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教学资源管理(共10篇)
1.数字教学资源管理 篇一
20xx年3月28日至4月1日,我有幸参加了省电化教育馆举办的楚雄州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教师培训班。刚接到培训通知,我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我终于有机会参加一次国家级培训,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了却了自己多年以来的夙愿,在自己的人生阅历上又增添了辉煌的一笔;紧张的是我还要担负着二次培训的的任务。感到身上有一种无形的压力,想想教学点孩子们那一双双“饥渴”的双眼,那种期待让我不敢有丝毫松懈。
这次培训共有来自全州各县的教学点教师100多人参加,培训为期五天。授课教师都是来自学校的省级专家、骨干。他们用渊博的知识和专业的培训模式,让所有参训学员无一不感觉到受益匪浅。
通过省教育厅、省电教馆专家的详细解读,我懂得了“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的政策背景和积极意义,感受到国家对农村教学点的政策关怀和良苦用心,同时也对农村教学点的发展前景充满希望;我初步掌握了教学点操作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对设备的组成、结构也有了大致了解;基本懂得了如何在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学中应用教学点数字资源。
参加“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培训,虽然时间短,但是的确是从实际培训出发,做到了通俗易懂,由浅入深。通过培训,我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通过这次学习,我学习了Windows7、Windows8的操作,演示文稿Power Poind和excels的操作和使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设施设备的使用,信息资源的整理与发布。本次培训时间虽然很短,,但对我来说确是受益非浅。这次培训为我们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使我们在相互交流和合作中不断提高和成长。并能在以后能熟练运用这些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老师在应用技巧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并针对大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指点、讲解。相信经过这次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使用这些软件肯定能够得心应手。虽然这次培训的时间很短,但每一位老师都很有耐心,对于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总是一遍遍地讲解,这让我很受感动。
在与同行的相互学习、交流中,我收获颇丰。为了使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我要经常与同层次同专业的学员组织起学习兴趣小组,大家在一起交流讨论学习问题、体会、经验。并由学习好的学员带领大家学习,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遇到问题和大家交流一下,可以让自己更好的掌握知识点,而对帮助解答问题的同学来说也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另外要充分利用网上答疑时间,在答疑前做好准备工作,对学习中的疑问事先有个总结,以便在答疑时能有的放矢。培训让我进一步了解了计算机的硬件与系统软件的安装,维护知识。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景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并让我们自己积极动手操作,结合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使每个学员得到了一次锻炼的机会。尤其让我记忆深刻的是老师的一句话:“学习计算机就要多动手,不怕出错!其次,学习了几种软件的应用技巧,同时也学习了一些解决实际应用过程中(如下载音频、图片资料)经常出现的问题的方法,通过这次学习,一定会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计算机运用的得心应手。为了提高大家的认识,老师不仅采用实物演示的办法,而且还为我们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来为大家讲解有关的知识,介绍了一些平时我们很少用到的方法,对我们今后自己的操作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这次培训,明白了要多了解了相关知识,读思考,多提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学以致用,计算机网络使学习、生活、工作的资源消耗大为降低。我们是新一代的人用的都是高科技,也随着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高科技的,需要老师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不过有时也要动我们的脑子,要个人亲身去体会 ,去实践,把各项命令的位置,功能,用法记熟,做熟。提高我们整体的知识,打好基础同时学到很多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增进了和其他人员之间的交流。大家坐在一起畅所欲言,互相讨论,交流,把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让老师来帮助解决,这样使得相互之间都得到了学习,巩固知识的机会,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也希望今后能多举办一些这样的培训。
我相信在更多的学习机会中,我们懂的也会越来越多。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每个人应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不断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经过几天的学习计算机的过程,我感到了学习的快乐,也尝到了成长的快乐,这就是学习并快乐着吧!
