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芭蕾教学法(精选8篇)
1.古典芭蕾教学法 篇一
芭蕾,起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发展于15世纪的法国,浪漫主义的芭蕾更是以纯熟的技巧和如梦如幻的场景在法国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浪漫主义芭蕾变得更加富有诗意,在欧洲,出现了一股“白色芭蕾”的旋风。
17世纪下半叶,芭蕾舞被引入俄国,使芭蕾有了更大的发展和改进。《天鹅湖》《睡美人》等优秀舞剧孕育而生,为通往20世纪的舞蹈桥梁,奠定了基础。
经历了19世纪末的变革洗礼,当代芭蕾再次触摸着我们纯净的心灵。脚尖舞技术的创造,为我们编织出童话般的梦想,踏上芭蕾之路,感受芭蕾的内涵,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赵汝蘅女士将引领我们一同畅游古典芭蕾的历史,现场展示芭蕾的独特魅力。
全文
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文学馆,在一般的欣赏者眼里,西洋的歌剧和芭蕾舞,属于高贵的艺术,似乎只在艺术的象牙塔里遥不可及,但我想真正的走进它、欣赏它并不难,今天,我们请来了著名舞蹈家、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赵汝蘅女士,大家先欢迎,她今天带给我们的演讲题目是《如何欣赏古典芭蕾》,至少是告诉我们如何走进欣赏古典芭蕾这一门艺术,其实,欣赏任何一门艺术,都像艺术本身一样,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就是欣赏的艺术,欣赏的学问,那么下面我们鼓掌欢迎赵团长给我们演讲。
今天呢,我讲我的第一部分,简单地介绍一下古典芭蕾和现代芭蕾的历史和现在芭蕾的情况,文艺复兴是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当时是这样讲的,文艺复兴归根到底是创新,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西欧各国的文学艺术,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一点,在芭蕾艺术方面,也完全一样,意大利和法国,在芭蕾形成的初期,形成了一个奠基的作用,那么芭蕾呢,这个字呢是BALLET,它呢就译成芭蕾,那么这个字呢,其实来源于法国的这个名词,那么实际上这个词,当时就是把它叫做舞蹈,就是说和那个Dance一个意思,芭蕾意思就是舞蹈,也就是说,凡与肢体动作和姿态表现的一些故事的情节,或者是一些情绪的舞蹈呢,都可以称之为芭蕾,也就可以称之为舞剧。
当时意大利最为著名的是1489年在托尔纳的,由贵族举办的一个”席间芭蕾”,那是最早的了,就是说在宴会中间穿插的,有一些舞蹈的表演,当时这些都是那些上层的贵族们,他们的一种歌舞表演,然后他的出场歌舞表演呢,往往是和这个宴会的内容相匹配的,比如说这个时候正好是猪肉端上桌的时候,那么他们就表演一个就是狩猎舞,如果端到鱼上桌的时候,他们就表演一种就是说,鱼的舞蹈,那么随着意大利宫廷的联姻以及文化交流,席间的歌舞就传入了法国,当时这种演出形式,盛行一时,其实,当时最雄伟的应该算做1581年的,《皇后的喜剧芭蕾》,这个是最早的一部芭蕾,这个芭蕾长达五个小时,它当时这个芭蕾,兼有音乐舞蹈,诗歌朗诵,和杂耍,就是杂技表演,是在巴黎卢浮宫的小波旁宫正厅演出的,这个,还有一些史记的记载,其中舞蹈只占了四分之一部分,为什么说它是喜剧芭蕾,就是把一些戏剧性的,喜剧性的东西和舞蹈,结合在一起了,这次演出,由于它具有戏剧性的雏形和一些人物形象,完全是一个三幕的故事,所以又有说明书留下来了,所以被一些史学家称为第一部芭蕾,就叫《皇后的喜剧芭蕾》。
那么从那个时候起,人们就开始用芭蕾这个词,来称呼当时新的歌舞演出的形式,然而,萌芽阶段的芭蕾远远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这种意义上的芭蕾,而只是当时是一个综合形式的表演,我不知道在座的,大家看过没看过我们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也是也一点综合形式了,所以有的时候历史,是在不断地轮换着这么走的,那么芭蕾艺术的真正形成,是在路易十四,路易十四执政的法国宫廷,路易十四本人他的线条也不错,他自己很喜欢跳舞,因此在他的大力倡导下,芭蕾开始兴旺起来了,这个时候,在他的倡导下,1661年的时候,皇家音乐学院就成立了,到了1713年巴黎舞蹈学校的成立,都使得芭蕾舞团的专业队伍最终形成了,这个就是说当时这个先驱,不断就是提高了古典芭蕾艺术的水平,为前浪漫主义芭蕾兴起做好了准备。
当时路易十四下令一些院士们讨论舞蹈的问题,就设计和改进舞蹈手段,遵照路易十四国王的意志,当时的博尚带领着院士们在卢浮宫附近的,一个木剑酒馆里,每个月开一次会,那么他们挑选和收集一些,舞蹈的动作、花样和队形,按照宫廷当时那种审美观把它分类,然后定名,这些舞蹈动作待一会儿我会给大家表演的,因为它就是一直在不断地改造中,延续至今,成为我们古典芭蕾的一个术语,比如说,打开,那么包括手的位置,手的七个位置,脚的五个位,这个都是当时皇家舞蹈学院制定的,最早呢,这个芭蕾舞实际上是男的跳的,就是说女主角的东西都是男的跳,那么1681年的时候,有四名演员以拉·封登,第一批的四个女演员,她们就开始标志着芭蕾,女的进入了芭蕾的领域,那么为了进一步提高芭蕾的专业水平呢,刚才我讲的1731年巴黎成立了舞蹈学校,那么他们就选拔优秀的学生,对他们实行免费的教育,这个时候呢,就是说9岁到13岁的孩子,就被挑入了舞蹈学校,实际上我们现在挑演员,我们学生也是从9岁到12岁这个年龄段开始。
那么18世纪的法国芭蕾的审美理想是在古典主义和启蒙主义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奉行艺术一定要模仿自然,凡是由自然创造的东西,没有不正确的原则呢,所以艺术既要根据自然又要超越自然,所以艺术的美是一种理想的美,18、19世纪之交,在欧洲和北美兴起一股新的文艺思潮,就是浪漫主义运动,那么浪漫主义芭蕾是整个浪漫主义运动的一部分,浪漫主义芭蕾变得富有诗意,而且更直接,更深刻地诉诸于观众的感情,这种诗意更浓的舞蹈风格呢,之所以能够蓬勃的发展,应该说功劳归功于我们女演员的脚尖舞,就说由于女演员立起了脚尖使她迅速的有了改进。
当时的代表人物是塔里奥尼,塔里奥尼父女俩都是从事芭蕾舞的,那么他们两个人对芭蕾舞起了最初的奠定作用,塔里奥尼的父亲是一个编舞,当时他编了一个特别有名的舞剧,叫《仙女》,就是我们芭蕾舞团也演出过这个节目,这个节目完全是塔里奥尼的父亲为她来创作的,到了1836年曾经在塔里奥尼的《仙女》中主演男主角詹姆斯,这个丹麦的舞蹈家,叫奥古斯特·布农维尔,他就把这个舞剧搬到了丹麦的哥本哈根剧院,之后,从此之后,通过他加入了很多男的舞蹈,就形成了丹麦的学派,叫布农维尔学派,那么布农维尔学派的代表作也是《仙女》,现在我们延用下来的就是这个节目,后来这个版本流传到全世界各地,就成为各个剧团的一个保留节目,在芭蕾舞史上很多人称塔里奥尼是一个,第一个穿脚尖鞋的人,也许说她是发明脚尖鞋的人,当时她把脚尖立起来了,很多人会问脚尖鞋是木头的,很多人都问我们这个问题,我可以告诉大家脚尖鞋不是木头的,就是用一层布一层胶,但是它有一个鞋旋,就是根据每个人的脚旋的鞋旋,然后,一层布一层胶,一层布一层胶,把它粘起来的,但是这个脚尖鞋想立起来,真是要很多年的工夫,那么当时她把脚尖立起来了,而且成功的塑造了仙女那种飘柔的形象,所以当时的脚尖舞蹈成为了,女舞蹈家表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芭蕾舞是从头到脚,真正整整的从手指间、头顶到脚指间,就说你要看就看它一个完美,在与此同时,她还发明了她的服装,她的服装呢就说叫塔里奥尼的舞裙,这个裙子是用丝绸和好多层纱做成的,应该说像一口吊钟或者像一个灯罩一样,而且外型特别的美,而且她的上身到了这儿是特别细的腰,然后呢能够露出脖子,露出她的胳膊,然后她挡住了她的膝盖,就小腿,然后非常简单的装饰,胸前有一朵小花,当时席卷整个欧洲,把它称为白色芭蕾,很美的一种白色芭蕾,待会儿大家可以看到《吉赛尔》也是同样,那么下边我就介绍一下《吉赛尔》呢,也是当时的一个重要的一个作品。
那么早期呢,它是两幕,第一幕是吉赛尔发疯的场面,吉赛尔是一个农村姑娘,它是根据德国的一个民间的,诗人的一个诗改编的,我们当时到广州演出的时候,很多人说是不是讲的一个吉普塞姑娘的事情,其实不是这样,它是因为我们直译过来,把它叫《吉赛尔》,那么实际上是一个农村的姑娘,爱上了一个伪装的伯爵,到乡村里打猎,那么实际上这个伯爵已经有了未婚妻,当她知道这个事情以后她就发疯,因为她自己有心脏病就死去了,但是到了第二幕就是说,当时,他们是用还有一个幽灵的一个诗,就等于所有当结婚前被男子骗了的女的死了以后,她们到夜里都出来跳舞,然后谁经过这片森林,就会被跳舞致死,那么第二幕就是全部都是一个女孩,那么这个时候就说有大段大段的舞蹈,待一会儿我们给大家表演的,就是在第二幕这个虚幻的舞蹈,那么在这个同时,发明了很多的哑剧,我记得在我们演出《吉赛尔》的时候,我们曾经在台前做过一些解释,因为有很多哑剧手势,比如说当时的人们就说把她送入教堂死了的人,会把双手给她放在胸前,我们当时的编舞,就把吉赛尔非常美化,这个鬼出来的时候,她手一直是在这儿,把手放在胸前,等于把手放在这儿,一直放在这儿,这个就是一个鬼的象征,那么同时呢,当时有很多比如说,爱,或者我结婚了,就是点着那个结婚的手,或者说我喜欢跳舞,在头上这个就是跳舞,就当时,在这个舞蹈里头,有很多的哑剧,比如说,我昨天晚上做梦了,就是这些都是一些,当时就形成的一些哑剧,那么在我们演出前给大家一讲解,大家就觉得,就全都看懂了,觉得很有意思了,因为很多人跟我说,我不去看舞蹈,也不说话,怪憋得慌的,那么当然我觉得如果讲明白了,你觉得可以从中体会它的味道了。
我下边就讲一下俄罗斯芭蕾和俄罗斯。
