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实录

2024-06-21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实录(共7篇)

1.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实录 篇一

教学目的:

1.了解孔子仁政礼治的政治主张;

2.学习本文用对话方式反复辩难且富有雄辩的表达方法;

3.继续积累文言实词与句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⑴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孔子幼年丧父,少时家境衰落。成年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山”(管畜牧)等。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后罢官,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儒家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仁的含义主要有两层: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之仁”。孔子主张“以礼教民”,注重社会伦理问题,把礼看成是维护等级制度的重要手段。

(2)《论语》,是记录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孔门弟子(包括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传说写下来的,为语录体。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本文出自《论语》。我们可以从《季氏将伐颛臾》中领略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

2、解题

春秋时期的鲁国有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三桓犯上”。鲁庄公有弟三人:庆父、叔牙、季友,因为都是桓公的儿子,故其后代称为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桓势力逐渐强大,不把鲁国国君放在眼里,甚至在鲁襄公十一年将公室瓜分,为了进一步排挤鲁国国君,季孙氏又谋求进一步扩充实力。

本文题目“将伐”二字耐人寻味。将DD尚未实现的事情,故尚可阻止;如果可以劝阻而不加努力,于理不通,于情不合。伐DD攻伐,明目张胆动用暴力,在本文中有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意思,一字已见季氏之伐是非正义之战。3、解读文中“三辩”(展开讨论)

思考:我所理解的孔子反复辩难。

△一辩冉有: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求!无乃尔是过与?冉有和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将消息告诉他们的老师。冉有故意将讨伐轻描淡写,说成“有事”,下文又振振有词地提出讨伐的理由,可见他是赞同这场战争的。

孔子对二人是当面呵斥,说明孔子是不赞成这种做法的。后,孔子又阐明三点不赞成的理由:

先王封国DD不可伐

邦域之中DD不必伐

社稷之臣DD不当伐

附:朱熹《论语集注》:

是时,四分鲁国,季氏有二,孟孙、叔孙各一。独附庸之国尚为公臣,季氏欲取自益。故孔子言颛臾乃先王封国,则不可伐;在邦域之中,则不必伐;是社稷之臣,则非季氏所当伐也。

两个重点句式DD

无乃……与

测度语气句,译为:恐怕……吧

尔是过,宾语前置;过尔,责备你。

何以……为

反问语气句,译为:为什么(要攻打)△二辩

冉有: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孔子当即给予反驳。首先引用周任(朱熹注:平声)的话:“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意即: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同是在《论语》里,孔子曾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在这里则说的是“在其位,谋其政”。其次,用一比喻:一个盲人在走路,倘是临危地而不抱持,将跌倒而不搀扶,还用辅助者干什么呢?接着,孔子又打了一个比方:老虎犀牛从栏中逃出,珍贵的玉器在柜里损坏了,这是谁的过失呢?

DD管理者的过失。

△三辩

冉有: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由于孔子的批评抓住了要害,使冉有、季路难辞其咎,所以,他们只好实话实说,冉有以“固”、“近费”为由,终于和盘端出当取的观点:“不是我们存心要消灭那颛臾,而是因为它日渐强大,又靠近费,对季氏的领地构成威胁。现在不消灭他,今后必将成为季氏的大患啊!”由此可见,冉有和季路实际上是参与了季氏集团的军事谋划的。

孔子一针见血,马上批评他说:有道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愿意去做而编个谎言来搪塞的态度。(疾,憎恨;舍曰,避而不谈;辞,托辞、辩解之辞)在孔子看来,冉有的说法纯粹是侵略者的强盗逻辑。明明是自己要去侵略、消灭人家,却找借口说是因为人家对自己构成威胁。明明想的`是这样,口里却装模作样地说成那样,很有点“作伪”。

孔子孔子一改往日的温良恭俭让,当仁不让地直陈己见。他是主张仁政、正名、克己复礼的,他敏锐地看到季孙氏借此削弱鲁君势力以为己用的目的。

作为老师还得给学生讲讲道理。于是又有了以下一段议论:--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则安之。”

这是孔子的正面阐述,实际上说的是均贫富、讲安定、求发展的治国方略,既包括内政又包括外交,既涉及经济又涉及政治。其中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的贫富思想。历史地看,孔子的均贫富思想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DD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孔子一改往日的温良恭俭让,当仁不让地直陈己见。侃侃而谈以修文德、守邦国,可谓义正词严。文章结尾一句话“吾恐季孙之忧……之内也”,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其实,季氏讨伐颛臾虽然可以扩大地盘,发展实力,但主要目的还是要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的政权。从这个观点看,他发兵讨伐颛臾“醉翁之意不在酒”。孔子以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一语道破了季氏的阴谋,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观点。

4、小结:

本文是一篇语录体的议论文。通过孔子与冉有、季路的对话,窥见孔子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眼光。孔子历来主张温、良、恭、俭、让,但是面对原则问题,他却又有“当仁不让”的精神,充分表现了他的独立人格。

成语识记:

陈力就列

既来之,则安之

分崩离析

萧墙之内/祸起萧墙5、作业

①文中成语抄写二遍,

②背诵全文,

③翻译全文(学生独立完成)。

6、教学后记:

