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研部研训的工作总结

2024-07-04

中学教研部研训的工作总结(共11篇)

1.中学教研部研训的工作总结 篇一

楼主:mkw2013 时间:2013-09-02 10:40:00 点击:28 回复: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举报 回复 收藏 分享 更多 楼主8月21日---23日旗教研室教研员白洪波老师来到巴彦高勒中心学校进行教育教学视导,为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加强工作的计划性、指导性,调研中,我们经过这样面对面的沟通,学校工作重点更加明确,有助于学校工作稳步有序开展。

一、密切关注教研课题,指导教师深入开展研究

通过听汇报互动交流、专项指导,为我校下一步开展课题研究指引了方向,明确了道路。

(一)、明确活动目标任务,寻找共同出发点。

集体备课,即是合作备课,是一种科学的备课形式。由于其发挥多人智慧,所以体现了备课的优越性。但是,集体备课毕竟是发挥多人智慧的合作型的备课形式,所以要求备课者明确备课的目标与任务。为了达到“共同探讨、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共解难点”的活动目标,要求所有参加备课的老师要求做好个人初备,并写好个人教案和备课发言稿。

(二)、进一步理解集体备课的内涵。

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开阔教师教学思路的极好途径。通过集体备课可以集大家之优点,避免片面认识的缺陷。但是,由于集体备课需要多人(两人以上)合作,因而在条件有限的学校开展有一定的难度,或开展时只停留在走形式,走过场,没有效果。通过开展本次集体备课活动,使广大教师认识了集体备课的意义,进一步增强了教师的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更让广大教师理解了团体合作的好处。

(三)、探索建立协助务实的备课团队的方法。

本次活动,根据教学情况,确定《草虫的村落》为备课课题。备课小组成员在学校教研组的安排与指导下,发挥了个人特长,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通过团体研讨、共同讨论,最后形成了一份完整的教案。

(四)、共同讨论,各抒己见,共谋提高。

集体备课的特点是博大家之长,弥自己之短,在认真研究与交流的基础上,去粗取精。

首先,由备课老师代表发言,阐述本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并对教学设计进行全面的介绍,并提出备课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供大家交流探讨,备课老师围绕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教学设计进行二度修改,最终确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五)、探索适合的集体备课形式。

1、学习成功经验。

白老师介绍了一些成功经验,开展集体备课的成功经验。其具体作法是,先确定一个课题,然后由备课小组去共同探究,共同交流,形成初步备课方案,再进行二度,最后形成教案,经过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最终提高备课老师的业务水平。

2、推广本旗的有用方法。

其具体作法是,每学期初,由各年级教研组长指定某一课题,然后确定某个教师作为主备课人,并将其备课教案打印,分发到备课成员手中,由备课成员提出修改意见与建议,并在页面上注眉批,最后由教研组长与备课教师进行修改,最终形成教案。

3、继续探索合适的集体备课形式。

在活动中,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应的集体备课方案。以公开课为契机开展集体备课;凭借优厚的教学资源优势,将集体备课常态化,等等。形式多样,具体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二)、今后工作思路。

1、存在问题。

集体备课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实施比较困难。对于我校的规模小,分布分散,加上学校教研经费困难,组织集体备课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何更好地在我校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是目前亟需探讨的问题。

2、工作思路。

合理地组建学校集体备课团队,使集体备课常规化,制度化;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保证集体备课得到基本的资金保障;加强管理,使集体备课具有实效性,杜绝流于形式;发挥网络作用,实现师师交流、校际交流和区外交流。

总之,今后将继续探索,努力让集体备课这一有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备课形式,真正服务于我校的教育事业,以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2013年8月25日

mkw2013的资料

2.中学教研部研训的工作总结 篇二

一、研训一体化的提出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理想”世界, 教师更是如此, 因为教师本身就是一个很理想化的职业。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理想”, 总是向着自己认为可能的方向行进。如果这种理想是基于自己经验而不是基于学生的变化发展, 那么这种理想“行进”就有可能与教学的实际目标背道而驰。为了使教师的“理想”目标与教学实际保持一致, 学校对教师做一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培训是很有必要的。但教师又不只是被动接受直接给予的“理论导向”, 他们总在以自己的经验为接受理论的基础。因此, 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下与教师们一起研究教学问题, 在研究中渗透相应的理论, 让教师在问题研究的体验中感悟和解决问题, 同时感悟理论的指引。事实上, 每个人都只有在真实的体验中才有可能真正领悟并接受“理论”的影响。

基于以上实际, 我们提出了研训一体化的设想:只有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中研究才能促使教师发现自己的教学问题, 才会有意识地反思。当教师需要较为系统解决课堂教学实际问题时, 才会寻找理论的支持, 这时的理论渗透才能使教师有所感悟。只有在教师反思和感悟之后才能理解教学理论的意义, 才能逐渐形成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观。

这个设想实际上涉及两个实际层面:一个是对教学问题的研究, 一个是理论培训。

教学问题实际上就是对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活动进行再一次分析和反思。每一位教师的课堂不可能尽善尽美, 总会有些与自己原教学目标中设想不一致的地方, 这种教学目标与设想未能达成时, 问题也就形成了。教学问题研究主要就是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反思。

理论培训就是把相应的教学理论浸透在教师的研究过程中, 使教师能应用相应的理论系统反思、领悟和解决具体的教学问题。我们的理论浸透并不是一般意义的由专家教授或者教师向教师单向传递, 而是针对教学问题进行理论化的分析。使教师在分析教学问题的同时理解教学理论的意义。

从实践意义来说, 研训一体化就是把具体的教学研究和教师的理论培训联结在一起, 研究真实的教学问题, 在研究中培训, 在培训中让教师体会理论的价值。我们研训一体化最大的特点主要是直接进入课堂观课, 观课后即进行议课, 通过观课、议课实现教师实践与理论水平的提高。在观课、议课的实践中, 我们是通过微格教研进行的, 也就是将研究的课堂教学问题具体化为课堂的观察点和议课点。在课堂中做研究, 即将课堂中复杂性情境拆解为一个个观课点, 对观课点进行定格、扫描, 搜集、描述与记录相关的详细信息, 课后再对观察结果进行反思、分析、推论, 以此改善教师的教学, 最终促进学生的学习。这就是我们的观课、议课达成研训一体化的程序。我们的教学研究并不是对理论的思考, 而是对某一特定课堂教学现象的共同探讨;培训也不是一人在讲众人在听, 而是通过对特定的某一教学现象的探讨, 把教学原理和教学思想融入共同探讨之中, 使老师更容易理解教学理论。

