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生平简介

2024-09-07

曹操生平简介(共11篇)

1.曹操生平简介 篇一

生平简 介 各位亲朋、各位来宾,同志们:

意外遭际实堪伤,致使英魂返故乡。春寒料峭祭亡灵,泪雨纷飞痛断肠。我们将永远铭记着2012年2月26日这个令人悲伤的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天,我们大荔县质监站退休干部,优秀建筑工作者王新生同志因交通事故不幸遇难。

今天,我们大家聚集在这里,寄托对逝者的无限哀思。在此,我谨代表大荔县质监站全体干部职工向王新生同志表示深切的哀悼,向王新生同志的亲属表示最诚挚的慰问。

王新生同志的一生,是不懈努力,追求进步的一生;勤勤恳恳,克己为人的一生。他于1939年7月5日出生在大荔县石槽乡孙家村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家庭,如火如荼的时代,勤诚厚朴的民风,尚礼崇德的家庭教育,涵养了他勤勉自强、正直勇敢的品格,坚定了他爱党爱国,奉献社会的人生理想。王新生同志于1961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66年8月至1986年12月,在陕西省第四建筑公司工作;1987年1月至1988年12月,在渭南洛惠局工作;1989年1月至1990年1月,在大荔县设计室工作;1990年2月至1996年6月,在大荔县建筑公司工作;1996年7月至2000年7月;在大荔县质监站工作;2000年8月退休。

王新生同志很热爱自己的家乡,他把这份爱寄托于自己的工作。从走上建筑工程岗位的第一天起,他就把潜心本职工作,服务地方建设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工作期间,王新生同志主要承担施工业务,为业务总负责人,多次获得“建筑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参与编写《现浇与预制装配相结

合的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一书,在“建筑科技”等杂志发表论文十篇,其主要成果录入《大荔县志》科技成果篇。王新生同志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与他朝夕相处的同事都称赞他的吃苦耐劳,他的宽厚,他的善良。王新生同志是一个积极上进的人,从普通的农家子弟,成长为一名高级工程师,这路很长,但王新生同志凭着坚韧的毅力走过来了。即使在退休后,他仍克服各种困难,为城乡建设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七十余年人生路,他风雨兼程,顶天立地。他奋斗了一生,耕耘了一生,精彩了一生。

王新生同志十分重视个人修养,他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同志、乡邻以让为先,关爱有加。对家庭,他是一位真正负责任的人。作为儿子,他忠孝双全,堪为表率;作为丈夫,他与妻子相扶相携,共历风雨;作为父亲,他教女有方,宽严适度,为孩子们的成长倾注了无尽的心血。现在,令我们欣慰的是,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正在不同的岗位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王新生同志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悲伤不是他希望留给我们的礼物,他留给我们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看似平凡实则崇高的精神。就让我们以崇敬的心情来瞩目这颗闪亮的流星,来纪念这位如夏花之灿烂,如秋叶之静美的长者,但愿每一个睹物思人的瞬间,不是生者的悲痛,而是逝者的安慰。

王新生同志,安息吧!

2.音乐家石夫生平简介 篇二

1957年,他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深造,师从杜鸣心教授,为日后创作上的进一步腾飞,打下了坚实的作曲技术理论基础。1963年毕业后,曾任教于西安音乐学院,新时期以来活跃于我国乐坛的赵季平、韩南魁、韩万斋等作曲家和教育家都曾受业于他门下。

1964年至1965年,他一度借调来京为中央歌剧院的大型歌剧《阿依古丽》谱曲,首演后被首都音乐界公认为新中国民族歌剧的里程碑之作。1972年他再次借调来京,参加中央芭蕾舞团舞剧《草原儿女》等的音乐创作,并于1974年正式调入该团任专职作曲。80年代初期还一度兼任中央音乐学院的作曲教席,张丽达、马剑平等作曲家就是他这个时期的学生。

