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单位内部审计制度

2024-07-18

XX单位内部审计制度(精选8篇)

1.XX单位内部审计制度 篇一

XX单位机关考勤制度

为了进一步转变和提升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促进本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经研究决定,特制定以下机关工作考勤制度:

一、点名签到制度

机关所有点名人员每天按时上下班(上午8:00-11:30,下午2:30—5:30)。除每周一、三、六上午8:00集中点名外,其余时间(上午8:00-8:30、下午2:00-2:30)在督查室签到,过时为迟到。如因公事不能参加点名签到者,应事先向分管领导汇报,并向督查室报告备案,既未签到又履行正常手续且不在岗的,以旷工论处。

二、工作纪律

工作人员应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自离岗。督查室将对所有机关点名人员在岗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抽查时无故不在岗的,按照早退论处。因公需离开单位,应向分管领导说明情况,并到督查室登记备案,否则以早退论处。机关工作人员上班期间严禁串岗无事闲聊和在办公场所打牌、下棋、玩游戏等,从事其他与工作无关的娱乐活动的,一经发现,由督查室启动问责。

三、请销假制度

机关工作人员请事假必须持请假条履行手续,不准口头 请假、电话请假、代请假等。请假一天以内的,经分管的班子成员批准,并主动报督查室登记备案;请假一天及以上的,由主要领导签署意见,请假条交督查室登记备案。假期结束后,及时到督查室销假。未履行手续而不到岗的,按旷工论处。除本人、家庭成员及直系亲属婚丧嫁娶等事由外,原则上一律不准请假。病假需持有医院处方检查证明等,并附上本人请假条,分管领导签字,如因病无法当面请假,经电话请假且在上班后的第一工作日及时补假,并提供相关证明,如不能提供相关凭证,视为旷工。婚、丧、产假期按相关政策执行。

四、处罚制度

迟到或早退一次罚款10元,旷工一天罚款30元。每周迟到或早退2次以上(含2次)在周一点名会上书面检讨;每月累计迟到或早退5次以上,双倍罚款,并对个人诫勉谈话且记入个人档案。凡连续两次未签到或一周三次未签到且不履行请假手续的,正式人员将函告其主管局,临时人员将停发工资。全年连续旷工15天,或累计旷工超过30天的,对个人启动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年底不得参与各类评先评优,公务员、事业人员当年不得评定为称职。

五、督查室每周将考勤情况汇总、整理通报,对旷工、迟到、早退严重的,报领导研究后启动问责。每月初将上月考核情况整理后交财政所,由财政所严格按照本制度相关条 款执行。

六、本制度自201X年X月X日起执行。

2.XX单位内部审计制度 篇二

一、公路养护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作用

(一) 促进公路养护经管效益与效果目标实现

公路养护内部控制通过实施职责分工、工作程序、传递流程、手续制度等手段, 确保公路养护内部各科室各司其职, 又互相协调和制约, 避免工作中责任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健全有效的公路养护内部控制可以有效控制业务流程的秩序, 提高工作效益, 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 促进公路养护财产安全完整与有效使用

公路养护建立了良好的内部控制, 就可以通过对财产物资的验收、保管、领用、清查、记录等环节的控制, 来防止损失浪费, 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三) 促进会计信息准确可靠

会计记录及其它业务记录等资料是公路养护内部决策与外部决策的重要依据, 这些资料是否真实、准确、可靠, 不仅影响到公路养护决策能否对各种经济活动进行有效地控制和调节, 还将影响到未来决策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如果公路养护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就可以通过对会计处理程序各环节实行标准化控制, 减少错误和舞弊的发生, 提高会计及其它信息资料的可靠度, 从而为单位决策的制定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四) 促进公路养护工作依法合规

公路养护必须自觉接受国家的监督, 必须自觉地遵守国家颁布的财经法规和公路养护财务会计制度。公路养护内部控制通过建立自我约束机制, 可以促进公路养护在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同时, 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政策和法规。

二、公路养护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足分析

(一) 公路养护内部控制环境薄弱

公路养护内控环境是公路养护内部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充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执行的基础。但现在的公路养护单位的内控环境普遍薄弱, 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 即使有一套内控制度, 也缺乏执行力, 有的根本是形同虚设。这主要是公路养护管理层对内控制度认识不足, 以及专业人员胜任能力不足等控制环境方面的原因, 造成了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起来力度不够。

(二) 内部控制评价机构设置不合理

公路养护内审部门是公路养护内控制度执行和监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 其主要工作职责就是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并对内控制度执行进行有效监督和评价, 并提出完善和改进内部控制的建议。目前有的公路养护在设立公路养护内审部门时, 未充分考虑内审部门的相对独立性, 把内审部门作为财务部门的下属机构, 这样直接影响了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使内部审计部门很难对内控进行有效评价, 即使有评价建议也很难得到落实。公路养护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缺乏是制约其发挥作用的很重要的因素。

(三) 内部控制执行成本过高

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要正常运行, 需建立严密的控制程序, 而每一个程序的执行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执行成本。一方面, 内部控制系统设置几个关键控制点, 运行的效果可能比较好, 控制目的就容易达到, 但增加了执行成本。正因为如此, 公路养护管理者往往不愿意投入很多的精力、物力, 使内部控制有效执行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另一方面, 单位内部审计人员为了追求“把个人成本降到最小化”, 不愿得罪人, 不愿坚持原则, 造成内部控制系统设置的关键控制点, 使健全的内控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 有可能会给单位造成更大的损失。

(四) 内部审计人员职业素质不高

内控制度系统的运行需要人来实现, 因而内审人员的专业技术的胜任能力以及执行人员职业素养的高低, 都会影响实施效果。一方面,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公路养护的内审人员没有专业文凭和专业职称, 有的甚至没有会计专业职称, 不懂必备的会计理论知识, 内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而且, 公路养护的内审人员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很少, 甚至没有。另一方面, 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 内控制度的相关制度没有适时做出应有的补充和调整, 墨守成规, 缺乏科学的管理控制方法, 也给执行内控制度带来了影响。

(五) 预算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预算控制的内容涵盖了公路养护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公路养护单位通过预算的编制和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 可以比较、分析单位内部各单位未完成预算的原因, 并对未完成预算的不良后果采取改进措施, 确保各项预算的严格执行。但目前存在对部门预算编制不够重视, 预算项目与会计核算项目不吻合, 难以准确地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六) 缺少评价、监督机制

目前, 公路养护内控制度的内部监督和评价机制没有很好建立, 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体系, 致使检查监督和评价都流于形式, 效果不理想。财政部目前仅对上市企业制订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 还没有制定交通公路养护系统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 在内控制度的设计和评价上, 往往存在各自为政、就事论事的倾向。