2.数字教学资源管理 篇二
1.1 信息资源的概念
信息资源是经过人类筛选、组织、加工,并可以存取和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各种媒介信息的集合。
1.2 信息资源建设的概念和内涵
所谓信息资源建设,就是人类对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信息进行选择、采集、组织和开发等活动,使之形成可资利用的信息资源体系的全过程。这一定义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1)信息资源建设所针对的是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的信息,并非仅指数字信息。
(2)信息资源建设活动的内容是对信息进行选择、采集、组织和开发。
(3)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是形成可资利用的信息资源体系。
1.3 数字信息资源的概念和内涵
指以数字化的形式,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纸质载体中,以光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输,并通过计算机和其他外部设备再现出来的信息资源。数字信息资源包括单机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
单机信息资源是指通过计算机存储和阅读但不在网络上传输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人们常称之为机读资料。
单机信息资源按其存储载体可分为磁带、磁盘、光盘等类型,其中磁盘和光盘是主要的单机信息资源类型。
网络信息资源是指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可以获取和利用的所有信息资源的总和。网络信息资源类型按使用形式划分,可分为联机检索信息资源和因特网信息资源两种类型;按所对应的非网络信息资源划分,可分为联机公共目录(OPAC)、电子书刊、参考工具书、数据库、其他类型信息资源等类型;按信息的制度化程度划分,可分为非正式出版信息、半正式出版信息或各种“灰色”信息、正式出版信息;按信息存取方式划分,可分为邮件型、电话型、揭示版、图书馆型、书目型等类型。
2 军校加强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
2.1 军校信息资源建设的特殊性
部队网络不同于地方网络,与互联网是完全物理隔离的,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地方网络的资源建设除了自己本部门的原生信息资源以外,不用考虑或者很少考虑公共信息资源的建设。部队网络的信息资源建设必须要同时考虑原生资源和引进资源的建设,以满足广大官兵的需求。文中只讨论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
2.2 军校教学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视媒体在教学方面的优势正逐步被网络技术所替代。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一下子把部队的宣传教育工作推进到了近乎于无限的时间和空间领域,传统的宣传教育方式将被逐步淘汰,将被数字化技术所取代。但是,部队很多的单位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只停留服务和应用系统的开发上,并未能将信息技术深度引人到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数字信息资源并未能有效地为宣传教育服务,数字化教学与学习成为一句非常难落实的口号。
数字信息资源主要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如果把动画归到视频类,那么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简单地说就是文、图、声、像的数字资源建设。要解决好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问题,也就是要考虑解决好文、图、声、像的问题。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怎么来、怎么存、怎么用。”
2.2.1 怎么建设
(1)充分利用传统教学资源
20世纪八十年代,各单位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制作开发了种类众多、数量巨大的电视视听教材。然而,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包括电视教材在内的传统教学资源被弃置一旁,打入冷宫。虽然这类传统教学资源在表现形式、教学效果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但是不可否认,这其中仍然有不少优秀的教学素材和资料,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和必要的教学环节中还可以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结合当前的网络教育的需求和特点,将它们采集成数宇影像情式,为教学资源体系提供丰富的视音频教学信息资源,实现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整合。但是在实际中,由于人们观念上的误区,认为传统的就是落后的,既无使用价值也无开发价值。这种片面认识导致了数量众多的传统教学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实际上,舍弃这些基于电视环境的信息资源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
(2)共享教学信息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学知识的门类不断增加,专业的细化和综合化趋势,使各学科的界限逐渐模糊,联系逐渐加强。用户的信息需求已经突破了本专业的限制,越来越多样化。各门类的教学数字信息资源数量也在急剧增长,每个院校都不可能有如此大的信息资源保障能力收齐所有的信息资源。各院校信息机构必须协调合作,实行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地方大学在教学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方面比部队建设的早,发展的快,各院校在建设教学数字信息资源的时候,应该考虑地方上教学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优势,通过购置等方式来共享地方上建设的对军校有用的教学数字信息资源。
(3)加强原生教学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
由于军校教育内容的特殊性,必然存在有军校特色的教学数字信息资源,主要体现在新兴专业和学科的教学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上,每个院校又有自己的特色,特色的信息资源称之为原生信息资源。军校要在建设特色课程和学科专业网站的同时,加大特色教学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力度。
2.2.2 怎么管
(1)教学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目标
19世纪末期以来,教学数字信息资源是军校教职员工和广大师生工作学习的主要载体,教学数字信息资源又以网站的形式呈现出来,网站上的信息应达到“更新及时、内容齐全、发布权威、查阅方便”的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应做到教学信息资源网站与各单位和个人之间“网络互通、信息共享”,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构建教学信息报送交流管理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实现网站与教职员工的信息共享,实现信息内容统一管理、发布。
(2)合理有效整合教学数字信息资源
通过各种手段搜集到的信息资源需要统一以网站的形式呈现给用户,要达到查阅方便的目标,就要对各类教学数字信息资源进行分析,根据分类编目的标准,研究在网站上的呈现形式,让用户对网站内容一目了然,知道“有什么,查什么,怎么查”,这样才能达到目标。
(3)科学统筹教学数字信息资源存储
由于信息资源体积庞大,年增长繁多,频繁被调用等原因,教育信息资源需要存放在独立于服务器、操作系统稳定、可线性增容的专用设备中,这才是解决信息资源存储问题的理想方案。HP提出了适合不同存储需求的四个等级方案,用户可以通过权衡现有的技术和将来存储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存储模式。下面介绍四个等级各自所具备的特性。
等级1:以服务器为中心的存储技术
主要特性:服务器为中心的存储技术是最简单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的特点是初期建设较简单,但维护费用很高。目前已逐步被淘汰。
等级2:以存储为中心的存储技术
主要特性:使用一个存储平台来执行存储管理和存储共享功能,即SAN(Storage Aera Network)。在存储管理和子系统结合在一起时,存储资源可以被各个异种平台的主机实现共享和访问,管理费用比等级1低。
等级3:具有可扩充性的NAS应用
主要特性:文件服务是网络存储中的一个关键应用,而文件管理程序则可以实现网络上的文件共享。将该技术融合到以存储为中心的存储应用中,从而简化了存储的管理,专业的NAS应用由于其易用性逐渐被存储用户接受。
等级4:存储的未来
主要特性:存在的未来将采用以网络为中心的存储构架,也就是FSAM策略。
