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派干部五年工作总结(共8篇)
1.下派干部五年工作总结 篇一
下派干部工作总结
县委组织部:
2004年4月,按照县上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下派到xx乡担任副乡长,进行为期两年的锻炼。两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局的关心指导下,自已始终以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积极按照县委“24字”发展思路的要求,围绕乡党委、政府工作重点,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汇报如下:
两年下派工作总结
一、学习做到求深
本人坚持把深化学习作为提出高个人政治业务素质,严格锤炼党性的政治高度,抓紧抓好,不管工作再忙,都要抽时间、挤时间学习。一是加强理论学习,自觉坚持学习制度,发扬马克思
主义学风,反复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二是自觉参加乡党委的中心组学习和机关组织生活;三是认真抓好了第二批先教和干部作风整顿活动的学习;四是有针对性的学习了《共产党员的修养》、雍宗满先进事迹、全省优秀县委书记、全市优秀党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五是有选择地学习了科技、《乡镇论坛》、《行政许可法》、《宪法》等知识。通过深化学习,做到了方向明、立场稳、敏锐性高、鉴别力强、与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政府、保持了高度一致。
二、团结做到求合
团结出智慧,团结出政绩,团结出力量,团结也是一个党员、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具备党性原则的重要体现,若不严格遵守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而是我行我素,甚至拉帮结派,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各自为政,这还有什么党性可言,本人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对此,我始终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顾全工作大局,严守组织纪律。凡是集体作出的决定,自已都带头服从,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自觉维护乡党委、政府领导集体的权威,对自已的工作范围内的事不推诿。并妥善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做到以诚相待,兼顾各方。切实做到了“五能”和“五不”。政治上能相互帮助,不护短;思想上能互相交心,不离心;原则上能是非分明,不让步;工作上能互相支持,不拆台;小事上能互相体谅,不计较。
三、廉洁做到求严
要廉洁,就意味着不怕吃亏,具有奉献精神,不能把商品等价交换原则引入政治生活和工作上来,讨价还价。本人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认真履行好职责。同时,把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抵制“五股歪风”,从未参与经商办企业,远离非法利益格局,始
终以蝼蚁之穴溃堤千里的谨慎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切实做到不该要的坚决不要,不该吃的坚决不吃,清清白白做人,当好服务于民的公仆。
四、工作做到求实
2004年4月,下派xx后,乡党委就安排我任全乡最偏僻、条件最差、工作阻力最大的xx村驻村工作组长,对此,我毫不退缩。两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村、支两委和驻村干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一是驻村工作走在了前列。
1、在2004年5月下旬收农业税期间,不惧烈日、风雨无阻,走遍全村11个社的院坝和田间地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宣传政策、依法收税,在全乡率先完成了农业税征收任务;
2、及时完成了全村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费,农村公路建设捐资、农灌水费的收取任务和农业粮食直补发放到农户工作;
3、牵头组织完成了村、支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4、下大力气完成了全村
禽流感防治工作;
5、协调解决了凤河村大堰塘的权属纠纷,及时化解了集访苗头,维护了全村社会稳定;
6、维修村道7公里,整治堰塘3口,建沼气池1口。
7、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力度大,栽种优质花椒300亩、青篙50亩、苎麻50亩、新发展畜禽300头(只);
8、办好了村幼儿班,解决了适龄幼儿上学远的问题;
9、指导抓好了第三批先教活动。二是分管水、电、路工作取得了实效。跑回项目3个,引资4万元及抽水机4台;争取到了2006-2008200万元农发水保项目;抓好了xx水库过境渠道的清淤排障工作;协助搞好了xx场镇供水管网改造和场镇部分路段的硬化;上报争取了xx村农村电网排危项目,搞好了xx村的农网排危,消除了一农户在高压线建房的隐患;协调解决了xx村河道人行桥,因东河采砂权拍卖引起的纠纷,避免了一重大集访事件的发生;做好了乡村道的改建工作。和其他乡干部一道向全乡干部群众及在外工作的xx人筹集资
金近20万元,使改建乡道xx路得以顺利开工实施,并组织村民维修村道25公里、改建3公里。三是指派工作得到了好评。牵头完成了全乡《农业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登记发放和《行政许可法》的宣传工作;协助乡党委、政府领导搞好了全乡第二批先教、第三批先教、干部作风整顿活动及其它工作。
下派工作体会
通过近两年的下派工作锻练,自已深深地体会到要干出一点成绩和提高工作能力,县xx局、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关心支持是关键,乡领导班子成员帮助是前提,乡、村、社干部大力协助是保障,本人踏实肯干是根本,同时也有如下认识。
一、角色的转变有利于提高领导才能
下派前,自已先后担任过xx管理所办公室主任和县xx局办公室负责人,但这都是单位的中层干部,只能按照领导意图开展工作,搞好服务,当好参谋,这是个能动性不强的工作岗位。下派后,担任的是副乡长,是领导班子成员之一,这是个能动型较强的岗位。为履行好职责,自已必须充分学习、借鉴乡上其他领导,以及乡、村、社干部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理清分管工作思路,抓住分管工作重点,主持召开相关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带领相关站所,及有关人员围绕乡上工作中心,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同时,还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两年来的时间证明,角色的转变有助于提高自已的工作能力和领导才能。
二、环境的改变有利于增强苦干实干的本领。
刚下派杨通时,自已很不适应乡上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加之,远离家庭和才8个月大的儿子,更是觉得一天也呆不住,曾有不想工作的念头。但一想,自已是一名中共党员,是xx局副科级后备干部,如果连这点考验就受不了!这道难关就不能突破!自已还能干什么
