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管理

2024-08-17

财税管理(精选8篇)

1.财税管理 篇一

乡镇财税管理强化分析

摘 要:乡镇财税在我国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乡镇财税管理状况并不乐观,并且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乡镇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加强对我国乡镇财税的管理力度在当前阶段是尤为重要的事情。

关键词:乡镇财税;国民经济;管理;强化

我国行政级别众多,各行政级别对其地区的财税管理状况之间关系着我国国家的综合财政和税收管理状况。在我国,各地区的税收是我国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是国家为了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凭借国家特有权利,遵照法律相关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向我国居民或者非居民强制收取的金钱或实物课征。乡镇是我国众多行政结构的最低一级,也是我国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的行政机构。乡镇财税是我国财税体系中最基础的级别,对乡镇及农村的发展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强化乡镇财税的管理力度,对维护乡镇社会稳定、提高乡镇发展效率,甚至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综合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但是正因为乡镇是我国最低一级的行政单位,其各项管理也是属于我国行政级别中最薄弱、最不受重视的,因此在乡镇的财税管理过程中就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桎梏着我国乡镇的发展,腐化着基础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必须得到相应的.解决。

1、 我国乡镇财税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乡镇财税管理缺乏完善的相关制度体系

在我国目前乡镇中并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相关税收制度,乡镇政府人员只是遵照国家制定的分税制进行相关活动。但是,我国各地区的乡镇发展水平不一,经济状况不平衡,这就造成了在征税活动中的差异性。各政府没有相关规定作为依据,对居民进行乱收税、高收税,造成居民对税收活动的恐惧。

1.2 乡镇企业纳税意识薄弱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乡镇经济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尤其是在近些年间,许多乡镇企业拔地而起,发展势头迅猛,但一想新办的企业纳税意识不强,甚至偷税逃税,而因为乡镇中相关政策规定的不完善,使得这些企业成为漏网之鱼,而又因乡镇中税务的征收、管理和审查部门的分散管理,导致在对企业纳税管理上的疏漏和管理难度的增加。

1.3 乡镇企业财会基础薄弱

会计是企业中必不可少的部门,它能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全面的核算和反映。而在乡镇中的部分规模较小的企业不按规定设置会计部门,甚至不再企业内部配备会计相关人员,不按相关规定进行账簿的记录和核算,纳税时应付公事,或者要求会计人员做几套假账糊弄征税人员,帮助企业偷税漏税。

1.4 政府税务征管部门执法力度不足

在目前的乡镇中,政府税务征管部门在执法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执法人员逃避责任,该征不征、多征、少征等不按规定进行征收,严重扰乱我国基层的税务征收秩序,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我国政府执法的威信力,导致税务征管的程式化、虚假化,严重阻碍了我国财税的正常秩序[2]。

2、 我国乡镇财税管理强化分析

2.1 建立健全乡镇财税管理体系

一套完善的财税管理体系,是乡镇政府各行政部门人员的行为依据,能够保证财税征收、管理、稽查中的各项秩序的顺利执行[3]。针对目前各乡镇经济水平不均的状况,应在各乡镇政府内部建立与其经济水平相对应的税收制度,真正符合乡镇居民的切实情况,避免政府部门对税收活动的理想化、随意化。此外,完善的财税管理体系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征税人员的行为,避免其乱收税、高收税等行为的出现。除此之外,完善财税管理体系还应该完善乡镇事权和财权的对接体系,乡镇政府的职能要与其财税的收入相对应,避免“职少财多”,即政府某些职责所用的资金原本较少,而对其所储备的资金又较多,从而导致政府某些职员滥用财税收入、以公谋私现象的出现。在建立乡镇财税管理体系时,除了要建立完善的财政预算税种,也要建立相对应的完善的“机动”税种和费种,不断建立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分成收入与固定税种收入相结合的乡镇财税管理体系。另外,在建立健全乡镇财税管理体系时,还应该建立相对应的政府内部人员监督体系,有效制约政府相关人员的行为,使其真正运用好自己的职权,充分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好管家。

2.2 加强经济秩序管理,为乡镇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乡镇政府要充分发挥其经济调控与市场监管职能,维护市场的生产经营秩序,打击违法犯罪等非法生产经营活动,对在市场经营中故意哄抬或压低物价的行为进行严肃的处理,责任到人,保证市场中企业的公平竞争,从而为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便利,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良好才能有效增加财税的税源;乡镇政府也应该发挥好市场监管的职能,除了对市场中故意哄抬和压低物价的行为进行治理,还应该有效监督市场中商品的质量问题,对市场经营中的商品质量进行突击检查,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没收,并对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商家进行经济处罚,屡教不改者进行商铺的查封处理,对市场中经营产品质量的管理,也是对市场公平竞争的有效维护。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对企业内部部门管理的要求,使企业在劳务用工、财务管理、会计审核等方面建立严格的透明化规范程序,对非法用工、非法财务活动进行严厉打击,在乡镇中各大企业内部张贴劳务须知,使企业员工获取相关的劳务知识,以免其上当受骗。乡镇政府还应该鼓励企业合理纳税,对偷税漏税的企业进行通报和严肃处理,屡教不改者,对企业进行查封,并对其直接负责人进行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

2.3 加大税务征管部门的执法力度

乡镇企业财税管理方面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咎于税务征管部门的执法不力,部分税务征管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税费纳入私囊,或者包庇个别企业进行偷税漏税,从而在中间拿取回扣或好处费,严重损害了国家工作人员的形象,也使得乡镇政府的职能遭到乡镇居民的质疑,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乡镇政府在乡镇居民心中的公信力。面对这种情况,在建立完善的相关制度以后,征管部门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进行征收和管理税费,对于骗税、逃税、漏税等企业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屡教不改者进行企业的查封,对任何企业都不能包庇和纵容;政府部门内部也应该加大对执法人员的管理力度,对于知法犯法的工作人员严惩不贷,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工作人员进行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并且将其从政府部门中进行开除处理,提高政府的威信度和公信力。除此之外,乡镇政府还应该在部门内部建立相应的行为法则,对执法人员各种违法行为的后果进行明文规定,杜绝执法人员知法犯法现象的出现[4]。

