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论文(精选11篇)
1.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论文 篇一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不惜伤害自己及他人的事件屡有发生,且有上升趋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体育锻炼的独特功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健康是人类生命延续的基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健康的诠释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人们对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化,从而对健康的认识更加确切,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界定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善状态。即应该从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来对人的健康进行评定。心理健康是指人在生活中能保持稳定的情绪、敏锐的智力和具有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能力的心理状态。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时期,大学生由于学习、择业、交友、经济压力和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因素的影响,精神负担过重,因而导致了许多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因此心理问题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首要问题。
二、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体育锻炼作为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之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体育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即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有关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各项体育活动都需要参与者具备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勇敢果断的意志等心理品质作基础。长期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心理健康。
1.体育锻炼促进智力发展
智力是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的综合,其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体育锻炼对人的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使大脑充分获氧,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更加敏捷灵活。体育运动还可以增强大脑兴奋和抑制过程的转化能力,从而加强神经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反应性和灵活性,对智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2.体育锻炼改善情绪状态
体育活动能有效调节人的情绪,能带来流畅的情绪体验,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的精神。体育活动能够使学生不良情绪得到合理形式的宣泄,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达到平衡和缓和。从而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疲劳,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运动的不同项目,不同的运动强度、速度、幅度和节奏对人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可以破坏心理障碍患者的消极心理导向,消耗他们长期聚积的大量不良的心理能量,为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公开、合理的发泄口,达到心理平衡。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会随着身体运动加强而逐渐降低强度,激烈的情绪在体能的消耗中逐渐减弱。
许多研究也发现,经常参加愉快的、非竞争性的或有节奏的体育锻炼会形成良好的情绪状态。如,Mclnman等人对运动后的受试者立即进行了测量。发现他们的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降低,精力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Berger也认为,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体育运动,有助于情绪的改善。
3.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在体育锻炼中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如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的难度或意外的障碍等)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锻炼者越能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体育运动能培养人的意志。参加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人勇敢顽强、坚持不懈的作风,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与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的品质,还有使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大学生从锻炼中培养起来的坚强意志品质能够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消除疲劳疲劳是一种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的情绪消极,或任务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大学生持续紧张的学习压力极易造成身心疲劳和神经衰弱,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参加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则可以使他们身心得到放松。
4.体育锻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衡量其能否适应社会的重要标志,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体育活动不仅是一种个体活动,更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通过手势、表情、身体动作等进行交流与互动,能够满足其交往的心理需要,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增强社交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Brawley研究指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更易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著名学者麦亦尼认为,游戏和运动具有启发创造性、消除紧张、保持友谊、使人乐观等心理保健价值。还有一些研究发现,体育锻炼还可以增强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等。
此外,体育锻炼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不怕艰苦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之,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是当代大学生成才和成长的重要保证。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中,体育教育可发挥着重要的独到的教育功效。
2.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论文 篇二
近年来, 高校学生中不断出现恶性事件,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许多研究表明, 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明显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人格和价值感的形成。适当参与体育锻炼, 可以提高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 还可以加强大学生的人际交流, 缓解心理压力, 对大学生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缓解。本文针对长春市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对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 为高校学生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大学、长春师范学院, 年龄在19-23周岁600名大学生, 共发放600份问卷。其中大一学生175人, 大二学生153人, 大三学生160人, 大四学生112人。经常参与体育锻炼高校学生300名, 男、女各150名 (要求每周锻炼3次以上, 每次体育锻炼时间持续30min以上) ;不经常参与体育锻炼高校学生300名, 男、女各150名。共回收有效问卷538份, 问卷回收率为89.67%。
2.2、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
3、高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基本情况
3.1、高校学生每周参与体育锻炼频度情况分析
根据表1可以看出, 高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度并不乐观, 大多数高校学生还是能够参与体育锻炼, 并且保持一定的频度, 而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没有能够参与体育锻炼, 可能是由于平时学习压力, 考试压力和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没有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这部分学生的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有待于加强。
3.2、高校学生每次参与体育锻炼持续时间情况分析
根据表2可以看出, 51%的高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持续时间都能达到30min以上, 但是, 还有近一半的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在30min以下, 这也反映出, 高校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时并没有完全达到锻炼的效果, 还反映出现代高校学生的在体能方面的状态并不乐观。
4、高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
4.1、经常参与与不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男性高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对比分析
根据表3, 可以看出, 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和不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男性高校学生的心理指标和社会适应能力对比, P<0.05,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说明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与不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男性高校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4.2、经常参与与不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女性高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对比分析
根据表4, 可以看出, 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和不经常参与女性高校学生的心理指标和社会适应能力对比, P<0.05,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说明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与不经常参与女性高校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指数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结合表3、4, 可以看出, 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男、女高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明显好于不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高校学生, 说明体育锻炼对于调节高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有一定影响, 也说明及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5、不同参与体育锻炼频度和持续时间对高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分析
根据表5, 高校学生不同的参与锻炼频度和不同参与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的心理指标和社会适应能力比较, P<0.05,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并且, 随着不同的参与次数和参与时间的增加, 高校学生的心理指标指标越低, 说明不同频度的锻炼参与对于高校学生的心理指标有调节作用, 社会适应能力指数越高, 说明, 随着不同的参与次数和参与时间的增加, 对高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正向影响。
6、结论
高校学生参与体育情况整体并不乐观, 还有待于加强;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与不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高校学生相比, 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对于长春市城区青年人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有正向影响;随着参与次数和每次参与持续时间的增加, 高校学生的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也有所增加。建议高校体育课堂不仅仅是教授学生体育技能, 还要让高校学生理解终身体育的概念, 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体育意识,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多举办校园体育活动, 带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让高校学生多参与体育活动, 建立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摘要:针对高校大学生年龄在19-23周岁的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情况和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 针对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及不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对比, 探讨参加体育锻炼对高校大学生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江举民.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的分析[J].北京:体育科学, 2009 (3) :45.
