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通讯发展史

2024-09-23

人类通讯发展史(精选8篇)

1.人类通讯发展史 篇一

由人类基因研究看科技发展与人类伦理的关系

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及其技术的利用,对人类的伦理道德产生了很大冲击.面对科学技术的挑战,人类的`伦理道德已显得苍白无力.当前首要的任务是从人类基因研究及其技术的利用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着手,着重寻求促进科技与人类伦理和谐发展的途径.一、充分强调人类在基因研究成果上的共享性与个人的平等性;二、在全社会弘扬主流的道德风气、主流的价值观念;三、加强立法.

作 者:李合亮 LI He-liang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刊 名: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S &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年,卷(期):3(4)分类号:B82关键词:基因研究 科技伦理 和谐发展

2.通讯是人类社会的粘结剂 篇二

今天的社会是日益信息化的社会。无线电和电视使人们在几小时内知道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电脑帮助人们处理象潮水一样涌来的数据、文字、表格,存储大量资料……我们面临的信息量以指数方式迅速膨胀,处理信息的能力也紧紧跟上,相得益彰,促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发展。今天信息这个词几乎已经成为常识了,可谁能想到,三十多年前,它还是只有少数专家才了解和使用的专业术语呢!

一九四八年,控制论之父维纳发表了《控制论》一书,开辟了控制论这个关于机器与动物的通讯和控制的新领域。他使用信息、反馈①、黑箱②等新的概念和方法来处理自动控制、神经生理学、通讯等各个方面的问题,马上就以其新颖的思想和方法引起了普遍的注意和重视。许多人对控制论及其应用寄以厚望,并指望它能在社会科学的应用中得到成功。为了普及控制论知识,维纳在一九五○年写了《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和社会》,一九五四年又出了修订版,对控制论这门新的综合性学科作了通俗的阐述,对推广普及控制论知识,起到了重大作用。本书和《控制论》都是关于控制论的重要著作。这本书现在有了中译本,可以使很多非专业工作者了解控制论,实在令人高兴。

维纳在书中介绍了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且用控制论方法分析了语言、有机体、法律等现象,指出了通过对信息和社会通讯的研究来理解社会的可能性。维纳论述了通讯在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作用,并预言了信息在社会中的地位将日益重要。他断言“社会通讯是社会这个建筑物得以粘合在一起的粘结剂”。事实的发展证明了他的预言是正确的。维纳在书中还谈到了自动机的未来。它认为控制论的发展为工业自动化开辟了道路,将会引起第二次工业革命。维纳描述了自动化的诱人前景,但也着重指出,控制论和自动化是一把“双刃的刀”,既能造福也能作恶,会造成工人失业,贬低人的价值。维纳要求“建立一个以人的价值为基础而不是以买卖为基础的社会”,“利用新技术来为人类造福,减少人的劳动时间,而不是仅仅为了获得利润和把机器当作新的偶像来崇拜。”因此,他把书名定为《人有人的用处》(The Human Use ofHuman Being),要求把人作为人来使用,而不要把人贬低到和机器竞争的奴隶地位。

维纳在书中表现了他对社会的责任感。他对资本主义社会某些弊病的针砭相当有力,但他开出的药方却不怎么高明。不改变唯利是图,以追求利润为最高目的的社会制度,却指望资本家良心发现,承担对社会的义务而放弃他们疯狂追逐的利润,那无异于与虎谋皮了。

凡社会都要有内部通讯,才能使各个成员步调一致,共同努力。蚂蚁、蜜蜂都有自己的通讯方式,人类社会更离不开通讯。从猿人时代起,捕食、逃避敌害,无不需要群体的共同努力。要一起行动就要打招呼,要有通讯,这样在劳动中逐渐形成了语言。维纳指出,“在原始人群中,就有效的社会生活而言,社会的大小受语言传送困难的限制。”人最简单的通讯方式是面对面的交谈。它的通讯距离很短,只有几米、几十米,最远不过数百米。加上人本身的活动范围,也就是几十公里的小圈子,和部落的活动范围差不多。社会要扩大,就要有新的通讯手段。非洲的鼓语比人的声音传得远多了,但是这种通讯不够复杂,用控制论的话来说,信道容量①太小,不足以传递足够的信息来进行控制,它就没有能力把这些松散联系着的部落紧密联结起来形成国家。要建立大的帝国,非要有特殊的通讯手段不可。回顾历史上的大帝国,无一不建立了出色的道路网。波斯帝国的皇家大道,罗马帝国杰出的道路建筑,秦统一中国后建起的统一标准的驿道,全都是高标准、高效率的。唐明皇时由驿道把鲜荔枝从岭南送到长安而不坏,几千里地只用三四天时间,虽用途殊属不当,却可见当时的交通网效率之高。这些道路自然不是为了摆样子的,它们是这些帝国存在的必要条件。道路首先不是为了调动军队,而是用来作为通讯网的。凭着这些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和组织严密的驿站制度,皇帝就能及时地得到各地的情况报告,并把他的诏书迅速传达下去,以此紧紧地控制着老大的帝国。紧急的公文一天可送八百里以上,在没有飞机、汽车这类交通工具的古代,这已接近人畜能力的极限了。一旦道路网失灵,边远地区的独立性就会越来越大,帝国也就摇摇欲坠,处于分裂的边缘了。看来这些统治者们早就在用控制论的必要变异度原理——控制变量(必要变异度)的数目不可能大于信道容量了。“团体的界限只相当于团体信息能够有效地传递到的那个界限”,帝国的界限也只相当于统治者的命令能够有效地传递到的那个界限。俗话说“天高皇帝远”,也就是这种通讯不便造成控制能力减弱的形象说明。今天,发达的通讯技术把整个世界紧紧联在一起,通讯的作用已经相当受人重视了,但是从通讯的角度来研究历史的却还不多见。应该说,社会的进步和社会传递信息的机制及能力的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都有信息传递问题,这方面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没有全球电讯网,也就不会有跨国公司。当然,信息传递机制不是影响社会的唯一因素,但却是个重要因素,它还未被人们深入研究过。

维纳在控制论中论证了通讯和控制是同一类的东西,要进行控制就要有通讯,而且得是双向通讯。不仅要下命令,还要了解命令的执行情况。这种控制原理不仅适用于技术问题,也能用于国家、军队和个人。社会是由通讯系统联系起来的,包括广播、报纸、教育、商业通讯等等,而反馈性质的循环过程在其中也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维纳认为一切行政机构“都应该建立起双向通讯而不只是自上到下的单向通讯”,否则就是瞎指挥,甚至“上级往往发现他们的政策是建立在下属对种种事实的全盘误解”上了。维纳三十年前就看到了社会反馈对社会学和人类学十分重要,这是颇有先见之明的。今天来看这本书,对我们也是不无启发的。多少年来,我们对双向通讯问题往往重视不够,强调集中统一,从上到下的渠道比较畅通,这是优点。然而,由于多年来左的东西的严重干扰,很难保证有充分而有效的下情上达的途径。如果经过过滤后的信息报喜不报忧,结果就不能正确地反映政策执行情况,出了偏差常常很不容易纠正,甚至形成正反馈,越偏越大,捅了大漏子才发觉。过去的问题原因很多,没有有效的双向通讯不能不说是原因之一。现在我们的情况有了根本的转变,但对如何保证有足够数量的自下而上的通讯线路并保持畅通,多少是足够了,怎样保证等等,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民意测验是资产阶级搞起来的,但它对反映群众意向还是有一定作用的。我们能不能借用这种方法呢?市场调查已经搞起来了,社会调查也有人开始在搞,但数量不多,方法也还不够科学。我们应该搞出自己的抽样办法来,真正反映广大群众的意愿。当然,这是社会学的课题了。

维纳的父亲是个语言学家,懂四十多种语言。有此家学渊源,维纳也掌握多种语言。他从小就学习英、法、德、拉丁等语言,在中国任教时还学过中文,他在谈到通讯时自然要涉及到语言学问题。在本书中,维纳概述了语言的机制和历史,并着重谈到语言进化中防止语义逸失的问题。他提出了这样一种有趣的语言学观点:“语言是讲者和听者为反对种种混乱的力量而共同采取的对策。他说对语言的字长分布进行的统计表明,“一种语言形式如果由于自身有用和有生存价值而生存下来的话,那它一定是采取了一种并非不近似于最适当的分布形式的。”这种分布使它能保持最多的信息不被逸失,同时也使通讯尽量经济。维纳的研究都是针对拼音文字作的,那么汉字这种方块表意文字有没有类似的规律呢?我想,如果我们找到这种规律,对简化汉字以及实现人机对话都会大有帮助。

从上面所举的这些问题可以看出,读这本书,不但可以使我们了解控制论的基本原理,而且还可以从中看到控制论在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在科学的各个领域内应用的可能性,促使我们思考由于控制论的出现所提出的新问题。