同时, 由于建立内控制度是一个涉及公路养护内部方方面面的大工程, 而且每个公路养护单位都有着区别于其他公路养护单位的不同情况, 对其进行评价工作就更加困难。还有个别公路养护单位没有将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 记账人员、保管人员、决策人员及经办人员没有设置专人专岗, 采购兼保管等违规现象比较严重, 重大事项决策和执行也没有很好地实行分离制约制度。

三、公路养护单位内部控制完善措施

(一) 改善公路养护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环境规定一个单位的纪律与架构, 影响经营管理目标的制定, 塑造单位文化并影响职工的控制意识, 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同时公路养护内部控制又是一个涉及公路养护经济活动全方位的控制, 是一整套相互监督、制约、联系的控制方法。公路养护各个层次的人员, 上到总段长下到各部门、科室、机关职工共同实施, 只有全系统上下统一认识, 才能保证公路养护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公路养护领导要改变家长制管理模式, 重视公路养护内控制度的建立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认真制定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 建立公路养护单位授权批准制度

公路养护单位必须建立授权批准体系, 其中包括:授权批准的范围、授权批准的层次、授权批准的责任和授权批准的程序。

授权审批是指单位在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 必须经过规定的授权批准。授权审批形式通常有一般 (常规) 授权和特别授权。公路养护单位应建立经济业务的常规性授权和办理例外业务的特别授权体系, 明确授权批准的范围、授权审批层次、授权审批程序和授权审批责任, 形成责任明确、有权有责的管理控制体系。单位对于重大业务和事项, 应当实行集体决策或者联签制度, 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

如款项支付授权批准制度:1000元以下的开支, 由分管领导和财务科长审批签字;1000元以上的开支, 由主管领导签字;大额资金的使用需上会集体决议。物资采购授权批准制度:对重要项目采购决策, 需要集体研究决定;对大型的机械设备购置, 要参加竞标、实地考察后, 才能签订合同, 予以购置;对材料及其他用品的采购需求, 由各部门做计划上报批准后, 由采购人员统一招标, 实行阳光采购。

(三) 建立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度

所谓不相容职务, 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 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舞弊行为的职务。公路养护单位在设计、建立内部控制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 应确定哪些岗位是不相容的。

其次, 要明确规定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 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如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档案、保管、收入、费用、债务登记等。审批人员不得记帐, 银行的印鉴不得由一个人保管等等。

最后, 对重要岗位定期轮换工作也十分必要, 岗位轮换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换岗的工作交接容易暴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了监督, 有利于促进工作质量提高。

(四) 健全会计系统控制制度

建立科学、严密的公路养护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安全、有效的财务管理的基础。会计系统控制主要是通过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各项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归集、分类、编报等而进行的控制。其主要内容包括:

(1) 建立会计工作的岗位责任制, 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 使之相互监督和制约。

(2) 按规定取得和填制原始凭证, 对内部原始凭证取得要合规、合法。

(3) 设计良好的内部原始凭证格式。

(4) 对凭证进行连续编号, 如材料验收单、入库单等凭证一定要做到连续编号。

(5) 规定合理的凭证传递程序。

(6) 明确规定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操作权限和控制方法。

(五) 健全预算控制制度

编制预算的质量固然重要, 建立与之相配合的内控制度更为重要。要使二者相结合, 做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做好公路养护预算控制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控制:

(1) 确定预算的项目、标准和程序。

(2) 编制和审定预算。

(3) 预算执行的授权。

(4) 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

(5) 预算业绩的考核和奖惩。

(六) 赋予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

公路养护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的缺失, 是造成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的主要原因, 因此, 在单位内部应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有效地行使其监督权。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强化内控, 加强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 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内审部门是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部门, 要真正发挥内审部门的监督作用应做到:

(1) 要正确认识内部审计的职能。随着公路养护单位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 内部审计的职能由过去单纯的检查监督向分析和评价的方面转变, 它是内部控制的评价部门, 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进行再控制的首要目标就是实现组织的目标。

(2) 要科学合理地设立内审机构, 使其保持必要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在目前形势下, 交通系统一种较理想的模式就是建立厅级最高领导负责下的独立的内审机构, 只有把内审机构置于有较高决定权的机构之下, 才能真正确立内审机构的独立性,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 要扩大内审人员的知识面并提高其业务水平。目前, 多数内审人员来自财会队伍, 专业比较单一, 审计手段落后, 与现阶段交通系统的发展速度已经很不相适应, 所以应切实充实内审人员队伍, 加强对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的培训, 没有高素质的内审人才, 再好的制度也无法有效实施。

(七) 健全内控制度有效评价制度

公路养护单位应当结合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实施情况, 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编写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公路养护单位内控制度的评价, 应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是健全性。评价单位的内控制度是否全面建立, 是否符合基本原则, 具体内容主要有:在各个需要控制的环节是否采取了控制措施, 是否紧密衔接, 并建立了必要的检查监督机制。

二是适应性。评价内控制度是否符合单位的实际情况, 是否得到遵循, 不切实际的照搬照抄, 一套模式, 必然会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效果。

三是一致性。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与本单位的总体目标是否一致, 各个控制环节是否紧密协作, 各项控制措施是否相互配套。

四是成本效益性。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如果控制措施所带来的效益大于其实施成本, 可认为该措施是可行的, 但要注意的是, 不能只考虑经济性而不顾及健全性, 两者应兼顾。

总之, 公路养护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 要综合运用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模式, 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 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才能真正建立健全完善公路养护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保证交通公路事业持续平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3.浅议科研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篇三

关键词:内部财务控制;现状;原则;对策

科研单位的内部财务控制是指科研单位为了合理保障科研经济活动的高效性、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确保贯彻和执行国家相关的财经法律法规、保证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和正确性,提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而在单位内部建立或实施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法、程序和行为准则。健全的内部财务控制是科研单位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单位组织管理高效化、专业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基本条件;它既可以有效的确保科研目标的实现,又可以保护国有资产的完整性、防止经济犯罪行为的发生。

一、当前我国科研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的现状

目前,我国科研单位的内部财务控制在资金管理、内部审计监督、预算控制、对外投资管理等环节显得比较薄弱。

一些科研单位虽然建立了内部财务控制,但是因其只重视科研结果,忽略了管理的作用,内部财务控制让位于科研生产,使得内部控制系统失去了它应有的效果。

一些科研单位没有建立严格的资金授权审批制度,资金审批权限、程序,审批人员的职责等都没有明确规定。使得会计人员在办理业务时随意性很大,存在核算随意、管理松散的现象。

一些科研单位没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在形式上缺乏相应的独立性;或是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或专职内审人员,但其工作仅仅是审核会计账目,未能充分发挥其稽查、评价与信息反馈的职能。使得财务运行处于监督机制严重缺失的高风险状态中。

科研单位为了提升经济能力,通常利用货币资金、国有资产、专利技术等形式进行对外投资。但是因为没有制定完善的对外投资管理制度,缺乏成熟的立项、评估、决策、实施、审批及处置等管理控制体系,使得对外投资管理大多失控,国有资产流失。

