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普通高中发展情况汇报(精选4篇)
1.XX县普通高中发展情况汇报 篇一
**县林果业发展情况汇报各位领导:首先,我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向自治区林业局的各位领导和和专家来我县调研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按照调研组的调研内容和要求,我就**县林果业发展情况作以下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县位于天山北麓东端,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东经88°30′-89°30′,北纬43°30′-45°,扼居南北疆与东疆交汇地带,东同奇台县为邻,西与阜康市接壤,北越卡拉麦里岭和富蕴相连,南以博格达山分水岭同吐鲁番、乌鲁木齐二县为界。县城西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160公里,距昌吉回族自治州首府昌吉市206公里。全县总面积8848平方公里,下辖5乡4镇,170个行政村,境内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2个团场,有汉族、回、哈、维吾尔、蒙等13个民族,总人口13.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29%。**县气候条件独特,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6.5℃,平原地区无霜期170天,山区无霜期145天,年平均降雨量212毫米,可利用水资源量4.4亿立方米,现有可耕地64.14万亩、各类草场1020.9万亩、林地53.7万亩。生物资源丰富而独具特色。南部山区倚靠天山,北有低山丘陵阻隔,冬暖夏凉,光照充足,为天山北坡独有的逆温带气候,年日照时数2848小时,≥10℃有效积温2000—3400℃,年均气温4℃左右,最高气温29℃,最低气温—28℃,年降水量355mm左右,无霜期145天左右,冬季处于逆温带层中,冻害轻,发展经济林的气候条件得天独厚。
二、林业组织机构及技术人员情况**县林业局下设县林业站、林业生态试验站、林业派出所等单位,各乡镇下设九个乡镇林业站。我县现在林业技术人员60名,其中:林业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8名,助理工程师15名,林业技术人员6名,高级工9名,中级工15名,初级工5名。多年来,我县十分重视对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根据林业持续发展需求,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林业技术人员进行长期和短期培训,同时在每年组织继续教育的基础上,聘请区、州专家讲课,加大林业技术应用,实用技术推广力度,不断提高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培养了一支综合素质较高、业务技术过硬的林业专业技术队伍,为我县林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持。
三、林果业发展现状
(一)认真分析,找准切入点。由于我县山区特有气候优势,山区的农民历来就有栽植杏树的传统,而且也从外地引进栽培各种林果树种。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县就倡导发展林果业,主要试栽品种有仁用杏、黑加仑、鲜食杏、桃、李、苹果等,虽然早期也走过一些弯路,但山区独特地理位置使栽植的经济林成熟较晚,一般在8、9月份成熟,这时恰好赶上南北疆市场林果产品空白期,有些晚熟品种在9月底方能成熟,具有一定的季节差优势,加之生产的林果产品属无污染的绿色果品,倍受消费者青睐,市场潜力很大,经济效益可观。比如大有乡小份子村胡根堂种植的鲜食杏张公园,在渭户沟旅游景点,按个卖到1元钱,创下了鲜食杏产业的记录。大有乡韭菜园子村张国存种植2.5亩蟠桃,在90年代后期,每公斤7元在自家园内销售一空,亩产值约4000元。
(二)准确定位,理清发展思路。2001年县委、人民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立足我县经济林发展实际,结合经济林发展的经验教训和林业总体规划,经过多次的研究和论证,提出了发展万亩林果业的新思路,制定了《**县林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把林果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形成产业优势,增加农民收入。一是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实行区域布局。在山区建设高效优质林果产业基地,重点发展高效优质鲜食杏、黑加仑、海棠、桃、文冠果、沙棘等;在平原区发展以乡村品牌为重点的庭院经济林,重点发展黑加仑、葡萄、海棠、桃、李子等鲜食果品。二是结合防沙治沙,大力发展沙生产业。我县人工接种肉苁蓉科研项目的试验成功,为我县发展沙生产业开辟新路,为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在我县研究制定了肉苁蓉发展规划,大力推广人工大芸接种技术,并将其作为一项产业狠抓不放,从土地、栽培技术服务和种子纸供应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肉苁蓉人工栽培,切实增强了农民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意识,同时兼顾了农民经济收入的问题,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目的。三是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我县相继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四荒”地拍卖中规定,确定林权70年不变,可以合法转让、租赁、继承,造林地水资源与耕地同等对待,适当减免水费等优惠政策,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提高了农民发展林果业的积极性,为林果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完善保障措施,切实加快林果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大林果业资金投入,扶持林果业的发展;依据各地的具体实际,选择林果业基地条件较好的村为重点村、重点户,从种苗供应和技术服务上加大扶持力度,并聘请我县林业专家进行跟踪服务,充分发挥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动林果产业的发展;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加快林果业基地建设,努力提高经济林在工程建设中的比例,使林果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推广。
