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精选8篇)
1.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篇一
立足实际、团结一心、加强学习,力争向
45分钟
要质量
太平乡中心校
谢志赵
各位校长、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们集中在一起共同讨论如何促进我乡教育教学科学发展的事宜,我本人觉得这次会议召开得很有必要,也很及时。下面就如何提高课堂效益谈谈我个人的观点、看法,我讲的题目是:“立足实际、团结一心、加强学习,力争向45分钟要质量”,供大家参考,以便在讨论中形成共识。
一、对我乡教育教学实际的分析
我想大家都有这样的一个感触,就是近十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人民的经济收入在逐年攀升,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安康,核桃价格由原来的四五元一斤发展到近二十元一斤,村与村之间道路交通四通八达,摩托车来往穿梭,现代通信已进入每个家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便利,这是十分值得庆贺的事。另外,就拿我乡教育教学的硬件设施这一块来说,也取得长足发展,大家都可以回想一下,我们各自所在的学校建设,十年前是怎样的,如今又是怎样的,可以说我们的学校建设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不仅如此,有的学校还安装了宽带网,给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很多便利,所有这些实惠,都是党和国家对我们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扶持的具体体现。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乡的教育是不近人意的,是与新的学校硬件
设施不成比例的,是与我乡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我乡的教育是滞后的,在全县教育中也属于中下水平,这就是我乡教育的实际。
二、促进我乡教育科学发展的策略
面对这样的实际,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领导乃至全乡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都应该做深层次的思考,我乡的教育为什么这么不近人意?是不是有了先进的教学硬件,我们的教育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呢?事实已证明——不然。我本人认为,要取得我乡教育上的更大进步,关键在于:“一是领导、二是教师”。因为,振兴中华、教育先行;振兴教育、身在教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这不是空话、大话,在我看来是实实在在的大实话),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高低,大家都可以回想一下你身边的教师,某位教师平时责任心强些,善于专研教学,他的教育教学质量也相对要好一些,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那么,是不是只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一定能搞好教育呢?事实也证明,是不一定的。原因是:各位教师愿不愿意发挥自身的潜能,愿不愿意爱教、乐教,愿不愿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呢?这又归结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学校的领导问题;二是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所以,抓好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是振兴我乡教育的先决条件,俗话说:好校长育
好教师,好教师育好学生,建设一个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就一定能够带出一支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教师队伍,学校通过制定各种适合本校校情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和激励广大教职工的工作,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做到愿教、爱教、乐教,这样学校的工作也就容易开展了,一切困难就迎刃而解了。
各种规章制度在学校管理中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各种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与否是直接影响学校管理成败的关键,学校领导班子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顺利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条件,俗话说:其身正,则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不知在座的各位是否与我有相同的感觉。
另外,抓好学校教师队伍素质建设是振兴我乡教育必要条件。
首先,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所在。
思维决定视野、视野决定高度,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决定并影响着他对事物的判断,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校管理中,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由此可看出,转变教育观念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就是创造学习氛围,加强学习型学校的建设,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使我们的认识跟上世
界客观事物发展,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才能推陈出新,适应当今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其次,加强学习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我乡有55个教职工,12个代课教师,虽然绝大多数都已通过自考、函授的形式取得了本科的文凭。但是,总的来说我乡教师的专业素质还是比较低的,学习氛围不浓,不善于学习,厌学、怕学现象在全乡教师当中大有人在。试想,一个不爱学习的教师会教得出爱学习的学生吗?一个只有一碗水的教师,能给学生一桶水吗?
加强学习,学习的内容广泛,有的教师不知从哪方面入手,本人认为,学习的内容包括:文学作品的学习、教育形势和职业道德的学习、教育理论的学习、教师专业技能的学习,加强文学作品的学习,目的在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提高驾驭相关学科教学的能力;加强教育形势和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能提高自身对教育改革发展的判断力和提高自身的师徒修养;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能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以更好地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加强对专业技能的学习,能提高自身驾驭教学的能力,是教师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教师专业成长中必不可少的方面。
第三、加强校本教学研究
虽然,新课程标准实施已五六年了,但由于山区教育观
念陈旧,教育教学信息传递不够方便、快捷。因此,在我乡依然存在着“新课程,老上法”的普遍现象,参与式教学方法不能广泛、深入地推广,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的教学模式依旧存在,远程教育、光盘播放、网络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得不到很好的推广,实验仪器、图书设备闲置率较高等等。这些,都是影响我乡教育教学质量因素,因此,加强校本教研,充分开发利用校本资源,以提高课堂效率已迫在眉睫。结合我乡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个人认为,加强校本教研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①全面推广参与式教学方法,让参与式教学方法进入每个班级,进入每位教师的教学设计中;②以课堂教学竞赛和送教下乡活动为契机,让教师在观摩和评课中受到提高;③以网络媒体教学、光盘教学播放为载体,观摩全国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使其在观摩中受到提高;④每周定时在校开展示范课、交流课等多种形式教学交流活动,通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从而相互得益。
总之,加强校本教研,充分利用现有的一切资源,充分发挥课堂效益,是提高我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我建议各学校一定要把它开展好)。
领导们、校长们、校长是一校之长,全校师生都在围着你转,你是所有战斗队伍中的最高指挥官。“指挥官”很荣耀,但任务也很艰巨,队伍何去何从、是战是败,全任你的指挥才能了,愿我们所有的指挥官都是优秀的军事家,攻无
不克、战无不胜,让我们一起去迎接振兴太平教育的灿烂阳光吧!
