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建校三十周年征文

2024-09-16

庆祝建校三十周年征文(精选6篇)

1.庆祝建校三十周年征文 篇一

在XX学新建教学楼落成暨

建校三十周年庆典仪式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庆祝XX中学新建教学楼落成暨建校三十周年庆典。在此,我代表区四大班子向莅临庆典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历届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XX中学全体师生致以节日的祝贺!向为学校工程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XX集团全体员工表示诚挚的问候!向多年来关心、支持XX区教育和XX中学发展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XX区委、区政府把教育现代化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前提,自XX年以来,累计投资XX亿元,整体改造了多所中小学及幼儿园,使我区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走到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同时,我区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提高人才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来抓,突出学校管理、注重教学创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我区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回首过去,成就辉煌;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希望xx中学以教学楼的落成为新的起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创新思想理念和机制,努力实现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同步提升,实现学校发展的新跨越。希望全体教职员工继续发扬为人师表、甘于奉献的优良作风,以高昂的热情和干劲、以高尚的师德和精湛的业 1

务技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春风化雨诲人不倦,润物无声传承文明”。我相信,有各级领导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厚爱,有广大校友的支持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xx中学一定会不断谱写壮丽的教育新篇章!

最后,祝xx中学的明天更加美好!

祝各位来宾、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早日成才!

谢谢大家!

2.庆祝建校三十周年征文 篇二

2014年9月24日晚, 庆祝中国传媒大学建校60周年“中外影视交晌音乐会”在综合实验楼1500人报告厅精彩上演。校党委书记陈文申、校长苏志武、副校长兼艺术学部学部长廖祥忠、艺术学部及学校各部门领导与部分师生共同欣赏了本次音乐会。音乐会由艺术学部历时半年精心筹备, 是校交响乐团继9月20日与合唱团、舞蹈团200余名学生全程参与校庆文艺晚会演出之后, 再度盛装登上学校舞台。期间, 学校领导多次对音乐会的筹备工作做出重要指示, 廖祥忠副校长全力支持音乐会的准备工作, 并在夏季学期期间, 与艺术学部的领导班子慰问了紧张排练中的乐团全体师生。音乐会由我国著名指挥家洪侠女士担任指挥。音乐会多样的艺术风格激发了不同时代人们不同的回忆与共鸣, 观众随着音乐情绪的跌宕起伏, 时而热血沸腾, 时而潸然泪下, 完全沉醉其中。髙难度的演奏技巧、深厚的情感表达、精彩的电影剪辑以及音乐与画面的完美契合, 赢得了观众的掌声与喝彩。女高音歌唱家伊泓远演唱电影《上甘岭》歌曲《我的祖国》魏晓凡;;吉也

3.庆祝中国音乐学院建校五十周年 篇三

亲爱的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金秋艳阳,硕果芬芳,古都北京沐浴着灿烂的秋色,我们共同迎来了中国音乐学院50华诞。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音乐学院,对莅临今天庆典大会的所有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建设的各级领导、各界新老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五十年来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和中国音乐学院的发展做出无私奉献的广大师生、校友表示节日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50年前,在中国探求高等艺术教育特色之路的历史进程中,根据周恩来总理“要以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音乐舞蹈为主体”的指示,经文化部统筹规划,由周总理亲自决策选址并亲自命名,中国音乐学院在原北京艺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的部分系和中国音乐研究所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碧波荡漾的什刹海边那座锦萃古雅、旧木繁荫的恭王府邸,因中国音乐学院的落址而焕发出厚重而盎然的文化韵味。今天,当我们共同回首国音人创校兴学、筚路蓝缕的风雨历程,共同分享国音人的欢乐与光荣,共同见证国音人的责任与愿景之时,我们深深地怀念安波、马可、关鹤童等为中国音乐学院的创建立下了不朽功勋的老一辈音乐教育家,我们更深深地缅怀和思念中国音乐学院的缔造者,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中国音乐学院的五十年,是充满艰辛、奋力跋涉的五十年。学校自诞生之日便承担起继承民族音乐的优良传统、建立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历史使命,并由此确立了以培养从事民族音乐研究、创作和表演专门人才为主的目标,确定了薄古厚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量少求精、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在当时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大都参照苏联模式而建的情况下,要根据中国音乐艺术的特点,打破旧制,另辟蹊径,创建符合中国民族音乐教学规律的、在中国历史上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音乐教育体系,这需要极大的胆识、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几代国音人在这一从无到有的创建过程中,栉风沐雨、披荆斩棘,迎难而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五十年来,无论是初建时期艰苦创业,还是“文革”时期被迫停办,再到80年代初伴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终得复校,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国音人为这一崇高使命奋力前行的脚步从未停歇。全体师生始终怀着开创民族音乐教育事业的崇高使命感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新音乐的极大热情,秉承建校初期提出的“密切联系群众,深入教学实际,埋头苦干、亲密团结”的作风,在构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征途中,走出了一条艰苦卓绝的拓荒之路。

