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孩子作文

2024-07-05

勇敢的孩子作文(共15篇)

1.勇敢的孩子作文 篇一

让设计时, 想起最近的上海世博会,

就打算结合这个热点资源创设情

孩常一样提问境让学生学习:“。在课堂上你喜欢上海, 世博会我像平

吗?”按照我的设想, 孩子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我想, 孩子们应该很懂老师的心理, 并

在知道老师需要什么。抱着对学生课没有的这种出得“乎到信意想任料要”的的, 我是答就, 案这我, 样问有几提完个问之了孩后。堂人数不多子居然大声, 但是地说:教室里的“不喜欢。每”一个虽然上人道了。, 刹都是那听那间得几清, 个我清调脑楚皮袋楚蛋。里在一不出片用我空问的白就丑知。

我可没有设计“不喜欢”的情况下怎么导入课题。看着后面坐着一排排的听课教师, 我头上的汗一

敢/下子就出来了。如果这时候批评地清清陈学欢生选择或不。不我爱喜的世欢直博世觉会博告, 会诉显是我然学不, 生冷合的静适自, , 要喜由说冷静欢的。, 这我想不, 也有喜欢的是一种, 学也习有资不源喜

『吗?于是, 我让学生说出喜欢和不出国门就能看不喜欢的原因。喜欢的学生说到全世界珍奇的, 东不『西样子、;不喜欢的学生说能看到城市未来美, 世博会参好生活的观的人太多了, 看一个场馆要排两三个小时的队, 很不划算, 也很辛苦。于是, 我从浏览世博会图片引入“超链接”, 超链接相比“线性结构”的优势是:直观、快速、自由转向。调皮蛋们发现说“不”后并没有被批评, 反而还得到了表扬, 上课的积极性也大涨。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 教师总是认为在上课时学生应该配合自己, 但是没想到, 这样一来, 学生就没有了自己的思想, 创新思维也就在这种所谓默契的课堂里被扼杀。我们应该提倡孩子在课堂上说“不”。鼓励学生说“不”非但不会降低教师的威信, 反而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让师生思维产生碰撞的火花。那么, 如何让学生愿意说“不”、敢于说“不”呢?我在后面的教学中比较关注这一现象, 并鼓励学生说“不”。我提出一个问题后, 总会问问学生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对于有不同意见的学生, 我会给予鼓励, 再也不把说“不”的孩子当成扰乱课堂的调皮蛋看待了。学生通过说“不”, 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思维能力, 还能受到教师的表扬和同学的钦佩, 自主探究、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2.最勇敢的孩子 篇二

掌声在继续。巩贺说他在20米高的树枝上掏过鸟蛋。李三元说他在河里游过一个来回。的确,他们都是勇敢的少年。

剩下最后一组,却迟迟没人站起来。再三的掌声中,魏路路怯生生地说,老师,我不勇敢。

老师拍着他的肩膀,说出来就是勇敢。

我不敢爬高的树,不会游泳,也不会走夜路。他嗫嚅着。

没关系,你是没去做过还是做不来?老师想给他一些鼓励。

没做过,爸爸妈妈都出去打工了,我不能让他们担心。他很坚定。

那周末你一个人在家烧饭,洗衣服吗?一个人看电视,做作业吗?

他点了点头,我和奶奶一起住,奶奶身体不好,我负责做饭。不过没有电视,哥哥上大学,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

大家眼前浮现出这样的情景:他独自坐在院子里看书,看星星,夜里小心翼翼地插上门,盼着天明。

没有掌声。但大家都知道,能够战胜孤独,挑起生活重担的孩子,是最勇敢的。

3.做一个勇敢的孩子作文 篇三

在每个星期天,我都会和我的好朋友一起玩枪战游戏,也是我们男孩子的游戏。

我们每个人有一把枪,分别划类,有歹徒,有人质,有特警,当然了,每次我都是特警中的一员,每次我都会偷乐,因为我就喜欢当特警。

有一次,我的朋友不服气,要我一人当特警,他们全部都是歹徒,可这也没把我吓到,我仍然大声的喊:“游戏开始!”就这样,游戏开始了。

我小心翼翼地在一个角落里观察,正好从一个小房子里出来两个歹徒,我马上举起枪瞄准,把那两个歹徒快速击毙了。我赶忙换了地方,悄悄伏击。就这样,我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一会就溜到了他们老窝跟前,我迅速掏出雷扔了进去,只听“轰”的一声响,紧接从窗户飞出两个歹徒,他们惊恐的叫喊着!我趁机跑了进去,可没想他们中还有两个活的,我们开始了近距离的拼杀,我把他们打倒在地,我的身体也受了伤,可我赢了,我一个人打赢了他们六个。

4.我是一个勇敢的孩子作文 篇四

在生活中,许多勇敢的事都在

有一天下午,我一个人在家里玩游戏机,正在我玩的高兴的时候。忽然听见了“咚、咚、咚……”的敲门声,我想“是谁敲门这么大声,一点都没有礼貌”。我赶快跑到门前,我透过门缝往外看,啊?这个人的个子高高的,他那细长的麻子脸上五官挪位。凶恶的三角眼上带着一副眼镜,满脸都是凶神恶煞的表情。他看见楼道里没有人,贼头贼脑的拿出一把老虎钳子,正在撬邻居家的门,那他一定就是小偷了。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越来越着急,眼看他就把邻居家的门撬开了,忽然我急中生智,于是我大叫了一声:“爸爸快点穿上大衣,我们快点去公园玩吧。”没想到小偷真的上当了。他赶快跑下楼,就连撬门的工具都没拿。妈妈回来以后我把这件事和妈妈说了,妈妈还表扬了我说我聪明,是一个勇敢的孩子。

通过这件事让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要有勇气和智慧才能成功。

5.勇敢的雪孩子童话作文 篇五

冬天,下了一场鹅毛大雪,小熊一家三口在门前空地上搭了一个雪孩子。他们都非常喜欢雪孩子,还给它围上了一条漂亮的围巾,并且经常跟雪孩子一起玩耍,他们成了非常亲密的好伙伴。

