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记忆深处的水声的散文

2024-10-20

那记忆深处的水声的散文(精选12篇)

1.那记忆深处的水声的散文 篇一

电视新闻说,昆明下雪了,云南好多地方都下雪了。昆明不是号称“春城”,四季如春的吗?呵呵,难不成那个城市的天空也净悟了姹紫嫣红花花绿绿浮华下的春色?难不成那个城市的月色也如我般的着迷于雪花干干净净洋洋洒洒的气度?难不成那个城市的人们也如我般的对于雪花有一种冷暖印心、忘不了的情怀?尽管在我走过的半生岁月里,也见过好几次雪花在窗外的天空轻舞飞扬,可深深影像在我记忆深处,让我一见“雪”字,就会情不自禁感慨万千的是:那一年,飘飞在昆明天空的那一场雪;那一年,飘飞在这个城市上空的那一场雪。

第一次见昆明的雪,是在1999年的冬天。大约也就是在 这个时间段吧,十二月中下旬。

1993年春天,我们从老家搬进县城后,诸事不顺。94年夏末初秋的一场病,差点就让我糊里糊涂的丢了性命。接着,老公工作的公司,原本无论经济效益以及各种福利待遇在当地都是相当不错的,但在体制改革的掩护下,固定资产和资金积累都是满雄厚的公司,被那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民公仆们”迫不及待地蚕食;没过几年,换了二届,曾经富甲一方,好多领导的子女亲属削尖了脑袋都想钻进来的单位,就被整的千疮百孔面目全非。

公司领导说,单位效益不好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公司账目不会公开,好与不好只是几个头头脑脑说了算),发全工资困难了;职工们只能在工作期间领全工资,闲时,每个月发220元的生活费。

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老公工作的公司,属于事业编制﹑企业管理;职工们只是在每年的收购季节,不分白天黑夜地连续工作,一年的工作量累计只有半年,平时,就轮流值班,所谓的值班,也就是轮流看护单位的固定财产,说白了,也就是看守房子。

半年的全工资,半年每月220元 ;我没有工作,一家人的生活,女儿上学,每个月还得给我在乡下的父母补贴一百元的生活费,怎么办?

于是,拿出所有的积蓄,跟朋友一起学做生意。95年,买汽车跑运输,三个月不到,亏了近七万元;97年,老公去大邑县距“刘文彩庄园”百米远的养兔状元“任旭平培训中心”学习养兔;建兔舍,购种兔,投入近三万余元,不到一年,赔个精光;任旭平那一套所谓的养兔致富经纯说骗局,他当然赚疯了啊,种兔三十几元一市斤,而我们喂养出来的肉兔,市场价1·5~1·8一斤,不亏死才怪!

接二连三的投资,可以说,连泡都没见冒一个,多年的积蓄就陪个精光。

99年秋末,一个在云南多年的朋友再三邀请我们去合伙搞餐饮…后来的事在前面的自传里已有描写,这里就不想再提了。所有的恩怨是非,就让它过去吧。

此时此刻,我要描述的是99年那年,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出川,第一次伫立在昆明那个四季如春城市的天空下,第一次知道了,原来春城也会下雪的情景。

那年的冬天好冷。接到老公在那边诸事不顺让我立刻赶过去的电话,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背上简单行李,牵着小女儿冷冷的小手朝车站缓缓走去 ;一路上,不停地叮咛女儿,妈妈不在身边,要学会照顾自己,记得穿暖和一点,要乖乖听爷爷奶奶的话,要好好读书,有啥事要给妈妈打电话,妈妈去那边处理好事情就回来(怎么哭了蓉儿?不是说好了要平平静静地叙述的嘛?不准哭)…一路上,小女儿都不说话,只是紧紧抓住我的手,眼泪汪汪地看着我,那眼神,是那样的不舍那样的无助,年幼的女儿可是从未离开过母亲身边的啊。到车站了,我哭,女儿也哭;车来了,可女儿紧紧抓住我的手,就是不愿意松开;女儿不停地说,妈妈,你要早点回来;妈妈,你要早点回来啊…

一直以来,我都晕车,不但晕车,而且晕的很厉害。我们这里到昆明,特快火车二十个小时左右吧,这么多年了,我还能清晰地记得我当时坐过的那趟火车是K131…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火车,当然也是第一次坐火车了。那趟车好挤啊,我所在的硬座车厢里,可以说是人叠人;说真的,在这以前,我还真的很难想像旅途的窘迫;很难想象,人,居然可以不顾形象到那种程度。空调车厢里各种气味混杂,空气污浊而稀薄,令人窒息的的要死,好在所有的心思都集中在了迫切赶往目的地和牵挂女儿的情绪中。虽不时呕吐,甚感疲惫,但时不时的也还能迷迷糊糊地进入短暂的浅睡眠状态。记得第一次晕乎乎的醒来,迷迷糊糊的发现我的坐位下直挺挺地躺着一个人,无论我用脚怎么使劲地踹,也一动不动,吓得我连忙叫醒身旁的旅客,见我吃惊的样子,他笑着说,第一次坐火车吧?这样的事情不奇怪,你看看其他座椅下,不都睡的有人吗?

迷糊一会,清醒一会;清醒一会,迷糊一会。听列车广播说,要到昆明车站了;想到昆明四季如春,若是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进城,说不定那里的人会当我是疯子一样的围观,赶紧脱下羽绒服换上了春秋装,可下车一看,漫天的雪花飞舞,满树的银装素裹;惊讶的我不停地自言自语,昆明怎么会下雪?我是不是坐错了火车?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知道了,原来,四季如春的昆明,并不是如我想象中那样纯粹的春,也不是如我想象中那样的一年四季百花齐放春意盎然,原来,春城也会下雪的。

伫立在雪花飘飘世界的我,迷茫地环顾周遭,冰冷的天空,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气息,想起远方的父母,想着远方的女儿,孤独无助凄凉的心碎。这么多年了,不知道我曾经伫立过的昆明车站的那片天空是否还能忆起,那一年,在出站口不远处,一个年轻女子孤独凄清地伫立在在雪花飘飘的天地间泪流满面,一动不动了好久好久…

再一次深深印象的是2008年我们这里百年不遇的那一场雪。那一年,好多地方都闹雪灾,那场雪,好像下了半个多月吧?虽说我们这里也洋洋洒洒了好几天的雪花,但地上没有积雪,只有在清晨,才能看见雪压枝头,这种压,轻轻的浅浅的,宛如披上一层素纱,也宛如一双冰凉而含情的大手在轻抚。