2.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实录 篇二

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大学语文》, 周建忠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本教材出版于2000年, 而近十年以来, 随着学术研究的进一步繁荣, 学术氛围的进一步活跃, 学术包容度的进一步扩大, 关于“国学”、关于孔子、关于《论语》, 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学术成果。特别是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 受到观众欢迎, 接着便有十博士联名抵制于丹, 为《论语》研究平添了许多亮丽的色彩。据此, 教学过程中“作者及作品介绍”、“注释”、“提示”、“思考与练习”等都应当注意吸收最新研究成果, 力求出新, 以弥补教材相对陈旧之不足。

教材虽称为“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 但实质上并无明显的专业指向性。教材固然是“范例之本”, 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关注:专业是方向之本, 学生是对象之本, 生活是目标之本。中国语文教学长期处于高耗低效状态的重要原因, 就在于教师把握不住语文教学之本, 教学始终在“本”之外徘徊, 用不活教材、教不活学生。

二、对象及策略分析

教学对象:五年制师范定向培养小学教育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

“对象感”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准。根据不同的对象, 有深教有浅教, 有雅教有俗教。深不是深不可测, 浅不是蜻蜓点水, 雅不是故弄玄虚, 俗不是俗不可耐。关键在于一个度, 所谓“适当”、所谓“切合”, 是教学策略操控者必须努力追求、苦心经营的。

(一) 教学对象是大专生。

作为大专学生, 又是定向培养的未来教师, 不仅要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 而且要在“大学语文”课上了解中华文化、国学精髓, 了解学术态度、学人精神。所以, “大学语文”课应该努力追求文化含量的厚重感, 同时要不失时机地渗透“学术感”。

(二) 教学对象是英语专业。

英语专业的学生, 特别容易在长期的“专业学习”中“轻中重西”, 而国人学习英语的目的本来不应该因“西方化”而丢却母语文化。近年来, 世界对孔子思想、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日渐加深。2009年, 美国国会众议院以361票赞成、41票反对, 通过了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的决议。截至2013年5月, 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300多所孔子学院和400多个孔子课堂。课堂教学中应通过与学生的交流, 厘清模糊认识, 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

(三) 教学对象是师范生。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 是教育先师, 其教育思想、观念包括其实践对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影响至深。作为未来教师, 应该积极培养善于学习“教育”的职业敏锐意识。本文中孔子与学生的对话, 与其如“教材《提示》”所说的“为政论散文, 也是一篇驳论文, 具有浓厚的论辩色彩”, 不如说是一篇典范的“教育叙事”。教师应当具备“充分”驾驭教材的能力。

以上种种, 并非每一点都要平均用力、详细讲解、重点突破, 如果这样, 语文课势必成为大杂烩、大拼盘。这里就涉及语文教师对“大语文”的理解问题。

大语文是指建立在现代意识基础上、具有开放视野的语文教学观念。它很容易被误解为“泛语文教学观”, “泛语文”是指缺乏科学认知基础、对语文教学外延和内涵超限度泛化的语文教学观念。大语文关注的是语文这门学科的境界之大, 注重的是质的提升。泛语文追求的是语文学科面的延展, 追求的是涵盖范围之大、之宽、之泛。二者的区别在于能否坚守语文的本体性地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具有强烈的语文本质观和课堂“对象感”, 决定了他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在“大语文”和“泛语文”中有怎样的取舍。

三、目标预设

(一) 通过对古文的疏通, 进一步学习文言常识, 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

(二) 通过对文本的分析, 进一步了解《论语》、孔子及儒家思想。

(三) 通过对孔子言论的分析, 理解孔子的教育策略。

(四) 通过课堂互动环节, 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黎锦熙先生早在1924年出版的《新著国语教学法》中, 对“国语教学之目的”便运用图示的方式告诉我们:“国语的要旨”包含“形式的”和“实质的”两个方面, “形式的”包含“理解、发表”两大环节, 分别要达到“能读、能听、能说、能作、能写”的目标, 概括言之, 指的是“自动的研究与欣赏、社交上的运用、艺术上的建造”三大向度;而“实质的”又包含“扩充知识与经验、启发想象与思想、涵养感情与感性”三个层面, 最终实现“个性与趣味的养成”。这仍然可以作为我们今天语文教学的“指南”, 他的语文教学目的论并没有过时, 甚至可以说, 我们对他的语文教学观把握得不透、不深、不精, 才导致语文教学问题丛生。)

四、教学环节

(一) 关于《论语》, 交流平时学习积累。

(设计意图:定向培养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喜爱阅读, 有少数学生阅读面广、阅读品位高, 且善于思考, 对于《论语》, 学生并不陌生, 但能系统地把握且具有深度的并不多, 通过交流一则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对《论语》的认知程度, 二则可以促进学生相互间的阅读交流。阅读交流是学生阅读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常规的阅读交流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欲望, 可以增进阅读理解, 可以促使学生进行阅读的理性梳理, 可以通过交流拓宽阅读视野, 至于锻炼口头表达能力这是最基本的就不必说了。)