目前科研单位的经费使用大多都编制了预算,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预算内容不实、预算约束不强和预算执行不了的情况,没有建立预算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

考核机制不够健全、有效,是目前科研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控制体系中较薄弱的环节。计划可能是好的,但由于没有认真考核、检查,使其流于形式,执行效果很差。制度无论多么先进、完善,在没有有效的监督考核情况下,都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完善科研单位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原则

(一)以优质服务为先

对现代科研单位的财务部门而言,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和服务就像一个事物的两面,相互融合,相辅相承。既不存在没有管理内涵的服务,更不存在没有服务内容的管理。坚持以优质服务为先导,积极倡导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理念,推进服务与管理的持续协调和长期互动,通过优质服务这个载体来推进内部财务管理控制体系的建立并提高管理效率。

(二)以制度建设为本

内部财务管理控制体系作为科研单位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性、政策性、时效性比较强。用制度规范事,就是用制度规范程序,用程序约束行为,就可以促进财务管理结构的优化。

(三)以预防控制为主

防止管理发生无效率或不法行为,包括组织控制、人事控制、程序控制、纪律控制等。在对重要事项的控制中,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执行、记录、检查等控制程序,注重责任牵制,在机构设置与岗位分工时,一定要明确各部门组织及上岗个人应承担的责任范围,并要规定追究、查处责任的措施与奖惩办法。例如:对外投资、政府采购、基建项目招投标等。

(四)以例外管理为辅

要充分认识到在现代管理过程中:计划性和随机性是统一的。做到既有周密的长期安排,又有机敏的应变准备。作为管理部门,一切工作都必须建立在高度的计划性之上,但仅有计划是不够的;工作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经常会遇到许多随机性的任务,如果不能快速应变,就难以保证工作的完成。所以要充分估计问题的复杂性,计划要留有余地,保持充分的机动性。

三、完善科研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

内部财务控制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在任何一个科研单位中都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无论是为了提高单位自身的管理水平,还是为了适应外部的激烈竞争,都迫切需要科研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

(一)以核心机制为中心,设计内部控制体系的流程

针对科研单位的特殊业务流程,分析并确定各个环节内部控制应该从那些角度去做,从哪几个方面去控制,设计出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流程。例如:发展战略以和谐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科研生产以创新为中心。成本管理以环节控制为中心。基本建设管理以预算为中心等。而这个流程的设计及其有效执行,必须要以正确合理的计划和预算为基础。

(二)加强预算管理的研究,提高预算的管理水平

预算是科研单位本年度内要完成的事业计划和科研任务的货币表现,是研究所日常组织收入可控制支出的依据。以国际先进母本为参照,结合工作特点推进全面预算体系,强化预算的管理,包括:把部门预算和综合预算合二为一,部门预算的总和就是研究所当年执行的总预算。改变编制方法方面,推行“零基预算”法,克服预算内容不实、约束不强和执行不了的情况。实行预算定员、定额管理,无论是人员经费还是一般公用经费均按定员、定额来测算,对专项经费实行滚动预算。完善预算控制制度,建立预算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通过预算执行总结和分析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加强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研究,使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与之相适应。

(三)扩大计算机应用,加强信息技术控制

有预算就必须要有总结,面对庞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则必须要有信息化系统的支持。目前,会计电算化在研究所已基本实现,这就对信息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更严格的要求。应该从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上进行控制管理,一般控制是对会计电算系统构成及环境实施的控制,常用的方法有组织分工和管理控制,开发和维护控制,文件资料控制,硬件和软件的控制,网络安全的控制。应用控制是为保证会计电算系统记录、处理和报告而对输入、处理和输出过程的具体控制。

(四)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审计监督职能

内部审计是内部财务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对财务控制程序与方法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科研单位应该按规定设立由法人直接领导的独立内部审计机构,建立一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内审队伍,进行会计控制及其他审计业务。有效实施内部审计是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要对内控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监督单位各项规定的执行情况,执行效果,及时进行反馈,及时地为研究所管理决策提供正确的经济信息,帮助单位更有效地实现预期控制目标。另外还可以借助外部审计机关再对科研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及其实施情况进行审计。

(五)转变观念,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目前,财会队伍能否通过后续学习,补充和更新专业知识,彻底转变重核算、轻管理的观念,深入科研实践,准确把握科研发展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能否改进财务管理、促进科研资金使用效益提高的关键所在。首先,财务人员要有市场意识,只有财务人员的意识与市场发展保持同步,才有可能提供各项创新服务。其次,财务人员除应具备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熟悉国家法律,对社会环境有一定的观察和预测能力,必须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再次,财务人员要通过自身的行动来影响科研人员,服务于科研。一定要深入渗透到项目管理中去,增强与一线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政策信息,收集合同资料,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让财务真正成为科研人员开拓市场的有力支持,让其他部门理解并认可财务的各项工作。最后,建立诚信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特别是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等财政支出改革的不断实施,必将对科研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科学构建科研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对于有效防范风险,保障资金高效运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蒋燕辉.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赵保卿.内部财务控制设计——审计与内部财务控制系列[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张文贤,孙琳.内部财务控制会计制度设计:理论·实务·案例[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4、张国康.内部财务控制[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4.XX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计划 篇四

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当贯穿于单位的各个层级,确保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各类经济业务活动的全面覆盖,综合反映单位的内部控制基础水平。以下是小编收集的《XX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计划》,仅供大家阅读参考!XX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计划一:

按照《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XX〕2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鲁财会〔XX〕24号)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应于XX年底前完成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工作。为进一步指导和督促各单位落实好财政部和省财政厅要求,加快内部控制建设,决定在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是指单位以量化评价为导向,在开展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对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情况进行的“摸底”评价。通过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及时发现单位现有内部控制基础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明确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重点内容,通过“以评促建”方式,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推动各单位于XX年底前如期完成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

二、基本原则

(一)全面性。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贯穿单位各个层级,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各类经济业务活动做到全覆盖,综合反映单位的内部控制基础水平。

(二)重要性。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特别是涉及内部权力集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着力防范可能产生的重大风险。各单位在选取评价样本时,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优先选取涉及金额较大、发生频次较高的业务。

(三)坚持问题导向。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针对单位内部管理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特别是已经发生的风险事件及其处理整改情况,明确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四)适应性。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立足于单位的实际情况,与单位的业务性质、业务范围、管理架构、经济活动、风险水平及其内外部环境相适应,采用以单位的基本事实作为主要依据的客观性指标进行评价。

三、工作安排

(一)组织动员。各县(市)区、各部门(单位)应于XX年8月底前,全面启动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研究制订实施方案,广泛动员、精心组织所辖各单位,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

(二)开展评价。各单位应于XX年9月底前,按照《指导意见》要求,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XX〕21号)为依据,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指标评分表》及其填表说明(见附件1和附件2),组织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各单位可根据自身性质及业务特点,在评价过程中增加其他与单位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评价指标,作为补充评价指标纳入评价范围。补充指标的所属类别、名称、评价要点及评价结果等内容,作为特别说明项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参考格式见附件3)中单独说明。