以1976年为起点,石夫迎来了他一生中在创作上的第二个丰收季节。

他在这个阶段的创作以舞剧音乐为主,兼及其他方面:共创作了芭蕾舞剧和民族舞剧10部、大型歌剧4部,交响音乐15部(包括交响曲、协奏曲、交响叙事曲、交响组曲和交响诗、音诗等),电影、电视片音乐和话剧配乐9部,交响合唱3部以及大量的钢琴独奏、艺术歌曲、民歌和民族器乐改编曲等。创作数量之多和涉及体裁领域之广,为同辈作曲家所罕见。其中:芭蕾舞剧《林黛玉》曾先后赴美国、加拿大、日本、菲律宾以及台湾地区演出,受到广泛好评;民族舞剧《文成公主》获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剧目创作二等奖和“20世纪华人舞剧经典”提名奖;《幽魂梦》获1988年羊城国际舞蹈节音乐一等奖;《南越王》获文化部音乐文华奖及广东鲁迅文艺一等奖;歌剧《阿美姑娘》获1997年文化部音乐文华奖、第5届中国戏剧节音乐奖及福建省文艺创作奖;为曹禺话剧《王昭君》配乐的唱段《长相知》曾广为流传,后来将配乐改编为同名民族乐队组曲,也曾作为独立的器乐作品演出;1991年受文化部委约为建党70周年创作的交响合唱《黄河·太阳》,当年7月1日即人民大会堂演出;钢琴作品中的《第二新疆组曲》和《第三新疆组曲》分别获“86上海‘中西杯’国际钢琴创作与演奏比赛”中型作品三等奖和1989年北京“星海杯”钢琴比赛二等奖;钢琴组曲《数》入选为1995年日本“九洲国际音乐节”的中国入选曲,两次在日本演出都获得好评;交响音乐作品中的《a小调小号协奏曲》曾在台湾首演,2007年11月24日举行的“石夫交响乐作品音乐会”上演出的交响组曲《恰哈尔卡木卡姆间奏曲》和《第二交响曲》,更显示出他在这一体裁领域的娴熟技巧和创作才华,在25日举行的“石夫交响乐作品研讨会”上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其中《第二交响曲》曾由瑞士广播电台播出,《恰哈尔卡木卡姆间奏曲》和《帕米尔之歌》曾分别被新加坡风格唱片公司录制成唱片)。特别是近两年来由他创作和并在济南首演的第一吉他协奏曲《我在罗马》和第二吉他双协奏曲《畅想西班牙》,更是迄今为止出自我国作曲家之手的仅有的两部吉他协奏曲,不仅填补了我国专业音乐创作在这一体裁领域的空白,同时也显示出他在创作上敢为人先的独创精神。此外,作为对我国各民族的传统乐曲和民间音乐一往情深的作曲家,近十余年来,石夫还创作、改编了含五个乐章的《先民的歌》和《逆顺曲》《旱天雷》《步步高》《山涧流水》《瑶池清音》等数十首(部)民乐合奏曲和室内乐,且均已录制出版。

在创作的同时,石夫对西部各民族民间音乐的理论研究也多有建树,先后发表的就有维吾尔和柯尔克孜等两篇民间音乐专题调查报告以及《论哈萨克民间音乐》《论柯尔克孜民间音乐》《论塔吉克、塔塔尔民间音乐》《论多郎木卡姆的音乐特色》《新疆乐器考》《浅谈丝路音乐的起始、断代和现今》等专题论文。

他在音乐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汇成专集出版的已有《石夫独唱歌曲集》《石夫钢琴曲集》《娃哈哈儿童歌曲集》《石夫歌剧音乐选集》《〈阿依古丽〉选曲集》、三卷本的《中国西部歌谣与创作》和《新疆民歌综合卷》《哈萨克民歌集》《维吾尔民歌集》《牧马之歌选集》以及小提琴《我心中的歌》和《叠断桥》等。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涌现的第一代有代表性的音乐家,石夫还曾率中国音乐家代表团出访摩洛哥和突尼斯、赴日本参加国际音乐节、代表中国音协出席在罗马举行的国际音理会,并多次担任文化部举办的“文华奖”评委及国家级的歌剧、舞剧、交响乐、合唱、钢琴等赛事的评委,为促进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和活跃国内音乐创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的成就已被收入美国版的《世界名人传略》。

石夫本来打算继这次交响乐作品音乐会之后再举行他的协奏曲音乐会和歌剧、舞剧选曲专场音乐会;并拟根据赛福鼎老人生前嘱托,继续将木卡姆逐一改变为乐队作品,而且这一切都已在积极筹划和酝酿之中。然而天不假年,虽已近八秩但壮心不已的他却于“交响音乐研讨会”开过还不满四天的2007年11月29日上午8时50分,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连一句话都没有来得及向家人交待,就在北京友谊医院,猝不及防地被病魔吞噬了生命,给后人留下了千古遗憾!

