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驱力有感

2024-09-18

自驱力有感(精选9篇)

1.自驱力有感 篇一

谈谈自驱力(张首席在2012年集团望年会上的致辞)

——张首席在2012年集团望年会上的致辞

--------转发邮件信息--------

发件人:

发送日期:2012-02-02 13:38:39

主题:谈谈自驱力——张首席在2012年集团望年会上的致辞

今天的讲话主题是关于自驱力,主要讲三点,首先,每个人的自驱力是我们模式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其次,我们应怎样认识自驱力?以及如何树立自驱力的观念;第三,结合我自己的经历谈谈对自驱力的理解和感悟。

一、每个人的自驱力是海尔模式创新成功的关键

每个人的自驱力是我们模式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特别是对今天到会的人尤为重要,因为大家都在比较关键的岗位上。

为什么自驱力对模式创新如此重要,因为2012年海尔模式创新的主题就是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CEO,而每个人要想成为自己的CEO就必须要以自主经营体为平台,这是必要条件。梁海山所承接的小表示范就是为了打造这样的平台,其标志是每个自主经营体都明确自己的战略损益表,其路径是通过做透三门样板的战略损益表进而复制到所有经营体,这就意味着每个经营体都要自驱动去创造用户资源,要做到这一步,前提又必须是大表驱动。周云杰承接的大表示范建立的是自驱动的机制。即以各级主管的自驱力使自主经营体自主驱动。

大表和小表都有1.0、2.0、3.0三个版本进化,小表的三个阶段分别是静态连线、动态优化、独立核算共赢共享;大表的三个阶段分别是他驱动、自驱动、自我优化。无论大表还是小表,做到2.0版就一定是可以自驱动的。最后,是谭丽霞承接的模式示范,通过对大小表的不断闭环优化,持续进行模式创新。所以说,自驱力是保证我们2012年模式创新的主题,即让每个人成为自己CEO的关键。

二、我们应怎样认识自驱力?

美国的一本畅销书《驱动力》,它里面的观点可能对我们大家有一定的启迪。这本书去年被评为亚马逊最畅销书50强。

《驱动力》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关于激励的真相,它把激励也分为1.0,2.0,3.0。

激励1.0假定人类是为了生存而奋斗。也就是说如果我不去工作,我就没有饭吃,没有衣穿,这是迫于生存的压力;激励2.0则假定人类还会对其环境中的奖惩做出反应。激励1.0和2.0都是他驱动,是外部激励。我们现在需要升级到激励3.0,激励3.0是内在激励,自我驱动。其动力来自于为了让世界变得更好而不断地去学习和创造。具备了这种自驱力就会达到更高的境界。激励3.0有三个基本元素:自主、精熟和目标。

(一)“自主”。自己决定自己生活的希望。

“自主”有两个特征,一是自主驱动去做好应该自己做好的事;二是必须要有一个可以自主驱动、自主创新的平台。我们现在推进的大表小表和模式示范,就符合这两个特征:一是可以自主驱动每个人人单合一;二是创造了很好的平台,也就是我们的倒三角组织,组织架构从层级结构变成了矩阵网络,大家形成了一个整体。刚才的介绍短片(编者注:《龙之变》)中,以乾卦中的龙的各个阶段说明我们龙年的发展趋势,其实乾卦的爻辞中最高的就是“用九”:即群龙无首。我们要实现的目标就是群龙无首,每一个自主经营体都是一条龙,每一条龙不是由其上级来指挥,而是自主为用户创造价值,这就是人单合一双赢模式追求的最高境界,即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现在我们的模式创新推进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比方说梁海山和周云杰已经做的不错,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还有很多人始终没有跟上节奏,没有跟上节奏的原因首先就是在自主阶段出了问题。自主的反面是不自主,“不自主”的表现形式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自”:自恋、自负,最后变得自卑。所谓“自恋”就是非常相信自己过去熟悉的那一套是对的,所以在模式创新推进上总是格格不入,有人甚至觉得新模式有什么必要呢?有什么价值呢?不能自主驱动进行新模式探索。在这个情况下可能就到了第二步,就是自负了,觉得自己的决策肯定没问题,我发布命令你们照着做就行了,结果导致失败,而失败之后就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老路走不通,新路又不能去探索,总是把自己夹在中间,觉得我怎么老是不行呢?也非常恨自己为什么做不上去,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自卑。

(二)精熟。把自主创新、自我导向的事情做到更好,直到极致。

精是精确的精,熟是熟练的熟。“精熟”阶段就是把自主创新、自我导向的事情做得更好一些,努力做到极致。怎样才能进入这个阶段呢?也有两个条件,第一要参与,第二要经过痛苦的磨练。所谓参与就是要亲手去做,但绝不是越俎代庖,而是要真正悟透战略,找到正确的路径。比如梁海山承接的小表示范,小表芯片需要17条连线,但一开始打通17条连线非常困难,也非常复杂,虽然也有团队在承接,但梁海山不是把探索的任务丢给团队就不管了,而是找准方向共同研究。最胶著的时候,梁海山的这个团队采用接力式的办法,24小时不停在做。相比之下很多人没像梁海山这样深入参与,仍是延续过去的正三角思路。

