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记录表

2024-06-2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记录表(精选16篇)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记录表 篇一

督导记录表

一、中医药基础设施建设及工作实施情况

1、中医临床诊室配备有中医诊疗设备,已配备中药柜,中药饮片100种以上。

2、已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3、可以开具中医药物处方,非药物疗法人次数占总处方

数比例30%,达到标准。

二、人才队伍建设

1、已配备中医类别医师1人。

2、中医类别医师已参加中医药继续教育,临床类别医师未参加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人才队伍建设资料收集整理不齐。

三、基层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1、未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工作,培训资料、记

录、制度等文件资料收集不齐。

2、未开展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对孕产妇、慢性病患

者健康管理服务,未对社区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中医药行为干预。

3、针对社区老年人、妇女、儿童以及亚健康人群等重点

人群制定了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案,指导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体质调养等养生保健活动。

4、中医药健康咨询活动开展较少,次数不够,开展工作的资料收集也不全,没有中医药健康咨询活动方案、通知、活动照片、记录等。

5、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已经开展,次数达不到要求,资

料收集不齐。

6、设有健康教育宣传专栏,但内容更新较慢,图片、资

料收集不全。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记录表 篇二

来信说, 前不久表妹带着宝宝到村卫生室接种疫苗时, 发现卫生室的宣传栏上有“基本公共卫生妇幼服务项目”公示, 上面显示, 乡镇卫生院应为农村孕产妇提供5次孕前免费检查及两次产后免费随访, 可是“这些表妹都没有享受到。”来信指出, “像这种好政策不能落地的情况在基层相当普遍。”究其原因, 卫生院的说法是上面拨款少, 如果真做的话卫生院要亏本。但是在应付上面检查时, 镇卫生院提供的产前、产后随访服务记录表里, 表妹却已“做了5次产前免费检查和两次产后随访。”

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由政府买单, 惠及众人的一项民生工程, 至今已经达到人均40元的标准, 只要在规定的范围内, 农村居民无一例外都可以享受到应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如果上面拨款不到位, 卫生院就“偷工减料”, 服务打折, 这样受损的是群众, 这与改革的初衷相悖, 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如果上面拨款不足, 就应如实再次申报, 而决不能以此为由降低服务质量, 损害群众的基本健康权益。

面对上述“表妹没有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妇幼服务的现象, 人们自然要问, 上面拨款是否到位?究竟是上面拨款少, 还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被侵占或挪作他用?其中有无猫腻?有关部门有必要调查清楚并给以一个明确的说法。尤其让人难以接受的是, 在应付上级检查时, 卫生院提供的记录却是编造的, 一纸谎言掩盖了多少问题, 这种现象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公共卫生服务一个最鲜明的特点, 就是严肃认真, 脚踏实地。上世纪中叶, 一些消除了传染病的地方, 主要靠的就是乡、村基层卫生人员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工作精神。那种挨家挨户上门服务, “送药到手、看服入口”的较真劲头, 至今想起来依然叫人感动不已。这种认真负责、扎扎实实的工作态度是基层卫生工作的传家宝, 任何时候都不可丧失。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记录表 篇三

关键词: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要真正厘清基本公共服务和一般公共服务的区别,首先应理解公共服务。而对公共服务的理解,是与公共品分不开的。

一、公共服务与公共品

公共服务是由社会公众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共同直接需求,由以政府为主体的非营利组织部门借助公共权力、公共资源来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以及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活动过程。公共服务与公共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将公共服务等同于公共品,但也不能把两者完全割裂。

公共品是一个经济学术语,应归属于物品范畴。而公共服务是一个政治学术语,应归属于服务范畴。公共品的研究着重考察谁来提供、提供什么、提供多少的问题,侧重于公共品供给的效率、技术和理性价值。而公共服务的研究着重考察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如何通过政治程序决定公共资源的配置或决定社会价值、利益在不同阶层、团体或个人中的分配问题,侧重于资源配置的公平、质量和利益维护。在我国,政府是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但在环境复杂、社会差异性需求增多以及政府精力和能力有限等多重因素的考虑下,政府会将物品生产责任以委托、出售、特许经营等方式交托给私人或第三部门。即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和生产主体可能不一致。而公共物品生产的主体资格在法律和专业技术允许的范围内,一般依据效率原则或通过市场化竞争获得,多是从物品的特征和效率角度进行考虑。

二、中国公共服务的缺失与均等化

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社会保障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发展滞后,加之社会历史性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和城乡二元的公共服务制度安排的积淀与延续,以及公共财政体制的不完善,致使城乡、地区和群体之间的公共服务供给在总量和结构上严重不对称,公共服务的受益范围和质量等差异显著。

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依赖路径,各级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与经济管理职能高度集中,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没有在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中得以体现;另一方面,地方财政间竞争行为的异化也导致公共服务供给差异性严重。公共财政的主要功能应是干预而非投资,而政府行为的扭曲却使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下移与财力上收加大了地方财政的压力,在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加而中央政府又不能充分供给的情况下,中央常不顾地方财力限制而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最低财政支出增长幅度,进一步加剧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负担。

三、基于均等化视角理解基本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解决的是政府在特定阶段应提供何种公共服务的问题。政府是基本公共服务的最终供应者,对全体公民的基本人权和生存发展状态负有终极责任。

理解基本公共服务应把握这样几点:其一,基础性。基本公共服务对应的是社会公众低层次、直接的、迫切的公共需求,是基于民生层面提出的,是与人权直接相关的公共服务,国家必须承担责任并予以切实保障。其二,同质性。基本公共服务是以保障公民基本人权为主要目的,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和不同收入水平的公民都能无差异地获得和享受同样质量的基本公共服务。其三,阶段性。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存在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会随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其供给要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财政能力相适应,也与社会的共同价值信念有着密切联系。至此,无差别、均等化的特点以及再分配效应使基本公共服务成为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手段。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公服务供给水平都应该均等化。

理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把握以下几点:其一,基本公共服务强调底线均等,这一目标会随着社会需求变化和经济发展,依据财政能力不断调高,使区域、城乡、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逐步缩小。短期内,政府应该着重关注西部、农村和弱势群体,保证他们能够享受最低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其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一方面,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领域的市场失灵和社会失灵决定了政府必须担起托底之责,保障全体公民的基本人权。另一方面,政府主导不等同于政府垄断,均等化也不意味着所有的基本公共服务都由政府无偿供给。其三,均等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在目前财力有限、体制不健全、多重差异并存的复杂国情下,只能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力,分阶段确定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和目标,逐步扩大服务供给范围,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四、结语

本文认为,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应首先考虑区域和城乡层面。内容涉及底线生存、公众发展、基本环境和基本安全四个方面。政府应建立动态的均等化目标:首先是建立最低保障性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渐扩大到“大致均等”的水平,最后全面实现结果均等。针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非均衡现状,应加紧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完善财税政策体系,大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革完善财政体制,尽快形成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格局;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困难地区的公共服务能力;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缓解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安体富,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与对策》,《财贸经济》,2007年第8期:P49。

[2]陈昌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国行动路线图》,《财会研究》,2008年第2期:P16。

[3]李静毅:《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依据及其在我国的实现途径》,《财政研究》,2009年第1期:P18。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记录表 篇四

和考核评估制度

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督导和考核评估,规范合理使用项目专项资金,促进乡镇、村卫生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有序开展,根据省财政厅、省卫生厅《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精神,结合本辖区实际,进一步强化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督导和考核评估制度建立,制定本制度。

一、督导和考核评估的对象及内容

督导和考核评估的对象及内容: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履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职责情况,以及开展健康教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人保健、卫生协管、慢性病管理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老年人及0-36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等情况。

二、督导和考核评估方法

中心卫生院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公共卫生科成立了督导和考核评估小组,对各乡镇及村卫生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督导和评估考核,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化公平原则,指导与督导相结合,专项检查考核与综合性评估考核相结合,每季度进行一次督导,考核评估,将对每次督导和考核评估情况,进行通报,督促整改。各乡镇卫生院根据《仁寿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考核细则》要求,每季度一次对村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考核评估(有通知、标准、记分原件和总结评估)。

三、考核评估结果的作用

中心卫生院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公共卫生科每次禾加镇村卫生站督导和考核评估的结果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核算发放的依据,各乡镇卫生院对村级考核评估的成绩,是专项资金核算发放的依据,各乡镇每季度认真考核,村卫生站站长签字认可。

四、督导和考核评估工作要求

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记录表 篇五

一、基本情况:红塔镇全镇总人口人,辖个村。

二、工作开展情况:(网络)