他的去世,给我国的社会主义音乐文化事业所带来的重大损失是无法弥补的,谨以沉痛的心情表示难以言表的哀悼。

同庚、同乡戴鹏海敬撰

3.雷锋生平简介 篇三

雷锋,别名雷正兴,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他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却在短暂的一生中助人无数,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读者无不为之动容。“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于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穷农民家庭。7岁沦为孤儿,在穷乡亲的拉扯下,挣扎着活了下来。

1949年8月,家乡湖南望城解放后,雷锋从此走出了痛苦的生活。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幸福成长,他参加儿童团,进小学读书,并第一批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少年先锋队。1956年,他小学毕业后参加了工作。先后在乡政府当通讯员和中共望城县委当公务员。他工作积极,埋头苦干,被县委机关评为“工作模范”。

195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此后,他相继在望城县沩水工程指挥部、团山湖农场和辽宁鞍山钢铁公司化工总厂当拖拉机手和推土机手,工作出色,多次被评为“红旗手”、“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出席了鞍山市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1960年1月8日,雷锋应征入伍,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的培养教育下,他进一步提高了政治觉悟,牢固地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远大目标。他不忘阶级苦,懂得“怎样做人,为谁活着”,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忠于社会主义;以“钉子”精神刻苦学习毛泽东著作和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

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以甘当“螺丝钉”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连队分配他当汽车兵,他努力钻研驾驶技术,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驾驶员。担任班长后,大胆管理,事事模范带头,带领全班成为部队先进集体。他热爱集体,关心战友,关心群众,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看成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并身体力行,认真实践,“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把自己省吃俭用积存起来的钱,寄给受灾人民,送给家庭困难的战友。他经常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到部队驻地附近车站,扶老携幼,迎送旅客。他出差时,一上火车就为旅客端茶送水,打扫卫生;他曾担任校外辅导员,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激励少年一代健康成长;他谦虚谨慎,从不自满自炫,受到赞誉不骄傲,做了好事不留姓名。1962年8月15日,雷锋同志在执行运输任务时不幸因公殉职;雷锋在部队生活2年8个月的时间内,被授予中士军衔,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 3次,受嘉奖多次,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节约标兵”,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雷锋的模范事迹和高尚思想在军内外产生巨大影响。

1963年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先后发出向雷锋学习的号召。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之题词。

4.曾巩得生平简介 篇四

曾巩得生平简介

曾巩是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如下是曾巩得生平简介内容,为大家提供阅读.

曾巩得生平简介

曾巩自称“家世为儒”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一书》,祖父作过尚书户部郎中,父为太常博士.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非常强,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与兄长曾晔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史称巩“十二岁能文,语已惊人”.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状》中称其“生而警敏,不类童子”,而且记忆力超群,“读书数万言,脱口辄诵”.18岁时,赴京赶考,与随父在京的王安石相识,并结成挚友.20岁入太学,上书欧阳修并献《时务策》.欧阳修见其文笔独特,非常赏识.欧阳修说:“过吾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为喜.”《上欧阳学士第二书》自此名闻天下,但因其擅长策论,轻于应举时文,故屡试不第.庆历七年1047,其父去世,其身为次子其上尚有一兄长,只好辍学回归故里,尽心侍奉继母.曾巩少年时与王安石为密友,登欧阳修之门以后,就向欧阳修推荐了王安石.直至嘉祐二年1057,欧阳修主持会试,坚持以古文、策论为主,诗赋为辅命题,曾巩才与其弟曾牟、曾布及堂弟曾阜一同登进士第.嘉祐四年1059,任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五年,由欧阳修举荐到京师当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理校出《战国策》、《说苑》、《新序》、《梁书》、《陈书》、《唐令》、《李太白集》、《鲍溶诗集》和《列女传》等大量古籍,对历代图书作了很多整理工作,并撰写了大量序文.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今浙江绍兴通判.熙宁五年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等知州.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他根据王安石的新法宗旨,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实施.致力于平反冤狱、维护治安、打击豪强、救灾防疫、疏河架桥、设置驿馆、修缮城池、兴办学校、削减公文、整顿吏治、废除苛捐杂税,深受群众拥戴.元丰三年1080,改任沧州今河北知州,途经京城开封时,宋神宗召见.宋神宗对其“节约为理财之要”的建议大为赞赏,留任为三班院勾判.元丰四年,朝廷认为“曾巩史学见称士类,宜典五朝史事”,任为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同年九月,遭母丧,去官.次年,病逝于江宁府今南京.后葬于南丰源头崇觉寺右.南宋理宗时追谥为“文定”,人称“南丰先生”.