大事?还有什么前途可言?再想想土生土长的xx等xx籍革命烈士年纪轻轻就抛头颅、洒热血,以及在此辛苦工作多年的乡政府领导和工作人员,自已这两年下派锻炼又算得了什么。于是按照安排,我愉快的担任了全乡条件最差、最偏僻的xx村工作组长,并在短短的一周时间,走遍了全村十一个社的院坝、田埂、了解了上百户农民,摸清了村情,制定了村级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同时自已也做到了时常下村社解决问题,特别是为村社干部办一些实事。
总之,两年的下派,使我受益非浅,收获颇多。回到xx局后,我一定会将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弘扬“三实”精神,艰苦奋斗,与时俱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00六年三月
2.机关下派干部工作总结 篇二
xx年10月在xx市“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中,我局干部张娟同志由组织安排下派到礼州镇街村任村长助理。下派期间,我局依据凉组通〔xx〕195号〈关于印发《凉山州参加“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八项制度》的通知〉精神,对其加强管理,现将管理情况总结如下:
一、随时掌握下派干部思想、工作动态
我局每周五都要通知下派干部回局参加干部职工学习会。一方面通过学习,让下派干部随时掌握中央、省、州、市的`重大决策部署,熟悉蔬菜业务知识,以便将政策、技术及时带到基层,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另一方面,便于和下派干部进行沟通,听取她的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工作进展、面临的工作困难,及时协助解决。
二、主要领导陪同调研村情民意
xx年,我局高志华副局长先后10余次陪同下派干部张娟同志深入礼州镇街村13个组调查走访,他们走访了大部分党员、干部、专业户、贫困户,通过走访,摸清了全村人口、户数、耕地、支柱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基本情况,协助其制定了合理工作计划,确保了下派干部及时熟悉村情,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切实有效开展工作。
三、给于派驻乡镇村资金支持
为支持我局下派干部派驻乡镇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科技、产业发展,推动扶贫攻坚等相关工作,xx年我局先后给予礼州镇、街村46062元资金支持。其中,启动环境优美乡镇“七个一”工程建设投入2万元;聘请人员维持礼州火车站莲白外运秩序投入4000元;建立科普宣传栏投入4062元;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支部结队、干部帮扶”活动投入1.8万元。
四、严格执行经费保障制度
我局下派干部在下派期间,工资、奖金、福利等一切待遇都按在职在岗职工标准全额如数进行了发放。
五、长期坚持定期汇报制度
对于我局的下派干部,一直坚持每周回局汇报工作情况,年底以书面形式报告本年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计划。
六、严格考核
3.干部下派工作简报 篇三
关键词一:群众满意度——精准聚焦,持续发力
村级“三个全覆盖”工作目标是明确且唯一的:让百姓说好,让群众满意。这既是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工作的落脚点。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务必提高群众满意度,像一把悬顶之剑,让下派干部不敢有须臾的放松和懈怠。
一入村,市粮食局驻太平镇李集村第一书记黄习锋就开始了深入细致的入户走访。当走到90多岁的周奶奶家时,看到周奶奶的手被一片硬纸包着,上面系着一根毛线,便问周奶奶怎么了。老人家告诉她说刚才不小心被凳子挤破了,随便一缠就包上了。了解到周奶奶并不是嫌卫生室远,而是考虑钱的问题时,黄习锋没有再继续入户,专门到卫生室买了创可贴、棉棒、碘伏送到周奶奶家中,并帮周奶奶蘸上碘伏处理好伤口,再将创可贴小心地贴上,感动的老人家不知说什么好……
早晨起床后,市住建局驻香城镇茶沟村第一书记孔祥柱发现,紧邻村委的王大娘担着两个水桶前来村委取水,连忙问什么情况。王大娘说天气冷,水泵不上水了。孔祥柱赶紧接了两桶水帮忙送到家里。然后帮忙检查水泵,发现大娘家的水泵用棉花包得严严实实,打开水泵上的注水口,发现水泵内的水没冻,而地面到水泵的那段水管没有包。孔祥柱猜想可能是这段水管冻了,提了一壶热水,浇上去后,开机一试,水上来了。刚要回去,王大娘端上了一碗热腾腾的炝锅面……
磅礴大雨中,济宁市大人办公室驻看庄镇看庄村第一书记撑着伞去查看群众即将改造的危房。罕见大雪降临,市委宣传部驻凫山街道后庙社区第一书记带领村“两委”同志,清雪扫路,确保路路畅通。“三秋”时节,市委办公室驻石墙镇东坡村第一书记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缺少劳力的困难户收运玉米、播种小麦。孩子无法上学,郭里镇西郭村驻村干部、联村民警联手帮助唐凡龙解决了孩子的户口问题……
一叶知秋,见微知著。下派干部可能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有的只是一些看似鸡毛蒜皮的细小琐事,恰恰正是由这些小事组成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温暖人心的爱的海洋。近年来,我市持续高度重视群众满意度工作,村级“三个全覆盖”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主平台”之一,无论是任务设计,还是从督导考核,全部围绕群众满意度展开。特别是,精准聚焦满意度这条主线,持续进行发力,坚持“入户走访座谈”不动摇,坚持“及时解难帮困”不动摇,坚持“持续改善民生”不动摇,群众满意度得到不断提升。据统计,全年各级下派干部共计走访群众100多万户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3万多条,解决群众反映问题近6000件。
关键词二:关注弱势群众——守住底线,补齐短板
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市1万多户的贫困户是需要补齐的“短板”之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逐步增多,如何对这些人群进行重点关注和服务,这是我市“三农”工作的底线……“补齐短板”、“守住底线”是市委市政府设计实施村级“三个全覆盖”工作的初衷之一。广大下派干部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入手,着力攻坚克难,不断织就织密社会保障网,尽最大努力关注弱势群众。
太平镇前韩村村民刘祥荣一家是精准贫扶贫户,家庭成员6人,患病的就有4人,家庭无劳力。 年5月,刘祥荣脑血栓病复发,市招商局驻村第一书记贾恩灿积极倡议,驻村干部及村“两委”干部共捐款1700余元进行帮扶,同时帮助争取了大病救助政策。刘祥荣的女儿刘俊凤,患精神病20多年,贾恩灿积极联系邹城市精神病医院,为刘俊凤争取到免费治疗机会。经过三个月的全面治疗,去年10月29日出院后,刘俊凤已经基本恢复正常。为帮助这个家庭真正走出困境,贾恩灿召集村“两委”商议,为还有部分劳动能力的刘祥荣的儿子刘俊峰安排了村卫生保洁员的工作,这样这个家庭每年能有近万元的收入……