这一天,小熊父亲去上班了,母亲又外出捕食,只有小熊还在家里睡觉。突然,小熊家里着火了,起火点就在小桌子上,因为老鼠啃了油灯的灯芯,火头掉到了木桌上,火苗慢慢地向小熊的床挨近,越来越大了。站在外面的小雪人再也看不下去了,便冲进小屋把笨重的小熊抱起,抱到外面并推醒了小熊。小熊醒了,看到熊熊大火,它吓的.大叫起来,雪孩子建议用雪来扑灭大火。不一会儿,火热明显减少了,大火被扑灭了。而这个时候小熊正要和雪孩子击掌庆祝胜利时,却发现雪孩子没有了,地上只剩下雪孩子曾经围过的围巾。小熊明白了,是雪孩子为了扑灭大火而被大火融化了。小熊想到这里,便哭了起来。“我最最亲密的伙伴,你为了救我,为了救我们的家,自己却牺牲了,你真伟大,我会永远记住你的。”

下午,熊爸爸和熊妈妈都回来了,他们知道了白天发生的事情,便安慰小熊说:“没关系的,我们一家一定会让雪孩子在回来的!”于是,他们拉着伤心的小熊到外面又搭了一个漂亮的雪孩子,并且也给它围上了那条漂亮的围巾。

6.别让“爱”斩断孩子的勇敢线 篇六

镜头一

5岁的小刚是个小捣蛋,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小朋友们都叫他“刚大胆”。可是,小刚却有个别人不知道的“秘密”——怕打雷。一碰到雷电交加的夜晚,他就像变了一个人,缩在妈妈怀里,动也不敢动。

镜头二

丽丽上幼儿园大班了,她很喜欢身边的小伙伴们。但是,每到星期二下午,丽丽就坐立不安,还不停地上厕所。原来,星期二下午有小朋友讲故事的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镜头三

早早妈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她发现酱油快用完了,就对正在看电视的早早说:“去楼下买瓶酱油,妈妈等着用!”谁知早早一个劲儿地往后缩:“不去,我不去!”“为什么呀?”妈妈奇怪地问。“外面有坏人,我不去!”妈妈无可奈何,只好自己去买。

相信这样的镜头大家并不陌生。事实上,远不止于此,孩子们怕的事物太多了。

孩子“怕”的3种类型:

自然恐惧(声、光、电、动物):

怕打雷、怕鞭炮声、怕噪声;怕影子、怕黑;怕闪电、怕电动玩具;怕狗、怕猫。

社会恐惧(学校、家庭、社会):

怕上学、怕考试、怕被批评;怕独自在家、怕独自睡觉、怕和亲人分离;怕坏人、怕走丢、怕警察。

社交恐惧:

怕说话、怕陌生人。

不同年龄段的“怕”:

0~1岁

对具体的刺激产生恐惧,比如噪声。这个时期的婴儿听觉较为灵敏。家长要给宝宝足够的安抚,远离噪音污染。

1~2岁

这个年龄的孩子在与家长分离时容易产生恐惧,因此应该尝试逐步分离。家长要保证在许诺的时间回来,以减轻宝宝的不安全感。

2~6岁

孩子容易对想象出来的东西或未知情况产生恐惧,比如强盗、黑暗等。4岁时达到高峰,此后开始下降。这个时期孩子有了独立意识,想象力也丰富起来,但缺乏足够的认知。父母要和孩子一起面对这些恐惧,并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

孩子胆小错在父母

孩子的恐惧是怎么造成的呢?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长的溺爱。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为了不让他们吃苦,许多家长喜欢包办代替,这样做的结果,使他们不仅难以具备勇敢精神,甚至连起码的自立能力都没有。另一方面,社会不安定因素使家长们不放心,他们总是告诉孩子过马路多么危险,会有车祸,会有骗子,甚至一到晚上再也不让孩子出门。家长总是把孩子视为弱者,给了孩子太多的限制,不仅使他们时常处于惊恐状态,而且还增加了心理压力。

让孩子胆子大起来的妙招

那么,家长怎样做才能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呢?看看下面的参考意见吧!

在孩子面前表现要大胆

母亲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表现。多数女性在见到突然窜出的老鼠或听到突发的音响时,会失声惊叫,孩子见到此景,也会吓得魂不附体。所以家长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要尽快冷静下来,正确处理问题,不要让孩子感染自己的恐惧情绪。

多鼓励孩子去探索

要冒险就有可能遇到困难、危险、失败,这些自然是家长们不愿意看到的,如果家长因为孩子的某些冒险做法而责备、训斥他们,孩子就渐渐地变得不敢去探索了。男孩子喜欢登梯爬高,家长此时不要大声吓唬孩子:“掉下来就没命了!”这样会使孩子的胆量越来越小。家长应该赞赏孩子的勇敢精神,同时要给孩子讲清只有在大人的保护下才能爬高的道理。这样既保护了男孩子活泼好动的性格,又使他们提高了安全意识。

教孩子认识冒险话动的性质

如果孩子很想知道电和火的威力,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做实验,让两根电线相碰发出火花,让火烧掉孩子剪下的头发和指甲,孩子就能得到冒险的满足感。如果孩子想要参加夏令营之类的户外活动,家长就要预先讲解野外活动可能会遇到的危险,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教给孩子应变的知识和技能

现在的社会安全隐患多,家长要教给孩子必要的防护知识,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胆量。例如:幼儿对雷电、风暴感到恐惧,对黑暗感到不安,就是因为缺乏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家长应当给其讲解有关知识,告诉他们在遇到火灾、绑架时,要注意哪些,教给其一些相应的技能和方法。

让孩子多参加野外活动

幼教专家认为,过去的孩子户外活动多,爬墙头、掏鸟窝、下河摸鱼虾等,在大自然中探险的经历很丰富,来自父母的约束比较少。由于整天在户外玩耍,孩子们见得多,胆子自然就大,应变能力也就强。因此,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应多让孩子参加夏令营、冬令营之类的活动。

7.我是一个勇敢的孩子作文400字 篇七

“我为什么勇敢?”因为我在别人难以想象的情况下,却做出了出人意料的事情。

有一次,我和家人一起去马拉弯玩,在玩时光隧道时,大家两腿发软,就连我姐姐也心急如焚。可是,我却大胆地说:“没关系,我来试试。”说着,我便一下子不见了踪影。

还有一次,因为我小时很胆小,什么都不敢做,在我5岁那年,有一天,我一个人在马路边读书,我很害怕,突然,我的身边出现了一个人,我想:“他可能是坏人!”于是,我便飞速地跑回家。这时,我才发现,他是我的爸爸!呀!他不是去北京了么?然后,我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场梦!”我惊恐地叫道,因为我4岁时就自己睡了,幸好没有人听见……从此,我也变得胆大了,无论风吹雨打,还是千难万险,我都不怕,所以,我5岁时也胆大起来了。

“可是,勇敢有什么用?”也许你会问。我想,如果你很勇敢,那么,你就很富有,因为在别人倒下时,你却能再站起来!

