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思想简介(通用7篇)
1.学记思想简介 篇一
3、试述《学记》的教育思想。
(1)论教育的功能:提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揭示了教育的个体功能。(2)论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学记》以追究古代理想社会制度的方式提出要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在学校管理方面,《学记》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3)论教育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
2.学记思想简介 篇二
一、教学目的与教学作用
《学记》首先论述了教学的目的问题:“发虑宪, 求善良, 足以謏闻, 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 足以动众, 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 其必由学乎!”在这里, 《学记》提出了三个层次的问题:“謏闻”、“动众”、“化民成俗”。“謏之言小也”, “謏闻”指的是小名声。“謏闻”、“动众”、“化民成俗”这三者的层次有高低之分:思虑合乎法度、招求贤良之士就可以获得小名声, 却不足以感动民众;亲近贤良之士、体恤疏远之人可以感动民众, 却不足以化育民众;只有学习才能够化育民众从而形成良好的风俗。“化民成俗”相对“謏闻”和“动众”来说层次更高, 只有学习才能够实现这么高的目标, 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正是“化民成俗”, 又称“化民易俗”:“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 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对于“化民成俗”和“化民易俗”的区别, 元人陈澔说:“前言成俗, 成其美俗也。此言易俗, 变其污俗也。”这就是说, “化民成俗”是指教化民众成就美好的风俗, “化民易俗”是说教化民众以改变不好的风俗, 两者实际上说的是同一回事。
从大方面来说,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化民成俗”或“化民易俗”。除此之外, 《学记》还论述了教学的具体的目的:“学者有四失, 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 或失则多, 或失则寡, 或失则易, 或失则止。此四者, 心之莫同也。知其心, 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 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在这里, 《学记》提出教学的目的是“长善救失”。《学记》认为学生学习可能会犯四种过失:贪多、学习面窄、轻易对待学业、满足现状而停止学习。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过失然后加以补救, 教学的目的就是助长学生的优点而匡救学生的缺点。《学记》认为教学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学生继承老师的志向:“善歌者, 使人继其声。善教者, 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 微而臧, 罕譬而喻, 可谓继志矣。”对于这句话, 孔颖达说:“此一节论教者若善, 则能使学者继其志于其师也。言学者继师之志, 记者以善歌而比喻之, 故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这就是说善于教学的人能使人继承其志向, 乐于学习, 这就像善于歌唱的人一样, 能使人乐于仿效, 接续其歌声。要做到善于教学, 就要求教师语言简约通达、精微而完美、比喻少而意思明白。
关于教学的作用问题, 《学记》认为:“玉不琢, 不成器。人不学, 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学记》认为人如果不学习, 就不能懂得大道, 这就像玉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器物一样。这就是说学习是明白大道的必要条件。由于学习很重要, 因此古代君王建立国家治理人民是以教学为首要任务。《学记》还用食佳肴来比喻学习得重要性:“虽有佳肴, 弗食, 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 弗学, 不知其善也。”这就是说虽然有好的饭菜, 但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最好的道理, 但不学就不明白它的好处。
由于教学是明白大道的必要条件, 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的地位自然就非同凡响了:“能为师, 然后能为长;能为长, 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 所以学为君也, 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这就是说, 能够做老师才能做长官, 能做长官才能做君主。所以老师就是用来学做君主的, 因此选择老师一定要慎重。老师很重要, 所以要尊敬老师。尊敬老师是很难做到的:“凡学之道, 严师为难。师严, 然后道尊。道尊, 然后民知敬学。”这就是说尊敬老师是很难做到的, 老师受到尊敬然后知识才能受到尊重, 知识受到尊重, 然后人们才知道严肃地对待学习。更进一步, 《学记》认为在古代教师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 则弗臣也;当其为师, 则弗臣也。大学之礼, 虽诏于天子, 无北面, 所以尊师也。”这就是说君主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来对待臣下的情况只有两种:一是当臣子在祭祀中充当被祭祀的神时, 二是当臣子做老师时。大学的礼仪规定, 天子前来视学, 老师即使对天子讲授, 也不面向北方, 这是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尊敬。在古代, 祭祀是国家的头等大事, 因而《左传·成公十三年》说:“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教师与祭祀中的尸主相提并论, 可见教师的地位。
二、教学制度和教学原则
关于教学的制度, 《学记》说:“古之教者, 家有塾, 党有庠, 术有序, 国有学。比年入学, 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 三年视敬业乐群, 五年视博习亲师, 七年视论学取友, 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 强立而不反, 谓之大成。”这就是说, 古代的教学场所分为塾、庠、序、学四类。每年有学生入学, 隔一年对学生做一次考查。第一年考查学生点读经典的能力, 辨别学生的志向。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重视学业, 热爱群体。第五年考查学生是否学习广博, 亲近老师。第七年考查学生讨论学术的水平, 所选择的朋友。达到了目标, 叫做小成。第九年做到学识明进, 坚强自立而不违反老师的教诲, 就叫做大成。《学记》又说:“大学之教也时, 教必有正业。”“教必有正业”一句, 孔颖达疏曰:“正业, 谓先王正典, 非诸子百家, 是教必用正典教之也。”这就是说, 教师教学的内容一定要是儒家的经典。
《学记》还提出了许多教学方法, 至今仍有启发意义。
第一, “教学相长”。《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段话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来立论。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说, “不教之时, 谓己诸事皆通。若其教人, 则知己有不通, 而事有困弊, 困则甚于不足也”, “既知困弊, 然后能自强学, 其身不复懈怠也”。这就是说教师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了解到自己的知识的贫乏, 知道知识贫乏才能够奋发图强而不懈怠;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不学之时, 诸事荡然, 不知己身何长何短。若学, 则知己之所短, 有不足之处也”, “既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其身, 而求诸己之困, 故反学矣”。这就是说学生通过学习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 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够自我反省, 努力学习。这就是“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