(三)评价报告及其使用。各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结束后,应形成评价报告(包括评价得分、扣分情况、特别说明项及对策措施等),并及时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汇报,明确下一步推进内部控制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同时,各单位要注重加强横向对比交流,学习借鉴其他单位好的经验做法,发现本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不足和差距,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和效果。

各县(市)区要加强对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督促指导,通过对所辖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得分进行比较,督导评价得分较低的单位,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全面推进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

(四)总结经验。各县(市)区应于XX年10月20日前,向市财政局会计处报送本区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报告。各市直部门(含下属单位)应于XX年10月20日前,向市财政局会计处报送总结报告及基础性评价报告(参考格式见附件3)。总结报告主要包括本地区(部门)、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经验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工作建议及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等。

对于具有较高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的典型案例,将纳入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案例库,并通过济南市财政公众网进行宣传,供各地区、各单位学习交流。

四、有关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各部门(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部门)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做好前期部署、部门协调、进度跟踪、指导督促、宣传报道、信息报送等工作,确保所辖单位全面高效完成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通过“以评促建”方式推动本地区(部门)单位内部控制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加强监督检查。各单位应按照本通知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确保评价结果真实有效。XX年,财政、审计部门持续开展内控督导检查工作。各县(市)区、各部门应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进展情况和评价结果的监督检查。市直单位内控督导工作将于9月-10月进行。对评价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协调解决,并及时总结实施工作经验。对工作进度迟缓、改进措施不到位的,督促其调整改进;对在评价过程中弄虚作假、评价结果不真实的,一经查实,应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三)加强宣传推广和经验交流。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加大对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及其成果的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微信等媒体资源,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持续宣传报道。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单位,择机召开经验交流会、现场工作会等,推广先进经验与做法,发挥先进单位的示范带头作用。

XX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计划二: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各民主党派中央,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根据《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XX〕2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应当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XX〕21号,以下简称《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积极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并就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进行报告。为推动单位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财会〔XX〕1号,以下简称《管理制度》)编制内部控制报告,掌握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更好发挥信息公开对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促进和监督作用,财政部决定开展XX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现就做好有关工作事项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工作目标

开展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旨在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在提升单位内部治理水平、规范内部权力运行、促进依法行政、推进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总体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地区、各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各部门)、各单位要提高对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协调配合,加大保障力度,加强内部控制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做好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审核、分析和使用等工作。

(二)数据准确,报送及时。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各单位应当在认真学习《指导意见》和《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基础上,按照《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根据本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并按照本通知及附件要求及时编制和报送内部控制报告。

(三)加强分析,推动整改。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做好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对内部控制重点、难点问题的分析及评价结果的应用,并通过指导和监督检查推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问题整改,逐步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

三、报送要求

(一)地方财政部门。

各省级财政部门应当于XX年5月20日前完成对下级财政部门上报的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及同级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和汇总工作,将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纸质版和电子版报送财政部(会计司)。

各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应当直接向财政部(会计司)报送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

其他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按时完成本地区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汇总及报送工作。

(二)各部门。

各中央部门应当于XX年4月20日前完成本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和汇总工作,将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纸质版和电子版报送财政部(会计司)。

其他各级部门应当按照同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按时完成本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汇总及报送工作。

(三)行政事业单位。

各单位应当按照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按时完成本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制及报送工作。

四、其他事项

(一)关于内部控制工作联系点制度。

为深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请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探索建立本地区(部门)内部控制工作联系点制度,在所属单位中选取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成效突出的先进单位作为本地区(部门)的内部控制工作联系点。通过对联系点内部控制工作情况的总结、提炼形成经验、做法及典型案例,与其他单位分享经验和成果,充分发挥联系点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本地区(部门)全面实施好《指导意见》和《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二)关于内部控制报告监督检查机制。

各地区、各部门应当加强对本地区(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工作的监督检查,每年抽取一定比例的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进行检查。

对报告编制及报送工作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请及时反馈我们。

财政部

XX年1月25日

XX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计划三:

各市(州)、贵安新区财政局,仁怀市、威宁县财政局省,省直各部门:

按照《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XX〕2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应于XX年底前完成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范围内全面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按照中央提出的“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的要求,为进一步指导和促进各单位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切实落实好《指导意见》,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财会11号)精神,经研究决定以量化测评为导向,在全省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中全面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是指单位在开展内部控制建设之前,或在内部控制建设的初期阶段,对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情况进行的“摸底”评价。通过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一方面,明确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重点内容,使各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围绕重点工作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另一方面,旨在发现单位现有内部控制基础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通过“以评促建”的方式,推动各单位于XX年底前如期完成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当贯穿于单位的各个层级,确保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各类经济业务活动的全面覆盖,综合反映单位的内部控制基础水平。

(二)坚持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当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特别是涉及内部权力集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着力防范可能产生的重大风险。各单位在选取评价样本时,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优先选取涉及金额较大、发生频次较高的业务。

(三)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当针对单位内部管理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特别是已经发生的风险事件及其处理整改情况,明确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四)坚持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立足于单位的实际情况,与单位的业务性质、业务范围、管理架构、经济活动、风险水平及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相适应,并采用以单位的基本事实作为主要依据的客观性指标进行评价。

三、工作安排

各级财政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监督、总结本地区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省直各部门负责组织、总结本部门(本系统)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

(一)组织动员。各地区、各部门应当于XX年7月中旬,全面启动本地区(部门)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研究制订实施方案,广泛动员、精心组织所辖各单位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

(二)开展评价。各单位应当于XX年9月底前,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XX〕21号)为依据,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指标评分表》及其填表说明(见附件1和附件2),组织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

除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指标体系外,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也可根据自身性质及业务特点,在评价过程中增加其他与单位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评价指标,作为补充评价指标纳入评价范围。补充指标的所属类别、名称、评价要点及评价结果等内容作为特别说明项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参考格式见附件3)中单独说明。

(三)评价报告及其使用。各单位应将包括评价得分、扣分情况、特别说明项及下一步工作安排等内容在内的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汇报,以明确下一步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重点和改进方向,确保在XX年底前顺利完成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各单位可以将本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得分与同类型其他单位进行横向对比,通过对比发现本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不足和差距,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和效果。

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督促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可以对所辖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得分进行比较,全面推进所辖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

省直各部门应当对本部门(本系统)的内部控制基础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形成本部门(本系统)的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参考格式见附件3),作为XX年决算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向财政厅报告。

(四)总结经验。各市(州)财政局、贵安新区财政局,仁怀市、威宁县财政局及及省直各部门应当于XX年11月30日前,向贵州省财政厅(会计处)报送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内容包括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开展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组织情况、工作进度以及经验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工作建议及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等。电子版材料可报送光盘或发送电子邮件至xxxxxxxxx@。

