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学体会(共8篇)
1.财政与金融学体会 篇一
财政与金融的论文
一、为什么要读。也就是学习国际金融知识的必要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财政干部要了解国际金融基本知识,掌握国际金融发展变化规律,并在工作中加以应用,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从《金融学》的视角看,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如果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那么国际金融就是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命脉。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与世界经济差异化发展博弈的日益深化,金融自由化向更广的层面和更深的层次不断拓展和发展。同时,伴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张和发展,国家间资金流通和信用融通的规模、速度、方式也产生了极大变化,国家间的货币兑换、汇率利率等内部及外部的变动和波动,在国家间经济往来乃至全球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因此,财政干部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学习《财政金融》知识,提高特别是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判断把握和宏观财经数据的分析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从小处思考,我认为学习国际金融知识有三个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是扫盲。学习国际金融学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各种国际金融信息,了解你生活在的全球一体化世界。你在财经类报纸上或在金融机构大厅里看到每天的外汇行情时,你是否知道,不同国家货币间的汇价是如何决定的?汇率的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什么是欧元,欧元为什么要取代欧洲许多国家的货币? 1997年7月泰国爆发货币危机后,为什么亚洲那么多国家先后都卷入了危机?美国次级债的演变,怎么影响到你买的股票?相信你在学习《财政金融》的过程中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二是明智。学习国际金融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和国内经济金融问题产生的根源,认识一国经济和金融政策的潜力和局限性,从而有助于你参加论坛或面对儿女提问时,能逻辑清晰地对答。诸如:我国最适度的外汇储备是多少,是1000亿美元还是1500亿美元?如果日元贬值到 1美元比140日元时,人民币汇率是否应该贬值?我国可维持的外债规模是多少,举借外债的币种结构如何安排才算合理呢?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取消外汇管制,允许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场合,如何降低国际投机资本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以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等国际金融方面的问题。三是提高。通过学习国际金融知识,可充实投资知识、提高理财能力。国际资本的流动,对冲基金的兴衰,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在影响国际市场股票价格的同时,也牵动中国股票、期货市场的神经。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体验一下股海的起伏,感受一下外汇、期货的波动,研究一下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以提高自身在区域财政与金融市场互动机制的把握能力,为将来财政国库资金的科学、合规运作,前瞻性地进行知识积累和思路探索,作为财政干部将受益匪浅。
二、有什么特点。《国际金融》一书结构逻辑清晰、内容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
本书共分6 讲,介绍了国际金融、汇率、国际货币、国际收支、外汇储备等基本知识,分析了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金融市场、国际收支与外汇储备、金融全球化与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金融与政府管理等辩证关系。以插页专栏的形式,对阅读过程中涉及一些比较专业或比较难懂的概论、术语进行了解读,并通过列举一些数据、一些图表,表述一些历史事件或约定俗成的关键词,方便读者阅读和学习过程中准确理解和重点把握。例如,第一章共七个专栏,涉及外汇、铸币税等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并分析了日本“广场协议”、美元汇率走势、中国外汇市场、中美经济战略对话等概念和专题。
同时,本书还对当前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的热点问题作了讨论,如人民币汇率政策,外汇储备政策,国内流动性过高,金融失衡,美国双赤字等等,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并引导读者更深入地思考国内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同时,各章对阿根廷、巴西等国家在经济转型期的政策得失进行了比较客观的描述和分析,对于正确认识我国当前宏观形势的复杂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有什么启发。也就是在工作中如何应用国际金融知识。
在推进城乡统筹的进程中,需要大量资金来发展我市的教育、卫生、环保和基础设施等公共事业,能否举借一定规模的外债, 需要思考以何种方式筹资和调期保值安排,才能使融资成本、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降到最低,这就需要借助《金融工程学》的知识。当前的国际金融形势对我市工业和贸易发展有何影响,财政应采取何种措施促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等等,这就需要通过解读拉美化现象,来寻求答案。在学习《国际金融》的过程中,结合对我市财政发展中典型事例的思考,初步形成了三点建议意见。一是科学运用金融衍生工具。我市从2004年开始探索学习外债调期保值,进行了大量方案比较。2005年启动了外汇调期第一笔交易,之后共签定实施12笔内外债务调期交易,涉及政府外债近1000亿日元,内债57亿元人民币,目前暂无一笔交易发生损失,累计实现债务风险管理收益近8000多万元人民币,其中:外债风险管理实现收益4300多万元,人民币利率风险管理实现收益3800多万元。当年收益6800多万元人民币,占累计收益84.6%。总体上看,由于我市高度重视风险控制,实施的指导原则明确,方案的设计选择正确,操作的方法合理可行,各方的合作守信协调,达到预期目标效果,锁定并降低了借款单位财务成本,且没有发生管理风险,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还款压力。由于今年启动了内债利率风险管理,交易规模数量增加,预计从明年起收益还会逐年增加,每年将实现收益1.5亿元左右,这就是应用了衍生金融产品中的远期利率协议。