那一年冬,我“歌厅”的生意真的很不错,尤其是下雪的那几天,几乎每晚都通宵达旦。晚上出来嗨歌的几乎都是年经人,亦或是情侣,这样的情形,一般老板都会回避,留给客人们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

冬天的深夜,冷风嗖嗖,雪花飘飘,街道上,除了清瘦的街灯,就是冷得发抖的榕树叶,莫说见不到一个行人,恐怕连鬼都冷得蜷缩在鬼窝里了吧。

可就是在那样寒冷的冬夜,我得一直在屋檐下或坐或站几个小时甚至一个晚上,客人不走,你不可能离开对吧?我们这条街属于音乐街,距我歌厅不远处有一个烧烤店,烤箱摆在街边;烧烤店老板曾经是一个集体企业的经理,后来企业解体失业后才开的这个烧烤店。老板为人和善,经历丰富,有些学识也很会“冲壳子”;天冷时,歌厅“厅长”们都喜欢围着烤箱暖手,和他一起吹牛侃笑话。一般只要没有客人了,烧烤店在午夜两点左右就会关门的,可那几天我歌厅不是几乎每晚都营业到凌晨五点过的吗,善良的老板见这么冷的天,若是关门了,我没有地方烤火实在是于心不忍,每晚都会等我客人走了才收摊。在这里,我该深深地鞠躬道谢是吧?不,大恩不言谢;这恩,也岂是一个谢字就能表达的?

其实,所谓的冷,不是寒风,不是冷雨,也不是霜雪;冷,是心境的感触。心若暖了,无论再怎么寒冷的天气,感受到的,依然是温暖!

虽然,今冬这里没有下雪,其实这里好几年都没下过雪了,但那年的那场雪,曾经的那场雪,已然飘飞在记忆深处,亦冷也暖着!

2.那记忆深处的水声的散文 篇二

还记得,在一个夏日的午后,我独自在花坛边玩,不小心摔倒在地。作为邻居的你循着哭声急匆匆地跑出家门,看见受伤的我。原本和我同龄的你非要装出大人的口吻说:“同学、同学你怎么了?大清早在门外哭不怕被人笑话啊?快先起来吧。”你露出阳光般标志的笑容,友好地伸出左手拉起了我。“你怎么了,为什么哭?全都告诉我,如果有人欺负你,我去帮你说理去。”你说着,拍了拍胸脯。我抽抽搭搭地哭着,时不时还拍拍头和屁股。你猜到几分,用轻松快乐的语气对我说:“啊,没事,你要像我一样勇敢,女孩子也要坚强。不就摔了跤嘛,不哭不哭。”你用手拍了拍我的头。又伸出舌头,做鬼脸逗我笑。我泪眼汪汪地看向你,嘴角不自然地弯了弯。你夸大了我的样子,摆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用手支起我的嘴角,让它上扬。说:“这样笑才对。”我不哭了,记住了你刚才的话。

还有一次,我看你写自家春联。当你写“一门福气随心至”时,一不小心在“福”字旁溅落一个墨点。我为你的作品遗憾至极,你却笑了笑,说:“太妙了!”真是一个好彩头!可谓是门前福气多一点。”你总是这样乐观面对一切,无时无刻不感染着我。

几年前,你只留下一封信,一沓我们玩耍时的照片。信中写了你与我相见的回忆,和几句你要搬去美国的消息。

童年的回忆像过电影一般在我脑海中拉开大幕,很多桥段都影射出你的阳光与快乐,望着手中你留下的纪念,不禁泪眼婆娑。又回想起你说的话,“不哭,女孩子也要坚强。你要像我一样多笑笑。你要等我回来检验你哟……”我慌忙拭去眼泪。我不舍你的幽默、你的开朗、你的乐于助人。那几年,你的笑脸已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我等待着你回来的那一天,等你检验这个因为你的行动慢慢蜕变的女孩。

(指导教师:庄洁)

教师点评

3.那记忆深处的作文 篇三

随着年龄的长大,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回忆过去的一些往事,之前一直觉得留在自己记忆深处的都是一些不好的回忆,可是如今却慢慢的发现,能够想起来的大都是带着一些甜蜜温暖的。

也可能真的是离家太久,也可能真的是童年的自己很幸福,以至于每当回想起过往的种种,留在那记忆深处的,就连父母的责骂,如今都觉得倍感珍贵。

记忆中有一年夏天,母亲给自己买了一身超短,是小女孩喜欢的粉色。自己穿着这身新衣服慢悠悠的去学校,一路上心情是那么的愉悦,每个小孩都有穿新衣服的喜悦。去了学校却发现自己迟到了。知道现在想不起来老师有没有因为迟到而批评自己,却只能够记得穿着新衣服一路上学时候的愉悦心情。

记忆中自己也有一条粉色的裙子,穿上去之后像小公主一样,尽管自己一直都不觉得自己长得特别的好看,但是那条粉色的裙子本身就是公主裙。

记忆中冬天的糖葫芦总是那么的甜,哪怕成年以后自己好几年冬天不吃一根糖葫芦,但是每当看到街上有卖糖葫芦的老爷爷走过,总能够想起来冬天了那给我和姐姐买糖葫芦吃的情景。长大以后也终于明白,这是村里同龄许多小朋友都没有的待遇。

夏天一颗鸡蛋换一根雪糕,每次从家里偷悄悄的拿鸡蛋的时候,总是担心被老妈发现。很多年以后和老妈说起来的时候,老妈说拿自己家的东西不叫偷。

爸爸妈妈总是用他们全部的爱和全部的温柔教育我们,他们从来没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去给我们的心中种下了善良和正直的种子。

4.记忆深处那修路的人初二作文 篇四

远处,工人又在修路。望着工人们弯上弯下的背影,仿佛触动了我记忆深处的某个角落,我不禁想起一个人来。 陈伯是我们这条街道的一个住户,六十多岁了,他个子不高,有点驼背,总穿着粗布做的衣服,脚丫总拖着一双破旧的棕色塑料拖鞋。这些就是我记忆中对他的印象。在我眼里,他是个了不起的人,这得从我家门前的街道说起。 那街道的水泥,是十多年前铺上去的,这十多年来,经货车、汽车、摩托车的压迫,路面早已“疲惫不堪”,左车道多了个坑,右车道陷了个洞,车辆行使时,车轮就在路上玩起跳跳板,车身一上一下,呵,看着就滑稽,但没有一个人有修路的念头,除了陈伯。