维纳创立控制论,是由许多学科的专家联合起来共同研究而取得成功的。他认为这些学科交叉的领域是最能出成果的地方。他这种多“兵种”联合作战开辟边缘学科的方法,后来被广泛采用,产生了许多新学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讲到这种方法的时候,维纳指出,“如果科学组织的每个成员都在预先规定的道路上行走”,那是不会有什么成果的,必须鼓励和支持不同学科的科学家互相接触,自由讨论,尤其要鼓励他们“远远地越过前沿阵地从而能把邻近领域的思想吸取过来形成一套有效的思想方案”,才能使科学蓬勃地发展起来。

控制论以系统的控制和通讯为研究对象,自然也包括社会的信息传递机制,因此,控制论是完全能够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但是对这种应用的效果,维纳本人在本书中却抱怀疑态度。这与这本书的写作时间有关。事实上,七十年代以来,由于电脑、数学、控制论等的飞速发展,控制论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种应用,为社会科学提供了模型化、数学化的工具,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科学的精确化,使它们从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发展。控制论还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不少新的启示,为马克思所曾预言过的那种包括人的科学和自然科学于一身的“科学的统一”开辟了一条道路。近年来,控制论与社会成了好几次国际会议的中心议题。一九七五年布加勒斯特第三次控制论和系统分析国际会议的主题是经济控制论,而一九七八年阿姆斯特丹的第四次国际会议的主题是社会控制论。人们用控制论和系统分析的方法来模拟人的思维,建立经济模型,分析企业、部门、国家的经济,研究社会及文化的结构和变化。控制论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正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国的科学工作者(自然科学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促使他们继续进行各种科学探索。在我国,随着系统论和控制论逐渐为人们所了解,也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宋健等同志用控制论搞的人口预测就是一例。控制论和中医、用控制论观点研究中国历史,都有人在探索。这是一个有前途的领域,吸引了许多青年科学工作者。

当然,不适当地夸大控制论的作用也是不对的。控制论不过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和工具,它绝不是什么万应灵丹,不能用它来取代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具体研究。如果不肯作艰苦细致的科学探索,光是套用几个控制论的术语,是得不到什么有意义的结论的。信息论、控制论的创始人申农在五十年代,曾经针对当时流行的信息论、控制论热指出:在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里,“信息论的许多概念是有用的(实际上有些结果已经是十分有希望的),但这些应用的建立决不可能是简单地生搬硬套所能奏效,而应当是一个不断研究不断实验的过程。”申农的话,值得我们深思,而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为鉴戒。

控制论在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应用,在我国还是一种新的尝试,它离不开马列主义的指导,离不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些,我想是毋庸多说的。

(《人有人的用处》,〔美〕维纳著,陈步译,商务印书馆一九七八年六月第一版,0.51元)

①将系统输出的结果送回到系统的输入去控制系统叫反馈。负反馈根据系统现在的状态和预定目标之间的偏差来进行控制使偏差减小,它能使系统趋向和保持稳定。

②黑箱是不能打开来了解其内部构造的东西。黑箱方法指不打开它来研究其内部构造,而根据系统的行为(环境对它的影响及它对此作出的反映)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3.论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篇三

摘要:人类社会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蕴藏着其许多发展规律。马克思基本原理从辩证的角度深刻揭示出一系列社会发展规律,为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

关键词: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社会形态

马克思基本原理在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方面主要论述了以下三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这些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着重要意义。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制约着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决定了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及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了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二者的辩证原理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是揭示社会发展规律面矛盾的重要依据。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作为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等其它社会关系都受到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有机结合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革,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生产力也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其本质的内在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基础决定一个社会的性质。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

体制的选择对于基本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和生产力的发展往往起着极为重大的作用。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同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在实际运行中极为复杂,其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根本上就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所以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不断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新状况。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宜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两者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形态的更替,还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一。

4.数学的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 篇四

摘要

数学是在人类长期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它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葩,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把通向知识宝库的金钥匙。然而,许多人认为,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都是由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带来的,孰不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变革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数学的发展和变革。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正是数学的革命与发展繁荣了人类的经济、改变了人类的社会、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可以说,数学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始动力。

正文

数学是一门伟大的科学,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与自然科学相比,数学更是积累性科学。它是经过上千年的演化发展才逐渐兴盛起来。同时数学也反映着每个时代的特征美国数学史家克莱因曾经说过:“一个时代的总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个时代的数学活动密切相关。这种关系在我们这个时代尤为明显”。“数学不仅是一种方法、一门艺术或一种语言,数学更主要是一门有着丰富内容的知识体系。其内容对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艺术家十分有用,同时影响着政治家和神学家的学说”。数学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数学的发展推动着自然科学文明的进步。从文艺复兴时期到20世纪中期出版的被称为“改变世界”的16本自然科学的书中有10本都直接运用了数学原理。爱因斯坦正是深受数学家黎曼的著作之影响而建立了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创始人海森堡采用了数学中的矩阵来描物理量,从而建立了量子力学。1917年数学家拉顿在积分几何研究中引入了一种数学变换(拉顿变换),几十年后柯尔马克和洪斯菲尔德巧妙地运用拉顿变换,设计出X射线断层扫描仪——CT,为医学诊断技术作出了巨大贡献。1900—1965年世界范围内社会科学方面的62项重大成就,其中数学化的定量研究就占2/3。从1969年至1981年间颁发的13个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就有7项成果借用了现代数学理论。20 世纪以来,数学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却常

常不为人们所了解。例如,电子计算机在当今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尽人皆知,但很少有人意识到数学在其中的关键作用。此外,我们在前面所举的很多例子,实际上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了社会发展,例如,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可靠性分析、高清晰度电视的开发、飞机外形设计等。核武器研制中的计算机模拟,极大地节省了研究开支和时间,提高了设计水平,暂且不论其巨大的军事价值,其中的经济效益也是十分显著的其次,数学的发展推动社会科学文明的进步。数学思想在社会科学领域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里重点说一下数学思想在政治和经济学中的作用。在政治中不能不提的便是民主,而民主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选举。而数学在选票分配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选票分配首先就是要公平,而如何才能做到公平呢?1952年数学家阿罗证明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定理——阿罗不可能定理,即不可能找到一个公平合理的选举系统。这就是说,只有相对合理,没有绝对合理。原来世上本无“公平”!阿罗不可能定理是数学应用于社会科学的一个里程碑。

经济学也是成功地实现数学化的学科,成就令人瞩目。自 1969 年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超过 2/3 的获奖者是由于在经济学领域运用数学方法获得重大突破而获奖的。微积分学、集合论、拓扑学、实凸分析以及概率论,在研究和表达经济理论方面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很多数学家惊讶地发现,极其抽象的拓扑学最有用的地方竟是在经济学领域。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产生了包括数理经济学、经济计量学、经济控制论、经济预测、经济信息等分支的数量经济学科群,以致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当代的经济学实际上已成为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

最后,数学的发展推进人文科学文明的进步。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是人,人类素质的提高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一个民族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公民数学素质的高低。“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具有比数学知识更为丰富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数学文化是对数学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等概念的高度概括,”通过数学的学习,可以接受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提高思维能力、锻炼意志和品质,并把它们迁移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如果没有什么机会应用,那么作为知识的数学,通常在出校门后不到一两年就会忘掉,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那种铭刻在脑中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会长期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数学可以培养人正直与诚实的品质。数学是最讲究真实的一门科学,容不得

半点虚假,一切结果都必须有根有据,经得起反复推敲和检验。法国哲学家、数学家伽森狄说:“谁从小受数学的熏陶到那样一种程度,即已经习惯于数学的那种不容置辩的证明,谁就能培养成认识真理的能力,从而不会轻易放过虚伪和假象”。数学最讲究以理服人,它只信奉逻辑推理的结果而不屈从任何权威。实实在在,实事求是,无论是谁,要想在数学上得到承认,都必须尊重事实并在逻辑上站得住脚。从历史上看,哲学、天文学、物理学、医学、生物学都曾屈从过神学或政治,唯有数学保持着自身俨然不可侵犯的独立和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念,甚至连“上帝”也要服从数学。在英国的大学里,律师专业的学生要学习许多高数课程,正是因为经过严格的数学训练后,能使人养成一种坚定不移而又客观公正的品格,形成严格而又准确的思维习惯。数学是科学的思维。

数学可以培养人的顽强与勇气。数学的特点之一是高度的抽象性,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又特别强,这些特点决定了学习数学必须坚持不懈、刻苦努力。从欧几里得时代到19世纪,两千年漫长的时间里,许多数学家对几何学中的第五公设曾作出种种证明,尽管他们的证明是无效的,但人们逐步认识了第五公设在《几何原本》中的特殊地位,明确了与第五公设等价的一些命题,获得了一些非殴几何的内容,使公理化方法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为非欧几何的出现创造了必要条件。几百年来,人们在寻求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过程中,不也获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成就。

数学可以培养人的整体意识。数学题的求解必须从已知到结论全面地考虑问题,并把握各方面的相互联系,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从全局上全面地考虑问题的习惯,从而把握住全局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联系,弄清事物的各个部分的地位和作用,弄清该事物与他事物的位置,从而弄清事物全貌,学会全面地分析数学问题,从而学会全面地分析周围的人和事,进而全面地分析社会,能使公民顾全大局,在关键时刻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

