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论文—红色文化(精选8篇)
1.市场营销论文—红色文化 篇一
领悟红色文化 传承红色精神
曲洋初中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曲洋初中将以此为契机,举办“领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活动,以庆祝建党90周年,深情回顾党的奋斗史,热情讴歌党的光辉业绩,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的理想信念,激发他们的历史责任感,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以“立德树人,实现理想信念教育”为主旨,以“领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为目标,通过生动活泼的传播方式,积极探索能够承载更多思想信息并能有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去的新型德育范式,更好的将传统精华内化于青少年的心智,外化为青少年的行为,促进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领导小组 组
长:廖峰林 副组长:王贵龙 刘德财
成员:曾金石 张剑 肖毅 杨泽斌 谭爱民 周国霖 何太阳 葛微波及全校语文老师班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何太阳具体负责
三、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将热爱祖国的坚定理想追求培植于心。
2.广泛挖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弘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3.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珍爱生命,乐观向上、健康快乐的生活态度。
4.探索适合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的中小学生道德教育新途径。
四、活动内容和形式 1.营红色氛围
利用宣传栏张贴英雄烈士的头像和事迹介绍,班主任任课老师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成知“红色”晓“红色”讲“红色”的氛围。
2.观革命影片
了解近代中华民族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各班利用班会课或晚自习在多媒体教室观看爱国主义革命教育为主题的红色影片,语文老师布置观后感的写作,让红色文化内化于学生心灵深处。
3.唱红色歌曲
要求每生学唱(2-3)首革命歌曲,学校利用音乐课教唱红色歌曲;课前五分钟大力开展红色歌曲传唱活动。通过红歌演唱,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时代旋律,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展示师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精神风貌。4.讲“红色”故事
各班利用课外时间阅读红色经典书籍,语文老师组织好,有计划地开展讲革命故事活动,从而感受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
5.选“红色班级·红色青少年”
通过抢做“红色班级”、争做“红色青少年”的评选活动,表彰先进、树立榜样。让学生感悟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曲洋初中
2013年5月6日
2.市场营销论文—红色文化 篇二
一、云南红色旅游发展历史和意义
从2004年开始,云南省旅游局就开始了红色旅游的研究,标志着云南省红色旅游项目启动的是2005年底的在威信县召开的红色旅游工作会议,该会议通过了《云南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09年,云南省已经打造出十大红色旅游景点,这些景点按照国家A级景点建设标准,结合文物保护标准,开展遗址维修恢复、文物收集、资料征集、展览陈列等工作,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已基本完成,并形成了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体系。
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份,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旅游业为全省经济发展增加了活力。同时,云南省与多个东南亚国家接壤,发达的旅游业吸引了一大批外国旅游者,这也推动了云南旅游业的发展。从红色旅游角度来说,在云南,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基础雄厚。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云南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走进先辈们的革命事迹中,带领人民重温中国共产党的战斗历程,这有助于发扬中华儿女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精神,推动云南建成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有助于发挥其政治教育功能,使广大人民坚定不移的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坚定的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云南旅游局将红色旅游作为发展重点,力求将十大红色旅游景点建设成为产品组合性好、管理规范、服务号、环境优良、有持久吸引力的红色旅游经典经典,使其成为全国著名的教育示范基地,通过市场化运作,使其成为云南经济的新增长点。
二、云南省的红色旅游资源
云南省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较早响应辛亥革命的省份之一,在袁世凯伪满洲国建立时,云南又举起了护国的义旗,云南还是许多爱国将领和革命英雄的成长地。五四运动后,许多云南出省求学的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而云南地下党则坚持不懈的为全国解放而斗争,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的革命烈士。在长征中,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等事件就发生在云南。在抗日战争时期,滇军出省抗战,成为“国之劲旅”,日军进犯滇西时,云南人民又进行了艰苦的滇西抗战,并且成为较早将日军驱逐出境的省份之一。抗战胜利后,云南地下党、爱国人士又为和平民主而努力。
云南不仅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且资源的集中度非常高,这为红色旅游的产业化发展创造了绝佳的天然条件。云南的红色旅游资源集中于昆明市区,滇东北的昭通、曲靖市,滇西北丽江、迪庆,这些地区除了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外,还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和自然景观,这有助于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将红色旅游与自然景观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立体的旅游资源开发,为人们带来更多别具一格的旅游产品,增强旅游产业的发展活力,促进红色旅游的产业化发展。
三、云南红色旅游市场定位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必须先确定其目标市场,进行精准的市场定位,从而围绕其定位进行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从云南的红色旅游行业来说,其目标市场定位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论述:
第一,从地域结构来看,省内市场份额大,且营销成本低,未来仍需培养和巩固省内市场,并将其发展成为红色旅游的基础市场。而省外市场则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市场,虽然目前所占市场比例份额不高,但可以从促销、服务质量、宣传、价格策略等方面着手,吸引更多的省外游客。另外,滇西抗战是其红色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东南亚国家的游客有巨大吸引力,做好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吸引大量海外游客,培育海外市场,促进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从人口角度来说,男性市场多,女性市场少,是潜在市场,因此,在与旅游产品相关的吃、住、行、购、娱等方面的开发中应重点分析男性游客的需求,兼顾到女性游客的需求。中青年和老年群体收入稳定、精力充沛,是目标市场开拓的重点,出于孩子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其未来出行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也要重视开发少儿市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员消费稳定、工作压力大,往往喜欢通过旅游舒缓压力,所以说,他们是市场开发的重点。另外,红色旅游产品与一般的旅游产品不同的是:它需要旅游者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拥有一定的人文修养,因此,中高学历的人员是市场开发重点。
第三,从游客购买行为变量角度来说,在游客的购买动机上,游客的动机主要是学习和瞻仰革命英雄人物,所以说,必须增强旅游产品的个性化、体验性、娱乐性和参与性,赋予红色旅游产品更强的生命力,寓教于乐,提高旅游者的文化素养。在购买时间上,游客的出行高峰期是寒暑假、黄金周、周末、节假日,这与我国的休假制度有关,不同职业的人群会有不同的出行时间。比如说:教师、学生的闲暇时间长,假期较为自由,针对他们的营销策略应以价格、促销、产品组合为主,尽量分散游客的购买时间,避免黄金周以及周末出现不好管理的高峰旅游状况。从购买方式上来说,现多以团体旅游为主,自助散客较少,这也说明团队旅游是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旅游景区应联合旅行社推出旅游产品,借助旅行社强大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到红色旅游产品。
四、红色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云南红色旅游有资源、基础设施、旅游产品组合优势,同时也有规模不大等劣势,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旅游者过高的期望都使得云南的红色旅游面临巨大挑战,必须通过系统的市场营销策略推动红色旅游行业发展,使其成为云南省的经济新增长点。
(一)产品组合营销