这一方式目前看来是可行的,但面对当前世界贸易战的加剧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异动,我们还应关注此类运作的可靠性。二是积极推进刚性偿债机制。牢固树立通过《国际金融》的相关知识,研究我市主权外债的风险控制机制。近几年我市主权外债债务余额的变化趋势是:2000年6亿美元,2004年13亿美元,2005年达到近五年的高点 13.4亿美元,2006年下滑到12.5亿美元,2007年接近13亿美元。这个变化并不大,但我们可以透过这细微的差异,可察觉到区县及项目单位对主权外债的意愿在消退。其原因有日本对华贷款停止的影响,也有区县及项目单位项目储备不够和项目质量不高等内在因素,但我认为主权外债的刚性偿债制度才是主要的制约因素。为有效控制基层政府举新债、搞政绩,就必须强化政府间债务的偿债机制和银行债务的责任制度,在加强诚信和道德约束的同时,引入财政间扣减财力用以偿债的“主权外债的刚性偿债制度”,重塑政府诚信形象。三是优化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翻看报刊、点击网页,均可真切地感受到,美国次级债危机的“蝴蝶效应”已逐步显现,如不制止这个“拉登”将要上演的美国金融“911”,极有可能演变成华尔街金融风暴。这里所谈“美国次级债”是指美国住宅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根据信用历史、借款额度、目前收入状况,建立了从上至下分为优级贷款,ALTER-A级和次级贷款等一套“信用评分”标准体系,次级贷款主要针对年收入〈3.5万美元,借用记录较差、首付款低于20%的贷款。通俗地理解,次级债的发放就是对低信用人群的获利期望高估。我比较牵强地联想到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在公式化分配的思考模式下,更多地考虑了保工资、保运转,导致经济发展滞后的区域相比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县,得到的转移支付与当地财政收入比值反而更高。这一制度设计的显性效果就是鼓励落后。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比落后”“争国贫县帽子”等匪夷所思的“动人”场景。由此建议,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惯用的转移支付因素法选定方式,对应国家确定的主体功能区规划,重新确立与优化、重点、限制、严禁等四类区域发展模式的转移支付因素分类指标,健全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财政专项资金的区域配置,形成鼓励、引导、约束、控制的财税政策分类传导机制,启发限制和严禁开发区域在渐进中力求稳定,激励优化和重点开发地区在发展中力争高效,努力开创重庆经济社会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2.财政与金融学体会 篇二
一、国内财政与金融资源整合支农的现状
(一) 我国财政支农现状。近年来, 改善民生问题得到了广泛重视。财政支农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同时, 政府还增加了对农村土地的直补额。这项惠农政策得到了农民的认可, 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此外, 大量的资金投资于农村公共事业, 大大提高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虽然, 我们无法否认财政支农的贡献, 但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第一, 资金的不透明, 使得一部分资金并没有送到老百姓的腰包, 政府有必要对部门领导进行反腐倡廉教育。第二,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极大, 但是投入的增长速度远比不上财政增长速度。由此看来, 我国政府部门对支农资金分配相对较少, 说明我们仍然没有真正意识到财政支农的重要性。第三, 财政支农结构存在不合理的情况。政府过于急功近利, 这种情况导致农业项目发展不平衡。
(二) 我国金融支农现状。一是投资环境良好。中央银行推出了各项惠农的货币政策, 与政府出台的各项财政政策相互呼应, 央行坚持“三农”发展, 充分发挥信贷政策作用, 通过深化金融机构改革, 引导资金流入, 为三农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二是推出新型金融产品, 提高服务质量, 改善民生。各个农村金融机构, 为了满足三农发展对金融产品的更高要求, 推出多种支农创新业务。这些服务方式的创新, 促进了农村金融产业的发展。各地金融机构关注民生, 改善民生, 使得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三是建立健全各项体系, 保障金融服务水平。各地区的金融机构应与政府有关部门相互合作, 主要的方式如下:一是创建金融生态示范区, 提高投资和服务的吸引力, 推动地区服务水平发展。二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成果丰硕。三是服务层次逐渐加深。
二、我国财政支农中存在的问题
(一) 支农资金比例回落。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财政支农的增长速度极其不稳定, 一直有大幅度的波动。但近几年, 财政支农投入虽然逐年增加, 但其规模仍不能满足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并且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
(二) 我国财政法律体系不完善。
我国法律内容更新慢, 跟不上现状的发展, 内容杂乱无章, 有无法可依的问题。《农业法》中相关的支农条款得不到充分有效落实, 财政支农的合法性受到挑战。1993年实施《农业法》以来, 有一半以上年度财政支农的增幅没有达到法定要求, 低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幅, 与国家逐步提高农业投入总体水平的法律要求相悖。
(三) 财政支农项目资金“一面倒”。
某些政府官员为了体现地方政绩, 把支农资金投到了见效快、利润高的项目上, 那些见效慢收益低的项目, 往往乏人问津。这就导致了支农资金只流向政府愿意投资的项目。从而引起支农项目发展失衡, 严重阻碍了农业发展。
(四) 财政支农资金运用效率低下。
第一, 政府在支农项目上的不合理行为造成的资源浪费。某些乡镇县城, 没有考虑实际情况, 加上技术方面的匮乏, 导致项目没有科学的理论依据。最终, 这些劳民伤财的项目造成了严重的资金损失, 以及资源的使用效率低的问题。第二, 支农项目开支难以辨别, 支农资金可能被挪用。如某一农村修建沼气池。在实际审查过程中, 无法分辨哪个沼气池是县支农部门建设的, 这一部门是否进行虚假开支, 我们无从知晓。 第三, 各种方面原因造成支农项目投入浪费。某些企业或部门, 为了谋求不正当利益, 造成了建设项目不达标。总之, 种种的原因造成了项目不达标。
三、我国金融支农中存在的问题
(一) 保金低但风险大。
一些保险业不愿意对农业进行保险。比如在山东费县一家保险企业曾为农户家饲养的猪进行保险, 每头猪的保金为十几元人民币, 恰好当年发生瘟疫, 大批的猪死在口蹄疫的疾病中, 结果保险公司当年赔了很多钱, 此后几年, 再没有保险公司愿意为农户办理保险。
(二) 金融支农资金需求缺口大。
由于农业贷款抵押缺乏, 项目单一, 期限长, 金额大, 盈利少, 作为具有商业性质的银行来说, 盈利是其主要目的。目前, 银行主要的贷款对象是种植业, 养殖业。而对农户农业生产, 水利建设, 农业企业的创建等中长期的贷款是少之又少。这种贷款形式, 根本无法满足农民多方面的资金需求。
(三) 信贷投入短缺。
金融机构对农村发放的贷款数额不高, 资金流落外人田是因为邮政储蓄和商业银行, 邮政储蓄主要的业务只是可以存款的银行, 而不给农民提供放贷的业务。因此, 农民的绝大部分存款都流向了商业银行。
(四) 我国各个地方的补贴标准和方法不尽相同。