研训一体化只是一种校本教学研究和培训的模式, 没有固定其研训的内容。在我校进行以学生学习为主的“自主—展示”课堂教学改革, 把以“教”为重心的课堂变为以“学”为重心的课堂后, 实质是学生自主学习后, 在展示中暴露其学习中的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引导, 帮助学生纠正学习方向, 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对于习惯了以教为主的大多数老师来说, 改变他们“教”的观念是首要任务, 研训一体化就成了最有实践意义的方式。

二、研训一体化的实践及意义

研训一体是基于一种什么情况下达到其目的的呢?笔者认为是基于个人的体验和有效的沟通, 在体验和沟通中理解和体悟, 特别是在真实情境下的沟通, 毕竟每一位教师参与教研活动都是带着自己的经验来的。美国人库伯在这方面有较为独到的理解:“只有当个体的价值观和组织的舆论支持建立在有效沟通、自由选择和内部承诺的行动上时, 学习才可能发生。”[1]我们用一个实践案例来理解研训一体化及其意义。

时间:2011年3月24日星期四下午第7节

主持人:罗老师

参与者:参与微格教学的三位教师分别是刘老师、郭老师、赖老师

活动内容:观看每位老师的两次导入录像

活动过程:

1. 罗老师对小组老师的分析是都利用了自身的资源。

刘老师是“老” (五年左右教龄) 教师, 对教材知识比较熟悉, 能够利用这点优势导入, 如果坚持并能找好切入点, 也是一种风格。郭老师关注身边的资源较多, 从身边资源引出问题, 较适合实际, 同时也考虑到了复习旧知识的导入。赖老师从假设的角度引导并调动学生的兴趣, 对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效果是不错的。

2. 老师的研讨

在研讨中发言较多的有刘老师和郭老师。在研讨过程中谈到了如下问题:

第一, 每节课没有明确自己的本节课内容, 这样使导入点不太清晰。第二, 四周才有一次集中观看录像和讨论, 这和原来的计划不符, 原因有许多, 是不能控制的因素。第三, 刘老师的导入尽管可以使知识系统, 但必须考虑现实问题, 那就是每周两节作为“副科”出现的课, 学生能不能跟上老师的思路, 如果能加入更有趣的内容进行引导, 可能更适合学生学习。郭老师想利用旧知识和身边资源两种导入, 实际上把导入分割了。其实导入有一个导入点就可以了。如果想把这两者糅合起来, 只能在设计问题上下功夫, 这问题包括利用旧知识、结合身边资源和引出新问题。赖老师的假设导入是一个“趣”的问题, 但在如何引“趣”入新, 这点过渡不够自然, 有脱节之嫌。所以也需要在提出问题时, 使导入的过渡更自然。

3. 罗老师的建议 (培训的具体体现)

第一, 问题是学习的起点。如果引用或提出的问题只是触动学生的兴奋点, 而没有触动学生的思维点, 学习就不会真正发生的。学生的学习是在他们进行积极思考中才真正发生, 老师的责任就是要使学习发生并维持这种问题的态势。那老师的任务就是从设计问题和从学生的学习困惑中提炼问题。

第二, 老师要时常保持对教学的反思才能找到教学的真谛。一个人如果只有常态的工作环境, 对自己的提升不大。应该多一些提出问题, 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之法, 即给自己创造一种非常态的教学生活。当问题解决, 非常态教学又回到常态。教师就是在这种常态与非常态的教学中螺旋上升的。

第三, 依靠集体的力量, 个人的发展会更迅速, 因为在共同的研讨中, 每位老师都有一点收获 (希望) 。集体研讨实际也是明确自己的优势, 进而强化自己的优势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能发现问题, 集中集体的智慧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这个案例中, 我们不难看出罗教师的引发讨论和“建议”都有一个可支持的前提:一是两次观课的比较分析, 二是教师的充分讨论后对讨论的分析。也正有了这样的前提, 参与培训的教师并不只定位于自己是受训者, 只是作为一个学习者参与了学习。也正是有了较为开放的研讨气氛, 也才有了教师较为客观的反思。正如库伯所说:“在一个开放的气氛中, 受训者的直接经验与培训者的概念模型之间发生了观念的相互碰撞和相互激励, 从而产生一个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学习环境。”[2]

研训一体化最大意义是教师能在结合自身的经验中领悟教学理论, 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切实改进自己的教学。当然要使这种意义得以落实, 再回到课堂观课。所以, 我们的研训一体化的实践对每位教师都需要经过一个循环, 即确定观课点———进入课堂观课———议课———再次进入课堂观课———再议课。再次进入同一位教师的课堂, 目的就是检查在议课中教师领悟到了什么, 再议课就是强化这种领悟。在这系列活动后, 参与研训一体化活动的教师有了自己的反思: (刘老师) 虽然说现在的尝试是在政治、历史、地理三个学科中一起开展, 由于学科特色的差异存在和自身知识的有限, 感觉很难讨论得起来。但是, 罗老师总是能够在三个学科当中找到其中的一些共性问题, 组织大家讨论, 并能从理论角度进行引导, 使大家对教学都有所领悟。所以我们的活动, 使我们对理论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实践中, 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也能从学的角度帮助学生进行思考。课堂似乎也有了新的活力。

三、研训一体化的展望

学校的发展有赖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怎样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正是各学校探索的重大课题。我们认为, 在教学的实践中获取经验, 在理论的引领下, 将经验上升为思想, 再运用于课堂, 并反馈课堂实践, 促使经验提升以形成相应的观念和教学风格, 形成一个这样的循环系统, 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要完成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研究一体化是不可或缺的手段, 也就是说我们是通过研训一体化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只是一个方面, 更重要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成长, 为学生的发展奠基。我们“自主与展示”的课堂教学改革就是从关注教师转向关注学生, 研训一体化表面上是关注教师, 实际上是转向了关注“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度”, 即通过对教师的关注间接帮助学生进步。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度如何把握, 将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我们将不遗余力。如陈大伟老师所说:“教育研究的目的, 也就在于寻找有效的教育学理论, 并在此基础上, 追求目标最适合, 手段方法最有效, 总体效果最合理的教育。这种教育可能是少犯错误的教育, 也可能是对学生成长进步帮助更大的教育。”[3]

参考文献

[1]库伯.王灿明, 朱水萍等译.体验学习[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9.

