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历年中考语文试题(7篇)
1.自贡历年中考语文试题 篇一
安徽省历年中考语文作文题
2000年
假如你是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我‛,请进行合理想象,以‚‘这是我的责任’‛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初二开学,‚我‛被同学选为班长。于是‚我‛开始用自己的方式来管理班级。不久,一些同学说‚我‛爱管闲事,好出风头。对此,我说:‚这是我的责任!‛此后,班里常常响起这句话。一学期下来,当听到同学们日渐多起来的赞扬时,‚我‛还是说:‚这是我的责任。‛ 要求: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2001年
有生活就有需要。在特定情况下,人们会有某种迫切的欲望和要求。如:遇到困难时最需要帮助,产生误解时最需要沟通,学会学习最需要掌握方法,建设现代化最需要创新人才„„我们对某种‚最需要‛可能有体验和见闻,可能有见解和认识。请你围绕‚最需要‛这个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提示和要求:(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2)不要忘了拟一个题目。
2002年
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取得成绩和荣誉,掌声会给人以褒奖,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应该说,掌声就是一种肯定,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尊重。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别人鼓掌,为自己鼓掌,为丰富多彩的人生而鼓掌。请围绕‚掌声‛这个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写你的体验和见闻,也可写你的见解和认识。(65分)提示和要求:(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2)不要忘了拟一个题目。
2003年
狐狸想钻进一个葡萄园,无奈洞口太小,只好把自己饿瘦,才钻进了园子。在饱尝了鲜美的葡萄后,却发现自己又胖得钻不出去,只好再饿上几天,才得以离开。因而有人嘲笑狐狸:饿瘦了进去又饿瘦了出来,什么也没有得到。其实,这只狐狸吃过了葡萄,也就获得了一种经历,拥有了葡萄香甜滋味的记忆和种种经验。
只有经历过,你才能得到最真实的体验,这是无法从别人的传授中获得的。生活中,我们的经历有喜有悲,有成功有失败,但不管结果如何,这些经历都会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都能丰富我们的人生。这是十分可贵的人生体验。请以‚体验‛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提示和要求:
(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2)不要忘了拟一个题目; 2004年
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道,拥有青春,拥有激情,然而有时我们又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们珍惜的有许多许多„„
请以‚珍惜所拥有的___‛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提示和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题目的横线上可填‚青春、健康、亲情、幸福、荣誉‛等词语。(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2005年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美术鉴赏课上,老师挂出一幅画,说:‚你们认为这幅画哪些地方画得精彩,哪些地方画得不好?先想一想,然后彼此交流一下看法。‛大家惊异地发现:被某位同学认为最美妙的地方,却被另一位同学斥为最糟糕的败笔。老师问大家有何感想,有同学说:‚对于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同学说:‚一件艺术品不可能各个方面都被所有人认可。‛„„ 最后,老师说:‚我想借此提醒大家: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别人都可能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就像我们今天评画一样。‛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是否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想向别人介绍或说明些什么?是否得到某种感悟,引发一些感想?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会扣分。(3)抄袭是一种不良品行,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22.读了下面这封信,你一定会有所触动,也许你会想到自己曾经历过的事,也许你会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把你的经历、思考或感悟写出来,将会是一篇不错的文章。(55分)傅雷给傅聪的信(节选)„„有件小事要和你谈谈。你写信封为什么老是这么不neat(干净)?日常琐事要做的neat(干净),等于弹琴要讲究干净是一样的。我始终认为做人的作风应当是一致的;否则就是不调和,而从事艺术的人应当最恨不调和。我这回附上一小方纸,还比你用的信封小一些,照样能写得很宽绰。你能不能注意一下呢?以此类推,一切小事养成这种neat(干净)的习惯,对你的艺术无形中也有好处。因为无论如何细小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一个人伪意识与性情。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否则随时随地都该学习这句话,又怎么讲呢?我想你每次接到我的信,连寄书谱的大包,总该有个印象,觉得我的宇都写得整整齐齐清楚明白吧!傅雷,中国现代文学艺术翻译家。傅聪,钢琴演奏家。1954年至1966年,傅聪在异国学习、工作期间,他的父亲傅雷共给他写过190封信,这些信大多收在《傅雷家书》中。上文选自《傅雷家书》。
提示和要求:
(1)要联系信的内容来写。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出你的真情实感。(3)不要忘了拟一个题目(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否则会扣分。(5)不得抄袭。(6)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最好不要少于500字。
2006年 【课改区】
23.阅读下面寓言,写一篇作文。(55分)
妈妈要出门,临走前叮嘱三岁的双胞胎孩子在卧室里玩游戏。由于窗户关着,阳光进不来,兄弟俩就商量说:‚外面阳光多,我们扫一点儿来。‛于是,兄弟俩拿着扫把和簸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可等他们把簸箕抬进房间,簸箕里的阳光就没有了。扫了好几次,屋内还是没有阳光。妈妈回来了,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就问道:‚你们在做什么呀?‛他们回答说:‚房里没阳光,我们想扫点进来。‛妈妈笑着说:‚孩子,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渴望得到友谊、理解、真诚„„可是我们常常感到难以如愿。其实,只要我们敞开心扉,它们就会像阳光一样洒满我们的心房,照亮我们的生活。请以‚敞开心扉‛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提示和要求:
(1)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3)抄袭是一种不好的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4)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非课改区】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原朱女儿的锁骨受了伤。妈妈又急又疼,可是晶晶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妈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她知道了:痛的那边就是左!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晶晶的故事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让你获得某些感悟和认识?请你拿起笔,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
(1)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2007年 19.请以‚我们的心近了‛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要求与提示】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5)考虑到文章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2008年
19.请以‚我在_______中得到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提示和要求】(1)先从‚阅读‛‚倾听‛‚活动‛‚做实验‛‚帮助别人‛几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填在横线处,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可以写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011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
三、写作(55分)19.十五六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在这个年龄,我们正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
请以‚在我们这个年龄‛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提示与要求](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2012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
三、写作(55分)18.以‚______________在其中‛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j 【提示与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你可以从‚趣‛‚美‛‚情义‛‚做人‛中选填,也可以填其他的词语。(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备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2013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
三、写作(55分)19.以‚那段______________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提示与要求](1)请你从‚温暖‛‚自由‛‚孤单‛‚烦心‛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2014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
三、写作(55分)18.请以‚说说我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
2015年安徽中考作文
19.以‚难忘那______________的眼神‛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1)请你从‚期盼‛、‚慈爱‛、‚坚毅‛、‚失望‛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 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2016年中考作文题目
请以‚你是我最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提示与要求:(1)请你从‚贴心‛‚牵挂‛‚感激‛‚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 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 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
2.自贡历年中考语文试题 篇二
一、中考语文的考查内容与试卷结构稳中求变
近两年广西中考语文考查内容与试卷结构的“稳”体现在:坚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这五方面的学习目标进行考查;力图考查核心语文知识与能力。结构上大致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个部分。考查内容之“变”突出体现在:第一、更为重视对典范语言材料积累的考查。如更多的试题涉及对联、成语、歇后语、名著阅读, 更明显的是加大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理解 (默写与阅读理解) 的分量, 其赋分2006年是18~28分, 2007年增加到23~36分;第二, 更为重视实用语文能力的考查 (后面结合试题具体讨论) 。不少试卷把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些内容作为命题求新的突破点。
值得注意的是, 部分试卷在考查内容的选择与板块的划分上有较大差异。教育部下发的《2005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命题指导意见》强调:考查内容应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试卷结构宜简明清晰, 有利于综合考查语文素养;试卷结构可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 (包括现代文和文言文) 、写作三大部分。刘华在《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积累与运用考查的发展趋势》中指出:积累与运用考查的外延应当包含识字与写字、综合性学习, 这两部分没有必要在试卷中单独设置板块进行考查。 (见《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10期) 。这些意见应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
二、中考语文试题的选材求新求变, 变中守常
这两年中考语文试题的选材每一年都有新面孔。2007年的中考语文试题选材方面的突出特点是:彰显人文精神, 注重文化内涵, 富有时代气息。如“积累与运用”部分涉及的话题有:环保与水危机、汉语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2008年北京奥运会、“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在广西影响广泛的“环境清洁工程”, 有的还涉及当地山水名胜、民族风情, 显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现代文阅读”中的选文从主题看, 可分为:关注自然与人的和谐, 关注科技发展, 倡导节俭、公德, 示范诚信、坚韧, 劝勉惜时、励志修身等。2007年中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有不少选文新颖优美有趣, 引人入胜。精心精致的选材对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和阅读取向有积极的作用。作文涉及的话题有一些与阅读材料的主题异曲同工, 绝大多数是关注日常生活, 关注个人体验, 引导学生“从寻常中发现精彩, 在平常中感受美丽”, 力图让学生有话可说, 乐于表达。中考语文的选材不断求新求变, 在拓展语文学习领域方面发挥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选材在求新求变中也有所守之“常”。主要表现在: (1) 选材注重教育价值, 力求文质兼美。 (2) 从取材来源看:现代文阅读大多取材于课外, 文言文阅读以课内为主。 (3) 从文体特点看, 现代文阅读中记叙性、文学性的篇章属“保留节目”, 说明性 (科普) 文章少一些, 议论文更少。这从上述所列精彩选文标题可见一斑。
选材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1) 有的材料不甚贴近学生实际, 与学生的生活、知识水平有太大差距, 难以有效考查学生能力; (2) 有的试卷选文删节太多, 内容不完整, 影响考生准确答题; (3) 有的试卷选文规范性不够。《2005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命题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阅读试题材料的选择要力求做到篇幅相对完整, 有题目, 有作者, 有出处。”从2007年抽样分析的20余套中考语文试卷看, 只有南宁市、柳州市的试卷完全达到这一要求。
三、中考语文题型设计常中求变, 推陈出新
近两年广西中考语文题型设计可谓常中求变, 推陈出新。其“常”表现在采用了常用的基本题型, 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求变”表现在:一是引入了新的题型, 如图片、图表、表格等 (也可归入选材的问题) , 2007年桂林卷、河池卷、梧州、来宾等市试题中都出现了以往少见的图形材料题。二是选择题日趋减少, 主观表述题有所增加。如2006年中考语文试题数量是2~11题, 赋分4~34分, 2007年减少到1~8题, 赋分为2~16分。三是运用传统的题型设计出富有新意的试题, 这是难能可贵的“推陈出新”。下面就一些有代表性的试题作一些探讨。
例1 假如你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志愿者, 请你向来宾解说下面这则广告的含义。
盛会、机会、互惠——中国——东盟博览会
例2 根据你对家乡贵港的了解, 仿照画线句子将文段补充完整:
我的家乡贵港, 她依偎在三江怀抱之中, 山清水绿, 人杰地灵, 具有与众不同的地域文化。;她的水, 郁水黔水浔江水____________;她的话, 白话壮话客家话__________________。
例3 德天瀑布是崇左市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德天瀑布, 参观德天瀑布, 根据本文段提供的材料, 请你为德天瀑布拟一段简短的导游词。主要介绍德天瀑布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阅读题, 选文《德天瀑布》)
例4 千百年来, 桂林的水也同样孕育了丰厚的桂林文化, 读了这篇文章, 你对家乡文化有怎样的思考?试举例说明。 (阅读题, 选文《水性江南》)
例5 依次为下列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从桂林到阳朔83公里漓江, 犹如一幅长达83公里的山水画卷, 是广西东北部喀 () 斯特地形发育最典型的地段。江流在峰林中穿梭摇曳 () , 依山而转。满江清澈 () , 倒影婆娑。山环水绕 () , 水光山色, 举世难寻。
A.kè yè zhé yào
B.kā zhuài chè yào
C.kā yè chè rào
D.kè zhuài zhé rào
这几道题的共同特点是: (1) 活用地方资源巧考语文能力; (2)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活学活用语文; (3) 连续考查同类题材, “同题异作”, 显示出关注乡土文化的执着与推陈出新的智慧。
具体而言, 例1的新意在于: (1) 材料呈现形式新颖醒目; (2) 灵活有效地考查理解表达能力, “以志愿者的身份向来宾解说”, 语言情境可信、可行, 巧妙地将静态的“解释”转化成有实在交际意义的表达。 (3) 选材鲜活、富有时代气息。这样的题真是妙手偶得!
