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学教学大纲

2024-07-15

大学物理学教学大纲(精选8篇)

1.大学物理学教学大纲 篇一

《大学物理》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函授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 学 时 数:24

学 分 数: 课程号:

开课学期: 大纲执笔人:王玉娥

大纲审核人:郑永春

一、课程定位和目标

课程定位:大学物理课程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方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到了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它是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课程目标:通过大学物理课的教学,应使学生对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并具有初步应用和探究的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新理论、新技术、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质点运动学(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质点运动的描述,加速度为恒矢量时的质点运动,圆周运动。教学难点:描述质点运动及运动变化四个基本物理量。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质点运动的描述,直线运动、圆周运动。教学要求:

了解内容: 了解质点运动学的研究方法。

理解内容: 理解描述质点运动及运动变化四个基本物理量(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理解这四个基本物理的矢量性、瞬时性和相对性。

掌握内容: 掌握描述质点运动的四个基本物理量的表达式及其相互关系。掌握直线、圆周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识记描述质点运动及运动变化的四个基本物理量(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理解它们的表达式及其相互关系,掌握直线、圆周运动的规律及简单应用。

(二)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4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

律,能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势能概念的引入及不同引力势能的计算。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牛顿第二定律,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保守力和非保守力和 势能,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要求:

了解内容:惯性系和非惯性系。

理解内容: 理解保守力和非保守力、势能的概念。

掌握内容: 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的物理意义;掌握功与功率、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引力势能)概念,动能定理、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识记保守力和非保守力、势能的概念;理解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牛顿第二定律、功与功率、动能、势能概念,动能定理、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综合运算。

(三)静电场(3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电场强度,电势。教学难点:电势。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电荷守恒定律,电场强度,电势能,电势。教学要求:

了解内容: 高斯定理。理解内容: 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势能、电势的概念。掌握内容: 电场强度、电势能、电势的叠加计算方法。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识记库仑定律、理解电场强度、电势能、电势的概念。

(四)恒定磁场(3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电源电动势,毕奥-萨伐尔定律,载流导线在磁场中所受的力。教学难点:电源电动势和毕奥-萨伐尔定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电源电动势,磁感强度定义,毕奥-萨伐尔定律,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载流导线在磁场中所受的力。教学要求:

了解内容: 电流强度、电流密度与电荷的运动关系。

理解内容: 电源电动势、毕奥-萨伐尔定律和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

掌握内容: 能计算载流导线的磁感应强度和在磁场中的受力。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识记电动势概念,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能够用毕奥-萨伐尔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五)电磁感应(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教学难点:电磁感应定律和动生电动势的应用。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教学要求:

理解内容: 电磁感应定律。

掌握内容: 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的应用。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理解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能进行动生电动势的简单计算。

(六)振动(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简谐运动方程,简谐运动中的振幅、周期、频率和相位,简谐运动的合成。

教学难点:简谐运动的判定,简谐运动的合成。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简谐运动方程,简谐运动中的振幅、周期、频率和相位的确定,简谐运动的合成。教学要求:

了解内容: 旋转矢量及其应用。

理解内容: 简谐运动方程和简谐运动的合成。

掌握内容: 会确定简谐振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相位,能进行简单的计算。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识记简谐运动的合成方法;理解简谐运动的判定方法;会求简谐振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相位,进行简单的计算。

(七)波动(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教学难点: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的求法。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机械波的几个概念,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惠更斯原理,波的干涉。教学要求:

了解内容: 了解机械波的几个概念,平面电磁波。理解内容: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的含义和波的干涉。掌握内容: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的求法。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的求法,波的干涉的简单计算。

(八)光学(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相干光,杨氏双缝干涉,光程,薄膜干涉,光的偏振性,马吕斯定律。教学难点:薄膜干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相干光,杨氏双缝干涉,光程,半波损失,薄膜干涉,劈尖,光的偏振性,马吕斯定律。教学要求:

了解内容: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

理解内容: 相干光,光程,薄膜干涉,光的偏振性,马吕斯定律。掌握内容: 杨氏双缝干涉和薄膜干涉计算及应用。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识记光程、半波损失的概念,理解光的偏振性、马吕斯定律;理解杨氏双缝干涉和薄膜干涉,能进行简单计算。

(九)气体动理论(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想气体概念,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分子动能和温度的关系,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内能。教学难点:理想气体内能。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和温度的关系,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内能。教学要求:

了解内容:物质的微观模型和统计规律性,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理解内容: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掌握内容: 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和温度的关系,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内能,能进行简单计算。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识记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和温度的关系、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内能;能进行简单计算。

(十)热力学基础(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热力学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的等体过程、等压过程、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

教学难点: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准静态过程,功,热量,熵增加原理。

2、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概念。

3、掌握理想气体的等体过程、等压过程。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识记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概念;理解理想气体的等体过程、等压过程、温过程和绝热过程;能简单计算准静态过程做功和传递热量。