产品组合营销策略是其市场营销策略的核心,要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的人文内涵,注意产品的展出形式,增强产品的参与性和体验性。云南省的红色旅游资源应在传统参观教育的基础上改变展览方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办丰富多彩的红色旅游。比如说:在革命遗址上建立展馆陈列物品,雕刻革命先烈雕塑,建立革命先烈故事街。单从展览上来说,不仅仅是简单的物品陈列,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丰富展览形式,将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展览出来,给游客强大的视觉震撼。另外,开办一些参与性强、娱乐性、体验性的旅游项目,将教育杂糅到活动中,变枯燥的说教教育为多元化的活动,增加目标群体,提高该景区的重游率,如:吃红军饭、团队模拟抗战游戏、大型歌舞剧表演、红色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不仅能让游客感受强烈的红色文化,也能让游客感受到革命时代生活的艰苦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促使更多人对生命有更强烈的感悟,增强游客的爱国情操、民族自豪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在男性游客为主的形势下,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可以多设计一些高强度的运动项目,设计出多荤腥的食品,考虑帐篷住宿,设计红色装备、雕刻工艺品和纪念品,丰富红色旅游产品。另外,儿童群体和老年群体是其重要的潜在市场,可以设计出针对儿童和老年人特征和旅游需求的产品组合。比如说,对于老年群体而言,特别注重餐饮、住宿、交通、讲解方面的组合,为游客安排有规律的旅游行程,安排舒适、安静的住宿环境,根据老年人的肠胃特点安排饮食,导游则必须拥有绝佳的服务质量和优秀的讲解。
(二)价格营销策略
云南的红色旅游目标受众以工薪阶层为主,学生是潜在受众群体。为尽快打开云南红色旅游市场,以低价策略吸引游客,开阔市场;当红色旅游进入成长期和成熟期时,通过服务质量和旅游产品的开发提高价格,形成正常价格。另外,前文已提到过,红色旅游以团队旅游为主,适当发展散客旅游,所以说,应给与团队旅游一定的价格优惠,稳定团队旅游市场,刺激团队旅游的发展。对于一些特殊游客,如:烈士家属、抗战老兵等给予免票制度;当地居民实行折扣优惠票制度,对教师、学生、儿童实行半票制度。从近些年来云南旅游状况来看。旅游时间过于集中,可以通过季节价格策略来分散游客的购买时间,旺季正常定价,淡季降价,适当引导消费者消费。
(三)宣传营销策略
宣传是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云南红色旅游至今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宣传口号、营销重点、市场形象,应在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同时提炼出宣传口号、市场形象。比如说:市场形象可以确定为“千里乌蒙,边陲英迹”,这充分表明了云南长征、滇西抗战的红色旅游特点。而宣传口号则应更具旅游产品的组合而形成,不同的产品组合、不同的红色旅游路线应用不同的宣传口号,选择一个最为震撼的口号,吸引更多游客。利用新闻发布会、旅游推介会、广告宣传进行红色旅游的宣传营销,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建设红色旅游资源网,使之成为景区与游客交流的重要平台。
(四)区域合作策略
加强区域合作是云南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是一种“多赢”策略,能相互弥补劣势,实现优势互补,增强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比如说:昆明-会泽-攀枝花-冕宁-西昌红色旅游线路,这是当前红色旅游的精品线路之一,是云南与四川进行区域合作的重要成果。通过区域性合作,避免替代性竞争,形成互补合作,形成规模经营,实现互惠互利。云南红色旅游不能单从本省的旅游资源出发,要学会从整个中国和红色旅游资源的发展历史出发,努力寻求区域合作,提高本省红色旅游的竞争力,促进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产业化发展策略
资金渠道单一、资金少是制约云南红色旅游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瓶颈,政府有限的财政支持和产业自身造血功能的不足迫使云南红色旅游必须走向产业化发展道路。省旅游局要加快红色旅游的产业化发展步伐,注重其与市场接轨,开拓资金来源,鼓励多元化市场经济主体投资,引进民间资本、外商资本,为产业发展注入雄厚的资金,解决资金瓶颈,为红色旅游产业化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流。
(六)服务质量策略
旅游业作为当前中国炙手可热的服务业之一,其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从2004年发展起来的红色旅游业竞争也日益激烈,服务质量和人才成为红色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省旅游局必须重视人才培养,改善生旅游业资源配置状况,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素质和管理水平。比如说:在导游资格考试中增加红色旅游知识,开展红色旅游导游培训,丰富导游的知识结构,为红色旅游业增加发展活力。
五、结束语
在云南,红色旅游作为一个刚起步的行业,已经在社会经济中崭露头角,但其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必须加强研究,促使其走向产业化发展道路,加强市场营销,通过系统的市场营销策略提高其竞争力,发挥其红色旅游的优势,找出红色旅游发展规律,以红色旅游带动旅游业发展,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3.市场营销论文—红色文化 篇三
【摘 要】红色资源是我国的重要特色,是我国地域文化软实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展现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红色文化中传承了我国优秀革命先辈们的精神和信仰,融合了我国人民的勇于斗争精神和永不言败的品质。本文主要是从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重要意义入手,对有效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一些方法和措施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民族;基因;精神
1前言
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到了十分重要的阶段,加强红色文化资源、文化基因的传承工作,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将红色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是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对红色资源进行全面保护,有效传承红色基因,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条件。
2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重要意义
我国始终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加强党政工作的建设,通过有效的依托红色资源,能够给党政工作提供良好的精神支持,能够为党员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良好的行为标杆。我党在开展建设制度改革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有先进的思想人物作为代表,需要有丰富的精神支柱作为保障,这其中积极发挥红色资源和红色文化基因的作用,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能有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3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有效方式
3.1有效挖掘红色资源,奠定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良好基础
想要要有效发挥红色资源的精神传承作用,需要对红色资源的各项内容进行全面挖掘,主要包括红色资源的起源、表现以及内涵等方面。我国红色文化资源存在的地区较多,需要对这些地区进行全面有效的发掘,针对革命先辈们遗留下的物品、精神和活动轨迹都需要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并相应的可以建设一些红色文化保护区。对于这些红色文化保护区域中存在的各项文化内涵和精神进行全面分析和探索,充分发掘其中的红色文化基因[1]。
3.2活用红色文化资源,提升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
针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应用,将其中存在的红色文化基因进行有效展现,有效提升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积极发挥仪式教育的作用。仪式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比如说在每年的“七一、八一和十一”等重大节日的时候,可以开展一些红色文化之旅,让现代人们重走当年革命先辈的路途,组织人们积极参观红四方面军诞生地、各个革命先辈纪念馆以及各个重要的根据地等,同时还可以在一些新兵下队、老兵退伍的时间段中,组织人们进行红色文化主题的表演活动,人们在一些红色文化形式的教育之下,能够更加充分的感受到红色文化中所传承的那种基因和精神。第二,经常性的重温一些红色经典。红色经典之中积极代表和体现了红色文化的精髓和内涵,比如说一些《青春之歌》、《红岩》等书籍,以及《挺进大别山》、《铁血红安》等影视剧等,通过对这些经典进行经常性的重新学习和了解,能够更加全面的体会到红色文化的内涵和精神。第三,积极创作一些红色文化的精品作品和活动。使用一些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传承红色文化,能够更加调动和吸引人们的兴趣。创办一些红色文艺小分队,在各个红色文化资源聚集区开展一些红色文化文艺汇演活动,同时还可以积极应用现代通信手段,比如说微信和微博之类,设立一些公众微信号和官方微博,定期发送一些红色文化的内容,让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就能有效了解到红色文化的资源,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各种基因形式[2]。
3.3积极延续红色文化的传统,提升红色文化的基因活力
有效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对红色文化基因进行全面传承,需要对红色文化的传统进行有效延续,提升红色文化本身的生命力。这就需要我党积极提升自身的领导力和公信力,使用红色文化锤炼战斗精神,使用红色文化涵养我党的坚强性,使用红色文化来提升党内凝聚力。将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向现代生活进行有效延展,使其永葆生机和活力,比如说在开展抢险救灾等活动的时候,可以积极发挥红色文化基因的优势作用,使用红色文化资源来锤炼共产党的战斗精神。我国红色文化资源,是老区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出的,其中包含了革命先辈们的精神、品质和文化信仰,在开展当今各项生产、建设活动的过程中,都可以使用红色文化作为良好的指导[3]。
4结束语
红色文化对于我国现代文化建设、经济建设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文化基因,需要有效挖掘红色资源,奠定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良好基础,活用红色文化资源,提升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积极延续红色文化的传统,提升红色文化的基因活力。
参考文献:
[1]刘硕伟.研究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评《沂蒙红色文化资源研究》[J].临沂大学学报,2015(4):142-144.