例2以富有特色的材料, 考查语言的理解运用能力, 以主观表述的填空形式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例3聚焦名胜德天瀑布, 引导热爱家乡, 考查阅读理解与运用能力。其新意在于以“导游词”这一实用文体替代了静态的“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 突出交际功能, 要求具体, 与阅读材料联系紧密, 有利于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相比较, 例4的“文化思考”要求则显得抽象宽泛, 可能会影响到试题的效果信度。例5在具体的语境中考查拼音, 符合汉语学习的规律, 考查方式得当。更显匠心的是选材与考点十分精当:这是一段介绍漓江风光的经典文字, 而其中的“喀”、“曳”两字是极易读错的字, “澈”“绕”两字, 部分人受方言影响, 往往读不准声母, 可见所考切中要害。
例6“题记”是写在文章题目下面的文字, 多为扼要说明文章内容或主旨, 也有只引用名言、格言。请你给这篇文章写个题记, 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选文为《你见过贫困生吗》)
这道题的新意在于: (1) 设题角度新颖灵活, 以“题记”替代阅读测试中通常的“概括内容和主题”, 且加以“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的提示, 使表达更具有交流思想、服务生活的意义; (2) 题干表述巧妙, “‘题记’是……引用名言、格言”既是答题要求, 也是答题指导, 简明扼要。
例7 文言文阅读选文为《郁离子贾人渡河》 (选文略) , 设三题 (10~12小题) :
▲10.解释加点的词语 (1) 渡河而亡其舟 (2) 向许百金
▲11.从文中找出贾人不愿付足“百金”的理由, 并用现代汉语把大意表述出来。
▲12.请从故事中任选一个人物, 对其行为进行评价。
这是一道平实中见功力的题。其突出特点是: (1) 有效地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第10题考查对“亡”、“向”两个实词的理解, 第11题“从文中找出贾人不愿付足‘百金’的理由”属整体把握, 但只要求表述“大意”, 很有分寸; (2) 有效地考查了“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第12题“请从故事中任选一个人物, 对其行为进行评价”, 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 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标所倡导的“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3) 答案细致周密。[如▲12题答案: (1) 贾人不应不守信用, 不付足渔人酬金。 (2) 渔人不应因为贾人不付足酬金, 就见死不救。 (3) 看客不应麻木不仁。答其中一点, 能言之成理便可得满分, 如答:“因为贾人不付足酬金, 所以渔人就见死不救”, 得1分。]总之, 这是一道选材、设题等各方面都十分精湛的题, 对命题、教学都应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例8 右图 (图略) 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和火炬点燃后的效果图。火炬设计以源于汉代的漆红色为主色调, 采用了“祥云”图案和纸卷轴造型。请从色彩、图案或造型方面任选一角度说说火炬是如何体现中国特色的?
本题选用了两幅2008年奥运会火炬的图画, 富有时代气息, 考查学生的观察、联想能力和分析、综合、历史文化积累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试题材料具有较强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感。题目设计的综合性较强, 注重了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但难度稍大。且由于不是彩色印刷, 图画提供的信息量不足。
例9 班上开展下面两项趣味语文活动, 相信你能一一参加并完成。
(1) 成语接龙。根据示例在下面成语后面连接出三个成语。
(2) 拆字游戏。将某些字拆开, 常常会引发有趣的联想, 让人悟出一些道理。请依照范例, 从下面提供的字中选一个拆开, 说出所悟。
例:“路”由足和各组成, 说明人生的路是靠各自走出来的。
怒 功 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怒”由奴和心组成, 说明人有了怒便成了心的奴隶。示例2:“功”由工和力组成, 说明只有努力工作才能获得成功。示例3:“悟”由心和吾组成, 说明不论什么事, 我们只有用心去感受才会有所悟。)
这道题形式新颖。第 (1) 题考查成语识记, 形式活泼, 有生活气息;第 (2) 题考查词义理解, 涉及构字方法。从提供的答案看, 有“牵强附会”之嫌, 如此拆解汉字, 可能会误导学生对汉字构成规律的认识。
例10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除诗歌、戏剧外, 文体不限。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
题目一:读高尔基的《母亲》, 你一定感悟到母亲的伟大;读父亲那张沧桑的脸, 你一定明白生活的艰辛;读大自然的清风明月, 你一定品味出世界的美丽多情……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请以“读你”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
题目二:请以“我的风景线”为题写一篇文章。
例11 从下面两道题目中, 选择有利于你发挥的一题, 写一篇作文。
(1) 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人生, 在困难中寻找快乐, 生命便有了亮色, 生活便充满意义。请以“在________________中找到快乐”为题, 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 (如学习、劳动、挑战自我、帮助他人……) , 然后写一篇文章。
(2) 以“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为话题, 自拟题目, 写一篇文章。
这两道题的共同特点是: (1) 选材指向与学生切近的现实生活和学生的独特体验, 让学生有话可说; (2) 形式相同, 命题、话题中选一。给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
具体看, 例10的话题导语富有诗意, 读名著、读亲人、读美好的大自然、读生活, 等等, 犹如展开了一幅幅美好的画卷, 然后请学生任选一幅细细观赏品味;命题“我的风景线”一样富有诗意, 只是稍多了一点限制。从选材、立意、表达各个方面看, 这二道题难度都比较接近。“二选一”的作文题, 能做到这样难度相当, 很不容易。美中不足的是:导语中两个“你”指向不一, 前面的“你”是指学生, 最后一句“读你”中的“你”是指所“读”的对象, 那么本题中“请以‘读你’为话题”中的“你”究竟指什么?这可能会给学生审题造成干扰。直接改为“读”是否更好?
选题作文中两道作文题应该难度接近或相当, 否则会影响考试的效度与信度, 对学生有失公平。从这个角度看, 例11就值得商榷:题 (1) 是半命题, 给予了充分的提示, 审题、立意、拟题、选材都不难;题 (2) 是就一个有哲理意味的“话题”作文, 没有任何提示, 审题、拟题都比较困难。抽查的学生试卷中只有3%选择第二个作文题写作。这样, “二选一”的意义就大打折扣。2007年广西有9个市的中考语文试卷使用选题作文的形式, 上述问题非此独有, 因此, 特选这一组题目讨论。
3.200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篇三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诗文原句。(5分)
品读古代诗文,能让我们在感受艺术意境的同时,陶冶思想情操。“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引领我们欣赏早春的美景;“_________ ,长河落日圆”,“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为我们呈现了壮丽的边塞风光;“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 ”是王勃对即将离别的友人的真诚劝慰,“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是苏轼对相隔两地亲人的深情祝福;杜甫的《望岳》抒写了“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的豪情,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表达出“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的哲理;当“生”与“义”不可兼得时,孟子主张“______________”,在国家受侮、生灵涂炭之际,文天祥悲壮地喊出“人生自古谁无死,”。
2. 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陷入两难的窘境,作家在文学作品中通过描写这种两难心理来展现人物的性格。下列情境中的人物处于这种两难窘境的是( )(2分)
A. 《智取生辰纲》中,杨志吃了酒后,眼睁睁地看着晁盖等人将金银珠宝取走。
B. 《孔乙己》中,当众人取笑孔乙己“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时,孔乙己涨红了脸。
C. 《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刚见到卖牡蛎的人,怀疑他就是于勒。
D. 《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第一次想“弄死”那只狗,却突然听说那是将军家的狗。
3. 下面是某一学生的习作,加横线的四个句子都有语病,请将它们找出并改正后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那天晚上,①我趴在被窝里津津乐道地看着电视里转播的模特大赛。②大赛的颁奖环节,竟颁发了一个“美手奖”。③看着屏幕上那双被放大了的纤纤玉手,我不禁想,要是自己也有屏幕上那样一双漂亮的手该多好啊!可是,长在农村,④现在即使在上学,不干多少农活,但成绩不佳的我终有一天会将这双手磨成又粗又糙的“农村手”。我突然想到母亲那双粗黑的手,特别是在冬天,那冻裂的口子狰狞得吓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请你选择其中一部,仿照下边的示例,完成读书卡片。(示例中的人物、情节、评价不能照抄)(2分)
5.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体现为一个人的行为态度。请认真阅读下列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化”的含义并书写在“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后面的横线上。(2分)
文化是随一个人迎面走来的——他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
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逊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站在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他和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他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他怎么从卖菜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他,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欣赏(45分)
古诗文阅读(15分)
(一)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 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3分)
7. 研读全词,品析“可怜白发生!”一句所抒发的强烈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傍有积薪②。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③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④,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⑤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⑥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向⑦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注释〕①突:烟囱。②积薪:堆积的柴草。③徙:迁移。④俄而:不久。⑤灼烂者:被火烧伤的人。⑥录:请。⑦向:以前。
8. 指出下面“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2分)
A.而不录言曲突者B.今论功而请赏
C.主人乃寤而请之D.日出而林霏开
9. 翻译:客有过主人者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0. 解释下列两句中“谓”字的含义。(2分)
A.客谓主人更为曲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予谓菊之隐逸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2分)
A.余各以功次坐__________B.终亡火患_____________
C.主人乃寤而请之__________D.寒暑而易,始一反焉__________
12. 你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30分)
(一)略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互换了七天的人生
因为一次电视活动的策划,两个初一的少年,互换了七天的人生角色。
城市少年魏程,陡然变成青海的一个农家子弟,七天的经历让人惊异,但更让人感动、震撼。
魏程是长沙市人,家境优越,年初执意从某重点中学退学,沉溺于网络之中,平日里“不在网吧,就在去网吧的路上;不在睡觉,就在打算睡觉的床上”。父母的劝说,他充耳不闻,也从不回应。在父母的眼里,他已经变成“顽劣”的孩子,如同网吧里的一座“冷漠雕像”。
这次他身无分文,被送到青海一个偏僻的农家。“阿大”是盲人,“阿妈”操
持里外,就靠几亩薄田供养两个孩子读书,居住条件非常简陋。
第一天上英语课,魏程旁若无人地睡着了。不久学校放了农忙假,魏程跟着收割麦子,但因为天气酷热体力不支,几乎晕倒在麦田;干了一天活腰酸背疼,他也只能吃到面疙瘩,睡在硬邦邦的床上——实在太闷了,怎么找点消遣呢?