中国音乐学院的五十年,是强本固基、蓄积力量的五十年。作为我国唯一一所以民族音乐教育和研究为主要特色的高等音乐学府,中国音乐学院牢牢地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充分汲取56个民族的音乐艺术养分。学校名师云集、巨匠辈出,在建校之初就汇集了老志诚、刘雪庵、张肖虎、黎英海、杨荫浏、李元庆、杨大钧、应尚能、汤雪耕、蒋风之、吴景略、冯子存、赵春亭、曹正等一大批民族音乐大师。他们带领广大师生深入农村、牧区,向祖国传统音乐文化学习,务实求真、孜孜不倦地探索民族音乐教育传承的规律,为学校形成优良的学术传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7年,中国音乐学院由恭王府迁入了现址,办学空间的改善使学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进入新世纪后,尤其是近年来,学校狠抓内涵建设,在人才引进、课程建设、学术生态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成效显著。目前,学校共拥有国家高校教学名师2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1人,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4位,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8位,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有一大批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先后受聘成为我校特聘、兼职或客座教授。学校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建设了结构合理、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厚学养、宽视野的知识结构;搭建了影响力广泛的大型节会平台“北京传统音乐节”;先后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一批“民族音乐研究教学实践基地”、“艺术实践基地”。学校的办学基础不断夯实、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中国音乐学院的五十年,是厚积薄发、硕果累累的五十年。学校始终牢记使命、不忘初衷,勤耕不辍、风雨兼程,由最初只有四个专业系部、九十余名教师、330名学生的规模,发展为今日10个专业系部,485名教职员工,包括中专、本科、硕士、博士各层次在内,在校生达到2600人,形成特色鲜明、专业覆盖全面,办学层次完整的教学体系。在秉承传统的同时,学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巩固传统优势学科,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在近十年间取得跨越式发展。2006年,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学校成立音乐科技系;2012年,依照教育部协同创新计划,北京市教委授权我校牵头北京四所艺术高校进行“中国民族艺术传承与传播中心”的培育;同年,学校获批新设“音乐与舞蹈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入列“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2013年,受教育部指派任高校“音乐与舞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学校目前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近十年来,学校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3项,教育学重点项目1项,出版专著百余部:师生在国际国内舞台上共获各类奖项三百余项,其中国际性大奖7项,金钟奖82项,文华奖124项。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输送了万余名音乐英才,他们活跃在教学、科研、创作、表演的各个领域,讴歌时代,传承中华文明,传播中国音乐文化,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重要贡献。

