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的阅读心得感想(精选4篇)
1.乡土中国的阅读心得感想 篇一
由于在西藏出差,时间和精力比较有限,每天的内容可能会少。乡土中国的笔记我本来可以一次写完的,现在决定分三次。这一次是谈一谈___的特点。
中国的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底色。因为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大多数都是农民,都生活在农村。在改革开放后,很多人的命运发生了变化,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人才。但他们小时候基本都是在农村长大的,很大程度上受到农村文化的影响。以至于在中国目前的社会中,我们依然能看到很多中国农村社会的影子。
费孝通先生这本乡土中国是我很早就想读的,但一直没有足够的动力。前段时间在得到上购买了每天听本书的会员,看到有这本书,认真听过几遍后把一些笔记整理在这儿。
首先,从大的尺度看,农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口的流动性非常有限,因为人们都被绑在不可流动的土地之上。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相互熟悉,相互制约。所谓制约就是大家都认同了一套传统的“礼治”,读书笔记。在礼治中,人们遵循这一些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这些规范在现代法律的视角下可能是不甚合理的,但是却在农村这个小集体中获得人们的认可。农民们坚定地甚至有些死板地固守着一些传统。
在我看来,这便是某种“共生”。在生产力底下的农村,人们需要彼此帮助和协作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而要更好地互助,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他们有某种共同的理念和认识,这些理念中,有大量的东西是在强调”他人的看法“。比如中国人很喜欢说的一个词,”面子“,正是这样的理念的体现。因为共生,人们才需要在意在别人眼中自己的样子,才会在各个方面小心翼翼。在这样共生的体系下,孕育了很多独特的社会的文化,比如说婚姻文化。至少在我爷爷那一辈那里,老夫老妻不代表着情感深厚,只是相互忍耐的时间比较长。因为从感情的一开始,双方就往往不是以相互的爱而走到一起的,更多地是考虑社会关系的结合,考虑门当户对。在大的共生体系下,婚姻实际上是把小共生体转变为更大共生体的一个纽带。这样去理解所谓的”逼婚“,或者是”宅男“现象,都会有不一样的视角。
2.社会学论文,乡土中国的感想 篇二
摘要: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费孝通先生在《乡土社会》中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剖析了中国三十年代封建农村社会。本论文通过对《乡土中国》的写作背景,目的,选取部分内容结合自身经历及社会现状的解读的过程中表达个人粗浅的理解与感悟。
关键词:乡土社会,文字教育,差序格局,人情账,权力统治1写作背景与写作目的
1.1写作背景:《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内容整理结集而成的,全书主体共十四篇文章站在上个世纪四年年代,了解了那时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中国。一个以农业这种生产方式为基础而产生的聚居,由于聚居,便会有群体间“熟习”的关系;这种“熟习”再联结血缘与地缘等因素,乡土社会的结构才会是“差序格局”;因为“熟习”和“差序格局”,所以维持乡土社会结构的就必然是“礼治秩序”;乡土社会的本色——经验性社会有决定乡土社会的变迁是很缓慢的。1.2主要目的:《乡土中国》写作目的就像《重刊序言》中所说,他是想借“乡村社会学”这个讲台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2主要内容感悟、分析
2.1第一篇《乡土本色》为概述。文章描述了中国30年代乡土社会的基本轮廓。第二篇《文字下乡》、第三篇《再论文字下乡》论述文字或教育对于乡土社会意义与局限。在《乡土中国》中的第一篇文章《乡土本色》中,“从基层上来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点出了全书的主旨。这说明中国的社会虽然存在许多的阶层,但本源都是乡土社会,是从乡土社会发展、分离出来的,其中仍然保留着许多的共同性。记得我们老师曾经说过,你现在是住在城市,但你往上倒三代,大家基本都是农民。所以根本上还是离不开乡土社会的影响的,即使是在发展过程中有了很大的不同。在分析 “乡土性”的问题时,作者首先以“土气”一词切入,并说明了他在这里所说的“土”字并不是通常人们口中所说的那个带有几分藐视意味的形容词,而是一个名词,其基本意义指的是泥土,而这个“土”字对于中国的乡村人来说是具有符号意义的,即代表了一种“直接靠种地来谋生”的生产方式。“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因此“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他们的生活范围有地域和空间的限制。由于生活的固定,结成了稳定封闭的邻里关系,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又一重要特征。对于小时候在乡村生活的我来说,从对现代农村的社会的映象与文中的农村对比之下,让我再次记起了农村的生活,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当然也有不同之处,毕竟时代不同,农村的社会也发生一些变迁。从土字来说,中国传统社会的小农经济靠的也是土地,土也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基础。“土”是农人的根本,是高贵的象征,是质朴的表现。我们的民族和泥土是分不开的,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土是我们的文化发展的根源。在乡村生活的那段日子,身边到处可见田地,依照不同的节气,大家在田里耕作劳动,播种,浇水,收割,井然有序。由于我们那里处于海水倒灌的土地,土质适合,加上气候适宜,形成了种植蜜桔的最好条件,所以,橘树林到处可见,秋收季节,到处金黄,农人忙碌于田地之间,如果需要帮助,大家在忙完自己的后会前去帮助。回来时沾上一点泥巴或一大坨泥巴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就如书中一句话所说“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