所谓磨练,就要不怕失败,但不是蛮干,而是为了尽量避免失败,把预算的工作做到前面去。现在,还有很多人没有做好,因为自己没有想通,不能深入参与,更不要说有事先的“预”了。那么在探索的过程中,肯定会碰壁,碰到困难又回到老路上来,浅尝辄止,这就不会真正达到目标。荷兰的哲学家斯宾诺莎有一句名言:“如果你不想,会找一个借口,如果想做,会找一个方法。”这句话可不可以倒过来说呢?如果不停找借口,就是不想做。现在有很多人总是找借口,找各种理由说不能做或者做不成,那也就是说你就不想做,因为不想做就找一个借口。

(三)目标。

这个目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量的目标,而是要真正达到一个非常高的境界,它叫做振兴商业、重塑世界,为此需要挑战自己的极限,去争取一个更大更持久的世界级的目标。我们现在的模式创新符合这个要求。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模式创新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要创造一个具有时代性、国际性的商业模式。所谓时代性,就是符合互联网时代的需要,但目前别人还没有做,我们率先探索了。这就是重塑世界。所谓的国际性,就是对所有的企业都有用,无论国内企业,还是国际企业都认可这个模式,而且可以学,并且学了还有好处,就像国际上大家都曾经学习的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以及后来美国的六西格玛一样,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给整个世界范围的企业管理带来非常大的变化。

所以,回过头来看三个元素,它是逐级递进提升的。在自主阶段是自我导向做好应该做的事情;到了精熟阶段,就是把事情做到极致;到了目标阶段,要做到世界级的水平,达到改善人类生活,让世界更美好的目标。

三、我对自驱力的理解和感悟

很多同志一方面在理性上明白自驱力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又觉得很难做到。我个人对自驱力的理解和感悟可以总结为两点,第一是要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第二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有你才是你自己的心理医生。

(一)首先要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因为个人的经历,我对这点体会非常深。

1966年,我上高中的时候,所在的学校是山东省的重点中学。本来是很好的学习环境,但遇上特殊年代,到处停课、闹革命。本来目标是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深造,但遇上大学又停办了。突然梦想没了,目标也没了,然后所有的同学一部分上山下乡,一部分支援到边疆,还有的就到了工厂。

我算是比较幸运的,到了工厂,但是不管到哪儿都是到最底层。那个时候有句话,说我们这批人是文化大革命的实验品,社会上的处理品。大家都感觉非常不幸。

但正是因为到了社会最底层,从底层干起,我觉得这反倒成为我今天最宝贵的财富,这个经历可能比单纯的学历更重要。那个时候没人理你,就像美国人说的蘑菇定律一样,被放在最阴暗的角落,所有机会都靠自己来争取。

比方说,当时虽然没有全日制大学,但青岛市还有所业余大学,我就努力去考,考上了这所业余大学,上了四年。那个时候非常艰苦,每天晚上蹬着自行车跑很远的路,酷暑寒冬,始终坚持,但我没有什么怨言,是我自己争取的,因为我学到了知识。除了业大,我学习的另一个途径是书籍,但那时青岛市的新华书店还不像现在,当时书店在中山路,非常小,整个书店除了马、恩、列、斯、毛主席的书外,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的书,想看其它方面的书,要自己去借,但那些书又不敢公开地借,不敢公开地看,那时连《郭沫若文集》、《矛盾文集》、《巴金文集》等都不让看,只能偷偷地借着看。当然有一些国外的文学作品,像巴尔扎克、雨果、契诃夫、狄更斯的等等,都是千方百计去找来看,而且要赶快看完。不像今天,有的人很多书放在眼前,读书的机会很多,反而懒得去读。也许只有争取来的机会才更加珍惜,因为借给你书的人,害怕书有遗失或者出问题,必须得三两天就看完,所以就要集中精力地赶快看。也正是因为这样,我看了很多的书。那个时代只要能找到的中国古典文学、史籍都努力去读,像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更是当教科书一样看了好几遍。这些经历都对我当时以及以后认清及做对做好很多事情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所以,我觉得珍惜机会非常重要。我和杨总、武总合作到今天,已经27年了,这在中国的企业界可能没有第二家。您可以说在中国我们的企业不是最好的,但是我们这种合作肯定是最好的。他们两个人也都经历过那个时代,大家都珍惜工作的机会。还有像卢铿和史春洁,他们也是经历过那个时代。他们虽然都曾是学习出色的学生,但文革中只能上山下乡,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如果没有恢复高考,他们不可能上大学。他们今天不仅可能还在农村,而且由于他们家庭的关系在当时的环境下政治上还要受歧视。正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很珍惜工作机会。当然还有很多类似的同志,这是他们非常珍惜今天工作机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另外,还有一些同志虽然没有这个经历,但也非常珍惜工作机会。比方说梁海山和周云杰,他们两个人都是1966年文革爆发时出生的。他们虽然没有经历过文革的磨难,但仍然能珍惜今天的工作机会,不断挑战自我。我觉得年轻的同志应该向他们两个人学习。不能因为工作机会唾手可得,便不珍惜。相反,不但要珍惜,更应该敬畏现在的工作机会。现在有很多年轻同志大学毕业之后来到企业,认为得到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只想自己应该有更高的职位和待遇,这是不可取的,应该要想到,我在这个职位上不是我自己应该得到多少好处,而是由于责任重大应该为所