村里留守儿童比较多,市妇联驻峄山镇巩一村第一书记孙丽娜招募了“爱心妈妈、爱心爸爸”与这些孩子们结成爱心对子。这些爸爸、妈妈们不仅为孩子们送来了500元的助学金和学习用品,而且还经常和孩子们通电话、周末带着孩子们到家里去做客、假期带着他们去旅游。炎炎夏日,市体育局驻张庄镇黑港村第一书记为村里9位空巢老人送来了电风扇。寒冷的冬天,市统计局驻峄山镇涝滩村第一书记为7户空巢老人、市交运局驻郭里镇屈北村第一书记为9户精准扶贫户分别送来了“暖心煤”。儿童节来临,市新闻中心驻北宿镇后万村第一书记为孩子们送来书包、文具盒等学习用品,并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中秋节到了,市民政局驻张庄镇西卞村第一书记组织“依然有爱”爱心团队与空巢老人共度中秋。九九重阳节,钢山街道驻鸿景雅苑社区工作组组织志愿者为空巢老人提供志愿服务。群众家庭发生变故,凫山街道三里营社区民生代办员吴淑琴辗转多次,帮助老人张广柱给他的孙女办理了孤儿救助政策……
,我市围绕关注弱势群众相继开展多项主题活动。从7月起,集中力量开展农村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关爱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暨强化社区矫正和刑满释放人员帮教活动;8月份,组织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与市文明办联合举办了“儒润邹城、公益众筹”暨大学助跑助学金发放活动;12月份,开展走访慰问精准贫户活动,等等。截至目前,累计走访慰问留守儿童3380户、空巢老人5080户、精准扶贫户10538户,救助困难学生120多人,协调各类帮扶救助资金300多万元。
关键词三:“四大乡村”建设——因村制宜,统筹推进
4.下派干部管理工作小结 篇四
2009年10月在XX市“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中,我局干部张娟同志由组织安排下派到礼州镇街村任村长助理。下派期间,我局依据凉组通〔2007〕195号〈关于印发《凉山州参加“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八项制度》的通知〉精神,对其加强管理,现将管理情况总结如下:
一、随时掌握下派干部思想、工作动态我局每周五都要通知下派干部回局参加干部职工学习会。一方面通过学习,让下派干部随时掌握中央、省、州、市的重大决策部署,熟悉蔬菜业务知识,以便将政策、技术及时带到基层,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另一方面,便于和下派干部进行沟通,听取她的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工作进展、面临的工作困难,及时协助解决。
二、主要领导陪同调研村情民意
2010年,我局高志华副局长先后10余次陪同下派干部张娟同志深入礼州镇街村13个组调查走访,他们走访了大部分党员、干部、专业户、贫困户,通过走访,摸清了全村人口、户数、耕地、支柱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基本情况,协助其制定了合理工作计划,确保了下派干部及时熟悉村情,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切实有效开展工作。
三、给于派驻乡镇村资金支持
为支持我局下派干部派驻乡镇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科技、产业发展,推动扶贫攻坚等相关工作,2010年我局先后给予礼州镇、街村46062元资金支持。其中,启动环境优美乡镇“七个一”工程建设投入2万元;聘请人员维持礼州火车站莲白外运秩序投入4000元;建立科普宣传栏投入4062元;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支部结队、干部帮扶”活动投入1.8万元。
四、严格执行经费保障制度
我局下派干部在下派期间,工资、奖金、福利等一切待遇都按在职在岗职工标准全额如数进行了发放。
五、长期坚持定期汇报制度
对于我局的下派干部,一直坚持每周回局汇报工作情况,年底以书面形式报告本年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计划。
六、严格考核
5.白塔岭街道下派干部汇报总结 篇五
——下派干部第一季度工作汇报情况总结
2010年11月,在我区干部下基层活动中,区城乡建设局代阳、区城管局付凤鸣等五名同志下派到我街道所辖社区。下派期间,我街道依据中共海港区委组织部干部科文件精神,对其严格管理。按照区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白塔岭街道党工委于4月26日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下派干部在社区的工作汇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纪检书记于淑洁、党工委办主任薛利,下派干部及所在社区负责人参加了此次汇报会。
此次会议由薛利主持,共三项议程:一是下派干部进行第一季度工作汇报;二是各社区负责人对下派干部工作进行点评;三是工委副书记于淑洁总结讲话,提出指导性意见。会后,各下派干部全部递交了工作汇报和《沈浩日记》读书心得。
从整体来看,各位下派干部都能做到脚踏实地的安心在社区工作,扎根社区,找准定位,服务群众。同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在协助社区搞好日常工作、宣传政策、维护稳定、组织参与文体活动、走访民众关注民生等方面,都能创新思维,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此外,各位下派干部纷纷表示愿意立足基层、加强锻炼、以更大的热情投入社区工作,为百姓多办实事。各社区负责人对下派干部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对他们认真负责、遵勤守纪、敬业热情的工作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
最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于淑洁要求各社区严格落实对下派干部“一簿一档一考”的管理制度,对下派干部在生活上多关怀,业务上多指导,工作上多压担子,确保下派干部安心工作,多出成绩。同时,也对下派干部提出了几点希望:一是要找准定位,踏实工作。二是要善于学习、讲求奉献。三是要团结互助、善于协作。四是要善于联系、勤于沟通。五是要热心服务、创新思想。六是要发挥特长、优势带动。七是要学会借鉴,提升自我。于书记最后鼓励下派干部在前一阶段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熟悉社区业务的基础上,争取在第二、第三季度创业绩、现实效。在第四季度总结经验、全面提升自身能力,圆满完成下派锻炼任务。
6.区直部门下派包村干部工作职责 篇六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 2009-06-2
5区直部门下派包村干部工作职责
(2009年2月)
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按照区委的工作部署,扎扎实实开展包村工作,加快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2、科学制定和落实工作计划,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重视改善民生,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
3、包村干部要正确处理好本职工作和包村工作的关系,原则上以包村工作为主,每周坚持至少2天到包村点开展工作,下派办将对包村干部到岗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每年至少为老百姓办1—2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