5.某某生平简介 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亲朋好友,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为***同志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沉痛悼念***同志奋斗的一生,以寄托我们的哀思。

***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8月9日(农历2011年7月10日)中午12时去世,享年79岁。

***同志于1933年8月1日生,195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2月至1949年6月,在普宁南阳山副官处工作,任勤务员;1949年6月至1950年11月,在普宁县九团供管科工作,先后任事务长、缝衣所保管; 1950年11月至1952年2月,参加南阳山老六区土改队,任总务长;1952年2月至1953年4月,在普宁县农村经济调查队工作,任副组长;1953年4月至1957年9月,在梅林十二区公所(梅林大乡)工作,先后任统计、生产助理;1957年9月至1963年6月,在南阳山公社计委会工作,先后任中心统计、主办;1963年6月至1968年9月,在梅林公社工作,任党委办公室副主任;1968年9月至1971年10月,先后参加普宁县毛泽东同志宣传大队(驻大坪)、“五七”干校;1971年10月 1

至1984年11月,在船埔公社工作,先后任生产助理、党委(革委)办公室主任、党委委员、革委会副主任、宣传委员;1984年11月至1993年9月,在普宁县(市)人大办工作,任干事(副科级);1993年9月,在普宁市人大办光荣离休。

在***同志因病住院期间,其家人及子女,竭尽全力悉心关照,精心护理,尽力求医,多方邀请专家诊治;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也多次过问、办公室同志时常关照探视,总是盼望他能早日康复、健康长寿,怎奈药石无效,回天无力。

***同志的一生,是勤勤恳恳的一生,任劳任怨的一生,无论在那个工作岗位上都是一心一意工作,毫无怨言,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敬业爱岗,默默奉献。他重视理论学习,始终坚持研究和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公道正派,襟怀坦白,清正廉洁,生活俭朴,严于律己,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在同事戚友中享有较高威望、良好口碑。他对儿女从严教导,以父亲博大,宽厚的胸怀,影响着儿女们的为人,为事;更为自己,为党,为人民培养出了好儿女。

***同志在他工作的岗位上,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获得了很多荣誉,曾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党

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逝世,使我党失去了一名好同志,好党员,好干部。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那种为人正直,忠厚坦率的高尚品德;那种严父教子,宽大博爱的胸怀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记取。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深受广大干部群众尊敬和爱戴的老干部深感悲痛。斯人已逝,风范长存。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优良作风、光辉业绩,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希望家属及亲朋好友化悲痛为力量,以***同志为榜样,努力学习,努力工作,积极向上,以慰籍***同志的在天之灵。

***同志,安息吧!

6.革命烈士生平简介 篇六

曾日全烈士

曾日全(1866-1911),广东省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旅越华侨,工人。194月27日(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发动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爱国华侨从各地回来参加。祖籍广东省花县旅居越南的华侨曾日全、徐礼明、徐昭良、徐廉辉、徐松根等5人,也积极投身于“三·二九”之役。是日清晨,他们随先锋队(敢死队)队长徐维扬在黄兴总指挥之下,与数十人合攻清廷设在广州市的两广总督署,冲入东辕门,击毙敌管带金振邦。曾日全冲到督署二门前中弹牺牲,时年45岁。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7.屈原生平简介 篇七

屈原的身世记载屈原身世的材料,以《

近代少

《屈原列传》说屈原名平,字原。而《离骚》中则自称名正则,字灵均,这是前者的转写化名。“正则”与“灵均”是平和原二字的引申义。

关于屈原的出生年月日,《离骚》中自述:“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对此有不同解释,大致可分两说:一是王逸说,他认为“摄提”是“摄提格”的省称,屈原生于“太岁在寅,正月始春,庚寅之日”,即寅年寅月寅日;二是朱熹说,他认为“摄提”是天上星座名,并不说明什么年份,两句只是说屈原生于寅月寅日,但年份不明。二说之中,王逸说更为流行,但因所据历法不同,结论各异。浦江清推定屈原于楚威王元年(公元前339)正月十四日生,这一结论较为精细。