魏程问阿大:“这附近有什么玩的地方吗?”阿大说,附近都是山、田、石头。
魏程又问:“那黄河离这里远吗?”阿大说:“想去黄河啊?全是水,轰隆隆的。”隔了一会儿,阿大让小儿子把他藏在某个旮旯里的一只鞋子拿过来。然后他抖抖索索地从鞋里摸出一个不过拳头大的小包,解开外面一层层的细绳,再打开一层层塑料和布,最后,拿出一卷橡皮筋捆扎的零钱——全是五元、两元、一元的。阿大数着票子,说:“钱不多,但也攒了好长的年头了,够你去黄河一趟……”魏程急了,连声说不要,阿大执意要给,淡淡地说:“你现在就是我儿子,拿着。”
平常通宵上网的魏程,兜里起码揣个几百元,可接过那沓二十元钱的零票时,他的手竟在微微颤抖,猛地背转了身,擦掉奔涌而出的眼泪。
次日一早,魏程就找到附近一家工地搬运砖块,一小时两元钱。他从未干过重体力活,仍然气喘如牛地继续坚持。午饭是一碗素白面条,平日挑食的他呼哧呼哧大口扒拉,收工时,他握着皱巴巴的工钱,不顾疲劳,一身臭汗地走到小卖店,挑了一个红色塑料带柄水瓢。
第七天去看黄河,魏程带了阿妈和弟弟一道同往。他们也是第一次去,一向忙里忙外的阿妈,竟孩童似地玩起了打水漂儿,哈哈直笑。魏程却沉默地坐在岸边,心事重重。
当晚他正收拾行李,忽然听邻居说阿大在坡下跌倒了,赶紧去寻。原来阿大摸索着去挑水,回来磕到大石头,脚踝肿了,躺在原地动弹不得。阿大叹口气:“这儿天旱,水珍贵,你也没能好好洗个澡。明天就要走了,水又洒了,阿大这点事都干不成……”那晚魏程背着阿大回了家,为他洗脚敷药。忙完,他坐到屋外的土地上,靠着墙,泪水再次夺眶而出。
第八天一早,全村人都来送行,包括阿大,执意拄着拐杖出门。到了分别的路口,阿妈掏出这几日熬夜缝出来的鞋垫塞给他,而魏程则从背包里掏出水瓢,小声说:“家里的早坏了,您用新的吧,我也没能力为阿大阿妈做更多——只能说声谢谢了!”一向腼腆的魏程,“唰”地当众跪下,满脸是泪。
阿妈用绿色头巾捂住脸,也哭了……
这个“顽劣”少年,七天之内,竟变成了一再掉泪懂得感恩的孩子。
13. 一个“沉溺于网络”的冷冰冰的“顽劣”少年,在互换人生角色的七天中,竟三次被感动得落泪。请认真阅读后简述他每次落泪的原因。(6分)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魏程一再掉泪是因为懂得了感恩。但令他的父母不明白的是,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魏程为什么就不懂得感恩呢?难道是父母给予的还不够多吗?对此,请你结合文章为其作出合理的解释。(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精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乌鸦与狐狸的三个故事
故事一:乌鸦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块肉。她叼着肉飞回来,准备给孩子们当晚餐。当她在窝旁的树枝上稍作休息时,遇到了坏邻居狐狸。狐狸想吃乌鸦嘴里的肉,就用甜言蜜语奉承乌鸦,还说她的歌声非常动听。乌鸦高兴极了,张嘴就唱,结果那块肉“啪”地掉下去了……
故事二:这一次,乌鸦又幸运地找到了一块肉。她衔着肉,习惯性地在家门口的树枝上稍作停留。
这时,那只狐狸又来到树下。乌鸦想,这回凭他好话说得天花乱坠,我也不会上他的当了。
谁知,狐狸却突然开口大骂起来:“你这只难看的臭嘴婆娘,谁见谁倒霉的丧门星。看啊!你那一身丧服的模样,就像刚从煤堆里钻出来的,叫人看了就作呕!还有你那破嗓子,比驴叫还难听,谁听了谁晚上做噩梦……”
乌鸦没料到狐狸会来这一手,听着听着,气得浑身发抖。这次,她刚开口回骂,肉就从嘴里掉下来。狐狸叼着肉,一溜烟地跑了。
故事三:几天后的一个中午,乌鸦再次寻到一块肉。这次,她站在树上最显眼的位置上左顾右盼,巴不得狐狸早点出来。她想,这次不论你狐狸是说好听的,还是骂难听的,就是一概不理,看你能有什么办法?哈哈,馋死你这个坏狐狸!
闻到香味,狐狸又从家里钻出来,来到树下。可这次,他只是斜着眼睛看了一眼乌鸦,什么也没说,就在树下躺了下来。乌鸦从看到狐狸出来起,神经就一直绷得紧紧的,就等着看狐狸出什么招。可等啊等啊,狐狸就是懒洋洋地躺着,连看都不再看她一眼。
“这是怎么了?怎么会这样?”乌鸦简单的脑子转了很多个弯,就是没想明白,“难道狐狸改变习性,不喜欢吃肉了?他诡计多端,应该千方百计弄到我嘴里的肉才对啊!我一定要弄个明白……”
“喂!狐狸……”乌鸦实在等得心烦,想开口问问狐狸到底怎么了。谁知这一开口,肉又掉了下去。狐狸哈哈一笑,叼起肉,慢悠悠地走了……
15. 分别概括三个故事的大意。(6分)
故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三次丢肉的遭遇让乌鸦痛心疾首。是什么造成了乌鸦的不幸?透过乌鸦的不幸,人们是不是也看到了自己的弱点呢?请谈谈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品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碑
许全桂
当县委崔书记接到龙潭水库要决口的电话时,已是深夜一点多钟。他迅速叫醒司机老陈,立即驱车赶往龙潭水库。
车还未停稳,崔书记就跳了下来。透过几盏马灯忽明忽暗的光,他看到坝堤上已经站满了黑压压的人群,洪水的咆哮声中夹杂着人们慌乱的呼喊声。龙潭公社王书记像见到救星一样快步迎了上来:“崔书记,你可来了,洪水快要超过警戒水位啦!”崔书记一边高声让村民们安静下来,一边果断地叫村民赶快用麻袋装上土来加高坝堤。紧接着,一麻袋一麻袋的土被运了上来,崔书记和村民们一起把坝堤一层一层地垒高。肆虐的洪水只好在层层垒高的坝堤下旋转着,无奈地吼叫着。
由于过度劳累加上患有高血压疾病,站在坝堤上的崔书记忽然脚下一滑,一头栽向滔滔的洪水。在人们的惊呼声中,汹涌的狂涛已将他呑没……
不久,在坝堤下建起了一座坟墓,墓碑上写着:
崔中华同志之墓
龙潭公社各界群众建
1954年秋
历史往往有着惊人相似的一幕,1998年夏,一场比1954年更大的洪水又袭击了龙潭水库。龙潭人民在抗洪抢险的同时,内心不停地念叨着这位曾经与他们患难与共的崔书记。
此时,县委孙书记坐着奥迪轿车,带着县里的一群新闻记者和秘书来了。村民们远远地看着,低声地说着些什么。孙书记猫腰下车,记者们蜂拥着,镁光灯闪烁着。不知是哪位记者突然来了“新闻灵感”,提议让孙书记拿着锨,站在堤边,来一张“特写”。孙书记同意了。
孙书记站在堤边,记者们拥挤着过去准备抢拍镜头。孙书记刚要做一个紧张劳动的造型,突然,不知被谁碰了一下,孙书记一个趔趄跌到了坝堤下。“不好啦,孙书记掉到水库里了!”秘书小陈急忙大声呼喊起来。
然而,就在这呼喊声中,无情的漩涡将孙书记快速呑了进去,只留下瞬间可见的一只手,紧接着就完全消失了。
于是不久,在崔书记的墓旁又多了一座坟墓。墓碑正文写着:
孙家富同志之墓
S县人民政府建
1998年秋
17. 这篇小说运用对比的手法,将不同时期担任同一职务并先后在同一环境里产生不同影响的两个人物形象展开对比,使荣辱、美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表达出强烈的情感倾向。请在文中至少找出两个对比点加以评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文章构思奇特,手法巧妙,褒贬爱憎之情显而易见。它热情赞扬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情鞭挞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9. 文章揭示的主题使人想起了诗人臧克家的《有的人》中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结合上文,品析这句诗中“活”与“死”的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践与表述(60分)
(一)综合性学习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们的家乡黄石素有“江南明珠”之称。她优美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淳朴的风土人情形成了独有的地方特色。有人曾用对联这样介绍黄石:“壁立大江张长老雨中垂钓,月澄碧波苏学士湖畔放歌。”
20. 请你找出对联中涉及的风景名胜及历史名人。(4分)
风景名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请你仿照以上句子运用对联的形式再介绍两处家乡名胜或历史名人。(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作文(50分)
题目:我多么想_______________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可以补充如“快点长大”“远离脆弱”“飞上蓝天”等)
2. 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天街小雨润如酥浅草才能没马蹄大漠孤烟直瀚海阑干百丈冰天涯若比邻千里共婵娟会当凌绝顶只缘身在最高层舍生而取义者也 留取丹心照汗青2. B3. ①“津津乐道”应改为“津津有味”或“目不转睛”等。②将“大赛的颁奖环节”改为“当大赛进行到颁奖环节时”或“大赛进行到颁奖环节”。③后一个“屏幕上”重复,应删去。④“即使”使用不当,应改为“虽然”。 4. 略。(共2分,每空0.5分)5.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每对一项0.5分,全对得2分)
二、6. 可怜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7. “可怜白发生!”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在此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在这对比中,充分表现出诗人报国无门的郁闷和惆怅。(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8. A 9.有一个客人到主人家去拜访 10. A 对……说 B 认为11. A.“坐”通“座” B.“亡”通“无”C. “寤”通“悟” D.“反”通“返” 12.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预见性,这样才能有备无患。13. 第一次:阿大拿出家中仅有的20元积蓄满足魏程去看黄河的愿望。 第二次:阿大为能让魏程洗个澡,摸索着去很远的地方挑水而跌倒。 第三次:阿妈掏出这几日熬夜缝出来的鞋垫送给魏程。14.魏程的父母只是从物质上尽量满足儿子的要求而忽视了其精神上的需要;贫穷的阿大和阿妈是用朴实的行为去感动魏程。(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15. 故事(一):乌鸦因经不住狐狸的奉承而丧失警惕以致丢了口中的肉。故事(二):乌鸦因狐狸的谩骂而冲动,又弄丢了口中的肉。故事(三):乌鸦因受不了狐狸的冷落而心烦意乱,再一次弄丢了口中的肉。 16. 人们的处境与乌鸦有相似之处。人们辛辛苦苦地忙碌,奔波,有时也只不过是为了找到一块“肉”。当他们带着“肉”凯旋时,也会遇到奉承、嫉妒、谩骂。这时,应以乌鸦的教训为戒,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心底无私,宠辱不惊。这样,乌鸦的不幸就不会在人们的身上重演。 17. 略。(言之成理即可给分)18.一心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而不计个人得失的领导干部装腔作势,只为自己考虑的领导干部19. 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是空有躯壳,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而一心为人民、甘愿为人民牺牲的人,虽然生命不复存在,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三、(一)20. 风景名胜: 西塞山(或西塞怀古)、磁湖(或澄月岛);历史名人: 张志和、 苏轼(或苏东坡)
21. 略。(具有对联的特征且含有黄石地区风景名胜,如东方山、千岛湖、小雷山、铜录山等地名即可)
4.全国中考语文试题议论文 篇四