三、本课程教学建议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讲清基本概念及意义,基本定理的推导过程,结合实际讲解其基本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可适当补充难易适中的题目作为例题,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在作业和练习方面,任课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定量的习题,并适当增加概念理解和规律应用题的数量,以培养学生对物理基本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教学改革的要求,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除教材外,应给学生指定相关的参考书,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本课程学业评价(一)考核目的

检验学生通过学习是否达到了《大学物理》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检查学生对课程涉及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二)考核方式及考核用时

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考核总成绩为100分(四舍五入取整数)。平时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由作业成绩、小测验成绩、考勤等组成。期末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采取闭卷笔试方式进行,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长为110分钟。

(三)命题要求

1、依据教学大纲命题,命题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内容,要覆盖大纲中考核主 要知识、技能的大部分;题型可以是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证明、分析、计算等,题量适宜,难度适中。

2、A、B两套试卷,100分制,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五、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建议教材:赵近芳主编,《大学物理简明教程》(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2年.教学参考书:

[1].马文蔚主编,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2] 张三慧主编,大学物理学(1-5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3] 卢德馨主编,大学物理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4] 程守洙主编,《普通物理学》(上、下册),高教出版社,2012年,第六版.[5]胡玉才、汪静主编,《大学基础物理学》,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

2.大学物理学教学大纲 篇二

一当前大学物理的教学现状

1对大学物理课程的重视有名无实

高校的不断改革没有对大学物理教学带来正面的冲击。一方面, 非物理理工科类大学物理的学时数被压缩了又压缩, 甚至于被取缔;另一方面, 像“加强基础, 拓宽基础, 淡化专业”这一类的改革并没有使高校将文科类专业的大学物理广泛开展起来。

学生走入社会时须经历的各类招考使高校笼罩了“应试学习”的阴影, 而各类 (不包含物理类专业) 社会考试中涉及的大学物理知识极少甚至于没有, 使得学生不看好这门课, 缺少学习动力。

2教学大纲长久不变, 教学目标异端化, 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大纲长久不变, 不同专业同一教学大纲。关于大学物理的教学目标历来有两种观点最突出:一种观点认为大学物理教学必须体现物理学的特色, 注重物理学本身的系统, 不需要与专业过多的结合;另一种观点是大学物理既然是基础课, 就应该为专业学习服务, 为不同专业的后续课程的学习而存在, 要把重点放在应用上。即教学目标异端化了。

教学内容陈旧。由于学时数的被压缩, 许多较难的内容被随意删减, 通常只剩下陈旧的经典老三篇:力学篇、电磁学篇、波动光学篇, 学生无缘与当今科技在大学物理中相遇;理论与实践应用相脱离, 教学内容没有和学生的专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

3教师思想观念守旧, 教学模式单一, 教材对学生缺少吸引力

很多教师思想观念守旧, 教学思想还停留在学科知识本位的传统观念上, 用物理知识传授替代大学物理教育, 忽略了物理思想方法的教育, 忽视了学生的接收能力和兴趣的培养, 忽略了学生探究能力和预测、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形式单一的以讲授为主, 教学手段是传统的粉笔加黑板。

大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阶段, 学时数的有限与科技发展致使教学内容不断增加的矛盾, 需要学生自主习得大学物理相当一部分内容来缓解, 但大学物理教材对学生缺少吸引力, 或许说大学物理“教材”转型为“学材”未受到重视。

4重理论, 轻实验, 理论课与实验课脱节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物理定律的建立, 无一不以实验为基础, 并受到实验的检验。但在高校轰轰烈烈的改革中, 学校重理论, 轻实验的现象屡见不鲜, 大学物理实验课学时数受到更大的压缩, 甚至被取消;其次, 大学物理理论课老师与实验课老师不交叉上课, 甚至于上完理论课再开实验课, 理论课与实验课不能齐头并进, 理论课老师与实验课老师互不交换教学信息, 理论课与实验课脱节。有的学校由于实验室是由上实验课的老师管理的, 理论课老师很难获取实验器材, 因此, 理论课上做实物演示实验更是鲜见, 没用多媒体教学的老师不做仿真演示实验, 就真是上“纯”理论课了。另外, 实验设备陈旧或不足。

5考核形式单一

学生成绩主要依据期末考试成绩, 期末考试通常采用闭卷考试, 成绩占总评成绩比例相当高, 而考题纯粹是从理论到理论, 题型一般是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 其中计算题占分较重, 这种考核最终把学生导向用记概念公式、背定理定律的学习方式学大学物理。其次, 有的学校规定了期末考试及格率的低线, 如果及格率低于所规定的低线, 任课教师将被问责, 而学生基础又差, 所以尽可能的降低考试要求, 甚至于出现师生一起“临时抱佛脚”的现象:老师给学生几套复习试卷, 学生背试卷考试的不良现象。