有的员工负责,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机会。其实许多管理人员应该认真想一想,自己在物质上得的不算少,不应在这方面无止境的追求。就像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说的,“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对很多年轻的同志,我觉得应该更好地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素质。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要做自主经营体的一个原因。因为过去的职业升迁路线,在传统的正三角的组织体系下让很多不胜任的人提升到了比较高的职位。现在做倒三角就是要大家从基层自主经营体做起。由此锻炼真正的才干,体现出自己应有的价值。记得印度教圣典《薄伽梵歌》有句名言:“人不应为了外部的赞誉而工作,因为工作本身就是奖赏。”只有达到将工作本身看作是奖赏的境界,才会珍惜乃至敬畏自己的工作机会,工作职位。

之所以用了这么长时间说这方面的事情,是因为这对于激发我们的自驱力非常关键,因为自驱力来自人的内心,如果内心不能做到这一点,自驱力就很难实现和持续。

(二)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如果想坚定不移地做下去,只有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管┼÷到什么困难,只要你的目标明确,你就应该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而不应该寄希望于向别人倾诉,那样根本不可能真正解决。我自己就有这个体会,冰箱项目刚开始上马的时候我们什么都没有,找别人,人家不但不会鼓励你,反倒会泼冷水。因为那时这个厂亏损很严重,又要贷款几千万,什么时候能还上?人家可能认为你一千年也还不上。那个时候怎么办?因为我们自己坚信这个方向是对的,就坚定不移义无反顾地做下去。90年代初海尔工业园在上马的时候,是全国家电行业第一个工业园,当时我们账面上可支配的资金只有8000万,但是投资需要15亿,在贷款2个亿之后银行就不再放贷了,那个时候真的是找谁都不行。怎么办?就是因为坚信改革开放到了这个份儿上一定会有机会,这个工业园建起来一定是我们一个新的跨越,我们咬住牙不但找到了机会建成了工业园,而且锻炼了一支队伍。

《圣经新约全书》上有一句话叫做:“出路绝了,却非绝无出路。”意思是任何时候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不放弃,你一定能找到出路。我觉得我们很多同志都要提高这种心理的耐受能力,有的人往往遇到一点困难就垂头丧气,就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就想跟别人唠叨一下,或者找一些借口,其实借口没有任何作用,因为借口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美国汽车大王福特有一段自述讲的非常好。福特少年非常不幸,12岁时母亲病逝,但是母亲的一段话成为他创业的不竭动力。他母亲告诉他:“你必须去做生活给予的不愉快的事,你可以怜悯别人,但你一定不能怜悯自己。” 借今天这个机会,我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希望每个人怎样具备自驱力。

最后,春节即将到来,我在这里祝所有海尔员工,特别是今天到会的各位阖家欢乐,生活幸福。谢谢!

2.《自驱力》读后感 篇二

美国著名作家凯普告诉我们: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必须要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一个勇于追逐不畏艰辛的梦想!就像饥饿的狮子看见羚羊一般不顾一切奋力直追,即使道路坎坷,即使跌倒受伤,亦不会放弃追逐。

人的斗志和惰性是此消彼长的,追梦的路途必然坎坎坷坷。我们不能像跳蚤一样,被偶尔的失败限制跳高的勇气和能力,不能因为一时的碰壁而失去信念一厥不起!

工作不仅仅只是为了生存,更应该体现自身的价值,为生活赋予意义,增添光彩!

作为护士,也许我们会觉得拿着并不算高的工资日复一日的打针,换药,量血压是一件极其枯燥乏味的事。但是如果我们能每天把这些简单的事做好,那样才真的“不简单”。既然我们是白衣天使,就应该像白衣天使一样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们也提升了自己。作为一个护士,我们的护理技能,扎实的专业知识,善于沟通的能力,足够的耐心和乐于奉献的精神都直接影响患者所受痛苦的程度和痊愈的速度。

不要因为薪水的多少,领导的批评,患者的投诉而消极工作,这样损失的不只是办事能力上的差评,更是对这神圣职业的亵渎,对自己心灵的谴责!

不要因为工作辛苦而辞职,如果你讨厌或者厌倦现在的工作,换工作不是解决的根本办法,不会游泳的人换泳池也没用,根本方法是改变自己的心态,这个世界没有一个平台能提供“钱多,事少,离家近”。你对工作付出几分,工作就会回报你几分,如果暂时没有收获,就说明付出还不够!

”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谦辞,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着心酸苦楚,每一个完美的故事后面都有无数的彩排!