[2]库伯.体验学习[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8.

3.中学研训一体化总结 篇三

学校的发展,课改的成败关键在教师。校本研训事关教师的生存和发展,事关学校教育事业的前途和未来,任何敷衍和漠视都是短见行为。作为一所发展中的农村中学,我校高度重视新课程校本研训,学校先后进行过一系列校本研修制度的改革,积累了一些经验,也面临不少困惑。三月九日,我校配合县教研室举办了由中学教师参加的七、八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研训一体化教研活动,为促进以后教育教学的发展,现对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首先是三科集体备课活动:各组组成员分工协作,先分后合,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在交流和辩论中,达成共识,实现双赢。在备课形式上做到“三定”(即定时间、定中心发言、定教案)。我们定每周二、周四提前备一周的课,并定好中心发言人,落实到每一篇课文,每一个课时,备课时先由中心发言人进行分析,然后集体讨论教材,吃透学生后,提出教案的提纲,形成统一教案骨架,由中心发言人执笔书写,人手一份,其他教师在此基础上,针对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操作环节。做到“三明确”(即明确目标、明确要求、明确方法)。备课时明确在教学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教的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懂的问题。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如何去突破?不能就课讲课,要寻找规律,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举

一反三,进行课内外知识迁移;还要明确怎么教群策群力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克服“一言堂”,把趣味、微笑、激情带进课堂。

其次是分别说课,即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 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我们在说课实践中认识到,这个定义是不全面的。根据我们的理解,说课既可以是针对具体课题的,也可以是针对一个观 点或一个问题的。所以我们认为,说课就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

再次是一人讲课,即在集体备课和说课的基础上每组抽签定出一人讲课,语文由甘贤平、数学由王万胜、英语由王有梅老师分别做课。

最后是大家评课,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对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确立现代教学观,和对其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了有效的评议。

4.中学教研部研训的工作总结 篇四

(2013—2014)

校本研训是以学校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为基地,以本校教师为对象的一种教师培训模式,这种培训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较高的实效性。本学年来,我校校本研训工作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得到了昌宁县教研室老师的大力关心、指导和帮助,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开展得有声有色,促进了我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现将本学年做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详实计划,明确目标。

根据珠街中学实际情况,学年初制定了教师教育科研工作计划、校本研训计划等各种校本培训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确立了两个研讨课题:①、如何全面推进实施“有效课堂教学”;②、市级课题《科学利用导学案进行二次备课的研究》。我校充分利用校内外师培资源,紧紧抓住每一次培训机会,对教师进行多方面、多种形式的培训。以规章制度做保证,切实可行的制度,是校本研训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本学年,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只要上级部门有培训研讨活动的机会,在时间、资金等方面给予全方位大力支持,及时选派有关教师外出参加培训研讨活动。

二、以校为本,加大“校本研修”学习培训力度。

1、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以及《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等学习资料,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讨论,更新观念,探讨新策略,利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组织好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学校领导十分

注重加强对教师的业务培训。一是2014年3月,请二中的学科骨干来我校进行了九年级中考科目复习指导;二是2014年3月,请县教研室杨映中主任来校进行诊断指导;三是利用学校现有的两名市级学科带头人(数学徐梓洪、语文杨朝义)、三名市级学科骨干教师(语文赵忠祥、数学张跃兴、化学茶培浩)资源对教师进行了业务培训。

2、以市级课题《科学利用导学案进行二次备课的研究》为契机,“如何打造有效课堂”为重点开展教研活动。一是五个教研组配有专门的教研室,实行统一上班,统一备课,坚持每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制度,做到三定:定时、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二是统一教研活动时间,即单周星期二上午语文组活动(8:00至11:30),下午理化生组活动(14:00至17:00)。单周星期三上午数学组活动(8:00至11:30),下午综合组活动(14:00至17:00)。单周星期四上午英语组活动(8:00至11:30)。采取第一节说课、修改学案,第二节听课,第三节评课、提出整改意见建议;三是统一教研活动内容。

学校考核组按时对听课记录、学案、校本研修记录、假缺管理记录做检查、记录、评比。并将教师的培训研讨情况与教师的绩效过程工资挂钩,促使校本教研工作不断改进和更深入开展。

3、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要求教师做到每月阅读一至两本教学期刊杂志,每学期看一本教育教学经典书籍,促使教师不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

4、重视自我反思。要求教师主动审视和分析自己在教学中所做出的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结果,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要求

教师紧紧围绕两个中心课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至少撰写一篇质量较高的教学论文,积极参与各级组织的论文评比活动。

5、组织部分教师外出参加培训研讨。参加培训研讨的教师,回来后必须书写、上交一份培训研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中获得的收获以及在本学科教学方面对学校的建议,并在教研组内作交流汇报。

6、落实每人每学年一节校级公开课制度和每学年每位老师至少 20节听课任务。教师从理论学习到实践研讨,从集体备课到听评课,使教师教学理论向纵深方向发展,通过看优质课录像,教师从中借鉴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使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三、取得的经验:

经过一学年的艰苦努力、校本研训工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以及学校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的经验是:

1、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关心下,以学校教科室为龙头认真抓好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校本研训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2、要注重发挥全体教师的集体力量,注重每一位教师的参与,才能把教学教研工作搞上去。

3、形成一定的制度后,狠抓落实才是校本研训取得实效的根本。

四、不足和努力方向:

尽管我们在这个学年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尚存不少问题,突出的是教育科研气氛还不够浓厚,教师教研的积极性还不是很

高;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方面还不能做到坚持、深入和潜心的研究等;课题研究的力度还不够,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机会不是很多等。