二对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建议

1对大学物理课程的重视要落在实处

2004年12月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在“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正式报告稿” (以下简称“报告”) 中指出“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A、B两类。其中:A为核心内容, 建议学时数不少于126学时。为了体现加强基础的教育思想, 增强学生的发展潜力, 各学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增加一定数量的B类内容和学时数, 例如:对于理科、师范类非物理专业和某些需要加强物理基础的工科专业, 其大学物理课程的学时数不应少于144学时。”根据这一要求, 高校应改变对大学物理的“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的开课现象, 保证大学物理的学时数不低于144学时。

当今社会所需求的是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学校教育应以这两方面的培养为主题。报告中指出“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学。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 应用于生产技术的许多部门, 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在人类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 物理学展现了一系列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深刻影响着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基本认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 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 在人才的科学素质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即物理学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其它课程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而文科生在中学时对物理学大多心存畏惧, 所以为文科类大学生补上这一课是必要的。根据文科生的感性思维特点, 应以日常生活、社会科技中的物理学为学习内容, 适当增加物理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思想, 教学方法上应尽量采取感性直观的教学手段, 逐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社会的各类招聘招工考试应是以人才的综合素养、发展潜力与今后实际工作需求并重的考核, 改善招聘招工考试既与人才要求、实际工作需求脱节又与学校教育脱节的社会现象。

2使教学目标全面化, 给教学内容输送新鲜血液

不同的专业应有不同的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应根据科技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适时修订。大学物理是从物理学中提炼出来的, 教学中当然要体现物理学的特色, 但作为基础课的大学物理, 与专业结合也是必要的。同时, 依据报告指出的:“在大学物理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 都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注重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 结合专业, 体现物理学特色, 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协调发展应是大学物理的教学目标。

结合专业, 将物理学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前沿引入大学物理教学中, 给教学内容输送新鲜血液, 以提高学生兴趣, 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重要性和普适性。

3改革教师的教学思想, 使教学形式多样化, 注重教材的转型

教育较落后的地方院校应做出每个教师每隔2~3年至少外出学习一次的规定, 使教师身处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环境中, 近距离的受染于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中, 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思想, 自然的衍生出多形式的教学手段。

重视将大学物理“教材”转型为大学物理“学材”的工作, 使教材具有激发学习欲望的功能, 提示学习课题的功能, 提示学习方法的功能, 促进学习个别化与个性化的功能, 巩固学习成果的功能。

4理论与实验并重, 使理论课与实验课齐头并进

改革大学物理理论课上无实物演示实验的怪现象。报告指出:“应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帮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 增加感性知识, 提高学习兴趣。大学物理课程的主要内容都应有演示实验 (实物演示和多媒体仿真演示) , 其中实物演示实验的数目不应少于40个。实物演示实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 如课堂实物演示、开放演示实验室、演示实验走廊等。提倡建立开放性的物理演示实验室, 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观察实验, 思考和分析问题, 进行定性或半定量验证。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选修课或适当计算学分等措施保证实现上述目标。”

理论课与实验课应交叉进行, 齐头并进, 理论课老师与实验课老师要常交换教学信息。在学校系网页上建立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教学信息表, 信息表由任课教师、实验员、学生共同填写。

5考核形式多元化

改革学生成绩“一考定论”的考核方式。降低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 除了理论课的期末考试, 还应有实验考核、平时考核。平时考核包含出勤考核、作业考核、课堂提问考核、小论文交流与发表考核、自主读书笔记考核、考试态度考核等。

参考文献

3.将物理科研带入大学物理教学中 篇三

关键词:物理科研 大学物理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161-01

1 物理科研的内容

物理科研,指的是为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以及内在本质利用科研的装备和手段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调查、实验、研究、试制等活动,物理科研为发明创造新技术、新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科学研究基本的任务就是探索并且认识未知,我国提倡走科教兴国道路,如今教学与科研已成为大学的两大职能。教学与科研两者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各大高校要坚持科研与教学的互动,长期走以科兴教、以教兴科的发展战略。物理科研方法、内容以及成果在大学教学课堂的融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了物理学自身的学科特色以及物理的前沿发展,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 物理科研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2.1 改革物理实验的教学内容

有一些大学物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实验课程的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实验项目的把关不够严格,较多的是验证性实验,创新性、设计性以及综合性的实验相对较少。由于实验内容简单且项目繁琐,导致学生实验结束后没有太多的收获,甚至一部分学生认为物理实验跟他们学习的专业以及将来从事的工作不挂钩。如果将科研项目引入大学物理的实验教学中,然后教师在参考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例如:删减部分陈旧内容,增加一些前沿的知识,这样既可以的改革创新实验内容,也可以保持物理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先进性。在选择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把一些相关的科研项目稍加改善作为学生的实验项目,教师还可以在实验教学中引入一些比较成熟的科研成果。

