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

2024-10-18

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共8篇)

1.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 篇一

构建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

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一个重要的支撑是“低碳技术”。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传统部门,也涉及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二氧化碳捕捉与埋存等众多新领域。低碳技术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所有支柱产业,从一定意义上说,谁掌握了低碳核心技术,谁在能源环境技术创新中领先,谁就将主宰绿色发展的潮流,谁就是未来的最大赢家。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必须尽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

制定低碳技术标准

低碳技术标准对于低碳技术的研发至关重要。目前,国际上对低碳技术的界定并无明确定义和标准,但随着气候变化谈判的不断深入以及各国履行减排义务,有关低碳技术、低碳产品认定等诸如此类的国际规则、标准等将逐步成熟。我国应尽早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从标准的研究、提出、讨论、确定、实施、完善,每个程序和环节都要积极参与,获得话语权。同时,我们还应建立国内低碳技术标准。要依据国际标准,把国际低碳技术的新理念、新创造引入中国,并结合中国低碳技术的研发实际,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技术标准,对低碳技术的产品及生命周期进行分析、评价,使低碳技术的研发制度化、规范化,避免盲目、无序。

加快低碳技术的研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核心,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能否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应制定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研发的短、中、长期规划,重点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使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研发系列化,做到研发一代,应用一代,储备一代;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开展碳捕捉和碳封存技术、替代技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能源利用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绿色消费技术、生态恢复技术等的研发;结合我国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望引领低碳经济发展方向的低碳技术,如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垃圾无害化填埋的沼气利用等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集中投入研发力量,重点攻关,促进低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整合现有的低碳技术,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虽然我国在低碳技术领域,整体还比较落后,低碳技术仍以中低端为主,但我们在某些技术上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处于领先地位,要加快现有低碳技术尤其是优势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一是加快氢能技术产业化。我国氢气年产量已近900万吨,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氢气生产国。我国在氢能开发技术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如氢能及基础设施技术、氢燃料电池分布式电站技术、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和氢发动机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应用中取得了实质进展,为氢能技术转化和应用创造了条件;二是积极推进风能发电的产业化。我国已经掌握了兆瓦级风电机组的制造技术,初步形成规模化的生产能力,为提高风电机组的国产化率提供了技术支持;三是加快太阳能光伏技术示范和推广。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国,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出口国,供应着世界40%的光伏产品需求,约95%的太阳能热水器的核心技术为中国公司持有,这些为降低光伏系统的投资成本,提高光伏制造产能,实现全面太阳能光伏减排潜力,奠定了基础;四是加快清洁煤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建立低碳技术的引导和激励机制

借鉴国外经验,建立绿色证书交易制度,它是建立在配额制度基础上的可再生能源交易制度.在绿色证书交易制度中,一个绿色证书被指定代表一定数量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当国家实行法定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时,没有完成配额任务的企业需要向拥有绿色证书的企业购买绿色证书,以完成法定任务。通过绿色证书,限制高碳能源的使用,引导企业研发和采用低碳技术,发展低碳的可再生能源;制定和实行低碳产品优先采购政策,优先采购经过生态设计并经过清洁生产审计符合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通过低碳产品优先采购引导企业对低碳技术进行战略投资,大力开发低碳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通过制定和实施低碳财政、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引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技术升级,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的强度,实现低碳发展。

加快低碳技术人才的培养

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其关键就是要有掌握先进技术的科技人才。目前我国低碳技术人才短缺.以新能源领域人才现状为例,全国可再生能源学院仅有1所,我国风电产业当中受到长期专业技术培训的人不超过50个。因此,加快低碳技术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高等教育应把低碳能源技术、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专业放在突出的位置,直接为企业培养大批急需的低碳技术人才,使他们掌握最优化的设计方法,提高研究、设计和创新能力,加快低碳产品研发速度,缩短低碳产品的研发周期。

加强国际低碳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上关于低碳能源和低碳能源技术的交流,尤其是要加强与欧盟、美国和日本的低碳技术交流与合作。在低碳技术的研发中,欧盟的目标是追求国际领先地位,开发出廉价、清洁、高效和低排放的世界级能源技术。1

美国实施了清洁煤计划,开发创新型污染控制技术、煤气化技术、先进燃烧系统、汽轮机及碳收集封存技术等。日本重点开发削减温室气体的捕捉及封存技术,化石能源的减排技术装备,如投资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装备,形成了国际领先的烟气脱硫环保产业。我们通过各种交流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效的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同时应充分利用我们广阔的市场条件,制定一些特殊的优惠政策,吸引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到中国来,共同示范,共享成果,争取双赢,为我国低碳技术发展创造条件。

村镇银行试点的成效、问题与建议

2006年12月,根据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不足、竞争不充分的状况,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调整放宽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逐步将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31个省份。截至2009年6月末,全国已经有100家村镇银行,实收资本超过40亿元,存款余额130多亿元,贷款余额超过90亿元,累计发放农户贷款50多亿元,累计发放中小企业贷款70多亿元,多数村镇银行已经实现盈利分红。为了了解村镇银行试点中取得的主要成效、存在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课题组于2009年4月针对云南、安徽等一些省区的村镇银行运行情况开展了调研,对村镇银行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和主要成效

(一)主要由中小银行发起设立,国有银行兴趣不大

根据银监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村镇银行应采取发起方式设立,应有1家以上(含1家)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人。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已经发起设立的100家村镇银行中,有80家由地方中小银行发起设立;14家由国家开发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发起设立;6家由外资银行发起设立。目前,村镇银行已初步形成资本构成多元、民间资本过半的局面。2008年8月,中国农业银行发起设立的湖北汉川农银村镇银行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设的第一家村镇银行。汇丰、渣打等外资银行也相继开始参与筹建村镇银行。总体上看,区域性商业银行和信用社是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主力军。

(二)吸收各种资金入股,支持农业农村发展

《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在银行业金融机构持股比例不低于20%的情况下,单个自然人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从最先试点的村镇银行情况来看,90%以上都有企业法人或者自然人参股,由银行业金融机构单独设立的村镇银行很少。社会资本参股村镇银行的比例平均超过50%。村镇银行的出现,基本达到了“引导各类资本到金融网点覆盖率低、金融服务不足、金融竞争不充分的地区”服务农村和农业发展的目的。湖北仙桃北农商村镇银行为郭河镇养鸡协会量身定做的“协会+农户”规模性授信产品,一期授信就达到300万元,惠及30多家农户。

(三)村镇银行层级简单,贷款审批程序便捷

能够根据农村经济的实际和农户金融需求特点提供有效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支持。据调查,村镇银行对符合条件、手续齐全的贷款申请,从调查、审批到发放一般为五个工作日,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信贷审批具有管理链条短、决策高效的明显优势。村镇银行贷款快捷的主要原因是其重在审查客户的现金流、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而不在于抵押担保。对湖北省八家村镇银行发放的120份客户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0%的客户认为村镇银行比其他银行服务更方便快捷,61%的客户认为村镇银行的服务效率高。

(四)促进农村金融竞争,贷款利率有所降低

我国农村金融长期供需失衡、机构网点稀少,金融机构缺乏竞争,贷款利率高企。在这种大背景下,村镇银行

应运而生。许多农户和中小企业主反映,村镇银行利率定价机制灵活,利率水平总体较低,抑制了民间高利贷的发展。湖北咸丰常农村镇银行的1年期贷款月利率比其他金融机构要低10%。客户选择村镇银行的原因在于利率水平低。对云南三家村镇银行的调研也表明,降低农村地区短期贷款利率水平,可以帮助村镇银行赢得越来越多的农村客户支持。

(五)“零金融”乡镇减少,部分填补农村金融真空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以来,已经成立的100家村镇银行大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低、金融服务不充分的村镇。通过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和延伸服务,解决了1878个零金融服务乡镇的金融服务问题。但是,农村人均拥有机构网点、从业人员与实际需求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到2008年底,仍有1424个乡镇没有金融服务。根据《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未来三年在全国将设立村镇银行1027家,进一步缓解农村金融服务不足问题。

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缺乏社会认同,吸储难度较大。村镇银行是新生事物,城乡居民普遍感到非常陌生,尚难有认同感,有些群众甚至把村镇银行误认为原来的“农村合作基金会”。北京延庆村镇银行位于县城,周边的一些居民和村民第一反应就认为“村镇银行是杂牌”,“有钱老板开的,存钱被卷跑怎么办”,纷纷表示“不敢贸然去存款”。甚至有一位居民反映,“现在是全球金融危机,国外一些银行都破产了,万一这个银行也破产了,存进去的钱怎么办”。村镇银行刚进入农村市场,开设网点较少,缺乏品牌效应,吸储难是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截至2009年6月,全国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58万亿元,而同期村镇银行的存款余额为130亿元,仅占0.022%。

