国的《马关条约》。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②清朝军队中的爱国将领也以抗日来反对《马关条约》。

③台湾军民不屈服,一直坚持到弹尽粮绝,但清政府出卖了台湾军民。(2)①日军侵占台湾时屠杀台湾同胞的罪行。②日军对台湾人民实行殖民统治的残暴性。③台湾人民维护国家统一的光荣传统。

④台湾人民反对一切外来侵略,不甘心当亡国奴的光荣传统。

2(1)“声明”发表于抗战结束后,内战爆发前,美国扶蒋反共方针已确定时。“信件”发表时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已被推翻。

(2)不符合事实。美军在中国帮助国民党军队抢占战略要地和重要交通线,装备、训练国民党军队,帮助蒋介石布置内战。(3)美蒋反共反人民的战争失败。

(4)艾奇逊承认美蒋失败的结局是无法改变的,是中国内部各种力量的产物。艾奇逊在事实面前不得不承认美国无力挽回败局。说明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所进行的斗争是正义的,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3(1)从1949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都有提高,表明了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从1953年至1957年,工农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表明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从1949年到1952年经济的发展,说明了我国建国后没收官僚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资本和建立国营经济,实行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及七届三中全会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基本好转所制定的三个条件,都促使了工农业产品产量的增加。

从1953年到1957年经济的发展,说明了我国人民政府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取得的伟大成果。

(2)在经济计划中制定的是高指标,经济建设上实行群众运动,思想上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这些作法,表现了当时“左”倾思想错误。不尊重客观规律,用运动去完成不切合实际的高指标,必然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因此,造成了国民经济严重的比例失调,使国民经济出现三年困难时期。由此可见,经济建设必须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

三、问答题

1 19世纪60年代,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变,日本明治维新,意大利和德意志统一等,说明西方列强受工业革命的影响,采取不同的形式确定了资本主义制度。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已成为历史的主流。处于19世纪60年代的清朝政府同西方列强签订了《北京条约》,扩大了列强在中国的侵略权益。清政府总理衙门的设立,说明了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洋务运动的兴起和中华民族工业的兴起,说明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正处在起步阶段。

从以上史实证明,列强已经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正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迈进。列强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而中国资本主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义经济还处在早期发展阶段。由此可见,中国在世界上,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在经济上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2 “七大”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召开的。在“七大”会议期间,毛泽东不仅提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而且提出了只有废除国民党的***,才能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会议中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次会议不仅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了重要准备,而且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做了重要准备。七届二中全会不仅解决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问题,而且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卒的重大问题。

3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清政府将胶州湾租给德国,并允许德国在山东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等特权,山东成为了德国的“势力范围”。从此以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使我国处在被帝国主义共同宰割的局面。19世纪末期,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独立自主的地位进一步丧失,中国在世界上处于被宰割的地位。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中国将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中国结束了殖民主义在中国历史上所留下的残迹。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已成为在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力量,正在为世界和平和发展努力做出贡献。(言之有理即可)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2.中国近代音乐史练习 篇二

19世纪四十年代,就在清王朝奠立国基的时候,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引起了近代社会的深刻变革,吹响了向近代进军的号角,走上了民主化、工业化道路。鸦片战争失败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廷被迫签定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进入了一个屈辱受侮的时期,同时也进入了一个救亡图存、思想文化反省与重建的时代。

当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的同时,西方宗教也迅速的传入中国,并很快地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西方传教士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如传教、办报、办教育等等来获得中国人民的信服。然而,传教士的这些活动本质上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对华侵略是没有区别的,所以传教活动在进行中遇到了很多阻碍。面对这样的情形,传教士们认识到中国人更加注重传统教育,于是,他们改变了自己的传教方法,开始办教育。于是,陆陆续续出现了各种教会学校。中国教会女子学校也出现在这个时期,从而打破了中国传统中重男轻女的封建教育模式,为女性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早期教会女子学校的课程,因所属教会组织不同而略有区别。但是几乎所有的女子教会学校都会将音乐课作为他们的主要课程。就教育制度而言,西方教会学校与中国封建传统的教育制度完全不同。西方教会学校教学中除了教授宗教教育、近代科学知识教育以外,音乐课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据资料记载,“1881年张之洞在山西所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曾聘请了日本教习为之开设音乐课。”[1]这记录了中国新式学堂最早开设音乐课的活动,证实了中国最早接受音乐教育的学堂是教会学校,与此同时,教会学校是西洋音乐进入中国的一个重要途径。最重要的是西方音乐教育模式通过教会学校进入了中国,对我国传统音乐旧模式的转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音乐家。

20世纪初,中国的音乐教育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曾志忞、沈心工、李叔同为了推动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分别赴日本留学,归国后重新编写了中国音乐教育的乐谱、音乐构建理论等,在乐歌传播方面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此时正是学堂乐歌兴起的时候,学堂乐歌是当时中国人借鉴西方音乐教育模式的第一次实践活动。学堂乐歌进入学校之后,开设乐歌课成为现实。维新派领袖梁启超认为,乐歌课进入学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民国前的乐歌课都属于“随意”科范围,开设在女子初、高两级学堂中。1912年民国成立后,规定中小学必须开设乐歌课,每周教学一小时,乐歌课从此变为正式科目。

总而言之,随着学堂乐歌的兴起,乐歌课才能真正的存在,并且乐歌课进入课堂能够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并深刻的影响着后来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近代女性音乐教育的过渡期

我国最早成立的女子大学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最初名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堂,1912年改名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5年经北洋政府教育部批准正式命名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这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兴办的、较为正规的高等师范专业音乐系科。1923年7月,改名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音乐科。1927年,被北洋军阀当局勒令停办,后改为北平女子文理学院,仍设音乐系,由杨仲子主持工作。

音乐系在建系之初,专任教师共四位,分别是萧友梅、杨仲子、嘉祉和赵丽莲。在课程设置及教学方面,1924年制定了新的教学大纲,对原有的共同必修课、必修科目、选修科目进行了细分,将共同必修课分为共同必修课程和教育科学课程,并且增加了开课数量,从原有的10门课增加到14门。在主修必修课程中,学生只能在钢琴主科和理论主科的这两个课程中任选其中之一。另外,在三种选修课程中,学生至多只能选修两门课程。

19世纪20年代的北京正处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之下,这个时期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音乐系是唯一一所培养音乐教师的高校院系。音乐系无论是在办学经验还是办学原则方面,都为我国早期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得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中国近代女性音乐教育成功从音乐教育教养阶段过渡到音乐专门教育阶段,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发展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三、音乐专门教育机构

1927年,上海国立音乐学院(现为上海音乐学院)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一所音乐学校,它的成立为中国音乐教育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为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1927年10月1日蔡元培担任南京政府大学院(后改为教育部)院长。在他的帮助下,萧友梅提出的创立国立音乐学院的计划被政府通过。萧友梅作为“音乐院筹备员”,制订了一系列完整的办学计划。

建校初期,全院教师共18人,教授、副教授各2人,讲师9人,助教3人,其中外籍教师4人。人数并不是很多,没有达到萧友梅所期望的水平。但是就各项课程的设置而言,当时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已基本确定了相当于西方音乐学校的办学体制。

同时,萧友梅还凭借自己渊博的学识和艺术才华,编撰了一大批音乐教材、论著,并创作有多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因此,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可谓是中国专业音乐教育史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探索出了一条更宽广更适合发展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道路,为后来中国专业音乐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女性音乐教育从启蒙开始,到音乐专门教育,最后过渡到音乐专门教育机构的形成,教会女子学校、女子学堂、女子师范学校等都是我国近代女性音乐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环节,同时也为我国现当代的音乐教育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此期间许多音乐教育家对中国的女性音乐教育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女性音乐家。

参考文献

[1]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2005.

3.中国近代音乐史练习 篇三

关键词:音乐家;音乐机构;音乐划分;中国近代音乐史;空白区域

中图分类号:G63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30-02

一、以“人”(identity)为对象

(一)从性别的角度出发,我们以男性和女性音乐家作为分界点来进行分类探讨。中国近代以后,妇女得到解放,女性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才慢慢浮出水面,他们开始接触音乐并获得训练和教育①,在这个男系主权的社会里面,人们的重心对于女性的关注度远远不够。从参与范围上来讲,包括中国女性、外籍在华活动的女性。从参与群体来讲,包括专业音乐家、业余爱好者、街头流浪艺人,我们主要从专业音乐家的角度入手,20世纪上海国立音专的建立,为广大女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才得以使现在音乐教育中人才辈出。

思考:在当时那个男权的社会中,唯我们熟知度最高的都是男性音乐家,然而女性音乐家的身份、有哪些人、参与的音乐活动、所做的贡献和对后世有什么意义关注度还不够。

(二) 从国籍的角度出发,我们以中外音乐家作为划分点。

1.中国音乐家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近代时期在中国活动的音乐家,一部分是在海外活动的音乐家。

(1) 中国音乐家根据他们的活动特征可分为如图所示: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这些音乐家都有留学经历,如沈心工在日期间创办的《体操》,就夏滟洲编著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中可以看出,对于这部作品也是以“其曲调是以日本儿童歌曲《手戏》为蓝本改编的”一句话带过,又如萧友梅,在1901年赴日留学后,又在1912赴德,在外求学的十几年中,书中仅仅提到他的《中国古代乐器考》获得的博士论文,再如江文也对他的作品了解也是在他回国后,对于这类留学海归音樂家在国外的一些生活、创作了解甚少。