2.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篇二
首先, 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对专程前来参加会议的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同志表示衷心感谢!刚才, 政高同志和小娅同志就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进一步做好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 我都完全赞成, 大家要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 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 加大教育投入, 不断改革创新, 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部分重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教育人口740万人, 占全省人口的17%。基本建成了与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结构合理、种类齐全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这些成就表明, 我省教育事业具备了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在肯定成绩同时, 也要清醒地看到, 我省教育事业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新期盼。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面临许多问题, 创新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力不足, 教育投入与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 提升教育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任务十分繁重。
教育是强省富民的根基和先导。当前, 辽宁全面振兴进入关键时期, 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显著提高我省教育现代化水平, 对于我省进一步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将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 抢占发展制高点, 具有重大深远意义。我们要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充分发挥教育在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我省加快全面振兴, 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创造有利条件。
二、全力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我省教育改革发展, 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动摇, 把育人为本作为根本要求, 把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政策, 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 把服务振兴作为重要着力点, 突出内涵发展和结构优化,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到2020年, 要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构建起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质量和效益高、人民满意的现代教育体系, 把辽宁建设成为教育强省。
第一, 要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前教育要把重点放在农村, 同时加强城市幼儿园的规划和建设。义务教育关键是普遍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均衡发展。高中教育要在提高普及率、增强办学特色上狠下功夫。要下更大力气发展职业教育, 大力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高等教育要在打造高水平大学上下功夫, 力争用十年时间打造一两所具有国际影响、国内一流的大学。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 要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要解放思想, 打破常规, 加快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要创新办学、教育管理和人才培养体制, 改革考试招生制度,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进一步形成多元化教育投入机制, 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要继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 努力提升我省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第三, 要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把实现教育公平作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 推动学校配置均等化, 逐步缩小校际差距。加大对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 进一步健全扶困助学体系, 完善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 为每一个公民提供平等受教育的机会。
第四, 要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发展教育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 加强对教师队伍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培养, 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一批教育家、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要不断提高教师地位, 维护教师权益, 改善教师待遇, 完善教师激励保障机制, 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三、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3.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篇三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今年工作,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全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开创云南教育现代化的新局面。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优先发展、稳步推进,全省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201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教育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稳步推进云南教育现代化进程,实现了教育事业“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是教育水平有较大提升。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两基”人口覆盖率实现100%;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普通高中进一步向特色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以建设职教园区和集团化发展为重点,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学科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科研平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
二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总规模达到941.33万人,其中高等教育在学人数69.95万人,毛入学率22.68%;高中阶段教育在学人数133.45万人,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在校生比达1∶1.0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68%;义务教育阶段在学人数629.34万人,学前教育在园(班)人数108.59万人,学前3年毛入园率44.26%。
三是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累计开工280.32万平方米,竣工交付使用50.88万平方米;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稳步推进,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高等院校达到66所,呈贡9所高校的新建校舍总竣工面积360万平方米,入住学生11.1万人。
四是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8.85%、98.84%、96.71%,高等院校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达45.29%,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有新的提升。
五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办学力度不断加大,民办学校在校生大幅增加,其中民办高校在校生占高校在校生人数近四分之一。校长公选、教师聘任、绩效分配改革较好推进。改革初中教育評价制度,逐步建立了全省统一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展,拓展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以高等教育为重点的教育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与8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来滇留学生数突破2万人。