2.2在文字、教育方面,第二和第三章讲当时一些人提倡的“文字下乡”。很多人认为乡下人“愚”,但是费老认为不应该这么说,“乡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识上不足,更确切的说是知识结构不一样,他们的知识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而对于城市的文明生活当然不甚了了了。”“文字是间接的说话,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最早的文字就是庙堂性的,一直到目前还不是我们乡下人的东西。不论在空间和时间的格局上,这种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覆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
费老在这方面已经分析的比较透彻了。在我看来在交流方面,没有优劣之分,人们总会选择最简单易懂的方式。当然,当代的乡土社会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农民不识字就会遇到很多麻烦,因为要科学地种田、看说明书操纵机器等等,如果不识字,那最后的收成肯定比不上人家。如今,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早已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文化知识,和城市差别越来越小,无非是资源的好坏、多少罢了,而且也能接触到更多文字的东西。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农民的生活还是带着传统乡土社会的痕迹——地方性和口语化,仍然保留了“直接的说话”甚至是“眉目传情”来进行社会互动。虽然住在城市,但每逢过年过节回到乡村,是很容易感受到这种氛围的,感觉又是进入另一种社会氛围,不过对我而言这种感觉是亲切的。总的来说,这是一种好的发展趋势,增加了文字的表达这种新途径,人们之间的信息互动交流也就更加丰富多样化了。乡土社会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仍在继续……下面在分析“差序格局”中依然会涉及此方面。
2.3《乡村中国》的语言通俗,自然的通俗语言中,一边描述中国的土,一边融合西方的社会学理论。在抛出“差序格局”这个理论后,费老用不同的小论题,如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政治、血缘家族等论述这个中心。
关于差序格局,有这样的描述,“差序格局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逐步外推的同心圆。其他人因与我的亲疏远近之不同而处在不同的圈子里。所有人聚在一起,大家的圈子无法重合,结果是一盘散沙。这与西方强调小团体精神的文化不同,西方的团体有明确的边界,人与团体间也有清晰的权利与义务之划分。而差序格局中,群己之间的界限很模糊。”关于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的区别,他打了个比方,“西方社会以个人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像是一捆柴,几根成一把,几把成一扎,几扎成一捆,条理清楚,成团体状态;而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以上在今天看来仍感到准确地分析到了传统国人与西方的区别。但随着世界社会文化的交流融合,我们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等等,单一传统差序格局理论似乎已不是完全适用于我们的现状。现如今,我们大多数都是90后,00后,是单一的直系血亲关系,在经济上、感情上相互依赖得更加紧密,小集体的趋势不断明显。并不完全是大家族复杂的多个同心圆关系,而是越来越向简化的方向发展,这种差序格局下的小集体与外界关系逐步向团体格局靠近。除了这个自身的现状,互联网的普及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乡土社会的生活。到2014年6月,互联网普及率为46.9%,到2015年中国的网民渗透率将达50%,即近一半的中国人使用互联网上网。而近年来,乡村网络普及率也在逐年递增。乡村年轻人对网络的热衷自然不用说,即便是年长者也随着潮流逐步地接触网络中的新型社交方式。社交网站和社交软件在虚拟中完成沟通、传递情感、解决问题,某种程度上更加支持团体格局的发展。
2.4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政治、名实分离、血缘家族等讲的是权力方面的事情。以我生活的那些年所见以及从祖辈父辈听来的一些事情来说,在邻里之间村民之间出现矛盾或争执的时候,大部分依然是通过乡绅与村长解决的,当有矛盾时,请村长等出来调解,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此解决。所以,中国农村的权力基本上还是以同意权力为主的,乡绅和长老们的调节纠纷的权力和威信,就是同意权力。当然,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以及法律意识的增强,特别是电视网络上的法律方面节目的增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现象也在增多,但通常是一些重大的事件。费老在每部分里都解说了每种权力,有的不胜了解,就不在此作过多解释。