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工作:全镇总建档份,卫生院建立电子档案份,纸质档案份,建档率%;2014年更新档案份,更新率%。

2、65岁以上人,建档,体检人中做血糖人,做血常规人。

3、全镇高血压人,随访人,随访率%,血压控制达到标准人。

4、二型糖尿病人,建档人,随访人,随访率%,血糖控制人数人,血糖控制率%。

5、重症精神病患者人,随访人,随访率%。

6、计划免疫应种人,实种人,接种率%

7、麻疹查漏补种应种人,实种人,流入人,流出人,8、儿童营养包应发人,实发人,9、两癌筛查应查人,筛查人,三、现场情况:

1、入户:村,户,人,个组,0--6岁儿童人,2014年出生人,核对村与院的卡册相符率%,本次麻疹查漏

补种应补种人,实际补种人,调查应发儿童营养包人,实发人,0—6岁儿童全程体检人,实际体检人,实际居

民健康档案建档人,65岁以上人,高血压人,2型糖尿病

人,重症精神病患者人,全部建立了档案。走访高血压和糖尿病

重症精神病人共人,随访率%。群众满意度。少部

分存在档案填写不完整,2014年辅助检查没有做。

2、室内纸质资料村:总人口人,个组,户。0--6岁

儿童人,2014年出生人,核对村与院的卡册相符率%,2014

年孕产妇人,核对村与院的卡册相符率%,本次麻疹查漏 补

种 应种人,实种人,流入人,流出人,儿童营养

包应发人,实发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人,高血压人,2型糖尿病人,重症精神病患者人,全部建立了档案。抽查高

血压、糖尿病、重症精神病患者档案共份,份合格,合格

率%。实际随访与档案随访不一致。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次,参加人数人,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次,开健康教育处方种份,辖区内传染病报告人,及时率%,辖区外传染病处

理%,四、建议:

1、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录入和纸质档案规范填写,做到不漏

项,使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保持一致,尤其是辅助检查要真实,没有

检查就不要在辅助检查项凭空填写结果,教给村医如何做(档案填写

和随访)。

2、认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重症精神病的随访和体检工作,认真核对联系方式,做到联系电话和监督人员真实,不能出现纰漏,确保慢病创建达标。

3、按要求完成艾滋病(娱乐场所高危人群HIV检测、宣传)和

结核病两大疾病防控工作任务。

尤其是2014年红塔镇作为房县慢病创建试点镇要按时间节点抓

紧开展随访和特殊人群的检查工作

被督导单位:红塔镇卫生院

督导组长:付志刚

督导人员:况成贵杨兴伟唐忠华邓艳

孙清玉何 岩付怡

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记录表 篇六

扶余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慢性病管理项目考核领导小组:

为了进一步落实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项目的实施,使之达到更规范,更准确。在局领导下,均等化项目技术指导小组对承担项目的各卫生院进行了督导考核。下面对这次督导考核情况简单的总结汇报一下。

一、总结经验,突出亮点

通过近三个月的辛勤能力,各卫生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认真落实慢性病管理制度。各卫生院不仅制定了各项慢性病制定,而且能够去认真落实,积极主动去开展慢性病的监测和干预工作。

2、各卫生院对已建档的居民能够提供慢病筛查服务,并做分类登记。

3、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筛查工作已开展。

4、对来诊或访视的35岁以上居民首诊血压监测和对来诊或访视的50岁以上居民每诊血压监测工作已有卫生院开展。

5、个别单位慢病防治情况非常清楚,各项指标非常清晰,并且制作成版面上墙,如蔡家沟卫生院就做得非常突出。

二、存在的问题

1、慢病档案管理:

(1)、慢性病管理制度大多数单位落实得比较好,但个别卫生院落 实得不到位,此项完成率为87.5%。

(2)、辖区重点慢性病要分类登记,底数清。大多数单位完成得比较好,也有个别卫生院缺项,有的单位底数不清。分类登记完成率75%,底数清完成率50%。

(3)、每季度对慢性病管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汇总上报。此项大多数没有完成,完成率11%。

2、慢性病筛查:

(1)、35岁以上来诊或访视的居民首诊血压监测率》95%,此项绝大多数没有登记,完成率18.75%。

(2)、50岁以上来诊或访视的居民每诊血压监测率》90%,此项绝大多数没有登记,完成率18.75%。

(3)、60岁以上老人以社区(或村)为单位提供慢性病筛查服务,并进行登记,共筛查了6685人,慢病筛查率达13.3%。

(三)、高危人群干预:绝大多数卫生院有重点慢性病患者分类登记但没有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措施。绝大多数卫生院没有高危人群登记和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措施。此项完成率12.5%。

(四)、慢病规范化管理:

(1)、高血压、2型糖尿病病例管理率低,(2)、规范化管理率》25%。(3)、血压或血糖控制率低。

(4)、慢性病病例严格执行国家全科医学病例书写规范率56.25%

三、今后重点工作:

1、对慢性病管理情况要进行统计分析,并汇总上报。

2、对35岁以上来诊或访视的居民首诊血压和50岁以上来诊或访视的居民每诊血压要进行监测登记。

3、提高60岁以上老人慢病筛查率。

4、对筛查出的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患者不但要有登记,还要有干预措施。

5、加强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筛查,并对其定期随访,使血压或血糖控制达到满意。

6、加强慢性病病例的书写规范。

特此报告

7.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记录表 篇七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合作,内涵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 多措并举发展健康服务业, 而在我国卫生领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由政府主导提供、方式单一、社会力量参与度低、缺乏竞争, 导致公共卫生服务呈现“总体水平偏低、效率低水平趋同、发展不平衡”的特征, 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1~2]。因此, 为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探讨公共卫生领域公私合作模式具有很大意义[3]。然而, 目前学界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合作模式的具体内涵尚无明确的定义, 本文以“公私合作”这一核心概念的词频分析结果为基础, 结合目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合作供给过程中总结的经验, 从理论层面来探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合作的内涵, 为更好的实现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提供理论基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NHS Economic Evaluation Database, Pubmed, SCI / SSCI和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万方数据, 以“公私合作”为主题词检索出1982年到2014年间涉及公私合作和医疗卫生的385篇国内外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

1. 2 研究方法

主要利用共词分析法分三步对搜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首先, 确定公私合作内涵的高频关键词。通过spss18. 0、Excel对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 获得有关公私合作概念的中英文原始关键词54个, 再经过研究者对单复数和同义词的合并处理后, 最终确定40个关键词。其次, 建立关键词的共词矩阵。采用Excel的相关函数对所确定的关键词在同一文献中两两同时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 形成共词矩阵。再次, 多维尺度分析。利用Ochiia系数将公私合作内涵的关键词共词矩阵进行转化, 得到相关矩阵后再经相关处理得到相异矩阵。以相异矩阵为基础, 利用SPSS18. 0统计软件对公私合作概念关键词的矩阵数据进行二维尺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公私合作内涵关键词的确定和词频统计

为了提高公私合作内涵的全面和准确性, 笔者在文献检索过程中对检索结果进行了筛选。主要控制原则是: 第一, 要求“公私合作”术语在文献的标题、关键词或者摘要中出现; 第二, 筛选出核心期刊作为文献统计来源; 第三, 仅选择有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的高质量文献; 第四, 剔除来自不同数据库的重复文献和同一数据库中的相同文献。通过上述质量控制原则, 对检索到的385篇文献有关公私合作的内涵进行总结、分析、提炼, 共得到54个关键词, 再经同义词和单复数处理后, 最终得到频数在9以上的40个高频关键词。

从表1可以看出, 词频较高的关键词依次为“合作”、“私营部门”、“政府”, 分别在95、88、78篇文献中出现; 词频最低的关键词是私立医疗机构和委托代理理论, 仅在9篇文献中出现。在这40个关键词中, 共有12个词与合作过程有关, 有8个词与合作目标有关, 这提示我们在关注公私合作的内涵时不仅需要关注公私合作的过程, 公私合作的目标也不容忽视。

2. 2 公私合作内涵关键词的共词矩阵、相关矩阵和相异矩阵

基于对公私合作内涵的分解和提炼, 笔者运用共词分析法, 对所确定的关键词在同一文献中两两同时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 建立共词矩阵。从表2可以看出, 关键词“合作”共出现95次, 并且与关键词“私营部门”“政府”分别在64和55篇文献中同时出现。高频关键词是文献中有关公私合作内涵浓缩, 因此不同文献中相同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多, 在各个领域公私合作的内涵的相同关键点越受关注; 存在共词的文献数量越多, 说明共词的两个关键词的“距离”越近。

