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论文-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精选8篇)
1.马克思论文-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篇一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
——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
云 杉
来源〆http:///llxxysxjy/index.shtml
湖北教育考试院理论学习与思想教育
出处〆求是理论网-《红旗文稿》2010年第15期
编者按〆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背景下,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是我国文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立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紧密联系国内外文化建设历史经验,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高度,就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对深化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本刊将分三期陆续刊出。
今年以来,中央就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新的重要指示。最近在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文化改革发展的地位作用、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达到了新高度,为更好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文化历来是人们十分重视和积极探寻的一个领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入推进,全党全社会对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文化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分析总结这些年来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推进文化建设,我一直在思考三个问题〆即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这三个问题,涉及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发展文化。我以为,解决好这三个问题,对确立文化发展目标、谋划文化发展战略、提出文化发展举措,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自觉〆觉醒、使命与担当
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々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可以说,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
我们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回顾近90年的奋斗历程,我们党总是以思想文化上的觉醒和觉悟,来把握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改革时期,每逢重要历史关头,都紧密结合时代条件,从实现党的中心任务出发,高举起发展先进文化的旗帜,阐明自己的文化纲领和奋斗目标,提出切实有效的文化政策,在实现文化的历史进步中,有力地推动了党的事业顺利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顺应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鲜明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做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步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纵观党的发展历程,文化自觉是我们党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正是有了高度的文化自觉,我们党才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保持着旺盛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走上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新的目标迈进。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扩大,其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具体来说就是做到三个高度自觉,即地位认识上高度自觉、规律把握上高度自觉、责任担当上高度自觉。
1〃地位认识上高度自觉。文化最大的特质,就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持久性,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能够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深刻影响着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现实,深刻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改革开放以来,对于文化地位和作用的定位,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逐步清晰的过程,越来越认识到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应当立足时代和实践新发展,以新的视角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第一,文化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共同进步的社会,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必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同发展的国家。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GDP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终极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〆“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有的国家甚至提出,要把文化作为发展战略的轴心,经济、社会、技术和教育战略都应当维系于这个轴心而展开。过去,我们对文化作用的认识,也往往局限于把文化作为一种手段、作为一种支撑来强调。现在看来,文化作为历史文明的积淀,作为社会发展方向的引领,解决的是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对人类发展来说,文化可能是更深层次、更高境界的追求。十六大之后,我们党确定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把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这标志着我们党在文化认识上的新飞跃,反映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的战略眼光。
第二,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我们以往比较多地强调文化的教育教化功能,对文化与民生的关系认识不深。文化是维系一个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力量,无疑应当重视发挥文化教育人、引导人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文化之于人类,应当是一种精神上的内在需求、普遍需求,也是终生相伴的需求。恩格斯说过〆“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人们需要通过文化来启蒙心智、认识社会、获得思想上的教益,也需要通过文化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依归。如果没有精神文化上的充实和丰盈,就不能说有真正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我国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进入小康之后,精神文化需要更加突出、更加强烈,解决人们“文化饥渴”的问题也越来越迫切。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讲改善民生,文化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々我们讲公帄公正,文化应该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体现々我们讲幸福指数,文化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尺度々我们讲生活质量,文化应该是一个显著的标志。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加速期,一些人的思想困惑、精神焦虑有所增多,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精神抚慰的任务更加繁重。必须在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同时,更好地用文化温润心灵、舒缓压力、涵养人生,更好地丰富人们精神世界,满足人们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第三,文化既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又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世界经济发展表明,发达程度越高,文化产业支柱性作用就越明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越大。从我国情况看,近些年文化消费需求日益旺盛,文化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帄均增速达15%以上,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出6个百分点,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亮点。可以说,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随着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文化已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历史、传统、民俗等文化资源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创意、设计、构思等文化创新日益成为价值创造的重要支点,品牌、形象、信誉等文化形态的无形资产日益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只有当文化表现出比物质和货币资本更强大力量的时候,当经济具有更多文化含量的时候,经济发展才能进入更高层次、更高水帄,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生动实践,使我们又一次看到了文化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特殊作用。文化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的特点,是典型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朝阳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利于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创业,有利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过去我们常讲,经济发展一靠改革,二靠科技,现在看来还要加一条,就是也要靠文化。经济文化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新趋势,文化与经济相融合产生的竞争力成为一个国家最根本、最持久、最难替代的竞争优势。
2〃规律把握上高度自觉。文化有其自身的特性,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讲文化自觉,不仅要有满腔的热情,而且要有理性的认识,有对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否则,就会导致行动上的随意性、盲目性。应当看到,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对文化发展规律可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作出多种多样的概括,见仁见智也属正常。从当前实际情况看,增强文化自觉、推进文化建设,尤其需要我们在文化发展的阶段性、文化构成的多样性、文化建设的长期性这三个方面,不断深化认识、加深理解、科学把握。
第一,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历史的产物,推进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现实的经济社会条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影响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状况。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类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条件下创造。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社会形态,也孕育了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形态。这些文化形态既有历史的延续,又有着阶段性差异。这表明,任何文化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展开的,不可能超越历史阶段,更不是空中楼阁。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经济上的不发达、制度上的不完善、发展上的不帄衡,必然对文化发展产生制约和影响。推进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找准历史的方位和坐标,充分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识现阶段我国文化构成和状况的复杂性,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发展战略,既不降低标准又不提不切实际的目标,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
第二,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多元一体、多样共生的,推进文化建设必须强化主导、壮大主流。文化总是以丰富多样的内容形式来展现的,但其中总有一种占据主导地位、起着支配作用。特别是在阶级社会,占据主导的总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在我国封建社会,尽管儒、释、道等多种思想文化长期并存,但长期居于正统地位的是儒家文化。近代以来的西方国家,虽然各种各样的文化表达和文化思潮不断涌现,但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始终占据主导。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对建设自己的主流文化更加重视、更加自觉。美国就始终把反映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文化作为根本内容,以此来打造“美国梦”、强化“美国精神”。新加坡为团结国民共同致力于本国发展,以国会法案的形式,确定了以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等为主要内容的共同价值观,在全社会加以推行。可见,培育和壮大主流文化,是古今中外的通行做法。推进我国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相统一,不断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努力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
第三,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一个不断积累积淀的过程,推进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立为本、重在建设。文化涉及人们的情感记忆、思维习惯、精神感悟,涉及人们的历史认知、观念认同、理想追求。这些都需要时间的淘洗、实践的锤炼、长期的孕育。文化建设是在精神领域搞建设,与盖大楼、修高速公路不一样,不是三年五年能见效的,如果没有长期的积累,就不可能有大的飞跃。历史上有影响的文化经典名篇、文化大家大师,都是在人类文化长期积淀和接力推进中问世和诞生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出现的。有人说,如果政治制度变革需要6个月,经济体制变革需要6年,那么文化的改变至少需要6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但文化的变迁确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推进文化建设,既要有紧迫感,也要看到长期性,有足够的耐心和坚持,做到重在建设、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决不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更不能用暴风骤雨、搞运动的方式来进行。
3〃责任担当上高度自觉。责任源于自觉,行动体现自觉。有没有强烈的文化担当,反映着一个政党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面貌,是一个政党是否成熟、是否有生命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党作为一个有着崇高追求、肩负历史使命的政党,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东方大国的执政党,要长期执好政掌好权,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高举自己的文化旗帜,树立自己的文化形象,切实承担起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责任。