回顾往昔,在没有出现“共享”这二字之前,经济困难压得人们几乎喘不过气来。例如,生活拮据的家庭怎么会去买车?所以他们只能徒步去上工;再例如,连温饱问题都不一定能解决的家庭,他们又怎么会有闲钱给孩子买书?所以他们只能让孩子们退学,为家庭出力、外出打工;又例如,家中有老人或患者的家庭怎么会给孩子买玩具之类的娱乐物品?所以他们只能过早地扼杀了孩子的童年。
现如今,在有了“共享资源”后,人们减少了经济负担。就从上文举例,如今,生活拮据的家庭最起码可以有“共享单车”;有温饱问题的家庭最起码有“共享书店”;家中有老人或患者的家庭最起码有“共享篮球”与孩子作伴,让他们的童年不再枯燥乏味。
而我同样收到了“共享单车”的“爱抚”。
那时候我刚听说这玩意儿,兴奋得很,硬是让妈妈帮我弄一辆过来。她在我的“软磨硬泡”下,这才同意。嘿嘿,你别说,我在家里的地位其实还挺重的呢!看着那辆车,我兴奋极了。不过现在想来倒也没什么,外观和普通自行车差不多,我只不过是因为第一次看到它罢了。我又叫上了几个玩得还行的邻居,想要炫耀炫耀,人都到齐了,突然我想到一个好点子——我们轮流骑这辆车。不都说是“共享单车”吗?那索性我们就来个共同分享好了!嗯嗯,我真机智!那时的我在心中自恋地想着。
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事实上,我并不会骑自行车。但是不会骑我可以学啊!于是悲惨的事情发生了:我因为骑车不稳而跟大地至少来了五次“亲密接触”!邻居们都笑话我,我哪有不反击的道理?“愤怒”的我,一个“不小心”将扎马尾的女孩触了一下,又一个“不小心”将穿运动鞋的男孩碰了一下。而我们几个你碰碰我,我挤挤你,就在这种欢乐、融洽的氛围中度过了一个下午……
5.上海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篇五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空山新雨后, 。 (王维《山居秋暝》)
2.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3.青山绿水, 。 (白朴《天净沙·秋》)
4.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孟论学》)
5.月上柳梢头,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㈡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号 居士。(2分)
7.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潋滟”意为波涛汹涌,写出雨后水量充沛。
B.“空蒙”即朦胧,暗示作者饮酒后醉眼朦胧。
C.一、二句赞美了不同天气情况下的西湖美景。
D.三、四句写出淡妆浓抹的西施没有西湖美丽。
㈢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小石潭记(节选)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如鸣佩环”表现出流水声音的悦耳动听。
B.“伐竹取道”意为砍到竹子并做成了竹筏。
C.“坻”“屿”“嵁”“岩”写出石头形状各异。
D.“青树翠蔓”写出潭边树木藤蔓青翠茂盛。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似与游者相乐。
10.小石潭潭水的特点是 ,潭中游鱼的特点是 。(4分)
㈣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傅)文忠不谈诗文,而极爱才。余在直①时最贫,一貂帽已三载,毛皆拳缩如蝟②。一日黎明,公在隆宗门外小直房,独呼余至,探怀中五十金授余,嘱易新帽过年。时已残腊卒岁,资正缺,五十金遂以应用。明日入直,依然旧帽也。公一笑不复言。呜呼!此意尤可感已③。
【注释】①直:同“值”,当值,值勤。②蝟:今作“猬”,刺猬。③已:语气词。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⑴而极爱才( ) ⑵嘱易新帽过年( )
12.下列对画线部分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当时已是年终岁末,(我)正缺钱
B.当时(我)已风烛残年,还正缺钱
C.当时已是年终岁末,(我)资历不够
D.当时(我)已风烛残年,还精力不济
13.对我“依然旧帽”,公的表现是“ ”;文末作者说“此意尤可感”,这里的“此意”是指 。(4分)
二、现代文(40分)
㈠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不可或缺的城市风景——斑马线
①说起斑马线,我们最熟悉的,由多条相互平行的白实线组成的人行横道线,因kù sì斑马身上的条纹而被称为斑马线。
②斑马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跳石”。
当时四轮马车与行人混行引发了许多道路堵塞和交通事故。于是,人们在马路上砌起凸出路面的“跳石”,行人可以踩着它们穿越马路。“跳石”成为一种指示行人过街的标识,这就是斑马线的祖先。1951年10月31日,世界上第一条斑马线在英国诞生。
③最有名的斑马线也在英国。1969 年,著名的披头士乐队发行了最后一张唱片——《艾比路》,该唱片的封面为四位歌手走在伦敦艾比路的一条斑马线上。2012 年,艾比路斑马线被英国政府提升到文物地位,成为伦敦的文化地标。
④斑马线像是拦腰搭在道路上的白色飘带,看似简单朴素,却不是随意画出来的。按照设置规范,斑马线最小宽度为3米,可以根据行人流量以1米为一级予以加宽,行人越多的地方斑马线越宽。构成斑马线的白色平行粗实线的线宽为40~45厘米,两条平行粗实线之间的距离为60~80厘米。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设置斑马线呢?一是未设置人行过街设施的路口,二是行人横过道路较为集中的路段。
⑤作为城市交通生态中的一个重要标识,斑马线在指引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行、保护行人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漫漫车流中,法律赋予了斑马线上行人优先的路权,机动车临近时须减速避让,遇到行人正在通过时还应停车让行。斑马线作用的发挥,需要机动车尊重行人的路权,也需要行人珍惜自己的权利,两者缺一不可。
⑥然而,现状并不令人乐观。由于机动车和行人互争斑马线,致使斑马线成为交通事故的多发地。据统计,我国近三年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多达1.4万起,致死人数高达3898人。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行人在斑马线上“散步”等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⑦现在,为了提高斑马线的醒目程度,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有的城市在斑马线色彩搭配和视觉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如彩色斑马线、3D立体斑马线等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随着手机的普及, “低头族”看手机过马路成为新的安全隐患,为此有的城市推出了闪灯斑马线——在斑马线上安装多条醒目的灯带,斑马线在灯带的映照下与路口的信号灯同步变换颜色,为“低头族”过马路提供有效的警示。
⑧斑马线是城市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唯有守法守序,才是对这道风景的最好守护——这,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14.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kù sì
15.下列对第④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斑马线的宽度根据规范不应超过4米。
B.构成斑马线的白色粗实线须平行排列。
C.斑马线的宽度与人流量无关。
D.所有的路口都应设置斑马线。
16. 依据文本内容,摘录相关信息并作概括,完成下表。(8分)
信息摘录信息概括
⑴ 斑马线的祖先斑马线的起源
1951年,世界上第一条斑马线在英国诞生 ⑵斑马线之“最”
指引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行 ⑶ ⑷
17.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3分)
18.文中提到,有的城市对斑马线设置进行了大胆尝试,你是否认同?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述理由。(4分)
㈡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0分)
酸橙
①金华的亲戚送了我家一麻袋的橙子。橙甜,汁液淌嘴角。吃了橙,手也舍不得马上洗,用舌头舔一遍,把橙汁舔干净。村里没有人种橙。父亲说,这个橙好吃,下次来你带两棵橙苗来。
②第二年,我家后院的空地上种上了橙苗。
③又三年。橙子树高过了瓦屋,开了花。树冠伞形,圆圆的,撑开的伞一样。橙子花白白的,五片花瓣,中间黄色的花芯。满树的花,绿叶白花披在树上。我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便是去看橙子花。花开时节,正是雨季,雨滴滴答答,也不停歇。每下一次暴雨,花落一地,树下白白的一片。雨季结束,花也谢完了。花凋谢了,青色的黄豆大的橙子,结了出来。
④橙子的皮还没发黄,青蓝青蓝,但个头已经塞满一只手掌心了。我便跑去摘橙子吃,用刀切开,掰开肉瓤,黄白色,汁液饱胀。我塞进嘴巴,又马上吐出来,眯起眼睛,浑身哆嗦。母亲笑了起来,是不是很酸啊。我说,牙齿都酸痛了,没见过比它更酸的东西,比醋还酸。母亲说,没熟透的果子都酸不溜秋的,等皮黄熟透了,酸就变成甜了。
⑤皮黄了,和油菜花一样黄得澄明纯粹,可橙子还是酸得牙齿漂浮。我对这棵橙子树再也指望不上了。可父亲不死心,说,还是霜降呢,冬至以后肯定甜蜜蜜,野柿子也是冬至后甜蜜蜜的。过了冬至,剥橙子吃,还是酸。
⑥金华的亲戚又来了,我们这才知道原来是他给错了树苗。我们全家彻底死心了。橙子吊在树上,再也无人问津。
⑦橙子熟了,唯一吃它的,是鸟。鸟啄食的橙子会腐烂,掉下来。没有啄食的橙子,不落地,还吊在枝桠上,第二年又返青。
⑧过了几年,橘子树蓬蓬勃勃,树冠有一个稻草垛那么大。看着满树的花,我大哥不免叹气,说,这棵橘子树,像一个漂亮的女人却生怪胎。我书读不好,母亲以橙子树作例子,教育我:“你看看这棵橙子树,好看,结的橙子却难吃,是没用的。做人也一样,肚子里要有货。”
⑨有一次,我表哥来,他是镇里有名的厨师,看着树上黄澄澄的橙子说:“酸橙?这可是个好东西!烧鱼,用半个橙子,放点盐煮,比什么都鲜,什么佐料也不用放。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做酸汤也好,不用醋不用酸菜,是做酸汤最好的料了。”我母亲说,哪有用酸橙子烧菜的。表哥掌勺,烧了鱼,烧了酸汤。我母亲吃了,说,确是好味道,一个酸橙,烧出两个好菜。
⑩邻居知道了酸橙可烧鲜鱼,烧酸汤,家里做喜事,提一个篮子来,向我母亲要十几个酸橙。提篮里,还拎十几个鸡蛋来。我母亲怎么也不收,说,以前觉得没用,现在可以提鲜,算是没白白种了它。
⑪后来,我父亲患了一种病,就是打嗝,怎么也控制不住。一次,有客人来,见我父亲不停打嗝,说,你这个病是不是好几年了。父亲说,是啊,大小医院看了十几家,没结果。客人是个医生,他说,有一样东西,可以断病根,只是很难找。父亲说,打嗝太难受了,难找也要找。客人说,用酸橙泡水喝,喝三个月,便好了。我父亲把他拉到后院,客人满脸惊喜:“这就是酸橙,熟后不落蒂,四季有鲜果。”
⑫有一年,村里来了一个收木料的人,对我父亲说,这棵树要不要卖呢?我出好价钱。父亲说,收它干啥?收木料的人说,酸橙木打木床,比任何木头都好,蚊子不入屋。我父亲说,钱再多,也会用完,树却年年开花,是钱换不来的。
19.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 。(3分)
20.下列对⑨—⑫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表哥知道“我”家有酸橙,专程来烧酸鱼汤。
B.母亲现在觉得酸橙有用,舍不得和邻居交换。
C.从医生的话可以看出,酸橙并不是多见之物。