数学可以培养人的优化意识。数学作为从量的方面处理各种关系的科学,常用来处理最优化问题,小到一个小组的日常工作和计划的安排,大至整个部门,以至国民经济的计划,都要求最优化的组合,要求最优化的方案和对策。由于数学中经常讨论最大值、最小值、最佳解题对策、最优解等问题,因此,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从事物发展的众多的可能性中寻找最优的可能性的习惯,并懂得研究事物向最优化方向发展的条件,努力去创造这种条件。最优化思想应成为每个

公民的素质。

在科学数学化、社会数学化的今天,要求所有的人都必须掌握更多更有用的数学知识,要求人们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更多的数学地思考问题。数学在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具有好品质、强能力、高素质的人中具有巨大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科学进步的力量。

尽管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科学,但它与实际社会的联系非常紧密。数学对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而社会的进步也推动了数学的发展,数学与社会的发展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社会的信息化、数字化、及计算机的应用也就日益广泛,也就是数学的应用向一切领域渗透,使当今社会日益数字化。这意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各个学科间的互相渗透,数学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而生产实践也会给数学提出千差万别的新课题,使数学研究更加深入,随着这些新课题的研究和解决,反过来也将促进数学本身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数学的支持,离不开数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的发展将长期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5.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篇五

主要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课题 投影图片,从类人猿与 观察思考人的亲缘关系引出人类起源课题

人类的特征 谈话 思考发言

人类的分类地位 投影图片、谈话 讨论发言

从原始灵长类到猿的进化 投影图片 引导自学 自学讨论发言

从古猿到人进化 播放影片 观察分组讨论 发言

文化发展与人类进化 引导自学 分组讨论发言 归纳

6.人类通讯发展史 篇六

语言与精神-评《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洪堡特认为语言是精神不由自主地流射,一个民族精神力量的强弱直接决定了这个民族的语言在进化过程中的`快慢、优劣.精神对语言确实存在极大的影响,但是语言只是一种交际工具,无所谓优劣.

作 者:吴英臣 朱连芳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刊 名:天府新论 CSSCI英文刊名:TIANFU NEW IDEA年,卷(期):2007“”(z1)分类号:H0-05关键词:语言 精神 民族

7.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论文 篇七

联合国发布的《千年生态环境评估报告》指出,过去 50年中,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人类过度开发和使用地球资 源,一些生态系统所遭受的破坏已经无法得到逆转。报 告说,地球自然资源每年提供价值15万亿英镑的物产, 如新鲜的水、清洁的空气和鱼等,但是人类活动破坏大约 2 /3提供上述资源的生态环境,包括湿地、森林、菜地、河 流和海岸等。目前,地球上10% ~30%的珍稀野生动物 濒临灭绝;24个生态系统中的15个正在持续恶化。大约 60%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服务行业,如饮用水供应、渔 业、区域性气候调节以及自然灾害和病虫害控制等,无法 进行可持续性生产,前景每况愈下。

关头之时,只有对造成生态环境危机的原因进行深刻的 反思,方能探寻到解决环境危机的出路。关于环境危机 的主要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 见智。据巴里·康门勒(Barry Commoner)教授的归纳,主 要有这几种见解: ①“富裕说”,认为富裕社会的废弃物太多,还不如虽贫穷但与环境相和谐的穷人社会。

②“进取意识说”,认为问题的原因在于人类的内在进取意识,认为人类是地球上最残忍的物种。

③“人口说”,认为环境危机是人口太多的缘故。④“教育说”,认为人类所受的教育使人日益变得非人,变成不懂得为什么要爱自然。

⑤“宗教说”,认为原因在于基督教的自然存在的唯一目的是服务于人类的信条。

⑥“需求说”,认为污染的原因不在工业界而在公众过旺的物质需求。

⑦“技术说”,认为原因在于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失去控制的技术发展。

⑧“利润说”,认为原因在于毁坏环境比保护环境更容易获得利润。

⑨“政客说”,认为由于制定和执行环境政策的政府机,使得那些机关瘫痪无力。

⑩“社会制度说”,认为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社

会制度。

上述各说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不够全面、深 刻,不能切中生态环境危机根源的要害。笔者认为,造成 生态环境危机主要有如下这些原因:

1、西方式社会文化的主导工业革命导致的环境危机、生态冲突。这些问题跟西方式的社会文化理念有密切的关联。西方文化有3个显著特征:强调竞争与征服;漠视和谐,不仅仅漠视跟自然的和谐,还漠视跟其它社会、其它文化的和谐;无限制地利用物质,认为资源永远无限。工业文明开采挖掘出地底深处的几百种矿产资源,将其转化为人类可支配使用的财富,支撑了人口新一轮的膨胀。其主要特征是:以毁 坏自然的方式征服和利用自然;个人自由与财富消费至 上;解除宗教和伦理对人的控制等等,这些要素构成了传

统工业文明的主流意识形态。整个二十世纪,人类消耗 了1420亿t石油、2650亿t煤、380亿t铁、7.6亿t铝、4.8亿t铜。占世界人口15%的工业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 56%的石油和60%以上的天然气、50%以上的重要矿产资源,全球各国各民族间出现严重的不平衡。目前,全球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仅为1400多亿吨,按目前产量,静态保障年限仅40a;天然气的剩余可采储量为150亿立方米,静态保障年限仅为

。与此同时,地球环境遭到严重污染,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森林锐减、物种毁灭、气候变暖、荒漠扩大、灾害频发,一场全面的危机摆在人类面前。

2、人口压力。如前所述,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是一个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有着自己的负载阈限。而处在生物圈中食物链最高位的人口的迅速增长,使生物圈的负载能力已达 到了极限,难以为继。

3、对生态基本规律的认识不足。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地球的自然环境。然而,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的进程中,只知道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和掠夺,却没有认识到地球承载人类生存的能力,取决于它能提供的生命支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人类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这个系统的发展既有利于人类的一面,也存在着不利的一面,即过度耗竭自然资源和破坏自然生态系统,最终将导致人类的不可持续发展。

人类造成的生态环境退化有三个途径: ①非生物资源的消耗(地球上不可更新资源是有限的,是可耗竭的)。

②向环境的排放(污染和废物排放往往超出环境的自净 能力)。

③生物量的损失(可更新资源的使用速度大于更 新速度)。,可以说,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总压力超过了地球 的环境承载能力的可能性,才造成了环境危机。关于这 一点,恩格斯早在一百年前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曾 尖锐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 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 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 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由此可见,正是人类对生态基本规律的认识不足,对生态资源肆无忌惮地无度挥霍,才导致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从而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性灾难。

因此,人类只有善待自然,按照生态基本规律办事,运用使发展更少地依赖地球有限的资源,更多地与地球承载能力达到有机协调的方式来发展经济,才有可能躲过大自然对 人类新一轮更大范围的惩罚。

4、传统生存方式的缺陷。我们知道,人类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从自然界索取衣、食、居住等方面的物质和能量的生存方式,使之能够世世代代地生存繁衍下去。但是,人类在和环境进行了长期的抗争和苦斗,极大地发展了自己,增强了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之后,又逐步形成了以高投入、高消耗为手段,以高速度、高发展为途径,以高消费、高享受为目的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的后果是对环境的高,是以牺牲环境来求取发展的。在今天当环 境危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 定的直接因素,在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频发不断,生态资 源遭到严重破坏的形势下,人类才对这种传统生存方式 的缺陷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在1989年12月22日第44 届联合国大会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决议(联大第44 / 228号)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 原因是无法长久维持的生产和消费形态,特别是工业国 家的生产和消费形态。”

当前,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遵循着 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为特征的生存方式。高物质消费生 活方式驱动着高资源消耗的生产,而高资源消耗的生产 又导致了地球环境状况的恶化。

环境危机的出现无不与这种浪费型、破坏型的传统生存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现在每1年燃烧的矿物燃料就要自然界用100万年的时间才能形成。对这种传统的高消耗生产方式和高消费生活方式,有识之士称其为“发展的失败”。具体地说,即正是传统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等几乎所有方面组成了威胁生态环境的社会惯性力量。因此,仅仅从其中一个方面入手,或是以为更新的技术本身就会解决这样的问题,或是寄希望于一套全新的发展战略,肯定是要失败的。,许多生物学家、生态学家、技术专家,当然还 有各方面的社会科学家都明确认识到,如果不对人类迄 今所处的生存方式,或者说对整个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 思,人类断难改弦更张。

5、技术的滥用。如所周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空前繁荣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才使人类具有了改造自然的能力。它使人类能更大规模地采矿、办工业,从而向自然界索取更多的物质和能量,并同时向环境排出日益增多的废弃物。尤其是化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能合成许多自然界 根本没有的化学品,在排入环境后长期在食物链中循环, 危害人体健康。

可见,由于人类滥用科学技术向大自然贪婪地索取 和掠夺,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是,科学技术是 一把双刃剑,它既有为害人类的一面,又有造福人类的另 一面。人类只有正确使用科学技术,将其运用于环境保 护方面,大力发展节能技术、生态农业技术、以及其他一 系列技术,实行封闭的工业生态循环,采取清洁生产方 式,实现废物的无害化、资源化,把对环境的负荷减少到 最低限度,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实现人类社会 的永续发展。