17世纪的下半叶,俄国使臣在西欧见到了,芭蕾演出特别地欣赏,然后呢他们就把芭蕾引到了俄国,由于芭蕾不用台词,又有音乐,又有舞蹈,又有哑剧,那么通俗易懂,很快就传播开了,到了彼得大帝执政的末年,俄国贵族社会,已经完全掌握了欧洲的舞会舞蹈,把它引进了上流社会的一种,时髦的一种艺术形式,到了1738年的5月4号正式的,成立了俄罗斯的第一座舞蹈学校,那么当时呢,叫皇家舞蹈学校,就是说现在以瓦冈诺娃命名的,圣彼得堡的芭蕾舞学院的前身,那么除了当时他们本民族的编导之外,就说当时在欧洲之间的交流,19世纪的中下叶还有一批法国的舞蹈家呢,应邀到俄国来工作,应该说呢对当时俄罗斯芭蕾舞学派形成和发展,起了很大作用的人,他们有刚才我讲过的塔里奥尼父女,还有呢,可能大家比较熟悉的彼季帕,我提这个彼季帕的名字,他是一个俄罗斯芭蕾的奠基人,这次我们到美国,6月份参加美国的密西西比州的杰克逊的比赛的时候,每天不断地用这些个古典芭蕾来比赛,报幕者每天都是说编导彼季帕,有一天那一天全是现代舞的比赛,那么那一天说,他特别报幕,观众都笑了,他说今天彼季帕不跟我们在一起,就说明彼季帕创作了多少有名的东西,变成芭蕾舞比赛必须要演的一些个东西。
下边我介绍一下《睡美人》,因为大家都会熟悉《睡美人》的来历和柴可夫斯基,彼季帕为作曲家编写了,《睡美人》的结构计划,用我们编导的术语来说,就是时间长度表,比如说我希望你这段舞蹈,给我编三分钟,那段舞蹈编五分钟,然后通过这个来展开舞剧的情节和人物,那么其中这些个小节数也好,拍子也好,速度也好,柴可夫斯基都根据这个计划写出来音乐,然后呢,彼季帕又根据他的音乐来编这个舞蹈的场面,这个计划为以后的《睡美人》,这样的一个舞剧,一直保留到现在,音乐和舞蹈有机的结合,奠定了特别扎实的基础,而且就是说,彼季帕特别重视这次合作,而且他特别地重视音乐家柴可夫斯基,所以就说,他通过这一次谈及了我们芭蕾舞,应该说芭蕾和音乐是绝对不可分的,那么我下面再介绍另外一部大家熟悉的作品,也是柴可夫斯基的三大部作品,就是《睡美人》,《天鹅湖》,还有《胡桃夹子》。
下面我介绍一下《天鹅湖》,柴可夫斯基最早写了一部舞剧《天鹅湖》,是在1876年写的,由于当时一个奥地利的编导呢,他不太理解这个柴可夫斯基音乐,民族风格的实质,所以在1877年的2月20号,在莫斯科大剧院首演的时候,惨遭失败,大概很多人也许根本不知道《天鹅湖》最开始惨遭失败,伤透了柴可夫斯基的心,他甚至表示,我以后再也不写舞剧音乐了,这部天才的舞蹈音乐,长期得不到应有的舞台重视,一直到1894,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才重新想起这个作品,决心排演的第二幕,现在大家一提《天鹅湖》就是四小天鹅,那就是第二幕整个都是穿白裙子,作为纪念已经去世的作曲家一周年的一个部分,当时是谁创作了这么优秀的作品呢,是伊凡诺夫,伊凡诺夫在俄罗斯是一个继彼季帕、福金二位之后,一个很著名的一个编导,所以以后在看我们保留剧目中,你们也会发现这个人的名字,那么伊凡诺夫,他在编第二幕的时候,大获成功,而且他特别塑造了天鹅,就是天鹅胳膊的这个形象,而且呢,传达了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同时,柴可夫斯基的交响音乐,也被编导启发出音乐的内涵,而且,做了一个交响乐的舞蹈处理,当时,当然观众比1877年的大有长进了,所以,对“老柴”的音乐也有了比较深刻地理解,这不能不说是当时观众和编导在一起,使得柴可夫斯基的音乐获得巨大的成功,在这一个成功的实验下,1895年的1月15号,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就公演了《天鹅湖》的全剧,这一次是由两个人编的,一幕和三幕是由彼季帕编的,二幕和四幕是由伊凡诺夫编的,那么这样的话,当时设计了典型的白天鹅的动作就是它的胳膊,这个胳膊就是《天鹅湖》的胳膊的动作,因为我也演过,所以我们从小就练这个胳膊,怎么想,像一个鹅,怎么把肩膀打开,如果说,伊凡诺夫和彼季帕有什么不同的话,就说他已经属于另外一种音乐艺术家,他对于声音、颜色、动作都有不同的认识,而且他不认为光是古典芭蕾,是惟一一种表现形式的,在当时,柴可夫斯基,契诃夫这样的人,他们都在一起来追求芭蕾艺术的完整,使得通往了20世纪的舞蹈桥梁,奠定了很多的基础,同时俄罗斯的芭蕾舞学派,还吸收了意大利、法国和丹麦,如果说芭蕾舞比较著名的四大学派,就是意大利的切凯第学派、丹麦的布农维尔学派、法国学派、俄罗斯学派,我们是俄罗斯的体系的。
下面,我就简单地讲一讲,20世纪初,就是有一个特别有名的人,叫谢尔盖·巴甫洛维奇·佳吉列夫,当年1905年,佳吉列夫带着很多优秀的艺术家到国外演出,这是一个历史的创举,推动了俄国艺术到国外,当天,就是参加晚上盛会,有雕塑家罗丹,作曲家拉威尔还有舞蹈家邓肯等等,很多很多的社会名流和艺术家,直到1929年佳吉列夫去世,他所得到的评论,他的俄罗斯的演出记,对全世界的芭蕾艺术,都产生了不能低估的影响,之后大批的美术家、戏剧家、作曲家,都跟他的舞团合作,包括年轻时期的毕加索,给他们设计服装,德彪西、拉威尔等等,作曲等等。后来,就是说他,他培养了很多很多的学生,很多很多的名人,其中有美籍俄裔的芭蕾编导大师,当时在他的舞团里又当演员又当编导的,就是乔治·巴兰钦,我提到的人都跟我们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有关系的,乔治·巴兰钦是美国纽约芭蕾舞团的奠基人,在佳吉列夫去世以后,他就到了美国,他建立了美国舞蹈学校,独树一帜的创立了他交响芭蕾的学派。另外一个人物,就是安娜·巴甫洛娃,她是1881年生,1931年死,我讲安娜·巴甫洛娃,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圣·桑的曲子,大提琴的《天鹅》,那么安娜·巴甫洛娃演了很多很多的东西,但是给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天鹅之死》,有很多人认为《天鹅之死》是《天鹅湖》里的一部分,其实这是完全两回事。
那我就把这个《天鹅》就讲一下,1907年的一个晚会上,她被邀请去演《天鹅湖》的双人舞,也是一个小的晚会,结果她男舞伴临时缺席了,那么这个时候呢,青年的编舞家福金,因为他一直就迷恋着圣·桑一个曲子,叫《动物狂欢节》其中有一段是《天鹅》,他特别迷恋他的音乐,结果当场他就说,这样吧我帮你编一段吧,然后他就开始给巴甫洛娃编舞,然后巴甫洛娃就在后边跟着他跳,然后巴甫洛娃再跳,他在旁边就帮助她修改,结果没想到,这个即兴的创作就变成了世界的杰作,其实只用了几分钟,就把这个东西编了,所以大家如果今后谈到《天鹅之死》,实际上是来自圣·桑的大提琴曲《天鹅》,这个《天鹅》是在《动物狂欢节》取材的,而且是一个即兴编的一个作品,结果它就变成了一个传世之作,我记得当年,英国著名的舞蹈家玛戈·芳婷到我们剧团来说,她都不敢演这个剧目,因为这个剧目是一个很有表现力的剧目,从天鹅受伤到垂死,有的人叫《垂死的天鹅》,所以我因此说,音乐和舞蹈,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那么,魂要附体,就要附到我们舞蹈演员的身体上,用她们的肢体来表现,舞蹈是一辈子跟音乐是不可分割的。
那么下边我就请我们的演员给大家讲一下,我们怎么选材,我们怎么训练,讲一点一些个使大家能够活跃一点气氛。
宋潇潇是我们一个年轻的演员,但是今天我带她就像带一个我们当时选小孩一样,我们会到小学里去看,说先看一下,我们首先比如我们在全国招生,那么我们就会看,先看脸形了,肯定是尖尖的脸形,就是瓜子脸,那么看她是不是比较瘦,然后呢,我们再把她挑出来,挑出来我们先把她的裤子撩起来,看看她腿形是不是O形,就是这样的形状,脚长得好不好,膝盖长得好不好,然后我们再看她的条件,所以在我们选演员的时候呢,我们首先要看她身体的比例是不是,对不对,那我给大家做一个演示,我们选演员,是应该说,这个颈椎是最突出的,大家可以摸到你后边,最突出的那个颈椎,从这个颈椎开始,然后,把头抬起来,然后我们量到她的臀线,现在她是62公分,然后我们从臀线,往下量,我量到62公分之后,我再量她到底下,现在她的腿长,长过上身18公分,那么我们要求最基础的不能少于12公分,就是说你的腿长,大家明白我说的了,我用上面和下面量以后呢,她的腿长,我们不能够少于12公分,在当我们看到她的这个条件以后,我们就要看她的开度,因为芭蕾舞要先看脚,我现在从脚说起来,脚我们不能是平足,而且脚指头要长得比较齐,随便一个人您可以把鞋脱下来,是您的脚背也这么高吗,这不是训练的,这是她妈妈给她的,这个脚背,看见了,看见了脚背了吗,就是说漂亮和立脚尖,就是一直到脚指间,很尖很漂亮,然后我们就要对小孩,让她们蹲,每个小孩呢,开始蹲的时候,一定就撅着屁股蹲,我们告诉她你就直蹲,在她往下蹲的时候,你蹲,再往下,当她抬起来以后,我们来试试她是不是还有余地,那么就是说她很开,大家看到,是膝盖对着脚尖的,这些东西全是自然,很多人说考学校之前,我先让我的孩子压压腿吧,完全不用,这些东西都是自然的,然后我们就要看她的软度,来掰一掰她是不是很软,你别使劲,看看是不是还有韧性,好像硬了一点,然后我们要看她的旁腿是不是很好,来这样,然后呢,要放松的情况下,看看是不是有韧性,那么下边呢,我把另外一个男孩子请过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进行开始的课堂训练的。
那么现在,我先给大家讲芭蕾舞最基础的五个位置,一位 这个是一位,就是一字,二位 这是二位,三位四位,看得见吗,五位,两个脚并在一块,然后,要练一点韧带的东西,柔的东西,你们一个方向,做一个,用半脚尖做,这个时候呢,他就不是全脚在地上,开始用脚推起来,半脚尖,半脚尖是立脚尖的前提,同时可以把你的每一个脊椎都能拉直,那么你们一个方向只做一个,走,一开的往前,半脚尖到头,三,脚背到头,五六 手,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动作,来你不要下来,那么我们要求的是手指尖,脖子一直到脚指尖,所以它美就美在一个完整性。
我们要有双人舞的训练,双人舞的训练,主要是男的把位和女的互相帮助,那么大家说这么沉的女孩,怎么举得起来呢,我们先让他举一个,好,还重了一点,举女孩要配合男孩的是什么呢,就是说女孩一定要蹲的同时,跟男孩配上那个的力气就举起来了,而不是说是干举,也有是干举的,比如说要靠男孩的蹲,膝盖的力量,这个股四头肌的力量,腰的力量,手的力量来举,宋潇潇对你不放心,还要扶着你,走,好。