二是贷款需求旺盛,可贷资金不足。近年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迅速,正规金融供给明显不足。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立后,在存款不足的情况下,却面临旺盛的贷款需求。以成立1年的安徽凤阳利民村镇银行为例,截至2009年5月24日,存款余额9315万元,贷款余额7729万元,贷存比高达83%,已经超过《商业银行法》规定的75%的比例。与旺盛的贷款需求相比,村镇银行可贷资金明显不足,信贷支农缺乏后劲。由于村镇银行不能进入全国拆借市场,因此只能向当地金融机构拆借资金。一些村镇银行从业人员反映,“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愿向当地银行拆借,因为成本太高”。

三是税收压力较大,政策扶持较弱

目前,各地出台了一些针对村镇银行的扶持政策,但难以落实。对于村镇银行这样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当根据农村信用社的纳税标准来计征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有关文件,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其他地区农村信用社,按其应纳税额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农村信用社取得的金融保险业应税收入,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目前,许多省份没有对村镇银行执行上述税收条款。一些地方对村镇银行发起人承诺提供的一次性开办费和风险补助金、免收注册登记费等往往成为一纸空谈。

四是人力资源不足,素质参差不齐。《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要求村镇银行董事长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具备从事银行业工作五年以上,或者从事相关经济工作八年以上(其中从事银行业工作二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具备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但对一般工作人员无法限定。大多数村镇银行的人力资源结构表现为高管素质尚可,客户经理能力素质有待提高。以安徽凤阳利民村镇银行为例,该行一共有18名工作人员,董事长、行长、副行长三名高管和综合办主任拥有中级职称和多年金融工作经历,其他14名员工中由应届毕业生、退伍军人、公司职员构成,员工整体从业经验不足,业务技能、专业知识和风险防控能力亟待提高。这种局面严重制约了村镇银行的业务发展。

五是贷款脱农化、短期化趋势明显。成立村镇银行的初衷是,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促进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村镇银行为了生存,必然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选择企业发放贷款,具体表现为贷款的脱农化、大额化、短期化。据统计,某村镇银行名义上发放给农户的单笔贷款金额平均为47.51万元,这些大额贷款主要用于商业经营;以个体工商户名义发放的贷款单笔平均为31.72万元,竟小于农户的平均单笔贷款规模。一些贷款在统计报表上虽然写的是种植业或者养殖业贷款,实际上却是企业使用的六个月以下的流动资金短期贷款。

几点建议

(一)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要扶持村镇银行的发展

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要发挥国家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作用,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存款准备金、支农再贷款、利率等货币政策在鼓励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作用,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村镇银行延伸和发展针对农村和农户的金融服务。如宁夏、四川、浙江等地的人民银行已经开始对当地的村镇银行发放支农再贷款,缓解了村镇银行可贷资金不足问题。另外,要支持村镇银行抓住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良机,积极参与农村养老保险金的发放,提高村镇银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监管部门要将村镇银行支农业务的情况纳入考核体系,结合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引导村镇银行开展农户联保贷款、农业产业链互助担保贷款和林权抵押贷款等业务,增加支农信贷投放,大力改善支农服务,支持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二)鼓励村镇银行充分借助主发起人和股东的力量

设立村镇银行,要优先选择本地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这样,村镇银行就能充分借助主发起人的硬件设施,减少运营成本。同时,借助主发起行的力量,可以联合开展银行卡、保险营销等业务,提高盈利能力。村镇银行也应该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开展联合贷款或者“财团贷款”服务,有效分散风险,满足贷款金额较大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此外,股东可以在村镇银行开设账户,办理存款业务,缓解村镇银行的资金不足问题。

(三)支持村镇银行开拓中间业务,提升自身影响力

引导村镇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可以与主发起人或者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合作,签订代办理财产品和医保取款业务协议。一方面,代办理财产品可以取得中间业务收入;另一方面,代办医保业务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村镇银行的品牌知名度,还可以发现客户、选准客户、留住客户、开发客户,为村镇银行资产、负债规模的壮大提供条件。村镇银行要积极与本地保险公司联系,开展保险代理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四)引导村镇银行建立严密的风险防控机制

为了解决在发放贷款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考虑利用农村资产、信用较好的涉及商业服务职能的农户、工商户来为村镇银行提供信息。村镇银行可以建立“村镇银行——贷款服务中心(信贷员)——金融服务站(村)——农民贷款小组”的四级市场网络。其中,贷款服务中心由村镇银行的信贷员或者客户经理管理;村级金融服务站董事、高管,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激发员工潜能,促进村镇银行的健康发展。村镇银行要形成以行长为核心和风险控制人员为轴心的团队组合,(客户经理)信贷员与行长直通。云南玉溪兴和村镇银行就利用近年大学生就业难的有利时机,实施效率工资机制,聘用云南本地生源的财经类大中专学生,强化培训后担任客户经理,建立了质量较高的人力资源团队,提升了村镇银行业务效率。

(五)要在我国建立多元多层的农村金融体系村镇银行是农村金融领域的新生力量,无法独自担负支持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历史重任。截至2009年6月末,我国农户经营性贷款为14308亿元,而村镇银行发放的总贷款余额只有90多亿元,按农户贷款比例为40%计算,村镇银行发放的农户贷款在我国农户经营性贷款中仅占0.25%。要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农发行、农信社、农商行、农村合作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等六类正规金融机构的力量,促使它们稳定和发展农村服务网络,利用其县域资金充裕、专业服务到位等多方面的优势,更好地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要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农村信贷担保机制,降低涉农贷款风险。同时,大力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提高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也要采取措施,积极发展适合农村需要的各种小额信贷及微型金融服务。建立多元多层高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才能有效缓解农村金融服务不足问题。

2.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 篇二

1 我国废物回收利用管理制度模式建议

1.1 建立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

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十五条[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管理制度。各责任方应具有确定的责任和义务,以确保公平。在生产者责任制度中生产者可能面临以下几种责任。

第一种责任:经济责任。指生产者承担产品生命周期内为消除环境影响的全部或者部分成本,如产品的回收、运输、循环利用或最终处置的成本。

第二种责任:管理责任。指生产者直接参与废弃产品的管理,负责产品回收以及限期淘汰有毒有害危险材料的使用,具体承担处置的责任。

第三种责任:信息责任。指生产者应提供关于产品环境性能的信息,包括分类收集标识义务、登记每年投放到市场上的相关产品数量和种类的义务以及告知消费者的义务。

实施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可以较好的保证废物得以循环利用,控制和减少污染。生产者负责回收,可以提高废弃产品的管理效率,扩大二手产品和循环再生利用材料的需求。因此,强调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废物的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责任,有利于在短期内迅速实现废物的安全有序流动。

为积极稳妥地的推进以生产者或进口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建议如下。

1.1.1 明确生产者或进口者的责任是以承担经济责任和信息责任为主

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在我国还属于新生事物,除一些跨国企业外,国内大多数企业缺乏对该制度的认识,致使该制度的社会基础薄弱,另外,我国同一产品的生产厂家和销售厂家不可计数,而且经济水平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我国地域辽阔,因此,我国在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中只能规定生产者的经济责任和信息责任,而无法要求生产者履行废物的管理责任。

1.1.2 逐步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并进行单项立法

由于现行生产者延伸责任的立法可操作性不强,必须制定相关的配套措施,制定强制回收的产品和包装物的目录和具体的回收办法。我国已经具备了单项立法的条件,立法可从不包装物、电子电器产品、电池方面,在建筑材料、照明器具、食品、化学品等领域开始,逐步扩大。相关规章的制订工作也应启动。只有这样,生产者延伸责任的推行才有保障。

1.1.3 试点先行,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

建议我国选择当前污染严重,生命周期短,且涉及面不宽的产品先行试点,例如铅酸电池。我国每年生产铅酸蓄电池约5000~6000万只,产生重量约40万吨,其回收利用混乱无序,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试点期间,可以先设立一笔回收基金,资金来源于全国范围内电池生产者根据近3年来的所得税比例交纳相应的份额,在各地废品收购站中启动铅酸电池回收项目,并委托具有资质的处理企业进行处理利用。

