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报告(精选7篇)
1.政协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报告 篇一
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专项工作的报告
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毕华
(2007年8月30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现就近年来我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报告如下。
一、工作总体进展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加大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把“打基础、创环境”作为全市工作的主线来抓。市政府按市委的要求,把打基础、创环境作为一项中心工作,在具体实 施中,突出以创环境促进打基础。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打基础、创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 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人员实行集中办公,并制定了《郴州市打基础、创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和制度》,建立了工作例会制、定期通报制、工作台帐制、举报投诉受理及交办督办制等制度。二是明确任务,有序推进。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打基础创环境工作实施意见》,市“打基础、创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印发 了《郴州市2007年打基础创环境工作任务分解方案》,制定了《郴州市打基础创环境工作考核评价办法》(送审稿)。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按要求制订 了本地区本部门“打基础、创环境”年度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市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综合调度工作进展情况,督促 抓好落实。各级各部门建立了领导体系、责任体系、执行体系和监督体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强化督查,抓好落实。市打创办和市 纪委监察局在媒体、政务大厅、一些部门公布了《郴州市优化发展环境举报投诉公告》,制订了举报投诉受理、交办、督办、查处制度,限期办结。结合“围绕‘三 最’搞调研”活动,市打创办到13个市直部门、8家企业和桂阳县机关进行了明查暗访,着重调研和解决机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问题。对桂 阳县机关作风的暗访情况在郴州电视台、《郴州日报》曝光。在全市整顿机关作风动员大会上,通报了打基础创环境工作不落实的单位,对北湖区宇腾化工优化施工 环境、嘉禾县开展民情恳谈等做法进行了推介。
(二)全面整顿机关作风。今年来,市政府把整顿机关作风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学习了胡 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和省委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决定;开展了“围绕‘三最’搞调研,排优解难促发展”作风建设主题实践活动,对干部作风、“三农”、社会稳定、企业发展等33个问题,分组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深入调研,提交了调研报告,发现和解决了一批问题;召开了各级领导干部民 主生活会,对领导干部存在的作风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启动了民主评议机关作风活动,已完成宣传发动和自查自评阶段任务。7月23日,市政府三届一次全 会对政府机关的作风建设进行了进一步动员和部署。7月30日,戴道晋市长轻车简从,对市直一些部门的作风进行了突击检查。8月5日,市作风办对市政府机关 的工作纪律进行了抽查。8月10日,市政府各机关车辆张贴了公务用车标识,接受群众监督,并通报处理了违规车辆。同时,对整治吃喝风、禁赌工作进行了专题 研究部署和专项整治。
(三)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认真清理行政许可事项。市政府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上级要求,对全市行政许可(审 批)项目的名称、实施主体、设立依据进行了清理规范,2005年5月份下发了《关于公布继续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目录的决定》和《关于保留部分非行政许可审 批项目的通知》。自去年8月份起,市审改办、市政务中心管理处结合市政务中心改革,市法制办结合《物权法》颁布,对市本级具有行政许可(审批)职能的部门 和单位保留的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进行了新一轮清理和规范,共对38个部门、400余项行政许可(审批)项目逐一进行了清理和规范,编制了《市政务服务中 心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实施程序汇编》(送审稿)。二是推进市政务服务中心审批服务提速提效。自去年以来,市政府采取措施,不断增强市政务服务中心在提高 审批效率中的功能。今年市政务中心已进驻窗口单位31家,比去年增加2家。截至2007年6月31日,共受理行政许可服务事项17681件,办结 17500件,通过办事窗口共收取各类规费1975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3.8%、44.5%、836%。8月17日,第9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对市政 务服务中心改革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市长办公例会制度、首席代表制度、启用审批专用章制度,8-9月份将正式实施。三是推行建设项目报建环节行政事业性收费 及基金在市政务中心合并征收。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学习借鉴长沙、株洲、常德的作法,结合我市实际,已制订方案报省物价局、省财政厅。
(四)狠抓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突出问题的整改。一是加大举报投诉受理件的处理。市打创办、市纪委监察局、市优化办、市长公 开电话通过设立举报投诉电话,今年上半年受理群众举报投诉182件(去年全年共59件),其中转办116件、自办66件,各单位基本能按时办结。通过查办 案件,行政过错追究91人,其中通报批评46人,谈话告诫19人,党纪政纪处分26人。举报投诉电话已逐步成为优化发展环境的一道保障线。二是认真办理市 人大交办的《关于我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情况调查报告》的建议和问题。针对该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市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市打创办和市 优化办立即制定了工作方案,对《报告》所列的9条建议和68个具体问题通过交办、督办、查办等方式进行办理。在市人大的支持下,市直有关部门和北湖区、苏 仙区政府对交办的任务,认真开展了调查研究,狠抓问题整改,提出了工作措施和建议。8月初,市政府向市人大提交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办理情况的 报告》。三是切实加强矿业秩序的整顿。市政府出台了矿产资源整合“1+6”文件体系,推进矿产资源整顿整合,狠抓小煤矿关闭工作,强化安全生产措施。对临 武三十六湾、玛瑙山、新田岭、鲁塘、芙蓉等矿区开展了集中整治,打击非法开采,整治环境污染。
(五)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我市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开发、中部崛起战略及省委、省政府推动湘南大开发的机遇,认真研究政 策,尽可能地把政策研究透、争取够、落实好、使用足。特别是今年省委、省政府在我市召开湘南三市市委书记、市长座谈会后,我市围绕开发大湘南进行了多层次 的调查和研究,形成了《郴州市加快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工业化调研报告》等一系列调研材料,市政府下发了《市直有关部门跟踪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湘 南大开发有关政策的责任分工方案》,明确了任务和责任。各有关部门积极争取,省里已在研究,并邀请我市作为主要协作单位研究出台有关政策。从目前成效看,争取厦蓉高速、衡临高速、宜连高速、国省道改造、通乡通村公路改造、衡茶吉铁路取道安仁、高斯贝尔手机生产线、宇腾化工10万吨/年铅冶炼等项目取得较大 突破;争取省财政转移支付、新型工业化、“双百”工程、科技专项、信息产业、农业产业化、农业开发、土地整理开发、社保和救灾等资金和信贷支持有较大进 展;争取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循环经济试点、福利企业税收优惠、矿产资源整合等获得实效;争取引进中国五矿、湖南有色、西部矿业、云锡集 团、中信集团、华天集团、香江集团等战略投资者取得新成效。
(六)加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监督。一是整合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监督力量。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原市治理办(原在市 重点办)更名为市优化办,将其机构并入市纪委监察局,加挂“郴州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郴州市行政效能投诉中心”牌子。二是形成工作合力。市委、市政府根据工作需要设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包括市打创办、市优化办、市作风办、市新型工业化办、市新农村办、市旅游文化产业办,以市打创办牵头,建立了信息交流制度和重大问题、重大案件联合调查督办及通报制度,必要时召开6个办公室负责人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需协调配合的问题,6个办公室形成 了职能互补、工作互动、情况互用、成果互享的良好机制。三是加强行政效能监察。认真做好群众投诉受理和交办查处工作,特别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进 行明查暗访、公开曝光和案件查处,促成了市交警支队、市工商局、市交通局、桂阳县等8个单位大规模地进行整改。对部分市直行政机关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 业单位公开办事制度、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理制、绩效考核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等行政效能建设制度(简称“七项制度”),以明查暗访 形式进行了专项检查,督促整改,对违反“七项制度”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开展了专项效能监察,对第一届中博会期间的重 大签约项目落实情况开展了专项效能监察。
