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生活知识

2024-06-30

政治文化生活知识(共8篇)

1.政治文化生活知识 篇一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①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基本遵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2.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①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关键是高举理想信念旗帜。

②A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人们坚定共同的理想信念。

B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必须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脚踏实地,坚持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

2.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社会风尚,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

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弘扬志愿精神。

⑤必须脚踏实地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综合探究:感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2.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3.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4.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导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2.政治文化生活知识 篇二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知识教育向文化教育的转变

1.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与文化双重视角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视角与文化视角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更认同知识的视角,因而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当做知识课程传授。知识,是指对自然和社会的规律性认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域,不论是哲学这样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及思维发展的概括和总结,还是道德法律修养这样的人文社会成果,都是以知识形式出现的。在知识范畴内谈思想政治理论,就是假定其为真、是科学和真理的同义词,因而是应该无条件接受的,由此生发的方法就是知识灌输、牢固记忆和考试检验。学生获得这样的知识以后,应当坚信不疑。但是,在实效上,则往往造成知识与思想的脱节,学生获得的是一种知识和一些观点,这些知识可以与思想无关,甚至往往与思想无关。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可分为形上和形下两个层面,其形下者大致包括知识(理论)、制度和器物(技术)三个领域,其形上者为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在这里,精神、理念和价值观的形而上决定知识、制度和器物等形而下,在文化中处在灵魂地位。

文化与知识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知识教育把知识作为教育的内容,把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把知识授受作为教育的目的。文化教育则以知识为标、以人为本,让学生在人文氛围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感受知识的魅力、成为有情感的创造者。

人文学者很早就看到了知识与文化视角的差异性,由此获得关于两种视角对于教育的不同影响,认为:“知识教育是一种以知识为本的教育,其理论基础是狭隘知识论的教育观和科学观。随着科学观从知识论向文化论的转变,教育观面临着重大转变。新的教育观倡导一种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即文化教育。从知识教育向文化教育的转变,将不仅有助于从根本上走出知识教育及其应试教育的困境,而且还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开辟了充满希望的未来。”[1]

怀特海指出:“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和艺术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2]马克斯·韦伯针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传统,提出了人文主义的“理解的方法”。人文主义的文化教育观点,是后现代重要的教育理念,为思政教育的文化教育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2. 信仰文化视角下灌输教育的偏颇

文化是一个十分杂芜的系统,笼统地在文化视阈谈思想政治理论,就会泥沙俱下,良莠杂陈,不仅老师可以胡言乱语,而且学生可以胡思乱想,这是最危险的。

这种危险性不是臆想,而是现实的问题,表现突出者,是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当做信仰教育。信仰和科学是有严格分界的,以哲学和科学的语境谈信仰,就涉及真理问题,即所谓信仰既可以为真,又可以为假;既可以是宗教信仰甚至迷信,又可以是科学理论和信念。因此,笼统说信仰,把思想政治理论当做一般信仰对待的文化视角,是一种模糊的思想路线。在这样的路线下,必然造成偏颇的教学方法。如刘芳认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下发,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三个转化”。其中,“在教学目标上”,是“从知识传授、政策宣讲向信仰教育的转化”[3]。更早一些时候,杜君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4]。近至2013年,周文华在《思想教育研究》发文,重复了这样的观点[5],仿佛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信仰教育已成共识。信仰问题讲究无条件信赖和无原则的仰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从知识向信仰转变,不仅是复古,更是一种世界观的倒退。由于信仰不需要实证、不需要逻辑与科学理论,因此不仅内在紧张、不能自恰,而且外部抵触、无法通融。在信仰观点下灌输,思想政治理论课就难免被认为“洗脑”。而科学是可以证实的。

3. 科学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质

诚然,马克思主义不排斥信仰,但是,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种科学。马克思主义虽然产生并存在于信仰氛围之中,其对理想世界的憧憬和召唤也充满信仰意味,但是,马克思主义首先是科学。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自然史,即所谓自然科学,我们在这里不谈;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是人类史,因为几乎整个意识形态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意识形态本身只不过是这一历史的一个方面。”[6]马克思没有表白自己的理论为哲学,但他认为自己正是在研究并构建“历史科学”。正是基于此,我们在表述马克思主义的时候,要重视其科学的属性,避免与宗教信仰一类理论等量齐观。就算一定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性、体现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科学的辩证统一性,我们也必须使用“科学信仰”这样的概念。科学信仰,就其本质来说不是信仰的,而是科学的。