2.2 改革物理实验的教学方法

“科研项目”的主题要在科研项目教学方法中体现出来,让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的模拟中,注重学生理论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科研项目教学的整个课程都要围绕科研项目的整个研究过程开展,引导学生要主动积极的参与,与同学们共同完成每一课程的教学任务。科研项目带入物理课堂,老师围绕科研项目来组织、开展教学,在实验课堂上教师采用这一方法,只是适当的指导学生,让学生们自己直接全程参与实验,让他们设计、处理、感悟整个实验项目,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改革物理实验的教学模式

在大学物理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一些成熟的物理技术或者科研成果渗透到课堂中,通过引入一些还没有做出最终定论的研究问题以及不同观点的假设,再向学生介绍一些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实验途径,从而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物理活动中来,与学生们一起完成的教学目标,要加大对学生探究问题的力度,让他们能够大胆的提出自己的实验研究方案。

2.4 改革物理实验的教学设备

大学物理实验室是工科实验室,实验资源相比其他科目比较丰富,但一些实验设备已经很陈旧,更换配件由于设备年代久远导致很不方便,可是又缺乏购买先进实验仪器的资金。有些高校甚至因缺乏实验经费、实验资源配置少,不能满足学生开设实验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教学质量。但是科研设备的利用率一般较低,设备经常闲置,所以如果能够共享科研项目的设备资源,就可以改善学生无路实验教学中的硬件以及软件设备。

3 物理科研带入大学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3.1 激發了学生对大学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

物理科研项目一般都会涉及到一些物理理论范围内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前沿的问题,例如:目前处于尖端技术领域的核能与核能技术,涉及到的科研课题就很多。在讲授“狭义相对论”时提到了核能的一些基本内容,如质能方程,但是教材只是简单的列举了一些核能的应用、列出了抽象的能量公式,这让学生感觉到这些内容与现实生活很遥远。但是如果做这一方面科学研究的教师可以把加速器、反应堆等科研内容融入到教学课堂,让学生了解这一方面的一些前沿知识,如果再加上生动的图画,就可以更好的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进而引起浓厚的物理学习兴趣并进行积极的思考。

3.2 提高了物理实验教学队伍的整体素质

高素质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是增强教学实验室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是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确保本科实验教学质量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实验教学师资培训的开展对实验教学队伍的素质能够提升,但经过实践证明,科研项目可以更好的提高物理实验教师队伍的素质。“教育振兴,教师当先”。教师只有不断的强化自身修养,尽全力提高自身素质,才可以与现代教育的各项要求相适应。通过物理科研项目,教师可以更加充分地了解物理这一学科最新的研究进展,推动着老师不断的学习,进而完善个人的知识储备、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提升科研素养。

3.3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学研究在于创新,创新一般情况下否定了或者改善了传统的旧有的东西,也解决了之前没发现的问题。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科学研究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所以一定要将科研与教学紧紧的结合在一起,两者相辅相成。物理科研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使物理教学带上了研究的性质,这就要求“问题”在教学以及学习中要发挥它的重要性,老师针对问题讲课,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进而实现双向的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热情。要勇于质疑才有可能提出更多的问题,要敢于想象才有可能解决这些问题,这都是能够创新的关键点。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一些相关科研项目和论文资料,甚至要给学生参与科研的机会,鼓励他们发挥自己所长、质疑批判、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从而让学生对物理课程教学有更深刻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科研项目渗入物理教学中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了专业的前沿知识,并掌握了物理科研的方法。

4 结语

通过科研项目来推动大学物理教学的探索以及改革,在一些院校已经有一定的成绩。所以,为能够有效的节约并且充分利用实验资源,需要我们将物理实验资源与物理科研资源整合在一起,在发挥院校科研优势的同时丰富学生的实验项目,用科研的思维方式对实验教学进行组织,引导学生们加入到科研创新的活动中,从而提高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推进物理实验的教学改革,进一步为国家培养出越来越多的适应社会发的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贾敏.论物理科研对大学物理教学的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10):191-192.

[2]常建宇.大学物理教学方法探讨[D].大连理工大学,2012.