6、自由经济制度的弊端。自由经济制度要求整个社会,要求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自由买卖、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经营。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其保障和鼓励,甚至放纵私人自由地无限制地从事各种创造财富的活动。然而,这些活动大多是以疯狂掠夺自然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为代价来获取其高额利润的。在这种制度下,人人只图急功近利, 不顾长远后果。而正是这种对利润的贪婪导致了对大自 然的严重破坏。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无内在目标和固定方 向,仅仅服从于供需力量的调节。

三、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治途径

环境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导致生态环境退化的 根源在于不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发达国家在发展 中,不顾自然生态系统的承受力,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自 然资源和能源,向环境中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导致环境 问题的加剧和环境问题的全球化。目前,世界上少数地 区的消费极高,但大部分人类的基本消费需求尚未得到 满足。正是工业化国家的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加 剧了环境退化和世界一些地区的贫困。

作者认为,要从根本上铲除生态环境危机产生的根 源,需从控制人口增长、开发可再生能源、实施可持续生 产和可持续消费等6个方面入手:

1、控制人口增长。根据世界人口学家估计,目前全球正以每年1 亿人的速度在增长,到2030年,人口将可能达到

亿。地球资源在开发利用的速度上目前已显得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而正是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给生态环境,尤其对土地、水、物种等造成巨大的压力,并造成了森林的锐减,土壤的退化,生态的恶化,资源的浪费,物种的减少等一 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为了保护地球资源和生态环 境,控制人口增长已成为人类迫在眉睫的共同任务。

2、开发可再生能源。再生能源主要有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自我恢复能力,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再生能源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几乎是零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微乎其微。因此,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缓解煤、石油、天然气开采压力,减轻生态环境破坏的一条重要途径。

3、可持续生产。可持续生产是指满足消费者对产品需求而不危及子孙后代对资源和能源需求的生产。实行可持续生产的主要途径是在工业发展中推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利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 率,降低物耗、能耗,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物量生产 经营活动。按照联合中巴黎工业与环境活动中心的定 义,清洁生产是:“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应用于生 产过程和产品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目前,世界上普遍使用的、达到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

: ①调整产品结构,用无污染、少污染的产品代替毒性 大、污染重的产品。

②调整原料结构,用无污染、少污染的能源和原材料代替毒性大、污染重的能源和原材料。

③调整企业技术结构,用消耗少、效益高、无污染、少污染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替代消耗高、效益低、污染产生大、污染重的技术、工艺和设备。

④设计物料闭路循环,开展“三废”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和原材料,实现物料最大限度的厂内循环。

⑤强化企业工业生产管理,减少跑、冒、滴、漏和物料流失。

⑥对少量的、必须排放的污染物,采用低费用、高效能的净化处理设备,进行最终的处理、处置。

⑦建立无废工业区小区,开展规范的湿地和鸟类保护工作,试验性建设湿地恢复工程。

4、建立湿地公园。在北戴河湿地等近城市区和南 戴河、黄金海岸等旅游区的湿地,规划建设具有保护和开 发相协调的示范性特色湿地公园,同时发挥湿地的生态 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5、探讨建立并逐步健全湿地保护社区参与机制。在参照国内外其它地区社区参与湿地保护成功经验的基 ,探讨性建立符合秦皇岛沿海湿地保护实际的社区 参与机制,使沿海湿地的保护和湿地所在县、乡、村社区 经济利益协调发展,让群众从保护湿地中得到实惠,从而 更加积极主动参与保护行动。

6、建立可持续的消费模式。《21世纪议程》提出,世界所有国家均应全力促进可持续消费模式,发达国家应率先达成可持续消费模式,发展中国家应在其发展过程中谋求可持续消费模式,避免工业化国家的那种过分危害环境、无效率和浪费的消费模式,工业化国家要提供更多的技术和其他援助。

政府和商业界对改变消费模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 用。具体手段有:运用经济刺激,改变消费行为;调整价 格结构,使价格能够反映出环境的价值;取消对不可持续 消费模式的保护性补贴;提高消费者的环境保护的经验 和意识等等。环境标志(绿色标志)是某一个国家依 据环境标准,规定产品从生产到使用全过程必须符合环 境保护的要求,对符合或者达到这一要求的产品颁发证 书或标志。如果商品上印制了特定的环境标志,就表明 该商品的生产、使用及处置全过程都符合环境保护的要 求,不危害人体健康,对环境无害或少害,有利于资源再 生和回收利用。

参考文献:

[ 1 ]国家林业局《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湿地公约履约指南 [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8.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篇八

第3章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本章主要阐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问题。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懂得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以物质实践为基础的自然历史过程;了解社会内部基本的矛盾运动,全面把握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研究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观的具体表现。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过程,是指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它包括人们的社会心理和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中普遍的问题,对这问题的回答决定了哲学家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基本立场,基本路线和根本方向;该问题贯串于社会历史观的其它一切问题之中,解决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该问题是两种社会历史观斗争的焦点,也是人们在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在社会历史观上,凡是坚持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反之则是历史唯心主义,但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历史观,总的来说是唯心主义的(如英雄史观)。

历史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历史唯心主义和客观历史唯心主义,尽管它们各自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在实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并且是相互补充的。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理论中长期居于统治地位,有其深刻的认识根源、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

认识根源:社会历史不同于自然界,使人们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活动的结果,无不打伤人类意志、思想的烙印。社会历史现象与历史过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很容易是人们在考察社会历史是只看到人的意志、思想和动机,特别是活跃在历史舞台前面的杰出人物、领袖人物及其它个别重要任务的意志和动机,而忽视去探究这些意志、思想和动机背后更深层的原因。

社会历史根源: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出现之前,各民族和国家的生产规模都比较狭小,各国各民族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经济、科技、政治和社会生活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等领域的进程比较缓慢,所有这些都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难以用“世界史”的眼光看待世界,即通过对各国民族历史的比较研究去发现人类社会历史的共同性、普遍性和规律性的东西。

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总是不愿面对历史发展的真相,作为统治阶级,在垄断了精神生产的主导权的前提下,势必夸大精神的作用和个别杰出人物的作用,贬低物质生产的意义和物质资料生产的地位,鄙视劳动群众的实践活动,进而否定社会历史客观规律性。

马克思、恩格斯所以能创立唯物史观,除了客观的历史条件外,还由于他们主观的努力。唯物史观能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提供说明历史的科学方法,唯物史观的创立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它同以往的历史理论相比,更加显出其科学性。

以往的历史理论存在以下两个主要缺点,一是只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及社会的经济根源,没有解释社会现象背后的客观规律;二是至多是考察了杰出人物、领袖人物或其他个别重要任务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崇拜英雄豪杰而轻视人民群众,不去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

历史唯物主义考察社会历史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也是批判扬弃哲学史、思想是和经济学说是等优秀成果的过程。他从世界史的比较研究角度,通过对宗教、国家和法的批判,逐步深入到探讨社会历史的物质根源,最终发现了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决定性作用。依据唯物主义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第一次变成科学。由此可以说,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使人们有关社会历史领域研究说获得的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他根源于现实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人们在从事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人们的社会意识总是依赖和反映着人们的社会存在,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不同历史时代的思想、理论以及根据一定的社会思想所建立的政治与法律制度等,实际上都是由当时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这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其根据在于:

(1)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存在要以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等物质基础。人和社会赖以存在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的全部社会生活是以物质生活为基础的。离开了生产、没有物质生活资料,人就不能生存,更谈不上人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创造活动了。

(2)社会意识的内容归根到底来源于社会存在。一切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要素及其运动方式、相互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经济思想、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等等。

(3)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存在是具体地、历史地变化着的,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总是要与社会存在的新变化相适应,并且呈现出社会意识的变化和更替,呈现出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这就是说,没有永恒不变的社会意识。

当然,唯物史观在肯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下,也十分重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重视其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的本质和功能:

社会意识的本质就在于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人们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理想、信仰、愿望等等,无不是他们的社会存在,特别是他们所处的生产方式的反映,任何一种社会意识,都可以从社会存在找到它的根源正确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真实反映,错误的社会意识则是社会存在的歪曲反映。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社会意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具有历史性。也决定了在阶级社会里大部分社会科学等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

社会意识的功能:反映功能;维护或批判现实的功能;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功能;创新功能。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既依赖于社会存在,又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表现:(1)二者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的同步性。(2)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指社会意识这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变成物质力量,从而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社会的发展,其反作用:

一是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和加速社会的发展;二是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和延缓社会的发展,而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反作用,主要是由它赖以产生并为之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和以这种社会意识为精神武装的阶级,社会势力的历史作用决定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旧的能延缓旧制度的灭亡,先进的则相反。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矛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其中,直接作用于自然界的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它处在经常不断地发展变革的过程中。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也经常发生变化,但同生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产力比较起来,生产关系的系统则是相对稳定的。一种生产关系一经形成,就成为一定历史时期相对固定的形式。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最终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即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不同历史阶段上的生产关系的区别,是由生产力发展的不同状况决定的。离开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任何新的生产关系都难以建立。例如,对应的只能是原始公社的生产关系。青铜器对应的是奴隶制生产关系。铁器对应的是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大机器生产对应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内容,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则是生产力赖以发展的社会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适应于内容。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2、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人们常把生产力比作儿童身体,把生产关系比作衣服。当衣服大小还足以保护身体发育时,身体就可以继续发育,当衣服窄小到束缚身体、影响发育时,就得换成大号的了。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生产力作为主要方面,既是决定的因素,又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历史上不同生产关系的交替,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马克思说:“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45页)。例如,在使用简陋的石器工具的情况下,个人无力单独同自然界相抗衡,只能共同劳动,产生集体的原始公社的生产关系。以金属工具为主的较为进步的生产力,导致了有限的剩余产品的出现,使剥削他人的劳动成为可能,决定了奴隶制生产关系的产生。由于金属工具的改进,特别是冶铁技术的进步,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就为封建制的生产关系所代替。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使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的农民比在棍棒监督下进行集体劳动的奴隶,能提供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从使用手工工具逐步过渡到机器生产,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标志。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的过程往往表现出某种阶段性和层次性。往往先是部分地改变生产关系,如在封建社会末期,出现了小规模的、个别行业的手工工场、商品交换、少量雇佣劳动等,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和成长,然后才是机器大生产的出现,要求整个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全面的根本变革,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以代替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而确立起来。

新生产关系一经形成,就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表现为相对稳定的状态。当生产力由于其内在动力而向前发展到更高水平时,与相对稳定的原有生产关系的矛盾就会尖锐起来,这时,生产力便要求冲破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用一种适合新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新生产关系取而代之。这就是说,旧生产关系的灭亡和新生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关系的产生,都是由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所决定的。在阶级社会里,这种生产关系的变革,是通过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革命阶级所进行的革命斗争实现的。保守的或反动的势力即使在一定时期采取各种手段阻碍生产关系的变革,这种情况也只能是暂时的,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必然的,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是观察社会历史的关键。这个原理深刻的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最终源泉,指出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也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不是消极的、被动的。生产关系作为生产力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形式,它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具体表现为:

1、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作用的性质

首先,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因为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能提供一个使生产力诸要素较好地结合起来的社会形式,能把当时各种潜在的、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使劳动者的积极性、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的作用都得到较佳发挥,这无疑是对生产力的一次解放。在历史上,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往往都是在某种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之后取得的。

其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以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因为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已不能把生产力诸要素较好地结合起来,这时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得不到合理利用,由此阻碍和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时,人们虽然可通过对生产关系某些环节和方面的调节和改良而使矛盾有所缓和,甚至在某一阶段还可以使生产力仍取得较快发展速度,但却不能消除矛盾。只有当旧生产关系获得根本变革,适合生产力状况的新生产关系建立起来后,才能使矛盾解决。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复杂性

应该看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情况较为复杂。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从总体上讲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但也并不排除因个别环节有缺陷而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使生产力的发展受到阻碍;一种旧的生产关系从总体上讲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但也并不排除由于对生产关系某些环节的调整而暂时地、局部地对生产力的发展有某些刺激作用;同时,不但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生产关系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而且当生产关系的变革超过了生产力的实际水平,也会阻碍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说,只有生产关系不但在性质上而且在形式上,不但在总体上而且在局部环节上都适合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时,才能真正使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这种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能提高实际经济效益,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生活水平,而这也就是衡量生产关系是否适合生产力的基本标志。

(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集中体现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生产关系由基本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适合的辩证否定运动,就是这一规律的生动表现。这一规律的内容和客观要求表明:一种生产关系该不该变革、何时变革、如何变革,以及变革的方向等,都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愿望任意决定,归根结底要由生产力的状况来决定。所谓生产力的“状况”,包括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不顾生产力的实际状况,人为地去维护过时的旧的生产关系,或者企图超越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去建立“先进”的生产关系,都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最终必然要受到这一规律的惩罚。

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规律是人们正确认识和揭示社会历史发展根源的一把钥匙;它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历史时期都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战略、策略、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防“左”反右的思想武器,它对指导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社会的基本矛盾,除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之外,还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是根源,上层建筑是派生物。无论政治的或思想的上层建筑,它们都产生于或根源于经济基础。恩格斯说:“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点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是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6页)。也就是说,任何上层建筑现象最终都可以从经济基础中找到根源,得到说明。不过,上层建筑本身又有其相对独立性,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但上层建筑之中的一切成份,无论是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抛弃的还是被保留的,归根到底都是曾经适应于或仍然适应于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或迟或早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谁在生产关系领域居于统治地位,谁就必然要在政治和思想领域中居于统治地位。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形态发展起最终决定作用,但直接决定上层建筑性质的是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力。当然,这里的“性质”,是就根本性质而言的。具体说,在不同的国家、民族、地区中,基本相同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会有所不同,并非只有一种模式,但无论怎样,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总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它的上层建筑也要随之发生改变。马克思指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3页。)当一种旧的经济基础被新的经济基础取代之后,反映并依赖旧经济基础的旧上层建筑,也必然或迟或早地要为新的上层建筑所代替。即使在同一个社会形态中,当着经济基础发生某些局部的变化时,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也会相应改变。

当然,我们说上层建筑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并不是说经济基础一旦发生变化,整个社会上层建筑就会立即发生变化。事实上,由于上层建筑的每个部分都具有相对独立性,都有自身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因而,它们的变化总是有快有慢,有早有迟。一般说来,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是以它的核心部分,即国家政权、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应的设施等的变革为标志的。而观念上层建筑即社会意识形态,则往往早在制度变革之前就开始变化,但其变化的完成却远远落后于制度变革,往往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比如,在我国,封建主义的思想体系早在封建制度被推翻以前就已经趋于破产,但直到今天,诸如封建迷信、家长作风、特权思想、个人崇拜等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仍然存在。但是,不管变化缓急或迟早,经济基础的根本变革,最终要引起上层建筑的相应改变,则是一条不可抗拒的规律。

(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经济基础之所以创立自己的上层建筑,就是要它为自己服务,促进自身的巩固和发展。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通过为经济基础服务实现的。

1、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方向。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从方向上讲,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它积极地运用政治力量、法律手段和思想影响,帮助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它又采取一切办法对那些有害于自己的经济基础的社会势力和思想展开斗争,扫除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改造旧的经济基础,从而为自己的经济基础形成、巩固和发展开辟道路。这两个方面是相反相成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服务,就是在“保护自己” 和“排除异己”的对立统一中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方式。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这种方式来实现的。政治上层建筑力图把人们的活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和秩序之内,观念上层建筑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去支配人们的行动。没有这种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控制,整个社会生活就会陷入混乱状态。上层建筑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具有多种具体形式,如发挥国家机器的职能作用,运用法律武器打击异己力量,利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体、信息网络以至于教育、宗教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形式,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组织社会经济生活,对社会各群体进行必要的规范和监督,从而使整个社会生活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

3、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效果。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从效果来看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促进作用,一种是阻碍作用。当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而经济基础又是同生产力相适应并能满足其发展的要求时,就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如果上层建筑不能满足新兴经济基础的要求,或者它所维护的经济基础本身已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它就会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三)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的矛盾运动。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在任何社会形态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始终存在的。在一种新的上层建筑刚刚产生后的一段时期内,总的说来它是基本适应经济基础要求的,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它同自己的经济基础也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不适合。因为任何一种新的上层建筑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都有某些不完善的地方,因而不可能绝对地适合经济基础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在生产力的推动下,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是不断变化的,而上层建筑则是相对稳定的,往往不能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必然发生不相适应的情形。因此,两者之间就必然产生矛盾。不过,在社会形态发展的量变阶段,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适合是基本的,不适合是局部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也日益发展起来,而上层建筑却继续维护旧的经济基础。这时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变革要求之间的矛盾就会越来越激化。在这种情况下,要满足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解放生产力,就必须变革旧的上层建筑。于是,社会形态的质变阶段就到来了。新的上层建筑取代旧的上层建筑之后,便会以自身的力量促进新的经济基础取代旧的经济基础,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辟新的道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揭示了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历史唯物主义把这种必然联系表述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要求。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 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稳定性;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地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合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违背这一规律,人为地维护旧的上层建筑,或超越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企图“超前”变革上层建筑,同样要受到这一规律的惩罚。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关于这一规律的原理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之一。它同样是无产阶级政党观察研究社会历史问题以及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历史经验表明,只有遵循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才能正确认识和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社会发展。在当代中国,自觉地掌握和运用这一规律,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力的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发展,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

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个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从生产的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决定性力量的科学思想出发,揭示了人类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自然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同自然界本质是一致的,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这具体表现为:(1)人类社会发展是客观的;与自然界不同的是,人类社会又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所组成的,人类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活动而已。但是人类社会这一特点并不排斥它同自然界一样具有的物质性、客观性特征。这由于人类对自然界有着高度的以来,人类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不能随意地选择客观的历史前提和生产方式。