在校园网信息资源库的建设中,如何对信息资源实现稳定、安全、大容量的存储,国际上许多科技发达国家都选用NAS存储解决方案。NAS是Network Attach Storage的简称,即直接联网的存储设备,它以“分散存储,集中管理”为存储原则,采用直接附网技术,不通过服务器就可直接将存储设备与网络相连。允许客户对共享存储设备直接进行访问,大大提高了网络共享的速度与效率。
2.2.3 怎么用
(1)树立应用为主的观念,以应用促发展
部分院校花大力气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信息资源库,但“重硬件轻软件”、“重拥有轻应用”,忽略了“应用是关键”这个问题,致使资源库难以深人应用,无法发挥更大的作用。实际上,应用才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不能有效地推进应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就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应大力培养所有人员的信息意识,建立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教师应用资源服务于教学的情况和教师收集整理资源的情况。只有以信息意识带动信息资源的充分应用才能推动信息化建设和网络教学的快速发展。
(2)加强资源整合,形成合力
信息资源建设涉及到多个级别多个单位,任何一个单位都没有能力建立完备的教育信息资源库,相互之间只能通过超级链接相互链接起来。同时如果资源集中存储集中管理,必然会出现资源中心访问的拥塞,其结果是降低使用效率,增加网络设备成本,导致资源的可用性不高。长期以来,人们忽视对现有信息的处理与整合,花费了人力、财力重复别人曾经做过的事情,校际之间乃至部门院系间难以形成资源互补共享之势,导致了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不利于教育资源更新频率的加快,网络共享互联的功能与优势在资源建设中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应通过资源整合,把众多优秀教师的精神财富取长补短地收集、处理、整合、展示,供教师直接利用,实现教学课程资源的共建和共享,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实现有形与无形资源的结合,实现延续性与创新性相结合,使信息资源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注重教师、学生的信息技术培训
信息技术培训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活动。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变化,教师就必须进行角色的转换,不断提高信息素养,全面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要集中体现在提高教师的资源整合能力、应用能力和熟练使用教育技术工具的能力三个方面。通过培训,更新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变人才的培训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科的建设的发展,提高教师整体水平,进一步推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深人发展。
学生的信息技术培训要侧重应用技能培养,要教会学生应用资源进行学习的技能,这种技能有利于学生今后进行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以至对学生的终身学习都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信息中心作为院校教学支持的重要服务性机构,对院校教学发挥着重要的辅助和支撑作用,在信息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角色重要、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必须清楚认识到自己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重新选定自己的业务发展方向,要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提高,才能适应现代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才能确保技术中心业务水平与时俱进,胜任改革发展的需求。
3 结语
信息资源建设使无序的信息成为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信息资源建设促进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远距离获取,为人们利用信息带来极大的便利,为了部队的长远发展,我们需要切实抓好部队数字信息化资源建设。
参考文献
(1)谢百治,殷进功,祝文生主编.网络课程开发.陕西: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
(2)柯和平,郭向勇.高校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教育技术中心的生存与发展.电化教育研究,2005.9.
(3)刘雍潜,李龙编著.教育技术基础,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3.利用数字资源 提高教学效果 篇三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政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0066-0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也更加多样化,出现了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出现对传统教学手段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认识也更加理性客观。鉴于此,认清多媒体教学的优劣和利弊,设计出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对于改善课堂教学大有益处。
一、多媒体教学突显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多媒体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投影仪等硬件设备为平台,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软件)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计算机辅助教学形式。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多种媒体综合发挥作用,拥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文字规范,声音、图像兼备,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教育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视听并用的理解记忆率,远远大于光看、光听的记忆率。比如,我在讲授《中华民族精神》这一课时使用了视频——众志成城,让学生在观看汶川地震中感受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体会民族精神,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仿真技术用于课堂教学,可以化解难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可以把一些抽象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例如在讲授《文化创新》时我引用音乐赏析:《梁祝》,让学生在优美的经典乐曲中了解20世纪50年代,我国音乐学院学生通过文化融合实现文化创新,创作出了感动全世界的经典曲目——《梁祝》,让学生理解文化创新。
三、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实现模拟训练、测试评分,解疑释惑。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实现人机对话式的互动学习和操作训练。面对计算机,学生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学习潜力,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多媒体教学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总体水平
多媒体课件(软件)大都在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制作而成,充分体现了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成果,非常珍贵。教师之间交流多媒体课件(软件),既可以避免浪费资源、重复开发,又可以相互借鉴、集思广益,有效地提高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下面是我在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的途径》中运用数字资源的教学探索。
1.艺术探究:利用多媒体展示徐悲鸿《奔马图》
你知道徐悲鸿的的作画特点吗?这一特点说明我们在文化创新时必须怎么做?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生活探究:利用多媒体展示:古代孝道、雕塑艺术
(1)你知道古代有哪些孝道呢?怎样对待这些孝道呢?
(2)从雕塑艺术的发展看,文化创新除了继承传统还应该怎么做呢?
(3)结合上述事例,思考: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时要注意什么?