3.自驱力读后感 篇三

美国人凯普的《没有任何借口》,可能更为大家熟知。而我却认为他的《自驱力》更值得一看。对于每一个身在职场的人来讲,搞清楚以何种态度对待工作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同样的,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也是很必要的。《自驱力》给出了系统的分析和最佳答案。

《自驱力》这本书从五个角度来阐释了工作精神即工作态度的问题。它告诉应该怎样面对工作,自我工作最终目的以及应该怎样去工作,需要保持一种什么态度。通过对本书的仔细阅读使我受益非浅。

凯普把世界上的人分为三种,各位不妨对号如座:一种人每天工作的很辛苦,但却不知为何工作,得过且过;一种人认为工作就是为了谋生,活得很痛苦;一种人则享受工作,认为工作是他生命成长的契机、机遇,会激发他所有的毅力、坚忍力和高贵品格,因而孜孜不倦,全力以赴。

通过这三种人的比较,凯普很清晰的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不要仅仅为报酬工作;不计报酬而报酬更多;目标决定了你的高度;工作态度决定了你的成就;改变态度,从行动开始;卓越是你最好的工作保障;你的表现会说话;去工作就是去跑起来;主动寻找机会脚下多垫一些砖头;工作没有限制;乐在工作”。

该书提出工作不仅是谋生的手段,不要仅因报酬而工作,而是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工作、面对工作,从工作中既能得到“报酬”,并能不断提升自我价值。这一切来自于我们的“自驱力”。工作需要跑起来才能实现并完成自我更高的奋斗目标,工作的很好完成并不决定于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工作态度。

在现今的日常生活中,总有人会抱怨工作不好,工作无法继续,给的薪水不够多,继而慢怠工作,对工作的态度懒散,在工作中相互推诿,工作上遇到难题而弃之于不顾。他们生活在幻想的生活中,而不正确去面对工作,并企图通过不认真、不努力确能获得丰厚的报酬,梦想实现自我生活目标,可是到头来他们被日渐勤奋的、对工作保持积极态度的人落下,迎接他们的最后只有失败。

作为一名大学生,保持一种积极地工作态度也是相当必要的。每一个学生都应积极的投入到班级工作中,为的不是能被所有同学认同并选为班干部,而是为自己也是班里的一份子。这样,怀着那种积极的态度,在工作中,我们也可以乐于去中。另外,对于个人的学习,我们也应该抱有正确态度,从而向我们的目标步步迈进。

对这本书的认真阅读使我认识到,贯穿整个工作的最重要的要素就是你个态度。没有不满意的工作,只有你不满意的态度,没有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只有你不愿付出的态度,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而是你没有准备并跑起来的勇气。只要我们有积极健康的工作态度,认真热情地付出,才可能有丰硕的收成。我将在日后的工作中,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认真仔细地面对工作,让自己真正跑起来,在工作用心去体验,不断实现自我,提升自我。一切以工作为要,用心工作,真正让自己“乐”在其中。

凯普有个例子举的非常形象、幽默:"许多人在生活的火炉前不知廉耻地说,“火炉啊,给我一些热量吧,我会给你增加木柴的。"

不要再工作不努力,努力找工作了!不要再满足于混日子,敷衍了事,混水摸鱼,过一天算一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浪费自己宝贵的青春,生命,大好前程了!不要为吃饭而吃饭,为劳动而劳动,为工作而工作,为报酬而报酬了!不要从一个地方到一个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但没有一件事情做得让人无可挑剔拍案叫绝,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直到退休仍然一事无成了!

4.自驱力读后感 篇四

崔正才

近日我阅读了《自驱力》这本书,在这部作品中,刘力嘉先生总结了多年来进行企业员工素质提升训练的经验,为企业和员工挖掘到了“工作中激动人心的力量”。并且认为推动企业进步的技术、管理、制度等因素只占冰山的一小部分,而真正的推力来自员工的“自驱力”。自驱力是渴望进步的原动力,是在工作中引爆内心潜能、提高工作潜质的强烈进取心。在当今变化如此强烈的社会进程中,不具备自我职业发展能力的员工在起跑的一瞬间就已被淘汰出局了。去工作就是去跑起来,只有将内驱力外化为行动的员工才能取得最佳的执行效果,才能在职场竞争中遥遥领先。这本书告诉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工作,工作最终目的以及应该怎样去工作,需要保持一种什么态度。书中提出工作不仅是谋生的手段,不要仅因报酬而工作,而是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工作、面对工作,从工作中既能得到“报酬”,并能不断提升自我价值。这一切来自于我们的“自驱力”。很好的完成工作并不决定于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工作态度。

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人会抱怨工作不好,挣的钱太少,环境太差,从而对工作的态度懒散,在工作中相互推诿,对工作上遇到难题弃之不顾。整日生活在幻想的生活中,而不

正确去面对工作,并企图通过不认真、不努力获得丰厚的报酬,梦想实现自我生活目标,可是到头来却被日渐勤奋的、对工作保持积极态度的人落下,迎接他们的最后只有失败。

贯穿整个工作的最重要的要素就是你的态度。没有不满意的工作,只有不满意的态度;没有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只有不愿付出的态度,只要我们有着积极健康的工作态度,日子热情的付出,才可能有丰硕的收成。

自驱力的魅力何在?自驱力魅力在于他让人们的工作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内心的满足,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再也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自驱力魅力在于作为一名员工,工作时就不会想我必须为老板或企业做什么,而是在想我难道只在这种职位上做一辈子吗?我难道就只能当士兵而不能当主帅吗?这时候我们就会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会去做一些份外的不同寻常的事情,这样自己的水平才会超过一般人,养成自己在高层工作的能力;自驱力魅力在于会得到重任和高薪,因为我们有了自驱力,我们就会把公司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把自己看成集体中的一员,把自己想像成理想中的样子,把公司的利益当成自己的利益。自驱力魅力在于你就不会认为你现在的地位是多么的卑微或者从事的工作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因为你怀着强烈的进取心,渴望能有一日你会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人物,并愿意为此付出切实有效的百分之百的努力,然任何障碍都阻碍不了你前进的步伐,这样你就最终会拥有辉煌而壮丽的人生。自驱力的魅力在于它会促使你自觉自愿的去寻找机会,发挥创造力,将你的发展机会置于某种挑战争取的过程中,就会去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培训,更新你的技能,培养自己在工作中利于不败之地的能力,把工作看成你的满足,把工作看成是一门艺术,把工作看成是一种高雅的娱乐活动。