(2)人类社会发展史一个动态的过程;同自然界一样,人类社会总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之中。社会发展的自然过程性,从根本上说还在于生产力的发展的客观性和连续性。作为一种客观物质力量的社会生产力,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连续性。实践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更新发展的客观过程尽管是极其复杂的,但社会发展过程中自身的新陈代谢机制却无法改变的,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总趋势是无法改变的。

(3)人类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同自然界一样,人类社会发展也是一个合乎客观规律的辩证过程,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必然性。同自然界的明显的区别在于,人类社会的进程充满了各种不同的人及社会群体的思想、目的、意志和要求等等,而自然界运动则是完全无意识的自发性过程。

2、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规律的决定性与人的主体能动性的统一 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人类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了人类社会规律的决定性。从人类历史的长河来看,生产 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方式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这是不以人的目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进程。

唯物主义历史观在揭示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决定性的同时,也充分重视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在历史进程中的自觉能动性,认为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性与主体的能动性共同作用于历史进程,辩证统一与历史进程。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客观规律与主体自觉活动的统一过程。

这是由于社会历史规律存在于人的能动的实践活动之中,这一规律的实现也有赖于人的自觉活动。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追求及其实践活动,使历史打上了鲜明的主体性特征。这种主体性特征就在于,人们不仅要适应现实的对象世界,使自己的活动符合客观对象的规律,同时也要改造和利用对象世界,使人的本质对象化,使自然日益人化,使社会不断进步,从而实现人类活动的创造性。由此社会历史既表现为主体性受动于、受制于客观规律的过程和结果,又表现为人的主体的本质和要素对象化的创造性的过程与结果。

其次,每一个人及单个的历史主体一方面总是在实现自己的微观的、有限的人生追求,一方面又总是将自己的这种追求活动汇合成一种合力及推动历史前进的客观性力量,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直接或间接地区创造历史。

再次,人类历史的变迁和社会发展蕴含着客观的规律并表现为一决定的过程,这一规律实现的具体形式、途径和方法则是可选择的,即人们社会实践的具体目标、内容、要求和结果等也是可选择的。社会历史进程也就是客观规律的决定性与主体性的辩证统一过程。规律的客观性和决定性体现了社会历史的统一性和趋势性,而主体的选择性则体现了社会历史的多样性和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了解和把握历史进程中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科学地认识历史和当今社会都有着现实的意义。

3、社会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社会发展的前进性是指人类社会在生产方式内在矛盾作用下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全面的社会经部的必然趋势。发展的前进性是一种客观的历史必然性,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和改变的发展趋势。社会发展的曲折性,则表现在社会发展的前进过程不是直线上升的、一帆风顺的过程,这种发展总是伴随着暂时的停滞、迂回的路线,甚至是暂时的倒退。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特殊形式

纵观人类历史的长河,社会发展的普遍性规律总是通过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实际历史进程体现出来并始终制约着这个进程,显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性特征和发展的一般趋势,可以将普遍性规律、发展的共同性和一般趋势等概括为社会历史进程的统一性。但是,由于文化的历史的条件不同,不同国家与民族的具体的历史进程,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特殊性和丰富多样性。可以将这些发展中 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的差异性、特殊性和丰富多样性统称为社会历史进程的多样性。

社会历史进程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这样四方面:

第一,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社会形态更替的非同步性。在同一个时代,有的可能已经较高级的社会发展阶段,有的则停留在较低级甚至低级的社会形态。

第二,社会制度的可跨越性。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某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可以跨越某一特定的发展阶段,直接县更高的阶段迈进。

第三,统一社会形态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由于宗教、文化、历史传统、外部环境等因素的不同,统一发展阶段的社会形态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那里,其具体形式也总是个不相同,各有特色的如同在封建主义发展阶段,古代中国的权力结构长期集中在公国手里。

第四,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例如同样搞社会主义,各个国家与民族在体制选择、时间选择、战略选择与战术选择等方面,一句话发展道路的选择均取决于其特定的国情及其他历史条件。

总之,社会发展规律及其现实的历史必然性,表现了发展进程的决定性和统一性,同时,这种必然性又总是通过发展进程中各种偶然性去实现的,表现为发展的多样性。发展的统一性寓于多样性之中,多样性表现和实现统一性,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就是统一性和多样性辩证统一的过程。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由于经济基础是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两对基本矛盾实际上形成了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样一个三层结构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生产关系是一身二任的,它既是生产力的社会形式,又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基础;它作为中介环节,把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双向回环运动。这一环扣一环的决定作用和反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动力。两对基本矛盾之间不仅相互联系,而且相互制约。一方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所决定的,并受其制约,因而后者比前者更为根本;另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最终解决,又依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因为上层建筑总是力图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如果不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就难以最终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就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在社会变革时期表现得更为明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以及这两对矛盾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的整体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它们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因为:首先,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具体展开,它们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把握了社会基本矛盾,也就基本上把握了社会的全貌。其次,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同人类社会共存亡。最后,在两对矛盾的运动中,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即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就其一般进程而言,首先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的。人类为了改造自然以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总是力图不断地提高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的各种基本要素中,生产力则是最活跃的因素,它始终处在变动状态。当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应付引起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的矛盾状态的变化,从而推动生产关系发生变革。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又会引起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状态的变化,从而推动上层建筑的变革。于是,人类社会也就进入 了高一级的形态。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全过程清楚地向我们表明,上层建筑的变革是由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的,而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变化又是由生产力这个最活跃的因素决定和“ 操纵”的。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发动机”,是社会的动力之源。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基本矛盾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而社会历史的发展则是通过社会变革展现的。革命和改革就是社会变革的两种基本的形式。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阶级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解决矛盾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则是社会主义改革。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因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中的必然现象。

有阶级存在,就一定会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之间的斗争。争取和维护本阶级的经济利益是阶级斗争的实质内容。在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为了使自身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总是凭借他们占有的生产资料和掌握的国家权力,对被剥削阶级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使被剥削阶级处于贫困的境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者田连阡陌,穷者无立 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锥之地”,就是对阶级剥削的深刻揭露。即使在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社会的 两极分化、阶级差距更为扩大,雇佣劳动者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哪里有剥削,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有斗争。人类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历史,既是一部生产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阶级斗争史。

2、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它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阶级斗争推动了同一社会形态自身的发展。在社会发展的量变阶段,阶级斗争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当时的统治阶级,或者直接摧毁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某些最腐朽的部分,或者迫使统治者采取某些社会改良措施,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作局部调整,或多或少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例如,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从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起义到清代的太平天国革命,其间曾发生了大小数百次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这些斗争虽然没有彻底推翻封建制度,但每次斗争都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王朝,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而欧美无产阶级要求改善劳动条件、缩短工作日等等的经济斗 争,也迫使资本家的剥削方式由绝对剩余价值生产转向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推动了生产力的 巨大发展;其争取民主权利等等的政治斗争,更是推动资本主义社会民主发展的根本原因。

其次,阶级斗争的作用更突出地表现在阶级社会中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的质变过程中。虽然新的代替旧的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是这种代替并不是自发地实现的。因为,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生产关系就会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变革旧生产关系就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要把这一要求变为现实,还必须通过人的努力和斗争。代表旧生产关系的反动统治阶级是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的,总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手中的权力来维护已经腐朽的生产关系,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和统治地位。这时,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进步阶级,只有通过激烈的阶级斗争,才能把反动统治阶级赶下历史舞台,使新的生产关系最终取代旧的生产关系,进而实现社会形态的更替,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最后,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最集中地表现在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中。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阶级斗争不仅推动阶级社会本身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 发展,而且最终必然造成这种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中,阶级矛盾发展到了顶点,并将通过阶级斗争最终消灭一切阶级,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说:“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 级专政”,“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马克 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32-333页。)这表明,阶级斗争不仅是阶级社会本身发展 的直接动力,1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而且是从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直接动力。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具有多种表现形式,而社会革命则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形态的新旧更替是通过社会革命实现的。社会革命不是指社会生活个别方面的变化,而是同整个社会根本制度的变革相联系的。它是革命阶级为改变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进行的政治斗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社会革命的实质是进步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落后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革命的首要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中转到革命阶级手中

社会革命的作用:社会革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是阶级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环节和手段。进步的阶级只有通过政治斗争,采取社会革命的手段,才能摧毁反动阶级的政治统治,为消灭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扫清道路,舍此不能完成社会发展的质的飞跃。也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从根本上冲破旧的生产关系,建立和巩固新的生产关系,使生产力获得解放和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历史前进。

社会革命的根源: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任何革命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有它内在的根源和深层动因。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33 页。)这就是说,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活跃易变的生产力则是它的终极动因。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改革是一定社会形态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社会革命和改革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社会革命是社会根本制度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跃。社会改革是在保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社会制度的实现形式或某些环节和方面进行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 或部分质变。社会改革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革命性的改革,即在坚持根本制度不变的前进下,对具体的社会体制进行全面、彻底的变革,这是社会发展中的部分质变;另一种是改良性的改革,也称社会改良,是对社会制度或体制的某些环节、方面进行局部调整,是一种量变。