4.大学物理学教学大纲 篇四

开课单位:光电信息学院开课学期:第3学年夏季学期

学分:5学分学时:80学时(5周)

适用专业:应用物理学(1601)

一、生产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生产实习是本科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方式,是使学生接触工人、了解工厂、热爱专业、扩大视野、提供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实习达到以下目的:

1、通过对工厂的了解和与工程技术人员的交谈,对所学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加深认识,培养事业心、使命感和务实精神,为更好的适应从学生到工作者做好准备。

2、通过观察和分析光电产品生产过程,学习本专业的生产实践知识,对光电产品生产加深感性认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3、理论联系实际,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去分析所看到的实际生产技术,使理论知识得以充实、印证、巩固、深化,体会书本知识的必要性,提高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4、得到一次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在生产现场仔细观察、虚心请教、积极思考、多方了解、在有限的实习时间里,使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

二、生产实习的内容

1、工艺流程:掌握实习车间(或工段)的工艺流程、分析工艺条件的选择;熟悉实习场所的主要设备、主要工艺管线的走向、各控制点上的位置及生产控制指标。

2、生产设备:通过观察设备、看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了解设备内部的结构;重点了解各种制备光电器件的设备、磨具、器件等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方法。

3、控制方法与手段:认真了解实习场所各种制备环境、制备参数、制备规范等;掌握成品合格的检测、显示、控制方法及各种调节手段。

4、了解光学元件或光电子器件的检测知识、质量保证体系、生产组织方式、技术管理方法。

三、生产实习的方式

在实习指导教师带领下到实习基地集中实习,包括以下内容:

1、实习动员、安全教育。

2、车间技术专题讲座。

3、深入现场实习。

4、阅读技术文件,记录工艺流程、参数数据。

四、生产实习的基本要求

1、遵守《重庆理工大学学生实习守则》。

2、每次实习前应安排好计划,不仅每个学生和教师要知道,还要递交实习工厂和车间。

3、服从工厂管理人员的指挥,遵守劳动纪律及安全操作技术规程。

4、严格遵守各项安全制度,注意安全,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

5、掌握2-5个光学元件或光电子器件的组装及主要工艺流程、生产原理、工艺组织原则及控制方法。

6、掌握1-3个光学元件或光电子器件的工艺原理、结构特点和操作条件。

7、按实习计划的要求和规定认真完成实习任务,记好实习笔记,并按规定写好实习报告,实习报告3000字以上。

五、生产实习成绩的评定

1、实习成绩采用五级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5.教学探索大学物理论文 篇五

物理学本身是其实丰富多彩的,力、热、光、电、磁……它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这些理论用严谨系统的数学语言描述起来就变成了枯燥晦涩的数学公式。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将这些数学公式还原回到生活,使乏味的物理课堂重新变得生动有趣。这实际上也是将理论联系到实际的过程,而这点恰恰又是大学生最缺乏的。例如,作为光波薄膜干涉的应用之一增透膜,用近视眼镜上的紫色镀膜来举例就使干涉理论变得生动具体。物理学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跟许多专业学科都有交叉,如果能够因人而异地应用例举,就会引起不同专业学生的共鸣,引发其对大学物理的学习兴趣。例如对于数学专业的学生,应着重强调物理和数学间密不可分的联系,物理和数学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牛顿当年就是在研究物理问题的时候发现现有的数学工具不够了,才转头去研究数学,发明了微积分;所有的物理学家无一例外地都有着骄人的数学功底。

又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往往对自己的专业———计算机更感兴趣,其实,计算机的硬件离不开物理,法拉第、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德布罗意、海森伯、薛定谔等人的量子力学,半导体,甚至牛顿力学,都是计算机诞生的基础理论,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电子器件中,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沿着设定的电路运动,就实现了器件的.功能。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而大学物理的理论基础相对固定,如果不及时更新应用举例,一直沿用老旧的例子,会令学生觉得物理落伍了,学了没有用。大学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在打好底子的同时,也应赋予它新鲜血液。教师应时刻关注前沿科技的发展,恰当地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学习兴趣。

2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与大学物理丰富的教学探索内容相适应的,是多样的教学探索手段。物理现象千姿百态,奇妙无穷,仅凭口述和板书,很难展现它的多彩魅力。比如,波动光学里的白光干涉有美丽彩色条纹,教师可以自己制作铁丝圈配制肥皂水,在课堂上亲手演示薄膜干涉现象,定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自带一根普通跳绳,随时悠动起来演示横波现象,既操作简单又能形象地解释深刻的波动规律。当然,更多实验不方便课堂演示,或者得有专门的仪器才能演示,这就得依靠现代教学探索手段———多媒体了。比如,波动学里的驻波,画在黑板上时,它就是某一时刻的波形图,看起来和行波完全相同,然而,驻波在同一个波节内各质点的振动相位都相同,这跟行波规律有着本质的不同,这点总是会让学生感到费解。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探索手段,动态地演示驻波的传播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同一个波节内各质点究竟是如何振动的,这个疑团自然就解开了。

3注重讲课的艺术性

6.大学物理学教学大纲 篇六

高坤

(滨州学院光电工程系,山东滨州256603)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及改变,对于人才的需求与以往有了较大不同,传统的数学、物理、地理等基础理工类学科受到冷遇,而一些新兴的航空、环境、能源等学科则发展迅速。《大学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基础课程,通常开设于大一或者大二阶段,为高等院校各理工科专业学生所必修。以滨州学院为例,分析了当前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在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些做法,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及对策,并讨论了具体应用中所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实践证明,对于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很有必要,本文所述教学方法不论对于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大学物理;非物理专业;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滨州学院青年人才创新工程科研基金项目(BZXYQNLG200605)