四、有关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市(州)财政局、贵安新区财政局,仁怀市、威宁县财政局及省直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做好前期部署、部门协调、进度跟踪、指导督促、宣传报道、信息报送等工作,确保所辖单位全面完成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通过“以评促建”的方式推动本地区(部门)单位内部控制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加强监督检查。各单位应当按照本通知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确保评价结果真实有效。各地区、各部门应加强对本地区(部门)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进展情况和评价结果的监督检查,对工作进度迟缓、改进措施不到位的单位,应督促其调整改进;对在评价过程中弄虚作假、评价结果不真实的单位,一经查实,应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对评价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应及时协调解决。

5.XX单位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 篇五

第一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要认真抓好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的指示精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建设,推动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并使之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特制订本学习制度。

第二条党委中心组性质:党委中心组是党委建立的政治理论学习组织,是领导干部在职理论学习的基本形式之一,是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落实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各级党委自身建设、提高党委科学决策能力的重要措施,是带动和指导全局干部职工政治学习的关键环节。

第三条党委中心组任务: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提高把握大局、科学决策的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

第四条XX单位及各直(附)属单位都要建立党委(党组、总支)学习中心组(下同)。XX单位党委学习中心组由局党委委员、党委工作部、纪检监察处、宣传处正职领导组成,局党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宣传处处长任学习秘书,机关党委副书记列席。

XX单位机关党委学习中心组,由局机关各处室党员正、副处长参加,机关党委正、副书记分别任正、副组长,学习委员任学习秘书。

各直(附)属单位党委学习中心组由本单位党政班子成员、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党委书记任学习组长,政工科长或办公室主任任学习秘书。

第五条中心组组长主要负责审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研讨专题,确定学习时间和学习形式,主持中心组的学习和研讨。

学习秘书根据上级党委的部署拟定学习计划,做到计划、内容、时间、人员四落实。要按照学习计划,及时提供学习研讨资料,发出学习通知,作好学习考勤、讨论发言记录和填报《中心组学习情况表》。同时还要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和结合本单位的实际,针对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党委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推动学习深入。

第六条各级中心组学习以属地管理为主,XX单位党委及党组织关系隶属XX单位党委的各级党组织中心组学习,由XX单位党委按照省直工委和上级党委的要求统一布置、检查、考核;各分支局按照属地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安排学习、检查、考核。党中央和广东省委有重要指令性学习内容,XX单位党委将指导各分支局开展学习,并在每年年底工作检查或年度考核时一并检查考核。

第七条每次学习前,学习秘书须将学习内容、专题要求等事项预先通知中心组成员,并落实好中心发言人。集中学习时要做好学习记录,各小组每年作一次学习小结,并填写《学习情况登记表》报XX单位宣传处。各成员无特殊情况都要按时参加学习。因故不能参加学习者,应事先向组长请假,并按学习的内容安排自学。

第八条XX单位党委中心组成员、局机关党委中心组成员和各直(附)属单位中心组的领导班子成员,每年至少要撰写一篇理论联系实际的论文或调研文章、学习体会, 其中XX单位党委成员每人每年要选送一篇论文或调研报告、学习体会上报上级党委。其他中心组成员撰写的论文,由中心组学习秘书收齐后集中送局宣传处,会同党工部对各成员撰写的论文进行等次评定,并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各成员撰写论文要讲求质量,联系思想和本职工作实际,有理论、有观点、有独到见解,质量好的文章可推荐到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和内部刊物上刊登交流。

第九条各中心组要对本单位职工的政治学习起到带动和指导作用。XX

单位党委中心组成员在总结自身学习成果的基础上,每年要到选定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联系点进行学习指导,也可通过辅导报告的形式,用自己的学习成果推动广大干部职工政治学习的深入开展。

第十条局属各单位党委(党组)的中心组学习制度,参照本制度执行。第十一条本制度由XX单位宣传处负责解释。

6.XX单位内部审计制度 篇六

关于印发《xx街道

行政事业人员人事管理制度》的

通 知

xx街道各社区、机关各部门:

《xx街道行政事业人员人事管理制度》及《xx街道请销假制度》、《xx街道关于工作人员病假期间工资待遇的规定》、《xx街道关于工作人员事假及事假期间工资待遇的规定》、《xx街道工作人员岗位日常管理考勤制度》已经2012年7月20日街道党工委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二年七月二十日

xx街道行政事业人员人事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xx街道行政事业人员人事管理工作,强化干部队伍自身建设,理顺人事管理关系,增强组织性和纪律性,根据国务院行政事业人员管理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和上级有关规定,借鉴参照外地经验,结合街道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xx街道人事管理工作必须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力求不断优化人才资源配臵,加快人才结构调整, 形成科学的选用人才政策导向,实现人才与街道优势资源的有机结合,充分激发全体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街道各项工作高效运转。

第三条 工作人员的推荐、调配、管理、培训和考核等工作由街道党工委决定,党政办负责执行。

第二章 调整轮换

第四条 工作人员岗位调整轮换(包括社区间、部门间、部门与社区间)需从实际出发,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合理流动与相对稳定相结合的原则。岗位调整轮换要在规定期限内按要求办理好公务交接,准时到达新岗位,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轮岗决定的,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的处分。

第五条 街道、社区内部岗位调整轮换由街道党工委会议集体研究决定,轮换调整结果报城关区委组织部和城关区人社局备案,同时抄送、告知其他相关部门单位。

第三章 学习和培训

第六条 工作人员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接受教育学习和培训,学习培训时间根据有关规定和工作需要确定。

第七条 坚持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由街道统一组织,统一安排学习时间、内容及形式。各社区、各部门要抓好集中学习,并提倡和鼓励工作人员自学。全体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积极发言和交流体会,并做好笔记。

第八条 街道集中学习要有考勤记录,因故不能参加的应事先向街道主要领导请假并经批准。

第九条 工作人员的任职培训。安排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对新录用人员进行具体指导和传帮带,了解单位的工作特点、组织纪律,明确工作内容和职责范围,掌握从事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尽快适应本职工作,按要求指派人员参加上级组织举办的培训学习活动。

第十条 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实行登记管理。党政办按照管理制度对街道工作人员参加培训情况,包括培训种类、培训内容、培训时间特别是培训成绩记录在案,以便监督查考。

第四章 日常管理

第十一条 工作人员日常管理要严格执行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和事业人员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工作人员的考勤考核制度,街道全体工作人员要严格实行请销假制度(详见附件一)。党政办要切实加强对具体考勤考核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考勤考核工作落到实处。

第十二条 工作人员未按规定和程序办理离岗手续的,所在单位要责令其限期返回工作岗位,对在规定期限内未返回工作岗位且未提出辞职申

请的均按旷工处理。参照《公务员法》规定,旷工6天及以下的,扣除本人旷工天数的基本工资并及时进行批评教育,提出警告;旷工7天以上的停发本人当月全部工资。对旷工或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的,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由街道党工委提出意见,按干部管理权限报组织人事部门批准予以辞退(解聘)。