他好像每天都有很多时间,可我看他一刻也闲不了。他每天都在跟王大爷借板车,去外面兜了一圈后,车上就载了些水泥和沙土回来,把货卸在路旁,然后满头大汗地回家去拿铁锹,开始他感兴趣的铺路工作。与其说他在修路,倒不如说他在和着水泥填坑。实际上也如此。一次,我好奇地站在离他两米多的地方(怕他弄脏了我的衣服),观察他的“工作”。他先在地面洒了洒水,然后拿起铁锹,用力地插在水泥堆中,左手把铁锹柄往下推,拔了出来,又放了一小堆水泥,接着,他弯下腰去,拎起水桶,把水倒在水泥堆成的坑中,搅匀,又加进些沙,继续和水泥,之后把和好的水泥往坑里填,再用木板压平,一个坑填好了。他又继续和泥,继续填坑,我站在一旁,注意到那双大大的、粗糙的手,那皮已有皱纹,指甲缝里净是黑色的泥,那是双洗不干净的手啊!我抬起头,看到了他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我忍不住问了一句:“陈伯,你不累吗?流了很多汗呢。”“不累不累,这活儿轻松,我不累。”说罢,他朝我笑了笑。

这样的工作,陈伯每天都在重复着,也引来了一些叔叔阿姨的闲言闲语:“没事找事干”“假好心”……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排斥陈伯为街道填坑的工作,但我注意到,路上的坑一天比一天少了。渐渐的,很多人也都注意到了陈伯为街道作出的贡献,一些人还凑了钱给陈伯作水泥费,一些热心的邻居还经常帮陈伯拎拎水。陈伯脸上经常笑开了花,他心里一定也乐开了花吧,他的“工作”终于有人认可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路面多了一个坑,陈伯就填一个,填好一个,过几天下雨,又多了一个,又继续填……直到两年前,就再也没看过陈伯的身影。我问了问邻居,谁也不知道。他大概搬家了吧,还是被子女接走了,或是……我总在猜想着。但是,陈伯在街道填坑的身影却印在了大家的心中。每当大雨过后,路面有多了几个坑时,大家总会不自觉地说一句:“陈伯在就好了。”大概大家早已习惯街道上有这样一个身影了吧。

这两年来,街道上的坑越来越多,街道终于合资请了一支工程队,彻底来修路了。陈伯下岗了,当我在为丢了修路的工作而惋惜时,却又感叹,其实陈伯都不住这里了,我已有两年没见过他了,不知他是否还在忙着其他“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是否在另一地方,也有他修路的背影呢?

5.《记忆深处》的散文 篇五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今夜,默诵着秦观的这首《鹊桥仙》,任初秋的晚风轻轻地拂过面颊。今夕是何夕?鹊桥上,牛郎与织女,泪隔了几万光年,一生相爱,却一生身不由己。自始至终,最浪漫的爱情一年才得以一遇,在年复一年的轮回中,纵然有万千相思也只能借一夕的鹊桥飞渡。

天若有情天亦老。浪漫七夕,是一份美丽的情愫,根植在人们的心里,是心灵深处最柔软的暖,润泽着所有人的灵魂。

思绪,总会在这样的夜里飞到过去。推开岁月斑驳的窗,依稀可见年少时生活的小院,以及院墙角落边那一簇簇含着晶亮露珠盛开的夜来香,还有那个坐在葡萄架下仰望星空的小女孩。记忆中的童年随之而来,有关七夕,有关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有关儿时的片断也随着回忆在脑海里翻飞……

记忆深处,七夕之夜,银色的月光恰如其分地洒在小院里,点点星光相互辉映,弥漫着夜来香的空气中,似乎还夹杂着那一架挂满了一串串未成熟果子的紫葡萄所散发出来的青涩香味。仰望星空,一眼就能看见那条璀璨的银河,它仿似一条银白的河流横贯南北,那些星星不知疲倦地眨着眼睛,象无数颗细碎的宝石镶嵌在无垠的苍穹中,点点星辉,幻化成银河中奔流不息的河水。

小时候的自己,最喜欢仰望星空,听长辈们讲故事。从长辈们讲述的故事里,知道了悬挂在天际的那把象弯弯的镰刀的.星座是北斗七星,知道了在银河的东西两岸,那两颗隔河相望、遥遥相对,彼此辉映的星星叫牵牛星和织女星,也知道了爱,是守侯。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文。纤纤摸索手,札札弄机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美丽的传说讲述着美丽的爱情,而能够彰显美丽的东西,必定要经历无数的磨难,必定在风雨之后,牛郎和织女的爱情便如此。

一条银河无情地隔开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织女在这头,牛郎在那头。任他们声嘶力竭的叫喊,任他们将眼泪哭干,也无法逾越隔断归路的天堑。爱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却经不起生离死别的殇。痛定思痛,牛郎放下肩上担着的一双儿女,发誓要把河水舀干,重新找回心爱的妻子。他不分昼夜地在河边舀水,泼出去的水瞬间幻化成一颗颗晶亮的星星,闪耀在遥远的天际。然而浩瀚的银河是威仪的象征,那波涛汹涌的河水,又如何肯作丝毫退让?

爱,很多时候是不放弃。牛郎不畏艰难,在银河的这边日复一日地舀水,织女夜以继日在河的那边眺望,忠贞的爱情终于感动了无数喜鹊,它们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在浩瀚的银河上搭起鹊桥,这一对有情人终于团聚。然而天规不容违,他们还是要分离,可是爱,又怎会离去。他们的爱情终于感动了王母,她同意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夜,喜鹊可以在浩瀚的银河搭起鹊桥,让牛郎织女一家团圆。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经过长长一年的等待,夜深人静之时,便是牛郎织女相会之时。传说七夕之夜,人们坐在瓜棚底下,都能听到他们的窃窃私语,然而又有多少人用心去体会,那聚少离多的苦痛?几多相思,几多心酸,几多无奈,几多期盼,在这一刻化作了点点清泪抛洒在天际……

美丽的传说总能带给人无限遐思,倾听之余,又总是那样地发人深思。喜欢美丽善良的织女,用灵巧的双手织出七彩的锦锻,为人间带来春色无限;喜欢勤劳纯朴的牛郎,用孱弱的双肩担负起家的责任,让生活过的有滋有味;喜欢憨厚忠诚的老牛,竭尽毕身的心血,成全了牛郎和织女的爱情;喜欢这份纯美的爱情,跨越了千年,依然鲜明……