对于关键词之间距离的研究, 笔者利用Ochiia系数将公私合作内涵的关键词共词矩阵进行转化, 具体的操作是将共词矩阵中两词共同出现的次数除以两词出现次数的平方根乘积后得到相关矩阵, 其中数字的大小表明了相应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远近和相似程度。具体公式即α、β两词的Ochiia系数 = ( α、β两词共同出现的次数) ÷ ( α词出现的次数×β 词出现的次数) 1 /2。

由于本研究所运用的多维尺度分析方法对矩阵数据有特殊的要求, 因此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利用1与相关矩阵的数字相减得到公私合作内涵的关键词相异矩阵, 用来表示关联性较强的两词之间的相异程度, 具体结果见表4。

作关键词的数据结构, 对公私合作内涵的关键词矩阵进行二维尺度分析。得到相关可视化结果 ( 见图1) , Stress = 0. 224476;

2. 3 多维尺度分析

运用SPSS18. 0软件的多维尺度分析功能 ( multidimensionalscale, ALSCAL) , 对相异矩阵进行统计学降维处理, 以序数数值作为数据测度水平的指标, 选择平面不对称的图形描述公私合作关键词的数据结构, 对公私合作内涵的关键词矩阵进行二维尺度分析。得到相关可视化结果 ( 见图1) , Stress = 0. 224476;RSQ = 0. 74326。

由上图可知, 公私合作关键词的内涵主要包含三大类别。一是公共管理学类关键词, 主要分布在坐标轴的左侧上下限, 包括了政府、资源配置、效率、需求、政府引导、平等、合作、传染病预防、促进公众健康、创造社会价值、分担社会责任、新公共管理理论等。二是经济学范畴的关键词, 主要是坐标轴的上限右侧, 包括权利、义务、契约、交易、责任等。三是公私合作过程关键词, 主要分布在坐标轴下限右侧, 包括了合同、融资、运营、建设、特许经营、政府监管、分担风险、共享利益关键词。从图中还可以看出, 词频最高的合作、政府、项目等关键词均靠近坐标原点, 另外公共部门、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筹资、合同等关键词离横轴较近甚至恰好落在横轴上, 这就说明目前国内外公私合作主要是由政府所代表的公共部门通过项目和其他主体进行合作以完成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的供给。公共部门和私立部门“距离”较近, 目前二者的关系相对比较密切, 但是与其他相关主体诸如民营机构、营利性企业、非营利组织、私立医疗机构、政府等合作主体关键词的分布比较散, 提示了目前公私合作的中相关主体具备多元化特点。

3 结论与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公私合作关键词的表征概念主要包含管理学范畴、经济学范畴和合作行为过程三大类, 因此本研究认为公私合作的内涵应该包含三个方面。

从公共管理学角度来看, 公私合作是代表着公共管理部门的政府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卫生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公平分配, 充分了解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达到促进公众健康、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疾病防治工作、提高效率等目标所采用的与有能力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其他私营主体合作并积极引导的模式。换言之, 一是公私合作的各个主体在基本公共卫生合作项目的管理上是处于共同管理、待遇平等、政府有义务积极引导的地位; 二是在卫生资源的投入、整合、共享中, 公私合作是各主体相互融合先进管理理念达到共赢目的的过程; 三、公私合作是以目标为导向, 向管理要效益和效率的主要途径。因此, 在目前全球化机会与挑战并存的社会背景中, 公私合作模式对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公共产品或者服务通过公私合作的途径来供给, 可以理解为公共部门或非盈利性组织为实现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目标, 私立机构追逐利润最大化, 二者为了各自利益所采用的双方均认可的手段。虽然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终的社会效益趋同, 即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和促进健康 ( 1920, Winslow) 。但合作主体利益各异, 因此需要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制度进行约束, 加强政策引导, 以避免各主体在合作过程中由于经济利益驱动而相互争夺资源[5,6]。有研究显示, 在中低收入国家主要通过契约的形式对合作主体间的责任、权利、义务等进行限定[7,8], 确保持续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从公私合作这一动态过程来看, 在公共产品或服务项目的合作过程中, 公共部门和私立部门作为主要的合作主体, 二者之间需要建立一种以风险分担、利益共享、公平信任、奖惩结合为原则的伙伴关系, 共同为公共项目进行融资和投入以保证项目中人、财、物的供给及时和足量。在合作过程中, 政府有效监管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手段[9,10]。因此, 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管理部门需要对合作项目的设计、融资、建设、运营、维护进行全程监督管理, 最终保证实现公众利益的同时达到各主体共赢的目标[11]。

因此, 本研究认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私合作内涵是指公共部门和私立部门及其他有效组织和个人基于风险分担、利益共享、公平信任原则和契约关系, 以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各主体的利益目标为导向, 有效组织多方资源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行供给, 达到共赢而建立的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孙旭光.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私人供给的制度设计[J].农村经济, 2011, 4:86-90.

[2]高红霞, 徐娟, 张芬.均等化目标下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多元供给刍议[J].医学与社会, 2010, 6:7-10.

[3]周东华, 冯占春.公共卫生服务提供的公私合作模式综述[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3, 7:57-63.

[4]康静宁.PPP模式在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研究——兼论PPP模式在政府公共管理转型中的作用[J].海峡科学, 2013, 10:3-4.

[5]毛庆祥, 潘高.PPP模式在国外医药卫生领域应用概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 18:34-36.

[6]边启强, 钱朝南.引入市场资金建设肿瘤防治医疗实体的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 2012, 6:16-19.

[7]Karki D K, Mizzoev T N, Green N T, et al.Costs of successful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for For TB control in an urban setting in Nepal[J].BMC public Health, 2007, 7:1-12.

[8]Ishtar S.Bile K M, Ahmed A, et al.Process, Rationale and Interventions of Pakistan's National Action Plan on Chronic Diseases[J].Preventing Chronic Disease, 2006, 3 (1) :1-5.

[9]周成武, 严素勤, 陈建平, 等.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在卫生领域的应用[J].中国卫生经济, 2006, 25 (5) :73-75.

[10]景莹, 严素勤, 周成武, 等.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风险和风险规避[J].中国卫生经济, 2006, 25 (3) :79-80.

8.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记录表 篇八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财务管理成本核算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简介

(一)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公共卫生服务是一种成本较低、效果普惠的医疗服务,其一般社会效益回报周期相对较长,效益不是能立即显现并且效果评价及其复杂。

公共卫生服务主要以政府为主导,是关系到一个地区或一国居民健康的公共事业。公共卫生以公共财政为主要资金筹资来源,由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向全体人民公平地提供有效安全、价廉方便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

最近几年,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切实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现状,使患者从大医院分流、有效逐步地实现分级诊疗,国家财政及地方财政均加大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的投入力度。作为医疗机构的管理者合理有效的使用资金,能进一步健全财政经费保障机制。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

公共卫生项目分为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其中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工作:1、健康教育2、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预防接种4、儿童健康管理5、孕产妇健康管理6、老年人健康管理7、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2型糖尿病)8、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9、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10、中医药健康管理11、卫生监督协管 12、结核患者健康管理。

(三)公共卫生资金来源

公共卫生资金筹资来源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中央转移支付:其主要承担防治对全体居民健康危害较大的疾病及公共卫生问题经费,以及用于一些特定的卫生问题、特定的人群和特定地区的公共卫生经费。

2、省级: 其特点是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承担不同比例的公共衛生经费。

3、地方政府:主要负担部分公共卫生人员的工资福利和运行经费。

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经费以单项形式拨付,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经费多项形式拨付。

2015年全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从35元提高至40元。北京市朝阳区人均补助标准为收支两条线单位8元/人,购买服务类单位50元/人(中央财政补助4 元、北京市财政补助8 元 、朝阳区财政补助38元)

二、目前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管理现状

(一)政策性问题

基础公共卫生工作内容不细化,需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如流程能规范并统一,项目资金核算可创建模型,成本核算更加准确、便易。

目前测算价格基础沿用98年的医疗收费标准,成本补偿不科学影响财政补偿政策制定,可见基本公共项目中人员支出、公用支出、耗材支出的准确核算对财政政策不断完善有反推作用。

(二)项目预算管理、项目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工作规范和财务管理规范没有很好的统一,财务人员不懂业务,医疗工作人员不懂财务,导致项目核算不准确。更有医疗机构未按项目单独核算。