8.我是个勇敢的孩子小学生作文 篇八

“怎么了?”妈妈闻讯走来,看到窗户上的飞虫,不容分说,立刻抬起手,“啪”、“啪”地让它们和耳光来了个“亲密接触”,一些飞虫纷纷猝然长眠。但是飞虫还有七、八只,妈妈就拿出纸巾碾它们。虫子大军暂时没了,我就继续做作业。

过了一会儿,我又望望窗户,还有两只飞虫在爬!边爬边飞,还用爪子“擦”窗户,应该是在产卵。完了,要是产了卵,每天都有那么多虫子,整天围着我转,还会“吃”我!虫子恶心的样子让我毛骨悚然,是可忍孰不可忍!我情不自禁抬起手“啪”地打去,一只令人作呕的虫子,终于飞到了天堂。

虫子又顽强地飞来了,还是那个样子,让人作呕。不过,这次我没有起鸡皮疙瘩,毛骨悚然,而是勇敢地扬手拍虫子,哪怕它们飞来又飞去。它们变得很害怕,好象是被判了死刑,四处逃窜,生怕我打到它们。我才不管它们,使劲几拍,把它们打得落花流水。它们在我的手心里已经变得面目全非,血肉模糊。

9.孩子,请勇敢地伸出你的右手 篇九

如何面对因身体缺陷而陷入自卑之中的儿童?这个看似偶然的案例中,却包含了许多必然性。诚然,如果要让自卑的“残疾儿童”走出阴影,获得自信,教师首先要克服自己的“心理残疾”,最终和儿童一起突破障碍,获得超越。

教育案例:

2005年秋季开学时,我所在的初二(1)班转来了一个叫小平的男孩。他身材略显单薄,圆圆的脑袋,头很少抬起来,右手一直缩在袖口里。陪同他的是一个四十几岁的农村中年男子(他的父亲),他也很少说话,默默地抽着烟。他很匆忙地为儿子办好了入学手续,准备起身告别。在办公室门口我叫住了他:“我们说说孩子的情况好吗?”他又转身坐在了椅子上。

“为什么要给孩子转学呢?”

“这娃得了一种怪病,每次考试就胃痛,老师批评了他,就不愿意在那儿上了。”他一脸沮丧。

“孩子不喜欢上学吗?”

“不,孩子小学时学习特别好,几乎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

“那什么时间他有这种病的?”

“可能初一吧,我常年不在家,他妈不识字,家里农活又太忙。”

“你带他看过医生吗?”

“看过好多次,药也吃了不少,但每次考试都这样。孩子手有点残疾,在农村干不了重活,就希望他多读点书将来能有点出息。可这娃不争气……”他不停地叹气。我能体会到他此刻的心情,因为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父母也常这样对我说。小平也许是因为手而自卑,也许他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我一直思索着,不由得想起了我自己。我该怎样帮他?这一夜我失眠了。

第一节课我鼓励他上讲台做自我介绍。他脸“唰”地就红了,站起来就是不动。“那好,在座位上说也一样。”我继续鼓励他。“我叫×××……”后面说了什么谁也没听清楚。我表扬了他在小学取得的优异成绩,希望同学们帮助和关心这位新同学。

接下来的两周他很少说话,从不见他在课堂上发言,作业也很凌乱。他右手仍缩在袖口里,一直用左手写字,很少和同学们交往。改完了他的作业,我在里面夹了张字条:“下午6点到我办公室好吗?”

他准时来了。我请他坐下,他不肯。

“没事,到我这儿的学生都这样。”我顺手递给他一杯水。

“能说说这几周在学校的感受吗?”他不停地拉着衣角就是不说话。

“对这里的生活还习惯吗?”

“习惯……”他声音很小。

“你上课不积极回答问题是不是怕同学嘲笑你?”他微微地点了点头。“能不能说说你的过去?比如说你小学五六年级的学习情况?”

他显得很自豪:“我年年是三好学生……”

“那以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的学习退步了?请相信我,我会为你保密的!”他又开始支吾,不愿意说话。

“那是一段痛苦的回忆,说出来就好受了。”

他不停地抽搐:“老师批评我了……”

在接下来他断断续续的叙述中,我清楚了他的遭遇。原来在六年级时,他因为贪玩不小心把手伸进了转动的拖拉机风扇中,绞断了大拇指和食指的前一个关节。从此以后,他便用左手写字。初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监考老师要求他用右手写字,他拒绝了。老师要求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右手拿了出来,他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从此在同学中很少说话。也因此期中考试没有考好,父亲狠狠地揍了他一顿,说他太不争气了。

“我非常同情你的遭遇,可是你必须面对现实,虽然你的手有一点问题,但是不要因为它影响你的生活。”

“我一直在想那天我在全班同学面前拿出手的情景,我一直觉得别人在嘲笑我。”

“不会吧,你看看我的手指不是也缺一截吗?(我10岁时被铡刀切断了右手大拇指的第一个关节)你看我照样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不是也有一个漂亮的妻子和一个聪明的儿子吗?我每天在黑板上写字并没有发现别人嘲笑我。所以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说,关键是你怎么看,你说呢?”

他情绪好多了,不时地看看我的手,不住地点头。

“那我们约定以后不再想这些事情好吗?好好学习,你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

我把手伸向了他,紧紧地握住了他的右手。

以后的日子,他变了很多,上课积极发言了,不时地和同学讨论问题。同时,我私下告诉班里的同学,不准嘲笑他的手。征得他的同意,我向全班同学号召:学习他不怕困难、坚持学习的精神。偶尔我发现他缩在袖口里的右手也会伸出来。

期中考试马上到了,我却突然收到了他的一张字条:“老师,我不想考试。”

他又如约来到了我的办公室。

“为什么不想考试?你难道不想通过考试证明你前半学期努力的结果吗?”