3.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论文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社会适应能力积极影响
引言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社会生活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加,很多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由于社会适应能力不强,无法承受巨大的生存压力,产生了自我迷失、抑郁压抑等诸多心理问题。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更能切实提升大学生对自己、对社会、对未来的了解,推动大学生的心理成熟和发展,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由专业人员根据事主个人的主观条件和客观因素进行科学测定和分析,然后为事主确定个人职业方向和工作目标的过程。从这一定义出发,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是事主本人的主观条件和外部客观环境。而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事主确定未来发展的职业方向和工作目标。从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提供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既是一种管理,又是一种服务。
(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一次重大进步,对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有着重要意义。首先,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加清晰准确地认识自身的特点,帮助树立健康的人生理想,找到正确的成长方向。其次,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为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科学的建议,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价值,并在助其增值的同时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第三,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帮助大学生更加清楚的了解就业市场动态,查擺不足,努力提升能力素质,缩短初入职场时的适应时间。
(三)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常见方法
从我国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在我国开展的面向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主要包括SWOT法、“五what”法、平衡单分析法、CASVE循环分析法、PPDF法、内外匹配分析法和大学生涯愿景模型分析法等共七种方法。其中,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三种方法分别是SWOT法、“五what”法和平衡单分析法。
二、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的表现
从目前社会上发生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的种种表现来看,大学生初入社会后,融入社会环境承受就业压力的能力较弱,在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了种种的不适应,甚至还形成了各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从总体上说,可以将大学生对社会的不适应性心理表现归结为以下几种情形:
第一,心理困惑
踏入职场,大学生将从一个人与人之间没有利益关系的生活群体,进入一个充满利益关系的复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当中。在这个充满了利益关系和各种诱惑的群体圈子里,大学生要想立足,就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很多大学生因为不能理解人际关系的复杂多变而对生活和工作盲目否定,久而久之就会对进入社会开展工作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恐慌。
第二,自我迷失
每一个大学生都对自己的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可是一旦步入社会,他们必须学会将自己的憧憬和生存的现实难题结合到一起,首先解决生存的难题,然后再考虑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大学生就会因为盲目坚持自己对理想的追求而与社会现实脱节,有的大学生则会因为理想久久不能实现而对自己感到失望,进取心随之削弱,直至因为不知道作何选择而最终迷失在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之间。
第三,挫折压抑
进入社会之后,大学生将会独立承担起一定的工作责任。这份责任,或大或小,都是在以往的求学过程中大学生不曾肩负的。在工作中出现了失误,大学生就需要为自己的失误负责,这都是很正常的。但是由于大学生的抗压和抗失败的能力较弱,工作上的不顺利常常会造成大学生遭受挫折后的心理压抑,甚至封闭抑郁,导致他们心理状态失衡,难以继续在社会上立足。
第四,消极厌世
在校园里,每一个学生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但进入社会之后,同一级的同学因为身份背景不同而进入职业生涯发展“冰火两重天”的状态。习惯了在同样的起跑线上与其他人展开竞争的大学生,可能会因为竞争环境的变化而在遭遇竞争的失败后对自己的未来产生消极的预期,进而自暴自弃、怨天尤人,甚至在工作中马马虎虎、敷衍行事,对领导和同事漠不关心,恶意曲解领导和同事的善意关心、消极厌世。
三、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因素
从当前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出发展开分析,导致大学生出现社会适应能力羸弱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专业与生活的反差
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由于多年学习同一个专业,很多大学生就将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与自己专业课的学习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但进入社会之后就会发现,学校教育和社会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学习多年的专业知识可能和自己能找到的工作完全无关。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多年的学业就无用武之地了,必须在毕业后重新学习全新的知识和经验,其适应能力自然会大幅下降。
(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大学教育阶段,随着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成熟,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每一个人都会对自己的未来产生美好的憧憬。大学生都会对自己的未来进行理想化的勾勒。毕业之后,大学生面对的却是残酷的现实,很多大学生对于未来的憧憬会被现实的残酷消磨殆尽。如果这个时候不能及时调整心态,他们的心理状态很快就会由积极乐观转为消极颓废。
(三)个性与共性的冲突
大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在这种模式下,大学生的个性被充分地激发。而进入社会之后,很多个性失去了发挥的舞台,习惯了个性发展的大学生无法接受企业规章制度对自己个性的限制,这样大学生的个性就会和企业的共性之间产生激烈的冲突,导致很多大学生对工作环境产生出失望和抵制的情绪,导致了其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
四、面向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影响
针对上述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的表现,面向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科学分析,减小大学生心理落差
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首先要提升大学生的自信心。而提升大学生自信心的第一步,就是要减小专业和现实的差距给大学生的心理制造的巨大落差。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大学生科学地认清自身的能力价值,让大学生对未来的发展有切实可靠的预期,让大学生找到在学习和工作之间实现知识和能力科学转化的方法,进而实实在在地提高大学生的执业能力。这样一来,大学生就能保证学习和工作的自信心,有效降低由于专业和生活的差距引发的大学生的心理困惑。
(二)科学引导,建立正确的就业观
正确的理解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有助于大学生将自己的理想和职业生涯的发展科学的结合在一起。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就是为大学生开辟了一条将理想与现实结合在一起的通道,大学生将会理解通过努力工作实现理想的道理,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对待学习和工作,即便在工作中遇到挫折也会因为对梦想的坚持而乐观上进,建立正确的就业观。
(三)科学规划,提高大学生学习热情
对于大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将会为他们展现一个科学的未来,帮助他们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现状,科学地预测自己的职业未来走势。那些尚在校学习的大学生在接受了职业生涯规划之后,就可以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就可以抛弃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在确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之后,为了实现适合自己的最终职业发展目标,将宝贵的学习时间充分利用好,这样一来,面向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在客观上将会达到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效果,会进一步提升大學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科学培养,强化大学生个性特色
个性的张扬是每一个年轻人的心愿。如果每一个大学生都没有了个性,那么这个社会就失去了青春的光彩。所以既要保持大学生的个性色彩,又要对大学生的个性张扬进行科学的指导。面向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将会帮助大学生认识到个性张扬和职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样,大学生就能正确认识个性和企业制度之间的关系,从推动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出发,收敛和规范自己的个性,在努力学习的同时,继续保持自己的个性,从而科学地强化大学生的个性特色。
五、总结
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传统的大学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面向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大学生充分了解自身价值、了解社会,科学规划学习方向,掌握专业技能,为就业、为将来的自我发展提供针对性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培养出智商高、情商高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陈莉,白冰.浅谈如何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J].东方企业文化,2012(02).
[2]张洪才,张恩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脆弱性及其矫正[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9).
[3]王俊.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11(15).
[4]钱威.社会实践中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J].北方经贸,2011(05).
[5]高飞.以职业规划为切入点 促进优良学风形成[J].经济研究导刊,2012(34).