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看做科学文化,不单是一个称谓的问题,更重要的,它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法。那就是科学的方法。站在科学立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既不应该是技术性的知识传授,更不应该是信仰意义的理论灌输,而应该是从传授到理解,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的科学方法。这就是“05方案”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所在。在这一轮改革中,实践被放到了重要位置。因为科学理论不仅来源于实践,而且需要在实践中发展。

二、文化视阈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法论

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是相互联系的,在辩证唯物主义语境里谈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就是要注意到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各自独特的地方,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方法论更加完善、更加充实。

1. 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是思政教育的根本

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和灵魂,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方法论,显然更应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法论。正因为如此,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历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重点课程以领衔全部思想政治理论课。

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指导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就是要把辩证的唯物主义的思想贯彻到具体的教学方法上。辩证的教育,就是要注重无所不在的辩证法,处理好被动与主动、灌输与接受、理性与情感、科学与人文、教书与育人、求知与做人的关系,创造出讲授法和自学法、灌输法和探讨法、科学实证法和情感认同法、应试教育法和素质培养法等一系列的具体方法。比如,辩证地看待求知与求善、读书与做人的关系,我们就能生发出更多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检验标准,如把平时思想政治表现作为课程成绩成分,让思想道德品质的实况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评价。而这些,都是辩证法方法论的要求。

把辩证唯物主义作为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方法论,要懂得用好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观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观点、因材施教的观点等是这个方法论的具体阐释。

2. 用实证主义指导思政教育实践

实证主义强调感觉经验在认识上的先决意义,排斥形而上学传统。实证主义作为一个方法论能够独立存在的原因,在于它具有理论的自洽性和视角的独到性。马克思把自己的学问称作历史科学,表现了他的实证主义立场。马克思曾经受到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圣西门的秘书孔德,正是实证主义哲学的鼻祖。实证主义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实证主义指导下的教学方法,如实验法、调查法和实践法,是量性研究的基本方法,广泛应用于理科和工科课程教学,但是它同时可以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近现代史,本身就是实证的历史科学,我们在教授这些课程的时候,主要应该采用的思想方法就是“是什么”的事实教育,而不是“如果……那么”的理性推导。比如在讲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而不是多党制”时,就要注意采用实证主义的方法,历史是不能假设的。

当然,这并不等于对于这些政治问题,我们不能找到历史的必然性以回答“为什么”。实证主义方法论的自觉,就是要求我们知道怎样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注重历史事实的重要意义,而不是做大量理性的推导和假设。太多的假设不但与实证主义的态度相左,而且容易滑向唯心主义。

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本身就经得起实证。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通过实证检验。因为学校的工作,不仅为了传授学生以知识,还包含树立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养成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促成学生的文化即色义化。实证主义方法论可以成为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成绩与实际表现结合的方法依据。

3. 用人文主义引导学生理解思政

马克斯·韦伯针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传统,提出了人文主义的“理解的方法”。人文主义的文化教育观点,是后现代重要的教育理念,为针对思政教育的文化教育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构建文化哲学理念下人文主义的思政教学方法论体系,就能重新审视逻辑实证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教学法、实地教学和文献教学法等思政教学方法。

人文主义方法论的迷人之处,在于它注重对于事实的理解,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里定性研究的基本方法论来源,其下更衍生出“扎根理论”这样的次级方法论,访谈和个案研究在人文主义方法论下普遍采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时代性和社会性,需要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拿人文主义方法论获得的教学方法,不但要求教师懂得用理解的眼光掌握学生、诠释学生,而且要指导学生以理解的方法获得对政治、时代和社会的认识。我们不但可以走出去,而且可以请进来,通过多样的实践,获得对于课程的掌握、理解和认同。

三、作为文化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法举隅

1. 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的思政教学法

把辩证的唯物主义贯彻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以获得许多方法,如灌输法、辩论法、集中教育法和个别辅导法。