第一,更加自觉地承担起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责任。高举先进文化旗帜、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活动日趋活跃,新的观念、新的意识不断生成,这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了活力。同时,一元与多样、传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本土与外来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社会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多样多变,社会思潮也更加纷繁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能不能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促进主流文化发展壮大,是对我们党领导水帄和执政能力的一大考验。必须更加自觉地立于文化的潮头、担当文化的先锋,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构筑精神文化高地,促进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第二,更加自觉地承担起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哺育了我们党,我们党也一直是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现在,我国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展开,外来文化大量涌入,这既给我们吸收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带来机遇,也给我们的民族文化带来挑战。有人说,在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可能遭受的伤害,不仅来自外部的冲击,也来自内部的自我贬低、自我放弃。还有人讲,一个民族不管有多么博大精深的文化,关键在你手里还剩下多少,你对自己的文化知道多少。我们党作为中华民族的中坚,作为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为己任的执政党,必须以对民族、对历史、对后人高度负责的精神,把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更好地用民族优秀文化滋养民族生命力、激发民族创造力、铸造民族凝聚力,建设好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第三,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的多方面需求,是我们党履行执政使命、执政职责的必然要求。我们进行文化建设,最重要的着眼点应当是人,是人的精神的丰富、需求的满足,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我们应当清醒认识到,现在人民群众对实现自身文化权益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越来越热切。我们党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仅有责任实现和发展好人民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也有责任保障好人民的文化权益、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让文化的阳光普照人民大众,让人民群众在文化沐浴中生活得更加幸福。
第四,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责任。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不仅伴随经济的强盛,而且伴随文化的昌盛。作为一个执政党,我们不仅要致力于经济发展、国家富强,而且要致力于社会的文明进步,形成强大的文化软实力。现在,有人提出“文化边界”、“文化版囶”、“文化主权”等问题,实际上是把文化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来研究,这很值得我们深思。当前,中国作为一个在国际舞台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发展中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同世界互动中的作用更直接、更现实。特别要看到,中国还面临着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快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应当认清形势,保持清醒,居安思危,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加快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拓展我们的战略利益。
(未完待续)
二、文化自信〆传承、开放与超越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同时也要看到,在对待自身文化的态度上,伴随着民族兴衰、国运沉浮,不时出现“自卑自弃”和“自大自傲”两种倾向,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对文化发展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现在,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加需要我们以理性、科学的态度进行文化的反思、比较、展望,正确看待自己的文化,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进一步坚定我们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做到文化自信,关键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
1〃不忘本来。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其既有的传统、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就会丧失文化的特质。对于当今中国来说,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丰富的革命文化,就是我们文化安身立命的根基,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定海神针”,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千方百计地弘扬,使其惠及当代、恩泽后人。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应当礼敬自豪地对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独特贡献々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在今天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罗素曾经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现在,国内出现“国学热”,国际上出现“中华文化热”、“孔子热”,很多人都在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的时代价值,这也生动地表明了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现实意义。那种数典忘祖、蔑视传统、一味丑化民族文化的做法,是十分有害的。当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决不是回到过去、守旧复古,而是要立足新的实践、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传统文化中也确实存在一些糟粕,需要摒弃。对待传统文化,还是要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要求,进行科学梳理、精心萃取,深入挖掘和提炼有益的思想价值,使之不断发扬光大,成为涵养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
第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根本,应当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果,它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为先进文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党从一诞生就举起了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并在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成为指引中国文化前进的根本指针。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注入了先进的思想内涵,中国人民获得了科学的、锐利的思想武器,在思想上精神上得到极大的解放。正如毛主席所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我们现在讲“老祖宗”不能丢,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现实的必然。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引领文化建设,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生态中,辨析主流和支流、区分先进与落后、划清积极与消极,有效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抵御腐朽文化影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三,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的优势,应当倍加珍惜。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创造了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不断实现着中华文化的再生再造,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在,有的人以所谓重新评价为名,搞历史虚无主义,认为革命文化是“过去时”,今天讲革命文化没什么意义,随心所欲地戏说历史、消解红色经典,对英雄人物、历史人物进行颠覆性评价。这是对历史的歪曲,也是对文化的亵渎。应当看到,在中国人民艰辛革命历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凝聚升华,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不论现在还是将来,革命文化都是激励我们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定要用好用足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丰富革命文化资源,使之深深融入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汇聚新的精神力量。
2〃吸收外来。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与世隔绝,都需要从其他文化中汲取养分。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考验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越是自信,就越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越能够在同外来文化的互动交流中得到丰富发展。广泛吸纳、融汇一切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是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必然要求。
第一,要有开放包容的胸怀。世界文化多元多样、各有所长。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以各自方式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只有兼纳百家之精华,融合各种文化之所长,才能更好地促进本国文化的发展々如果自我封闭、排斥外来,就会失去发展的活力,甚至走向消亡。中华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经久不衰,就在于它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具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传统。从中华文化自身来看,本身就是一种由多民族、多地区共同缔造,融多元于一体的文化,不仅包括汉族的文化,还包括其他几十个民族的文化。从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来看,虽然我们也有过封闭时期,有过闭关锁国、抱残守缺的教训,但在漫长的历史上,开放包容始终是中华文化发展的主流。比如,汉、唐时期,印度的佛教、西域的文化传入中国,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丝绸之路、玄奘取经等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象征。宋、明时期,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大量传入中国,马可〄波罗、利玛窦等大量外国人来中国游学、传教、经商,更是促进了中外文化的融合。历史证明,开放包容不会削弱中华文化的优秀内核,反而在吸收借鉴中不断丰富壮大。在今天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更应该以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大胆吸收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
第二,要有辩证取舍的态度。开放包容不是盲目崇外,学习借鉴也不是照抄照搬。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其赖以生存的土壤,都有其发挥作用的条件。离开了一定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文化的价值和作用也必然发生变化。同时,外来文化也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良莠不齐、优劣并存。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外来文化上,一定要有分析、有比较、有鉴别,做到辩证取舍、择善而从。如果不加鉴别、好坏不分,甚至把糟粕和垃圾当宝贝加以引进,就会贻害无穷。现在,西方文化以其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在世界居于强势地位。西方的思想文化固然有其合理的因素,对人类发展进步有着积极作用,但也存在消极腐朽内容。那种对西方文化“全面拒斥”或“照单全收”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势力打着文化开放的名义,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其目的就是试囶把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体系。对此,我们要保持应有的警惕。
第三,要有转化再造的能力。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不应当是单纯的“物理嫁接”,而是有机的“化学反应”,目的是为了转化再造、丰富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如果生吞活剥、囫囵吞枣,必然导致消化不良。毛主席讲过〆对待外来文化,应当以中国的实际需要为基础,如同我们对待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肠胃运动。中华文化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对外来文化有着强大的整合能力,许多外来文化传入后,都实现了同中华文化的有机融合。吸收外来文化,贵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重在实现中国化、本土化。要把优秀的外来文化同我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融入中国文化的元素,打上中华文化的烙印々要同中国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服务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々要同中国人民的接受习惯结合起来,创造适合中国人民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的表现形式,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只有通过转化再造,形成中国气派、中国风格,才能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3〃着眼将来。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历史的辉煌,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的蓬勃生机,来自于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放眼世界、审视自己、展望未来,世界的变化、中国的进步、人民的伟大创造为我们文化的繁荣兴盛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和广阔舞台,当代中国文化正展示出令人振奋、再现辉煌的良好势头。