二、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我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部分机关工作人员作风不实,抓落实不够。主要表现为:一是精神状态不佳。受去年以来我市系列腐败案的负面影响,少 数干部不敢大胆工作,缺乏勇于创新、奋发有为的锐气。二是服务意识有待增强,服务水平不高。有的机关工作人员学习政策不够,对业务不熟或一知半解,对实际 问题和矛盾或推诿扯皮或束手无策,难以为群众、为基层提供满意的服务。三是奢侈之风尚存。公费过档消费居高不下,少数公职人员的社会责任感不强,参与赌博 的问题屡禁不止。四是工作推动力和执行力还不强。政令不畅、“梗阻”现象在少数单位仍然存在。
(二)政务环境不优,行政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有待改善。有的部门过于强调自己的条条框框,缺乏全局意识、大局意识,办事效率不高。极少数部门和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行为不规范,政策不公开,利用职务之便吃拿卡要,乱收费、乱罚款,重罚款、轻管理,只收费、不服务,乱执法等 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市政务服务中心改革步伐有待加快,单位、项目进驻还未达到要求,有些窗口人员是从二级机构或县(市、区)抽调的,部分窗口只“挂号不看 病”,办事人员“两头跑”,审批效率不高。
(三)园区吸引项目的平台作用不突出,项目建设周边环境不优。一是园区的聚集功能不强。园区布局较分散,存在无序竞争; 园区配套设施不完善,市有色金属产业园区、郴州出口加工区的地下管网不配套;园区功能弱化,管理机构对外协调难度大;有的政策优惠不到位,用地偏紧,“全 程代理”难以实现;郴资桂公路收费站迁移和开通到市有色金属产业园区、出口加工区公交车还有待加大协调力度。园区引进项目和发展不够快,带动全市经济发展 的作用不突出。二是项目建设环境不优。部分项目存在征地拆迁难,一方面征地拆迁的条件和程序更为严格规范,协调难度大;另一方面,少数群众甚至基层干部对 “以人为本”的政策片面理解。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阻工闹事、强买强卖、强揽工程、强行参运时有发生,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和投资者的信心。
上述问题,以及市人大《关于我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情况的调查报告》提出的问题,市政府正在加紧研究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力争尽快落实解决。但有些问题有体制、政策、历史等原因,解决起来需要较长的时间,政府正在不断完善机制体制,形成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长效机制,并在今后 的工作中长抓不懈。
三、下阶段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整顿机关作风,增强公职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本领。在前段工作的基础上,市政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抓好整顿机关作风,以过硬的作风提高执行能力,以过硬的作风解决“三最”问题,以过硬的作风化解社会矛盾,以过硬的作风塑造良好的形象。
扎实推进民主评议机关作风工作。针对以前行风评议存在的问题,按照《郴州市2007年民主评议机关作风工作实施方案》(郴办发[2007]3号),对评议工作进行改革:一是在评议的内容上,紧扣作风建设这个主题,包括思想作风、学习作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五 个方面;二是在评议对象上,涵盖范围面广,包括了行政机关及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垂直管理部门和赋予了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及二级机构;三是在评议方法上,采 取社会测评和作风考察相结合,分宣传发动及自查自纠、征集意见、督促整改、定级四个阶段,从6月开始至11月份结束。其中,社会测评从各行业抽取代表,对 被评单位公开履行职责、高效履行职责、廉政履行职责和干部生活等五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社会满意度问卷调查,对在社会测评中社会满意度排名后3位的单位进行现 场评议。作风考察由市作风办聘请各方面的评议代表分组对被评单位进行明查暗访,收集意见和建议。四是在评议结果应用上,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将评议结果向市 人大和组织人事部门以及被评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通报,并将其作为被评单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评选精神文明单位和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和条 件。对被评为作风建设不满意的单位,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着力解决作风建设的突出问题。一是进一步加强机关公务用车管理。落实“公务用车专用标识”规定,对不按规定使用公车的行 为进行通报和查处。二是整肃机关工作纪律。市政府各机关及机关干部要实行挂牌上岗。大力实施“治庸”、“治懒”、“治贪”行动,整治那些能力平庸、不思进 取、无故不上班的干部,调整那些工作不负责任、服务态度刁横的干部岗位,查处机关干部向企业和投资者索、拿、卡、要的行为。三是整治公款吃喝风。切实规范 机关单位公务接待活动,坚决刹住铺张浪费、大吃大喝之风。严格执行和落实《关于加强市直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管理的若干规定》,对各单位的超额招待费征收 50%的政府调节基金。同时,对市政府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的超额招待费,实行定期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开展禁止党员干部赌博专项治理。按文件要求,一 抓到底,发现一起,通报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五是近期启动“影响我市经济发展环境的十大陋习”评选活动。通过这一活动,既宣传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工作,也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需重点解决的问题提供依据。
(二)进一步推行两项改革,提高审批效率
抓好市政务服务中心的改革。一是按市政府审定的审批流程,抓好单位、项目、人员进驻市政务中心。二是落实三项制度。即首 席代表制——市直主要行政审批部门要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行政审批首席代表”,由该部门主要领导授权,代表本部门行使项目报建的行政审批职权;行政审批 专用章制——在中心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由该单位的“行政审批首席代表”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使用,公章一盖,就表示通过了该部门的行政审批。市长办公例会制 ——由市长或委托副市长每月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召开办公会,对公益类和政府投资类项目、市级以上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涉及的市级行政审批和收费事 项进行协调,一经议定,严格执行。三是加强政务中心自身建设。对审批项目进一步梳理,严格实行“一次性告知”和“限时办结制”,建立考核等制度,强化窗口 和部门的责任,不断改进服务。抓好建设项目报建环节行政事业性收费及基金合并征收的改革。加强跟踪,争取省里尽快批准后,在市政务中心加快实施。
(三)进一步开展专项整治,优化施工环境和矿业开采秩序
在项目施工环境整治方面,市政府已作出安排,有关部门制定了方案,8月至9月在全市开展项目建设施工环境专项整治活动,一方面,由市公安局、市重点办、市纪委、市建设局、市招商局、市优化办联合,侦破、查处一批发生在重点项目内部及周边的刑事、治安案件;铲除一批以重点项 目为主要侵害对象的犯罪团伙;打击一批扰乱重点项目正常施工的违法犯罪分子;建立健全建设施工单位内部治安保安工作制度,切实强化对重点项目周边的治安管 理。通过抓一批典型,查一批案件,攻破一批难点,解除一批痼疾,坚决把破坏施工环境的歪风邪气压下去。另一方面,由县(市、区)、乡镇、村组负责,加强对 农民的法制教育,引导项目和企业业主多与农民沟通协商,帮助农民解决具体问题,促进农民遵纪守法,维护正常的经营和建设环境。在矿业秩序整顿方面,按照治 官、控矿、扫黑、整顿、整合和“1+6”文件要求,切实抓好矿业秩序整顿和矿产资源的整合;继续抓好小煤矿关闭和重点矿区的整治,加强安全生产;加大引进 战略投资者力度,以联大联强整合资源、规范开采、拉长产业链,力争今明两年在项目运作上有实质性突破。
(四)进一步修改完善政策和向上争取政策,争创良好的政策环境
修改和完善相关政策。下半年,市委、市政府将对园区整合进行研究,届时出台《郴州市促进园区发展的若干意见》,郴发 [2001]22号文件被新文件替代。市政府办、市招商合作局、市经研室就郴政发[2005]1号文件修改已拿出初稿,等省里批复《郴州市行政事业性收费 及基金实行合并征收的请示》后,进一步征求意见,报市政府修订出台。市政府将督促有关部门修改郴政[2002]20号文件,提高拆迁补偿,规范拆迁行为。
进一步加大向上争取政策的力度。市直各有关部门要明确专人,密切联系上级有关部门,及时掌握信息,加强研究和争取,力争 省委、省政府早日出台促进湘南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市委、市政府将定期召开调度协调会,确保工作落实。在项目和资金方面,继续跟踪已落实项目,力争尽早开工 建设,同时,争取未列入计划包括华润电厂A、B厂改扩建、东江湖直供饮用水等重大项目获得上级支持。土地方面,以节约集约用地推进生产方式转变,着力提高 土地利用效率和单位土地面积投入产出效益。既积极向上级争取抓增量的供应,更要抓好存量的盘活。国土资源部门已对闲置土地进行了调查清理,对那些圈而不用 的土地,实行限期开发,过期依法收回,特别是防止一些不良开发商一手圈地、一手套贷的现象。积极研究措施,依法盘活改制企业、“烂尾楼”、“城中村”、“空心村”等存量土地,优先保证重点基础设施工程、重大产业项目和战略投资者项目的用地需求。融资方面,积极推动银企、银政合作,落实银企洽谈会签约项 目,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规模。加快推进企业上市融资,重点扶持南方水务、金箭焊料、金磊水泥、金贵银业、华湘化工等企业加快上市步伐。支持和帮助郴 电国际争取增发配股,实现再融资。积极引进国内外投资公司及基金来郴投资发展。节能减排方面,严格落实“十一五”期间及今年节能减排目标,加大经济结构调 整力度,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深入开展环境污染专项整治。经委、发改、环保、统计等部门要抓紧修改完善节能减排 考核体系。在税收方面,国家调整了所得税法、出口退税、福利企业税收政策,现税务和财政部门正在组织人员调研,寻求对策。比如所得税方面,市政府引导企业 积极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对综合利用废弃物的冶炼福利企业,市政府多次向省政府和省有关部门反映,当前要抓好操作层面的对接,减轻企业税负。