在这些个托举、抛举甚至于扔,比如说你们做一个小鱼,往下,很多这些个专业的动作,但是如果女的不提,女的分量太重的话,男的也不愿意举她们,这是一个互相默契配合,那么在这里,女的男的最要注意他们配合转圈,这个转圈一定要女的自己收紧,男的把位要好,我们现在让他们练一次,因为他们两个没有合过,今天就是特别在大家这儿出一下丑,也可能,来做两个三个,第一次两个,头,两个,好,第二次转,三个,一二三,大家记住,可以看到男的对女的,看芭蕾舞一般都看女的,看芭蕾舞一般都看上面,其实脚下和手上的工夫是特别值得看的,这一点呢,将来大家熟悉了再看的时候,可能就要注意那个男的手是不是在哆嗦。好,我们特别感谢他们俩给大家做一个简单地演示。
下面,就给大家表演一段在国际芭蕾舞比赛指定的节目之一,《吉赛尔》第二幕,幽灵和她喜欢的伯爵阿尔伯特的双人舞,这段双人舞,是主要表现这个女孩子,她在死去以后,还怀念着她喜爱的人,她请求森林这个鬼王能够原谅她,最后她用她的爱帮助她所爱的人跳到黎明。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她把她所爱的人拯救了。
感谢武海燕、张尧为大家表演这个节目,好这个谢幕呢,就让他们特别地满足,其实他们每次都希望观众给他们这样的掌声,他们就行屈膝礼,表示对大家的感谢,所以这次咱们反一下,你们感谢大家,再请大家给你们鼓一次掌。
有问题的朋友,举手咱们再向赵团长或者向舞蹈演员提问。
赵团长您好,去年,我非常有幸欣赏了《大红灯笼高高挂》,我当时为那种舞美,还有它最后凄美的场景彻底折服了,我当时留下了眼泪,然后我有一个问题,但是有一点我特别不明白,中间有一段是他们打麻将那一段,我其实看完了之后,我当时那种感觉,我觉得那是一个败笔,虽然我不是专业的,但是我觉得,它整个毁掉了整个芭蕾舞剧,给我的那种感觉,因为它始终在凄美的基调上进行的一个东西,但是那一段突然特别嘈杂,特别乱,你们为了强调在平和当中,一种突出的激情呢,还是什么东西,所以我想请您解释一下,谢谢。
因为《大红灯笼高高挂》演出以来,听到各种各样不同的意见,我觉得都是非常善意的,因为一个作品出来,比如就像柴可夫斯基《天鹅湖》,都能够惨败,所以我觉得在创新和改革的过程中,会碰到很多问题,所以我首先感谢你的意见,那么关于麻将舞里,《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第二幕里头,有京剧舞、有麻将舞,有很多不同的意见,有些人认为麻将舞简直好的要命,有些人认为糟的要命,说心里话我自己也不是特别地满意,那么这段是根据故事情节,现在就说在我们编舞的过程中,就是用这个形式服从内容,因为当时在写剧本的时候,这个是讲到一个阔家的人家,他是怎么渡过他的春夏秋冬,这家人家里,他要请戏班子来唱戏,然后他要打麻将,通过这样一个戏剧情节的交代,交代两个主人翁,就是三太太和京剧演员之间的恋情,所以,就加入了打麻将,那么在打麻将这个问题上我们确实跟导演讨论过很多次,比如说用说话和讲到15世纪的时候,当时有音乐,有说话,有朗诵,我们当时打麻将的时候,开始是打麻将了,先叫,然后所有人台上就乱成一团,嚷嚷,特别高兴,打麻将然后把桌子摆上,我们麻将的音乐你知道用什么东西代表麻将的音乐,你知道吗,算盘,这个作曲家用的咱们最老的算盘,哗一摇,就是麻将声音开始,打麻将,这段舞蹈的设计实际上是现代舞的设计手法,所以你会觉得,从二胡,和京剧的音乐,一下转到了算盘,麻将的声音和算盘珠子的声音,和现代舞的匹配,感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那么也是一个比较反差的,所以我想呢这是我们作为第一版留下的这么一个东西,那么至于我们和导演不断的在探索将来怎么能够融合的大家能够接受,那么这一点了,我将要把你的意见带回去给我们的剧组,给我们的导演,给我们的音乐作曲,谢谢你。
听赵团长的讲课,介绍了芭蕾简短的发展的历史,并且也看到了我们非常优秀的演员的表演,那么我觉着中国的芭蕾艺术是非常有希望的,那么赵团长在演讲当中强调了一点,非常的好,就说艺术的美是一种永恒的美是一种理想的美,那么一个没有艺术精神的民族,我想是没有希望的,那么一个很好的使我们亲近艺术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让艺术走进大众,所以今天呢我们也是把赵团长请来,给我们大家做了一场非常好的亲和的演讲,让我们走进芭蕾,学会至少是一个入门,将来怎么样欣赏芭蕾,这样优美而高贵的艺术,使它进入你的艺术灵魂,我想你的艺术气质也就有了。最后,我们向赵团长和中芭的演员表示诚挚的谢意,并且我还有一个祝愿,祝愿中芭团在赵团长的带领下,在艺术上层楼更上,为祖国争光,谢谢。
2.古典芭蕾教学法 篇二
一、爆发力方面的借鉴和应用
艺术创作需要借鉴, 这是不言而喻的, 舞蹈教学也不例外。现在所处的信息时代使我们可以借鉴他人创作经验的条件优于以往。我们都知道, 中国古典舞具有鲜明的东方气质, 有刚劲、流动和典雅之美。它的舞姿杂、技术难度高、动作幅度大, 需要全身各部位的关节都得到柔韧性技术和技巧所必须的爆发力等等, 特别是通过毯技课的训练可以提高演员腰部的力量、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腿部爆发力等方面的技术和能力, 以此表演出地面和悬空中的部分翻腾和旋转的动作, 诸如“飞脚旋子”、“拉腿蹦子”等训练身体协调性的动作;“前飞燕”、“横飞燕”和“后飞燕”等体现身体爆发力的动作都在极限中塑造出完美的形象, 这些优势都是芭蕾舞训练中所缺少的。
中国古典舞外部形态与内在神韵的审美特征, 已经形成了中国古典舞创作不可缺少的语言核心, 并在教学与创作、课堂与舞台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在继承传统舞蹈的基础上, 中国古典舞追求舞蹈本体, 追求现实的时代感与历史文化精神的再现, 以开放的视角, 使时代与历史两个支点得以融合, 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宗旨。相对于古典舞来说, 当今的中国芭蕾舞在身体的爆发力和柔韧性方面还不成熟, 要形成中国芭蕾的独特风格和民族化的韵味, 真正立足于世界的东方还需要不断的磨合和取他人之长处。这些不间断的磨合虽然尤其固有的难度, 但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的尝试。如现代芭蕾舞剧《黄河》就是一部综合古典舞和芭蕾技术成功的典范。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赵汝衡和著名的编导陈泽美曾大篇幅评论这部作品。陈泽美说:这是个很有激情且阳刚气比较足的作品。因此, 仅仅用芭蕾语言去表现它的汹涌澎湃的性格显然不够, 特别是表达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内涵。所以作品大量采用了很强的中国古典舞的一些东西, 去丰富和完善它的芭蕾语言和艺术创作。赵汝衡评论说:学透了芭蕾舞后, 就会感到外国芭蕾和中国古典舞有很多相近的地方。
鉴于上述这些因素, 笔者认为,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 舞蹈的快速发展, 现有的芭蕾舞教学水平应在原有优势的基础上, 取长补短, 大量汲取中国舞蹈的训练方法, 特别是中国古典舞的训练技术, 以新方法、新技术和新的知识更好的充实和弥补自己所欠缺的部分, 以跟上时代的需要, 为新世纪培养大量优秀人才。
二、应初步引进古典舞训练中的身韵教学
“身韵”是身法与韵律是总称, 身法是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 韵律是属于艺术的内涵特质, 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就能将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审美的精髓体现出来。在中国古典舞的训练中, 身韵是艺术的灵魂, 以人的整个身体为物质材料来创造舞蹈艺术的结晶, 是用身体来表达意韵的重要因素。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课以“拧、倾、圆、曲”的体态美为中心, 以腰的动律元素为基础, 以平圆、立圆、八字圆的运动路线为主体, 以传统中优秀的舞蹈造型和典型动作为依据, 在由浅入深、层层发展的教学思路知道下, 有重点地循序渐进的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软开度、幅度、腹背肌的静止控制以及身体关节纵面和横面范围发展幅度活动能力。注重提高学生对舞蹈运动过程中的律动和韵感, 从审美的角度来继承和发扬传统的“身段”, 从科学的训练角度来提炼教材, 如将“身韵”中提炼的元素动律体态融于基础训练的连接舞姿和步伐之中, 加强了基训风格的训练内容, 达到了舞蹈的专业化要求, 这在“桃李杯”舞蹈比赛中已经得到了证实, 并能涌现出一大批舞蹈专业化人才。类似上述这些教学中的种种优势, 都是中国芭蕾教学中所欠缺的内容。虽然说, 芭蕾有其自身固有的长处, 诸如, 它上升动作的轻盈飘逸、舞台运动轨迹的直线性以及舞者整体的傲然挺立、气宇轩昂等, 但如果将这种具有皇家气派及其观念模式的艺术, 与中国那种有形有神的古典舞境界融合起来, 将更能产生一种具有特殊审美特征的表演艺术。
现在学校教学中的身韵课, 大多是以戏曲传统为基础, 按照舞蹈专业和身体训练的要求, 以科学性和民族性的结合来总结和发展基本功的训练, 鉴于此种情况, 我们应该将中国古典舞教学中的身韵训练内容引进到芭蕾舞教学中, 应当在培养学会的过程中, 把古典舞身韵训练之中的七要素“提、沉、冲、靠、含、腆、移”贯穿到每一个年级、每一个动作中, 使芭蕾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充分融汇古典舞的上身优势, 以弥补原有上身“呆板”的体态, 并且, 在掌握一定的技术能力的同时掌握身韵。只有这样, 才能使舞者在千变万化的运动中, 将一切美凝聚于富有回味的雕塑般的造型上。但需要注意的是, 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 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教学内容训练与实施的可行性等方面问题, 不应为了追求授课的形式或急于功利而使教学内容杂乱无章, 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学习和借鉴他人长处是值得提倡和赞扬的, 只有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舞蹈事业才有进步和发展。