作者简介:高坤(1978-),男,山东高密人,讲师,主要从事电路与系统、大学物理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

一、引言

《大学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基础课程,通常开设于大一或者大二阶段,为高等院校各理工科专业学生所必修。《大学物理》课程中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为学生进行后续的科学及工程技术工作所必须掌握和具备[1]。有鉴于此,对于《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及改变,对于人才的需求与以往有了较大不同,传统的数学、物理、地理等基础理工类学科受到冷遇,而一些新兴的航空、环境、能源等学科则发展迅速。以滨州学院为例,依托区域、行业和自身优势,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近几年不断优化系院布局和学科专业结构,新上了许多诸如航空、化工、海洋、农业等应用型的专业。而对于这些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开设都是必不可少的。不同的专业,后续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及以后所要从事的工作大相径庭,且不同专业之间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基础及学习能力差距较大,这一切都为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开设和讲授增加了困难。在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笔者也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工作。

本文首先根据滨州学院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的教学情况调查,分析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及对策研究。结合具体应用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探讨其注意事项,以期对于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能够有所启发,有所裨益。

二、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为全方面地掌握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现状,笔者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包括:(1 )向10余个非物理类专业的300多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广泛了解学生对该门课教与学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2)向10余个非物理类专业的50余名专业课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不同专业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联系以及对《大学物理》课程的不同需求;(3)经常开展教研活动,与不同专业的《大学物理》任课教师交流,了解他们对所任课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现状的看法;(4)分析非物理专业学生期末考试考核情况,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学生在教学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调查发现,当前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面临很多的压力和困难,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亟待解决。

1.课程内容较难,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存在一定障碍。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每当问及学生对于《大学物理》课程的看法,听到最多的一个字便是:难。确实,虽然课程中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等内容在中学阶段已经学过,但在《大学物理》中却被赋予了新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非物理类专业的学生物理和数学底子相对来讲较差,对于《大学物理》深奥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烦琐复杂的解题方法在理解上自然存在一些困难。

2.概念公式多,数学推导多,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对于《大学物理》课程,学生另一个反映较多的问题是对于该门课程提不起兴趣。枯燥乏味的物理概念及物理公式,以及冗长的数学推导,确实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由于理工科课程的特点,又很难像文科课程一样讲得生动活泼。因此在课堂上常常会看到,教师在上面讲得热火朝天,而下面能认真听讲或者真正能听懂的学生却不多,导致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3.与本专业后续课程及将来工作关系小,学生普遍不重视。这是近些年影响学生学习效果越来越重要的一个因素。虽然物理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大学物理》与非物理专业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所从事的工作不存在直接的联系,考研时也不会考到,使许多学生抱着期末考试能够考及格的心态和目的来学习本门课。对于某些专业,该门课程甚至只开设一学期,且被设定为考查课,就更难引起学生的重视了。

三、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对策研究

滨州学院《大学物理》课程为校级重点课程及精品课程。针对当前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及其他任课老师做了一些尝试性的工作,实践证明能够部分地解决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加强计算机数值模拟在《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应用。物理实验形象直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过程,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所开设实验普遍个数较少,且许多实验仪器无法方便地搬进课堂。鉴于此,以数值模拟为基础的“计算机仿真实验”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把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以图形、图像、动画等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实现了抽象内容的可视化[2]。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引入Matlab数值仿真,将复杂的物理知识点编写成一个个Matlab小程序。学生普遍感觉比较新鲜,通过观看仿真过程及结果,既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深奥的物理知识,又提高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2.发展更科学更全面的《大学物理》课程考核方式。考核方式是指导学生学什么及如何学的“指挥棒”,通过改革考核内容、考核形式及成绩评定方式等,实现更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无疑将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3]。实践证明,传统的作业成绩加期末考试成绩的考核办法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大学物理成绩进行综合测评,是目前较为公正和合理的评判方法。笔者曾考虑了学生上课出勤、课堂表现、思维创新、作业情况、期末考试等评价指标,并赋予了各指标相应的权重,利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方法,对某几个班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判,评判成绩基本能够体现学生平时的学习水平。

3.加强《大学物理》内容与非物理专业后续专业课内容的联系和衔接。通过分析各非物理类专业不同的专业特点,根据后续专业课对于物理知识的要求及侧重点,有的放矢地对不同专业学生选择不同的《大学物理》知识点进行讲授。比如,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多给他们讲些热学、光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机械及自动化等专业,多给他们补充电磁学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认识到所学的知识对他们的专业是有用的,能促进他们后续专业课的学习,甚至对于将来的继续深造以及工作,都是有所帮助的。