1.1.4 在强制模式推行制度的同时,应在立法中采取鼓励和激励措施

采取经济鼓励措施是环境立法的一大特点。有学者指出,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应采取行为责任和经济责任相分离的责任体系,即由生产者主导回收利用废物,但是承担责任的费用,即经济责任还应包括来自社会的支付,而不仅仅由生产者承担。目前法律规定政府的经济鼓励措施主要是针对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名录的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而对生产者承担延伸责任的还没有明确规定。如对设立专门回收废弃产品的体系的生产者进行补贴、低息贷款等等。

1.1.5 完善与生产者责任制度密切相关的其他制度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实施,必须依靠其它相关制度的保障。例如在产品销售前的回收利用标识制度,销售时可能采用的押金返还制度,废弃产品收集处理过程中的申报登记和经营许可证制度,回收处理资金的费用征收制度,废物的集中处理制度,监督整个回收利用过程的监督管理制度等等。只有在统一协调的制度配合下,生产者责任制度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1.1.6 量化废物回收处理目标

国际上废物回收处理开展比较成功的一个经验就是要确定一个量化的回收目标,例如欧盟在第六次环境行动计划中提出:至2010年,要将最终处理的废物量和有害废物的产生量相对于2000年的水平减少20%,至2015年,分别减少50%。韩国1992年实施了生产者押金制度,家用电器、轮胎、润滑剂等生产企业向政府交一定数额的押金,在其回收产品和废物之后得到一定比例的返还,但是这一制度并没有使生产者承担足够的直接的回收利用责任。为了进一步鼓励回收利用,政府为商品生产者制定出一个必须回收的废物量指标,这些生产者必须完成它们的指标。

1.1.7 尽快建立配套技术标准

修订后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18条规定,“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经济和技术条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状况以及产品的技术要求,组织制定有关标准,防止过渡包装造成环境污染”。这个规定明确了由政府组织管理协调标准,因此有关政府部门应积极行动,在标准体系的指导下,加快各项标准的研究制定,尽早使法律的规定落到实处。

1.1.8 规定生产者或进口者主要承担延伸的行政责任

任何环境政策手段的推行都要产生一定的费用,生产者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他们其实更关注于眼前的利益,如果没有法律责任的强制,他们很可能在能够履行自己应尽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行,即不作为。《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也有法律责任的一章,但是没有关于生产者不承担延伸责任的法律责任,如罚款、责令停产停业等行政处罚措施。因此必须明确规定企业应承担的行政责任等延伸的责任条款。

1.2 建立产品回收利用标识制度

产品回收利用标识是产品标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置于产品或其包装、零部件/材料上的表征产品回收利用性的图形、符号或说明,其目的在于提示消费者标有标识的产品必须回收,不得随意丢弃以及帮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环境特性,判断产品的原材料是否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是否超标,废弃后是否可再生利用及其再生利用率等。产品回收利用标识能够增加市场推动潜力,从而激励制造商对产品设计和生产的环境改进;规范产品回收利用性的表示,减少市场混乱;为产品的购买者、潜在购买者和使用者提供更多信息和选择的机会。

目前国际上有关回收利用的标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了便利回收利用工作的开展,就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及产品组分进行标注的产品材质标识(处理目的);另一类是就产品如何返还、以何种方式回收利用,以及有关押金的信息或者关于回收商、生产商的信息,我们可以称之为产品回收利用标识(流转目的)。例如在德国《促进物质闭合循环的废物管理和确保环境有利的废物处置法》(简称《再生利用管理和废物法,RMWA》)中就明确规定了这两种标识。在日本,法规中除了对特定产品提出标识要求,在《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实施令》(最后一次修订为2001年3月22日政令56号)将许多“特定标识产品”更具体列入法规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以及现已颁布的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都对产品的回收利用提出了标识要求。

1.3 废物经营资质管理制度建议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的个体、民营和合资兴办的企业进入废弃产品回收处理行业。由于大多数企业都处于粗放型经营状态,规模偏小,包括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企业仍然存在;大多数企业生产工艺和设备比较落后,管理水平较低;产业集约化程度低,整个产业处于小、乱、散的状态;产业生产方式整体比较粗放,对环境保护、人身安全造成较大危害。

目前,大量经过简单维修或翻修或组装的二手产品在市场上流通,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也维系了非法处理企业的存在。如果对二手产品的安全性、能源效率、服务保障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建立二手货标识制度,那么不仅会打击非法企业,提高正规回收企业的收入,也是降低回收企业运营成本的有效手段。因此,为维护该领域正常的市场秩序,保护环境,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快对废物回收处理行业实行资格许可制度的标准化建设,并对其相关活动进行监督已势在必行了。

我国目前废旧物资回收行业实行的是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制度,主要由公安机关审批发证。这样的管理机制对于废物的回收管理,存在很多问题:

·公安机关审批和管理,关注的主要是治安问题,无力关注环保问题;

·对资格的要求低,而审批又较难,难以保证行业的竞争性和公平性;

·主要是针对废旧金属的回收管理,而不适用于含有危险废物的家用电器和电子设备。

根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分为两种:危险废物收集、储存、处置综合经营许可证和危险废物收集经营许可证。其中前者可以从事各类危险废物的收集、储存、处置等经营活动,后者则只能从事机动车维修活动中产生的废矿物油和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镉镍电池的收集活动。

欧盟的许可证制度最初集中在废物处置上。自从欧盟颁布了废物管理框架法令后,许可证制度也包括了废物的储存、处理和回收利用。英国于1994年颁布了废物管理许可证法规。我国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对包括电子废物在内的废弃产品实行经营许可证管理制度。根据废物不同回收阶段对经营者实施不同的资格要求,设定不同的许可,规定不同的资格条件,无证不得从事有关废弃物的拆解、利用和处置活动。

在回收阶段,重点是审查经营者的运输、储存能力及相关的防护能力。

我国的固体废弃物管理,特别是危险固废管理长期由国家环保总局负责,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在多年的固体废物管理实践中,逐步建立了一套对危险废物的收集处理过程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例如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以及经营许可证制度等,并相继颁布了《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规定》、《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危险废物代处理管理规定》等法规,实施废物回收处理企业资格许可制度时可参考这些法规和制度。同时建议将废物的经营许可证由国家有关综合管理部门归口管理,按照有关规定对从事收集、储存、处置产品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发放经营许可证,其生产者必须就其产品的产生量、流向、储存、处置等相关资料向主管部门登记,对相应产品废物进行收集、储存、处置、转移的,必须严格执行转移联单的规定,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1.4 废物费用征收制度建议

由于我国国情所囿,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更多的表现为对生产者的经济责任要求和信息责任要求,因此,我国废物的回收费用征收制度,直接关系到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的顺利实施。在国家发改委颁发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国家建立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用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费用的补贴。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电器电子产品的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按照规定履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的缴纳义务。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应当纳入预算管理,其征收、使用、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工业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

废物回收费用可以针对产品收费,也可以针对废物管理收费。前者称为“价格附加模式”,即在产品销售时作为销售价格的一部分进行征收;后者称为“废弃时付费模式”,是在产品被废弃时征收回收处理费用。表1为部分国家和地区废物回收费用征收情况。

针对产品收费的“价格附加模式”实际上就是支付未来废物的回收处理费用,而针对废物收费的“废弃时付费模式”,则是要生产者对过去的产品负责。在生产者和市场都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以上两种情况的差别只是生产者责任延伸起点的不同。但是在我国,由于市场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产品和废物很难对应起来,同时市场的不规范,导致不断出现假冒伪劣产品,这就使我国不宜采用“废弃时付费模式”。此外,由于我国消费者法律意识还不太强,采用这种模式不可避免的将出现大量非法抛弃的现象,不利于废物的有效回收。因此,我国废物回收只能采用价格附加模式(如图1),即在销售环节针对生产者或者消费者征收废物回收费用。

1.5 废物回收利用监督管理制度建议

对废物回收处理过程中的监督是保障废物合理流动,并得到妥善处置的必要条件。我国目前对废物回收过程缺乏监督,有些松懈缓解甚至完全没有进行监督,这是造成目前废物回收处理过程比较混乱的原因之一。

1.5.1 信息公开制度

政府要做到产品环境信息的及时公开和有效,应立法确定生产者应当在其产品上或者产品说明书中提供有关信息。如告知公众需要分类回收的产品种类;消费者通过何种渠道返还产品;废弃回收地点或系统;产品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该产品如何以环境可接受的方式循环利用处置等等。这样可以引导和鼓励消费者优先选购环境友好产品,以及愿意处理其产品废弃后有处置责任的企业的产品,通过市场的力量推动生产者承担更多的责任。