五、利用多媒体引用音乐赏析:《梁祝》节段
在优美的经典乐曲中向学生展示材料——20世纪50年代,我国音乐学院学生通过文化融合实现文化创新,创作出了感动全世界的经典曲目——《梁祝》。
展示材料1:20世纪50年代,我国音乐学院学生练习曲目大多是外国音乐家的作品。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拉小提琴的一些年轻人,决心创作出中国人自己的作品。他们以发展民族音乐为使命,创作出了感动全世界的经典曲目——《梁祝》。它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这首反映中国古老而美丽传说的乐曲,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鲜明的风格和特点,成为通过文化融合实现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
思考:《梁祝》体现了文化创新的哪些途径?
展示材料2:美国肯塔基州州长和夫人一行15人首次来到中国考察,品尝中国肯德基店的玉米、老北京鸡肉卷、澳门蛋挞等独具特色的食品后由衷的表示,比起美国的肯德基,这里的食品更加接近中国人的传统口味,更适合中国人的食品健康结构。我们已经知道了他们为什么能在中国一次又一次的渡过难关,并得到快速的发展。
思考:在学习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时,要注意什么?
由于本节课利用数字资源化解难点,既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4.应用数字教育资源教学总结 篇四
我校是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越溪镇永建吉祥村小,“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落户我校以来,给我校的教育教学增添了不少生机和活力,丰富了教师们的备课取材,也丰富了教师们和学生们的课堂教学资源。
一、基本情况
2014年初,在学校领导的努力申请和和上级领导的支持帮助下,我校终于被中央电化教育馆列为“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学校之一。通过紧张的设备布置、安装、调试之后,“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教学设备开始投入使用,并逐步完成上级领导和关心着农村教育发展的中央电化教育馆赋予它的神圣使命。在我校教学设备落后,上网条件差,远程教学资源欠缺的情况下,“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真是给我校“雪中送炭”。为了让它不辱使命,我们学校的相关工作人员同它一道努力地奋斗着„„
二、加强设备管理,力保设备正常运行,充分利用好设备
为了便于管理和利用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根据我校的实际,设兼职管理教师一名,进行设备的管理、使用、维护、接收等工作管理,保证教学点数字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为管理好教学点数字教育工作,保证数字教育工作有序开展,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兼职管理人员和全体教师为成员的教学点数字教育工作小组,并根据学校实际,定出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发展规划,制定了《设备管理制度》、《资源接收管理制度》,《资源接收记录表》,《应用资源情况记录表》
等等。对远程教育设备的维护,资源的接收、整理进行了明确的分工,责任到人。对教师的在线学习、接收、下载等进行技术性培训、指导。
为使设备能充分利用、让远程教学资源能有效应用于我们的教学,我们特采取以下措施:
1、每周二定时接收节目资源,没有接收成功的资源,在周四重新接收,以备教师使用和学生观看教学资源。
2、在接收的计算机中建分类文件夹,分别下载各科教学资料做永久保存,以备教师查阅,并存为档案资料。
3、关注播放目录信息,如有与某课堂教学内容相符的,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组织学生观看。
三、教学点应用数字资源后的改变
本学期以来,数字教育资源使用在我校广泛开展,学生的学习情绪盎然,教师的教学心态斐然,闭塞的山村教学生机勃勃,面貌一新。一进校园,首先映入眼睑的是崭新的教学设备,楼顶上的“卫星天线”是我们与外面连接教学的第一通道,还有像蜘蛛网络的天线也是我们获取外面教学信息的通道。然而,使我体会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教材的灵活应用
过去我们教学,每个内容都是静的甚至是死的,如今,可以把静的改为动的,死的改为活的;如教学美术《影子的游戏》时,可以播放动画,还配有声音,图声并茂。这样既使学生了解了影子的特点,也使学生理解了影子的表现方法等知识。
(二)教学信息的获得、教师的培训不再难
如我们可以看到北京的名师教学课堂实景,甚至可以上网看到美国的教学课堂,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问题。又如,要学生了解“党的十八大”精神,可以让学生观看会议现场,聆听总书记的声音;这种及时、真实、可感的信息让山里的孩子耳目一新。再如,教师想充实知识,也可以随时上网查询,如我从未见过鲸鱼,光从字面理解,以为它属于鱼类,其实它不属于鱼类,是胎生的哺乳动物,体形庞大,最小的也有两吨。
(三)改变了教学资源运用
该项目设备投入使用后,我们使用粉笔在黑板上板书的时间更少了,使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的时间更多了,既减轻了教师板书的辛劳,又避免了粉笔灰的危害,同时新的教学资源的使用还让课堂时间的利用更加高效。
(四)改变了课堂的教学氛围
过去课堂氛围死气沉沉,而今天的课堂像放电影似的,图、文、声三者并茂,让学生既能看到又能听到,学生如临其境,上课情绪十分高涨;数字教育资源采用视听的教学方法,使较为抽象的教学变的具体可感,可以使教学达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能从数字资源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在教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数字教育进行教学,可起到省时、省力、高效的作用,使学生兴致盎然地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提高自身素质,在专业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精。
5.教学点数字资源使用总结 篇五
河北省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这一年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也有一些不足。现就这两方面的情况做如下总结:
在这一年多的教学工作中,积极利用本机所存的教学资源应用到教学中。如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数字资源朗读课文、学习生字,利用交互白板书写生字、词;在数学教学中讲解例题、绘图等,这些资源的使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丰富了课堂知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形象逼真的动画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抽象的问题形象简单化,重难点变的更直观、易操作,解决了教师繁重的讲解,提高了教师的使用率、利用率。课堂上突显出人文本色,学生积极讨论,踊跃发言,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也有不足之处。如语文课的形式过于单一,每一课都是固定的模式,时间一长学生缺乏新鲜感,学习热情自然也就有所下降。