2.财税管理 篇二

一、电力企业财税筹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基本理解的偏差

在具体应用中部分财税政策并没有进行具体操作细则和权威解释的说明,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电力企业在具体的管理中与税务、财政、审计等部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理解偏差。另外,在具体管理中因为宏观政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不同的地域和不同时期下,监管部门的建设力度和政策管理也有所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

2. 缺乏系统化的管理

电力企业的财税系统没有实现统一的政策管理和财税机制管理,这就会在具体的应用中造成同一经济事项不同的状态下所形成各异的执行尺度和管理标准,使得电力企业的财税风险极大地增强。

3. 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素养

在具体财税筹划管理中,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过关就会造成整体配备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单一,严重影响财税工作的正常开展。就我国当前的现状来看,电力企业在财税管理方面存在着体系不健全和组织方式不统一的现象,而且,在具体的应用中,财税管理人员身兼多职的现象相当普遍,这就使得在具体工作中,相关人员的精力和时间极为有限,不能够全身心得到投入到财税管理的工作中去,难以有效的实现财税筹划得到基本管理。

4. 没有有效实现信息化的应用

电力企业的财税管理手段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在具体应用中的很多工作,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手工作业以及经验化的主观判断来进行,这就使得财税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强化电力企业财税筹划管理的对策

电力企业的财税筹划要以具备先进性得到管理和创新思维,并在统一的规范要求下遵循法律的要求进行有效的财税风险控制,实现整体有效的发展管理和控制,为电力企业的财税发展和建设提供有效的基础保障,确保财税筹划管理工作能够统一、精益、规范、高效的运行下去。

1. 树立正确的财税风险管理理念,强化基础的管理工作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税制改革,随之而来的政策也在不断的推行和强化,电力企业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强化对新政策的学习力度,以实现整体大环境改变下的有效过渡,实现企业对税务管理的敏感度和整体的建设意识。另外,电力企业通过建设科学合理且整体完善统一的财税管理体制建设,实现对具体管理工作中的有效监督和指导,全方位的促进财税管理工作的持续有效发展和改进。

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电力企业需要对税务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识别和评估,以有效的对企业所存在的税务风险进行检测,并针对性的进行相应的措施控制。这就需要电力企业有完备的财税筹划管理流程建设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涉税规章制度支撑,对具体的管理工作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另外,电力企业还需要对自身的涉税业务流程进行科学的梳理,并在遵循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的整改和控制,实现对风险点的制约和把控,以极大地提升在对税收业务进行管理时的整体能力和水平[2]。

此外,还需要电力企业在进行财税筹划管理时强化内部的信息交流机制建设,对各个部门所上呈的关于纳税的问题和经验以及建议等均进行科学全面的整理,并对其中的重大涉税风险事项实现专题报告的形成,使电力企业内部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案例管理库,以有效的提供引导和规划。另外,企业内部可以针对管理中的问题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开展专题研讨会,已达到合作化的管理和建设,实现内部的有效统一。

2. 强化财税部门的协调沟通,以有效实现优惠政策的落实

电力企业在进行财税筹划管理时,需要对税务机关的稽查能力有所了解,对对其稽查方向进行整体性的掌握,以便于企业查漏补缺的有效进行。通过对税务机关稽查运行工作的了解,电力企业就可以具有针对性提前进行解决方案得到设立,有效降低财务风险,另外,电力企业还需要对我国的财税优惠政策进行一定程度的把握,并同自身企业相挂钩,将其落到实处,降低企业在具体运营中的成本。

电力企业可以积极地对国家特定的优惠政策进行争取,保证财税统筹管理的合法合规性。另外,电力企业可以根据经营所在地的财税优惠政策,开展积极有效的争取,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企业根据地方政府的相关要求准备合乎规范的材料,积极申报相应的财政性资金项目。在此环节中可以重点关注农村低压维护费、代收地方附加费、新建住宅小区配套费等涉及电力的涉税业务,并对可能会存在争议的环节进行相应的政策建设和意见方针得到提出和规划,以完善整体性的建设,为电力企业在税制管理上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三、结束语

税制问题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在不断变化的,所以,电力企业在财税筹划管理时,需要先明确自身在管理建设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而针对性的进行相应的问题分析和对策提出,以确保其管理活动同整体的税制环境相一致,实现合法合规的建设管理,使电力企业能够在科学化发展的过程中有效降低财务风险和运营成本,实现企业效益的合法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晓辉,薄会东.电力企业财税筹划管理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15):53,68.

3.财税信息化管理应用探析 篇三

【关键词】财税管理;信息化;现状;应用效果

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财税环节,因为税收管理对企业的每个环节都有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税收政策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上国内各种经济因素的制约,使得企业在进行财税管理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为此就要求企业相关部门做好应对准备,通过完善财税管理的各个环节来防止问题的发生。财税管理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同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政策来规划整个管理工作,从而保证公司的整个财税工作能够符合法律的要求。

一、财税管理现状

1、财税风险较大

企业的财税管理人员需要按照财税政策规定的操作细则来完成相关的纳税工作,而且在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但是现在许多企业的财税工作因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导致风险的加大,这些风险出现的原因体现在多个方面,而国家财税管理体系的改革就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要知道改革会对所颁布的政策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很多财税政策在运行的过程中缺乏专业的解释,因此很多财税工作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监管力度的不同也会对企业的财税风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都是现代企业特别是央企在改革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财税管理机制不统一

现在很多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还存在比较大的随意性,各个部门没有统一的管理尺度,一个公司所属的下级单位在管理时一般都是按照自己制定的标准来进行的,毫无疑问这样做对公司的整体运营都存在极大的不利。因此,企业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统一培训,让他们全面理解税收改革的内容,熟练业务。同时,企业管理者应该及时关注最新的财税政策动态和市场走向,随时掌握税收最新的动向,在遵循国家财税政策的前提下制定统一的税收管理标准、合法的纳税方案,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税负。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公司的财税风险。

