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习题集

2024-10-17

三年级上册数学习题集(精选8篇)

1.三年级上册数学习题集 篇一

(一)基础题

1、填空。

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7分米=()厘米=()毫米800毫米=()厘米=()分米

7千米=()米20厘米=()毫米20厘米=()毫米20米=()分米50分米=()米=()厘米

2、在()里填写适当的长度单位。

课桌面的宽是35()一根黄瓜长约15()小红身高约124()小桥宽约3()课桌高约7()书的厚度约4()学校到少年宫的路程是2400()火车每小时行驶70().

3、计算。

(1)46毫米+34毫米=()毫米=()厘米。(2)4米-12分米=()分米=()厘米。

(二)变式题1、用线连起来。

一根拔河绳长30千米

小冬肩宽12米

一本数学书厚40厘米

高山—福清之间相距8毫米

2、在○里填上“〉”、“〈”、或“=”号。

(1)5千米○678米;(2)28毫米○6厘米;(3)100分米○10米(4)6分米○485毫米

(三)综合题

1、小青身高86厘米,她再长几厘米正好是身高1米?2、用长20毫米的大头针去测量数学课本的长,量了10次,还剩8毫米。数学课本长约()毫米。

2.三年级上册数学习题集 篇二

一、问题———教学中为何难以落实

(一)思想认识欠缺。

数学思想在整个小学数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但通过调研发现75%的小学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中从未渗透过,尤其是50岁左右的老教师,对数学思想概念模糊不清,在课堂中更是很少给孩子们渗透点拨数学思想方法,仅是为解决一个问题选择解题思路,草草了结一道题,而对一道题中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教师往往都忽视了。

(二)教师能力所致。

通过对农村150个教师的问卷调查及近年来青年教师专业知识测试,我们发现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及老年教师独立钻研教材的能力不强,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力欠佳,意识淡薄,大部分教师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却淡化了知识发生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长期教学中不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往往是孤立、零散的东西,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培训引领不够。

在小学数学各级各类培训中,对某堂课该如何来上学生的吸收可以做到最大化的研究与讨论比较多,但很少有专家或教师在点评过程中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引领,所以数学教师整体上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视度有所欠缺。

郑毓信先生说,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突出强调,应当说是数学教育特别是数学课程目标现代演变的一个主要特征。数学思想方法以具体数学内容为载体,又以具体数学内容为指导思想的方法。他在教学中积极发挥,能使学生学会严密的思考问题,感悟数学教学的真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更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小学阶段必须在课堂中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思想的行为方式,这已经是教学专家所达成的共识。本文以小学三年级上数学广角《集合》一课教学为例,对数学思想与方法展开教学实践与研究。

二、探寻———以《集合》为例寻求落实数学思想教学之路

(一)课前之研

数学教材是通过静态的形式呈现信息,而学生需要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才能更好地形成数学素养,因此教师必须深入研读教材,优化课堂设计,使学生真正触摸数学的思想与本质。

1. 追本溯源,寻找起点

(1)本学科的追溯:细看《集合》是三年级上册的内容,但是集合的概念、集合的思想在一二年级早已出现。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开始,教材就通过直观形象的韦恩图渗透了集合的概念。在认识0~10的十一个数字中,每个数字都有一张相应的集合图,也就是告诉学生,一个集合中有几个元素就用“几”来表示。如《数学》第一册表示“1”的集合图里只有一个元素(一面红旗);表示3的集合图里有3个元素(3把凳子)。这就很形象地把集合中的元素与基数的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数学》第二册的“认识图形”一节课中,把类似的图形都放在一起。这部分内容渗透了如何把一些同类的物体组成一个集合的思想。还有一开始的加法运算中,左边一只千纸鹤,右边2只千纸鹤,一共有几只千纸鹤?是两个集合间不交叉的运算,也是集合思想的一个体现。虽然集合思想早就渗透在教材中,但对于两个集合间的运算,尤其是交集的体会并不多,但也有如学生在一年级时接触过这样的题:“有一列小朋友,从前数明明排第6,从后数明明排第2,这一列有几人?”对于“重复的人数要减去”,学生是有经验的,能够列式解答,这里就已经开始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来解题。