我国的补贴数额不具体, 随意性很大, 省与省之间的补贴标准差距过大, 我国各省的补贴依据也不同, 如粮食直补政策, 按照补贴是否与当期粮食播种面积及价格挂钩:一是固定补贴;二是与当期实际播种面积挂钩, 也就是说种粮食面积越多, 所得补贴越高。
四、实现财政与金融支农资源整合的具体措施
(一) 政府引导原则。
财政与金融支农资源整合模式有两种: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有利于实现政府农业发展意图, 有利于促进县域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而市场主导型不利于实现政府意图。因此, 加强政府引导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坚持政府引导, 才使“支农”方向不偏颇, 才能实现“农村发展, 农业进步, 农民迈向小康”的奋斗目标。
(二) 通过多种方式, 解决农村信贷难题。
第一, 持续增加农村信贷资金投入, 保证贷款资金源头充足。第二, 增强农村经融机构建设 (以产粮大县国家奖励资金发起组建农业担保公司) 。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村镇银行是支农主力军。我国没有专业的农业政策保险公司, 依靠商业保险机构代行农业政策性保险, 必然存在寻租行为。因此, 农村金融抑制仍然比较严重。克服金融抑制, 必须依靠政府的适当干预, 用“财政补贴”和“农业政策性金融”改善农村金融市场是最佳选择。第三, 健全金融机构对于“困难户”的考核评价办法, 降低贷款门槛, 同时利用政府职能, 降低金融部门对农业贷款的利率, 是农村贷款难问题加以解决。
(三) 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建设。
健全金融机构县域金融服务考核评价办法, 引导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强化农村信贷服务。例如, 我们可以以农业担保公司为担保平台, 引导金融机构为县域内的农村经济组织提供金融服务。
(四) 从实际效果出发, 运用多种方式“支农”。
包括:国债农业项目、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 其中“产粮大县国家奖励基金”和“粮食综合直补”数额较大。此外, 还可以降低财政补贴, 将大部分支农财政资金转变为农发行和安华保险的贴息, 依靠农业政策性金融实现财政转移支付。
(五)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制。
为免除农民“后顾之忧”。如:建立信贷担保基金。可以由地方政府牵头拿出一部分资金成立一个信贷担保基金, 剩下的部分由当地企业共同出资募集, 形成一个以工补农的良性机制。也可以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 改善县域内农业生产禀赋素质, 做强做大产粮大县的农业经济。进而促进农业发展, 实现“财政与金融支农资源的有效配合”。
(六) 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能力转交给政策性银行。
通过两者的整合, 使两者的作用加大, 同时, 政策性银行的决策实施也有了更多的资金保障, 此外, 财政支农力度的提高, 支农范围的扩展, 使农村发展迈向了崭新的台阶。
3.《财政与金融》课程的教法探索 篇三
《财政与金融》在高职院校中一般是第一学期开设的,对于初次接触财政、金融等学科的学生来说,都会觉得经济学理论枯燥、深奥、难学、难懂,怎么才能让学生对这些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学好它呢?笔者认为教学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教学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是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而共同使用的某种特定次序的活动方式。一堂课的成败,学生能力的强弱,教学质量的高低,往往都和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有密切的联系。实践证明,教师即使有丰富、精深的知识,如果不善于教,学生也难以受益,而教师要善于教,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可是,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灌输式、讲解式的方法几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对于经济学课程来说,深入浅出地阐明相关原理,让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及深,从不感兴趣到兴趣浓厚,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就要深入研究和探讨教学方法的选择。笔者作为一名从事《财政与金融》等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谈一点个人的体会。
一、明确学习该课程的作用。
授课之前,教师首先应结合本课的特点,向学生明确本课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一,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第二,为将来自己经营金融资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其次,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根据学生学习及专业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
二、关于教学方法的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教学生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观察经济问题的视角,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灵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关注国家大事,通过新闻进行教学。关注国家大事,通过关注新闻进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例如,在每年3月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际,结合各种新闻报导,关注国家财政收支预算、政府工作报告等新闻热点,解读公共财政、财政收支、国家预算、财政管理体制等问题,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专业知识对于正确理解国家财政政策、社会经济生活有着必不可少的意义。事实证明这种方法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2)收集大量相关票证,进行实物教学。针对该课程抽象概念多、学生接触实际少等问题,收集大量票证进行实物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例如,与税收有关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税票、个人完税凭证等;与金融有关的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支票、转帐票据、信用证等。讲到相关知识时,先让学生传看这些实物票证,在他们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再进行讲解,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针对不同的内容与要求,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一些实用性较强的重点内容,例如银行的贷款业务、国际结算中的信用证结算业务、票据业务等内容,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作为基本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的引入者、组织者,引导整个案例分析教学的过程,形成“老师提供案例教材→学生分析材料→学生寻找问题→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学生自我评价→老师归纳评点”的教学模式。面对案例,学生先要自己消化,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深入思考,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在稍后的个人与小组发言,集中集体的智慧,容易开阔思路、取长补短、互相激励,而不断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与掌握。