D.父亲为给自己做床,不愿意高价卖掉酸橙树。
21.种上橙苗后,“我们全家”对橙的情感变化过程是,从 到 再到惊喜。(4分)
22.文章写的是酸橙,却从吃甜橙写起,目的是:
⑴ ;⑵ 。(4分)
23.文章借酸橙表达了深刻的思想,请写出两点。(6分)
三、综合运用(1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4—26题(10分)
某学校艺术社团日前在校园宣传展板上,介绍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引发同学们的关注。
艺术家们用这样的“奇葩”方式组合,是“奇妙”还是“奇怪”?
交响乐演绎鲁迅作品
著名作曲家叶小纲创作了交响乐《鲁迅》,以《社戏》为序曲,
共有《闰土》《阿Q》《祥林嫂》等九个乐章,演绎鲁迅的文学作品。
京剧韵白朗诵古诗词
在《朗读者》节目中,京剧名家王佩瑜用京剧韵白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种新奇的朗诵形式,令人眼前一亮;不少年轻人也从中感受到了京剧的魅力。
大型杂技剧《神话》借助杂技特有的肢体语言,讲述关于天地开辟、
万物起源的中华创世神话。该剧编导表示:“杂技为神话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及想象空间。”
24.由此同学们又想到了一些现象,其中属于艺术类“奇葩”组合的两项是 、(4分)
A.昆曲《牡丹亭》融入电子音乐 B.维也纳交响乐团来到上海演出
C.路边的电话亭变身书刊阅览亭 D.苏州评弹弹唱《威尼斯商人》
E.中华武术和西洋拳击同场竞技 F.儒家经典《论语》翻译成英语
25.细心的同学发现材料中遗漏了一个小标题,请你拟一个供社团选用。(3分)
26.社团组织同学们讨论:艺术家们用这样的“奇葩”方式组合,到底是“奇妙”还是“奇怪”?请说出你的见解,并说明理由。(3分)
四、写作(60分)
27.题目:真的不容易
要求: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⑵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⑶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天气晚来秋 2.苔痕上阶绿 3.白草红叶黄花 4.敏而好学 5.人约黄昏后
6.(2分)东坡 7.(2分)C 8.(2分)B
9.(3分)评分量表:
分值等级描述答案示例
3全句翻译正确,“似”和“与……相乐”翻译正确。(鱼)好像在同游人互相逗乐。
2句子翻译基本正确,关键词“似”和“与……相乐”有一个翻译正确。(鱼)好像在同游人赛乐
(鱼)是在和游人逗乐。
(鱼)好像在互相逗乐。
1句子翻译不够正确,关键词“似”和“与……相乐”有一个翻译正确。(鱼)好像在游泳逗乐。
(鱼)在和同伴逗乐。
0⑴全句翻译错误;
⑵不成句,仅有关键词的翻译;
没有作答。(鱼)在和同伴游泳取乐。
10.(4分)清澈(2分) 灵动(活泼)(2分)
11.(4分)⑴很(非常)(2分) ⑵换(更换)(2分) 12.(4分)A(4分) B(1分) C(1分)
13.(4分)一笑不复言(1分) 傅文忠对我的尊重和体恤(3分)
14.(2分)酷似 15.(3分)B
16.(8分)⑴古罗马时期的“跳石”(2分) ⑵最有名的斑马线是(英国伦敦)艾比路斑马线(2分)
⑶保护行人安全(2分)⑷斑马线的作用(2分)
17.(3分)具体说明近三年来,我国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之多,后果之严重(2分),强调了重视斑马线作用的重要性(1分)。
18.(4分)评分说明:态度正确,结合文本内容(2分),理由恰当(2分)。
【答案示例1】认同。这些大胆尝试增强了视觉效果,使斑马线更醒目,让行人和车辆能更清楚地注意到斑马线,尤其是为“低头族”提供了有效的警示,能更好地发挥斑马线的作用。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
【答案示例2】不认同。斑马线有严格的设置规范,对其颜色、宽度、间距等都有明确的规定,随意改变既不符合设置规范,也有可能对路人的视觉造成干扰,不利于发挥斑马线的作用。
19.(3分)比喻(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树冠圆圆的形态,表达了“我”对橙子树的喜爱(2分)
20.(3分)C 21.(4分)期待(2分) 绝望(2分)
22.(4分)⑴写出了橙子的甜,与后文酸橙的酸形成强烈的反差。
⑵引出下文种橙苗的内容,交代了酸橙的来由。
23.(6分)评分说明:⑴从人对事物价值认识的角度作答。⑵答对一个要点给3分,答对两个给6分。
要点:①有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却有特别珍贵的价值。②发现一个事物的价值要经历一定的过程。③要善于从多角度去认识一个事物的价值。④凡物皆有价值,不要轻易否定。
24.(4分)A(2分)D(2分)
25.(3分)用杂技讲述中华创世神话
26.(3分)评分说明:明确“奇妙”或“奇特”,并说出相应的理由,言之成理。
【答案示例1】奇妙。不同艺术方式的组合,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用杂技来演绎神话,其特有的肢体语言,能呈现远古时代引人遐想的神秘氛围,使人印象深刻。
6.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篇六
1.请将下面的名言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分)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2.阅读下面语段, 回答 (1) (3) 题。 (3分)
风, 那么轻柔, 带动着小树、小草一起翩翩起舞, 当一阵清风飘来, 如同母亲的手轻轻抚摸自己的脸páng, 我喜欢那种感觉, 带有丝丝凉意, 让人心旷神怡。享受生活, 不一定要有山珍海味、绫罗绸缎为伴, 大自然便是上帝所赐予人类最为珍贵的礼物。
(1)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1分)
享 () 受
(2) 根据语段中的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1分)
脸páng ()
(3) 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中画线词语的含义。 (1分)
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__
3.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 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原句的下面。 (2分)
(1)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航天英雄的报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赵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视力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语境, 补写句子, 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2分)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连绵的秋雨中, 我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整齐的雁阵中, 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填空。 (3分)
《童年》__________是 (作者) 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其他两部是__________和《我的大学》。小说讲述__________ (主人公) 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生动地表现了俄罗斯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6.看了60年国庆阅兵, 每个中国人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无比自豪。请你把自己当时的见闻和感受写在下面。 (不超过60字)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言诗文默写。 (13分)
(1) __________, 君子好逑。
(2) 足蒸暑土气, __________。
(3) 采菊东篱下, __________。
(4) __________, 阴阳割昏晓。
(5) 不畏浮云遮望眼, __________。
(6) __________, 愁云惨淡万里凝。
(7) ____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8) 《钱塘湖春行》中以鸟儿描绘春天的语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9)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出沙场激战场面的句子:“__________, __________。”
(10) 每个人在学习和生活中, 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和挫折。请你写出一句激励自己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古诗文中名句。 (课内课外均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2分) ()
A.辛弃疾,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与苏轼齐名, 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B.《孟子》是道家经典之一, 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 我们学过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和《鱼我所欲也》都选自《孟子》。
C.《春望》和《望岳》都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D.《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二、阅读 (满分60分)
(一)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 回答9 12题。 (10分)
[甲]一箪食, 一豆羹, 得之则生, 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 (1) !不远千里而来, 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 (2) 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 (3) ?’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 (4) 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 弑其君者, 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 弑其君者, 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 千取百焉, 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 不夺不餍 (5)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 何必曰利?”