(2)跨学科的追溯:其实在我们的科学起始年级教学过程中也有对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教学《蛋的结构》时,教师给每个小组一个新鲜的鸡蛋,让学生发现蛋的结构。学生通过小组自主观察,用列表法记录好对蛋结构的发现,蛋有胚胎、卵白、卵壳、卵黄等,教师就运用一一列表,画图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学得轻松,懂得容易。又如在学习《神奇的磁铁》一课中,教师分别给各小组一些能被磁铁吸的物体、不会吸的物体及实验记录单,让学生分小组分别实验、动手实践,发现怎样的物体能被磁铁吸,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磁铁的特性。科学课中就有画图、列表、分析、归纳等思想方法的渗透。

2. 精细解读,理解教材

“三上”数学广角集合单元中共有9个用集合思想方法解决的题(含例题、“做一做”、练习题),涉及学生在生活(比赛人数、水果品种、参观人数等)和学习(按要求填数、写成语等)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求两个集合的并集或交集的元素个数。教材例题的教学意图很明显,可以分三步走:

(1)教材中用统计表的形式给出某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教师给学生充分自主探索解决的各种方法。环节中呈现了一一列举出参加两项比赛的学生姓名(两个集合的元素),把重复的连起来凸显出来,让学生感悟到在求两个集合的并集时,它们的共同部分在并集中只能出现一次。

(2)了解用维恩图表示集合及其运算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集合元素的特性是无序性和互异性,明确集合的运算有交集和并集。

(3)“可以怎样列式解答?”教师提出问题,能脱离具体的图和情境,从集合的角度让学生用计算解决两个集合的并集的元素个数问题。

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想、推理等活动,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意义,逐步形成严密地、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探究意识,形成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 课前调研,再探起点

执教新课前对集合一课进行了前测题目与课本例题相同,5%的学生能用比较完整的维恩图来解决,20%的学生对他们的重叠部分能初步感悟,但不能用准确的维恩图来表示,75%的学生还是不能体会到人数有重叠。其实,集合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这一数学思想的引入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运用到维恩图表示关系,如:三角形的分类、各种四边形关系等。都是让学生在体会运用上解决实际问题,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础。根据以上的认识将《集合》一课设计了简要的教学思路,以学生喜欢的脑筋急转弯创设情境引发冲突,揭示课题;列表呈现提出问题质疑解题,发现学生的种种思考,教师给予学生用图的形式表达心中的想法,将孩子们的想法一一呈现,引出集合;设计由简到难,有层次的练习巩固新知;课外拓展,课堂回顾总结。

(二)课中之研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展开了对集合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教学设计:

1. 引发冲突,唤起学习的“兴趣”

(1)趣味题:师(口述):昨天,老师见到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一同去看电影,可是他们只买了3张票就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师:爷爷、爸爸、儿子)。

(2)呈现改变例题主题图中统计表,提出“喜欢吃梨和桃子的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老师对自己班部分学生做了一个小调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四(1)班喜欢吃梨和桃子的学生名单:

说说你从调查表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喜欢吃梨和桃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怎样求出一共的人数。

生1:9+8=17(人)学生有歧义,发现重复,引起矛盾。

2. 数形结合,突破探究的“拐弯”

我们知道数和形关系非常密切,不可分割,我们要很好地把数和形结合起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掌握概念。数形结合既是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可以促使思维更加完善、精确。借助直观,深刻理解维恩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加深对集合知识的理解。

(1)数形结合突破

师:是的,我们发现有些人既喜欢吃梨又喜欢吃桃子,我们没法一眼就看出一共有多少人。那你能不能想想办法,把这些同学的名字再整理整理,要求一眼就能看出这些同学喜欢水果的情况,然后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它表示出来。

生1:用文字表述的生2:用三个图表述的

生3:用两个图来表述生4:用两个图并配上文字

(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教师引导可以写一写、画一画、有条件还可以摆一摆)

师:比较上面几位同学的方法,你们觉得,谁的图能最清楚地让我们看出这些同学喜欢水果的情况?