(二) 根据“注解”通读文章。

(设计意图:根据教材所提供的“注解”自行理解文章, 这是阅读古文的基本功, 特别是进入大专课程学生阶段的学生, 更是一项必备的基本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而定向培养的学生自身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只是对于古汉语, 他们在阅读方面会存在一些障碍, 但教材与一般读物所不同的是, 文本中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注解”, 大多数学生完全可以据此及以前掌握的古汉语基础知识, 完成基本理解文意的学习任务。少数学生或者在少数字、词、句、段出现理解障碍时, 或通过相互交流、或由老师适当点拨, 即可完成任务, 完全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文章的疏通上。但同时也要注意, 不能过高估计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前知识积累, 而忽略对知识点“扎扎实实”的掌握, 对文意“扎扎实实”的理解。)

(三) 情景再现:孔子与弟子的对话。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与语体的转换,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检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 使学生体会孔子的思想及辩驳技巧, 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为下一环节的分析与讨论作铺垫。)

(四) 分析孔子言论中所传达的“儒家思想”。

1.反对黩武;

2.在职尽责;

3.以均求安;

4.以德化民。

(设计意图:分析“思想”, 是教学的基本环节, 其意图无需赘述, 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师生的互动, 让学生读出、弄懂、悟透本文所传达的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关联。)

(五) 通过师生互动, 了解孔子在与弟子的对话中所表现出的教育策略。

1. 批评的直接性:

在《论语》中, 孔子表扬或者赞赏弟子的篇章不下几十则, 而直接当面批评的并不多见。但本文中孔子三次直接地批评:“求!无乃尔是过与?”“求!……则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可谓毫不留情, 直指要害。教育中离不开批评, 更离不开表扬, 如何选择最佳时机通过最佳方式进行表扬与批评, 全在于教师的价值观念和教育智慧。在大是大非问题上, 老师不应闪烁其词。

2. 观点的鲜明性:

直陈利害, 批评中有引导。孔子的教育绝对不会停留在简单批评的层面, 如果仅仅是这样, 颜渊就不会由衷地“喟然叹曰”:“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子罕篇第九》) 所谓“晓之以理”, 是教育中常用的策略, 但并不是每一位为人师者都能精准地掌握此道的。只有批评, 不会观点鲜明地“晓理”的老师现在仍然大有人在, 固然有缺乏教育智慧的原因, 但更重要的是缺乏建立在科学价值观之上的理性思考。

3. 思想的深刻性:

一个深陷在日常鸡毛蒜皮中的教师是不会有思想高度的, 而思想缺乏高度的教师是不可能真正实现“育人”目标的。教师思想的高度决定了教育行动的敏感度、执行力。“邦域、社稷、国家、君子”是孔子日常思维中出现频率极高的概念, 也是他自身内心挥之不去的“情结”。正因为此, 他才能真正做到“以理服人”, 这个“理”, 是关乎家国之大理, 是关乎人伦之至理, 是关乎政治之真理。有境界自成高格, 没有境界是成不了教育家、思想家的。

4. 表达的艺术性:

引用、设喻、反诘。教育表达的艺术性, 是一个无需阐述的基本要求。孔子在本次的对话中体现出了高超的表达艺术, 达到了“育人”的鲜明效果。

(设计意图:师范定向培养学生学习《论语》, 不仅仅是学古文常识, 不仅仅是学《论语》、学文学常识, 也不仅仅是了解儒家思想、了解文化常识, 还应学“人文”, 理解并力行其中所蕴含的“人文思想”。更有别于一般“大学语文”的是, 还要学孔子作为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与操作策略。操作策略是建立在教育思想上的。没有教育思想就没有操作策略, 更没有好的教育策略, 有了教育思想未必会自然形成操作策略, 但它比没有教育思想而冥思苦想教育策略要简单、容易得多。本文中孔子的驳论实则上是一次教育批评, 它不同于学术辩驳, 而是师生之间的一次教育对话。)

(六) 课后阅读补充材料:《论语》中的名言警句。要求有选择性地背诵 (至少20则) 。

(设计意图:本环节原本设计要求学生自己阅读《论语》, 并选择部分篇章背诵, 但考虑到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特点, 改为印发老师选定的名言警句, 学生有选择地理解并背诵。《论语》言简意丰, 其中很多文字已成为国人耳熟能详的常用语, 作为拓展阅读, 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进一步理解《论语》, 对于理解儒家思想会有较大的帮助, 也是学生文化积累必不可少的过程。) (七) 游戏:从《论语》中选择文字, 给人起名, 并解释取名所包含的文化追求。

从学生熟悉的苏有朋、任贤齐、张学友, 到国家前领导人王任重、著名美学家王朝闻、数学家陈省身、诗人贺敬之、播音员邢质彬、毛泽东子女李敏、李讷, 这些人名明显可以看出与《论语》的渊源, 要求学生模仿这种给人起名的方式, 尝试起一个富有文化含义的名字。

(设计意图:《论语》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 虽不能说字字珠玑, 但“半部《论语”治天下”绝对不是无稽之谈。而文化不仅仅只在学术中, 同时也渗透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语文教学的“高阁”化是语文课的致命失误之一, 学生读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多年中国语文, 最终不善、不会使用母语的现象比比皆是。让语文多一点生活的质感是语文应当追求的目标, 让语文触摸生活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所在, 所以在语文课堂中努力实现课堂与生活的对接是应有的语文教学观。给人起名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文化现象, 也是一门最需要文化的学问。当今社会, 人名无文化、伪文化的现象屡见不鲜。生活中与语文息息相关的文化现象学生不可能都有接触, 语文老师要做有心人, 做敏锐的文化渗透者, 做自觉的文化传承人。本环节说是“游戏”, 其实只是课堂文化生成的技艺,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整课堂节奏的方式, 与有些课堂纯粹追求“热闹”、好看、有趣有着本质的区别。)