[2]胡遵远.挖掘党史富矿传承红色基因——金寨县认真落实习总书记教导切实抓好红色文化研究开发工作[J].铁军,2016(6):29.
4.市场营销论文—红色文化 篇四
20xx年x月和2020年x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xx,每次都参观革命纪念馆,对党在xx波澜壮阔的革命实践给予高度评价,就讲好中国共产党奋斗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讲好xx故事、弘扬红色文化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xx是一方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红色文化资源丰厚。党的十八大以来,xx省党史研究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xx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推进红色文化研究和宣传教育,取得丰硕成果。一是抓好正本、力推精品。先后编纂出版《中国共产党xx历史》(第一卷)修订版、《中国共产党xx历史》第二卷(1949-1978)、《xx改革开放40年风云人物》《新中国70年xx大事回眸》等系列党史图书。二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先后围绕重大党史纪念活动,举办大型图片展,拍摄播出《xx党史始话》《红色播火者》《长征与xx的故事》《刘邓大军在xx的足迹》《xx解放时刻》等专题片。三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成功申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宣传专项资金项目5个,其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xx的创新实践研究》《大别山精神研究》
《xx数字党史纪念馆》等课题结项,打造了永不落幕的网上党史展览馆。讲好xx故事,弘扬红色文化,是新时代党史研究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5.临沂红色文化 篇五
(1)井冈山精神的形成,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培育出来的一种伟大的革命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先烈鲜血和生命的结晶,是我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作为一个完整的形态,其形成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孕育发展再到成熟的历史进程。在井冈山精神孕育形成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时期的斗争实践中所形成的安源精神、黄埔精神、铁军精神、八一精神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遭到严重挫 折的情况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审时度势,率领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在白色政权的四面包围之中建立起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党领导红军连续击退了反动势力的四次“进剿”和三次“会剿”,历经大小战斗近百次,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创设了一整套红军建军原则,提炼了红军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毛泽东同志还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回答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问题,初步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在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通过不断克服盲动主义、冒险主义错误的干扰,尤其是在反对教条 主义的过程中,井冈山精神得以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井山精神从孕育、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完整地记录了以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艰辛探索和对社会理想、人生价值的深层思考,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
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在屠刀面前不屈服,坚持革命斗争的产物。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三湾改编”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革命胜利的可靠保证。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井冈山斗争史是军民同仇敌忾的战斗历史。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的建立本身就体现着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定的信念,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诸行动,井冈山军民艰苦奋斗的作风,是非常突出的,在群众中作为佳话。(3)、井冈山精神的现实意义:它是对民族精神的创造性传承。井冈山精神并不游离于民族精神之外,而是在民族精神传承中的伟大创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也是彻底的爱国主义者。近代以来,中国一步步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亡国灭种的危险,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救亡图存,演出了一幕幕爱国主义的壮剧。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不但自觉地肩负起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重任,而且努力探索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正确道路。正
是在井冈山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开始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以坚定信念、敢闯新路的创新精神,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成功道路,建立了新中国,真正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并把中国引上了通过建设社会主义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可以说,正是井冈山道路和井冈山精神,使中国人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最先进的政治力量;正是井冈山精神把爱国主义的传统从民族图存的境界升华到了民族自立、自新、自强的全新高度,从而突显出它的原创意义。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培育出来的革命的民族精神。具有原创性的民族精神必然催生出新的民族精神。中国革命精神是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它是“源”,后来革命精神的发展则是“流”,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它的丰富和展开。此后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新时期的“54字创业精神”、“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还有在突如其来的“非典”灾害面前,胡锦涛同志倡导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等,都是井冈山精神的延伸和具有时代内涵的发展。这些精神作为一种特定的民族价值观和民族文化观,一起镕铸和培育成为一种革命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井冈山精神以其源远流长的革命传统,丰富深刻的底蕴和内涵,光辉卓绝的道德人格典范,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成为维系中国过去和现在、历史和未来的精神血脉,成为中国革命的民族精神的源头及伟大象征。
井冈山精神不但集民族精神之大成,而且是传统民族精神和当代时代精神的大融汇、大统一。井冈山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和民族精神的传承性的大融汇、大统一,是中国革命史上革命精神、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大融汇、大统一,是民族精神发展史上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的大融汇、大统一。这种大融汇、大统一,不但反映了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中国现代史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而且体现了它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在统一性,成为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重大特色。
井冈山精神作为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不但是“打天下”的精神,也应该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代的时代精神。正如胡锦涛同志在视察井冈山时所说:“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井冈山精神,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样需要发扬井冈山精神。当然,对革命传统要继承又要发展。我们应该把革命优良传统和改革开放以来焕发出的新的时代风貌结合起来,熔铸成新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并把它贯注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有力地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江西是井冈山精神的发祥地。井冈山精神是江西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我们一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为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2、长征精神的形成及其内涵?在振兴中华民族伟业中我们将怎样继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1)长征精神的形成:长征精神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同党内分裂势力、党外敌对势力和各种困难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一种信念坚定、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优良传统和作风。这种精神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信正义事业必胜的精神;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在长征艰苦的斗争环境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精神力量。几万红军流血牺牲的伟大实践,是长征精神赖以形成的根基。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的指导,是形成长征精神的理论指南,运用这种先进思想指导长征的每一步,并且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成功培育了长征精神,在红军长征经过的18个省区的每寸土地上,先进的理论、阶级的政党和群众实践,共同铸就了长征精神。
(2)长征精神的内涵:1996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概括起来,长征精神就是“不怕苦、不怕死”的崇高境界,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长征精神的本质,就是让劳苦大众摆脱剥削和压迫,求生存获解放。
第一,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和对党的信念坚定,是红军长征的根本要义,这是红军将士最终战胜敌人克服险阻的原动力,是整个长征精神之源;革命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最基本的思想内核。长征的胜利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胜利,是无产阶级革命理想的胜利。
第二,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是红军长征精神状态的集中体现;这是红军战士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基于理想信念所铸成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红军长征是在极为险恶的战争硝烟和自然环境下进行的,经历和承受了中外历史上罕见的艰难险阻。第三,独立自主、唯实创新。长征是实事求是精神的经典范例。中国革命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遵义会议迈出了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决定性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反对右、反对“左”、坚持正确路线,基于中国国情和红军战略转移的实际,创造性地实行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和办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第四,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互助互爱的高尚品德,是红军长征精神转换为凝聚力、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条件。这是长征胜利的重要保证。作为一次涉及全国各支红军部队和各个根据地的大范围战略行动,全党能否始终保持高度的团结统一,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自觉服从大局,勇于牺牲奉献,互相配合支持,使长征形成了一个形散神不散的整体,使敌人无法集中兵力于一个方向,根本实现不了各个击破的图谋。