第十三条 工作人员请事假须由本人事先提出申请,按人事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报批,未经批准擅自离岗、脱岗或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的按旷工处理。同时,对请事假人员要按规定标准扣发工资,具体规定详见附件三。

第十四条 工作人员请病假需由县级以上医疗单位出具证明,按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报批。病假期间要按《xx街道关于工作人员病假期间工资待遇的规定》(详见附件二)减发相应的工资。对丧失工作能力又不具备提前退休条件的长期病假人员,经专门机构鉴定后,必须办理病退手续。

第十五条 工作人员因私脱产外出学习超过半年者,应由本人提出申请,按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报批,批准后方可外出学习。学习期间,应将本人人事档案转入所在学校,街道停发其一切工资、福利,保留其编制。待学习完毕后,仍回原街道工作者,将其人事档案转回街道。如不回原街道工作者,不予保留其编制,按人事管理权限和程序予以办理相关调动或辞职手续。

第十六条 参照《公务员法》规定,工作人员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予以辞退;工作人员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予以辞退。

第十七条 符合提前退休条件的工作人员,本人提出申请,要及时给予办理提前退休手续。

第六章 考核

第十八条 街道工作人员考核在党工委、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由党政办组织实施,届时成立由相关人员组成的考核领导小组,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第十九条 考核对象:街道全体工作人员

第二十条 考核内容。个人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个人考核以岗位职责、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和上级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做为主要依据。通过目标任务的考核、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和服务与管理对象调查等方式,对工作人员的德、能、勤、绩、廉作出评价。

第二十一条 考核办法。年终考核以一年为一个周期,一般在当年年底或翌年年初进行。年终考核由个人填写考核表,对一年工作进行总结、评价。街道考核领导小组组织进行交流,根据个人总结和平时考核情况写出评语、等次。年终考核还将根据组织人事部门分配的优秀等次名额,在进行群众测评和分层次考核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的人选,最后由街道考核领导小组研究确定考核等次,提交街道党工委审定。

第二十二条 新录用的工作人员在试用期内参加年度考核,不确定等次,只写评语。

第二十三条 不进行考核或参加年度考核不定等次的工作人员,本考核年度不计算为按年度考核结果晋升级别和级别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

第二十四条 工作人员凡出现违法违纪,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在工作时间参与赌博活动的;与同事出现重大纠纷,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对工作不负责任,造成重大工作失误的,个人考核定为不称职(不合格)或基本称职。

第二十五条 对在考核过程中有徇私舞弊、打击报复、弄虚作假等违法违纪行为的,依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以往有关规定与本制度相违背的,以本制度为准,今后有新的规定时,按新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街道社区各类专干、综治员等人员的管理,除按系统部门的规定执行外,依照本制度执行。

主题词 人事 管理制度 通知

xx街道党政办公室 201

2年7月12日印

共印45份

附件一:

请 销 假 制 度

为加强街道效能建设,规范请销假管理,根据国家、省、市、区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适用范围 街道全体工作人员。

二、假期种类和规定

假期分为:病假、事假、婚假、产假、丧假、探亲假、年休假等。假期期间福利待遇按国家和我省、市、区有关规定执行。

(一)病假:指工作人员在患病期间所享有的病休假期。

(二)事假:指工作人员因私事必须办理,经批准给予的假期。

(三)婚假:指工作人员本人因结婚而给予的假期。

男二十五周岁、女二十三周岁以上初婚的为晚婚,国家工作人员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实行晚婚的,其婚假为30天;非晚婚者,婚假7天。

(四)产假:指女性工作人员生育子女而给予的假期。已婚妇女晚婚后生育或者二十四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实行晚育的,其产假为113天,并给男方护理假15天;育龄夫妻系城镇居民,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享受下列优待与奖励:在产假期满前领证的,女方产假增加50天,共计163天,并给男方增加护理假5天,共计20天;女方实行剖腹产的,增加难产产假15天;自领证之月起至独生子女十六周岁止,每月给予不低于10元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并在其退休(职)时给予不低于1000元的一次性奖励;非晚育妇女,产假为98天。

女性工作人员怀孕流产(含人工流产)的,应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按下列规定给予产假:

1.3个月以下的,产假15天;

2.3个月以上(含3个月)至4个月的,产假30天; 3.4个月以上(含4个月)至7个月的,产假42天; 4.7个月以上(含7个月)的,产假90天。

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性工作人员,应当每天给予其两次哺乳(含人工喂养)时间,每次30分钟。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次哺乳时间增加30分钟。两次哺乳时间可以合并使用。婴儿满周岁后,经医疗单位诊断为体弱儿的,可延长哺乳期,但延长期不得超过半年。女性工作人员在哺乳期内,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

(五)丧假:指工作人员本人的配偶、直系亲属及公婆、岳父母死亡时给予的假期。

丧假一般不得超过3天,如需赴外省市料理丧事的,假期可酌情增加。

(六)探亲假:指工作人员赴外地探望配偶、父母所给予的假期。工作人员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如果因工作需要,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工作人员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2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3年给假一次,假期为30天;若两个探亲假以上没有探望父母的,不再补算假次,补假时可增加假期10天。

(七)年休假:指国家为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而采取的每年有组织分期轮休的制度。

工作人员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1.工作人员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2.工作人员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工作人员,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工作人员,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工作人员,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工作人员休假可灵活安排,按天累计,但不得超过应享受期限,不得跨年度使用。周末及节假日不计入年休假,休假当年,又符合享受探亲条件的,探亲假和休假可合并计算。

三、请销假程序和批准权限

工作人员请假1天以内,需经过分管领导同意签字后,街道办事处主任审批,并告知书及;请假2天以上,需经分管领导、办事处主任同意签字后,经街道党工委书记审批。工作人员请经假时需填写请假单,并将请假条交党政办备案。请假结束后应及时向领导报批销假,否则仍将继续计算请假时间。

四、请销假纪律

凡是需要请假者,必须事先办理请假手续。因特殊情况来不及办理请假手续的,可用电话或委托他人代为请假,但事后应按规定程序补办请假手续,否则视为旷工。

附件二:

xx街道关于工作人员病假期间工资待遇的规定

依据《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生活待遇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一、工作人员病假期间工资待遇

(一)病假在2个月以内的,原工资照发。

(二)病假超过2个月不足6个月的,从第3个月起按下列标准发给病假期间工资;

1.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90%(按天计发,下同);

2.工作年限满10年的,工资照发。

(三)工作人员病假超过6个月的,从第7个月起按照下列标准发给病假期间工资:

1.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70%;

2.工作年限满10年和10年以上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80%; 3.工作年限21年及以上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90%;