今后的努力方向是:今后将为教师搭建更广阔的研修交流平台,让教师感受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将通过校本研训牢固树立教师的研究意识,创设良好的研究氛围,促进教师整体向研究型转化。同时,以各种研训活动促使教师主动参与新课程改革,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提高课程整合、优化教学策略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全面提高珠街中学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珠街民族初级中学

5.初中语文教研组的研训计划 篇五

一、指导思想

.坚持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各项活动的开展本着切实有效的原则。

.充分发挥学科组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通过活动的开展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形成较浓厚的`教学氛围。

.认真贯彻上级教育部门的教学改革意图,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

、以远程教育资源运用、网络教研为平台,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

、依托网络教研深入并加快课题研究工作。

二、常规工作要点

.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督查落实,规范教案,认真备课上课,每学期不少于四次的定期不定期检查,规范业务学习的质量,要求业务学习笔记每月不少于xx字,充分利用网络学习成长。听课记录要有评价。要求笔记反思评价全部登载于个人成长博客上。

.落实备课组每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共8次)。每周周二、四下午七、八节课,备课组长按教学内容划分不同内容的主备课负责人,主备课人要提出备课内容的重难点分析,教法的组织和学法的指导,本单元检测评价和分析方案。备课组活动还要加强教师对习题的研究,做到教师通过做习题后再为学生精选出相应的习题,要研究中考的试题趋势。本学期各备课组要上交每人四份集体备课教案(电子版),集体备课做课后,写出相应的分析反思,集中上交并上传网络。

.继续落实好“帮带工作”,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掌握多媒体技术,以远程教育、网络教研为平台,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

.继续做好学生博客的建立完善工作。

.落实教研专题、课题的研究工作。

.做好本学科教师示范课、公开课、及教师教学设计论文反思案例的评比竞赛工作。

.积极开展具有师生学科特点的各类竞赛活动。

、积极有效合理建立教师成长档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积极学习探索全市教学质量检测学校先进经验,为提高本校成绩服务。

三.主要大型活动

、搞好网络教研培训活动。加强教学分析对比活动,反馈教学。

、认真准备学生发展性评价和教师经验交流工作。

、全组动员,精心准备由市教研室举行的“初中语文同课异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并进行我校同课异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博客设计试点工作和参加学校的作文竞赛。

、组织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其它活动。

、继续探索片区教研活动的开展模式。

、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经验、反思、论文等教研材料的归结工作。

、深入强化网络教研的参与意识,加强网络教研的培训指导督查工作。

、进一步深入解读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教学法、新课程教学设计相关理论专著,加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观念,促使教师从观念到行动的彻底转变。

6.中学教研部研训的工作总结 篇六

2006学年开始我校提出在校本培训工作中注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踏实忘我、务实地态度开展该项工作。每年制定本学年的校本培训计划,对一学年的校本培训工作做好统筹安排。06学年的校本培训围绕教学常规建设和课堂教学研究 两大方面,狠抓落实,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07学年学校成功申报了两项研训课题《师德 人文 科学——教育理念培训》和《聚焦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教师有效教学能力》,使校本培训聚焦到师德建设和师能培养两个方面。08学年以“有效教学有效作业”为主题的培训主题,09学年以“提高作业有效性深入研究”为主题。培训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教师有效学习为中心”作为学校近年来教师教育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理念,开展校本研修工作,现将阶段工作小结如下:

一、校本研修工作组织过程: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校本研修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写入学期、计划,高度重视,有效实施。学校结合本校特点,选择校本研修模式,由研修领导小组领导,人事部门、教导处、信息科研处统筹安排,落实到位,有专项经费保证,有研修激励机制。学校档案部门负责校本研修中的档案管理工作。学校建立校本研修档案,内容包括: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学科组校本研修计划;教师个人发展计划;校本研修出勤表;教师个人研修档案;研修成果、论文、课例、课题报告、公开课;听课、评课记录、教案。

学校根据教师不同年龄段、不同职称段及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设置三类课程分层实施:

1、基础型课程:包括师德教育、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培训等,采取讲座、报告、读书体会等形式全面展开,要求教师全员参加,作为必修基础课程。

2、拓展型课程: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发展阶段安排适合各自再发展、再突破的课程,包括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评比活动、各学科教研组发展性自培等内容,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发展区间选择性参加,定向进修。

3、研究型课程:这一课型主要指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确定课题,在学校的指导和认定下,开展自主研究,学校根据成果认定学分。

二、校本研修特色工作

我们认为校本研修的佳径就在于让老师们在课改实践中成长,利用课程改革的校本化实施,引导各教研组、各研修团队在集体教研中提升自我,使教师得到真正有效的提高。采用专题讲座、自学反思、合作研讨、备课说课、行动研究、教学诊断、跟踪指导、教学评比等。以教师为单位,以活动为载体,以教研制度为依据,注重培训的自主性、实践性和实效性。为了保证校本培训的顺利实施,检测校本培训的成果,学校运用多种检测手段与方法进行评估,主要有:教学常规检查、问卷调查、座谈、查阅评比教师的学习笔记、分析教师撰写的教学体会、进行教学后记、教育案例、教研论文和教研课题评比、观摩教师的课堂教学等;

(一)“研训结合”,让老师们在课改实践中成长、发展

学校面临的迫切任务是要尽快培养出一支能胜任素质教育要求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注意把“科研与教研结合”、“研究与培训结合”,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与能力的提高。

我校在推进新课程理念探索,寻求教师新发展方面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校本研修:

(1)以教研组为主体通过研究课标的校本化实施,加强教师对课标的理解力。学校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特点、学生需求组织教研组进行课程标准的研读,将《上海市中学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细化、具体化和校本化。一方面,加强了教学针对性,避免了教学中的随意性;另一方面,也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更好地发展提供了课程学习的指南。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于课标的理解。

(2)通过教研组建设,加强团队不断提升的发展力。加强教研组建设,教研组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引导教师认真学习有关课改文件精神,用创新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教学大纲,进一步增强了教师们的质量意识,促进教学手段的科学化,教学过程的规范化,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努力探索适合我校学生实际,提高教学质量的成功之路。各教研组建立了组内听课制度,经常开展组内听课评课活动,通过组内交流,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如今,参