4、正确处理与镇党委政府、村“两委”的工作关系,政治上严格要求,工作上相互支持,生活上主动关心,加强与村干部的团结协调,不断丰富农村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5、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要勤政廉洁、遵纪守法、秉公办事。不准在所包村“吃拿卡要报”,不准参与有损党员干部形象的各种活动。
6、严格落实包村工作公示、突发事件报告、投入资金物品双重管理等各项制度,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确保包村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7、支援资金必须放到镇财政所,所包村办实事所需资金要事先向镇党委政府打报告,经包村组长和镇负责人共同签字后,再投入使用,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接收支援物品,要告知区委下派办与镇组织科人员,并做好记录;各包村工作组要建立包村工作记录本,详细记录各项工作,并以此作为考核工作的重要依据。
8、各包村工作组要按照区委“四季如春、节日添暖”的要求,关注改善民生,做好走访、慰问工作,每年在所包村选几户困难户公示后进行救助。
9、包村工作以镇为单位进行半年和年终考核,各工作组要做好半年和年终工作总结,上报区委下派办和镇党委各一份。
7.统计局下派驻村干部村建工作总结 篇七
1、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群众发展经济的基本需要。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是制约芦洲镇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在一年多来的时间里,驻芦洲镇的工作队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很好成效:一是于正式开通移动电话,工作队在一进村期间,全体工作队员就对村里大部分地区手机信号盲区问题向上级主管机关以及移动、联通等电信公司提交报告,反映情况,经过一番的争取和努力,目前在岚中村已建起了移动的发射塔,投入了使用,解决了岚中村及周边村手机无信号的问题,大大方便了村民与外界的联系。二是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清洁的饮用水。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增强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
2、完善岚中村教育设施建设,全力支持教育事业。驻村一年以来,在驻村单位财政局的支持和帮助下,单位拿出了将近5万元的资金,帮助学校建设学生公共厕所,教师浴室,学校篮球场,大大解决了小学师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的不便,篮球场的建设,使得岚中小学成为全镇第三所拥有自己球场的小学,球场的建设带动了村民们对运动的热情,大大丰富了师生们的课余生活,使学校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3、千方百计发展经济,增加村民收入。发展是硬道理。根据岚中村的具体情况,岚中村两委和驻村单位领导制定了具体的发展生产措施和方案。根据岚中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以及村干部们多年的经验总结,决定在村里投资种植元竹是最合适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项目,经过干部和工作队员认真的预算和筹划工作的开展,顺利的找到了村里一片150亩较为肥沃的土地,在6月份就种下了7000多棵的竹苗,通过村委会干部发动群众共同努力,用了将近10天时间,把全部竹子种下,种的成活率在90%左右,总投资5万多元,现在竹子在茁壮成长当中,相信到丰收期间定能大大增加村集体的经济收入。
4、切实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党的村级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领导核心。一年以来村党支部在狠抓经济工作的同时,从根本上制度上加强组织建设。一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通过每季度一次的党员大会,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通过每月一次以上的支部委员会,研究村党支部工作和有关事宜;通过每半个月一次的党小组会,组织党内活动;通过每季度一次的党课,加强对党员的教育。“三会一课”制度的有效落实,加强了村党支部的基本制度建设,健全了党内生活,增强了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以争当“五好”支部“五好”班子为载体加强支部班子建设。“五好”支部的标准是:领导班子配合好、党员队伍建设好、组织生活开展好、党建制度完善好、堡垒作用发挥好;“五好”班子的标准是:团结合作好、勤政廉政好、为民服务好、开拓创新好、实干成果好;通过开展争当“五好”支部“五好”班子活动,村党支部班子形成团结高效务实的好作风,以只争朝夕的态度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不少老村干动情地说:“这样的工作作风只在土改时才见过”,给予新班子很高的评价。三是加大培养年轻党员和年轻干部力度。村党支部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培养发展新党员,至今年七月,全村已转正一名党员,将两名同志纳入了建党对象。年轻新鲜力量的注入,村党支部焕发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
5、推动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岚中村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不忘抓紧精神文明建议和民主政治建设。驻村单位统计局出资1000元帮助建立村委会的宣传栏和村委公开栏,在驻村干部和村干部的共同
协商下,继续完善了村里各项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包括民主监督制度、民主决策制度、议事、管理、选举、管理、党风廉政、村民议事、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村民会议、岗位职责、奖励和责任追究、村规民约共11项,以成文的形式,打印装框整理好,挂在了村委会的各个办公室内,大家共同努力,相互监督,真正的体现出我村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进步,工作总结《统计局下派驻村干部村建工作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积极搜索外界的先进农业技术文章和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报道,贴出村委会的宣传栏,以此渠道向村民们传播信息和知识,让人们更多的了解外界,从而得到启发来发展和提高自己!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岚中村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农村经济方面做了一些工作,通过做工作,取得一些成绩,但也发现不少问题,致富之路将是个漫长过程。