思考:在中国音乐家的研究中也暴露出一个问题,人们只关注到了他们在国内的发展和成就,然而对中国音乐家海外所做的贡献关注度还远远不够,还有侨居海外的中国音乐家也应该值得我们关注。

(2) 移居港澳台的大陆音乐家角度分析。

A香港,这是国人瞩目的地方,由于复杂的政治、历史原因,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我们对香港音乐发展历史知之甚少,直到改革开放的80年代之后,才逐渐有了一些交流和了解,由于香港历史背景和社会制度的特殊性,造成了音乐的发展情况与大陆有了很大差异,现在这个地区已经回归祖国,历史的段落性已形成,对于他那段历史需抱有积极的态度掌握材料,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自然可以放笔直书②,移居香港大陆的音乐家有:

B 澳门,在16世纪后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早期的传教士就开始在澳门传播西方文化,创办教会学校(马礼逊学堂),五四以后,内地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抗战热潮,澳门出生的如:孙中山、萧友梅、冼星海奔赴内地实现自己的报负,20世纪后半叶,澳门本地的音乐家如林乐培、叶惠康、林品晶等,他们的事业也都在香港和欧美,愿意留在澳门地区从事新音乐文化建设的音乐家较少,与此同时,他们在当时也很难有所作为③。

C 台湾,自1945年抗日战胜利后,日本将台湾归还给中国,成为中国的一省,其中留在台湾的台湾籍的作曲家有李志传、吕泉生、郭芝苑等,江文也、柯政和留在北京,在1945~1949年间,从大陆旅居台湾的音乐家:张锦鸿、康讴、李永刚、戴粹伦、史惟亮④等。

思考:在这种两岸三地一家亲的口号之下,学界的反应却是另外一种景象,并没有对移居到港澳台的大陆音乐家给予一定的关注,然而,港澳台地区却一直有在关注大陆的动态,对于港澳台这些“特殊区域”学界怎么看,还有这些地区的一些与音乐相关的社会政治活动也应该纳入到这个整体中,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二)外侨(foreigner)音乐家。

从语言文化圈的角度来划分

(1)英美的英语圈:20世纪初,西方教会把西方宗教文化带到了古老的中国,开始创办教会学校如圣约翰大学、东吴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中西女孰、燕京大学音乐系等。代表性的音乐教师:中西女孰中如史凤珠、王瑞娴、李虞贞、周淑安、蒋英、姚锦新等。燕京大学中如苏路灯、关德森、范天祥等。

(2)俄语圈:俄语区域分布国家为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20世纪20年代是东北地区是俄裔音乐家活动中心(哈尔滨),先后建立名目繁多的音乐团体,以《俄侨音乐家在上海》为例,文艺团体活动中出现的“星二会”中青年歌唱家如科切尔金、雷宾、亚基莫夫、韦坚斯基、米勒等,“和拉姆联谊会”中如音乐家别尔莎茨基、基尔萨诺夫、俄侨乐圣阿隆·阿弗夏洛穆夫等,在国立音专任教的俄侨音乐家如查哈罗夫、苏石林、齐尔品等。

(3)东北日侨音乐家。

1935年后,日伪统治了这片区域(大连),比较重要的音乐家有:岗村乐童、高津敏

(4)法租界法侨音乐家:在法租界上成立的上海工部局乐队,第一任指挥雷慕萨(长笛手)

(5)意大利意籍音乐家:钢琴、指挥梅百器等。

思考:对于这些外侨音乐家,书中基本都没怎么提到,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中外国音乐家介绍的太少,但这些外侨音乐家在音乐发展中也都做出了很大贡献,也应该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

(三)从音乐家影响度的角度划分:

“大家”(master)与“小大家”

关于音乐大家,我们可能都会比较熟知的如:萧友梅、冼星海、程懋筠等音乐大家为振兴民族所做的贡献,享受后人给予的至尊荣耀。

流行音乐家:左翼音乐运动在上海兴起,都市流行音乐正式拉开帷幕,领军人物黎锦辉《毛毛雨》,与此同时造就了一批流行音乐作曲家如黎锦光《夜来香》、刘雪庵《早行乐》、陈歌辛《渔家女》。

但还有一部分小大家——在地方区域,各自所在的省市做出贡献的音乐家,同样做出了一些成就,一直默默付出,却被人们遗忘在历史的尘埃中,如南昌大学师范部艺术科的创办者刘天浪,建系之初音乐专业仅有教师5人:刘天浪(理论作曲)、邱亚军(声乐)、扬朴轩(小提琴)、王家琼(钢琴)、陶端棐(作曲理论)

思考:做出突出贡献的音乐大家,在国际上享受盛誉,也是人们一直关注的焦点,对于在地方的音乐家或者是二流三流音乐家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二、以“物体”为对象

(一)专业音乐机构。

1. 官方音乐教育:

(1)公立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如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设立了理论作曲、键盘、声乐、弦乐、管乐以及民乐)、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1930年)、私立京华美术专科学校音乐系(1930年)、杭州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1932年)、国立歌剧学校等。

(2)官方音乐协会组织是在中央或省委宣传部领导下组成的音乐团体组织,代表性的如1933年,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这是一个旨在推行推行学校音乐教育和改进民众音乐生活的音乐教育团体,该机构隶属于民国政府江西省教育厅,也得到了省府及教育厅的财政支持,是当时国内为一个由政府资助的省级音乐团体;江西省音乐家协会;1934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设立“音乐教育委员会”等;

2.私立学校音乐教育:1932年,马思聪和陈洪在广州创办的私立广州音乐学院(1936年秋被国民党勒令缴纳保证金而不得不停办)、丁善德和陈又新创办的上海音乐馆(私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音乐系、私立燕京大学音乐系、私立沪江大学音乐系、私立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等。

思考:在音乐教育机构中,公立学校的办学模式、开设专业及影响都受大家广泛关注,然而在一些私立音乐院校中,他们的办学成果也应该有待我们研究。

(3)实践表演。

(1)官方社团:“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中苏音乐学会)、左翼剧联音乐小组、中国管弦乐队、北京交响乐团、南京中华交响乐团、上海市政府交响乐团、中央管弦乐团、山东省立民众剧场、山东省立实验剧院、山东省立剧院、国立实验剧院

(2)非官方剧团:春柳社(成员:曾孝谷、欧阳予倩、李叔同、陈静若)、无锡的天韵社、1927年,柯政和、刘天华发起的“北京爱美乐社”、山歌社、今虞琴社、吴平音乐团等

外籍音乐家组成的乐团:俄侨音乐社团——哈尔滨交响管弦乐协会、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

(二) 民间机构:

群众性歌咏团体:中华全国歌咏协会(冼星海)、民众歌咏会(刘良模)、新安旅行团(儿童抗战宣传团体 )、孩子剧团、青年会战区服务团(呂骥、刘良模)、牺牲救国大同盟 、业余歌咏团、又如任光在抗战爆发期间在海外开设的音乐团体——“巴黎华侨合唱团”、“民众歌咏训练班”、“铜锣合唱团”

思考:中国近代音乐机构中对于在国内的一些比较瞩目社团机构研究的比较深入如“国立音专”,然而在海外如任光为宣传抗日在海外组织的一些民众社团、地方性的社团(重庆合唱团、山东省立实验剧院)发表的刊物和著述中关注度还不够。

三、结语

通过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不同角度的划分, 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东西还有太多,从不同的视域去发掘我们的创新思维,依靠强有力的历史依据作为我们客观评判的准则,所以,作为一名中国音乐史研究者,我们更需要为中国音乐史填补几处空白,更需要我们用创新的思维来展开我们的研究工作。

注释:

①女性参与音乐活动的意义研究--以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的实力为参照

②移居香港的大陆作曲家研究(20世纪30-80年代) 高洪波 中央音乐学院 博士论文

③20世纪以来中国港澳台地区音乐发展及其与祖国内地音乐发展之关系 汪毓和 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学研究所 北京100031

④臺湾 香港和澳门当代音乐概览 刘靖之 中国音乐学(季刊) 1991年第1期

⑤二十世纪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发展之回顾 杜亚雄 云南艺术学报

参考文献:

[1]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三次修订版)

[2]夏滟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

[3]中国近代教育史纪年【新版】上海音乐学苑出版社

[4]移居香港大陆作曲家研究20世纪30-80年代 高洪波

[5]论上海飞地音乐社会的政治文化空间(上)洛秦

[6]让音乐史研究更全面关于台湾香港音乐研究 梁茂春

[7]女性参与音乐活动的意义研究——以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的实力为参照

[8]二十世纪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发展之回顾 杜亚雄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4.中国近代音乐史练习 篇四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不定项选择题

1 A。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是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特点,C所指不符合事实,D指的是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核心。

2 B。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自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的政策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 C。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AD指的是文化,B指的是政治。

4 A。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最早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5 D。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资本输出成为殖民主义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主要标志。

6 A。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其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依旧保持着。

7 ABCD。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与各侵略签约国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其中主要有中英《南京条约》、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随之逐步发生了质的变化。

8 AC。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9 ABCD。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BCD是它的特殊优点,A是世界各国工人阶级共同的优点。

10 ABCD。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它与欧美国家资产阶级产生不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主要由买办、商人、地主、官僚转化而来。

11 ABD。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来源于社会底层,C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

二、名词解释

1从18世纪末期起,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造成严重危害,致使中国在中英贸易中严重入超,白银大量外流。道光皇帝被迫接受了禁烟派的要求,任命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达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一举销毁外商鸦片毒品2万多箱计237万斤。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重大胜利,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序幕。