第二, “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学记》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 强而弗抑则易, 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 可谓善喻矣。”在这里, 《学记》认为教师的责任就是让学生明白道理, 并提出教学中启发学生的三种方法:“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谓“道而弗牵”, 即“使人晓解之法, 但广开道, 示语学理而已。若人苟不晓知, 亦不逼急, 牵令速晓也”, 亦即引导学生学习但不强牵着学生走;所谓“强而弗抑”, 即“师微劝学者, 使神识坚强, 师当随才而与之, 使学者不甚推抑其义而教之”, 亦即鼓励学生学习而不抑制学生的进取精神;所谓“开而弗达”, 即“开发事端, 但为学者开发大义头角而已, 亦不事事使之通达也”, 亦即启发学生学习却不把话说透, 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样做的效果是“道而弗牵则和, 强而弗抑则易, 开而弗达则思”, “道而弗牵则和”, 即说“若人苟不晓而牵逼之, 则彼心必生忿恚, 师与弟子不复和亲。今若但示正道, 宽柔教之, 则彼心和而意乃觉悟也”, 亦即使师生关系融洽。“强而弗抑则易”, 即说“师但劝强其神识, 而不抑之令晓, 则受者和易, 和易亦易成也”, 亦即使学生容易接受;“开而弗达”, 亦即“但开发义理, 而不为通达, 使学者用意思念, 所得必深”, 亦即使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有所得。
反之, 不对学生进行启发教学, 便会产生不好的效果:“今之教者, 呻其占毕, 多其讯, 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 使人不由其诚, 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 其求之也佛。夫然, 故隐其学而疾其师, 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 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 其此之由乎?”这样的教学是不成功的, 《学记》称之为“记问之学”:“记问之学, 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 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 虽舍之可也。”
第三, “学不躐等”。《学记》认为学习应该循序渐进, 不应逾越等级。《学记》说:“学不学操缦, 不能安弦。不学博依, 不能安诗。不学杂服, 不能安礼。不与其艺, 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 藏焉修焉, 息焉游焉。”这说的是“正业积渐之势”, 不练习指法就不能演奏乐曲, 不广博地学习比兴的表现手法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诗, 不学习各种杂事的礼仪就不能学好礼仪。所以君子永远心中怀有学习之志, 即使休息时、游玩时也都不忘学习。《学记》还认为对于不同年龄的人所教学的内容也有深浅之分:“当其可之谓时,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所谓“当其可之谓时”即说“可, 谓年二十之时。言人年至二十, 德业已成, 言受教之端, 是时最可也”, 即说当学生可以进行教育的时候就要及时进行教育, 言下之意当学生还未达到教育的年龄就不要对其进行高深的教育, 教学要注意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谓教人之法, 当随其年才, 若年长而聪明者, 则教以大事, 而多与之;若年幼又顽皮者, 当教以小事, 而又与之少, 是不越其节分而教之, 所谓‘孙, 顺也’, 从其人而设教也”, 即说要按照学生的年龄、资质等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 不超越阶段而循序渐进地施行教育。否则“时过然后学, 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 则坏乱而不修”, 过了学习的年龄然后学习, 那就相当辛苦而难以有所成就, 杂乱地施教而不循序渐进, 那就会破坏教学秩序而不可收拾。
《学记》还用比喻来说明学习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良治之子, 必学为裘。良弓之子, 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 车在马前。”即说优秀的冶工的子弟必须先学会补缀皮袄;优秀工匠的子弟必须先学会编制儿畚箕;刚学驾车的小马, 必须先将它拴在马车后, 让小马随车而行, 逐渐适应, 日子长了, 再让它驾车, 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学记》总结说:“学不躐等也。”即学习不要逾越等级而应循序渐进。
《学记》总结教学原则:“大学始教, 皮弁、祭菜, 示敬道也。《肖雅》肄三, 官其始也。入学鼓箧, 孙其业也。夏、楚二物, 收其威也。未卜褅, 不视学, 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 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 不躐等也。此七者, 教之大伦也。”在这里, 《学记》提出教学七大原则: (一) 大学开学时, 要穿皮弁, 用菜祭祀先圣, 是为了表示尊师重道; (二) 学习《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诗, 勉励学生做官入仕; (三) 学生入学, 老师击鼓招集学生, 打开书箱, 为了让学生恭敬地对待学业; (四) 用夏、楚两种教鞭, 是为了达到整肃校风的效果; (五) 天子、诸侯没有通过占卜举行祭祀之前, 不考察学生的学业, 是为了使学生能优游心志, 从容向学; (六) 老师经常观察学生而不轻易开口解答学生的疑惑, 是为了让学生独立思考; (七) 让年幼的学生专心听讲而不胡乱发问, 因为学习不能逾越等级。
参考文献
[1]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1999.
[2]陈澔著.万久富整理.礼记集说[M].南京:凤凰出版集团, 2010.
[3]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 2008.
[4]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3.《学记》中的启发教学思想初探 篇三
一、《学记》中的启发教学的内涵
《学记》的作者明确提出了“喻”的概念,即“君子之教,喻也。”就是说,好的教师要通过启发诱导来教育学生,也就是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启发式教学”,这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原则。作者是这样阐述“喻”的内涵实质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就是说教者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不牵着他们走,可以使师生关系、教学关系亲密和谐;教师对学生学习要多鼓励,通过鼓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增强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积极探索,而“抑”则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启学生的思维、指点学习门径和内容端倪,而不是把现成知识和盘托出,这样就会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如果教师能为学生创设和谐的情境,使他们在愉悦中开启思维,主动认识和解决问题,这就是最好的教学。这些都是对启发教学所做的十分精辟的注脚。
启发教学在我国教育史上很早就有人重视。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宋代朱熹解释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学记》可以说发展了这种观点,它对启发教学作了更具体、更明确、更全面的阐述。比起孔子,《学记》的作者更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指明了教师应该如何启发学生,这就是要“道”,要“强”,要“开”;而不能硬性逼迫,不能压抑挫伤,不能包办代替。能在两千年前就有这样精辟的见解,实在是难能可贵!