爱情、亲情、友情,一直是最温暖人心的东西,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大幅度提高,人们的思想观价值观也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爱情至上几乎已经成为历史,纯美的爱情被不断地贬值被、否定、速食。爱情泛滥,廉价的就象遍地盛开的玫瑰,随处可摘又唾手可弃,不少人甚至从骨子里萌生出了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超现实理念。

爱情原本应该是纯美的,当它被物质同化之时,也就失去了该有的色泽,失去了长相厮守、相濡以沫的坚持,失去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甜美。一切都变得那么的浮夸与寡淡,许多人已经无暇等待和守候,曾经的痴心牵手不知不觉演绎为一场又一场无间道……

爱情,这个圣洁而美好的东西,正在欲哭无泪的伤感里,被物欲所蚕食,慢慢地变质。只把一些美丽的剪影留在了遥远的过往,留在了人们的假想里,留在了曾经的神话故事里……

“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院,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唯美的爱情,因为纯朴而隽永,因为执着而美好,它是留在人们记忆深处的暖,温暖着尘世间所有行将冷却的心,它用一抹最朴实无华的爱感昭着世人;它用一双温柔的手触动着人的灵魂。爱,终将归来。

正因为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尚存着这么一份对美好爱情的神往,七夕的爱情才显得弥足珍贵,也才有了今天这个传统意义上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牛郎与织女用责任、忠贞、含蓄、隽永,书写着天上人间最唯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6.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篇六

“奶奶, 我们为什么要摘栀子花呀?”年幼的我用小裙子的裙摆兜着那朵朵洁白, 睁着懵懂的双眼好奇地询问。

奶奶停下手中的剪刀, 腾出手慈爱地轻抚我的头顶:“栀子可是能驱蚊的哩, 晚上把花儿放在帐顶, 就没得蚊子来咬我的娃儿了。”奶奶带着方言的轻柔话语, 伴着栀子的香气萦绕于我的身旁, 是如此令人安心。

童年的夏, 奶奶总是将柔嫩的栀子花瓣轻轻扯下, 洒在衣柜之中, 久而久之, 我的衣服上也充溢着那股淡淡的香气。穿上小裙子, 奶奶牵着我的手, 带我在那令人微醺的夏夜气息中下楼, 步入那如水的月色中。路旁, 一团团雪白的栀子在月光笼罩中, 仿佛点点微光, 升腾在绿叶之中。夏夜残留的暑气混合着的栀子的香, 仿佛更加浓郁, 抬头看着奶奶的侧颜, 也多了几分朦胧。

经过栀子树旁, 奶奶摘下两朵, 别在我的马尾上, 我长长的发上似乎也染上了清幽的香气。夏夜, 蚊子肆虐, 但在这保护罩般的栀子香中, 我总能安然自在。

于是, 在月华遍洒的夜中, 我偎依在奶奶怀中, 嗅着栀子的清香, 感受着奶奶有一下没一下的轻拍, 缓缓地沉入栀子遍开的甜美梦乡。至今, 那夏夜的栀子香, 与奶奶朦胧的侧颜, 仍不时闪现在我的梦中。

一年年逝去, 夏的栀子香依然随在我身侧, 但已不似从前那般浓郁纯正, 医院刺鼻的消毒水味早掩盖了那清清淡淡的香气。我拿着自己摘下的栀子花, 牵着爸爸妈妈的手走进病房, 奶奶坐在那惨白色的床上, 微微笑着:“娃儿来啦?来, 坐下, 让我好好看看。”我把栀子放在奶奶床头, 踩着凳子爬到床上。床单、被子全是凄然的苍白, 不似栀子般的温润。奶奶瘦了很多, 那张曾包裹我小手的温暖手掌上沟壑纵横。摸上去, 突兀的关节格外扎手。空调静静地吹着, 身旁栀子温暖的香气也被渲染得冰冷。又过了几个月, 仿佛只是眨眼间, 奶奶的笑便凝固了。她终日躺在床上, 双眼紧闭, 不管我如何呼唤。妈妈说奶奶是听得到的, 只不过她太累了, 所以不回话。我问妈妈:“奶奶是睡了吗?那我们出去好不好, 不然会吵到奶奶。”妈妈点点头, 眼泪却刷刷地往下掉。

奶奶回枣阳了, 大姑三姑执意要接奶奶回去, 她们说奶奶想家了。春去夏又来, 我穿上了新裙子, 没有那熟悉的栀子香。

一天中午, 放学回家, 远远看见妈妈站在栀子树旁, 手里拿着两朵洁白的栀子花。我欢呼雀跃, 跑向妈妈。妈妈慢慢走近我, 伸手环抱着我, 轻声说:“奶奶回来了, 你带几朵栀子花给奶奶好吗?”我拿过花就往楼上冲, 开门的是爸爸。他却不让我进门:“天天, 爸爸要告诉你一件事, 你要乖乖的, 好吗?”我奇怪地点点头, 爸爸便紧拉我的小手, 放我进来。一股香气扑鼻而来, 掩过了我的栀子香。明明是阳光灿烂的正午, 家中却十分暗淡。客厅靠窗的一边, 四四方方的大桌子摆在正中, 窗边黑纱飘舞, 桌子正中, 奶奶的笑颜化作一张放大的黑白影像, 影像正前方一个小香炉, 几根燃着的香正飘着丝丝缕缕的青烟。香炉两边的瓜果盘中都放上了洁白的栀子花, 袅袅香气扯动着我受伤的神经:“奶奶———”

又是一年花开时, 那洁白的花, 沁人心脾的香, 糅合着奶奶慈祥的面庞, 永远凝在一起, 成为盛开在我记忆深处的花儿, 在我心底散发着清幽而温暖的香。

导师:黄晓莉

7.记忆深处的冷暖亲情散文 篇七

二姑夫一家人六十年代末,从山东曲阜老家迁移到辽宁灯塔县。1971年二姑夫回老家找对象,经媒人介绍,奶奶听说关外不吃地瓜,尽吃玉米面的饼,觉得生活条件好,就同意了。于是,二姑与二姑夫登记结婚后就去了辽宁。二姑远嫁东北十分想家,二姑夫捎信让我爷爷去了辽宁。二姑夫是生产队长,他安排爷爷帮生产队喂牲畜,一呆就是两年。

天有不测风云。1972年夏,我的三叔因家庭琐事不幸自寻短见,在老家后院一颗桃树上上吊自杀,年仅20岁。那年我不满6岁,至今还记得三叔去世的一些情景。奶奶沉默无语,独自坐在三叔灵前。父亲悲痛欲绝,痛哭着去邻村找他的表哥,商议三叔的后事。三叔去世前几天,父亲和三叔一起用地板车拉石头,他们从村东边的山坡地头寻找一些的石头,准备垒砌老家后院的围墙,我跟着他们后面转来转去。谁也未料想,转眼几天,三叔就与我们相隔阴阳两界,他去了不该去的地方,给亲人留下了极大的悲痛和无尽的思念。三叔出殡的时候,家里院外全是围观的人,哭声一片。我也不知道哭,只是默默地紧跟大人后面。