四、思考及建议

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下面将简单地介绍面临的困难以及拟解决的方法,并给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首先,在将计算机数值模拟引入《大学物理》教学中,我们遇到了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大学物理》课程涉及知识点多,传统的讲授方法课时量都稍显不足。加上需要数值运算相关知识的引入和学习,教学课时的安排更需要统筹兼顾。我们认为,计算机数值运算的基础知识应由学生课下自己学习,或是通过开设公选课的方式进行,不应过多占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时间。而且,对于不同学习程度和水平的学生,要求也应该是不同的。比如,对程度好的学生可以给他们一些简单的例子让他们编程,程度差的只要求他们能借助数值模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即可。其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考虑各方面因素,需大量的调研。而且,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考核评价方式,其算法要比平常使用的方法麻烦得多,操作起来需耗费大量时间及精力[4],笔者也只是对有限的几个班进行过实验。下一步可以尝试根据模型编写相关软件,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处理,从而减少教师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五、结语

《大学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基础课程,通常开设于大一或者大二阶段,为高等院校各理工科专业学生所必修。《大学物理》课程是非物理理工科专业所必须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但目前其课程教学存在较大问题,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经广泛调研,分析了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及一些思考,希望能对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6.

[2]胡盘新,钟季康。在大学物理教材中引入计算机数值解的尝试[J].物理与工程,2006,16(2):47-50.

[3]贾天俊,高光珍,李荣。大学物理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18):25-26.

7.大学物理学教学大纲 篇七

一、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主要区别

1. 教材的区别。

从教材的内容来看:中学物理教材的内容虽然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五大部份,但都是五大部份的一些基本知识,而且与数学知识的结合不是非常紧密,物理中要用到的数学知识,学生已在数学课上学过,所以难度较小;而大学物理教材的内容虽然也是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五大部份,但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加深和拓展,而且与高等数学知识的结合比较紧密,大学物理中要用到的高等数学知识,所以难度增加了。

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区别。

中学物理由于教学内容少,课时多,所以教学进程相对较慢,老师有时间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分析。大学物理由于教学内容多、课时少,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大,很少有时间进行课堂练习、介绍各种类型的习题,课堂上以老师讲解为主。中学物理教学,以物理知识点的传授为主,将知识点讲深讲透;大学物理教学,以物理思想和知识整体结构讲解为主,主要是物理思想、方法的运用。

3. 学习方法上的区别。

中学生一般课前不预习,上课不做课堂笔记,课后很少仔细阅读教材,课余时间用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就是求解大量的题目,学习的主体意识不强,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大学生必须做到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去听课,课堂上抓住重点、难点,做好课堂笔记,课后及时复习,总结,做的题目不在多,而在精;要有比较强的学习主体意识。

二、如何做好衔接教学

1. 重视绪论课的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大学物理的第一堂课,应将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区别,学习大学物理的目的,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成绩考核、评定方法告知学生,同时介绍一些好学习的方法和经验,使学员一开始就明白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有许多的不同。

2. 研究中学教材内容,由中学物理知识顺利过渡到大学物理知识的学习。

物理知识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大学物理的部分知识是在中学物理基础上的提高,在进行这部分内容教学时,首先简要复习中学物理知识,随后指出中学物理知识的局限性或特殊性,从而比较自然地引入课题。

3. 精心选择例题和习题,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和新方法。

大学物理教学和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例题和习题的数量大大减少,但这并不是大学物理教学中不需要例题和习题,而是要精选例题和习题.通过典型例题讲解和补置作业,达到巩固新知识的目的。

三、如何提高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

1. 启发学员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浮想联翩”,发现问题。为此教师要做到:勤鼓励,不管提问题学生程度的高低,也不管所提问题的正确与否一律热情鼓励。对于不切实际,漫无边际,瞎想出来的问题,对于钻牛角尖的问题要耐心疏导。将他们的思维逐步纳入正确轨道。

2. 把“探究学习”运用到物理教学中。

(1)探究学习”是“学生自主地抓住自然的事物、现象,通过探究自然的过程而获得知识。”这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知识”与“过程”的关系。

(2)探究学习”是“旨在培养学生从事研究的必要的探究能力”。这种物理学科的探究能力,主要包括学科的学习方略,思维方法和正迁移的能力。

(3)“探究学习”是“旨在有效地形成认识自然之基椽—科学概念。”这一点说明了概念学习的意义,它是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基矗所以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概念的教与学。

做好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应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大学物理教学的质量,增强学员学习大学物理的兴趣,不仅有利于大学后继课程的教学,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方面所作的探索只是初步的。我们将继续认真分析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教学脱节的各种情况和主客观因素,努力探索做好教学衔接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使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马文蔚.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张三慧.大学物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王少杰,顾牡,毛骏健.大学物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8.大学物理学教学大纲 篇八