4.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论文 篇四
【内容摘要】: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极为普遍,因为体育教学本身具有促进学生适应能力
培养的作用,也是学校教育中培养社会型人才的题中之义。因而对于体育教
学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体育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作用于学生身体的“生物功
效”上,应将体育教学视为普遍意义上的教育,应将体育教学视为配合、巩
固其他教学的重要方面,努力弘扬体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充分发挥体育教
学在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中的特殊功效,于此,更好地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前言
社会适应能力又称社会健康,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个体社会化程度的高低。社会化是 指人的内化、角色学习和获得价值的统一过程。个体如果对现代社会的社会规范、社会观念 等得不到较好的学习,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就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体育教学主要是 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教、学、练的交互行为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体育教学中所进行的 活动,一般总是由特定的情景所构成。情景是体育内容的表达方式,这种情景不是偶然的、孤立的,而是某种社会形式的简化、浓缩与变形。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和学生与 学生之间通过相互的交往过程,增强学生在不同情景中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 力的培养。随着体育教学中社会交往的发生,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也随之形成、发展。因此,体育教学具有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必然性。
一、体育教学与学生社会化发展
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也是从个人从幼儿开始的自然人,经过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维护社会秩序以及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的社会人。体育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成为社会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是体育活动的社会特性所决定。人们在体育活动或竞赛中,既有互相协作配合,又存在相互竞争,又必须遵守一定规则进行比赛活动,这种在体育活动中形成交往合作、竞争、遵守规则意识和行为会迁移到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去,有利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1.1 体育教学促进学生个性的培养
人由于个性性格特征的不同,使得每个人的处事方式、结果都不尽相同,这就成就了社会上行行色色的人。现在,由于独生子女居多,很多学生养成了“散漫”、“懒惰”、“我行我素”的生活习惯。而这样的品性与我们的体育精神是格格不入的,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活动更多的是群体性地进行的,这就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接受群体活动的限制、约束和监督。这就使得参加体育活动的人都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改变自己的某些个性特征并与群体尽量保持一致,使自己的个性特征去迎合群体的需求才能被认可,反之都会受到来自群体的制裁。这样,通过体育运动本身固有的特点,对学生施以积极的正面的教育;通过身体运动的形式有目的、有意识地强调学生间的协作配合、集体意识,加强自我约束,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克服困难,完善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发现和自我改造,以发展个性和实现个体社会化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具备较好的行为约束能力,让学生最大程度上的拥有社会型人才所必须的特质。
1.2体育教学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适应最重要的就是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适应,而体育教育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也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现代社会是人际交往频繁的社会,处处需要与他人建立关系。对于正处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青少年学生来说,良好的人际交
往能力不但是学生生活的需要,也是将来走向社会,获得事业成功的需要。
无论是体育教学活动,还是课余体育锻炼活动,都是在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的相互交往、沟通、交流中进行的。大多数体育活动是在群体中展开的,人际间的互动十分频繁。在多种形式、内容的活动中人们通过语言、行动、情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再加上体育活动中的人际互动是在开放环境里,在非功利性、平等、友好的情景下进行的,因而它更能促进学会间的沟通和交流,在相互学习、合作、竞争气氛中建立友好关系,增强人际交往的情感体验,培养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所以,体育活动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具有其他一些活动所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
1.3 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个性的竞争意识
“人在竞争中生存,社会在竞争中发展”,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在学校诸多实践教育中,从表现形式上看,体育教育是一门最具竞争意识的课程。个人、团队之间的每次体育活动,在比赛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不服输、想赢的意识都是一次竞争意识提炼的完成。体育教学中竞争意识的培养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面对强手,要敢于竞争、拼搏;另一方面是对自己永不满足,不断超越自己,向新的高度和极限冲击。正是体育运动所具有的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对竞争意识的积极影响,这就要求我们通过体育教学在人文教育价值取向上不断深化,使得体育教学与另外各学科教学完美结合,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们竞争意识的教育和培养,使得他们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成为社会型人才。
1.4体育教学教会学生基本技能和社会规范
体育是一种教育和训练人的手段,学校体育的内容都是由人们最基本的生存技能所组成。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完善、提高这些基本生活技能,可以为今后的社会生活打下基础;而体育教学中的失控条件,又为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提供了空间。
在体育教学中,任何的活动项目均有其特有的规则,酷似一个“法制小社会”。在参加这种具有规则监督的活动时,学生体会到做事要有度,怎样的“度”被允许,怎样的“度”被约束。即而把这些延伸到社会生活中也是一样的,“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在学校教学中学到的,在社会上也可以施展手脚,这就是对体育教学的“规则效应”的阐释。体育教学中的“规则效应”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学会服从法纪,尊重裁判,学会约束自我,公平竞争,懂得必须克制越轨行为,服从体育道德规范,必须在规则的约束下与他人竞争或协同。所有这些,对于学生自制能力,养成遵纪守法、顺应社会道德规范的好习惯都有着良好的作用,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
二、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途径
学生接受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明确了学校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社会化作用之后,在体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当务之急。下面就具体研究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和途径。
2.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的体育教学工作才能真正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地发展。在实际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生全体参与作为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必要条件;把发扬教学民主当成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保障;将结合学生需要当作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根本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亲自参与性,教学相长,使教师和学生在融洽中进步,形成一个民主的课堂社会,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及发展其社会适应能力。
2.2 体育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勇敢拼搏精神
当今社会,随着独生子女比例的增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社会承受能力也相对教差。然而,通过竞赛,可以增加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的机会和
兴趣,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在团体性的比赛中,同一方的队员往往用语言或身体动作来互相鼓励,因而增加了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情感和团体归属感。通过竞赛可以培养学生公正无私、百折不挠的观念;发展学生顽强、勇敢、表现自己的心理品质,使团队精神和公平竞争的良好品德在体育竞赛活动中得到有效的培养与提高。
另外,体育比赛中会遇到失败受挫折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调适的过程,抗挫折能力是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方面。这种失败所引发的挫折体验,对学生是一种心理的磨练,承受挫折的过程,是一个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
2.3 体育游戏有利于学生社会角色的培养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直接控制的方法对待学生,学生则会产生被控制感,随着年龄的增加可能对教师的控制产生了排斥或对抗。教师应该采用引导、启发的方法让学生知道正确的社会行为、自我控制、合作与竞争。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是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因为游戏是具有一定情景的体育活动,在特定情境中学生扮演着特定的角色完成着一定的任务。在这过程中,使得学生在游戏中对自己所处位置的职责、义务以及权利的理解有了很好的体会。学生总是随着游戏互动形式的改变不断处于不同的角色之中,这就为学生的角色学习,提供了众多的机会。教师应根据课堂内容、学生的个性特征来组织、安排学生在游戏中的角色和分配不同的任务,并在游戏考试之前,用简单的言词明确学生所处位置的职责,使得学生字教师赋予的权利之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符合特定角色的行为,加速学生对角色职责、义务的理解,从而加速其角色职责内化过程,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总结
社会适应不是一个空泛、抽象的概念,社会适应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一个生物的人成为一个社会的人,必须适应自己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变化,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与互动中逐渐形成自我观念,协调人际关系;要学习和体验社会角色,学会承受各种挫折;在个体社会化进程中必须面对各种冲突并学会妥协和顺应,合作与竞争;要学习各种规则和价值观等等。
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户适应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为计划》的重大举措,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运用体育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每位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每位教师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科学的选择教学方法,较好地运用时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定会不断提高。总之,体育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作用于学生身体的“生物功效”上,应将体育教学视为普遍意义上的体育,努力弘扬体育教育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以及充分发挥其在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中的特殊功效,这才是体育教学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之所在。
结尾可以再发表下老师的心得!