2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1840年4月,英国国会通过对华战争的决定。6月,英国侵华舰队封锁了珠江海口和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清朝封建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不可避免的结果。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代表璞鼎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历史的发展开始发生重大转折,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步地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简答题

1鸦片战争前夜,中国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空前尖锐,清朝统治危机四伏,逐渐走向衰落,其原因是:

(1)经济上,封闭的自然经济和封建统治者所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小农经济曾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同时又束缚和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从汉代以来,封建统治阶级以农为本,以商为末,重本抑末。这种观念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政治上,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宗法等级制度。这种封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体制,巩固了封建统治,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思想与文化上,实行严厉的文化专制主义政策。严重抑制了社会思想和文化的进步与发展,致使整个思想文化界万马齐喑,一片沉寂。

(4)国防力量微弱,军备废弛。

与此同时,在世界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清朝统治阶级却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致使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

2(1)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中国工人阶级是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新的阶级。19世纪40至5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产生了中国近代第一批产业工人。从60年代起,洋务派创办的军工和民用企业里,又产生了另一批产业工人。70年代以后,随着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出现和发展,又产生了另一批产业工人。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工人阶级总数达到200万人左右。

(2)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中国工人阶级除具备世界无产阶级的优点之外,还有自身的特点。第一,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工资低、劳动时间长、劳动条件恶劣,受剥削最深,革命性最强。第二,绝大部分工人集中在沿海各省和水陆交通沿线的大城市和大企业中。这种情况有利于整个阶级的组织和团结。第三,产业工人大多数出身于破产的农民,与广大农民有天然的联系,便于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因此,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3中国资产阶级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是反动的社会力量,是中国革命的对象之一。民族资产阶级则是革命的动力,团结的对象。

(1)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来源:一是投资新式企业的官僚、地主、商人和买办转化而来的;二是从采用机器生产的手工工场主上升而来的。

(2)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是在政治上表现出两面性。一方面,他们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有反侵略、反封建的要求,有革命性的一面;另一方面,他们又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有妥协性的一面,缺乏彻底的反侵略、反封建精神。因此,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引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4(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其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两大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但发展是不平衡的。

第一,一般来说,当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一些叛国分子外,能够暂时地团结起来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帝国主义。这时,民族矛盾特别尖锐,阶级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第二,当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结成同盟,用战争以外的形式共同压迫中国人民,尤其是封建主义统治特别残酷的时候,中国人民往往采取国内战争的形式去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同盟,而斗争的矛头主要直接地指向中国的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

第三,当国内战争发展到从根本上威胁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时候,帝国主义往往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援助中国的反动派。这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战线上。

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演变,是上述两对主要矛盾互相交织和交替作用的结果。

5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一个特殊的过渡性社会。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即中国特殊的国情,有重要的意义:

(1)认识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就是认识中国近代的基本国情,是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缺乏对国情的正确认识,无法对社会性质做出科学的判断。中国共产党经过认真探索和长期实践,准确把握了中国近代国情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科学结论,才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路线和政策,引导革命取得了胜利。

(2)只有正确认识近代社会性质问题,才能更好地学习中国近代史。在近代中国,由于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同时列强的侵略又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半封建的社会。所以,认识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历史根源,从而把握近代中国这一特殊国情,是我们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一把钥匙。

四、论述题

1(1)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发生变化,逐步地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

第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关税、司法等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受到外国侵略者的干涉和控制,清王朝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的国家。

第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又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演变为半封建社会。

(2)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第一,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第二,鸦片战争前中国人民肩负的只是反对本国封建压迫的任务。鸦片战争后,则同时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革命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农民革命,而成为对外推翻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主义压迫的民主革命。

总之,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历史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中国近代史由此开端,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也逐渐开始了反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势力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如下分析: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6)由于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是世界少有的。

上述六条特征中,第一条、第二条指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政治特征;第三条、第四条指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特征;第五条、第六条指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特征。决定这些特征的,主要是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势力,是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

3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斗争和主题,自然也有它特定的历史任务。而历史任务不是由某个阶级、某个政党或个人主观臆定的,而是由那个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中,明确地指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面对着的两大历史任务及两者的关系。

(1)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两大任务的关系:两者的主题、内容不一样,不能互相替代;但又紧密联系,息息相关,不能分离。

第一,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第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以近代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解决生产力的问题,实现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延续和追求的目标。

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吸取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马列主义为武器,找到了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途径。第一步以革命手段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然后在此基础上,从中国国情出发,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变革,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因此,革命成为20世纪历史发展的主旋律,革命成为历史前进的火车头。

五、材料分析题

1材料(1)马克思的这段话的含义表明,这场战争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状态,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旧制度的解体,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过渡。但这与西方殖民主义者叫嚷的“侵华有功”是截然不同的。

2材料(2)、(3)毛泽东的论断是完全符合客观实际的。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的目的,绝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和这个相反,他们是要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因此,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向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并且采取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手段,强迫中国政府与之订立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种种特权,从而使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的中国。

第二,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不但使中国在政治上不再拥有完整的主权,而且在经济上也逐步形成了对他们的依附而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在外国商品倾销的情况下,中国的民族工商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由于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直接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使中国的封建地主阶级变为他们的统治支柱。为此,他们到处致力于保持前资本主义时期的一切剥削形式,主要是封建地主剥削和高利贷剥削,并使之永久化。由于中国农村受到封建剥削制度的束缚,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陷入停顿状态,无力为工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工业品市场及资金,从而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第四,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主要是通过他们在中国的代理人即中国的反动统治集团来实行间接统治。国际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国执政的军阀互相勾结,前者支持后者,是可以造成他们在中国的特殊势力,延长中国的内乱,使中国永远不能发展实业,永远成为消费国家,永远成为他们的市场。后者依靠前者,则是因为没有前者的支持,后者就很难上台,上台了也难以维持自己的统治。

上述情况表明,资本—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为最大的压迫,因而资本—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正是由于资本—帝国主义和它所支持的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而绝不是什么侵华有功。

某些外国势力利用宣传宗教和西学的名义,为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制造舆论,他们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攻击污蔑中国人是愚昧落后的“劣等民族”,应该接受“优等民族”白种人的开导和奴役。19世纪末,欧美帝国主义者还炮制了所谓的“黄祸论”,宣称中国黄色人种对西方白色人种构成威胁,企图以此论证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有理。但是,与他们的主观愿望相反,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刺激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促使他们投入反对资本—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和革命斗争。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不定项选择题

1 ABD。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军事侵略所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勒索赔款,抢劫财物。C是政治控制所采取的主要方式。

2 ACD。题中所列涉及香港问题的条约有《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辛丑条约》不涉及香港问题。

3 ABCD。从19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俄国先后迫使中国签订了题中所列各项条约,侵吞了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4 ABCD。题中所列各项均是19世纪中期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主要方式。

5 ABC。ABC是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为了统治中国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D属于对华经济掠夺。

6 A。1861年,在外国公使驻京前后,中国发生了一场宫廷政变,即辛酉政变。恭亲王奕和慈禧太后从此掌握政权。

7 BCD。袁世凯死后,资本—帝国主义分别扶植的各派军阀的主要首领有:皖系段祺瑞、直系冯国璋、奉系张作霖。白崇禧是后来国民党新军阀代表。

8 AB。资本—帝国主义对华文化渗透的主要方法是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CD属于经济、政治侵略方面。

9 CD。外国教会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办得较早的外文期刊是《中国丛报》和《字林西报》。

10 B。在太平天国战争后期,太平军重创外国侵略者指挥的洋枪队“常胜军”,并在浙江战场上击毙其统领华尔。

11 C。1885年3月,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中越边境镇南关,老将冯子材身先士卒,率部勇猛冲杀,取得镇南关大捷。

12 ACD。19世纪70至80年代,中国陷入“边疆危机”。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侵占西藏、云南、广西、新疆、琉球、台湾。故当时不包括东北地区。

13 BCD。中日甲午战争后,劝告日本退还辽东半岛的三国是法国、德国、俄国。日本割取辽东半岛损害了俄国在中国的侵略利益,俄国便联合法国和德国共同干涉。

14 AB。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以及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CD是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的外交与经济政策。

15 ABC。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和灭亡中国的图谋,打击和教训了帝国主义者,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

16 B。德国元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17 ABCD。题中所列各项,都是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的表现。

18 ABCD。中国早期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王韬、薛福成、马建中、郑观应。

19 B。题中的话表明,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20 A。有人说,英国是用三样武器打开中国大门的,其使用的先后顺序是商品→鸦片→炮舰。

二、名词解释

1中国清政府在1840年6月到1842年8月的中英鸦片战争中完全失败。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其主要内容是:割让香港给英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作通商口岸,英国可派领事;协定关税;取消公行制度,允许两国商人自由贸易。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是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的开端。

2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1895年4月,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是: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让辽东半岛及台湾与所属岛屿;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这个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使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合法化。

3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政府失败,1901年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其主要内容是:中国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划东交民巷为使馆区,不准中国人居住,由各国驻军保护;拆毁从北京到大沽的所有炮台,准许各国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12个战略要点驻军;清政府向各国政府道歉,惩办支持义和团的官吏,永远禁止人民成立反帝组织;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4租界是由中国通商口岸发展而来。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运用武力或欺诈手段,霸占土地,设立完全由外国直接控制和统治的地区。上海是中国第一个租界地。1845年英国租得上海外滩附近837亩土地,设立上海租界。此后直至1911年,英、法、美、德、日、俄、意、比、奥等国,先后在上海、天津、汉口、广州、福州、重庆等16个城市,设立了30多个租界。租界里的一切都由外国殖民者管理,中国的法律在这里不发生效力,俨然是“国中之国”。租界成了西方“冒险家的乐园”和外国侵略中国的据点。