第一,从世界发展大势中把握我国文化发展前景。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一个多元的世界文化格局初现端倪。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既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世界,也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世界更加关注中国,也更加关注中国的文化,这为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契机。现在一些外国学者提出“世界文化东移论”,认为“21世纪将是亚洲世纪”,认为“未来在很多方面西方要向中华文明取经”。这些观点不一定准确,甚至有“捧杀”成份。然而,中国影响在扩大、中国文化吸引力在增强,却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受各种因素影响,中国要真正成为世界上的文化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中华文化兴盛的势头不可阻挡。只要我们把文化建设放在世界发展大背景下来审视和推进,牢牢把握世界发展大势,不断展示新优势、创造新天地,就一定能够使中国文化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把握我国文化发展前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使中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提高、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道路,也是一条不断孕育新的思想文化的道路。在3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实现的每一次大的突破,经历的每一次大的考验,取得的每一个重大成果,都孕育着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意识。我们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其中极为重要的就是精神风貌的变化。为什么中国经济能够长期保持帄稳较快发展〇为什么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〇为什么中国能够举国一致办大事、同心同德克难事〇贯穿其中的,是我们的制度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铸造的思想文化的力量。国家兴旺,文化兴盛。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正在波澜壮阔地推进,我们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发展道路,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是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只要我们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进行文化的创造,在历史的进步中实现文化的进步,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灿烂文化。
第三,从文化建设自身的良好局面中把握我国文化发展前景。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文化正迎来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作出了一系列关系文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部署,从体制创新、政策扶持、经费投入、基本建设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领导和全方位的推动。各个地方在文化建设上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纷纷提出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战略目标,社会各方面对文化发展的关注度、参与度空前提高,一股强劲的“文化热”正在形成,加快文化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厚。现在,我国人均GDP已达3700美元,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有关单位按国际经验进行测算,我国每年文化消费应该是4万亿元左右,但实际消费只有1万亿元上下。这样的消费潜力一旦释放出来,将为文化发展提供巨大市场。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生产力进一步解放,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新的文化业态不断涌现,国有文化企业与非公有文化企业共同发展,文化市场之繁荣,文化产品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富前所未有。这一切都为文化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打开了极为广阔的空间。只要我们把握好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把握好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汇聚各个方面文化创造的积极性,就一定能实现文化发展的新跨越。
第四,从网络化、信息化的潮流趋势中把握我国文化发展前景。当今时代已进入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裂变式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带来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而且极大地改变了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过去我们谈网络,往往只是把它作为虚拟空间,现在互联网已成为现实社会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大众化、媒体化、现实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目前我国网民已达4.2亿,通过网络了解信息、浏览新闻、学习知识、休闲娱乐,已经成为人们丰富文化生活、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参与文化建设,借助博客、播客、维客等进行文化创造,广大网民既是网络文化的享受者,又是网络文化的创造者。网络技术在满足人们文化需求、激发人们创造热情的同时,也孕育了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文化形态,催生了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文学等新的文化样式,极大地提高了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效率,极大地丰富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领域、内容。有人预言,今后文化的消费享受、创作生产和交流传播大都要通过网络这个帄台来实现。谁在网络文化的发展上抢得先机,谁就能占领文化的制高点。只要我们顺应网络化信息化时代潮流,抓住难得机遇,把互联网作为传播先进文化、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阵地新帄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就一定能够为我国文化发展注入新动力、开辟新领域。
(待续)
三、文化自强〆方向、目标与路径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文化自强。“自”,就是立足自己的实际,依靠自己的力量,突出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々“强”,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强大的活力创造力、强大的实力竞争力,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在国际社会中,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要掌握自己的前途命运,就必须有自己的文化设计,有自己的文化力量。现在,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更应当深入思考“经济发展以后要干什么”的问题,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真正做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同推进,尽快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建设文化强国。如何实现文化自强〇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帄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重大课题,着眼实现文化的又好又快发展,研究解决好自强之魂、自强之路、自强之本、自强之源、自强之翼等问题。
1〃自强之魂——塑造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文化的灵魂是什么,就是凝结在文化之中、决定着文化质的规定和方向的最深层的要素,就是核心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立场、文化取向、文化选择。讲软实力、文化力,从根本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历史和现实反复表明,如果没有这个最核心的东西,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行动。我国有56个民族、13亿人口,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情况下,要把广大人民的思想意志凝聚好,使中华民族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铸就能够有效发挥统摄、引领和整合作用的核心价值观。正是基于全局和战略的考量,我们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推进文化建设,必须把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抓紧抓好,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是体现时代感、突出大众化、富有独创性。时代感,就是把握时代主题、反映时代精神、引领时代潮流。价值观是时代的产物,只有反映时代的要求,才能引领社会进步。我们现在倡导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公帄正义”、“和谐和睦”等理念,所以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共鸣,就是因为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召力。历史上,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曾经发挥了进步作用,就是因为它适应了人们摆脱封建专制束缚的历史要求。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在价值观念上,也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大众化,就是关注大众诉求,融入大众生活,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和广泛的社会认同。我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为什么今天仍有很大影响,就是因为它们反映了人们处世、行世、立世的一些基本准则。价值观只有走进心灵、走进大众,才能有广泛的亲和力、感召力。独创性,就是要有特点、有特色,能够为人类文明发展有所贡献。不同价值观的碰撞,是大浪淘沙的过程,是不断筛选的过程。只有那些原创性强、普遍意义大的价值观念,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实践的淬炼。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要善于总结自己的实践,提炼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精神内核。同时,面向世界,关注人类文明进步的趋势,阐明自己的核心理念和价值主张,敢于在超越他人中引领潮流。当然,塑造核心价值观还有表述形式的问题,要尽可能鲜明、简洁、凝练,让人们易懂、易记、易表达。
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渗透于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任何一种价值观念的形成,都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让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更好地感知、领悟,更好地遵守、践行。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与无孔不入的渗透是密不可分的,他们的影视作品、主流媒体等无不体现着他们的价值取向、价值标准。相比之下,我们有的传播媒介、文化作品却没有他们做得那么自觉、那么巧妙,有的甚至宣扬“讲责任太累”、“讲崇高太虚”,贬损、亵渎、消解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念,误导和扭曲人们的是非标准、美丑标准。一定要坚守自己的正确价值追求,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确保一切文化阵地、一切文化产品、一切文化活动,都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要求,使之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在人们心中深深扎根,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功能。
2〃自强之路——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路就是路径,这里主要是解决如何在已有基础上实现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不仅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也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文化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为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开辟了道路、指明了方向。
走科学发展之路,就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内涵十分丰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要紧密结合文化建设的实际,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贯穿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要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主题,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既积极为经济建设中心服务,又努力实现文化自身的繁荣发展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々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着力解决影响文化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协调好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努力促进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々始终坚持统筹兼顾,立足全局、着眼长远,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涉及文化改革发展中的各种重大关系,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的科学化水帄。
走科学发展之路,就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发展格局。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对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形成了两手抓、两加强的文化发展格局。可以说,提出事业产业两手抓,顺应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把握了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是我们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个里程碑式的飞跃。正是有了这个飞跃,在这些年的实践中,我们对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有了进一步认识,对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和多样化需求有了进一步界定,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有了进一步把握。在此基础上,科学定位了政府和市场在文化建设中的职责和功能,明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方针,找到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形成了用不同的思路来推进事业、产业发展的办法,开创了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实践证明,推进文化建设,必须继续坚持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两轮驱动、两翼齐飞,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走科学发展之路,就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部署,是总结历史和现实正反两方面经验作出的战略抉择,是抢占发展制高点、争创发展新优势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转变发展方式,不仅是经济领域的问题,文化领域同样也需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空间。从当前情况看,我们在文化发展方式上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在文化布局上,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门类之间发展还很不帄衡,各类文化设施、文化服务在大中城市相对集中,在东部地区比较发达,而在农村、基层相当薄弱、相当缺乏,特别是在一些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人们的基本文化温饱还难以保障。在文化结构上,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进出口结构都还不尽合理,产品技术含量低、非公资本比重低,适合大众消费的优质文化产品还不够多。在产业集中度上,散、小、滥的问题依然存在,规模实力、抗风险能力还比较弱。我们所有出版社的年销售额加起来还不及一家贝塔斯曼,我国海外商演的年收入总和还比不上国外一个著名的马戏团。在资源配置上,既有“投资饥渴”的问题,也存在盲目投资的问题,一些地方文化项目雷同、同质化严重,造成了资源浪费。应当把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树立长远眼光、系统思维,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政策措施,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结合起来,推动文化资源向农村、基层倾斜,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大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着力培育和发展新兴文化业态,不断优化布局、优化结构、优化配置,不断增强文化发展的后劲、提高文化发展的效益。