案例教学法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学生对实用性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对于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还可采用讨论式教学法。讨论前,首先要选好讨论主题,做好讨论准备:首先,准备好讨论提纲,要求学生围绕主题查阅有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归纳。例如展开“对通货膨胀的讨论”,哪些现象能说明“通胀”了,什么是“通胀”,“通胀”会带给我们什么,我们会采取什么行动,后果会怎样,为什么会“通胀”,国家会采取什么调控手段,宏观调控后的市场反应有哪些……通过对提纲的思考,学生可以学到分析问题的思路。其次,严格要求,不让课堂讨论流于形式。提前检查学生的讨论提纲,要求准备不充分的同学重新准备。最后,留给学生相对充足的准备时间。课堂讨论可分三步:分组讨论、课堂发言、组长和老师共同进行总结。讨论式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思考能力,而且有利于帮助他们更透彻地理解所学知识。
(4)采用多媒体的课堂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系统进入高校已经好几年了,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采用这种教学手段,这对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不仅能充分展示老师的教学风格和个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课堂讲授的内容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例如,针对课程中的抽象概念,采用计算机模拟、动画、局部放大、变化过程演示等,动态重现财政、金融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能使枯燥乏味、深奥难懂的内容变得生动、活泼、风趣,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多维立体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输与获得的过程,采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可保证更多信息量的有效输送。实践表明,这种课堂教学段能强化感官刺激,增加单位时间内的信息传输量,促进学生的记忆、理解、掌握,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该课程覆盖面广,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讲深、讲透是不可能的。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内容调整可遵循“贯穿主线、突出重点、强调实用”的原则进行。
(1)确保学生能了解一个完整知识体系是教学内容调整的前提。教师首先要对本课程的知识体系了如指掌,在教学中力争使学生对该课程的框架结构有一个全面认识,并通过这个框架结构将各部分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从整体上把握各部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尽管不同知识点的教学时间不同,但要尽量保持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是确保教学内容调整效果的前提。
(2)针对学生的学习层次、专业特点、学习兴趣等具体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对于职业教育的大专层次,笔者认为涉及不同学派的理论可以删除。在了解授课班级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对于本课程中有涉及但在其他课程中是重点的内容,可以略讲。例如,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有《国家税收》这门课程,虽然本课程中涉及了“税收收入”,但只需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来简单讲解,学生能了解税收的特征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就可以了。而有关税收的分类、具体税种的区别和计算等知识,学生会在《国家税收》课程中深入学习。而对本课程中与该专业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关系密切的内容,则应该详细讲解。例如会计专业的从业岗位与银行、结算业务的接触非常多,所以对于银行业务特别是贷款业务与中间业务、货币市场、国际结算等教学内容应该加强。对于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如金融投资、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等,则可以在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资料,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3)配合教学方法的运用,采用适当的考核办法。学生在课堂讨论与案例分析中的表现,都应考核计分并按一定比例计入总评成绩。期末考试,可将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对于基本概念等知识的考核可用闭卷形式,而对于知识运用的考核则可采用开卷的形式。
4.财政与金融学习心得 篇四
这样列举和分类,是基于正规的金融学的意义上的两个主要方向。之所以用“正规”二字,是因为中国人对金融这个概念的传统理解,不论是学术界和实务界,都与国际上所通行的不大一样。关于这个问题,我发现有很多人都不甚清楚,这里有必要做一个简略的说明。