灌输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排斥“灌输”。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中、恩格斯在《新道德世界》中都表述了灌输思想。列宁在《怎么办?》中更明确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7]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充满了新的理论、思想和观点,它是我们掌握新知、发展理论、获得能力的起点。没有哪一种文化不是站在先前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的,不了解这些理论、思想和观点,就无从理解、发展或批判,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必须从接受灌输开始。灌输的意义,就是老师告诉学生这个主义、理论、思想和观点是什么;接受的意义,就是学生记住它们是什么。我们要反对一味地灌输,但不能摈弃阶段性灌输。在学生没有获得基本知识时谈理解、谈讨论、谈批判与创新,只能是建造空中楼阁。

辩论法。辩论法受辩证法指导,是古代教育家通常使用的方法,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孔孟,莫不擅长。辩论法必须注意两点:第一,学生必须具备学科知识背景,不作“秀才与兵”式辩论;第二,适度把握频度,不可占用太多教学时间。

集中教学。大课堂教学也是一种方法,其方法论来自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即普遍地无差异性批量施教,提高教育效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具有情感激励的意义,在娴熟的课程技巧和充分的人格魅力前提下,大课堂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个别辅导法。个别辅导在一般学科、尤其是中小学被广泛采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样可以采用,其方法论是矛盾特殊性原理。个别辅导的任务多种多样,手段可以是现场的,也可以是通信互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建立自己的QQ群、微信或者学术网站,很有必要。

2. 实证主义指导下的思政教学法

实践法。实践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就认识论说,实践可以获得认识。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来说,实践的主要目的不在获得初始认识,而在深化已然认识。大学生与社会的隔膜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方面在于大学生社会化有一个过程,另一方面由于实践的严重缺失和偏颇。让学生到特定的生活场景中,让感性印证理论、让情感战胜偏见、是社会实践的主要任务,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任务。

调查法。调查法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识来源于实践。调查这个社会学课程学习的主要方法可以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的辅助方法。调查有一套完整复杂的规程,这对很多学科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是难于掌握的,因此,老师的指导尤为重要。不要在有限的课程学习时间里轻易使用这个方法,一旦选择性采用,就要力戒浮躁。一种可以选择的方法是,利用现代电子通信技术进行调查。

实验法。实验法和实践法不同,实验为了检验假设,追求预定结果,实践是不预设的,一切看实际情况。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可以是实验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认识,使他们受到教育。例如,我们假设人性是自私的,可以设计一个购物重复付款实验来检验;针对诚信危机,我们也可以设计跌倒实验。

3. 人文主义指导下的思政教学法

案例法。案例法是05方案以来受到重视的传统方法。思想政治理论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案例中获得认识和情感激励,比如让大家在彼时彼地的场景中理解雷锋。案例法必须防止肤浅、繁复,占用过多教学时间。点到为止。

实地法。实地法广泛实用于社会学的定性研究,其基本形式是实地调查和访谈,实地调查的目的是研究一个主义、理论或思想在实地的存在状态,回答“是什么”。比如,对于反腐倡廉,在某实地的情况“是什么”,人们的观点“是什么”,而不是回答“为什么”。

文献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提供大量背景材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这些背景多数是以文献形式出现的,学生通过阅读和处理文献,能够增进课程理解、获得情感激发和文化认同。比如,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背景文献能够让我们完整掌握历史,避免民族虚无主义和文化中心主义等思想偏颇。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实现从知识教育向文化教育的转变。在辩证唯物主义、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获得理论与实践、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系列具体教学方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文化教育,方法论

参考文献

[1]孟建伟.从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论教育观的转变[J].教育研究,2001(1).

[2][英]怀特海著.徐汝舟译.教育的目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

[3]刘芳.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三个转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2).

[4]杜君.思想政治理论课从知识型教学向信仰型教学的转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8).

[5]周文华.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的转变[J].思想教育研究,2013(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

3.政治文化生活知识 篇三

一、何谓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知识品味”

品味一词出自《礼记·少仪》之中,“问品味,曰:子亟食於某乎”。品是品尝,味是味道,合起来就是品尝味道的意思,原用于生活品味。“知识品味”,当然不同于生活品味,因为了解了知识未必能品到其中滋味。因此,生活化教学之所以不同于讲故事、说大书,就是从学科本身应具有的“知识品味”而言的,即生活化教学能启发学生思考,使之掌握的知识能形成构架体系、突显理论逻辑、富有文化韵味等等。“知识品味”具体可从以下三个相互交融、统一整体的维度来考量。