第五,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获得任命群众的支援与帮助,是红军长征精神得以形成的重要外部条件和力量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是新型的人民军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长征胜利的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忠实践行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利益、民族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处处关心和爱护人民,严格执行群众纪律,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
(3)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
A、正确认识长征精神的意义并赋予应有的地位。今天,我们要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了解长征的历史和长征精神,正确认识长征和长征精神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真正懂得没有长征就没有今天的新中国,长征精神至今仍然是我们的传家宝。B、正确认识长征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培养人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秀品格,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塑造奋发向上的社会精神风貌,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现实的作用。
C、在各项工作中把长征精神落到实处。青年要时刻铭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发扬甘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历风雨,经受锻炼,努力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温长征历史,学习长征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大力提倡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提倡长征精神,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要通过学习长征精神,做到团结友爱、顾全大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公民,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建设社会数以和谐社会奉献力量。
D、要树立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理想主义精神,青年富有理想,而真正远大的理想,必须与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意愿紧密结合。当代青年应该具有的远大理想,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在为远大理想的顽强奋斗中,青年的人生抱负才能真正实现,青年的人生道路才会焕发光彩。
继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新长征的路会更艰苦、更漫长。因此,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
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还将继续激励中国青年坚定地跟党走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树立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理想主义精神,青年富有理想,而真正远大的理想,必须与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意愿紧密结合。当代青年应该具有的远大理想,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在为远大理想的顽强奋斗中,青年的人生抱负才能真正实现,青年的人生道路才会焕发光彩。
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长征给人们一种深刻的启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我们要彻底改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的面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进行艰苦的努力。艰苦能磨炼人,创业能造就人。青年要时刻铭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发扬甘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历风雨,经受锻炼,努力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新时代内涵:
一、崇高的理想 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灵魂,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长征胜利表明: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是红军长征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这种伟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铸造了我们的军魂!
二、牢记宗旨心系人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长征时期,党坚持这一宗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为取得长征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长征胜利教育我们: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因素。得民心则兴、失民心则亡,这是铁的规律。因此,弘扬长征精神,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心系人民,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三、胸怀全局严守纪律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严明纪律的政党,党的纪律是全党意志的体现,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胸怀全局,是模范执行党的纪律的前提。只有胸怀全局,严守纪律,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才能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长征胜利告诉我们: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是长征胜利的重要保障。同样,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也是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四、艰苦奋斗甘于奉献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我们党85年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在探索兴党、强国、富民的道路上,艰苦奋斗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我们党百折不挠,顽强进取;作为图强求兴的奋斗方式,使我们党在改变中国面貌的历程中创造出辉煌的业绩;作为高尚纯洁的政治品格,确保我们党在各种困难和考验面前巍然屹立。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人民军队的艰苦奋斗史。万里长征,艰苦卓绝。红军将士与天斗,与地斗,与敌人斗,斩关夺隘,抢险飞渡,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具有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为艰苦的历程。“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海拔4000多米的川康雪山,使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长眠于此;千里沼泽、连鸟兽都不能出没的川西草地,吞噬了多少红军战士的生命。“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红军战士在“爬过雪山就是胜利”、“走出草地就有希望”口号的鼓舞下,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雪山死神和草地恶魔,并且表现出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
神。长征胜利的历史表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长征精神是我们党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是全国人民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
3、沂蒙精神的内涵、形成过程P44和本质特征
P81,并结合现实社会发展的实际说明弘扬沂蒙精神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1)沂蒙精神的内涵P73:“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升华优秀民族文化品质,逐步砥砺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优秀群体意识和可贵革命精神。
“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自古以来,沂蒙人民一贯崇尚进步。在党的领导下,沂蒙人民的愿望开始变成现实。经过战争的考验,沂蒙人民从亲身经历中看到了党的英明伟大,形成了坚定的爱党爱军的政治觉悟。并将这种发自内心的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军参战,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沂蒙人民这种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更突出地表现为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爱党爱军成了一代又一代沂蒙人民坚定不移的思想规范和自觉行动,是沂蒙人民政治本色的根本体现。
“开拓奋进”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这是沂蒙人的重要特点和秉性。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儿女在翻身求解放、求自由中不停地求索,勇于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敢于冒极大的风险支持革命、参与革命。也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人民在改革开放中敢于革故鼎新,敢为人先,勇于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临沂的不断发展是沂蒙人民开拓奋进的结果。
“艰苦创业”是沂蒙人民的特殊品格,它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贫困的地理、自然条件和长期的文化积淀,造就了沂蒙人民含辛茹苦、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战场上,沂蒙人民特别能战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沂蒙人民将艰苦创业寓于改革开放之中,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创造出许多令人称赞的奇迹,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以至人们把诚实能干作为沂蒙人的代名词。
“无私奉献”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沂蒙人民坚守道义,耿直忠贞,一旦认清了前进的道路,就义无返顾地走下去。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为了建立新中国,不怕牺牲,留下了彪炳千秋的英雄事迹。和平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沂蒙人民在任何情况下,尤其是在关键时刻,总是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挺身而出,满腔热情地主动承担义务和责任,宁愿牺牲小家,也要顾全大家,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2)沂蒙精神的形成过程P44: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半个世纪的历程中,用血肉凝聚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不朽的精神,是推动改革和建设事业的重要精神力量,它根植于沂蒙大地,枝繁叶茂,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在沂蒙和山东地区的展现,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延续、发展和升华。
沂蒙精神的形成大致分为五个阶段:A、革命战争年代,这是其形成期,其主要体现就是爱党爱军、无私奉献。B、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沂蒙人民以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实际行动与成就诠释和传承着沂蒙精神。C在改革开放时期,沂蒙精神的发展体现为沂蒙人民开拓奋进的精神风貌。D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这一时期的沂蒙精神突出表现为开拓创新、跨越发展,不断开创临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E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这一时期的沂蒙精神突出表现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3)沂蒙精神的本质特征P81:
一、沂蒙精神的区域性特征。沂蒙精神的源头是传统文化加革命文化。沂蒙山是一个人文地理概念,在战争年代分属于鲁中区、滨海区、鲁南区,而这三个区是构成沂蒙根据地的核心地区,是山东党政军所在地。虽然“沂蒙”这一区域概念出现在革命战争年代,是红色文化的产物,但是就其专属区而言,却是具有相对独立人文精神的历史文化区域。
二、沂蒙精神的人民性特征。沂蒙精神与其红色革命精神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创生主体的人民性。一种革命精神的产生离不开其必备的思想基础、阶级基础、文化基础和特定的历史环境等因素。中国红色精神都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没有党的领导,没有革命群众的参与,没有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或者是和平时期战天斗地的艰苦环境,是不可能产生革命精神的。沂蒙精神的人民性体现在我们党的宝贵革命精神;沂蒙精神的人民性体现了民族性;沂蒙精神的人民性还决定了任命群众在党群关系中的根本性。
三、沂蒙精神的时代性特征。沂蒙精神虽然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但却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提升,具有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
四、沂蒙精神的开放性特征。沂蒙精神的形成、丰富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它是一个开放兼容、与时俱进的思想价值体系,其自身具有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这种开放性和兼容性具体变现为:沂蒙精神与同为革命战争年代产生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融会,是一脉相通的关系。沂蒙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不断汲取时代精神的精华,完善、丰富和发展自我。沂蒙精神具有开阔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怀,也就是说,一切僵化、封闭的、停滞的观念和做法,都是不符合沂蒙精神思想内涵的。
(4)弘扬沂蒙精神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一)、对社会:
一 沂蒙精神的导向功能 :继承爱党爱军的沂蒙精神是新时期改革创新的思想保证;高扬沂蒙精神凸现的爱国爱民的理想信念是新时
期改革创新的精神支柱;弘扬沂蒙精神彰显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新时期改革创新的锐利武器。
二 沂蒙精神的激励功能: 勤劳智慧的沂蒙人民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创造了饱蕴中华民族思想精髓和价值追求的沂蒙精神。沂蒙精神无疑为鼓舞老区人民继往开来、拼搏进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重温沂蒙精神,展现它的当代价值,对克服消极思想、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奋斗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 沂蒙精神的凝聚功能:沂蒙精神的真正生命力在于万众一心,也只有依靠沂蒙精神才能够把沂蒙老区广大市民的意志和力量汇聚起来。沂蒙精神由一代代沂蒙人民的实践积累而成,它是全体市民所认同的理想、价值和信念,是一面无形的旗帜,具有强烈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是沂蒙山区区域文明、区域经济绵延发展的原动力。
四、沂蒙精神的育人功能: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以沂蒙精神育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了丰厚的优质资源和成果支撑;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帮助人们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具有独特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供了有效途径,大大增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对个人(沂蒙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现实意义): 首先,以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作为政治灵魂的沂蒙精神,有助于我们在新时期,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古语云:创业难、守业更难。其次,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和鲜明特征的沂蒙精神,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与困难同在的新形势、新条件下,对加强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倡导负重拼搏、迎难而上,反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最后,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努力把自己塑造成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强烈的引导、教育作用。
4、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沂
蒙人民的“爱党爱军”和“无私奉献”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沂蒙人民能够“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主要原因?
答:沂蒙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在沂蒙老区的一种具体承载是沂蒙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先进群体意识,是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等精神一脉相承的伟大革命精神,是千万沂蒙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它秉承沂蒙优秀思想文化和革命传统,根植沂蒙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沃土,经过战争年代的洗礼,建设时期的陶冶,改革时期的考验,形成“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基本内涵,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开放兼容的理论特质和强大的实践功能。
“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著的崇高政治信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沂蒙人民经过战争的考验,亲身体验到了党的英明伟大,形成了坚定的爱党爱军的政治觉悟。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山一带的老百姓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红嫂”、“沂蒙六姐妹”、“孟良崮战役”等故事,至今家喻户晓、妇孺皆智。沂蒙
人民将爱党爱军的一腔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军参战,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沂蒙人民爱党爱军爱国的政治信仰更突出地表现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不动摇,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爱党爱军成了一代又一代沂蒙人民坚定不移的思想规范和自觉行动,是沂蒙人民政治本色的根本体现。“无私奉献”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敢于奉献的价值取向,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战争年代,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有十万多名英雄儿女长眠在这里。可以说,沂蒙人民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现了血染的风采。沂蒙人民节省出一块红薯、一张煎饼养育了人民子弟兵,成就了中华民族的惊天伟业。“红嫂”们用自己喂孩子的乳汁哺育了一个个伤病员,为共和国的建立提供的不仅仅是物质动力,这也是我们民族的精神食粮,这种无私奉献精神就是沂蒙精神。陈毅曾动情地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死都忘不了沂蒙山。”其实他忘不了的是沂蒙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忘不了的是沂蒙人民对中国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平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沂蒙人民在任何情况下,尤其是在关键时刻,总是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主动地承担义务和责任,宁愿牺牲小家,也要顾全大家,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弘扬:“爱党爱军”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在党的领导下,沂蒙人民经受住了战争的考验,形成了坚定的爱党爱军的政治觉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他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爱党爱军已成为一代又一代沂蒙人民坚定不移的思想规范和自觉行动,是沂蒙人民政治本色的根本体现。
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英勇的渊子崖人民……他们浴血沙场、奋勇支前;她们日夜摊煎饼、做草鞋,洗血衣,勇下冷河,以血肉之躯架起火线桥,哪一件哪一景都令人们感叹,催人泪下!还有那用乳汁救伤员的红嫂们,舍己子换人子的沂蒙母亲们,更是惊天地,泣鬼神,她们的人间大爱早已超越了时空,流芳千古。这种博大精深的大义与大爱精神,在今天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关心关爱、助人为乐、无私奉献、见义勇为等优良品德,倡导大家学习这种精神,时刻用来引导我们的所作所为,任何事情都以集体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无私奉献”,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沂蒙人民在任何情况下,总是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主动承担任务与责任,把一切都献给了党。
单独写时表现:战争年代,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有十万多名英雄儿女长眠在这里。可以说,沂蒙人民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现了血染的风采。沂蒙人民节省出一块红薯、一张煎饼养育了人民子弟兵,成就了中华民族的惊天伟业。“红嫂”们用自己喂孩子的乳汁哺育了一个个伤病员,为共和国的建立提供的不仅仅是物质动力,这也是我们民族的精神食粮,这种无私奉献精神就是沂蒙精神。和平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沂蒙人民在任何情况下,尤其是在关键时刻,总是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主动地承担义务和责任,宁愿牺牲小家,也要顾全大家,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在革命战
争年代,沂蒙山一带的老百姓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红嫂”、“沂蒙六姐妹”、“孟良崮战役”等故事,至今家喻户晓、妇孺皆智。沂蒙人民将爱党爱军的一腔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军参战,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沂蒙人民爱党爱军爱国的政治信仰更突出地表现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不动摇,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爱党爱军成了一代又一代沂蒙人民坚定不移的思想规范和自觉行动,是沂蒙人民政治本色的根本体现。弘扬:“爱党爱军”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在党的领导下,沂蒙人民经受住了战争的考验,形成了坚定的爱党爱军的政治觉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他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爱党爱军已成为一代又一代沂蒙人民坚定不移的思想规范和自觉行动,是沂蒙人民政治本色的根本体现。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英勇的渊子崖人民„„他们浴血沙场、奋勇支前;她们日夜摊煎饼、做草鞋,洗血衣,勇下冷河,以血肉之躯架起火线桥,哪一件哪一景都令人们感叹,催人泪下!还有那用乳汁救伤员的红嫂们,舍己子换人子的沂蒙母亲们,更是惊天地,泣鬼神,她们的人间大爱早已超越了时空,流芳千古。这种博大精深的大义与大爱精神,在今天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关心关爱、助人为乐、无私奉献、见义勇为等优良品德,倡导大家学习这种精神,时刻用来引导我们的所作所为,任何事情都以集体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原因:“无私奉献”,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沂蒙人民在任何情况下,总是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主动承担任务与责任,把一切都献给了党。
5、沂蒙人民的“开拓奋进”和“艰苦创业”主要
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自身的实际说明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如何弘扬“开拓奋进”和“艰苦创业”精神?