(三)立足实际,狠抓落实。我县2001年开始实施万亩林果业基地建设项目,重点在宣传动员、组织教育培训和培养重点种植户方面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2002年开始以工程造林为依托,大面积推广林果业和改良过去的林果业品种。2005年是全州“经济林发展年”,明确提出以鲜食杏为重点,大力发展东三县前山逆温带林果产业的发展思路。我县根据本地实际,把鲜食杏和海棠作为重点发展品种。首先,聘请州林业局、州林科所的专家教授,对全县林业技术员、种植户及广大农牧民群众,进行全面的教育培训,有效提高了经济林发展管理技术。其次,派专业技术人员到甘肃外调优质鲜食杏接穗3万棵和种苗6万株,以及海棠种苗8万株,并及时将种苗分发到各乡镇。今年春季全县栽植优质鲜食杏张公园1486亩,野山杏5350亩,海棠2297亩、黑加仑395亩,5000多亩的野山杏以备明后两年嫁接改造。自5月1日起,聘请专业嫁接队和下派10名专业技术人员对山区乡镇的老杏树进行高接换头,对前几年利用工程造林栽植的野山杏进行换种嫁接。第三,确定泉子街镇桦树园子村和新地乡六户地村为经济林发展的重点村,无偿为他们提供张公园种苗2万多株,并派技术员按技术要求及时指导栽种,从资金和技术服务上给于大力扶持,力争建成山区林果业发展的典范。目前,我县林果业尚处在基地建设阶段,现有林果业20452亩,已投产挂果面积4386.8亩,品种比较齐全,主要有鲜食杏、黑加仑、海棠、苹果、桃、李子、沙棘、文冠果等。由于大多数近几年来栽植品质优良的经济林,挂果投产面积还较小,经济效益还未充分显现。博林公司、三台酒业和小浆果协会等林果产品加工企业,虽然加工的果汁、果酱、果酒和果干等产品市场销售良好,但加工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的占有率和拉动能力还较低。
四、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一)林果业发展要经过科学论证,不违背科学发展规律,确定具体实施的可行性和发展的连续性,不随便更换改变,避免急功近利思想,确定目标,合理布局,逐年实施。
(二)积极争取国家立项资金,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制定林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建立高标准示范园,重点扶持,以点带面,为林果业实现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三)依靠科技带动发展。首先要加大科技宣传面,特别是加大林业实用技术推广力度,引导农民应用科技实现增收,提高科技转化率;其次要狠抓技术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术人员综合业务水平,强化服务宗旨;第三要出台和完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服务优惠政策,鼓励技术人员到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引入能上能下人才竞争机制,把农民增收与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相挂钩,并建立林果业发展的长效监督机制。
(四)加大乡镇林业站建设力度,充分发挥乡镇林业站技术服务功能,通过稳定技术队伍、加大培训力度,夯实林果业发展的基础。
(五)充分发挥专业协会的作用,提高林果产品市场竞争力。建立经济林苗木基地,保证特色经济林发展的苗木需求。积极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推动林果业发展,坚持资源优势的转化,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企业带发展的路子。
五、存在的问题
(一)广大农民对发展林果业认识不足,思想还比较保守,观念还需进一步转变。山区部分经济林往往种植在贫瘠的荒地中,把它当作副业来发展,并没有作为增加经济收入的基础产业而发展,加上后期管理不到位,造成了经济林无经济效益的结果。
(二)耕地向经济林地转化困难。林果业发展需要土壤肥力较高的耕地,而往往这种耕地属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土地管理部门依据有关规定予以阻止,肥力低的土地栽植经济林周期长、效益低,无法突出林果业显著经济效益。
(三)林业技术力量薄弱。林果业发展需要较高的技术队伍和大批农村林业技术能人,虽然我县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加大对技术队伍和农牧民的培训,但整体技术能力提高较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果业的快速发展。
2.县机电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篇二
2010年以来,我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主攻工业,决战园区,赶超发展”战略,坚持以建设生态园林现代工业xx新城为目标,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园区建设为主战场,以服务企业为中心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江西省变电设备产业基地”,加大招商引资,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促进我县机电产业不断发展展壮大,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0年以来机电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主要成效
机电产业是我县工业的传统产业,有较好的产业及技术市场基础,在全省乃至全国部分地区都有较大的产业效应,位于中上发展水平。我县为江西省变电设备生产基地,已形成机电制造产业相对集聚优势,实现变压器整机生产与零配件配套发展的局面。2009年全年机电产业实现产值x亿、同比增长x%,主营业务收入x亿、同比增长x%,利税x万元、同比增长x%,规模以上企业x户,完成技改投入x亿,新产品x个;2010年1-10月机电产业实现产值x亿、同比增长x%,主营业务收入x亿、同比增长x%,利税x亿元、同比增长x%,规模以上企业户数x户,技改投入x亿,新产品x个。综观近年来机电制造产业发展情况,呈现出以下发展特点:
1、项目多,品位优。近2年,我县新增机电产业项目个数以x位数递增,今年新签约机电项目x个,计划总投资x亿元,其中开工项目x个,引进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知名度、较大市场份额和相当影响力的优势名牌企业,大大提升了xx机电产业的品位。