2.5人情债这在中国是一种极具特色的东西。模糊你帮我多少忙、给我多少钱,让人情相互纠缠、无法等价互换,最终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法翻脸的一种关系状态。过程中当然需要大量误会容忍、利益交换。这种在乡土社会中一直渗透着纠缠着。无可否认这能让双方之间的感情关系得到一定的发展,增进双方的情谊。但是同时人情债又可能带给人们烦恼,在人情债的漩涡中难以脱身。相比西方社会,他们的体制制度,生活方式,生活思维与我们不同,可能觉得人情债这东西不太会存在,那可能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同,相信人情债不只是乡土社会的产物吧。3总结。而现在,随着市场经济改革打破几千年乡土中国的封闭,越来越多的东西冲击着我们传统的乡土社会,乡土社会已在渐变之中,如何在顺应制度的前提下,尽量保留我们的乡土社会特色,应该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了。
3.2022年阅读《乡土中国》有感 篇三
费孝通先生认为,乡土中国不是一个法治社会,“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乡土中国的“礼”靠社会传统来维系和传承。 礼制不同于法律,亦有别于道德。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礼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是主动的,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相比之下,法律是强行限制人的行为的,而道德是整个社会所支持、默认的。做了不道德的事,即使有些还没有严重到会受法律的制裁,却必定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即我们俗话说的良心的谴责。
费孝通先生认为,薄弱的基础决定了农业社会不能建立起强大的权力帝国,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也构建不出西方式的民主社会,乡村中国“在人民实际生活上看,是松弛和微弱的,是挂名的,是无为的”。在乡村中国,亦有一种发生在长幼之间的很强的“教化权力”,该种权力保证文化传统的延续。
费孝通先生认为,在乡土社会,血缘关系决定了社会地位。在稳定的社会之中,血缘又推而广之为地缘。因血缘和地缘而形成了一个个关系紧密的社会群体。在群体内部,人们靠人情往来,这样就限制了商业的发展。
最后,作者认为,乡土社会的稳定是相对的,只不过乡土社会的变化极为缓慢。缓慢的变化缓冲了变化可能带来的冲突,因此乡土中国自春秋战国之后,少见思想激荡。缓慢的变化在名实分离的教化过程中得以实现——面对教化保持面子上的遵从,具体执行之中则遵循事实上的变化。这一过程中,恐怕也形成了国人心口不一、阳奉阴违的一些陋习。
费孝通先生已经仙逝,作为一个既没有乡村生活经历,也没有文科教育背景的人,对大师的理论做了一些揣测,请费先生原谅这种无知无畏。
4.《乡土中国》读书心得 篇四
我选择的书是乡土中国,老实说这本书至今为止我还没有读完。但是,从我现在读的内容来讲,这本书给了我不少体会和启发,当然也有不少疑惑,下面就其中的一些和大家分享。
首先,一个给我很深的感触是在文字下乡那一节中,里面提到这样一个观点:农村人不愚笨,也不是没见识。见识是相对而言的,你笑话农村人没见过火车,说他没见识,那城里人见到荒草说是麦苗,我是不是一样可以说他没有见识。看到这种观点,我的心头一震,心中暗自窃喜,因为自己曾经也有过这种想法。
我就在想,其实每个人的经历都可以算是一种见识。假设两个年纪相同的人,他们一个生活在农村,一个生活在城市,再假设农村和城市以同样的速度在发展,那么这两个人在相同的时间内他们的见识就无所谓谁的见识多谁的见识少。或许你会说以相同的速度发展,这个假设是不能成立的,且不论他是否能成立,就算以不同的速度在发展,也不能说谁的见识多谁的见识少,因为对于同一种东西,你经历的时间长一种感受,经历的时间短则又是另一番体会。如果再纠结一点来讲,马克思不是说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吗,从绝对的变化来讲,城市和农村都在时刻的变化之中,所以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讲,他们每一天面对的也是新的世界,虽然这种新只是很少很少的。
这样讲可能会很纠结。但其实我只是想说明一点,那就是见识是没有优劣之分的,见识只有多少之别,但是我们往往会从功利的角度
去看待见识,总是觉得只有对自己有用的或是自己想了解的以后会用到的才算得上见识,觉得对那些看起来好像已经过时的或者自己认为是粗陋的就不是见识。
其实我觉得发生这宗现象归根到底还是在于人们心中早已存在的对于城市和农村的偏见。虽然只是见识这一个很小的方面,但折射出的是整个社会存在的一种价值取向。我们往往会用有色眼镜去看待社会上的某一阶层。中国当今提倡和谐社会,国家采取经济的或是政策上的措施去缩小这种差距。但是其实这种问题其实也早就根深于我们的文化中。
再次,“乡土中国是一个熟人的社会"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读完那篇文章,你会觉得“乡土”二字实在是用的太棒了。乡土揭示了农村的本质,是中国农村一切现象的根源。是的,乡土意外着它具有稳固性,它不会轻易改变,这也就注定了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的社会。在一个熟人的社会里,彼此熟知对方的性格,所以在相处方式上就有了其约定成俗的方式。于是乎,传统就被奉为至高无上。这时我不由想到了那部令人纠结的电影《秋菊打官司》,读完这本书,相信对于电影中秋菊在望着老村长拉走时那疑惑的表情会有你会有更深的理解。这应用我们的生活中,我想也是很有用的。比若说,同一个宿舍四个人,生活习惯都会不同,这时候最明智的做法是入乡随俗。而不是去讨论谁的做法对谁的做法错,因为没用,即使你由中国社科院出的理论依据能够证明你那样做是科学的,但是在生活中,是没用的。因为不符合当地习惯。况且这也不是说一些很举足轻重的大
事。
【乡土中国的阅读心得感想】推荐阅读: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07-30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11-10
读乡土中国有感11-07
读《乡土中国》有感900字07-07
乡土地理感想08-16
中国近代史阅读感想与心得07-12
中国建国70周年书籍阅读心得体会 庆祝建国70周年感想08-13
乡土08-25
乡土论文范文11-10
思品课堂植入“乡土资源”的实践与探索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