答:“开拓进取,艰苦创业”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
表现: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沂蒙才涌现出了“厉家寨”、“高家柳沟”等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典型。也正是依靠这种精神,沂蒙人民才能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一改贫困的生活条件和落后的生产面貌,取得巨大的成就和长足的发展。
在新学期大学生如何弘扬“开拓进取、艰苦创业”: 开拓进取:
一是敢当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先行者。解放思想是没有止境的。进一步解放思想,体现在不断转变思想观念上,体现在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必须适应实践的发展,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必须牢固树立开拓意识,把大胆探索的勇气同科学求实的精神统一起来;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状态,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
二是争当勇于改革、开拓奋进的千里马。一个好的领导者必须要具
备开拓精神,具体地说,就是要吃透“上情”,明白“下情”,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是 善当勤奋好学、刻苦攻关的螺丝钉。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大学生必须要勤奋学习,锲而不舍,努力学习和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的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在领导岗位上和日常工作中充分施展聪明才智。在当前,尤其要通过学习牢固地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艰苦创业:
一是,要有旺盛的革命意志。作为一名大学生,必须具有振兴中华、富民兴邦的雄心壮志。旺盛的革命意志和蓬勃的朝气,是领导者开拓领导工作新局面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说,改革的过程、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克服困难,在困难中前进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既有来自内部的旧的传统和惰性的影响,也有来自外部的干扰和障碍。每个大学生必须树立知难而进、不怕挫折、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新风貌,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发扬开拓进取精神,带领群众努力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二是 要甘当“老黄牛”。有的同学认为提倡开拓创新就不需要苦干实干精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的实现,靠的是埋头苦干和发愤图强,不能靠幻想和空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离开了真抓实干,任何事业都不会成功。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本职工作。虚报浮夸,“夸”不出一粒粮食;弄虚作假,“弄”不出一件产品。只有靠实干精神,靠千千万万群众的平凡劳动,才能构建我们事业的高楼大厦,才能做到富民强国。
6.红色文化进校园 篇六
一、加强领导、深入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
为了切实做好我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我校成立了以校长刘明玉同志任组长,书记林佳舆任副组长,其他校级领导、团队、工会领导的红色文化校园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科学谋划,统筹安排,组织全校师生学习了上级文件精神,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作为办学的核心价值观和德育目标指向,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吸取红色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弘扬井冈山的革命精神,探索一条利用红色资源创新德育工作的路子。让学生在全面接受素质教育的同时,学习和传承井冈山精神,让井冈山精神在他们幼稚的心灵中生根发芽,伴随他们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二、制定方案,明确目标
为了认真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井冈山市东上红色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从工作目标、内容、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了我校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各项工作高效、正常、协调开展。
三、丰富内容,营造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氛围。
1、不断加强红色文化宣传教育。
学校党支部开展了“听党史、看榜样、谈体会”党课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党的情结。每学期开展一次,学生学习党课活动。使得广大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组织要求保持高度一致。
2、召开了主题班会,打造了红色课堂。利用主题班会开展党的基础知识进校园、红诗红歌进校园、红色故事进校园、英雄人物进校园等活动,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团员青年的红色文化素质。围绕“赏红色经典,塑阳光人生”开展了主题班会活动,增强了红色思想活动的主导力。
3、参观学习,夯实红色教育。
积极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龙市“会师园”和茅坪“八角楼”等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力开展了红色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到教育基地参加主题活动等,提高了红色教育效果。
4、观看了视频《井冈山》等,搭建红色文化传播平台。
寓红色文化教育于形式多样的活动之中,倡导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组织学生观看了红色爱国视频《井冈山》,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党的教育。
5、通过党的知识展览,在校园营造浓厚的革命传统教育氛围。
运用LED大屏幕,播放党章、党史等有关中国共产党党的知识,在校园内营造了浓厚的革命传统教育氛围,效果特别突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再接再厉,持之以恒,进一步抓好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不断强化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调兵山市教育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7.市场营销论文—红色文化 篇七
1 红色旅游的营销现状
我国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南昌市八大红色旅游景点之一。据统计,我国共用150个红色旅游景点,每年接待的游客都呈现出上升的缺失。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国际社会,整体影响力提高,接待的国际游客逐渐增多。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年轻人越来越少,这显示出红色文化的传承能力下降。另外,专业的英语人才减少,使得红色文化的传播速度变慢。笔者根据其多年经验将南昌市的红色旅游营销现状分析如下。
首先,政府热,企业冷。政府对当地红色旅游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制定了相关的旅游规则,并且帮助构建红色旅游语料库和网站,但由于红色旅游资源的特色明显,受众群中年轻人较少,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利润,这让企业的配合热情降低。一般进入红色旅游景点的游客多为老年人,并且多为参加过革命的老人。中国革命胜利后,游客的数量在逐渐减少。自发性差,多是由政府机关或者学校统一组织进入景点,游客本身对于景点并无兴趣。爱国主义精神引领下的旅游形式并没有转化为实际的经济行为。红色旅游因此而发展缓慢。社会在发展,人们的思想在发生变化,旅游策略的单一性使越来越多的游客失去兴趣。红色旅游的目标顾客越来越窄,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在加大监管与宣传力度的同时,还要注重其科技性的发展,粗放型旅游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人的需求,与当地其他资源、风景之间的完美结合才是发展的根本。在导游解说过程中,不能一味地陈述。而是要做到生动有趣,满足年轻人的需求,也要通过外语沟通来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促进其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其次,红色旅游景区旅社很多表现为产权不明、政企不分。在宣传上,媒体的力度大,新闻报道的次数、质量都值得称赞。但效果却不是十分明显,民众不买账现象明显,旅游观光多选择发达城市,如北京、青岛,南昌红色旅游的热度并不高。最后,南昌市的整体经济水平不高,加上受到上述原因的营销,游客的增多并未为当地带来更多的效益。红色旅游的独特特点决定了其营销现状,要打破这一局面,进一步促进我国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将南昌文化传递给世界,就要立足于实际,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另外,英语在新的营销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应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