(四)工作人员在病假期间,可以继续享受所在单位的生活福利待遇。

二、有关具体事宜

(一)工作人员病假期间享受本规定的工资待遇,应由定点医疗机构出具证明,并经街道党工委审核批准。

(二)病假工资每月按30天折算,折算后的尾数四舍五入。

(三)本规定所指的“基本工资”,实行职级工资制的人员,指级别工资、职务工资之和;事业人员和工人指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

(四)工作人员计发病假期间工资待遇的工作年限,仍按现行工龄计算有关规定执行,即从参加工作之当年起计算。

(五)工作人员病愈后要求恢复工作的,经定点医疗机构证明身体确已康复方可恢复工作;身体恢复后在两个月内能够坚持正常工作,以后再休病假的,其病假时间可以重新计算;两个月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且又休病假的,应将恢复工作前后的病假时间累计计算。

(六)工作人员在病假期间从事有收入活动的,即停发病假期间工资。

(七)工作人员在病假期间可继续享受除奖金和岗位性津贴以外的其它津(补)贴和福利待遇。

(八)大、中专毕业生和新录用人员在见习(试用、下同)、学徒(熟练、下同)期间休病假的,见习、学徒期间工资照发,其休病假时间超过两个月及以上的,见习、学徒期时间相应顺延。

(九)工作人员因公负伤或因公受伤部位复发休病假的,其休病假期间工资照发。

(十)因病确实不能坚持正常工作,并经医务鉴定委员会鉴定,确属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退休或退职手续。

(十一)女性工作人员休产假期满,因健康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经定点医疗机构出具证明,并经街道党工委审核批准,可享受病假期间的工资待遇。

(十二)在一年内病假累计超过3个月的,不再享受当年的休假待遇。

(十三)符合离休条件的在职人员,在病假期间工资照发。

(十四)以往有关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本规定执行。

附件三:

xx街道关于工作人员

事假及事假期间工资待遇的规定

依据《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事假及事假期间工资待遇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一、请事假的理由及程序

(一)工作人员除国家已明确规定的各种公休节假日和假期以外,如遇特殊情况本人必须离开工作岗位的可请事假。

(二)事假应由本人事先提出申请,由街道党工委审核批准。

二、事假期间工资待遇

(一)工作人员请事假全年累计未超过20天或一次性事假未超过15天(含公休节假日,下同)的,原工资照发。

(二)工作人员请事假全年累计超过20天或一次性事假超过15天的,其超过天数的工资按本人基本工资的70%计发。

(三)工作人员请事假全年累计超过30天的,其超过天数的工资按本人基本工资的50%计发。

(四)工作人员全年事假累计超过60天的,超过天数停发本人全部工资。

(五)工作人员凡未经请假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者假满未经续假而逾期不归的,按旷工论处。

三、有关事宜

(一)事假工资,将本人的基本工资折算成日工资(每月按30天计算)计发,折算后的尾数四舍五入。

(二)本规定所指的“基本工资”,实行职级工资制的人员,指级别工资、职务工资之和;事业人员和工人指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

(三)工作人员按比例计发事假工资期间,可继续享受除奖金和岗位性津贴以外的其他津(补)贴和福利待遇。

(四)大中专毕业生和新录用人员在见习(试用,下同)、学徒(熟练,下同)期间请事假不足两个月的,见习、学徒期工资照发,请事假超过两个月及以上的,从第3个月起,停发见习、学徒期工资,并相应延长见习、学徒期。

(六)工作人员按有关规定在探亲假期满又因本人特殊原因请事假的,需提前向单位领导申请,经批准后可按本规定执行。

(七)女性工作人员产假期满,本人因特殊原因需请事假的,经单位领导批准,可按本规定执行。

(八)工作人员请事假超过6个月的,超过的时间不能计算工作年限,也不能计发当年的工龄工资。

(九)工作人员在一年内请事假累计超过20天的,不再享受当年的职工休假待遇。

(十)以往有关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本规定执行。

附件四:

xx街道工作人员岗位日常管理考勤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效能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严明工作纪律,督促工作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一、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实行日常绩效百分制评分考核制度,每人基础满分为100分,实行奖励加分、处罚扣分,年底目标考核、评先选优及年终目标奖兑现与所得分数挂钩。

二、每天上午8点30分上班,12点整下班;下午14点30分上班,18点下班,上班实行签到制。签到必须本人签字,不得代签,凡发现代签一次,被签人员和代签人员每人罚款100元,并扣除个人绩效分1分;不签到者以旷工计。

三、上班时间必须坚守岗位,不得随意窜岗,发现一次提出警告,连续三次被警告,扣1分。

四、上班时间必须严格遵守上下班时间,无故迟到一次扣20元,累计三次计半天旷工,扣1分;无故提前离岗的,离岗一次扣50元,累计提前离岗三次计半天旷工,扣1分;累计提前离岗六次计一天旷工,扣2分。因堵车、家中有事等特殊情况导致迟到须及时向分管领导及党政办说明情况,否则算无故迟到。

五、建立因公外出办事登记簿,实行外出告知登记制度。上班时间需要因公外出的,半天以内需向部门负责人及分管领导报批;半天以上需向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请示报批,许可后方能外出。同时须告知党政办,并在外出登记簿上详细登记。

六、街道举行重大活动或者接上级通知参加大型活动时,必须按时到达指定岗位,统一着装,无故不请假且不到者罚款50元,扣1分。

7.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探讨 篇七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内控环境,风险评估

一、概述

事业单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物, 其主要的职责是为我国公民提供专业的公益性服务, 属于非营利性组织。在当前的体制下, 我国的事业单位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 行政事业型单位; (2) 公益性事业单位; (3) 经营性事业单位等。随着我国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不断推进, 现阶段我国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提升,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也日趋规划, 但是, 由于事业单位内控的缺失一些以权谋私、铺张浪费、中饱私囊等违法乱纪行为仍然存在。

二、事业单位内控现有问题的分析

(一) 缺乏足够的内控意识, 没有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

当前大部分事业单位领导人存在重业绩轻管理的情况, 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忽视对内部的控制和管理, 过分地追求自己政绩的提升, 内部控制意识缺失。部分事业单位错误地认为事业单位不存在经营成本和业务, 因此, 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存在的必要;还有部门事业单位领导人由于对内部控制缺乏正确的理解, 错误地将内部控制理解为是对部门预算的控制, 导致单位内部漏洞频出;还有部分事业单位虽然构建了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些制度却无人顾及, 无法发挥其实际效用。

(二) 风险意识缺失, 风险控制的力度不强

由于事业单位主要负责社会管理和公益服务等工作, 事业单位在履行自身职能的过程中很少涉及直接的生产经营内容, 因此, 一些事业单位领导人一般很少关注自身的生产经营风险, 缺乏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但实际上, 事业单位在履行自身职能的过程中虽然没有直接地参与到生产经营中, 但是一些潜在的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将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三) 信息不对称

集中核算制度是我国事业单位现行的主要会计核算制度, 在这一制度下, 核算中心负责相关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监督工作, 因此, 二者之间的信息必须保持高效的流通。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 由于缺乏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 双方的信息闭塞,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各自为政”, 导致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存在很大的安全问题。