3.古典芭蕾教学法 篇三
关键词:芭蕾基训;中国古典舞;职业院校;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J7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8-130-2
0 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古典舞蹈在充分借鉴外国芭蕾基训的精华,并对我国传统优秀的舞蹈形式予以继承的过程中,逐步从未到有,并慢慢形成自己特有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将芭蕾艺术与戏曲艺术进行的有机结合。所以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的形成中,芭蕾基训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贡献,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在艺术教学课程中注重芭蕾基训与古典舞教学有机结合,以期更好的形成具有特色的古典舞教学体系。
1 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中与芭蕾基训有机结合的必要性分析
芭蕾从其发展历史来看,已经具有非常悠久的发展史,其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舞蹈艺术,一直活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并逐步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将芭蕾与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古典舞蹈进行相应的结合,对于促进中国古典舞蹈教学体系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中国古典舞并非古代舞蹈,而且在审美和风格上对古代舞蹈进行继承,所以在舞蹈训练过程中,为了提高舞者的能力,就必须建立具有自身学院特色的教学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提高学院的竞争力。这也是越来越多的职业学院在古典舞训练中将芭蕾基训的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加上芭蕾基训的方式较为科学,因而在职业院校的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注重与芭蕾基训的结合就显得尤为必要。
2 具体的影响
上述我们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中与芭蕾基训有机结合的必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的形成,还应切实掌握其对体系形成带来的影响,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科学的训练方式促进中国古典舞教学方式的转变
中国古典舞实际是对戏曲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而建立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就必须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所以在继承戏曲舞蹈的美学规范和表演方式的基础上,才能利用戏曲舞蹈的动作元素与动势节律促进其传统审美特征的彰显,促进其动作风格的体现和韵律的表达。而这就对舞者的表演能力的提升以及动作风格韵味的彰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为了建立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国古典舞的训练方法,就必须借助芭蕾基训,这主要是因为芭蕾基训的教学体系十分严格,而且其舞蹈艺术是独特的美学特征,例如足尖技巧、双人托举等优美的物资、高雅的旋转,均有效的诠释了芭蕾舞蹈的艺术魅力,并将人体运动法则与审美风貌淋漓尽致的彰显出来。而这正是由于芭蕾基训的科学的训练方式,对中国古典舞教学方式的转变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2.2 高效的训练方法促进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的形成
芭蕾基训不仅其训练的方式较为科学,而且其训练的方法教学高效,所以对于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的形成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借鉴芭蕾基训的方法进行古典舞训练,不仅能训练舞者肌肉的走向和承受力,还能有效的释放关节的力量,将舞者的全身变得更加舒展。这主要是得益于芭蕾基训自身的特点,从而有效的弥补古典舞训练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在开髋关节、绷脚背、直脊椎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在高难度动作中更好地促进重心问题的解决。再如借鉴芭蕾基训中的蹲、擦地、小跳等动作,将其进行吸收转化之后,就能很好地提高舞者的蹲与脚腕的力量。但是并非照搬照抄即可,而应采取扬长避短的借鉴方式,尤其是古典舞的动作对蹦跳的爆发力要求更高,因而在训练蹲时的训练节奏就会有所变化。芭蕾舞在训练蹲时,有大有小,主要的节奏是2拍1次、4拍1次。所以其主要是对大腿的肌肉进行训练,活动膝关节以及跟腱在缓慢动作时的能力。但是古典舞的蹲的节奏则主要是一拍、半拍完成,所以主要是在深蹲时对大腿的腿力进行训练,从而更好地促进其在蹦跳是对爆发力,而在芭蕾基训中则一般不采用这些节奏,在训练方式和组合方式还是有一定的不同。因而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的过程中,还应紧密结合实际需要针对性的借鉴和转化,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的质量提升。
2.3 健全的训练体系有助于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的优化完善
中国古典舞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身韵,而身韵训练又只能对学生审美的运维和传统舞蹈的动作特点,所以必须在古典舞教学中学习身体能力训练的方式。只有在确保动作质量和能力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将所需表现的强弱感的节奏与审美的韵味和动力进行有机的结合。由此可见,芭蕾基训动作与自身的健全的训练体系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在一些民族舞剧之中,在进行双人舞时,其更多的是采用了芭蕾舞的双人舞结构与动作,即使在舞姿上的变化和中国民族风味的渗透,均难以掩饰芭蕾双人舞的艺术特点。而正是由于芭蕾基训自身有着健全的训练体系,将身韵、语汇等组课的模式确定了方向,在按照芭蕾课程顺利形成课程教学模式时,其都是保留了芭蕾基训从易到难和从浅到深的身影,因而芭蕾基础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的形成和优化完善中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例如将古典舞的爆发性玉芭蕾舞的柔性进行的有机结合,不仅舞姿线条清晰,而且具有较高的动作难度。若没有借鉴芭蕾基训中的柔韧性玉爆发力,那么就不可能表现的如此完美和淋漓尽致。因而芭蕾基训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主要取决于芭蕾自身健全的训练体系与科学的训练方法。
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的创建,不象芭蕾舞是依据剧目表演的需要产生的训练。我们是从教学开始的,在没有充分剧目的情况下,先办起了学校,在教学、教材的发展过程中,培养了人才。形成了教学带动学科,带动剧目创作的发展。剧目创作又反过来促进教学的发展,从而形成了教学与剧目创作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
3 结语
综上所述,芭蕾基训给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所以作为职业院校,只有注重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中与芭蕾基训有机结合,并紧密结合芭蕾舞的特点和古典舞的特点,利用芭蕾基训的科学方式、高效方法和健全体系推动我国古典舞教学水平的提升和优化。
参 考 文 献
[1] 肖洒.浅析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基训的结合[J].大众文艺,2015,08:157-158.