中国的传统意义上的金融学,除去少量的证券、保险等内容,主要就是货币银行学(Money & Banking)。这归属于货币经济学,以学术语言阐释,就是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的货币演绎。这个意义上的金融学,可以称作为宏观金融,是很典型的货币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比如研究国际汇率、外汇储备、商业银行管理等等。国际上从不把这种东西叫做金融的。大家熟知的米尔顿·弗里德曼是一个学术史上非常重要的货币研究专家,但没有人会说他是金融学大师,只说他是经济学泰斗;最优货币理论之父、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是著名的国际经济学家,不是金融学家;谢丹阳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高级经济学家,也不是金融学家。中国在这个方面最好不用说,自然是上财、复旦等学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重建国家金融体系最初的一批人就是从这里培养的。当然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不能不说,就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俗称五道口。我本科的一个同学去那里了。说实在话,这里真正的理论是学不好的,但是能接触中央银行金融调控、监管等方面的实务,能搞好人缘,有利于将来的仕途。
那么国际上所通行的金融是指什么呢?学术上一种的主流观点,金融学是研究随机市场条件下的跨期资产配置。这可以相对的称为微观金融。事实上“金融”二字,顾名思义,本就是资金的融通配置(筹资、投资、分资)。经济学是研究资产配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微观金融学也从属经济学。当然,微观金融学发展到后来已经完全超出经济学所能承载的范围,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为什么?因为金融市场上的资产,完全不同与商品市场。在这个市场中,以看不见的手为基础的一般均衡理论失效(供给需求两线竖直平行没有交点),取而代之的是无套利原理。而且,这个市场的独特性是资产跨期、条件随机。这下就有很多事情可做了,比如利率结构、股利政策,又比如资产定价、风险管理。
微观金融学发展到今天,大体分为两类。一类研究资产定价(Asset Pricing),主要是在做理论模型的建构和推演,基础和工具是以随机过程为核心的一大套随机数学及相关理论(随机分析、随机微分方程、随机优化、随机控制等等)。还有一类,研究公司财务(Corporate Finance),其基础是会计与财务理论(这是我坚持在翻译Corporate Finance为中文时使用公司财务而不是公司金融的原因),除理论构建外,还大量进行相关数据支持下的实证研究。这类研究涉及的数学理论虽然没有前一类那么深,但对数学功底也有相当的要求。这一点从1958年MM股利无关论的经典论文中就能看出来。当然,这两类研究还是互有交叉的,也是相互支持的。比如,在公司内部风险研究方面可能需要很多金融市场风险计量方法,还可能需要借鉴保险精算的相关方法。
前面言及的山大、复旦、交大、同济、北大、清华属于定价一类,南开、厦大,财大属于财务一派。当然这种分类绝不是说复旦北大的财务不好,南开厦大的定价很差,其实这9个学校两块都算在中国很好。当然了,在世界上能拿的出手的不多。具体来说,定价内的学校,都是数学、理工好,容易调整转型。事实上,南开、厦大的定价做的也不错,人家的数学本来就牛么。就连原本是没有数学基础的上财都在努力加强这个方面:现任院长黄明在硕士以前是学物理的,博士才转向金融,在美国都是很有声望的数理金融学家。这里要说一下中国金融数学方面的主要导师。首先是山东大学的金融数学家彭实戈院士。迄今为止,他三个主要贡献(发现一般随机最大值原理、创立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建立动态非线性数学期望理论)极大的促进了概率理论和数理金融学的发展,也使得他成为世界级金融数学专家。他的学弟复旦数学系的雍炯敏、原来浙大数学系、现在贵大校长陈叔平、上财应用数学系的陈启宏全是出自中国著名数学家李训经老先生门下,现在除了纯数学方面外都在从事金融数学研究。交大是叶中行,同济是姜礼尚,北大是戴民。
而财务的三所学校,都是在财务方面本来就很好的,财大和厦大的会计并列全国第一,中国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50%以上都是这个两个学校毕业的。财大的汤云为、张为国、厦大的葛家澍都是权威。厦大和复旦都有专门的公司财务的研究中心,财大是财务与会计研究院(隶属会计学院而不是金融学院)。而定价派在财务方面做的也是很好的,毕竟都是名校,只要工资高,自然有人愿意来。
不知不觉说了这么多,主要是想阐明中国大学的金融跟国外的有些不同,但正在快速的与国际接轨。在这个期间,各大高校金融方面的老师(未必在金融学院)有搞资产定价的,有搞公司财务的,还有搞货币银行的。面对这个充满生存压力的社会里,你一定要清楚的考虑好上研究生到底是为了什么:是更好的找工作还是去做学问,至少是在期望上要定下来;然后,你再进一步选择要学习金融里的具体哪个方面。如果将来要工作,学习哪个更有利,更适合自己?如果准备做学问,那么你更喜欢哪个,自己是数学功底扎实还是财务知识广泛?这些问题在考研之前要过一遍,否则你考上以后也会对自己为什么学、到底在学什么一头雾水。比如你想去当投行(IB, Investment Banking)、私募(PE, Private equity)中的宽客(Quant, Quantitative Analyst),那得选择学资产定价;如果你讨厌外表冰冷的随机分析,而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不错,又想做点学问,那么可以考虑学公司财务。但不管什么目的、如何选择,在学的时候要好好学,学扎实,理论与实务并进。否则,仅靠一个学校的招牌是绝不能一直混饭吃的。同样,如果你现在就发现对金融的三个方面一个都不感兴趣(包括功利性的兴趣),那就趁早不要选择考金融的研究生,既然到了来年毫无学习动力,何苦今日拿需要付出青春和汗水的考研开玩笑呢?
最后要说一下的是,作为一个理工科背景的学生,想要转金融,有优势劣势并存。数学基础好当然是优势所在,比如学电子信号的,随机过程基本上应该是过关的,以后学习要比省心省力不少;但劣势在于没有受过金融学的专业训练,缺少长期的熏陶,金融直感不够。要知道金融经济都是活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直感。看不见的手是最重要的经济学直感,无套利原理是最重要的金融学直感。我想,也许在金融学的课堂上睡四年觉的学生,都比一个理工科背景通过大半年考研时间猛学硬灌金融学的学生有更多的金融学直感。前天我还在跟一个到四大国有银行电子银行部的同学聊天,他说他们上司把相关需求交给软件部门的人去做,那些学软件工程出生的员工根本就做不好。为什么?决不是那些人软件编程的技术不过关,而是他们的银行业务不熟,具体操作层面上的事情他们不甚了解,编写的程序就非常死板,开发的软件使用起来不够友好,有的甚至完全不能用。借用这个事情,我们可以认识到金融直感的重要性,尽管这和学习金融学还有些不一样,但意思是相通的。
5.财政与金融复习 篇五
是指国家税务局系统和地方税务局系统,一般是指税务机关,而不是针对税种而言的
国家税务局系统由国家税务总局垂直领导;省级地方税务局受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双重领导,省级以下地方税务局系统由省级地方税务机关垂直领导。
为适应分税制的要求,全国税务机关分为国家税务局(简称国税)和地方税务局(简称地税),负责征收不同的税种。国税主要负责征收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地税主要负责征收地方税
从财政收入支出角度评价营改增
“营改增”带来的减税效应短期内扩大了地方政府可用财力缺口,可能倒逼财税体制改革。长期以来存在但受到漠视的地方政府缺乏主体税种状况迫切待解,加上去年底以来463号文等规范性文件对地方政府借助平台公司变相或隐性负债或受抑制。
(一)短期不利影响
1、试点企业纳税收入下降。“营改增”目前采取的是原营业税收入改为增值税后仍划归地方的过渡办法,看似不会对地方财政收入构成影响。但“营改增”鼓励更多企业专业化经营,细化产业分工,理性的纳税人会出于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考虑而改变企业组织结构,从而形成更多抵扣项目,减少缴纳增值税,从而减少地方政府收入。
2、下游企业增值税收入下降。下游工业企业在“营改增”后,购进试点服务可获得较以前更多的进项税抵扣,因而会减少缴纳的增值税,相应减少地方财政收入。根据统计,试点地区95% 左右的企业实现减税或税负不变,2012年全部试点地区全年减税426.3 亿元,其中,试点纳税人减税189.1 亿元,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试点服务减税237.2 亿元。