加教研活动、听课、说课、评课已成为教师的常规工作,教研活动的次数比以前增多了,活动内容更丰富,教研气氛更浓了。我们欣喜地看到:老师们的乐于奉献精神、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如区政治学科带头人吴卫老师(校党支部副书记)、区英语学科带头人王伟壮(教研组长、上海市名师团成员)带头开了两节示范课,使青年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创新方面受益匪浅。青年教师的好学精神都使我校校风、教风、学风有了明显改观。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教师们始终把“敬业、爱生、善导、创新”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我们鼓励老师们大胆创新,积极参加市、县里组织的各项活动和比赛。英语组申霞老师获得市英语教学评比一等奖。

(3)通过打造“有效课堂”,提升教师有效教学水平,加强教师实践课标的能力。在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科教材研究做到贯彻课标要求,领会编写意图,吃透教材内容,关注学生水平差异,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在听评课活动中从关注教学目标、组织形式、设计体会、学习效果等方面开展教学有效性的研究。通过优秀教师实践引领、教学实践研究活动、教师论文等形式有序开展,引导广大教师实践课标,切实提升教学水平。在我区“聚焦课改,决战课堂”的总体思路下,我校也形成了开展常规教学研究的基本模式。第一学期开展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研究课,形成“说课—反思—上课—评课—反思”(三课两反思)的过程。每年开课率达到100%。使教师们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在学习中研讨,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组建了行政领导和教学教导为组长,各年级备课组长为组员的听课评选小组,组织开课的各项工作。第二学期开展备课组随堂课听评课活动,由各备课组长组织开展、总结和汇报。

通过立足课堂教学的研究,把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作为落实课改要求的核心。通过人人参与开课,人人反思评课,加强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我校教师在教学研讨中,正努力做到4个转变,即由过去的以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主,由教给学生学转变为教给学生会学;

2、由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发展,转变为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3、由教师居高临下的权威性讲解,转变为师生平等融洽的互动交流,4、由师生之间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流动转变为多项信息流动。

(二)建立校本研修有效机制

我校在校本研修实践中建立起四大研训体系,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的专题培训。

我校认识到教师的人文科学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师德实践水平,针对我校年轻教师的比率较高,把提高教师师德和提高教师科学人文水平相结合,充分利用上海图书馆讲座等校内外资源开展敬业精神、人文、科学、新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培训。

组织教师听了下列讲座:“教师职业道德”(陈群)、“科学与人文”(沈致远)、“音乐当使人类精神爆出火花”(何占豪)、“孔子,大成至圣的先师”(鲍鹏山)、“老子,永远的东方智慧”(鲍鹏山)、“走进江南丝竹”(周皓)、“我们要乐活吗”(蓝怀恩)、“女性形象与礼仪”(鲍日新)、“一场散了的宴席”(解读红楼梦,陈薪伊)、“抗震救灾教师事迹”等师德科学人文讲座。结合学校人文历史和教师情况及教育局开展的师德建设活动,组织全校教师开展了新时期的教师应具有怎样的素质、为人为学为师大讨论,每位教师都写文章参加了讨论活动,在学校65周年校庆之际,还在教师中开展了“我与位育”征文活动,每位教师都写文章,展现了教师以学校为荣,以学校为自豪的情感,与学校共同成长的经历。

这些活动通过学校网站、教工大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交流,受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增强了学校凝聚力,重视和加强了教师的热爱教育事业、敬业奉献精神,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的塑造、培养和熏陶,增强文化素养,我们的老师才能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精神世界,把学生培养成敬业钻研、胸襟广阔、精神和谐、趣味高尚、人格健全的新人。

2、研训一体的组室特色教研体系。

教研组是践行课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我校教研组建设以课题引领、任务驱动的模式,突出教研组教研的氛围,教研组长要带领全组人员积极进行校本研修,优化教研和240培训的过程,通过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为主的有效校本教研方式,使校本教研富有特色,使课程设置与教师的3、教研结合,提升反思能力的研究体系。

我校的课题《注重人文关怀的学校教育实践与研究》于2005年10月被立项为区级重点课题,其下设一级子课题8项,分别由课题组成员承担。之后,先后有四批,共29人申报二级子课题共33项,这些子课题中完成的有30项,其中有3项因故中止研究。子课题完成率为90%。

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带着课题,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从日常的教学中搜集资料,积累数据,筛选案例,最终成文,在研究过程中,“人文关怀”的学校文化深入人心。

其中先后有四位老师的课题入选徐汇区第一、第二轮“百题”科研项目,两位老师的课题入选徐汇区“德育百题”,有六项研究成果获徐汇区第八、第九届科研成果二等奖。

有多位教师先后在区、市和全国范围内开设公开研讨课和评比课,均获得一等奖的佳绩。同时又有多篇论文在《徐汇教育》等教育期刊上发表

学校教育注重人文关怀,体现并落实在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使人文精神渗透到学校所有的教育活动及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学校实现了从“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向“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转变。在校园中处处可感受到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环境与氛围,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中处处可体现在合作中竞争的共同发展意识,学校正在形成能为每个师生发展提供充分机会的课程体系,学校的管理中体现出了以人文关怀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本课题的研究带动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09年学校申报了《构建优化整合型初中作业模式的实践研究》已被立项为区重点课题,现各项子课题正在申报中。

4、整合社会资源的进修和境外培训体系。

积极鼓励老师们外出进修、充电,参加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班,有近14人完成了研究生课程,5人获得了硕士学位,4人参加市学科德育基地的培训。近年年来累计有 10 余名教师赴澳大利亚等国接受各种培训和交流。既提高了业务水平,又开扩了眼界,使教育与国际接轨。

三、对校本研修工作的一些思考:

1、校本研训必须重视“师德培训与业务培训并重”的思想。

2、学习无处不在,研训也无处不在,校本研训,基于学校,立足学校,为了学校,学校应该努力建设适合本校特点的研训文化,让研究在工作中,让研训在生活中,让学习在管理中。

3、校本研训,基于学校,立足学校,但也离不开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也应该在制度上、资源上、资金上得到一定的保障。