3、信息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很多企业都没有建立起现代化的财税信息管理系统,这将会对其工作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企业财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工作人员的素质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制约因素,财税管理人员由于受到其本身教育背景的影响,且其已习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完成工作任务,在处理报表的时候也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财税管理对公司的业务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财税部门要做好信息共享工作,这样才能使整个公司更协调的发展。

二、财税信息化管理需求

加快财税的信息化建设是企业不断完善的重要体现,面对财税管理的较高风险,企业在制定财税政策的时候不但要运用科学的理念,而且还需要为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相应的平台。加快财税管理信息化不仅是企业的发展要求,而且也对国家税收政策的完善和落实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信息化的过程中要从多方面配合及完善这项措施。财税工作的有效管理需要处理好一些基础环节,因为这些方面的统一有利于实现税收知识的共享,且财税工作的流程也需要按统一的标准进行,在完成税费计提后才能进行申报和缴纳,因此财税管理的基础工作也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公司的纳税情况需要通过分析财务数据来完成,因此为更好地统一分析口径。

三、财税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功能框架

1、核心理念

财税管控体系对财税管理的信息化有很大的影响,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统一工作。

2、业务的功能体系

我国许多企业在财税管理方面体现了信息化的理念,其财税管理信息系统在很多方面也都是按标准进行的,比如在税种税费计算方面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而纳税调整事项对于整个系统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工作人员要做好登记工作,而且还要充分利用内置纳税申报表模版,因为工作人员需要将缴纳的税款向相关的机构申报。公司的财税管理中很容易出现风险,因此通过建立信息系统业务可以帮助及时发现这些风险,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分析指标体系的作用,除此之外,评估模型的建立也是发挥业务功能的重要手段。

3、业务解决方案

在纳税体系的建设中需要对纳税主体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效处理,纳税主体属性的统一需要规范相关的登记信息,比如说登记类型和税种信息,这些情况对于纳税主体的属性会有很大的影响。现在不同的公司需要按照不同的税种来缴纳税务,在我国,营业税、增值税和房产税都是一些比较常见的税种,因此对于不同的税种要进行统一的管理,这对这个纳税体系的建设有很重要的影响。每一个税种都有相关的基础分类,这些分类信息对于了解公司的业务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这些划分标准都是按照业务的类型制定的,比如说进项税和销项税属于增值税的范畴,但是这两个税种又有属于自己的内容。因此明确这些细小的类别对财税的统计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财税的标准化管理需要在很多环节进行改进,比如说税费计提规则需要进行统一,而且下属单位还要按照这个标准统一开展工作,因此这种管理方式对于税费核算方式的一致性也有很大的影响。财税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对日常的业务处理也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涉税基础信息自动采集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种业务可以充分发挥数据集成平台的作用。税费计提这种业务也要按照固定的规则来开展,而且还需要发挥模版的作用。企业的税务信息需要进行保存,因此这就对纳税申报提出了一些要求,自动生成的纳税申报表可以在企业自查税务信息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四、结论

总而言之,企业财税信息的深入分析需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作用,为了使财税信息化管理应用有更好的模式,企业要加大研究力度,通过各个环节的不断改进来降低企业的财税风险。

参考文献

4.财税管理 篇四

1、下列转账结算方式中,只可用于同城结算的是(A)。A.支票结算

2、对于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长期借款,其应付利息的核算帐户是(D)。D.长期借款

3、下列与企业(一般纳税人)损益无关的税金是(B)。B.增值税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其他货币资金的是(B)。B.备用金

5、外购原材料已经验收入库,但至月末仍未收到结算凭证。月末,企业可按材料合同价款估计入账,应作的会计分录为(D)D.借:原材料 贷:应付帐款 6、2000年A公司经营亏损650万元。2001年至2005年,公司共实现利润600万元;2006年实现利润200万元;所得税率30%。则2006年末,A公司可供分配的净利润应为(D)。D.90万元

7、按照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企业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内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是(A)。A.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8、工业企业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会计上应确认为(C)C.其他业务收入

9、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下列费用中,不属于开办费核算内容的是(D)D.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利息

10、企业现有注册资本4000万元,法定盈余公积余额1500万元,此时可用法定盈余公积转增企业资本的数额为(A)。A.500万元

二、多选题

11、下列固定资产需要计提折旧的是(CD)C.正在使用的机器D.融资租入设备

12、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变动的有(ABC)。

A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B.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C.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13、下列各项中,会计上应作为本企业包装物专门核算的有(CDE)。

C.随商品出售并单独计价的包装物D.出借包装物E.生产车间领用、用于包装产成品的包装物

14、借款费用的主要内容包括(ABCE)。

A.借款利息B.外币借款的汇兑差额C.债券发行费用E.应付债券溢价或折价的摊销

15、下列各项费用应计入销售费用列支的有(BC)。B.广告费C.产品展览费

三、简答题

16、什么是坏帐?企业为什么会产生认坏账? 坏账是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商业信用的发展为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易提供了条件。但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或其他原因,少数企业会面临财务困难甚至破产清算,其债权人的应收账款或多或少会收不回来,坏账由此产生。我国现行制度规定,将应收账款确认为坏账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债务人破产,依照破产清算程序偿债后,企业确实无法追回的部分;

②债务人死亡,既无财产可供清偿,又无义务承担人,企业确实无法追回的部分; ③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3年,企业确实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敦。

17、编制利润表的本期营业观、损益满计观及其主要区别。(见期末复习指导第57页)

四、单项业务题

18、A工厂12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要求编制会计分录。

⑴销售不适用的材料一批,价款30000元,增值5100元,货款已收妥并存入银行。该批材料成本为19000元; 借:银行存款35100 贷:其他业务收入3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 同时,结转已售材料成本。借:其他业务支出19000 贷:原材料19000 ⑵摊销自用商标价值4500元; 借:管理费用4500 贷:无形资产4500 ⑶支付本季度的银行短期借款利息150000元。经查,前2个月已预提90000元。借:预提费用90000 财务费用60000 贷:银行存款150000 ⑷销售产品一批,价款30万元,增值税5.1万元。经查,该笔销售业务已于前月预收货款10万元,余款尚未结清。该批产品制造成本为200000元。借:预收账款35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200000 贷:库存商品200000 ⑸上月23日,企业采用现金折扣方式购入材料一批,价款40万元、增值税68000元已作为应付帐款入帐;本月初用银行存款结清该笔货款。由于在折扣期内付款而享受2%的现金折扣。