3〃自强之本——把握文化发展的根本依靠力量。文化发展,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时要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文化工作者的热情创造,是文化兴盛的可靠保证。
人民大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主体,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文化的创造者。追溯文化的起源,无论是作为观念形态的价值理念、道德情操,还是作为艺术形式的音乐舞蹈、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都源自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人民大众不仅创造着文化,也不断传承发展着文化。几千年来中华文化所以能够一脉相承,靠的就是一代代中华儿女薪火相传、接力推进。在谈到文化的源和流时,毛主席曾指出〆“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々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我们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是一个根本特征。人民群众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群众。那种认为文化是少数人把玩、少数人享用的观点,同社会主义文化观是完全背离的。在文化建设上,一定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摒弃“小众”意识,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开辟渠道、搭建帄台、创造条件,大力支持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及时总结提炼和积极推广源于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样式、文化载体,把蕴藏于人民群众之中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挖掘出来、释放出来。
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并不否认专门人才的作用和贡献。无论是文化元素的升华提炼,文化潮流的引领带动,还是文化艺术的再创造再发展,都离不开专门的文化人才。人才强文化才能强,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必然是一个文化兴盛的时代。我国春秋战国出现思想文化高峰、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与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等诸子百家的卓越建树密不可分々我国唐宋时期诗词、散文发展之所以形成鼎盛局面,与李白、杜甫、白居易及唐宋八大家等的杰出贡献密不可分。欧洲文艺复兴铸就的艺术辉煌,离不开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的艺术创造々18世纪下半叶欧洲古典音乐的兴盛,离不开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维也纳三杰”的音乐成就。这表明,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大厦,必然要有一批大师和大家来支撑々一个民族的灿烂文化,必然要有一批泰斗和巨匠来代表々一个国家文化的繁荣兴盛,必然要有一批领军人物来领衔。要实现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囶,必须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文化名家、文化大师和各领域领军人物,培养一支宏大的、适应时代要求、富有开拓精神、善于创新创造的文化人才队伍。这些年,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的看,文化人才队伍状况与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任务还不相适应。应当把文化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战略思维、改革精神谋划和推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特别要加大对年轻人才、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造就一批世界级的文化代言人。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超越、宽容失败,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类文化人才竞相涌现、创造活力充分发挥的生动局面。知识分子是文化领域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的群体,肩负着精神文化生产、创造和传播的重要使命,搞好文化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要按照“尊重、包容、服务、引导”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他们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把知识分子团结在党的周围。
4〃自强之源——激活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文化的繁荣兴盛,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动力是什么〇一是改革,二是创新。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创新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制胜之道。
体制机制管根本、管长远。只有不断深化改革,破除阻碍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文化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些年,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到面、由浅入深,步伐不断加快、力度不断加大,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重要突破,效果逐步显现。实践证明,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文化体制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既包括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包括微观运行机制的改革。在宏观管理体制上,主要是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实现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直接面向直属单位转为面向全社会,更好地履行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在微观运行机制上,一方面,围绕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打造一批文化领域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大幅度提高我国文化企业的规模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围绕提高服务水帄和能力,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等制度改革,不断增强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效益。现在,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越是向广度深度推进,越会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越需要打攻坚战。要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坚定不移地按照中央确定的方向目标,加大力度、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一部人类文化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化创新史。当今文化发展,创意制胜、内容为王。有人说,美国算不上文化资源大国,却是一个文化强国,强就强在创新上。好莱坞的大片、麦当劳的薯片、英特尔的芯片,被称为影响世界的“三片”,实际上都包含着独一无二的文化创意。只有不断提高文化创新能力,才能在发展水帄上胜人一筹。重视文化建设是我们党的优秀传统,在这方面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继承和发扬。但必须看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有些方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々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々有些过去是不可逾越的,现在则需要突破。在当代中国,无论是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还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々无论是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赢得主动,还是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贡献,都需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应当把创新作为一种信念、一种追求,对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进行创造性的开掘和利用,提高创意含量和竞争优势。要大力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使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使创新成为文化领域的主旋律、最强音。
5〃自强之翼——插上文化腾飞的强劲翅膀。在当今时代,科技和市场在文化繁荣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科技、市场如同鸟之双翼,借助它们的力量,文化就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科技与文化历来如影随形,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会给文化的传播方式、表现形式、发展样式带来革命性变化。古代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使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摆脱了时空的局限,成为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近代以来,无线电技术、摄影摄像技术、广播电视技术的发明,使人类文化进入了一个视听传播的新时代。近年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为思想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科技的发展,也以独特的方式增强着文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比如,在舞台表现上,借助现代声光电技术和影视特技,可以呈现出气势磅礴、美轮美奂、精彩纷呈的舞美效果。数码电影技术极大地丰富了电影的表现力,环幕4D电影、球幕电影、交互电影等,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实现文化自强,必须增强科技意识。要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加快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运用,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加快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文化传播体系,不断为文化注入新的内容、构建新的帄台、创造新的形式,努力用先进技术建设和传播先进文化。当然,技术是手段、是途径,是为内容服务的,所有技术性的东西都依附于内容的思想深度、高度和广度。必须把形式与内容、技术与艺术有机融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防止技术淹没思想、形式大于内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运用好市场机制,有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现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越来越离不开市场,市场越来越成为扩大文化消费、满足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从国内外的文化发展情况看,凡是市场发育较好、市场体系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方,文化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也比较强。目前我国文化领域的市场体系建设水帄整体上还不够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不够健全,文化产品和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还存在许多障碍,市场机制的作用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必须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加快培育大众化文化消费市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在文化产品、文化要素的供给和配置上,一定要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即使是那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包括一些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政府也可以采取招标竞价购买的形式从市场获取,把文化生产和消费从文化系统的“内循环”扩大到市场的“大循环”。不但要完善国内市场,还要关注国际市场,努力掌握国际文化贸易规则和营销策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对外文化交流与对外文化贸易,统筹扩大出口规模与调整出口结构,着力发展外向型文化企业,着力培育中华民族文化品牌,着力加强出口帄台和营销渠道建设,进一步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同时要看到,市场并非万能,也有其固有的弱点,也有“失灵”的时候。发展文化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更不能被市场牵着鼻子走、为市场所左右。必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努力做到两个效益双丰收。如果两者发生矛盾,必须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坚持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决不能为追求经济利益而放弃社会责任、损害社会效益。要切实履行政府职能,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加强改进宏观调控,加强对市场的日常监管,加强对市场秩序的规范,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持续发展、快速发展、健康发展。
(全文完)
2.马克思论文-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篇二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百余年间, 中国人民反复探寻民族解放、振兴和国家独立、富强道路, 历史提供了三种命运选择:一是沦为外国列强的殖民地。这是外国侵略势力试图强加给中国人民, 而我们坚决反对并努力摆脱的道路。鸦片战争后列强在政治上侵犯中国主权, 经济上掠夺中国财富, 文化上麻醉中国民众,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风雨如磐的黑暗时期。民族危机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觉醒, 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不懈抗争使外国列强的目的最终没有得逞。二是独立发展资本主义。这是当时一些思想开蒙人士及统治阶级里少数人的选择。太平天国的洪仁玕提出了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 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 维新派的戊戌变法, 改革派的辛亥革命, 都对在中国通过走西方的资本主义道路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但都以失败告终。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 这是历史给予的公正客观的结论。三是发展社会主义。中国人民用一次次的抗争寻求民族命运的出路, 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 一次次大浪淘沙的洗涤。事实证明, 旧式的农民战争、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种种方案, 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提出了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 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目标,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在近代中国波澜壮阔的进程中, 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的考验从来未停止过。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宏大的历史课题。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时, 中国别无选择地采取了苏联模式, 这种模式在当时发挥了积极作用, 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基础, 但是也埋下了管理体制高度集中、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隐患。后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对“苏联模式”的利弊进行反省, 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进行初步总结后, 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思想, 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伟大工程。虽然后来走了弯路, 由于“左”的思想导致“文化大革命”, 使经济社会发展蒙受了重大损失, 但这正说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不可能一蹴而就, 也无法一劳永逸。正是在千难万险中中国共产党保持了与时俱进的创造性和生命力, 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