[2] 刘行.中国古典舞基功训练存在的问题分析[J].当代音乐,2015,03:116-118.
[3] 韩瑾.当代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的发展定位与研究途径[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报,2015,04:35-39.
[4] 王同礼.中国古典舞剧的三级浮图·舞蹈[J].舞蹈,2000.
4.芭蕾教学法外开 篇四
在芭蕾的基础训练中要达到促进健康,塑造形体的目的,需要锻炼者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对自身形体状态有客观正确的判断能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段、采用科学的锻炼方法和坚持持之以恒的锻炼行为。科学的锻炼方法是影响练习者形体完善与再塑的重要因素。通过身体练习来协调发展肌肉力量与肌肉的外在形态,提高关节的活动幅度,是形体练习的主要目的,进行针对性一训练的前提就是选择正确的练习动作,追求高效率的练习效果是动作选取的依据。芭蕾基训的把杆、脚位和其它外开练习,作为形体训练手段,多采用下肢外旋状态下的站位进行练习,从肩、胸、骨宽、膝、跺五大关节部位向外作延
伸性的打开练习。它源自于芭蕾,并随着芭蕾艺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完善,以致形成外开练习手段的自成体系。
1 芭蕾舞有着科学的规格要求和法则,正因为这些规格和法则,使它成为世界三大艺术之一,形成几大名流派,创造出上百个经典芭蕾舞剧。长久以来,芭蕾形成了以“开、绷、直、立”为审美原则的芭蕾舞学派特点,其中腿与脚的外开在芭蕾中更是基础的基础。
芭蕾舞蹈的一些运动是违背人的正常生理结构的一种特殊运动形式,外开就是芭蕾舞独一无二的特殊运动形式,是芭蕾舞的精髓。理想的外开不仅有利于平衡,还可以使身体的线条更美,动作范围更大,完成动作更优雅。所谓“开”是指芭蕾舞者需要从肩、胸、胯、膝、踝五大关节部位,左右对称向外打开,尤其双脚要外开90°,髋关节球窝在人的神经、肌肉的支配下,向外旋开,同时由包裹着股骨的肌肉外转带动膝盖和脚踝也同时转开,尤其是双脚应该向外打开呈180度。许多芭蕾的老师为了大家好理解,开始会让大家感觉夹紧臀部,让大家收紧臀大肌,你会发现腿从根部被锁住,动作僵硬。更好的说法是:以尾椎为中轴,内侧肌像两扇门打开,从这个角度来找利用深层的外旋肌肉引导外开的感觉,当你打开以后屁股后面收进去,会把尾椎骨裹起来,就能找到正确的外开。注意如果外开的发力没有从髋关节启动,就会迫使双腿在膝盖处产生拧转、膝盖无法伸直、塌腰、倒脚等不良的姿态习惯。而膝盖作为腿部的链接关节,如果经常经常被迫旋转极易受伤。
在舞蹈中,外开能使芭蕾舞者肢体线条扩大、延长,增强了舞者的舞蹈表现力,例如在grand jete(指换脚的大跳,凌空越)结束的时候,除了上身肌肉的控制能力之外,外开起到了“刹车”的作用,使跳跃能够安全稳定的落地,所以腿与脚的外开也为舞者的重心提供了有利而巧妙的支 2 撑面。在芭蕾舞产生的初期,它是一种只有贵族统治者才有权利跳的舞蹈,因为他们占有着辉煌的宫廷建筑以及庞大的权利,他们那种趾高气扬的动作风范在舞蹈中也随之流露出来,甚至还有对这种趾高气扬的气度去模仿和追求。所以芭蕾所需要的是贵族气派而不是平民气味,在一定程度上芭蕾的外开有炫耀贵族气度的作用,贵族的宫廷气度是芭蕾舞重要的历史条件和审美属性之一。然而,现在专业舞者们腿与脚部180度的外开,是最早那些贵族业余舞者们所望尘莫及的。从而也可以看出,芭蕾舞外开的原则实际上也包括了当时一种将人体理想化的成分。举例芭蕾旋转技巧部分一旦脱离了“开”或“外开”,便无法完成它的旋转,首先没有外开就没有好的直立重心,没有稳固的支撑点,“当一个人站在一条腿上时,只要把脚转开一点就会有一个三个点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如果脚站正步脚趾向前,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就会小。”①其次帕塞②也决定了舞姿和运动,包括脚腕子的外开、膝盖的指向,如果没有自上而下贯穿性的外开,那么技术就无法完成。芭蕾舞者的双脚之所以始终是“外开”的,是方便在动作中随时能灵活的变换方向,形成流畅的具有延伸感的舞蹈动作。所以正确的外开发力对于初学者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第一堂时老师都会要求我们做「八字脚」,甚至「一字脚」。但大多数老师都未能一开始便贯输正确的开外动作(即turnout,法文是en ①《芭蕾排练室内幕》黄伯虹译,第十九页
②帕塞:法语原意经过的,转移的,脚从一个姿态转移到另一个姿态的过程,我们称作吸腿。帕塞的脚位有三种形式,1动力腿绷脚,小脚趾内侧点在主力腿膝盖前部2.动力腿绷脚,大脚趾外侧点在主力腿膝盖后部3.动力腿绷脚,脚尖点在主力腿膝盖窝。
做帕塞时双腿双脚保持外开,尤其动力腿膝盖的指向,以及动力腿脚部的位臵不能移动,不依靠主力腿导致坐跨。
3 dehors),在模仿的情况下,初学者见老师、甚至一些同学,都把双脚外转至成一字,即所谓的“理想180度外开角度”,便用力把脚转开。常见的情况是把脚先摆成一字,然后把腿伸直。这样做不但吃力,不能维持得久,而且在达不到外开的程度下,无论在站立或做plié时,都令重心坠在脚掌内侧,令盘骨的位臵向前倾,因而影响站姿的平衡,久而久之,脚及膝盖的筋腱因受到过多压力而受伤。turnout要从臀部开始启动,把它作为一个“动作”,要不停启动肌肉向外转,转开了髋关节后,膝头与脚尖指也随著外开,而两者必须指著同一个方向才正确。除了启动臀部裏面的肌肉外,收紧大腿内侧的肌肉是非常重要的,最后再配合脚的小许外转角度。一位脚时脚要平铺于地面,五脚趾平均着地抓住地面,脚心放松,脚躬提起膝盖和脚尖的方向一致。切记不能产生“倒脚”的现象。
例如,在做battement tendu③的时侯,以向前擦举例,向前擦出的路线是动力脚尖纵向地对准主力脚的脚后跟部,出去时脚跟先领,回来时脚尖先领,脚跟推动脚背、脚尖向外擦出,擦到最远点直到脚趾尖,同时保持了外开与延伸的感觉,双腿内侧肌向外旋,要有双腿内侧并拢的感觉。整个过程要经过全脚、脚掌到脚尖的擦地过程,最后落在前四位绷脚点地时,脚部应外开的点地。(注意重心在主力腿上,不要随着动力腿的移动而移动。)擦回时脚跟应尽量留住,脚尖主动向回用力擦回来,让脚趾、脚掌和踝关节一节节地放松落下,这样脚部才能平衡地着地。当动力腿擦回时,主力腿的骨盆应更向上提起(这时往往容易放松),使 battement tendu:意为“擦地”活动脚和支撑脚有靠合的动作,我们大都会加上Battement,分为Grand Battement(大靠合)和Petit Battement(小靠合)。Tendu是延伸、拉长、伸张的意思。主要训练脚趾、脚掌、脚弓、脚腕、跟腱等部位的关节、韧带、肌肉等的柔韧性、灵活性和能力,同时锻炼人体的垂直站立、稳定性、后背的控制能等,使腿部的肌肉群得到延伸与外开的锻炼。③ 4 身体的重心不“坐”在主力腿的大腿根部,以保持主力腿和动力腿的长度和高度的一致。
结语
腿部的“外开”是难度较大的技术训练,它既是技术课整体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整个技术课训练的基础。因此,要使“外开”成为技术课中的一种扎实的腿部技术,以及动作中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能力,就必须提高对“外开”训练的科学性的认识,弄清腿部“外开”发生及发展的全过程,确立腿部“外开”的基本方法,这是进一步提高训练效果,以便训练中少走弯路,避免发生伤病的重要保障。
拉乌拉尔〃格拉伯特说:“很自然,一个舞蹈教师,对动作比科学原理更感兴趣。艺术家更关心的是做动作的人体,而科学家更关心的则是生命的肌体。”以上这些话对于从事舞蹈教学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个重要的借鉴。作为舞蹈教师,我们不仅应关心“做动作的人体”,同时也应该关心训练中的科学原理,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使之适合于舞蹈艺术发展的需要。
5 参考文献:
1)[美国]拉乌尔格拉伯特着,朱立人译.舞蹈解剖学[M].北京:高等社,2006.21.2)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349-352.3)李永明.芭蕾舞及教学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8-10.4)朱立人.西方芭蕾史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10-11.5)孙国荣,余美玉.大学生舞蹈教学指导.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164-165.6)董洁.乐府新声[N].沈阳音乐学院报,2004,(2).7)安乌廉斯着,黄伯宏译.芭蕾排练室内幕[M].北京:北京舞蹈学校.8)[美]瓦尔特∠雷尔着,欧建平译.西方舞蹈文化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1996.9)朱立人.芭蕾术语大辞典[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10)鞠宇鹏,谢慧珍.芭蕾教学法.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11)蒙小燕,芭蕾舞教学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5.芭蕾舞基础训练教学 篇五
坐在地上做勾脚背的动作是第一次练习的你要做的动作,随后可以做盘脚压胯的动作,接著就是仰卧吸腿练习。当然,侧卧旁吸腿、俯卧后吸腿、腰部训练、仰卧前大踢腿也是你需要练习的动作。
这一部分的训练主要是锻炼你运动系统的软度、开度和力度的,并且是舞蹈训练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学习舞蹈的人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这三点能够运用自如才能充分地展示人体动作的幅度、线条和技巧,同时还能增强表现力和拓展表演领域。
这些动作可以帮助你打开肩部和胯部关节韧带,加强腰的柔韧性,增强腿部和后背肌群的弹性和力量。而且两腿因坐在地上而减轻了支撑人体体重的负担,可以充分伸展和拉长各部位的韧带。地面训练对於非舞蹈专业者来说收获较大,所以一定要先从地面训练开始。
扶把训练是指训练的时候扶著固定的物体进行的训练。常见的有擦地、半蹲、全蹲、小踢腿、划圈等动作。单腿蹲和小弹腿也是相当重要的训练动作,而大腿踢和压腿就是你经常在图片、电视或电影中经常看见的。练习的时候,你需要扶著训练场地专用的栏杆,将一条腿踢出,刚开始的时候可以低一些,以后要逐渐增高,直到踢过头顶,两条腿要交替练习。
压前腿、压旁腿、压后腿三种动作对於解决腿的软度、胯的开度和收胯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向前、向侧方、向后压腿的时候,也要从较低难度做起,否则可能会拉伤韧带和肌肉,欲速不达。
以上这套扶把训练是想保持理想形体和想拥有高贵气质的你,应该每天坚持的练习。当然,这些训练动作同时也是芭蕾中最基本的练习,它可以使你的脊柱、臀、脚踝、臂充满活力,培养你优雅和高贵的气质。
以上基本动作训练到位后,就要开始脱把训练了。与以上的动作相比,脱把训练是难度较大的训练。因为你要失去固定物体的帮助了,但这同时意味著优雅的舞蹈训练动作的开始。这些动作分为手位与脚位的训练,如手臂波浪形的舞动、脚做划圆等动作,而且还有以前做过的大踢腿,但是这次已经没有什麼可以支撑你了。与前面的训练相比,增加的练习有跳跃练习。小跳还可以分为一位小跳、二位小跳、五位小跳。中跳是随后的训练,主要以原地跳为主,分为一位中跳、二位中跳、单起双落方法和双起单落方法。最后就是大跳了。需要注意的是,你应该循序渐进才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以上离把基本功训练,是将臂、腿、弹跳等配合舞姿造型而组成的小组合,既能训练身体的基本能力,也调整了身体的基本姿态,并使其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到芭蕾中去。
最后的结束运动,其主要目的是调整呼吸和舒缓身体,所以也是你不应该忽视的训练动作。
芭蕾训练,主要以“开、绷、直、立”四大原则为审美观,使肩、胸、胯、膝、踝五大关节向外打开,以腿脚动作为主,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延长舞者肢体原有的线条,扩大运动范围及幅度,提高身体在运动中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培养高贵优雅气质也是练习芭蕾可以达到的目标,实际上,这样的贵族气派也是芭蕾兴起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芭蕾的著装要求
舞姿优美的芭蕾,著装有其特有的风格,体现著女性特有的优雅体形。但是需要提醒你的是,练功服绝不仅仅是为了美丽,每一件装备都是有其明确作用的。但在欧洲,传统习惯於女孩子著黑色紧身衣及粉色紧身裤袜。
就颜色而言,成人形体芭蕾对著装没有特殊要求。由於在练习芭蕾的过程中,过长的头发会影响视线,所以髻是比较实用的发型,这种发型还可以使头颈部的线条优雅清晰。
6.芭蕾舞入门旋转技巧教学 篇六
舞姿的控制
在旋转过程中,控制住舞姿非常重要。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不良现象。比如:不能规范的控制住舞姿的高度;手臂胡乱地使劲挥动;主力腿立半脚尖的时间不超过半秒钟等等。这样的旋转就失去了舞姿转的实际意义。
头在旋转中的运用
在旋转中,正确地使用头部非常重要。在旋转中,头部的运动包含头、颈椎和眼睛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应是协调配合的。在教授旋转的过程中,对头部的练习应该很谨慎。用最简单的方法剖析和讲解在转动中的头部运动:
我们向某个方向转动时,头部应随身体的转动向这个方向转动到自身运动的最大限度时,再立即向另一个方向转动并返回视线,将头部和视线落到所看方向。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留头”和“甩头”,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述头的这个运动过程,实际上就是头部的向左转动和向右转动。
做好起转前的蹲
从物理学角度来说,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你给地面多大力量地面会同时反馈给你相等的力量。
芭蕾舞的旋转,绝大多数是在半脚尖或足尖上的,立起之前都是用蹲做准备,这个过程就是立起的反作用力。因此,蹲对转至关重要,只有做好蹲,向上的立起才会结实而有力。
向上立起的动力力量的应用
在学习雷勒韦时,我们讲了身体向上立起时的脚、腿部用力推起的同时,从骨盆带动躯干的向上提起的力量,这种方法应该贯穿在每一个立半脚尖的动作中。在转的过程中,经过蹲再向上推起半脚尖时,脚跟推地向上和躯干部位的向上提起是同步进行的。这种力量既是身体各部位的统一行动,又是身体不同局部的独立自控,正是有了躯干上提,身体的重力才不至于全压迫在主力腿和主力脚上。
在练习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学生只注意推起的脚部,忽略了从骨盆带动躯干向上提起的力量,躯干提不起来,势必加大了主力腿和主力脚的承重。另外,双向发力的力量还能保证立起时的速度和力量。
旋转时的身体重心
旋转时的身体重心点一定是在主力腿的脚掌上。这需要把身体的头、肩、大腿、膝、踝几个部位,以纵向贯穿,就好像串糖葫芦,无一部位偏离了这条纵线。
在这条纵线里,人的气息起着一种贯穿作用,它就像穿在中间的那根棒。我们应该让气息从头顶到脚掌延贯穿纵线向上、向下流通,中间不能被堵塞。这种气息感应该有从头顶上冒出来、从脚掌下流出的想像力。做这样一个比喻:把贯穿线比作一根水管子,气息比作水,水在水管里流动,从上边、下边都可以冒出水来。只有气息通畅,动作才能舒展,身体的重心才稳定。
转的动力力量的使用
旋转时,转的动力力量是向运动方向一边用力打开,另一边向运动方向用力推动,这就是旋转时用力的方法。例如:我们做向右转,身体的右半部要向右用力打开,同时身体的左半部也同样向右用力推动,只有这样的力量才能使旋转中的身体协调起来。切记!一定不能只用身体的一边用力。
7.古典芭蕾教学法 篇七