2 红色旅游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提到红色旅游,我们自然想到中国的革命文化。经过多年的抗战,中国最终获得了胜利。红色旅游景点就是当年的革命基地,以及相关的红色旅游资源和红色文化。
针对目前红色旅游受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国家加大了对红色旅游的宣传与支持。组织学校、单位进行红色旅游参观,并且在红色旅游过程中加入了多元化的元素。其结果就是使红色旅游的客流量大大提高。南昌市作为我国最为传统的红色旅游基地,形势快速好转。在共产党员的带领下,红色旅游的宣传力度增大。
但依然存在红色旅游文化被淡忘的严重现象,尤其是对现代的年轻人而言,追求时尚、多变的环境。旅游过程中也更希望看到更多新奇的事物,对于历史文化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因此,要构建红色旅游新模式,首先要确保营销策略的完善,从需求出发,满足更多人的需求。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相比,历史文化更加浓厚,人文特征明显。是中国革命史的浓缩与传承。因此,要促进我国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相关部门可抓住其人文特征进行深度挖掘。尤其是在教育过程中,可前往南昌红色旅游区的游客很可能是高学历人群,他们关注历史或者缅怀历史,因此对于像南昌起义旧址等具有明显抗战历史意义的景点应尽量保持原貌,并且要积极与党史部门联系,全面收集革命历史资料,确保其有据可依,吸引这部分顾客。营销离不开产品展示,在南昌红色旅游中,应使产品的摆放具有现代化意义,并且提高展馆的档次,体现参与性,在革命遗迹旧址的基础上,建立先烈的雕像,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产品以及旅游项目的设计不能过于死板,毕竟每个人旅游的目的不同,方式也不同,因此应增加一些具有体验性或是参与性的项目,以满足更多旅游者的需求。导游方面,改变以往导游跟团统一的讲解方式,要采用巧妙的、恰当的语言来表达景点特征。导游在带团过程中要以顾客为中心,并且采用合理的方式向其推销,建立与游客之间的信任感,争取客户的满意。在我国多数景区中,餐饮的定价过高,甚至超越了法律允许范围,这给远行的游客带来了经济压力。因此,在提出营销策略的同时,制定合理的旅游餐饮管理方案也能够为当地吸引更多的游客。管理人员应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做到观念进步,因地制宜,将当地打造成一个完美的旅游城市。针对南昌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其主要应该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吸引顾客。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存在滞后性,要促进其发展,就必须走集约化的路线,强调当地餐饮的个性特征。云南省也是我国红色旅游大省,在这一点上,云南省提前进行改革。而江西省的整体发展水平落后,旅游观念并不强,为此在市场营销中主要的策略就是坚持集约化经济,反对粗放型经济。
3 红色旅游价格策略
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价格的合理决定了其吸引什么样的人群,因此要正确设置价格。江西省旅游产值并不高,消费水平相对偏低。但江西省红色旅游景点众多,旅行社应看到这一优势。针对工薪阶层,应适当增加娱乐等项目,使他们既能够欣赏红色旅游产品,又能够放松身心。工薪阶层是目前南昌红色景区的主要客源,而青少年的数量相对较少。事实上,青少年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应将青少年作为未来开发的主要对象,可以适当地降低价格,并且可以针对年轻人定期组织集体参观活动。这样可以很快打开市场,使红色旅游进入成熟期,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之后再提高产品价格,为景区带来效益。另外,定期折扣也是很好的激发方式。尤其是针对大学生,很多大学生喜欢外出旅游,但迫于经济能力低下,大学生数量庞大,因此针对大学生的一些团体折扣或者直接折扣票价价格都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针对红色旅游独特的特点,还可以寻找一些特殊的人群。其中包括烈士家属、抗战老兵等,针对这一类人应实施免票政策给红色旅游带来社会效益,提高当地红色旅游景区的名望,以促进红色旅游经济的发展。
4 政府主导和统筹作用的发挥
政府在红色旅游发展中的主要作用就是主导其发展的主要方向,并且通过相关规则的制定使其规范化。因此,南昌市要以当地政府为中心,在中央的领导下,落实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增加经济投入,实现资源的整合。根据南昌市的经济特征和地域特征,要将集中性较好的景点进行规划,并将周边小的景区以及当地的其他性质的旅游景点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以点带面的发展局面。在政策支持上,要通过引导和帮助使当地红色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并且促进其可持续发展。运用当下的良好的大环境,促进当地红色资源的合理利用,组织做好相关景区的规划,并且提供价格和交通上的支持,组织提高宣传力度,统筹区域环境,使其协调。政府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整合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是中国革命文化的体现,整合资源能使资源更加集中,并与当下的生态发展结合,才能形成复合型的旅游资源,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从南昌市的发展现状出发,对其自然资源进行利用,当下的红色旅游景区多处于偏远地区,这对于资源的受欢迎程度受到影响。为此,政府要从加强宣传力度,并且培养专业的导游人才。利用现代年轻人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如电影、广告甚至游戏的方式都可以应用于现代红色旅游的宣传中。从企业角度出发,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合才能发挥出更强大的作用,实现生态的红色旅游模式,促进南昌的发展。
5 红色旅游公共关系策略
红色旅游自身特点决定了公共关系的改善也是其主要策略之一,在江西省南昌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应树立正确的旅游目标,树立当地旅游形象,具体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组织专业队伍进入景区对景区进行考察,并且在考察后作出相应的报告或者是学术讨论,这样能够使更多的人认识到红色旅游的重要性,从而打开当地红色旅游市场。尤其是对不被人熟知的红色旅游景点,对南昌起义这样的十分著名的景点并不适用,既浪费资源,又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
第二,要正确宣传当地的旅游文化,尤其是对历史人物的宣传和报道。组织有历史人物的后代,缅怀革命先烈。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确保旅游景点的风景和安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群众的认可度,才能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第三,也是目前使用较为频繁和高效的方法,就是将革命省份作为电影背景,或将其拍成电影,这样可以使很多不熟悉当地旅游景点的人开始关注这一旅游景点。另外,近年来很多外国游客开始关注中国文化,并对中国的红色旅游景点均有较高的兴趣,针对这一点,可以培养专业的翻译人才,并将景区面向世界开放,吸引更多的国外友人前来旅游,增加当地的收益。
6 结论
南昌是我国重要的红色旅游基地,在国内外都有很强的知名度。近年来,掀起了一股红色旅游热,中国诸多省份的红色旅游得到快速发展。由于红色旅游资源多处于偏远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交通不发达,因此,受欢迎程度还是不高。以南昌红色旅游景点为例,由于旅游策略上较为单一,目前红色旅游的发展处于瓶颈阶段,新时期,如何发挥红色旅游当地的特点,促进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关键。要构建红色旅游新模式,首先要确保营销策略的完善。从当地旅游特点出发,发挥当地旅游产品的优势,制定合理的价格。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一些打折策略。确保我国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吸引世界各地更多的人进入南昌市,通过拉动旅游业来促进南昌市的发展。
摘要:江西省南昌市是我国重要的红色旅游景区,就目前看其旅游发展状况不理想。年轻旅游者对红色旅游的兴趣不高,为此,当地旅行社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变以往的旅游营销模式,构建全新的红色旅游模式。文章从营销组合策略、价格调整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关键词:南昌,红色旅游,市场营销,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泰城,王伟年.公益化视域中的红色旅游发展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4(1).