“我怕考不好……”

“没事,我数学都考过零分。分数并不重要,考不好,可以重考!”

“我爸爸很在乎我每次的考试成绩。他每天拼命挣钱,就是为了我能够取得好成绩。”

“那你不考试,不是让你爸爸更失望吗?你静下心来认真考试,万一考不好,我们还有重考的机会。”(我在所任教的班级推行分层教学,分级检测。学生可以自行选择A、B、C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同时参加相应的测试。如果学生对第一次考试成绩不满意,可以申请重考,两次取最高成绩载入学生档案。)

那次考试他选了B卷,成绩为63分,他很不满意。在一周后的重考中,他取得87分(我特意为他降低了难度)。从此以后,他对数学学习非常用功,经常可以看见他和同学一起讨论数学问题。他很乐意到我的办公室来。

有一次他问我:“老师,你的手怎么了?你遭受过别人的歧视吗?”

“我的确遭受过别人的歧视,而且不止一次。高二时我和班里的同学发生矛盾,他当着全班同学大声说:‘你缺一根手指头还想上大学?做梦吧!’从教后有一次上课时我在黑板上写字,下面几个同学传字条,上面写道:快看,老师缺一根手指!很好玩!”

“你生气吗?”

“我当时真想狠狠地揍他们一顿。可是理智告诉我,自己必须正视自身的缺陷。我告诉我的同学:明年我们看谁能考上。我告诉我的学生:老师就缺一节手指,虽然手有点残疾,但我却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你们四肢健全难道不应该比老师更有出息吗?其实,一个人是否健全不仅仅在于四肢,还在于头脑,在于心灵!”

一学期以后,他数学成绩进步非常明显,每次考试他都选A卷。经过班级民主推荐,他当上了数学课代表。

初三的学习更紧张了,我们少了面对面的交谈,但每次他都会把他的烦恼通过小字条传给我,而我也会认真阅读并及时对他进行开导。我们就这样一直保持着交流。他的脸上时常挂着笑容,很乐意参加班级活动,数学成绩越来越好。初三毕业会考数学他取得145分(满分150分),被市重点高中录取。

在我的办公室,他深深地向我鞠了三躬,他父亲硬是把一篮子鸡蛋留了下来。说实话,我只是尽了一个老师的责任。看到自己的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感到非常满足。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城县太白梁林业中学)

案例点评:

这是一个让人感觉揪心同时又庆幸的案例。揪心的是这个学生受到的伤害,庆幸的是他遇到了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

小平是在即将进入青春前期的时候失去两根手指的,同学的嘲笑本来就已经让身体有缺陷的他感觉自卑,但这种自卑,原本可以通过成绩的优异来弥补甚至超越。不幸的是,他遇到了一个粗暴的监考老师,这位监考老师的无理要求让正处于心理敏感期的小平感觉到了极大的侮辱,给他以沉重的打击。父亲不但没有充分理解孩子,反而狠揍了孩子一顿,这几方力量合在一起,终于摧毁了小平的自信,使他堕入深渊,形成无法解开的情结。这种情结外在的病理表现就是胃病。胃病是心理病症的外化,如果心理病症没有祛除,再多的药物也无法治疗他。所以,基本上这是一个注定已经被毁掉的孩子,如果没有遭遇案例的作者,这个情结可能缠绕他一生,他注定被失败所笼罩并形成失败者的自我镜像。失败的自我,会在青春期完全确立下来。

幸运的是,小平遇到了杨老师。杨老师对小平的关注,是从转学那一刻就开始了的。为什么杨老师听到小平因为手而自卑就会“一夜失眠”?就是因为他自己也失去了半截手指,小平正在经历的,是他曾经经历的,同理心产生了同情心,也让他比任何人,包括小平的父母更理解小平的心理状态。在理解的背景下,杨老师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激发小平的自信,帮助他获得超越。他在班上公开表扬小平在小学取得的优异成绩,找他谈心,私下里告诫同学不要嘲笑他的手,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激励他突破自己的心理压力,突破考试情结,与他交流被人嘲笑的感受,引导他寻找正确的反应方式……在这样的关怀下,小平重新从考试中获得了成就感,并当上了数学课代表。而一旦从情结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自卑的孩子就会格外专注,甚至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小平后来的发展,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这个案例的意义在哪里?

对于有不同缺陷的孩子,老师要格外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这些孩子往往会有这样那样的怪僻以及不合群之处,甚至让老师感觉厌烦。而这些怪僻,往往是情结的表征,老师无限的爱、深入的理解以及引导,是将孩子从情结中解放出来的唯一办法。可惜的是,在现实教育中,一些老师和那位监考老师一样,往往习惯于羞辱,习惯充当情结的制造者而不是解除者。

无论何时何地,尊重儿童、呵护儿童的自尊,这是教育的首要原则,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其实,坐在教室里的孩子,有缺陷的不在少数,因为更多的缺陷是心理缺陷。一个孩子从小到大,不知道要受到多少有形无形的伤害,有些不“治”而愈,有的则形成情结,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儿童的一生而不自知,为师者不可不慎。

再长远地看,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残疾者”,有时是生理残疾,有时是心理残疾,即使四肢健全,也未尝不可以理解为残疾,因为人的身体永远是有限的,人生存于这个世界上,本来就处在重重危险之中,论视力、体力、速度等,均不如许多动物。人类的婴孩更是特别的脆弱。但人类却最终突破了有限性,获得了超越并成为万物的主宰。

因此,作为教师,不但自己,也要让孩子从更广阔的层面上理解残疾,而不是一味地抚慰甚至嘲讽。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由自卑走向超越,甚至获得比正常人更高的成就。