2、技术新,发展快。xx机电产业因其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特性,决定了企业生产率的上升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同时技术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新的增长点不断引入,促使快速增长。目前我县变压器生产的产品就有x大系列x多种规格,通过了型式试验和省部级技术鉴定,全国市场占有率达约x%,本省约x%,并远销亚洲、非洲、欧洲等国家,与xx其他传统产业如纺织服装、食品医药产业相比,发展优势明显。
3、返乡创业多,经济带动效应好。xx籍返乡机电创业人口员x人,规模以上企业x家,2009年机电产值x亿元、同比增长x%,主营收入x亿元、同比增长x%,税收x万元、同比增长x%;2010年1-10月份机电产值x亿元、同比增长x%,主营收入x亿元、同比增长x%,税收x万元、同比增长x%。
二、主要举措
1、强规划,坚持走机电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为加快机电产业的发展,打造机电之都,xx早在2005年就出台了《关于机电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发展目标,重点扶持机电产业,注重延伸产业链,完善产业配套,促进产业集聚,提升产业综合发展能力,以大项目催生大产业、带动大配套、形成大聚集。对机电企业入园,实际进资按1.5倍确认计算引资单位进资数,真正使全县上下把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投入用于支持机电产业的发展,努力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确保机电产业能保持x%左右的增幅,力争建成为国家级或省级机电产业基地和特色园。到2012年,机电产业预计年主营业务收入过x亿元,税收过x亿元,创省名牌产品x个以上,年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企业5家,过亿元的x家,过x万元的20家,新增机电企业100家。
2、招大引强,实现机电产业裂变扩张之路。我县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理念,坚持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充分发挥招商引资的乘数效应,确立“借力发展、甘当配角、互补错位、竞合双赢”的指导思想,推进思维接轨、错位接轨、产业接轨,通过大开放主战略,在更高层次上承接产业(尤其是机电产业)转移,建立开放型经济格局。一是更加注重环境招商。我县咬紧招商引资不放松,里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外出招商、带头走访客商、带头洽谈项目、带头协调解决机电、汽车配件等项目推进中的重大问题,推行领导在一线指挥、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体现、作风在一线转变的“五个一线工作法”。2009年以来,县四套班子领导带队外出招商近x人次,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二是更加注重专业招商。为把招商效应发挥最大化,我县专门组建x个专业招商团队,其中将县直部门和条管部门划分为x个招商团队,分别由县四套班子领导带队,15个乡(镇)独自为团。以浙江、广东、福建等地作为主攻目标,将各招商小分队作用精细化,每个招商小分队锁定机电产业进行重点招商,力争引进一个,带来一片的“葡萄串效应”。三是更加注重传统产业招商。我县按照产业集中、产业升级、产业延伸的要求,注重机电产业和相关配套产业链及其他传统强势产业的优招优选,机电产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其产业链已基本形成。2009年以来,新引进xxx等机电产业项目x多个,总投资x亿元,全县机电相关企业已达x户,新引进全国知名品牌x个。四是更加注重委托招商。在充分运用好以商招商、专业招商等招商方式的同时,着重突出委托招商,在县内部分外资、民营企业中,选择在沿海发达地区的销售网络为我县驻外机构,制定奖励政策,争取、鼓励他们为家乡建设牵线搭桥。今年我县聘请了x市原交通局局长x先生、x市农业局副局长x先生、x市企业家郎双进先生等为我县高级经济顾问,充分利用他们得天独厚的人脉资源优势,委托他们招商,先后有x多人次xx企业家到崇投资考察。4月份创建xx(xx)工业园即一次性签约企业x家,缔造了该县招商史上的“xx奇迹”,还创造了单日入园企业突破x家以上、签约资金高达x亿元的xx招商“新速度”。目前,该园行业涉及大小五金、机械制造、家电、门业等门类,承接签约项目x多家,预交土地款落x家,预计入驻企业x家,总投资达x亿元,建成投产后可新增产值x亿元,税收x亿元。
3、打造园区优良承载平台,夯实机电产业发展之基石。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良的投资环境,是发展园区机电产业的硬件基础和重要保障。近年来,一是打造园区机电发展平台。2009年以来,我县先后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x亿元,在靠近县城区域规划x亩土地建设机电工业园,优先向上争取用地指标,优先高标准进行土地平整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园区的承载力和服务功能明显增强,为机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今年更是列入省政府重大调度项目,再争取到x亩的机电工业用地指标,建起能容纳x家机电企业的xx工业园。二是完善园区项目服务。实行园区全封闭管理模式,对园区企业一律实行挂牌免检保护,实行园区企业“园区企业安宁日”制度,全面落实“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等规定,防止各种“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同时建立机电产业“一个项目、一个领导挂帅、一个部门主负责、一个工作班子”“四个一”的服务机制,落实“帮办证、帮招工、帮建厂房”“三个帮”的服务举措,开辟快速审批“绿色通道”,大力营造和谐的园区氛围。