六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各级党组织密切结合教育改革发展实际,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向5所民办高校下派党委书记兼督导专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执行学校的重大决策、完成学校的重要工作,以及师德师风、教风学风、服务作风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得到了较好发挥。
全省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为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在教育战线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向长期关心支持我省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提高认识、把握机遇,不断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教育是国家大计,也是民生之基。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科技、教育、人才竞争在区域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国际看,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全球正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人才培养与储备越来越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不断上升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教育和科技发展,以人才和科技全力抢占后危机时代的发展制高点。从国内看,我国正进入新一轮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教育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国家把改善民生、发展教育等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加以推进。全国各地都在深入实施国家和地区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着力培育竞争新优势。从云南看,国民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教育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虽然“有学上”问题基本解决,但“上好学”问题依然突出,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多样化教育需求尚未得到很好满足;二是虽然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但教育结构不尽合理,民办教育、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三是虽然办学条件总体改善,但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差距还比较大;四是虽然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化,但内在动力和发展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学校、师生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我们还要看到,我省教育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是党和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民生为重、教育优先的观念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人心,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进一步形成。二是国家对我省教育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在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十二五”规划、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支持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中,国家制定教育政策措施、设立教育发展项目、安排教育资金都进一步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我省被国务院列为为数不多的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份,获得11个专项改革试点项目。三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上学难问题的基本解决,人民群众通过接受优质教育改变生活状况、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实现好、发展好、保护好各族人民的教育权益,努力满足人人享有良好受教育机会的需要,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努力提高我省教育现代化水平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我省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一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委九屆二次全委会精神,立足于实现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抓手,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紧扣教育发展不够快、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的现实省情,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坚持教育资源总量合理增长与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并重,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开创云南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努力扩大教育资源总量。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必须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一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着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办园质量,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二要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和督导机制,扩大优质义务教育资源覆盖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城乡、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三要创新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资源总量,提高职业教育内涵,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办学机制和灵活的办学模式,搭建城乡一体的终身学习与培训平台。加强职业教育基地化、集团化、多元化、专业化、科学化建设,支持各中专学校和县区职教中心加快发展,高标准建设好一批职教基地,打造富有活力的职教集团。四要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深入实施人才兴校、人才强校战略,推进区域性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开展专业综合改革工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建设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工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引导高校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五要扶持发展民办教育。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教育发展,全面放开学前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实现民办教育量的突破和质的提升。像重视公办教育那样重视民办教育,对民办教育实行同等对待、同样管理、同步发展,实现公办、民办教育平等竞争、平等招生、平等办学、平等待遇。
第二,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必须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缩小不同群体的发展差距,消除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为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公平的起跑线,让每一个人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一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教育投入,实施好中小学各项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二要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改善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寄宿条件,满足留守儿童就学需要。三要建立完善体现规则公平的教育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四要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进一步完善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在学前教育阶段,要逐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给予资助;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的生活补助标准,扩大补助面;在普通高中阶段,要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要免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有关费用,并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在高等教育阶段,要建立和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及生源地贷款办法,并逐步提高奖(助)学金标准和覆盖面。