让我们牢牢记住书中多次重复的这段话吧:

这世界只为两种人开辟大路:

一种是意志坚定的人,另一种是不畏惧任何障碍的人。成功者与失败者最大的差别在于: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内在驱动力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

你或许认为自己太差劲,能成就一番事业的机会和概率微乎其微。但是,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你现在的地位是多么的卑微,或者从事工作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只要你有强大的自驱力,只要你不愿局限于狭小的圈子,只要你渴望着有朝一日成为万众瞩目的人物,只要你希冀着攀登上成功的巅峰,并愿意为此付出艰辛的努力,那么任何阻碍都阻挡不了你成功的步伐。

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生命不是短程赛跑,没有人能一夕成功,就像野地里的百合花不会提前绽放。哪一座金字塔能用一块石头在一朝一夕砌成?哪种伤口不是渐渐复合痊愈呢?如果你能倾注你所有的力量,没有任何一条路会显得

太遥远。正如胚芽通过力量的积蓄最终钻出地面、竹子需要在地下长四年才能长出地面然后越长越快一样,你也将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逐渐的远离平庸,拥有辉煌而壮丽的人生。

现在开始请你比别人晚睡一小时来阅读,早起一小时来行动,打电话拜访客户,做计划;当别人拜访10个顾客结束,请你拜访11个、12个······当别人下班,请你继续加班,留下来多做一些事情;当别人出去玩的时候,请你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来阅读,甚至上课;当别人想放弃的时候,你多坚持一会儿;当别人走累了,你多走几步路,即使你只是一个负责刷油漆的油漆工,那也得恪尽职守竭尽所能,就像贝多芬作曲、莎士比亚写诗、伦伯朗作画一样。这些细小琐屑的工作都预示和象征着你未来作为的不可限量。每当旭日东升的时候请你试着对自己说: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5.自驱力读后感 篇五

该书提出工作不是谋生的手段,不要仅因报酬而工作,而是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工作、面对工作,从工作中既能得到“报酬”,并能不断提升自我价值。这一切来自于我们的“自驱力”。工作需要跑起来才能实现并完成自我更高的奋斗目标,工作的很好完成并不决定于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工作态度。

书中有个很生动的例子,有人问三个砌砖的工人:“你们在做什么呢?”第一个工人没好气地嘀咕:“你没看见吗,我正在砌墙啊。”第二个工人有气无力地说:“嗨,我正在做一项每小时9美元的工作呢。”第三个工人哼着小调,欢快地说:“你问我啊朋友,我不妨坦白告诉你,我正在建造这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堂!”三个工人对应着三种截然不同的工作态度,一种人每天工作的很辛苦,但却不知为何工作,得过且过;一种人认为工作就是为了谋生,活得很痛苦;一种人则享受工作,认为工作是他生命成长的契机、机遇,会激发他所有的毅力、坚忍力和高贵品格,因而孜孜不倦,乐此不疲。通过这三种人的比较,凯普很清晰的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不要仅仅为报酬工作;不计报酬而报酬更多;目标决定了你的高度;工作态度决定了你的成就;改变态度,从行动开始;卓越是你最好的工作保障;你的表现会说话;去工作就是去跑起来;主动寻找机会脚下多垫一些砖头;工作没有限制;乐在工作”。

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像第一个或者第二个工人一样,他们每天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或者是抱怨微薄的薪水,对工作尽量少做或者不做,他们生活在幻想的生活中,而不正确去面对工作,并企图通过不认真、不努力确能获得丰厚的报酬,梦想实现自我生活目标,可是到头来他们被日渐勤奋的、对工作保持积极态度的人落下,迎接他们的最后只有失败。书中举了希尔顿的例子,刚开始他对刷洗马桶的工作也是抱怨不已,但是看到前辈把马桶洗得干干净净,并盛了一碗水一饮而尽。希尔顿深深地被震撼了,他发誓“即使一辈子洗马桶也要做个洗马桶最出色的人。”最终希尔顿成为了酒店大亨。

6.自驱力心得体会 篇六

失败者往往并不是输在才能与机遇上,他们不乏辛苦的劳作,少的只是那么一点点坚持和忍耐。

就拿学习来说,一道题,苦思冥想一阵后,仍得不出结果,一下子就认定这题目不会做。等到看到答案后又不禁懊恼,原来的思路与答案仅一步之遥。如果再坚持想下去,这道题就能解出来。

7.团队建设:自驱力 让员工自己跑 篇七

企业发展的动力在哪里?