那年冬天,奶奶离开让她伤心的老家。奶奶与本村的四户人家,经二姑夫帮忙,他们一起迁移落户到二姑夫所在的农村。本家的二大爷和二大娘就是其中的一户。爷爷远在辽宁,奶奶做主把老家三间草屋和宅基地卖给了本家的三爷爷家。卖了400元,分三年付清。西侧隔开的一间房暂且留下爷爷的物品,说是爷爷如果回来,还要让爷爷住。当时奶奶卖房和宅基地的事,父亲劝不了,母亲也阻拦不下。二叔同意,二婶也不阻拦。大姑、二姑嫁人成家自然不过问,三姑年龄小,听奶奶的安排。母亲劝阻奶奶卖房,也有她的道理。由于六十年代初,母亲的村里拦河修水库,她曾带着两个年少的舅舅去过东北辽宁落户,因不适应那里的气候,又返回老家。所以,她好心劝阻奶奶先不要卖房子,怕奶奶去了东北不习惯那里的生活,卖了房子,以后再回家来就没有地方住了。还有一点就是我家有三个男孩,二叔家当时只有一个男孩。母亲觉得奶奶卖了宅基地,我们兄弟三个长大了,大队里不批给宅基地,就没有地方盖房子了。母亲又请奶奶唯一的侄子——父亲的表哥劝说,但奶奶仍不听劝说,自己当家作主,坚决卖掉房子和宅基地,还生气地说,自己去关外,“肉包子打狗,有去的路,没有回来的路。”这句话让我的母亲记了一辈子。奶奶把家里能值点钱的东西都变卖了,置换了去辽宁的盘缠和路费。

奶奶临走那天晚上,母亲把面缸里仅有的一点白面,不足10斤,让父亲送给了奶奶。与奶奶一起迁移的四户人家分两批走的。奶奶和三姑与一户人家先走,二叔跟着去辽宁。其实,二叔也想迁移辽宁,但二婶不愿去,他只好趁着机会先去看看。二叔和三姑白天先到兖州火车站买车票。晚上父亲赶着毛驴车拉着奶奶和带的东西赶往车站,从老家到火车站90多里路。兖州车站都是过路列车,买的车票没有座号。上车的人多,二叔、三姑带着一些东西刚挤上火车,火车就开动了。奶奶带着三只老母鸡没有挤上去,只好改签车次,等下一趟列车。第二天白天,父亲送走了奶奶,独自一人赶着毛驴车,半夜才回到家。父亲一直担心奶奶路上的安全。后来,三姑来信说,他们在沈阳火车站接上了奶奶,父亲悬着的心总算落下来。

奶奶家搬迁的第二年春天,爷爷一个人回老家了,住在给他留的那一间房子里。他说,不习惯东北的生活,与奶奶经常吵架,不愿意在东北那里过了。爷爷的户口又不能单独迁移回来,成了家里没有口粮的人,只好由父亲和二叔两家轮流供养。爷爷患气管炎,常年有胃病,却又闲不住。我记得每到吃饭时,爷爷总是忙碌着扫院子。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买一点肥肉炼炼油炒一些白菜、萝卜,做点好吃的。爷爷陪客人吃饭,自己却舍不得吃。有时,客人实在看不下去,就动手给他夹到碗里。他十分疼爱我们,等客人吃完饭,就从他碗里夹出来几小块肥肉,分给我们这些不懂事的孩子吃。那个年月,家里不富裕,哪有钱买肉吃啊。母亲是个很会过日子的人。如果听说谁家用地瓜干换豆腐吃,那就会让母亲暗地里数落。常对我们说,这家人家真不会过日子,三斤地瓜干换一斤豆腐,太不合算了。你爷爷没有口粮,我们省下给你爷爷吃。你们可不要眼馋人家吃豆腐啊!他们家现在吃豆腐,等到明年春上就会挨饿。在母亲的精打细算下,我们家的日子细水长流,虽然过得紧一些,但从来没有挨过饿,全家人都能吃饱穿暖。爷爷轮到我们家生活也很知足,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1978年初冬,爷爷因病去世,享年69岁。爷爷住的那一间房子还给了三爷爷家。

说起家务事,谁也理不清,还是说一下我去东北的事吧。那年进入腊月,二大爷、二大娘订好了回东北日子,父母决定让我跟他们一起走。我走的那天,父母天一亮就早早地起床了。父亲给收拾行李,行李不多,一件父亲的短大衣和几件正穿着的衣服。母亲忙着包水饺,我烧开锅里的水,母亲下了水饺,盛了两碗,让我和父亲吃。我吃了一碗,父亲吃了一碗。吃过水饺,父亲提着两布袋花生米,我背着行李,我们一起去找二大爷和二大娘会合。他们住在二大娘的娘家那个村,离我家有9里路。我和父亲步行而去,父亲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着,一路上我们也没有说几句话。呼呼的北风格外寒冷,我的眼里噙满了泪水,边走边擦,却总也擦不干。去东北打工,我从心里不愿意去。东北的二姑家是个陌生的地方,可又没有办法,家里需要我外出挣钱啊。我心里暗暗地想,让我外出打工吧,这辈子都不想回来了。不知是恨,是发誓,还是故土难离?