二、启发教学的体现
一是体现在教学原则上。作者认为教育教学应“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即教学教程中,教师要经常留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急于对疑难问题的解说,为的是让学生自己独立地用心钻研。《学记》又说:“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意思是教师单凭死记硬背的一点用来应付学生发问,是难以胜任教学重任的,他必须能听取学生的发问,并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透彻的讲解。只有当学生不能提出问题或虽能发问但却说不出究竟的时候,教师才给学生作必要的讲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仍不理解,可以把问题暂时搁置起来,让他再去思考,不必要求他立即掌握。从以上看来,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对自己所传授的知识有透彻、深刻的理解,必须是“活水源头”,当然,教师即使掌握了系统的专业知识,也不能不看对象就滔滔不绝地讲述,而是必须“听语”。这就是要在讲述之前先听听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听听他们的提问,然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疑难所在,对症下药,启发诱导,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是体现在对教师的表述问题上。《学记》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意思是,优秀的歌唱家,能使人不由自主地照着他那美妙动听的歌声去歌唱;优秀的教师,善于使学生自觉地按照自己指示的方向去歌唱。教师的讲述,应该简要不繁而又清楚透彻,话语不多而又十分精辟,举例不多而恰当,能说理显明,使学生容易理解。这样,就可以说是善于激发学生自觉地按照自己指示的方向去学习了。《学记》将教师的表述问题看成是衡量其好坏的重要标尺。为了最有效地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教师的表述艺术要做到“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 约”、“微”、“罕”是要求教学表述简、精、少,是对语言量的要求;“达”、“臧”、“喻”是对表述质的要求,要求教学表述应当使人对知识理论掌握得清楚、透彻、精辟、扼要。
三是体现在问答法教学艺术上。《学记》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悦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则小鸣,叩之以大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待问则反之。此皆进学之道也。”在这里作者用类比手法,讨论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如何提问和教师的如何答问的问题。首先,知识本身内部的构成都有其规律,学习的人一定要遵循从易到难的顺序,不能急于求成;其次,教师对待学生的学习也要善于指导,教师必须时刻准确地掌握住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程度,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逐步提高,不要盲目地把学生不可理解的或其时其地还不必要掌握的知识生硬地交给学生。
三、《学记》启发教学的启示
《学记》尖锐地抨击了当时呆读死记的教学方法“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只知道向学生灌输知识,不管学生理解与否,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一味责备,急于求成,结果只能使学生厌恶学习,怨恨老师,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和好处。这在当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其实,这种现象时至今日依然在我们的课堂中普遍存在。据1999年5月28日《上海教育报》报道:对某高校385名在校本科学生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式陈旧,启发教学很少被采用;课堂教学沉闷,师生间缺少学术交流。72%的学生认为,从教师身上感受不到对知识的狂热和求知的执著。教师很少为学生提供与自己观点不同或相悖的参考资料或文章,学生不会想问题,也不会提问题。大学教学方式方法尚且如此,中小学更是可想而知。所以,《学记》中所提倡的启发教学思想,在当今课堂上还上有很强的生命力。那么,该如何实现这一教学思想呢?首先,教师应该爱护学生,有满腔的热情,《学记》在不少地方明确地要求学生要“亲师”、“尊师”,而不能“逆其师”;它同样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而不能“牵”、“抑”,不能“施之也悖”而“求之也佛”。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师生之间的和谐。其次,教师还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习情况,这是进行启发诱导的前提条件,所以,《学记》指出,教师应该“时观”、“知其心”。此外,教师还应该深知教学的甘苦,掌握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即“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能博喻”。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进行启发教学,才能真正达到叶老所说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4.学记思想简介 篇四
《学记》是我国教育史上最早的一篇教育专论,是古代教育理论的精华,也是世界教育思想的瑰宝。同时《学记》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制度体系、方式方法、基本规律及教师的职责与素质,它对于我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今天的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文章开头,就提出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是: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王者”要巩固自己的统治,既要使老百姓的风俗习惯符合其的利 益,又要取得老百姓的拥护,而“发虑宪,求善良”、“就贤体远”都难以实现这一目的,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其得到解决。并且指出,人如果不学习就不懂得“王 道”,这就如同一块玉石,不进行雕琢就不能成为精美的器具,只有经过教育才能使人明白道理。《学记》的结尾再次强调了“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 也,或委也”,即三王在祭祀河川时,都是先祭河,后祭海,因有的是源头,有的是流水聚集的末尾,这种祭祀也称为从根本上着力。从而把教育提高到了关系到国 家兴衰荣辱的根本地位。文中虽然没有直接谈到教书育人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强调了教育在“王者”统治国家中的重要性,也就是强调了教书 育人的重要性。由于学校教育的过程主要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活动,离开了教师,离开了学生,教育就无从谈起了。我们可以通过古 人的文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先哲们已经懂得了教育与政治、教育与经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懂得了教师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懂得了教书与育人的 内在一致性。
二、提出了教育的基本原则
《学记》也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原文提到: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兑命》曰: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这认识到教与学是联系紧密、相辅相成的,师生通过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共同成长。教师教的积极性,能督促学生发现自己的知识水平的不 足,从而更加刻苦改进自己的学习。学生学的自觉性,促使教师反省自己的不足,从而鞭策自己去进修学业、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与学结合,师与生交流,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果。相反,如果教与学脱离,师生交流阻隔,将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需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不能把“教学相长”狭隘地理解为仅仅是针对 传授知识而言的,按照古人的一贯思想,它的基本内涵应是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也要在传授知识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学习。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向自 己的教育对象学习。学生应一半靠教师教,一半靠自己的不断思考,既要向教师学习知识,也要接受教师美好品德的影响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同学生是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要贯彻这一原则,一是靠实践;二是靠主观能动性。《学记》中所提出的这一教学基本原则,不仅为后来一般的教学过程所接受,更为学生思想道 德品质形成的客观现实所证实。我们必须全面理解“教学相长”这一原则的完整,使之成为每一个教师从事教育职业的基本行为准则。
三、对大学之道和教之大伦的阐述
每年入学一次,隔一年考试一次。学习了一年,就考察他经文句读的能力辨别他的志向所趋。学习了三年,就考察他是否专心致志于学业,亲爱同学乐和群 众。学习了五年,就考察他是否广博地学习,亲敬师长。学习了七年,就考察他能否讨论学问上的深奥道理和选择朋友;这已可称为“小成”。学习了九年,就能闻 一知十,触类贯通,临事独立判断而不惑,不再违背师道;这可以称为“大成”。这样以后才能教化人民,移风易俗,附近的人心悦诚服,而远方的人也都来归附。这就是大学教育的道路。
大学开学的时候,天子就让负责的人穿戴皮制弁帽的朝服,让他用蘋藻一类菜蔬来祭祀先圣先师,向学生表示对于道术的尊重。学习并歌唱《诗·小雅》中的 《鹿鸣》、《四牡》。夏天还没有禘祭以前,天子就不到学校去视察考查,使学生能够优游宽缓地去用心学习。老师要时常静观默察,不必多说话,使学生在内心自 觉地受到启发。年幼的学生只能听讲,不要乱发问,那是因为学习不能不一级一级地上升。这七项,是教学的大道理。
大学的教育,依照时序进行,(如春秋教学礼乐,冬夏教学诗、书等)而且一定要教正规的课业;退下来休息时还一定要在家中继续钻研。这样,也就能巩固他的学业而且亲爱师长,喜欢他的朋友而且信守道义。因此即使离开了老师和同学,亦不会违背道义。
四、阐述了教育规律和学习规律
1.教育方法科学,重视晓喻启发、循循善诱
《学记》认为为人师者应“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也就是说老师应时常观察学生而不要动辄讲说,要让学生用心思考,主动钻研。教育的本质应该是晓喻 告知,引导而不牵强,勉励而不压制,启发而不径直表达,“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那么“善喻”的标准又是什么呢?“道而弗牵则 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引导而不牵强就会态度温和,勉励而不压制就会作风平易,启发而不径直表达就会引人思考。温和、平易而又引人思考,才可以称得上是善于晓谕。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知道进学的深浅难易,同时了解学生资质的优劣美 恶,才能针对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学生而进行广泛地晓喻,能够广泛地晓喻然后才能做老师。