10.勇敢的孩子作文 篇十

十一”放长假,爸爸妈妈到我去淘气猫玩。一路上,我兴奋极了。到了淘气猫,一进大门,第一个映入我眼帘是一个既惊险又刺激的游戏——蹦极。爸爸鼓励让我玩,可我看见正在蹦极的人弹起来那么高,心立马悬了起来,要是不小心,摔下来多可怕呀,恐怕我的小命难保呀!我不敢看爸爸的眼睛,只是小声地说:“我们还是不玩这个吧!”爸爸看看我,“我们家的小付从来不服输,这次也例外。”爸爸语重心长地说道。听了这些,我心想:既然来了,没有尝试,怎么就说自己不行呢?别人玩的挺安全的吗!我鼓足勇气,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登上了蹦极台。阿姨给我系好安全带,我又紧张又害怕。为给自己鼓气,我攥紧拳头,双眼紧闭,双脚使劲向下一蹬,等我睁开眼时,发现自己已经在空中了。几秒钟后,我的脚顺利的触到了地面,再看看自己,毫发无损。原来,蹦极根本没有原先想象的那么惊险。慢慢的,心理逐渐踏实多了,心跳也趋渐起来。随后,我开始在空中学习翻跟头。刚开始,有些害怕,但因为学过舞蹈,身子软,轻而易举地翻了过去,很快便能轻松自如地翻跟头了。空中不断传来我的笑声。这次蹦极然我克服了心理恐惧,还让我学会了挑战极限。我决定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带着用勇气和信心战胜困难。

11.勇敢的孩子 篇十一

有一个哥哥,他还要一个妹妹,但是妹妹患了疾病,而他的父亲也已经去世了。妹妹需要输血,男孩犹豫了一下说:“我给他输血。”男孩以为自己要死了,医生说他可以活一百岁,男孩又要求把自己

一半的血输给妹妹。不久,妹妹的病好了。

哥哥把自己的血输给了妹妹以为自己要死了,但他还是把自己的血输给了妹妹。医生说他可以活一百岁,而男孩还要求把自己一半血给了妹妹。他把血输给妹妹的时候真勇敢。

从勇敢的哥哥让我想到了我的小侄子。他仅仅只有4岁还不会走路,他只会爬。有一次,他爬着爬着走了走起来,我跑过去想扶一下他,但他“扑通”一下摔倒了,幸亏那个是沙发不痛的,他竟然没有哭,站了起来继续爬,他可真勇敢!就说说我自己吧!以前去割一个不明物种的时候,站在门口就哭了,等待着妈妈买麻药来。我开始割的时候,我紧握拳头,过了三四分钟就好了,妈妈告诉我割的时候流了好多血,医生还说:“你真勇敢!”

12.告诉孩子,害怕是勇敢者的好朋友 篇十二

这个游戏的出发地是一个距离地面2米处的高台,高台上有个座位,孩子坐上后,“呼”的一下,可以滑到10米外的地面上。惊险,刺激!虽然整个滑道下方都有保护网,很多孩子还是不敢上去。

一名看上去8岁左右的男孩在高台上犹犹豫豫,戴眼镜的妈妈鼓励说:“你是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害怕呢?你不是想当解放军么,解放军叔叔连敌人都不怕。你平时怎么保证的啊?”孩子一听到“保证”俩字,立马神勇起来。

但是激将法不是对所有孩子都有效。一个文静、年龄也小的男孩子,妈妈鼓励了他一遍又一遍,孩子都是前进一步、倒退两步,最后被妈妈生气地拉着下去了、妈妈嘴里念叨:“胆子这么小,以后可怎么办啊?”

一位文质彬彬的爸爸对女儿说:“害怕不害怕?这么高,太危险了。”话音未落,一个大孩子从座位上掉了下去,落在了防护网上,引起一片惊呼。小女孩哇一声扎进爸爸怀里,父女俩惶惶然下去了。

我身边这仨孩子,跃跃欲试,又带着点儿犹豫。

小豆子年龄最大,7岁,我问他:“你想不想试试?”

小豆子看了看空中大叫着滑过去的孩子,又看看台下,说:“我有点儿怕!”那俩孩子使劲点头。这时一个稍大的小女孩从我们身边儿说:“害怕的都是胆小鬼。”接着风一样滑了出去,她大概练过很多次了吧。孩子们眼中充满羡慕,又为自己胆小而羞愧。

我跟孩子们说:“小乖妈妈不认为‘害怕’是胆小鬼,害怕是我们聪明的心派来提醒我们的使者!”孩子们明显松了口气。

我继续说:“小乖妈妈认为,‘害怕’是在提醒我们,要我们准备好了再行动!你们觉得呢?”

女儿小乖蹭蹭我说:“妈妈,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你看刚才的小哥哥掉下来,肯定是没有听‘害怕’的话就急冲冲地滑过去了。”

我说:“嗯,有可能,那我们都来准备吧,开始深呼吸。”

小乖举着右手的小手指说:“我的‘害怕’就只有手指头这么多了,我想去坐飞机啦!”

我问:“宝贝,请问你的飞机要飞到哪儿啊?”

“要到北京阿舅那儿!”小乖大声喊。

“北京阿舅我来啦!”呼呼呼,小乖很顺利地滑过去了,旋风一般又回来,一脸兴奋地排队去了。

小豆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可屁股快坐上去的时候,他突然不肯了,说:“小乖妈妈,你抱着我滑过去吧。”

我说:“好,我们试着一起过去啊!”

落地后,我说:“小豆子,还好有你陪着我,刚才我其实有点儿害怕,然后把你抱得紧紧的,你呢?(脚离地那下我确实害怕了)”

小豆子骄傲地说:“我也是,可非常好玩啊!”

第二次,小豆子自己滑过去了,带着滑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豪言壮语。

小美年纪最小,不肯滑,还很难过。她说:“小乖妈妈,我还是觉得很害怕。”

我说:“小美,那个‘害怕’一直保护着你,是么?”

小美说:“是啊,‘害怕’在说先别滑!”

我说:“嗯,我们准备好时,‘害怕’才会离开,是吧?那等你准备好时再来滑,只要小乖妈妈有空,都愿意陪你来。”

小美点点头,又问:“不滑不是不勇敢么?”

我说:“小乖妈妈认为现在不滑,不代表以后不滑,不在这儿滑,也不代表我们以后不在其它游乐场滑啊!”