参考书目:
⑴刘一民、王桂欣.健康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4,30(4).
5.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论文 篇五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社会适应能力的基本内涵,概括了影响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因素,同时提出体育教学对提高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体育教学可以在人际关系处理、团体合作精神和学生努力进取、增强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各个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教学 中学生 社会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基本内涵
社会适应能力,又称社会健康。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关于社会的适应能力,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说法:广义的说法将社会适应能力等同于适应行为,即: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类有机体保持个人独立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机能;狭义的说法将社会适应能力等同于人际交往和社会技能。本文所研究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是指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人际交往的适应、规范意识的适应、合作竞争的适应、抗挫折能力的适应等等。体育教学与社会适应能力
2.1影响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因素
2.1.1家庭教育
家庭因素与个体的社会适应行为关系密切,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关系不同,包括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文化水平、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是否为独生子女等。
2.2.2学校教育
随着青少年学生进入学校,学校教育逐渐成为影响他们适应社会的另一主要因素。如果说家庭教育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的,那么,学校教育对学生的社会适应则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因为,学校就是按照一定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针,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职业技能和社会行为规范的机构。教师既是各种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社会行为规范的体现者,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所以说学校教育和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2.3.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水平有直接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业负担重、就业压力大、单亲家庭增多、网络成瘾、毒品泛滥、社会风气不良、大众媒介的消极影响等等,使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出现新的情况。比如,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有增多的趋势;学生在与人交往、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应对攻击等方面出现适应困难。
2.2体育教学对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体育的社会化功能越来越引起广泛重视。特别对青少年来说,体育不仅可以使他们学习到互相尊重,养成良好的社会态度,发展自主性和对道德问题的判断力,促进他们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等等,同时还可以提高中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体育课程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体育课程不仅是“运动认知性课程”,还是“生活教育课程、是情意性课程、是综合性课程”。体育课程主要不是为学生将来从事某一专业或职业直接提供认知基础的,它主要是为了学生能快乐、健康、幸福地生活,充分感受人的生命力,体验情感,增强意志力服务的。体育课程不仅涉及体育、生理卫生、健康、环境、娱乐等领域的理论与方法方面的内容,在进行运动认知过程中还涉及到身体发展、人际关系、运动技能、技巧等实际活动方面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因此,体育教学课程内容的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体育教学利于培养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与其它学科相比,体育教学环境中提供了丰富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往机会,营造了学生无拘无束的行为表现空间,创设了学生尽情宣泄情感的情景,构建了实时的对学生行为、语言等的评价机制。这些独有的特点,使学校体育教学不仅有利于调适人的心理,更能影响人的行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对社会的关心程度都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等能力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3.1体育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的处理能力
人际交往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的联系过程。它反映了个人或团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人际交往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体育教学能增加人与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缩短相互之间的距离,进行相互沟通。体育教学利于改变、调整、强化人际交往,如篮球赛中协调高超的球艺,快速超人的弹跳素质;体育舞蹈比赛中优美的舞姿、标准的身材;健美比赛发达的肌肉、优美的造型,都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这给人际交往增加了无形的情感成分,也能使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同时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
3.2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培养团体合作精神
合作是建立在团体成员对团体目标的认识相同的基础上有价值的行为。合作需要通过某一种活动,通过人与人交往的过程,通过共同完成任务和对各种结果的经历以及成果的共同分享和责任共同承担的关系去培养。集体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的合作会使活动更为有效,因为团体要获得成功,团体成员就必须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完成。合作能力既是体育活动参与者的必备条件,也是通过体育活动需要发展的能力。从事体育活动,特别是从事集体性的体育活动需要个体与他人通力合作,并且以各自不同的角色,达到协调配合的目的,如篮球的前锋、后卫,各自以不同的地位作用的发挥,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
3.3体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努力进取精神
在体育活动中,既要接受来自客观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又可以进行自我意识的调整,更加积极、自觉参与,以达到体质增强和技能提高的目标,这也是促进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的形成过程。在体育运动中,反复持续的努力,人们会发现自己、了解自己、克服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向新的高度挑战。例如,为了跳过一定的高度,或完成一定难度的体操动作,必须重复扎实地身体练习,加上内容与方法的改善,坚持努力下去,可以获得显著的效果。同时培养了顽强、果断、努力进取的精神。结语
体育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体育教学是为了学生能快乐、健康、幸福地生活,充分感受人的生命力,体验情感,增强意志力服务的。体育教学是一种社会文化,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能力、行为方式与规范等,而且还可以使人们学到其他社会生活领域中的规则。通过体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还可以使学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体育精神和道德精神。
参考文献:
6.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论文 篇六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义务教育小学体育、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及教师用书可行性实验研究在我校已经开展了一个阶段。实验启动以来,在实验课题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实验区分课题负责人的具体指导下,通过学校实验教师的不断努力,取得了点滴成绩,现做如下总结。
一、提高认识、加大投入,为实验提供有利保证
1.学校投入实验经费8000余元用于添置体育器材及实验研究。
2.学校领导及实验教师高度重视。成立了由校长亲自督战的实验领导小组,并将责任和职责明确划分到位。
3.为了使领导和实验教师迅速转变观念,投身到该课题的研究工作中去。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定期召开学校实验研究小组会议,深入细致地对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师用书加以分析,为实验教师在实验中有的放失地工作奠定基础。
4.为了使实验运作畅通、行之有效,经过周密地研究,详细地论证,制定了科学、可行的实验方案及工作计划,并要求实验教师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操作。
5.学校制定了实验教师工作评估量化表,对实验教师的态度、能力、水平、业绩等情况加以评估。通过评估,使教师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实验研究中去,取得更好的实验研究成果。