1.5.2 第三方认证制度

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认证制度是工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市场对质量管理的要求,是质量管理的高级形式。在我国推行废物回收利用的第三方自愿性认证制度,可以有效的发挥社会第三方的公证监督作用。印有回收利用标志的产品在使用寿命终结时必须通过法定渠道回收。实行环境认证制度能够使生产者生产出有益于环保的产品,引导消费者购买符合回收标准或生态标准的产品,从而使该企业获得更多经济优势;也有助于废弃产品的回收利用,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接受生产者或进口商的委托进行检测和认证的检测机构和认证机构,应当客观、公正,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保守受检产品的商业秘密。认证机构还需通过认证后的监督检查,定期对企业生产的产品或者投入市场的认证产品进行抽检,确保产品符合相关认证标准要求。

1.5.3 群众举报制度

群众举报制度是市场管理方面一个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政府部门的监督力量始终是不足的,管理部门无法将管理力度施加到每一个管理对象及管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如果能够建立群众举报制度,提供举报渠道,可以很好地弥补政府部门监督管理力量的不足,使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目标更加明确,也更有效。群众举报制度有效实施的前提,是政府部门的快速反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若群众举报、投诉的事项不能得到迅速、合理的解决,群众就会对举报制度失去信心,群众举报制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对举报者予以嘉奖,也是激发群众监督积极性的有效方式。

1.6 废物回收利用污染防治制度

2004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增加了有关“拆解、利用、处置废弃电器产品和废弃机动车船,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的规定。为贯彻落实《固废法》关于防治废弃产品污染环境的规定,国家环保总局在《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许可管理办法》和《废弃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基础上,又颁布了《报废机动车拆解环境保护技术规范》、《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以及《电子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制定了废旧家电、废塑料和报废汽车回收利用过程污染防治制度,避免二次污染的产生。

目前,我国的废物回收利用主要集中在电子电器产品、废纸、电池、轮胎、汽车、包装物、照明器具、建筑材料等行业和领域。这些领域中,除已制定污染防治办法的产品外,电池、轮胎和照明器具的回收处理由于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理,环境风险极大,应尽快建立相应的污染防治制度。

2 实施管理制度的各项措施保障

2.1 经济措施手段

鼓励和提高企业环保积极性的措施很多,可借鉴以下国外的经验。例如: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可以优先获得无息或低息贷款;通过补贴等方式降低认证费用;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减少例行环境监察次数等等。

2.1.1 财政补贴

美国环保署从1978年开始对设置资源回收系统的企业提供财政补贴,根据不同的情况,补贴量从10%-90%;德国对兴建环保设施也给予财政补贴,其补贴数额相当于投资费用的一个百分点,对建造节能设施按其所耗费用的25%给予补贴;日本政府在《废弃物处理与清洁法》中规定,对修建废弃物处理设施要从国库中提供部分财政补贴。

2.1.2 低息贷款或融资

德国对于能减轻环境污染的环保设施给予贷款。这种贷款利率低于市场利率,而偿还条件又优于市场条件,且借贷周期长,利率固定,头几年不须偿还,必要时还可以给予补助;日本利用非盈利性的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长期的优惠利率贷款,已形成一种固定的制度。

2.1.3 税收政策

资源再生利用产品是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最终结果,只有对再生产品实施明确的优惠,才能在社会上产生对资源再生利用的有利引导,起到促进使用社会资源再生利用的良性作用。在对资源再生利用产品进行税收优惠的同时,也可以对影响环境的产品实行额外的征税措施。这样既可以促进整个社会资源再生事业的发展;又可以通过限制产品的额外征税,筹集资金补贴资源再生利用产品。

2.2 加大技术开发力度

我国废物拆解工艺及处理技术比较落后,基本上处于手工作业阶段,没有形成规模化和机械化操作。大多数拆解作业都是家庭作坊式,基本上采取简单物理方法(如砸、剪、风吹法、水洗法等)和简单化学处理方法(如焚烧、酸解等)。只有极少数的金属、印制电路板处理厂具有一定的处理工艺和技术。为了节约成本,很多地方的废旧电子回收、处理与再生利用企业都采用最简陋的设备和简单的粗放型处理技术(如焚烧和酸解)提炼重金属,技术水平很低。焚烧直接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酸解后的废酸则不计后果地肆意排放,对土壤和水质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这些地区在处理废旧电子产品过程中,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发达国家对废物(特别是对于废旧电子电器产品),其基本的处理过程是产品的拆解、粉碎、分选(便于玻璃、钢铁、有色金属和塑料再生利用)和危险废弃物处理与处置。主要采用物理粉碎、物理分离和物理分选技术,不采用化学处理技术,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处理厂的技术水平较高,基本上都是依靠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机械设备和系统,处理过程中不产生废水,处理中产生的少数废气有专门的废气处理系统,并能够达到环保的排放标准。

我国废物回收利用体系的建立须开发出适应我国国情的成套处理技术和设备,否则回收利用将流于空谈。当前应该首先针对家电及电子产品的绿色回收处理的一系列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实现印制电路板与CRT阴极射线管等关键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利用与材料循环使用,从而为我国量大面广的废弃家电产品再资源化等提供一批实用化的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

2.3 政府绿色采购

重视政府对市场的引导作用,倡导绿色采购和绿色消费行为,完全符合国家的政府采购法和环境法律。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16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采购节能、节水、废物再生利用等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产品。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通过宣传、教育等措施,鼓励公众购买和使用节能、节水、废物再生利用等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产品”。2002年通过的《政府采购法》第9条明确规定:“政府应当采购有助于实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目标的产品,包括保护环境的政策目标”。此外,根据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7条的规定:“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购买、使用再生产品和可重复利用产品”。不难看出,鼓励绿色采购,引导绿色消费已经明确写进了我国的法律规定之中。

2.4 公众参与

在环境保护领域里,公众参与是指公民有权通过一定途径或程序参与环境利益相关的决策活动,使得该项决策符合广大公民的切身利益。公众参与,有利于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全方位管理,可以加强政府决策的公开性、透明度,使政府决策和管理更符合民心民意和反映实际情况,有利于解决和处理环境问题,实现对环境问题的全方位、全过程管理。

废物回收利用强调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在于公众是产品的消费者、废物的提供者,如果不能正确调整公众利益与废物回收的关系,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废物的回收问题。正是基于这一点,解决废物回收利用才强调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 篇三

关键词:西部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金融;体系;措施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

经济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资金,也就要与金融体系链接。与传统农业相比,农业循环经济资金需求量更大。无论是研发生产技术还是建设基础设施都需要大量资金,尤其在农业循环经济的初期,沼气池的修建、节能节水设施的建设,优良畜种的引进等都需要资金的投入,这使得农业循环经济与金融的联系更加紧密。

二、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支撑的现状

(一)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农业循环循环经济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它的发展与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基础设施密不可分,而农业生产技术研发投入大,农业基础设施更新快,这都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目前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大部分都是由地方政府扶持,但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政府扶持力度有限,而农业循环经济实施主体大多为收入低资金缺乏的农户。政府和农户均难以对农业循环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便制约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政府激励的缺位

长期以来,我国将GDP增长作为对地方官员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一方面,目前政府对农业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主要通过环保、税务等部门采用税费返还、税收减免、退税等方式实现,但对金融机构在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高風险性,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却不完善,没有形成对金融支持循环经济的有效诱导机制,导致循环经济发展的商业信贷缺位。另一方面,企业受政府的影响,某些商业银行趋利避险,将追求高利润作为企业的最重要目标。农业循环经济高投入、低收益、周期性长的特点与金融机构追求高收益、低风险相背离,再加上缺乏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大大降低了商业银行支农积极性,从而使农业循环经济在融资方面较困难。

(三)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滞后

目前我国支农金融体系主要有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支农金融机构数量有限。在有限的支农金融机构里除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有下伸网点,其他金融很少甚至没有下伸网点,使得支农金融机构覆盖面窄,不利于农业循环及时有效地获得金融支持。

(四)缺乏风险补偿机制及信用担保体系

一方面,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目前没有建立起专门针对循环经济融资的信用担保机构,因而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和分散循环经济农业融资中存在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信用担保体系的不健全,当出现融资风险时不能得到有效地补偿。同时,目前政府没有充分重视循环经济农业中出现的风险问题,没有出台相应的财税政策以减轻这种风险。因此,循环经济农业缺乏风险补偿机制。

三、完善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撑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农业循环经济具有技术要求高、资金需求大、建设周期长、研发费用大等特点,需要国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弥补当地政府投入少、范围窄、力度不够和农民自身资金缺乏的问题。首先,要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信贷资金投入,尤其是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项目。其次,加大对支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力度,通过信贷政策引导商业银行放宽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企业贷款要求,如降低利息、扩大贷款金额、延长贷款期限等,为农业循环经济营造更好的信贷环境。最后,要扶持支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和民家金融机构的发展。