还有妈妈这么说呢,很多孩子好奇地围了过来。我提高嗓门说:“和自己的‘害怕’做朋友,不强迫自己,这比为了勇敢强迫自己,更勇敢!”

这件事很小,但因为家长面对孩子害怕的处理方式是不变的,所以可能就会影响到孩子的整个人生。戴眼镜的那位妈妈也许会培养出“勇敢”的小男孩。但这种勇敢其实是不顾自身感受的,有时候,会以生命为代价。被眼镜妈妈牵下去的所谓“从小没胆量”的孩子,在妈妈暗示下,会真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不勇敢”。那位书生气质爸爸的女儿,可能会很自然地收获对世界的印象:这是一个危险的世界!

其实,人类和其它动物一样,都会害怕,就因为我们人类会对“害怕”害怕,所以我们发明了“勇敢”这个词,然后迫不及待地,要我们的孩子勇敢。

其实,一颗勇敢者的心,会尊重害怕,知道害怕本身是为了保护我们,所以会将我们要面对的现实情况与自身能力进行比较、调整,才能尝试着行动。

所以,如果想要孩子勇敢,那就先让孩子跟“害怕”作好朋友吧,因为“害怕”是勇敢者的好朋友啊。

13.做个勇敢的孩子教案 篇十三

江阴市利港实验小学 朱友妹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勇敢的精神,坚强的意志。

2、用辩证法的观点理解“勇敢”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学习和讨论加深对“勇敢”的认识,什么是“勇敢”?怎样做个勇敢的孩子?这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所要突破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动画激趣,揭勇敢

1、师:小朋友,小熊正在过桥呢!播放录像《小熊过桥》。看后交流:你喜欢这只小熊吗?

2、小熊是个勇敢的孩子,我们也要像小熊一样勇敢。(板书:勇敢)

3、今天朱老师就要跟大家一起谈谈勇敢这个话题。

(二)游乐场中,议勇敢

1、怎样才能称为勇敢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播放录像《游乐场》。

2、你觉得谁是勇敢的孩子?(板书:的孩子)为什么?

3、小结:对于我们小朋友来说勇敢就是大胆地去做自己能做,又没有危险的事。出示儿歌,拍手念儿歌。

(三)再现生活,辨勇敢

A:

1、通过讨论我们已经明白了什么是勇敢的。哪些行为是勇敢的?哪些行为是不勇敢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辨一辨。

2、出示图片,师表述情境。

看后小组讨论:你觉得他们是勇敢的孩子吗?为什么?指名交流。

3、小结:这三位小朋友都是勇敢的孩子,他们都做了自己能做而且又没有危险的事,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B:

1、过渡:朱老师这里还有两位小朋友,他们都自称很勇敢。小朋友,你们来看看他们这样的行为是勇敢的吗?

2、出示图片,师述情境。看后小组讨论,指名交流。

3、小朋友,还有哪些行为对于我们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是危险的?

4、小结:我们通过辨一辨发现有些行为是不能称为勇敢的,勇敢是要根据具体的事,甚至要根据年龄的大小来判断的。

5、我们已经弄清了哪些是勇敢的,哪些是不勇敢的,下面就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想一想:平时你在电视中见过哪些勇敢的人吗?同桌交流,指名说。

6、同学们一口气说出了那么多勇敢的人,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一起来夸夸他们。小朋友,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做个勇敢的孩子。(板书:做个)

7、刚刚小朋友又是看又是想又是说,一定累了吧!让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吧。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四)自我测试,悟勇敢

1、游戏:实话实说。

师讲述自己幼时胆小的故事。

2、现场采访:

(1)你自己睡觉害怕吗?(2)晚上爸爸、妈妈外出办事,你一个人敢在家吗?(3)做不出题目,你想哭吗?会发脾气吗?(4)上台表演时,你会紧张吗?

(5)遇到危险或困难时,你是否会发抖或出汗呢?

3、小绝招:

通过刚才的实话实说,老师发现我们班有许多勇敢的孩子,也有一些小朋友没有举手,老师想他可能胆子有些小,怕说出来了,大家笑话他。没关系,下面老师教大家一些小绝招,相信你会很快勇敢起来的。

(五)课外延伸,争勇敢

《做个勇敢的孩子》这堂课虽然结束了,但是克服胆怯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勇敢的精神将延续下去,课后在班里开展“争做勇敢的孩子”系列活动,让我们努力争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14.我是一个勇敢的孩子作文400字 篇十四

老师好像发现了我这个缺点呢。有一次下课,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里。

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不由得开始慌张起来,连步子都有些踉跄。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没有生气,而是温柔的摸了摸我的头,笑着说:“不要紧张,我不是骂你。”我微微点头,牙齿却还在颤抖着。

老师笑了:“小琪,你表现的很不错。不过你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你不太喜欢举手,你是怕说错了吗?”我微微一愣,随后点了点头。老师继续说了下去:“你不要怕说错了,你只要举起手回答,不管回答的对还是错,只要你有那个勇气,就可以了。”我低下头,双眼紧紧看着脚尖。

老师仿佛明白了我心中所想:“你看别的同学,回答错了是不是也没有人笑他呢?反而别人都很欣赏他的勇气。你想不想做一个有勇气的孩子呢?你想不想改掉自己的缺点?”我看着老师的眼睛,终于缓缓开口:“想。”老师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好了,你回去吧。”

15.第二个孩子:如果要,勇敢要 篇十五

但处于纠结中的父母,考虑的则是五花八门的问题了:经济压力会很大吗?自己的精力够用吗?会影响两个人的生活质量吗?怎么平衡对两个孩子的爱……

对这个问题,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苏珊·纽曼有这样一段话:“孩子当然是生命的奇迹,但也是一项严肃的投资。‘要几个孩子’和‘要不要孩子’本质上其实是同一个问题,关键在于’做出任何有关家庭规模的决定之前,请务必想清楚,身为父母的你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和质量,你展示给他们的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方法,才是决定你和他们是否幸福的最重要因素。”