社会改革的根源: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和途径,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历史事实表明,人类社会就是在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这两种变革形式的相互交替中发展的。同社会革命一样,社会改革就其根源来讲,它也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是生产关 1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客观要求。当社会处在量变阶段时,某些阶级或阶层为什么要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局部调整或改良?就是因为它与生产力的发展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如果不进行必要的改革,生产力的发展就会受到某种程度的制约或阻碍;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大的社会动荡,使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受到破坏。当然,由于社会制度不同,有些改革是自觉推进的,有些改革是被迫进行的。但无论是自觉的还是被迫的改革,它都不是人们主观愿望的产物,而是由社会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因此,生产力不仅是社会革命的深层动因,而且也是社会改革的深层动因。

改革是一场革命,是指改革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的,而不是通常意义上说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我们的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的一场革命,它不是要改变现行的社会制度,而是要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体制,使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达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目的。

(二)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变革发展

科学的基本内涵:科学是正确反映事物本质及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系统化、理论化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 维知识的总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科学的本质决定着它的基本任务是,以概念、原理、定律等知识形式,正确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各种现象和过程,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式,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界、改造社会以及科学实验等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扩大,科学知识的积累不断增加,学科不断分化综合,当今学科总数已达到6000多门,这些不同的学科按照大的门类进行划分,可归结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科学”一词最早来源于拉丁文,其本义有“学问”、“知识”等意思。19世纪,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 “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这一表述至今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科学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界、改造社会以及科学实验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实践领域的不断扩大与深化,科学也在不断的分化与综合。

科学是正确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操作性手段、程序和方法。

18世纪中叶以来已经发生了三次世界科技革命,每次科技革命都使经济关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二,技术革命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三,科技进步引起思维方式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和从事精神财富生产的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在阶级社会中包括所有促进社会发展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不同的国家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构成,但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原理的含义是,在参与历史活动的一切人中,人民群众对于历史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一)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1、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历史观

民本论: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也有一些政治家和思想家提出过贵民、重民的思想。中国先秦思想家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孟子·尽心下》)。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荀子·哀公》)。19世纪法国复辟时代的历史学家,也看到了人民群众在法国革命中的力量,认为历史并非从国王开始,而是从人民开始,历史著作首要任务是描写人民的命运,而不是描写个别显要人物。这些观点相对于以往把英雄豪杰奉为历史主宰的社会历史理论而言,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但在当时他们还不可能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他们的思想体系中,这些重民的思想也不占主导地位。同时,这些思想以承认剥削阶级的统治和服从这一统治为前提,目的是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因此,虽有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终未超出历史唯心主义的范围。所以,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历史观基本上是唯心史观一统天下。历史唯心主义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贬低或抹杀劳动群众的作用,把英雄人物或绝对理念看成是历史的创造者。

唯意志论认为,少数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决定历史的进程,而人民群众不过是一群消极被动的、无所作为的“群氓”,只能听任他们的摆布。十八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霍尔巴赫等人把历史归因于历史人物的自觉意图,历史发展的进程可以因某个统治者的脑子里有某个“原子”作怪,就完全变更其方向,而民众则是无知、轻信和惊慌失措。十九世纪英国历史学家托玛斯·卡莱尔宣称:世界史“实际上是一部在地球上建立功业的伟大人物的历史”。俄国民粹主义者米海洛夫斯基,把人民群众视为无数个“零”,认为只有在他们前头添上英雄人物“实数”的时候,才能变成有效的数字。德国哲学家尼采鼓吹“超人”哲学,称历史的意义就在于“超人”的诞生,“超人”具有“决定一切的力量”,“可以使千万年的历史生色”,而人民群众只不过“是一堆任人使用的无定形的材料,是一 1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块需要雕刻家加工的石头”。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梁启超,断言“大人物心里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提出什么“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等。

宿命论认为,决定社会发展进程的是某种神秘的力量。如“天意”、“上帝”、“绝对精神”等,而少数英雄人物则是这种神秘力量的代理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奴隶主贵族是“神”用“金子”做的,具有统治能力,农民和手工业者是“神”用“铜和铁”做的,只能被人统治。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宇宙精神”是历史必然性的基础,历史人物不过是“宇宙精神”的受托人。

唯心史观虽然有主观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宿命论之分,但本质都只有一个,即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张英雄或某种神秘的力量决定历史的命运。

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在人类历史上尽管长期居于统治地位,并且至今仍在顽强地表现自己,但是,它的片面性是很明显的。列宁认为,唯心史观有两个主要缺陷:一是局限于考察人们参加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揭示这些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没有摸到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二是忽视人民群众的作用。相反,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不仅避免了这两个主要缺陷,摸到了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肯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而且把这两个极为重要、密切相关的问题联系起来,把承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看作是正确把握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一个关键。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要理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包含着不同的内容。但是,无论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从事物质财富生 产的体力劳动者和从事精神财富生产的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都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和社会历史过程都是由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的,没有社会实践活动,就没有社会的一切,因而也就没有社会的历史,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对此,(人民群众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首先解决衣食住行问题,就必然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现存的一切物质生活资料都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从原始的石器到现代的机器,从昔日的独轮车到今天的航天飞机,无一不是出自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之手。正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积累生产经验,1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提高生产力的水平,才创造出人类的物质文明,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类一切精神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都在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在人类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之所以能在精神生产领域做出自已的贡献,归根到底都是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集中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为基础的。古老的天文学、数学和力学,是在古代劳动人民的农牧、建筑、航海等生产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的许多文学经典名著也大都是在民间口头文学的基础上加以整理而成的。例如,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都是在民间口头文学的基础上创作的。离开了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精神财富的创造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另外,劳动人民还直接参与了精神财富的创造。从古至今,我国和世界上许多优秀的建筑、雕刻、绘画、音乐、舞蹈和文学作品以及许多重大的科技发明和创造,都直接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比如我国明代著名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记载药物一千八百余种,药方一万一千余个,药物形态图一千一百多幅,都是李时珍深入民间调查,向农民、樵夫、猎户、药家请教而写成的,可以说是群众医药实践的结果。

第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社会的发展变化,是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引起的,是社会自身内在规律决定的,而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都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实践实现的。人民群众是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者,在社会急剧变革时期,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的身份,显然极为突出,劳动群众是社会革命和社会形态变革的主力军。列宁在谈到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战争中必然取得胜利的原因时指出:“谁的后备多,谁的兵源多,谁的群众基础厚,谁更能持久,谁就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列宁全集》第二版第37卷,第231页)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不是凭空地创造,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要在一定的社会现实基础之上,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才能从事创造活动。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总是要受到经济条件、政治条件、精神文化条件的制约。

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杰出人物及其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同时,又承认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任何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和历史的参与者,都对历史的形成发生着某种影响作用。当然, 有的是起促进作用,有的是起阻碍作用;有人作用大些,有人作用小些。

杰出人物,是指那些反映时代要求、推动历史进步、并在历史进程中留下深刻印记的“知名人士”。杰出人物既包括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包括杰 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

杰出人物作用: 杰出人物,特别是杰出的政治家,由于他们在知识、才能、品质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素质,往往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能够比较深刻地认识社会的发展趋势,顺应时代潮流,集中群众智慧,提出新的理论,并组织和领导广大群众为实现特定的历史任务而斗争。因而对历史的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主要会起到思想先导作用和组织领导作用等。

时代造就英雄:历史人物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他们一旦出现于历史舞台,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影响当时事变的个别外貌,但又不能改变当时事变的一般趋势,他们自己是完全顺应着这种趋势出现的。社会历史条件最终决定着个人的活动范围,这是任何个人甚至最卓越的杰出人物都无法超越的。

杰出人物是在群众斗争的实践中产生的。任何杰出人物都是广大人民群众斗争实践的产物,是时代的产物,即“时势造英雄”。那么,社会历史发展的时势,是怎样创造出英雄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时势召唤英雄。一个时代,特别是世界历史或一个民族的历史转折时期,都会召唤自己的伟大人物出现。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当生产力条件或历史任务需要时,时势好象在张榜招贤,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成熟了的历史任务面前。例如,在中国历史上,适应封建社会结束长期分裂和混战的局面,实现统一的时代要求,产生了新兴的地主阶级政治家秦始皇。秦朝末年,中国社会矛盾激化,有一触即发之势,形势召唤着能够率领千百万农民投入斗争的人。当此之时,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清朝末年,适应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产生了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在世界历史上,适应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产生了著名的政治家克伦威尔;适应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产生了罗伯斯庇尔等著名的政治家;适应19世纪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产生了无产阶级领袖马克思和恩格斯„„每个时期的时势都发出这样的呼唤,呼唤英雄的出现。可见,任何卓越人物的产生都有其时代的必然性。中国有句古语,叫“应运而生”。抛开其神秘的色彩,给“运”以唯物主义的解释,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在今日的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它在各个方面、各条战线都需要一批批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的人物为之献身。这项前无古人的宏伟事业所造成的,正是一个群星灿烂、英雄辈出的时代。