2.治学态度端正,重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为了让学生能恭敬地对待学业,树立端正的为学态度,大学入学时举行击鼓开箧的仪式,同时通过两种体罚越礼犯规者的用具———槚木条、荆条起到威严整 肃的效果,防止学生怠惰,“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郑玄注:“鼓箧,击鼓警众,乃发箧出所治经业也。”“夏,槄也;楚,荆也。二者所 以扑挞犯礼者。”为学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能逾越等级,超越自身水平,“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从某种程度上也杜绝了浮躁不实的产生。领悟到由 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道理,端正了治学的态度,方可立志向学。3.高度重视教育者,开启尊师重道之先河
《学记》对为人师者的地位和作用予以高度的肯定和评价,将师德与君德并举,“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即能够做老师然后才能够做官 长,能够做官长然后才能做君主。《学记》以为老师的角色和作用极其重要,“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老师虽然不相当于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五服中的任何亲属,然而五服亲属如果没有老师。
可以总结为教育的四大原则,即“预、时、逊、摩”。所谓预,就是预防,即在问题发生之前,就要做好防范工作。作者从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人手,告诫教 育者要有较强的洞察力,这是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基础,要“禁于未发”,防患未然所谓时,就是抓住时机,及时教育,否则时过境迁,纵使付出更多的努力,也往 往是“勤苦而难成”。所谓“逊”就是循序渐进,不超越学生的思想基础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由浅入深,逐步递进,避免学生“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 易”。所谓摩,就是引导学生之间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郑玄注:“严,尊敬 也。尊师重道焉。”意思是说,学习最难做到的就是尊敬老师。老师受到尊崇,知识、义理才会受到尊重;而知识、义理受到尊重,人民才知道严肃对待学习。正因 为尊师重道意义深远,就连君子也对老师尊重有加,“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北面”即面向北,古礼中,臣拜君、卑幼拜尊长,皆面向 北行礼,因而居臣下、晚辈之位曰“北面”。根据大学之礼的规定,天子前来视学,老师即使对天子讲授,也不必面朝北陈说。《学记》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尊师重道 之先河,后世在教育子弟时往往会供一木牌,上面写着“天地君亲师”字,教导子弟此者依次为人生最须尊崇和服从者,足见尊师重道的深远影响。
《学记》全文只有1229 个字,是我国第一篇系统表述教育理论和教育观点的文献,也是对我国古代教育经验的总结,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凡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5.《学记》读后感 篇五
其实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大家或多或少都学过一些《学记》里的经典句子的,只是我们并不知道那些经典句子是出自于《学记》。就比如这些句子吧,想必我们大家都是很熟知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也。
《学记研究》作为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品,只有千余字,却能以微言写大义,言简意赅,让人有高山仰止之感。字里行间,如行云流水,简约精炼,字字珠玑,深深影响了2000多年来的中国教育。特别是《学记研究》中关于教育目的的阐述,包括教育原理、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教育的大问题,每一点都令人深思,直到现在还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政策。《学记研究》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学记研究》重视启发式教学(“开而弗达则思”),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教之谓孙”),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即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他们向善的方面发展。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学记研究》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提出严师和尊师的思想。
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知道原来《学记研究》的影响如此深远,是值得我们后人好好学习和研究的。在网上看过翻译后,我才能更深入的了解其意思,毕竟是文言文,有些句子不怎么看得明白。认真看完后,我觉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好多句子。比如“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其大意是“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吃,不知道它的甘美。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有所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通之处。知道自己有所不足,然后才能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有不通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所以说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是啊,这世上的知识学问那么多,那么丰富,就算自己学一辈子但又能知道多少呢?在这个信息和知识极速膨胀的时代,如果我们不去主动学习和汲取有用的知识,等到自己真正的当上了老师,会不会因为知识的匮乏而答不出学生提出的问题呢?会不会有一天因为不学习根本跟不上这个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看完这些后,我想到了很多,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其实自己还是有点害怕当老师的,就像我们辅导员王辉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其实不是你不想当老师,而是你根本就不敢去当老师。呵呵,说得真对,我还真的底气不足,原因就是因为自己不好好学习,知识储备得不够。所以啊,不管我们在哪,都应该利用更多的时间来读书学习,这样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改善,才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然后传授给自己的学生。现在科技发展迅速,知识更新的很快,我们更要常学习,多学习,来适应学生的要求,适应社会的要求。否则真的会有那么一天,你会因为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被淘汰,这将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啊。
还有一句,那是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听老师提到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其意思是: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正因为如此,我们现在的教育事业才会发展得如此强盛。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更好的立足于社会。如果不学习,我们就很难了解到当今世界的动态,不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学习让我们了解了很多很多未知的东西,正因为有了学习,我们的这个世界才会变得如此丰富多彩。教师是启发者,是引路人,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因此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很重要,你的言行有可能会完全改变一个学生的未来命运。如何扮演好教师的角色,这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正如《学记》里讲的,“教学相长”,它的本意是指教师自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他教导别人的教育实践也是一种学习。由于这两种学习活动的相互推动,才使得教师不断进步,因此,《学记研究》提倡教师一方面 必须向书本学习,只有学习才能发现自己在知识积累上的缺陷和不足,使自己不断进步,这是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就是要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自己还有给学生讲不明白的问题,才能促使自己自强不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学记研究》里还提到了长善救失、藏息相辅的教学原则,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以来倡导的启发诱导,即善喻的教学原则。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后人深思和学习的。
作为一名未来的教师,我发现自己的责任好重大啊,尤其是看了《学记》之后。感觉自己做的太少太少了,真的不配当老师,更觉得自己是如此的不负责任,专业知识学得不牢固,将来怎么教授学生呢?真的害怕自己会误人子弟。不过很庆幸,因为现在还来得及,起码我还没有踏上教师的职业道路,我还有机会还有一点时间来弥补我的过失,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自己能端正以往的学习态度,做好一名准老师应该做的,我相信经过这么一次思想上的洗礼,自己会变得更负责更成熟,也相信自己以后会是个好老师。
6.学记注音译文 篇六
礼记卷十八
前言:本篇记述学习的功用、方法、目的、效果,并论及教学为师的道理,与大学发明所学的道术,相为表里,故甚为宋代理学所推崇,以为《礼记》除〈中庸〉、〈大学〉之外,唯〈学记〉、〈乐记〉最近道。
按:本篇谈亲师敬业,是学者初入学时不可不知的事,比较大学所谈深奥的理论方法,更切于实用。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iǎo)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易解:引发思虑,广求善良,只能做到小有名声,不足以感动群众。亲自就教于贤者,体念远大的利弊,虽能够感动群众,仍然不足以教化人民。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学记评注》高时良译为:统治者发布施政意图和国家成法,依靠宗亲贵族中善良人辅佐治理国家,只能诱致一些声誉,但还不能使统治阶层较多的人拥戴自己;延揽贤能的人,怀柔远方的上层人物,可取得较多的人拥戴了,但还不能使所有自由平民顺从自己。统治者如果要平民都受到感化,遵守现行社会秩序,形成良好风俗,看来只有通过教育这条渠道。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jiào)学为先。《兑(yuâ)(说(yuâ))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易解:虽然是质地美好的玉,如果不经过琢磨,也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人虽然自称是万物之灵,如果不肯学习,也不会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君主,建设国家,管理人民,都是以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工作。《尚书·兑命篇》说:要自始至终常常想到学习。就是这个意思。
《学记评注》高时良译为:璞玉不经过一番琢磨,就成不了贵重的玉器;同样,人不经过一番教育,就不懂得政治和伦常的大道理。所以,自古帝王要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从教育方面着手。《尚书》的《兑命》篇说:“统治者要始终重视教育的作用”,就是这个意思吧。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两个读音似乎都说得通}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qiáng)也。故曰:教(jiào)学相长(zhǎng)也。《兑(yuâ)(说(yuâ))命》曰:“敩(xiào)学半。”其此之谓乎?