4、加大扶持,强化机电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一是研究制定了适合xx县机电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对新办机电制造企业免行政事业性收费,无论内资、外资、本地投资均享受同等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具有一定优势和发展前景良好的重点工业企业给予积极的支持,鼓励迅速发展壮大。5年内企业所得税地方部分由财政全额奖励给新办企业;二是建立机电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预算安排一定资金与上级技改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重点用于机电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有关奖励。凡投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改项目企业,其项目固定设备投资的x%可从企业技改项目设备购置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予以抵免。鼓励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级等各类项目,对列入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机电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优先予以设备贴息补助。凡企业向上争得的技改资金、贴息贷款资金,全额拨付给企业使用,任何单位不得克扣。2009年以来,县财直接政扶持资金就高达x个亿。三是优先提供金融支持。政府成立园区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优先为机电产业企业融资担保提供有效的帮助。同时建立银行对重点机电骨干企业、重点技术改造所需资金的“绿色评审”通道,优先提供金融支持。2009年以来,通过政银企合作共为企业投入发展资金x亿元。四是充分激发和启动民间资本。鼓励和引导行政事业人员“下海”创业,对在本县领办、创办机电产业企业的行政事业人员保留编制、保留基本待遇、保留职级。五是加强对政策落实的督促检查。把监督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努力强化政策执行的监督约束机制。
3.县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汇报材料 篇三
为掌握全县服务业发展情况,根据县政府安排,我们对全县服务业进行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服务业发展现状
1、主要特点
一是服务业的经济总量不断提高,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我县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2.5亿元,比增长13.2%;比的7.6亿元增加14.9亿元,增长2.9倍,年均增长12.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7亿元,比上年增长18%;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构成比35.1:37.0:27.9。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
二是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住宿、交通运输邮电等传统服务业在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提升改造方面取得一定进展;连锁经营、电子信息、房地产开发等新型服务业态得到了初步推广;金融保险、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潜力逐步显现。,从服务业的增加值行业构成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21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9.8%;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4.83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21.5%;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14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5.1%;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4.73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21.0%;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43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10.8%;教育实现增加值2.33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10.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实现增加值2.23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9.9%。以上七大行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88.5%。
三是服务业比重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全县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统计资料显示,我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2.5亿元,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7.9%;实现税收(缴地方财政)1.51亿元,占全年财政收入的66.72%。服务业成为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对税收收入的贡献日益增加。
四是服务业成为增加就业、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渠道。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服务业的从业人数不断增加,逐渐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成为吸纳劳动者的新的增长点。不仅吸纳了新增就业人口,而且承接了从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就业需求。据统计资料,全县单位数332个,在岗职工31082人,而服务业单位数235个,占全部单位数的70.8%,从业人员为19367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62.3%,比提高3.1个百分点。根据调查,从事服务业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2504个,从业人员26580人,服务业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2、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状况