(二)构建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

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能够确保农业循环经济及时有效地获得所需资金,因此,构建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首先,要求现有的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继续支持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支持。其次,扩大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机构的覆盖面积,增加服务网点。最后,建立村镇银行、贷款子公司等新兴的金融机构以满足部分农业循环经济企业发展分散性、资金需求量小等特点的需求。

(三)建立循环经济农业信用担保机构,健全风险补偿机制

信用担保机构主要是为投资农业循环经济建提供风险担保,减少投资企业的风险顾虑,吸引各类资金积极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建立信用担保机构,必须遵循市场的规则,确保其能独立自主地向符合条件的农业循环经济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循环经济农业担保机构应积极利用国家的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建立多形式的担保机构,充实其资金实力,充分发挥其担保职能,能够强有力地支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为发展壮大担保机构,还应健全风险补偿机制。风险补偿机制可以分为政府补偿和财税政策补偿两种,政府补偿即当担保机构出现风险补偿时,政府给予其一定额度的补偿减轻其损失,财税政策补偿即对担保机构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从而在政策上给予担保机构补偿。

结语: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科学、和谐的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实际,实施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西部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落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我们必须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市场化的金融环境,及时有效地为农业循环经济提供资金支持,从而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瑾瑜.对中国发展农业循环的思考.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

[2]陶颖.关于金融支持哈尔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现代商业,2011

[3]郑宇梅.对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生产力研究.2011

4.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 篇四

本文阐述了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及其应遵循的原则,归纳和分析了面向循环经济的先进制造技术和生产模式,并针对制造业提出了有利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作 者:李健 顾培亮 Li Jian GU Peiliang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072 刊 名: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PKU CSSCI英文刊名:MODERN FINANCE AND ECONOMICS-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年,卷(期): 21(4) 分类号:F062.2 关键词:循环经济   制造业   先进制造技术   保障措施  

5.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 篇五

济南高新区管委会

近年来,济南高新区高度重视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为核心,推动环保、新材料、节能技术等产业快速发展,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高新区循环经济产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一、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有关情况

目前,高新区循环经济产业主要集中在污水、固体废弃物处理、绿色能源及新材料领域,在这些领域内形成了以十方环保、久荣水处理、华腾环保等高新技术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过2亿元,利税过千万元,专利80余项,这些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地的环境工程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城市污水处理领域,我区企业已具备自行设计、制造关键设备的能力。一般工业废水治理技术、中水回用技术等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实现了从科研到产业化的应用。山东十方圆通环保有限公司的活性滤料接触氧化滤池技术研究与开发应用,获山东省科技发明三等奖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该技术已在五十余项中水回用工程应用,日处理水量8万多吨,日回用水量达6万吨。其中杭州西湖长桥溪污水处理工程、南郊宾馆中水工程、济南将军集团污水工程被评为国家重点示范工程。该公司承接的济南高新区中心区污水处理厂工程,采用bot运营方式,首期投资1500万元,工程处理规模首期为1万吨/天,总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最终规划规模5万吨/天。山东山大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环保分公司主要从事二氧化氯水处理环保设备及工程业务,每年可处理各类水源600万吨,每年可为社会创造直接经济价值1200万元,间接经济价值2000万元。

自1998年从事环保水处理领域工作以来,累计创造直接与间接社会价值2亿元。

在废弃物处理领域,我区企业在集便系统设计开发和生产能力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密闭式集便系统研发生产基地。由山东华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铁路旅客列车密闭式集便系统产业化项目”,被列入2006年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该系统的开发应用,实现了我国列车粪便污物的密闭式收集,有效的避免了粪便污物对交通工具及环境的污染,改善了铁路车辆的运行环境和检修人员的工作环境,同时也为铁路绿色大通道的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青藏铁路真空式集便器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目前正随青藏客车一起驰骋在广阔的雪域高原上。

在绿色能源利用领域,我区企业主要发展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农林生物质发电、地热资源利用技术。发展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不仅节能和环保效益显著,而且能够成为支农产业。济南百川同创公司建立的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点,为试点区域内的用户提供热源和汽源,基本保证了用户冬天的取暖和日常的做饭用汽,实现了该区域内秸秆的回收再利用,达到了清洁生产的相关标准,每年为每户增收2千元。方亚地源热泵工程公司开发的泵供热空调系统是国际领先的绿色空调系统,地源热泵比传统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要高约30-50%;全年的运行费用要比热网集中供热或燃油燃气供热系统低20-60%。2006年该公司承接项目十五个,合同额3123万元。

在新材料利用领域,我区企业在纳米材料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济南三新铁路的“干式润滑剂”被认证为“九六国家级新产品”,在轮轨减磨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可延长曲线钢轨使用寿命5倍,目前已在济南铁路局全面推广应用。

二、下一步工作主要思路和任务

(一)工作主要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循环经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抓好示范项目的建设,强化示范项目的引导

作用。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企业现有设备、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尽快扶持高新区循环经济产业做大做强。

(二)工作主要任务

通过发展重点领域的技术及设备开发,提升高新区企业在循环经济中的技术载体作用及影响力,以技术争取项目,以项目提升企业实力,使企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实现高新区循环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在污水处理领域,重点发展循环式活性污泥、厌氧生物滤池和厌氧膨胀床、厌氧流化床等技术,加速发展日处理能力10万吨以下中小型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和成套设备。在废气处理领域,发展湿法脱硫工艺,通过研究开发、引进和消化吸收,具备独立完成燃煤电厂200mw以上机组烟气脱硫工艺设计的能力。在固体废弃物方面,以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及资源化为发展方向,发展工业固体废物回收利用,有毒有害废物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在绿色能源利用领域,进一步充分发挥生物质能作为农村补充能源的作用,为农村提供清洁的能源,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及提高人民生活条件。在新材料领域,重点开发有机高分子材料、碳纤维制品、涂料与特种化学品高级功能填料、高耐久钢材、防腐涂料、高级反光材料等。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强化规划引导,完善政策支持。做好循环经济专项规划与我区“十一五”总体规划的衔接及实施推进工作,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做出专项规划。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尽快建立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财政引导资金或贴息资金,用于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国家鼓励和优先发展的重点循环经济项目,重点支持十方环保的bot项目,建立循环经济项目示范点;协调现有的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专项资金,按一定比例安排重点循环经济项目,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对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企业,在用地、用电、用水以及相关基础设施方面予以优先保证,并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外部投资环境,为项目的顺利投入做好保障工作,并挑选部分项目列入高新区重点固定投资项目,加强服务,确保项目进度。

6.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 篇六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保税区中新广州知识城萝岗区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

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目的)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强化对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保税区、中新广州知识城、萝岗区(以下简称“广州开发区、中新广州知识城、萝岗区”)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的管理,充分发挥其引导和推进我区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作用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意见》(发改环资„2012‟765号)、《关于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穗开管„2008‟46号)和《“低碳萝岗”建设工作方案》(穗开管 办„2012‟34号)、《中新广州知识城低碳发展规划》(穗知管办„2013‟1号)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文件的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资金来源)专项资金由广州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中新广州知识城管委会、萝岗区政府(以下简称“管委会、区政府”)设立,纳入区发展和改革局(以下简称“区发改局”)部门预算。

第三条(使用原则及方式)专项资金的使用原则及方式:

(一)公开公正、突出重点、注重效益,单独核算和专款专用。

(二)采取资助、贴息、配套、奖励和专项开支方式。第四条(管理职责分工)区发改局是专项资金的主管部门,负责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指导和协调,编制专项资金的预决算;区财政局负责将专项资金列入区发改局的部门预算,并检查监督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区审计局负责对专项资金进行审计监督;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助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第五条(使用资金的基本条件)

(一)在广州开发区、中新广州知识城、萝岗区行政区域内办理工商和税务注册登记经营并依法纳税、有独立法人资格、健全财务制度、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及经费自给的事业单位可以申请使用专项资金;或在广州开发区、中新广 州知识城、萝岗区行政区域内办理工商和税务注册登记经营并依法纳税、有健全财务制度、实行独立核算的非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且上一在区内纳税额超过2000万元的,可以申请使用专项资金。

(二)依法生产、经营和管理,各项法定审批手续完善,一年内未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行政处罚的以及三年内未发生环境犯罪的。

第六条(资金用途)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对推动我区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以及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作出贡献(包括项目、成果、活动)的企事业单位。

第七条(使用资金的具体规定)专项资金按照以下规定申请使用:

(一)资助方式的使用对象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的规定,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主要内容的循环化改造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2、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及产业化项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发改能源(2005)2517号)、《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2)》(国统字„2012‟106号)和《广州市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录》(穗府办„2012‟43号)、《广州开发区中新广州知识城萝岗区重点产业发展指导目录(试行)》(穗开管办„2013‟41号)规定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范畴,实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及产业化的项目;

3、节能环保产业化项目。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2)》(国统字„2012‟106号)和《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录》(穗府办„2012‟43号)、《广州开发区中新广州知识城萝岗区重点产业发展指导目录(试行)》(穗开管办„2013‟41号)规定的节能环保产业范畴,实施节能环保技术成果产业化的项目;

4、经管委会、区政府批准同意的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以及低碳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项目。

上述项目按照项目实际投资总额给予不超过30%的专项资助,单个项目资助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区发改局负责编制和发布资助类项目申报指南,明确资助类项目的具体申报范围和申报条件,并制定资助类项目资助额度标准界定细则。

(二)贴息方式的使用对象为符合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企业或经费自给的事业单位实施的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节能减排项目、低碳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以及节能环保产业化项目,按上述项目所获银行贷款 金额给予一年期一次性贷款贴息,贴息率按项目贷款总额的3%计,不满一年期的按实际发生额计,单个项目贴息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区发改局负责编制和发布贴息类项目申报指南,明确贴息类项目的具体申报范围和申报条件,并制定贴息资金管理细则。

(三)配套方式的使用对象为获得上级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主管部门立项且立项文件或相关政策文件明确要求地方政府予以配套支持的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节能减排项目、低碳发展项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项目以及节能环保产业化项目。配套的具体规定如下:

1、对获得国家主管部门资助的项目,给予该项目立项部门资助金额100%的资金配套支持。上级部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单个项目配套金额不超过200万元。

2、对获得省级主管部门资助的项目,给予该项目立项部门资助金额70%的资金配套支持,单个项目配套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3、对获得市级主管部门资助的项目,给予该项目立项部门资助金额50%的资金配套支持,单个项目配套金额不超过50万元。

(四)奖励方式的使用对象包括以下6类项目:

1、对生产性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并通过审核,获得广州 市认定为“清洁生产优秀企业”的,一次性给予每家企业3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获得广州市认定为“清洁生产企业”的,一次性给予每家企业2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

2、对获得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称号、省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称号和市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称号的,按照从高不重复的原则,一次性分别给予每家企业3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

3、在本办法实施后新引进入本区,列入国家、省、市合同能源管理登记备案或节能环保登记备案的节能环保服务企业,上一在我区入统营业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5000万元以上,按照从高不重复的原则,一次性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

4、对与光伏发电投资方签订光伏发电项目合同能源管理或开发合作协议,在厂区范围内建有装机容量在1兆瓦(MW)以上且在线持续运行6个月以上的光伏发电应用方,按光伏发电应用项目装机容量给予奖励,项目装机容量每满1兆瓦(MW)一次性给予2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同一家企业累计奖励不超过100万元;项目装机容量0.5兆瓦(MW)以上、未满1兆瓦(MW)的光伏发电应用项目,一次性给予光伏发电应用方1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

5、对年节能量达到100吨标准煤以上(含100吨标准煤)、500吨标准煤以下(含500吨标准煤)的工业领域、建 筑(不含公共机构建筑)领域和交通领域的节能项目,按实际年节能量500元/吨标准煤给予一次性奖励。项目实际年节能量核定由企业自报、区发改局委托第三方审核确认。已获得国家和省、市节能量补贴的项目(含其子项目),本专项资金不给予奖励。

6、对列入国家、省、市、区监管的重点耗能企业或其他生产型企业开展温室气体碳盘查、二氧化碳碳核查并获得有专门资质第三方机构出具报告书的,一次性分别给予5万元专项资金奖励;企业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费用不足5万元的,以实际委托费用发放。对列入国家、省、市、区监管的重点耗能企业或其他生产型企业开展温室气体碳核证并获得有专门资质第三方机构出具碳核证证书的,一次性给予5万元专项资金奖励;企业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碳核证费用不足5万元的,以实际委托费用发放。

区发改局负责编制和发布奖励类项目申报指南,明确奖励类项目的具体申报范围和申报条件。

(五)区循环经济和低碳萝岗工作领导小组用于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示范园区和“低碳萝岗”,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相关技术平台和管理能力建设、技术业务知识培训、项目考察、论证评审、评估验收以及展览等开展循环经济工作的相关经费不超过当年专项资金总额的10%。

(六)其他经管委会、区政府批准给予资助、贴息、配套、奖励或专项开支的项目。

(七)对在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以及节能环保产业化领域中有重大意义的项目资助金额经管委会、区政府批准可突破规定额度。

对同一项目符合本条多款规定情形的,按照从高不重复的原则给予资金支持。

对同一项目获得区其他专项资金资助、贴息、配套、奖励和专项支持的项目,按照从高不重复的原则给予资金支持。

第八条(审批权限)专项资金的审批,在规定限额以内的,由区发改局审批;超过规定限额的,按管委会、区政府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第九条(申请与审批程序)专项资金按照以下程序进行申请与审批:

(一)资助、贴息、配套、奖励类项目申请人向区发改局提出申请,并按项目申报指南的要求递交申报材料。贴息类项目应在贷款资金到位之日起6个月内向区发改局提出贴息申请,过期不予办理。配套类项目,应在上级资助资金到位之日起6个月内向区发改局提出配套申请,过期不予办理。

(二)资助类和贴息类项目由区发改局受理并经专家论 证评审后按照规定进行审批;配套类项目未经上级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评审的,由区发改局组织论证评审。

(三)资助类、贴息类和配套类项目申请获得批准后,由区发改局与专项资金使用单位签订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任务书,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四)经批准使用的专项资金,由区发改局按申请专项资金批复的规定进行拨付。

(五)由区发改局向申请使用单位发出本专项资金使用通知书,抄送区财政局,申请使用单位按照通知书要求办理资金申请发放手续。

第十条(资金管理)专项资金按照下列规定进行管理:

(一)区发改局负责对使用专项资金的项目进行跟踪,掌握项目实施情况,协助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二)专项资金使用单位需严格执行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的有关规定,专项资金须单独核算和专款专用,其中资助、配套资金要按规定进行招标。

(三)专项资金使用单位不得将资金挪作他用,不得克扣、截留资金;对于故意造假骗取专项资金的行为,依法追究有关单位责任。

(四)资助类、贴息类和配套类项目承担单位按申请资金批复和项目管理任务规定以书面形式向区发改局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五)资助类、贴息类和配套类项目完成后3个月内,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向区发改局提交循环经济项目任务书完成情况总结,由区发改局按照循环经济项目管理任务书的规定进行检查评估验收。

(六)对获得本专项资金资助、贴息、配套、奖励的项目实行公示制度,由区发改局将项目情况对外公布,任何组织和公民有异议的,可在公告之日起10天内书面向区发改局提出异议,并提供有效证明材料及真实身份证明。区发改局核实后,决定是否采纳,并于7个工作日内书面答复提出异议人。

第十一条(特殊情况的处置)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因特殊原因需要变更项目时,经区发改局批准后实施,不得擅自变更实施内容、地点。对因故撤消的项目,使用单位应将专项资金如数退回。

第十二条(使用单位的违规责任)使用单位如未能按要求使用专项资金,或者挪用、克扣、截留专项资金的,或者弄虚作假骗取专项资金的,由区发改局停止项目的后续拨款,并责令限期归还已发放的资金,同时停止该单位专项资金申请资格两年;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7.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 篇七

1. 目标定位准确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主要目的在于结合具有江苏特色的园区经济, 围绕产业聚集区, 以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技术推广为宗旨, 面向中小企业开展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 引领本聚集区产业技术发展, 支撑企业技术升级, 并培育本聚集区特色新兴产业。

如省 (丹阳) 高性能合金材料研究院聚集国家火炬计划丹阳新材料产业基地, 以服务基地内众多合金材料生产企业为目的, 重点开展高温合金、钛合金、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模具材料、耐热钢及相关技术的研究;省 (昆山) 工业技术研究院依托昆山工业园区, 在现有基础上整合科技资源, 着重发展小核酸、机器人、感知技术、模具及平板显示等相关产业化技术, 不但支撑原有平板显示、模具、机床等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 更承担小核酸、感知技术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工作;省 (扬州) 数控机床研究院依托传统金属加工设备产业, 着力开展金属板材加工设备专用数控系统、高速高精高效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关键技术、激光制造装备加工工艺技术及自动化技术的研究;而江南现代工业技术研究院则突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系统仿真与验证、逆向工程、自动化、柔性生产线等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4家产业技术研究院根据各聚集区产业特色进行研发方向及目标定位, 有的突出传统产业的升级, 有的则强调新兴产业的培育。