【注释】 (1) 叟:对老年人的敬称。 (2) 而已:罢了。 (3) 家:大夫的封邑。 (4) 征:争夺, 夺取。 (5) 餍:满足。
9.解释选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
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遗: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1)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万乘之国, 弑其君者, 必千乘之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段中作者态度鲜明, 有赞扬也有批判, 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分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甲][乙]两段选文都体现了孟子的主要思想, 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来。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的选文, 回答13 18题。 (20分)
拥你入睡
(1) 无论你眼前的小孩有多小, 但终有一天他会长大, 无可奈何而又汹涌澎湃地长大, 你永远挡不住, 于是你因此而开心, 也因此而难过。
(2) 儿子上初一以后, 忽然一下子长大了。换内裤, 要躲在被子里换;洗澡, 再也不用妈妈帮助洗, 连我帮他搓搓后背都不用了。我知道, 儿子长大了, 像日子一样无可奈何地长大了。原来拥有的天然的肌肤之亲和无所顾忌的亲昵, 都被儿子这长大拉开了距离, 变得有些羞涩了。任何事物都有一些失去, 才有一些得到吧?
(3) 有一天下午, 儿子复习功课, 累了, 躺在我的床上看电视。实在是太累, 刚看了一会儿眼皮就打架了。他忽然翻了一个身, 倚在我的怀里, 让我搂着他睡上一觉, 迷迷糊糊中嘱咐我一句:“一小时后叫我, 我还得复习呢!”
(4) 我有些受宠若惊。许久, 许久, 儿子没有这种亲昵的动作了。以前, 就是一早睡醒了, 他还要光着小屁股钻进你的被窝里, 和你腻乎腻乎。现在, 让你搂着他像搂着只小猫一样入睡, 简直类似天方夜谭了。
(5) 莫非懵懵懂懂中, 睡意朦胧中, 儿子一下失去了现实, 跌进了逝去的童年, 记忆深处掀起了清新动人的一角?让他情不由己地拾蘑菇一样拾起他现在并不是想拒绝的往日温馨?
(6) 儿子确实像小猫一样睡在我的怀里。均匀地呼吸, 胸脯和鼻翼轻轻起伏着, 像春天小河里升起又降落的暖洋洋的气泡。
(7) 我想起他小时候, 妈妈上班, 家又拥挤, 他在一边玩, 我在一边写东西, 玩着玩着腻了, 他要喊“爸爸, 你什么时候写完哪?陪我玩玩不行吗?”我说:“快啦!快啦!”却永远快不了, 心和笔被拽走得远远的。他等不及了, 就跑过来跳在我的怀里带有几分央求的口吻说:“爸爸!我不捣乱, 我就坐这儿, 看你写行吗?”我怎么能说不行?已经把儿子孤零零地抛到一边寂寞了那么长时光!我搂着他, 腾出一只手接着写。
(8) 那时候, 好多东西都是这样搂着儿子写出来的。他给我安详, 给我亲情, 给我灵感。他一点儿也不闹, 一句话也不讲, 就那么安安静静倚在我的怀里, 像落在我身上的一只小鸟, 看我写, 仿佛看懂了我写的那些或哭或笑或哭笑交加的故事。其实, 那时他认识不了几个字。有好几次, 他倚在我的怀里睡着了, 睡得那么香那么甜, 我都没有发现……
(9) 以后我常常想起那段艰辛却温馨的写作日子, 想起儿子倚在我怀中小鸟一样静谧睡着的情景。我觉得我的那些东西里有儿子的影子、呼吸、甚至睡着之后做的那些个灿若星花的梦境……
(10) 儿子长大了。纵使我又写了很多比那时要好的故事, 却再也寻不回那时的感觉、那一份梦境。因为儿子再不会像鸟儿一样蹦上你的枝头, 那么纯真天籁般倚在你的怀里睡着了。如今, 儿子居然缩小了一圈, 岁月居然回溯几年。他倚在我的怀里睡得那么香甜、恬静。我的胳膊被他枕麻了, 我不敢动。我怕弄醒他, 我知道这样的机会不会很多甚至不会再有, 我要珍惜。我格外小心翼翼地拥着他, 像拥着一支又轻又软又薄又透明的羽毛, 生怕稍稍一失手, 羽毛就会袅袅飞去……
(11) 并不是我太娇惯儿子, 实在是他不会轻易地让你拥他入睡。他已经长大, 嘴唇上方已经展起一层细细的绒毛, 喉结也已经像要啄破壳的小鸟一样在蠕动。用不了多久, 他会长得比我还要高, 这张床将伸不开他的四肢……
(12) 我禁不住望望儿子, 他睡得那么沉稳, 没有梦话, 我不知他在睡梦中此刻是不是在呼唤着我?我却知道会有这么一天, 拥他入睡的再不是我, 而在他的睡梦中更会“呼唤一个陌生的年轻的名字”。亲爱的儿子, 那将是爸爸的期待, 爸爸的期待是惊喜又是忧伤。哦, 我亲爱的儿子, 你懂吗?此刻的睡梦中, 你梦见爸爸这一份温馨而矛盾的心思了吗?……
(13) 一个小时过去了, 我没有舍得叫醒儿子。
13.说说你对选文第 (1) 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选文 (7) (8) 段运用了哪种记叙的顺序?有什么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选文第 (10) 段中说, 如今, 儿子倚在我的怀里, “我的胳膊被他枕麻了, 我不敢动”。为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选文中说:“原来拥有的天然的肌肤之亲和无所顾忌的亲昵, 都被儿子这长大拉开了距离, 变得有些羞涩了。”儿女长大了, 往往就不愿意再让父母拥抱了。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 说说为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选出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分) ()
A.这篇选文是一篇充满父爱亲情的文章。
B.选文运用对比的写法, 揭示了父亲面对儿子长大的那种矛盾心理。
C.选文中的父亲不希望儿子长大, 因为儿子长大后就与父亲疏远了。
D.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希望长大的儿女们能够了解长辈的心思, 关注父母的感受, 珍惜亲情。
18.孩子渐渐长大了, 父母往往会觉得儿女与父母间的距离也渐渐疏远了。阅读选文后, 你会更多一些了解父母。请你给父母写一句温馨的话, 表达出你的真情。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面的选文, 回答19 23题。 (15分)
(1) 与性格相比, 习惯似乎要浅淡一些;与道德品质相比, 习惯似乎也要轻微得多。每个人几乎都有习惯, 许多人还有一些不良习惯, 但是, 有的习惯不得不改, 因为有些习惯往往决定命运。比如粗心大意, 比如丢三落四等等。
(2) 据《新闻晚报》报道, 2003年是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外语听力成绩首次计入总分。虽然外语考试要14:00正式举行, 但为了保证听力测试的效果,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明确规定:“考生必须在13:45前进入考场, 利用这一段时间进行调试收音机和试听等工作, 13:45后禁止考生入内。”该规定在考场纪律和考生准考证上均明确写明, 各大媒体也都在考前一再提醒。1月18日下午上海市东北片某大学考点, 13:45以后一连来了4名迟到考生, 而这时13:55都已过了。当老师告诉他们不得入内时, 这几名同学当场傻眼, 这才想起看准考证。他们纷纷表示没有看清该规定, 求监考老师放行。其中一位不断向老师苦苦哀求:“我为今年考研已经准备了3年, 我很有信心考上, 老师给我一次机会吧。”一位考生边哭边说考官不近人情。这几名男生迟到的理由, 有的竟是因为睡觉睡过了头, 有的是因为吃饭晚了, 最主要的是他们都忽视了“13:45前入场”这一规定。据说, 其他几个考点也有类似情况发生。
(3) 辛辛苦苦地准备了好几年, 完全有把握考取的, 结果就因为迟到而不能进入考场, 最后被取消资格。迟到的原因也不是无法避免的突发事件, 只不过是吃饭晚了, 睡过头了。也许就因为这次迟到, 就改变这一生的命运。因为每年考研的内容和政策都不一样, 今年考得上, 不等于明年也考得上, 今年能考, 不等于明年也能考。不良习惯对人的惩罚, 在这里是够厉害的了!在埋怨考研制度的无情时, 是不是更应该严厉地谴责一回自己的不良习惯。
(4) 有些不良习惯, 自己已经感觉到要改, 但一直没有引起重视, 直到出现了很大的麻烦, 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才开始下决心, 可这时, 往往为时已晚。有一位姓姚的女士, 用她自己的话说, 每天至少有五分之一的时间在找东西, 特别是钥匙, 更是三天两头地找, 一会儿是办公室里钥匙落在里面了, 一会儿是车钥匙没了, 一会儿把丈夫的钥匙给带来了。她丈夫是位科技干部, 平时做事很细心。为钥匙的事, 夫妻俩常常引发矛盾, 有一回, 终于闯了大祸。那是一个休息日, 姚女士应同学相约上街去。关上家门后, 竟忘记拔出钥匙, 整串钥匙就这样明晃晃地挂在锁孔中。两个小时后, 她买好东西准备回家, 一摸钥匙, 才记起来。风风火火地赶回家, 望见钥匙还在, 心里的石头立即放下了, 可进得家门一看, 顿时傻了眼, 里面一片狼藉。窃贼已经光顾过了。连忙翻看现金、存款和首饰等, 统统不见了。丈夫回来, 发现损失惨重, 知道原委后, 两人又大吵一场。从此感情进一步恶化。半年后, 终于离了婚。由做事丢三落四, 到造成重大损失, 最后发展到家庭破裂, 这也许是姚女士没有料到的。但事实却是明摆着的。这就是不良习惯的魔力。
(5) 有些习惯往往决定命运。有这么一则被人广泛传诵的轶事:有家外企公司招聘高级管理人员, 一群应聘者去复试。一个个颇为自信地回答了考官非常简单的问题, 可他们都没有被录取。轮到最后一个人了, 他走进房门时, 发现干净的地毯上扔着一个纸团。一丝不苟的习惯使他很自然地弯腰捡起了纸团。这时, 考官说:“请看看你捡起的纸团。”这位应聘者打开纸团, 只见上面写着:“热忱欢迎你到我们公司来任职。”后来这位应聘者成了一家大公司的总裁。这么一个小小的习惯, 竟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大的福音。在让人激动不已之际, 也让人感慨万千:良好的习惯, 简直就是无限的财富。
(6)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 它可以主宰人生。”习惯的力量是伟大的, 但任何好的习惯都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靠着长期的艰苦训练养成的。只要我们持之以恒, 一定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19.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选文第 (5) 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选文前两个事例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请说明理由。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作者认为, 怎样才能养成好习惯?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选文第 (6) 段引用名人名言做论据来证明中心论点。请你为选文补充一则名言做道理论据, 写在下面。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下面的选文, 回答24 27题。 (15分)
关注地下水氮污染
(1) 据统计, 世界上可供人类饮用、易于取到的淡水只占世界水资源的0.26%, 其中有68%为地下水。我国21个省市和27个主要城市的统计表明, 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城市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 几乎所有的农村地区也是以地下水为主要的饮用水源。作为很多地区唯一的饮用水源, 地下水对人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过量开采及补给不足, 地下水资源极为匮乏。与此同时, 地下水的污染问题也十分突出。最新的地下水质量分析报告显示, 我国平原地区约有四分之一地区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污染, 面积达到49.6万平方千米, 近一半大中城市城区的地下水遭受污染并呈加重趋势, 污染区域从点状污染向带状和面状污染发展。北方城市的地下水污染重于南方城市, 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松辽平原、江汉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等地区。其中, 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污染是近年来非常突出的地下水污染问题。