一是商贸服务业稳步增长。全县商贸企业法人单位共218家,其中批发零售业186家,住宿餐饮业32家;实现社会销售收入58.7亿元,实现增加值7.26亿元,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32.3%。
经过多年发展,商贸流通体系逐步健全,商业设施日趋完善,全县逐步构建起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宏盛购物广场、如海超市、家家福超市已初具规模,银桥小商品批发市场辐射能力逐步提高,以金桥家具为代表的商中路北部家具市场、东方汽车商贸城为代表的银河路汽车、摩托车市场、富东蔬菜批发市场、赵奎元棉花市场、白桥大蒜市场、商南农贸市场、展旺蔬菜市场形成全县市场体系基本构架。
二是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交通运输企业29家,从业人员325人,营业收入5.27亿元,实现增加值2.21亿元;年底全县机动车达到66701辆,比增长了48.1%,其中从事客、货营运的车辆分别是206部、2508部,比增长了219%和337%;道路运输行业完成的客运量、客运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分别为125万人、1.3亿人公里,290万吨、3.01亿吨公里分别为的1.6倍、2.6倍、1.4倍、1.4倍;在客运线路中,跨区线路已达24条(其中跨省线路5条、跨区线路8条、跨县线路11条),高级车55辆,从事农村公交线路13条,中型普通客运车辆86部,营运里程334公里,日发送668个班次,覆盖全县962个行政村。新增城区公交车3部,安排2条经营线路,运营里程19.8公里。
三是房地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全县房地产开发企业共17家,从业人员563人,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5.9亿元,实现增加值4.73亿元,上缴税金4139.33万元。以来,完成房地产投资额为10亿元,开发面积50.01万平方米,销售面积41.34万平方米,入住面积23.91万平方米,上缴税金8631.4万元;进行土地招拍挂11宗,拍出面积1244亩,土地出让金收益4.02亿元。总之,三年来,房地产业为财政贡献4.883亿元,年均1.63亿元,不仅如此,对我县的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等行业也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推动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金融业稳健发展。,全县金融保险业48家企业,从业人员405人,实现增加值1.14亿元,税收1212万元。现有金融机构6家,包括农行、建行、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农发行,齐鲁银行入驻商河,下设1个营业部;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分别于1999年、撤并至济南。目前在机构网点、从业人数、业务发展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的是农村信用社,拥有城区网点30个,在各个乡镇驻地均有营业机构;邮政储蓄银行设有2个物理网点,21个乡镇邮政所均为其代办金融业务。截止末,县各项存款余额459849万元,较上年增加80420万元,增幅21.20%;各项贷款余额264803万元,较上年增加73594万元,增幅38.49%。
保险机构9家,其中人寿保险5家,主要包括中国人寿、中保人寿、太平洋人寿、新华人寿、平安人寿,财产保险4家,包括中保财险、大地财险、中华联合财险、安邦财险。保险业务收入12500万元,业务支出6562万元。
五是新兴服务业快速推进。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理念的更新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产业比如文化产业、科技服务业、信息产业、中介服务业等迅速兴起。据统计,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企业单位达11家,从业人员增加24人,主营业务收入达207万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达50家,从业人员增加257人,主营业务收入达5031万元;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企业14家,从业人员157人,主营业务收入达7.9亿元;文化、广播电视等企业13家,从业人员95人,主营业务收入达4.36亿元。
六是非盈利性服务业职能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市政公用、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社区服务等得到了重点发展,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强化,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据统计,非盈利性的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达297家,从业人员增加1780人;非盈利性的教育行业达133家,从业人员增加6058人;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单位数达1548家,从业人员达13314人。全县非盈利性服务业增加值为5.29亿元,占全部增加值比重23.5%。
二、主要做法和工作措施
1、编制并实施服务业及专项规划,发挥规划引导作用。
我县编制并实施《县“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之后完成《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2)》、《县区域卫生发展规划(-2020年)》,近期初步编制完成商业网点规划、镇村体系规划、温泉服务业基地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专项规划,规划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