3、城建税等其他税费收入下降。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作为流转税的附税,其收入也会相应降低。测算显示,2013 年8 月1 日起试点行业全国推开后,预计全年减收规模为1200 多亿元,全部完成后全年预计减税约两三千亿元,那么相应城建税等附加税就要减少100—300 亿元。城建税等附加税费作为地方税,完全纳入地方预算,收入的减少将对地方财政产生较大的影响。
4、“营改增”后地方税收失去主体税种,将造成地税随主体税种附征的税收难以控管的局面。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当前地税收入中的三大主体税种,也是地税收入增长的主力军。“营改增”扩围后,地税收入中营业税将全部或大部分丧失,企业所得税因新增企业随着“营改增” 变为国税征管而失去新的增长空间。同时,随着主体税种的征收权转移,而随主体税种附征的个人所得税和附加、基金都将面临流失的风险,组织收入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5、财政补贴支出压力加大。试点过程中,对税负增加的企业,大部分地方政府采取由地方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给予财政补贴的做法,这有利于缓解和消化改革增加的税负,顺利推进改革试点。但财政补贴加重了财政负担,会进一步增加财政支出,从而形成减税和增支两方面压力。
6、加大地区间发展差距。“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程度,与改革范围、不同地区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和结构,以及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担能力密切相关。例如,发达地区通常服务业较为发达,从近期来看地方财政减收规模较大,但发达地区财政承担能力较强,补贴能力较强,服务业发展潜力大,未来将成为服务提供者和产生增值税销项额的一方。因此,从远期看,“营改增”将给发达地区注入更强劲动力。而欠发达地区对财政减收的承担能力相对较弱,改革后通过服务业发展来增加税收收入的潜力也较弱,“营改增” 对地方财政的压力更大,这也是在“营改增”初期部分欠发达地区对试点意愿不强的原因之一。因此,“营改增”在全国范围的推广,需要着重考虑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减收问题。
(二)长期有利影响
1、实施结构性减税,进行宏观税负的结构性转换,是未来我国税制改革的基本方向。“营改增”的减税效应,可以为其他税种的增税提供空间,即在降低一般性税种的税收负担的同时,在环境税、资源税等绿色税种上进行增税,地方财政也将能够从这些税种上增加收入来弥补“营改增”的减收。
2、“营改增”在完善税制、减轻企业税负、消除重复征税、促进社会专业化分工和三次产业融合等方面发挥积极效应,又是涵养税源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可为未来的财政收入增 长奠定基础。这不仅能够弥补“营改增”短期结构性减税的财政损失,长期则是对我国税收产生正增长效应。
6.财政与金融 篇六
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2财政支出的原则? 答:一.支出总量适度原则:(1)坚持量入为出的理财思想(2)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标(3)以实现经济稳定运行为调控目标
二.优化结构支出的原则:(1)正确处理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2)正确处理投资性支出与公共消费性支出的关系
三.讲究指出效益的原则
3、财政投资和农业发展的关系?
财政对农业投资的重要性:(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农业生产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2)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起点和基础;(3)稳定农业是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农业部门的特殊性和财政投资的必要性(1)从农产品供应来看,它受气候条件及其他多种条件影响,不仅波动很大,而且具有明显的周期性;(2)对农产品的需求却是相对稳定的;(3)农业部门的社会效益大而直接经济效益小,大量经济效益需要通过加工流通部门辗转折射出来。(4)农业对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的依赖性较强,而这些条件具有工艺性特点;(5)农业是风险行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并存,生产难免有周期性波动,需要不断提高其投资和物资装备水平,因此也需要政府的挟持。(6)农产品需求弹性小,市场扩张处于不利地位,需要政府采用一定方式进行挟持。
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特点表现:(1)以立法形式规定财政对农业的投资规模和环节,使农业的财政投入具有相对稳定性;(2)财政投资范围应有明确界定,主要投资于以水利建设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和培训等方面3)注重农业科研活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4增加财政收入的途径? 答:(1)发展经济、培育财源;(2)加强管理、堵塞漏洞;(3)提高财政收入的质量;(4)重视对乱收费行为的治理。5公债与财政的关系? 答:
一、公债与财政的收入,公债是财政收入的一部分,公债在财政收入形势中只能作为辅助手段。
二、公债与财政支出。①财政支出规模直接影响公债发行的规模 ②现有的公债规模将影响将来的财政支出规模 ③财政支出结构影响公债的结构。
三、公债与财政的赤字。①财政赤字是发行公债的重要原因 ②公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理想方式 ③平衡国际收支 6债券和股票的区别? 性质不同;持有人权利不同;权益和风险不同。7.金融市场的定义,特点,要素?
定义:是实现货币借贷,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买卖的场所。
特点:①市场商品具有单一性②交易价格具有特殊性③交易目的具有多重性
要素:资金供给者;资金需求者;中介者;金融商品
8中央银行的性质? 1)中央银行是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工具;2)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3)中央银行是管理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9中央银行的职能? 答:(1)中央银行是货币发行的银行(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3)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1财政的定义:是以国家为主题的分配,体现一种分配关系,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进行的政府理财活动。
2公共产品的概念及特征?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他性的产品。特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不可分割性、外部性 3我国为什么要建立公共财政框架?