首先在体态要求上, 芭蕾基训里要求学生挺拔向上的气质, 在训练的时候, 要求学生时刻的保持体态的挺拔, 要求后背直立, 两肩与胯对齐, 脖子要微微的上仰, 给人以一种向上直立高贵的感觉。芭蕾在运用脊柱的屈伸中, 一般以直立为主, 并常常以直立形成固定轴, 因而人体的后背直立能力和旋转的垂直感觉非常突出, 能够很好的解决身体重心和直立感。而中国古典舞基训在体态上, 主要以腰为轴心最大的特征就是拧, 倾, 圆, 曲四大要素, 首先解决体态上“拧、倾、圆、曲”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气质美。体态中的“子午相”“阴阳面”“拧麻花”, 贯穿着、人体的“拧、倾、圆、曲”之美。身韵课诞生给中国古典舞基训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支点, 由于身韵课的作用, 古典舞基训在解决功能训练的同时, 更加注重身法、技法、神韵、气息、内在情感等的高度融合。他的体态特征就是重心下沉, 在动作中贯穿了“提、沉、冲、靠、含、腆、移”的动律元素。节奏上强调轻柔、动静、放收、缓急, 对比鲜明, 点线结合的特点要求极度柔软、灵巧的身体素质, 从而达到“神形统一, 内外结合”的独特风格, 它能使舞者肢体的各部位得到最大范围的解放。贯穿了呼吸的要求, 体现了古典舞的神、气、韵。在这一点上, 中国古典舞基训改变了芭蕾基训在训练上纯功能化和僵、死、板的倾向。
二、芭蕾基训与中国古典舞基训在软开度训练的比较分析
在软开度的训练上, 芭蕾对于胯根的控制能力要求很高。他要求学生从大腿根部开始一直到脚尖, 要完全的外开。比如在做控制的时候, 芭蕾会要求学生把腿控到180度, 但是却严格的要求学生不管是主力腿还是动力腿, 都要保持很好的外开。而中国古典舞基训却不一样, 比如探海, 这个动作要求后腿控制到180度, 但是他不要求动力腿保持外开。对于腰的软度和能力训练上, 古典舞基训在课上会有大涮腰、风火轮等一系列大幅度的活动腰的动作。而在芭蕾基训上, 就只有一些胸腰的动作, 大腰的动作就很少。
三、芭蕾基训与中国古典舞基训在半脚尖及脚腕能力训练的比较分析
芭蕾基训里, 学生足尖上的技巧使用, 是芭蕾基训区别与中国古典舞基训的显著特点。足尖鞋将学生身体的重量支撑由面缩小成点, 有效的减小了与地面的摩擦力, 提高了旋转的速度, 也能使学生的腿部线条看起来更加的修长。由于足尖鞋的特殊构造, 需要将身体的全部重量完全支撑在脚尖上面, 这就要求学生有很好的半脚尖能力。在平时的训练上, 芭蕾基训里不管是把上动作还是中间动作, 对半脚尖能力训练的动作很多。到了高年级, 从把杆的第一个动作“PLIE”开始就有半脚尖的训练动作。芭蕾基训里很严格的要求学生把半脚尖站到最高, 就是老师经常和我们说的百分之百的半脚尖。而中国古典舞基训, 就没有足尖上的训练。在脚腕子能力的训练上, 芭蕾基训和中国古典舞基训都是很重视的。虽然说中国古典舞基训不像芭蕾基训会有足尖的动作, 但是他的很多动作都需要脚腕子有很强的力量才能完成。而芭蕾基训, 因为在足尖上有很多的技巧, 单脚在足尖上的跳等, 脚腕子只要稍有松懈就会导致扭脚, 所以对脚腕子能力上的训练要求很高。
四、芭蕾基训与中国古典舞基训在技术技巧方面的比较分析
就拿跳来说, 芭蕾基训中的跳, 讲究的是轻和开。他要求学生做跳时, 有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在做跳的时候, 上身还是要保持直立的感觉, 整个人都是向上的。腿, 膝盖, 脚背一直到脚尖都绷到尽头。不管是主力腿还是动力腿, 在空中和落地都要保持完全的外开。中国古典舞基训的跳, 不会像芭蕾基训那样要求所有的跳都保持外开。比如说小射雁跳, 做的时候就要求动力腿折回来, 膝盖要掖进去。古典舞有些技术的连接, 通常应用跑步、拖步或者直接推地跳起, 他可以使动作显出轻、漂、脆的特色。在做转的时候, 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都是直体的, 他要求学生整体的感觉都是往上发展的。不管是在足尖上的转还是半脚尖上的转, 上身都要保持直立, 舞姿在转的时候不会有很多的变化。动作长而舒展, 延伸感强。而中国古典舞基训里的转, 他的舞姿是变化多端的, 上身也不是一直都是保持在直立的状态。在垂直轴上的拧倾能力。如斜探海转, 他要求学生上身拧倾, 重心要螺旋。上身要随着舞姿的变化而变化。不像芭蕾基训里的转, 只是单一的直立向上。古典舞的旋转, 以拧倾形态的舞姿结构为主要特色。和芭蕾比较还是区别明显, 芭蕾的旋转都是直体的;我们除了有直体的旋转之外, 很大的特点是身体形态在拧倾旋转的舞姿造型上的转, 特别是“倾”的平衡重心上的转。翻, 是中国古典舞里的特殊技巧, 在芭蕾基训里是没有的。因为翻需要以腰为轴, 所以对与腰的能力训练是很注重的。
五、芭蕾基训与中国古典舞基训在表达情感方面的比较分析
表达感情发面, 芭蕾强调一种单纯的技能的训练, 类似四肢机械的训练。在芭蕾基训中, 很难表现出有血有肉, 有情绪情感, 芭蕾的线条清晰, 简洁明了。而中国古典舞从中国历史文化出发, 以民族风格特色为主题, 贯穿于整个素质, 能力, 技巧, 身体表现力以及它的舞蹈语言各个方面。它具有民族特殊的审美心理, 情趣, 特征的表现力, 是芭蕾难以比拟的。因此, 中国古典舞的训练更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 性格以及复杂的内心情感。
六、结语
8.古典芭蕾教学法 篇八
关键词:古典 浪漫芭蕾 身体美学 探究
中图分类号:J7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24-0102-03
古典浪费芭蕾是芭蕾舞的重要开端,对于后期的芭蕾舞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身体美学是芭蕾舞表演基本的表演原则,需要在现有的表演形式中对其不断进行深度的挖掘,从古典浪漫芭蕾中发掘出属于现代芭蕾舞学习与表演的身体美学艺术,从而使其能够为现代芭蕾舞表演与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一、审视浪漫芭蕾
芭蕾舞的视觉冲击能够使人感受到强烈的代入感,其优美的身姿及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给观赏者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芭蕾舞艺术气息浓厚,在多数的芭蕾舞艺术表演中,均能够在其中捕捉到明显的艺术元素,所以芭蕾舞不仅是一种舞蹈,同时也是一种极具穿透力与感染力的艺术表达方式。
早期的芭蕾舞仅属于一种娱乐方式,是广场舞的一种。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随着艺术形式的不断丰富,芭蕾舞逐渐被皇家贵族所应用与欣赏,继而成为一种宫廷式的标准舞蹈表演艺术。芭蕾舞在经过六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化,最终形成六种不同的芭蕾舞舞蹈艺术流派,其中在芭蕾舞发展的初期阶段,主要以宫廷芭蕾(Ballet de cour)为主。而后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芭蕾舞不断与歌剧艺术相融合,形成了以歌剧为主体的歌剧芭蕾(Opera Ballet),该流派的芭蕾舞已不仅仅是停留在娱乐阶段,更多的成为会见外国元首的一种礼仪形式。歌剧式芭蕾舞是芭蕾舞发展的第一个高峰阶段,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为进一步完善芭蕾舞艺术,突破艺术瓶颈期,动作化芭蕾(Ballet d’action)便在该社会形势下应运而生,因而也再一次掀起了芭蕾舞发展的新浪潮。浪漫芭蕾(Ballet blanc)起源于十九世纪前半叶,由动作化芭蕾演化而来,步伐轻盈,主要以浪漫主题表演为主,是芭蕾舞主要的流派代表之一。在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与变革后,古典芭蕾(classic ballet)再次成为芭蕾舞发展的主流,古典芭蕾早在宫廷芭蕾发展的后期阶段,即已有取代宫廷芭蕾艺术的可能性,但后期受到歌剧艺术的影响,直至五百年后的十九世纪末期,才成为主要的芭蕾舞表演流派。现代芭蕾(modern ballet)是芭蕾舞中最为现代化的芭蕾舞流派,其中结合了各不同种类的芭蕾舞特点,在芭蕾舞中属于新兴的芭蕾舞流派。