6.数字教学资源管理 篇六
管理使用制度
1、项目设备实行专人管理,落实责任制。所有教学点教师是项目设备的使用者,必须尽职尽责管好、用好设备。
2、建立设备登记和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档案,按型号分类入账、入柜妥善管理,不得丢失、损坏,保证配套使用。
3、对设备使用和运行情况做出详细记录。
4、熟悉、了解设备的规格、性能、基本结构和操作使用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做到规范操作,正确使用。设备使用后必须断开电源和接收信号源。
5、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做到防火、防盗、防雷、防潮、防尘、防静电。定期检查设备完好率,保持设备良好性能,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需要。
6、禁止带故障运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机并及时请专职技术人员处理。同时,建立故障登记薄,做好故障原因、责任、处理和维修等记录。
7、不得以任何借口将设备出借、转让、调拨或变卖,绝不允许个人挤占挪用。
8、建立损失赔偿制度。因管理不善或使用不当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必须追究责任,责任人照价赔偿,损坏设备必须尽快恢复工作功能。
二〇一六年三月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
管理员职责
1、遵守国家法律和有关法规,严格执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爱岗敬业、精通业务,忠于职守。
2、管理员要适时编制设备更新计划或提出购置(更新)报告,以保证工作不因设备故障而间断。设备和教学资源管理规范,存放有序,账物相符,设备技术资料文档保存完整。日常各项管理和使用手续完备,及时归档。
3、熟练掌握学校现代教育设备和相关应用软件性能。为学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必要和有效的技术支持。
4、做好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和安全使用工作,及时妥善处理设备故障,保障设备正常使用。做好防火、防盗、防雷、防潮、防尘、防静电等相关工作。设备使用完毕必须断开电源和信号源,关好门窗,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5、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资源和软件光盘效益,及时完整地下载存储过程教育资源,多种途径开辟教学资源渠道,构建适用的校本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目录编制科学有序,便于检索,方便老师使用,满足教学需要。
6、积极参加现代教育装备管理和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和业务素质。
7.数字教学资源管理 篇七
而对高校的数字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既是在大数据时代提高资源系统自身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又是提高资源管理质量与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也是高校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1 高校数字教学资源整合的意义
1.1 有利于适应高校数字教学资源用户需求多元化的趋势
当前多数高校的数字教学资源虽然数量巨大, 但是由于使用界面不统一, 或者本身具有局限性, 而无法很好地满足高校数字教学资源用户多元化的需求。如今大数据时代, 互联网中的资源数量巨大, 而某些价值不高的资源的存在, 更是加大了用户在搜索、筛选资源过程中的难度。相对于纷繁复杂的互联网, 这将使高校师生更青睐校内的资源库。
1.2 有利于有效评价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并提高资源本身的竞争力
通过对高校数字教学资源的整合, 可以对各种类型的资源做出有效的评价, 并更好地指导高校合理、准确、有效地开展对资源的利用, 通过协调和优化信息服务在对既有优势做出巩固的基础上, 对服务质量的提高进行创新, 从而确保高校相关部门职能的发挥以及高校数字教学资源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1.3 有利于过滤信息资源, 提高数字教学资源的整体使用效率
高校相关工作人员依照数字教学资源的评价标准[2]甄选、下载优秀的数字教学资源, 然后将其整合到资源库中, 这将保证所有的资源都是内容正规、制作精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 从而可以提高数字教学资源的整体使用效率。
1.4 有利于实现资源有序化
当前部分高校所收集的数字教学资源, 特别是通过网络下载的信息资料等大部分都没有进行分类和整理等工作, 甚至会有毫无价值的信息资源掺杂其中, 而这对提高资源有序化程度, 以及高校数字教学资源用户查询这些资料的便利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5 有利于数字教学资源的管理
高校内多种系统、平台、标准等现状, 不仅给管理人员带来很大的麻烦, 还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通过资源整合使它们具有相同的结构功能, 管理员也只需管理主系统就可以把各种数据库提供给用户, 也便于数据的更新、维护和扩充。
1.6 有利于实现数字教学资源系统的个性化推送服务
在高校的数字教学资源系统中, 存在着用户海量的搜索、阅读、下载等历史信息。此外, 大数据分析技术还能根据历史信息, 及时筛选出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 主动发送提醒信息, 督促这些学生跟上整体的教学进度。
2 高校数字教学资源整合的对象
2.1 高校自身的各种资源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积累, 各个学院、系、部和相关处室都拥有大量的信息资源, 对已有的资源进行收集整理, 分门别类的上传或链接。对已有的模拟、纸质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标准的数字化, 进行手工录入。
2.2 网上资源整合
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共享资源。互联网上有众多的教育网站, 许多网站对于某门或某几门学科的资料收集比较全面, 并作了整理和分类, 资源也具有高度的可用性, 然后加入到资源库中。
2.3 采用征订、引进、购买、对外交换等方式建设资源
通过对学科门类和已有资源的分析, 采用引进、征订、购买、对外交换等方式补充资源。另外可以从教育科普类的电子出版物、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等, 引进一些适合本校需要的资源。
2.4 网络课程、精品课程建设
自1999年教育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来, 上至国家, 下至学校, 均非常重视和鼓励网络课程、精品课程建设, 目前已建成了一大批的优质课程资源。
2.5 各类音像制品和电子书籍