(一)知识理性

理性一般指我们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分析、综合、比较,进行推理、计算等方面的能力,和感性相对应。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曾经指出,“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因此,知识理性亦和知识感性相对应,在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加工、整理和改造,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属于认识高级阶段的产物。

(二)逻辑规律

中学生获得的知识有些属于事实判断,有些属于价值判断,有些需要记忆获得,有些又需要实践体验才能巩固,因此,具有“知识品味”的教学过程应该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教材知识内在逻辑的基础上进行,以达成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提升思想境界相统一的目的。

(三)实践价值

学习知识是为了懂得知识,但更是为了能够运用知识。因此,具有“知识品味”的课堂应该尽量减少学生所学知识的浪费或积压,增加知识在学生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机会,以充分显现知识的实践价值。

课堂的“知识品味”不同于知识本身,更不同于生活本身。从内容上看,“知识品味”应是包含知识精粹的思维流,具有引发学生升华思想感情、愉悦身心的功能。从表现形式上看,可以理解为学生知识理解力、鉴赏力的提高,学科思维趋向严谨,以及课堂知识的探究、鉴赏和共享氛围的浓厚,等等。

二、提升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知识品味”的现实意义

为了解决传统教学只注重书本知识、不注重知识实际运用的弊端,政治课生活化教学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进行教学,把知识教学放置在生活大背景下,让学生切身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又出现了另外一种现象:把联系生活作为唯一方法,过分注重生活现象的呈现,淡化了对知识内涵形成过程的研究,导致学生对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发展规律理解不深、把握不准,不能把生活现象提升到理性知识高度。因此,在生活化大背景下,政治课堂重新审视其学科本身的“知识品味”很必要。

(一)喧嚣中留沉静 促进学生对知识意义的追寻

政治学科内容涉及面广,与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联系紧密,能运用于教学的素材和资源非常多,形成“热闹”的课堂并非难事。但由于缺少对生活材料的再加工、再创造,无法满足典型、精练、激趣、造疑、引领的要求,故而不能上升到“知识品味”高度。然而,提高课堂“知识品味”不可或缺,因为提高课堂“知识品味”才能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教师要注意在喧嚣中留沉静,为学生的思维搭建必要的“台阶”和“脚手架”,促进学生对知识意义的追寻,从而让教学与真实、复杂的社会生活得以全面沟通、对接,使真实的生活在教学中得以升华,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转换角色,由被动接受变主动探究,实现从掌握知识到提升能力、从认知事物到判断价值的质的飞跃。

(二)零碎中寻整合 提高课堂知识本身的感召力

课堂不仅要将学生拉入典型的生活场景中,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身临其境地思索问题的欲望,外显为历经思考、提问、交流和再思考等流程。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引入的生活素材大都为“场景”而非“情境”。场景是指某种场合的情景,情境则是场景和境地的结合。情境包含场景,依赖于特定的场景,并在场景中展开、生成。课堂中仅仅将一个个散落的场景拿来就用是不可取的,必须对这些场景有一个加工、整理和再创造的过程,从中产生一个个能激发学生兴趣、投入关注和积极活动的“情”,能引导学生浸润于其中进行探索、思考和发现的“境”。在“知识品味”要求下创设的情境能够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认知冲突,具有知识的感召力,吸引学生持续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来,达成目的。

(三)平凡中求卓越 形成反思与再学习惯性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学海无涯,永无止境。平庸的教师给孩子奉送真理,而优秀的教师却让孩子发现真理。提升课堂“知识品味”就需要教师不断发现自身问题,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认识和思考,更要积极展开对教学的反思,更新知识、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通过不断的再学习来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转变教育理念,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从而形成反思与再学习惯性,调动起学习的激情,让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得到提升。

三、提升政治课教学“知识品味”的实践策略

知识,需要回归生活,但我们不能走入“生活化”的误区。生活,不是知识时髦的“外衣”,更不应该成为知识的“误导”。在现实教学中,缺乏生活的支撑,只会造就知识的空谈,而浓重的知识痕迹则会抹去生活的真实色彩。只有真正掌握了知识和生活的关系,才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感受知识的力量,因此,笔者认为,提升政治课教学的“知识品味”应当从提炼生活开始,以回归实践为归宿。