在整个员工职能体系的大冰山上,“知识、技能”只是水上部分,而隐于水下不易测量的员工态度、个性、内驱力等情感智力部分,却是挖掘之“本”。也是企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内驱来自内需

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外驱力和内驱力两种。内驱力指建立在员工自信心基础上的一种自我达成的成功精神。

自驱力立足于员工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要,使员工渴求不断地完善自己,将自身的潜能发挥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员工热情主动地投入任务的完成中,甚至不计报酬地寻求创造性解决方案。

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认为个体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重要的动机或需要:

成就需要: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这种需求使员工强烈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获得更大的成功。他们追求成功之后的个人成就感。

权力需要: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这种需求使员工在竞争性中追求出色的成绩。使自己的地位与自己的才能相称。

亲和需要:寻求被他人喜爱和接纳的一种愿望。高亲和动机的人更倾向于与他人进行交往,至少是为他人着想,保持员工对企业、对工作的高度忠诚。

驱动人格的动力

很多企业在潜意识中将员工放在被动的位置上,企图用一种外在驱动力,如强制、督促或者物质奖励等来挖掘其才智。而Brandeis 大学的权威研究结果显示,奖励会降低表现的级别,员工自我驱动却可以表现出三种人格动力:

出众意识。它使人自信,追求卓越。使人充分发挥潜力和能量,处于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批判意识。它使人经常向现实挑战,同时欢迎来自现实和他人的挑战,主动发现和改进工作中的问题,欢迎挑战性强的工作或任务。

超前意识。这是一种向前看的品质,它使人追求高远的目标、向未来和理想靠近,表现为看重培训机会的或者投资对自我的提升。

自驱力三步曲

首先,确定员工需求的基本假设和自驱力的最佳着力点。每个企业对员工的要求都不一样,每个企业员工的表现也不一样,因此,激励员工自驱力的制度要保持有机平衡。

其次,设计具体策略。比较常规的手段有四类:

成就刺激。适宜于提供给员工面对的是成功与失败机遇各半的工作:根据他们的能力情况交给他们适度挑战性的工作目标;及时明确地向员工反馈其工作绩效的信息。

环境刺激。为员工创造相应的环境气氛。和睦、友善的环境可培养员工的合作精神,但容易降低团队进攻性;而竞争性高的环境可以刺激员工不断地提升个体表现,但容易各自为政。

对人的发展挑战。将发展机会置于某种挑战、争取过程中,发展机会的获得不仅意味着员工能力提升机会,也意味着员工自身竞争力、事业资源的提升。

企业与人的合作关系。建立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平等关系。将员工的职业发展统一为企业的事业发展,使属于某某企业本身表征员工能力和事业成就的标记。

最后,是制度、理念的培养阶段以及相应的监督、制衡机制。

激励制度一旦建立起来就不适宜过多更改,而是要将这种制度变成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另外,也要设计相应的退出机制,对于那些难以实现自我驱动的员工激励无效后应该淘汰。

8.自驱力有感 篇八

张瑞敏在海尔内部的最新文章,对《自驱力》一书的读后感,文中他鼓舞员工应该做到自己激励3.0的目标——即自主、精熟、目标。

“我们要实现的目标就是群龙无首,每一个自主经营体都是一条龙,每一条龙不是由其上级来指挥,而是自主为用户创造价值,这就是人单合一双赢模式追求的最高境界,即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

“这个目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量的目标,而是要真正达到一个非常高的境界,它叫做振兴商业、重塑世界,为此需要挑战自己的极限,去争取一个更大更持久的世界级的目标。” “我个人对自驱力的理解和感悟可以总结为两点,第一是要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第二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有你才是你自己的心理医生。”

以下是张瑞敏《谈谈自驱力》的讲话实录:

一、怎样认识自驱力

美国的一本畅销书《驱动力》,它里面的观点可能对我们大家有一定的启迪。这本书去年被评为亚马逊最畅销书50强。

《驱动力》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关于激励的真相,它把激励也分为1.0,2.0,3.0,激励1.0假定人类是为了生存而奋斗。也就是说如果我不去工作,我就没有饭吃,没有衣穿,这是迫于生存的压力;激励2.0则假定人类还会对其环境中的奖惩做出反应。激励1.0和2.0都是他驱动,是外部激励。我们现在需要升级到激励3.0,激励3.0是内在激励,自我驱动。其动力来自于为了让世界变得更好而不断地去学习和创造。具备了这种自驱力就会达到更高的境界。激励3.0有三个基本元素:自主、精熟和目标。

(一)“自主”。自己决定自己生活的希望。

“自主”有两个特征,一是自主驱动去做好应该自己做好的事;二是必须要有一个可以自主驱动、自主创新的平台。我们现在推进的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就符合这两个特征:一是可以自主驱动每个人的人单合一;二是创造了很好的平台,也就是我们的倒三角组织,组织架构从层级结构变成了矩阵网络,大家形成了一个整体。《易经》乾卦的爻辞中最高的就是“用九”:即群龙无首。我们要实现的目标就是群龙无首,每一个自主经营体都是一条龙,每一条龙不是由其上级来指挥,而是自主为用户创造价值,这就是人单合一双赢模式追求的最高境界,即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

现在我们的模式创新推进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也有很多人始终没有跟上节奏,没有跟上节奏的原因首先就是在自主阶段出了问题。自主的反面是不自主,“不自主”的表现形式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自”:自恋、自负,最后变得自卑。所谓“自恋”就是非常相