基层卫生机构轻视项目预算,无计划的使用经费,导致项目资金盈余,说明没有按时按量的完成工作要求。

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财务管理中列支无公共卫生服务无关的或者超量的费用,如为全体人员购买电话卡、公交卡;老年人健康管理列支早餐食品,体检2000人,实际购置食品5000份。

列支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经费,即使是保健科的相关基建支出也不得在公共卫生经费中列支。大额的维修支出如超过设备原值的30%也视同固定资产增值入账。

涉及服务类支出未选取财政政府采购单位,对属于政府采购范围内的项目必须履行政府采购程序,统一实行政府采购如印刷费、车辆维修、会议培训等。

(三)、项目成本核算不准确

在项目支出中列支与工作无关的卫生耗材。由于公共卫生项目实施科室为公卫科,一队人马共管多个项目,导致材料领用支出无法细分到各个项目,如儿童健康管理列支口腔科耗材;预防接种有血糖血脂耗材支出;孕产妇管理列支外送TCT支出等。

公用支出没有经合理的分摊方式分摊到每个项目中,导致项目成本核算不准确,如将机构所有的水电费全部列支到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三、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预算管理

财务管理应当以向业务提供决策支持为目标。事前积极参与,事中到位监督,事后精准核算。业务和财务逐步融合,最终实现项目一体化管理。为此事前应成立以全科、保健科(妇保、儿保、精防、监督协管)、中医、办公室、财务等科室成立公共卫生管理委员会。

财务部门协助相关业务科室做好各个项目的前期预算。首先应以上年各项目的财政补款额为依据,结合本年度工作量的提高,指定各个项目的总体预算额度。其次财务人员在了解业务的基础上,将各个项目的预算总额,分解到医疗业务开展所必须的资金支持上。以下以健康教育项目为例。

健康教育项目,工作流程中规定:

提供健康教育资料:要编辑、印刷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资金支出必然要包括印刷费,用于购买印制健康处方、手册等。要在在候诊区、观察室或宣传活动现场等场所播放音像资料,必然要支出宣传费,用于购置音像资料。组织拍摄宣传片,对应支出劳务费。

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作宣传栏,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宣传栏,位于公共场所明显位置并定期更换宣传栏内容。对应支出宣传栏费用:购置、安装、印刷费、制作费。

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每年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支出经费应有:横幅展板的制作费、场地租金、小礼品、交通费、劳务费等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支出经费应有:场地租金、小礼品、劳务费、教具。个体化健康教育:在门诊提供个体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服务上门访视或巡诊服务时,提供个体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涉及支出应有通讯费、交通费、口罩、帽子、手套、鞋套等。

nlc202309040826

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财务管理

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社[2010]311号》的规定,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单位应认真执行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资金管理。对于按规定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卫生服务项目,不得以任何形式向辖区居民收费。

医疗卫生机构要按规定使用补助资金,根据量入为出原则,单独核算,专款专用,按照有关公共卫生项目资金使用规定的用途和列支范围执行。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补偿参考依据及测算标准,可以将资金用于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所必须的耗材支出、公用支出、相关公卫人员的人员支出。

个人和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挪用、挤占和截留项目资金。不得将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用于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置和本单位人员培训等其他支出。

财务管理人员在遵守以上原则规定外,加强公共卫生项目的资金内控管理,可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1、严格项目支出审批程序,并且签批手续齐全。各项支出必须取得真实合法的原始凭证,且符合项目相关开支的标准及范围。2、按照规定程序,加强预算管理,对项目资金进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加强项目资金预算执行进度的考核。3、属于政府采购范围内的财政资金和项目,必须履行政府采购程序。4、加强耗材业务的管理流程,规范购买、验收、入库等管理环节。5、涉及会议、培训、公务招待等项目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严禁超标准列支。6、涉及劳务费,签字齐全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7、涉及礼品发放,出入库手续齐全,并有领取人员签字及领取物品明细。

五、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归集分摊准确性、

(一)耗材支出

耗材成本作为直接成本,在财务管理中应监督业务部门及物资管理部门,涉及公共卫生项目的材料支出应单獨出库。

如二型糖尿病检测用试纸、棉签及采血针由指定人员定期单独从库房领取,避免与医疗支出划分不清。

(二)公用支出

公用支出包含电费、水费、电话费、交通费、办公耗材、印刷费、宣传费等费用,涉及直接成本应直接正确归集到各个项目中,涉及无法归集的成本如水电费等应采用阶梯分摊法,逐步分摊到各个项目中。首先应根据工作量或服务当量,按比例把水电费在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之间分配,其次把上一步分配计算出的公共卫生水电费支出按工作量或服务当量按比例分配到各个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中。

(三)人员支出

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的人员支出。收支两条线的基层卫生机构可用于开展基本公共卫生外聘人员支出,财政不承担人员支出的基层卫生机构可将公共卫生经费用于公共卫生人员的人员支出。通过分层级的财务核算使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在财务报表上有一个科学、完整、准确的更贴近于实际工作的痕迹呈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中指出要建立健全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加速与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常见病、慢病的预防与治疗势必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首要任务,基本公共卫生财政资金的拨付也是逐年加大。合理有效的使用财政资金也成为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人员的必修课。只有重视预算、加强财务管理、精细项目成本核算,才能保证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的合理合规使用,进而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效的落实与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樊立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理论与实践[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刘彦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9.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记录表 篇九

资源县卫生局

关于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导的

通 知

各乡(镇)卫生院,县直各医疗卫生单位:

根据自治区卫生厅、桂林市卫生局要求,每半年对全县开展必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行督导,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展,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操作程序和完成今年上级对我县下达的各项任务目标任务,经研究,于2011年6月上旬委托项目指导单位对全县七乡镇开展项目工作现场督导。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督导时间

2011年6月上旬。具体时间由县疾控中心和县妇幼保健院电话通知为准。

二、督导范围、内容

范围: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

内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和《关于印发2011年桂林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评分细则(试行)的通知》(市卫字〔2011〕27号)。

三、督导方法

1、听取汇报: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组织领导、管理机构及各行政村乡村医生的参与情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展情况;经费使用情况及对乡村医生补助情况,经费合理使用及使用进度情况;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困难;下一步工作计划。

2、查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情况的有关资料:主要包括是否按要求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随机抽查30份居民健康档案(其中5份普通居民档案,20份含有专病管理内容的档案,5份含妇幼保健档案)]、是否按要求开展慢病管理、老年人保健、重性精神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等;普通居民档案和专病档案存放管理是否科学、规范;免疫规划疫苗保障供应、安全接种及时效性;传染病报告管理的准确和及时情况等。妇幼保健计算机录入情况,居民健康档案计算机录入情况。

3、现场调查: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场电话核实抽查居民健康档(抽查10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个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了解实际工作情况。

4、向被督导单位及有关人员反馈督导检查结果和建议。

四、督导方式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控方面的内容,具体由县疾控中心负责组织完成。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保健方面的内容,具体由县妇幼保健院组织完成。

五、其他事宜

督导工作完成后,写出督导记录,并向县卫生局书面汇报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

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

10.卫生院督导记录 篇十

督导时间:2011年10月20日-----2011年10 月22日 督导人员:卫生院院长xx、副院长xx、疾控专干xx。督导范围:各行政村、各村小学

督导内容:

1、村卫生所地方病防治工作;

2、农村家庭妇女及小学生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

3、居民食用盐情况。

督导结果:利用4天时间对全乡各村地方病防治工作进行了检查,每个行政村随机抽20户家庭妇女、30名五年级小学生,分别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他们进行了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测评,共调查家庭妇女名、五年级小学生名(根据检查村数计算人数),通过调查,家庭妇女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5%,小学生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8%。居民均食用合格碘盐,各村商店均未发现销售劣质盐。村卫生所有年初工作计划,有宣传培训记录,对农户地方病防治知识宣传到位。

存在的问题:各村工作进展不平衡,部分卫生所资料不完善。对农户宣传力度不大。

督导意见:

1、建议各村村医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

1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记录表 篇十一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病随访;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86-01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要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4次面对面的随访。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很多难点。

1 慢病随访存在的难点

1.1 患者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认知较差。由于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加之基层医疗机构的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得不够深入,导致很多患者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症状、并发症治疗及健康行为方式等相关知识缺乏足够的认知。

1.2 患者遵医行为较差,控制率低。慢性病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医嘱,长期坚持服用治疗的药物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农村居民的收入普遍相对较低,很多患者将主要精力放在求生存方面,不能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治疗药物、每季度参加乡镇卫生院开展的慢病随访,更无条件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1.3 慢性病患者的失访率高。一是由于很多农村居民外出务工率高、流动性大,容易失访;二是患者頻繁变更联系方式,医务人员无法联系到患者,造成失访;三是部分患者无症状或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症状缓解或消失,自以为已经治疗好慢性疾病,不愿意配合慢病随访工作,导致失访。