见到二大爷和二大娘,父亲把一袋花生米送给了二大爷,剩下的一袋让我送给奶奶和二姑家。当天,二大爷和二大娘带着我一起到县城,乘公共汽车到兖州火车站,买上车票,挤上火车。二大爷在硬座车厢里来回找空座。车厢里哪有空座啊,过道上站满了人。二大爷在车厢里碰上了我二姑夫的大嫂,她从曲阜赶来回东北刚上车。火车到达济南站,有的旅客下了车,二大爷给二大娘找到一个座位,我们几个把行李放在硬座下面,靠在硬座旁边一直站着。过了一会,我也挤到了一个座位,倒头就睡了。那天晚上,我也没有吃东西。经过两天一夜,终于到了沈阳火车站。我们先乘公共汽车到灯塔县城,又转乘另一辆公共汽车才到他们住的村子荣官屯。下了汽车,二大爷让二姑夫的大嫂把我带到二姑家。他们就回家,不管我的事了。二姑夫的大嫂大哥家与二姑家是隔壁邻居。她把我领到二姑家门口,我单独走进二姑家里。奶奶和二姑见到我很惊讶,同时又非常高兴。我认得奶奶,认不清二姑。二姑让我进屋坐上坑头暖和一下。二姑给介绍家里的人,我向二姑夫问好,二姑夫热情地招呼我。小表弟、小表妹觉得从关里来了一个大哥哥十分开心。

二姑家的堂屋是两大间砖瓦房,外间设有锅灶,连通里间的土坑,房子不算宽敞。奶奶在二姑家堂屋东墙下接盖一大间草房,中间隔一个夹墙,外间设有锅灶,里间一个土坑,奶奶住在那里。这哪里是我想象的关外生活啊。

那天晚饭,二姑包了猪肉馅的水饺,二姑夫做了几个菜,挺丰盛的。吃饭时,二姑、二姑夫让奶奶一起来吃。奶奶不来,她单独做了大米饭。二姑让表妹给奶奶送去一碗水饺。一会儿,奶奶又端了回来,说是吃过大米饭了。二姑夫嗓门大,我从他说话的口气里知道他有些生气。面对这个情景,我觉察到自己很尴尬。事先没有写信联系二姑夫,快到年了,我来的太唐突。二姑夫心里肯定不高兴,他碍于亲戚的面子,又不好说什么。外面冰天雪地的,哪有什么活可干啊,更别提挣钱的事了。

奶奶想让我跟她一块吃饭,别吃二姑家的饭。我心里想,奶奶一个人生活不容易,还是吃二姑家的饭吧。既然来投靠二姑夫,就在二姑家吃住吧,自己心里委屈一点没有什么。二姑家5口人,再加上我挤在一起,确实不宽敞。我又没有带被褥,二姑又腾出一套被褥给我用。我暂且吃住在二姑家里,等待春暖花开。

奶奶和二姑虽然住在一个院落,喝一口井里的水,但平时分开做饭,单独过日子。奶奶是个倔犟又好强的人,干什么都自食其力,自己从井里提水,单独烧材做饭。二姑性格真爽,东北猫冬的习惯,让她更加懒惰,几乎整天不下坑。一台黑白电视机从早上起床就打开,直到晚上电视屏幕上出现了“再见”才关闭。她平时不愿意做饭,全靠二姑夫做饭。到了吃饭的时间,也不说做饭的事。二姑夫有时候,心情不好,就会发脾气,与二姑吵架。我吃着二姑家的饭,心里五味杂陈。

在二姑家过了10多天,我对奶奶和二姑说,想到三姑家看看。三姑家与二姑家相距10多里路,三姑和三姑夫在水泥厂上班。他们是长期临时工,三姑在车间,三姑夫在保卫科。我和奶奶步行去的,奶奶驼背,又是小脚,我们吃过早饭就出发,快到中午了才到三姑家。三姑和三姑夫平时不吃午餐。我和奶奶的到来,三姑破例给我们做了午餐,她和三姑夫却不吃。三姑和三姑夫上班工作,没有时间陪同我们。我们在三姑家过了三、四天就回来了。

东北的冬天,农村外面没有什么农活可干,只能帮她们提水、烧火做饭,干一点家务活,清闲的日子实在难熬。但有奶奶、二姑的关爱,我也不感到孤独。我心里想,过了年,一切都会好起来。

过年时,二姑夫宰杀了一只小山羊。二姑家包了羊肉馅的水饺,做了丰盛的菜肴。二姑、二姑夫请奶奶一起吃年饭,奶奶死活不来,非要自己单独过年。看到二姑、二姑夫一家人团聚,奶奶一个人孤独地过年,我心里高兴不起来,这是我长到19岁第一次离开父母在外面过年。那一次过年,让我亲身体会到什么是想家的滋味。

东北的三月,天寒地冻。二姑夫见我在家闲着不是长久之计,来东北总要想法找工作挣点钱。他已不再承包石塘,况且打石头的活又累又危险,说我年龄小,干不了。他打听到,本村的红砖厂已来了一批山东泰安的农民工,就要开工了。问我去不去砖厂打工?我也找不到其他的活,就答应去砖厂干活。二姑夫从家里带着被褥送我到砖厂,找到山东来的工头,安排我到砖机上干活,负责推土。他们已在砖厂开伙做饭,集体宿舍里的土坑上铺满稻草,我把被褥一放就安顿下来,与山东老乡们一起吃住和工作。

一晃三个多月就过去了,山东老家到了麦收的季节。有的农民工要求回家收割小麦,但工头不让走,人走了耽误砖机生产。工头答应先预支一部分工钱,让大家寄回老家,由家里人找人割麦子。我也预支140元工钱,给家里寄回100元。有一次,我到二姑家,奶奶正吃着高梁米饭。她盛了一碗让我吃,我吃了半碗,高粱米又板硬又粗糙,难以吞咽。她说家里没有大米了,先吃几天高粱米吧。发工钱的那天,我花了10多元钱,从砖厂买了20斤大米送给奶奶。奶奶说我挣钱不容易,别花钱买大米了。三姑来看她时,她却笑着说:“大米是祥给我买的,没有吃别人的。”这是我第一次给奶奶买的东西,竟然让她如此高兴。

夏天砖机停产检修,在砖厂干完零活,我就到奶奶、二姑家去玩。有一天,奶奶带我到她的宅基地看看。奶奶的宅基地在村里西北角,已划给她多年了,由于奶奶无力无钱盖新房,一直闲着。宅基地有一亩多,全种上了玉米。奶奶站在那块地上,叹息着说,这里能修建一处好宅子,我是没有那个本事了。她又对我唠叨起来,你们都不愿意来这里安家落户,你们来了在这里盖房子多好啊!我告诉奶奶,父亲在老家已经买了两处宅基地,等攒够了钱就盖房子。父亲和二叔在山东老家,大姑、二姑和三姑她们的家庭不富裕,谁也不会出钱给她盖房子。奶奶修宅子建新房的梦,只能留在她心里。

8.记忆深处那朵花作文850字 篇八

初春。一个黄昏时分,我再次回到了这个我曾经生活过的小镇。斜阳挂在天边,散发出温暖的光芒。它慢慢地走着,给沐浴在夕阳中的小镇又添几分宁静。

我来到一座略显陈旧的幼儿园门口,忆起了儿时的种种,在大树下玩耍,在教室中欢闹……而这一切,都有一只温暖的手陪伴着我。

在我小时候,父母的工作非常忙,甚至都没时间接我回家。每逢这时,我只能一个人等在教室中,看着别的孩子迎来自己的父母,然后笑着离开。到最后,往往只有夕阳的余晖和我作伴。