(五)进一步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和行政问责,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创新监督方式,加大监督力度。一是建立“六位一体”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效能行风热线”。由市行政效能投诉中心牵头,在 市政府门户网站、市电视台、郴州日报、市电台分别建立“效能行风热线”,在市直各行政机关设立“效能行风热线”联络员的“六位一体”投诉受理、办理、落 实、反馈的联动监督工作模式,构建政府与群众快速沟通的新平台。二是整合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投诉电话。在市级启用全省统一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行政效能投诉 电话12342。各县(市、区)也统一启用尾数为“2342”的行政效能投诉电话。完善举报投诉处理机制,及时抓好举报投诉件的处理落实。三是开展专项效 能监察。重点对整顿机关作风、整治施工环境、重大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效能监察,查处和曝光一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件。四是建立优化 经济发展环境监测点。近期选择30家各类企业进行监测,通过监测掌握企业在办事、生产经营、建设方面的环境情况。
建立健全制度。一是制定《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决定》,包括建立健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规章制 度、责任体系、监督检查、责任追究体系,形成我市机关效能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二是出台《郴州市人民政府行政问责暂行办法》,其内容 包括行政问责的对象(包括对行政首长)、行政问责的范围、责任划分与承担、行政问责方式、行政问责机构、行政问责程序等。三是探索建立机关干部绩效考核制 度。建立机关作风考核办法,开展绩效考核试点。四是进一步在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全面推行 “七项制度”,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高效行政、廉洁行政,确保政令畅通。
2.政协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报告 篇二
关键词:秦皇岛,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
1 秦皇岛市旅游景区发展概况
秦皇岛市地处河北省东北部, 北依燕山, 南临渤海, 东与辽宁接壤, 西与唐山比邻, 距首都北京仅281km。秦皇岛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自然资源丰厚, 生态环境优越, 是国家旅游开放地区和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秦皇岛西部海岸线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旅游胜地, 其风景名胜众多。近年来, 该市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 旅游服务设施基本配套, 在国内外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境内外客流量逐年增多, 旅游收入稳步提高, 旅游业已成为秦皇岛的主导产业。介于秦皇岛市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与发展势头, 其发展眼界应当不拘于国内, 而应当将其打造成像海南省国际旅游岛那样的国际旅游城。但制约和影响这方面发展的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因素, 应当是景区英文环境的质量。
2 英文翻译在旅游景区的作用
一般来讲, 外语水平是影响一个地区旅游软件发展的重要因素,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据统计, 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将近4亿, 差不多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讲英语。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人都讲英语, 世界上约有20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使用, 共计约有8亿人。也就是说, 世界上差不多每五个人中有一个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懂英语。若加上世界各国中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人数, 懂英语的人就更多了。目前, 俄罗斯游客仍然是秦皇岛第一入境游客源, 但是对秦皇岛市来讲, 要实现“国际旅游名城”的目标, 目光局限于俄罗斯、韩国这些有限的周边国家是不行的, 而要把客源国不断扩展到全世界。而为了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建设良好的英语环境是极其重要的。
一个旅游景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不断地吸引源源不断的游客, 将客源市场不断地扩展到全世界。真正实现国际旅游城的目标和“旅游立市”的口号, 首当其冲是要不断优化旅游区的英文环境。好的英文环境能够给国际游客提供很多方便, 进而给外国游客留下更好的印象, 从而给国际旅游城市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3 秦皇岛旅游景区英文环境的主要问题
3.1 英文标识错误多
旅游景区的英文标识应用范围很广泛, 秦皇岛市旅游景区的英文标识虽然很多, 但是质量问题却不容小觑, 出现了错误百出的现象, 如垃圾回收的译文recycle Trash应该是Recycle Trash, 名山的译文Mingshan Mountain应该是Ming Mountain等。还有一些语法错误, 比如警示牌“请勿攀登”译为“Don’t climbing”, 应译为“Don’t climb”。不规范的英语用法毕竟不地道, 就像穿衣服扣错了扣子, 虽然衣服还可以穿, 但是毕竟会影响形象。
3.2 英语导游储备人才不足
世界上约有20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使用, 共计约有8亿人, 也就是说, 世界上差不多每五个人中有一个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懂英语。但是制约秦皇岛市旅游景区国际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英语导游储备人才不足, 仅有的那部分普遍上英文水平不高。据调查, 由于秦皇岛市在国内旅游城市中算是资格比较老的城市, 所以大部分旅游区从业人员都是上世纪90年代选出来的优秀骨干, 但是介于上世纪国内普遍没有将普及英语作为一项重要日程, 加之当时英语教育水平不高, 导致了现有的导游人员英语水平普遍不足。
3.3 市民英文普及程度不高
据2009年秦皇岛市教育职能部门联合部分英语培训学校对该市的英语普及情况的调查, 通过电话调查、网络调查、人工调查等手段, 获得调查问卷3000余份。此结果显示:会使用英语的占25.8%;通过英语培训机构学习英语的主要是成人, 占20.3%;大部分人是通过中小学学习英语的, 占60.5%;其余的则是通过其他教育途径习得英语。这一调查粗略显示, 秦皇岛市市民的英语普及程度还不高。
4 优化景区英文环境的主要措施
4.1 重视城市英语普及程度
这是一个基础问题, 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不仅在于一个地区英语普及程度是一个地区旅游软件发展的重要因素, 更直接关乎着市民素质问题。提高城市英语普及程度, 关键从以下方面着手。
4.1.1 通过电子商务传播英语学习知识
这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比如广播、电视、广场电视等等, 让市民在家能学习英语、听到英语, 出门也能看到英语、听到英语, 坐在车上也能听广播学习英语。近年来的实践表明, 电子商务是促进广告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 将这一措施应用到英语普及方面, 定能收到更加令人瞩目的实践效果。
4.1.2 每天播放双语广播
播放双语广播则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先播放一遍英文, 挑起听众的兴趣, 再播放一遍汉语, 明白其中的意思, 再播放一遍英文。这样子每天循环往复的听, 即使不能使完全不懂英语的人在短时间内很大程度地提高英语水平, 至少也能熟悉常用基础词汇。更深层次上, 则体现了整个城市的形象和素质水准, 使城市更加接近国际化。
4.1.3 定期举办英文水平比赛
英文水平比赛可以是多种形式的, 比如英语演讲比赛、英文歌唱比赛等等, 这是在大学为提高学生英文素质经常举行的活动, 如果将其扩展到市民英语建设活动中, 定能取得不菲的业绩。比赛的作用就是激励人不断奋进, 比赛更能给英语学习注入强大的活力。提高城市英语普及程度, 就是要不断地推陈出新, 多举办一些有利于英语学习的竞赛。
4.1.4 政府加大干预力度
北京公安局党委决定自2001年1月起至2008年, 分三个阶段对全局40岁以下民警进行外语普及培训和强化培训。特别是英语普及培训, 不受年龄、岗位、职位的限制, 将成为所有在岗民警的必修科目。还有一些城市对于公务员录用考试、干部培训等都采取了提高英语准入门槛等措施。这样采取行政干预手段给市民施加外部压力, 定能使英语学习在市民心中真正提上日程, 最终实现大面积普及英语的效果。
4.2 加大英文导游人才的培训力度
为了提高导游从业人员的英文水平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政府和企业应当在培训英文导游人才方面加大力度。这是提高导游人员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也是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在旅游企业招聘人才时, 应当将英语水平作为一项重要的准入门槛。此外, 还要对原有的从业人员进行英语培训, 这方面应当由政府和企业的共同配合下完成。企业内还可以通过多方面的英语技能大赛, 来提高和影响英语导游的整体素质。
4.3 建立良好的英文学习环境
秦皇岛有燕山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等近10所大专以上院校。这些院校拥有一批高素质的英语教师和学生, 应充分发挥师生的带动效应。介于此点, 可以通过市校共建模式来带动英文学习环境的发展。这方面, 学校可以和企业协商, 引导英文专业人才到旅游景区实习, 多开展些宣讲活动或者志愿者活动等。这样既给景区包装上一层浓浓的学术氛围, 又带动了景区的英文环境的发展。
在英语在世界范围内大力普及的驱使下, 了顺利实现打造国际旅游城的目标, 实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首当其冲应当营造良好的英文环境。这是一个旅游城市实现旅游软件的重要措施, 也必将带动整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张伟, 郑中原.国际化城市的语言服务环境建设思路[N].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04.