6.建立实验研究资料库,加强各实验校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使之形成一个互敬、互帮、互补、互学的良好局面。学校将各种资料纳入微机化管理,便于及时收集和整理实验资料和数据,为实验的规范、科学管理提供保证。
7.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实验学校挂牌仪式,通过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向社会进行大力宣传和报道,营造良好的氛围,并取得省、市、区各级领导及广大家长的大力支持和指导。
8.科学有序地组织了学生身体状况基础测试。对468名学生的身高、体重、坐位体前屈三项指标进行了测试,并进行整理和分析,为实验的评价、总结准备了第一手材料。
二、扎实工作、深入研究、确保实验取得实效
1.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意义。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过程的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事原则和待人接物方式。同时,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环境,我们所说的社会适应不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随波逐流、随声附和,而是一种坚持正义的社会适应,它是不失做人准则又能在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综合能力。它应该是人的智商、情商的有机结合,是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均衡发展的良好体现,是体育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因此,我们说社会适应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也是一个体育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永远无法回避的课题。
2.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渠道──体育课堂。
创建机会,培养学生的五种意识:
(1)自我意识(自信、自主、自我评价、自我批评、自我推荐等);
(2)互助意识(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合作精神);
(3)群体意识(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表演能力);
(4)集体意识(榜样作用、荣辱意识、协调意识、遵规守纪等);
(5)时代意识(科技意识、环保意识、经济意识、时事政治等)。
3.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实验的意认。
(1)社会适应能力与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个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已充分地强调了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我们认为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科学的、可行的、符合实际的。
(2)社会适应能力与教科书。
教科书中拥有大量的培养和锻炼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内容,尤其是各种游戏内容的设计更加体现了培养学生自我意识,群体意识,团队精神和时代精神,特别是其中的微机等高科技引入课堂,更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当然教科书中部分内容与我地区的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创编适合我地区、我校的教学内容来补充教学,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社会适应能力与教师用书。
教师用书中提出了大量的建议和意见,说明了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及其做法,对广大教师将带来重大的影响。教师用书是教师的好参谋、好帮手,我们将结合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参考教师用书,上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课来,取得课程改革和该实验的成功。
三、层层推进、触类旁通,促进体育工作的整体提高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加上本课题实验的启动,我校的体育工作已全部落到实验中来。
学校利用实验先后召开多次会议。明确了要以体育实验课题为突破口,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再上新水平。
为此学校首先对体育教师加大了培圳和管理力度。要求教师要上水平、上层次,绝不能局限于原有的工作水平上。教师以自学为主,培训为辅,在理论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先后有一人被聘为国家课题组成员,两人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八篇文章在市以上刊物发表。在人力上保证了实验的顺利实施。
学校先后组织开展了多次体育活动,对实验的成果进行检查和评估,如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田径运动会校韵律健身操比赛、公路长跑比赛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学校取得了区学生田径运动会第二名,教师排球赛、篮球赛第二名。
四、总结成绩,查漏补缺,努力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7.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论文 篇七
1、大学生体制健康的相关概念
1.1、体制
体制是对人体的质量的总称, 它强调在遗产的基础之上所获得和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等多种因素综合的, 较为稳定的特征。体制从五个方面阐释其内涵, 包括身体的发育水平, 生理功能水平,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水平, 心理发育水平以及适应能力, 它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营养和体育锻炼以及卫生保健等条件都是体制的影响因素。
1.2、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是通过使用监控和评价, 对分析结果提供健康咨询或者给以个性化的指导和信息反馈。通过为高校学生建立体制档案等措施, 对个体的体制健康进行追踪调查, 具体化指导, 这既能够促进学生对个体健康的重视, 也可以通过手段最终达到提升大学生体制健康的目的。
1.3、行为改变的困难因素
个体自主地、自觉地、主动地进行行为方式的改变, 尝试新的生活习惯, 个体会选择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期立下誓言, 自觉主动地克服不良行为和习惯, 塑造健康行为。但是, 个体改变行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2、健康信念模型的构建
2.1、健康信念的构建
上个世纪中叶, 美国心理学家Rosenstock首次提出了健康信念模型, 它通过行为结果对行为进行强化, 或者通过行为结果的价值和现实可能性来决定, 我们称其为价值期望理论。当个体受到疾病或者是健康的威胁时, 健康信念就会自动地启动健康系统。随着健康行为的不断扩展, 经过半个世纪的运行, 健康信念逐渐从对人的体检和预防行为扩展到对健康的筛选过程中。这一理论在干预人的行为中获得成功, 成为影响人健康行为的成熟理论之一。
2.2、健康信念改变行为的影响因素
健康信念这一概念中涵盖了医疗、经济、社会、人口、动机、组织等多种因素, 并且要根据彼此之间相关联的健康行为进行解释。健康信念是一个整合的系统, 它提出了可能改变若干行为的因素。
2.2.1、个体通过对疾病的感知, 判断自己是否患有某种疾病或者是否存在不健康的因素。
2.2.2、个体通过自身的感觉和对症状进行判断, 设想自己产生疾病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以及所需要承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2.2.3、个体通过对行为的改变设想可能带来的益处, 包含改善
健康的状况, 其他边际收益。
2.2.4、个体通过对健康行为所需要付出 (包括经济、时间、其他等) 的代价进行判断。
2.2.5、个体对未来自信心的判断能力。
2.2.6、导致个体行为发展的最终推动力、关键事件和暗示等。
3、体制健康信念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在调查中显示, 健康信念对行为影响之间的关系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它们各要素之间的影响非常复杂。
3.1、当个体的身体健康情况出现不良反应时, 就会促进从疾病知觉威胁的角度对体制健康进行评价和关注。
反之, 当体制状况良好时, 体育锻炼或者体验收到良好的效果时, 则更多的是从知觉锻炼的益处角度积极关注和评价体制健康。
3.2、健康信念理论对健康行为的影响。
当个体对疾病的知觉产生担忧的情绪时, 患病的易感性会增强, 这就使个体开始积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警觉身体所产生的信号, 为了确保个体的身体健康而采取积极的行动。个体对身体健康的感知在各个时期和对于疾病的种类不同产生的感觉也不同。个体往往对急性的容易引起警觉, 而对于慢性的则采取不理睬的麻木态度。青年人所处的特殊生理和心理阶段, 它们对于疾病的威胁往往来自于间接的体验, 对于疾病的知觉的严重性和体制强弱以及患病的几率、锻炼的益处等等具有促进作用。
体制评价是健康测评的方式, 是学生直接参与感知的健康测试行为, 通过对体制健康评价的认同, 对个体体制健康信息的掌握, 关注个体的体制强弱和患病的感知, 唤起自身对大学生体制的重视程度, 促进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通过体制健康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 实现体育意向以及行为习惯的改变。
4、结论
由此可见, 体质健康信念通过体制评价自我效能的作用发挥, 直接影响体育锻炼的行为意向和行为习惯。积极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 促进大学生自觉地关注自身体制健康以及评价结果, 提升健康的信念, 不断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意向的积极作用, 有助于实现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养成, 有利于更好的将体制测评机制和对体制健康教育应用于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和干预中, 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柳恒超.结构方程模型应用中模型选择的原理和方法[J].心理学探新.2007.27 (101) .
[2]戴霞, 尹宏满, 朱琳.大学生体制健康信念量表的编制及应用前景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2.
[3]赵立华.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焦虑状态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08.4.