3.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实录 篇三

《论语》是记录         时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所以它是        体,凡       篇,

为         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北宋时,朱熹把   、    、    、   编在一起,称为“         ”。

(生齐答。)

师:今天早读课我们已预习了这篇课文,大家有几个句子翻译不够到位,我们一块研究研究,看看到底怎么翻译。第一句是第一段的“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哪一位同学来翻译一下。

生:颛臾,过去先王把他作为主管祭祀蒙山的人。

师:颛臾,过去先王把他作为主管祭祀蒙山的人。(师一字一顿重复)大家觉得有不对劲的地方吗?

生:这是一个病句。颛臾,是个地方,不可以把他作为主管祭祀蒙山的人。

师:很好,那么如果“人”不出现,该怎么翻译?

生:颛臾,过去先王让他主管祭祀蒙山。

师:很好。我们翻译时当然以直译为主,字字落实,但是当出现病句时,我们可以进行适当调整,保证文从字顺。所以当我们翻译完后,需要自己读一读,体味一下,避免出现病句。下面我们来看看第二个句子,第二个句子是第一段的“是社稷之臣也”,谁来翻译?

生:这是国家的功臣。

师:哪一个字翻译成“功”?

生:这是国家的臣子。

师:“这”指代什么?

生:“这”是颛臾,这是国家的臣属。

师:现在好多了。这是一个判断句,要注意主语和宾语的协调一致。然而还有一个字的翻译从字面上看是可以的,但从语境上理解不够妥当。

生(迟疑):是。

师:“是”一般翻译为“这”。“这”是近指而不是远指,而颛臾并不在眼前,这个地方译为——

生(齐声):那是国家的臣属。

师:不错,第二个句子也解决了。现在我们看看第三个句子,第三个句子是第三段中的“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生: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前来。

师:翻译要联系上下文,前面有一句“既来之,则安之”怎么翻译?

生(同上):使他们来了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师:很好,那么这一句你现在再翻译一次。

生(同上):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使他们前来。

师:好多了,然而这个“而”需要明确。前后是什么关系?

生(同上):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前来。

师:这就对了。大家完全有能力自己翻译正确,只是因为缺乏字斟句酌的态度,所以经常会翻译得别别扭扭的。只要自己多读一读,多想一想,翻译会顺畅舒服的。

师: 这篇课文题目叫《季氏将伐颛臾》,那么季氏到底该不该讨伐颛臾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在文本中有哪些人对此表明自己的态度?

生1:孔子、冉有、季路。

生2:季路没有表明态度,不算。

师:季路有没有表明态度呢?大家看一看文本。

生2:没有,季路除了第一段和冉有拜见孔子时说:“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之后一句话也没有。

生1:冉有曰:“夫子欲子,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吾二臣者,说明冉有不是表明自己的观点,他是表明他与季路两个人的观点。

师:看得很仔细,是的,冉有代表他与季路两个人发表意见,他们的观点是一致的。

生:还有,季氏也表明观点了。“夫子欲之”说明他很想攻打颛臾。

师:对,可以这么说,季氏尽管没有直接出现,但是他的观点通过家臣冉有季路,还通过孔子表达出来。我们首先看看孔子的态度。

生:孔子反对的是鲁国攻打颛臾,而冉有、季路对孔子说的是季氏将要攻打颛臾。

师:孔子认为上位者与下属不是绝对服从的关系。(幻灯片展示)

孔子五十六岁代理宰相,把鲁国治理得有声有色,齐国于是挑选女乐80人,良马120匹,华车30辆送给鲁君。鲁国国君沉湎于女乐,一连三天不上朝问政。孔子对鲁君大失所望,于是离开鲁国,开始了他周游列国之行。

是的,孔子希望家庭稳定,社会稳定,消除战争。所以他提出的观点确实有利于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而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百姓安居乐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所以我们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点并不是封建等级观点的糟粕,在那样一个时代,这个观点是进步的,是有利于百姓的。

(生静听,领会。)

4.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实录 篇四

课题 《季氏将伐颛臾》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感情目标:了解孔子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主张礼治,即以德服人的观点和加强教化的政治主张。培养国家利益至上、安定团结、崇尚和平、以民为本的理念。

2.认知目标:

学习孔子以理服人的辩驳艺术。

教学重难点 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及其辩驳艺术。

2.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投影、小黑板、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个人复备

一、感情调节(1分钟)

二、自学

自学内容:反复诵读课文,通过讨论,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主旨。

自学过程:(15分钟)

知者加速:完成的翻绿牌,体会文章的说理艺术。

三、互帮(使用互帮显示板,5分钟)

1.同伴互助:一位同学读,另一位同学分析,听者即时纠正补充。将小组疑问整理到小黑板上。

2.小组合作,用关键词将本文的内容结构、论证方法写到小黑板上。(注意:谈论轻声,一次只有一人说话。)

知者加速:完成的翻绿牌,试着背诵课文。

四、释疑(15分钟)

1.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或学生虽未发现但很有价值的问题。

2.教师需要讲解的内容:

A、教师问:课文共分三段,主要谈了那几个问题?请概括说明。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孔子指责季氏讨伐颛臾有错;

(2)孔子认为冉有、季路对此事有责任;

(3)孔子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B、结合课后练习题一,师生共同分析课文

(1)分析课文第一段

提问1:文章第一句“季氏将伐颛臾”交代了什么?