(2) 我国的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 以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时, 每升水中的硝酸盐不应超过20毫克。世界卫生组织、欧盟和美国则规定, 这一数值不应超过10毫克。即使按低标准衡量, 我国地下水硝酸盐超标的地区仍然很多, 如北京、西安、沈阳、兰州、银川、呼和浩特等北方城市均有大面积超标区, 有的地区超标倍数高达4 5倍。北京市约有四分之一的地下水硝酸盐超标。
(3) 地下水氮污染中比较常见的是硝酸盐的污染。通过饮用水和食物链等途径进入人体的硝酸盐, 有80%会随着尿液被排出体外, 另外20%会储存在人体内。硝态氮在人体内经过消化系统后被转化成亚硝态氮, 后者可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 使血液失去输氧能力, 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婴幼儿因酶系统发育尚不完全, 血红蛋白经亚硝酸盐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的速度比成年人快得多, 因此, 其死亡率亦要高。人们俗称的“蓝婴症”就是因为婴幼儿食用了含硝酸盐的食品或水, 致使体内缺氧而在皮肤上出现蓝紫色斑纹, 并伴有呼吸短促的症状, 严重时可能因窒息而亡。
(4) 1960年前后, 在德国与奥地利交界处一个小村落出生的200名婴幼儿中, 约一半得了蓝婴症, 其中三分之一死亡, 三分之一出现缺氧症状。这类惨剧的发生足以引起人们对硝酸盐污染的重视。
(5) 除了能引起死亡外, 硝酸盐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有时候是潜在的。
硝态氮为具有强烈致癌特性的亚硝酸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物质基础。亚硝酸盐在人体内能合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 它可以诱发消化系统疾病。河南省林州市 (原林县) 、安阳县是全国有名的食管癌高发区, 据测定, 当地饮用水、土壤和食物中硝态氮严重超标。江苏省南通地区肝癌死亡率偏高, 也与当地饮用水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较高有关。
(6) 另外, 硝酸盐含量过高会干扰机体对维生素A的利用, 导致维生素A缺乏症, 并且可致血质下降, 抑制中心迷走神经, 使得心动过速。最近, 美国环保局 (USEPA) 发现, 长期接触高浓度的硝酸盐可能会导致膀胱癌和卵巢癌以及非霍奇金淋巴癌。
(7) 地下水氮污染除了对人体健康有直接影响外, 还会引起水质恶化。严重的氮污染可以改变地下水的环境, 使许多有毒的重金属离子砷、汞、铬等在水中富集, 最终使浅层地下水成为无氧毒性水, 给使用地下水的人类带来危险。
2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选文第 (2) 段中画线的句子和第 (4) 段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选文运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地下水氮含量过高, 造成污染。仅从人类活动方面看, 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化肥、农药、动物粪便及城镇生活污水、含氮的工业废水等。请你针对某种污染来源, 提出减少污染的具体建议。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 (满分60分)
请从以下两题中, 任选一题作文。
(一) 成长需要__________
(二) 题目:校园里的歌声
要求:
1.选择题目 (一) ,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然后作文。
2.文体不限, 字数不少于600字 (如果写诗歌, 不少于20行) 。
3.字迹工整, 书写清楚 (达到此项要求, 评分时可奖励2分) 。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地名。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满分30分)
1.书写规范1分, 工整1分。2. (1) xiAng, 1分; (2) 庞, 1分; (3) 心情舒畅, 精神愉快。1分。3. (1)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航天英雄, 倾听着他的报告。1分; (2) 赵老师走过来亲切地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视力啊!”1分。4.示例:从浩瀚的海洋中, 我读出了襟怀的旷达。2分。5.高尔基, 《在人间》, 阿廖沙。每空1分。6.开放性试题, 无唯一答案, 符合题意要求即可。示例:面对着威严的阵容, 雄壮的节奏, 整齐、矫健的步伐, 闪亮的枪炮, 还有青春般的口号, 我真想大声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3分。7. (1) 窈窕淑女 (2) 背灼炎天光 (3) 悠然见南山 (4) 造化钟神秀 (5) 自缘身在最高层 (6) 瀚海阑干百丈冰 (7) 枯藤老树昏鸦 (8)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9)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10) 答案不唯一, 示例: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每空1分, 有错漏字该空不得分。8.B, 2分。
二、阅读 (满分60分)
(一) 9.已:停止, 放弃。1分;遗:遗弃, 1分。10.高位厚禄如果不辨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 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2分;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 杀掉国君的, 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2分。11.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 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2分。12.论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 批判了见利忘义的思想。2分。
(二) 13.这句话写出了父亲因孩子长大而欢喜, 2分;又因缺少了天然的肌肤之亲和无所顾忌的亲昵而心里有所失落的复杂情感, 从中表达了深厚的父爱。2分。14.插叙, 1分, 补充交代了父亲抱着小时候的儿子写作的情景, 既表现了小时候的儿子对父亲的亲昵和依赖, 又表现了父亲抱着儿子的那种温馨与幸福感, 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2分。15.怕弄醒儿子;知道这样的机会不会很多甚至不会再有, 格外珍惜这种亲情。3分。16.逐渐成熟了, 理智了, 独立性强了, 2分;忽略了父母的感受, 2分。 (其他有道理的答案也应肯定) 17.C。3分。18.此题无唯一答案。例:“爸爸, 表面上我们的距离好像疏远了, 但我们的心贴得更近了。”3分。
(三) 19.有些习惯往往决定命运。3分。20.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3分。21.不可以, 两个事例的行文顺序与前文“粗心大意, 丢三落四”的顺序是一致的。3分。22.艰苦训练, 持之以恒。3分。23.所补充的道理论据能够证明中心论点即可, 答案略, 3分。
(四) 24.地下水的 (氮) 污染及危害。3分。25.举例子、列数据, 2分;第 (2) 段中画线的句子说明我国地下水硝酸盐超标的地区多, 污染严重, 2分;第 (4) 段说明地下水污染给人类带来的惨重危害, 2分。26.逻辑顺序, 3分。27.例:针对化肥污染提出——国家依据土地使用面积控制化肥 (氮肥) 的生产及使用量。3分。
三、
7.自贡历年中考语文试题 篇七
高考课题组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贲门牛犇 有奔头儿刀使锛了
B.孱头灿烂 星光璀璨粲然一笑
C.扁舟蝙蝠 鞭长莫及朔风砭骨
D.媲美荸荠 髀肉复生弊绝风清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灿然恬不知耻 改弦易张女娲炼石补天处
B.呆愣嗜酒成癖 动辄得咎石破天惊逗秋雨
C.糨糊功亏一篑 编纂字典何当共剪西窗烛
D.羁拌列出提纲 此系赝品却话巴山夜雨时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过道上默默地踯躅,艰难地挪动,直到叛徒_______的目光对准了他时,许云峰才不慌不忙地高声招呼。
②十分钟的特大暴雨过后,房顶上的积水犹如山洪_______,_______而下,势不可挡。
③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后,人民在社会主义_______,才能过上真正自由、民主、幸福的生活。
A.卑鄙爆发倾泻时期
B.卑劣暴发倾泻时代
C.卑鄙暴发倾泄时期
D.卑劣爆发倾泄时代
4.下列加点的成语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美方代表在解决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时毫无诚意,每次涉及实质问题,他们总是虚与委蛇,顾左右而言他。
B.由于管理不善,现在的地摊文学颇有瓦釜雷鸣之势,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C.真不愧为世界冠军,刘翔一出马就轻松地拿下了全国青联赛110米栏头名,他铩羽而归,好不高兴。
D.21世纪的政治家必须具备审时度势,通权达变的素质,才能协调和处理好国内外事务。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人言可畏吗?答:可畏,又不可畏。可畏者,舆论能形成压力;不可畏者,人们常说“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B.文学工作者应该培养起自己对语言的敏感,才有利于遣词用字,写出明确、清晰、生动、鲜明、节奏和谐、音调优美的作品来。
C.“这次考试成绩很不理想,什么原因呢?同学们!”李老师严肃地说。
D.大、专院校的学生春节期间一般都要回家过年。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近年来,国外教育机构不仅在寻求与我国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各类学校合作,而且许多人也开始将注意力投向民办教育,并以此作为创业的新起点。
B.已经是傍晚时分,在空寂无人的教室里他独自坐着,久久地品味着这次考试失败的苦涩。
C.封龙山又名飞龙山,位于石家庄市区22公里处,早在战国时期就已见诸史册,汉唐以来一直是河北名山。
D.商标法规定,在商品包装、广告上面出现企业名称和地址时,应当使用汉字或汉字、汉语拼音并用,不能单独使用汉语拼音。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动物的通讯