2. 建设主体明晰

为了更好体现研究院建设对地方经济的支撑作用、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作用, 省科技厅明确提出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要依托地方政府出资设立或支持的机构建设, 且依托单位要建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机构。地方政府首期投入不少于5000万元, 建设期内运行经费由地方政府全额拨付, 建设期结束后每年给予不少于1/3运行经费的稳定支持。目前, 省 (丹阳) 高性能合金材料研究院、省 (扬州) 数控机床研究院和江南现代工业技术研究院等3家产业技术研究院依托单位为地方事业法人单位, 而省 (昆山) 工业技术研究院、省 (苏州) 纳米产业技术研究院、省 (张家港) 智能电力产业技术研究院和省 (宜兴) 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等4家产业技术研究院依托单位为地方政府出资设立的公司制企业, 江苏数字信息研究院和江苏省城市轨道交通研究设计院等2家产业技术研究院依托单位为政府支持的企业。

3. 设施规划科学

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要建在依托的园区, 建成相对独立集中的研发场所, 面积不少于8000㎡, 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不低于5000万元;在经费投入方面, 要求新增投入不低于1亿元;在技术平台建设方面, 要求根据研发方向建设各技术平台, 同时建成公共实验室, 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共享, 并对园区内企业提供检测、分析等技术服务。如省 (丹阳) 高性能合金材料研究院将在丹阳市省高性能合金科技产业园建设1万㎡的独立研发大楼和中试基地, 研发人员的办公场所与试验场所集中;计划采购国际领先水平的电子探针、单晶炉 (100KG级) 等总价值4000万元的仪器设备, 为研发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建设高温合金研究部、金属间化合物研究部、钛合金研究部、高温模具研究部和耐热钢研究部等5个研究部;根据实验研究需要建成材料制备与加工平台、材料成分结构分析表征平台、材料性能测试评价平台、试验工厂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同时为更好的开展技术转移与技术孵化工作, 建设了技术转移中心。

4. 团队建设高端

研发机构建设的核心是研发团队建设, 一流的人才将成就一流的研发机构, 一流的人才也会带来一流的创新成果。省科技厅明确要求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要引进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人才、省“双创人才”等领军人物1-2位, 组建规模在50人以上的创新团队, 同时为使引进的技术领军人物能够全身心投入研发工作, 特别要求要引进一流的管理和商务人才担任常务副院长, 专职负责研究院建设、管理及运营工作, 并组建常务副院长领衔的3-5人专职管理经营团队。如省 (昆山) 工业技术研究院引进清华大学副校长邱勇教授、北大“千人计划”人才梁子才教授、“百人计划”人才阎跃鹏博士、德国汉堡大学张建伟教授担任领军人才, 组建了480人的专职研发团队, 其中院士3人, “千人计划”人才2人, “省双创人才”3人, 梁子才团队为“省科技创新团队”计划支持的8个团队之一。

5. 机制设计合理

为确保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健康运行与有效管理, 省科技厅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 在结合我省产业经济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指导意见。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都由省科技厅、地方政府及相关单位组成理事会, 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研究院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以公共实验室模式设计研究院设施功能单元, 项目研发实行课题制管理, 研发人员以课题为纽带搭建研发团队, 课题的设立与开展必须有区内企业参与;研究院成立技术委员会, 由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权威担任技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及委员, 同时还聘请部分管理专家担任委员会, 技术委员会负责审议研究院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提供战略咨询和技术指导, 参与研发及技术孵化工作, 指导研究院人才培养及引进, 推动研究院开放运行等。如何使研究院具有自我造血的功能, 并靠自身实现良性发展[2]这一现实问题促使各研究院加强运行机制的设计, 初步探索制定了共性技术研发—工程化开发—企业孵化—企业上市—市场化退出等一系列研发、孵化和退出机制。

6. 建设成效显著

虽然9家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启动建设时间不长, 但研究院建设已初见成效。4家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拥有研发场所15.66万平方米, 配置大型仪器设备792台套;组建844人的专职研发团队, 其中院士26人, “千人计划”引进人才4人, 省 (丹阳) 精密合金材料研究院陆敏团队和省 (昆山) 工业技术研究院梁子才团队等2支创新团队被列入“省科技创新团队”支持, 占全部“省科技创新团队”的四分之一;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13项;申请发明专利114件;转化或推广自主创新核心技术成果16项, 孵化企业23家;开展产业技术人员培训1500多人次, 提供科技咨询服务835次, 为企业提供技术检测服务300多项次、解决技术难题163项。

省 (昆山) 工业技术研究院建成国内首条AMOLED中试线, 率先在国内全线打通LTPS-TFT背板和OLED显示屏制造工艺流程, 开发出国内首款2.4″AMOLED样品;成功完成了小核酸液相合成, 初步建立TLC、HPLC、NMR、质谱、电泳综合检测质量控制体系, 实现了片段中间体克级到百克级的合成, 得到百毫克级的合格小核酸产品。省 (丹阳) 高性能合金材料研究院围绕块体金属玻璃的韧化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通过控制合金凝固条件和合金成分, 获得具有显著塑性变形的块体金属基复合材料, 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完成了陶瓷型芯、焊丝、薄壁结构件等战略性目标产品的开发, 满足了国家大飞机发展战略的迫切需求。省 (扬州) 数控机床研究院突破机床床身自动化焊接工艺、机床床身翻转定位技术、智能化焊接过程控制技术, 成功开发锻压机床床身自动化焊接生产线。

参考文献

[1]孙福全, 彭春燕, 刘冬梅, 等.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与基地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8.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 篇八

关键词: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污水处理烟草行业徐州卷烟厂

0 引言

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客观需要,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要求。徐州卷烟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为目标,根据自身需要创建循环经济模式,广泛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推动企业节能减排管理工作从单纯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控制模式过渡,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烟草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1.1 树立 “责任烟草”及“和谐烟草” 的企业形象 烟草并非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烟草企业不是耗能排污大户,但根据国家及烟草产业的要求,烟草工业应該作为节能减排战役的主体和主力,这意味着企业在节能减排工作方面大有可为。搞好节能减排工作是烟草企业回报社会的最好体现,是践行以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的行业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1.2 转变烟厂企业经济发展模式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后,国内众多学者对我国节能减排现状、形势进行了研究分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2007)对我国节能减排的形势及对策进行了分析[1],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金三林(2007)对我国当前的能耗水平进行国际比较,并深入分析影响能耗水平的因素、节能降耗的主要措施等[2]。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环境中心主任徐华清(2007)认为要增强节能减排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心,全面落实节能降耗、扎实推进污染物减排各项工作[3]。高如明(2007)等认为,节能减排是经济发展的重头戏,介绍了我国部分省市采取的措施[4]。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会长房维中(2007)指出2007年是五年节能减排指标成败的关键[5]。保菁(2006)对我国能源资源利用及节能降耗途径进行了分析[6]。

2 徐州卷烟厂的节能减排系统设计思路

徐烟的节能减排系统,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设计目标,将清洁生产、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等融为一体的经济运行模式。其特点是资源节约和废弃物循环利用,通过单位产出资源消耗减量化为手段,实现广义节能,并从源头和全过程预防污染产生,实现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和无害化。

系统设计总体思路是以“十一五”技改工程为切入点,自觉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引进新技术、运用新工艺,不断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和成效。一是健全节能减排工作组织体系。加强领导,“一把手”亲自抓,明确节能减排工作格局,责任部门牵头工作。二是健全节能减排考核体系。抓住关键环节,将节能减排绩效纳入内部考核。通过设置可量化、可核实的指标,将目标和任务逐级分解,形成环环相扣、层层促进的工作压力传递链条,增强考核的操作性和针对性。三是健全节能减排监测体系。完善自下而上的数据统计制度和监测网络,夯实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的定额、计量、统计等基础工作,做到定期收集、定期汇总、定期分析。四是健全节能减排管理体系。把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要的支撑,对循环经济单元技术进行系统开发和优化组合,改变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建立新的经济运行和发展模式,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也就是逐步改变单纯的末端治理模式为以循环经济为主的污染预防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环境管理模式,从根本上解决面临的环保问题。徐烟节能减排管理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