明确:文章第一句“季氏将伐颛臾”交代了谈话的政治背景。

提问2: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持什么态度?其理由是什么?

明确:孔子认为季氏讨伐颛臾是错误的,理由有三:

一是颛臾乃先王封国,不可伐

二是颛臾在邦城之中,不必伐

三是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

(2)分析课文第二段

提问3:为什么孔子认为季氏的行为是冉有的过错?对此,冉有是如何辩解的?孔子是怎样反驳的?

明确:孔子认为作为季氏的家臣,冉有和季路义不容辞地应制止季氏这种不仁不义的行为。对此,冉有辩解:“夫子欲之,吾二臣皆不欲也。”孔子引用周任的话和以虎兕、龟玉等为比喻进行反驳,认为冉有、季路对季氏的行为应负有责任。引用周任“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话,对冉有的自我辩解给予反驳,认为他不是称职之臣。孔子运用比喻论证法,“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显然是看守人员的过错,是一种失职。

(3)分析课文第三段

提问4:孔子反对季氏讨伐颛臾的思想根源是什么?文中有哪些语句体现了他的这种思想?(学生齐读第5段)

明确:根源就是孔子的“仁”的思想。文中“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就是他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

提问5:这几句话的关键词语是哪些?表明孔子的基本政治主张的内容是什么?(学生讨论)

明确:关键词语“均”“和”“安”“修文德”

表明了对内创造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对外加强文教德化,使外邦异族归附。可见,其政治主张是实行礼治,以德服人。但冉有和季路却违背了这些原则。

提问6:哪些话说明二人违背了这些原则?

明确:“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表明冉有之“忧”只是为季氏找借口,并非治国之本。

提问7:通过分析,孔子认为季氏真正的“忧”是什么?

明确:“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在此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季氏伐颛臾的实质,最终目的是要篡夺鲁国的政权。此句后来衍变为成语“祸起萧墙”,喻内部发生争斗并产生严重后果,沿用至今。

练习检测(9分钟)

1、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⑴这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文中记载的是孔子与其弟子冉有和季路的一段对话,主要是孔子与冉有的对话。他们谈话的政治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纵观全文,孔子在和冉有、季路的对话中坚持了两点看法,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孔子引用古代史官周任“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话,又举出一些比喻,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从课文中看,孔子的政治主张是( )

A.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B.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C.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5)文中能反映出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深刻的政治眼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语道破了季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提升

2、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后面各题。

(1).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①为短文断句。

②从下列各项中选出正确的项()

A.文中两个“女”,都是通假字,同“汝”。

B.文中两个“与”词义词性完全相同。

C.短文中,孔子与子贡对话,提到了回与赐两个人。

D.文中“望”是“看”的意思。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①为加点的字注音

A.省 B.传

②解释下列字的词义。

A.谋:C.交:

B.忠:D.信:

5.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篇五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论语》语录体散文的特点,积累“是、疾、见、过”四个文言实词在文中的义项,积累两种句式:表委婉语气的“无乃„„与”和表示反问语气的“何(以)„„为”。

2.学习引用名言和运用比喻来增强说服力的特点。

3.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政治思想和用仁义教化使“远人”归服的主张。

二、预习要求

(一)《论语》与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年轻时曾做过“委史”(管理粮仓)与“乘田”(管理牲畜)。虽然生活贫苦,但他好学上进,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由于他知识渊博,开始授徒讲学,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主管司法),不过,为时不长,又被迫辞职。开始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可终不见用,甚至被当时一些人视为迂腐而不切实际的理想家。直到近七十岁,他才返回鲁国,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诗》《书》《礼》《易》《乐》《春秋》)。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论语》的版本很多,初学者可以阅读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中华书局),此书后面附有《论语词典》,为研读《论语》提供了便利。如果想深入钻研,还可看程树德著《论语集释》等。另外,在读《论语》之前,不妨找近人所著的中国哲学史(如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的有关章节来读一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论语》的基本内容及其影响。

(二)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

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教学案——“我有一个梦想” 专题

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飨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论语·学而》)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晋国铸了刑鼎,他尖锐地反对,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左传·哀公十一年》:“季氏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尔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

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孔子主张天命,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围困,他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天”是宇宙万物无言的主宰者。孔子认为他自己就是秉承天命而说话做事的。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他把恢复周礼看做是自己的历史使命,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

7.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8.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三)解题:《季氏将伐颛臾》

这一句话交代了谈话的政治背景:季氏将要讨伐颛臾。春秋时鲁国有一著名的历史事件,称为“三桓犯上”。鲁庄公有弟三人:庆父、叔牙、季友,因为都是桓公的儿子,故其后代称为“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桓势力渐渐强大,不把鲁国国君放在眼里,甚至在鲁襄公十一年将公室瓜分。为了进一步排挤鲁国国君,季孙氏又谋求进一步扩充实力。

三、课堂问题探讨

1.怎样理解“伐”字?这句话交代了什么?