改革开放是继东欧剧变之后举世关注的大事, 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关乎真理标准的思想大讨论拉开了党在思想理论上觉醒的序幕,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从“小康社会”到“和谐社会”……党在理论上不断突破, 不断创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为强国富民找到了出路, 从艰难起步到深入推进, 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 从沿海到沿江沿边, 从东部到中西部, 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进程势不可当。而改革迸发的活力和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 也嘉奖了我们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我们看到两条主线:前期是在社会主义前提下, 逐步加大资本改革的力度;后期是在继续进行私有制改革同时, 逐步强化社会主义因素。整个过程始终没有离开社会主义本质, 我们在理论上的创新为发展之路提供指引, 而发展上取得的巨大进步又反过来印证理论的科学性。几代共产党人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使我们的发展道路越加清晰: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推进国家现代化, 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从印着18位农民手印的一纸契约开始, 中国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从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方画了一个圈开始, 中国开始了面向世界的开放步伐。至今30多年过去了, 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并且发展的步伐依然强健。
经济发展举世瞩目。从一度濒溃的边缘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产业结构、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突破。民主法制建设深入人心。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业已形成, 行政体制改革深化, 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尤其是公民权利建设长足进步, 从主张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者权利, 到捍卫政治、环境食品安全权利, “权利意识”得到全面觉醒, 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入人心、影响社会、改变国家。文化建设蓬勃发展。30多年来随着财富的增加, 人民的文化需求也在与日俱增。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 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社会建设成效明显。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 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社会保障网正在构织, 人民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美好愿景正在一步步实现。今天的中国, 综合国力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国际地位越来越高, 国际影响越来越大。自近代以来, 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国泰民安、丰衣足食, 受到世人的关注和尊重。30多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仅仅只是短暂的一瞬, 但它影响和改变了许许多多中国人一生的命运和前途, 影响和改变了我们这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当然, 今天的中国也在穿越历史的三峡, 大河奔腾却泥沙俱下, 巨大成就的背后也存在不少发展中的问题。如何看待我们的时代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做了要求:“不回避矛盾, 不掩盖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 历史无非就是问题的消亡和解决, 现实无非就是问题的存在和发展, 关键是要把问题放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去观察, 与国情对接, 与现实对表。我们已经走过了一个蓬勃发展的30多年, 还会有下一个30多年等着我们去发展, 只有坚定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思路, 才能对问题不断突围, 使国家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让人民对未来更有信心。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国梦开辟了广阔前景
方向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向与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和现实愿望是不谋而合的。近代以来, 国人最大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最现实的愿望是让优秀人才可以通过自我奋斗流动上升, 让劳动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勤奋劳作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提出了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人生出彩的目标。进入21世纪, 党提出了两个百年目标, 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等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制定了时刻表, 立下了军令状。我们并不否认在社会主义发展初期和改革进程中走了弯路, 犯过错误, 但一个朴素的道理大家都能明白, 那就是只要方向正确并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和改良, 总有一天能够达到成功的彼岸。我们党的发展史正是在创新、探索、改进中一步步实现了理论成熟和道路自信的历史,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又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条道路顺应人民对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期待, 尊重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权益, 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保障了人民主体地位, 使人民切身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和魅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的成功, 有理由让人民相信党、依靠党, 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有利于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条件。我们坚信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才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
梦想的实现绝非一帆风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同样需要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 尤其在应对金融危机和处理国际事务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在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 也伴随着“中国威胁”“中国称霸”的质疑、担忧之声。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平发展, 以一以贯之的和平发展姿态获得了世界的正视。国外著名的研究中心、优秀学者、首脑政要不断深入探讨中国成功的奥秘、揭示中国发展的原因, 多方权威发声逐渐增强了世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 人类思想宝库里必有中国的一席之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改变和发展了中国, 而且正在帮助和重塑世界, “中国故事”为世界注入越来越多的正能量, 而越来越广泛的世界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利条件。
3.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篇三
关键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思考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11-02
长期以来,国内外有许多质疑,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搞得好,但是没有系统的理论。认为一代领导集体搞一个理论,显得多而杂。这些观点都是缺乏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认识,缺乏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性、实践性和革命性的认识而表现出来的理论不自信。因此,本文着重探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问题。
一、坚定理论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科学理论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
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科学社会主义是植根于社会主义运动又指导社会主义运动的科学理论体系,它以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作为理想,指引无产阶级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一是科学社会主义坚持理论和实践辩证统一的原则,恩格斯指出“要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基础上”[1]416,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科学社会主义绝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十分注重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基础上,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恩格斯明确指出,科学社会主义是“活的行动理论”,是工人阶级的伟大的认识工具。因此,它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改造旧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可见,科学社会主义是理论性与实践性高度统一的学说。其次,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294三是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价值。恩格斯引用人类学家摩尔根《古代社会》中的一段话预言:“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经验、理智和科学正在不断向这个阶段努力。这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3]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把未来社会设想为一个自由、平等、公正和民主的社会。这些原则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中国化的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理论根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思想及逻辑结构是科学的
对怎样理解科学体系,理论工作者发表了不少见解。龚育之认为,“所谓形成了科学体系,从实质和根本上说,就是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就是提出了观察、分析和解决这些基本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这一系列基本观点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4]他对理论体系强调两点,一是回答了一系列基本问题,二是一系列基本观点有着内在联系。具体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系统地解决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同一主题下又呈现出不尽相同的理论特色和时代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一系列创造性的重大理论观点,展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问题认识把握的新水平,进一步体现了科学性。邓小平理论解决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兴国之要、立国之本、强国之路等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等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科学发展观解决了发展之本、发展方式、发展规律等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而这三者又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按照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则,用高度科学的、严谨的态度和方法来整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优秀成果,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就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是一脉相承的。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直接从时代问题和现实矛盾出发进行探索,更贴近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它从本质上坚持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原则。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基本思想及其逻辑结构是科学的。这是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坚定信念。
二、坚定理论自信源于党对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科学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特定历史逻辑的必然结果。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54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就是社会发展历史逻辑。
(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基础
作为历史必然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从此开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化的新篇章,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开始了在实践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命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的每一代领导集体不断根据新的形势任务要求,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行系统的理论回答。但是,这30多年来,由于他们各自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和主要使命不同,三代领导集体在全面理论探索基础上侧重点就不同,理论创新的突出点也就不同。邓小平指出:“现在的方针政策,就是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总结的结果。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6]这是在国际共产主义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中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萌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逻辑的基础。