[2]刘澎, 李梦雅.张家口市外语语言环境现状调查分析[N].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2008.
[3]何静, 赵婧, 鱼龙.基于SWOT模型浅析秦皇岛旅游可持续发展[J].中国商贸, 2010.
3.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报告 篇三
崇礼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优化市场主体发展环境工作的情况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和市、县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发展环境有关文件的要求,我局在局党组的高度重视下,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以服务全县经济发展、服务企业为己任,在单位内部开展了以“提高效能、优化环境、围绕重点、服务经济”的为主题活动。通过近一年来的工作,我局在优化市场主体发展环境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认真谋划,周密安排,切实推动优化发展环境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了把优化发展环境工作落到实处,我局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了落实,向全体干部职工传达了上级的部署,提出了我局优化发展环境的举措,对涉及我局的收费项目、审批项目进行了认真梳理,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提出了优化发展环境的具体举措。
二、履职尽责,充分发挥职能,确保“两个安全”,加大案件的查处力度
(一)确保食品专项整治不走过场。按照省市局和县政府关于食品专项整治的要求,我局制定了本局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成立了食品监管员专职队伍,以区域监管责
任制为主,实行定人、定企、定职责,突出对重点环节、重点产品、重点区域的集中整治。用严格的措施、严肃的纪律、严明的态度、严厉的打击,开展好这次专项整治。在建立健全36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质量档案的同时,我们进行了细致的安全隐患分析。全年共巡查36个企业395次,上报省局吊销3家企业的食品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食品加工小作坊19家。每次巡查,我们都要求食品监管人员认真填写巡查记录,客观记录巡查过程,从原辅材料的进货查验到产品出厂的全过程,看食品企业是否符合法规要求,决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和漏洞。对责令停产整顿的19家小作坊,经过改造生产环境和提高完善后,已有17家小作坊经验收合格恢复生产。为了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我局全年共投入经费32万元,用于巡查企业和食品抽检。为强化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我局还举办了食品安全生产加工企业或小作坊培训班2期,企业负责人参训率达100%。在培训中,我们向企业宣贯了食品安全的有关知识和法律法规,发放了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资料汇编和食品添加剂使用规范要求,并要求企业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规范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为进一步加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力度,从年初开始,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突出重点单位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
治。
1、对旅游景点开展拉网式检查。在滑雪旺季,我局出动执法人员对各大滑雪场索道开展了严查,共检查客运索道13条,吊椅抱索器156个,其中报废24个,检查厂内机动车辆10辆,同时还检查了索道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及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等各项记录,确保了客运索道安全运行。
2、组织万龙、长城岭、多乐美地三个滑雪场进行了雪地现场应急救援演练。在每年滑雪节召开之前,我局都与市局特监科、县安监局联合组织雪地现场应急救援演练,通过演练,增强了滑雪场应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反应能力和作为职能部门快速反应能力。
3、对全县在用锅炉进行全面监督检查。检查锅炉38台,重点对学校、幼儿园、机关单位、宾馆、洗浴场所使用的锅炉进行认真排查,检查的重点是锅炉的注册登记、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设备定期检验、使用单位是否进行了岗前培训,督促使用单位细化管理措施,完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
4、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制度。根据特种设备季节性使用的特点,到目前我局配合市特监所共检验压力容器31台,锅炉21台,电梯12部,安全阀35个,压力表86块,从而保证了特种设备自身是合格的。
5、强化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配合市特检所组织110人进行了为期3天的特种设备知识培训班2期,使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有了一定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为安全监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推进执法打假工作新的突破。根据工作安排,我局在今年主要开展了两个方面的执法打假活动。
1、保春播农资执法打假活动。联合农业、工商、公安、供销社等相关部门对全县13个农资经营点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了经营点经销的农药是否有生产许可证,产品是否过期,有无销售剧毒农药等行为,检查种子的标识、标注是否规范,计量是否合格,化肥的有效成份含量是否达到标准要求。检查中,现场对一家经销过期农药的网点进行处罚,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2份,有效地维护了市场的经营秩序,确保农民兄弟用上放心的农资产品。
2、保安全建筑材料执法打假活动。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根据我县重点工程比较多的情况,我们把把整治工作重点放在了涉及国计民生的产品方面,突出了对钢材、水泥、防水卷材、电线电缆等重点产品的专项整治。深入全县27个重点工程项目进行监督检查,查获各种案件10余起,其中我局联合市局及县公安等部门,查处大要案3起,现场查扣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钢材800余吨,货值350多万元。发现钢材涉嫌假冒后,我们及时抽取样品连夜送有关企业做了真假鉴定。因其中一案件涉嫌构成犯罪,已经移交给公安机关做进一步的处理。由于我们及时发现并采取有力的措施异地封存了该批假冒钢材,使得这批钢材没有流入到建筑市场,确保了我县重点工程所使用建筑材料的产品质量,为全县的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了
保驾护航作用。
三、围绕重点,做好服务企业、服务民生的各项工作 组织机构代码工作是我局的一项窗口工作,我局也是全县第一批进入行政审批大厅的单位之一。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以饱满的热情,牢固树立人人是窗口、事事是窗口、处处是窗口的服务意识,自觉践行“争创文明服务窗口”活动。截止目前,共受理691家企业和其它组织申请办理组织机构代码。对到我局办事的人员,我局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认真细致,一一核对相关资料,免费提供纸张复印身份证、营业执照650份,并且全部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办理。遇到特殊情况只要条件允许,我们特事特办,当天就为其申请办理代码证。由于我们认真细致的工作,近日,质监服务窗口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十大窗口单位。
计量工作是基础,也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针对当前存在的缺斤短两等计量不法行为,组织开展了4次监督检查,共检查商场、超市58家,对使用未经检定计量器具或不合格计量器具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严厉的行政处罚。对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计量器具,开展强制周期检定。全年共检定加油机、地秤、电子秤、台秤、案秤、血压计等各类计量器具865台件。在5月20日“世界计量日”之际,我局派出计量检定人员深入乡镇,大力开展计量惠民活动,进行了计量法律、法规宣传,发放资料500
余份,免费为乡镇村级医疗卫生机构检定血压计58台,维修25台,避免了因使用不合格血压计而误诊的医疗行为发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4.政协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报告 篇四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精神,按照县活动办的部署和要求,县行政服务中心围绕当前部门行业服务意识淡薄、办事效率低下、乱收费、索拿卡要等影响经济发展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组织有关人员成立调查组,进行深入调研。调查组先后走访了10个县直有关部门、8个乡镇和15家企
业,采取座谈、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经济发展环境的现状
调查中,企业家、客商对我县的经济发展环境总体评价很好的占68﹪;比较好的占32﹪。与其它兄弟县(市)相比,认为好的占46﹪;略好的占33.33﹪;不知道的占20.67﹪。认为近三年我县经济发展环境有明显改善的占81.25﹪;有改善的占18.75﹪。认为政府部门服务意识很强的占40﹪;较强的占60﹪。认为行政部门执法检查时的工作态度很好的占40﹪;较好的占46.67﹪;一般的占13.33﹪。认为行政部门行政审批程序复杂的占6.67﹪;简单的占13.33﹪;一般的占80﹪。认为行政部门在行政审批中存在乱收费或不按规定项目和标准收费的占6.67﹪;没有的占73.33﹪;不知道的占20﹪。认为行政执法部门存在多头检查、频繁检查和只有收费、检查、处罚时才见到人占6.67﹪。总体说,目前我县经济发展环境总体情况良好,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1、领导重视层次高,推进力度大。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县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列入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多次召开会议,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明确了工作总体思路,重点任务,时间步骤,保证措施和要达到的目标。调整充实了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成员,层层落实了目标责任,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措施,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和组织体系,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法制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纪检监察机关加大了对影响经济发展的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今年以来,全县共查处破坏经济发展环境案件38件,处分46人。法院加大了执法和审判工作力度,对涉及经济犯罪的案件做到了从快从速处理。公安部门加大了“扫黑除恶”和对经济案件的侦破力度,有效地震慑了犯罪,规范了行政执法人员行为,维护了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工商、税务、交通、城建等行政执法部门也都从本部门职能出发,制定了多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措施,受到企业、群众好评。