明确:交代了谈话的起因,交代了谈话的政治背景。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教学案——“我有一个梦想” 专题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则回趋衰微。季康子所以要讨伐颛臾,一方面“贪其土地,欲灭而取之”,另一方面也担心鲁国国君在政治、军事上同颛臾成为犄角之势,不利于季氏,这是当时社会背景和季氏将伐颛臾的真实意图。

当时冉有,季路也在季氏门下,二人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准备,冉有、季路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们的老师孔子。

一向温文尔雅的孔子,听到这个消息,勃然大怒,辟头一句就责怪起冉有来了“求,无乃尔是过与?”

2.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是持反对态度的,文中那句话可以看出?他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1)“无乃尔是过与”: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过”字传神地表达出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的强烈不满,也是对季氏家臣、自己的学生——冉由、子路未加劝阻、严重失职的反感。

(2)理由: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颛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

且在邦域之中,即它已经成为鲁国的附庸国,不必伐;

是社稷之臣也,既然是鲁国的社稷之臣,不当伐。

(3)孔子的批驳入情入理,层次清晰,极有力度,无懈可击,并以“何以伐为?”的反问句来加强语气,问得两位学生哑口无言。

3.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教学案——“我有一个梦想” 专题

之是心里明明想的是一样,口里却装模作样地说成是另一样,活脱脱的“伪君子”形象。6.批评了他们,作为老师还得给他们讲讲道理,孔子深情地展望了仁政的美好愿景。请同学们具体说说孔子的愿景? 明确:于是又有了以下一段议论:“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则安之。”(翻译)

这是孔子的正面阐述,实际上说的是均贫富、讲稳定、求发展的治国方略,既包括内政又包括外交,既涉及经济又涉及政治。

7.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后,孔子又针对冉有和季路的问题进行了批评,指出了三个错误。

一误——远人不服不能来(二人无德)二误——分崩离析不能守(二人无能)三误——谋动干戈于邦内(二人兴乱)

8.请找出一个表现孔子高度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的语句。明确:“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其实,季氏讨伐颛臾虽然可以扩大地盘,发展实力,但主要目的还是要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的政权。从这个观点看,他发兵讨伐颛臾是一种烟幕,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孔子以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一语道破了季氏的阴谋,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观点。9.小结:

本文是一篇语录体的议论文。通过孔子与冉有和季路的对话,体现了孔子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孔子虽然历来主张温、良、恭、俭、让,但是面对原则问题时,他却又有“当仁不让”的精神,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格。

四、文言知识积累

1.掌握下列文言虚词(1)之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代攻打颛臾这件事)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译为“那样”,后译为“这”)③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来”的宾语,代远人)④是社稷之臣也。(助词,的)⑤是谁之过与?(助词,的)(2)而

①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连词,表转折)②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连词,表并列)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连词,表转折)④不患寡而患不均。(连词,表并列)⑤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连词,表转折)(3)且

①且在邦域之中矣。(连词,而且)②且尔言过矣。(连词,况且)(4)为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教学案——“我有一个梦想” 专题

①何以伐为?(语气词,表反问)②后世必为子孙忧。(动词,成为)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介词,替)(5)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①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②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③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受制于人„„ ④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a.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同现代汉语。

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b.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

2.文言实词(1)是

觉今是而昨非(正确,认为正确);是又在六国下矣(这个,这样,这些)自言本是京城女(表示肯定判断);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是故,是以;因此)无乃尔是过与(复指“尔”,用作代词)(2)疾

君有疾在腠里(疾病);寡人有疾,寡人好色(缺点,毛病);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强烈)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锐利)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痛恨)(3)见

事不耳闻目见(看见,看见的东西);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拜见,会见);秦王坐章台见相如(接见)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表示被动,“被”);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同“现”,出现)(4)过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经过);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错误,过失);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超过);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胜过);无乃尔是过与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教学案——“我有一个梦想” 专题

(责备)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应怎样解释?它们的用法有什么特点?(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名词活用为动词,托辞,找借口).(2)既来之,则安之。(使动用法,使„„来,使„„安定)4.翻译下列句子,想一想要注意哪些问题。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翻译:季代将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2.无乃尔是过与?

翻译: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3.何以伐为?

翻译: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4.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力,不能者止。” 翻译:周任有句话说:“施展才能,担任职务,如果不行,就该辞职。5.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6.《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篇六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和能力:能够归纳出“是、疾、止、见、过”五个词语的义项;了解两个句式:“无乃„„与”“何以„„为”

2.过程和方法: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文言词语的理解归纳及文言句式特点的掌握。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及孔子思想在当时的地位、影响;了解孔子礼治,主张以德服人的基本政治主张的理解。

[教学的重点] 了解孔子的主张和思想;掌握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教学的难点] 了解孔子礼治,主张以德服人的基本政治主张的理解。[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析孔子生平及其政治主张,熟读课文。[教学步骤]

一、导语 :

同历史散文不同,先秦诸子散文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思想空前活跃的时期,诞生了大批的思想家,形成了多种流派,这些派别及其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各抒己见,争辩不休,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先秦诸子包括了各种不同的学术流派和政治观点。其中最重要的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今天,我们学习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论语》中的一篇《季氏将伐颛臾》。