教师在教学集合图时,并没有直接出示维恩图,也没有指定孩子们一定要用维恩图,而是给了孩子将自己的理解用各种形式表示出来,但教师在展示环节时,有意识地安排学生第一层次地点拨从文字开始,再从第二层模棱两可的表格式递进,凸显出表格比文字表达更甚一筹,再到第三层一个小小的圈的作用凸显一部分,再到第四层级逐步明朗,并有学生自主提出用这样的维恩图。

在此环节教师充分挖掘学生符号化的思想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出来,并给学生创设了比较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悟,这样将课的重点凸显出来,水到渠成。

(2)解决问题多样化

利用维恩图解决问题时,教师提出:“刚才我们根据这幅图,已经清楚地知道了学生喜欢水果的情况,现在我们一起回过去解决最开始提出的问题:喜欢吃梨和桃子的一共有多少人?现在你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汇报:

生1:9+8=17(人)(错。有三个人既在9个人里面也在8个人里面,有重复。)

生2:9+8-3=14(人)

生3:9+(8-3)=14(人)

生4:(9-3)+8=14(人)

生5:6+3+5=14(人)

……

孩子们根据刚才符号化的展示用算式来表示,教师在此环节及时地渗透算法多样化的思想,让学生的想法在课堂中得以展示。教师心中有渗透数学思想的意识,他的课堂就一直会以学生为中心,将每个孩子的所思所想淋漓尽致的体现。

3. 丰富练习,完善思维的“内化”

在教学中,我们围绕着集合思想的感悟展开活动,选择一些趣味性、实践性的素材设计练习,提升学生用数学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技能。本单元共有9个题目来源于学生熟悉的情境。我们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设计:

这三个层次的练习设计,从具体的生活实物,到抽象的文字训练,学生慢慢地体会到用集合的角度来思考并解决问题,是非常有效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让学生体会,逐渐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

第二方面,这样设计练习,可以逐步丰富学生对集合知识的理解。练习中第1~2题,都提供了具体的集合元素的支撑,帮助学生理解集合及其运算。第3题,则没有形象的实际物体的支撑,让学生直接从集合元素的个数抽象地探索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题目中还给出了两个集合没有交集、有包含关系的两个集合等情况,丰富学生对集合间关系的认识。

三、思考———总结辐射,感悟思想

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说:“学生们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那种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却长期地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作用。”

(一)课前备课挖掘思想的“自觉性”

在我们小学阶段六年的数学学习生涯中,整理数学广角的内容就渗透出众多的思想方法,比如转化、类比、集合、数形结合、代换、数学模型等数学思想,一直贯穿我们的教材,教材中的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等知识都是有形的,而数学思想方法却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里,是无形的,常常被教师忽略。在数学教学研讨中,应提高教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自觉性,使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也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往往比书本知识的传授更重要,更能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二)教学过程渗透思想的“巧妙性”

从数学的各分支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的教学思想方法,实质上就是学习和研究教学的方法,进行数学活动的方法,揭示了数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有渗透数学思想的意识,然后通过分析挖掘教学的隐形处,了解教材中是如何渗透的,就能从高处着眼,分析和处理教材,并巧妙地将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中进行渗透,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科学地思考问题。比如在“四下”数学广角《鸡兔同笼》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巧妙地运用画图法、列表法将学生难以理解的题意,通过画图或列表,使学生能非常清楚地明白为什么鸡几只、兔几只的复杂问题,而且能通过观察图和表格让学生习得一种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学掌握数学思想,就是掌握数学的精髓。

(三)课后提炼数学思想的“延伸性”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可以使人们对这些思想方法不自觉地应用,变成普通人无意识的、自觉的行为。作为教师在课堂中对数学思想方法考虑周全、渗透及时,无形中能对学生的解题思路带来开阔的视野,让学生能在遇到难题时成功运用思想方法想到解决的策略,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数学素养基础。例如在学完“六上”数学广角《数与形》,学生通过画图对《数与形》的知识进行数形结合,为了加深对新授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课后要安排相对应的运用新授知识画图的方式来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适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整个小学阶段重视数学方法的渗透,让学生数学学习犹如在幽幽江中撑篙而行,缓缓前行,一步一景,移步换景,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也是一场美丽的旅行。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束仁武.如何渗透数学思想[J].安徽教育,1997(5).