屈原的远祖是颛顼高阳氏,应是夏氏族的一部分。据《史记・楚世家》说,高阳氏六代孙名季连,是楚的

自屈瑕任莫敖后,这个职位几乎全由屈氏子孙世袭。其职位仅次于令尹。《屈原列传》说屈原曾为楚怀王左徒。据现有史料可以考知的战国时期担任过楚左徒的,仅屈原与春申君二人。春申君以左徒升为令尹,与楚旧制莫敖升为令尹相同。而从《屈原列传》所载屈原在内政、外交方面担负的职责来看,左徒亦与莫敖职位相当,可能就是春秋时代的莫敖。屈原与怀王同祖,他当左徒,是以宗亲而任重臣。

屈原在政治上的活动,据《屈原列传》所载,并用屈原作品相印证,主要有:内政方面辅佐怀王,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外交方面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于齐。

8.王之涣 生平简介 篇八

王之涣出身于太原王氏,是一个名门望族,从他往上五代都是当时为官之人。王之涣在家中排行第四,从小聪明好学,长到20岁,文章就写得很好了,少年时期的王之涣喜欢行侠仗义,常常击剑悲歌。一直到了中年他才开始虚心求教专心写诗,此后十几年诗名大振,不久后他在冀州衡水县主簿,但是遭人诬陷,王之涣愤而辞官回家。

王之涣的诗在当时可以说是将唐朝大壮丽山河都描绘了出来,但是现在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就只有6首,收录在《全唐诗》中。王之涣一生没有走科举之路,而且他做官时双亲已经去世了,辞去衡水主薄的官职后,在家闲居,在亲朋好友的劝说下他再次入仕,以清官著称,很受当地老百姓称道,但是在文安县染病,从此卧床不起。

王之涣是怎么死的

王之涣死于壮年,在做文安县县尉的时候死在任上,最后葬在洛阳。王之涣之前的.一份工作是在衡水主簿,当时衡水县令李涤将女儿嫁给了王之涣,当时是公元722年,王之涣已经是35岁而且已婚有孩子了,李氏18岁,比王之涣小17岁。

李氏嫁给王之涣必定是为这位才子的才华倾倒,二人的感情非常恩爱,成为当时的一段佳话。王之涣在家中闲居15年,李氏安贫乐道,跟着王之涣苦了15年,但是毫无怨言,不过李氏不到40 就守寡了,而且王之涣死后6年李氏也病死,因为有前妻,两人不能合葬。王之涣的生平在史料中鲜有记载,我们后人对他的身世也知道的不多,但是他留下来的6首诗却让我们看到了这位才子的盛名不是空有的。

王之涣给我们留下的资料不多,但是他留下的寥寥6首诗歌却带给我们边塞诗的浪漫风采,人们大多认为《凉州词》是他的代表之作。王之涣的一生并没有像许多人那样追名逐利,反而有侠客之心,这样的诗人还是很少见的。

拓展:

王之涣经典的诗句名句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登鹳雀楼》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王之涣《登鹳雀楼》

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5,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 王之涣《宴词》

6,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 王之涣《送别》

7,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 王之涣《宴词》

8,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 王之涣《送别》

9,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 王之涣《九日送别》

10,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11,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12,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 王之涣《九日送别》

1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4,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1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6,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9.悼词人物生平简介 篇九

(空四格)某某某--生平简介

(不空格)某某某 性别:男(可不写性别二字) {(1970.3--.10),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木工机械设计高级工程师,高级木工机械销售业务骨干。

(空两格)一九某某年某月某日生于某某省某市。 一九某某年开始在某名牌大学读书,在莫大学深造。19某某年被我[金田豪迈公司录用]任某科室(职称)(技术员或业务员)。

(空两格)一九某某年春,他先到上海入上海市(木工机械管理协会办的高级技师班学习,后东渡到日本考察学习木工机床设计与木工机器销售管理回国后,继续受聘(金田豪迈公司),并创办《上海机床》(周刊)。

(空两格)(二零零几年,某某某被选为浙江省木工设备管理协会副会长,后任省对外机器设备对外销售部部长。)