3、服务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服务质量逐步提高。全县各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社会服务部门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及评议机关股室工作,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树立了良好的部门形象和行业形象。进一步加大了行政审批改革力度,规范了审批行为,减少了审批环节,普遍实行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还强化了对服务中心大厅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实行了行政机关审批事项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全县在各行业开展了治乱减负工作,对企业加大了扶持力度,对域外企业实行零干扰、免打扰。县委还下派了一批年轻的后备干部到企业进行跟踪服务。县人大、政协、纪检委深入开展了对行政执法的评议监督工作。通过评议,对执法部门形成了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促进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4、政策环境进一步放宽,对招商引资工作起到了助推作用。全县结合实际制定有利于企业和外商生产经营的优惠政策文件;清理废止了制约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制定了《进一步创优发展环境若干规定》、《上饶县整治和优化投资环境十不准》等多方面的政策措施,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上迈出了较大步伐。制定了《上饶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极大地增强了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我县的经济发展环境虽然有了较大的改善和变化,但与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尚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行政服务中心功能不健全。行政服务中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台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一些部门总是找种种理由不愿进驻中心。有些部门即使进了人,但审批许可事项又未进,有的部门即使进了项目,也是大头在单位,小头在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只起到咨询作用。多数审批办证服务仍然存在“两头跑”现象,对设置在中心的窗口没有做到完全授权审批,致使办事效率低。有客商和群众说,行政服务中心不仅没有成为一个服务平台,反而成了一道办事的门槛。
二是少数部门作风不够扎实,执法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本次调查的19个单位中,有企业反映环保、工商、卫生3个单位工作作风差;国土办事效率低;环保、卫
生、交警3个单位服务态度差。有些行政职能部门轻管理、轻服务,存有较严重的以罚代管,只罚不帮的现象,错误地认为管理就是处罚,服务就是收费,导致管理职能弱化和执法目的扭曲。有的行政执法行为不规范,文明执法意识不强。有些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言行粗鲁,该办的事顶着不办,可办可不办的事拖着不办,可这么办可那么办的事卡着不办。有的部门队伍建
设抓得不力,对职工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导致一些工作人员素质差,不懂政策,不熟业务,甚至违法违纪。
三是检查收费不透明、不规范,检查次数偏多,企业难以应付。调查中,有的企业反映国土、环保、公安、安监、工商、消防等6个单位检查次数过多(包括市级部门),对环保、卫生2个单位收费表示不满意。大多数企业反映对检查收费项目、标准不清楚。有的部门收费自由裁量权较大,收费标准的幅度悬殊大。有些收费从几元到几十元,罚款从几千到几十万,伸缩性如此之大。据统计,全县共有收费项目1281项,有的部门收费名目繁多,如房管部门收费项目达57项之多。有的收费项目没有严格标准,还可以议价,同一收费项目不同县(市)也有不一样的收费标准,让人感到随意性很大。有的收费标准还逐年增加。根据调查了解,与兄弟县(市)相比,我县的收费标准只算一般,不算高。多头管理,随意检查时有发生,如消防、环保、劳动、税务、质监、工商等部门都直接管企业,谁都可以随时上门检查企业和罚款。同时,由于区位优势、交通便利的因素,市直部门到我县企业检查的部门、次数偏多,企业难以应付。外商对税外收费往往感到困惑,没有法规载明,所以投资之前最担心的就是这个。有的外商反映,当地政府在洽谈项目时什么都答应,许诺各种优惠,但当项目投产后,各种费用跟着就来,让人觉得政府不讲信用,有受骗上当的感觉。
四是对行政执的监督力度不够。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和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纪检部门的纪律监督和新闻单位的舆论监督,这些层级监督都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还须进一步加大力度。目前,这些监督还没有真正形成制度化,缺乏统一的协调推进机制。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不到位,对一些违法违纪问题惩处的力度不够,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致使一些违法违纪的人和事得不到及时有效查处。
五是基础设施有待优化,金融配套服务不够完善。在本次调查的20多家企业中有30%的企业反映基础设施有待优化,如电力、通讯、供水、公路等设施。金融配套服务不够完善,如:石狮乡的企业反映,由于生产的扩展,资金流转量增加,因当地没有大的银行,存在结算上不方便,要求工行或农行在当地设立分理处。同时大多数企业反映融资难,占33.33﹪。有客商反映在浙江,银行是主动帮助企业理财,送货上门的。而我们这恰恰相反,为货点款要跑断腿。
通过调查分析,我县经济发展环境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极少数部门和工作人员思想观念滞后。由于在一部分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中存在较严重的全局与局部利益错位、管理与服务职能错位,特别是某些领导干部对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思想上存在误区,没有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和“人人是环境,事事是环境”的观念,不能站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抓环境建设,因而导致政府某些部门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职能弱化,服务质量和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二是部门利益至上。有些有行政执法执罚权的职能部门,为了本部门利益,为了小集团或个人利益,在行政执法中,违规执法、越权执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乱收乱罚,给企业增加了沉重的负担。三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到位。在一些部门和单位,行政审批事项该下放,该精简的没有精简,对保留的审批项目缺乏严格规范,审批环节过多,审批程序过于繁杂。一些过时的政策,没有及时清理、修订,个别部门还存在“嫁接”收费的现象。四是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目前,还没有真正形成政府部门为纳税人服务,纳税人有权力监督政府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对策建议
针对我县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我们应立足县情,狠抓当前,着眼长远,摆正局部和整体、管理和服务、监督和扶持的关系,进一步强化环境意识,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重点应抓好以下工作:
1、主抓领导,确保政令畅通。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环境如何,关键在领导。因此,各级领导要把改善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精心研究部署,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督办检查,狠抓工作落实。特别是经济管理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和条条部门的领导,要进一步深化对改善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从放宽经济发展环境会影响部门、条条发展的误区中走出来,舍小家,顾大家,切实做到放水养鱼,真正树立起“发展是硬道理,改善环境是前提、是关键”的思想,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具体要求,锛住总体目标,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任务。
2、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理念。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确立大开放大发展的意识,既要让外商进得来,更要留得住,要舍弃部门利益,谋求全局利益,竭尽全力扶持外商发展。各级机关干部要树立新的服务理念,变“企业要我服务”为“我要为企业服务”,大力推进服务环境建设,真正强化围墙理念、树立“五办”作风、“三先”理念。特别是执法部门的干部更要树立执法就是为企业服务的理念,帮助企业纠正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3、完善行政审批制度,建立高效的政务平台。要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优化环境作为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加以推进,改革现行的较为分散的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体制,实行行政许可“两个集中”,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审批体制。各部门应将权力下放到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将所有审批、办证、收费等事项全部集中在窗口办理,充分授权给窗口,解决窗口事权责统一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努力打造阳光、高效、便民的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推行全程代办制,各招商引资单位将所引入企业的资料准备齐全后,交行政服务中心,由行政服务中心全程代办,既节省了行政成本,又提高了办事效率。
4、改革行政收费体制,规范收费行为。全面推行联合收费和统一收费制度,对各项行政收费和行政处罚均实行联审联收,彻底消除自由裁量权,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行政收费环境。对涉及招商引资企业的收费项目要进行认真的清理、整顿、规范管理,对不合理的收费项目予以取缔,下决心克服现行收费过多过滥的弊端,坚决杜绝有些部门在为企业服务巧立名目收费,严格禁止有关单位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向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保护企业合法的经济利益不受侵害。要建立执法部门联合执法制度,减少到企业检查的次数,避免交叉、重复检查现象,减轻企业负担,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宽松的环境。
5、健全行政监督体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建立起以纪律检查委员会为核心的创优经济发展环境统一监督系统,形成有效配合、协同并进的运行机制,把上饶县的投资环境、政务环境的各个环节置于强有力的监督之下,确保各项政务活动严格地在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范围内运行;各级党政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组织力量深入基层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亲临一线,解决具体问题;要加大对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和整顿力度,依法取缔市场垄断、地方保护等不正当竞争,严厉打击诈骗、制假售假、欺行霸市等违法行为,净化市场环境,促进公平竞争;纪检、监察部门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要一查到底,严肃追究;要继续深入扎实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及机关科股室工作,进一步改进评议方法,完善评议程序,严肃评议纪律,严格利用好评议结果。