可是,当何老师来了之后,一切都变得不同了。她每次都会在教室里陪着我,不急不躁,用她的那双手握住我的手,仿佛在对我说:“没关系,我会陪着你的。”她手心那炽热的温度徐徐传来,逐渐平息了我焦躁的心。

有一天,何老师向我父母提出要送我回家。她说:“我无法让一个孩子经历孤独的等待。”于是,每天放学的图景就变成了一位年轻的女子温馨地挽着一个年幼的孩子的手,两人面带笑容,好似母子俩走在回家的路上。

她的手是最温暖的。有一天放学后,我看到何老师又在院中,我一如既往地走上前去和她打招呼,却发现她又抱着一个正在抽泣的小女孩。这应该是她的学生吧?只见何老师从自己随身背着的小包内拿出什么。原来给了那小女孩一根棒棒糖,问道:“老师送你回家好吗?”女孩点了点头。她这才转过头来,朝我促狭地笑了笑,神情中带有那么一丝儿熟稔。我相信她已经认出我了。

迎着温暖的夕阳我和何老师一起牵着那女孩的.小手,幸福地走在古旧的回家路上。女孩不再哭泣,小脸上露出了灿烂的微笑。

恍惚间,我仿佛看到了过去——何老师牵着我走在幼儿园连接着我家的路上。我突然感到庆幸,庆幸自己能遇到这样的老师,庆幸她的一无既往,庆幸世上能有这样的人——如同温暖的阳光船,照耀别人生活的人。

夕阳依旧挂在天边,散发出温暖的光芒,温暖着我们。我一瞬间竟然分不清,这究竟是手心中的炽热,还是夕阳的温暖。

这温暖从手心传到了四肢,从四肢传到了心中,也正是这难以忘怀的温暖,拯救了许多人。当然,也包括——我。

何老师当年手心里的温暖如同春天绽放的一朵红艳艳的鲜花,多年来一直开放在我的心中;何老师当年那热爱幼教事业、助人为乐的心就如同一轮初春的红日,多年来一直温暖着我的心。

9.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散文 篇九

时间随着风儿逝去,在岁月的痕迹里,有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回忆,如一朵朵花开在我的记忆深处的那片心海,也许是如樱花般幸福甜蜜的回忆、也许是如秋天的枫叶一般充满泪水的伤感、也许是如天与海那般遥远的思念……在我记忆深处有一朵最美的樱花,想起它,心里似花瓣一样甜、阳光一样暖。

还记得那是一个下着淅沥小雨的秋天,空气中夹杂着一股伤感的气息却又露出丝丝爱的味道,怀着满心的`思念,撑起伞,我独自一人漫步在公园里,漫步在这宁静的“秋日画卷”中……

秋风拂过,公园里树上淡黄色的叶子如蝴蝶一般翩翩起舞地落下,一地的松果,耳边荡漾着松鼠的欢笑,正当我沉醉于这般美景时,一个声音把我的视线引向前:“妈,冷吗?我们这就去药房买药,啊?”只见一个一脸担心的中年妇女一只手撑着伞,一只手推着轮椅,轮椅上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她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望着前面,很少眨眼,从这深邃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一种无奈与担心。非非天公不作美,雨越下越大了,只见老人的女儿连忙把本就不大的伞压得更低了一些,往老人那边移了移,加快了脚步,老人边咳嗽边说:“雨下大了,咳……咳……,药呆会去买,咳……咳……,先避会雨吧!”老人的女儿连忙答到:“那怎么行?医生说这病得赶快吃药,耽误了治病怎么办?”还没等老人开口,女儿接着说到:“伞大着呢,我们两人都遮得到雨,放心吧!”这时的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老人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老人一脸的担心,想说什么,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轰”地一声,闪电如一条蛇一般窜了下来,雨像泼、像倒,成了倾盆大雨,老人的女儿用焦急的眼神望了望天,毫不犹豫地把伞全移到母亲那边,任凭豆大的雨溅湿了自己的后背,她依然坚定地朝药房走去,望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我的眼眶湿润了,仿佛周围的一切都成了暖暖的金色。

过了一会,雨停了,天空中白云朵朵,当我准备回去时,在一颗苍老的大树下,我再次看到了那对母女,女儿正用毛巾给老人擦去手上溅到的点点雨珠,完全没有顾及到自己湿透了的衣服,用温柔的声音说道:“妈,吃药吧!”老人点了点头:“小燕,你没淋湿吧?”女儿笑了笑说:“当然了。”老人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虽然老人什么也看不到,但女儿喂她吃药时的动作却是那么娴熟、自然,女儿这时也欣慰地笑了,“妈,空气真好,我为你唱首歌吧!”说罢,女儿边拍手边唱起了:“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老人也跟着节奏一仰一俯的,脸上绽开了如樱花般甜美的笑,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线,笑纹如花,仿佛为这“秋日画卷”增添了最美的一笔,这笑声荡漾在秋的记忆里……

虽然事情过去了很久,但当家人对我无微不至地照顾时,我都会忆起那甜美的笑,那开在我记忆深处最美的花!

10.献给记忆深处的你散文 篇十

我在时光的尽头等你,风吹起昨天的回忆,那个时候的我在你心里的某个角落,无望地等待,没有人知道,那晚我在无字的窗前,徘徊了多少次,只为寻找一席宁静之地来抚慰我这颠沛流离的心。

当时光辗转,所有的情愿和不情愿,所有的纠缠和无奈,都已成为了此去经年,不管有多深的遗憾,生活还是向前。“许多时候,左右爱情的,不是我们的愿望,而是宿命的阴差阳错。”有多少人经常在爱情失挫后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当爱情的箫音远去,热烈的心灵退居帘后,我们是否都能做到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静看长河落日,在浊浪排空的日子里关门读书,在杂乱无章的日子里有条有理地生活?