答:1)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2)这是我国财政职能转变的需要3)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4公共财政支出的内容:1)提供公共秩序产品2)提供公共基础设施 3)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4)提供社会保障
5.政府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特点: 公益性 无偿性 政策性
范围:基础产业投资农业投资
6税收的特点: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
7.税制要素: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 纳税环节 纳税期限 起征点和免征额 减税 免税加成和附加违章处理
8影响公债规模的因素? 答:
一、国家需要资金的多少。
二、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的高低。
三、公债的承受能力和偿付能力。9政府预算的概念及分类?
答:政府预算是经过法定程序编制机批准的枕骨年度基本财政计划是政府进行财政分配和财政共管调控的重要手段。分类:政府预算按政府级次分为中央政府预算和地方政府预算,按照预算收支管理的范围的要求,各级预算分为总预算部门预算与单位预算。10分税制改革的问题和完善的思路?
答:分税制存在的问题:①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不清晰 ②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不够科学 ③地方税收体系不健全 ④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
完善思路(1)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为科学划分财权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2)按照分级财政管理的要求划分税种,税种划分应体现一下原则要求即:主体税种合理配置原则;责任与收益对等原则;经济分权原则(3)加强地方税建设,形成与地方政府职能相适应的地方税体系(4)建设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
11财政政策的含义与类型?
答:含义: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运用财政这一手段调节和控制国民经济,从而实现预期发展目标的措施的总称。
类型:按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分为 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按照财政政策手段 财政政策可分为 税收政策 公债政策 投资政策 补贴政策 公共支出政策 预算政策等。
根据财政政策具有调节经济后期的作用来划分 它包括自动稳定的和相执挟持的财政政策。按照财政政策作用的不同方面可将其分为 总量调节政策 结构调节政策。
12财政政策的目标和工具?
答:目标: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国际收入平衡
工具:国家预算、税收、公债、财政投资、政府补贴、公共支出。
13.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①货币金属,即法律规定以哪种金属作为本位币。
②货币单位,即法律规定
货币的含标和含金量。③货币的铸造或印刷,发行,流通制度
④货币的储备制度,即国家规定中央银行或政府,为保证货币的稳定,要储备一定的贵金属,外汇。14信用定义和形式:定义:信用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
形式: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民间信用,租赁信用,国际信用
15货币的性质和职能? 性质: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货币体现一定的社会关系。
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16标价方法的概念? ①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相当数量的本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的一种方法。
②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合相当数量的外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的一种方法。
③美元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美元为基准,用若干数量的非美元货币进行折算,以表示其价值的汇率表示方法。
17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基本原则?
7.财政与金融学体会 篇七
如何展现个人魅力, 展现课程的魅力, 尽可能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是每一位教师上第一节课之前必须认真考虑的。关于如何上好第一节课,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了解学生
俗话说:“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学生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最终落脚点, 不了解学生就进行教学只能是无的放矢。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会逐渐熟悉每个学生, 但是笔者认为在教授一个新班时, 上第一节课之前, 就应该对所教班级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首先, 了解班级的整体状况。这个班的班风班貌如何, 是属于自觉学习型, 还是散漫混乱型, 学生升学和就业的比例如何, 由此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措施。
其次, 了解该班学生中的特殊个体。该班的班干部是哪些同学, 学习好的是哪些, 特别调皮捣蛋的是哪些, 甚至可以了解一下有无生理残疾或性格怪异的同学等,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和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的交流中获得。笔者一直认为上第一节课前和班主任沟通一下是很重要的, 班主任一般都会根据任课教师的特点预先对学生做一些安排, 这对上好第一节课很有帮助。
第三, 了解学生掌握的相关学科知识。有许多课程是有延续性的, 比如:《财政与金融》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经济常识, 熟悉商品、货币、GDP、剩余价值等基本概念。了解学生是否学过相关课程, 掌握得如何, 这样备课, 上课时才能相应进行增减, 避免出现学生普遍反映的“老师讲的我会, 我不会的老师不讲”的尴尬局面。
二、熟悉教材
一般来说, 上第一节课之前, 教师就应该熟悉本门课程所使用的教材, 而不能只限于备好一周的课。要明确所用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以及和其他各门课程的关系, 所教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对学生学习程度的要求等, 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目标, 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需要明确的是我们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很多中等职业学校所用的教材, 尤其是专业课的, 基本上可以说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没有匹配的, 也不成体系, 课程安排上也缺少合理的连贯性, 因此对教师的要求就比较高, 必须对教材进行比较大的“手术”。这为教师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第一节课的功能除了一般的让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等要求外, 更主要的作用是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 为后续学习爆发出空前的活力, 这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尤为重要, 因此, 教师必须在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下工夫。