所以,我们邀请了已经有了两个孩子的四个家庭,听听他们的故事,以及他们的想法,他们的感受。或许对于“要不要第二个孩子”你会从中找到最合适的答案。

老二是计划外的。

没怀孕前,夫妻俩对于“生一个好还是两个好”的问题,意见一致,觉得有和没有老二都可以。

拿Julia的话来说:“虽然,在很早之前我曾经有要两个孩子的想法,因为我相信两个孩子的家庭更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们会从小就有机会学习如何与人分享,也不会孤单,也更利于孩子性格的建立,但是因为怀老大的过程太过痛苦,也对一个孩子的日子很满意,所以后来就对怀老二的想法不再强烈。”

但说归说,后来意外地怀上老二,也有点小惊喜。

除了家人的期待之外,先生和Julia也觉得有两个孩子的家庭更利于他们的成长,得知怀孕时,觉得这是老天的恩赐,上帝送来的天使,当然应该珍惜。

问及对两个孩子的感受最深之处,Julia觉得最大的困难就是“精力”,她和先生都各自有自己的事业,工作比较忙,也没有老人能够帮忙,孩子小的时候还好,只要照顾好生活起居就OK了,而孩子大点,爸爸妈妈就要投入更大的精力陪伴,教育也要跟得上。

Julia总觉得,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比生活起居更重要的就是教育和陪伴,给予两个孩子富足的精神陪伴,陪他们玩,给他们读书,带着他们去认识和探索这个世界,让他们的内心强大而有包容性,是她和先生努力的目标。

在面对两个孩子的问题上,一向有计划性的Julia是这样解决的:

和先生的口头协议。不成文的默契吧,各自按照自己的专长对孩子的养育有个分工:妈妈负责采购和生活照顾,爸爸负责陪着玩;妈妈负责自己擅长的英语,爸爸负责带着孩子们运动,如打篮球和跑步;能分开行动的就分开行动,但凡能全家一起行动的就尽量全家总动员。

找到一个好的帮手。Julia很幸运,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育儿嫂,从老大的月子开始,一直到现在的妹妹,都是阿姨在帮着她。育儿嫂有她的专业技能,能够在育儿中很好地帮到Julia,有了这样的帮手,她无论工作还是出差都很放心。

心态真的很重要。Julia说孩子的成长非常快,所以她更愿意“走一步看一步”,这个心态让她在“妈妈”这事儿上不纠结,不紧张,也不较真,这反而能让她快速找到当下最好的解决方案。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有完美异常的解决办法,但总会有最合适的那个,而Julia恰恰能找到那个最合适的,包括养育和教育两个孩子。

不一定非要做一个万能的妈妈

1.放轻松,给自己的心态放一个假。作为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的父母来说,除非所有事情亲力亲为,否则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那么完美无缺,尤其是有两个孩子的妈妈,你的心态会直接影响两个孩子的情绪,所以你要明白,你不是万能的,万能的那是超人。

2.找到合适的定位。要真正达到家庭和个人的完美平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但身为两个孩子的妈妈也不要变成这样的状态:在家的时候想着工作,工作时惦记着家里的孩子。或者全职的时候想着上班,而上班了又羡慕全职妈妈。所以,你要给你自己设定一个“角色定位”,在某个时间段或者工作时调整到相应的“档位”。如果你上班,就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尽量减少加班的几率。那么回家时调整到“居家档”,忘掉工作的事情,全心地陪孩子。而如果你全职,就不要羡慕职场妈妈的工作独立,而要让自己精神饱满,可以在孩子大一点的时候,能够拥有充分返回职场的可能。

3.利用帮手的力量。你真的要明白,这已经不是妈妈们要安顿孩子、带孩子去打针、孩子生病时要赶工作的年代了,作为妈妈,你可以安排饮食、采购家用,但你也要找到一个能帮到你的帮手,比如能够很好沟通的老人,有育儿经验的育儿嫂,甚至是能够提前做好分工的丈夫,即使你们就两个孩子的生活细节和教育做一个大概的分工,这样的分担也会让妈妈不至于完全限于两个孩子的养育中去。而且,如果丈夫能够参与进来,会最大限度地加深你们的感情,这种心态上的参与感也会让妈妈放松。

都觉得东吉和东珠就像两个天使,挥舞着小翅膀,在爸爸妈妈身边飞来飞去。

妈妈易佳说他们本身就是特别喜欢热闹、愿意给爱、渴望互爱的一类人,很渴望将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感受和孩子们分享,所以在要老大之前,就和先生商量好还要第二个孩子。

易佳在生妹妹东珠前,最担心姐姐东吉的感受。姐姐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大家的心血和关注都在她的身上。如果有了老二,家里人包括自己能公平对待老二吗?如果有人会偏爱老二,姐姐会不会很失落?

在易佳和先生看来,老大的感受是最大的参考值。所以在要老二之前,她无数次和先生讨论“我们能不能给予孩子平等的爱?会不会因为关心老二,姐姐在这么小的年龄无法理解而有心理的缺失?”

但是生下东珠以后,这些担心都得到了解决,因为只要你给孩子传达的是真正的爱和温暖,她就会觉得“爸爸妈妈依然爱我,同样爱着妹妹,也同样爱着我”。

和易佳生老二之前想象的一样,他们每天的生活非常丰富,每天都会有两个天使一样的小人儿仰着脸,不停地叫你“妈妈”,肆意妄为地占据你的人和时间。

当然,有的时候会崩溃、会烦躁,但更多是满满的收获,因为她们会给予和“成功”二字等同重量的满足和感受。

问易佳:“两个孩子中会更喜欢哪个吗?”她说:两个孩子会带给你与一个孩子完全不同的感受——原来,孩子与孩子也是那么得不一样。姐姐是敏感型,嘴甜。妹妹是探究型,胆子大,爱探索。姐妹两个从性格和气质完全不同。

虽然理智告诉易佳,一定要平等地喜欢两个孩子,但事实上,哈哈,两个孩子带给你的感触是完全不同的,看见姐姐喜欢姐姐,看见妹妹喜欢妹妹。易佳还说,也许当两个孩子慢慢长大以后,随着性格和处世的不同,大多数父母还是会有些偏爱那个更像自己的一个。

所以在问:“两个孩子会吵架吗?”的问题时,易佳说,姐妹两个不仅仅是吵,还曾经打过。姐姐抢了妹妹的东西,撒腿就跑,姐姐把玩具藏在自己怀里,妹妹上去咬姐姐的屁股,姐姐大哭。