◎易解:虽然有好菜摆在那里,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所以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所以说:教与学相辅相成的。《尚书·兑命篇》说:教别人能够收到一半学习的效果,教学互进。是这个意思。
《学记评注》高时良译为:虽然烧了好菜,不经过品尝就领会不到它的美味;虽然有深远的道理,不经过学习钻研就领会不到它的奥秘。所以说,只有经过学习实践,才会发现自己知识水平不够;只有经过教学实践,才会发现白己教学质量不高。懂得不够,便能督促自己去加紧学习;懂得不高,便能鞭策自己去努力进修。所以说,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兑命》篇说:“教与学一方面有区别,另一方面又有联系”,就是这个意思吧。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导)而弗牵,强(qiǎng)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易解:君子已经知道教育之所以兴盛的原因,也明白教育之所以衰落的道理,然后就可以为人师表了。所以君子的教化是善于晓喻,让人明白道理,只加以引导,而不去强迫别人服从;对待学生严格,但并不抑制其个性的发展;加以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只引导而不强迫,使学习的人容易亲近。教师严格而不压抑,使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得以充分发展。只加以启发而不必全部说出,使学生能够自己思考。(以免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人亲近又能自动思考,这才是善于晓喻了。
《学记评注》高时良译为:当教师的只有既懂得教育成功的因素,又懂得教育失败的因素因素,才能胜任工作。所以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用诱导的方法,那就是:引导学生,但不是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他们,但不施加压力;开个端倪但不把道理和盘托出。引导而不牵着走就能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关系;严格要求而不施加压力,学生就不视学习为畏途;开个端倪而不和盘托出,就可以让学上独立思考。处理好教与学的矛盾关系,学生不视学习为畏途,又能进行独立思考,这才算善干诱导了
学者有四失,教者(zhě)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jiào)也者,长善而就其失者也。
易解: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容易犯,教导的老师一定要知道。人在学习的时候,或有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或有得少为足的毛病,(知道一些就满足了)或有认为太容易,生起轻忽,不认真学习的毛病,或有自我设限,不求进步的毛病。这四种心理都不相同,必需先明白这些心理,然后才能挽救这些缺失。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增长优点挽救过失的。
《学记评注》高时良译为:学生的学习存在着四种缺点,教师必须掌握具体情况,因势利导。人们在吸取知识过程中,有的缺点表现在贪多务得,不求甚解。有的缺点表现在知识面狭窄,使智力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有的缺点表现在对学习的艰巨性,没有充分认识。有的缺点则表现在畏难缺乏刻苦钻研精神。这四种缺点反映着学生对待学习不同的心理状态。教师只有了解了这些心理状态,才能矫正这些缺点。良好的教学方法就在于:它既善于发扬学生的优点,又善于矫正学生的缺点。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yù)乎,力不能问,然后语(yù)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易解:自己没有心得,没有独到见解的人,不够资格作老师。一定要学生提出问题,才加以解答;学生心里有疑难,没有能力表达时,老师才加以开导;老师开导了,学生仍然不明白,虽然暂时放弃指导,等待将来也是可以的。
《学记评注》高时良译为:只靠一点现学现教的知识来应付学生发问,是不能担负起教师的重任的。要能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只有当学生提出问题又说不出究竞的时候,教师才讲解给他听。要是讲解后还不理解,就暂时放在一边留待以后讲解。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jī);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易解:良匠的儿子,想必也能学习补缀皮衣(古代工艺相近);良弓的儿子,想必也能制作畚箕;刚学驾车的小马,都事先把小马系在车后,而车子就在马的前面,让马跟着学习。君子观察这三件事,就可以立定求学的志向了。
《学记评注》高时良译为:有经验的冶铁工人给儿子传授冶铁手艺,总是先教他学会用皮革制成鼓风裘;有经验的造弓工人给儿子传授造弓手艺总是先教他学会用柳条编成箭袋子;训练小马驾车,总是先用大马来带,小马跟在车的后头跑。教师搞清楚了这三条道理,也就懂得教育人的途径了。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的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易解:古时候的学者,能够分析比较事物的异同之处,汇整成一类,譬如:鼓的声音并不相当于五音之中的任何一音,但是五音演奏,没有鼓的调和就显得不和谐。水的颜色并不相当于五色当中的任何一种,然而五色的配合,没有水为之调和就无法鲜明。至于学者并不等于政府的任何一种官职,然而任何一种官职,不经过学习就没有办事的能力。又如老师,他不是人伦中的任何一种亲属关系,但是任何一种亲属,如果没有老师的教诲,就不懂得人伦之间的关系了。
《学记评注》高时良译为:古时候研究学问,总是从各个事物的类比中,概括出某最根本的起统摄作用的东西来,鼓不在五声之列,但五声没有鼓,就不能使音调和谐;水不在五色之列,但五色没有水润,就彰施不出文采;学问不在五官之列,但五宫没有经过学习训练,就得不到正常发展;教师不在五服之列但五服没有通过师教,就难用以维系宗法社会的亲亲关系。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易解:伟大的德行,不偏治一种职务;伟大的道理,不局限于一种事物;真正伟大可贵的诚信,不一定建立在山盟海誓上;恒久的四时虽不相同,却运转不停,是最准确的守时。如果能了解这四种情形,就可以立志学习伟大了。
《学记评注》高时良译为:权威者说:最有道德修养的人,不限定于担任某一种官职;最有高深学问的人,不在于要掌握某一门技艺;最守信用的人,无须借重于盟约的诺言;最识时务的人,必善于顺应历史的潮流。懂得了这四条道理,就能够从根本看问题了。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易解:夏商周三代王者之祭祀河川,都是先祭河而后祭海,河是水的源头根本,海是河流的归处,先本而后末,这叫做『务本』。
《学记评注》高时良译为:夏、商、周三个帝王祭祀百川,总是先祭河,后祭海,因为河是水的本源,海是水的归聚。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易解:求学的道理,尊敬老师是最难做到的。老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学问才会受到敬重。真理学问受到尊敬,然后人民才会敬重学问,认真学习。所以君主不以对待部属的态度来对待臣子的情形有两种:一种就是在祭祀时,臣子担任『尸』的时候,另一种就是担任君主老师的时候。大学的礼法,对天子授课时,老师不处于面朝北的臣位,就是为了表示尊师重道。