2、实施城镇化战略,构筑服务业发展平台。抓住济南市“北跨”战略实施的有利时机,以环境建设为总抓手,制定加快小城镇发展等一系列措施,加大投资力度,发挥重点小城镇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使我县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投资环境极大改善,逐步形成了“县城-中心镇-一般镇”三级城镇网络。怀仁、玉皇庙、龙桑寺、郑路等小城镇进一步完善,贾庄镇“城镇建设行动”试点工作初见成效。
3、开展环境建设年活动,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和条件。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修建县乡及城区道路,逐步完善城乡交通网络体系,打通商东路,改建田园路,完成鑫源路、青年路、兴隆街、富民路、商中路北段等城区道路整治,完成文昌河景观整治和滨河公园建设,新增绿化面积68.8万平方米,城市容貌景观显着提升;新型出租车投入运营,弘德街及弘德片区、田园路装饰建材特色产业街项目开始启动,铺设雨水、污水、供热和煤气管线20.3公里,新安装路灯607杆,城市功能有新的提高。科学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地热研发中心建成投入使用,规划建设温泉服务业基地,升级改造城区公交出租车辆,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市容市貌发生明显变化。加强公共交通体系建设,龙怀路、商胡路、白玉路西段竣工通车,新建行政村内主干道90.7公里,完成危桥改造9座,城乡交通环境有了新的改善。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4、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力度,加快房地产业发展。
城区环境的改善及市民房产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促进了我县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县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区环境的改造,招商力度的加大,一大批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相继进驻我县,给我县房地产业带来新的理念、注入新的活力,提升了我县楼盘开发的品质和档次,推动了全县房地产业的有序竞争和良性发展。
5、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政策,做大商贸服务业。
一是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健全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标准、整体推进的思路,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认真开展布局选点,着重抓好规范,全面推进农家店的建设工作。截止底,建设乡镇直营超市一家,新建和改造日用品农家店798家,农资店145家,全县行政村农家店覆盖率达到了89%,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进一步完善,承办企业的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对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二是全面落实“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惠民惠农政策,积极开拓农村市场。严格工作流程,规范运作,把好网点备案审核关,加快补贴审核进度,及时兑现优惠政策。截止到6月,全县家电下乡备案销售网点有41家,录入系统的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量达到54333台,累计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达10279万元。家电以旧换新销售备案网点15家,录入系统的以旧换新产品销售量575台,实现销售额229.97万元。
三是狠抓农村市场项目建设,带动服务业档次提升。立足引进大商场、大市场等大项目,引进和培育大品牌,同时培育自己的品牌把重点企业做大做强。
4.XX县林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篇四
2014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紧紧抓住“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有利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创建生态文明县、打造XX特色、绿色品牌”的发展战略定位,充分依托XX丰富天然林地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林业,加大营造林和森林生态管理保护力度,实施退耕还林、珠江防护林和国家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杉树、桉树、油茶种植,为推进全县林业生态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现将有关林业产业发展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林业产业基本情况
XX县国土面积2598平方公里,全县林业用地310.05万亩,其中有林地251.4万亩,森林覆盖率64.5%;现区划界定国家公益林56.84万亩,地方公益林52.3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为550万立方米,“十二五”期间商品林年采伐限额23.21万立方米;全县现有杉木林60万亩,桉树30万亩,油茶林13万亩,核桃7万亩,油桐28万亩。杉木和桉树为我县主要用材林,可用于建筑、装修、造纸、家具等。林木及林产品加工企业和经营部门共计72家,其中木材精深加工企业6家,年生产能力1万立方米以上的精深加工企业2家,正在建设和升级改造木材精深加工企业3家、2014年度建成投产后年生产能力共达20多万立方米,加工主要产品有:指接板、细木工板、建筑模板、沙发、门、窗和木材半成品枋条。桐油加工企业6家、年产桐油4500吨,油茶加工企业2家、年产茶油750吨。2014年林业总产值达11亿元。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营造林绿化工作