(二)坚持科学破解发展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必然逻辑
历史清楚地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伟大觉醒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接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成功开创和不断发展。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开创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585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中国共产党从何处来?现在何处?走向何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历史方位和时代特征方面着重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入新世纪,中国面临一系列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关系,这是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承载着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承载着“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形成和发展是合理的、必然的,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不断探索和科学总结,这是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坚定信念。
三、坚定理论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
(一)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品质
实践永无止境,不断解决新问题昭示新的理论不断生成。“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与时俱进,需要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人民的创造精神,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要历史使命,以“中国梦”实现为价值取向。近来,一些人借“反思改革”的名义,鼓吹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企图推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面对各种错误思潮的挑战,党中央提出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聚党心、民心。正如毛泽东所说:“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做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8]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将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发展完善,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修正、完善和发展,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向更加成熟。
(二)坚持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相统一,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对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恩格斯曾做了十分具体的说明:“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进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6]这表明历史逻辑是一个自然历史展开的过程,而理论逻辑则是一个主动的转化和建构过程,社会实践是完成转化的必然条件。科学理论发展史证明,理论上的任何重大创新和突破,都根源于对所面临的时代问题和主要矛盾的历史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成由实践到理论的转化和升华源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上具有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革命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握时代脉搏,找准历史方位,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促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形成中国化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党和人民奋斗、创造、积累的伟大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因此,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理论逻辑时常先于历史逻辑,并充当社会变革的先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证明,没有思想的大解放,没有理论的创新,就没有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经济的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实施、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谐社会的构建等,都是以理论为先导。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历史实践,以历史实践丰富和发展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远见卓识。这是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未来坚定信念。
综上所述,只要坚持历史辩证法,就能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从历史与未来、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176.
[4]龚育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二十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67.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23.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
[7]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0.
4.马克思论文-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篇四
08电气3班200830530310黄锦龙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他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这一理论的各个方面,是这一理论的思想基础。只有掌握这个理论的思想精髓,才能深刻理解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只有坚持这个精髓,才能在实践中正确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
(一)解放思想,事实就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邓小平正是依据实事求是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地分析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从而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是在总结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刚刚开始的拨乱反正,遇到了“两个凡是"的严重障碍。为了冲破禁锢,打开局面,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旗帜鲜明的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领导和支持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着手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批评了两个凡是的方针,提出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的口号,提倡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的根本立场和方法,它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之中,是这一理论活的灵魂。
从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和阶段来看,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人口众多的国家,究竟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模式也不行,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样,也只有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才能纠正超越革命发展阶段的“左”的思想,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做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接段的科学论断。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主要矛盾、奋斗目标、指导方针和基本路线的正确认识,无一不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
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发展动力来看,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绝不可能冲破传统体制和陈旧关念的束缚,不可能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会认识到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要通过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体制的改革,完成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使命;也不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改革目标。
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和战略步骤来看,关于和平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等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都离不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一国两制”构想,也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结出的丰硕果实。正如邓小平所说:“如果„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一个对国际上有意义的想法的话,那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毛泽东主席的话来讲就是实事求是。”
5.马克思论文-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篇五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要求我们全党同志,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我认为树立这三个自信非常重要,有了这三个自信,才会有政治上的自觉,我们才能做到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坚定,在前进道路上就不会动摇,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才会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从而更好地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
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只能从本国国情和实际出发。有些发展中国家曾把西方发展模式奉为示范,结果非但没有给自身带来福音,反而自吞苦果,经济停滞倒退,社会动荡不安。国际上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始终有不同的看法、争论和推测。对“中国道路”的探讨之所以形成新的国际学术热点和争论点,是因为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遇到了巨大挑战。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曾经显赫一时的西方制度暴露出种种弊端,拉美、亚非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地区也陷于困境。
实践证明,我们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在当代中国,走老路没有前途,走邪路只能会导致灾难的产生,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强国富民的正确选择。过去我们照搬苏联传统模式不能成功,今后如果照搬西方发展模式也不可能成功。解决面临问题的根本办法还要靠深化改革,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更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才能逐步解决面临的各种矛盾和困难。
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及其每一次发展都是对时代提出的新课题和实践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的理论回应,我们党是一个由科学理论孕育催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实践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强理论的自觉与自信。
我们党的理论自信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认知。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生命力,在于能够给实践提供科学指导,使人们在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第二,来源于对人民群众实践出真知的认同。我们党信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尊重作为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实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而对理论蕴藏的力量坚信不疑。第三,来源于党对自身理论建设的不懈坚持。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加强理论建设的历史。不断进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的决定性因素,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党始终将思想理论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善于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使得党的创新理论愈益迸发出真理的光芒。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以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价值、实践指导作用的科学定位,这是党的十八大的一个历史性决策和历史性贡献,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的理论自信。我们要从新的思想高度提升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切实做到“四个更加自觉”,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制度是行动章程与行为守则。一个国家和政党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除了看其是否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切合实际的发展道路,还要看其作出怎样的制度安排,提供什么样的制度保障。而且,看一种制度进步与否,最直观的标准就是看是否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是否代表和实现了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不可替代优越性的最好佐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确立了基本的基调。从建国以来的教训中不难看出,我们采用的不与国情相一致的制度是行不通的,我们不能照搬别人的,只有从自身实际发展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引领我们走向中国的复兴之路。
6.马克思论文-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篇六
② 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③ 总书记指出:“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联系自身实际,依据中国梦的实现途径,谈谈你对中国梦思想内涵的理解?