二、孔子生平及《论语》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

广东教育出版社 《论语》就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请大家详看课文注释①。

三、简介背景

《季氏将伐颛臾》记载了孔子和弟子冉有、季路的一场对话,这场对话究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氏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四、熟读课文

1.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朗读条件好的教师范读。(一遍)

①要求学生注意字的读音,没听清读音的字画出来。②进一步明确读音。

2.教师出示投影,以此检查读音掌握情况。投影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颛臾(zhuān xū)虎兕(sì)出于柙(xi)社稷(jì)之臣 则将焉用彼相(xiāng)矣 ......B 颛臾(chuǎn yū)虎兕(shì)出于柙(xiá)社稷(sù)之臣 则将焉用彼相(xiāng)矣 ......C颛臾(zhuān yú)虎兕(sì)出于柙(xiá)社稷(jì)之臣 则将焉用彼相(xiàng)矣 .....D颛臾(zhuān yú)虎兕(shì)出于柙(jiá)社稷(sù)之臣 则将焉用彼相(xiāng)矣 .....3.叫2~3名学生分别朗读,师生如发现读音错误问题及时纠正。4.分组朗读 5.全班齐读。

6.要求学生各自结合课文注释朗读,大致疏通文意。

(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将自己结合注释读课文时遇到的问题向本组同学提问,学生自行解决)

7.学生再次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广东教育出版社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指导学生理清思路,理解课文,背诵课文;并进行朗读提示 [教学步骤]

一、教师检查熟读课文情况 1.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2.采用分段进行法,检查学生结合注释能大致疏通文意的情况,一学生读一遍,另一学生翻译一遍,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二、指导学生理清思路,理解课文,背诵课文(分段进行,教师可稍作朗读提示)

“季氏将伐颛臾”,孔子和两位学生的对话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

提问:当孔子从两位学生那儿听到这个消息时,他的态度是什么?他列举了哪几条理由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用序号把理由标出来。

明确:当听到这个消息时,孔子勃然大怒,由此,也引出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一次对话。他责怪冉有:“求!无乃尔是过与?”理由是:“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也就是说,孔子反对讨伐,理由有三:

反对 ①颛臾是先王所封之国 不可伐 义正词严 讨伐 ②颛臾在鲁国境内 不必伐 不容置辩 理由 ③颛臾与季氏同为社稷之臣 无劝伐

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由以上分析,我们读这一段时注意“季氏将伐颛臾”是陈述语气,应读得平稳一些,后面一定要把孔子责怪冉有的语气和反对讨伐的鲜明态度读出来。重读“求!无乃尔是过与?”中的“求”“过”,下文三条理由读时应高昂、急促些,尤其要加重“何以伐为”的反问语气。教师放本段录音 学生若干名朗读并背诵 全班同学背第一段

孔子不仅反对讨伐颛臾,而且认为冉有和季路对此事有责任。当即对冉有的辩解予以反驳,这是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二次对话。

提问:孔子在反驳时,引用了哪些话,又用了哪些比喻?要求学生画出来。明确:引用:“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比喻:“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广东教育出版社 则将焉用彼相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提问:引用和比喻要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以前后桌为一组,选一代表发言)

明确:引用说明冉有、季路在季氏门下,却不能对季氏伐颛臾进行有效的阻止,如果一个臣子不能尽自己的职责,宁可辞去职务。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的比喻中“危”“颠”意指季氏,冉有、季路意指“不持”“不扶”之相,既然“危”“颠”而“不持”“不扶”,要“相”有什么用呢?“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的比喻中,“虎兕”喻季氏对颛臾动武,“龟玉”喻颛臾将要被毁灭,这样的话,看“虎兕”的人——冉有、季路不是有责任了吗? 因此,引用和形象的比喻,是要指出冉有和季路应认识到自己没有尽职劲责。

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这是冉有的推托辞,语速不能过快;孔子的话中“求”“是谁之过与?”应加重语气,口气坚决而又委婉。放本段录音。学生若干名朗读、背诵。

全班同学齐背第二段

当冉有再一次为自己找借口开脱责任时,又遭到孔子的驳斥,这是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三次对话,并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提问:孔子的主张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明确:孔子的正面主张也就是他治国安邦的原则:“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提问:这几句话表明孔子的基本政治主张的内容是什么?具体解释一下。学生讨论(前后桌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

明确:表明了对内创造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对外加强文教德化,使外邦异族归附。但冉有和季路却违背了这些原则。

提问:哪些话说明二人违背了这些原则。

明确:“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某动干戈于邦内。”

提问:通过分析,孔子认为季氏当前之“忧”是什么? 明确:“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广东教育出版社 孔子在此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季氏伐颛臾地实质,最终目的是要篡夺鲁国的政权。此句后来衍变为成语“祸起萧墙”,喻内部发生争斗并产生严重后果,沿用至今。

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中“求”第三次被孔子直呼,同样应加重语气,且要把孔子这句话的紧张严肃语气读出来。孔子在表明自己主张时的几句,应读得情绪激昂。

放本段录音。学生若干名朗读、背诵。全班同学齐背第三段。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板书总结回顾本节课所讲的内容,归纳出孔子是一个爱国爱民、目光深远的政治家,并加强背诵。通过朗读提示明确本文的语言特点:在言行的记录中能绘声绘色,刻画人物的神态和气质。