5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时,中国人民即奋起抵抗。1841年5月,英军在广州郊区一带的淫掠暴行,激起当地乡民的义愤,“不呼而集者数万人”,与英军展开激烈战斗。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61898年秋,因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拳首领赵三多在冠县蒋家庄竖起“扶清灭洋”大旗,率众攻打当地教堂,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数月之间,京城蔓延已遍,其众不下十数万。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引起列强的恐慌。列强要求清政府尽快扑灭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遭到失败。其失败的主观原因是义和团丧失了对清政府应有的警惕。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和灭亡中国的图谋,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敌侵略的巨大力量和顽强斗志。

三、简答题

1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这些反侵略战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1)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地打击和教训了资本—帝国主义侵华野心,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灭亡中国的图谋。

(2)在反侵略斗争中,中国人民表现出来的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爱国主义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3)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的思考,从救亡图存到振兴中华,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觉醒。

2(1)中国近代历史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和清政府的腐朽无能,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在:统治中国的清王朝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味,专制腐败,敌视人民,妥协求和。

第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落后是重要原因。不仅是武器的落后,而且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军事作战能力的落后。

(2)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历史教训。

第一,在近代中国,为了反对外国侵略、争得民族独立,必须充分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的力量,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第二,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必须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需要在科学技术方面奋起直追,需要进行现代化建设。但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民族压迫,就没有进行现代化的前提和条件,难以使国家真正强大起来。

四、论述题

1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历史灾难。

(1)军事侵略。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屠杀大批中国人民;每一次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都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大片领土并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他们还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抢掠财富,造成中国严重的财政危机,这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对中国实行的公开掠夺。

(2)政治控制。为了统治中国,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采取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扶植收买代理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等主要方式,实施全面的政治控制。

(3)经济掠夺。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这些是造成近代中国社会经济长期不能有效发展的根源。

(4)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大肆为侵略中国有理制造舆论,其目的是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产生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

2近代的通商口岸和租界是国家主权丧失的重要标志。当今改革开放中的口岸开放是我国现行的对外政策。正确认识近代的通商口岸和租界的基本特征以及它和当今改革开放中的口岸开放的本质区别十分必要。

(1)通商口岸亦称商埠,是开放给外国人居住、贸易的城市。中国近代的通商口岸,主要是列强迫使中国开放的,是一种在不平等条约约束下的特殊的通商制度。列强在这里可以享受种种特权:

第一,贸易、居留和租地建屋权。即列强可以在通商口岸自由居住、自由贸易,并不受中国法律制约。

第二,设立领事权。名义上是 “专理商贾事宜”,实际上是不平等条约,这项规定还给予领事不受中国法律制约的司法特权。

第三,免税权。即外商输入通商口岸之洋货,改运另一通商口岸之洋货,以及在通商口岸购买土货出口,均只纳一次进口正税或出口正税,其他各税一概免征。

第四,设厂权。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自由设厂,而其他列强依据“一体均沾”的原则,都取得了设厂权。

(2)近代租界的基本特征:

第一,他们建立行政机构和法院,制定法律,建立警察制度,征收各种捐税,行使独立于中国主权之外的行政、司法、税收权力,而中国政府都不能过问。

第二,他们还可以借口“紧急”状态,调集军队进驻租界,甚至可以在租界内长期驻兵,而中国军队不仅不能入驻租界,甚至不能自由地穿越租界。

第三,中国的法律在这里不发生效力,俨然是“国中之国”。租界成为完全受外人管理和统治的中国领土。

(3)近代通商口岸和租界与当今改革开放中的口岸开放有本质区别:

第一,前提不同。现在我国是主权国家,同外国的关系是以“平等互利”五项原则为基础的。

第二,目的不同。我国政府提出对外开放政策,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广泛地开展经济、技术、文化交流,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外资,达到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

第三,方向不同。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相一致的。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而不是搞全盘西化,把中国纳入西方资本主义体系。

五、材料分析题

1 1899—1900年中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帝国主义立刻拼凑八国联军扑向中国,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帝国主义者虎视眈眈准备瓜分中国,但他们的图谋并没有实现。其原因有:

第一,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重要原因。英国极不愿意法国进驻云南、日本占领福建。日本方面对于德国占领山东,则认为危险万分。各国方面对于英国垄断长江,认为不能坐视不管。尤其俄国独占东北更遭到英日等国强烈不满。因此要实现瓜分中国,彼此之间战争难免。因而列强最后决定暂缓瓜分而保全清政府为其共同的统治工具,实行“以华制华”的政策对帝国主义更为有利。

第二,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是列强不能灭亡中国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以其不畏强暴、敢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战斗精神,打击和教训了帝国主义侵略者,使他们不敢为所欲为地瓜分中国。正是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才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灭亡和瓜分中国的罪恶图谋。

2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

第一,义和团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其一,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打乱了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计划,充分地表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同外国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其二,有力地冲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暴露了它的虚弱本质,削弱了它的统治力量,加速了它灭亡的进程。

其三,促进人民的觉醒,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其四,对当时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二,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历史教训。义和团运动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的。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一个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自发的群众反帝运动。其历史教训是:

其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反对帝国主义必须同时反对本国的封建主义。由于对帝国主义联合中国封建阶级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缺乏认识,义和团曾经蒙受封建阶级的欺骗,提出过“扶清灭洋”的口号。

其二,由于当时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义和团运动存在着笼统的、盲目的排外主义的错误。

其三,由于小生产者的局限,义和团运动中还存在着许多迷信、落后的倾向。

有人对义和团全盘否定,甚至斥为“蒙昧主义”、“邪教”、“祸国”。诚然,它的历史教训应当记取,但是,义和团运动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是不容抹煞的。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不定项选择题

1 BCD。《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产物,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施,所以,它不是太平天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2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先后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城外的破围战。

3 A。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时期是在1856年上半年。

4 ABCD。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5 BC。代表康有为变法维新理论的主要著作是《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6 B。马克思的话可用于对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的评价。

7 AB。戊戌六君子是指谭嗣同、杨锐、林旭、杨深秀、刘光弟、康广仁。

8 BC。维新运动的中心目标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9 B。1886年,左宗棠在福建创办的福州船政局,附设有船政学堂,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

10 C。“百日维新”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措施是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二、名词解释

1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随后,太平军从广西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直打到江苏,席卷6省。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

2《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纲领。它确定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主张“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主张建立圣库制度,达到“无处不均匀,无处不温饱”的理想社会。这些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具有进步意义,但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他们描绘的理想天国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质,不可能实现。

3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激化而爆发的一场互相残杀的内乱。1856年8月,杨秀清自恃功高,逼迫天王洪秀全封他为“万岁”。随后9月,发生了天京变乱。在变乱中,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出走败亡。天京变乱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力量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4洋务运动指19世纪60—90年代,部分清朝统治者,为了拯救清王朝、御侮自强,以引进枪炮、科技,创办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学堂、新式海军等为主要内容的学习西方的运动。它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但由于它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对外国的依赖性和企业管理的腐朽性,因而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又有严重的阻碍作用。

5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提出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措施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遭到慈禧为首的封建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并于9月21日发动政变,致使光绪皇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逃亡国外,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害。至此,103天的维新变法失败,史称“百日维新”。

三、简答题

1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在中国已经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是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交相为恶,使中国社会固有的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的结果。具体表现在:

(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增加了外国侵略者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巨额战争赔款,鸦片和洋货源源涌入,大量白银外流,使中国人民的苦难更加深重。

(2)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清政府统治机构的全面腐朽,加剧了中国人民同封建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

在上述情况下,迫使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1842年至1850年间,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在百次以上。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爆发的。

2《资政新篇》是1859年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

(1)《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

第一,在政治方面,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拥兵自重,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

第二,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私人投资,奖励科技发明创造等。

第三,在思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第四,在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但不准外国人干涉中国内政。

(2)对《资政新篇》的评价。

第一,《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人向西方寻找真理,探索国家出路的努力。

第二,《资政新篇》也存在着严重的缺点。它没有提出农民的土地问题和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问题,脱离了当时中国最基本的实际,其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只能是纸上空谈,未能付诸实施。

3封建守旧派和反对改变封建政治制度的洋务派,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对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发动攻击。于是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论战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1)要不要变法;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束缚的思想。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维新变法政治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四、论述题

1(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统治根基。这次起义历时14载,转战18省,并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在太平天国的影响下,各地各族人民反清斗争风起云涌。天京失陷后,太平天国余部仍坚持斗争达4年之久,这些斗争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

(2)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把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出来。《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它反映了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在后期试图通过向外国学习来寻求出路的一种努力。因此,太平天国起义具有了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3)太平天国起义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4)太平天国起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同外国侵略势力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2(1)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从客观方面说,是外国侵略者和中国封建统治者联合的力量超过起义的农民。从主观方面说,具体表现在:

第一,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这一切都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第二,战略上的失误。太平军偏师北伐,孤军深入,分散了兵力。

第三,拜上帝教的危害。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教义毕竟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第四,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还缺乏理性的认识。他们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而是笼统地把信奉天父上帝的西方人都视为“洋兄弟”。