各类公开发行的教育光盘是由各出版社出版的正式电子出版物, 如教育论文、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素材库等, 品种较多, 而且比较权威。筛选、整理优秀的素材, 可以直接收集到资源库中。
3 高校数字教学资源整合的策略
3.1 充分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
云计算既是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 又是一种新的信息服务模式。充分运用云计算既是高校数字教学资源整合得以实现的基础, 又可以解决高校教育信息化所需的硬件计算资源的难题。
3.2 充分发挥教师建设数字教学资源的积极性
为了提高本校数字教学资源的创新性, 必须充分发挥教师们建设资源的积极性。学校应该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 鼓励教师们制作各类优秀的教学资源, 并上传到学校的数字教学资源系统中。
3.3 充分发挥用户的积极性, 提高数字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
数字教学资源整合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高校内的所有师生, 为了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必须从师生的实际需要出发, 充分考虑师生的各类需求。
3.4 高校数字教学资源整合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高知识水平与工作效率
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 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有敏锐的判断能力, 高效率地甄别、挑选出互联网上优秀的资源。这就要求相关工作部门, 如教育技术中心, 建立部门内部的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制度, 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并确定学习的专题。工作人员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素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 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4 结语
大数据时代, 互联网上信息爆发性地增长, 这对高校的数字教学资源系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然而高校在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同时, 更应该主动抓住机遇, 利用云计算来整合数字教学资源,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发现数字教学资源系统中隐藏的知识, 创造新的价值, 提高自身竞争优势, 为广大师生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从而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维贵.“大数据”研究综述[J].办公自动化杂志, 2014 (1) :27-30.
[2]沈丽贤.现代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及有效利用[J].广西轻工业, 2009 (9) :88-89.
8.数字内容管理微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篇八
[摘 要]数字内容管理是印刷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探索适合于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补充更丰富的教学手段,以适应新的信息传播环境和模式,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新的时代背景下能够熟练掌握数字内容的获取、存储、管理和重复利用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技术的专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高等教育;微课程;教学模式;数字内容管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6-0003-02
一、引言
微课程教学模式的主要载体是微视频,以主题明确的知识点为内容,将整个知识体系分解为多个小的知识点,由核心的课堂教学视频与相关的辅助性教学资源、学习资源共同构建一个知识群,甚至一门完整的课程。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这一教学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的关注,从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主办的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参赛高校(1600余所)、选手(12000余名)及作品(10000余件)数量[1]即可见一斑。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微课程突出学习的灵活性和互动性,强调学习内容的微型化和碎片化,需求信息容量相对短小,注意保持要求较低的学习资源。[2]因此,微课程更多时候是作为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辅助方式,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如何将其有效的应用于高校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仍然需要对知识单元的粒度、课堂教学的形式与效能、教学资源的组织与建设等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本文以数字内容管理课程为研究对象,分别结合上述问题对高校中微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二、数字内容管理课程特点分析
数字内容管理课程以数字内容的获取、存储、管理与重复利用为目标,主要应用于新闻、出版、印刷、文化传媒产业等诸多涉及媒体内容服务的行业和领域。[3]其主要知识单元包括素材与文件格式、元数据、数据存储、数据检索、数据表达、数据安全、系统集成与应用等部分。结合教学实践,针对数字内容管理课程,要获得好的教学效果,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
1.知识体系的整理。针对课程专业综合性强的特点,以实际应用为导向,而不是以知识点的横向关联和深入介绍为导向,将数据从采集到发布的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知识点重新整理,为学生提供直观、实践性强的理论知识和案例,以简化认知。这也是实践性较强的同类工科专业课的共同特点。