4、与教师发展内在动机、愿望结合,让教师在培训与自培中更好地发展

总而言之,让教师在课改实践中发展,让教师在校本培训中发展,这是学校加强课程领导,促进教师发展,实现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7.中学教研部研训的工作总结 篇七

一、指导思想

以《xx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指导意见》《xx市第二轮“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三年行动实施意见》《xx市中小学教学常规》《xx市中小学学科教研组建设指南(XX年)》等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教研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和时代性,完善日常管理机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行动目标

(一)根据教研组建设指南,打造示范性教研组

本学期将开展《xx市中小学学科教研组建设指南(XX年)》的学习研讨活动,主要学习教研组建设考核标准,查摆当前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前开展申报准备工作。

.学校能贯彻落实《xx市中小学学科教研组建设指南(XX年)》文件精神,重视教研组建设,制度保障和经费保障有力,教研组运行正常有效。根据该要求,将组织相关研讨活动,从学校层面加以落实保障。

2.教研组能贯彻落实《xx市中小学教学常规》和《xx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指导意见》等教学要求和管理制度。根据该要求,将进一步开展以xx市中小学教学常规和学生学习常规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和科研活动。

3.教研组每学期开展教研活动不少于4次,近三年至少承办1次县级及以上教研活动,形成教研活动典型案例,教学及教研成果显著。根据该要求,积极整理已有活动筹划案例,形成教研组特色教研活动范例。

4.教研组长思想品德好、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组织和协调能力突出,担任教研组长满3年及以上。根据该要求,本学期筹划开展教研组长的培训交流活动,提高教研组长工作热情和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二)创新学科节形式,体现学生核心素养

我校一直以来有六节一会的传统,然而其中的学科节,因活动形式、内容的制约,致使其实践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本学期将重点协调各组的学科节内容,以稳步推进学科节在教学育人环节中发挥应有的效益。

.强调学科节对于学生成长的作用。以往学科节安排在特定的期限内集中开展,使得形式大于内涵,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本学期尝试有所整合,将活动方案制定后融入到学科教学当中,在期末时作为集中展现,纳入到学科日常教学成绩中考评。

2.关于学科节开展对象的年级段和时间,意见难以统一。如果能安排到各自学科中施行,学科教师负责过程性评价,最后终结性评价,则可以有效规避相关矛盾。

(三)着力学科整合,尝试推进STEm课程

当前,关于课程整合的教学研究正广泛推进。我校作为浙江省STEm教育调研对象,在STEm教育领域仍需要进一步的推进。计划本学期开展STEm教育为主题的公开课研训活动,以促进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融合。

.强调不只是把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各个要素整合到一起,而是一种综合的、系统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它会让我们的学生更加轻松的应对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2.强调在相互的碰撞中,实现深层次的学习、理解性学习,也才能真正培养儿童各个方面的技能和认识。

3.组建共同价值导向的相关共同体,开展学科整合和帮扶,开发基于问题的综合性学习案例。

(四)打造精品培训项目,争创教学新常规样板校

根据《xx市教育局关于印发xx市初中教学新常规达标校样板校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本学期将在教学常规样本校建设领域上进一步深化推进。

.本学期校本教研主题:结合新常规突出教学重难点的落实与突破。

2.开展校优秀教案评比活动:根据备课组分工任务,每人提交一篇优秀教案(含反思)参加校内评比。

3.本学期教学常规检查将与校本培训内容有更紧密的连接,如公开课展示情况、命卷情况、教学常规学习情况、读书交流活动开展情况的检查。

4.教学计划撰写突出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教研活动的安排、教学公开课的展示、命题审题的交流。

5.教研活动要求每人轮流主讲,并以公开课的要求收集材料。

同时,根据《关于开展xx市第三批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培训精品项目(课程)评选的通知》要求,打造一门已经过一次以上校本培训实践,效果良好,课程容量24学时以上,课程项目负责人和课程团队骨干成员实际承担培训课时数占总课时数30%以上的校本培训精品课程。

(五)试行教学实验活动,推进教师行为改进

本学期将申报学校层面牵头执行的《基于数据驱动的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研究》课题。计划引进课堂教学分析评测系统,依托数据资源改善传统教研活动,分析教师课堂行为,评测学生学习表现。该项目计划在两个班级开展教学实验,为期两年,评估该系统对教学的实际影响。

三、温二实XX学年第2学期活动安排(具体见行事历)

四、保障措施

.学校行政领导大力支持并落户到每次的活动中。

2.把校本培训纳入学校整体整个学期工作计划中。

3.各组长认真撰写教研计划。

4.每次活动定岗、定人、定时间、定主题,责任到位。

5.完善学校网络硬盘资源库建设。

6.学校校本培训博客有专人及时更新、完善。

8.中学教研部研训的工作总结 篇八

英语教学研训工作总结

田忠勤

紧张而有趣的七年级第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寒假即将到来。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英语教学教研工作,我对本学期的英语教学教研工作做一简单回顾:

一、工作成绩

1.学期初,认真分析所带班级学生的英语学情,制定了本学期英语教学教研计划。

2.把国际音标教学列为起始教学的第一项教学议程。国际音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只要学会国际音标,学会拼读规则,他们就具备了学习英语的一种能力,他们就能自己解决发音问题和单词识记,同时在单词的记忆和运用时就会化难为易。我用了两周时间教学国际音标,同学们认真学习,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了四十八个国际音标的发音和组词拼读规律。这学期,学生的单词问题基本上是学生自己解决的,效果很好。当然,还有一部分学生还需要进一步复习强化提高。3.重视学法指导,授之以渔。从单词的认读、词汇运用、基本语法的学习,到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每进行一项,我都认真研究教法和学法。我给学生总结了多达三十条“巧学妙记”的顺口溜,让他们易记易用,效果很好。

4.探究解题规律,向方法要效益。我在学案教学和复习训练时,教给他们怎样做单项选择题、完形填空题、阅读理解题、词汇运用题、句型 1

转换题、补全对话题和写作题。教给学生解题的三个层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5.激趣教学是英语教学教研的重要课题。没有兴趣的课堂,肯定不会有好的学习激情,肯定没有好的学习效果。为此,我设计了近10套教学和复习英语课件,并使用它们进行教学,很受学生欢迎,课堂效益很高。