徐烟广泛推行管理的系统方法,结合企业的管理体系和具体的管理实践,把相关的管理要素,按PDCA的运行管理模式,循环实施。通过清洁生产审计,选出有共性的、效益显著的项目进行攻关,坚持物质和能源梯级利用原则,经过循环经济单元技术开发及其组合应用,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3 徐州卷烟厂节能减排管理系统应用的新技术

徐烟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建设方案,一是和相关著名高校合作,共同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攻关,制定科学、合理、操作性较强的方案;二是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对方案进行会诊和指导,进一步完善方案,确保其先进性及合理性。主要采用的节能减排新技术有:①溶液热回收型新风机组节能空调技术;②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异味处理技术;③MBR生物膜+反渗透中水处理和回用技术;④建筑综合节能技术;⑤燃油燃气锅炉替代燃煤锅炉;⑥真空镀铝纸。

3.1 溶液热回收型新风机组节能空调系统 采用新风机组,采用内置溶液式全热回收装置,能有效降低新风处理能耗,而且无新、排风的交叉污染问题。实际运行情况表明:①消除了潮湿表面。新风机不再存在冷凝水,根除了霉菌、军团菌等病菌的滋生条件,溶液本身还可有效消灭多种病菌和病毒,室内空气品质得到了有效改善。②有效消除了可吸入颗粒物。使用溶液式空气处理方式,就可在获得优良的传热传质效果的同时获得好的除尘效果。③实际节能显著。

3.2 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异味处理技术应用 新兴的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技术对于烟草有机废气、各种异味气体和室内空气的治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徐烟首先在气味浓度大、处理条件复杂、相对空间适中的储丝房安装了系统,作为试验项目,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从系统运行状态来看,能完全实现自动操作,所有的光催化和再生切换都能自动运行。系统在电和消防方面也能达到厂方的安全要求;从系统运行效果来看,两次取样分析结论为:处理前主要挥发物质为脂类、醛类和酮类等,分子量大,且存在吡嗪类、多环芳类、多氯联苯类等毒性较大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经异味处理后,基本分解成小分子,处理后两次检测均未检出处理前的空气物质,处理效果较好。

3.3 污水处理及中水回收项目应用 在对自来水进行软化处理中,为解决既能保证锅炉水质,又能降低成本的问题,徐烟大胆提出了应用污水处理产生的中水取代自来水作为锅炉用水的水源设想。采用污水再生利用工艺技术、反渗透技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污水零排放,解决了烟草行业污水再生利用的难题。在实施中,企业采取污水分级处理的模式,首先将污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国家《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级,少部分用于卫生间冲洗、植被浇灌、地面冲洗、其它杂用等领域,大部分进行深度处理,使其达到工业锅炉水质标准(GBl576—2001),用于锅炉和空调冷却循环等对水质要求较高的领域。

3.4 建筑综合节能应用 以先进、高效、节能、环保和经济为目标,采取的建筑节能措施有:①墙体节能。墙体所用材料的保温性能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耗热量,墙体材料必须具备保温、隔热、防火、自重轻等性能。通过对各种加气混凝土砌块进行比较,NALC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砌块比较理想,具有轻质高强、保温隔热、防火优良、隔音效果佳、施工方便等优点,并在新的联合工房建设中采用了该材料。②门窗节能。采用的彩铝门窗节能主要体现在:应用隔热铝合金型材;采用中空玻璃,节能效果、隔音效果都好;采用独立的密封结构,提高气密性和水密性;选用高档附件,有利门窗的隔热效果。③屋面节能。采用屋面挤塑保温板代替常规的沥青珍珠岩或水泥珍珠岩做法,其特点主要体现为,一是构造简单清晰(压型钢板结构-隔汽-保温-防水),各层次分别承担整个屋面的各个功能;二是施工便捷,细部处理简单可靠,尤其对采光窗、天沟、排水口等部位的处理,可以有效保证施工质量,从根本上避免了传统屋面的风险;三是防水效果好,便于检修、保养。由于防水层的作用,使得整个屋面没有了渗漏的隐患;四是消除噪音。五是维修成本低。美国屋面承包商协会(NRCA)在1996年作过的市场调查表明,渗耐PVC的平均寿命为25.2年,年维护成本仅为初始投资成本的1%。;六是清洁环保,有不同颜色的外观供选择。

3.5 燃油燃气锅炉替代燃煤锅炉 企业选用国外公司原装20t/h燃油燃气锅炉3台,主要燃料采用0#轻柴油,2009年1月后采用市政管网供给的天然气。运行后的单台燃油锅炉烟尘排放量2.6kg/h、排放浓度为62mg/m3,SO2排放量14.5kg/h、排放浓度为345mg/m3,NO2排放量12.4kg/h、排放浓度为295mg/m3各项污染物排放浓度均低于排放标准。燃油锅炉烟尘排放总量为22.8t/a、SO2排放总量为126.8t/a、NO2排放总量108.7t/a。

3.6 真空镀铝纸替代铝箔复合纸 真空喷铝纸,也称镀铝纸、蒸镀纸,是国外近年來发展及应用的一种新工艺技术产品,逐渐代替铝箔复合纸作为铝纸基材,其最大优点是减少铝层厚度、降低了材料成本、易于回收且能在土中分解,有利于环保和卫生,真空喷铝纸具有铝箔复合纸无法比拟的优势:①喷铝纸生产所用的原辅材料无味、无毒,符合食品卫生方面的要求(符合美国FDA标准);②表面光洁度好,平滑度高,色泽鲜艳,外观亮丽,视觉冲击力强,能很好地提升产品包装档次;③具有优良的阻隔性、防潮性及抗氧化性;④亲油性好,适用于各种印刷工艺,不仅印刷性能好,机械加工性能也极佳,易于进行压纹、模切、压凹凸等印后加工;⑤具有各种颜色(银色、金色、蓝色、红色、绿色、黑色)及亚光效果;⑥由于喷铝转移卡纸采用转移工艺,产品不含膜层,属绿色包装材料,可满足高档商品的包装要求;⑦进一步节约了生产成本;⑧喷铝内衬纸更环保。

目前,徐烟所有软包规格的卷烟生产均使用真空镀铝纸,铝纸折叠质量良好,软包机组运行效率与使用复合铝箔纸时没有差异,市场反映良好。

4 徐州卷烟厂节能减排管理系统的实施效果分析

4.1 能源消耗持续降低 污水处理及中水回收项目实际运行近1年,以月平均指标推算,每年将节水595000×0.85(废水回用系数)=505750吨,节约水费2000×0.85×350×(3.27-0.84) =1445850元。其中,污水处理能力是2000吨/天,污水转化为中水的转化率按0.85计,一年按350个有效日、水费按自来水当前的实际价格3.27元减去0.84的“中水”运行费用计;随着 “中水”回用比例的提高和自来水价格的不断上涨,该项目产生的效益将更大。

4.2 污染物排放显著下降 通过污水处理及中水回收项目的实施应用,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在减少污水排放的基础上,更加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量:SS=505750×200/1000/1000=101.15吨/年;COD=505750×200/1000/1000=131.50吨/年;氨氮=505750×200/1000/1000=15.17吨/年;每年将为企业节约超标排放费478248元。

4.3 社会效益 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异味处理技术的应用以及燃油燃气锅炉替代燃煤锅炉极大降低了粉尘排放,有效改善了工厂的大气环境,得到了周边居民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真空镀铝纸替代铝箔复合纸项目的实施,极大降低了使用铝层厚度(喷铝内衬纸的铝层厚0.02微米,而铝箔复合内衬纸的厚度为7微米,两者相差300倍以上),更重要的是喷铝内衬纸更容易被回收、燃烧,废弃后容易氧化、降解。烟盒包装废弃后,其铝层在短时间内被氧化,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废弃物收集后还可送造纸厂回收使用,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废物处理的减少和资源的再生利用。

4.4 具有较高的推广运用价值 徐烟在全国首家成功采用以MBR膜-生物反应器+R0反渗透为核心的污水再生利用工艺技术、反渗透技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污水零排放,解决了烟草行业污水再生利用的难题,被全国总工会授予第三届职工创新成果金奖,在国内烟草行业,具有良好的经济实用价值和推广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宏春.我国节能减排形势与对策建议[J].世界环境.2007(3):14-16.

[2]金三林.我国节能降耗的形势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7(5):21-25.

[3]徐华清.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J].世界环境.2007(3):22-23.

[4]高如明,侯宇.节能减排:经济发展的重头戏[J].中国科技投资.2007(2):43-45.

[5]房维中.五年节能和减排指标成败2007年是关键[J].资源节约与保护.2007(3):19-21.

上一篇:猜人名拓展游戏下一篇:公司员工缺勤处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