2.知识单元的具象化。将各知识点“课题化”和“实例化”,使得教学能够更好的符合工科专业课实践性强的特点。针对实践教学环节,可以通过实例的制作和演示进行强化,将涉及的方法、理论、规范等陈述性内容,整理为可视的知识单元,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学习模式的适应性。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课程主要知识点涵盖内容较为丰富,因此需要充分利用符合当前信息传播和知识传播新模式的教学方法,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模式,通过适配的发布平台建立交互学习环境,提供丰富有效的学习资源,使得学生能够适应在海量信息和多进程并发的生活、学习模式中自主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要求,且能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单元,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三、数字内容管理微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完成一个微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需要考虑整个微课资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微课知识点的设计与制作、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主要针对以下几个问题。
(一)知识体系的解构与重构
传统的专业课往往按照由浅入深,以渐进的状态来展现知识体系,来组织教学。对数字内容管理课程来说,涉及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交叉,不利于学生迅速掌握关键技术问题和形成完整、清晰的认知。在微课程中,需要在梳理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围绕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逐层展开教学内容,将核心技术“课题化”为多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知识单元集合,知识体系呈现出一种“离散”的状态。因此,微课程的设计首先是合理的将整个知识体系分解为对应的微课单元,建立知识点的层次关系和关联关系,并设计有效的发布和交互模式,最终形成适合微课程教学的知识体系。
在此过程中主要考虑两个问题。首先是微课单元的粒度。微课单元的设计要兼顾知识单元的完整性和简洁性,既能体现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知识点,避免过度碎片化,又要能够简洁明了的表达其内容,体现“微”课的特点。在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建议微课单元视频时长是3分钟至20分钟,根据各个知识点的内容来制作视频。例如,数据检索技术可以分为文本检索、内容检索和语义检索三个微课单元,其中文本检索可以通过较短时长,如3分钟的微课单元予以表现;内容检索则需要通过较长的时长,如15分钟,分别将特征提取、特征训练与(多)特征融合的检索予以表现;语义检索也需要较长时长,如15至20分钟,将本体、语义扩展以及语义匹配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予以表达。其次是微课单元的表达形式。需要根据各个知识单元的内容,以相关案例现场拍摄、相关知识的数据流程、主要技术手段的动画展示等多种形式进行设计与制作,尽量避免用课堂讲授的方式来设计与制作微课单元。例如,数据存储技术,从磁盘存储、网络存储到云存储,都可以通过Flash绘制不同时长的对应数据流予以表达;元数据可以通过Flash列举不同的元数据分类和特点分析;素材与文件格式可以通过PPT的形式予以展示;而数字内容管理系统的应用则最好能够录制实际系统工作的环境、设备、流程和效能予以直观表达。
(二)平台建设与资源聚集
微课程的教学模式并不能仅仅局限于微视频,而应该是以微视频为基础的一个完整平台。微视频只是一种针对具体的知识点提供了快速、直观的自主学习资源,并不能代表学生的学习能够有效发生。与之相配合的还包括各种辅助资源、学习引导环境、互动平台、实践指导和学习评估途径。
例如,针对数字内容管理课程的数据检索环节,除了基本的知识单元之外,还可以针对(近)自然语言输入接口补充语音识别、分词、人机交互接口等相关技术的文章、应用、开源平台等,以丰富资源;针对基于语义的图像检索,除了基本的知识单元以外,还可以补充本体及本体构建工具、图像标注相关的论文、动态等内容。同时,还需要提供与之配套的实践要求等内容。
(三)课堂形式
结合到目前的高等教育现状,随着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和信息传播手段的快速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效率已经远远高于以往,而高等教育的课堂形式仍然没有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MOOC与翻转课堂在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以及课堂结构的优化上面进行了较为有效的尝试。结合数字内容管理微课程教学实践的经验,建议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设计课堂结构与学习路径。
1.讨论课。针对主要知识点,安排线下自主学习,在课堂上由学生展示、相互质疑与讨论,教师的任务是控制课堂节奏,协调学生进度和解答疑问。
2.交流课。针对知识点较多且碎的单元,安排不同的组别针对同一主题不同的知识点分别进行线下自主学习,在交流课上面相互展示不同的学习内容,进行相互学习。
3.实践课。学生线下自主学习,课堂上提供数据和环境,自主设计和实践知识点,由教师进行评估与指导。
4.课堂讲解。部分内容仍然需要采取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将课程的脉络、重点掌握内容、关键知识点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堂互动的方式进行讲授和交流。
综上,用教学形式、课程平台的各种反馈来控制课程的学习进度,了解不同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行交流以及发布不同的学习任务,以辅助和引导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本文结合印刷工程专业的数字内容管理课程,对微课模式的教学方法进行归纳、分析和实践,以共同探索适合于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补充更丰富的教学手段,以适应新的信息传播环境和模式,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新的时代背景下能够熟练掌握数字内容的获取、存储、管理和重复利用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技术的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专业以及不同课程,对教学模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不论是微课单元的粒度与表达形式,还是课堂结构与学习路径,都需要结合实际课程的大纲和人才培养需求进行具体分析。本文探讨的教学模式是基于近年来开展的数字内容管理教学改革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进行的总结,可以为类似的课程提供微课模式的教学参考。
[ 注 释 ]
[1] 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5-13.
[2] 黄建军,郭绍青.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3(5):31-35.
[3] 曹丽琴,李治江.数字内容管理课程建设探讨与实践[J]. 大学教育,2013(10):55-56.