太平天国也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上述种种政策策略的错误,归根到底都是农民阶级局限性的产物。

(2)太平天国失败的教训。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巨大的革命潜力,但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3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历史上仍然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戊戌维新运动虽然未能成功地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其颁布的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若干措施也未能生效,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从而把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壁垒打开了一个缺口,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在教育方面,京师大学堂的创设,更成为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

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移风易俗、开启社会新风以及促进日后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不应低估。

4(1)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维新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远比封建势力弱小。从维新派的主观原因看,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第二,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虽然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却是处处碰壁。

第三,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戊戌维新运动作为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竟失败得这么快,这不但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

第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第二,维新运动的失败再次暴露出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与顽固,“戊戌六君子”的血的教训促使一部分人放弃改良主义主张,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

五、材料分析题

1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虽然兴办了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但却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其原因主要是: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却把所兴办的企业一切仰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创办的新式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却仍是封建衙门式的。企业内部极其腐败,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受贿、挥霍浪费等官场恶习。大小官员既不懂生产技术,又不懂经营管理,无法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

2洋务运动的性质。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希望通过学习西方,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之路的一次尝试或努力。既有其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它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军事企业和民营企业,兴办了近代的学堂,引进了西方的生产技术,传播了西方的科学文化,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这一切,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洋务运动的教训。洋务运动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企图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器物技能以求强求富,是一条走不通的路。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不定项选择题

1 C。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竟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清政府却宣称局外中立。

2 ABCD。在辛亥革命的酝酿阶段,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中,规模较大具有代表性的有拒俄运动、拒法运动、抵制美货运动、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等。

3 ABCD。清末新政的内容包括题中所列各项。

4 ABC。D是陈天华的代表作而不是邹容的代表作。

5 ABCD。1904年,各地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有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等。

6 B。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反清革命组织兴中会。

7 ABCD。1905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其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8 ABD。三民主义的局限性是无明确的反帝纲领、忽略人民群众的作用、平均地权设想有空想色彩。民权思想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故C不正确。

9 BCD。1905年至1907年间,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问题有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

10 ABCD。从1911年5月开始的保路风潮,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广东、四川。

11 D。辛亥革命爆发前夕,湖北新军中决定联合行动举行武昌起义的两个革命团体是共进会和文学社。

12 ABCD。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制定的法令政策措施有扫除种种封建弊端,保护人权;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禁止种植和吸食鸦片;改革文化教育制度。

13 B。南京临时政府的《告友邦书》,企图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外债。

14 AB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等自由;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15 ABC。1913年到1917年期间,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革命斗争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第一次护法运动。黄花岗起义发生在1911年4月27日。

16 ABCD。辛亥革命在比较完全意义上开始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7 C。“一人称帝天下骚然,志士仁人汗喘相告,而吾同志愈益奋励,冒死以进。滇黔独立,文意豁然。”与护国运动有关。

18 AD。护国运动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维护了共和政体,宣传了民主共和的观念。

19 ABD。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进步运动,两者的共同点有:都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都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都未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不同的是:戊戌变法主张君主立宪,依靠皇帝变法,而辛亥革命主张暴力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0 D。辛亥革命与戊戌变法的根本区别在于,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政体,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二、名词解释

1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同盟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为宗旨。随后,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把这个宗旨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后称三民主义。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它的成立及其纲领的确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和黄兴等经过半年的准备后,发动了震动全国的广州起义。经一夜激烈的巷战,终因孤军力薄,革命党人大部分牺牲。事后,收殓殉难烈士遗骸72具,合葬于城郊黄花岗,故是役史称“黄花岗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产生了广泛影响,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

3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与四国银行团订立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借“国有”名义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同时借此“劫夺”商股。这激起了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的保路风潮,其中以四川为最烈。清政府在铁路利权问题上采取的政策,进一步激起了民众的愤慨和反抗,加速了革命的爆发。这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4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在武昌起义。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经一夜激战,占领武昌,取得胜利。三天之内光复武汉三镇,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腐朽的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5以宋教仁被害和袁世凯出卖国家主权进行善后借款为导火线,孙中山毅然发动武装讨袁的“二次革命”。1913年7月,革命党人先后在江西和江苏南京起事,宣布两省独立;接着上海和皖、粤、闽、湘、川等省市也相继宣告独立。由于北洋军阀在军事上占据优势,而革命党方面缺乏兵力和财力,内部意见又不一致,结果只坚持了两个月就失败了。

6为了反对袁世凯称帝,1915年12月25日,蔡锷等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出师讨伐袁世凯,击败北洋军阀。随即许多省份相继独立,形成了席卷半个中国的护国运动。次年3月,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反对声中被迫取消帝制,不久忧惧而死。

三、简答题

11906年4月,中国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第3号号外,列举同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的根本分歧12个问题,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之间的思想论战全面展开。革命派在论战中论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

(1)改良派认为满洲政府是“四万万人之政府”,已经没有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了,所以没有推翻的必要。革命派指出,清政府已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2)改良派认为革命会导致内乱,“血流成河”。革命派强调,进行革命,固然会有牺牲,但只有革命,才能摆脱清政府所带给人民的痛苦,革命是“救世救人”疗治社会的良药。

(3)改良派认为革命只会破坏,不会建设。革命派针锋相对地反驳道: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革命本身正是为了建设,所以革命虽有牺牲,但必将带来历史的进步。

2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取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与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各自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一场大论战,这场论战以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胜利而告结束。

(1)这场论战的主要问题。

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

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

(2)这场论战的重大意义。

第一,通过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第二,捍卫了民主革命的纲领和原则,夺取了当时思想战线上的领导权,为辛亥革命作了重要的思想舆论准备。

31917年孙中山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发动了护法运动,但最终失败了。

(1)护法运动失败的原因。

第一,护法运动只是以维护临时约法和恢复国会为号召,缺乏鲜明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内容,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要求。

第二,孙中山既没有足够的实力,也不掌握军队,遂不得不依靠与皖系军阀有矛盾的西南军阀。

第三,没有依靠和发动群众参加。

(2)护法运动失败的教训。

护法运动的失败不仅是孙中山个人的失败,也标志着中国整个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它表明,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陷入绝境,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再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前进了。

四、论述题

1辛亥革命前,统治中国的是腐朽的清王朝,是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了中华民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尽管这种政体后来名存实亡,但这毕竟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其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它使中国的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3)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开始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2辛亥革命发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时期,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辛亥革命取得的成功毕竟有限,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孙中山企盼的“共和”受到挫折,人民的悲惨境遇依然如故。

(1)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

辛亥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主观原因是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的弱点和错误。

第一,他们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支持;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并没有认识到必须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致使一些汉族旧官僚、旧军官也混入革命的营垒,最后甚至还把政权拱手让给了袁世凯。

第二,他们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群众。正因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没有被动员起来,这个革命的根基就显得相当单薄。

第三,他们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同盟会内部的组织比较松懈,派系纷杂,缺乏一个统一和稳定的领导核心。

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的弱点和错误,根源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

(2)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能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在指导思想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让位于马克思主义,在领导权上,资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五、材料分析题

1列宁的论断说明,革命总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的。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第一,辛亥革命发生的客观原因条件。20世纪初,《辛丑条约》签订之后,帝国主义列强加剧争夺中国,致使中华民族危机加深、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广大民众再也无法照旧生活下去。

第二,辛亥革命发生的主观条件。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力量也得到扩大,统治阶级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

第三,革命形势已经成熟。在中外反动派的严重压迫之下,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布全国,极大地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起而推翻清政府,走向共和,正是代表广大民众的意愿,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辛亥革命的发生成为历史必然的选择。

2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并进一步作了阐发。

第一,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其一,民族主义内容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其二,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其三,民权主义就是“平均地权”,即实行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社会革命。

第二,三民主义的革命作用。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适应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要求民族独立、政治民主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共同要求。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第三,三民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三民主义不是一个彻底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其一,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仍然承认帝国主义特权和不平等条约,幻想帝国主义列强会支持中国革命。

其二,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其三,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上述局限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5.近代的科学和文化练习题及答案 篇五

近代的科学和文化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创立解析几何学,用代数方程程描述几何图形的法国学者是_________,近代的科学和文化(一)习题。

A笛卡尔 B莱布尼茨 C 牛顿 D道尔顿

2.下列哪一位科学家证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可以产生电流_________。

A牛顿 B法拉第 C 道尔顿 D门捷列夫

3.深入探索化学元素之间的.关系,制定了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是_________。

A 道尔顿 B门捷列夫 C阿佛伽德罗 D巴斯德

4.20世纪初,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学相对论的科学家是_________。

A居里 B伦琴 C 爱因斯坦 D 巴斯德

5.下列科学家中,不是英国人的是________。

A牛顿B 巴士德 C 法拉第 D 达尔文

二.填空

1. 1859年________国的科学家________的著作《物种的起源》问世,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学说,历史试题《近代的科学和文化(一)习题》。

2. 17世纪法国________________创立了________,用代数方程描述几何图形。

3.19世纪中期________________国化学家________制定了化学元素周期表。

三、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请回答:

1、这是那一位科学家的名言?

2、他在科学上有哪些贡献?