借:应付账款468000 贷:银行存款458640 财务费用9360

⑹本月应付职工薪酬15000元,其中,生产工人薪酬7000元,车间管理人员薪酬3000元,厂部人员薪酬5000元。借:生产成本7000 制造费用3000 管理费用5000 贷:应付工资15000 ⑺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6000元 借:营业外支出60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6000 ⑻本期确认坏帐损失8000元(用备抵法)借:管理费用8000 贷:坏帐准备8000 ⑼按面值2000万元发行债券一批,期限3年,年利率5%,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发行费用略)。发行债券款项已收妥并存入企业的存款帐户。借:银行存款20000000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20000000 ⑽存储投资款50万元。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50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0

⑾开出商业承兑汇票一张,金额50万元、期限3个月,用来抵付前欠购货款。借:应付账款500000 贷:应付票据500000

⑿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0000元。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0000

⒀将本年净利润80万元转入“利润分配”账户。借:本年利润800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800000

五、计算题

19、A公司2004年12月31日有关账户的余额如下:

应收账款—甲150000元(借)应付账款—A300000元(贷)预收账款—丙200000元(贷)预付账款—C100000元(借)预收账款—丁130000元(借)预付账款—D180000元(贷)库存商品300000元(借)物资采购120000元(借)商品进销差价90000元(贷)坏帐准备50000元(贷)长期借款3000000元(借),其中一年内到期的有500000元。

要求:计算A公司年末资产负债表中下列项目的金额(列示计算过程): ⑴“应收账款”项目⑵“应付账款”项目 ⑶“预收账款”项目⑷“预付账款”项目 ⑸“长期借款”项目⑹“存货”项目

⑴“应收账款”项目=“应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坏账准备

=150000+130000-50000=230000元

⑵“应付账款”项目=“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预付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 =300000+180000=480000元 ⑶“预收账款”项目=“应收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200000元

⑷“预付账款”项目=“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预付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100000元

⑸“长期借款”项目=“长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3000000-500000=2500000元 ⑹“存货”项目=在途物资+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生产成本-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商品进销差价+材料成本差异借方余额-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 =300000+120000-90000=330000

六、综合题

20、某企业2006的有关资料如下: 全年实现税前利润600万元,本发生的收支中,有购买国债本年确认利息收入20万元,税款滞纳金支出10万元;去年底投入使用的一台设备原价40万元,有效使用期限为4年,使用期满无残值。税法规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而公司采用年数总和法。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率为30%,经查,年内已预交所得税120万元。年末董事会决定按当年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将当年净利润的50%向投资者分配现金利润,下年2月支付。

要求:⑴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该企业2006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列示计算过程)。

⑵编制本末列支所得税费用、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结转利润分配账户的会计分录。(“利润分配”账户要求列示明细账户。)⑴

2006年:

会计折旧=40*4/10=16万元 税法折旧=40/4=10万元

①纳税所得额=会计税前利润-国债利息收入+税款滞纳金支出+会计折旧-税法折旧=600-20+10+16-10=596万元

②应交所得税=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596×30%=178.8万元

③所得税费用=(会计税前利润-国债利息收入+税款滞纳金支出)*所得税率 =(600-20+10)*30%=177万元

④递延所得税资产=应交税金-所得税费用=178.8-177=1.8万元 ⑵

①年末列支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177 递延税款1.8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78.8 ②提取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42.3 贷:盈余公积42.3 ③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应付利润211.5 贷:应付利润211.5 ④结转利润分配账户 借:本年利润423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23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53.8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42.3 贷:利润分配—应付利润211.5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2、D

3、B

4、B

5、D

6、D

7、A

8、C

9、D

10、A

二、多选题

11、CD

12、ABC

13、CDE

14、ABCE

15、BC

三、简答题

16、什么是坏帐?企业为什么会产生认坏账? 坏账是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商业信用的发展为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易提供了条件。但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或其他原因,少数企业会面临财务困难甚至破产清算,其债权人的应收账款或多或少会收不回来,坏账由此产生。

我国现行制度规定,将应收账款确认为坏账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债务人破产,依照破产清算程序偿债后,企业确实无法追回的部分;

②债务人死亡,既无财产可供清偿,又无义务承担人,企业确实无法追回的部分; ③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3年,企业确实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敦。

17、编制利润表的本期营业观、损益满计观及其主要区别。(见期末复习指导第57页)

四、单项业务题

18、A工厂12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要求编制会计分录。

⑴销售不适用的材料一批,价款30000元,增值5100元,货款已收妥并存入银行。该批材料成本为19000元; 借:银行存款35100 贷:其他业务收入3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 同时,结转已售材料成本。借:其他业务支出19000 贷:原材料19000 ⑵摊销自用商标价值4500元; 借:管理费用4500 贷:无形资产4500 ⑶支付本季度的银行短期借款利息150000元。经查,前2个月已预提90000元。借:预提费用90000 财务费用60000 贷:银行存款150000 ⑷销售产品一批,价款30万元,增值税5.1万元。经查,该笔销售业务已于前月预收货款10万元,余款尚未结清。该批产品制造成本为200000元。借:预收账款35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200000 贷:库存商品200000 ⑸上月23日,企业采用现金折扣方式购入材料一批,价款40万元、增值税68000元已作为应付帐款入帐;本月初用银行存款结清该笔货款。由于在折扣期内付款而享受2%的现金折扣。

借:应付账款468000 贷:银行存款458640 财务费用9360

⑹本月应付职工薪酬15000元,其中,生产工人薪酬7000元,车间管理人员薪酬3000元,厂部人员薪酬5000元。借:生产成本7000 制造费用3000 管理费用5000 贷:应付工资15000