(一)提炼生活原味 回归学科知识理性

知识是工具,生活是对象,知识是用来解释生活的,而不应该用生活来解释知识。因此,提炼生活、回归理性是提升课堂“知识品味”的第一步。

1.洞察生活、解构教材,缝合生活知识和学科知识的裂痕

教材作为学科知识的一种有效载体,经过“科学化”的加工以后,生活的味道在其中已经退居到了幕后。在我们处理和组织教材时,应当以知识理性为方向,让教材知识再次鲜活起来,这里的鲜活,不是生活素材的呈现和堆积,而应该是寻找知识本身的内在理性,让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不顾知识本身的内在隐性联系,急功近利地将生活和知识“拉郎配”只能导致知识教学的庸俗化,真正回归学科知识的理性应当是冷静而又严肃的,教师应当具有相当高的知识素养和洞察生活的能力,能在生活问题和知识理性之间游刃有余地展开本质归纳和形式转换。

2.深入文本、增强对话,走出文本圣化和活动过场的迷航

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既有显性和直接的,也有隐性和内在的。思想政治教材中很多知识都具有隐性和内在的特点。对于和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显性和直接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一些为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把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但是对于具有隐性和内在联系的知识,它可能远离生活,因此要从知识内部引入,哲学上有个词叫“对话”,心理学上叫“同化”,一堂政治课能否回归知识理性,能否有“政治味”,能否焕发出知识理性的光芒和“鲜活”,主要是看学生、教师与知识三者之间是否发生了这种“对话”和交流,以及这种交流是否深刻、流畅和完整。

基于以上两点,在讲授《政治生活》我国政党制度这一知识时,我们应当让学生与历史与教材充分展开对话,回味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以此展开党的地位的确立,党的阶级性、指导思想,党的建设和执政能力,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等教学内容。只有这样,在学生的心目中才能诞生鲜活的、有生命力的、吸引人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形象。

(二)尊重学生认知 遵循教学逻辑规律

课堂有自身的教学规律,也有其教育规律,因此,找寻政治课的“知识品味”不仅要遵循教学规律,也应该重视教育规律,做到尊重学生认知基础上两者的和谐统一。

1.坚持教学策略与学生认知相统一的规律

人的认识是有规律的,特别是对于中学生来说,认识事物一般是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顺序来展开,也就是“事物是什么”“为什么事物呈现这种状态”“以后事物会怎么去发展”的规律来逐步深入对事物的认识。然而,思想政治教材中有的内容并不是按照上述规律编写,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例如,《经济生活》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中“宏观调控”这一知识点被编排在第二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这一知识点前移到第一框“市场调节”这一知识点之后,以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2.坚持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政治课教学过程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过程。学生的智能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发展的,离开或排斥掌握知识,智能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不能持久。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智力、能力也是进一步掌握知识的条件,直接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 为了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基础上不断提升能力,在《生活与哲学》的“按客观规律办事”内容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从牛顿的万有引力发现开始,回顾中国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飞船的研制发射过程,通过探究,归纳出规律的客观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相互关系等哲学原理;再通过学生想象以探月为目的的“嫦娥计划”,进一步验证应如何按客观规律办事,教学效果就较好。

3.坚持感悟知识与提升境界相统一的规律

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还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教学虽然具有教育性,但并不是说掌握了知识就等于提高了思想,养成了优秀的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注意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因素,克服只教书不育人的倾向;又要防止在教学中出现思想品德教育的空泛化,而要寓德育于教学,教书育人。如在讲授《文化生活》的“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有轨电车难题”这一伦理学的思想实验,此实验中的两难涉及人对群体利益和个体利益之间的取舍,既让学生掌握了教材知识,也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起关爱他人、集体主义等价值观念。

(三)强化知识实践 彰显学科知识价值

学生生活的“具体、形象”与政治课教学本身的“抽象、形式”之间是有裂痕的,那么教师如何在这二者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进而顺利合缝呢?不妨让政治知识用于生活,变记忆、理解、模仿为应用,凸现政治学科的知识价值。笔者以为,强化学生知识实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创设应用知识的模拟情境