6、强化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执法队伍的执法水平和业务素质。一要加大对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不经过业务技能培训的,不能安排上岗。二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精简机构,精简人员。对一些经济杠杆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要着力解决职能交叉、重叠的问题,要砍掉那些为安排子女就业、送人情而设置的机构和岗位,实行全员竞争上岗、择优录用。三要加强对干部的业务考核,建立健全约束激励机制,全面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献身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经过业务考核达不到要求的,要从执法岗位上撤下来。
上饶县行政服务中心
2008年11月20日
调研课题负责人:张鹏副主任
成员: 杨晓华 何辉 程婧
5.政协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报告 篇五
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环境经济”,哪里的经济环境好,哪里的经济就会充满活力,就能吸引和聚集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建设活力德兴,加快经济发展,优质的经济服务环境至关重要。根据市委安排,近段时间,市政协组织调研组对我市经济服务环境进行了一次深入调研。在全面了解我市经济服务环境,广泛听取相关职能部门意见,充分吸纳政协委员、企业经营业主建议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我市优化经济服务环境现状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优化发展环境工作,通过实施“主攻工业、决战园区”发展战略,着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强化干部群众服务发展意识,积极营造“招商、亲商、安商、富商”的社会氛围,使政府服务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得到逐步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近年来,市政府先后出台了《XX市关于扩大开放和支持创业的鼓励政策》和《XX市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通过鼓励引导企业自主创新、上市融资和项目开发,从 融资、自主创新、市场开拓、用工保障等方面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实行税收奖励政策,减免行政事业性规费,经市开放型经济领导小组认定的招商企业,一律免收市本级所属部门地方的行政事业性规费;加强政银企互动,适时举办银企资金对接会,大力发展融资担保业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等措施,有效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和发展环境的优化。
行政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XX市行政服务中心于XX年3月成立以来,对市直具有审批权的单位逐一进行审批流程会审,并通过对部门内部职能的整合和归并,共有31个职能部门和公共服务单位、56个窗口入驻中心,并普遍对窗口实行不同程度的授权。中心还对涉及多部门的审批流程进行再造,确定牵头部门和协办部门,实行“同时受理,通告相关,协同审批,即时办结”的运作方式,在重点项目办理上,开通“绿色通道”,实行“跟踪督办,限时快办,主动协办,预约办理”等服务方式,改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行政审批程序进一步简化,审批时限进一步压缩,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据统计,XX年全市行政审批缩减办事程序30%、审批事项30%。
服务经济举措进一步强化。一是建立项目联系制,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环境。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做到领导干部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每个重点项 目都有市领导跟踪指导,部门联系服务;二是健全目标考核制,营造全民优化环境氛围。建立健全了优化环境目标管理考核制度,把优化环境工作作为考核各级各部门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三是推行服务承诺制,完善经济发展行为环境。着力营造出“招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了行政服务中心、经济投诉中心、行风评议。对引进项目实行归口审批制度,做到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审批。
二、经济服务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在调研中,企业反映最艰难的是融资,最麻烦的是审批,最头痛的是检查,最反感的是“四乱”,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我们一些职能部门的工作之中,集中体现在我们干部群众的作风之中。
政策缺乏比较优势。我市出台的优惠政策多是参照发达地区或后发展地区,且多年一成不变,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容易产生滞后影响。比如,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江浙以及沿海省市县政府就主动与银行部门联系,出台了以政府担保,企业用订单贷款等多种灵活的贷款形式,为企业度困融资。相比较而言,我们虽然也成立了企业担保中心,提供了财政担保等相关措施,但在实际过程中,银行还是要企业以固定资产作为抵押物,所以政府的融资计划还是软弱无力。
融资体制仍显掣肘。主要表现在:一是银行授信繁琐。企业向银行贷款要经过国家政策对口贷款、企业申报、财产抵押或信用担保、物价部门审定、银行业务部门调查等10余项程序,走完这些程序少则一月有余,多则半年不等,手续非常烦琐;二是部门担保零散。我市为企业融资担保的单位仅有市财政局一家,担保的额度极为有限,僧多粥少,而且少量的粥还分散不一,很难发挥应有的效益;三是银企沟通不畅。每年虽举办1-2次政银企融资洽谈会,但银行与企业的沟通仅仅是为了贷款而走动。企业何时要贷款、需要多少,银行不知道;银行放贷有否新标准,企业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应该如何办理等,企业了解不及时,双方沟通不够。
主动服务意识不强。一是“四乱”现象仍然存在。少数执法人员在工作中不去研究政策应该怎样服务发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而是千方百计给企业和群众设置障碍,导致“四乱”现象屡禁不止;二是“梗阻”行为时有发生。行政服务中心功能建设还不够健全,办事效率不高,还有部分单位没有进入中心或完全进入中心,极少数部门入驻授权不到位,形成不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的完整审批链条;三是“衙役”形象依然可见。有些部门公开承诺的办事程序与实际运作不一致,办事仍然存在往服务中心和职能部门单位来回跑的现象,“门槛”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加繁琐。个别部门的办事人员,对前来办事的客商和群众仍存 在“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
行业协会缺乏规范。目前我市通过登记注册的行业协会涵盖了生产、流通等多个领域,在经济社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服务、管理和监督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行业协会官办色彩浓厚,依附于政府主管部门,依照行政机关的方式开展工作。有的行业协会缺乏行业规划、自律、指导、服务等职能;有的行业协会收费采取行政手段在有关证件年审时搭车收取等。中介服务机构也存在不少问题。一些部门与中介机构、行业协会脱钩不彻底,明脱暗不脱,通过业务资源形成直接和间接的利益关系,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成为一些职能部门的权利延伸,甚至会诱发和滋生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三、优化我市经济服务环境的建议
当前,经济发展环境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服务环境质量的竞争,努力优化服务环境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和县城经济竞争的焦点、重心。这就要求我们,要将优质高效的服务贯穿于项目洽谈和企业发展全过程,努力实现行政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接触”,服务时限“零懈怠”,企业缴费“零模糊”,企业问题“零滞留”,企业发展“零干扰”。
更新理念,建设服务型政府
首先,明确政府职能定位。政府的职能定位更主要的是 为市场主体提供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包括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和市场环境等,并围绕这个定位,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有“错位”的地方“纠位”,把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交给市场、企业和社会组织,把该管的事不折不扣地管好。其次,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把与民生关系密切、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作为核心公共服务,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基层、滞后领域、困难群体倾斜,不断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三,坚持依法行政,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并致力于建立和维护正确的社会评价标准和有效的评价体系。同时,切实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以及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确保公共权力依法有效运行。第四,增强干部服务意识,切实解决作风不实、“中梗阻”,不作为、缓作为、甚至乱作为等问题,努力提高执法水平、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
完善制度,优化政策环境
第一,进一步规范收费文件。结合《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进一步对各执法单位、执收执罚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名称、内容、对象、条件、依据和审批程序进行彻底清理,统一审定,并汇编成《行政收费项目明白卡》,印发各行政执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和个 体户,做到明白收费,凡未列入的收费项目,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拒交。第二,全面实行政务公示制。要在机关和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公示牌,公示内容包括经审定后的审批项目、办事程序、职责权限、工作人员身份等。同时实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项目跟踪问效制、失职追究制等,确保群众和投资者进门顺利,办事顺心。第三,继续深化三项清理。一是清理规范借证照“年检”、“年审”、“培训”搭车收费行为;二是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涉企行政事业收费实施“一次收费制”,由物价部门研究实施细则,财政部门根据核算比例实施分解;三是清理规范社团组织、中介机构收费项目。第四,切实执行两项制度。一是首次不罚、罚款最低额度制度。企业、工商户在生产经营中,如有不符合规定的行为,要以帮助纠正为主,原则上首次不予处罚。对不可免除性罚款,一律按规定标准下限执行。二是收费、罚款报告和备案制度。对非行政审批的收费和对企业实行罚款,必须向主管副市长报告,报市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备案。凡不报告,未批准的收费、罚款,工商户、工商企业均有权拒交。
强化管理,提升服务品质
一是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即“部门内审批权限向一个科室集中、行政审批科向中心窗口集中、行政审批操作向网上平台集中,各部门入驻中心的项目到位、人 员到位、授权到位”,努力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服务运行体制;二是推进行政审批流程再造。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项目,规范行政审批程序,该取消的项目一律取消,该保留的项目要实施流程再造,进一步畅通项目“绿色审批通道”,最大限度减少审批环节,将减时间、减费用、减程序“三减”具体化、目标化;三是推行行政服务事项全程代办制、联审联办制。对大项目和战略合作伙伴,坚持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对违反有关规定,厅外办理、超时办结、服务跟不上的实行责任追究;四是充分赋予行政服务中心管理职能。建议由市委或市政府分管领导兼任中心主任,高位推动行政服务中心管理职能的进一步落实;赋予行政服务中心人事管理权,进驻中心工作人员的考核、业务考评等,受派出机构和服务中心的双重管理;赋予行政服务中心更广的监督权,通过开展“四查四看”活动,着力提升行政服务水平。