第三,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大力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一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的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加强教育质量评估和监管,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二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拓展思维、去陶冶情操、去创新创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三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把德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理念,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同时,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着力提升教师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培养名师名家,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第四,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实施好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所有改革项目,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一要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系统培养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二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正确处理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支持民间资金以多种方式投资捐资办教育,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生机活力迸发的办学体制机制。三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快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积极探索符合各类学校特点的办学方法和管理方式,加快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和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第五,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必须把教育作为基本的民生工程置于重要地位,努力满足人人享有良好受教育机会的需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要抓好校车安全整治工作。各级政府及教育、公安、安监等部门要开展对中小学生和幼儿往返学校车辆的安全检查,加大对校车和集中接送学生的其他客运车辆行驶路线,特别是乡村道路的巡逻管控力度,依法从严查处车辆超员载客、超速行驶、酒后驾车、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取缔货车、拖拉机和非法运营客车接送学生。各级教育部门要结合典型交通事故案例教育学生不乘坐“黑校车”,学校和家长不租用“黑校车”。中小学幼儿园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幼儿和低年级学生校车教师跟车值班制度,坚决杜绝将学生遗忘在车内事故的发生。二要稳步推进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以集中办学为方向,将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与城镇化建设结合、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特别是D级危房的改造结合、与农村初中改造工程结合、与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结合、与国门学校建设结合,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整合教育资源。三要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各级各类学校收费、代收费许可和公示制度,清理规范收费项目和标准,坚持和完善校务公开制度,逐步杜绝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行为,继续推进“阳光招生”,使考试招生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四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严格执行国家教材和课程标准,取消违背教育规律、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中小学学科竞赛活动,规范中小学招生中的加分政策,有效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五要建立中小学生营养监测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实施农村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改善贫困学生营养水平。
第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加快我省教育对外开放步伐。立足于服务桥头堡建设这个大局,发挥我省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坚持开放办学、包容吸纳,加大教育对外开放力度。一要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引进和培养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拔尖创新人才。二要加大开办孔子学院、华文学校,互派留学生,加强周边国家小语种教学等国际合作与交流,逐步把云南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人才培养基地及周边国家学生留学中国的重要目的地。三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建立面向外国青年学生的文化交流机制。
第七,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领导,落实宏观管理的各项措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对落实教育优先发展负总责,把教育事业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健全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决策机制、考核机制和问责机制,提高教育决策、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各级党委、政府及主要领导抓教育工作的情况、教育经费依法增长情况、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纳入对领导干部考核的指标体系。各级领导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研究解决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问题,扎扎实实为加快发展云南现代教育事业办实事、办好事。
高校党建工作要紧密结合新形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创先争优为民服务为抓手,以迎接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为主题,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干事业、干成事业、干好事业;全面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深入开展“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服务学生健康成长”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
4.全县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篇四
—抓改革强管理育品牌促发展
利用今天教育工作会议的机会,对如何做好教育工作讲五个问题,供同志们在研究工作时有所启迪、有所借鉴。
一、教育的战略重点及体系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无论是帝王将相、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高度重视教育。在中
国封建社会2000多年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特别是自隋朝实行科举制度以来,无论是帝王、达官贵人、社会名流,还是普通老百姓甚至是穷人都重视教育,都以家里出一个教育人才、出一个举子,引以为光宗耀祖,引以为自豪。这就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大环境,这个大环境支撑了中国2000多年的综合国力始终走在世界前列,如中国的四大发明闻名于世,追根溯源,就是得益于教育事业的大发展。
到了20世纪,在动荡的战争年代,甚至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教育都一直倍受重视,西南联大就是一个例证,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动荡以及新中国近20年政治上的颠簸以后,国家又重新认识到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但是,对教育的认识和重视,我认为,没有超过中国古代取得的成绩。翻开古籍经籍看看,今天推行的素质教育和教育方式改革,实际上早在春秋时代的孔子就已经提倡。教学方式方面,孔子的教学方式就是一问一答,他的作品、著作都是以对话方式留传至今;教育理念方面,封建社会就把一个国家对人才、对教育的理解与国家建设的理念合二为一。孔子在《中庸》中的一句话:“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日: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入也,怀诸侯也。”说的是治理国家的九种方法是以修身为基础,以尊贤为核心。即治理国家,要从要求每个个体要进行自身人格、素质、能力的提升和完善,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怎样重视人才、怎样尊重人才,然后到家庭和睦、关心大臣、吸纳大量能工巧匠技术人才建设国家等方面进行。还有,实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在1400多年前,隋朝就已经把教育纳入到国家建设中,通过考试来选拔各种人才,而实行科举制度的基础取决于完善的教育体制。由此可见,教育对一个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对一个民族的兴衰所起的基础性作用,2000多年来在中国就已经形成共识。