中国音乐学院的五十年,更是光耀中华、走向世界的五十年。历史长河的洗礼让博大精深的中华音乐文化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中国的民族音乐在新时代焕发勃然生机,并骄傲地走上世界舞台,代表中国与世界文化对话。2004年,时任总理温家宝同志在给中国音乐学院的亲笔信中写道:“民族音乐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扬光大,走向世界”,中国音乐学院传承与弘扬民族音乐的使命随着时代洪流的前进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党的十八大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参与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中,通过合作办学、国际节会等活动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打造中华民族良好的国际形象。2007年,学校承办了国际音理会32届大会暨第二届世界音乐论坛部分活动;2008年,学校师生广泛参与了举世瞩目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创作和演出,举办了北京国际女音乐家大会;2010年成功承办了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2012年设立了中国面向全球的首个保护濒亡传统音乐的国际性学院奖“太极传统音乐奖”。近十年来,中国音乐学院华夏民族乐团、青年爱乐乐团、青年爱乐合唱团赴国内外推出高规格演出数百场,传播了悠久灿烂的中国民族音乐,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endprint

五十载风雨砥砺、半世纪铸就辉煌。中国音乐学院的建设发展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始终紧密围绕国家文化建设的方针和方向,与时代的发展对音乐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相适应,在半个世纪的办学实践中,历代国音前辈留给我们无尽的宝贵财富:

一是坚定办学思想。传承、创新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既是我校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也是指导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指路明灯。无论身处何处,代代国音人始终坚定不移地履行着这一使命,践行着民族音乐人的庄严承诺。

二是坚守办学定位。学校以打造中国民族音乐人才培养高地,培养从事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创作、表演和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定位,不断强化本科教学主体地位,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继续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使得办学层次更加清晰,办学质量更加优异。

三是坚持办学特色。特色是立校之本、兴校之源。随着时代发展,我校“民族音乐的教学与研究”的特色内涵不断深化,中国民族声乐、民族器乐、民族音乐理论等学术创新团队和民族作曲理论体系的建设,都已很好地发挥了引导中国民族音乐发展方向的良好作用:在钢琴和管弦等专业建设中,我校也积极贯彻“洋为中用”的方针,走出了一条民族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

四是坚持构建体系。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离不开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构建融教学、科研、创作和艺术实践为一体的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是我校建设的永恒主题和任务,这个主题和任务已经化作流淌在一代代国音人身上的汩汩血液,始终激励着我们孜孜以求、奋勇前行。

革故鼎新,盛世荣光。今天的中国音乐学院,正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机遇中,进一步明确自身责任与使命,全面推动各项事业向更高台阶迈进。一是积极申报国家级重点学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二是积极牵头申报“中国民族艺术传承与传播中心”成为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三是加快学校“综合教学楼”工程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打造中国音乐学院新地标。

此刻,我们怀着一颗颗感恩的心,深深地感仰在中国音乐学院成长的历程中,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感谢教育部、文化部、北京市各级领导对我们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我们还要特别感恩并深深铭记兄弟院校、各界友人对我们的无私帮助与指导,感念中国音乐学院全体师生、校友50年来的热忱奉献与守望!

面向未来,国音人会一如既往地坚守构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光荣使命。中国音乐学院几代同仁的追求和探索,生动阐释了“仁爱诚信博学精艺”的校训,凝聚成薪火相传、自强不息的国音精神,书写了半个世纪的灿烂辉煌。秉持这种精神和价值,在庆祝建校五十周年之时展望未来,中国音乐学院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学校在民族音乐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加快内涵发展步伐;将我们“建设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目标,与国家“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宏伟蓝图相统一,将我们“弘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责任,同国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部署相统一:培育具有中国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世界眼光的高水平音乐艺术人才,进一步提升我校在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的贡献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将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中国民族音乐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中国民族音乐科研和信息的中心,中国民族音乐对外交流和传播的窗口”,为实现中国特色、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高等音乐学府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4.庆祝建校六十周年致辞 篇四

在60年的办学历程中,我们不会忘记学校创办的前辈们在解放战争的催征号角声;“东北民主联军南岗干部子弟学校”的成立,标志着八一学校的诞生;这所从部队怀抱中孕育的学校,随着“四野”胜利的脚步,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兴旺;从东北到天津,从天津到武汉,从武汉到广州。六十年薪火相传,学校十易校名,经历了四大时期的发展。