多措并举,创优服务环境
6.政协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报告 篇六
1.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任务与课程设置
1.1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任务
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九门核心课程之三[1], 做为环境工程处理方法包括了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与生物方法, 其中生物方法往往成本较低, 二次污染少, 是环境工程处理的主要方法, 如生活废水集中处理几乎采用生物处理方法 (活性污泥法为基本方法) , 因此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规范的核心课程[1,2]。学习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任务是在认识微生物基础知识基础上理解环境工程处理中的微生物及作用[2,3,4], 为后续课程学习铺平道路。
1.2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与普通微生物学教材内容比较
微生物学应用范围很广, 包括工业、农业和医学等, 主要有发酵食品、微生物制药、污水微生物处理、生物肥料与土壤改良、医学病原微生物、植物病害、兽医微生物、微生物分析检验等, 其中普通微生物学是基础, 工业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等为微生物在专业上的应用。
普通微生物学强调其基础性, 讲解微生物生物学, 包括形态、结构、营养、代谢、生长、培养、遗传变异、生态、免疫和分类等, 包括病毒、免疫等内容在内各章节内容详细, 几类微生物形态及分类描述较详细。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与污染控制密切联系, 实践性强。除讲解微生物基础知识外, 还介绍水中脱氮除磷微生物、水厌氧处理微生物、水处理指示微生物、废气脱硫微生物等应用方面的内容。在微生物种类方面, 除教材一般采用环境工程有关微生物例子外, 在微生物大类上内容包括了原生动物、后生动物、藻类等内容, 也突出了环境工程中有使用的极端微生物、生物絮凝剂、生物燃料电池等内容, 对环境工程治理中基本不涉及的病毒、三体、食用菌等内容有弱化。
1.3 环境工程专业设置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优于普通微生物学
除介绍原生动物、后生动物、藻类及突出脱氮除磷与厌氧微生物等内容外,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材内容更针对环境工程治理, 甚至与后续课程有互补作用, 优化了教学内容。如周德庆教授主编《微生物学教程》、同济大学周群英教授等主编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3]和同济大学高庭耀教授等主编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均为国内使用量较大的教材,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较《微生物学教程》增加了丝状细菌形态, 为后续讲解丝状菌污泥膨胀埋了伏笔。且前者的实验内容安排观察藻类、原生动物等内容也与环境工程实践更接近。《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对活性污泥膨胀与控制方法、生物脱氮除磷、厌氧发酵微生物等描述比《水污染控制工程》详细, 后者可能考虑到前述课程有讲解, 对应内容比较简略。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更有针对性,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了更好的基础, 与就业后参加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打下了对应的基础, 提高了人才的市场竞争力[1]。相反, 开设普通微生物学, 在后续课程中要补充部分内容, 如要从后生动物概念开始讲到轮虫在水处理中作用。
2. 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内容的思考
2.1 教学思想应区别于普通微生物学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不仅要掌握微生物基础知识的内容, 而且要学习环境工程应用微生物, 教学核心思想是理解微生物代谢的多样性及其环境工程利用, 为后续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打下基础, 因此要考虑后续课程的要求[2], 满足后续课程的要求, 不能基本只讲微生物基础知识部分。
2.2 突出环境工程应用微生物重点内容
由于学时限制, 不可能把整个教材讲得都很清楚。周群英教授等主编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材微生物基础知识和环境工程应用微生物学内容基本对半。由于后续课程还会提到环境工程应用微生物部分的内容, 因此学时安排可以以微生物基础知识部分为主, 后半部内容可以不全讲, 如无实质性内容超过后续教材的垃圾发酵微生物和前沿性了解内容微生物燃料电池等内容可以不讲解, 但要突出脱氮、除磷、厌氧发酵等重点内容[2]。讲解微生物基础知识的目的是为讲解环境工程应用微生物学内容做准备, 后半部分内容和后续课程相连接。前半部分也不能把内容过多的展开, 象普通微生物学那样, 形态、结构、繁殖讲解很详细, 由于时间限制, 前半部分也只能以后半部分课程够用为目标。
2.3 与后续课程教学内容衔接
与后续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深度要衔接。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材经常受普通微生物学教材影响, 病毒章节内容偏多, 由于后续课程基本不涉及病毒内容, 因此该章节内容可以简化。虽然后续课程可能会提到环境微生物应用的问题, 但是课程之间内容有偏重, 教材内容详略有差异, 污染控制工程偏重于工艺及设计, 因此微生物应用的内容往往比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对应内容简略, 如厌氧发酵原理、微生物脱氮除磷原理、活性污泥膨胀与控制、原生后生动物对污水处理深度指示作用等内容, 因此合理推断以上内容应该以此课程讲授为主, 在此课程讲透, 可以强化教材内容, 污染控制工程中带过只是内容逻辑需要, 或起重点内容的简要复习作用, 尤其使用同济大学两门教材之间, 更体现了这种安排。然而对于处理工艺, 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中可以不当重点内容, 在后续污染控制工程中掌握, 如脱氮除磷工艺, 可以作为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掌握内容, 这样课程之间内容有主次, 有衔接, 有逻辑。更加突出水污染控制工程进行工艺和设计教育的功能[5]。
3. 结语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内容与普通微生物学差异较大, 对于环境工程专业来说, 开设前者优化了教学内容, 后者需要在后续课程中补充对应内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要把握好重点, 在有限教学课时内让学生更高效获得必需的知识。
摘要:本文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开设内容进行了思考。与普通微生物学比较, 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更具针对性, 优化了教学内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核心思想是理解微生物代谢的多样性及利用, 教学突出环境工程应用微生物学几个重点内容, 且要与后续专业课程相衔接。通过优化教学内容, 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比较,衔接
参考文献
[1]彭永臻, 马勇, 王淑莹.环境工程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注册环保工程师制度的结合[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8 (4) :153-155
[2]程翔, 孙德智.“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的几个重要问题[J].中国林业教育, 2013, 31 (1) :49-51
[3]周群英, 王士芬.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3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1-375
[4]杨柳燕, 肖琳, 武俊等。“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C].大学环境类课程报告论坛组委会编, 大学环境类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 (200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253-255。
7.政协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报告 篇七
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按照省、市政协关于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项民主监督工作要求,结合区政协工作计划的安排,今年第二季度,区政协经科委组织部分政协委员会同区环保分局、城乡建设局等单位专题调研我区水污染治理情况。调研组实地查看部分企业和河道,听取相关部门的有关情况汇报,并召开“水污染防治情况调研座谈会”。在吸纳多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我们对“防治水污染,为了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的共识。调研情况如下:
一、我区水环境现状及治理进展情况
(一)我区水环境现状及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分析
我区地表水体主要有“三河两渠”:A河、B河、C河、A渠和B防洪渠。其中,A河为黄河的主要支流之一,位于X的南部,流经X区河段长约6公里;B河流经X区的北部和东部,从我区的X村进入X谷水向东流,至X沟折向南流,经兴隆寨村、X河后注入A河,流经X境内长度约10公里;C河,又名孝水,流经X区X村北部至X村南,向北流入B河,长度约5公里;A渠由西向东穿X城区至X河汇入B河;B防洪渠绕X的西南边流入A河,常年无水断流。X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在X设有2座优质地下水厂,一座设在X路南头的A河边,一座设在X公司后面的B河边,有X、X、X3个主要地下水源地。B河、A渠由于受城区排水管网建设不完善,雨污排放不分,加之部分管道年久失修,遇到大雨,周边雨污水相混一起直接排入B河,水体易污染发臭变质;B防洪渠平时无水,在渠的中西段有居民在渠里种菜,成了部分居民的菜地;C河也是长年断流,部分河段环境“脏、乱、差”。总体来看,我区“三河两渠”目前突出存在水量不足、水质不良、河岸不绿、设施不全等问题,部分河段渠道不通不畅、水质变黑变臭,有的常年缺水、长期断流。究其原因,对我区水体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城市区雨、污水排放管网不分。城市排污管网规划滞后,管网建设没有实行雨污分流,是造成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虽然X村、X村、X村等城中村已城市化,但是市政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附近没有市政管网辐射的污水管网,村民生活污水只能直接排入B河。
二是工业废水排放。尤其是A渠沿线的工业企业和住宅小区雨污不分。平时沿岸工业污水经污水站预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再进入X污水处理厂。但在下雨时,因防洪需要,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随雨水通过A渠直接排到B河再进入A河,短期内造成B河A河水体严重污染。2019年X市曾经组织规划设计院对A渠污水系统改造工作进行调研、方案设计,但因工程费用高、拆迁难度大等多种因素搁浅。
三是城市规划滞后和管理不到位。以往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对城市水体的保留、开发和增设未给予重视,C河由于地处边沿农村,缺乏排污管网,居民生活污水就近排入河里,垃圾堵塞、水系不通,有些地段成了名副其实的臭水沟。城市污水处理厂与城市排污管网规划、建设滞后,没有形成网络,致使污水无法集中收集,不仅造成了污染,也给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造成很大困难。河道日常监督管不到位,近年来,虽然投入巨资在B河沿岸敷设污水管网、建设污水泵站,把村民生活污水全部打入污水处理厂专用管网进行处理,但部分不自觉的市民为了自己方便,在污水管网或者警井上凿孔取水,人为造成污水流入河中。
(二)我区水污染治理进展情况