参考答案:

一、1A 2B 3B 4C 5B

二、1、英,达尔文 2、笛卡尔,解析几何学 3、俄国,门捷列夫

6.中国近代音乐史练习 篇六

()1.根据律奴法典的记载,神创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种姓之间等级分明,低等级的男子不能娶高于他们等级的女子;首陀罗不能享有财产权;等级越高授予的墓冢越大。上述现象出现在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罗马

()2.下列关于楔形文字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

B.由古代印度人创造

C.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

D.由古代埃及人最早创造和使用

()3.公元七世纪中期,日本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实施一系列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这次改革史称

A.洋务运动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戊戌变法

()4.中国政府一贯以来都推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任何合法的宗教信仰在中国都受到保护。以下宗教中起源于古代印度,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的是

A.道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佛教

()5.这个国家曾被称为“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文艺复兴从这里起源。它是

A.意大利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6.某历史网站上谈及文艺复兴产生的原因中,你认为其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B.天主教会的封建统治和神学禁锢

C.意大利大批的文化巨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D.文化巨人们反对封建神学的勇气胆识

()7.以下符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内涵的语句是

A.国家和君权是上帝的创造物

B.上帝的伟大是人不能企及的C.上帝随意创造和毁灭一切

D.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

()8.15世纪最先探寻新航路的国家是

①英国

②法国

③西班牙

④葡萄牙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2014年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522年前从西班牙启程,探寻世界

新航路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10.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权利法案》的目的是

A.为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B.为限制王权

C.为巩固资产阶级的专政

D.为镇压人民的反抗

()1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欧洲岛国永远地结束了。这个岛国是

A.芬兰

B.日本

C.英国

D.德国

()12.1783年12月,华盛顿在辞职讲话中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华盛顿完成的使命是

A.废除黑人奴隶制

B.推翻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

C.颁布《权利法案》

D.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3.在美国的某小镇有一块独立战争纪念碑,碑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那么,就让战争从这儿开始吧!”这个小镇是

A.波士顿

B.来克星顿

C.萨拉托加

D.约克镇

()14.2008年11月5日,奥巴马击败共和党候选人约翰·麦凯恩,正式当选为美国第四十四任总统。美国总统竞选制度开始于

A.《独立宣言》的发表

B.《权利法案》的颁布

C.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

D.北美大陆会议决定

()15.下列关于《权利法案》和《人权宣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B.都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的要求

C.都维护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

D.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16.英首相丘吉尔曾说:世界上没有人比拿破仑更伟大!最能体现拿破仑“伟大”之处的是

A.建立帝国,实行独裁

B.颁布法典,加强法制

C.发动政变,执掌大权

D.发动战争,横扫欧洲

()17.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不会被人忘却,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他这样评价其法典的主要理由应是

A.法典是他亲自审定颁布的B.法典是一部最为完整的法律文献

C.法典彻底改变了社会面貌

D.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

()18.法国把7月14日定为“国庆日”是为了纪念

A.攻占巴士底监狱

B.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C.平息国内叛乱

D.打退外国军队的进攻

()19.下列带动机器运转的动力,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电力──水力──蒸汽

B.蒸汽──水力──电力

C.水力──电力──蒸汽

D.水力──蒸汽──电力

()20.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叙述是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乘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人们坐在家里进行网上冲浪

二、非选择题

21.观察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否则划“×”。(6分)

(1)示意图反映的是英国的一段历史进程。

()

(2)A点处,该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

(3)B点处,查理二世被推上断头台,共和国成立。

()

(4)C点处,宫廷政变推翻了复辟的专制统治

()

(5)D点处,该国通过了《人权宣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6)示意图可以反映出该国这次革命的曲折历程。

()22.读下图,回答问题:(5分)

(1)美国国旗中13道条纹代表最初北美13块殖民地,当时统治这13块殖民地的殖民国家是?(1分)

(2)自由女神像是美国的象征,她一手是高举火炬,一手紧握一本书。这本书是哪部文献?颁布于何时,表达了什么思想,它的发表有何意义?(4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

“他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

材料二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他把他的法典带到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

——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三

“法国大革命的战争起初是民族战争,而且也确实是这样的战争。这些战争都是革命。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的联盟。但是,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大国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列宁《论尤利乌斯的小册子》

请回答:

材料一、二论述中出现的“革命”是什么性质的革命?(1分)

根据材料二,恩格斯主要在哪个角度肯定了拿破仑?(1分)

根据材料三,列宁主要在哪个角度否定了拿破仑?(1分)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拿破仑的论述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24.观察下面工业革命时三种机器图片,回答问题(6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所示机器是什么?工业革命最早兴起于哪个国家?(2分)

(2)图二所示机器的发明者是谁,他是哪国人?(2分)

(3)图二所示机器与图三所示机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1分)

(4)根据这些机器发明者的国籍、身份及机器的应用等,分析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1分)

(5)以上科技成果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对此你有何启示?(1分)

1—5CABDA

6—10ADDBB

11—15CBBCD

16—20BDADB

二、21、√√X√X√

22、(1)英国

(2)《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自由、平等,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

23、(1)资产阶级性质

(2)颁布《法典》,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3)奴役欧洲其它大国、成为了帝国主义战争

(4)不矛盾,拿破仑发动的战争有双重性质,即有进步性又有侵略性

24、(1)珍妮纺纱机;英国

(2)瓦特;英国

(3)图二(蒸汽机)是图三(火车)的动力机器

(4)发明来源于工匠、技师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5)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知识练习题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了________沿岸,英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由工场主、商人、银行家和农场主等组成的新兴____________成长起来,有些贵族也从事一些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活动,被称为________。

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17世纪时,英国国王竭力推行____________,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利受到侵害,他们利用________同国王展开斗争。

知识点2 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

查理一世

召开议会________,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筹措军费,议员们猛烈抨击国王的独断专权,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利,掀开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序幕

挑起内战查理一世派兵抓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内战

失败经过反复斗争,____________率领议会军打败国王军队

被送上断头台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成立共和国

知识点3 《权利法案》的颁布

《权利法案》(1689年)

目的为了限制________的权利

颁布机构________

内容不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________,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________;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影响英国确立了____________的资产阶级统治

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____________,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____________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知识点1 “君权神授”下的英国

1.“15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逐渐移向大西洋沿岸……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材料中的“新大国”是指()

A.意大利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这次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的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文艺复兴运动猛烈抨击了专制统治

C.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D.殖民掠夺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知识点2 查理一世命丧断送台

3.“1649年1月30日早晨,在白厅宴会厅前搭起了断头台,他自己走到断头台前,结束了49岁的一生,英吉利共和国时代开始。”上文中这位被处死的国王是()

A.查理一世

B.查理二世

C.詹姆士一世

D.詹姆士二世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这次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查理一世召开议会

B.苏格兰人民起义

C.国王宣布讨伐议会

D.宣布成立共和国

知识点3 《权利法案》的颁布

5.张强在看《时代人物周刊》之《夕阳下的国王》时知道了君主制分两种:君主独裁制和君主立宪制。他想了解早期君主立宪制的情况,你认为他应该参考哪国的历史()

A.罗马

B.西班牙

C.意大利

D.英国

6.马克思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其中“新社会的政治制度”是指()

A.奴隶制度

B.封建制度

C.资本主义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7.“在新旧制度转变的过程中,在暴力冲突与和平过渡之间,英国人选择了后者,而且取得了成功。”这里所说的“和平过渡”指的是()

A.议会斗争

B.处死国王

C.王朝复辟

D.宫廷政变

8.认真观察下边这幅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与历史史实相符的是()

A.A点处,查理二世被推上断头台,共和国成立

B.B点处,宫廷政变封建王朝实现了短暂的复辟

C.C点处,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该示意图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与反复性

9.钱乘旦教授在《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指出:英国克服专制王权,实现权力向下转移,是其政治现代化的第一目标。英国完成这一目标是通过()

A.1688年宫廷政变

B.新航路的开辟

C.《权利法案》的颁布

D.封建王朝复辟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广播公司(BBC)曾委托民调公司对一千名十六岁以上的英国民众进行了电话访问,大约78%的人认为英国应该有王室,80%的被访者认为,英国在三十年内应是君主制。问及君主制是否应该在现任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过世后结束,68%的人表示不同意。

(1)英国目前这种君主立宪制的存在源于英国哪一场革命?

(2)现在的英国女王相对17世纪前期的英国国王,有哪些权利受到了限制?(至少说出两项)

(3)如果你是被调查的英国民众当中的一位,请你说一说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11.结合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追根溯源】

(1)17世纪时,____________王朝的国王宣传“君权神授”,认为国王的权利是神授予的,不可违抗。资产阶级和________的权利受到侵害,他们利用议会同国王展开斗争。

【见证历史】

图一

图二

(2)图一发生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此事件后,英国进入什么阶段?这一时期,谁掌握英国政权?