承认动物通讯研究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还不过二十年,关于动物通讯的定义和范围至今尚未明确,动物通讯的话题却在有关仿生学、控制论的书刊中经常出现,可是都不系统。《动物的通讯》一书填补了这个空缺,它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动物的各种通讯系统如何在动物辨识、社会合作、繁殖与抚育后代中发挥作用,还介绍了研究动物通讯机制的科学方法。这本书不仅对生物学工作者有益,也值得所有对信息和通讯问题感兴趣的人一读。
研究动物的目标之一是向动物学习。亿万年的进化在地球上造成了众多的动物物种,它们在世世代代适应环境、相互斗争的活动中发展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能量转换、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的器官及组织,在小巧、灵敏、高效、节能、可靠及抗干扰等方面,都令人赞叹不已。“见飞蓬而知为车,观鸟翔而起飞行”之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便开始自觉地向自然界学习,开创出仿生学这个崭新的领域,通过对多学科的协作对动物和植物进行模拟。仿生学已取得巨大成就。模仿海豚的流线型体型和能减少水的阻力的特殊皮肤构造,使潜水艇和快艇的速度提高了许多,从昆虫学来的振动陀螺仪使导航系统做到了小型化和高精度,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仿生学开创时期的工作有许多是关于动物的感觉器官(信息接受器)和神经系统(信息处理系统)的。仿生学因此和控制论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控制论是一门以神经系统和自动机的对比中产生的关于动物和机器的通讯与控制规律的理论科学。控制论的一个分支——生物控制论就专门研究生物中的信息传递和加工处理的规律,它是仿生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它的产生促进了仿生学的发展,反过来又通过仿生学丰富了自己的理论。显然,对动物通讯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动物中信息传递和处理机制,从而促进生物控制论和仿生学的发展,使人们得以研究出更加完善精美的通讯设备系统,推动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的研究,来满足现代信息社会对通讯和信息处理能力日益增长的需要。这些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节选自《动物的通讯》
7.下列对文中划线的“密切的关系”这一概念的理解,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控制论是仿生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仿生学是控制论的分支。
B.控制论促进了仿生学的发展,反过来又通过仿生学丰富了自己的理论。
C.控制论有助于认识动物中信息传递和处理的机制。
D.仿生学有助于认识动物中信息传递和处理的机制。
8.控制论的定义是从哪个方面来下的()
A.产生的基础和机器通讯的规律。
B.动物和机器通讯与控制规律。
C.神经系统和自动机的对比与控制规律。
D.产生的基础和研究的范围。
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直接“推动”“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的研究”的是完善精美的通讯设备系统。
B.最后一段中划线词“自己”,具体指的是“生物控制论”。
C.我们人类至今还没有对“动物的通讯”这一概念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也没有对这一概念的范围予以界定。
D.最后一段中划线词“机制”的最准确含义应该是指“机体限制”。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人类深入地研究动物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向动物学习,去模仿动物的各种性能以便于制造出人类所需的一些高尖端的科技产品。
B.动物在世世代代适应环境、相互斗争的活动中发展出了一些器官和组织,这些器官和组织能够卓有成效地转换能量、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
C.仿生学顾名思义就是人类对动物和植物的一些特殊性能进行模拟,从而推动人工智能和制造出人类所需的一些高尖端的科技产品。
D.潜水艇和快艇的速度提高了许多,就是人们通过模仿海豚的流线型体型和能减少水的阻力的特殊皮肤构造来实现的。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汲黯字长濡,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中二千石①来拜谒,蚡不为礼。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②。”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是时,汉方征匈奴,招怀四夷。黯务少事,乘上闲,常言与胡和亲,无起兵。上方向儒术,尊公孙弘,及事益多,吏民弄巧。上分别文法③,汤等数奏决谳④以幸。而黯常毁儒,面触弘等徒怀诈饰智以阿人主取容,而刀笔吏专深文巧诋,陷人于罪,使不得反其真,以胜为功。上愈益贵弘、汤。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欲诛之以事。
淮南王谋反,惮黯,曰:“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 —节选自张晔的《后汉书》
【注】①中二千石:职位在中二千石以上的官。②云云:如此如此。③分别文法:授引新定的法律分别定罪。④谳yàn:判决的罪案。汤,张汤(人名),下文“刀笔吏”即指此人。
11.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以庄见惮惮:敬畏
B.汲黯之戆也戆:愚直
C.群臣或数黯数:多次、屡次
D.招怀四夷招怀:招附安定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孝景时为太子洗马 / 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
B.以庄见惮 / 黯以父任
C.欲诛之以事 / 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
D.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 / 变色而罢朝
13.造成汲黯“唯天子亦不说也”的原因是()
①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②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③常言与胡和亲④而黯常毁儒⑤甚矣,汲黯之戆也!⑥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
14.下列叙述不符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窦太后的弟弟武安侯蚡做了宰相,年俸中二千石的高官来谒见时都行跪拜之礼,而蚡竟然不予还礼。
B.汲黯出身卿大夫世家,他能做官是与他父亲有关联的,可他做官以后非常耿直,有时连皇上他都敢于忤逆。
C.汲黯力求国家少事,常借向皇上进言的机会,建议与胡人和亲,不要兴兵打仗。淮南王刘安想要谋反,觉得其他人都不是障碍,只有汲黯难以对付。
D.张汤等人专门苛究深抠法律条文,巧妙地诋毁汲黯,诬陷汲黯有罪,使汲黯不得伸冤,使汲黯不明真相,并以判案为功。
第Ⅱ卷(共108分)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而刀笔吏专深文巧诋。
译文:
②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
译文:
1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言 志
唐 寅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作者在诗中说他不追求什么?而追求什么?诗中哪一句写得很精彩?为什么?
答: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①_____,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②碧云天,黄花地,______,_____。______?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③问君西游何时还?_________。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8—21题。
五城记·开封
①它背靠一条黄河,脚踏一个宋代,像一位已不显赫的贵族,眉眼间仍然器宇非凡。
②省会在郑州,它不是。这是它的幸运。曾经沧海难为水,老态龙钟的旧国都,把忙忙颠颠的现代差事,洒脱地交付给邻居。
③陪同我的人说,宋史上记载的旧地名,都在今天开封地底下好几公尺。黄河经常决水,层层淤泥堆积,把宋代繁密的脚印深深潜藏。庞贝古城潜藏得过于轰轰烈烈,中国人温文尔雅,连自然力也入乡随俗,一层层地慢慢来。开封古都,用灾难的刷把,一次次刷新。人们逃了又来了,重新垦殖,重新营建,重新唤醒古都神韵,重新召来街市繁荣。开封最骄傲的繁荣,见之于《清明上河图》。
④开封就像我们整个民族,一再地在灾难的大漠上重新站立,立誓恢复淤泥下的昔日繁华。但是,淤泥下的一切属于记忆,记忆像银灰色的梦,不会有其他色彩。于是,开封成了一个褪色的遗址。
⑤只有最高大,最坚牢的构建未曾掩埋。台阶湮没了,殿身犹在;高塔被淤没底层,仍然巍然不摧。那天我与友人同去开封,不知爬了多少台阶,古塔、古塔、古塔、宫殿、宫殿、宫殿。我累了,上下环顾,对友人说:“我真想把荒草间的石阶拍下来,题名时间。”友人说:“别拍了,一端相机便成了现代。”
⑥也是。时间的力量只能靠着体力慢慢去爬、去体会,不能拿着一张照片轻松地去看。一轻松,全都变味。
⑦国内许多古塔已经禁止人们攀援,而开封古塔却听便。不必过于担心有无数的人在塔中拥挤,爬塔是一种体力和意志的考验。塔阶很窄、很陡、也很暗,不拼力爬到每层的窗洞口你不可能停下,到了窗洞口又立即产生更上一层观看的渴念。爬塔心理可以构成一种强烈的悬念线,塔顶塔尖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召唤。要么不进塔,进了它,爬了它,很少有人半途而返。让体力心力不济的人们静静仰望吧,塔身中天天都进行着青春和生命的接力赛。千年前建塔的祖先们,不经意地留下了物理上和心理上的两个制高点,来俯瞰一代代的子孙是否有点出息、有点能耐。当我爬到最后一层,我真想气喘吁吁地叫一声:“我报到,我的祖先!”
⑧只有远远高于现实的构建,才有能力召唤后代。
—选自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
18.文中说“省会在郑州,它不是。这是它的幸运。”为何说开封没能成为省会城市还是幸运的呢?(6分)
答:
19.文中说“开封最骄傲的繁荣,见之于《清明上河图》”你知道《清明上河图》吗,是书,是画?作者是何时何人?简要说说。(4分)
答:
20.开封是一位不再显赫的贵族,虽然风光不再,但眉宇间仍然器宇非凡。它的魅力在于它层层的积累,悠远的气韵在不动声色之中弥漫。这种累积,作者是通过什么来体验的?(4分)
答:
21.下面是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文章中说“别拍了,一端相机便成了现代”,因为时间的力量只能靠着体力慢慢去爬、去体会,不能拿着一张照片轻松地去看。一轻松,全都变味。
B.“一轻松,全都变味”,塔尖是对生命力的一种考验,“千年前建塔的祖先们,不经意地留下了物理上和心理上的两个制高点,来俯瞰一代代的子孙是否有点出息、有点能耐。”仔细体味一下,这实际上象征着祖先们的高深思想。
【自贡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推荐阅读:
自贡的介绍08-16
五个自贡征文09-25
自贡烈士陵园观后感08-14
赴宜宾、泸州、自贡三市考察学习双拥创建工作的考察报告10-16
历年申论试题分析08-11
历年税法自学考试试题09-02
成人高考历年试题09-03
思修历年试题答案09-30
华杯赛历年试题汇总10-31
江苏成人高考历年试题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