时势锻炼英雄。时势又象是大学校或大熔炉,培养和锻炼了人们,千千万万的英雄人物就是在其中造就出来的。特定的历史条件形成的时势,提供了以往所没有的或罕见的机会,使在平时默默无闻的人被培养和锻炼成杰出的人物。历史人物既然是应一定的社会需要而出现的,那么,就有便于卓越人物发挥其才能的 1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社会条件,这也是必然的。普列汉诺夫说:如果法国封建制度再延续几十年,拿破仑也许终身不过是个不大著名的波拿巴上校,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绝不会使他成为世界历史性的人物。可见,特定的历史条件提供了以往所没有的机会,把在平时默默无闻的人推上了历史舞台,并把他们锻炼成强有力的个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任何真正的英雄都要经历艰苦的锻炼,而时势则提供了这种锻炼的条件。

时势筛选英雄。古语云:“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拔群者为雄。”英雄都是在比较和竞争中确认的。但具体的历史条件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因而时势也会把平庸的人暂时推上舞台,甚至造成枭雄以至奸雄,让他扮演一下英雄的角色。不过历史的大趋势终究如大浪淘沙,它根据能否满足时代要求以及满足的程度,把真正杰出的人物筛选出来,把相形见绌的人物置于次要地位,逐步淘汰那些落伍者、投机者、变质者等等。时势的筛选作用,对于保障站在历史潮流前面的人物的质量以及历史任务的完成,是必不可少的。

“时势造英雄”的历史规律告诉人们: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要受社会种种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的制约。在阶级社会中,历史人物作为阶级的一员,隶属于一定的阶级,代表一定阶级的愿望和要求,体现本阶级的面貌和属性,其作用当然又要受阶级因素的制约。因此,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和阶级分析的方法。首先把历史人物放在他所处的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考察,从历史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来衡量其是非功过,不能按个人的好恶和政治上的需要去论定,既要反对离开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提出过于苛刻的要求,也要反对把历史人物任意拔高,甚至把古人理想化、现代化。列宁指出:“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列宁全集》第二版第2卷,第154页)同时,要将历史人物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分析他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经济、政治地位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当时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状况以及他在当时阶级斗争中所起的作用。科学的阶级分析必须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历史主义和阶级分析是一致的,它们都是我们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提出:每个历史阶段和历史事变中的主要人物,既是历史剧的“剧作者”,又是历史剧的“剧中人”。作为“剧作者”,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去从事历史活动,影响历史发展进程;而作为“剧中人”,他又只能随着历史剧情的发展和安排去扮演某种特定的角色,直到这幕历史剧的结束为止。可以说,“剧作者”与“剧中人”的比喻是对所有历史人物和政治领袖历史地位及作用的最生动的揭示。

(二)普通个人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对于普通人的历史作用,过去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和宣传中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其实,肯定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也是唯物史观的一条重要原理。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的书信中曾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又说“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抵697页)恩格斯的“合力论”阐述了这样一个思想,即:每一个追求自己目的的人创造着自己的历史,无数的人按不同的方向活动,这些活动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社会历史。普通个人的大量的日常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活动构成整个社会活动的基本内容。社会是一个网络,普通个体在这种网络中扮演着各种角色,各自占有一个位置。

参与历史活动的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普通个人也可以做出伟大的事情来。作为人民群众一员的普通个人,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地工作,如涓涓地细流倾注进历史发展地长河。在事关民族、国家、社会乃至人类命运地事情上,普通个人做出的正确选择和行动都包含着伟大的性质。普列汉诺夫说过:“„„不仅那些‘发起人’,不仅那些‘伟大’人物拥有大显身手的广大活动场所。凡是愿用眼睛来看,愿用耳朵来听,愿拿一颗诚挚的心来爱护亲近人的人,都拥有这种场所。‘伟大’一语是个相对的概念。在道义方面说,每一个如圣经上所说愿意‘舍己救人’的人都是伟大的”。(《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375页)伟大并非高不可攀,平凡之中可以见出伟大,普通个人也可以显示出自己的伟大来。正像毛泽东所说的:“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第二,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是有普通个人发展而来的。主要根据是:一方面,任何杰出人物首先都是作为普通个人而存在的,尔后才发展成为比普通个人更为特殊的起着关键作用的人物;另一方面,普通个人的活动场所是杰出人物的诞生地。杰出人物,如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毕升、蒸汽机的发明人瓦特、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者法拉第等,正是在这种现实的生活环境中磨练意志、提升素质、施展才能的。

第三,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普通个人有可能对历史发展产生“超常性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来临,普通个人的作用和地位在不断提升,在一个高度组织化、系统化的社会里,人人都有可能扮演主角,人人都可以扮演主角。如今,互联网的发展引出了“网络民主”、“网络无权威”的讨论,人的个性化发展、个性化发展的社会将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总之,承认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首先,这有 2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助于我们加深对唯物史观关于历史主体作用的理解。历史的主体要通过它的个体形态得到充实和发展,不研究个体形态的性质和功能,历史主体的活动就不可能体现出多样性的统一。忽视对普通个人历史作用的考察,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理解必将陷入空洞的抽象,极易在实践中被任意歪曲。其次,只有承认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才会真正在实践中尊重普通个人的价值,确认普通个人的社会主体地位,进而激发出每个社会公民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主人翁感。

(三)杰出人物与人民群众作用的一致性

首先,杰出人物是在群众斗争的实践中产生的。任何杰出人物都是广大人民群众斗争实践的产物,是时代的产物,即“时势造英雄 ”。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实践所造成的“时势”,就象大浪淘沙一样,把那些能够代表群众利益、满足群众实践要求的杰出人物筛选出来,推到历史的前台,并在群众斗争的实践中陶冶和造就他们,使之成为群众的杰出代表。

其次,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人民群众。杰出人物只有依据人民群众的丰富实践,才能提出正确的理论和思想;杰出人物提出的纲领、路线和主张,只有反映广大群众的愿望、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并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化 为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杰出人物所以能够干成一番事业,都不过是顺应了当时的民心和民意,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依靠了人民群众的力量。任何个人,一旦脱离了人民群众,就会成为孤家寡人,一事无成,就象古希腊神话中的安泰脱离他的“大地母亲”一 样,招致惨痛的失败。总之,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无论如何巨大,归根结底都是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前提下发挥的,都包括和表现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总体过程中。

(四)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党的群众路线及其内容

群众路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地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力量”的根本观点,运用于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之中,并把历史观上的群众观点与认识论上的 实践观点统一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这是一条实现党的政治任务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理论贡献之一。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和历史观运用于实际斗争,使之中国化、实践化,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一切为了群众”,是无产阶级政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无产阶级政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它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和人民意志的执行者,除了人民的利益外,这个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把“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根本出发点。想问题,2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办事情,定路线,立标准,一切都要着眼于群众的根本利益。象邓小平那样,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赞成不赞成” 作为衡量我们的工作好坏,成效大小,以及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一切依靠群众”,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力量源泉。“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我党我军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其中极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而得到广大群众真心实意的支持和拥护。几十年的实践反复证明,党只有相信群众,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量。

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党和群众的血肉关系,保证了党以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因而它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作为党的根本路线,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政治路线上,党必须代表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并带领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斗争。二是在组织路线上,党的各级组织在一切工作中都必须走群众路线,要依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研究问题,做出决议,选拔任用干部,领导并广泛发动群众去完成各项任务。三是在思想路线上,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从群众的实践和实际利益出发,深 入基层调查研究,虚心向群众学习,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也是无产阶级政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毛泽东指出“ 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900页。)从群众中来,就是通过调查研究,把群众中分散的意见、建议和经验收集起来,经过分析综合,加工制作,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形成符合客观实际的方针、政策、计划和办法。到群众中去,就是把已经形成的方针、政策、计划和办法,再拿到群众中去,进行宣传、解释和贯彻,并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群众观点在领导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它同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过程是完全吻合的,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是完全一致的。

群众路线也是我们军队工作的根本路线。我军的建军宗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民主等,都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在我们军队,士兵是基础,是战斗力的源泉。关心和爱护士兵,相信和依靠士兵,实行官兵一致,是我军的光荣传统,也是我军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 军队的一个根本标志。我们每个干部,都应当老老实实的为士兵、为基层服务。

2、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作为无产阶级政党,能否坚持群众路线,保持党同群众的密切联系,直接关 2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3章

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党员经不起考验,在金钱、美色、权力面前打了败仗,出现了腐败作风,严重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鉴于这种情况,党中央把 加强党的建设、转变党风、改善党群关系问题郑重地提到了全党面前。党风问题的实质是党群关系问题,党风的好坏决定人心向背,而人心向背又决定党的命运。一句话,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能变。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需要作多方面的努力:首先,必须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国家主人的观念。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干部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其次,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民主集中制和改善国家机构,防止各级干部由人民公仆变为人民的主子。第三,必须坚持不懈地反对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是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在领导和群众关系上最实际、最明显、最敏感、最损害群众利益和压抑群众积极性的一种表现。因而必须加以破除。

上一篇:大陈岛垦荒调研文章下一篇:关于地材涨价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