6.我把平时教学教研的成果,写成了经验总结发布在百度空间和英语学科网,与其他人进行教学资源共享。

7.通过网络不断学习同行们的先进教学教研成果,结合自己教学实际进行调整和优化,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存在问题:

1.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激情,厌烦英语课,不愿做英语作业。尽管我要求很严格,但是,他们只是做到了英语课上不违纪,至于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激情根本提不起来。

2.牛津英语的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就是词汇量太大,造成了师生教学的严重障碍,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如何帮助学生记单词是个难题。

3.大部分学生还没有自觉学习英语的良好学习习惯,需要尽快养成。4.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复习不够及时,基本知识记忆不到位。老师监督检查不到位。

5.教材的整合是一个急需解决的大难题。如果做不好,将是一句空话。6.激趣问题又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致命问题。这需要与同行们共

9.中学2018学年校本研训制度 篇九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校本培训作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主阵地,面向全体教师,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的,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按需施教,学用结合,注重质量与实效,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

二、研训目标

1、逐步完善校本培训制度,形成有利于教师岗位成长的“培养、研训、管理”一体化的有效运行机制,构建学习化组织。

2、继续进行新课标的研训,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具有现代理念,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3、继续实施名师工程,进行骨干教师评比,使我校各级骨干教师增加到教师总数的20%,做到学科、年龄、知识结构分布合理,使他们成为我校课堂教学、科研教改的学科带头人。

4、通过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理论学习,让教师掌握与运用师生互动的有效方式,解决教师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问题,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质量的提升。

5、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把新的发展性评价理念贯穿在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中去,探索发展性评价模式。

6、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使每位教师真正树立课程开发意识,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开发者。

7、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指导教师学会学习,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促进教师自主成长和提高。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实现学科教学创新、德育工作创新和管理工作创新,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三、校本研训的主要内容

1、结合学校实际,较系统地进行学习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的培训。

2、及时进行新课程培训,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3、与时俱进地进行新教育理念培训

4、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培训,研究学科课程整合问题。

5、进行教科研基本知识、方法培训。

6、师德培训。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教师的师德培训,培养一支受学生喜欢、家长放心、品德高尚的师资队伍。

四、培训方式

1、以学代培

大力倡导和鼓励全校教师以自主学习为主,通过自学不断更新观念,强化内在,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自觉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学校要广泛地通过教师自学、学历达标培训学习以及其他有专业特长培训学习等促进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

2、以课代培

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让学校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锻炼和提高自身素质是十分重要的。抓好新老教师的同上一节课、评课等活动促使教师快速成长。

3、以结对代培

充分发挥新老教师的特点,达到老带新、新促老、互帮互学、各得其所的目的。对教师新老结对,学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要监督结对培训的过程,年终进行检查评估验收和奖励。

4、以研代培

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研究活动。促使教师不断提高反思、学习、研究的自觉性。要求教师自主自立积极参加课题研究,人人有奋斗的目标。

5、以会代培

要有计划有层次地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教学观摩展示会等,促进教师继续学习。在校内要组织教师教学经验交流、课堂教育教学技术展示会等,让教师在交流实践经验、探索方法、交流成果、学习借鉴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6、以考察代培

学校要有计划有目的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使教师们眼界开阔、思想解放、观念转变。通过学习、比较,在各个方面为教师提供可借鉴的东西,激发教师自觉学习、研究及实践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师结合本人的实际,提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建议、思路和方法。

五、校本培训管理办法

1、为使校本研训逐渐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按照教育局的要求,规定每学年每位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5学时,将学时数分解到每个培训项目上,根据出勤率、考核成绩等实际情况评定最终成绩。

2、加强校本研训的过程管理,有专人负责管理教师参训的考勤、记录、考核、总结等,促进学习和研究的良性互动。

3、建立校本研训档案。校本培训档案资料包括“各级领导职责、各项规章制度、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培训教材、培训记录、考核成绩、科研成果、培训总结等有关材料。

4、建立健全校本研训教师个人档案,内容涵盖学校集体研训、学科研训、情况记录、个人反思、自学笔记、有关材料、听课记录、优秀教案、参与课题研究情况、论文获奖证书复印件等。

5、建立健全校本培训考核制度。学期末校本培训考核小组对教师进行考核。

具体考核办法如下:

(1)检查校本研训教师个人档案,内容不全或不符要求扣2—5分。

(2)各学科每月整理一份教学反思、一份教学案例。每少一次扣2分。

(3)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学期上一次公开课(同上一节课),考核小组依据巽宅镇中学课堂评分标准进行评估。计入期末考评。

(4)每位教师每学期研训学时不少于24学时

(5)对各种培训,不迟到,不缺勤,培训成绩优秀者加2分,不合格者扣5分。

(6)对学校批准的外出学习的教师,学校按每次会议的具体要求以及“超支不补、违章则罚”的原则,报销参加科研活动必需的费用(包括车费、住宿费、会议材料费)。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当天及时上报。

(7)严格外出学习汇报制度。外出教师学习完后要及时向领导做好外出学习汇报,交学习心得以及学习材料,有必要将在全体教师会上进行交流(或讲课)。

(8)完善校本研训评价机制。学校要重视直接激励。

六、校本研训的保障措施

(一)校长是校本研训的第一责任人。

学校成立校本研训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校本研训制度,包括考勤、考核、奖惩等。各学科要管理到位,保证校本研训的学习研究有序而高效地开展,提高研训的整体质量。

(二)校本研训工作在“校长室、教务处、教研组长”指导下开展。

各部门要加强协作,各教研组要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学科实际,制定计划和实施意见,认真抓好学科典型,确保校本研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校本研训领导小组成员要帮助各教研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研训方案,建立行之有效的研训模式,并指导组织实施。

通过培养校本研训的骨干力量,发挥他们在校本研训中的骨干、带头和辐射作用。

(四)要加强对校本研训工作的评估检查和督导力度,校本研训实行单独考核。

学校要把此项工作列入教师教学工作专项考核。开展“巽宅镇中学校本研训先进教研组、个人评选活动”。期末在所有学科、教研组、教师中,评选出先进教研组、先进个人。对评选出的先进教研组、先进个人,期末予以表彰、奖励。