因此,对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仅仅从理论上、政策上认知和阐述还远远不够,而是最终要落实到对教育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解决教育具体问题的行动上,认认真真解决好教育工作中面临的困难,真正推进教育工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把教育工作提上专题议事日程,在时间、精力,政策、资金上实行倾斜,把任务分解成具体的、可以操作的工作,抓好落实;各级党政一把手在任职期间,对教育、对学校的关注程度要细化,要系统的研究教育工作,实行盘点,对取得的成绩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对面临的困难要有足够的认识。
二、已有的成效与面临的困难
近几年,在各级各部门的重视、关心、支持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全县教育工作朝着良性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全民重视教育、关心教育氛围已经形成。全县早在1999午就实现了“普九”,教育教学设施、教育资源已经为全县37万人所共有。二是基础教育建立了比较全面的办学体系和办学评价体制、体系。三是职业教育发展前景看好。一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呈结构性的,如果过分的把某一个层次的人才集中到一个相对的空间,就必然导致这个空间人才资源的浪费和劳动生产力的降低;曾几何时,国家在人才选择上的盲目性,更多地强调了学历文凭,把考取高校多少作为衡量学校成绩的主要指标,忽视了人的技能、能力培养。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逐步发展,一个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回归到了一个科学的格局上,对人才的认识,开始理性化,不再盲目地追求高学历、高文凭。据我所知,目前发达地区,职中、职校毕业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近几年,我县职中走联合办学、订单培养的模式,已向发达地区输送了一大批技术人才。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充分看到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一是我县教育教学的硬件设施非常“脆弱”。还有28600多平方米的危房需要改造,校点布局不合理,农村还有很多的单师校点,县城新城区还没有小学校点的规划等。二是“三制”改革的推进力度不大。校长公选制、教师聘任制、绩效分配制的改革还不完善,比如,校长公选了,管理办法也出台了,但管理工作相对滞后。今后,县教育局要对公选校长进行认真考核,各项考核规定要落到实处,对考核不合格的要勒令辞职,校长要按照管理办法履行好职责。三是中考、高考参考率还很低,还有大量的学生被抛向社会。我县每年有近6000左右的初中毕业生,但中考参考率仅50%多一点,升入高中的也就1700人,除了读中专、技校外,仍然还有30%的人,读完初中就走向社会了。四是缺乏名师名校。一所名校是以名校长、名教师和优异的教育教学质量所构成。我县教
师学科带头人还更多地停留在县级水平上,教师水平和素质有待提高;24名公选校长,无论是教育理念、管理水平,还是自身学识修养,也没有在全州出名的;尽管今年高考有6名学生获了“红烟桃李奖”,但是,考分最高的学生也只能上中国人民大学,没有出北大生、清华生。
三、宏观教育与微观教育
搞清楚政府该做什么,职能部门该管什么,学校又该管什么,就是宏观教育与微观教育的关系。讲问题、看问题,特别是研究工作不能同等看待,宏观的问题要宏观研究,宏观问题要有前瞻性、基础性、指导性,而微观问题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政府要从全县教育如何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研究教育工作,校长要从微观角度找准自己的位置,认真履职,解决具体问题,狠抓校风、学风、教风“三风”建设,核心是教风建设,教风的关键在于校长的作风,因此,公选校长要在学校管理上多投入精力。
四、全面推进与重点发展
教育要全面发展、学校要全面推进都要靠资金、人才等资源投入,但资源是有限的,只能重点推进一部分窗口武学校、示范学校,逐步带动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全面推进。县教育局要认真研究全县名师名校品牌打造问题,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选择几所重点发展的学校,实行梯度推进;要重点选择部分小学作为示范学校,把办学校与建学校结合起来,对示范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发展、资源有效组合进行认真的调研;要根据泸西整个教育资源和生源情况来选择,重点发展2所高中、2所初中和2—3所示范小学,形成互相竞争的格局;要在全县形成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都有名校的局面。
高中和幼儿园教育是非义务教育、竞争性教育,要走向市场、推向市场。高中教育要在考虑考取的贫困学生经济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在总量上扩大招生规模;要在计划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中,认真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科学合理的招生指标;要给学校有一定自我发展的能力和空间,计划外招生的收费标准要按有关规定执行。幼儿教育,要根据家长的意愿,以教育需求为导向,多元化发展。
在学校建设方面,泸源中学和泸西一中作为全县教育发展的重点,是突破高中教育的突破口,要同步推进,但不能不切合实际地同指标对等,要区别对待。泸源中学要探索学校发展的理念,抓好学校“三风”建设,建立整套管理办法、治理措施,稳步推进教育工作,硬件方面要加大投入,软件方面要注重教师的成长以及管理模式的形成和管理理念的提升。泸西一中的重点要摆在骨干教师建设、学科带头人建设、名牌学校建设上;要建立一整套教学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既要搞教学也要搞科研,形成教学、科研互动发展;要在办学质量提高、教学成效显著的前提下着力打造名师、名校品牌。
五、正确处理改革与和谐发展的关系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稳定是发展的基础,通过改革来推动发展是大势所趋,但改革成效的好坏影响到发展稳定大局,因此,要把握住改革的力度,处理好改革、发展、和谐的问题。教育综合改革既要有一定的力度,也不能造成不稳定的因素而影响发展。一方面,要认真落实校长公选制、教师聘任制、绩效分配制各项管理措施;另一方面,要考虑改革对象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的综合承受能力。
县教育局要认真研究,周密制定方案,妥善处理好落选校长及落聘教师的安置问题。在教师聘任制、绩效分配制的改革中,公选校长要把握好改革的力度与承受的程度,在制度设计上,既要确定适当数量的人员待岗或下岗,又要让待岗或下岗的人员有机会重新上岗。改革的目的要发展,而发展就是以和谐为基本保障,因此,要处理好改革与发展、和谐的关系。
5.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精选 篇五
一、 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各环节。
二、 坚定不移地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在全省实现四个“率先”。
三、 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年攻坚工程,加快补齐教育发展短板。
四、 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质量提升,推进教学质量年年迈上新台阶。
五、 坚定不移地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推动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六、 坚定不移地逐步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七、 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脱贫攻坚,让更多贫困孩子走出大山。
八、 坚定不移地维护教育系统安全和稳定,努力让校园成为“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
九、 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坚持“走出去”“请进来”。
6.区长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篇六
大家新年好!
几年来,我们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考上重点大学的人数比几年前翻了一翻还多。社会上对此评价极高。
有人说学生在校时间长,各种作业多,得不到休息影响身体健康等,对此我答复如下:
1 关于学生作业多的问题。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秀才要是不读那么多书,完成那么多作业,怎么考上举人,考上状元呢?实际上千百年来,我们一直这样做的,效果明显,再说从我区实际出发也是值得的,我区造纸厂一直不景气,通过我们改变作业策略,造纸厂的效益明显增长,同时进行了扩大再生产进行二期、三期扩建,吸纳了大批下岗人员,解决了许多让人头疼的社会问题,这不是一件好事吗?造纸厂的繁荣带动了印刷业、运输业等多种经营的发展,为此许多厂家和单位专门给我们政府发来贺电和送来锦旗,一再对我们的做法表示衷心的感谢!
2 关于师生视力下降的问题,因为作业多,很多学校出现了近视,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说明这些学校工作扎实认真,同时我们也看到这样的现象:凡是近视多的学校,尖子生就多。同时这些单位附近的眼镜店就多,这也是好兆头。带眼镜是知识分子的象征嘛!你想当你走进一所全体师生都佩带眼镜的学校,你的感觉是什么?一种崇敬,一种赞叹。哇了不起,这才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啊!那一副副眼镜就是我们呕心沥血的杰作,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就是我们对全区人民的最大贡献哪!