学校作为新中国的“红孩儿”,与共和国一同成长,先后曾用“八一学校”、“广州市五十三中”、“广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等校名。六十年历史、六十年变迁、六十年发展、六十年辉煌。沧海桑田成就今日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六十年薪火相传,附中人承接先贤,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奋发图强,在六十年漫漫征途中,在红色文化哺育下,“八一”学校枝繁叶茂、桃李芬芳、英才辈出。无论是领袖后代,将帅子女,烈士遗孤,还是普通民众子弟,一代代学子承前启后。他们中有的已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有的是誉满全球的科学家,有的是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家,有的是搏击商海的实业家…..一代代学子将“八一”精神继承发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社会作出各自的贡献。

看今朝,越秀山下书声琅琅,黄华路前鸣呦呦。喜明日,一校两区相辉映,人文生态齐芬芳。广大附中在经历几次大的飞跃之后,又成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处在同类学校的前列。学校连续18年获广州市毕业班工作一等奖或特等奖,学生在奥数、科技、艺术、体育等方面获奖数量越来越多、层级越来越高。近三年获国家奥数一、二等奖达百来人,其中二人入选国家队,代表祖国参加了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并分获银、铜奖。学校机器人、车模社团多次参加世界杯邀请赛,并获殊荣为学校赢得一个又一个荣誉。

六十年一个甲子,为我们留下了厚重的历史;六十年不长,我们依然年轻。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过去的成绩是我们今后发展的起点,我们一定本着“以生为本、与时俱进,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的办学理念,在新的岁月长河里,奋发图强。广附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5.沙尖子学校建校六周年庆祝大会 篇五

开头语: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佳宾、学生家长、全校师生,在这秋高气爽、菊花绽放的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沙尖子学校六周年校庆。为此,经学校管理委员会研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今天,在这里举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沙尖子学校建校六周年。

这次活动,得到了县各大局领导,沙尖子镇党委、镇政府领导、各村党支部、村民委领导以及广大家长的大力支持,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活动,他们是:桓仁县教育局党委副书记韩玲同志,………..全县各兄弟学校的校长、书记,沙尖子镇各村书记、村长、还有多数学生家长,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光临表示欢迎和感谢!下面请沙尖子镇镇长侯广宇同志宣布大会开幕。(鞭炮、鼓乐)进行大会第一项,升国旗.(全体起立,请出旗,升国旗奏国歌,少先队员行队礼、其他人员行注目礼、敬礼,礼毕,旗手归队)第二项:请沙尖子学校业务校长万安宣读大会纪律。第三项:请裁判员代表讲话。

第四项:请运动员代表讲话。

第五项:请沙尖子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郭元波同志讲话。第六项:检阅

第七项:幼儿团体操表演。

第八项:大课间表演。

6.建校三十周年庆典仪式上讲话稿 篇六

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同学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学建校三十周年庆祝活动。这是××中学发展史上的一件盛事,也是全市教育工作的一件大事。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中学全体师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向参加庆祝活动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三十年的风雨历程,三十年的灿烂辉煌。三十年来,在××中学历届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员工的辛勤努力下,学校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中学由一所普通中学发展成为我市的一所重点学校和示范中学。特别是最近几年,全校上下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抓管理求质量,抓改革求发展,务实创新,教书育人,不但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也为发展教育事业积累了宝贵经验。

这次建校三十周年校庆活动,既是三十年发展成就的.全面展示,又是三十年发展历史的全面总结。通过举办校庆活动,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谋求发展。要把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变成加快学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动力,激发工作热情,凝聚发展力量。要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积淀丰厚的精神文化,铸造特色和风格,把××中学办成全市乃至全省一流名校。

希望××中学和全市的每一所中学,都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培养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希望全社会一如既往的关心教育事业,创造良好环境,支持学校发展,共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上一篇:个人年终工作总结简单20下一篇:初中好段摘抄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