模拟情境是一种直观的教学环境,创设目的是为再现书本知识作铺垫,因而必须具有开放性。所谓开放性,一是要形成问题意识,给学生提出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一个环境、一种氛围、一种状态等),促使他们努力思考,分析内化,提升认识。二是形成认知冲突,让学生或发现自己原有的认知与社会大环境之间的矛盾,从而追究其中原由,建立符合社会需要的观念;或察觉到自己原有的各种认知之间出现的冲突,进而挖掘起因,寻找协调方法,形成正确意识或接纳千锤百炼的观念。如前文所述的“有轨电车难题”的伦理学思想实验,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情境,再辅以其他现实案例,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中即时应用所学知识。

2.营造实践知识的生活体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当是一个以学生自己积极建构知识为主,以教师传授为辅的过程,并且,这种构建是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他们不是直接简单接收信息,而是经过个性化的整合后,形成能够用于指导自己行为活动的图式。因此,政治课的知识价值只有在学生体验中才能得到认可。比如在讲授《经济生活》有关“投资理财的选择”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先参与家庭的理财活动,计算家庭某一阶段的理财项目中有哪些类别,哪些盈利了,哪些亏了,原因分别是什么,等等;然后,再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制订下一阶段的理财计划,如果可能,再和前一阶段作对比分析……这样做一方面让学生体验在生活中运用政治知识的乐趣,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生活能力。

3.提供开发教材的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课程资源是很多的,需要我们用学科知识的眼光来观察,细心发掘。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仅是教师的任务,也可以成为学生实践知识的重要途径。如笔者在高二开设的选修课《生活现象的经济学解释》,是建立在学生学习了高一《经济生活》和简单的经济学常识基础上,试图通过基本的推理去理解并解释事物的本质。运用最基本、最普通、最通俗的经济学常识,比如成本效益原则、边际效益分析、机会成本等。该课程没有教材,在第一堂课作简单介绍后,从第二堂课开始全部由学生准备生活素材,课堂展开讨论,课后编写分析案例。一个学期下来,整理形成了厚厚的一本案例集。这种由学生开发课程资源的做法,若持之以恒,必能使学生在观察社会生活时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有关政治学科知识进行分析,体现所学知识的价值。

4.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 篇四

1、为什么要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文化既是民族,又是世界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2、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坚持的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3、文化交流的意义: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提高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促进外域文化的传入和中华文化的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中外互信,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4、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1)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具体要求: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

(3)既要继承,又要发展(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4)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与全盘肯定的守旧主义。

5、综合认识教育的作用: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2)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3)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重要的角色。

(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爱事业。

(5)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9、为什么要文化创新?

(1)必要性: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根本目的、检验标准。

(2)重要性: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③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10、怎么进行文化的创新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2)文化的创新基本途径之一: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①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槽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的过程。

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3)文化的创新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为什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①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文化创新需要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怎样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①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②不同民族文化间要平等交流、相互借鉴与合作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

(4)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投身群众实践,虚心向群众学习

5.高二政治文化生活必考知识点 篇五

“大众文化”指的是“为大众的”文化,即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2、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文化现象,自觉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P91—94)

(1)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2)我们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原因:当今,各种各样的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透过纷纭复杂的文化现象,我们应看到: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②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③随着时代不断前进,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特征更加明显,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我们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P94):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3、了解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P97)

6.政治文化生活易错知识点 篇六

(1)区分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注意这些关键词不能混用。

(2)文化的民族性和文化的世界性的关系:二者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文化“首先”有民族性,然后才是其世界性,只有民族的才可能是世界的。

(3)尊重文化多样性,态度是:“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原则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态度”和“原则”不能混淆。

7.运用建构知识框架法学好高中政治 篇七

一、建构知识框架,符合新课改对政治的要求

建构知识框架就是适当打破新教材的授课顺序, 不拘泥教材的单元课框目的顺序, 通过建构知识考点的内在逻辑网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正好符合新课程政治教材淡化学科的系统性、逻辑性,强调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统一的特点。同时高中政治学科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众多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在驾驭和运用知识方面表现出诸多欠缺, 而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将理解和记忆结合起来,寻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建构知识体系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因此,我认为建构知识框架,可以做到“用最少的力气,学成最好的政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效率。

二、建构知识框架,发挥学生学习政治的主体作用

知识体系的建构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建构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生画知识结构的学习方法,有别于老师总结、学生只带着脑袋听的教学模式。它的最根本意义在于学习过程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的一种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素养,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创新思路始终贯串课堂教学的各环节。