3关于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根据学生体检情况看,学生体质问题不容乐观。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现在有许多高级营养品的畅销可以帮助孩子们很多问题,没有十年寒窗苦,哪来更多人上人呀!目前我们的医院也由原来的一家扩展到三家,而且面积扩大了20倍,吸引了很多高精尖医学人才,购买了全国先进的医疗仪器,极大地解决了全区人民的就医问题,没有那么多的病人,我们区的医疗水平怎么能跨进先进水平呢。从教育外看就是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小利益服从大利益,我们教育系统作出一点牺牲也是值得的,我们也要从自身做起,为全区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贡献不能只是说说,而是要拿出行动,扎扎实实地做下去。
还有很多要说的,这里就不一一解说了,我们会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解决的,感谢教育系统的各位局长、校长们,我区的教育质量就靠你们来完成,教育的宏伟蓝图就靠你们来描绘,希望你们加大力度,再创佳绩;感谢前来与会的领导,希望你们用更好的产品和最好的服务为教育系统做好后勤工作,为教育大开方便之门。最后希望各位领导精诚合作,全面提高我区的综合实力。散会后到餐厅就餐。
7.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篇七
一是按照搭建高等教育“立交桥”的要求, 进一步拓展自学考试“中接专”“专接本”考试项目, 积极探索中职在校学生在岗深造新模式和中职优秀毕业生就读高校新的招生录取办法;二是积极推进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 为未来招生多元化发展积累经验。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试点工作的指导性意见, 所选定的3所高职院校也已经制订了实施方案, 待上级领导机关审批备案后, 将尽快启动试点工作;三是筹备组建海南省自学考试专家指导委员会, 对我省自考主考学校遴选、开考专业选择、课程开考时间及安排、命题质量评估、教材选择等方面进行评估论证并提供咨询, 促进自学考试的综合改革;四是加强普通高考英语科目考试方式改革的调研, 努力实现普通高考英语听力考试一年两考的改革目标;五是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人才需求, 积极引进考试项目, 拓宽社会考试业务渠道, 并积极加强与各地区各部门的合作, 为我省选拔国际旅游岛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服务;六是根据教育部的部署, 抓紧做好教师资格准入考试及定期注册试点的前期准备工作, 以适应今年下半年试点开考工作的要求, 使我省的教师队伍建设从质量上实现新的飞跃。
二、进一步规范考试管理, 确保各项招生考试安全、保密、有序进行
我局将组织专门人员对现有的各类各项招生考试规章制度进行修改补充、优化完善, 争取在全国率先修订出首个不同类型考试标准基本统一、操作程序基本一致的通用性考试规章制度和考务管理细则, 促进考试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同时, 我局将尽快完成各类招生考试的专家库建设, 建成并不断完善我省首个包括命题制卷、监考、巡考、评卷、网络技术、考务管理等各方面专家人才储备库, 并制订出相配套的培训计划、使用制度和监督机制, 以促进我省各项招生考试管理上水平。
三、加快招生考试管理手段现代化建设
一是积极推进招生考试基地建设的筹备进程, 尽快规划建设成一个集办公、命题、保密、评卷、培训、考试等多功能的综合招生考试基地;二是在标准化考场建设工作上取得突破, 实现考场普遍安装全角度视频监控设备、配备手柄式金属探测器、电子狗等多种考试管理现代化技术设备;三是加强考务指挥平台建设的步伐, 我局将根据教育部要求和考务指挥平台建设技术标准, 分步建成能与教育部联网的省、市 (县) 和考点三级考务指挥系统, 使我省的招生考试指挥管理实现全面网络化、信息化和现代化。
四、不断深化招生阳光工程建设
一是对我省的高考照顾加分政策进行梳理和调整, 为考生营造积极进取、平等竞争的招生考试环境。二是进一步完善考试信息公开制度, 明确信息公开的内容、范围、方式和时间, 全面、准确、及时地发布相关的招生考试信息并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三是加强诚信制度和招生阳光工程考核监督机制建设, 加大政府、社会监督力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四是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 充分发挥考试部门的信息技术优势, 完善各项服务措施和办法, 不断拓宽网络信访的渠道, 构建与考生和社会之间快速有效的沟通互动和信访反馈桥梁, 为考生和社会提供优质的招生考试服务。
五、抓好考试评价工作, 为考生、学校教育教学和政府决策提供服务
一是改革高考成绩报告内容和形式, 在全国率先推行将目前只报告单科和总分成绩的方式, 改变为既报告考生的单科和总分成绩, 又报告单科各部分考试内容和能力的成绩以及其百分位情况, 为考生选择高校、专业和高校录取提供参考, 同时为中学教育教学提供指导;二是力争从普通高中2011级开始开展增值评价工作, 帮助学生了解高中3年的学习变化情况, 提高学习水平;三是抓紧做好普通高考年度间成绩等值比较评价的准备工作, 争取早日开展此项工作, 为政府的教育决策提供参考;四是尝试构建通过考试与评价相结合促进教育发展的模式和机制, 将评价工作贯穿到考试和选拔的全过程中, 充分挖掘招生考试信息资源, 扩大考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
六、建设专业化的招生考试机构和招生考试工作队伍
8.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篇八
大家上午好!