[3]吴明富.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池州师专学报,2004(5).

[4]黄育粤.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应遵循的原则[J].云南教育,1999(5).

3.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中自测题 篇三

1. 现在钟面上的时间是( ),秒针走一圈后的时间是( )。

2.

铅笔长( )厘米( )毫米。

3.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两块橡皮厚2( ) 妈妈体重54( )。

小军的身高12( ) 王伟每天写作业大约用50( )

长江长约6300( ) 小平跑60米用了9( )

4.在里填上“﹥”、“﹤”或“=”。

50秒1分 70秒7分

9分540秒 3时300分

7厘米70毫米 4毫米20厘米

6吨70千克 9000米9千米

5.两个加数的和是830,其中一个加数是357,另一个加数是( )。

6.小云和小兰约定上午8:40在杏花公园门口集合,但小兰迟到了12分钟,小兰是( )到的。

7.90毫米=( )厘米 200毫米=( )分米

5000米=( )千米 4吨=( )千克

3000千克=( )吨 7分米=( )厘米

2分=( )秒 8时=( )分

( )分=300秒 540分=( )时

8.每台机器500千克,8台这样的机器重( )吨。

二、我是小法官(5分)

1.小明做一次深呼吸用了大约1小时。 ( ) 2.比308少169的数是239。 ( ) 3.一张银行卡的厚度约是1厘米。 ( ) 4.60毫米和6厘米一样厚。 ( ) 5.一个两位数加一个三位数,和一定是三位数。 ( ) 三、我会选(5分)

1.动车每小时可行驶( )。

A.200米 B.200千米 C.200分米

2.妈妈做中午饭用了30( )。

A.分 B.时 C.秒

3.小红的体重约24( )。

A.克 B.吨 C.千克

4.不是给287-160=127验算的算式是( )。

A.287-127 B.287+127 C.160+127

5.历史文化名城寿县的博物馆上午9:00开门,小玲8:40已经到了博物馆门口,她还要等( )。

A.20分 B.30分 C.10分

四、计算题(22分)

1.直接写出得数。

1米-6分米=( )分米 2900米-900米=( )千米

350千克+1650千克=( )吨 3千米+8000米=( )千米

36+54= 80-29= 240-180=

360+240= 200-150= 210+180=

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482-256= ※358+587=

369+274= ※800-236=

五、操作题(16分)

1.画一条比5厘米少1厘米5毫米的线段。

2.根据作息时间,在下面的钟面上画出时针和分针,再计算从上一个钟面到下一个钟面所经过的时间并填在( )里。

六、解决问题(22分)

1.微微超市营业时间是上午8:00到晚上9:00。这个超市一天的营业时间是几小时?

2.

电饭煲288元 微波炉599元 电磁炉308元

估算一下,妈妈买这三种商品需要带多少钱?

3.胜利小学原有学生760人,今年毕业了145人,招收了138个新生。现在胜利小学有学生多少人?

4.超市运来5吨大米,第一周卖出1200千克,第二周卖出800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5.28人出去划船,小船每条票价28元,可以坐4人;大船每条36元,可以坐6人。

(1)如果每条船都坐满,有几种租船方案?

4.三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练习题 篇四

2×31= 48÷4 = 6×800= 12×4= 90÷3= 50×3= 23×3= 1200-200= 42÷7= 800+700=

7000+200= 0×200= 11×7= 7×600= 85-78=

二、用竖式计算。

524×6 76÷4 680×6 83÷4 9×485 405×7 79÷5 750×9 326×5 84÷8

5.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篇五

1、光明小学买来1250本练习本,分给三年级6个班,平均每个班121本,还有多少本没分?

要求还剩下多少本,必须先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人师傅正在忙碌地制作小刺猬工艺品。每6个装一盒,6盒装一箱。9箱能装多少个?

要求9箱能装多少个?