《学记评注》高时良译为:当作教育的一种传统,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尊师的深远意义。只有尊师,才能重道;只有重道,才能在全国造成重视教育的风尚。所以,在两种情况下,君王才不以君臣的尊卑关系对待臣子:一是臣子在祭祖时充当受祭者的时候,一是臣子身为教师的时候。按照大学的规矩,教师给天子讲课或问对,可以不受君臣之间礼节的约束,表示做帝王的也一样地尊师。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扣之以小则小鸣,扣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cóng)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易解: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安闲,而教育效果反而加倍的好,学生更把功劳归诸于老师教导有方;对于不善学的人,老师教得很辛苦,效果却仅得一半,学生反而归罪于老师。善于发问的人,好比砍伐坚硬的木头,先从容易下手的软处开始,慢慢的扩及较硬的节目,时间久了,木头自然分解脱落;不善发问的人,使用的方法刚好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有如撞钟,轻轻敲打则响应得小声,重力敲打,则响应的声音就很响亮,一定要打钟的人从容不迫,然后钟声才会余音悠扬传之久远,不善答问的人刚好相反,这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学记评注》高时良译为:善于学习的学生,教师不必花多大气力,收效却很大,学生又会把学习成就归功于教师的教学得法。不善于学习的学生,教师尽管花很大气力,收效却很微,学生又会埋怨教师教学不得法。善于发问的教师,就象砍伐坚硬的木头一样,先砍那容易砍的部分,后砍那关节的部分,经过相当时间,关节自会迎刃而解。不善干发问的恰恰相反。善于对待学生发问的教师,如同撞钟一样,敲得轻些音响就小,敲得重些音响就大,利用其悠扬不绝的声波反复吟味,以尽其绪。不善于对待学生发问的恰恰相反。这些都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良好方法。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jiào)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易解:善于唱歌者,能使人沉醉在歌声中流连不忘,善于教学的人,能使人继承他的志向而努力不懈。教的言语虽然简要却通达晓畅,含蓄而允当,很少用比喻而且容易明白;可算是能使人继承其志了。
《学记评注》高时良译为:优秀的歌唱家会使听众不约而同地跟着他歌唱。优秀的教师会使学生自然地跟着他指引的路子去努力学习。教师的讲解能引人人胜,就在于语言简练而透彻,说理微妙而精善,举例不多而诱导得体。这样就会使学生跟着他指引的路子去努力学习,坚定志趣,收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â),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
易解:君子知道求学深浅难易的顺序,对于个人的特性差异都能了解,然后方能因材施教。能广泛地晓喻,然后才有能力作老师;能够作老师,才能做官长;能做官长,才能作领袖。所以能作一个好老师,就是学作领袖的开始。所以选择老师不可以不谨慎。古书说:三王(伏羲神农黄帝称三皇)四代(虞夏殷周)对老师的选择都很慎重。就是这个意思。
《学记评注》高时良译为:教师懂得了入道有难易,学生的资质有美恶,就能多方诱导学生;只有善于多方诱导学生的人,才能当教师;能当教师,就能当一地之长;能当一地之长,就能当一国之君。这说明了,教师本身也在学习如何统治人民。所以选择教师不可不慎重。古书上说:“夏、商、周三个帝王和颛顼、帝喾、尧、舜四个朝代都重视教师的作用,就是这个意思吧
大学之法,禁(jìn)于未发之谓预,当(dāng)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为孙(训、驯),相观而善之谓摩(mó)。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易解:大学教人的方法,在一切邪恶的念头未发生之前,就用礼来教育,来约束禁止,这就是预备、防备的意思(古德所谓防患于未然是也)。当学生可以教诲的时候才加以教导,就叫做合乎时宜。依据学生的程度,不跨越进度,不超出其能力来教导,就叫做循序渐进。使学生互相观摩而学习他人的长处,就叫做切磋琢磨。这四种教学方法,是教育之所以兴盛的原因。
《学记评注》高时良译为:大学教育的方法是,在学生不良行为发生前就注意防止叫做预防,抓住适当时机因势利导叫做及时,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叫做顺序,同学间相互学习帮助叫做观摩。这四点都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因素。
发然后禁,则扞(hàn)格(gâ)而不胜(shēng);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huài)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pì)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易解:邪恶的念头已经发生,然后再来禁止,因为错误的观念已经坚不可拔,教育亦难以胜任。适当的学习时期过了才去学,虽然努力苦学,也难有成就。东学一点西学一些,却不按照进度学习,只是使头脑混乱毫无条理而已。没有同学在一起研讨,切磋琢磨,便落得孤单落寞而少见闻。结交不正当的朋友,会导致违背师长的教训,不良的习惯,会荒废自己的学业。这六项,是导致教育失败的原因。
《学记评注》高时良译为:如果到了不良行为发生了才去禁止,就不容易矫正过来;如果错过了求学时机,学习就不容取得成就;如果教材杂乱无章,不注意循序渐进,教学就不容易收到效果;如果关起门来学习,缺乏同学辅助,知识就不容易得到增长。平时安于同表现不好的同学结伴为非,以致违背师教;安于同那些同学搞不正经的事,以致慌嬉学业。这六点都是导致教育失败的因素。
大学之教(jiào)也,时教(jiāo)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cāo)缦(màn),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xìng)其艺,不能乐(lâ)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lâ)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兑(yuâ)(说(yuâ))命》曰:“敬孙(逊)务时敏,厥(juã)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易解:大学施教是讲究方法的,是顺着时序而教的,如春秋教礼乐,冬夏教诗书,所教授的都有正常的科目,学生下课及放假的时候,也都有指定的研究课业。(宋人改为:「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句读略有不同。)学习要有方法,如果不从『操、缦』这些小曲学起,指法不纯熟,琴、瑟就弹不好;不从通晓鸟兽草木,天时人事学会譬喻,诗就作不好;不学会洒扫应对,礼节就行不恰当,对于六艺等技艺没有兴致,就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所以君子在学习方面,要藏之于心,表现在外,不论休息或游乐的时候,都念念不忘,能够这样,才能安于学习,亲近师长;与同学相处融洽而且信奉自己所学的真理。能够这样虽然离开了同学师长,也不会背弃道义。《尚书·说命篇》说:恭敬谦顺,努力不倦,如此修行便能成功。就是这个意思。