通过对2013年下达2014年实施的植被恢复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珠防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林业项目进行实地规划,编制实施方案,并按要求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积极向上争取中央及省级资金,整合林业、扶贫、水利、农业、移民等部门资金,广泛吸纳企业、造林大户资金投入;狠抓检查验收、补植补造和工程资金及项目实施合同管理等措施,对新造林实行统一划线、统一定点、统一栽植,适地、适树、适季造林,定人定责分片监督,确保造林成活率。2014年共计完成人工造林任务7.16万亩,其中完成上级2013年下达2014年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建设项目人工造林10530亩、完成上级2013年下达2014年实施珠防工程人工造林6000亩、完成上级2013年下达2014年实施州县级植被恢复费建设项目5272亩,全县森林覆盖率在2013年62%的基础上增加2.5个百分点达64.5%。
2、国家、地方公益林工作
全县国家重点公益林56.84万亩,地方公益林52万亩,逐级签订责任书和管护合同,做到管护区域、管护单位、管护人员、管护办法、管护奖惩等措施的落实,真正将森林资源的管护责任落实到山头地块和每个护林员身上,使国家重点公益林的到有效保护。全县共签订重点公益林管护责任书(合同)596份,管护合同签订率100%;及时兑现公益林补偿基金,兑现率为100%。
3、森林公安工作
严格推行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全年共查处各类林政案件39起,处理违法人员39人。收缴木材230.6056立方米,收缴木材变价款41.0796万元,救助放生野生动物12只(条),挽回国家、集体、群众经济损失51万元。
4、森林防火工作
严格执行《森林防火条例》,加大宣传力度,组建森林消防专业队,制定和完善森防预案,严肃查处火灾肇事者,采取切实可行的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确保森林资源安全。2014年发生森林火情48次,过火面积1821.3亩, 受害森林面积1309.05亩,森林受害率为0.7‰,低于州下达控制指标0.3个千分点。
5、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预测、预报综合治理。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上,认真做好森林病虫害的调查和预测预报工作,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大检疫执法力度,杜绝检疫对象侵入,降低森林病虫害发生率。完成松材线虫病的春秋季普查、苗木产地检疫和越冬代调查等专项常规工作。2014年度全县森林病虫害成灾率为0,防治率为100%,产地检疫率为100%,共收取检疫费58161元,促进了森林健康发展。
6、苗木管理工作
及时开展种苗培育,对全县种苗生产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对苗木生产经营加工许可证进行统计上报、审核审批。我县共有8个苗圃场及10户育苗农户,苗木树种有油茶、杉木、桉树、板栗、李子、核桃、柑桔、桂花、无患子、绿化大苗榕树等树种,总育苗面积 347.1亩,有效面积 258.1 亩,总产苗量 1871万株,合格苗1376万株,完全满足全县造林用苗。
7、林政资源管理工作
严格采伐审批。在木材采伐上实行限额,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分类管理,严管公益林、放活商品林,严格实行木材凭证采伐和凭证运输。“十二五”期间,全县商品林采伐限额为23.21万立方米。2014年全县申办商品材采伐许可证14.8147万立方米,商品材出材量8.1735万立方米。完成对全县72家林木及林产品加工企业和经营部门进行审核、审批和管理。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由于近年来,我县营造林步伐加快,每年以近7万亩的速度增加,宜造林的荒山都已种上树木,下一阶段要落实造林的小班都是造林难度大、林权有纠纷、立地条件差的地块,一旦安排了项目,每个小班涉及到到农户要分户明确、要将该地块涉及的工程名称、补助标准、补助方法、造林树种、质量要求、完成时间等等都要明明白白告诉受益农户,才能充分调动当地老百姓的造林积极性,才能推进项目的顺利完成。“石漠化山头绿起来”是要求州、县、乡、村的领导分别领办不同长度的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造林地块,所有地块由于绝大部分都为农民赖以生存的口粮地,怎样才能做到农户心甘情愿将耕地退下来,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是乡镇林业站收归乡镇政府管理后,绝大部分技术人员被抽出来抓其他中心工作或者是被调离原林业站岗位,人员缺乏、素质参差不齐、乡镇领导不重视,林业工作出现无人管理的现象,特别是开展的新一轮退耕还林、县乡村绿化、石漠化山头绿起来等及其他工作中有敷衍应付的现象,调查规划结果很难直接应用于实际的项目实施中,导致出现项目规划后无法具体进行实施。
三是实施林权改革后,荒山大部分划归农户,同时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山林的价值、重要性,林权纠纷矛盾增加,给规模化造林土地落实带来了难度,导致造林土地落实难度较大。由于造林土地落实难度大,引进到XX投资造林的公司难以大面积落实造林土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司的造林规模和造林进度。在全县都存在大面积规模化造林土地落实难度大的问题。
四是林政执法和木材运输管理力量薄弱。由于没有专职林政执法人员,林业局近几年的林业行政执法工作都是临时抽出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委托执法,无法及时有效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反行为。近年我县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迅速,公路网建设加大,木材外运通道增多,木材运输环节管理难度加大,现设立的木材检查站和木材临时检查点已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监管。
四、2015年工作目标及采取的措施