习惯了在别人的繁华故事里独留一份清静,习惯了在你五彩缤纷的世界里默默扮演着一个过客,习惯了在自己的学习生涯里肆意地欢笑。偶然的相遇,只在这一瞬间,就注定会沦陷你眉间。我以飘零为归处,无论是否有一天山穷水尽,我始终相信总会有转角相逢的那天。

你所期望的是一掬可以举案齐眉,剪烛西窗的爱情,一份茅檐低小的简单快乐,然而你此生却将心付错了人,徒增了一段无果的爱恋。我默默地把邂逅你的那一幕放在心里,从没有打算和你说起,一个人独自将这一段情就此埋藏。无所谓得到,也无所谓失去,这种感情融化了失落,成为最美好的`回忆,被藏在了心里的某个角落,留出了一方天地。

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在某个闲暇午后想起,但我知道无法忘记。以前我一直认为,如若相思太苦,相爱太难,那么何不将爱埋于心底,让那种没有说出来的相思维持着最初的那种纯真情愫,在美丽的幻想中保持那一份难言的幸福与甜蜜。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情,可能也会有人美梦成真,最终牵上了心上人的手,圆了那段美好的暗恋。

有人说:“这个世界,最让人断肠的,不是别离,而是无望的等待。”那样的一场等待,不是一件韵事,亦不是一袭风花雪月,而是一份执着的坚守。

世人只知这世上有一个名叫张爱玲的人,却不知她的姑姑张茂渊也是一个才情容貌兼备的传奇女子。她的传奇一生,经历了半个世纪漫长的等待,在78岁和她的初恋步入婚姻的殿堂,成就了那段最初的爱恋。50年的等待换来的相依,你可能会想这样做值得吗?如若你真正爱过,经历过,你就会明白这一切的心甘情愿是值得的。

“今生等不到,我等来生。”这一句话中包含了多少心酸与苦楚,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样,也不是每个人都会理解你,然我支持你。尽管在自己最美好的年华里不能和心爱的人心心相依,即便在自己最美丽的时刻未曾和他携手漫步,然在这一生里,你一直守候在他的身边,看懂了他的每一次笑,读懂了他的每一次痛苦,这已足够。爱一个人,不在乎是否能够拥有,只要心离他很近,能够感受到他的开心与忧愁,在他身边默默的一直守着他,良辰美景,一同欣赏,一生足矣。

11.开在记忆深处的丁香花抒情散文 篇十一

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认为最快乐的便是天天早上爸爸骑着自行车送我上学。看见同学的爸爸用汽车接送他,我并不羡慕,因为我的自行车既环保也是“敞棚”的。

记忆有点儿模糊,应该是四、五月份的一天早上,爸爸推着自行车准备送我上学,我便一跃坐在车子的后座上,大喊一声:“出发!”就又一直叨咕着自己认为有趣的事情,爸爸认真听着我说并时不时笑一下。骑到学校的侧门,一股股丁香花香铺面而来,花瓣漫天飞舞,我多么希望时间永远停在这一刻,但又不得不走进学校。从那以后的每一天早上我享受着这一切,也天真的认为我每年春天的每一天都能骑在爸爸的自行车上闻着铺面而来的花香、看着盛开旺盛的丁香花步入学校。

时光匆匆,我上初三了,虽然每年春天依旧能看见几枝丁香花,但是“ 我大了,不用天天接送,自己上学回家”这时的我对那痴迷的丁香花感情也淡了,但我自己知道那朵朵丁香花一直开在我的记忆深处。

12.老师的记忆深处散文 篇十二

这样一来,她似乎对我空前好感,格外亲近和依赖于我。在家已搬到乡所在地后,居然放弃乡所在地位于家附近的中心小学读书,仍坚持起早贪晚走远路在我的班级就读。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工作热情,平时对她也更好,她也真争气。

记得一次,中心校组织的现场作文大赛中,她的作文《阿黄》获得了唯一的一个一等奖。当时中心校教导主任王宝祥,亲临学校送来奖状和证书时,对学生张亚辉的现场作文都赞不绝口。作为学生的老师,我当然倍感欣慰和自豪。

1987年,调到文化乡中学教语文,对我,这是一个更大的舞台。由于热情积极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认可。1990年,被马祥坤校长看中,执意调我到老虎岗中学教语文。

当时,文化中学王宝祥校长不放,中心校汪云平校长以不给开调转证明挽留,中心校主抓业务的于洪文老师也劝我“不放是好事别硬走”,我犹豫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我的学生,也是语文科代表,很有想法的张丽娟送给我一个精美的日记本。

正值教师节前后,以为是她在教师节赠给我的礼物,我欣然接受了。可回到办公室,我郑重地打开,见她在日记本的扉页上,写了这样一段话——

张老师,知道您要调走另有高就的消息,满心为您高兴,虽有万分不舍。临别,送您一句:一个人不要刻意地安排自己的人生,让一切都顺其自然,也许结局会更好些。

好一个“顺其自然”!

人生有四然: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看淡,是非便无所谓;放下,成败得失也就那么回事。拿得起放得下,人生得失很正常;站得高望得远,是非恩怨不挂怀;想得开,看得透,生活困惑自然开。一个人生命中的得与失,总是守衡的,我们失去了眼前,总会在另一个地方找回来。

学生张丽娟的赠言,让我豁然开朗,也给了启发。我家住老虎岗,人家主动要我,我就应该顺其这个自然,我不是做梦都想结束异地工作吗?

到老虎岗中学工作,我的工作重心放在了班级管理上。只在一两年,我就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提升到理论高度,总结出了《班级日常工作的科学管理》和《班主任工作艺术》两篇高质量的论文在省级报刊发表。

我的班级,在向着民主管理的自动化方向不断发展迈进。

记得,接手新一届初一学生到校第一天放学时,我安排长利村的学生值日。我刚转身走出班级,猛回头见只有一个矮胖的小男生,非但不扫地,反而倒剪着手,白唬。我一时急了,上前一脚把他踹倒在地。他回头一看是我,挺横:“你踹我干啥?我大爷可是校长!”我哭笑不得,原来他是马祥坤校长的侄子,名叫马忠辉。

我更不惯着他了,我薅着他的脖领子,呵斥他立即随我上马校长办公室。他见我不听他那套,也就蔫吧了。

后来我见他爱表现自己,在一次课前语言训练时,我让他到讲台前临时演讲。

只见他从容地走上前,作一本正经之状,讲道:山上有个洞,洞里有个狼。这两句之后,他停顿下来没音了。我和学生们都以为他紧张得忘了下文了呢。不想,他突然高声一句结尾:我的故事就这么长。

当时,我们都笑喷了。他给同学们和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见他是个鬼精灵,也不乏纯真,我便暗地里安排他做我安插在班级里的“眼线”。想到我做班主任时的好助手,我第一个想到了这个大活宝——马忠辉。

教过了一批又一批心清如水的学生,他们如今都奔赴了祖国的四面八方,正在贡献着各自的聪明才智。

上一篇:托福听力对话类内容3大高频场景分析下一篇:人生有梦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