刚才,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秘书处介绍了2011年工作情况,南京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四川大学等就出版学科建设做了交流发言。大家的发言认真梳理了招生、教学工作,总结和交流了办学经验,对2012年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谈了具体思路,有的单位还对学科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大家讲得都很好。教指委秘书处要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吸纳到2012年工作计划中。
近一年来,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秘书处积极创造条件,服务行业,服务教学,为我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起步和推广,做了大量细致的组织协调工作。各培养单位按照《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积极发挥教育资源优势,结合行业人才实际需要,遵循专业学位教育的办学规律,为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做了大量具体实施工作。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扬帆起航。在此,我代表全国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对各位委员、专家长期以来为我国出版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和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借此机会,我谈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家知道,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专门用一个独立的部分,对建设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进行了系统论述。这是党中央在深入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的新经验新情况基础上,站在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对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做出的全面部署。构建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和保障,是我们继续解放思想、加快科学发展、深化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要求,对于我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党中央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新闻出版改革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对出版专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更紧迫的要求。
近年来,新闻出版人才工作,特别是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紧密围绕新闻出版改革、发展、管理的中心任务,坚持在继承中发展、改革中推进,取得显著成效。这主要体现在:一是行业人才规划体系基本建立,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向纵深推进。二是全面实施包括文化名家工程、“四个一批”人才工程、领军人才工程在内的重大人才工程,大力造就高层次、高素质人才队伍。三是服务发展,大力培养新媒体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外向型人才、少数民族地区骨干人才等行业急需紧缺人才,有效地促进了行业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四是深化改革,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力实施出版职业资格制度;积极与高等院校、大型出版传媒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建设行业人才培养基地。五是夯实基础,促进行业人才工作可持续发展,积极促进并扶持专业学科层次的提升,开展专业教材建设,组织出版了数十种面向大、中专院校的涉及出版、印刷、包装类专业统编教材。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为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大家也要认识到,当前,我国新闻出版工作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任务更加艰巨繁重。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出版战线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尖锐复杂、社会思潮日趋活跃,在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的背景下,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高层次,能够有效引导舆论的出版人才队伍;迫切需要一支继承优良传统、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出版人才队伍;迫切需要一支了解掌握现代出版企业发展规律,懂经营、善管理的出版人才队伍。出版专业硕士培养是选拔造就高层次出版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能够为我国出版业改革发展和实现出版强国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总署经过长期努力及与教育部密切沟通,2010年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2011年开始招生,这是新闻出版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好事,也是出版学科建设的一大突破,这为出版学科迈向一级学科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出版专业硕士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现了战略性转变:即从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转向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兼顾的方向转变。从出版专业的学科特点来看,专业学位教育对于实现学科建设目标、体现出版专业的实用价值具有重要作用。出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其核心知识体系,如编辑策划、外观设计、分销发行等等,是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知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既在理论知识上高于一般职业教育,又在实践应用上优于学术研究生教育,在出版教育体系中非常必要、非常适用。特别是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国出版业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攻坚时期,出版业规模和内涵将不断扩大,迫切需要更多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现代出版人才。开设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走出一条适应现代出版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之路,对于全面提升我国出版从业人员素质、提高我国出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努力培养新时期高层次出版人才队伍
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面向未来、统筹规划、夯实基础、稳步推进,以不断提高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我国高层次出版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作出贡献。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出版专业知识技能,具有较宽知识面,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专业知识解决出版业实际问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出版业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进一步树立“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人人皆可成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等重要人才培养理念,准确把握人才培养和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进一步提高出版专业硕士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结合新闻出版行业发展规律和实际需要,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重点培养以下几个层面的人才。
第一,要致力于培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的出版人才。新闻出版业既有产业属性,也有意识形态属性,是核心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服务部门,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和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高层次人才,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要牢牢把握正确出版导向,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有崇高的新闻出版职业道德,这是出版研究生理论教育的首要任务。各院校要在公共课和必修课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教育,要在实践中探索提升理论素质教育新途径,使出版专业研究生真正能够做到自觉传承先进文化,传播科学知识,具有为党服务、为人民立言、为时代放歌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素质。