1、思想仍旧较为保守,观念较为陈旧。一些村民目光短浅,小富即安,麻木不仁,自私自利,斤斤计较,缺乏大局观念,经济结构很难调整,农民很难在“短平快”项目上获益;部份村民不思进取,好吃懒做,等靠政府最低保障,甚至终日靠赌博为生;部分村民封建意识强,宁愿住“风水”好的危房,而不愿拆旧建新,进行新村规划等。思想意识的严重落后是制约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
2、资源品质低,资源总量不大。首先岚中村人均耕地面积小,且缺乏机耕路,全部农活只能肩挑手提,从耕地上不可能有大的收益。其次岚中村虽有较多的竹林面积,但当前每平方米竹数还很低,村民还没有意识到竹山的价值,垦复积极性还不高。第三岚中有近7000多亩的山林,但多数是荒山,且崎岖不平,乱石叠嶂,不易开发。第四村里人力资源匮乏。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但由于大部份年轻力壮人员外出打工,村里现有人员大多年老体弱多病,文化程度不高,思想保守,即使有好的项目,也没有人力去实施。资源品质和总量限制了产业规模和效益,进而影响脱贫致富。
3、资金短缺,技术欠缺。由于当前的卫生医疗、教育等费用高,农民基本没有积蓄,外出务工人员基本不把收入投回本村,因此单靠农民自身没有多大的投入。农民获取资金的途径主要是信用社贷款,但受贷款规模和繁杂担保手续限制,农民能轻而易举获得贷款实属不易,能贷到款额度也不大,另一途径就是靠外出打工赚了钱回来的老板资助建设,但毕竟这是极为少数的。其次是农民缺乏技术。目前村里还没有专业的农技员,农民在种养方面出了问题,往往要到县城咨询,来回折腾往往误了及时抢救的时间。
4、村干部年龄结构偏大,素质不高。我村委会班子成员最大的54岁,最小的40岁,平均年龄49岁,现有村干部大都年老,事多,在工作上公心不足、时而怕事。在没有下派干部期间不懂得如何做事,领悟能力不高,难以理解上级工作指示。在碰到问题时,没有为民服务的毅力,轻则退却,重则让步。在有下派干部期间,又反映事多,待遇低,积极性不够高。针对以上问题,下一步岚中村将努力克服困难,发扬长处,主要工作是:
1、继续加强村里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村道和水利的建设,只有村道建设好,尽快铺设水泥路面,那样交通便利了,才能更好的与外界联系,让外商到我村投资开发,进一步带动我村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同时也为我村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便利,方便我村村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另外水利建设是农村生产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这对提高农业产值,减轻农民负担,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农民常说,这两项建设政府能帮我们解决了,那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了。
2、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发展村里合适的种植竹林的经济项目,为村里的农产品寻找更多的销路,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的产值,引导农民开展养殖业,充分发挥我村天然的种植条件,最大的发掘我村的经济潜力。
四、一年驻村体会 驻村一年多里,碰到村里各种事,接触农村各样人,与区里、镇里多个有关部门打过交通,其中有苦也有乐,有欣慰也有悲伤。驻村的体会如下:
一、派出单位要重视与支持,真正成为驻村干部的坚强后盾。“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从根本上来说,是派出单位与驻点村之间的对口帮扶。各派出单位要从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政治高度来认识这次驻村工作,成立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单位领导要定期听取驻村干部的工作汇报,了解驻村干部的思想和工作情况;要安排会议专门研究驻村工作;要多些深入驻点调研和指导工作,给驻村干部交任务、交思路、提要求、鼓士气,帮助驻村干部找准帮扶的突破口,做到具体工作跟进指导、实际问题跟进解决、帮扶成果跟进巩固,从而让“干部驻点抓,单位作后盾,领导负总责”的工作格局真正发挥作用。
二、驻村干部要明确定位,“身下”兼“心下”。干部群众对驻村工作组欢迎者有之,期盼者有之,观望者有之,怀疑猜测者有之,更有甚者认为“工作队,吃了睡,时间一到就收队”。要使干部群众对驻村工作不仅“看在眼里”,更要“甜在心里”,干部驻村就要围绕主题,带上责任,带上任务,带上情感,既要下得来,更要下得深,切忌“走读”;要身在农村,心系群众,牢固树立“驻地就是故乡、群众就是亲人”的思想;要进农家门,知农家事,排农家忧,解农家难,交农家友,揭开锅盖看看锅中煮的饭香不香,摸摸被窝暖不暖,瞧瞧吃水、用电、行路顺不顺,做到访贫问苦察民情,促膝谈心知民意;要深入群众,到村到户,对驻点村的人口、土地、自然生产环境、经济状况、计生情况、村风民风、党员干部队伍现状、贫困家庭状况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要摸清摸准,心中有数;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下来就是要为群众办实事,驻村干部不是做官,而是做事,不是老师,而是学生,不是钦差大臣,不能指手画脚;要到位而不越位,帮忙而不添忙,参与而不包办;要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增强工作思路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帮助驻点村找准发展的路子,加快驻点村的经济发展;要以扎实的作风和良好的形象,使干部群众切身体会到驻村工作并不是走过场的形式主义与政治表演,而是解决基层存在突出问题的好措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好手段,从而让干部群众通过驻村工作深刻感受到党就是靠山、就是力量、就是希望。
三、帮扶工作要扬长避短,量力而行,贴近实际,凸显特色。驻村帮扶要充分考虑自身优势与共2页,当前第1页12当地的实际及需求,做好事办实事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选择发展经济项目,必须从实际出发,宁可少而实,不宜多而大,还要考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突出特色。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好事变坏事。
8.下派干部五年工作总结 篇八
年月初,我有幸成为全省第二批下派到村任职干部中的一员,来到了东陵村任第一书记。一年来,在联系领导、铜陵市委的亲切关怀下,在市委办公室、市交警支队以及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在市、县委组织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特别是在村全体党员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到村任职工作目标,结合实际,讲究方法,真抓实干,努力
工作,理出了东陵村发展思路,强化了村两委班子建设,办成了一些村民所需所盼的实事,到村任职工作初现成效。现将到村任职以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掌握村情,结合实际,理清了工作思路