近年来,X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按照水质主导、精准治污、部门协作、综合治理的原则,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保障水环境安全为底线,深化水污染治理、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修复和饮水安全保障,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机制、制度,全面落实市定水环境治理目标任务,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是强化领导,健全目标责任考评机制。成立X区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设立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组织协调和安排部署X区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制定下发了《X区2019年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专项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实施方案和工作部署文件,区政府与各办事处、有关委局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定期召开污染防治攻坚战例会,建立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台账,落实区、行业主管、办事处三级督查巡查、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等制度,为深入持续开展水污染治理工作提供了组织上、制度上的保障。
二是加大污水处理监管力度。强化对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的监督,开展B河沿线排污单位废水监测,对B河沿岸工业企业排污口实施截污工程,所有工业污水首先经本单位污水站预处理后,再排入市政管网进入X污水处理厂,实现处理达标后排入A河;加大基础建设力度。为改善辖区地表水质,对B河沿岸X村、X村、X村居民生活污水排污口以及X村A渠附近居民生活污水排污口实施截污治理,投巨资敷设了专用污水管网和污水泵站,将沿岸生活污水全部截入污水厂专用管网进行处理。2019年4月区环保分局对沿B河工业企业废水采样检测,全部达标排放。
三是强力推进水污染综合防治。开展机动车维修废水治理,对辖区I类汽车维修企业废水排放进行限期整改;开展防治地下水污染工作,对全区加油站储油罐和防渗池等设置进行了整改监督:开展黑臭水体治理,由城建局牵头,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办事处负责本辖区沿河排污口的监管,发现一个,截留一个,确保X区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厂处理;开展“污染防治百日攻坚战”行动,对X河渠周边排污口进行提升改建,市下达X区22个排污口截污任务,目前已基本完成。
四是全面开展水资源保护,保障饮水安全。对我区水源地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X庄1号、8号井一级保护区内大部分物流仓库拆除完毕,剩余仓库用来存放自来水公司与取水设施有关的管材、管件,不再作为其他用途。二级保护区内物流仓库的管道、管材已封闭,排污口也已经整改完毕,不再产生废水;6号井、10号井、11号周边机械加工厂、木材加工厂进行关停,拆除了相关生产设备;X水源保护区内原有的工厂厂房已拆除,场地平整覆盖到位; 1号井、10号井周边建筑垃圾已清理。15号井周边的建筑垃圾体积约八万立方,正在清理。4号井周围水源保护区为X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X离子水有限公司使用,用于纯净水的生产经营。
二、水污染治理工作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市区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主、客观多方面原因,水环境质量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主要存在四个方面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区域内自然径流少,城区河流干渠自净能力差。流经X区域内的河渠中,只有A河、B河常年有水,C河、A渠、B防洪渠一年之中,只在雨季时才有水,自净能力差。尤其是C河绝大多数时间河道里都是生活污水和垃圾,部分河段水体黑臭现象严重,不仅影响了城市形象,而且影响了人居环境和群众身体健康。
(二)环保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历史欠账多。污水处理厂和配套设施建设滞后,部分污水不能得到处理。一是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城区污水处理站点少,污水收纳简易处理能力不够,如x污水处理站设施简陋,污水处理能力跟不上污水排放量;二是污水管网建设滞后。从城区情况看,很多地方雨污不分,尤其是A渠沿线的工业企业和住宅小区雨污不分,导致下雨时大量污水随雨水通过A渠排到B河。C河周边区域管网建设严重滞后,现有排污截污口较少,污水不能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整体上城区管网需要新建设和改造的地方多、难度大,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三)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的机制仍不完善,工作合力还需进一步加强。经过多年的环保宣传教育,全区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但按照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些部门环保职责不明确,被动应付、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部门间缺乏协调配合。受经济利益驱动,少数企业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只顾眼前和一己之利,对治污设施投入不够,排污措施落实不到位,达标排放不稳定,时好时坏。
(四)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薄弱,监管人员少,网格化各项制度落实不到位。目前,虽然已按照市里要求建立了三级网格员监管,设立了网格长和网格员,但部分部门和单位环保监管人员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环境监管各项工作的完成;办事处环境监管人员都是兼职;办事处和社区网格化管理落实存在漏洞,很难实现网格内所有污染源实施“五定”,即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环保队伍力量薄弱,X环保分局现有21人,却要对X区和X区两个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负责,人员力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环保工作的要求。
三、对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建议
水污染防治事关饮水安全,事关群众身体健康,事关全市水系建设成效。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认识,形成合力,落实要求,加大投入,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一)加强水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开展水污染防治就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神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干部群众中大力开展学习、宣传和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水资源忧患意识和水环境保护意识。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树立抓水污染防治就是优化发展环境、就是打造宜居城区、就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思想认识,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实重视水环境和水污染治理问题,努力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气要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节水意识、减污意识和环保守法意识,将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贯穿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要加强对广大市民的宣传教育,推广使用环保举报热线电话,使群众都来关心、理解、支持和监督水污染防治工作,形成强大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建立完善水污染防治工作机制。水污染防治是当前我市“四河同治、三渠联动”的重要内容,既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一项难啃的硬任务。必须走对路子、握紧拳头、精准发力、确保实效。一是注重统筹、搞好结合。政府要加强领导,进一步健全完善水污染治理工作机制,建立工作例会和联系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水污染防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对水污染防治工作常抓不懈。二是压实责任,全面推进。落实“河长制”。明确河长职责,强化节点管理,倒逼工作落实,严格考核问责,构建起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渠管理保护机制。三是综合防治,完善机制。实行联防联控,环保部门牵好头,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联动、密切配合,共同把水污染防治工作做好。四是建立通报制度。定期向社会通报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度,接受群众监督。
(三)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的工作要求。要制定水污染防治工作规划,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做好衔接,城区改造建设、工业布局等都要与供水和污水处理能力相适应。要严格实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确保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不突破总量控制指标,确保做到“增产不增污”,努力实现“增产减污”;,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要管住源头,着力加强沿河涉水工业企业、“散乱污";企业、畜禽养殖场监督,切实消除污水直排等现象,着力抓好农村环境整治。要加大对各类污染源的排查不留任何死角,将治理任务、时间和标准都列入工作台账,按期检查销号,使城区水环境明显改善,为水系建设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四)加快水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要突出重点,抓好在建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尤其是对“三河两渠”排污口治理要心中有数、编号上图、建立台账、落实责任,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对直接入渠的污水管道要重点治理;对偷设、私设的排污口、暗管,彻底封堵、追责问责。加快引水补源工程建设,早日增强B河、A渠、B防洪渠自净能力,改善河渠水质。要将水污染防治资金作为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保证环保资金落实到位。积极探索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和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多渠道融资,解决资金不足问题。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运营的原则,拓宽污水、垃圾处理厂建设的投融资渠道,加快污水、垃圾处理的产业化进程。
【政协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关于加强政协民主监督的实施意见06-28
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政协提案回复09-24
政协提案关于加强锻炼11-17
关于对区政协委员第903号提案的答复08-31
交通局关于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汇报07-25
关于表彰**年度全县政府系统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报09-24
政协经济委员会07-26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09-10
政协委员报告09-17
政协述职报告文档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