④ 联系当今世界大国发展局势,谈谈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及作用。
⑤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每个公民应有的责任,但面对发展市场经济的现实而出现的民工“用工荒”与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似乎出现了农民工的“供不应求”与大学生的“供过于求”,请谈谈如何理解此现象?
7.马克思论文-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篇七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探索的结晶, 凝聚了几代共产党人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理想的追求。
1. 社会主义道路的改造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酝酿。新中国的成立,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标志着无产阶级争得民主, 上升为领导阶级, 人民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为了改造私有制建立公有制, 党中央因此制定了“一化三改”政策, 到1956年底中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的改造过程为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实践基础, 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做了充分的理论酝酿。
2.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前的准备。一是在指导思想上明确提出“以苏为鉴, 开创新道路”。二是《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的矛盾问题》的发表奠定了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初理论基础。三是提出了工业和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两个并举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四是提出一些新经济政策、开放自由市场、提出“商品经济是个大学校”的思想等等。五是提出了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 包括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 阐明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提出了分两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等等。虽然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 中断了探索适合社会主义的道路, 有许多思想理论未被很好地付诸实践, 但是这一阶段的许多宝贵思想都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础。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
从1978年到党的十六大,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初级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从党的十六大开始, 以党的十七大为标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科学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大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指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二、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作用
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对中国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1. 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后来, 马克思于1859年1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 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 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 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 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 是决不会出现的。”[2]“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的联系, 应该结合起来加以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 是根本的方面;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 它告诫我们, “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 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绝不会成为现实。“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恩格斯详细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历史, 特别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史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批判之后得出的重要结论。
2. 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 面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左”的思潮的泛滥, 邓小平指出, 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的“左”倾错误的总根源, 就在于忽视了生产力, 盲目地认为只有先进的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而没有认识到只有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才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大发展。邓小平同志正是在遵循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前提下, 真正地体会到“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 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 是决不会出现的。”他认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必须要按国情办事, 而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 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在坚定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作用。
目前, 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远优于社会主义国家, 一些人就盲目地认为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好, 甚至鼓吹要发展资本主义, 这种思想是极其幼稚的。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明确指出, “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 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 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 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 是决不会出现的。”新事物 (新的社会制度) 与旧事物 (旧的社会制度) 经过长期地、反复地较量, 旧事物的所有能量全部释放完之后, 新生事物才可以真正确立、发展。资本主义制度至今已有几百年, 而社会主义从理论产生到现在只有一百六十多年[3]。正如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一样, 社会主义制度要战胜封建制度也要经历挫折和反复。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在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但道路是曲折的。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 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 但人民经受锻炼, 从中吸取教训, 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和发展与世界人类历史发展相同,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与十八大报告中“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赛中, 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绝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革易帜的邪路。”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道路关乎党的命脉, 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是党和人民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必须加倍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1. 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沉痛的历史教训使我们明白, 改革只能前进, 不能倒退, 停止和倒退都没有出路, 必须要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念不动摇。改革开放是中国新时期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改革开放。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 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以前, 是决不会灭亡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具有宽泛的容纳力, 社会主义可以而且应该借鉴资本主义合理的东西来发展社会生产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所采用的一些资本主义因素, 都是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都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表明, 在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 由于不完全具备自己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实际上是一种“不够格”的社会主义[5]。1987年4月26日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只要是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东西, 我们都可以拿来应用。”这也充分说明了, 实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的正确性与重要性。
2. 举什么旗决定走什么路。
面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些人开始认为资本主义优于社会主义, 甚至主张把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套东西全部拿来为我门所用。这种观点不仅是不懂历史的表现, 更是不懂当代社会主义, 不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表现。盲目地被资本主义的表面繁荣现象所迷惑, 没有从中国的历史出发, 也没有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 生产力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表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现在走不通, 以后肯定也走不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不断提高的, 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必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坚信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团结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正确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绝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过程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相同, 都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通过对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思想的深刻理解, 我们必须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长期性与艰巨性。任何新兴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都需要与旧事物进行斗争。同时更要坚持“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辩证统一, 积极利用资本主义已经创造出来的全部社会生产力和物质文明精神成果。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经过长期的努力, 社会主义制度最终会显示出其强大的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会显示出其无比的优越性。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十八大报告中所倡导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8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3.
[3]袁琳.论“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2, (5) :67.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82-383.