1.4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还不能满足慢病随访的要求。农村卫生院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员基本上是医疗业务相对较差或者根本没有医疗专业知识培训经历的职工。其专业知识相对匮乏,不能对慢性病患者进行预防、治疗及健康生活方式进行有效的指导。

2 应对策略

2.1 开展多种形式的慢性病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惠民电影等媒体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加大慢性疾病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村居民对慢性疾病有更加充分的认识。

2.2 抓住时机,多渠道组织患者开展慢性病随访。单独组织患者进行慢性病随访有一定的难度,全部实行入户随访工作量太大,无法完成工作任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多渠道组织患者开展慢性病的随访工作:

2.2.1利用农村赶场日随访。农村居民有赶场的习惯。利用赶场日居民较为集中的时机,开展慢病随访工作。

2.2.2利用农村家宴管理平台,开展随访。农村家宴是亲戚朋友、乡邻聚会的时间,有可能很多慢性病患者聚集,可以适时开展慢性病的随访。

2.2.3利用元旦、春节返乡人员较多时开展随访。元旦春节时有大量外出务人员返乡探亲,在开展外出返乡务工人员健康体检的工作时,同时开展慢性病随访。

2.3 有技巧的开展慢病随访工作。

2.3.1拉近与农民的距离,做慢病患者的知心朋友。先要在平等的地位上,与农村慢病患者沟通时,要表现出朴实、诚恳、谦虚、热情。 要入乡随俗,放下架子,拉近与农民的距离,做慢病患者的知心朋友,认真倾听患者的述说,耐心解释疑惑。同时,交流时必须考虑他们文化素质,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专业性较强的慢性病知识讲解给患者,提高慢性病知识的知晓率。

2.3.2偶尔发放小纪念品吸引患者参加慢病随访。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则和农民的心理,偶尔发放小纪念品吸引慢病患者主动参加慢病随访。

2.4 提高公共卫生队伍人员的素质,满足慢病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一是要求乡镇卫生院管理者转变“重医疗轻公共卫生”的观念,将一部分业务素质较高的临床医生选拔到公共卫生队伍中来,充实基层公共卫生队伍;二是加强公共卫生人员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慢病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宏飞,陈昌 论与农民沟通的特点和方法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3

1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记录表 篇十二

1 资料来源和方法

1.1资料来源

江苏省6个卫XI项目县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和管理资料;现场调查问卷资料。

1.2研究对象

乡、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接受服务的农村居民。调查3年内行政区划无变化的所有乡 (镇) 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每个乡 (镇) 随机抽取3所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 随机抽取各类服务对象调查服务满意度。共调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4所, 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站280个, 有效调查1 391人, 有效调查率99.4%。

1.3研究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小组访谈、问卷调查的方式,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知晓及满意情况采用机构拦截调查的方式, 调查结果采用描述性分析。

1.4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措施主要包括统一培训调查员, 质量监督员调查过程监督, 随访核查, 数据双人录入和EPIDATA数据库校验等, 保证了调查数据的信度和效度。

2 结果

2.1 项目管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涉及面广, 为便于管理和协调, 由县卫生行政机构成立项目领导小组, 县、乡、村卫生服务机构建立项目管理组织, 各机构间明确职责分工, 自上而下形成三级卫生服务和管理网络。调查表明, 98.1%的乡级卫生服务机构、99.6%的村级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了管理组织, 有完善的工作制度,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组织管理、服务运行体系较为健全。

2.2 绩效考核

现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 主要从项目资金管理的角度出发, 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 财政部门及专业卫生服务机构参与, 结合项目规范的要求实施绩效考核。考核面包括了项目的组织管理、机构建设、资金管理、技术服务、服务成效等, 考核结果与经费拨付挂钩, 这种方式对保证专款专用、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落实发挥了积极作用。

2.3 人力资源配置

6个项目县每千人口专业卫生服务人数平均3.4人, 6个项目县之间存在一定差别, 其中溧阳最多4.1人, 高邮最少2.8人, 均高于2009年东部县区2.46人的平均水平[1]。

乡、村两级卫生服务机构平均服务人口分别为44 737人、3 830人, 平均拥有卫生服务人员分别为11.1名、3.4名, 服务人员与服务人口之比分别平均为1:4 030、1:1 126。乡、村两级卫生服务机构服务人员中具有执业 (助理) 医师资格、乡村医生资格的平均为5.6名、0.8名, 即每个乡、村卫生服务机构中仅50.5%的乡防保人员和23.5%的村医具有合格的专业卫生服务能力。

2.4 经费保障

总体上县本级财政经费投入相对充足, 按户籍人口核定基本公共卫生经费, 6个项目县除高淳外均已达到或超过15元/人的卫生部要求, 其中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好的丹阳达到20元/人。省、市、县各级财政投入比例分别为71.4%、2.8%和25.8%, 仅16.7%的地区得到所属省辖市的财政投入。 (表1)

2.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

分析结果显示, 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开展, 传统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对较为规范, 如健康教育、传染病报告和处理、预防接种、儿童及孕产妇健康管理等。由表2可见,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宣传栏设置率达100%, 更新频率平均8.4次/个·年, 超过国家规范的要求;传染病报告率、预防接种证建证率均达到100%, 适龄儿童“五苗”全程接种率平均为97.9%, 新生儿访视率、孕产妇健康管理率平均为97.7%、98.5%。

部分新增、深化的服务项目, 如居民健康档案、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等, 项目开展时间短,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在服务能力、服务质量上处于逐步完善阶段。从表2显示, 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平均为62.3%, 健康档案的电子化率为86.1%;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均达90%, 但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为71.2%、62.3%, 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平均97.1%, 但健康体检率仅68.4%。表明38%的居民尚未建立健康档案, 已建档案中13.9%为纸质档案, 纳入管理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中28.8%、37.7%健康管理效果不理想, 而纳入管理的老年人中32%未开展规范的健康监测。

3 主要问题

3.1 考核方式单一, 考核效率不高

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绩效考核方式较为单一, 主要侧重于项目补助资金管理, 考核结果与经费拨付额度挂钩, 间接强化了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偏离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益性的公共产品本质[2]。另一方面,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绩效考核主要由卫生系统牵头, 财政部门多是参与性质, 或者仅着眼于项目经费管理层面, 考核本质仍属于卫生系统内部的行政业绩考核, 考核主体、考核对象隶属同一利益团体, 考核结果较难做到完全客观真实, 弱化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追求社会效益的服务宗旨。

3.2 经费保障相对不足

项目资金的足额筹集和实际拨付到位主要取决于各地财政, 由于事权和财权分离, 加上地方财政困窘, 日常防病经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经费常以捆绑打包的形式整体拨付, 表面看基本公共卫生专项经费足额筹集, 但其他卫生经费却相应减少, 存在事实上的挤占挪用, 经费保障仍然不足。

另一方面, 全部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的各项服务内容, 人均15元的经费补偿额度相对较低。以健康档案为例, 村卫生室建立一份健康档案经初步测算约需投入11元, 实际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经费投入仅为6.3元, 仅占实际支出的57.7%, 其余则需服务机构自行补偿。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85.3%, 但体检率和辅助检查率仅68.4%和56.1%, 主要原因之一检测成本较高。

药品零差价政策、绩效工资改革等外部环境的变化, 改变了乡、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传统的经费收支结构, 而实际补偿相对有限, 以某乡卫生院为例, 从药品零差价政策中得到的补偿仅业务总收入的4.8%;目前基本公卫经费测算以当地户籍人口统计, 流动人口的经费补助为空白, 需要服务机构自行补偿, 也间接造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的不足。

3.3 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队伍专业素质不高

乡、村两级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的服务内容不完全相同, 村级承担了大量随访工作, 而服务人员数量、人员结构与工作量明显不匹配。服务队伍专业素质不高, 专科毕业者少, 多为转岗培训, 不能满足居民健康需求[3]。村医待遇不高, 难以吸引医学毕业生, 现有村医队伍以返聘人员占多数, 年龄偏大, 业务素质和技能远不能满足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

3.4 专业技能保障不足

乡、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总体上较弱, 离规范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专业要求有一定差距。因经费、人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 县级专业卫生服务机构不能提供系统、有效的业务知识培训和技术支持,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与快速增长的居民公共卫生实际需要不匹配, 也间接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规范化程度和服务效果。