三、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优化的策略

(一) 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

任何机制都需要人来执行, 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也是如此, 只有在强大的内控理念引领下, 单位内部才能营造出浓厚的内控氛围。在这一过程中, 要求事业单位的领导人树立强烈的内控意识, 正确认识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深刻内涵,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得到有效地落实。因此, 必须要不断强化事业单位领导人的内控意识和内控素养, 经常组织与内控有关的培训和学习, 通过系统地培训和学习, 增强事业单位领导人的内控意识。

(二) 增强风险意识, 构建完善的内控风险评估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在履行自身职能的过程不会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 因此, 也就不会存在和企业一样的经营风险, 但是, 在其行使职能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潜在的社会风险、政治风险以及财务风险等。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树立较高的风险意识, 尤其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更应该时刻关注风险问题, 不断提升自身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以及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 充分发挥出财务管理工具的作用, 实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应变能力, 优化资金结构, 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资金的效能。

(三) 构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信息的高效流通

在传统的信息模式下, 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信息流通只能通过面对面的方式来完成, 而在新的信息系统模式下, 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实现系统的快速流通, 有效地提升了行政事业单位信息的流通效率, 同时, 信息系统的建立, 信息的流通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可以实现信息的即时流通, 这样不仅节约信息流通的成本, 同时信息流通的效率也得到质的飞越。此外, 信息系统的构建, 为行政事业单位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联系搭建了有效的平台, 这样便于群众反映问题, 消除因信息的不对称而引发的不必要的矛盾, 有利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形象。

(四) 优化政府审计资源配置, 提升外部监督的有效性

基于政府审计的独立性特征, 通过政府审计可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形成有效的监督作用, 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的规范性。审计机关要熟练掌握通过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等相关监督部门的检查结论来进行审计的技能, 提升审计的效率和质量。在强化交叉审计的同时, 实现审计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有效的互动, 提升审计的效率和规范性。

总之,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建设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在这一过程中, 不仅需要行政事业单位树立高度的内控意识和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同时还要外部的有效监督。只有发挥多方面的资源作用, 才能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的有效实施, 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降低行政事业单位的廉政风险。

参考文献

[1]郭军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探析[J].经济师, 2014, (6) .

8.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篇八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问题;措施

一、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正确地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在我国的事业单位中,大部分资金都是由国家拨款,国家拨款其所用资金却不参与管理。因此,在对事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管理中,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没有充分的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管理的过程中,财务人员不能正确的对资金进行日后的预算,而只是负责资金在使用时,对其进行一个总的计算,在一定程度上财务管理人员没能真正的发挥其职责。与此同时,在财务内部控制部门的管理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而导致一些事业单位的领导凭借着手中的职权,任意的操作单位的资金,例如私费公报。

(二)在资金的管理上存在着漏洞

在我国大多数的事业单位中,在资金的使用上没有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甚至在对资金审批的管理人员责任上也没有确切的规定。在资金授权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公费私用等现象。同时,由于管理的不足,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思想散漫,管理松懈,一旦今后的财务出现问题,财务管理人员会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同时在财务管理的监督上,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三)缺乏对费用支出的有效管理

在事业单位中,普遍缺乏对费用支出的有效管理,在对费用支出时,也没有一个可以参照的依据标准。经常是只要经过相关审批人员的签字,财务人员就会予以报销。在事业单位中,通常会一些人员抓住了财务管理中的漏洞,从而任意的挪用公款、私款公报、谎报虚报等,从而使事业单位的资金没有真正地发挥其作用,同时给国家带来了损失。

(四)没有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

在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过程中,财务人员管理的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整个事业单位资金的顺利流动。但在一些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人员没有相关的会计资格证书,在对财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也没有接受过相应的培训和有关教育。因此在辨别违法犯纪或者财务的不正当审批时,容易出现一定的失误或偏差,从而对国有资产造成一定的损失。同时,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在今后的管理中一旦出现新的财务制度或要求,不能及时地适应。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的风险

由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长期存在以上的问题,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面临着如下的风险:内部控制不严,财政资金的去向不明,不按财政预算用途使用资金,危及国家财政资金的安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比较突出,会计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转移收支问题比较严重,例如一些单位将收费款项截留、转移到如工会一类部门,以作为单位发放额外补贴、支付执行费用、支付旅游费等难以报账的非法开支的来源;固定资产的购置和管理流于形式,导致费用过高,甚至出现暗箱交易,浪费国有资产的现象。

三、改善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策略

(一)完善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针对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中所出现的问题,其首要解决的就是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使财务管理人员在对财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能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尤其是在资金的发放、报销以及挪用上,能有一个完整的参考依据以及审核,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人员起到一定的约束,使其在工作的过程中能认真、仔细的核对财务,同时能对财务今后的使用进行一定的规划,不给任何居心叵测的人留下漏洞。

(二)建立完整的财务监督体系

在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还应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财务监督体系。财务监督体系能在一定程度上及时的发现财务工作人员的错误,同时也能及时的指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对财务人员的工作还能起到一定的监督,这样就能防止单位的管理者利用手中的职权对财务肆意的挥霍。只有在财务监督体系的监督下,财务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执行,由此可见,财务监督体系与财务管理制度是相互辅佐、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的。

(三)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在对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财务管理人员。因此,要想更好的对单位的财务进行内控管理,就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其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专业技能,同时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更新补充,以便于日后在工作的过程中能更好的应用。同时,财务管理人员也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工作的过程中能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坚决杜绝财务人员利用自身的特殊优势对财务进行私用等违反犯纪行为。

(四)提高事业单位领导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认识

在事业单位中,在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中,单位的负责人起着核心作用。因此,要想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的内部控制,首先就要提高单位负责人对财务内控的认识。只有单位的负责人对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有了明确的认识,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重视起财务内部控制,才能是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得到健全,从而保障国有资产合理使用。

(五)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

对国有资产的安全加强控制主要是指事业单位在日常的运行中,财务管理部门能在资金的使用、保管、维护以及处置等方面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在保障国有资产安全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国有资产的损害和流失。因此就需要事业单位加强对财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六)完善评价和审计制度

为了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应当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各级审计部门要定期地对单位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并出具审计报告。对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单位,给予鼓励;对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处分和经济处罚,并将其结果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通过内部评价和外部审计制度,确保内部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有的事业单位中,财务的内部控制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就需要事业单位中的管理人员,能从根本上重视财务的内部控制管理。同时也要求财务的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能严格的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一旦发现违法犯纪行为,将会按照规定对其严肃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才能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何寒冰.我国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1).

[2]李蔚,杨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失效原因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及对策[J].时代金融,2008,(10).

[3]朱红军,张瑞.透过资产清查谈事业单位资产与财务监管[J].事业资产与财务,2008,(2).

上一篇:誓师大会领导发言稿下一篇:党校学习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