10.普丰中学校本研训领导小组及职责 篇十

组长:李海涛(校长)

副组长:李志平(副校长)

专干:姚造辉(主任)

专干必备的三个条件:

1、任教导处主任以上职务,从事教学管理工作。

2、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和网络管理能力。

3、为人诚实,治学严谨,服务意识强。

普丰中学校本研训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一、组长职责

1、全面贯彻执行研训方针、法规,领导和主持学校研训的全面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2、从学校实际出发,主持制订学校校本研训的发展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3、审定教导处具体研训计划,确保各处室进行正常的研训工作。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政治,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职 1

工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文化业务水平及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二、副组长职责

1、在组长的领导下,全面主持研训工作。

2、构思并制订学校研训工作计划,并指导实施。

3、制订研训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4、组织教师进行教科研理论和教科研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教科研能力。

三、专干职责

1、积累资料,及时为教师提供研训、教学信息。

2、经常深入学员,帮助他们深入学习。

3、负责对课题结题的检测、评估、鉴定工作,努力推广经验。

11.中学教研部研训的工作总结 篇十一

二、工作主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大幅度改变教学方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核心是“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载体是“学案导学”及其它科研课题。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一主题开展。

三、总体构思(1)打造旗舰团队(2)“四三二一”工作模式(3)创建名师工程(4)研训工作信息化

四、工作内容1.打造旗舰团队没有最优秀的个人,只有最优秀的团队。本学期要发挥集体智慧,树立品牌意识,塑造团队形像。做到“四个三”:提高三个水平:学识水平、理论水平,专业水平。发展三种能力:教研、科研能力,培训、演讲能力,组织、领导能力。树立三个意识:学习意识,服务意识,研究意识。把握三个注重:自身素质提高,学科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效率。本学期具体做到:学习三个方面的知识:1)《教育发展纲要》2)关于“学案导学”。3)理论方面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霍华德·加德纳博士的多元智能理论。完成三个任务:1)每名研训员发表一篇市级以上论文;2)组织一次讲座;3)建立一个研训博客平台。2.教学标兵评选。1)参评教师要提供三个方面的材料(1)参评教师的自然状况(填写推荐表)及2000年以来获桥市以上教学优秀课的获奖证书(复印件)。这项内容满分20分。(2)参评教师提供一份自己的教学方法说明材料(字数2000字左右),学校提供一份参评教师课改以来教学效果、教学成绩的说明(所任教学班在学年中的位置或在地区统考中的位置)。这项内容满分30分。(3)参评教师运用自己的教学方法上一节展示课,由教师进修学校初中研训部组织评审组听课赋分。这项内容满分50分。2)评选办法上述评选内容的前两项由评审小组按评分标准审查材料赋分,第三项课堂教学由评审小组听课后赋分,三项分数总和为参评教师的总成绩。3)名额分配语文、数学、外语学科各10名,其他学科各5名。4)评选步骤(1)审核上报材料;(2)根据材料确定人选;(3)听课评选;共分三组进行:文科组,理科组,英语组(4)标兵课展示;校内展示;选拔之后,下学期要全市展示,工作计划《中学研训部2011年春季学工作计划》。(5)标兵课之外,设置优秀课。3.桥市骨干教师认定1)根据骨干教师推荐条件及上报材料确定人选;2)有争议的人选,听课认定。4.九年级中考模拟题大赛。为锻炼我市九年级教师的复习指导水平,提高今年的中考质量,举办九年级中考模拟试题大赛。每校至少选送一套今年的各科中考模拟题,进入九年题库。要电子稿。先按01年的模式,考纲到达后,按11年考纲修正。经采用的或与今年中考题内容相似的试题作者获命题证书。5.“学案导学”案集体编制为提高学案导学课题质量,节省人力资源,凡参与学案导演课题的学校,统一编制和使用学案导学学案。由研训员统一组织编写。各学科按校分配任务。6.九年级升学指导结合我市教学实际,在调研的基础上,展开升学指导,包括试卷分析与公开课等。7.五星级教师工程建设根据上期的制定的方案,根据教师的在校表现,教学成绩,由学校考核,教师学校认定。共分5个等级。一星级10分二星级16三星级22四星级31分五星级43分课题类活动类论文类荣誉类国省市桥校国省市桥校国省市桥校国省市桥校129631543211***3课题课类指承担各类课题或上各级课按相应的级别得分。活动类指参加各级各类活动,按相应级别得分。论文类指获取各级各类论文证,但必须是国家的正式出版物或教育杂志,必须有原文。荣誉类指获取各级各类荣誉,但必须是政府部门颁发,否则无效或相应减分。第五部分为各校要根据在校表现和教学效果赋分。共占6分,教学效果4分,在校表现为2分。星级认定。通过网络平台公布分数及等级。(参看五星级教师工程方案)8.研训信息化工程建设。本学期大力开展研训信息化工作。建立研训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交流无障碍通道。首先,学校建立研训网站。由于我校网站速度慢,界面不实用,暂时由我的博客“大石桥市教师研训平台”代替。http://blog.sina.com.con/tangjundong.要求各校周一定期登录。营口市级骨干教师要做到“三个一”并在博客上发表。1)每个月提供一个本人在教学中遇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2)每学期出一套试题或编一套学案3)每年写一篇论文或一篇教学案例;桥市级骨干要做到两个一,校级骨干要做到其中一条。在教师学校网站没开通之前,可由研训员博客发表,在网上交流。开展网上研训工作。校长每学期发表一篇博文。各学科突出的、综合类的、观点的新颖的论文由我的博客发表。总之要做到学习的东西要能悟出来,悟出来的东西要能说出来,说出来的要能做出来,做出来的要能写出来。教研组长周一登录研训员博客。桥市级以上骨干必须有自己的邮箱,经常保持与研训员的联系,随时登录研训员的博客。从本学期开始,做到研训信息化。日程表二月25日教学校长工作会议。三月3日各学科教研组长会。

上一篇:四年级上册古诗词下一篇:实习生临床培养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