来到东陵村,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查研究。经过两个多星期的走访了解,我对东陵村有这么几个判断。第一,东陵村是一个经济较落后、干群关系较紧张的村。东陵村位于铜陵县钟鸣镇,面积平方公里,人口多名,耕地亩,人均不足六分,山场余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经济作物有蚕桑、茶叶、板粟、丹皮等。年以前,村集体年收入不足万元,特别是年以前的六、七年里,村集体几乎没有任何收入。年村民人均纯收入不足元,低于全镇平均水平多元,处在镇后几名。由于经济落后,仅有的收入只能维持村日常工作的运转,公益事业没有资金经办,导致多年来集体公益事业欠帐太多,许多是、年洪水冲垮的水利设施一直得不到维修,群众意见很大。致使干群关系较紧张。第二,东陵村是一个农组建设较薄弱的村。经济薄弱,工作瘫痪,根子在组织建设,关键在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在年以前,村两委班子一直不稳定,主要领导干部多次更换,年下半年村支部书记又向镇党委辞职到外地打工,村两委班子成员思想有所波动。在我到村之前村里没有支部书记,由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主持工作。对于东陵村两委班子来说,年是个多事之秋,年底,村委会副主任兼会计的叶森林同志不幸因病去世,由于病情突然,致使村年前财务情况不清,一些重要档案资料也不知去向,帐务清理工作难度加大,村是一些重要问题无从查证。而且,从近一年来的观察了解,现有的四名两委成员关系微妙复杂,不懂得协调好他们的关系,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各项工作将会无从下手。再从我村党员队伍情况来看,我村现有党员名,年龄结构上老党员多、青壮年党员少,文化层次结构上文盲半文盲多、有知识有发展头脑的少,性别结构上男党员多、女党员特别是年轻有知识的女党员少,这样一个“三多三少”,这样的党员队伍很难体现党的先进性,特别是少数党员干部,在村各项工作中不仅不能带头,甚至是唱反调,远不如一般群众。这样的党员干部队伍,可以说是比较缺乏凝聚力、战斗力的,不可能带领全村群众致富,更不可能在推进我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有所作为。第三,东陵村是一个宗族、宗派势力都较明显的村。在东陵村,从姓氏上看,有缪、吴、夏、汪、佘、丁和钱等姓,其中缪姓人数占多数,全村个村民村中有个村民组全部姓缪(分别属于上山缪和下山缪两个自然村),其它组中也都有缪姓,说东陵村有一大半的人都姓缪一点都不夸张。正是这一特点,导致历年来缪姓一直主持村两委工作,少有其它姓氏掌握两委权力,且即使有工作起来也不太顺。在宗族势力比较强的情况中,也还掺杂着宗派势力的斗争。如上山缪与下山缪经常为各自利益而争,上山缪内部也分有两派甚至更多。这些宗族、宗派势力虽然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有所分解,但其影响不可低估,往往在诸如选举等活动中有所抬头,消解民主与公正的力量,使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以及群众之间的关系复杂化。第四,东陵又是个具备较快发展潜力的村。这里矿产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有丰富的铁矿、沸石矿、石灰石矿等矿产资源,又有比较多的山林资源,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同时,本村距镇政府所在地钟鸣镇很近,省道铜南公路和拟建中的铜宣高速公路都穿村而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同时,东陵目前也已经具备了相关优势产业基础,比如板床加工已经形成特色,劳务经济逐年有所增长,中药材基地也已初具规模。如果能把这些优势充分发挥起来,把各种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把特色产业做强做大起来,东陵村一定不仅能甩掉后进村这个帽子,而且还有可能在全镇甚至全县、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做出表率。
在此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结合市委唐书记到村调研时提出的“一年要变样、两年变大样、三年大变样”要求,理出了我们东陵村的发展思路,即:以组织建设为龙头,抓好党建促发展;以发展经济为主线,选好项目促“双增”;以促进“双增”为重点,增强实力办实事;以办好实事为依托,密切全村党群干群关系,从而形成两委班子团结坚强,党群干群关系良好,集体、群众共同富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以此为基础,拟定并完善了村三年发展规划和全村奔小康五年规划,并结合实际,制定了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双增”目标,即:集体经济收入,年为万元(含政府转移支付在内,余同),年为万元,年为万元,年将达到万元,到年争取向万
元大关挺进。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年起,相应依次为:元、元、元,到年争取突破元大关,年争取突破元。
二、加强组织,规范制度,增强了两委战斗力
“加强组织”作为省委对选派干部“六句话”要求的第一个方面是很有远见卓识的,村支部作为党的最基层的战斗堡垒,能不能肩负起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任,关键在于有没有一支好的党员队伍,有没有一个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团结坚强、富有号召力、战斗力的村两委班子。到村以后,我把这项工作作为自己到村任职的首要任务,在抓班子带队伍上,我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约法三章,严格要求自己。在第一次两委会上,我郑重承诺,在任职的三年中,绝不乱用村里一分钱,凡涉及我三年办公经费的开支,绝不在村里报销,请大家对我加强监督。二是加强学习,提高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带头并带领两委班子成员加强学习,坚持了星期五学习制度,并狠抓党员队伍的学习、培训。三是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财务审批、公物购买要严格把关,制定并落实上、下班考勤制度。同时,要按照省、市委的部署和要求,做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扩大村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重大事情和重大财务支出,由村两委研究后,提交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然后实施。四是着眼于改变现有党员结构不合理的情况,重视发展党员工作。在发展党员上,强化了“数量和素质相比,以素质为主,看思想认识、看发展能力、看年龄性别,重在培养,慎重发展,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意识。结合现正在开展的“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和“无职党员建岗争先”活动,我在全村开展了全面摸底,把符合条件的群众名单排了出来,采取定向培养的方式,分别上门谈心做工作,先后有名群众向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为男女,均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还有一名中专生,我们把他们全部作为积极分子来重点培养。名建党对象经考验合格,发展成为预备党员。在抓发展的同时,对现有党员加强教育管理,前年发展的一名预备党员因群众意见大,支部做出了不予按期转正的决定,让其定期向组织写出思想汇报。随着组织建设的加强,各项制度的规范,我们村两委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加强。五是结合两委换届调整配强了两委班子。总体上上届班子是团结的班子和有战斗力的班子,但是个别人素质不高,私心过重,群众反映强烈,在今年的换届选举中坚决把他从支部主要负责人岗位上撤换下来担任副职。