⑺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6000元 借:营业外支出60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6000 ⑻本期确认坏帐损失8000元(用备抵法)借:管理费用8000 贷:坏帐准备8000 ⑼按面值2000万元发行债券一批,期限3年,年利率5%,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发行费用略)。发行债券款项已收妥并存入企业的存款帐户。借:银行存款20000000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20000000 ⑽存储投资款50万元。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50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0

⑾开出商业承兑汇票一张,金额50万元、期限3个月,用来抵付前欠购货款。借:应付账款500000 贷:应付票据500000

⑿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0000元。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0000

⒀将本年净利润80万元转入“利润分配”账户。借:本年利润800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800000

五、计算题

19、A公司2004年12月31日有关账户的余额如下:

应收账款—甲150000元(借)应付账款—A300000元(贷)预收账款—丙200000元(贷)预付账款—C100000元(借)预收账款—丁130000元(借)预付账款—D180000元(贷)库存商品300000元(借)物资采购120000元(借)商品进销差价90000元(贷)坏帐准备50000元(贷)长期借款3000000元(借),其中一年内到期的有500000元。

要求:计算A公司年末资产负债表中下列项目的金额(列示计算过程): ⑴“应收账款”项目⑵“应付账款”项目 ⑶“预收账款”项目⑷“预付账款”项目 ⑸“长期借款”项目⑹“存货”项目

⑴“应收账款”项目=“应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坏账准备

=150000+130000-50000=230000元

⑵“应付账款”项目=“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预付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 =300000+180000=480000元

⑶“预收账款”项目=“应收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200000元

⑷“预付账款”项目=“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预付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100000元

⑸“长期借款”项目=“长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3000000-500000=2500000元 ⑹“存货”项目=在途物资+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生产成本-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商品进销差价+材料成本差异借方余额-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 =300000+120000-90000=330000

六、综合题

20、某企业2006的有关资料如下: 全年实现税前利润600万元,本发生的收支中,有购买国债本年确认利息收入20万元,税款滞纳金支出10万元;去年底投入使用的一台设备原价40万元,有效使用期限为4年,使用期满无残值。税法规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而公司采用年数总和法。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率为30%,经查,年内已预交所得税120万元。年末董事会决定按当年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将当年净利润的50%向投资者分配现金利润,下年2月支付。

要求:⑴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该企业2006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列示计算过程)。

⑵编制本末列支所得税费用、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结转利润分配账户的会计分录。(“利润分配”账户要求列示明细账户。)⑴

2006年:

会计折旧=40*4/10=16万元 税法折旧=40/4=10万元

①纳税所得额=会计税前利润-国债利息收入+税款滞纳金支出+会计折旧-税法折旧=600-20+10+16-10=596万元

②应交所得税=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596×30%=178.8万元

③所得税费用=(会计税前利润-国债利息收入+税款滞纳金支出)*所得税率 =(600-20+10)*30%=177万元

④递延所得税资产=应交税金-所得税费用=178.8-177=1.8万元 ⑵

①年末列支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177 递延税款1.8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78.8 ②提取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42.3 贷:盈余公积42.3 ③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5.乡财税管理所2009年工作总结 篇五

一、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素质

过硬的思想觉悟和扎实的政策理论水平是搞好工作的保证。为了适应新时期基层干部的要求,在工作中我们千方百计挤出时间学习,特别是业务知识、政策法规,只有精通了,才能按照财政体系规范运作。每周星期

一、星期五组织全所成员开展学习。学习有关业务知识、党的政策、法律法规。通过一年的学习,全所人员的理论水平、业务水平都有明显改进。同时,树立了群众观和公仆意识,增强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二、全面完成了税征工作为主的各项工作目标

1、顺利的完成了农村税费改革

市县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会后,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制定了切合我乡实际的改革方案、措施,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改革精神,扎实有效的宣传到家喻户晓,把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到实处,深入民心,有效的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我乡实际情况结和税费改革精神,对我乡进行了全面税费改革,改革后,直接减税180977元全乡人均减负35.5元,人均负税为33.9元,亩均负税为15.5元。

2、税收的征管关系到政府的正常运转以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全所人员不怕辛苦、不怕困难、努力工作。克服了“8.29”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在今年7月20日前,全面完成了税征任务,入库资金19.3万元,入库率100%,在全县进度排第一。截止目前以超额完成税征任务。

3、做好了二oo三年农业税灾情减免摸底、造册、兑现工作

“8.29”洪灾造成大面积的农田摧毁,税收减免工作,任务艰巨,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因此,全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察看,做到“轻灾少减,重灾全免”的原则,采取群众自报,大家评议、实地丈量相结合的办法,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开票兑现等办法。在3月底全面完成兑现任务,达到政策落实,群众满意,领导放心。

4、1999年第四轮退耕还林兑现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完成为了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严格执行退耕还林政策,增强为人民服务意识,全所人员深入各村将退耕还林钱粮全部兑现到农户手中。

5、规范会计帐务

8月份所上集中一个半月的时间将会计核算中心、农村财务服务中心的帐务更进一步规范,分类整理,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为政府及时、全面、准确掌握资金的运转情况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6、加大引导农民致富力度

今年以来,继续抓好蚕桑、中药材、畜牧业、劳务输出,实现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7、狠抓财源建设

从10月开始,全所人员深入农村,狠抓烤烟生产,目前,以落实种面积250亩,为XX年的烤烟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6.财税管理 篇六

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但是,实践证明,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

摘要:财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管理环境越来越紧张,给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电力企业本身负债比例比较高,希望可以通过合理的财税筹划方案实现合法避税,同时降低企业运作成本。本文主要对电力企业在财税筹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与电力企业的ERP软件相结合,对供电企业的财税筹划提出合理化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财税筹划 风险 ERP系统 供电企业

供电企业的财税筹划工作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始终,整个企业的生产链与财务部门都与财税筹划工作相互融合。要想实现财税管理系统化,一定要做好前端业务的风险控制工作,增强高层管理者的纳税意识,提高内部风险控制意识及财务人员和有关部门对纳税法律的理解力。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实现合理避税,减少企业的经济负担,减少企业的财务费用,降低企业财政风险。