能说谁不对呢?从易佳个人而言,并不是很赞成逼着孩子硬要分享或是给别人自己的玩具。因为在大人看来就是一个玩具,在孩子们眼里那就是一辆“宝马”或一个“奢侈品”。父母能做的就是引导,去征询她们的意见,少一些干涉或是指责,让孩子自己去发现与人的相处之道。

无论如何,易佳觉得两个孩子自有两个孩子的好,因为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同伴。当看到妹妹被别人抢了东西,3岁的姐姐冲上去说:“你为什么让她哭?”这样的场面,怎么形容呢?易佳最后说:“两个孩子的家庭,更要懂得感受每个孩子的不一样,不要去评定谁好过谁。”

王芳是典型的北京姑娘范儿,爽利、能干,长得漂亮大气。

见面问她,谁在帮着带孩子。她轻描淡写回一句:就我们俩。

她说的是她和先生。瞬间觉得王芳的形象“高大”起来,是啊,你想啊,现在的年轻人自己带孩子的,真不多。而且是两个,都是男孩,真的是精力无限旺盛啊!

想当初,她和先生就是想让老大有个伴儿,让孩子知道兄弟姐妹间的“相亲相爱”和“相互扶持”。

最早的时候,王芳因为第一胎是剖腹产,曾经有犹豫,因为医生曾经告诉她,伤口愈合得并不是很好,所以第二胎的过程中会面临伤口开裂的危险。但王芳最后还是决定要第二个孩子,用王芳的话来说:“人有时候一狠心就什么都有了,而且老天特别眷顾我,工作时间还算自由,而且小区里的生活条件特别便利,附近有医院,这些在我考虑要不要老二之前,都考察好了。”

一个人带过孩子的妈妈都知道,就是这些生活细节最耗费精力。虽然看着两个儿子的眼睛都会放光,但王芳也实在地说,老大今年5岁了,这5年她的全部精力百分之百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几乎连照镜子的时间都没有。

这点可能是所有养育两个孩子妈妈的心声吧,在要第二个孩子之前,需要无数次地问自己:我可以吗?我的时间可以吗?我的精力可以吗?

王芳做到了。前提是这5年她牺牲了自己的个人时间、个人工作以及个人生活。

其实王芳也非常感谢自己的先生,孩子生病的时候,一早去医院挂号,上一天班,下班回来跟两个孩子一起闹一起玩,一个大男子汉带着两个小男子汉的镜头也是这个家庭最动人的一幕。

王芳觉得,大人要告诉孩子,“兄弟就是那个随时能跟你一起面对这个世界的最亲密的人”,而不是那个“会抢你玩具和好吃的坏蛋”。

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沟通,是他们教育两个孩子的基本原则。

有时候,她也会困惑:怎么能让老大觉得爸爸妈妈并没有因为弟弟的到来而减少对他的爱,又能让老二感受到自己并不是那个随时会受到老大欺负的“小萝卜头”呢?后来王芳和先生发现,其实很多两个孩子的家庭都会面临这个问题,而对此最好的解决方法并无定论,也许对孩子们来说,让他们自己自然地相处,一切都会顺理成章。

请相信孩子们,他们会找到自己最舒服最有效的成长方式,两个小朋友更懂得怎么与其他的孩子相处,这是父母给予他们的最天然和最为高贵的“成人礼”。

朱玲和邓岩都是独生子女,80后。

朱玲记得特别清楚,父母都要上班,自己小时候的每个假期几乎都是自己在家里度过的,特别特别渴望有个兄弟姐妹和自己在一起。所以对于弟弟恩彤的出世,毫无悬念。

但朱玲强调,在准备要生弟弟之前,她特意询问了姐姐的意见,不到4岁的雨彤奶声奶气又满含期待地说:“妈妈,你再给我生一个弟弟妹妹吧,我喜欢。”

朱玲说,其实在要第二个宝宝前,是要和老大“商量”一下的,听听她的想法,因为孩子的内心非常敏感。幸好雨彤是那种包容心比较强又有爱心的性格,弟弟出生的时候,雨彤就陪伴在妈妈的身边,她快乐得不得了!

两个孩子需要面临的问题,很有意思:

他们会懂得玩具怎么在两个人之间分配。

好吃的、好玩的也要与彼此分享才有意思。

姐姐懂得照顾弟弟,可以帮妈妈拿弟弟的尿不湿,当然也很愿意帮妈妈把尿不湿扔进垃圾桶,喂弟弟吃水果是她最乐意做的事。

弟弟的是姐姐的小尾巴,他乐意这样和姐姐在一起,小小肩膀会挡在对姐姐不够友好的小朋友的前面,姐姐哭的时候一直为她擦眼泪。

这里面的很多东西,抽象又难以解释,只有通过两个孩子的相处他们自己才会慢慢明白,这是父母用无数的道理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雨彤懂得相处,懂得宽容,对于自己的“姐姐”的角色已经融入到了她自己的性格和成长当中。

朱玲和邓岩的工作都与艺术相关,她在中央美院工作,先生邓岩在清华美院工作,艺术青年的感觉从两个人身上延伸到了孩子那里,对孩子的教育宽松而开放。拍摄现场两个孩子因为抢一个滑板车发生争执,还不懂事的弟弟用手掐了姐姐。朱玲和邓岩都像没有看见一样,悄悄地让他们去解决。姐姐自然是生气了,不理弟弟,一会儿,自觉做得不对的弟弟拉着姐姐的胳膊,又吹又亲被自己掐红的地方,还端了一杯水给姐姐,说:“给你,喝吧!”就此和好如初。

所以,朱玲说,只要做好相应的安全工作,现在她可以放心地把两个孩子放到一个房间里,自己去做自己的事情,因为她知道,他们两个在一起,姐姐已经懂得照顾弟弟,他们也可以玩得很开心。当然,由于双方父母家庭都在北京,他们的父母也在平时帮着他们带孩子,这是她觉得养育两个孩子非常不容易的地方,毕竟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全天候的照顾是非常辛苦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是他们坚强的后盾。

上一篇:《陈太丘与友期》的教学设计下一篇:县委工作会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