9.数字教学资源管理 篇九
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学最常见到的误用现象。
(1)备课时直接用别人的课件。
(2)用视频代替实验。
(3)上课离不开课件。
(4)内容繁多,学生又忙又累又无所收获
(5)把课件当成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
例:
1、误用现象一:语文、英语离不开“听、说、读、写”,很显然“数字化教学资源”很容易就挤占了它们的时间。
2、误用现象二:“图片代替文字”,物理课中,虽然图片能帮助同学们很好理解题意,但是绝对不能所有的题都用图片给表述出来,这样虽然直观,但是剥夺了同学们思考的权利。语文课也是这样,如果长期给同学们过多的图片用来帮助理解课文,把语文课变成了“欣赏课”,会使剥夺同学们表达的意愿,同学们都觉得以后凡是描述“美”就是用图片,而不是我们伟大的文字。
10.数字教学资源管理 篇十
熙岭中心小学 潘秀珊
授课目的:
1、使教学点的老师通过本次培训,了解数字教育资源的内容及用处,学会运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美术教育教学。
2、了解美术学科课程标准及美术课程的特征。授课过程:
一、介绍数字资源的主要内容
1、应用前提。
2、界面构成。
3、课程框架。
4、表现形式。
5、应用方式。
6、问题应对。
二、数字资源的应用前提
1、首要前提:美术教育以美术课程标准为依据
课程标准是每一个课程的航灯,是教学的依据。它集全国专家之精华,必须熟悉、研究、了解、探讨、深入掌握的重要文本,熟悉课标,不是单纯的背诵,对课标的教学理念要有自己的理解。尤其是以《2011年版美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性质、理念、总目标、分目标为依据。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
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
价值观: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 现代公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
课程性质: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
2、美术课程的特征: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
“黄蜂频扑秋千索,为爱娇娃纤手香。”此句出自宋代吴文英词《风入松》:“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吴文英词为故园怀人,满眼凄清感伤。丰子恺将“有当时、纤手香凝”易为“为爱娇娃纤手香”,其意顿时一变而为温情和煦。此句此景,尤见画家匠心。
著名艺术家、教育家丰子恺先生一生追求人格的真、善、美,丰子恺的一生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为后人所尊从。他“曾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足就是真、善、美,这三者的和谐统一,就是圆满健全的人格。而对真、善、美地追求,缺一不可,否则,这只鼎就会站立不稳,就会出现缺陷。
教师可以利用美术学科多样性、多元化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数字资源的界面构成
设计者对各学科教学点数字资源的界面和栏目进行统一设计,保持资源风格的一致性。
资源的课程框架
四、资源的课程框架
1、以课标为依据,以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为基础,涵盖四个学习领域(课型)
造型·表现:观察、认识、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见《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 P7 设计·应用: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特征与价值以及“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见《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P7 欣赏·评述: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流派„„见《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P7 综合·探索:认识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见《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P7
2、课程内容上,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内容结合,建立层层递进的关系,符合新课程标准。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美术课程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段、第二学段;3~4年段、第三学段;5~6年段、第四学段:7~9年级),并结合四个学习领域分别设计课程内容与学习活动,从而形成依次递进、前后衔接的课程结构,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情意特征、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以“造型˙表现”为例,第一学段强调“尝试”和“体验”;第二学段强调“初步认识”、“激发想象”和“创作愿望”;第三学段强调“运用”、“选择”和“发展构思和创作能力”;第四学段强调“有意图的运用”、“探索不同的方法”和“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等。
五、数字资源的表现形式
1、数字资源是集合视频,动画,图片、文本、声音等多种媒体的网页课件。图文并茂,充满趣味,充分发挥多种媒体的作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有效唤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2、探究新知,呈现一些制作或者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3、评价总结,展示和交流或者点评学生作品
4、拓展资源,提供完整规范的教学设计和案例。在欣赏探究等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提高审美的能力。并且能表达美,提高学生的创作力。
六、数字资源的应用策略
1、学生自学
特点:观看资源提供的教师课堂录像 使用时机:无教师或者或者带复式班的教师
使用方式:在学生自学栏目下播放“跟我学”视频,并完成“练一练” 注意:学生最好能先预习,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在视频教师的启发下要进行思考,对视频中教师提出的一些要求或者任务,要及时跟进完成。
2、教师上课
特点:按照教学流程组织教学,包括:导入新课、探索新知、能力反馈、评价总结、拓展延伸五个环节。
使用时机:教师没有美术背景或者缺少素材资源时使用方式:按照课件的步骤一步步教学,或者直接进入需要的素材所在的环节进行教学
注意:要适当控制好与学生互动,留给学生思考、自主探究、交流或者完成作品等活动的时间
3、资源整合
依据“拓展资源”栏目中的教学设计以及其他资源,通过学习规范的教学设计,了解重点难点等,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掌握教学设计关键环节的设计方法,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借鉴“教师上课”和“学生上课”。
观察教师:
怎样导入新课、提问、与学生互动„„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点、线、形、色及构成 怎样进行评价交流
因地制宜选择有效地教学策略„„
七、教学资源的问题应对
1、教师没有美术专业背景怎么办?研究教学设计和课件
2、材料匮乏怎么办?利用身边材料进行替换
3、学业达成(作业上墙)
4、重视展示(多样展示)
5、重视评价(评价量表)
【数字教学资源管理】推荐阅读:
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教案(封面)08-18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覆盖教师培训试题答案07-02
数字教学试点08-29
数字电路实验教学07-05
《数字阅读》教学设计07-18
高一数字教学论文08-08
数字化音乐教学07-27
数字编码 教学设计(自己)08-15
数字化时代下的字体设计教学方法创新论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