三、围绕“双增”,立足实际,拓展了增收渠道
“发展经济,富裕农民”是我们下派干部工作的重点。东陵村是个后山区小村,人均耕地仅六分,人多地少,而且高高低低不利于耕作,只有大力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向有限的土地要效益,向其他产业拓展增收渠道。经过认真分析,结合东陵产业特点,我提出了“板床加工做强、经济林业拓展、现有企业增效、招商引资支撑、务工经商稳定”这五句确保集体经济增加和农民收入增加的具体思路。
第一,板床加工做强。于年月日成立了东陵木材加工协会,以“支部加协会”的模式把全村有余农户组织起来,走组织化、集约化的发展之路,争取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使我村这一优势产业优而更强,带动更多的农民走上富裕路。第二,经济林业拓展。经济林业是我村近年才发展起来的产业,目前有十多户农民从事该产业,其中以小王冲百亩中药材基地,上山缪、玉山花木园艺业为重点。一年多来,我们将此作为我村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方向,新增“双培双带”示范户户。同时,我们还积极与有关制药厂联系,于年在我村进行中草药种植试验,如果成功,将在全村推广,争取建成该厂的原料基地。第三,现有企业增效。主要是加强对东陵铁矿的管理和服务,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使企业多创造效益。明确了东陵铁矿发矿管理规定,基本杜绝了发矿失控的现象。第四,招商引资支撑。年上半年与一外商洽谈开发旅游项目事宜,虽未谈成,也直接为村带来了元的经济收入。年下半年以万元项目引导资金为依托,成功引进一投资人,注册成立了铜陵市东陵农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建成了占地余亩的东陵种(肉)羊养殖基地。到目前为止,总投资近多万元,建成标准办公用房及羊圈计平方米,种植牧草亩,购种羊、肉羊多只。该项目产生效益后每年平均为村将带来数万元的收入,在渡过三年起步期后,将成为村集体和村民增加收入的稳定支柱和来源。第五,劳务经济稳定。东陵村和其他村一样,有大量村民在外务工经商,每年为村民带来可观的收入。为稳定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收入,今年以来,我们加大了对这部分村民的联系和服务,开展了几次培训。在新的村民活动中心建成后,我们还利用电教设备和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到村讲课等形式,加强了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术水平和自我防护意识,使他们不仅能赚钱,同时又能高效安全地赚钱。
四、发挥优势,讲究方法,为民办成了多件实事
到村后,经过调研,我理出了东陵村需要办而群众不敢想也是多年办不了的几件实事:一是山区小水利年久失修;二是村庄道路泥泞难走;三是村部矮旧,为群众服务的载体不健全;四是东陵水库坝体渗漏,严重威胁群众安全;五是部分村民受污染水影响严重,安全用水得不到保障;六是东陵小学办学条件简陋,校舍属危房;七是东陵小学父母外出务工的学生午餐小饭桌问题;八是群众农业生产生活用电不正常;九是少数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十是建成上山缪“中共皖南地委、新四军皖南支司令部”遗址纪念碑,为东陵村乃至我市东部景市再添一个重量级的“红色旅游点”,在开展革命历史教育的同时,为东陵村兴办旅游业打下基础。一年多来,我充分发挥自己作为市委机关工作人员的优势,采取了灵活的方式方法,发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全面推进了这些实事的进展。
一是采取“四两拨千斤”的方法,掀起了全村兴修水利的热潮。到村以后,春耕生产在即,全村有许多水利设施在、年的大洪水中冲垮,五、六年来一直得不到维修。我采取了“四两拨千斤”的方法,调动各生产队的积极性,让全村各队都行动了起来。到春耕生产前,全村共兴修大小水利工程多处,清理干道水渠多米。可以说,吨水泥带动了全村水利工程建设,创造了远远大于吨水泥数十倍的价值,使全村水利设施面貌得到了较大改变,大大改善了群众农业生产条件。二是积极主动,全面开始村级道路建设工程。东陵村全村约有公里左右的村级道路,路基硬化率高,但由于多年来失于维修,破坏严重,群众出行十分不便。为此我们想方设法筹措了几万元资金和一些物资,把全村的近公里的循环路全面铺平,现在全村十个自然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石子路,群众出行方便了,对村干部的怨气也没有了,干群关系得到了较大改善。三是积极协调建设村民活动中心。东陵村作为后进村,不看别的,只要看村部办公地点就知道了。过去该村借东陵小学几间低矮简陋的平房办公,平时开个会、搞个活动都没有场地,不仅仅村民前来办事不方便,致使村民活动、党员教育等必须的工作因缺乏工作载体而呈瘫痪状态,直接影响了全村各项工作的开展。为此,经过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在年建成村民活动中心。本中心面积为平方米,总造价为万余元,配有平方米的会议室,同时党员活动室、阅览室、计生室等一应俱全。中心的建成,不仅改变了东陵村形象,改善了两委办公条件,更显示出了其作为团结全村村民、凝聚村民人心、为民便民服务载体的作用。过去群众无事从来不到村部与村干部交流,干群关系比较淡薄,现在到村来的群众多了,大家的交流和沟通也多了,就是一些远在外地务工的村民,也为村里有了这样一个他们外出务工培训基地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四是去年经过努力,东陵水库挤入了年市财政水库脱险加固项目中,总造价达万元,于今年月份开始施工,目前大部分工程已经结束。五是着手解决多户群众安全用水问题。目前,我们采取群众出一点、上级补一点、村里拿一点和投资人承担一点的办法,正在着手东陵自来水厂建设工作,上级的补助已经到位,各项工作已经全面推开,预计月底前可建成通水。六是千方百计为东陵小学协调了近多套价值万余元的课桌椅和一批电脑。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项目资金,争取东陵小学校舍改造。某省人士资助了万元,今年暑期东陵小学将全面动工,预计年底前将完工。七是盘活旧村部资产,引进个人投资者投资在旧村部处建饭店一座,合同中注明了要成本价解决东陵小学学生午餐。目前设计等前期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年底前可望建成。八是加强农电管理,使全村用电正常化。对村电工加强了管理,重新签订了合同,提高了工资待遇,明确了权利义务和奖惩措施,这样两个电工的工作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群众的用电正常了。九是关注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对全村困难户进行了摸底,积极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如在唐书记的关怀下,我们争取了元为五保户缪运池建好了两间住房,并购置了一些必备的生活用品;月份,我们还为全村五保户购买了元的大米,解决了他们吃饭问题;年底对困难群众还进行了节前慰问,保证了他们过上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十是上山缪“中共皖南地委、新四军皖南支司令部”遗址纪念碑建设也初步有了眉目。邀请市委党史研究室领导来村调研,争取到了元的启动资金,并且还得到了相关政策支持。同时引起了钟鸣镇政府的重视,镇政府正在积极为我们协调资金,力争早日动工。