[2]郑颖,高喜银.西柏坡红色旅游纪念品现状及设计思路[J].现代商贸工业,2016(8).
[3]王恒学.湖北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互动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4]刘祥凤.黄冈红色旅游营销策略研究[J].旅游经济,2012(7):137-138.
8.市场营销论文—红色文化 篇八
关键词:大数据;红色旅游;红色文化;传承创新策略
一、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
红色旅游是以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依托的主题性旅游活动。与一般旅游不同的是,它以传承红色文化为主要目的。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红色旅游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创造了重要条件,是红色文化传承方式的创新;红色文化则是红色旅游的核心和灵魂,是红色旅游的生命力之源,传承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的主要目的。离开红色文化谈红色旅游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红色旅游也没有存在和发展的根据。
二、大数据时代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传承的创新策略
1.适应社会生活新形势,创新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红色文化作品不能只是简单地照搬。如江西省举办的“红歌会”活动,在这方面做得极有成效,它在传统的方式中融合了PK等当代流行符号,符合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在红色文化宣传方面,要有效改进以往的说教方式,提倡交流互动的参与方式,使人们寓教于乐。要充分吸收现代科技的营养,促进红色文化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例如,利用互联网平台开辟“红色”专栏,供广大群众学习;以动画的形式传播红色文化,让儿童耳濡目染,学习经典。
2.组建红色旅游大数据库,设立红色旅游大数据“云”平台
当前一些地方红色旅游讲解信息资源“碎片化”,国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立红色旅游中央大数据库系统,同时设立国家红色旅游的大数据“云”平台,将存放在中共中央党校、各类党史研究机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的党史研究、革命史研究、革命战争案例研究等红色题材的影像和图书资料进行系统整合,将所有相关单位的研究成果(文字、图片、影像、实物等)数据化,并进行系统的审核和挑选,形成经国家权威机构认定的数据资源。将与景区相关的史论、趣闻、传记等资源分类推送,让旅游者自由选择。
3.构建红色旅游数据运行中心和旅游目的地的“端”接口
地方政府、旅游景区和相关企业可以通过共享“云”平台所供应的大数据资源创建特色的红色旅游应用软件App,构建红色文化网络阵地,向红色旅游企业和游客提供各类集成信息专项服务;同时,对于暂时没有条件搭建较强“端”接口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也可以通过向“云”平台租借和购买服务的方式,对本地旅游企业及游客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从而减少成本,发挥“云”平台的有效处理优势与网络应用模式。
4.运用新型传播媒介,实现经营者与旅游者实时的互联、互动
红色旅游目的地“端”的开发应符合本地化、信息化和社交化的发展趋势,将这些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信息以具体可行和双向互动的个性化方式传达给旅游者,代替以往的单向灌输的宣传方式。运用大数据和云平台,整合各方数据信息,将本地信息远程化,远程信息本地化,整合社会网络资源,运用社交软件、评论网站和微博等媒介,实现与旅游者实时的互联、互动。从中可以及时地了解宣传绩效,并根据反馈信息,适当调整推广策略,创新开发方式,提高红色旅游文化的思想内涵,发扬网络德育新形势。
三、关于当今大学生如何传承红色文化的几点思考
1.加強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系统学习,培育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在日常学习中,自觉学习红色文化知识,广泛阅读相关书籍,积极与身边同学和老师交流。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要能以身作则,在广大学生中起到带头作用,主动接受政治思想教育、参加党团组织活动,积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定时开展与红色文化有关的专题讲座、校内外学习活动。例如,2015年关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大型活动,许多教师和学生前往湖北省博物馆和红楼参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文物文献展》,以此缅怀先烈,铭记历史。
2. 面向导游职业的大学生应致力于成为一名高素养,讲解规范性高、讲解艺术性强的导游人员
红色旅游景点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历史资源,是人们分析和研究历史的重要介质,也是纪念革命先烈的重要场所,更是人们一脉相承、承前启后、不断创新的精神根基。红色旅游景区的导游人员应努力学习,具备扎实的知识,丰富的展示手段和生动的解说能力;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可断章取义、无中生有、歪曲历史;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要尊重史料和史实,客观评价历史人物,为游客提供专业的讲解服务。
3.开展适合大学生的红色旅游体验项目,在实践中传承红色文化
在新的历史时期,针对青年大学生群体,加强红色文化的教育和传播要创新方式,而不是简单的灌输。在假期,大学生可以有组织地参与社会实践,开展一些“体验项目”。如前往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培训基地,参与晨读、晨训,进行三湾改编情景教学的学习,参与井冈英烈祭奠仪式,参与毛泽东调研的思想方法、井冈山斗争专题讲座,体会红军在井冈山作战的艰苦岁月;进行入户调查,自做红军餐,体会军民鱼水情等等。在实践活动中深入学习红色文化,在实践后进行总结汇报,可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更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传承红色文化的行列中来。
参考文献:
[1]钟宇平.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传承研究分析[J].旅游纵览月刊,2015(06)
[2]刘红梅.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传承研究[D].湘潭大学,2012
[3]管仕廷.论红色文化传承的主要路径[J].大观周刊,2012(04)
【市场营销论文—红色文化】推荐阅读:
文化市场营销教学大纲09-14
文化市场营销学案例09-20
市场营销渠道论文09-02
试论市场营销专业文化建设初探08-25
电力市场营销与管理论文07-08
公司市场营销毕业论文08-14
市场营销论文开题报告范文09-24
红色旅游业的营销策略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