《学记评注》高时良译为:大学的教学制度是:按时进行正课教学,课后从事课外作业。课外不练习好缦乐,课内就完成不了乐教的任务;课外不学习好声律,课内就完成不了《诗》教的任务;课外不服习好洒扫沃盥等劳役,课内就完成不了礼教的任务。就是说,不强调课外实际训练的重要胜,就完成不了正课教学的任务。所以,有教养的人对于学习,务使做到:在掌握了己学的东西之后,进而修习未学的东西;在完成了一个单元学习之后,进而把学习内容融会贯通,做到左右逢源。这样才能巩固学习,亲近教师,交好朋友,恪守信念,将来即使离开了师友,学业和政治上也不会发生倒退、反复《兑命》 篇说:“对那修习的课业,能够认真、循序、及时地努力以赴,是会得到成就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今之教者,呻(shēn)其占(zhān)毕,多其讯言,及于数(sù)(速)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bâi),其求之也佛(fú)(拂)。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易解:现今之教人者,口里虽然念着书本,心里并不通达,故意找些难题来问学生,讲一些枯燥无味的名物制度,让人听不懂;但求多教,不管学生明不明白。而且教人时没有一点诚意,又不衡量学生的程度与学习能力;对学生的教导违反情理,学生求学也违逆不顺。如此一来,使得学生愈来愈厌恶学习而且憎恶师长;以学习为难为苦,而不明白学习的快乐与好处。虽然课业勉强读完了,也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教育之所以不能成功,原因就在此。
《学记评注》高时良译为:现在的教师教学,老是照本宣科,令学生呆读死记,上课搞满堂灌,急于赶进度,却不考虑学生学习能否巩固,不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也不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采取措施既不符合教学原则,提出要求也不从学生实际出发。这样做,只能是学生厌恶学习,埋怨教师,把学习视为畏途,而不知道它的好处在哪里。即使勉强结了业,学得东西也会很快忘掉,教学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原因就在于此吧。大学之教(jiào)也,时教(jiāo)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cāo)缦(màn),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xìng)其艺,不能乐(lâ)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lâ)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兑(yuâ)(说(yuâ))命》曰:“敬孙(逊)务时敏,厥(juã)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易解:大学施教是讲究方法的,是顺着时序而教的,如春秋教礼乐,冬夏教诗书,所教授的都有正常的科目,学生下课及放假的时候,也都有指定的研究课业。(宋人改为:「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句读略有不同。)学习要有方法,如果不从『操、缦』这些小曲学起,指法不纯熟,琴、瑟就弹不好;不从通晓鸟兽草木,天时人事学会譬喻,诗就作不好;不学会洒扫应对,礼节就行不恰当,对于六艺等技艺没有兴致,就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所以君子在学习方面,要藏之于心,表现在外,不论休息或游乐的时候,都念念不忘,能够这样,才能安于学习,亲近师长;与同学相处融洽而且信奉自己所学的真理。能够这样虽然离开了同学师长,也不会背弃道义。《尚书·说命篇》说:恭敬谦顺,努力不倦,如此修行便能成功。就是这个意思。
《学记评注》高时良译为:大学的教学制度是:按时进行正课教学,课后从事课外作业。课外不练习好缦乐,课内就完成不了乐教的任务;课外不学习好声律,课内就完成不了《诗》教的任务;课外不服习好洒扫沃盥等劳役,课内就完成不了礼教的任务。就是说,不强调课外实际训练的重要胜,就完成不了正课教学的任务。所以,有教养的人对于学习,务使做到:在掌握了己学的东西之后,进而修习未学的东西;在完成了一个单元学习之后,进而把学习内容融会贯通,做到左右逢源。这样才能巩固学习,亲近教师,交好朋友,恪守信念,将来即使离开了师友,学业和政治上也不会发生倒退、反复《兑命》 篇说:“对那修习的课业,能够认真、循序、及时地努力以赴,是会得到成就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今之教者,呻(shēn)其占(zhān)毕,多其讯言,及于数(sù)(速)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bâi),其求之也佛(fú)(拂)。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易解:现今之教人者,口里虽然念着书本,心里并不通达,故意找些难题来问学生,讲一些枯燥无味的名物制度,让人听不懂;但求多教,不管学生明不明白。而且教人时没有一点诚意,又不衡量学生的程度与学习能力;对学生的教导违反情理,学生求学也违逆不顺。如此一来,使得学生愈来愈厌恶学习而且憎恶师长;以学习为难为苦,而不明白学习的快乐与好处。虽然课业勉强读完了,也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教育之所以不能成功,原因就在此。
《学记评注》高时良译为:现在的教师教学,老是照本宣科,令学生呆读死记,上课搞满堂灌,急于赶进度,却不考虑学生学习能否巩固,不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也不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采取措施既不符合教学原则,提出要求也不从学生实际出发。这样做,只能是学生厌恶学习,埋怨教师,把学习视为畏途,而不知道它的好处在哪里。即使勉强结了业,学得东西也会很快忘掉,教学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原因就在于此吧。古之教(jiào)者,家有塾(shú),党有庠(xiáng),术(suì)有序,国有学。比(bǐ)年入学,中(zhōng)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lâ)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lùn)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fú)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进者说(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yǐ)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易解:古时候教学的地方,一家中设有「私塾」,一党中设有「庠」(五百家为党),一个遂中设有「序」(一万两千五百家为遂),一国之中设有「太学」。每年都有新生入学,隔年考试一次。入学一年之后,考经文的句读,辨别志向所趋;三年考察学生是否尊重专注于学业,乐于与人群相处;五年考察学生是否博学笃行,亲近师长;七年时考察学生在学术上是否有独到的见解,及对朋友的选择,这时候可以称之为小成。九年时知识通达,能够触类旁通,遇事不惑而且不违背师训,就可以称之为大成。这时候才能够教化人民,移风易俗,然后附近的人都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都来归附。这是大学教育的方法与次第。古书说:蚂蚁时时学习衔泥,然后才能成大垤。就是这个意思。《学记评注》高时良译为:古时候的学校制度是:乡(遂)属每二十五家组成的闻(里)设立塾,乡属每五百家组成的党设立庠,每万二千五百家组成的遂(术)设立序。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都设立大学。学生到了规定的年龄入大学,国家每隔一年考察他们的学业及操行成绩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析句分段的能力和学习的志向;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学习和对周围的人是否和睦相处;第五年考查学生学识是否广博同老师是否亲密无间;第七年考查学生研究学问的本领和识别朋友的能力。符合标准的就叫做“小成”。另九年,做到认识事物能触类旁通,闻一知十,和政治上成熟,立场坚定不移。符合标准的就叫做“大成”。只有这样,才有本领教化人民,移风易俗,使近的悦服,远的来归。这就是大学的目的任务。古书上说:小蚂蚁总是跟随大蚂蚁引导的路径走”,就是这个意思吧!