全班同学背诵全文。

三、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做阅读训练,总结文言知识,对全文进行小结。[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习背诵。抽查2~3名同学背诵。

二、阅读训练

提供下列材料给学生,教师适当解释其中难懂的词句,让学生拿课文和材料比较阅读,从而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突破本文的难点。投影:

材料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材料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同上)

材料1:注释 北辰:北极星。共:同“拱”,环抱,环绕。

[译文]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材料2:注释 道:引导。格:亲近归附之义。

[译文]用政法来导引他们,使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 广东教育出版社 耻之心;如果用道德引导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要求结合课文比较,进一步明确孔子的主要政治思想。学生讨论、发言。

明确:课文和两则材料结合起来分析,可归纳出孔的主要政治思想是:修文德,以德报人,反对法治,主张礼治,反对武力征伐。

三、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

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语,并说明活用的情况。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答案:来、安,使动用法 2.特殊句式

翻译下列句子,并注意加点词的用法。①无乃尔是过与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答案:①恐怕该责备你吧!

②这是国家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3.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三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①是

例句 出处 释义

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正确,与“非”相对 .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 《季氏将伐颛臾》 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 判断词,是 .②疾

例句 出处 释义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 《扁鹊见蔡桓公》 病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 厌恶、痛恨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触龙说赵太后》 快、急速 .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西门豹治邺》 疾苦、痛苦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 强 . 广东教育出版社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史记•孙膑传》 妒忌 .③止

例句 出处 释义

陈力就列,不能止者 《季氏将伐颛臾》 停止 .河曲智叟笑止之曰 《愚公移山》 禁止、阻止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 只是、仅仅 .④见

例句 出处 释义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木兰诗》 看见 .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 召见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季氏将伐颛臾》 拜见、偈见 .秦诚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被动,相当于“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xiàn,出现 .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 《失街亭》 见解、见识 .⑤过

例句 出处 释义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 走过、经过 .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 超过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记》 过分、过于 .是谁之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错误、过失(名).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责备 .且尔言过矣 《季氏将伐颛臾》 错(形).故尝与过宋将军 《大铁椎传》 拜访、访问 .

三、布置作业

7.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实录 篇七

【关键词】寡;贫;据形释义

《季氏将伐颛臾》“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中的“寡”“贫”,因“传写互易”以至文意未尽允当。先哲时贤皆有明断。今沪版国家课标高中语文实验本必修一(试编)对其不注不译,而是在课文设计中以“有人认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文字有误,应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说说你的看法”这样一个思考问题呈现在“应用与拓展”板块中,确属极富张力的致思求辨的设问。现依前贤定论,再据形审义,以期义稳理正。

“古本有误”课本尤误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清代学者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中分辨尤详:“按寡贫二字,传写互易。此本作‘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贫以财言,不均亦以财言,不均则不如无财矣。故不患贫而患不均也。寡以人言,不安亦以人言,不安则不如无人矣。故不患寡而患不安也。《春秋繁露·度制篇》引孔子曰:‘不患贫而患不均’,可据以订正。”俞氏此说作为不刊之论,流播广远,注家争相征引以资训考且别有发明。如游国恩主编的《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认为:“此二句的‘寡’和‘贫’两字应上下互易。《春秋繁露·度制篇》及《魏书·张普惠传》引《论语》此文皆作‘不患贫而患不均’,而下文‘均无贫’正承此上句而言,‘和无寡、安无倾’二句则承此下句而言(参用俞樾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散文选》对这两句更是直接了当指出:“这两句传抄有误,‘寡’与‘贫’应调换。寡,人民稀少。”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对这两句的注释,则直承俞樾之说以证其“文字互误”。为说明其理,特从以形会意角度着眼审视,考“寡”辨“贫”,以使本义昭然。

寡篆文作“”,会意字。《说文》:“寡,少也,从宀从颁。颁,分赋也,故为少。”《说文》析形释义,是就篆文所做的解释。段注认为“引申之凡倮然单独者皆寡”,“寡”本是“宀”下“页”(即“人”),是只有一个人,独住屋里的形象。一人独处,其本义当然应是“众寡”的“寡”(“少”)了。这即是俞氏“寡以人言”的依据。例如《论语·为政》:“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谋攻》:“识众寡之用者胜。”成语“阳春白雪,和者盖寡”、“郁郁寡欢”等,都表明了“寡”的“少”的意思以及与人的各种意义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寡”和“少”这对同义词,“少”与“多”相对,“寡”除了与“多”相对以外,还通常与“众”相对。这种“取于身又见其为”的汉字造字构形,恰好证明了“寡以人言”的正确和信实。

“”,会意字。篆文从贝(代表钱财),从分用财会衣食财物缺乏之意。《说文》:“贫,财分少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认为“贫”“谓财分而少也。合则见多,分则见少。富,备也,厚也;则贫者,不备、不厚之谓”。由此见出:“贫”与“富”相对是以财物的多少为其衡量标准的。例如:“富贵多士,贫贱寡友”(《史记·孟尝君列传》)、“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等,都是“贫以财言”的证据。

如是梳理,旨在让“寡”、“贫”义明位正,进而恰切地理解孔子的仁政理想。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实录】推荐阅读: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07-16

上一篇:读书笔记之《伊索寓言》下一篇:学生参观博物馆新闻稿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