8.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论文 篇八
关键词:体育舞蹈 大学生 情绪 适应社会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无法分割,这是健康概念的精髓。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作为一名大学生智力正常、反应适度是毫无疑问的,我们就从大学生情绪、人际关系、适应能力进行论述。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同时也为人们指出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
二、体育舞蹈对大学生情绪和社会适应的调节作用
(一)情绪健康的标准
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且情绪的变化应由适当的原因引起,还要与情绪反应的程度相适宜。情绪稳定与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行为受意识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有自我控制能力。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总是占据优势的,虽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他能适当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逊不卑,自尊自重,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也不畏缩恐惧,心情总是开朗的、乐观的。
(二)体育舞蹈对大学生缓解精神压力的作用
1.有一定旋律、节奏的乐曲,有控制脑细胞的作用,对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人体各器官活动趋于协调一致,也有助于人体潜能的发挥。体育舞蹈的音乐具有较强的节奏性,且多选择能调动人兴奋性的音乐,产生烘托气氛并激发大学生情绪的效应。体育舞蹈参与者随着音乐的意境产生丰富的想象力,优美的音乐声波作用于大脑,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热情奔放的舞蹈动作与音乐完美结合,人体通过各种音乐节奏变化塑造出优美的造型和不同难度的形体动作,依次表现出不同的技艺和情感,达到自我陶醉、自我欣赏的状态,整个过程充满着乐趣与艺术享受,使体育成了有情感、有灵魂的体育艺术。内心受到艺术的熏陶,会产生一种良好的内部体验状态,生理上会处于一种非常协调的状态,心理上会产生积极的心理情绪。充分享受舞蹈带来的乐趣时,人们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依照音乐节奏将内心情感抒发在舞姿上,由于注意力的转移,能使其他部分的肌体得到调整和充分休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暂时忘记生活的烦恼,心情处于愉悦的状态中,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也随之消失。研究表明,通过体育舞蹈的学习感到充实、快乐、心情舒畅、舞伴关系融洽的占到95%以上,感到精力充沛,异性朋友增多的占到85%以上。体育舞蹈以美的动作结构和美的动作创新、人体美态获得诸多魅力而深受大学生崇拜核追求。坚持体育舞蹈训练,改变人的精神状态,使人情绪饱满。所以体育舞蹈对缓解大学生精神上的压力,调节学习、生活中所产生的紧张情绪,有着十分的作用。
随着物质需要的不断发展,日常生活中人们希望与人交流相互倾诉内心的喜怒哀乐,并得到理解和帮助,做出成绩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誉和肯定。体育舞蹈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性和群体特性,使人们交流思想,抒发情感、消除隔阂、相互沟通以及增进友谊的最好形式之一,会使大学生的自我封闭意识得到彻底的解脱,有效改变性格孤僻,克服腼腆、胆小等各种交往的心理障碍,会使人心胸变得更加宽阔,形成平易近人、与人为善的性格。
2.体育舞蹈对提高大学生自信心的作用
自卑是人际交往的大敌,自卑的人悲观、忧郁、孤僻、不敢与人交往,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性格内向,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形体分为姿态和体形,体形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姿态是我们平时一举手一投足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受后天因素影响较大。体育舞蹈能有效的改善人的身体形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育舞蹈能促进的大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和正确的身体姿态的形成,牛仔舞、恰恰舞、桑巴舞培养学生欢快开朗自信的性格,伦巴、华尔兹、探戈培养学生浪漫、优雅的形象和气质。由于体育舞蹈能有效的改善人的身体形态,人们对拥有一个自我满意的身体形态,自身的满意程度会不断提高,同时,自信心也会得到提高。在学习和生活中能拥有一个积极的情绪,而积极的情绪对大学生健康的学习和生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效率,有助于发挥出自己的最大能力,从而使自我价值感得到明显的提高。另一方面,经常从事体育舞蹈可以减少人体多余的脂肪,有助于形成或保持一个自我满意的身体形态,从而有利于自信心的提高。体育舞蹈主要运动的肌肉群是肩部、腹部、腰部、臀部等,属于中等强度的运动,经常参加锻炼可以使身体各部位的皮下脂肪减少,三围更加标准合理,肌肉、骨骼、关节更加匀称的发展。体育舞蹈对提高身体自我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身体自我的外表和身体自我能力两个方面的影响,当掌握一定动作技能后,身体形态得到改变,这个体会以的自我反馈的反方式传递给大脑,从而产生自我欣赏的意识和情感体验,增强自信心。
3.学习体育舞蹈培养大学生尽快融入新环境
大学生毕业,在知识结构上基本上能满足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需要。在对自感适应工作时间的调查显示,70%的毕业生在半年以内就能适应工作。但也有小部分同学对从校园环境一下子过渡到社会环境适应很慢,有个别的毕业生甚至在两年以后还觉得难以融入社会。由于体育舞蹈是两人或多人的合作项目,在跳舞时候只要一方动作不娴熟或音乐节奏不合拍,都会导致动作无法完成,所以学生在练习时不仅要专心于音乐与舞蹈的融合,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还要有宽容对待他人的人生态度。在集体舞的比赛中,经常更换舞伴、方向、比赛地点,要求学生要不断得学会适应,学生的自信心、合作能力、意志力以及适应能力也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不少人认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概念。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身体锻炼,另一方面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间处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如果感到自己的心情持续不快时,要及时进行心理自我调试,必要时到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帮助,以确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三、高校发展体育舞蹈的建议
(一)学校应大力支持开展体育舞蹈课,加强大学生体育舞蹈的健身娱乐教育,让其成为大学生娱乐、健身的一种锻炼方式。
(二)学校应加强场地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定期举办舞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
(三)培养骨干学生,从中选拔优秀学生,参加比赛,向竞技体育发展。
参考文献:
[1]通识教育规划教材编写组.大学生心理健康[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05.
[2]赵川林,吴兆方.大学生心理健康[M].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2010.11.
[3]徐建平.体育舞蹈对大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化.
[4]徐贵玲.我国体育舞蹈对打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J].2006.4.