3.5 居民参与和配合度不高

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政策认知不够, 不了解甚至误解, 以及对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缺乏足够信任, 在组织实施健康讲座、健康干预和指导等服务时, 居民的参与度、配合度不够, 影响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4 建议

4.1完善督导和考核方式

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与监管机制是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有效手段[4], 而确保政府投入的有效性, 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服务数量、质量和可及性, 必须建立和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监管机制[5]。因此, 建议加强适宜的项目评价和绩效考核研究, 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监管和绩效考核形式, 科学确定评价和考核指标, 加强对服务过程和服务质量的督导、考核;适时引进“第三方”监管评估机制, 由与利益无关的第三方实施日常工作督导或项目绩效考核, 明确利益方、服务方、管理方的三方职责和义务, 逐步完善督导考核机制,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规范化程度和绩效考核效率的提高。

4.2强化各级政府的筹资职责, 积极拓宽渠道

现行的财政分权制, 间接形成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难以匹配的局面。县级地方政府承担宠大的支出责任, 但是财权有限, 造成地方财力难以满足支出需要。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医药卫生体制重点工作的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 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 因此, 要再次明确各级政府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筹资责任, 增加市级财政对下辖地区的公共卫生补偿职责。另一方面, 合理、优化配置基本公共卫生资源, 对项目的绩效考核和经费拨付, 除了常年可测的工作量, 建议结合上年度的服务情况, 适当考虑流动人口等不可预知且无补偿基数的服务量, 增加对这部分服务的经费补偿, 提高项目资金使用的公平和效率。

4.4加强政策宣传和组织合作

通过多种方式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政策宣传, 让居民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涵和目的, 提高群众认知度;另一方面, 加强卫生、农业、财政等多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 共同鼓励和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努力配合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4.3完善资源配置, 提高服务能力

现阶段, 基层卫生服务人员能力不足仍然是制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的最大障碍[6], 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供给, 取决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资源配置和服务能力[7]。建议在科学测算工作量的基础上, 根据服务量适当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专业人员数量, 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加强与各类医学院校合作, 建立满足本地区需要的定向人才培养机制, 并从政策上给予学费、收入保障。另一方面, 建立长期、稳定的继续教育机制, 明确县级及以上专业卫生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培训及技术指导职责, 并提供相应的工作经费保障, 以健全、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技术保障机制, 逐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卫生部.《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S].

[2]王峦, 程晓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界定的理论原则与方法步骤研究[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9;23 (6) :19-20.

[3]曲乃强, 袁庆辉, 靖雪研.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 中国卫生经济, 2009, 28 (9) , 69-71.

[4]朱晓丽, 代涛, 王芳, 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分析[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1, 28 (2) , 121-124.

[5]王伟, 任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内涵与实施策略[J], 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 2010, 31 (6) , 58-60.

[6]韦潇, 代涛, 朱晓丽, 等.推进医改五项重点工作中的难点问题-部分地市主管领导调查[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0, 3 (11) :32.

1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记录表 篇十三

被督导单位: 幼儿园 督导时间: 年 月 日

一、根据卫生部教育部令76号《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龙华新区妇幼保健中心对你幼儿园进行督导,针对2016年上半年卫生保健督导中提出的整改意见,现对你幼儿园未按期完成整改项目记录如下:

以上存在问题再次要求幼儿园在2016年 月 日前整改完毕,并通知妇幼保健中心工作人员验收,逾期未完成整改的将上报新区公共事业局进行通报。

二、开展口腔保健预防龋齿:

护齿儿童占全园儿童的百分率: %(龋齿预防覆盖率要求达到90%以上)

三、开展视力保健预防视力不良:

视力筛查儿童占全园儿童的百分率: %(筛查率要求达到100%,已配镜的儿童除外),筛查工作完成后,要求幼儿园要对筛查结果异常的儿童进行追踪,追踪复查率要求达80%以上。

四、关心幼儿情绪开展心理行为问题筛查:

中班学生完成儿童心理行为筛查率 %。筛查工作完成后幼儿园按照妇幼保健中心专业医生的指引对筛查结果异常的儿童进行专案管理。

五、幼儿园必须配备合格的保健医生,现配备保健医生 名。

要求幼儿园严格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工作规范》开展集体儿童卫生保健工作,重点做好:晨检和全日观察、卫生消毒、膳食管理、健康体检、体格锻炼、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常见病的预防和管理、伤害预防、健康教育、信息收集等等。

14.基本公共卫生督导通报 篇十四

为全面掌握全县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开展情况,督促指导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确保按时完成全县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各项任务目标。20xx年4月1日-7日,县卫计局组织两个督导组对全县基层卫生计生单位20xx年第一季度部分基本公共卫生工作进行了督查。现通报如下:

一、督导方式

主要采取实地查看、查阅资料、随机抽查等形式。

二、督导内容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1.居民健康档案清理情况;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情况;

3.乡对村级第一季度的督导情况;

4.基本公共卫生经费兑现村级情况等。

(二)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和建设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创建工作。

(三)疫情监测及传染病报告。

(四)麻苗查漏补种开展情况。

三、督导结果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1.居民健康档案方面:主要是体检项目不全,填写不规范,甚至出现明显逻辑错误,多数乡镇仍有版纸质档案,此项工作尚未开展的有煎茶镇、楠杆乡、平原镇、枫香溪镇卫生院,其他乡镇均在清理过程中。

2.乡村医生签约服务与委托服务方面:已按照要求进行乡村医生签约的有青龙、玉水、高山,已落实乡村委托服务的乡镇有合兴、长堡、玉水、高山、荆角等,其余乡镇均未开展。

3.基本公共卫生经费下沉情况:只有长堡(51.39%)、复兴(40.23%)按40%下沉到村卫生室。其余乡镇均未达到40%的要求,部分乡镇卫生院至今未兑付县卫计局下拨的年基本公共卫生经费。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培训:大部分乡镇在第一季度都开展了培训工作,其中龙泉有5次培训会且资料完善。稳坪镇、楠杆乡尚未开展培训工作,一些乡镇培训资料不完善。

5.村级督导:多数乡镇对村级进行了第一季度督导,均有督导纪录及督导小结,小部分乡镇的督导工作还在进行中,目前只有合兴镇卫生院还未开展督导工作。

6.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随访工作:从查阅的资料看,只有极少部分乡镇在开展随访,且随访资料中存在逻辑错误现象。

7.65岁以上老年人及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未开展此项工作。

(二)建设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及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工作:19个乡镇卫生院和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组织学习了《建设“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评价标准(2014年版)》7大项指标、《贵州省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评估指标体系》8大项指标。但存在宣传氛围不浓、整改措施不力、投入不足、重视不够等现象。

(三)疫情监测与传染病报告:所有乡镇均对发现的疑似

传染病病例进行了登记、报告。

(四)麻苗查漏补种工作

1.宣传力度不够,无宣传专刊、标语,如钱家乡、合兴镇、复兴镇、平原镇等卫生院。

2.多数乡镇卫生院开展了督导工作,长丰乡、平原镇卫生院未开展督导。

(五)其他方面:通过查阅资料掌握的情况,目前只有县疾控中心开展了第一季度工作督导。

四、工作要求

1.基层各卫生计生单位要高度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按照德卫计通〔20xx〕24号文件要求和《德江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狠抓落实,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到位。

2.基层各卫生计生单位要加强基本公共卫生经费的管理,切实做到专款专用,要尽快做好乡村医生的签约服务和委托服务,确保各项基本公共卫生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3.县级业务指导机构要加大培训和督导力度,提高基层人员业务素质。

4.加大宣传力度,让老百姓理解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目的和意义,主动配合工作的开展,为老百姓提供优惠方便的健康服务。

5.规范档案管理,完善档案内容,在清理完善过程中做到不缺项、不漏项。

年4月16日

1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记录表 篇十五

资料与方法

抽取在灵璧县19个乡镇乡居住>1年, 年龄>18周岁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

方法: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乡镇卫生院院公共卫生人员基本情况、群众健康生活方式及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结果, 个人健康行为的形成情况, 人群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满意程度。采取统一表格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9个乡镇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每个乡镇随机调查2个行政村, 每个村调查高血压患者10例、2型糖尿病患者10例。另外, 每个乡镇通过电话调查20例服务对象, 进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满意度的调查。

结果

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对高血压、糖尿病、>65岁老年人、重性精神病、0~6岁龄儿童和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及部分正常人群分别建立健康档案, 累计完成电子健康档案805 774份, 全县平均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82%。