三、建构知识框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政治学习过程中,学生存在只重知识点的识记,忽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 只重解题数量忽视解题方法的归纳与总结等问题。所以导致主观题出找不准答题方向而简单罗列观点,甚至对问题实行大包围,这在能力立意的高考中是低效的。备考过程中重视审题训练提升解题能力,才能在考场有限时间内提高答题的效度。知识框架可以对零散的、点状分布的知识,进行分析归纳编排和总结,按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组建知识网络结构。

当然知识框架的构建,因人而异、因模块而异。如《经济生活》可以根据消费、生产、分配与交换四个经济活动的环节为主线进行构建,再分别将各个环节细化。也可以按照经济生活中的三个行为主体:国家、企业、个人为主线进行构建。《政治生活》可以按照公民、政府、中国共产党、政协、国际组织等行为主体归纳整合, 当然也可以按照单元章节整理。《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也有很多方法。通过建构知识框架,就能对课本知识有整体把握,在做主观题时根据设问中知识范围,把所需要的知识从知识框架中抽取出来, 然后建立指定范围内知识点与材料信息联系, 最后答题要做到材料与观点有机结合,观点表述规范,答案要点化,要点的排序要按照由主到次的原则,突出重点保证精准度。

四、构建知识框架,提高学生复习效率

复习课不等同新课, 特别是高三复习, 如何迅速提升基础、提高课堂效率? 我认为构建知识框架进行教学可行。老师不能仅仅把政治知识当做孤立分散的知识点教给学生, 使学生成为机械记忆的机器,失去对政治学习的兴趣,而是要抓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政治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

因此, 在复习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从学生“如何学”出发,构建相应的知识结构和活动的过程结构 ,把教学方案变成一张学生寻求新知的“寻宝图”———学生凭借对它的掌握主动探索,就能学会相应内容,发现相应的内容。让学生学会政治知识构建方法,然后学生运用学会的知识构建法,独立自主学习构建其他知识。学生在构建知识框架的过程中,学会:一是理清、区分概念、范畴、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强化记忆,学会同遗忘作斗争,运用心理学规律巩固和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是在区分概念原理的过程中增加看教材的遍数,同时提高看书学习的速度,正确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三是学会从宏观上把握知识,使基础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图表化,同时增强归纳、总结、分析能力。另外,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应当自觉以旧引新, 通过知识框架建立新旧知识的沟通桥梁。通过错题纠错, 在查补知识点缺漏的基础上,系统总结解题方法完善知识体系。最后做到章章有归纳,节节有提炼,课课有总结,自我建构每一门学科的立体知识体系,以备需要时随“点”随“到”。

8.从曼海姆政治理论看政治知识传播 篇八

[关键词]曼海姆;科学政治学;政治知识;政治知识传播

“政治知识”是人关于社会、国家、历史、社会政治生活、制度、原则、政策和现实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是形成特定地域内政治理念、政治价值、政治文化基础质料。在政治传播活动中,“政治知识”以政治信息的形式出现,提供一套特定的政治内容、认识结构以及指导性的政治实践活动方向。从传播主体上讲,从事政治知识传播的一方面是国家,另一方面是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利益集团。前者主要传播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核心政治思想,后者则表达来自社会的政治愿望、目标和利益诉求。可以说,政治知识传播是国家和社会沟通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促进国家政治理念稳步推进、良好发展的工具。那么,在国家、社会的不同层面上,政治知识传播应当以何种方式进行,才能确保不同政治知识之间有效的交互、融合?政治知识传播应该采取何种模式,才能保证它在认知和实践层面上的最大效果?在本文中,笔者试图结合曼海姆知识社会学背景下的相关政治理论回答上述问题。

要深入探讨“政治知识”的特性和传播,我们必须首先对“知识”做出正确的定位。一般地讲,知识是通过学习、实践或探索所获得的认识、判断或技能。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知识的客观标准(如数理知识)有自明性,所以往往被赋予“客观”、“普遍”与“真理”的美名。这种定位对自然科学知识固然有效,但用于衡量政治知识则差之千里。这是因为,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看法和判断一方面取决于地域、文化和习俗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与活动主体的意志、地位、利益、愿望、经验和习惯有关。在曼海姆看来,这些因素并非理性所能解释,因而相应的政治知识也就没有客观或不客观可言。对此曼海姆说道:“所有的政治观点都只能是局部的观点,因为为历史的总体是过于广泛,以致产生于它的任何个别的观点都不能把握它。”[1](p153)。此外,曼海姆认为一切政治知识都以实践为导向,是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寻求实践活动指导的产物。人们按照他们所的环境积极地参与、改变国家、社会环境或维持一定现状。正是这种参与活动的倾向为政治知识的形成提供了认识导线,也使政治知识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进程当中。