9.如何适应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篇九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飞速发展,大学生人才资源已经大大增加。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队伍迅速增大,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12万人,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80万人,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338万人,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95万人,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559万人,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11万人。如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递增,这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大学生就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面对现在的社会,面对大学生越来越普遍的现象,面对下岗工人的事实,用人单位对我们大学生的要求也是特别的挑剔。优中选优,而相对的那些不为所知的个人素质也进入了选择之列。
第一,就是工作经验。时下,大部分用人单位都不会花钱花时间去培训一个新手。一点工作经验都没有,特别是应届毕业生肯定较吃亏。因此,在校生除了学好专业知识外,最好多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大学的社团好比一个小小的社会交际圈子,学生可以从中提前锻炼和培养个人职场能力,这类活跃型学生比较受用人单位青睐。
第二,是适应能力。一般初、高中毕业的学生来上班,1
适应时间不过一个月,而大学生的适应期特别长,有些人到要签合同了都还不觉得适应过来。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欠缺强的适应能力。
第三,扎实的专业知识。一般来说,任何用人单位都希望找到一个具有很强专业知识的人才,这样就可以免掉很多培训费,降低劳动成本。
第四,性格要求。所有的用人单位招聘的人才都是指那些能为单位做出贡献,并能为单位开创局面的人,员工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是否能被录用。用人单位都要求员工具备创新、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承受较大的社会压力、勤恳认真、团结合作、诚实正直、良好的表达沟通等能力。
第五,语言方面和计算机方面的要求。现代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随着国际贸易产业的日益发展壮大,各行各业也紧跟时代步伐,对员工的要求也就更高,需要员工掌握内部要求的语言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
而大部分群众对当代大学生的看法是:有真才实干,有专长、高素质,充满活力,待人有礼貌,孝老爱优。这些优良传统应该具备,当然,人无完人,可能只具备其中的若干项也是有可能的,但必须努力告诉自己要做一个有用的人,积极向上,时刻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尽献自己的青春,那是不容质疑的神圣责任。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社会对我们大学生的要求,我给大家一些建议:
第一,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努力学习。不仅要学透自己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习一些其他的科学文化知识。社会需要更多的是复合型人才,不是说每个大学生都要样样都精通,但是至少应该“样样懂,一门精”。当然,除了技能外,大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更是必不可少。大学毕业后很多人就要踏入社会,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如何在社会中准确定位这些都只能自己去解决。因此,大学生必须抓住大学的学习机会,更可能多的学习有用的东西。也只有这样,大学生毕业后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反之还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第二,大学生要准确给自己定位。这里的定位不是简单的毕业后从事什么行业的定位,而是理性的、全面的、一直发展的定位。大学生一定要理性的进行自我分析,明确自己往那个方面发展后就全力以赴向目标奋斗。如果做不到这点,在大学里就很迷茫,那么毕业后将会更加迷茫以至于就业困难。还有就是一定要全面客观的给自己的人生价值定位,不能单一的追求经济价值,要有社会责任意识,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当然,所谓的定位就是对自己的认识,不能说是一次就能完成,社会时刻都在发展变化。作为大学生应该紧抓时代脉搏,将自己完善为社会急需的人才。因此,大学生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准确给自己定位,珍惜大学学习机会完善自我,为毕业后振翅翱翔做好准备。
第三,大学生要多创造实践机会。在保证功课学分的同时,积极创造兼职和实习机会,要尽一切可能地争取去你所树立的就业目标的行业和职位去锻炼,短期的还不行,只是
皮毛,要找一个专业岗位去尽义务,做的时间越长越好,这样才会在实践中发现困扰你的问题,通过思考,再到书本里去寻找解决的答案。在这个读书、实践的反复过程中,你的思考能力、认知能力就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第四,大学生要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在给自己定位的同时应该充分关注社会的发展,社会需求的变化。就拿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来说,很多大学生有了强烈的危机意识,在校期间就更加努力的学习,用科学文化知识来武装自己,毕业后找到了一份称心的工作。有些大学生则是通过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也能找到工作,不至于毕业后就失业。也有很多同学选择了继续深造来避开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冲击。但是也有很多大学生不关注时事,不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自己毫无心理准备的去寻求自身的发展,结果肯定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大学生一定要具备扑捉时代气息的敏锐感,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
第五,大学生要以成熟的心理面对就业。大学生就业是进入社会的第一步,也是一个切入点。因此,大学生在就业方面一定要具有成熟的心理。首先,大学生要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就业问题。有些大学生对于就业这个问题很是担忧,甚至不敢面对。也有些大学生过于自信,总觉得自己毕业后就能找到很好的工作,以至于大学期间浪费了很多学习机会。还有些大学生对于就业问题漠不关心,一踏入社会就茫然不知所措了。其实,这些也就说明大学对于就业这个问题
缺乏正确的认识。大学生看待就业这个问题要报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但是也不能过于自负,一定要首先完善自己。其次,大学生应该将自己的价值取向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大学生人才,不光是大城市需要,沿海发达地区需要,基层和西部地区更是需要大学生这样的人才。因此,大学生要懂得感恩和回报,将自己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祖国的建设联系起来。再次,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当今的时代,竞争机制已经渗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人生的整个过程。大学生强化择业的竞争意识,一是要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二是必须在心理上准备同“铁饭碗”的传统告别。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心理准备。想在求职与择业中取得成功,仅仅敢于竞争还不够,还必须善于竞争。善于竞争体现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实力和良好的竞技状态。最后,大学生要勇于面对就业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事实已经存在,从某种程度上将,这种意识无疑给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心理上增添了压力。尤其是心理承受力弱的学生,在受到挫折和打击后就自爆自弃,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大学生就业困难也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小小考验,经得起考验以后的人生才会变的更加辉煌灿烂。
虽然时下大学生越来越普遍,大学生的地位也不如昔日高级。但这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表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
10.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 篇十
1.研究背景与现状
体育活动是校园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现今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情况下,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为主,更加需要从全面育人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育锻炼是磨练意志,增强体质,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
目前高校学生体育锻炼主要由选项课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为主,课外体育活动是指体育课以外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总和,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影响选项课教学和课外活动的主要因素综合分析的结果来自多个方面。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必须是自发或有组织的自主行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满足影响其体育参与行为,高校学生根据自身选择体育活动,具有调节人的心理,情感,丰富人的文化活动,对增进人的健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要找出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加以解决,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学校体育工作的目的。
2.对影响学生体育锻炼因素的分析
在对学生关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中显示,学生对体育场地器材相对不完善,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课后的健身指导不足,体育锻炼氛围不浓,兴趣爱好不够这几方面的问题反响强烈,这也是影响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2.1大学生体育锻炼受意识的影响。
体育锻炼意识是在对体育运动中的一种心理因素,是对体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体育锻炼意识是对体育本质特征,价值,作用以及体育与人,体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关系的自觉反映。体育意识的强弱对自觉参加体育锻炼起着促进或者阻碍的作用。它能加强人对体育活动发挥动力和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只是教授学生运动技能远远达不到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要将努力培养和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树立终身体育的人生观,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培育好的体育锻炼意识作为促进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条件。
2.2大学生体育锻炼受课外健身指导的影响。