一、供电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意义

作为电力企业,能够合理运用纳税筹划的方法,充分运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达到节约企业税收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自身竞争力的目的,将对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1)税收筹划是电力企业税收筹划的必要手段

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在宏观经济的调控之下,售电量的增长速度会逐渐减缓,而电价的上涨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在现阶段电力企业的建立及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合理的控制财务的支出,优化税收的控制,合理的将收费支出控制在最低的状态,从而为企业资金的缓解以及产品的经营提供充分性的保证。

(2)税收筹划制度的建立是风险控制的有效途径

对于税收筹划的制度内容而言,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利用税收制度的相关政策,通过与企业发展现状的充分性融合,为企业建立起的最大化发展需求,在整个制度内容建立的过程中,应该对纳税的对象以及纳税的义务进行合理性的分析,科学的计算税收的基本方式,从而对整个制度内容进行合理性的研究,为整个税收制度的建立提供有效性的发展途径。

二、强化供电企业财税筹划管理的对策

在企业管理中纠正与防范一些不符合税收规定,协调运营的内部组织为内部控制机制的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有了良好的内部控制架构和完善具体的内部控制,才能有效的控制好企业内部成本、预算的各项目标,从根本上保障公司正确处理好各方关系,顺利实现各项经营目标。

(1)强化税务风险管理理念

最近几年,我国的税收政策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供电企业需要做好新政策的学习工作,建立完善的财税体系,对实际工作进行详细的指导,规范基础工作,实现财税管理科学化。对于和财税相关的经济业务,做好纳税风险评估和监控工作,对于一些特殊的经济业务,要熟悉其特定的纳税法律,实现供电企业依法纳税,降低企业风险。完善企业的纳税流程及与财税相关的工作制度。在企业内部建立财税筹划管理机制,集中处理企业出现的各种财税问题,定期组织研讨会,对近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总结体会进行交流和探讨。

(2)做好与财税部门的沟通工作,落实后财税政策

供电企业要清楚税务的稽查内容,在日常的工作中对于要检查的财税内容做好内部监控。清楚税务检查的工作流程,了解税务的处罚内容,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制定好解决方案。最后要清楚与自己企业相关的各项财税优惠政策,清楚具体的优惠内容和享受优惠的具体条件以及相关手续的办理等,将各项财税政策落实到企业工作之中。对于符合国家特定财税政策的业务内容,要积极申报,及时享有国家对电力企业给予的优惠政策。努力争取地方财税优惠政策,对与电力企业相关的财税政策要清楚的了解,对于存在争议的地方,可以提出自己的建立和意见。

(3)推进供电企业财税管理信息化

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供电企业财税管理信息化办公,电力企业之间要加强沟通,形成信息共享。实现企业内部对财税信息的快速查询和指导。在财务ERP软件中建立财税模块,自动生成纳税申报表,实现计算机自动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

三、完善电力企业财税政策筹划机制的建议

(1)电力企业要建立健全财税机构,建立财税筹划防范与控制机制

供电企业应成立专门的财税筹划部门,成立一支专业的财税团队管理公司的相关业务,并寻找高水平的税务代理机构,有利于提高企业对日常运作中的财税筹划。并及时做好财税筹划工作和风险应对,合理配置企业的材料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积极争取相关的财税优惠政策。和税务代理之间一定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约需要承担的责任。提前做好预案,防止税务代理发生违约现象给企业造成损失。

(2)电力企业要建立财税筹划管理信息交流机制

全面实行电力企业规范化管理,对于企业比较大型的业务内容,做好跟踪调整工作,对于已经发生和可能发生的税收风险,及时采取有效解决措施,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提前做好风险预案。定期开展交流会,对于企业在生产运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找出解决方案,保证企业财税筹划工作畅通无阻。

(3)电力企业应做好财税筹划人才培养工作

财税筹划工作对供电企业十分重要,因此电力企业应对财税筹划工作人员做好培训工作,培养自己的复合型人才。税收相关政策与会计法律法规有很大不同,大数额的税收管理不利于日常的计算和征收。因此财会人员不仅要对财务会计相关程序和法律要熟悉,而且对纳税申报程序和相关法律法规也要了如指掌。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时候税务机关工作人员也有可能出现错误,从而损害公司的经济利益。供电企业要建立自己的财税筹划机构,确保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同时也要保证纳税申报准确无误。对于税务机关发生的错误,能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做好双方的沟通和协调工作。所以供电企业建立自己的财税筹划人才培养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四、结束语

7.财税管理 篇七

(一) 专业管理理念与内涵

构建经济效益型财税管理体系, 在内涵上不仅要凸显标准化财税管理的科学合理性, 在外延上需要下足功夫, 彰显自身的特色与创新。“三标准、三控制、三强化”是将标准化的制度约束机制, 内控的预防与监督, 财税的价值创造功能有效结合, 从组织机构、职权分配、业务流程、信息沟通和检查监督等多方面指导、规范财税管理各项工作。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财税管理的维度与空间, 以税收筹划、争取政策、提升涉税人员业务水平入手, 实现闭环联动的财税管理体系。

(二) 专业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三标准、三控制、三强化”为主线的财税管理体系, 实现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之间的耦合关联。将公司“硬件”应用, “软件”管理有机协同, 具体涵盖线上系统的标准优化管理, 财税信息化系统平台的深化应用, 线下业务的规范与创新。以标准化的财税管理, 完善的内控体系, 财税的价值引领与创造为依托, 使财税工作有标准、标准有程序、程序有监督、监督促改进、改进促创新, 不断夯实财税管理基础, 实现由事后管理向事前筹划转变。

(三) 专业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控制

二、专业管理的做法及特色

(一) 以“三标准”构建财税管理体系框架

1. 基础标准

构建明确而完善的制度体系, 做到在每个环节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财税风险的预防, 既有明显的制度约束作用, 又在操作上提供规范指导, 营造良好的理财环境和氛围。六安公司按照国网公司财税集约化管理精神要求, 不断完善基础标准, 在原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基础上, 进一步整理规范细化。分为内部制度标准, 即涉及人、财、物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业务标准主要是指在税务系统操作规范及流程上所作的规定, 如细化梳理电费发票领用、开具、保管、作废、盖章等管理流程, 纳税申报系统操作流程等;外部标准主要是财政、税务等行政机关对公司税务所作的制度规定。