可以先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可以先求____________________,再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光明小学购进一些书,其中2本《少儿百科全书》花了74元,6本《数学天地》花了96元。请你根据以上信息,提数学问题并计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一个用除法的一步计算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一个两步计算的)

4、一板酸奶有5盒。

(1)96盒酸奶大约能装多少板?

(2)16板酸奶装一箱,3箱酸奶共有多少盒?(列综合算式计算)

5、在计算76÷4时,先用()个十除以4,商是()个十,写在()位上;再和个位上的6合起来组成()个一,再除以4,商是()个一,写在()位上。最后的商是()。

6、大刚小组计划用一个星期的时间给光明小学做226朵大红花。前3天做了98朵,后4天平均每天做多少朵,才能按时完成任务?

要求后4天平均每天做多少朵,必须先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计算时,(1)可以这样想:表示()份中的3份,表示8份中的()份,()和()份合起来是()份,所以得数是()。

(2)还可以这样想:()个加上()个是()个。()个是()。

8、估算142÷7≈ 时,把142看成(),商大约是()。348÷5≈,把348看成(),商大约是()。

9、用铅笔画线段图。

(1)李老师买来黄瓜125千克,茄子比黄瓜的3倍少67千克。茄子有多少千克?

6.三年级上册数学习题集 篇六

《买文具》习题

一、基础过关

1.要运走480吨货物,需要多少节车厢?590吨呢?

2.用竖式计算

64÷40

320÷80

102÷30

380÷70

二、综合训练

1.直接写得数。

35×4=

189×0=

515÷5=

414÷2+36= 56÷7=

107×5=

74×2=

89-3×7= 2.填空。

(1)2011年有()天,今年的六月份有()天,十月份有()天。(2)边长是()的正方形周长是20cm.任何数和0相乘积是()。

(3)一列火车从上午6时到下午6时共行驶了1020千米。这列火车每小时行(千米。9月1日前一天是()月()日。

三、拓展应用

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形状和大小也完全相同。

()(2)今天是12月30日,明天就是元旦了。

()(3)公历年数是4的倍数一定是闰年。

()(4)两数相除,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

()(5)1000千克的大米和一吨的面粉一样重。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8节 10节 2.略

二、综合训练

1.140

0

243

535

148

2.(1)365

(2)5cm

0

(3)85 8

三、拓展应用

7.三年级上册数学习题集 篇七

一、关于“编写理念”的对比分析

编写理念是教科书的灵魂, 规定着“教什么”、“如何教”以及“怎样教”等基础性命题。

从人教版编写理念来看, 侧重宏观性、基础性与系统性。教材贯彻《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 》的精神,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科技发展的需要, 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处理好社会需要与学生发展、数学的逻辑顺序与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共同要求与因材施教之间的关系。注重应用意识、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数学体验。力求使教材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 适应我国城乡广大地区对教育发展的需要。[1]

从翰林版编写来看, 侧重生活化中领悟数学知识。翰林版在编辑大意中指出, 本教材之编辑理念, 以生活及故事为中心, 配合儿童身心的发展, 并透过观察、思考、探索、执行与检验, 激发其潜能,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关于“编写体例”的对比分析

教材体例是一本书的组织架构, 直接影响着教材的质量与教学的有效性。

(一) 翰林版教科书的编写体例

1.单元故事页:依单元能力指标, 结合童话故事, 设计相关情境, 并搭配动画, 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2.1-1:标明各节的学习主题。

3.练习:例题的类似题, 即时练习。

4.动动脑:培养观察能力与活用思考题型。

5.注意事项:给亲师的建议或教学时的提醒。

6.练习园地:各单元之后的练习。

7.综合与应用:期中与期末之跨单元统整练习。

8.配合附件:配合附件之使用, 以利学习。

(二) 人教版教科书编写体例

1.单元主题图页:教材的编写以单元为基本单位框架起来, 在单元前都有一副贴近生活的主题图。

2.例题:例题与主题图联系紧密, 学生结合实际场景学习知识点。:

3.做一做:是连接例题与习题的桥梁, 与练习题既适当分工, 又互相联系与配合。

4.练习:“做一做”后面的练习题, 帮助学生巩固强化知识。

5.“整理复习”是以本册书各单元为单位编排的一套将各单元知识点以习题的方式出现的练习集, 以方便期末的总结和规划。

6.“数学广角”作为独立的一个单元, 编排思维拓展内容。

三、关于“例题·习题”的对比分析

(一) 例题的选取

人教版教科书中的例题都是在一个大情境后安排的, 主要选择与数学有关的生活情境和儿童熟悉的场景, 对于每个例题中的问题, 教材都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让学生体会这种思想。

相比之下, 翰林版例题的选择更加丰富。除了生活情境和儿童熟悉的场景, 还有童话故事, 也有通过实验和操作活动, 折纸和游戏, 引导观察等来巧妙引出数学例题。

(二) 题量和习题类型

1.两版教科书的习题类型比较相似。人教版教科书的习题主要有三种类型:每个例题后编排“做一做”, 每小节后有“单元练习”, 在较长的单元后还有一个整理与复习, 每册最后编排有“总复习”。

翰林版与之相似, 例题后有“练习”, 每一单元后有“练习园地”, 每册有2个综合与应用给学生归纳和整理。

2.从题量上看, 人教版教科书中的题量远远多于翰林版, 见下表:

从表中分明的对比看出, 人教版重视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强化和训练。翰林版教科书则比较注重理解和掌握。

四、关于二版教科书的特点分析

基于“理念·编写·例题·习题”三个维度, 二版教科书各有千秋, 相得益彰, 各自特点总结如下。

(一) 人教版教科书的特点

1.与生活联系密切。例题、习题的形式多样、所选素材较多来自生活, 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数学, 学习数学。

2.符合儿童年龄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教材提供了很多插图, 提供的情境具有连续性或故事情节, 为教师上课创设生动的情境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例如, 小猪帮小兔盖房、野生动物园、小猴吃水果、叠纸鹤、喂小鸡、郊游、等等。

3.图文并茂, 版式多样, 风格活泼, 色彩明丽, 能吸引学生阅读, 激发学习兴趣。

(二) 翰林版教科书的特点

相对比人教版而言, 翰林版教科书更加丰富多彩, 生动有趣, 较吻合儿童学习悦读心理。

其一, 文字力求易读易懂, 使学生充分了解书中的内容。所以本书在编写时尽量使用学生熟悉的词藻, 并以短句的方式呈现。同时, 全书文字部分均用韦氏拼音标注, 帮助学生理解字意。更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内容的理解。[2]

其二, 呈现方式新颖,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材采用十六开, 大开本, 平装全彩, 图片精美, 并采用了大量卡通形象, 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三, 重视故事的运用。学习单元以童话故事为起点, 配合多元又有趣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喜欢数学、建立数学概念。

其四, 重视服务导向。每套教科书在目录前都编排了“编辑大意”和“给小朋友的话”。其中“编辑大意”内容为介绍本册教材的编写概况。“给小朋友的话”则用简练亲切的语言告诉小读者数学是很有用的知识, 可以帮助你解决问题。

摘要:基于台湾翰林版和大陆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围绕“理念”, “体例”“例题”与“习题”展开比较研究, 进而分析两种教材的特色, 期望对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编写和实施有一定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理念,体例,例题,习题,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网http://www.pep.com.cn/.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1~6年级) 简介.2006-08-09.

[2]迟晓禹.海峡两岸小学数学教科书对比研究——以台湾康轩版和大陆人教版1-3年级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 2009:12.

[2]《教育部字国审第1411号国民小学数学课本第一册》 (1上) .翰林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版.

8.三年级上册数学习题集 篇八

A)根据句意和首字母完成句子

1. It is p——to want in line.

2. I like traveling, so I want to be a tour g——

3. Mr King will get a——when someone disturbs his sleep

4. So much c——makes everyone doesn't like to talk with her'.

5. ——Will you send a card to the teacher for the Teachers' Day?

——No, sending a card is not s——enougb!

6. Do you thmk there will be r——in people's homes in the future?

7. I don't know what to do. Could you please give me some a——?

8. She has been skating s

she was five years old.

上一篇: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工作思路下一篇:工作中沟通与协调能力怎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