慢性病规范管理率:高血压患者累计管理120 689人, 累计规范管理62 204例, 规范管理率52%;2型糖尿病患者累计管理29 863人, 累计规范管理15 967例, 规范管理率53%。

健康教育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 对服务对象和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疾病防控知识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问卷调查。每个乡镇调查30例, 全县共调查660例, 调查问卷通过计算机录入自动分析结果。群众健康教育知晓率82%、健康行为形成率78%。

电话调查满意度:每个乡镇电话调查20例服务对象, 全县共计调查440例。其中, 电话接通253例, 电话接通率58%;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满意的183例, 满意度72%。

乡镇卫生院公卫人员基本情况:利用调查表对全县乡镇卫生院所有从事公共卫生的人员进行登记调查。目前, 灵璧县乡镇卫生院从事公共卫生的人员138人, 仅占乡镇卫生院在岗人员的14%。其中, 具有大专以上学历37人 (27%) ;中专学历83人 (61%) ;无学历18人 (12%) 。按照所学的专业统计, 公共卫生专业47人 (34%) ;医士专业72人 (53%) ;非医药专业19人 (13%) 。

讨论

存在问题:自从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医药体制改革以后, 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乡镇卫生院的主要职责之一[2]。乡镇卫生院既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执行主体, 也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管理主体, 承担着双重角色。 (1) 基层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少、能力低, 与承担的工作任务不适应; (2) 医防合一的体制, 制约着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乡镇从事公共卫生的人员所在的防保所, 只是乡镇卫生院的一个职能科室, 与其承担的大量工作不适应, 权小责任大, 人少任务重。 (3) 经费使用不合理, 严重挫伤人员积极性。目前, 村级经费实行打卡发放, 势必造成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孬干好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乡镇经费不是专款专用和项目管理, 而是纳入经常性收入。势必造成乡镇卫生院花自己的钱, 干别人的事[3]。致使乡镇对村级管理不到位、督导不到位、服务不到位, 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一些项目质量不高。随访不及时、辅助检查项目无法开展、电子健康档案不能及时更新[4]。

建议: (1) 培训工作前移下沉:县级各个公共卫生专业机构要组织精干师资力量走下去, 以乡镇为单位对村卫生室人员全员培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识。县级师资力量要进行岗前培训学习, 编制培训教材。对基层人员培训要统一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要求。培训资料要齐全规范, 有通知、签到、照片、记录、试卷, 确保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 (2) 创新管理模式,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坚持“花钱买服务”的原则, 谁服务、谁收益。各乡镇抓几个样板村,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以点带面促进整体工作提高更高水平。各乡镇可以组建公共卫生服务团队, 直接进村入户搞服务。也可以指定某各村卫生室的某个医生单独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签订目标责任书, 明确责、权、利。 (3) 规范经费使用, 严格绩效考核:坚持先考核、后拨款的原则, 经费拨付一定与工作的数量、质量挂钩, 奖优罚劣和奖先罚后。

参考文献

[1]杨丽, 崔颖, 徐显娣, 等.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职责分工及经费分配研究[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1, 9 (2) :51-54.

[2]郝爱华, 刘勇鹰, 易学锋, 等.广东省顺德区和云安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现况调查[J].华南预防医学, 2012, 11 (4) :19-23.

[3]高生堂.宁夏南部贫困县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法和体会[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3, 12 (2) :160-164.

16.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评价与政策建议 篇十六

■高度重视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把评估结果以及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上升指数和要素发展指数等指标作为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和硬性指标。

■将“经济性”导向转变为“经济性、社会性、效率性”导向,淡化GDP在政府政绩考核中的比重。

■把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要素的关注度作为改善民生的晴雨表。

■尽快制定并出台基本公共服务的国家标准与指标体系。

一、GDP对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杠杆指数评估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查德·伊斯特林(R.Easterlin)在其著作《经济增长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快乐》中提出了伊斯特林悖论,又称为“幸福—收入之谜”或“幸福悖论”,即为什么更多的财富并没有带来更大的幸福?受到伊斯特林悖论的启发,通过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也发现,更多的GDP并没有带来人们对公共服务更多的满意度。这促使进一步深入思考经济发展与公共服务满意度之间是否存在内在关联?如果有,这种关联又是什么?

自2000年以来的十年,中国GDP增长率年平均值高达10.46%,到2011年,中国GDP总量首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势头不可阻挡。经济发展以增进社会财富和社会福利为目的,但如果经济增长中相当的份额用以弥补无效投资和浪费,致使GDP数值的增多而非人民生活和福利水平的提高,就违背了发展经济的目的。长期以来,人们错误地把GDP的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而GDP以外的诸如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工作都被有意无意地忽视甚至放弃。这样做导致的结果就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伴随GDP的不断增长,民众的生活满意度并没有随之提高。发达地区最近几年的发展实践也验证了这个结果。

从公共服务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来看,很多地方GDP排名不高,但满意度很高。调研数据显示,就城市的GDP与满意度排名之间的关联来看,从表1得出,GDP与满意度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关系,比如拉萨GDP排名38位,满意度排名第1,满意度与GDP排名相差37位;厦门GDP排名25位,满意度排名第2,满意度与GDP排名相差23位;海口GDP排名37位,满意度排名第16位,满意度与GDP排名相差21位;珠海GDP排名第31位,满意度排名第13位,满意度与GDP排名相差18位……

由此可以看出,高GDP并不意味着高公共服务满意度。但是经济建设作为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一定会对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产生巨大作用。为了揭示这种撬动作用,我们提出了GDP对公共服务满意度杠杆指数(以下简称“GDP对满意度杠杆指数”)的概念。力图通过对GDP和公共服务满意度之间的定量分析,着力研究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投入,夯实基本公共服务,在有限GDP的前提下,实现有限GDP的杠杆作用,用少量的GDP获得更高的社会满意度和幸福指数?这也是我们提出GDP对满意度杠杆指数概念的初衷。GDP对满意度杠杆指数是通过模型“满意度得分/ln(GDP值)”得出。

因为满意度得分是百分制,与城市GDP值在量纲上差距较大,为了消除这种差距,在不影响模型结果的情况下,采用计量上常用的取对数的方法对GDP值进行处理。这个模型衡量的是GDP与公共服务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所代表的是GDP对于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杠杆作用。其值越高,表明在一定的GDP水平下,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越高。GDP对满意度杠杆指数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指数越高,表明二者的协调性越好。

通过把38个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情况和其2011年的GDP进行了关联性分析,制成表1,并进行了排名,结果显示,拉萨、厦门、海口等城市GDP对满意度的杠杆指数比较高,分列前三名,尤其是拉萨,其值比第二名超出很多。

二、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满意度上升指数评估

一个城市的市民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受政府重视程度、投入规模、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影响,在不同时间点,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评估结果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动。如果一个城市持之以恒地高度重视公共服务建设,不断增加公共服务投入,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那么这个城市的公共服务满意度就会不断上升。相反,如果一个城市只是基于制造政绩的角度,投机性地增加公共服务投入,而不是持续重视和不断投入,那么即使这个城市曾经创造过满意度的辉煌,那也只是暂时的。从公共服务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来看,2012年全国38个主要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得分及排名相对于2011年大多数都有变化,在满意度得分方面,普遍较去年有所提高,只有少数个别城市略有下降。在排名方面,有些城市在这两个调查期内,排名变化较大,2011排名靠前,但在2012年的调查中,排名却有大幅下降,有些城市则正好相反,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因此,为了更好地呈现和评估不同城市在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方面的提升情况和进步程度,我们提出了“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上升指数”(以下简称“城市上升指数”)这一概念。城市上升指数是通过模型“(当年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得分-上一年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得分)/上一年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得分”得出,表示某城市的公共服务满意度得分相对于上一年度的上升幅度。某个城市的公共服务满意度上升指数越高,表明这个城市在公共服务满意度方面取得的进步越大,提升的越快。反之,则进步较慢,甚至有退步。

例如,上海市2012年的城市上升指数为0.24,表明上海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得分相对于2011年提高了24%。这个模型强调的是某一城市在一定时间段里公共服务的上升程度,其值越高,表明城市公共服务力在这个时间段内取得了更好的发展。从长期来看,城市上升指数表现了公众对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变动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公共服务力发展的稳定性。