(1) 内部标准:《六安供电公司财产保险工作实施细则》;《六安供电公司财务稽核实施办法》。

(2) 业务标准:《六安公司发票管理实施细则》;《六安公司纳税申报操作手册》;《六安公司关于出售废旧物资涉税问题注意事项》。

(3) 外部标准:《关于调整货物和劳务税汇总纳税企业纳税申报表填写方法的通知》;《关于调整安徽省电力公司增值税预征率的通知》;《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综合治税管理办法的通知》。

2. 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细化和明确了财税管理的目标, 按照年度工作计划部署, 结合“二十四”节气表行程安排, 借助财税系统的信息化平台, 以税务管理指标体系为依托, 将各项工作目标量化分解考核, 并将自检自查作为日常税务管理的重要手段, 实现了依法治税, 有效保证了纳税工作的顺利进行, 确保了税收政策执行到位。

3. 工作标准

工作标准主要是针对财税管理岗位职责而言, 主要从职责与权限、岗位任职资格、工作内容与要求作出的定性标准。六安公司依据《省公司财务资产部稽核财税处财务稽核专责岗位工作标准》要求, 对本公司涉税岗位人员的职责权限、岗位任职资格、工作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报告与记录等作出要求。

(二) 以“三控制”强化对财税风险的隔离防范

在具体工作的运行操作上, 深化对“权限事项涉及的风险点及关键环节”和“控制措施”两项标准。对于前者, 要求按照工作规程、相关法律法规, 时刻自我约束控制。对于后者, 增强了防控的针对性。将两项标准结合即形成个人自我监督控制、流程控制、外部监督控制“三位一体”的措施标准。

1. 自我监督控制

自我监督控制又称预防性控制, 旨在活动发生前, 通过相应的制度规定, 将可能产生的差异和风险予以排除控制的方法。六安公司财税管理以规范和明细的流程为指导, 按照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的管理原则, 加强财税的自我监督与约束, 全面提高财税管理水平。例如, 以年度工作计划为指导, “二十四”节气表为行动指南, 例外管理相结合, 做到工作有计划, 计划有细分, 执行有量化, 为财税管理人员戴上了“紧箍咒”, 在按照行动指南执行工作时, 自我监督制约机制同步发挥作用。

2. 流程控制

财税集约化管理离不开标准化的流程监控, 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财务管理流程, 明确和规范财税管理中涉及的各部门间的职责分工, 统一规范的业务数据和财税数据标准, 对日常的纳税管理工作起到了细化, 完善的作用。六安公司充分利用“线内系统有序运行、线外系统有机结合”, 的财税标准化流程管理。

(1) 线内系统流程控制

财务管控税务管理模块依托与其他系统的数据集成, 利用税务模块的标准流程功能进行数据的维护, 实现纳税计算单、税务备查簿等功能的应用, 实现会计业务处理的集成, 消除手工凭证, 提高凭证集成比率。六安公司积极响应国网公司的部署, 利用税务模块的现有功能完善数据维护, 将房产、土地、经济合同、房屋租赁等涉税信息做成标准模板导入财务信息系统, 并实时更新系统数据, 确保各项计税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税务专责负责公司发票发票购买及缴销等管理工作, 利用系统自动生成缴销发票明细及汇总数据对公司的发票情况进行监控分析。深化对纳税计算单、税务备查簿等功能的应用, 各个月份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城建税等均通过的纳税计算表单进行, 及时跟进税务备查簿中的相应信息, 方便了以后年度纳税调整, 编制纳税申报表或接受税务检查时进行查阅。初步建立起集团税务管理体系, 有效控制了错漏风险, 对规避企业纳税风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线外系统有机结合

财税安全有序的运行管理, 离不开线外系统支撑结合。六安公司按照省公司制定的《电网企业财务管理流程设计指南》暨《安徽省电力公司税收管理标准》等规范要求, 结合安徽地税网上申报纳税服务系统、企业办税一体化平台、税收调查网上直报等税务管理系统, 有效促进了税收安全有序的计提缴纳入库。

3. 外部监督控制

建立高效的财务监督运行机制离不开监督制约机制, 既要做好内部的防控监督, 又要做好利用好外部的监督评审。通过各种外部的检查审计, 能有效揭示出财税管理的薄弱环节。六安公司充分利用三种类型的外部监督机制:一种是财政、税务部门向本单位委派工作人员进行的涉税审计检查;二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各种受托的事务所对公司的审计;三是系统内部组织的检查互查工作。将每次的外部监督检查当做一次完善提升的机会,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密切配合深入细致地找问题, 认真总结制定措施, 做到有错即改, 迅速纠正。

(三) 以“三强化”提升财税集约化管理水平

1. 强化财税筹划管理, 效益更高

依法纳税是企业应尽的义务, 而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也是企业法定的权利。积极进行财税筹划管理, 是企业降低成本, 增加经济效益, 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为此, 六安公司扎实深入地开展了“纳税筹划”活动, 并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充分利用业内资深专家进行税收法律知识、会计处理技巧、税收筹划技巧培训, 使财务人员纳税筹划的超前意识和业务处理能力得以显著提高;二是利用电子刊物《华财税网电子期刊》学习税法筹划的成功案例,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等, 使合理筹划、依法纳税观念深入人心;三是积极争取财税政策, 争取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工程费和城市附加返还等资金。

2. 强化诚信树立形象

六安公司在履行企业公民责任方面坚持守法合规、诚实守信的企业公民品格, 坚持公平计量, 依法经营, 使诚信企业形象得到不断提升, 公司注重强化各级办税人员的诚信观念。通过对税务管理集约化的不断总结提炼, 做到“三到位、三及时”, 即税务工作认识到位、执行到位、发票管理到位, 报税及时、涉税资料报送及时、税款入库及时。