nlc202309040113
第二,要致力于培养高层次出版科研人才。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属于高等教育体系的范畴,其目标是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还要提升学生的理论积淀、知识素养和科研能力,有较高的起点与标准。在课程教学中,要重视出版概论、出版营销、出版政策法规、出版企业经营管理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在课题研究中,要注重指导学生开展出版工作普遍规律的研究,开展出版产业政策、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的研究,开展数字出版、数字印刷等前瞻性问题的研究,注重和强化专业理论功底的培养,为实践中开展出版科研工作打下牢固基础。
第三,要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专业学位教育与学术学位教育的不同之处,就是表现为明显的职业性特征,出版研究生教育要着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着眼于实践能力的培育与训练。因此,无论是从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还是从师资体系、评价标准上,都必须紧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与出版的职业需求相结合,大力培养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大力培养能解决出版业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第四,要致力于培养新媒体、数字出版高端人才。近年来,在总署的高度重视与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壮大。我国广义的数字出版产业营销收入增长迅速,从2006年的213亿元,增长到2011年1349亿元,增长速度已连续三年保持50%以上,在全行业中名列前茅,数字出版的优势已经凸显。与数字出版产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数字出版的开发、应用、管理和研究型人才的匮乏已经越来越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教指委和出版研究生培养相关高校要积极建立和完善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互动,注重技术与出版的有机结合,培养一批既熟悉专业出版知识,又掌握现代数字出版技术和善于把握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趋势的数字出版、新媒体领军人才。
第五,要致力于培养成为出版名家、大家的人才。出版名家大家和数以千万计的出版工作者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出版名家大家和优秀出版工作者必然是中坚力量中的核心,他们的数量质量能否适应出版业繁荣发展的现实需要特别是具有国际影响,将关系着中华文化软实力的持续提升,关系着新闻出版强国奋斗目标的实现。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单位,都是在出版教育中具有很强实力的学校,希望你们要致力于成为培养出版名家大家的摇篮,下工夫培养有潜质的人才,坚定他们成为出版名家大家的信念和追求,在培养过程中使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全面的知识结构,精准的文化选择能力和自觉的创新能力,为今后在出版实践和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成为出版名家大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把握专业学位教育规律,走出一条科学培养高层次出版人才之路
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遵循专业学位教育规律,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路径,努力提高高层次出版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各院校在学科建设中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要坚持高标准办学原则。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一开始就要把质量作为生命线来抓。确保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需要把好“三关”,即“入学关”、“教学关”和“出口关”。“入学关”,要严格选拔标准,规范入学考试程序,做到宁缺毋滥。“教学关”,要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教学手段等方面,学校、教师都要花精力研究,做到科学合理,优质高效。“出口关”,要制定并实施严格的毕业实习制度和论文答辩制度,要保证毕业生实习和论文的质量。坚持高质量办学是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是不断提升学科建设影响力的基本条件。要将编写教学大纲与统编教材作为重点举措,密切结合产业实际,对接行业职业标准,编写好教学大纲与统编教材。编写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化的工作,要注重遵循行业发展进程和教材建设规律,需要多个领域的专家参与,科学设置编写环节和流程。对这项工作的难度,教指委要有充分的估计,要尽早开展,加强组织,力争尽早编写出内涵丰富、科学系统、具有较高教学起点的大纲与教材,为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开展教学和学术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二是要推动出版专业学位与出版职业资格紧密衔接。出版专业学位与出版职业资格的有效衔接主要包括:出版专业学位设置与出版相关职业需求的有效衔接,出版专业学位培养内容与出版职业人才评价标准的有效衔接,出版专业学位培养内容与出版职业人才工作实际的有效衔接。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统筹规划,创新模式,把握住出版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衔接的落脚点。管理部门在《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中已规定,取得硕士学位、从事出版专业工作满1年的同志,可以按有关规定报考出版专业中级资格考试。取得出版专业硕士将比照同等对待。教指委要积极宣传这一导向并指导相关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核心课程开发等方面与出版职业资格的要求实现有机结合。
三是要密切加强与行业的沟通合作。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把实际的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这就需要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院校加强与出版行业密切合作,共同建设出版专业硕士的校外实习基地,共同打造产学研互动的交流合作平台,共同构建出版专业硕士毕业生定向式就业的快速通道。专业学位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性特征,着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着眼于服务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各院校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效互动,通过高校师资和行业界师资的有机结合,通过对行业发展需求的密切跟踪,动态调整师资结构与课程设置,形成面向实践、服务行业、学以致用、动态创新的教学模式。
四是要形成多样化的办学特色。各院校应当根据各自的学科特长,在统一的指导思想和规范要求下,立足于学科优势,在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上办出特色。比如,以人文学科为优势的高校,可以着力于在培养编辑策划、文稿编校等人才方面形成优势;以理工科为优势的高校,可以着力于在培养新媒体、数字出版等人才方面形成培养优势;以经济、管理为学科优势的高校,可以着力于在培养经营管理、出版物营销、物流配送、财务核算等人才方面下工夫,塑造核心竞争力。要注重吸收国内外办学经验。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看,以应用为主导的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形成了一系列成功的办学经验。国内一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包括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经过多年实践,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办学思想、教育机制和培养模式。大家要以教育观念更新为先导,通过学习和交流,逐步形成较为完善、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
同志们,虽然我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晚,经验少,但是新闻出版行业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与行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认真做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各项工作,为我国出版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教育工作会议讲话】推荐阅读:
教育局长在暑期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9-24
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稿10-07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6-29
义务教育工作会议局长讲话学习心得10-10
2018年度全市教育工作暨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会议讲话稿06-18
陈宝生部长在2017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10-24
在全市教育系统党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9-20
在2005年度教育督导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0-20
在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话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