通过对全国38个主要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城市上升指数统计发现,上海、天津、拉萨、南京、厦门、沈阳、福州、太原、大连、武汉这10个城市上升指数最高,与名次进步最高的上海、天津、南京、福州、呼和浩特、沈阳、昆明、成都和武汉等十个城市,并不完全一致,但大部分具有一致性。单说上海的进步明显,认为与2010年世博会对上海的影响有紧密关系,对于环境、交通、公共安全一定增分不少。反过来看,名次变化落差比较大的有郑州、汕头、西宁、哈尔滨、银川、南昌、北京、珠海、南宁和青岛等十个城市,排位变动都在6名以上,最大落差有27名。

另外,将城市满意度上升指数范围扩大,我们也可以得出区域的满意度上升指数。我们选取东部、中部和西部划分角度来呈现区域性满意度的上升指数。根据统计数据可以看到,三个区域并没有太大差异,满意度上升指数基本一致,中部稍低于另外两个区域。

三、基本公共服务力发展指数评估

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包括社会保障和就业、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基础教育、住房保障、公共交通、城市环境、文化体育、公职服务九个基本方面。公众对这九个方面的在不同时期的满意程度是不同的。从公共服务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2012年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各要素的满意度较2011年变化较大(见图1)。2011年最高满意度文化体育在2012年得分下降了11.6分,而2011年满意度最低三项公共安全、公共交通、基础教育分别上升了15.55分、7.07分和 6.71分。在排名方面,公共交通由2011年的第2名下降到第8名,社会保障与就业则由去年的第9名上升至第5名,这些都表明了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要素的满意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着。

为了更好地呈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不同要素的满意度的变化情况,提出“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要素发展指数”(以下简称“要素发展指数”)这一概念。要素发展指数是通过模型“(当年要素满意度得分-上一年要素满意度得分)/上一年要素满意度得分”得出,表示公共服务要素满意度得分相对于上一年度的上升幅度。

例如2012年社保就业的发展指数为0.453,表明2012年社保就业的满意度相对于2011年提高了45.3%。这个模型以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强调的是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同要素在某一时间段的发展程度,侧面反映了在一定时间段中,基本公共服务这一要素取得的进步,其值越高,表明我国在这一基本公共服务要素的工作在这个时间段内取得了更好的发展,获得了更好的效果。从长期来看,要素发展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在这一要素上总体发展的稳定性。

我们对2012年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九大要素的满意度发展指数进行了测算和排序。研究表明,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提高,社保就业、住房保障、基础教育、公共安全等方面人民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这表明地方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力得到了逐步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不断优化。但是,提高幅度有限,距离群众非常满意的公共服务力水平,依旧还有很大空间。通过对2011年和2012年基本指标的满意度比较来看发展指数的变化。文化体育、公共交通和城市环境发展指数为负,就意味着满意度下降,而社保就业、住房保障、基础教育和公共安全的发展指数优良。这充分表明在社保就业方面,政府在应对就业压力的情况下,积极扶持微型企业发展政策对就业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另外,将要素满意度发展指数分解在区域水平,得到区域范围的要素满意度指数。选取东部、中部和西部划分角度来呈现区域性要素满意度发展指数。正数为上升,负数为下降,总体上是上升多于下降。我们可以看到,三个区域在公共交通、环境保护与公职服务三个方面体现为下降居多,其他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都有所上升。

四、政策建议

综观2011-2012年38个主要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估结果,发现,与2010-2011年的结果相比,2012年的各项要素中有六大要素满意度得分明显上升,38个城市当中,有37个城市满意度得分提升,唯有一个城市得分下降0.12分,这表明,相对于去年,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呈上升趋势。但是总体满意度还比较低,且各要素之间的满意度不够均衡。这表明,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逐步提升,但是,总体水平不高,提升空间很大。

(一)高度重视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把评估结果及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上升指数和要素发展指数等指标作为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和硬性指标,将“经济性”导向转变为“经济性、社会性、效率性”导向,淡化GDP在政府政绩考核中的比重。按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要求,绩效评价是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迫切、重要且关键的一环。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是判断基本公共服务力的根本标准,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城市上升指数体现了一个城市在一定时间段里满意度的上升程度,反映了公共服务力的提高,可以用该指标来考核不同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要素指数体现了一个公共服务要素在一定时间段里满意度的上升程度,反映了某个公共服务产品的质量改善和效率提升,可以用该指标来考核提供公共服务的不同政府职能部门。建立公众参与、民生导向的绩效评估体系,对政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形成一种约束机制,有助于把转变发展方式、公共服务变成政府实实在在的基本职责。

(二)高度重视对基本公共服务力的第三方评估,并通过对评估过程进行检查督导,对评估结果进行实际运用等方式将其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当前,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很多是由统计部门在开展工作。第三方权威评估机构缺失,民意调查数据即使科学准确,政府也不采纳,使得政府绩效评估缺乏公信力。因此,建议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要求,“积极开展基本公共服务社会满意度调查。鼓励多方参与评估,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重视具有一定权威性和研究能力的第三方机构,规范其评估行为,重视其评估结论,并将其运用到公共服务建设的实际工作当中。

(三)高度关注GDP与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杠杆指数,提高公共服务方面财政投入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调查显示,有的城市GDP很高,但满意度不高,有的城市GDP不高,但满意度很高。对于后者来说,其中的原因要么是GDP在公共服务中的投入不够,要么投入的效率不高。因此,要不断提升GDP对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杠杆指数,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效破除“伊斯特林悖论”(更多的财富并没有带来更大的幸福)。提升GDP对满意度杠杆指数的关键是增加公共服务方面财政投入的规模、质量和效率,把“投入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结合。

(四)在逐年增加公共服务方面财政投入的同时,切实提高投入的质量和效率。调查发现,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占GDP比重与满意度得分呈负相关关系。为了进一步检验这个结论,对2010年公共服务方面财政投入占GDP比重的部分数据2与满意度利用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者的确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64(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但这并不意味着提高满意度不需要财政投入,而是说明有些城市在公共服务方面财政投入的质量和效率不高,花了钱也没有让老百姓满意,但也有城市在公共服务投入方面的质量和效率很高,少花了钱,多办了事,这与GDP对满意度的杠杆指数评估是内在一致的。

(五)把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要素的关注度作为改善民生的晴雨表。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要素的关注度反映了公众在公共服务要素方面的需求程度。调查显示,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各要素的关注和需求存在明显差别。2011年与2012年两次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公共服务各要素关注度的趋势总体一致,但存在细微差别。社保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均是公众最关注的前三项,其关注度远高于其他几个要素,而文化体育和公职服务的关注度则较低。但公众最关注的公共服务要素有所变化,2011年公众最关注的是住房保障,2012年公众最关注的是社保就业。关注度的这些调查结果对于政府进一步明确公共服务的战略方向和工作重点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根据关注度的变化,即需求程度的变化,及时调整公共服务的工作重点,有利于避免重复建设,避免“服务过当”或“服务不及”,从而真正提升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提升公共服务满意度。

(六)建议相关政府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对允许公开的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指标体系所涉及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相关信息进行公开。我们在调查和评估的过程中发现,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各领域尤其是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和福利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数据存在以下问题:部分应该可以公开的数据没有公开、以年鉴为载体所公开的数据非常滞后(通常滞后2-3年)、公开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数据打架情况比较严重、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渠道不畅等问题。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及时公开包括各级政府的年度公共服务财政投入的使用和决算情况,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公共交通、公共安全、社保就业、基础教育、环境保护、文化体育、公职服务等公共服务各领域的年度工作规划、财政投入和发展验收情况在内的信息,保证评估应用数据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七)不能以城市人口规模大、地理区位偏为借口,为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不高寻求托词。调查发现,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与城市人口规模、地理区位无直接对应关系。事实上,通过计算,西部城市满意度平均得分比中部城市高0.59分。另外,利用统计软件SPSS对人口规模和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八)尽快制定并出台基本公共服务的国家标准与指标体系,积极推进评估业务外包,向有权威、高质量、负责任的第三方独立机构购买服务。当前,《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做出了界定,但尚未制定统一的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指标标准体系,从而会制约规划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影响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力的提高。因此,要按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以开展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综合评价为重要手段,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案,牵头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并向国务院提交评估报告,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公共服务水平综合评价推荐业务外包,向社会第三方机构购买服务,防止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自己评价自己,自说自话。

注:1.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公共服务蓝皮书——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2011-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2.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此数据只包含了2010年公共安全、基础教育、社保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和文化体育等六个方面的财政投入占GDP比重,北京、拉萨、兰州、贵阳、珠海、上海、汕头、石家庄等城市因为部分数据缺失,未作分析。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1》。

上一篇:可再生能源生物质下一篇:二年级数学广角配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