【关键词】大学物理 中学物理 衔接

一、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衔接的现状

由于物理学在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学生从初中就开始接触物理,初中物理教材偏重于从定性的角度对物理现象和过程作出阐述,特别强调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从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概念和定律。到了高中阶段,物理课程在对物理现象、过程的定性讨论的基础上,要求作较精确的定量分析和研究,并常常要应用理论论证和数学推导,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而得到结论.初、高中阶段的物理课程都各自形成一个大致完整的体系,这两个阶段螺旋式上升。到了大学物理阶段,比之于高中物理又上升了一个层次,是一个更完整、更系统的物理学理论体系,在要求上更偏向于对物理理论的系统掌握和抽象思维的训练,注重培养科学素质和能力。

二、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的区别、特点及联系

(1)从教材的种类来看:中学物理教材种类少,只有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二种版式;而大学物理教材种类多,据我调查,现在各高校比较流行的大学物理教材版式有十多种。

(2)从教材的内容来看:中学物理教材的内容虽然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五大部份,但都是五大部份的一些基本知识,而且与数学知识的结合不是非常紧密,物理中要用到的数学知识,学生已在数学课上学过,所以难度较小;而大学物理教材的内容虽然也是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五大部份,大学物理中要用到的高等数学知识,有许多内容学生在高等数学课还没学过,所以难度增加了。

(3)从教材的编写体系和书写风格看:中学物理教材一般由演示实验、生产实际、生活经验等引入相关知识,配有较多的插图,所以比较形象生动;每节内容后都配置有关本节主要内容的练习题,这除了使学生掌握本节主要内容外,还有二个重要作用:一是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复习所学内容,二是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自信心.

(4)教学信息反馈方法上来看:中学物理老师和中学生平时接触时间多,学生会随时随地向老师反馈有关信息,大学物理老师和大学生除上课外,平时接触时间比较少,学生平时很少向老师反馈有关信息,并且平时很少进行单元测验,课堂练习等,只能通过作业得到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由于部分学生有抄作业的现象,所以这样的反馈信息有一部分是不真实的。

(5)学习方法上来看:中学生一般课前不预习,上课不做课堂笔记,课后很少仔细阅读教材,课余时间用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就是求解大量的题目, 学习的主体意识不强,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大学生必须做到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去听课,课堂上抓住重点、难点,做好课堂笔记,课后及时复习,总结,做的题目不在多,而在精;要有比较强的学习主体意识。

(6)学习目的和目标上来看:虽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已经明确规定了学习中学物理的目的,但现实中大多数的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目的是为了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考入理想的大学, 因为目标明确,所以大多数中学生学习比较刻苦、自觉。同样,虽然大学物理教学大纲已经明确规定了学习大学物理的目的,但现实情形是,刚考入大学的许多新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目标不确定;一些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目标是在期末考试中能够及格,拿到学分即可; 作业只是应付了事;甚至于个别学生随意旷课。

三、如何做好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

(1)重视绪论课的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大学物理的第一堂课,应将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区别,学习大学物理的目的,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成绩考核、评定方法告知学生,同时介绍一些好学习的方法和经验,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白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有许多的不同。

(2)适当放慢起始教学进度,使学生逐渐适应后再过渡到正常的教学进度。学生己习惯于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慢节奏,少容量,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若一开始就进行快节奏,大容量的教学, 学生一下子不能适应, 这对大学物理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积极性都有极大的影响。所以,要使学生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最后过渡到正常的教学进度。

(3)研究中学教材内容,由中学物理知识顺利过渡到大学物理知识的学习。物理知识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大学物理的部分知识是在中学物理基础上的提高,在进行这部分内容教学时,首先简要复习中学物理知识,随后指出中学物理知识的局限性或特殊性,从而比较自然地引入课题,要做到这一点,复习中学的内容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目的是要由此引入大学物理新内容,重点是讲解大学物理知识。

(4)精心选择例题和习题,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和新方法。大学物理教学和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例题和习题的数量大大减少,但这并不是大学物理教学中不需要例题和习题,而是要精选例题和习题.通过典型例题讲解和补置作业, 达到巩固新知识的目的。但由于大学物理教材中习题配置的一个共同性问题,用中学物理知识能完全求解的习题过多。所以,我们精选习题补置作业的原则是:完全用中学物理知识求解的习题一律不补置,凡是补置的习题要么规定必须用大学物理的新方法去求解,要么含有大学物理的新知识,以达到通过做作业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的目的。

(5)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兴趣。

为了克服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没有课堂演示实验,因于学生觉得大学物理比较抽象,深奥的问题,应利用多媒体进行大学物理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演示实验,利用多媒体特有的声光效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做好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物理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大学后继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将继续认真分析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教学脱节的各种情况和主客观因素,努力探索做好教学衔接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使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实验用书.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上一篇:喜报范文和喜报的写法下一篇:酒店新员工的培训规划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