(3)图二反映了什么现象?此现象与哪一文件有关?之后,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12.“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下列对这一“变化”产生关键影响的法律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参考答案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知识管理

大西洋 资产阶级 新贵族 封建专制 议会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克伦威尔 国王 议会 征税 常备军 君主立宪制 封建君主专制 资本主义

基础过关

1.B 2.C 3.A 4.A 5.D 6.C

能力提升

7.D 8.D 9.C 10.(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议会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3)答案不统一。示例:①我认为不应该废除;因为现在英国国王的存在,已经不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构成威胁,而成为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的象征。对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有着重要的作用;英国王室始终象征最高权力,它的存在可以避免党派纷争。②应该废除,因为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状态,没有实权,不能办实事,就像空壳,没有实际意义。(不管哪种观点,只要理由充分即可)11.(1)斯图亚特 新贵族(2)英国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共和国时代;克伦威尔。(3)反映了英国君主立宪下,国王“统而不治”的特点;《权利法案》;君主立宪政体。

7.中国近代音乐史练习 篇七

钱君匋的祖籍在浙江海宁一个名叫“路仲”的江南古镇,祖父辈开始举家迁至浙江桐乡屠甸镇定居,与他日后的恩师丰子恺(桐乡石门镇)是近邻。1907年2月12日(农历除夕),钱君匋出生在桐乡屠甸,童年时代的他就在家乡小镇的学校就读,也没有太多的机会接触艺术,而真正开始走上艺术道路,要从1923年进入上海私立艺术师范学校算起,在这所学校,钱君匋开始全面接触西洋音乐和中国画等艺术,可以说,是上海艺术师范学校成就了作为艺术大师的钱君匋。钱君匋一生的艺术生涯中,涉足的艺术门类十分广泛,音乐是他最先涉足的领域,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他就投身于音乐的海洋,为当时几近荒芜的中国音乐界摇旗呐喊,他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道创立了“春蜂乐会”①,创作并发表了许多抒情歌曲。虽然在我们后辈看来,这些歌曲只能是我国音乐长河中的几朵浪花,但也算是中国近代新音乐的萌芽吧!从当时起直至1960年代,钱君匋还在各种报章、杂志或通过出版著作发表了一系列的音乐评论,在当时的音乐界和社会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他开拓了我国音乐出版业的荒园,那一大批渗透了钱君匋心血的音乐出版物,在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道路上,其历史价值不可估量,因此,他也理所当然地应该是新中国音乐出版事业的奠基人。

一、钱君匋的音乐创作

钱君匋在音乐上的第一成就,要数他的抒情歌曲创作和儿歌的创作。1923年春,通过家乡小学老师钱作民的介绍、丰子恺(上海艺术师范的创办人之一,当时也在该校任教)的认可,钱君匋进入了当时的上海艺术师范学校学习,师从刘质平学音乐、师从丰子恺学绘画、师从吴梦非学图案,这些当时国内有名的老师都是艺术大师李叔同的高足,钱君匋投师得当,为他日后成材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所学校是近代中国较早的一所准专业艺术学校,注重西方艺术知识和技法的教学传授,音乐方面系统地开设了普通乐理、和声学、作曲法、声乐、钢琴、指挥法、音乐教学法等课程,通过在该校的学习,钱君匋掌握了较全面的音乐知识和作曲技法。1925年7月他从上海艺术师范毕业,经历了短暂的失业后,先是于1926年秋去浙江台州的省立六中任音乐教师,之后去杭州的浙江艺术专门学校任教。在那里,他和陈啸空、邱望湘、沈秉廉四人组织起了“春蜂乐会”,从事抒情歌曲的创作活动,并且在上海出版的《新女性》月刊上每期发表一首,从第一首歌曲《你是离我而去了》(钱君匋词、陈啸空曲,发表于1927年1月)开始,坚持了三年。比较重要的歌曲有《你的爱情》(钱君匋词曲)、《再也不分离》(沈醉了词、钱君匋曲)、《深巷中》(钱君匋词、陈啸空曲)、《摘花》(钱君匋词曲)、《遣嫁前一夕》(沈醉了词、钱君匋曲)等等……这些歌曲后来由钱君匋编辑成《摘花》、《金梦》和《夜曲》②三个歌集出版。1985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钱君匋编写的歌曲集《深巷中》,里面收入了他和“春蜂乐会”的同道们创作的七首歌曲:《深巷中》、《夜曲》、《摘花》、《你是离我而去了》、《你的爱情》、《怀远》、《无奈》。1992年,这些早年创作的歌曲又组编成《恋歌三十七曲》,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是年十月,在上海举办“钱君匋从艺七十周年研讨会”期间,推出了以上述歌曲为主的钱君匋音乐作品专题欣赏会。

《摘花》③一首是由钱君匋一人完成,1926年4月创作,刊于1927年2月的《新女性》杂志,从这首代表性的歌曲也可以看出钱君匋歌曲创作的特点:

歌词表达了恋爱中青年男女对美好爱情的所思所想,挑战了当时社会的浓厚的封建意识,呼唤人们追求美好的爱情。它代表了当时文艺界的新思想、新潮流,因此深得思想获得解放的青年男女的喜爱。从形式上看,与“五四”后兴起的新诗一脉相承,虽然诗作内容在表达作者的主观思想,但并非赤裸裸的说教,带有唯美主义之风,极富浪漫主义色彩。钱君匋的诗作“拿旧式的话来批评,他的诗是很有神韵的;拿文学史的话来说,有一点近似王维,还有一点近似韩偓,但却更多近似柳永、苏东坡等北宋词人。”④从乐曲创作方面来看,他的创作既不同于当时流行的学堂乐歌(主要是明朗的大调性旋律和进行曲风格);也有别于日后黎锦晖等人创作的成人爱情歌曲般的妩媚、奢糜。乐曲为八三拍子的圆舞曲风格,节奏平稳;音域跨度才一个八度,旋律进行以级进和四度小跳为主,音乐情绪略显激动;歌曲风格清新、格调高雅,注重旋律的歌唱性刻画,旋律线条简洁、流畅;乐句与歌词句式的结合十分顺畅。特别是所出版的37首抒情歌曲都无一例外地作有钢琴伴奏(上例伴奏谱已略去),伴奏的写作中重视和声进行对歌曲旋律发展的烘托,虽然多为带主旋律的伴奏,写作略显简单,但着实开了良好的歌曲写作、出版的先例。这些歌曲中,由钱君匋作诗(歌词)的有20首,5首歌曲由钱君匋谱曲或词、曲独立写成。这些歌曲我们现在已很少见到,但算它是我国近代新音乐萌芽之作的一部分,不算为过吧!

在钱君匋的音乐创作中,儿童歌曲占有很大的比例,作为中国音乐教育界早期有影响的教师之一,他深感创作一批适合儿童生理、心理特点的儿歌的重要性,这方面主要的作品有:《魔笛》、《麻雀在电线上》、《春之夜》、《牛的不平》、《欢迎与盼望》、《白鹅诗人》、《自家感伤》、《思亲》、《我愿》、《好朋友》、《夜姑娘》《短篱边的蔷薇》等幼儿歌曲;以及上世纪30年代创作的儿童歌舞剧:《三只熊》、《广寒宫》、《蝴蝶鞋》、《名利网》等等,于1929年推出了中国第一本完整的《小学校音乐集》。这些儿歌及歌舞音乐歌词真切自然、旋律清新流畅,在当时的学校和社会上颇有影响,它们丰富了我国的儿童音乐园地,开辟了我国儿歌创作的新局面。据钱君匋回忆,那时他还创作了十多首器乐音乐作品,但没有得到演奏和推广,现在估计已不再能够见到。

二、 独到而又犀利的音乐评论

基于自己对音乐本质的深入观察和深刻认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钱君匋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当时社会音乐生活的文章或言论。出于对新艺术运动发展的关心,1926年8月他在《民国日报》上发表了《艺术的社会化与社会的艺术化》一文指出:“无论是民众的艺术,贵族化的艺术,无产阶级的艺术,没有一种不是受社会制度的影响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故我以为凡是艺术,莫不以时代为对象,以社会为背景。”⑤这段话涉及了两层重要的意思,其一:钱君匋深刻认识到音乐艺术必定是社会制度和历史时代的产物,无论是西方音乐自巴洛克时期发展到浪漫主义音乐,再到现代音乐,还是中国音乐从古至今的发展,音乐艺术的生产必定要受到社会和时代的制约,一定的时代造就了属于那个时代的音乐(当然音乐也会反作用于一定的时代),钱君匋正是这样来认识音乐的!也只有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音乐艺术,才能看清音乐艺术的本质。其二:他事实上是在呼吁艺术家要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把艺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负担起影响社会民众的责任来,音乐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中要责无旁贷地负起社会责任。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艺术音乐的创作还处在起步阶段,一批留学海外学成回国的音乐人士借鉴西洋古典音乐的创作技法,主要体现的是“唯美”的音乐创作倾向,面对当时处于水深火热的中国社会,只能是发出几声感伤的哀叹;当时(评论发表的1926年)在沦陷区的上海,虽然以黎锦晖为代表的成人爱情歌曲⑥还未大规模登上舞台,但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外来音乐文化的影响已开始显现,如美国的爵士音乐,百老汇、好莱坞歌舞等,市面影响甚广,在上海这个中国最早的国际化的大都市,已经出现了近代流行歌曲的身影,然而这些以声色享乐为目的的音乐形式,虽然满足了人们听觉享受的心愿,却销蚀了人们内心的斗志,与当时迫切需要振奋民族精神、反抗外来侵略的时代潮流格格不入。当然,笔者无意于一概否定当时的人们对音乐的娱乐方面的需求,只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水深火热的中国社会,这样的音乐形式脱离了时代的潮流。在这样的时代,音乐家自当以音乐来唤起人民的觉醒,这就是钱君匋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拳拳爱国之心!