信自己过去熟悉的那一套是对的,所以在模式创新推进上总是格格不入,有人甚至觉得新模式有什么必要呢?有什么价值呢?不能自主驱动进行新模式探索。在这个情况下可能就到了第二步,就是自负了,觉得自己的决策肯定没问题,我发布命令你们照着做就行了,结果导致失败,而失败之后就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老路走不通,新路又不能去探索,总是把自己夹在中间,觉得我怎么老是不行呢?也非常恨自己为什么做不上去,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自卑。

(二)精熟。把自主创新、自我导向的事情做到更好,直到极致。

精是精确的精,熟是熟练的熟。“精熟”阶段就是把自主创新、自我导向的事情做得更好一些,努力做到极致。怎样才能进入这个阶段呢?也有两个条件,第一要参与,第二要经过痛苦的磨练。

所谓参与就是要亲手去做,但绝不是越俎代庖,而是要真正悟透战略,找到正确的路径。所谓磨练,就要不怕失败,但不是蛮干,而是为了尽量避免失败,把预算的工作做到前面去。现在,还有很多人没有做好,因为自己没有想通,不能深入参与,更不要说有事先的“预”了。那么在探索的过程中,肯定会碰壁,碰到困难又回到老路上来,浅尝辄止,这就不会真正达到目标。荷兰的哲学家斯宾诺莎有一句名言:“如果你不想,会找一个借口,如果想做,会找一个方法。”这句话可不可以倒过来说呢?如果不停找借口,就是不想做。现在有很多人总是找借口,找各种理由说不能做或者做不成,那也就是说你就不想做,因为不想做就找一个借口。

(三)目标。

这个目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量的目标,而是要真正达到一个非常高的境界,它叫做振兴商业、重塑世界,为此需要挑战自己的极限,去争取一个更大更持久的世界级的目标。我们现在的模式创新符合这个要求。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模式创新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要创造一个具有时代性、国际性的商业模式。所谓时代性,就是符合互联网时代的需要,但目前别人还没有做,我们率先探索了。这就是重塑世界。所谓的国际性,就是对所有的企业都有用,无论国内企业,还是国际企业都认可这个模式,而且可以学,并且学了还有好处,就像国际上大家都曾经学习的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以及后来美国的六西格玛一样,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给整个世界范围的企业管理带来非常大的变化。

所以,回过头来看三个元素,它是逐级递进提升的。在自主阶段是自我导向做好应该做的事情;到了精熟阶段,就是把事情做到极致;到了目标阶段,要做到世界级的水平,达到改善人类生活,让世界更美好的目标。

二、我对自驱力的理解和感悟

很多同志一方面在理性上明白自驱力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又觉得很难做到。我个人对自驱力的理解和感悟可以总结为两点,第一是要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第二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有你才是你自己的心理医生。

(一)首先要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

因为个人的经历,我对这点体会非常深。

1966年,我上高中的时候,所在的学校是山东省的重点中学。本来是很好的学习环境,但遇上特殊年代,到处停课、闹革命。本来目标是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深造,但遇上大学又停办了。突然梦想没了,目标也没了,然后所有的同学一部分上山下乡,一部分支援到边疆,还有的就到了工厂。

我算是比较幸运的,到了工厂,但是不管到哪儿都是到最底层。那个时候有句话,说我们这批人是文化大革命的实验品,社会上的处理品。大家都感觉非常不幸。

但正是因为到了社会最底层,从底层干起,我觉得这反倒成为我今天最宝贵的财富,这个经历可能比单纯的学历更重要。那个时候没人理你,就像美国人说的蘑菇定律一样,被放在最阴暗的角落,所有机会都靠自己来争取。

比方说,当时虽然没有全日制大学,但青岛市还有所业余大学,我就努力去考,考上了这所业余大学,上了四年。那个时候非常艰苦,每天晚上蹬着自行车跑很远的路,酷暑寒冬,始终坚持,但我没有什么怨言,是我自己争取的,因为我学到了知识。除了业大,我学习的另一个途径是书籍,但那时青岛市的新华书店还不像现在,当时书店在中山路,非常小,整个书店除了马、恩、列、斯、毛主席的书外,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的书,想看其它方面的书,要自己去借,但那些书又不敢公开地借,不敢公开地看,那时连《郭沫若文集》、《矛盾文集》、《巴金文集》等都不让看,只能偷偷地借着看。当然有一些国外的文学作品,像巴尔扎克、雨果、契科夫、狄更斯的等等,都是千方百计去找来看,而且要赶快看完。不像今天,有的人很多书放在眼前,读书的机会很多,反而懒得去读。也许只有争取来的机会才更加珍惜,因为借给你书的人,害怕书有遗失或者出问题,必须得三两天就看完,所以就要集中精力地赶快看。也正是因为这样,我看了很多的书。那个时代只要能找到的中国古典文学、史籍都努力去读,像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更是当教科书一样看了好几遍。这些经历都对我当时以及以后认清及做对做好很多事情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所以,我觉得珍惜机会非常重要。我和杨绵绵同志、武克松同志合作到今天,已经27年了,这在中国的企业界可能没有第二家。您可以说在中国我们的企业不是最好的,但是我们这种合作肯定是最好的。他们两个人也都经历过那个时代,大家都珍惜工作的机会。我们中的干部还有一些人,他们也是经历过那个时代。他们虽然都曾是学习出色的学生,但文革中只能上山下乡,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如果没有恢复高考,他们不可能上大学。他们今天不仅可能还在农村,而且由于他们家庭的关系在当时的环境下政治上还要受歧视。正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很珍惜工作机会。当然还有很多类似的同志,这是他们非常珍惜今天工作机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另外,还有一些同志虽然没有这个经历,但也非常珍惜工作机会。他们在文革时代出生,他们虽然没有经历过文革的磨难,但仍然能珍惜今天的工作机会,不断挑战自我。我觉得年轻的同志应该向他们学习。不能因为工作机会唾手可得,便不珍惜。相反,不但要珍惜,更应该敬畏现在的工作机会。现在有很多年轻同志大学毕业之后来到企业,认为得到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只想自己应该有更高的职位和待遇,这是不可取的,应该要想到,我在这个职