(一)编制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发展目标。编制《XX县林业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为我县林业产业科学协调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向级争取项目资金提供科学依据,为林业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坚持多年来的创新机制,采取股份合作、租赁经营、个体承包、业主开发、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等加快林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让经营者的利益驱动加大,增强业主责任心,提高造林成功率、保存率,加大荒山荒地有偿流转力度,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我县荒山资源的开发,形成健康活跃的发展局面,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1、完成2014年底下达的2014年度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项目0.8814万亩人工造林和2.2755万亩封山育林任务。
2、完成2015年县乡村造林绿化预安排任务10.6686万亩。
3、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1.8万亩人工造林建设任务。
(二)积极筹措资金,加大造林力度,奋力实现“1246”目标。
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的“1246”目标(10万亩核桃、20万亩油茶、40万亩桉树、60万亩杉树),全县每年将以年造林7万亩的速度推进,解决土地和资金困难是我们必须要突破的发展瓶颈。我们现有宜林荒山近60万亩,但大部分土地是纠纷地,需要我们加大调解力度。目前一时难以调解的,可以引导群众走“搁臵争议、联合开发”之路,这条经验在我县的巧马镇已得到成功推广。二是按照“上争、外引、内聚”的方针,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争取国家项目支持,整合多部门资金,认真实施好珠防工程、石漠化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项目、植被恢复费工业原料林项目。积极引进社会声誉好、经济实力强的造林公司进驻我县,通过土地流转、参股等方式加大造林力度,扩大造林成果。力争到“十三五”时期,商品林年采伐限额达70万方,为我县林木精深加工打下坚实基础。
(三)坚持依法治林,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不断加强林业法律、法规宣传,做好广大干部群众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森林保护“六个严禁”的要求,开展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震慑违法犯罪行为,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守住生态底线。
切实加强护林防火管理,确保全县林木的安全。根据县人民政府的安排部署,各森林防火责任单位要高度重视林木防火工作,建立健全护林防火各项工作制度,明确责任,组建扑火、灭火队伍,制定防火安全应急措施,强化责任落实,将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以内。同时,申报完成300公里林区森林防火通道建设任务。
(四)狠抓关键措施落实,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
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动员和组织广大林户发展特色林果种植业、林下养殖业、森林旅游业,引导农户大力发展以林下种养、生态观光、餐饮服务为主的林下经济。落实林权抵押多种模式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林下经济产值2000万元。通过政策推动,最大限度的调动农户和社会各界经营林业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
大力推进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实施,为提搞林农及林业生产经营者抵御自然灾害风险和应对重特大意外事故的能力,不断完善林业保护体系,为促进农民增收提供支持。
积极探索建立林权交易、流转和服务平台,改革完善林权管理制度,设立“林业产权交易管理中心”,为广大林农及客户提供林权流转交易、林业信息发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权抵押贷款、林权登记管理等服务。
(五)加大招商引资工作,促进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充分利用我县优势林业资源,大力扶持林板一体化、木材及林副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原有零散、小型木材加工企业实行逐步淘汰和升级改造。规范木材市场流通和木材税金征收程序。培育好积极引进已进驻我县巧马工业园的3家大型木材精深加工企业。如三家精深企业年生产能力在50万立方米以上,加工产品按3000元/立方米计算,每年产值可达15亿元,可为地方财政提供税收上亿元,加工厂及其半成品或初级产品加工厂可解决近5000人就业问题。同时,3家大型木材精深加工企业的投产、销售、运营等经营活动,将吸引周边县市更多木材资源的到来,带动物流、仓储、交易平台等服务产业的发展,到时XX巧马工业园将发展成为黔西南乃至贵州省西南部最大的木材交易集散中心。
XX县将通过产业化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产品结构合理、区域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
【XX县普通高中发展情况汇报】推荐阅读:
2022年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情况报告10-15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考试10-29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实施办法06-29
珠海市普通高中转学常见问答07-15
普通高中学校行政干部岗位职责(讨论)09-14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规定09-30
2022年普通高中毕业证办理程序08-08
宣威六中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填表说明09-06
普通高中小本培训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