(空两格)二零零几年再次出国到德国,法国,新加坡等地考察学习国外木工产业先进销售经验)次年回国,创办某某办事机构)(二零零几年起任教于金田豪迈上海分公司技术培训学校,还兼任金田豪迈上海分公司设备设计院院士。公司销售科科长兼采购处处长长)

(空两格)某某某同志18岁开始学英文,在上海金田豪迈公司工作与出国考察期间,利用个人时间掌握了法文、德文和俄文。他经常引用北方集团销售处全国劳动模范paomanliu的话说:“我们做时代的主人,学习外国的知识,用国外的技术提高我们自己国家的经济生产力.要理解,和运用国外公司的好的销售方法,和理念我们的服务必须从基本的东西做起,必须‘经常’‘务实’才成。”

(一般还可以写以下内容)

代表作:销售与客户的信任关系(论文或销售业绩)

注释:({}大括号内的是虚拟材料与简介,请按实际生平填写)

某某某 现年35岁,报效国家建设{}(多少裁多少年)现正是家庭和事业双飞的时候,但是某某某并不感到自己的业务熟练,仍然继续在业务交流中学习同事经验,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起到骨干精英带头人的作用, 在本集团公司应聘后某某某同志连续当选第一、二、三届公司优秀工作人员设计及销售人员代表大会代表,连续多年夺得劳动模范标兵,先进生产者称号,并于被群众推举为全国人大会委员。

某某某 日前在上海去往常州出差的路上因交通事故与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在常州医院医治无效因工殉职! 享年35岁

(后话可以不写 一般悼词也是这样写)

某某某的逝世是我公司的一大损失,某某某的逝世是我们公司的一大悲哀,我们应该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工作,将某某某的工作继续完成,不某某某同志的鲜血白流,我们将以某某某同志为榜样,继续努力学习科技知识,外国先进技术与先进管理销售理念,来告慰某某某同志的英灵

(后续活动)

10.冰心的生平简介 篇十

19,10月5日(农历庚子年闰八月十二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府城隆普营。原名谢婉莹。祖父谢銮恩(子修)在福州城内道南祠授徒为业。父亲谢葆璋(镜如)时任清政府“海圻”巡洋舰副舰长。母亲杨福慈,出身书香门第,能诗善文。

19,随家移居上海。5岁随家迁居山东烟台。7岁,开始在家塾里附学。8岁开始偷偷地写小说。

19,报考福州女子师范预科,虽然未上过小学,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录取了。

19,父亲到北京就任中华民国海军部学司司长。初秋,她同母亲和三个弟弟由舅舅护送到北京,住东城铁狮子胡同中剪子巷十四号。

19秋,以优异成绩考取北京贝满女子中学(后改为女十二中)。

19,参加了贝满女中学生的爱国活动。

19夏,毕业于贝满女子中学。秋,进入协和女子大学理预科。

19,参加“五四”爱国运动,被选为学生会的文书,并参加北京女学界联合会的宣传股,开展罢课、罢市等宣传活动。

8月25日,北京《晨报》发表了女学生谢婉莹投稿的.《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这是她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9月18日——22日,北京《晨报》连载了她的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第一次以“冰心”为笔名。10月7日——12日《晨报》连载第二个短篇小说《斯人独憔悴》。后被改编为三幕话剧公演。

19,发表了她最早的诗作:《影响》、《天籁》、《秋》,署名婉莹。

19,由许地山、瞿世英介绍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3年,诗集《繁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5月,短篇小说、散文集《超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诗集《春水》由新潮社出版。夏,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得文学士学位。同时获金钥匙荣誉奖。

7月,开始为《晨报副镌》儿童世界专栏撰写《给儿童世界的小读者》通讯。29日开始刊登。通讯延续到1926年9月,共计29篇。8月,赴美国留学。

1926年,5月,通讯集《寄小读者》,由北新书局出版。6月,毕业于美国威尔斯利大学研究院,得硕士学位。离美回国。9月,回母校燕京大学任教。

1929年,6月15日与吴文藻结婚。

1930年,任教北平女子文理学院。

1931年,生长子宗生(吴平)。诗《我劝你》、《惊爱如同一阵风》先后刊于《北斗》创刊号和第二期。

1932年,33岁,北新书局出版《冰心全集》(分《冰心小说集》、《冰心诗集》、《冰心散文集》三卷),她为全集写了自序。

转年,在清华大学任教。

1935年,生长女宗远(吴冰)。北新书局出版短篇小说集《冬儿姑娘》。

1936年,10月1日,同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二十一人,发表《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