由于钱君匋长期从事音乐教育的原因,对当时的学校音乐教育也颇为关注,1927年他在《一般》杂志上发表了长篇评论《评幼稚园小学校音乐集》⑦,细数当时的儿歌创作所存在的弊端:(一)歌意与曲趣相违背;(二)歌词句读和乐曲段落不相符合;(三)不适合儿童的生理及思想程度;(四)乐曲不高尚及不是歌;(五)装订印刷不美及错误太多。除去印刷和文字错误是出版过程的不严谨所造成外,其余的问题都是缺乏儿童歌曲编创能力所致。这些问题也是当时儿童歌曲编创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华夏大地,社会提倡音乐教育,学校也积极响应开设乐歌课,但懂得作曲技法的音乐专业人士实在是少之又少,之所以我用“儿歌编创”而非“儿歌创作”也即此意。当时的儿童歌曲基本是采用一些外国的曲调配上中国的歌词或作者自填歌词,由于不懂得乐曲旋律的乐意或情绪,往往产生词、曲不般配的现象,明朗的曲调填上凄凉的歌词,而忆念情调的旋律却配上了欢快的词意等等不一而足;同样由于不理解歌曲旋律的句式、段落特点,随意地填上那些说教般的歌词,造成旋律句式跟歌词的句法不一致,不是无法表达歌词的内容,就是破坏音乐乐句的完整性;又由于不了解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音乐教材中出现许多的歌曲不适合儿童演唱,甚至出现有害儿童健康成长的低俗的歌曲作品,例如歌曲的音域明显地超过儿童嗓音的表现范围、儿歌中频繁出现大跳音程、儿歌的歌词过多地选用不易理解的文言文、选用的外国曲调本身格调低下等等,钱君匋都一一指出,并以极大的热情从儿歌的创作技巧与创作规律的角度,告诫人们要用好的歌曲来作学校的教材,要用优秀的儿童音乐作品来陶冶孩子们的心灵。1934年,在当时的《音乐教育》杂志上,钱君匋又发表了《小学音乐教材的今昔》一文,十分关注“儿童们的音乐教育”。

此一时期钱君匋的论乐文章主要刊于《音乐教育》、《妇女杂志》上面,如短文《色彩与音乐》⑧,表达了他在社会民众当中普及音乐的愿望,“音乐有高雅低俗之分”,鼓励人们欣赏高雅的、有高度艺术风格的音乐。还通过译介国外的音乐资料,来促进国内社会音乐生活的健康发展,如《南欧各国的音乐》、《英国的音乐》、《北欧各国的音乐》等等。

三、 新中国音乐出版事业的奠基人

“春蜂乐会”在《新女性》月刊发表的那些体现五四时期进步青年心声的抒情歌曲,深得青年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喜爱,也使得《新女性》杂志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歌曲连续地发表了三年,钱君匋也和杂志的主编成了要好的朋友,后来《新女性》杂志社扩大为开明书店,因人手不够,考虑到钱君匋既懂音乐又懂美术,书店经理就邀请他去开明书店工作,分管音乐、美术编辑兼封面设计,那时是1927年的秋季。在担任开明书店编辑期间,钱君匋组织出版了一大批音乐类图书。所出版的第一本音乐书籍是丰子恺的《音乐入门》,该书的发行量相当大,至1949年共再版了28次,社会影响相当广泛,当时成长起来的许多音乐家都是从此书开始步入音乐之门的,许多学校也把该书选作教本。其后,钱君匋以普及音乐教育为出发点,出版的主要音乐书籍有:《音乐知识十八讲》、《中文名歌五十曲》、《开明音乐教本》(均为丰子恺编写);黄涵秋编写的《口琴吹奏法》;还有钱君匋自己编写的《中国名歌选》、《进行曲选》、《小学校音乐集》、《口琴曲集》以及《摘花》、《金梦》二本歌集。如果说上述出版的音乐书籍主要是普及性读物的话,此后他还组织出版了部分专业性较强的音乐理论书籍:有吴梦非的《和声学大纲》、朱稣典的《作曲法初步》以及成绍宗编译的《音乐史》等等,到1934年离开开明书店,由钱君匋担任编辑出版的音乐书籍有五六十种之多。“开明出版这么多音乐书籍,在当时是个破天荒的举动,开了一些风气。”⑨

离开开明书店后,由于时局动荡,钱君匋和许多知识分子一样经历了一段流亡生活,于1938年6月从香港返回上海。此时他又想到了他的老本行——出版业,他和六个朋友一起,每人出资一百元,于1938年7月1日正式挂牌“万叶书店”,只有六百元资本,书店的起步非常艰难,钱君匋回忆道:万叶书店“其规模是小到不能再小了,经过协议,由我担任经理兼总编辑,陈恭则、李楚材、顾晓初任编辑及推广,陈学綦任会计,季雪云任总务。”⑩由于钱君匋原来在开明书店从事编辑时留下的交情,万叶书店初期的运作时常向别人赊账,等到书本销售以后再给付材料款。万叶书店出版的第一本书籍是《小学生活页歌曲选》,内容是李叔同、邱望湘等人编写的学堂乐歌,此书填补了当时小学音乐教材的市场空缺,多次再版,自然获利颇丰,也解决了刚开张的万叶书店资金上的困难。接着又陆续出版了《小学音乐教学法》、《儿童节奏乐队》、《儿童画册》、《国语副课本》、《算术副课本》等,这些出版的课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忘渗透一定的爱国思想,实现了钱君匋通过出版事业报效祖国的心愿。抗战胜利后,随着万叶书店业务量不断扩大、社会声誉不断提高,书店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音乐书籍,有缪天瑞编译的《乐理初步》、《音乐的构成》、《曲调作法》、《和声学》、《对位法》、《曲式学》;郑晓沧编译的《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孟文涛的《管弦乐配器法》;马思聪的小提琴曲《故乡》、《龙灯》;贺绿汀的《晚会》;丁善德的《钢琴曲集》等等。1947年左右,由于出版业竞争的不断加剧,而且由于钱君匋本人在音乐专业方面较之别人的优势,他毅然决定停止原有的儿童类、美术类书籍的出版(转让给别的出版社),专门从事音乐书籍的出版,至此,万叶书店发展成了我国第一家较大规模的、专业的音乐出版社,钱君匋的音乐出版事业也达到了顶峰。成为专业的音乐出版社后的万叶书店,致力于用国际出版业的标准和规范来执行图书的出版、印刷,在我国始创了图章制的五线谱印刷方法,为我国的音乐出版业作出了很大贡献。综观万叶书店十多年的发展(1938—1952),它所出版的大量高标准的音乐书籍,适应了中国广大的业余音乐爱好者和专业音乐工作者的需要,保存了大量的中国近代音乐家们的创作与研究成果,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音乐事业的发展。

1952年,因形势的发展,万叶书店与上海音乐出版社、教育书店合并,成立“新音乐出版社”,钱君匋担任总编辑及董事;1954年,新音乐出版社与中国音乐家协会公私合营,改名音乐出版社迁址北京,就是现在的人民音乐出版社的前身,钱君匋担任副总编辑;1956年上海方面筹办上海音乐出版社,经过文化部的同意,钱君匋调回上海,任上海音乐出版社副总编辑,主持出版社工作,为创办又一个音乐出版社效劳。从开明书店到繁荣的万叶书店,到公私合营的音乐出版社,再到筹办上海音乐出版社,钱君匋当之无愧地成了中国音乐出版业的元老,成为了人们心目中新中国音乐出版事业的奠基人!

结语

1958年,上海音乐出版社被上海文艺出版社合并,钱君匋的职务被全免了,他成了一个无所事事的人。1959年,上海音乐学院出了一套油印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将李叔同、丰子恺等人全盘否定,将钱君匋等人创办的“春蜂乐会”及所创作的抒情歌曲视为低级庸俗的东西,将钱君匋冠之以“资产阶级音乐家”。据说有人还将此书交给钱君匋阅读并征求意见,钱君匋内心非常地失望,自己歌颂美好爱情的歌曲作品成了“消极的因素”,在出版社为国家谋事却成了“资产阶级音乐家”,他百思不得其解。“现在是共产党当权,我这个所谓资产阶级音乐家还能干下去吗?”从此钱君匋告别了音乐,投入到了“政治上比较保险”的书法、篆刻等东方艺术中,当时他的许多朋友都为他终止音乐活动表示遗憾和无奈。钱君匋在艺术大门的入口处,音乐是他最先涉足的领域,在接近三四十年的音乐生涯中,他在新音乐的创作、音乐艺术的评论和近代中国的出版事业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的近代音乐的历史上,应当为他写上一笔!借用钱老的挚友柯文辉的一段话来表达本文的旨意吧:“他在音乐舞台上‘唱戏的时候不多,当‘琴师鼓佬的时候却很多,现代音乐史上会有他的地位,不会为时光所漂洗成中国画式的留白!”

①钱君匋于1927年在杭州艺术专门学校时组织的音乐创作团体,成员有陈啸空、邱望湘、沈秉廉和他本人。

②这三本歌集收录了“春蜂乐会”所发表的歌曲,其中《摘花》、《金梦》由开明书店出版,《夜曲》毁于日军轰炸,当时未出版。

⑥黎锦晖的第一首成人爱情歌曲《毛毛雨》诞生于1927年,学界往往指代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端。

③钱君匋《恋歌三十七曲》[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4

④⑩钟桂松《钱君匋——钟声送尽流光》[M]大象出版社2006:42、57

⑤ 司马陋夫、晓云《钱君匋的艺术世界》[M]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259、272、271

⑦⑧钱君匋《钱君匋论艺》[M]杭州西泠印社1990:323、320

⑨陈子善《钱君匋散文》[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

刘建东浙江嘉兴学院艺术系讲师

上一篇: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下一篇:怎样成为一个好的财务会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