大学始教(jiào),皮弁(biàn)祭菜,示敬道也;《宵(xiǎo)雅》肄(yì)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qiâ),孙(逊)其业也;夏(jiǎ)(槚(jiǎ))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dì),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guān)而弗语(yù),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liâ)等也。此七者,教(jiào)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易解:大学开学的时候,学生都穿著礼服,以苹藻之菜祭祀先圣先师,表示尊师重道;先练习《诗·小雅》及《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诗歌,劝勉学生以莅官事上之道;击鼓召集学生,正式打开书箧(书包),希望学生以谦逊谨慎的态度学习;夏楚两物(教鞭)是用来警惕鞭策学生,收到整肃威仪的效果;夏天的大祭(天子祭天)未实施以前,天子、诸侯不急着到学校去视察,为的是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发展志向;教师常常观察学生,但是并不轻易发言,等到适当的时候再加以指导,是要使学生自动自发(《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至于年幼的学生,只听讲而不能乱发问,是因为学习要按照进度顺序(次第)进行。这七项是教学的大道理,非常重要。古书说:凡学习做官,领导人民,先学习管理事情,要作一个读书人先学习立志。就是这个意思。(志者存心也,志气志气,志者气之导,心之引也。)
7.基于《学记》思想的数学教育研究 篇七
关键词:《学记》,教育思想,数学教育
1.引言
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历经沧桑而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 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习近平主席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给予了深刻的阐释。“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 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1,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 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2,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3。《学记》被认为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是对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全书虽只有1229个字, 却对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古代学校教育制度、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作用和师生关系等问题, 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如“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不凌节而施”、“长善救失”、“禁于未发”、“及时而教”、“教学相长”等,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规律, 成为千古传颂的教育格言, 至今对教育工作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1]。
随着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 我国先秦的教学论专著《学记》逐渐成了理论界研究的热点。继承和发扬《学记》的精华, 将其与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结合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数学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精神, 主动投身于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实践中, “古为今用”, 对当前数学新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实际指导作用。另外, 数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的传承, 在学习西方先进教育理论的背景下, 反观我国教育传统文化, 将凸显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优势, 将有助于探寻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实践道路, 路子将越走越宽, 具有现实意义。
2.国内外对《学记》的研究概况
我们对国外学者研究《学记》的情况知之甚少。从温州市教委张智勇老师2009年发表的“西方学者对《学记》的研究”一文可窥见国外学者对《学记》的研究概况。日本学者谷口武、法国学者Edouard Biot、英国传教士James Legge曾将《学记》译成英文, 将之介绍到西方世界。英国学者Robert Ulich、美国Howard.S.Galt、美国的威廉·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郭奴、斯诺等学者对《学记》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他们直接与较为直接的研究充分表明了《学记》在世界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与大量的介绍西方学者对中国教育问题的研究的出版物相比, 研究和介绍以《学记》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教育、教学思想的文章、论著还是相当少的。
对于《学记》这篇重要而特殊的教育专论, 国内已出版、发表了许多与之相关的专著、论文和译 (评) 注, 几乎所有关于中国古代教育史研究的著作都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探讨其思想内容, 评价其在中国教育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影响和历史地位。通过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 (其中包括期刊论文、报纸文章、论文集、硕博学位论文) 精确匹配。以“《学记》”为主题词, 自1933年至2013年相关文献有1280篇, “启示”、“价值”与“意义”性质的文献约占1/10。以“《学记》”为篇名词, 自1962年至2013年共有418篇, 相关文献一小部分从心理学视角思考, 更多的是从教育学角度研究《学记》, 其中包括:教育思想 (包括:教育哲学思想、教育心理思想、教育管理思想、教育评价思想、教育规划思想、教育伦理思想、课程思想、教学思想、教学辩证法思想、素质教育思想、人本教育思想、群育思想、和谐教育思想等) , 教育观 (包括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非智力因素观等) , 德育思想, 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学习理论 (包括:学习策略思想、学习兴趣等) , 教学方法, 教学原则, 启发式教学, 教师职业培养理论等。从学科角度讲, 相关文献涉及语文、数学、思想政治、外语、艺术、历史、体育、医学等, 更多的与语文有关, 大概与其为古文有莫大关系。教育涉及初等、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
3.基于《学记》思想的数学教育研究现状
国外直接涉及《学记》与数学教育关系的文献还未见到。通过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 (其中包括期刊论文、报纸文章、论文集、硕博学位论文) 精确匹配。以“《学记》”为主题词, 与数学相关的文献有60篇, 约占总数 (1280篇) 的4.69%。
以“《学记》”为篇名词的418篇文献中, 数学的仅有6篇, 约占1.44%。在“《学记》中的教学原则对珠算教学的启示 (郑美玉, 1997) ”一文中, 作者挖掘《学记》中的某些教学原则的现代教学论思想, 运用实际例子研究其对小学数学珠算教学中教与学、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以及优化珠算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素质等方面的启示, 包括教学相长原则的启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和谐统一: 激发学生“愿学”的心态和达到教师“不教” 的境界; 长善救失原则的启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须协调发展: 发挥算具模型的形象化功能和双重解码功能;“藏、修、息、游”原则的启示———课内与课外应相得益彰:珠算课与珠算活动课、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相结合。“从《学记》中的一句名言说开去 (罗实云, 2004) ”一文以“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作为依托, 谈及导致学生被动参与学习的原因是教师不能彻底解放思想。在教学中, 要求教师不但注意启发学生思考, 更注意放开学生的手脚, 解放学生的头脑。只要是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 教师就应大胆放手, 充分鼓励学生试一试、讲一讲、议一议。“在《学记》对数学教学的启示 (钱建阔, 2011) ”一文中, 作者认为让学生学好数学应从学数学的兴趣和方法入手, 提出让学生“乐学”和“善学”数学, 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谈论对数学教学的启示。另外三篇文章:《学记》中的教学方法对珠算教学的启示 (郑美玉、乔振玲, 1997) ;《学记》教法对珠算教学的启示 (孙国彬、郑美玉、李来杰, 1998) ;《学记》对数学教学的启示 (曹玉平, 2004) 基本上都谈到《学记》体现的某些教学方法对数学教学的启迪, 有三个方面:“约而达, 微而藏, 罕譬而喻”———善于运用语言艺术;“善问者如攻坚木”———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善待问者如撞钟”———激活学生思维。
另外, 54篇检索主题为“《学记》”的文献经过初步统计, 约有14篇引用“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 针对数学教学的特点, 指出反思在数学教与学活动中的重要性, 结合数学实例提出培养反思活动的策略, 形成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和谐师生关系;约13篇引用“善教者, 师逸而功倍”, 倡导有效教学;约有9篇引用“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 提倡启发式数学教学方法;约有5篇谈到“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 强调数学的合作学习, 等等。
《学记》是“四书五经”《礼记》中的一篇, 是古代中国儒家文化的体现, 数学作为自然科学往往被忽视, 研究与数学和数学教育关系的文章并不多, 就查寻到的60篇与数学相关的文献中, 1988年、1995年各1篇, 1997年、1998年各3篇, 2004年、2007年、2008年各2篇, 2009年5篇 , 2010年10篇 , 2011年15篇 , 2012年6篇, 2013年9篇。2006年以前仅有9篇, 年平均3篇。从2007年的2篇文献开始, 以《学记》思想作为指导, 研究对数学教育产生影响的相关文献逐年增加, 到2011年达到15篇, 近两年有回落趋势, 但2007年之后的研究明显比较密集, 可看出对此项目的研究重视度有所提高。
4.结语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内容涉及“算法思想”、“数学史选讲”、“数学文化”专题、《周髀算经》、勾股定理、《九章算术》、孙子定理、中国古代数学家介绍、二进制与中国的八卦等, 强调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新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2]。
《学记》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不仅是教育史上的首创, 而且经过两千多年教育实践的检验, 即使放在现代教学理论范畴中, 仍然闪烁着生命的火花。我们常常把国外教育理论视做先进, 而把我们自己的教育理念淡忘了, 这些论述与当今所谓的先进教育思想相比, 毫不逊色[3]。无论是从培养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培养民族自信心出发, 还是从课程本身的目标出发, 适当介绍和借鉴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都是十分必要的, 切不可捧着金饭碗讨饭。
参考文献
[1]许高厚等.普通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4, 6, 7, 24, 68,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