1937年,生次女宗黎(吴青)。

1938年,暑期离开北平,9月到达昆明市。

1941年,迁居重庆郊区歌乐山。开始以“男士”为笔名,在《星期评论》上发表《关于女人》,共九篇。3月15日,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三届理事。

1943年,开明书店出版《冰心著作集》(小说集、散文集、诗集三卷)。

1945年2月22日,全国文化界进步人士在《新华日报》(重庆版)上发表《文化界对时局进言》,冰心在“进言”上签了名。

1946年,到日本东京。1951年,全家回到中国。

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冰心小说散文选集》,她为选集写了《自序》。

1955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译作《印度童话集》。四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吉檀迦利》。

1957年,《中国少年报》发表短篇小说《小桔灯》。

1958年3月11日,开始撰写《再寄小读者》,到1960年,共写21篇,先后在《人民日报》、《儿童时代》上发表。

1960年,出席第三次全国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1966年,受到抄家、批斗等迫害。不久,得到周恩来总理的保护,解除了她的一些困境。

1973年,参加中日友好协会访日代表团访问日本。

1978年,开始撰写《三寄小读者》通讯,刊于《儿童时代》,至1980年2月,共发表通讯10篇。

1979年,被选为中国文联副主席。

1982年,《灯光》《为〈东方少年〉创刊而写》,刊《光明日报》。

1982年《空巢》获全国短篇小说奖。

1985年,发表《关于男人》系列。

1987年11月14日与1988年6月30日,先后在《人民日报》发表《我请求》、《我感谢》,呼吁提高教师地位。

1986年,为宋庆龄基金会捐款1万元。此后几年,又数次向福建家乡、安徽灾区和“希望工程”捐款。

1995年,被黎巴嫩授予国家级勋章。

11.李白 生平简介 篇十一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 “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阳奋发的典型音调。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长安三年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再受到现实的冲撞时,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 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 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李白还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与这种豪放奔涌,无所掩抑的感情气势相适应,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邱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而当大梦初醒来,幻境消失,又引出了对人生世事的感慨:「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这种想落天外的特点,大大发展了庄子寓言,屈原初次的浪漫精神和表现手法,也融汇了道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惊叹不已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一代「诗仙」的赞誉。

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他的七言古诗(《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 ); 五言古诗(《古风》59首); 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为中华诗坛第一人。

早年

李白的祖籍是陇西成纪(在现在甘肃秦安东)。他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叶(位于今日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据《新唐书》记载其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皓)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实际上同宗。幼年时期,李白和他的父亲李客迁居到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他在青年时期开始在中国各地游历。其后李白曾经在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供奉翰林。但是他桀骜不驯的性格决定了他不能够为权贵所容,所以仅仅不到两年他就离开了长安。

中年

后来他在洛阳和中国唐朝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甫相识,并且成为了好友。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在756年12月,李白为了平复叛乱,曾经应邀作为永王的幕僚。永王触怒唐肃宗被杀后,李白也获罪入狱。不久以后,他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在流放途中遇赦,此时他已经59岁。

晚年

李白晚年在江南一带漂泊。在他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领大军讨伐安史叛军,于是他北上准备追随李光弼从军杀敌,但是中途因病折回。第二年,李白投奔他的族叔、当时在当涂(今属安徽)当县令的李阳冰。同年11月,李白病逝于寓所,终年62岁。

作品

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的有九百多首。他的诗歌创作涉及的中国古典诗歌的题材非常广泛,而且在不少题材上都有名作出现。他所钟好的体裁主要是古体诗,包括古风和乐府诗,但他在近体诗体裁如律诗、绝句中往往也有绝唱留存。在唐代尚未普及的词,有两首被认为是李白的作品,即被南宋人黄升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菩萨蛮》与《忆秦娥》。也有少数人怀疑它们不是李白所作。

考据

据《旧唐书》记载,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其父为任城尉。青年时期的李白显示了超凡的才能,并且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其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

又《旧唐书》记载,李白流放虽然遇赦,却由于途中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竟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

上一篇:关于牡丹花为话题的下一篇:幼儿园小班下学期美术教案详案《草莓》及教学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