位上不是我自己应该得到多少好处,而是由于责任重大应该为所有的员工负责,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机会。

其实许多管理人员应该认真想一想,自己在物质上得的不算少,不应在这方面无止境的追求。就像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说的,“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对很多年轻的同志,我觉得应该更好地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素质。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要做自主经营体的一个原因。因为过去的职业升迁路线,在传统的正三角的组织体系下让很多不胜任的人提升到了比较高的职位。现在做倒三角就是要大家从基层自主经营体做起。由此锻炼真正的才干,体现出自己应有的价值。记得印度教圣典《薄伽梵歌》有句名言:“人不应为了外部的赞誉而工作,因为工作本身就是奖赏。”只有达到将工作本身看作是奖赏的境界,才会珍惜乃至敬畏自己的工作机会,工作职位。

之所以用了这么长时间说这方面的事情,是因为这对于激发我们的自驱力非常关键,因为自驱力来自人的内心,如果内心不能做到这一点,自驱力就很难实现和持续。

(二)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如果想坚定不移地做下去,只有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管碰到什么困难,只要你的目标明确,你就应该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而不应该寄希望于向别人倾诉,那样根本不可能真正解决。我自己就有这个体会,冰箱项目刚开始上马的时候我们什么都没有,找别人,人家不但不会鼓励你,反倒会泼冷水。因为那时这个厂亏损很严重,又要贷款几千万,什么时候能还上?人家可能认为你一千年也还不上。那个时候怎么办?因为我们自己坚信这个方向是对的,就坚定不移义无反顾地做下去。90年代初海尔工业园在上马的时候,是全国家电行业第一个工业园,当时我们账面上可支配的资金只有8000万,但是投资需要15亿,在贷款2个亿之后银行就不再放贷了,那个时候真的是找谁都不行。怎么办?就是因为坚信改革开放到了这个份儿上一定会有机会,这个工业园建起来一定是我们一个新的跨越,我们咬住牙不但找到了机会建成了工业园,而且锻炼了一支队伍。

《圣经新约全书》上有一句话叫做:“出路绝了,却非绝无出路。”意思是任何时候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不放弃,你一定能找到出路。我觉得我们很多同志都要提高这种心理的耐受能力,有的人往往遇到一点困难就垂头丧气,就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就想跟别人唠叨一下,或者找一些借口,其实借口没有任何作用,因为借口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美国汽车大王福特有一段自述讲的非常好。福特少年非常不幸,12岁时母亲病逝,但是母亲的一段话成为他创业的不竭动力。他母亲告诉他:“你必须去做生活给予的不愉快的事,你可以怜悯别人,但你一定不能怜悯自己。”

9.自驱力读后感 篇九

《自驱力》这本书从五个角度来阐释了工作精神即工作态度的问题。它告诉应该怎样面对工作,自我工作最终目的以及应该怎样去工作,需要保持一种什么态度。通过对本书的仔细阅读使我受益非浅。

该书提出工作不仅是谋生的手段,不要仅因报酬而工作,而是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工作、面对工作,从工作中既能得到“报酬”,并能不断提升自我价值。这一切来自于我们的“自驱力”。工作需要跑起来才能实现并完成自我更高的奋斗目标,工作的很好完成并不决定于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工作态度。在现今的日常生活中,总有人会抱怨工作不好,工作无法继续,给的薪水不够多,继而慢怠工作,对工作的态度懒散,在工作中相互推诿,工作上遇到难题而弃之于不顾。他们生活在幻想的生活中,而不正确去面对工作,并企图通过不认真、不努力确能获得丰厚的报酬,梦想实现自我生活目标,可是到头来他们被日渐勤奋的、对工作保持积极态度的人落下,迎接他们的最后只有失败。

自驱力的魅力何在?自驱力魅力在于他让人们的工作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内心的满足,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再也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自驱力的魅力在于它会促使人自觉自愿地去寻找机会,发挥创造力,将自己的发展机会置于某种挑战争取的过程中,就会去学习,参加培训,更新自己的知识,培养自己在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的能力,把工作看成自己的满足,把工作看成是艺术,把工作看成是一种娱乐活动。我们对待工作必须要脚踏实地,而不是投机取巧。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静下心来脚踏实地的去做。要知道你把时间花在什么地方,你就会在那里看到成绩。失败者往往并不是输在才能与机遇上,他们不乏辛苦的劳作,少的只是那么一点点坚持和忍耐。

上一篇:我有一个梦想六年级散文诗歌下一篇:银行业务知识创新大赛心得体会