总之,一年多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村全体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到村任职工作的开门红。据统计,年,我们全面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万元,较上年增长了,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较上年增长。截止目前,我共为东陵村争取资金和物资余万元,引进财政和私人投资多万元。随着十大实事的基本落实,支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变了,群众都说在这一届支部的领导下,是东陵村公益事业兴办得最多的一个时期,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最大的一个时期,老百姓也得到了很多实惠。
回顾总结这一年多来的工作。我的主要体会是:
体会一:良好心态是基础。省委决定在机关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职的决策,作为有着年党龄的年轻党员,作为市委首脑机关工作人员,主动站出来接受组织挑选,到农村最基层去接受锻炼,这是应该有的姿态。因此,在市委文件下发后,我立即向领导汇报了思想,主动要求接受这一项光荣的任务。我来自农村,父母岳父母都是农民,我对农民的感情是深挚的,对农村情况是了解的,到农村工作也比一般同志要熟悉一些。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因而我没有少数下派干部下放、吃亏的心理,一到东陵村,就立即扑下身子投入到工作中去,较快地适应了村支部第一书记的角色。
体会二:团结班子很重要。任何工作,最关键的是要靠人做;个人的力量终究是单薄的,要靠大家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干好。尤其是团结村两委班子成员更为重要。东陵的父老乡亲亲切地叫我“新书记”,并不是要我排挤现有的村干部。村干部都是土生土长的,村情比我们清楚,民意也比我们了解得透彻,而且,他们的农村实践经验也正是我们这些机关下来的党员干部所馈乏的。因此,基于这些,我们之间有着相互学习和团结一致的基础。我们向他们学习丰富的农村实践经验,他们向我们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信息,开阔新视野,拓展新思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进一步增强党的基层战斗堡垒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村两委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得到提高。现在包括我在内的东陵村两委班子成员,在平时工作生活中,团结得如同一家人,大家相互配合协作,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有话当面说,背后不拆台,工作大家想办法出主意,定下来的事,做起来雷厉风行,说做就做,一做就成。目前老百姓都说我们这个班子是团结的班子、节俭的班子、干事的班子。
体会三:方法得当是保证。现在随着党的农村政策的调整,以及长期实行承包责任制的原因,群众与村集体的组织关系变得相对松散,村两委工作的方式方法较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行政命令的方式,转变为服务和引导,群众的自主性、自治性强了,增加了当前农村工作的复杂程度。但只要方法得当,群众往往会倾全力给我们支持。比如,在水利建设这件为民办实事上,如果大包大揽,村里一下拿不出这么多的资金,但是这件事又迫在眉睫,不能拖延。我通过老乡关系从水泥厂协调了吨水泥,同时村里自筹了一部分资金,手中掌握这些物资后,就在会议上让各村组把当前急需要修的水利工程理出来,排排队,由各生产队自己组织实施,村里以“以奖代补”的办法补助部分水泥和资金,做得越主动、工程做得越多越好,从村里得到的补助就越多。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全村的力量,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使全村水利设施得到了一次大的维修,而村里仅花了不到元的资金却办了多万元的事,好的方法就是工作的杆杠。又比如,今年月镇里布置收取农村合作医疗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许多村因这项工作既繁琐又难度大而采取由村垫付,既花了冤枉钱,又因为群众不了解政策而不领情。我认为这项工作是对群众有益的事,只要工作做到了,群众会交这个费用的。任务布置下来后,我们就进行了分片包干,逐户上门做工作,为配合做工作,我把复杂的政策编成了得简单的歌谣念给群众听,并逐句解释,把我市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向群众宣传,我的这一做法《铜陵日报》还作了配标题的摄影报导。经过这样细致深入的做工作,今年村里几乎没有贴钱还完成了近的参保率,在镇里除几个经济强村外,我村的参保率名列前矛。
体会四:领导重视最关键。作为一个基础薄弱的穷村,要在三年之内实现“三个变样”的要求,靠自身力量,靠主观想象是不行的,必须要抓住市委唐书记联系,市委办、市交警支队帮扶的良好机遇,充分协调好上下关系,调动一切可利用的力量来支持帮助我村发展。东陵村是市委领导联系点,获得外界扶持的机会相对多一些,但是领导和人民群众对我的期望也比一般领导干部联系点要高一些,工作的压力相对也要大一些。特别是市委领导平时的工作繁忙,主管的都是涉及全市的大事、要事,不可能经常因为一个行政村的工作而牵涉太多的精力。这就要我们必须突出重点,找一些关系全村发展的大事,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汇报。因此,到村以后我不敢稍有懈怠,迅速开展了调研,找到了几件直接关系东陵发展的大事向市委唐书记汇报,引起了唐书记的重视,八个月来到村次之多,并且有两次深入到农户家中调研,想方设法为我们村协调资金万元,为我们今年为民办实事奠定了雄厚的资金基础。市交警支队章支队长利用休息日带领班子全体成员到我村开展帮扶活动,在知道我们村民活动中心建设迫在眉睫之后,在有限的资金中挤出了万元给我们。市交通局在得知我们不等不靠整修道路的情况后,对我们提出了要按照科学的方法把修路这件实事办好的要求,并在资金上给予帮助。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五中、市联通公司、市科协等部门单位在我任职以来也都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可以说,没有各级领导的重视,没有相关部门单位的支持,这八个月来我不可能同时完成以水利建设、道路维修和村民活动中心建设为重点的这么多实事。
【下派干部五年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下派干部工作总结08-19
下派干部个人述职报告07-13
儿科医生下派工作总结09-17
在机关下派帮扶工作总结会上的讲话08-19
县商务局2011年上半年下派帮扶工作总结10-01
学雷锋做好人优秀下派第一书记事迹材料08-28
干部保健工作方案07-20
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总结06-20
一般干部个人工作总结07-02
德育干部年度工作总结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