按照曼海姆的观点,我们认为政治知识具备历史性和发展性。明确这两点特征,有助于我们警惕个体层面政治知识传播的客观主义和反历史主义倾向。在信息传播发达的全球化政治背景下,我国很多学者注意到中西方政治在本质和现象上的差异,亦然将西方国家的政治知识当作普遍有效的真理。不仅缺乏对前者所形成的历史、社会背景和其直接具备的时代性意义的考察,而且直接排除了它从起源到发展中的非理性因素和变迁细节。这种客观主义认识倾向必然导致政治知识传播的不客观性,并把社会主体对西方和中国的政治认识引向歪路。此外,将西方国家的政治知识直接对比我国政治现实,而不是基于文化、政治、社会等多方面考察,所得出的结论必然是无根基、反历史的,必然不能成为国家发展中的建设性政治意见。

当政治知识满足了特定的实践需要,发挥出构建国家、政体、民族、社会的理念功能,它就上升为一种国家上层建筑。那么,成型上层建筑和不成熟的政治知识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对此曼海姆认为,“政治知识的本质在我们看来似乎就是:被增加了的知识并不消除决定,而只迫使决定一再后退。而我们通過这种决定后退所获得的便是视野的扩大和在知识上更多地把握我们的世界。”[1](p192)换句话说,政治知识的光辉不应被上层建筑所掩盖,而是应该与后者交互、碰撞、融合。我们前面说过,政治知识是社会个体、群体、阶层或集团政治愿望的反映,也是他们处境和利益诉求的表达。政治知识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完全国家发展的需要,但是一定符合表述它的主体。因此,国家必须重视社会中表达的政治诉并与社会进行有效沟通,使其与上层建筑通过良好互动创造新理念、新道路,避免以绝对主义或整体主义的逻辑缩小政治知识的意义。

最后是关于传播方式的问题。“政治知识”传播与一般的传播活动不同,它不是通过制造短暂同意来操控舆论、控制群众或避免国家、社会的潜在冲突,而是建构社会共识、达成社会整合的手段,这种手段试图使“政治知识”的内在认识结构被传播对象所接受并内化为他们从事政治实践活动的依据。在曼海姆看来,传播政治知识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以系统化、理论化为主要形态的“唯理智论”,另一种是个体化、艺术化的“浪漫主义”。很明显,前一种传播方式表现出同质化和理智化的倾向。对此曼海姆说道,“主观的、情感的冲动和个人的关系都被尽可能地置于脑后,只在与实施有关的基础上考虑彼此相对的各种抽象的可能性。”[1](p182)我们前面说过,政治知识的产生以实践为导向,其传播和普及也强调主体的投入性。而唯理智论的传播方式切断了与从事实践的、寻求具体行动方向的人的联系,其效果必然空洞、无味、缺乏感染力。相比之下,曼海姆更推崇“浪漫主义”传播方式,它广泛融入了感觉、意志、兴趣、偏好等认识因素,能在认知互动中引起传播双方情感共鸣,并以非理性的情感化方式完成政治知识的普及并确立实践目标。从今天来看,曼海姆提倡的“浪漫主义”传播方式恰恰能有效结合新媒体技术带给人的认知结构改变:传播对象所能接受的是“政治知识”不是文字,而是图像、声音组合起来的情境、叙事或是故事;他们通过“政治知识”获得感官愉悦,而不是知性满足;他们也不再关注“政治知识”的内容,而是知识的实用性;他们评价和服从“政治知识”原则不是逻辑、理性、运算或沉思,而是兴趣、情感、意志或直觉。所以,无论从国家还是个人层面讲,都应当避免以死板、教条和讲话的“唯理智论”方式传播政治知识,加强对人非理性认知特性的利用并实现政治知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上一篇:写真善美的书信范文400字下一篇:一次难忘的夏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