首先是开场介绍该课程总体情况的时候, 对学生要有足够的吸引力。比如笔者上第一节课, 简单作了自我介绍后, 就切入正题, “《财政与金融》课对在座的同学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想升学的同学它是必考的专业课之一, 对要就业的同学它同样重要。工商银行来我校招聘员工, 笔试卷中有80%的题属于《财政与金融》的内容, 而去银行工作是我们很多同学的愿望。实际上, 财政与金融知识对我们每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来说都很有用。有句话说‘你不理财, 财不理你’, 你想让你的财富增值吗?你想挣更多的钱吗?那就必须学点财政与金融知识。”
其次, 贯彻结构化教学原则。随着社会发展和知识总量的增多, 使得学科教学内容日益增加, 作为教师, 必须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结构, 引导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整体感知、理解和把握, 使他们掌握最有价值的知识, 这对学生以后的自学钻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节课就要使学生对《财政与金融》课程体系有大致的了解, 因此, 在教学中应注意知识的整体呈现, 使学生大脑中形成“知识树”, 理清知识的结构。在黑板上画一棵知识树, 各章作为枝干, 主要的节作为小分枝, 抓住同学们的兴趣点简单介绍主要内容, 激发学生主动去探索的欲望, 并指出这棵树要想枝繁叶茂, 必须靠同学们自己去努力, 终身去学习。
第三,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 一定要贯彻新课程理念, 贴近社会, 贴近学生生活。这个原则在第一节课中很重要, 它会消除学生对新开课的陌生感和畏难感, 以学生熟知的生活常识作为切入点, 引出新知识, 学生更容易接受, 能对该课程产生亲切感, 进而引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在第一节课要学财政的概念和特征, 首先从生活中的财政现象说起, 教师略作引导学生就会广开思路, 列举出很多熟知的事例:义务教育、环保、安全、道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些都是依靠财政资金的投入, 都属于财政现象, 而这就是我们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让学生感到财政知识原来就在身边, 引起学习兴趣。
8.金融危机中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篇八
关键词:IS-LM模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一、背景介绍
从2007年的2月份开始,美国的抵押贷款风险变浮出水面,到2007年7月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旗下的两家对冲基金瓦解,次贷危机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大。进入2008年,美国的各大投行和商业银行纷纷出现亏损和倒闭,金融机构深受次贷危机的影响。在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的时候美国政府也开始联合各国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于是便出现了房地美和房利美被国有化,AIG被国有化,全球11家央行联手降息的壮观景象。各国政府纷纷祭出空前规模的救市方案,各大央行也纷纷开始了规模达万亿的注资行动。
从政府的救市力度和媒体的关注度,我们就可以看出这场空前的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以下我们在IS--LM模型的框架下来讨论这场金融危机中的政府救市行为。
二、基于Is-LM模型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分析:在我们对货币政策进行分析是我们假设财政政策保持稳定。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货币政策通过影响货币供给量来影响LM曲线。
在这次金融风暴中美联储联合其他央行进行史无前例的降息和对货币市场注入流动性。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它会使LM曲线向右移动。
当美联储等中央银行向银行系统注入流动性的时候,使得LM曲线右移从而降低了利率,使得融资成本变得更加的低廉,以便金融机构和企业能够渡过危机,同时也可以看出这样做可以增加国民收入。这样还能够使得经济不至于马上陷入衰退之中,所以中央银行的降息和注入流动性的操作对与对抗危机是有效的并且是正确的。
2.财政政策分析:我们在对财政政策分析时假定货币政策保持不变,我们将在最后来讨论当财政与货币政策都发生变动应对危机时的情形。
在本次金融风暴中,除了中央银行大有动作之外,各国的财政部也是尽其所能,来抵御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就批准了85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以用于购买金融系统的不良资产、提高存款保险额度和对企业的减税。
美国政府批准的85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一般情况下这些资金没有包括在当年的财政预算案中,所以财政部必须发国债以筹集资金,这样相当于财政政策的扩张。
扩张财政政策使得IS曲线向右移动,这样在刺激经济的同时抬升了市场利率。这样会使得在危急中本来就很高的同业拆借利率变得更高,这样就使得融资成本增大,不利于处于危机中的金融机构和企业进行融资以渡过难关。
同时,财政政策还有挤出效应。在政府发债券以救市的时候使得市场利率上揚,这样就会挤出私人投资,使得扩张的财政政策的效应大打折扣。这个从IS曲线中也可以看出来。IS曲线的方程为:IS曲线:其中,aG是简单收入模型中的财政政策乘数,其方程为:
当美国政府进行减税方案以帮助企业刺激经济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方程中的t会减小,而在短期中我们可以认为c(MPC)是一个稳定的常量。所以乘数aG会增加。而在IS方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短期中b和A可以视为常数,经济下行使得Y减小,所以增加的乘数和减小的Y共同导致利率i的大幅度升高。
所以我们不赞成在危机中通过财政政策来救市,原因在于政府本身可能并没有那么多资金,再者财政政策的扩展会使得市场利率更加趋于上扬,不利于危机的解决。同时通过这样的财政政策会使得政府的负债大大增加,有可能增加后几代人的税收,使得后人的福利收到影响。
3.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共同作用分析:上面我们介绍了单一政策在救市时的效果,然而现实中我们看到的确实政策的同时变动。在美联储大幅降息和注入流动性的同时,美国国会通过了巨额的救市计划,是财政与货币政策的一起使用,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两个政策一起时的一些情况。
美国政府动用的两个政策我们可以看出都是使得IS和LM曲线向右移动的政策,因为政府有一个想法,政府希望在利率i稳定的情况下来应对危机。
当危机发生时,由于财政和货币政策均为扩张性的政策,所以IS和LM曲线分别向右移动。这样就可以在利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保持经济的发展而不是陷入衰退之中。
但是,我们同样可以看出,当美国政府发国债救市时,使得利率上扬,而美联储的一个目标就是保持利率的平滑稳定。所以这个时候,美联储不得不降息或向货币市场注资来使利率下行,这样就会使得美联储的注资额度因为财政政策导致的利率上行而增加。然而我们知道当中央银行发行过多的货币时就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这样的“双松”政策可能使得危机后的美国面临着通胀风险。使得经济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