高校体育课每周两节,共90分钟,教授主要在课内传授技能知识,锻炼方法,留给学生锻炼的时间很少,一项体育技能的形成和掌握都要花大量的时间,这是课内无法完成的,学生必须在课外活动多练习。而课内教学技能是不能代替课外体育锻炼的指导,学生在课外练习时,如果有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学生将会更快的掌握体育技能,并能有很强的体育兴趣,而兴趣又能促进更好的掌握体育技能。所以课外活动时没有专门的老师指导,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出现了许多学生只上课,不练习的实际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又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
2.3大学生体育锻炼受兴趣的影响。
一个人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经常性心理倾向称之为兴趣,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在学校教育中,体育兴趣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个心理因素”。若学生对某体育活动感兴趣,那么无论是在体育学习或课外活动中,都可促使他们倾注更多时间和精力,精神饱满,积极主动地参与[1]。只有激发提高保持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才能使学生将体育活动视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并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2]。
2.4大学生体育锻炼受氛围的影响。
氛围指的就是人处的环境气氛和情调,是在某一种环境中的人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中所造成的某种心理情绪和环境气氛。体育氛围是指周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气氛和情调,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情绪。学校体育运动氛围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之一。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是学生在锻炼活动中的情绪特征所表现的体育行为。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是学生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诱因。一个人锻炼很难长期坚持,并取得好的效果,但很多人一起锻炼时,不仅身体得到了锻炼,人的身心会得到愉悦,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陶冶了情操。所以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2.5大学生体育锻炼受场地器材的影响。
11.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新课改;体育教学;社会体育; 锻炼
经过十几年的尝试和努力,新课改在教学目标、教学理念、课程结构与评价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大学体育教学,相较于中小学,有很大不同。就学生而言,影响体育教学的智力、身体、生理、心理条件等各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观;就教师而言,也很好的把握了关系体育教学的专业能力。但是目前大学体育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改进。
1 体育教学中的不足
1.1 学生的兴趣不足
在体育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大学生。很多大学生对体育并不喜欢,为了能够拿到相应的学分,才会不得已的选择一些相关的体育课程。可是,没有兴趣,也就没有学习体育的动力,也就不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教师自身条件不足
新课改中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在专业能力、个人素质、教学能力等方面的不足都会影响体育教学活动。目前很多体育教师个人能力参差不齐,素质有高有低,这是新课改教学中的一大硬伤。
1.3课程内容方面的不足
近年来,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不断完善,新课改成效显著。但是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课程内容没有新意,仍在延续中小学的老一套。没有变化,学生也就没有动力。这就导致教学重点不突出。其次,在教学中没有进行科学论证,与时俱进,内容较松散。使学生积极性大打折扣,学生都到了大学了,关于体育的知识和技能仍没有提高。
1.4 体育課程设置问题
新课改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做了明确规定:课程设置要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但是,在学生大学四年年中,前两年学校都开设体育课程,学生学习体育来修学分。后两年学校却取消了体育课,原因无非是就业压力过大,专业课越来越多等。现在普通高校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仍然墨守陈规。即沿袭传统的“讲解——示范——练习——预防与纠错——巩固与提高”教学模式。学生才应该是学习的主体。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不能达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 具体应对措施
2.1适应新教材,转变教学理念
传统教学模式与观念,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我国得到稳定发展。体育新课程标准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指导思想,把“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特点需要”作为基本理念,以“健康第一” 为教学宗旨,“给每个学生提供健康成长的空间”,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都能得到良好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思想,适应新教材。
体育教师应积极学习现代化教学方法与理念,不断构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体系,在教育观、教学观方面都有所创新,切实将平等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同时关注学生的运动技能体系与健康心理发展,注重学生在终身体育意识方面的培养,将健康理念贯穿在整个体育课程的实施中。
2.2 有效组织合作学习,避免其流于形式
如何进行有效学习?这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建立起有效的学习机制;培养学生的良性竞争意识,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创新方法和技巧。合作学习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需要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时机,把握好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有很大不同,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不同学习过程中,要互有侧重。
2.3 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新课改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评价。口头评价是课堂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教师要分清主次。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不吝于引导和训练学生,培养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不要仅仅局限于技能方面,个人品德也非常重要,这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重大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参与进来,共同进行评价。
3 社会体育锻炼
3.1 定义
社会体育锻炼指的是居民在闲暇时间自愿参加的自主性体育活动,亦称群众体育。目前我国也在大力推广群众体育,以达到“增强人民体质”,培养情趣,促进人民群众之间的交往的目的。群众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竞技体育有着密切关系。在我国群众体育通常指的是除竞技体育外的所有体育运动,当然也包括学校体育。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对群众体育进行如下归纳:①以休闲健身为主要目的;②主要在闲暇时间进行;③没有特定对象;④形式多样。
我国社会体育事业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健身意识逐渐增强,旅游、健身等正成为人们追求有品质生活的热点,而“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句口号正在被从上到下的积极贯彻落实,发展群众体育锻炼活动的前景越来越好。
3.2 培养学生的社会体育锻炼能力
在当前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素质教育,建立健全新的体育评价体系,重视培养学生社会体育锻炼的能力便成了势在必行。
3.2.1 社会体育锻炼能力要求专业知识要丰富。社会体育内容丰富,不仅仅包括学校体育,还包括其他一切除了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之外的体育,内容丰富,花样繁多。这就要求一定要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才去引导人民群众、引导学生进行群众体育锻炼。学生掌握专业的社会体育锻炼的知识,才能够更好的认识群众体育运动,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
3.2. 2 社会体育锻炼能力要求身体素质良好。健康的身体不仅是学生完成专业学习的基础,也是完成体育运动的保障。无论从事任何体育项目,首要实现具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就不能有效地进行体育醒目锻炼。只有现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促进学生各项事业的健康、全面的发展。因此,这是非常重要的。
3.2.3 社会体育锻炼要求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交往能力。社会体育锻炼活动不设门槛,因此,参加社会体育锻炼的人往往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的都有,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交往能力,组织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体育锻炼,并在锻炼过程中与不同的人进行人际交往。这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以后学生走向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
4.结论和建议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而大学生则是即将绽放的鲜花,承担着祖国的现在和未来。只有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积极培养学生社会体育锻炼的能力,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我们的现在和未来的路才会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 张敏杰, 汪梅. 体育类大学生与文科、理科大学生提供和接受社会支持的对比研究[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 40(10) : 74- 76
[2] 胡娜. 社会支持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J] . 中国公共卫生, 2005, 21(10) : 1275- 1276
[3] 方敏, 赵俊红. 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 中国学校卫生, 2005, 26( 7) : 560- 561.[4] 吴永慧. 高校体育与大学生社会化[J] . 成人教育, 2005,( 7) : 73- 74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论文】推荐阅读:
体育锻炼的心得体会08-05
锻炼体育08-04
终身体育锻炼计划09-14
高中生体育锻炼08-25
国旗下讲话冬季体育锻炼06-23
国旗下讲话-加强体育锻炼07-20
高中国家体育锻炼标准09-16
加强体育锻炼广播稿09-21
体育锻炼心得体会作文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