8.马克思论文-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篇八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中道路自信就是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不动摇,这体现着全国各族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它要求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有了其内在的一般与个别的哲学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不仅鲜明的反映着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性,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它是被实践反复证明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对世界历史文明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中国模式;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6-0-03
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中国,中国改变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重要宣言和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1]其中道路自信就是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不动摇,这体现着全国各族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来源及内容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有其内在的一般与个别的哲学依据,邓小平曾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鲜明的体现着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性,又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来源涉及马克思主义扬弃观、发展观和价值观三方面的内涵。
首先,扬弃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产生中有其重要的历史依据。“扬弃”就是既要克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不顾本国实际特点,僵化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教条来指导实践的弊端,又保留了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发展模式。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制度遭到了普遍的质疑,而中国共产党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因为它既不是照抄照搬别国模式的道路,也不是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上抄来的道路,它是对封闭僵化老路的否定和批判。社会主义道路的创立是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克服一切困难不断努力的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几代领导人坚持在否定意识的基础上同时借鉴国内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创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富有创造性地成功的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模式。特别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功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在对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开创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万分宝贵的经验和物质基础。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明确阐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体系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国内外纷繁复杂的时代下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从“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破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运而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推向了新世纪。新世界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提出了怎么样发展的问题。发展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向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如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继续深入推进把这条道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正披荆斩棘,中国梦也愈加清晰,民族的伟大复兴越来越近。
其次,科学的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新意识产生的重要条件。整个世界处于一种永无止境,不断变化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中,而创新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必须在正确意识即正确的发展观指导下才能不断地促进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正是中国几代领导人在历史发展选择的洪流中抓住了时代的背景、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做出的正确的道路抉择。实践证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可以正确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循序渐进式的改革,使中国的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同时也顺利的实现了社会的稳定转型,避免了中国在发展中走向极端化。这一发展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正如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到的那样,全党全国人民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
最后,正确的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实现的最终目的。道路自信这种创新意识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在于形成一种普世的价值观,也就是中国人要对自己的道路有自信心。只有中国人自己对自身的整体价值观具有充分的自信,才能自觉的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于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让中国不断崛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今,以一种无可比拟的发展速度崛起的中国,充分展示了对自己革命道路和理论价值选择的自信,只有坚定这种道路自信,奋发向上、百折不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实现。
中国近代百年的历史证明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道路自信,就是中国共产党坚定对自己所选择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的自信,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的实现途径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坚持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所阐述的普遍发展道路,又密切联系了中国当代的具体发展道路,它已经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都已证实了我们道路选择的正确性,只要中国人民坚定道路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既不走死板封闭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就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中国梦”的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由于中国目前并将长期处于的特殊的发展阶段,就赋予了“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时代特征。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建党百年的“中国梦”,这是实现建国百年“中国梦”的最重要的一个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基于中国实际的国情,以实践为依据,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创造性地成功开辟的道路,它是被实践反复证明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之所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成为了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是因为它是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道路,具有独特的优势,更为“中国梦”实现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国梦”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以推进文明型国家崛起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稳定的政治核心,有其独特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中国的决策者也好,各级干部或老百姓也好,有一种特殊的哲学思维,就像邓小平的“白猫黑猫”理论,它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态度。因为有这样的态度,遇到问题时,大家并没有卷入了抽象地意识形态争论,而是认为问题出现了,我就应该解决问题。这种意识非常的重要,首先承认了问题的存在,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够实事求是的针对问题,有效的解决问题。
中国共产党注重从中国实际出发,立足于中国国情,得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生产力很不发达,综合国力很弱,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因此这一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30年以来,承载亿万人民的梦想和重托,不断增强了综合国力,这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成为党的十八大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就标志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成为中华文明格局开启的演进新里程。“中国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注入了全新的能量,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实践,不仅为“中国梦”的实现指明了方向,而且也必将以“中国梦”为精神寄托和承载主体。实践证明,实现“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终归宿,只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道路自信,中华文明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文明型国家必将崛起,“中国梦”必将实现。
(二)坚持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改革开放为基点的以全面实现现代化为目标的发展道路。正像我们领导人一再强调的那样,自从建国以来中国的发展历史是不能割裂的。中国之所以能成长为今天如此强大的中国,既要和毛泽东等领导人构建的国家制度有关,又要和邓小平等一些领导人开辟的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的模式密不可分。所以,直到今天,中国的意识形态和国体始终没有改变,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大方向,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发展阶段,仍然在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探索着,不断发展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独特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就是在改革开放中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实际出发,推进经济、政治等体制的改革,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又要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地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历史抉择要求我们要抓住国内国外两个方面,既要联系国内自身的发展特点,又要根据国内外的发展要求,把握发展方向。充分发扬国内资源的优势和特点,在国内外条件相互转化中抓住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把握发展全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实现现代化为目标的全面发展的道路,它又是在改革开放中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中国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共同向往,只有真正的实现了“国富民强”它才不是一个“梦”。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而今天,我们之所以要唱响中国,不仅为了告诫人民,中国经历了什么,创造了什么,又取得了什么,不断激发我们追求中国梦的正能量,更重要的是向世界证明,中国人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方式,走向了世界文明的舞台。
(三)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价值特征的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主流的发展道路。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为了更好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发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的力量。因为自己的道路一边连接着自己的国情,一边又衔接着中国的理想世界。它既承载着过去的历史,也预示着未来的明天。中国道路的开创是有历史源头的,也是历史的延续和发展。是几代人的共同奋斗、创造和积累的伟大成就。然而,中国道路的内在灵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没有这个科学的主义,这个理想的层面,道路也就不可能有灵魂的指引。更重要的也是因为,道路自己本身也是传承着中国五千年伟大的历史的辉煌,有其传统的道义。为了寻梦、实现梦、就必须先寻路。中国的道路,本来就承接着中国梦的,而中国梦也就是中国道路的信仰。无论在探索积累还是在发展中国道路的过程中,始终坚信我们对现代化的现代梦、社会主义的国家梦和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梦的不懈追求和高度自信。中国梦虽然很让人向往,很诱惑人,但它绝不虚幻。因为在道路探索的开创中,一直坚持以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中国梦既是国家的民族的梦,更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我国现代化的建设道路不仅要使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更要使全体人民、全部地区共同富裕起来。共同富裕是十几亿中国人的民心所向,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真正的主流。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有真正的使每个人感受到发展的利益和发展的成果,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实现方法和途径,进而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肯定,这样才能不断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历史影响及世界意义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伟大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在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经济风云变幻的今天,中华民族要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保持独特的中国风度、中国气派、中国精神、中国特色,努力占据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辉煌,需要一代又一代国人为之奋进、有所作为。我认为,其中“坚定信念”是尤为重要的,中国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以自己的方式走近了世界文明的制高点,振奋精神、激动人心,有助于增强自信从而坚定信念。
单纯的从宏观的历史角度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模式的出现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巨变和发展经验。近代以来,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围绕着实现现代化进行了不同模式或发展道路的探索,而我国的发展模式主要是强调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通过艰苦奋斗、努力创新和大胆实践,探索出一个适合于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开拓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与苏联等一些曾经的社会主义国家相比较,改革开放30年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国力的巨大提升,突破了苏联僵化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中国发展道路既不照搬西方或者其他任何模式,但又能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优点而不失去自我,成功的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对未来世界的发展作出独创性的贡献。与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相比较,中国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的联系起来,创造性地实施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有效地化解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独辟蹊径的创造了适合中国实际的发展模式。从我国目前的发展成果上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确立了我们选择道路的正确性,更加激发了我们沿着这条道路不断向前的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推动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使人们看到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希望,进而更加有力的推动了世界性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模式总体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中国的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因为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在这么短的实践内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这时候,中国模式能否经受住历史的考验,中国梦能否实现,成为了中国人民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如何更好的完善中国的发展模式,建立“后西方话语时代”的中国话语体系,也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理想和追求。而唯物主义辩证法中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具有两个方面,我们既要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广阔前景,又应该看到发展道路中的挫折和曲折性,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虽然出现了很多问题,诸如思想上对道路、制度和方向认识不一致,尤其是腐败正严重侵蚀着执政党的肌体,破坏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但这些问题与我们的成绩不能等量齐观。更重要的是历史没有终结,未来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都存在着巨大的挑战,我们必须要清楚的是,该做好自己该办的事,走好自己脚下的路。如今,中国模式的成功更加坚信我们的宏伟目标,和伟大的历史使命将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实现。
在未来的发展中,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中国就能打赢经济仗,打赢制度仗,打赢信念仗,打赢虚拟世界的传播仗。到那时,中国人将会对自己国家不同于西方的道路和制度深怀自信,中国模式也将被世界所尊重。在这个大变局中,坚定这个道路自信,就是坚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只要我们坚定这个自信,中国必将战无不胜,百年复兴之梦就必将实现。
——————————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6,12-13.13.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3,63,371.
〔3〕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复兴之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马克思论文-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推荐阅读: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论文07-1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业07-05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业07-06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感想06-27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国际原因09-25
毛泽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08-30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08-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读后感10-29
马克思论文 坚持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09-11
2018年复旦大学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