古典芭蕾舞艺术的核心即是唯美中带有一丝浪漫,是贯穿浪漫芭蕾舞艺术的一种经典芭蕾舞表演形式。古典芭蕾舞对芭蕾舞演员的形体要求较高,需要达到形似流水、线条柔和、动作优美而不失华丽等标准,以此塑造完美的芭蕾艺术形象。不同国家、流派及学派对于芭蕾舞研究有着不同的深度与理解,现有的芭蕾舞学派主要以六大学派为主,即法兰西学派、意大利学派、丹麦学派、英国学派、俄罗斯学派及美国学派。不同学派间,所采用的艺术表达形式有着一定的差别,但就大体而言,早期的芭蕾舞艺术表达形式均以呈现艺术工作者对实现社会及生活状态的不满为主,其中不仅包含了哲学理论知识,同时也对社会学有一定的涉及。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芭蕾舞多以表达英雄故事、爱情故事及光明与邪恶的力量较量为主要表现结构,不再采用讽刺社会现实情况的方式进行芭蕾舞艺术表演,因而便有效的推动了芭蕾舞艺术表演迈向多元化与现代化发展。在芭蕾舞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不仅在表演形式及题材选用上有所改变,在音乐、背景、思想与动作方面也有较大改观,使其更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表演艺术之一。
自十七世纪末期階段,浪漫芭蕾流派逐渐兴起,其中著名浪漫芭蕾表演女王玛丽·塔葛里妮成为当代芭蕾艺术表演的标志性人物。作为重要的芭蕾艺术表演艺术家,玛丽·塔葛里妮不仅在浪漫芭蕾艺术表演中拥有极高的天赋与造诣,同时在芭蕾舞蹈服饰的创作中也尽显才华。在芭蕾舞剧《天鹅湖》及《仙凡之恋》中的服饰设计,均源于玛丽·塔葛里妮的设计理念,其中在融合了浪漫艺术气息的同时,也将古典芭蕾艺术融入其中,从而将芭蕾舞的浪漫艺术表演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芭蕾舞发展的最重要阶段,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芭蕾舞表演人才,其中主要以布农维尔、佩罗、艾尔斯勒及塔尼奥尼等最为著名。受当代社会环境的限制,当代的芭蕾舞艺术表演特点明显,表演构架简单清晰,能够有效的适应当代的社会环境。在十八世纪初期阶段,芭蕾舞的主要表现特点与形式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变化的重点方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内容与题材方面的变化,早期的芭蕾舞表演内容均以古代英雄故事及爱情故事为主,而十八世纪初期则更多的是将仙女与幽灵的较量融入其中,使芭蕾舞表演更加生动,一方面能够表达人对现实社会的一种不满,另一方面也清楚的阐述了多数人希望摆脱现实与死亡的一种心理意愿。其次是舞蹈技巧与表演的变化,随着表演潮流的发展,脚尖舞技逐渐成为芭蕾舞表演的主流,是女舞蹈艺术家展现自我的一种方式。最后是在演出形式方面的优化。传统的艺术表演仅以简单的舞台及背景墙进行装饰,极大的降低了观赏者的代入感,在当代的发展过程中,则将瓦斯灯和大幕加入到了芭蕾舞艺术表演中,使观赏者更容易融入到芭蕾舞表演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了芭蕾舞的穿透力与感染力,从而形成了一种诗意轻盈的表演风格。
二、何为身体美学
美是艺术发源的重要源泉,同时是芭蕾舞艺术表现的重要原则,其中包含了动作美、形体美、姿态美及线条美等多种表现方式。芭蕾舞表演的核心价值即将多种形式的美融为一体,进而给观赏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是在表演过程中能够让观赏者叹为观止,同时在表演完成后,也予以人一种无限的回味空间,如果在芭蕾舞表演及创作过程中,失去了美这一重要元素,那么便脱离了芭蕾舞艺术表演的本质。
nlc202309091508
身体美是美学的关键所在,它不仅仅包含艺术本身,同样涵盖了更高层面的物质文化,是一种现实存在的艺术结构。早期曾有美国学者对身体美的基本概念作了较为深层次的研究,其中以新实用主义者查德·舒特斯曼的身体美学定义最为著名,较为明确的诠释了身体美的基本概念,定义主要包含两点:第一是以身体为审美主体的美学,主要体现为物质层面的享受与感官的实际接触,虽然查德·舒特斯曼对身体美学解释极为清晰,但却并不全面,实际上以身体为审美的主体美学应包含身体与心理两个方面;第二是以身体为审美客体的美学,该美学对主观意义上的物质层面审美形成一种反噬,两种身体美学定义既不矛盾又可相互互补,因而相对而言,查德·舒特斯曼的身体美学定义的指向性强,所涵盖的范围相对较为狭窄。
较为完整的身体美学应包含视觉、精神及心理三个方面,而查德·舒特斯曼的定义则更多的包括了视觉与精神,对于心理层面的美学观感,却没有作详细的诠释与说明。在身体美学中,三个不同的美学特征均集中在身体性感官中,简而言之,身体美学的关键在于表演的肌肉运动协调性与身体维度,这对于完善传统意义上的美学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就哲学层面而言,身体美是对艺术的一种追求,是文明社會发展的一种体现。芭蕾舞在西欧发展的六百余年中,始终将身体美学作为芭蕾舞创造的重要灵感。但受到文化、政治、阶级及历史等方面问题的影响,各不同国家对于芭蕾舞的身体美学概念理解意义不同。人类文明社会的存在也仅仅是千余年的时光,相比于宇宙存在时空期限我们又何尝不是沧海一粟,那又如何能够批判或辨别身体美观念的对与错呢?因此芭蕾舞身体美学将会在未来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而非是批判性的理解美学概念的对与错,身体美学本身不存在对错之分,仅有是否适宜某地区文化社会发展的理念差异之区别。
三、浪漫芭蕾身体美的演绎
观赏古典芭蕾的时候,在梦一样的虚幻境界、微风一样的轻柔音乐、白雾一般的白色剧装的衬托下,经过长期艰苦训练获得的美丽绝伦的人体,显得是那样的美丽、纯洁、轻盈,人们会真正感受到如莎士比亚所说,人是一个了不起的杰作,体态高贵典雅,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古代中国妇女缠足也好,古典芭蕾也好,还是化妆与美容手术也好,这些身体美学的实践活动,都是通过对身体的严格控制与规范化训练,使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使身体从一个大自然的作品变成一件真正的艺术品,变得更加美丽动人。
古典浪漫芭蕾的产生与身体美的观念转变息息相关,从当时西方人对浪漫芭蕾狂热喜爱上可以看出,浪漫芭蕾演绎出了时下人们所认为的人体美的最高标准。18-19世纪之间,心怀着对资产阶级变革失望,欧洲、北美迅速刮起了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理性的胜利”人们开始醉心于自由表露内在情感,让自己在灵感的点缀下放飞想象。人们极力的运用各种艺术技巧去满足内心的需要,洁白柔美的“白纱裙”、梦幻般的足尖舞蹈技术、完美和谐的双人舞托举技巧,再加上华尔兹的流畅旋律与优雅节奏,浪漫主义者以此将内心的情感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企图挣脱地心引力的束缚,逃离万恶现实,希望可以飞升到虚无飘渺的仙境,羽化而登仙。浪漫主义的芭蕾也在他们的努力下飞升到古典芭蕾的巅峰之境,营造了富有特色的芭蕾舞蹈的身体美学的一篇华美乐章。
四、结语
古典浪漫芭蕾不仅是芭蕾艺术的重要起源,对于进一步提高对芭蕾艺术的身体美学的认识也具有重要价值,是现阶段芭蕾舞艺术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能够更好的研究古典浪漫芭蕾的身体美学艺术,首先要了解古典浪漫芭蕾的基本概念,而后分析身体美学所涵盖的重要要素,最后可对古典浪费芭蕾的身体美学艺术的演绎进行分析,最终将身体美学有效的展现在现代芭蕾舞艺术表演与学习中。
参考文献:
[1]赵帅.古典芭蕾的形成与发展[J].戏剧之家,2014,(07).
[2]王立镇.芭蕾舞对气质培养的价值研究[J].群文天地,2012,(12).
[3]周琳琳.浅谈芭蕾舞蹈教学现状与改革[J].黄河之声,2013,(02).
[4]高娟敏.芭蕾足尖审美与训练探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02).
【古典芭蕾教学法】推荐阅读:
芭蕾舞压腿步骤图文教学08-18
舞蹈编导专业《芭蕾基训教学大纲》09-24
《大脚丫跳芭蕾》绘本导读课教学设计08-29
桔子树芭蕾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09-23
芭蕾说课稿09-11
芭蕾舞训练 文档09-19
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09-22
西方芭蕾史纲复习资料08-04
芭蕾舞的高中作文11-06
芭蕾舞训练中的呼吸韵律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