3. 强化队伍建设, 提升业务水平

公司制定学习计划, 对财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从规章制度、记账方法、科目运用、核算规程、会计报表等方面入手, 使财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迅速提高, 确保了纳税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财税政策网络课堂, 加大纳税宣传力度, 做好上级涉税政策横向传导纵向贯通工作。

三、专业管理改进方向的对策

(一) 积极参与财税集约化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财税工作机制, 夯实财税基础管理工作, 加强纳税分析、评估与筹划, 实现公司财税管理的统一、规范、精益、高效。

(二) 提高涉税人员的业务技能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税务岗位人员学习税收政策, 了解、更新和掌握税务知识, 提高运用税法武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规避企业税务风险的能力, 为降低和防范企业税务风险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 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主动作为

8.财税管理 篇八

【关键词】财税体制改革;卫生事业管理;预算制度;财政与支出

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在经济发展新时期,又一轮的财税体制改革已然开始。这一轮的财税体制改革扎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现状,并以促进社会各行业的发展为基本原则,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科学发展。财税体制改革中的各项制度涉及的行业很多,卫生管理行业也位列其中。财税体制改革对卫生管理事业的影响,有助于实现卫生筹资科学化、规范化,更对卫生事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一、影响卫生事业管理的财税体制改革内容概述

(一)预算制度改革内容

我国传统的财政预算是采用基数法开展的,通过多年财政预算体制的改革,这种不细致的预算方式已经逐渐转变为部门预算。虽然改革后的预算管理制度科学性、规范性和合理性得到了提高,但受传统预算基数法的影响仍然存在,因而预算的执行力仍有欠缺。最近的一次预算制度改革,目的在于建立透明预算制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规范政府地方债务管理和全面规范税收优惠政策。这些改革内容针对我国预算基数法管理存在的漏洞,能够有效提高预算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水平。

(二)税收制度改革

本轮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套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改革的内容锁定了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环境保护税、房地产税、个人所得税等六大税种。税收制度改革有助于改善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改善各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

(三)财权与支出责任调整

这一改革从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入手,旨在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更好地落实政府责任。其基本取向包括:其一,“分税制”总体格局保持中央与地方收入格局大体不变的前提下,合理调整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其二,调整事权,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其三,事权与财力不匹配的,通过转移支付办法解决。

二、财税体制改革对卫生事业管理的影响研究

(一)预算制度改革对卫生事业管理的影响

新一轮预算制度改革对卫生事业单位管理的影响是积极的,有利于实现公共财政职能归位,保证卫生筹措资金的充足性和可持续性。

(二)稅收制度改革对卫生事业管理的影响

受经济下行因素影响,卫生事业管理单位近年来受到比较大的冲击。税收制度改革对卫生事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高了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要求,并迎合了医疗体制改革的方向。税收制度改革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通过税收政策调整,将更多的资金留在了公共卫生服务领域,有助于提高百姓的健康水平。

(三)财权与支出责任调整对卫生事业管理单位的影响

卫生事业管理单位长期存在着筹资困难的局面,这与有政策不落实的现状是有直接联系的。财政与支出责任的调整,以税制格局不变为基础,在不影响卫生事业管理单位运营的基础上,有助于卫生事业管理单位提高筹资能力,保证了卫生事业管理单位事权划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通过转移支付等方法,保证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执行和落实优惠政策,提高卫生事业管理单位的融资能力。

三、财税体制改革对卫生事业管理的新要求

(一)预算制度改革对卫生事业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财税体制改革中的预算制度改革,要求卫生事业管理单位必须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并科学的预测卫生筹资需求,还有助于实现对公立医疗机构资产的管控,降低负债,并要求卫生事业管理单位能够积极学习新的预算制度,通过纳税筹划来降低纳税额度,提高卫生事业管理单位的收益。在改革后,卫生事业管理单位不仅要提高预算编制工作质量,还需要对提高公共财政预算的准确性,遵循市场规律,构建和完善科学补偿机制。还要求提高卫生专项工作力度,确保重大公共项目的专项资金使用科学合理,并优化单位发展的负债比例,实现对医院发展的科学宏观调控。另外,还需要通过合理、合法的科学纳税筹划手段,享受到相关优惠政策释放的改革红利,以实现卫生事业管理的继续发展。

(二)税收制度改革对卫生事业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医疗资源的缺失和不足,是卫生事业单位发展中面临的一大困境。税收制度改革,有助于改变这种现状,以市场经济为调控主体,促进卫生事业管理事业的发展。税收制度改革对卫生事业管理提出的要求主要有,要求卫生事业管理单位能够运用纳税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和鼓励社会资金流入卫生事业管理领域,进一步扩大我国卫生服务工作面,发挥丰富医疗服务体系重要任务。由于新的税收制度,将药品的税额转嫁给了患者,这降低了卫生事业管理单位的纳税额度,因此应该进一步下调药品增值税额度,以减轻患者的负担。

(三)财政与支出责任调整对卫生事业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财税体制改革中的财政与支出责任调整,减轻了低层政府的卫生支出责任,卫生支出转由中央和省级别政府承担。地方政府需要凭借其信息和资源优势,承担起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责任,并将基本的医疗服务下放给区、县级别的地方政府负责。财政与支出责任调整,还明确了地方政府的卫生管理辖区,使地方政府卫生服务管理工作开展更加顺畅,并划定了地方政府的管理责任,提高了地方卫生事业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推动卫生事业发展,是解决我国医疗资源紧缺,医患关系紧张的有效途径。新一轮的财税体制改革中,关于卫生事业管理单位的改革内容,给卫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各级卫生事业管理单位一定要走在改革前面,积极改变工作策略和方法,确保卫生事业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发展,为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水平的提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伯惠.增值税护围背景下医疗卫生行业税收制度选择[J].地方财政研究,2015,(6):57-63.

[2]应亚珍.政府卫生投入: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卫生经济研究,2013,(7):6-9.

[3]靳继东.政府间事权与财力匹配改革的法治思路[J].税务研究,2015,(7):76-80.

上一篇:随笔500字 写狗下一篇:2011年家庭致富工程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